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监管论文范文

时间:2023-09-20 11:51:27

物业监管论文

物业监管论文篇1

现在,“实践出真知”不能只停留在喊口号,而是应该更好地结合在高等教育的日程设置中。因此需要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在交流中融合知识,在积累中掌握知识。顺应需求而生的高校酒店也就为学生提供了掌握技能、提升能力和磨练意志的培养平台。学生可以先在课堂吸收理论知识,在酒店实践时转换为实际操作,有的学校甚至可以直接把课堂搬到酒店,结合现实环境,让学生感受到社会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这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与一味学习书本知识,进入社会再慢慢熟悉相比,大大提升了学习和工作的效率,是把学生培养成技能过硬的实用性人才的一个捷径,也是对社会管理服务人才的一种储备。由此可见,虽然高校酒店和社会酒店有很多差异,但是,毕竟高校酒店也是社会酒店衍生的产物,它们的关系也是相辅相成的。

这种高效的教育模式也越来越受到各地高校的效仿。在另一方面,高校酒店的设立也是对学校管理的一个深化和提升。正如我们所知,校园管理是学校常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加强综合教育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创造校园文明氛围的基础工作。校园的管理,究其目的,大多数就是为了提高学校各方面的综合能力,为师生营造更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所以,高校酒店也是营造教育环境和教学设施的外在表现形式。换一个层面思考:因为在校学生和在职员工对于责任的认识不尽相同,所以帮学生转换角色,体会以工作角度看待问题,是对学生能力的一种促进,激发学生提高工作热情,培育学生自我约束的能力,发现自身的缺点和存在的不足,在毕业之前完善自己。这对推动校园的良好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不论是从“高校”还是从“酒店”着眼,服务性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为了提升服务品质,高校的物业管理是不可忽略的关键因素。但是不同于单一高校的物业管理和单一酒店的物业管理,高校酒店坐拥高校和酒店相结合相互依托的独天得厚的条件。所以高校酒店的物业管理其实可以借助于高校的特殊性质,借鉴便捷的地理优势,提升自身的服务品质。高校酒店可以拓展员工的学习时间和空间,为各类人员提供学习机会。“一个企业给员工最好的福利,就是培训”。所以这样的机遇,也能够充分满足员工的学习要求,使他们除了增强服务意识之外,还能增长实力与才干,通过教育培训促使各类人员更新知识,提高能力,这样的新型模式,也会使镀金后的员工再为酒店物业管理的发展多作贡献。

再者,高校也是一个小社会,校园人与人之间较为熟悉,领导与群众之间多有师生之情、同窗之谊,这是一个很好的沟通桥梁,是协调各方面事宜的纽带,更有助于我们收集服务意见,优化业务素质。只有这样,高校酒店才能不因循守旧和墨守成规,才能善于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善于提出新设想、新方案,善于探索,勇于创新,不断以新的目标鞭策自己,在高校管理与服务中,想办法、出思路,得到客户的满意评价。另外,没有创新就缺乏竞争力,没有创新也就无法提升价值。想要走出特立独行的发展道路,就要懂得加强自我的个性化建设,发展特色的企业管理模式来适应社会变化,使企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正因为高校是人才的聚集地,也是新想法、新创意、新思路酝酿的乐土。我们可以借鉴一些好的建议或吸收一些好的意见不断改良管理方式和提升服务质量。

如果说高校物业管理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产物,那么,高校酒店物业管理就是改革和创新融合的结果。高校酒店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也把高校酒店物业管理的重要作用和深远影响凸显得淋漓尽致。因为高校酒店物业管理的内容不仅具有一般酒店物业管理中客人接待服务,酒店建筑及设施设备的养护和管理,保洁、绿化、消防、安全等一系列服务项目,更重要的是高校酒店的物业管理具有育人功能。其一,大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在高校酒店的身临其境的实际操作和岗位磨练,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积极向上的良好意志品质和豁达开朗的良好心理素质;其二,通过着装上岗、挂牌服务、语言文明规范、服务热情周到以及规范管理和服务,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所以说,高校酒店物业管理承担着保障和维护正常教学、科研和生活秩序以及酒店业务、常规经营正常进展的双向任务。

综上所述,高校酒店物业管理其实就是高校酒店顺利运转的一个保障,也是高校酒店摸索和建立适合运转的经营模式的一个推动。如果说高校酒店将发展不同于社会酒店的特色化和个性化服务作为目标的话,那么高校酒店物业管理相配合的升级和优化就是基础和前提。

物业监管论文篇2

    存货质押融资中的物流企业有两种参与方式。一种是作为银行和贷款企业的货物保管服务商参与其中;另一种是凭借银行授予的授信额度直接为贷款企业提供资金和质押物监管服务,即贷款企业向物流企业出质,物流企业将银行授予的授信额度分解给贷款企业,本文称之为授信融资模式。该模式较好地解决了我国商业银行无法混业经营的问题,在降低借贷门槛及提高贷款效率等方面均具有极大的优势,较之前者更具代表性。

    授信融资时,物流企业并不清楚贷款企业是否按合约规定使用资金,以及能否按时按量归还贷款。因此,有必要对贷款企业进行监管。据此,本文从物流企业和贷款企业仅具有有限理性的实际出发,借助演化博弈的方法,建立了贷款企业诚信和物流企业监管的演化博弈模型,进行了均衡点稳定性分析,得到博弈双方策略选择的决定因素以及演化稳定策略。最后,数值仿真了模型的演化轨迹,进一步验证了稳定性分析的结果。

    一、演化博弈模型

    融资合约生效后,贷款企业根据自身经营状况在资金使用及还本付息时存在两种行为选择:诚实和欺骗。物流企业对贷款企业也有两种行为选择:监管和不监管。由于物流企业与贷款企业的经营环境复杂多变,为便于分析,进行如下假设:一是博弈方为物流企业和贷款企业;二是贷款企业的策略选择为诚实和欺骗,物流企业的策略选择为监管和不监管;三是若贷款企业选择欺骗,物流企业只要监管就会发现其欺骗行为并进行相应的处罚。

    1.模型的构建

    根据上述分析和假设,物流企业和贷款企业的博弈收益矩阵如表1所示。

    表1中的8个指标分别对应物流企业和贷款企业选择不同策略时的收益值,该收益矩阵能较好地反映物流企业和贷款企业在一次融资业务中的收益分配情况。若该博弈为一次性静态博弈,其纳什均衡为(诚实,不监管)。实践中,物流企业为保持稳定的客户群,贷款企业为保障获取贷款资金的便利性,他们的合作通常是长期且重复进行的。同时,由于信用体系不健全及博弈双方的有限理性,物流企业和贷款企业融资时受多种因素作用,要求根据对方的行为不断调整自身的策略,最终在试错中达到均衡。演化博弈论针对有限理性博弈方的策略和行为进行动态稳定性分析,由于具有较强的博弈论现实基础和高可信度的结论,因此,本文借助该理论研究物流企业和贷款企业策略选择的动态演化过程。

    2.复制动态方程和演化稳定策略

    博弈初始,假设贷款企业选择“诚实”策略的比例为x,选择“欺骗”策略的比例为1-x;物流企业选择“监管”和“不监管”的比例分别为y和1-y。由表1可知,贷款企业选择

    由式(5),得到雅各比矩阵为

    将各均衡点的坐标值代入式(6)和式(7),由J的行列式和迹的取值情况,分析局部稳定性如表2所示。其中,系统的不稳定点为(0,0)、(1,1);鞍点为();ESS为(1,0)、(0,1)。

    物流企业和贷款企业的动态演化相位,见图1。其中鞍点E()和2个不稳定均衡点(0,0)、(1,1)连成的折线可以认为是系统收敛于不同策略的临界线。当初值位于不同区域时,系统将收敛于不同的均衡点,说明初值对系统的演化结果有显着的影响;即初值位于折线上方区域Ⅰ时,系统将收敛于(0,1)点,其位于折线下方区域Ⅱ时,系统将收敛于(1,0)点。由表2可知,模型中欺骗收益、罚金和监管成本等参数同样影响系统的演化结果,这给贷款双方控制演化方向、制定经营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数值仿真及分析

    为进一步分析物流企业和贷款企业融资合作的演化过程,本文采用数值方法仿真系统演化的时间历程,即数值计算由式(3)、式(4)构成的彼此耦合的非线性方程,分别改变两类企业的概率初值、欺骗收益、罚金和监管成本等参数计算系统的演化轨迹。

    1.初始概率对演化结果的影响(见图2)

    仿真结果如图2所示,图中纵坐标表示物流企业选择“监管”策略的概率,横坐标为演化时间,是贷款企业选择诚实策略的初始概率,从图2a中各曲线司以看出,物流企业策略选择的演化结果和收敛速度的快慢与贷款企业初始概率的取值密切相关。当取值较大时,演化曲线快速地向Y=0收敛,即物流企业选择不监管;而当取值较小时,演化曲线快速地向y=1收敛,即物流企业选择监管。改变y的初值继续仿真,结果如图2b、图2c和图2d所示,它们与图2a中分析结论一致,只是当y的初值越大时,更多的演化曲线收敛到y=1,而且收敛的速度更快。

    图2 贷款企业诚实概率的初值对物流企业策略演化的影响

    2.欺骗收益和罚金对演化结果的影响(见图3)

    图3 部分参数对贷款企业诚实概率演化的影响

    进一步研究欺骗收益和罚金对贷款企业“诚实”概率演化的影响,

    图4 部分参数对物流企业监管概率演化的影响

    三、结语

物业监管论文篇3

关键词:中小企业;专业治污;监管机制;博弈

一、 引言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有4 000万家,贡献了全国60%的GDP、50%的税收和80%的城镇就业,中小企业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中小企业这一成绩的取得是以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代价。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民众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环保意识日益增强,强化中小企业污染物治理及排放的监管成为我国环保工作中的重点任务。

由于我国中小企业规模小,数量众多(占我国企业总量的99%以上),且分布非常分散,几乎每个乡村都有中小企业存在,因此,由中小企业实施现行常用的分散治污会导致以下问题:(1)中小企业无力支付治污设备购置成本;(2)治污设备重复投资;(3)治污技术不过关,治污不达标;(4)治污量小,达不到治污经济规模;(5)中小企业过于分散,环保部门无法进行全面监控。而通过将中小企业集中到一起进行生产(如集中到工业园区),并由专业的治污公司对所有中小企业排放的污染物进行治理,则可以有效地解决以上问题,因此,集中生产,专业治污,成为我国许多地区广泛采用的中小企业治污模式之一。

随着集中生产,专业治污模式的广泛实施,国内外学者也对其展开了研究。Zhu通过对德国、日本和美国的实证研究发现,集中治污是小型电镀企业治理重金属污水的最优模式;鞠建林以浙江省绍兴县集中治污工程为例,分析了浙江集中治污实践所取得的成效;张景明则以江苏省常熟市服装水洗企业污水处理为例,研究了集中治污模式的主要优势;刘天蓉通过对宁夏吴忠市采用集中制浆,专业治污策略治理造纸企业所产生污染物的实证研究发现,该市造纸企业污水治理在“十一五”期间取得明显效果;胡新平和黄波通过建立集中治污模式下的博弈模型,研究了集中治污模式下中小企业排污监管机制。但以上文献均未研究专业治污模式下政府如何通过监管成本、检查频率、违规排放处罚金额及守法治污奖励金额等常见监管策略的制定,设计出具有可操作性和针对性的中小企业排污监管机制,来防范中小企业的偷排行为,并对专业治污企业的治污定价行为进行规范。

基于此,本文通过构建专业治污模式下政府和中小企业间的排污监管博弈模型,研究如何针对专业治污模式下中小企业生产及排污行为的特征,通过监管成本、检查频率、违规排放处罚金额及守法治污奖励金额等常见监管策略的制定,设计出可操作性强的中小企业排污监管机制,防范中小企业排污行为和专业治污企业定价行为,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政府环保政策的制决策借鉴。

二、 中小企业专业治污监管模型

1. 问题描述。某地有多家生产同一种产品的中小企业,其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污染物,污染物的生成量与企业的产品产量正相关。污染物若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会造成一定的环境破坏和社会福利损失,且污染物所造成的环境破坏和社会福利损失与污染物排放量相关。

由于中小企业的数量多且分布广,不利于政府进行规制监管,加上中小企业难以独立承担购买治污设备的费用,且由其分散会因达不到规模经济而导致治污资源浪费,或因治污设备或技术落后而达不到治污标准,因此,政府将这些中小企业集中在一起进行生产,并引入专业治污企业治理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治污企业根据中小企业向其排放的污染物数量收取治污费用。

由于污染物造成的环境破坏和社会福利损失是由整个社会承担,中小企业所承担的部分几乎为0,而治污费用则是由中小企业自己承担,因此,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中小企业,在面临众多竞争对手和激烈的市场竞争时,自然会选择偷排污染物,以此降低治污成本和总成本,提升其竞争力。为此,政府需要强化对企业的排污行为的规制和监管。但是,政府的监管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若要完全杜绝中小企业的偷排行为,政府所付出的监管成本可能过高,甚至高于因污染物减少而增加的社会福利,反而得不偿失。因此,政府需要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制定对中小企业偷排行为的规制和监管策略。

此外,治污企业的治污收费也会对中小企业的生产及排污策略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政府也不能完全由其自主制定收费价格,需要对其定价策略进行相应的规制和指导,以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

2. 模型建立。某地有n家生产同一产品的中小企业,中小企业i(i=1,2,…,n)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数量?着i为其产量qi的函数,即?着i=?着i(qi)。中小企业i为了降低成本,可能会偷排污染物,其偷排概率为?兹i。污染物造成的社会福利损失ci为偷排量?着′i的函数,即ci=ci(?着′i)。

政府将所有中小企业集中到一起进行生产,并引入专业治污企业对其污染物进行治理,治污企业按中小企业向其排污量以单位价格p收取治污费用。

为了防止中小企业i(i=1,2,…,n)偷排,政府对其进行规制和监管,其监管策略为:按?酌i的概率对其进行检查,检查成本为si,发现偷排行为的概率为?准i,且为检查成本的函数,即?准i=?准i(si),且满足?准i(0)=0,?准i(∞)=1,?准′i(si)>0,?准″i(si)

由此可得,中小企业专业治污博弈的支付矩阵如表1所示。

三、 中小企业专业治污监管机制

由表1可以看出,中小企业环境规制博弈没有纯战略纳什均衡,只存在混合战略纳什均衡,求解可得政府的检查概率?酌i和中小企业i(i=1,2,…,n)的偷排概率?兹i分别为:

由(1)式可得结论1如下。

结论1中小企业的偷排概率随政府奖励金额、单位污染物罚金、污染物偷排量及偷排行为被发现概率的增加和降低;随政府检查成本的增加而提高。

证明:分别求中小企业的偷排概率关于政府奖励金额、单位污染物罚金、污染物偷排量的一阶偏导数可得, ?坠?兹i/?坠?琢i

结论1表明,随着政府对按规定排污行为的奖励金额的提高,中小企业遵守排污规则的收益提高,因此,中小企业偷排的意愿和概率就会降低。而随着偷排导致的单位污染物罚金提高,偷排成本上升,中小企业就会降低偷排概率。污染物偷排量提高意味着偷排总量一定的情况下,偷排次数减少,即偷排概率降低;此外,一旦偷排被发现,面临的罚金也越高,偷排成本越大,偷排概率就会降低。而偷排行为越可能被发现,中小企业自然会减少偷排行为。随着政府每次检查成本的增加,政府为了降低总检查成本,自然会减少检查频率和次数,虽然检查成本的增加会提高政府发现中小企业偷排行为的概率,但是由于检查成本的边际效率递减,政府发现偷排行为的概率并非与检查成本成比例增长,随着每次检查成本的增加,中小企业偷排被发现的可能性降低,中小企业自然会提高其偷排的概率。

由结论1可以发现,随着政府检查成本的降低,中小企业偷排的概率也会降低,由(1)式还可以看出,当政府检查成本趋近于0时,中小企业偷排的概率也趋近于0,因此,为了防止中小企业偷排,政府可以加大排污监管的固定投入,从而尽可能降低政府的检查成本。如国内外一些地区通过建立排污在线监控系统,对排污企业进行24小时在线监控,环保工作人员只需能登录在线监控中心网站就可以随时检查企业排污情况,将政府的检查成本降到几乎为0,从而使得企业没有机会偷排。由此可得结论2如下。

结论2政府应加大中小企业排污监管的固定投入,以尽可能降低检查成本,从而杜绝中小企业偷排行为。

证明:结论2的证明可由以上分析得出。结论2证毕。

由(2)式可得结论3如下。

结论3政府进行检查的概率随治污企业单位治污收费和中小企业偷排数量的增大而提高;随政府检查成本和发现中小企业偷排的概率,以及中小企业单位污染物罚金和由政府奖励所获收益的增大而降低。

证明:分别求政府进行检查的概率关于治污企业单位治污收费、中小企业偷排数量、政府检查成本、政府发现中小企业偷排的概率、中小企业单位污染物罚金、中小企业由政府奖励所获收益的一阶偏导数可得,?坠?酌i/?坠p>0,?坠?酌i/?坠?着′i>0,?坠?酌i/?坠si

结论3表明,随着治污企业单位治污收费的提高,中小企业的治污成本增大,为了降低其治污成本和总成本,提高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中小企业就会提高偷排的概率,增加偷排次数,为了降低中小企业的偷排概率,政府就会加强监管,提高检查概率。随着中小企业每一次的偷排量的增加,中小企业偷排行为所造成的环境破坏和社会福利损失增大,为此,政府就会提高检查概率,以降低中小企业偷排概率,降低环境破坏和社会福利损失。随着政府检查成本的增加,政府发现中小企业偷排的概率提高,同时,政府为了降低监管支出,就会降低检查概率和频率。随着政府发现中小企业偷排的概率的提高,中小企业就会减少偷排行为,政府自然就会降低检查概率和频率。中小企业单位污染物罚金或中小企业由政府奖励所获收益的提高,意味着中小企业偷排成本的提高或按规定排放的收益增加,中小企业自然就会减少偷排行为,以降低偷排带来的成本或提高按规定排放带来的收益,因此,政府也就会随之降低检查概率和频率。

由结论3可以发现,治污企业单位治污费用的提高会使得中小企业治污成本增加,中小企业就更有可能进行偷排,为了防止中小企业偷排,政府就不得不提高检查的概率和频率,就会因此付出更高的监管成本。此外,由中小企业的支付函数可以看出,单位治污费用的提高还可能使中小企业降低产品产量,以减少污染物生产量,从而降低治污成本,而中小企业产品产量的降低也会导致社会福利的降低。因此,政府不能完全由治污企业按照市场机制来制定治污收费,而应该对其治污定价行为进行适当干预,如设定治污收费上限等。由此可得结论4如下。

结论4专业治污模式下,政府必须对治污企业的治污定价行为进行适度干预,以此提高社会福利。

证明:结论4的证明可由以上分析得出。结论4证毕。

此外,由结论3还可以发现,中小企业由政府奖励所获收益的提高可以降低政府的检查概率,从而降低政府的监管成本,因此,政府应该更多地将奖励给予能够因此获得更大收益的中小企业。如,中小企业发展中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是融资难,政府就可将为有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为奖励,这样既可以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又可以激励其按规定进行污染物治理和排污,杜绝中小企业偷排行为,实现中小企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由此可得结论5如下。

结论5政府应该更多地将奖励给予能够因此获得更大收益的中小企业。

证明:结论5的证明可由以上分析得出。结论5证毕。

四、 仿真分析

某地区有10家生产同一种产品的中小企业,每家企业的产品产量均为qi=20,i=1,2,…,10,污染物产生量均为?着i=0.9qi,中小企业为了降低治污成本,以?兹i的概率进行偷排,偷排数量为?着′i=0.3?着i,污染物造成的社会福利损失为ci=2?着′i。中小企业的污染物由专业治污公司进行治理,其单位治污收费为p=15。政府以?酌i的概率对中小企业i进行检查,检查成本均为si=10,发现中小企业偷排的概率为0.8,一旦发现中小企业偷排,将对其处以?籽i=20?着′i的罚金,反之,若未发现偷排行为,则奖励中小企业?琢i=10,中小企业则会因此额外增加收益ri=20。

由(1)式和(2)式可得中小企业的偷排概率为10.59%,政府的监管概率则为79.10%,政府、每家中小企业及治污企业的支付分别为-11.14、-250和2 614.19。

若政府限定治污企业单位治污收费上限为10,在此条件下,中小企业的偷排概率为10.59%,政府的监管概率则大幅降为52.73%,政府、每家中小企业及治污企业的支付分别为-11.14,-160和1 742.8,因此,政府通过干预治污企业治污定价使得社会福利上升28.61。

五、 结论

本文构建了专业治污模式下的政府与中小企业排污监管博弈模型,通过理论及仿真分析,得出了政府的最优监管机制。研究发现,政府应加大中小企业排污监管的固定投入,以尽可能降低检查成本,从而杜绝中小企业偷排行为。专业治污模式下,政府必须对治污企业的治污定价行为进行适度干预,以此提高社会福利。

参考文献:

1. 胡健,李向阳,孙金花.中小企业环境绩效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科研管理,2009,30(2):150-156,165.

2. 江成山,孟卫东,熊维勤.中小企业污染治理的税收和补贴机制研究.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18(3):19-25.

3. 易永锡,李寿德.排污权交易、技术不确定性条件下厂商治污技术投资期权博弈.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 29(8):66-70.

4. 钱枫林,马晓茜.中小企业污染问题及解决途径探讨.科技管理研究,2010,30(12):116-117,120.

5. Zhu Y.Centralized regional treatment for heavy metal pollution.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Control,1985,7(3):27-32.

6. 鞠建林.集中污染治理理论与实践研究:浅析浙江省绍兴县集中治污工程.环境污染与防治,1998,(5):5-9.

7. 张景明.“水洗城”集中治污的优势.环境经济, 2008,(12):55-56.

8. 刘天蓉.宁夏吴忠造纸企业集中制浆集中治污成效明显.纸和造纸,2011,(5):85.

9. 胡新平,黄波.集中治污模式下的中小企业排污监管机制.现代管理科学,2012,(5):118-120.

10. 李芳.我国排污权交易市场的组建与运作问题探讨.上海管理科学,2005,(5).

11. 田前进.交易成本对水权市场的影响分析.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6,(4).

12. 任玉珑,阳忠明,李俊,丁亮.基于委托—的排污定价机制研究.生态经济,2006,(6).

13. 魏琦,刘亚卓.我国实施排污权交易制度的障碍及对策.商业时代,2006,(24).

14. 陈德湖,蒋馥.我国排污权交易理论与实践.软科学,2004,(2).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号:11YJC630070)。

作者简介:黄波,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讲师、博士后。

物业监管论文篇4

关键词:仓单质押;耗损率;质押率;激励

中图分类号:F275.6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At present, some small enterprises can't solve the financing problem well by traditional way. Stock document mortgage has been developing rapidly as an innovative financing service. In practice, some inventory can't be used as collateral because of deterioration. Based on the model of stock document mortgage, firstl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the deterioration, rate of borrower's paying off loans and the supervision of the logistics enterprise, and then the paper studies how the bank encourage the logistics enterprises to provide the best supervision.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logistics enterprises can make more efforts on supervision to help banks get more profits, the bank's incentives is irrelevant to rate of borrower's paying off loans.

Key words: stock document mortgage; deterioration rate; loan-to-value ratio; incentives

0 引 言

中小企I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但其融资问题已经制约了其发展,在此背景下,仓单质押近年发展迅速。仓单质押融资是指借款企业将存货质押在银行指定的物流公司,物流企业评估质押物信息,开具仓单给银行,银行依据仓单为借款企业提供贷款服务的业务。质押率是仓单质押业务中银行的决策指标,也是银行控制风险的重要指标。

现有一些关于质押率研究的文献,Buzacott和Zhang [1]首次将物流和资金流的研究进行整合,将基于资产的融资和生产库存决策结合在一起,建立了需求不确定条件下银行和零售商之间的主从对策。Xu和Birge[2]在需求不确定的情况下,研究在资金约束的供应链中制造商如何进行产量和融资的联合决策。张媛媛等[3]讨论在仓单质押背景下,企业应采取的库存决策,即在质押率确定的情况下,研究零售企业的再订购量。于辉等[4]结合前面文献[3]的模型,假设零售商违约概率内生,探讨了银行的质押率决策及零售商的再订货决策,并运用VaR风险计量方法,分别研究了权衡风险收益和银行追求利润最大化情形下质押率的决策。

在实际运作中,仓单质押融资存在诸多风险,如质押物耗损的风险、质押物流动性风险等。何明珂和钱文彬[5]指出质物风险是影响中小企业信用的重要指标之一,提高质物抗耗损能力有助于企业提高信用。也有一些研究有关银行激励物流企业,于萍[6]运用激励理论,分析存货质押背景下物流企业提供信息服务时的激励问题。潘永明[7]研究质押物耗损对存货质押业务的影响,考虑耗损率、激励因子对质押率和银行利润的影响。

上面的文献多针对质押率展开研究,考虑质押物耗损影响银行决策的文献较少。因此,本文参考潘永明的研究成果,与他的研究不同的是,本文在仓单质押业务中考虑质押物存在耗损风险的基础上,还讨论了借款企业违约概率外生时银行的决策;当物流企业监管质押物会对质押物的耗损量有一定影响时,也对银行的激励决策进行分析。

1 考虑质押物耗损率仓单质押决策模型

1.1 问题描述

本文考虑物流企业、银行、零售商及供应商组成的供应链,零售商在运作过程中资金不足,且其信用等级较低,需要通过供应商的回购承诺获得银行融资。银行不善于评估质押物,将评估、监管等职能交给物流企业,物流企业评估质押物的信息,开具仓单质押给银行,银行作出贷款判断,零售商获得贷款后进行再订购。待销售季节来临,零售商给银行出示订单,银行授权物流企业放货,未销售部分由供应商回购。

1.2 符号及假设

命题 银行对物流企业的激励决策与零售商主体违约概率无关。

该命题说明,即使零售商主体违约概率很低,银行依旧会承担的违约风险,所以在考虑质押物存在耗损的情况下,银行依旧需要激励物流企业提高监管努力水平以提高其利润。

3 算例分析

首先分析耗损率和最优质押率的关系,同时考虑物流企业努力水平的影响,物流企业努力水平分别赋值为a=1,1.2,1.4,1.6。

运用matlab软件仿真可以得到图2。

从图2可以看到银行利润与耗损率呈负相关关系,和物流企业监管努力呈正相关关系,因此银行需要激励物流企业提高监管努力水平。且物流企业努力程度越高,银行利润与耗损率斜率的绝对值就越大,也就是说较高的物流企业监管努力下,降低相同的质押物耗损率可以让银行得到更多的利润。

观察在零售商主体违约率影响下的银行利润随耗损率的变化势,如图3。

零售商主体违约率与银行利润负相关,且曲线几乎平行,说明主体违约率并不能影响质押物耗损率本身与银行利润的变化趋势。

对比主体违约率、物流企业监管努力水平对银行利润与耗损率的变化趋势的影响。主体违约率对银行利润与质物耗损率的变化趋势没有影响;物流企业的监管努力水平对其变化趋势有影响,物流企业监管努力水平越高,质物耗损率对银行利润的影响越大。因此即使质押物耗损率较低,银行仍然有动力激励物流企业提供较高的努力水平。

4 结束语

本文将质押物耗损率引入仓单质押融资模型,考虑物流企业监管努力可以降低质押物的耗损量,在信息对称情形下研究银行对物流企业的激励决策及其最优质押率决策。首先,本文在考虑耗损率的基础上,也考虑零售商违约率外生的情况,讨论银行的最优质押率。然后,当物流企业的监管努力能降低质押物损耗时,研究在信息对称下的激励决策、最优质押率决策和物流企业所应采取的监管努力水平。本文只研究了信息对称时银行的激励决策,后续可以从信息不对称银行的激励措施的角度做研究。

参考文献:

[1] Buzaeott J A, Zhang R Q. Inventory management with asset-based financing[J]. Management Science, 2004,50(9):1274-1292.

[2] Xu X D, Birge J R. Joint production and financing decisions: Modeling and analysis[R]. Working Paper,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University of Chicago, 2004.

[3] 张媛媛,李建斌. 库存商品融资下的库存优化管理[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8(9):29-38.

[4] 于辉,甄学平. 中小企业仓单质押业务的质押率模型[J]. 中国管理科学,2010,18(6):104-112.

[5] 何明珂,钱文彬. 物流金融风险管理全过程[J]. 系统工程,2010,28(5):30-35.

[6] 于萍,徐渝. 存货质押三方契约中银行对物流企业的激励[J]. 运筹与管理,2010,19(3):94-99.

物业监管论文篇5

关键词:粮油工业集团 财务管理 经营实际 物资采购

本文所关注的企业为笔者所在的某粮油集团,作为大型国有企业其内控的重要工作之一便是提升财务管理的绩效。那么如何来看待财务管理的绩效问题呢。不可否认,绩效的提升与否可以从多个指标上来衡量,但建立起财务管理与经营实际相融合的路径,仍是企业管理层需要重视的评价指向。正因如此,探讨二者融合下的财务管理路径便构成了本文立论的出发点。

为了使本文的讨论更为具体,这里以企业的物资采购为对象来进行主题讨论。不难理解,在优化企业产能结构的大趋势下,不断提升粮油集团内部的资本有机构成是必要的。但在资本有机构成提升的同时,还需要建立起物资采购和监管的财务管理机制来,不然将可能导致企业资金的漏损。

基于以上所述,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一、企业物资采购存在的问题

结合笔者的工作体会,并从系统观的视域下来分析采购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展开:

(一)资金预算方面

企业针对采购项目首先需要制定详尽的采购预算,且预算编制的精确性直接关系到本年度预算资金的整体配置绩效问题。然而,针对采购项目的预算编制却面临着客观和主观因素的干扰。前者在于因对采购项目不了解而出现的预算编制偏差,后者则因存在着机会主义动机而形成了预算虚高的现象。

(二)招投标方面

根据集团公司集中采购的必要流程,向社会公布采购信息并组织招投标则成为了重要环节。从理论上看,通过招投标可以在竞争环境下获得最优的采购渠道。但在实践中却发现,可能因寻租和串标现象的存在,而使招投标的目的事宜愿为。从近年来各媒体反映的信息中也可知晓,上述问题在大型国有企业的招投标中是有发生的。

(三)物资监管方面

对物资监管问题的讨论成为了当前问题讨论的盲区,笔者认为,物资监管所包含的使用、管控活动应构成采购活动的重要环节,它实则是对采购活动的事后控制。由于受到国企内部委托关系的影响,对所采购物资的监管缺位也构成了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针对问题的现状反思

这里也需要提到这样一个事实,即粮油集团公司履行着繁重的经济和社会计划,特别在当前城镇化背景下担负着拉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政治任务。因此,如何在繁重的日常经营事务中来实施高效的采购管控机制,则构成了这里现状反思的目的所在。

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反思:

(一)针对资金预算现状的反思

(1)针对客观因素的反思。客观因素的造成仍在于对所采购项目的知识掌握不足,因此需要通过项目调研和资料查询来解决。

(2)针对主观因素的反思。主观上可能存在的机会主义动机,则需要通过建立监督机制来给予克服。

(二)针对招投标现状的反思

在招投标中的寻租和串标行为具有较强的隐蔽性,一般情况下难以发现。为此,这里需要强化这样两个环节:参与投标的供应商的选择;物资采购的形式。

(三)针对物资监管现状的反思

物资监管的目的在于,能有效配置它进入到企业经济系统中来发挥作用。但从实践中所反馈的信息发现,在监管缺位的情形下物资在使用上往往存在着效率低下,或者过度使用的状况。为此,需要在委托关系下设计出责权利对等机制来给予应对。

三、二者融合下的财务管理路径构建

根据上文所述并在反思引导下,优化企业财务管理的措施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做出。

(一)完善采购前的调研工作

采购前的调研工作主要完成两项任务:确认是否有必要进行该物资的采购;根据市场定价初步概算出该物资的采购费用。对于前者而言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在企业普遍面临预算资金约束的情况下,增加资金的使用效益是其中的应有之义。另外,这项调研工作所得结论应由企业一把手确认,并担负行政责任。

(二)引入信息公开制度

信息公开实则可以界定为建立企业内部和外部的舆论监督机制,其可以通过在企业的网站上有关采购信息。在进行内部预算时,应执行预算编制和审计两条线和两套人马,这样可以通过审计监管来压缩预算中可能存在的水分。同时,国有企业还应借助第三方审计机构来实施这一任务。

(三)完备招投标的内控机制

在前面已经提到了两个环节:即参与投标的供应商的选择;物资采购的形式。对于前者而言,首先需要对参与投标供应商的资质进行严格审查,并对其的社会声誉度进行评估;对于后者来说,则需要引入专家采购形式。专家采购主要针对专业设备的采购而设立,即由企业聘请行业专家(与参与投标的供应商没有任何利益关系)根据匿名标书进行评分,最后综合选择出供应商。

(四)建立国资管理组织职能

之所以需要建立国资管理组织职能,一方面在于增强企业对国有物资的使用绩效,另一方面也在于提升这些物资的使用功效。为此,在不增加部门设置的情况下,可以建立企业党委领导下的国资管理小组,并与财务部门一同对物资的使用进行监管。

四、结束语

本文通过以企业物资采购这一经营实际为例,进行了问题提出和反思后认为,财务管理路径则需围绕着:完善采购前的调研工作、引入信息公开制度、完备招投标的内控机制、建立国资管理组织职能来构建。

参考文献:

[1]柴守宾.浅析企业财务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科技视界,2013(34)

[2]孔姣良.企业财务内控管理体系的构建策略探讨[J].财经界,2014(2)

物业监管论文篇6

关键词:物业管理模式;反思;再造

我国的物业管理的产生和发展,顺应了住房市场化的改革要求,填补了在单位制住房解体后住房管理的真空,逐渐形成了由企业主导的一体化物业管理模式,也培育了人们物业服务的消费意识。但我们也要看到,隐藏在其中的深层次问题。

1.关于我国物业管理模式的反思

1.1 物业管理主体严重错位。物业管理在本质上是业主们实行的一种共同管理,物业的所有权归业主所有。但在我国物业管理的发展过程中,业主的主体地位和权力长期被漠视,物业管理企业成为物业管理活动的实际主导者,《物业管理条例》更是直接确认了业主委托物业管理企业的单一物业管理方式。物业管理企业和业主在物业管理中主题角色的错位,客观上导致了社会上对物业管理的错误认识,限制了业主对物业管理方式行使自由决策权和选择权,也业主怠慢与行使共同管理物业的权力、不履行义务留下了制度上的缺口。

1.2 物业服务市场机制完全失灵。在物业管理市场上,卖方显然是物业服务公司。由于物业服务的提供带有集体性,所以其属于准公共物品的范畴,任何单一业主都不能决定其价格。换句话说,只有业主全体或代表业主全体的业主大会才是真正的买方。但在我国的物业管理市场上,作为真正买方的业主大会在大部分住宅区还没有成立,这就使得物业管理市场处于有卖无买,强卖强买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物业服务企业即使不提高自身服务水平,也能够生存和赚取暴利,导致我国物业管理行业整体上缺乏足够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不断进步的动力,市场机制完全失灵,最终阻碍物业管理行业的健康发展。

1.3 物业服务和政府提供的相关公共服务界限不清。在现行的物业管理模式下,物业服务包含了大量的政府应提供的公共服务内容,使物业管理偏离了行业的核心价值。物业服务和政府提供的相关公共服务界限不清,一定程度上免除了政府应当承担的职责,掩盖了政府公共服务的缺失。由此导致了物业服务企业以管理者自居,忽略了保障住房使用安全、宜居和保值增值的物业管理核心价值。这不仅给政府的公信力和威信带来了负面影响,也阻碍了物业管理企业的健康发展。

1.4 现行物业管理制度基本失效。近年来,物业管理深层次矛盾逐渐显现,因物业管理引发的各种纠纷层出不穷,这些、暴力事件已经严重影响到住宅区的生活秩序和和谐社会的建设,而这些问题的产生根源就在于现行物业管理制度和模式的不适应。如若再不改革现行制度,再造物业管理模式,必将危及房屋的可持续管理。

2.我国物业管理模式的再造

我们认为,物业管理再造的中心在于发挥政府及其相关事业单位和业主大会的共同努力,对物业服务企业进行指导、监督和管理。

2.1 指导方面。在物业管理行业中,政府及其相关事业单位必须把握好指导职能。首先,政府应指定相应的行业规则以及物业服务企业的具体职能,指导其正确运营;其次,对于物业服务企业的不当之处甚至违规操作,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应当及时指出,保障业利;最后,相关部门应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和物业服务企业的相关管理者进行培训和学习,通过知识的丰富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知识理论储备,保障新的管理模式的实施。

2.2 监督方面。在新型物业管理模式的实施过程中,为避免出现过多问题,需要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和业主大会的监督。主要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对物业管理主体的权利落实监督。由前文可知,物业管理行业存在严重的主体错位问题,业主应有的物业所有权被物业服务企业所代替。由此,监督方需要保障业益,使的物业服务企业角色回归,成为物业服务的提供者,提高物业管理效率;第二,对物业管理服务进行监督。由前文,物业管理行业存在物业服务和政府提供的相关公共服务的交叉部分,容易造成政府的缺位和物业服务企业的越位。所以对物业管理服务的监督是面向两方面的,由此,业主的监督就提到了更重要的地位。一方面,需要监督物业服务企业不会偏离原有服务宗旨,回归服务中心,保障服务于业主,另一方面,也需要监督政府履行自身承担的职责,共同创造良好的物业服务环境。第三,对物业服务企业日常工作的监督。任何行业在日常工作的过程中都会存在一定的失误和差错,所以,为了保障物业服务企业的日常工作职能可以有效发挥,监督方应该不定时的对物业服务企业进行工作程序上的监督,使得物业服务企业依法办事。

2.3 管理方面。在物业管理领域,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要想保障物业管理模式的再造,就必须加强对物业服务企业的管理,无论是在日常的工作之中、具体的业务操作之上或是对应急事务的处理方式上,都要加强管理,保障物业管理依法实行,有规有矩。

结论

综上,我们对我国物业管理模式进行了反思,并从政府和业主角度出发提出了再造的建议,相信如果我们在平时的物业管理操作之中可以注意以上几点的话,我国的物业管理服务一定会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我国居民的自主管理权力及其行使也会得到充分的落实。(作者单位:吉林建筑大学)

文章属于吉林建筑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结题论文。

参考文献:

[1] 张沈生,我国物业管理模式分析,[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2] 翟振华,新时期我国物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5

物业监管论文篇7

论文摘要:根据高校物资采购的理论和实践,通过对高校物资采购的特点、目标与原则、法规与制度建设、监控体系、采购方式等的论述,探索高校物资采购的组织与管理体系及运行机制。

一、注意制度和法规建设,实行责任制

制度化、法规化建设是高校物资采购的重要基础,它使高校的物资采购规范在国家的法规和学校政策下存在及运行。反之.如没有一套完善的物资采购组织与管理的政策与制度,物资采购将无法达到目标,采购行为将难以规范。该制度和法规体系建立要注意以下几点:(1)应在学校统一布置下,依据国家法规和学校实际,组织有关资产(物资)、财务、审计、监察、后勤等相关职能部门,调研和充分讨论达成共识,以利各方面政策的协调。(2)学校应制定物资采购的政策性文件和配套的实施细则。从宏观的角度,高校的物资采购应置于学校的系统规划下,从立项到资产运行等采购的全过程进行规划和设计。内容涉及目标与原则、立项与采购、采购的监督与保护、资产运行与处置等;从微观而言,应把重点放在立项、采购、合同签订与验收和售后眼务上;从文件配套上,要在政策指导下的文件出台后,分别制定公用行政物资、图书、医疗、基建工程及后勤产业等系统的物资采购细则等。(3)政策上应体现强制与限制性的特点:如实施对采购及各部门的限制性,对采购方式的限制性,采购不同限额的限制性运行条件,物资采购必须的强制性监督要求等。高校的物资采购属政府采购和集中采购的行为范畴,决定着其强制性与限制性贯穿采购的全过程。

高校采购的重要性、政策性要求克服经济上软约束与责任间接和非赢利的特点,应该建立各环节的责任制,包括人员责任、立项采购合同责任、验收服务责任、物资管理责任、审计监察责任等,并建立各目标责任制。有关人员在物资采购中、、行贿受贿的,应追究其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乃至刑事责任,并根据国家法规和学校政策,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二设立专门机构,实行职业化管理

设立专门机构,实行职业化管理是高校物资采购的组织保证。高校的物资采购,应实施专门物资采购机构牵头,有关部门配合协作及使用单位参与的系统化运作,以形成专门人员为主,技术人员、使用者为辅的采购队伍。在学校领导下,形成评委决定的物资采购职业化管理和专兼结合的工作思路。

设立专门的物资采购部门,应以.‘供管结合、服务为本、优质优价、创造市场”为指导。通过成立专门部门,认真贯彻国家的政策与法规,规范学校采购的组织、制度、程序、办法等,建立适应学校需要的采购体系;加大集中采购的力度,实施归口管理加强物资采购管理部门的管理力度,负责全校各类物资的采购供应工作;发挥批量采购与零星分散采购的优势,发挥集中与专业化采购的主渠道作用、为学校各项事业提供高效优质、及时供应的服务;维护学校利益和当事人利益,建立采购监控与责任机制;负责物资采购信息收集进而创造市场,提供咨询服务;办理物资采购中物资提运,办理各种手续等业务。

实践证明。没有一个单一采购的专门机构可以适应所有物资采购形式,成功的采购组织结构应该是各专门机构为主,技术和使用部门为辅,相互配合来组织特定的采购需要,满足特定的采购目标。当前高校的物资采购专门机构。可在资产物资的归口部门设立物资采购中心,也可以在其他资产(物资)分管部门设立,物资采购的工作可以在资产(物资)、医疗、产业、后勤、基建、图书等部门组织下实施规范采购。

保证精干的专职人员,形成有良好的采购技术与商务活动能力的专业人员为主、兼职人员为辅的相对稳定的采购队伍。高校应形成专职人员、评委群库、专业技术人员群库及使用人员等多层次的采购人员结构,专业人员其岗位涉及经济、技术、教科诸多方面,处理的人事复杂,故要具有以下几点素质:(1)对高校教育事业的了解和热爱;(2)有一定的学历,综合素质较高。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有灵活应变能力和经济活动能力;(3)有一定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 (4)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诚实、自律,勤政廉政,这点十分重要。

三建立有效的物资采购的监控体系

建立运作有效的物资采购监控体系是高校物资采购的特点。是实现采购目标的要求和保证。应建立的监控机制包括:(1)财务监控机制(2)审计监控机制(3)监察机制(4)技术监控机制。建立监控机制要注意坚持几个方面要求:(1)对物资采购当事人依法规强制性实施监督,而对当事人也赋予了一项强制性的义务,必须主动、自觉地接受监督。(2)各监控部门要依法规实施监督,监督和处罚均应“依法实施”,不能变相行政干涉,不能没有法规依据和违反程序。(3)正确行使本职权利。高校的物资采购涉及的监控部门多,不可能由一个部门统一进行监控,各部门要十分注意各自的职权范围分别负责监督,而不能越俎代庖,让当事人’‘无所适从”。(4)注重时效性。物资采购有明显的时间效益,不允许监控部门搞、‘文山会海”、搞“层层审批6实践中,各监控部门如何行使职能又提高办事效率,这点是急需研究的。

四对物资采购进行明确规范

对高校的物资采购进行规范是主要管理形式,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实施规范:

(l)全过程的程序规范:基于物资采购的意义和实践表明,程序规范应包括立项—采购计划—采购—合约—验收—付款—物资建账—物资运行与服务等各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严格的程序、规则和约束力。当事人不得随意改动;

(2)组织形式的规范:当前高校的物资采购应该是处于监督下的归口和分管专门采购部门、专门人员为主实施集中采购。零星分散采购以使用单位、技术人员为主.专门人员辅助的。从而形成以集中采购为主,分散采购为辅的采购组织格局:,今后应逐步加强集中采购的力度。通常将批量大、高价值、高风险、政策要求强的实施集中采购,对低价值,低风险、时效强、各种指标明确的产品实施分散采购。但如何运用集中与分散的混合控制,发挥双重效益仍是十分值得研究的课题。

(3)时间规范:各环节应有一定的运行时限,各部门在规范程序运作下,应有明确的时限承诺,以确保运行时效;

物业监管论文篇8

环境工程专业主要课程

环境工程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普通化学、工程力学、测量学、工程制图、微生物学、水力学、电工学、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外语、计算机技术及绘图、污染物监测和分析、工程设计、管理及规划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环境科学技术和给水排水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管理规划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环境噪声控制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环境监测、固体废物处理技术、电厂水处理技术、电厂脱硫及除尘技术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测量实习、工程制图、计算机应用及上机实习、水力学实验、微生物实验、环境监测实验、水处理实验、空气污染控制实验等,一般安排40周左右。

环境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当前有不少环保企业人才缺乏,而且求贤若渴。但它们所需要的专业人才与学校提供的毕业生之间还存在着一定差距,学校不能全面满足他们的需求。

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对口去向无外乎有三种:国家各级环保部门和科研单位,需要解决污染问题的工矿企业以及真正吃“环保饭”的环保公司。从当前对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市场需求情况来看,真正能进入政府环保部门、规划部门、建设管理部门毕的竟是少数。受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事制度的影响,这些单位在人事编制和指标控制等方面存在着重重障碍。所以,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和定位,高职环境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应主要面向:环境工程公司、环境监测部门、工矿企业、设计单位或部门从事环境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环保项目运行管理、环境监测等基础性、技术性工作。

从形势上看,高职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到环保公司具有一定的优势,这些单位普遍都需要能在环保工程的设计、施工及运行调试等方面能迅速派上用场的实用型专业技术人才。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在专业学科中属于工学类中的环境与安全类,其中环境与安全类共7个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在环境与安全类专业中排名第3,在整个工学大类中排名第40位。

环境工程培养目标与要求

本专业培养具备城市和城镇水、气、声、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和给排水工程、污染控制规划和水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知识,能在政府部门、规划部门、经济管理部门、环保部门、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学校等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方面工作的环境工程学科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普通化学、工程力学、测量学、工程制图、微生物学、水力学、电工学、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外语、计算机技术及绘图、污染物监测和分析、工程设计、管理及规划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环境科学技术和给水排水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管理规划方面的基本能力。

环境工程必备能力

1.掌握普通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工程力学、测量学、工程制图、微生物学、水力学、电工学、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水污染控制工程、空气污染控制工程、噪声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工程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3.具有污染物监测和分析、环境监测、环境质量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初步能力;

4.了解环境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上一篇:新农村体育文论文范文 下一篇:司法体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