新农村体育文论文范文

时间:2023-12-08 05:04:45

新农村体育文论文

新农村体育文论文篇1

关键词:小学生;体育课堂教学;体质;措施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质健康被现在的老年人越来越重视,而被成、青、少年一代则在快速的生活节奏中忽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部分孩子都告别体力活的年代,繁多的作业以及补习班让我们不得不担忧孩子们因缺乏体力活动,而出现体质下降。

一、小学生体质下降的普遍原因

(一)过大的学习压力,繁重的课业负担

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父母对孩子的学业更注重,对孩子的期望也提上日程,父母们纷纷把子女送到一些课外培训班、补习班等等加强学习辅导。课业繁重,学生根本就没有多余的时间去锻炼身体。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残留在义务教育阶段文化课教师身上的分数录取制仍然没有改变,一年级的孩子是很有灵性的,而回头看六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已经被繁重文化作业所“压迫”,长期发展下去不仅影响孩子的体质健康,同时还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

(二)营养搭配的失衡

饮食营养的优化搭配在小学生长身体的关键期间有助于补充每天都需要的能量。而今的时代,许多农村生活水平城市化,富足的父辈充分地满足孩子们在饮食上的需求,各种碳酸饮料、洋快餐虽然丰富了学生饮食,却对孩子的体质健康无益。

(三)学校体育课教学实施的不到位

国家明文规定小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但是实际的一小时锻炼又有多少学生充分利用到了呢?一方面部分体育教师为了避免学生锻炼出事故大大降低了体育课的教学质量,许多体育器材在学校里只是一种摆设;另一方面学校领导的不重视,以致造成学校其他学科的教师对学生体育运动锻炼的忽视,尤其在一些农村学校里由于学校的师资力量有限,许多体育教师多是其他学科教师兼职的,由于体育专业知识和体育教学技能的有限,小学的体育课等于是学生的休闲课,毫无实际的运动,甚至连体育课都被其他课程所取代。体育运动可以锻炼一个人克服困难、吃苦耐劳、勇往直前的品质,可以培养人的团队合作精神。这些都是文化课无法替代的。

二、小学生身体体质改善的措施

(一)增强体质,促进身体的健康成长

在当今社会,小学生拥有健壮的身体,才会更好地去学习知识,改造世界。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小学生的体质的提高,从小培养积极向上,吃苦耐劳的思想,这为将来建设祖国创造良好的条件,而这一切都需要我们以健康的体质为基础,严格地把关,真正的从小学就开始加强学生的身体锻炼。

(二)增强体质,切实促进心理综合发展

在文化课学习之余,有效地结合一些体育活动,能使人体左右脑的运用平衡,同时喜欢玩本身就是孩子的天性,现今的小学生学习压力大,心理比较脆弱,知道父母用心良苦,所以也不怎么会对父母说,长久发展下去容易导致孩子身心发育不良。体育运动,在生活节奏加快的今天,对学习压力紧张的孩子们有良好的缓解作用。

(三)增强体质,提高社会适应力

社会的发展需要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的综合型人才,而体质健康的人更容易适应新型的生活。只有拥有健康的体质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压力和责任,相反没有健康的身体,即使从事尖端的科技也是短暂的。从小只注重小学生的文化成绩,只是片面地发展学生。

三、提高学校体育,促进小学生体质的改善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把学生对体育课不感兴趣的原因归究于农村学校器材缺乏、场地有限等客观因素上,而往往忽视教师自身的原因。最明显的现象就是体质状况相近的两个班级的学生接受两位不同教学方法的体育教师的授课,一个学年下来学生的运功能力,运动兴趣会发生很大变化,这也充分说明学生具有向师性,学生的直接感觉对象是老师。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全面的,教师的言行举止时刻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体育课的教学必然会对教师的素养提出极高的要求。

(一)通过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兴趣

小学生天生具有好动,爱新鲜事物,厌烦过多的重复练习。因此,提高学生的兴趣,需要多变的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开始教学时注意紧抓学生的课堂纪律,之后不必担心不好组织,而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注意适当的“松”,发挥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作用,有效激发他们对体育课的兴趣,又培养了他们的组织能力。

首先,体育课堂教学疑问化。在体育教学中,有目的、有预见地给学生“设置疑问”,让学生亲身体验,解决问题,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开拓学生的思路,在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的同时,又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比如在进行跳远的课程上,让学生们尝试,并对比思考如何能跳得远,并提出问题:为什么要脚后跟着地,为什么起跳时要快速收腿,落地时为什么要屈膝缓冲落地,让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钥匙,从而激发学生主动锻炼的积极性。

其次,教学方法手段多样化。提高学生对体育课堂的兴趣,主要在于体育教师多变的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如在课堂上给学生们讲篮球的故事,并利用学校的场地,给学生们自主的空间,以教师为裁判,学生分成几组,其他班级成员为拉拉队,以五分钟为半场规划,对一般的犯规给予默认,提高小学生的激情,以进球的多少和大型的犯规次数给学生作出合理的评价,并给胜利的一方发小奖品。学生正当的欲望得到满足,就能集中思想去进行下一步的学习,积极地提高体育课的兴趣,快乐地参与体育兴趣活动中去,从而间接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这说明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兴趣,更多的在于体育教师的培养。

最后,加强体育活动课的选择性、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加大小学生喜欢的教学竞赛课程安排和娱乐体育活动,在体育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有喜欢的体育项目,从而激发学生自足锻炼的热情。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进行多种选择性的活动,改变了体育教学中单纯对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增强体质的身体教育观念;改变了在体育教学中学生被动学的局面,真正使学生主动地去学习。同时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身心,也培养了学生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勇于拼搏的精神。

(二)优美语言艺术的应用

在体育教学中语言艺术好坏,直接影响小学生对于体育课堂的兴趣程度。我们应该用小朋友的语言特色,诙谐地给予他们幽默,让他们在被肯定中增加对体育的兴趣。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学语言生动有趣,幽默动听,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欢快、喜悦的情绪,使学生精神振奋,课堂随之呈现活跃和谐的乐学氛围。如在传接球技术教学时,有些男生做得比较好,应该多表扬,同时请他为大家做示范,完成时不论好坏,都请同学们掌声鼓励。借以激发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认真上好每堂体育课,而且又成为体育教师课堂教学的好帮手。

四、建立合理,形式多样的评价制度

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意识和态度,加深体育锻炼对促进身心健康的认识,这离不开评价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评价既可以帮助也可以提高对体育的情意、态度和价值观,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锻炼。

首先,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对体育课感兴趣。英国教育家洛夫指出:你不能在一个战栗的心理上写上平整的文字,正如同你不能在一张振动的纸上写上平整的文字一样。这说明教学氛围直接影响学习效果。教学中,只有让学生感到安宁和自由时,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学生对体育才能产生积极的情感与态度。

其次,广泛提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机会,这不仅使学生在体育课的学习过程中体验乐趣,学生在课堂中感受主人翁的角色;又能形成良好的情感,推进学生的认识和行动,努力去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

再者,适当的评价在教学过程中能促进学生对运动技能更好地掌握,教师评价、学生评价、自我评价的合理开展,为教师提供课堂教学改革的信息,有助于在教学中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掌握知识,获得智力技能和开拓学生的创造能力。

使教师明确地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个别对待,同时也能使学生清楚地看到自我。积极给予学生正确合理的评价,才能让学生提高对体育的兴趣,才能让让学生在激励满足中成长奋进。

五、结论与建议

在新课改的今天,要有效地促进小学生体质的改善,离不开农村学校体育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同时也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共同参与带动小学生。让小学生自主参与体育运动,就需要培养小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要想提高学身生上体育课的兴趣,就必须找出学生讨厌上体育课的原因,并想办法去解决。只有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基本上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经过实践证明,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选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良好语言艺术的应用,建立合理、形式多样的评价制度,是促进体育课质量强化,提高小学生身体素质的有效途径。只有积极地提高了小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体质才能更好地改善,才能更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王佩铭,刘炎辉.体育与健康[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王海宁.上好体育课需要和谐气氛[N].光明日报教育周刊,2005-11-16.

新农村体育文论文篇2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是非常突出的社会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并开展了一些研究。有研究者通过对271名被试的调查表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很高,具有轻度及其以上心理问题的31%,农村留守儿童在父母外出务工后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年龄越小的孩子表现越是突出,尤其是小学生表现明显,还有女生比男生更突出。比较突出的心理问题主要有情绪问题、交往问题和自卑问题等,人际方面显著不如父母在家的儿童,父母都在家的儿童的人际关系显著好于单亲及双亲都外出打工的孩子,而单亲外出打工的孩子的自信显著高于双亲外出打工的孩子。

二、农村留守儿童主要心理问题

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很多,主要有以下一些表现:

1. 学习滑坡、厌学逃学。孩子是生性好动、自制力差的一个群体。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由于临时监护人监护不够,这些孩子出现学习观念淡薄,尤其是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无人辅导,加之成绩不好,严重影响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还有的留守儿童认为现在学习好坏无关紧要。自己的父母没文化,照样天南海北地做生意、挣钱,甚至比农村的知识分子们赚钱还要多,这就使厌学、逃学、甚至辍学现象时有发生,学习成绩明显下降。有的甚至害怕学习,经常逃学,逃学后遭到教师和同学的批评,更加不喜欢学习,由此形成恶性循环。

2. 妒嫉、憎恨、仇视心理。留守儿童由于不能和自己的父母生活在一起,于是羡慕他人能够与自己的父母生活在一起。他们经常思念自己的父母,久而久之,发展到嫉妒别人。表现在动不动和同学吵架,对同学冷嘲热讽、脾气暴躁,甚至有意挑起矛盾,很难与同学、朋友正常交住和相处。一些留守儿童产生憎恨、仇视的畸形心态,有的甚至出现暴力化倾向。

3. 自卑心理的产生源于人际间的比较。留守儿童经常看到其他同学朝夕与父母相伴,有人关心和疼爱,而自己却没有,相比之下必然会感到失落和自卑。由于这些内心的活动很难向外倾诉,当事人也会感到没人能够真正理解自己,长期的比较,加之情绪体验,逐渐产生了这种心境。自卑感一旦形成,就会以一种负向情绪体验存在。由于客观环境和主观认知难以改变,随着父母外出务工时间的延长这种自卑体验不仅不会减少,反而会增加和泛化,严重影响身心健康。与父母关系越密切,感情交流越丰富的孩子,在父母外出后表现出的心理问题越明显。留守儿童由于自己父母不在身边,自己没有依靠和坚强的保护。因此,与父母全在身边的儿童相比,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障碍,有的甚至自暴自弃、丧失信心、学习上降低要求、上进心不强。

4. 逆反心理严重。农村留守儿童逆反心理极强,对抗情绪严重。他们爱与人对着干,即使教师和家人的话也不肯听,常喜欢闹对立。他们缺乏安全感,对周围的一切充满了怀疑,他们总是带着有色眼镜看世界。他们距人以千里之外,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是充满不信任,这种潜意识中的不信任导致了他们的逆反行为,常表现为不听话不礼貌不谦虚恶作剧等。留守儿童总感到别人在欺负他,一点小事就计较当真。与人交流时充满警惕甚至敌意。对教师、监护人、亲友的管教和批评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

三、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留守儿童的教育是当今社会、学校教育面临的新课题,留守儿童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更是我们工作的重点。笔者认为应做到两个字:一个字是细,另一个字是爱。教育好留守儿童不仅要有爱,而且还要注意恰当的教育方法。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会让农村来的小学留守儿童脸上绽开灿烂的笑容。在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面对留守儿童,笔者主要采用了以下策略:

1. 爱心培育,以心感悟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不忘自己也曾是个孩子。教育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就要用爱心育人。一个爱的微笑,一句爱的话语,都可能激起学生潜在的能量,爱,能使淫雨霏霏转为艳阳高照。

2. 尊重以礼,以情觉悟

农村留守儿童拥有作为人不可剥夺的基本权利尊重。心理学家爱默森认为: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要构建農村小学留守儿童良好的心理健康平台,更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每个留守儿童都有特定的权利和尊严,更有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因此,教育要承认学生作为人的价值,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当然,这种尊重既表现在对留守儿童独特个性行为的接纳和需要的满足,又表现在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让他们自由充分地发现自己,意识到自己的价值,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尊严和幸福感,也只有这样,构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平台才不是一句空话。

3. 肯定成绩,大彻大悟

对于留守儿童,我们最好是去找他们的闪光点,及时加以肯定,从而树立自信心。其实,大多数留守儿童都有长处和特点,都有自己兴趣的中心。教师就要多为他们组织适合他们的文艺、体育、科技等活动。在此过程中,对于他们的每一个微小进步都应该及时肯定、鼓励和赞赏;让他们发挥其特长,实现自我价值,充分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无形之中增强了自信心。

新农村体育文论文篇3

创新理论武装,加强思想引领

思想理论是基础,是保证。而创新是探求新知、推动发展、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建设新农村的实践提出许多新的问题,要求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进行理论创新和宣传,使之为人们所掌握并用以指导实践,推动社会实践实现新的历史性飞跃。为此,我们要着重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强化领导干部的理论学习,深入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现代科学技术、领导科学等基础知识,引导广大干部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努力增强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二是加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研究,开展新农村建设的理论探索,举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理论研讨活动,全面解读“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基本要求,认真回答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营造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思想环境。三是突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题,抓好农村党员干部冬训、基层党员干部轮训等经常性理论普及工作。四是创新理论宣传的载体、形式和机制,改变传统的理论宣传工作做报告、搞辅导等老套套,把宣讲者与群众摆在平等的位置,面对面、心连心。通过组织新农村教育宣讲团、典型事迹报告团、科技文化“三下乡”等集中宣讲活动,把中央和地方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和部署,向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农村的干部群众讲清楚、讲明白,使广大农村的干部群众深刻认识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深刻认识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思路和措施,激励和引导他们满腔热情地投身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去。五是增强理论教育的针对性,从农村实际和农民需要出发,大力组织实施现代农民教育工程,向农民传授科学知识、市场经济知识和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提高农民创业致富的本领。

创新社会宣传,加强舆论引导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今后很长时期内都是全党工作、特别是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战略重点。宣传工作只有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开阔视野、拓展内容、拓展渠道,充分发挥新闻宣传的舆论引导功能,才能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造成强大的宣传声势,唱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旋律。一方面,深入宣传各地区、各部门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新观念、新探索,深入宣传社会各方面支持、参与和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新决策、新举措,深入宣传农民群众投入新农村建设的新实践、新经验,深入发掘、总结、宣传各地建设新农村的新成就、新典型,及时发现新农村建设中的新矛盾、新问题,树立在新农村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弘扬与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相适应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富有时代气息的时代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追赶先进的良好风尚,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另一方面,加强舆论监督,进一步发挥舆论监督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努力促进经济社会热点问题的解决,维护社会稳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伟大实践,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形成强大的维护农民利益的舆论力量和社会力量,保证中央和地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真正落到实处,切实保证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创新思想建设,加强精神激励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广大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的素质不提高,就不可能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因此,应围绕新农村建设这一目标,适应新形势,研究新课题,探索新方法,通过家庭、学校、基层党组织和社会各方面,坚持不懈地在广大农村进行道德教育,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要求,不断灌输到全体农民群众的头脑之中。密切关注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问题,不断调整工作重点,及时发现农民群众暴露出的思想苗头和不良倾向,从群众迫切要求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增加为群众所关心、所欢迎的思想教育内容,为群众解疑释惑,激发他们建设新农村的热情。改变过去单一的“舆论灌输”,开展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道德、法纪意识、文化科技、生产技能等面向广大农村群众的教育培训和多种形式的服务活动,与为干部群众办好事、实事结合起来,营造有利于农村发展、农民富裕的思想文化环境。创新创建工作思路,创新文明教育载体,丰富创建工作内容,加强对群众思想道德素质、民主法制观念和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培养、教育,大力倡导文明新风,引导农民增强健康意识、卫生意识、环保意识,反对铺张浪费,反对迷信愚昧,革除等陋习,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通过深入扎实的各种创建活动,在广大农村形成安全稳定的治安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文明礼貌的社会环境、村容整洁优美的生态环境,全面提升农村的文明风尚。开展“弘扬农村文明新风”等主题实践活动以及文明户、科技示范户、和谐家庭、和谐村组、和谐村镇等文明典型评选,大力培育新型农民。

创新文化建设,加强文化熏陶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需要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又需要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于建设新农村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我们要始终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引领和整合其他各种文化,抵制和消除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影响,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良好的文化条件。繁荣农村文化,创新文化服务,为农民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用健康文明而又丰富多彩的活动占领农村文化阵地。把思想宣传、道德教育、知识普及、体育活动等内容有机地融入农村文化活动中,开展农村文化展演、农民艺术节等活动,繁荣集镇文化、村落文化、广场文化。积极帮助农村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共同发展。大力推进广播电视进村、电影放映以及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各项文化惠农工作,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大力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村文化活动,积极创新文化下乡活动的机制和内容。鼓励文化工作者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生活,把握农民群众的思想脉搏,创造出更多倡导美好生活、讴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产品。同时,及时发现和培养一批农民文化工作者,帮助他们提高文化艺术素养,鼓励他们积极投身到繁荣农村文化、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去。创新文化机制,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强政策调控,加大政府投入,调整资源配置。加大对现有文化体制改革的力度,逐步理顺和完善体制,使其更好地促进农村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新农村体育文论文篇4

 

关键词:成人教育;新农村建设;困惑;对策 

 

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新农村需要大批有文化、懂科技、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这就对农村成人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所以,有效解决农村成人教育存在的问题,加强农村成人教育,使之成为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义新农村的重要基础。 

 

一、农村成人教育现状与问题 

 

1.观念滞后 

具体表现在:一是一些地方党政领导对经济工作十分重视,而对农村成人教育却认识不足,他们摆不正农村成人教育与地方经济之间的关系,导致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缓慢,跟上不经济发展的步伐。二是由于农村的文化、交通、通讯、信息、科技等相对落后,使得农民的思想观念也相对落后。农民作为受教育者,大多数存有小富即安的思想,满足于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方式,小农意识比较强,不愿花钱学习,认识不到科学知识对农业生产的推动作用。这种陈旧观念严重制约着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2.没有政策和制度作保证 

长期以来,由于以普教为中心的格局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人们更多关注的是普教和城市成人教育,对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重视不够,无论是教育经费的投入,还是教育资源配置、机构设置、信息服务等,都没有相应的制度作保证,致使国家规定的许多发展农村成人教育的政策与措施得不到贯彻落实。致使大多数农村成人教育基础设施陈旧、办学条件差、教学手段落后,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这是制约当前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因。 

3.师资队伍水平不高 

没有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成人教育师资队伍是农村成人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农村成人教育教师严重匮乏,而且专业化水平不高。大多数教师都是由普教转岗或是由刚走出校门的年轻教师组成的,他们对成人教育的工作方法及农业科学知识掌握不足,缺乏实用性教学经验和成人教育管理经验,严重影响了农村成人教育的质量。 

4.成教理论研究滞后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成人教育理论研究和农村成人教育实践严重脱节,在研究内容上,存在忽视我国基本国情和基本农情的现象,因而缺乏具有实践意义的研究课题和成果,所以也难以实现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二、应采取的对策 

 

面对当前成教的困惑,笔者认为,必须采取如下几个方面的对策: 

1.切实转变思想观念 

一是党政部门的思想观念。各级党政部门在考虑地方经济发展时,必须充分认识农村成人教育是解决农业增收、农民致富、农村人口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生力量和重要阵地,在此高度认识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提供有力保障,为农村成人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二是农民自身的思想观念。农民的观念直接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要发挥成人教育善于培训的功能,让农民走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误区,逐步在农村形成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好风尚,这样,才能改变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落后状况。

2.加大财政投入 

教育资金投入不足是影响农村成人教育的重要因素,只有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才能使农村成人教育真正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我国教育投入状况虽有一定改善,但对发展农村成人教育的财力支持依然十分有限,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是十分明显。据资料显示:美国每年用于成人教育的经费约600亿美元,德国成人教育投资占教育投资的15.3%。而我国目前成人教育投入仅占教育事业总经费的0.6%左右,用于农村成人教育的经费份额更是微乎其微,严重阻碍了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为此,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成人教育的投入,在教育资源有限和吸收社会资金困难的情况下,以法规的形式确立一个农村成人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县乡财政对农村成人教育的投入不断增加。这是当前发展农村成人教育的当务之急。 

3.强化成人教育法治和信息体系建设 

实践告诉我们,农民学

[1] [2] 

文化、学科技知识并不都是自觉行为,政府除了要大力宣传、发动和引导外,还需要采取相应的行政干预措施。因此,必须强化政府行为,通过拨款、立法及一定的方针政策进行宏观调控,建立政府统筹、教育主管、相关部门配合的农村成人教育办学体制,从制度上保证农村成人教育工作的开展,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信息化建设的滞后,使农村无法得到快速、准确的科技与市场信息,农业新技术和市场开发利用也受到严重影响。为此,新农村建设必须把农村成人教育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建设范畴,加大投入和推广力度,加快农村成人教育网络的普及和应用,建立国际国内城乡信息沟通的有效服务体系,加强信息交流,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 

.改革教学模式 

一是农副业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通过开展科技培训,知识讲座,外出参观等活动,积极为农户提供信息、技术服务,促进农业经济整体的提高。同时着力培育农业结构调整示范户,开发建设以无公害蔬菜为标准的生态菜场,推动农业产品升级,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二是由成教、文化站牵头,以乡镇文体协会为基础的文化生活教育,包括各协会活动、文体比赛,也包括琴棋书画、健身美容、爱好特长等培训活动。三是由成教、妇联、老龄委牵头,以家长学校、人口学校、老年学校为基础的人口素质教育培训,包括十星级文明家庭创建,各类家长教育、优生教育、计划生育教育、环境及生态保护教育、各老年协会活动等,特别是十星级文明家庭评比、老年休闲、各类老年健身竞赛活动,如舞剑、扇舞、腰鼓、太极拳等,通过这些竞赛和教育活动,提高人口素质。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培养新型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证。一要通过改善农村成人教育教师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稳定农村成人教育的师资队伍。二是通过挖掘乡土拔尖人才,如专业户,种植、养殖大户,农民企业家等,让他们成为新技术、新生产方式乃至新生活方式的实践者和传播者。三是通过开展远程教育,解决分散教学的师资问题。四是通过委托高校、科研院所进行师资培训,切实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使其真正承担起培养新型农民的重任。 

.加快成教理论研究 

一要充分调动广大科研人员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组建一支既有专家、学者,又有从事农村教育一线的工作者参加的科研队伍,使他们投入到研究农村成人教育理论和规律的工作中去。二要切实改进科研方法,用现代科学的方法论来指导农村成人教育的研究工作,坚持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国情和农情相结合。三要加大对农村成人教育研究工作的经费投入,确保农村成人教育科研经费落到实处。 

 

新农村体育文论文篇5

>> 山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标准化均等化问题研究 关于山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 构建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策略研究 农村社区体育服务体系构建中的体育文化构建研究 论山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管理方式创新 关于构建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体系的思考 河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研究 基本药物政策对山东省农村基层卫生服务体系满意度影响的研究 加快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 基于地方戏曲资源开发的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策略 对构建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思考 安徽省农村体育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研究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思考 构建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思考 浅谈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建构研究 山东省体育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着力构建贵州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影响山东省农村体育发展的因素分析 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发展对策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1-04-28.

[2]周曰智,韩冬,张基振.山东省体育公共服务现状及对策[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2,28(1):5-12.

[3]姚磊.村落农民体育文化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1,28(1):22-28.

[4]袁军宝.山东“80后”新生代农民工数量达1300万人[OL/EB]/news/2012-01-01.

[5]田彤.社区体育文化建设是促进社区体育和谐发展的落脚点[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1),2008.

[6]李琛.我国农村体育组织发展论[J].体育文化导刊,2012(5):19-21.

[7]任保国,张宝荣.建设新农村与构建和谐社会中发展农村体育文化探析[J].体育与科学,2007,30(1):161-163.

[8]张俊伟,苗苗,郑卫民.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社区体育服务体系构建的发展模式探析[J]. 体育与科学,2011,32(1):54-57.

[9]华力,李平.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体育发展模式的战略思考[J].山东体育科技,2011(3):51-53.

[10]李率文,余小平.影响民族地区农民体育发展的经济学因素分析[J].山东体育科技,2011(5):90-94.

新农村体育文论文篇6

关键词:耗散结构理论;新农村建设;农村社区体育

一、引言:

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然而由于处于初步建设阶段以及各方面的原因,农村社区体育系统还处于一个很不稳定的无序结构,本文利用耗散结构理论对当前新农村社区体育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使农村社区体育这个远离平衡态的系统得以不断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交换,当外界条件达到一定阈值时,就可能从混乱的无序状态转变成为有序的状态,使农村社区体育发展走向正规。

二、耗散结构概述

1969年,比利时物理学家普利高津提出了耗散结构论。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可以通过不断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交换,在外界条件达到一定阈值时,就可能从原先混乱的无序状态,转变成为一种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有序的状态。系统对这一在远离平衡态的条件下系统自组织形成的有序结构状态的维护需要不断消耗和扩散物质,能量或信息,故普利高津称其为耗散结构。

三、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聊城市东昌府区古楼办事处、新区办事处、柳园办事处、湖西办事处等9个街道办事处以及行政村为调查对象。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笔者在研究过程中将查阅大量文献,尤其认真阅读了吴彤编著的《自组织方法论研究》,为新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研究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2) 问卷调查法

笔者根据研究需要对聊城市东昌府区古楼办事处、新区办事处等9个街道办事处以及行政村分发调查问卷。问卷内容主要围绕农村社区体育开展的现状展开的理论调查。

(3) 访谈法

采用实地访谈以及网络访谈法

(4) 数理分析法

对实地考察以及问卷收集的资料进行归纳、分类和比较,分析出新农村社区体育自组织产生的各种条件和因素。

四、调查研究结果分析:

1、新农村社区体育系统的开放性

新农村社区体育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社区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不断地了解社会发展趋势。只是农村社区体育系统的开放性不够,而且较多的是被动接受,目前尚未建立起有效的信息筛选机制。农村社区化建设尚处于初步阶段,各种管理制度和硬件设施也无法完全满足要求。调查中发现,九个农村社区,只有一个靠近市区的体育设施比较齐全,经常进行社区体育文化活动,其他几个社区还很不成熟,健身路径也成了小孩子的玩具,浪费了资源。

建议:

(1)向周边社区学习,开展社区体育文化活动。

农村社区化建设大部分处于经济发展较快或者处于城市边缘的农村,这些农村社区的周边都是发展很成熟的城市社区,具有丰富的社区体育文化活动经验。新农村社区居委会可以组织人员到其他社区进行学习,将经验与方法应用于自己社区。

(2)体育行政部门注重培养体育人才

目前状况表明农村体育指导员的数量和质量都严重不足,难以满足社区体育的发展要求。因此,有关行政部门应该在培养渠道上加以改进,把正式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和业余体育爱好者、志愿者有机的结合,建设一支能够应对社区体育活动的高素质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化解供需矛盾。

2、新农村社区体育系统的远离平衡态

新农村社区是一个新兴的事物,这就必然决定了农村社区体育系统是远离平衡态的,然而由于旧有的思维模式和行政部门,这种远离只能是在平衡态或衡态区域停滞不前,得不到质的发展。

建议:当地政府应加强农村社区体育的管理。扩宽资金渠道,积极加强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农村社区体育要形成政府管理、社会依托、全民参与、村民自治的管理体制。乡镇应该把农村社区体育视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产物,通过加强农村社区体育建设来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并借此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3、新农村社区体育系统中各要素的非线性作用机制

非线性指不按比例、不成直线的关系,代表不规则的运动和突变。在农村社区中,社区体育活动很明显是线性的,社区居民之间以及居委会与居民之间不断发生着相互的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往往是非线性的。对于新农村社区体育这一复杂系统来说,系统内存在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相互效应、分岔效应和临界效应是系统存在和进化的重要条件,这也决定了这个开放性系统发展的方式和速度。

建议:

(1)建立社区体育文化站,增加居民之间的交流

“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观必然要考虑人的健康,民众现在也开始着重给健康投资,给体育消费留出一定的空间。社区体育文化站的建立在城市社区已经发展的相当成熟,在文化站里,农村社区居民不但可以学习各种知识,了解世界,也促进其参加健身活动,增加居民之间交流,产生更多的非线性作用。

(2)加强宣传工作,改善农民体育意识

充分应用新闻媒体加大对新体育、新生活和全民健身重要性的宣传,让更多的民众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作用。促进农村社区体育发展要积极鼓励创新的活动形式,通过制度创新和活动形式的创新推动农村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优化农村体育发展环境,形成全民健身的新局面。

五、结语

我们无法创造耗散结构,耗散结构的出现是无法预定的,但是我们可以创造出现耗散结构所需要的条件。虽然说农村社区体育系统符合耗散结构的条件,但其开放性不够,物质和能量的输入与输出较少。在这种情况下,农村社区体育系统很难由无序状态走向有序,只有体育行政部门高度重视社区体育发展,加大投入,社区居民提高健身意识,多与外界交流,增加系统负熵,逐渐达到自组织,最终形成农村社区体育发展欣欣向荣的局面。(作者单位:山东大学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雨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我国农村体育的发展战略[J],体育学刊, 2006,(13):6-9.

新农村体育文论文篇7

人际传播是农村受众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式

人际传播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传播方式,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在大众传媒还不是很发达的农村地区,人际传播是农民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在各地农村,往往会有一个或多个自发的人际传播的“舆论场”,这个场有的是村行政中心或是村里某一空旷的广场开阔地,或者是几家商店、小卖部的门口空地。饭后或农闲,村民会自发地到这里纳凉、聊天、交流信息、印证传闻等。

同时,由于农民得到的信息量相对有限,而且农民本身的科学文化素质较低,对信息不能很好地理解,这就需要农村中素质较高者在信息传播中发挥二次作用,即传播学的“意见领袖”作用。在农村有党员干部、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村知识分子、退伍军人、外出打工者,这些人可以充当“意见领袖”的角色。“意见领袖”一词是拉扎斯费尔德于1955年提出来的。1940年他在美国俄亥俄州开展的一项有关总统选举行为的调查,发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事实,即人际传播的作用比大众传播的作用更大。具体地说,就是受众中有两种人:一种人频繁地接触媒介,关心政治,已决定把选票投给谁;还有一种人则相反。于是,前一种人影响后一种人,前者叫“意见领袖”,后者叫“追随者”。拉氏理论被称为“二段流程”理论。

培育农民教育的人际传播“舆论场”。“舆论场”是指人际传播中包括若干相互刺激的因素,使许多人形成共同意见的时空环境。清华大学刘建明教授指出构成舆论场的三个要素――“同一空间的人群密度与交往频率”、“舆论场的开放度”和“舆论场的渲染物和渲染气氛”。一般情况下,同一空间的人们的相邻密度与交往频率较高、空间的开放度较大、空间的感染力或程度较强,便可能在这一空间形成舆论场。

当前,培育农民教育的舆论场,一是要有阵地。由于财政投人不足,我国用于文化事业的经费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偏低,并且文化投人偏重于城市,农村文化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要增拨经费建立农村传播先进文化的主阵地与舆论主阵地。结合我国的现实和特色,培育农民教育的人际传播“舆论场”应多种传播方式并行。譬如,通过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电话“村村通”、“金农工程”、“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农村党员教育”等工程,广泛开展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通过分类培训、示范引导、收集信息等教育,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增强致富本领和驾驭市场的经济能力。二是要有思路。要通过采取人际传播的互动措施,使农民教育的“舆论场”加速形成。譬如,乡、村两级党政领导带头下村、下组宣讲“三农”政策:农工办、司法局、卫生局、计生办等涉农部门要安排专家到农村讲课,派发宣传资料到农户:民警、户警应把农民教育内容变为各项具体指标,并开展上门宣讲活动。要充分发挥村民调解会、治保会、移风易俗理事会、红白喜事理事会等群众性自治组织的作用。县乡政府要邀请部分农民参与农业政策的制定。总之,要全方位地利用人际传播的互动方式,力求形成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强大“舆论场”。

培育农民教育中的“意见领袖”。当前,由于农村人口的增多和乡村公路的普及,村民间的联系更为紧密,这有助于活跃人际传播。人际传播的活跃,必将带来信息沟通的灵便。从而有助于农民生产、生活中问题的解决,有助于加强农民问的合作。但是由于农民教育中对人际传播的重视不够,忽视了农民“意见领袖”的作用,导致人际传播大多是农民间的自觉和自发的传播,人际传播的优势远远没有发挥出来。

由于我国农民数量庞大、居住分散,加之文化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对单个农民进行科学文化教育的成本无疑会很巨大,这就需要培养农村意见领袖。意见领袖在农民教育中无疑会起到政府相关部门所不能起到的作用。农村中,意见领袖交际广泛,文化水平普遍高于所在的农民群体平均水平,拥有相对较多的信息渠道,对党的农村政策了解得早,理解得深。在与周围农民的相处中,可以积极传播党的农村政策,当农民对有关政策产生疑惑时,他们能把自己对政策的理解和体会,以面对面交流的方式进行解释,即对政策信息进行二次解读。在传播效果上更能深人人心。因而,政府,特别是乡级政府有关部门要有意识地培养、扶植农村中的意见领袖,引导和鼓励他们在农民教育中发挥作用。要培养他们为农民服务的意识,做好信息传播的双向沟通作用。同时,要充分肯定意见领袖的贡献,为他们树立威信,要通过在媒体上开辟专栏等方式,扩大农村意见领袖的社会影响。

目前,做好农村意见领袖培养工作,除了培养村干部、乡村知识分子、致富大户等群体外,应当更注重对返乡农民工和大学生“村官”的培养。农民工大多是农村中文化程度较高的青年,同时也是农村中最具有变革传统生活方式的那一部分人。由于他们在为城市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受到了城市良好的舆论环境的熏陶,农民工返乡后作为农村的“意见领袖”更具有吸引力。返乡后的农民积累的技能和经验,对于推动当地农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同时返乡后的农民工“文化反哺”可促使所在的乡村获得城市文明的启蒙,促进农村传统文化及生活方式的变革。再者,由于他们的人际传播,促使一批批农村青年勇敢地走出乡村到都市创业,接受现代文明的熏陶。由于特殊的身份和较高的学识素养,大学生“村官”到农村工作以后,往往被别人高看一眼。成为基层干部群众关注的焦点,因而更容易充当农村意见领袖。当然,大学生“村官”也有不熟悉农村情况等局限。为了使他们更好地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应多鼓励他们积极向基层干部学习、向农民群众学习,鼓励他们联系当前农村改革发展的实际。学习党的农村政策、法规以及村风民俗,学习科技、法律、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要求他们主动为农民群众提供科技信息的咨询服务和帮助,让他们在农民教育中大显身手。

大众传播在农村是大有潜力的。在农民现代化、教育农民方面的作用举足轻重

韦尔伯・施拉姆把大众传媒在发展中国家的作用概括如下:推广农业新技术、普及卫生知识、扫除文盲、实施正规教育。对于相对封闭落后的农村地区而言,媒介种类的多元和媒介新闻、媒介内容的增多对于这些地区人们的现代化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大众传播拥有范围广

泛的受众,其影响面之广、影响力之大、传播信息之快,也是其他任何传播形式无法比拟和取代的。同时,大众传播也是最简便、最有直接效果的传播,相对于以文件、会议等形式为主的组织传播,其传播形式和手段更为农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大众传播在寓教于乐中也产生着农民教育的特殊功效。

克服大众传播对农宣传的边缘化倾向。近年来,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农民、农村等被大众传播边缘化的倾向越来越明显。从信息传播的源头来看,我国专门传播农业信息的大众传媒比较少。据统计,“全国现有期刊9000余种,而农业期刊仅187种;报纸2000余家,而以农民为主要读者对象的报纸,仅几十家。全国已注册的各类电视台有上千家,开办对农服务(农村、农业、农民、农民工)栏目的只有1%。省级电视台中,只有十五六家开办了农村专栏,与368家注册的各种电视媒介相比,开办率只占4%”。从信息传播者自身的角度来说,全国范围内影响较大的主流媒体,无论是电视广播、报纸杂志,还是网络等,基本上都面向城市,把城市“白领”作为主要受众。媒体从业人员大都视线上移,深受都市文化影响。有的不关心农民的生活状况,有的不了解农村受众。往往从城市本位的视角出发,在信息传播中高高在上、俯视农村。其原因在于“经济杠杆”。美国学者斯麦兹概括为“受众商品说”。他指出:“就媒介市场而言。经济关系中的2/8原则可以被置换为这样的表述:拥有80%购买力的那20%的消费者获得了媒介80%的注意力和80%的信息资源;拥有20%购买力的那80%的消费者获得了媒介20%的注意力和那20%的信息资源。”由于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因而占人口较小比例的城市大众在信息传播中享有绝对的主动权和支配权,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村受众却处于被动地位。

作为农村人口占80%的农业大国,我国应当站在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上,使农民等弱势群体享有平等的信息传播和分享权,消除城乡信息资源的二元分割体制。为此,应尽快建立起政府主导的对农信息传播新机制。首先,是资金上的支持。我国政府的财政支出中,分流于媒体用于对农传播的资金不够。据2005年中央财政预算决算显示,当年的实际支出中。文体广播事业经费是72.53亿元,而当年的中央财政总支出是8775亿元,文体广播事业经费约占总支出的0.83%,分流于媒体用于公共事务的已经很少了,用于对农传播的专项资金则更少。其次,是政策和人才的支持。政府要出台对农传播媒体的各种激励政策,鼓励媒体吸收优秀的专业人才,为其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同时,要因地制宜,组建专门的对农服务媒体,以满足各地农民群众的信息和娱乐需求以及受教育需求。

大众传播要关注“三农”,贴近农民,拒绝虚假新闻。据方晓红2000年在苏南的调查,农民经常接触的三大媒体的排序是电视、报纸、广播,稳定受众分别为84.8%、62%、35.9%,农民看电视的主要动机是娱乐消遣。闵阳2005年在经济收入和文化程度水平较低的陕南24个行政村的抽样调查显示,农民几乎每天都看电视的占83.7%,从来不看报纸的占60.1%,从来不听广播的占57.3%。以上数据,反映出农村受众对大众传媒存在着较低的信任度和较高的接触率的矛盾。一方面农民对媒体的宣传持不信任态度;通过媒体宣传的广告,不断有假种子、假农药等坑农害农的事情发生,甚至有假新闻的出现等,使农民对媒体存在戒备心理。有的农民甚至说:“报纸、电视上哪儿有真事?”另一方面,农民又离不开大众媒体。他们有意或无意地从媒体上了解到的生产、生活方式成为他们的传播源,影响了他们的生产、生活。这种矛盾实际上反映了农民群众对虚假及低俗新闻的严重不满,希望大众媒体的传播内容更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及提供更多服务之心理需求。

新农村体育文论文篇8

关键词:新农村文化建设;教育功能;认识论;乡村教育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6)11-0087-04

文化与教育之间的关系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易经》中曾有过这样的描述:“关乎人文,化成天下。”显然,文化天生具有“教化”的功能。文化虽不是教育,但“文化育人”却是一种必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文化建设,教育亦本。搞好乡村教育,是新农村文化建设题中应有之义。遗憾的是,在我国新型农村现代化建设总体格局中,文化事业相对滞后。文化之域,教育尤甚。虽然近年来,在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中国乡村社会的各个方面的确发生了巨大改变,但欣喜之余,我们更应该醒觉地意识到,变革之中的问题同样不容小觑。尤其是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教育功能的缺失及其引发的诸多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思考。在过去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我国乡村教育不仅没有伴随着文化建设的大潮汹涌向前,相反,却在尴尬中走向了落寞。显然,这种状况并不正常。困惑之余,人们不禁会问,其中的原因和真相是什么?本文试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入手探寻其缺失的根源及转向。

一、新农村文化建设与乡村教育发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决定意识,实践是认识的惟一来源。最近,为全面客观地了解并研判当代农村文化建设中教育功能缺失的程度及其思想认识根源,我们利用高校思想政治课社会实践教学平台,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了两次大规模的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

(一)调查模式

与传统单一调查模式不同,调研组实施“三三制”调查模式。也就是说,在方式上采取“三结合”调查法,即直接调查与间接调查相结合,社会调查与课堂调查相结合,分散调查与集中汇报相结合。我们制定了“三步走”策略,将调查步骤划分为三个前后相连的阶段,两者相辅相成,有机统一。“三结合”的调查法贯穿于“三步走”调查阶段的全过程,但每个阶段所采用的具体方法有所分殊。这种模式有效确保了调查研究的科学性、真实性、全面性、有序性和严谨性,从而避免了社会实践教学的形式化或虚无化。

“步步为段”,每个阶段都代表一个步骤。“三步”调查阶段依次进行,第一步,调查前的准备阶段,主要包括问卷设计和调查辅导两个环节,由师生协同完成,增强调查目的性。第二步,中期的社会调查和实践阶段,由村民在大学生的协助下完成。调查活动要求大学生必须利用假期社会实践,深入到家乡所在农村基层发放问卷,并在走访座谈中,认真了解农民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认识、期待和建议,并对制约乡村教育的“文化”因素进行原生态的观察。这一阶段采取问卷调查与现场访谈相结合的方式,避免了单一问卷信息覆盖率低的弊端。第三步,后期的总结和成果验收阶段,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返校后,每位同学逐一登台讲述社会调查的经历、体会和收获,全面清晰地勾勒出当下农村文化和乡村教育的大致轮廓。老师根据学生课堂汇报情况,再次进行间接调查。师生一道从文化建设的视角,探索乡村教育提升的新思路。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次活动共发放问卷500 份,回收有效问卷 480份,回收率为96%。大学生在学习、思考和交流中提出了一些颇具价值的结论。调查研究达到了预期成效。在综合群众的所思所言和大学生所看所感等信息的基础上,调研组全方位、多角度地对新农村文化建设和乡村教育现状做出了分析。结果显示,农民对新农村文化建设基本满意,普遍持肯定态度。农村精神文化生活都得到不同程度的丰富和改善,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乡村文化资源“软”“硬”难以同步,区域发展不均衡且得不到有效利用。成就主要局限于物质层面,乡村教育并没有太大起色,农民文化素质依然不高,家庭教育能力不足。调查中还发现,当代农村最为显著的变化就是农民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较之以往也大大提高,但乡村儿童、青少年的精神文化生活和教育状况依然难以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具体表现为。

1.农民综合素质不高。不断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是社会主义农村文化建设的不变追求。不同历史时期,具体任务有所不同。现阶段,最为切要的,就是培养适应当代农村社会发展的新型农民。当前农民的综合素质,与新型农民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不少农民不仅科学文化素养较低,而且家庭教育意识差,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和手段等,尤其是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根深蒂固。

农民综合素质不高,与不平衡的文化建设不无关系,与文化育人功能缺失关系尤甚。“乡村教育失误是造成农民素质偏低的主要原因。”[1] 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以硬件、公共设施为主的物质层面的文化建设,给广大农民带来了不少实惠,比如健身器材、农家书屋、网络设施较为完备,广场舞风靡一时。这些成就较好地满足了广大农民娱乐、健身的需要,但较高层次的精神生活无法得到有效满足。“软”“硬”不均的文化资源难以彰显出文化的“软实力”,广大农民并没有从中得到太多的教育和收获,尤其是对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缺乏应有的认识,缺乏学习的自觉性,新型农民培养的任务依然艰巨。

2.乡村青少年精神文化生活不佳。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期,有着多样化的成长需求。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不仅是编织快乐童年记忆的必要元素,而且对一个人良好心理性格的形成产生深远影响。然而,局限于物质层面的新农村文化建设,根本无法满足乡村少年的期待和需求。在题目为“您的中小学精神文化生活是否丰富?请列举你参加过的活动”的问卷简答中,虽然大部分同学的回答是肯定的,但是,我们还是可以从他们所列举出来的活动中看出,丰富的文化生活只是来自学校教育,而非来自新农村文化建设理应承担的社会教育。

乡村青少年除文化生活不如意外,思想和心理状况同样令人担忧。他们不仅时常受到来自城乡二元价值观冲突或外来不良文化的影响或侵染,而且渐趋衰微的“乡土文化”,更是加剧了对青少年的心灵伤害。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使得多少儿童的天空因亲情的缺失而黯淡?有多少青少年的精神世界因成人社会的衰落和父母管教的缺失而荒漠?又有多少人的童年美梦被掩埋在“空心化”村落?这不能不让我们为乡村少年的前途命运深深地担忧。

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文化的教育问题日益突出。“近年来,随着政府支持力度与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农村文化设施网络日趋完善。”[2] 与任何科技一样,网络也是一面“双刃剑”。它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乡村青少年精神文化生活的不足,然而,由此引发的种种问题更为棘手、隐蔽和不可预测,比如网络综合症、网络犯罪等,不仅严重损害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而且危害着农村地区社会安全和他人利益。因此,加强青少年网络知识、安全文化的教育,成为新型农村文化建设中面临的严峻挑战。

3.存在不同程度的文化和信仰危机。调查显示,改革开放尤其是新农村文化建设极大地改变了村容村貌,同时也打破了乡村文化的平静和轨迹。本土文化和人们的价值观念遭受到空前的冲击和挑战,各种危机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农村社会在改革开放、走向现代性的过程中,不断受到以城市文化为中心的外来文化的冲击,使得原有乡村文化秩序土崩瓦解,一些优秀文化形式正逐渐从农村消失,甚至灭绝。”[3] 的确,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利益驱动下,农民进城“务工潮”从来没有止息过,潮起潮落中越来越多的人“逃离”了农村。乡村文化的命运可想而知,他们在分化中走向了不同的历史和宿命。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新型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有些地方的传统文化不仅没有得到很好的挖掘和传承,相反,面临着消失的危机和异化的危险,甚至悄然湮没在快速崛起的城镇化进程中,就连传承千年的民俗文化也不能幸免。“在流行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强烈冲击下,许多民间文化不断走向衰落,甚至濒临灭绝,富有泥土气息的乡土文化的生存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4]

在中国农村,“文化危机”不仅直接表现为文化的消失或异化,还表现为“乡愁”和“乡恋”的消失或淡漠。无论是乡愁还是乡恋,对于任何一代生活于此的炎黄子孙都具有极为特殊的意义。她们代表了一种乡村独特的文化符号,寄托了游子对家乡的无限热爱和眷恋之情,也承载着中国人无法忘却的历史和美好记忆。这是中国传统乡村特色文化精神力量的使然,因其强大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在农村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令人堪忧的是,这种意义正逐渐被削弱,这种力量日渐稀薄,尤其是在年轻人的心中变得无足轻重。“乡愁”无处安放,乡土不再芬芳,乡音所剩无几,乡村文化的“认同感”正遭受瓦解。显然,无论乡村文化的“异化”还是“乡愁”的消失,都不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初衷。我们知道,中国文化的根基在乡村。试想,如果传承千年的地方特色文化传统消失或中断了,那么,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恐怕就面临着动摇的危险,我们决不能以牺牲传统为代价,谋取城镇化的快速崛起。

至于农村存在的道德滑坡、信仰危机等现象,问题更为复杂,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主要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我们虽然不能把主因归咎于文化建设的不力,但这与文化教育功能的缺失不无关系。比如,在有些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美德等先进文化没有起到应有的引领示范作用,更没有占据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阵地,对于群众中存在的不道德行为、陈规陋习、拜金主义、封建迷信、思想不端以及价值观扭曲等,没有及时加以纠正、引导和教育,导致道德失范、思想迷茫、理想信念缺失等不良现象的蔓延。市场经济所滋生出的拜金主义、功利思想、封建迷信活动等,较为普遍地存在着。长此以往,若不加强治理,后果将不堪设想,不仅严重损害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而且势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造成严重的破坏和消解。

由此可见,当前农村文化建设中文化“软实力”提升的任务还很艰巨,深层次的问题还很突出。为此,我们不仅要在思想认识论根源的找寻中,重新审视其价值和功能,而且要在行动上,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功能的有效实现。

二、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教育功能缺失的认识论根源及其转向

如上所述,自从200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以来,农村地区的文化建设便如火如荼般地展开了。然而,低层次的文化建设,注定了乡村教育的乏力。文化和教育建设不仅没有得到协调发展,相反,两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断裂,文化建设中教育功能十分薄弱,甚至有所缺失。无论是农村文化建设实践中,还是学术界理论探讨中,无不如此。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惟一来源,认识反作用于实践。实践中教育功能缺失一定有着重要的哲学认识论根源。

(一)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教育功能缺失的认识论根源

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教育功能缺失的哲学认识论根源,主要表现为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源于人们传统思想观念中的“门户之见”,对文化和教育之间的关系缺乏“正见”;另一方面源于学术界理论研究成果不足。

首先,最为深刻的思想认识根源莫过于传统思想观念中的“门户之见”。长期以来,人们对文化和教育之间的关系缺乏一种正确的认知。这种“正见”的缺乏,势必导致“文化―教育”整体观的缺失和“门户之见”的形成,造成新型农村文化建设对教育缺乏应有的关怀和指导。“文化建设”与“乡村教育”各行其是,文化建设中缺乏教育的自觉,乡村教育中缺乏文化的引领。最终,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教育功能被弱化,甚至缺失。

其次,学术界的理论研究成果不足是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教育功能缺失的又一认识根源。从搜集到的材料看,经过十多年的努力,该领域的理论研究工作虽然取得长足进步,但依然存在一定的缺陷和盲区。很少有学者对新农村文化建设和乡村教育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系统的探讨。“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战略任务以来,研究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便成为学术界长盛不衰的热点。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就有1000多篇,还出现了不少的专题学术著作。学者们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内容、意义、特点与规律,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4] 不难看出, 学者们虽然对文化建设在新农村发展的意义持肯定态度,但是,大多从经济层面进行研究,鲜有学者从教育的角度进行探讨。众多的文献资料中,都难觅对新农村文化建设功能的详尽论述。为数不多的几篇文章给予一定程度的关注,但也只是泛泛地谈意义,对其教育功能鲜有涉及。也有个别学者注意到了文化对人的教化功能,但是,研究的视角不够全面,缺乏对乡村教育的关注。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研究尚且如此,实践中新农村文化建设教育功能的缺失便不足为怪了。

(二)新型农村文化建设的认识论转向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要彻底扭转乡村教育在文化建设中的不利格局,认识论转向十分重要。新农村文化建设不仅要打破传统观念上的思想桎梏和门户之见,更重要的是,要树立“文化”和“教育”一体化的整体观,辨证地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

新型农村文化建设要实现认识论转向,首当其冲的就是思想观念和工作思路的转变问题。今后的新农村文化建设及其规划布局,务必立足于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克服畏难情绪,走出传统思想藩篱,打破狭隘的“文化观”和门户之见,牢固树立“文化―教育”一盘棋思想,协调推进,共同进步。这就需要一场自上而下的观念大讨论,为文化建设开辟新的思想阵地。一方面,广大文化建设和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主导者和决策者,不仅要率先垂范,通过学习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思想,变行政命令为行为自觉,树立服务意识,增强文化育人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不仅要将服务农民、青少年的需求作为今后文化建设的重点,而且要将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作为今后工作的难点和重中之重,切实履行文化建设在乡村教育中的功能和作用。另一方面,要全面深化改革,在不断巩固硬件方面所取得的文化建设成果的同时,要在提升文化“软实力”上下功夫。要加强宣传,积极引导群众转变观念,破旧立新,在思想上达成共识。齐心协力,积极推动农村文化建设朝着纵深方向发展,朝着有利于精神层面转型提升。

新型农村文化建设要实现认识论转向,还必须辩证地理解文化和教育之间的关系。文化与教育虽然概念上有所分殊,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文化虽不是教育,但文化育人却是一种必要手段。文化建设只有立足于教育,才能落地生根。否则,文化就断了脉系。文化通过教育植根于广大人民群众,彰显出文化育人的功能,从而提升文化的“软实力”。教育也不同于文化,但教育无论如何都走不出文化的视阈,无论何时都是文化的一部分,否则,教育就失去了根基。实际上,文化和教育同属于精神文明的范畴,两者不可偏废,要同频共振、相得益彰,才能有力推动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的顺利发展。文化建设对于教育的意义非同小可,而且是一种更深层次的作用力,只是不易为人们所察觉和发现而已。文化为教育振兴提供了精神沃土,教育则是文化得以传承发展、弘扬光大的重要途径。教育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亦不可替代,文化的教育功能和教育的文化使命,只有相辅相成、辨证统一于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才能真正形成“以文助教、以教促文”的良好格局。

三、新型农村文化建设中教育的功能及其实现

新农村文化建设方兴未艾,教育必须迎头赶上。如今,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提出,赋予农村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乡村教育决不能在新一轮的文化建设中坐失良机,不仅要借文化之力,克服困难和不利因素,将乡村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紧抓好,而且要采取有效措施使得文化建设的教育功能得以实现,切实为乡村教育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和文化资粮。

(一)新农村文化建设在乡村教育中的主要功能

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一样,当代中国农村的现代化建设同样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建设新格局。文化是其中一支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承担着教化和育人的独特功能。新农村文化建设作为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一环,其功能与意义也是多方面的,关系着“农业、农村、农民”的方方面面。

根据教育服务对象的不同,新型农村文化建设的教育功能主要体现为两大历史使命,一是承担着培养新型农民的重大历史使命。农民是农村农业发展的依靠力量,没有新型的农民,新型农村就无从谈起。新型农民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从农业知识技能到思想道德觉悟的提高,从科学文化素养到精神境界的提升,都是当代新型农民的重要表征。同时,新型农民素质结构因身份不同而有别。比如,作为一名优秀的农业行家里手,既要掌握一定的现代农业知识技术,还要不断通过学习来提升科学文化水平;作为一名良好公民,还必须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不仅要遵纪守法,而且要自觉践行并传承社会公德、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要服从并服务于农村青少年成长的需要。为乡村儿童和青少年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和成长环境,是新农村文化建设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无论是公共文化事业,还是文化产业,都要从这一大局出发,开展文化和教育活动。尤其要重视加强对留守儿童、问题孩子的心理辅导和人文关怀,为他们提供精神上的指导和帮助。

(二)新型农村文化建设中教育功能实现的主要措施

新型农村文化建设的教育功能及其实现,就是要探索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文化建设和乡村教育协同发展的新路子。新的历史条件下,文化建设要与时俱进,深化改革,转型提升,从以“文化硬件建设为主”转型到注重“文化软实力”教育功能的提升上来,形成“以文助教”“以教促文”的良好格局。根据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现状和乡村教育的实际需求,我们应着力培育新型农村文化建设的“一体两育”工程。这里的“一体”和“两育”都有特定的内涵。“一”不是单一数字概念意义上的“一”,而是指“一类”。这里的“体”也不是地位意义上的“主体”性,而是特指施教所需要凭借的载体或平台。两“育”特指农民和青少年两大群体的教育。两者有机统一,共同发展,其中,“一体”是“两育”的前提和基础,“两育”是“一体”的迁延和必要补充。以下三方面措施值得重视:

上一篇:营运资金管理论文范文 下一篇:物业监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