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范文

时间:2023-12-12 09:59:16

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

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篇1

关键词:预应力混凝土;无粘结;预应力筋;施工

1前言

无粘结预应力是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的一种新的施工工艺,其做法在预应力丝束表面涂防腐涂料并用塑料管包裹后,如同普通钢筋-预先铺设在支好的模板内,然后浇筑混凝土,待达到强度后进行张锚固。由于其具有无需留孔与灌浆、孔道摩擦力小、预应力筋易形成跨度曲线、施工简便等优点,近年来得以推广并广泛应用,但其技术量高、专业性强、施工中如果质量控制不严,易造成结构隐患,影响结构安全,在施工中应采取质量控制措施。

2工程概况

某出版基地科技文化活动中心-康乐中心,康乐中心共三层,一层层高5m,二层4.5m,三层6m,局部4.5m和7m。建筑物最高点19.1m,室外地坪最低标高-0.6m。康乐中心建筑物长度88.15m,宽度48.575m。各层建筑面积分别为:一层2840.81m2,二层2249.57m2,三层2593.5m2,单项工程建筑面积7880.92m2。其屋面设有4根24m跨无粘结预应力大梁,为本工程特殊结构部位。

3无粘结预应力屋面大梁施工

3.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在施工前组织各级技术人员审图对关键部位放出大样图,发现问题及时与设计者协商解决。

严格拉制所用材料:钢绞线、锚具进场后要检查与货同行的产品标牌、合格证、厂家出具的物理性能证明书或产品质量检验报告。对钢绞线进行外观检查,不得有接头或死弯,油脂饱满均匀,不漏涂、护套圆整光滑,松紧适当。预应力筋的表面如有破损,必须及时用塑料胶带纸修补,外观检查必须逐盘进行。同时钢绞线及水泥要进场后抽样送试。

张拉设备与压力表:使用前应由计量部门配套检测是否合格,并提供相应拉力对照表。

3.2屋面大梁施工

康乐中心屋面结构层,纵向17轴、19轴的C轴至J轴线段,横向G轴、E轴的15至21轴线段设计为无粘结预应力屋面大梁,共四根,呈井字状布置。跨度24m,截面尺寸宽500mm,高1350mm,C40砼。除配设普通钢筋外,另配设8根单束φs15.2钢铰线作为预应力主筋,呈抛物线布置,一端作固定端,一端作张拉端,大梁与柱为刚结点。

3.2.1施工顺序

施工中采用如下的施工顺序:搭设大梁、板支撑架铺大梁底模绑扎大梁普通钢筋和敷设无粘结预应力筋固定端附加螺旋钢筋、安装锚板及夹具张拉端附加钢筋网片、安装锚垫板支次梁底模、扎次梁钢筋支大梁侧模、次梁侧模、板底模绑扎屋面板钢筋浇捣梁板砼大梁砼达到75%设计强度后,张拉钢铰线建立预应力张拉端锚板、锚具防腐处理、浇砼封闭张拉端预留张拉口处砼后浇封闭模板拆除。

3.2.2屋面大梁支撑及模板施工

支模体系:双立杆钢管、双扣件支模架体系。双立杆纵横间距不大于800mm,水平横杆间距不大于1200mm,支撑架体纵、横向均开设剪刀撑。梁底受力杆为8号槽钢。

模板材料:为确保模板自身刚度,梁底、侧模均采用20mm厚钢框竹胶合板。

特殊措施:梁底模起拱3‰L,梁底中部加设双立杆顶撑,梁两侧模板设置3道直径16、间距600mm的对拉螺杆。立杆底部带钢垫板,一、二层楼板顶撑保留不拆除并垂直对应,使大梁梁板砼及支撑架的重量直接传至地面。屋面梁板砼浇筑时,派专人看模,发现异常情况,停止砼浇筑,待加固支撑体系后再施工。

3.2.3屋面大梁无粘结预应力钢铰线施工

采用挤塑涂层工艺生产的1×7,直径为15.2的标准型钢铰线,强度级别为1860Mpa。钢铰线的下料长度及下料方法:下料长度按钢铰线一端张拉L=L0+2(L1+100)+L2+L3公式计算。L0为构件内孔道长度,L1为夹片式工作锚厚度,L2为穿心式千斤顶长度,L3为夹片式工具锚厚度。经计算,17轴线、19轴线梁钢铰线下料长度为25.6m,E轴线、G轴线梁下料长度为25.8m。因钢铰线盘重大,盘卷小,弹力大,采用简易铁笼,将钢铰线盘卷装在铁笼内,从盘卷中央逐步抽出,丈量长度后,采用砂轮切割机断料。

钢铰线铺设与固定:在大梁底部普通钢筋铺设后进行,采用人工穿束铺设。先临时固定在模板支撑体系的横杆上,待普通钢筋箍筋绑扎后,根据设计图纸确定的抛物线状标记出钢铰线每距1m的高度位置,用直径14的钢筋点焊固定在箍筋上,作为钢胶线就位的支杆。复核支杆高度无误后逐步拆除临时支杆,使其就位。并按设计给定的水平位置将8根单束钢铰线排列均匀,用8号铁丝绑牢。对预应力筋和普通钢筋分别隐蔽验收。

3.2.4钢铰线锚固端、张拉端的特殊处理

17、19轴线预应力大梁钢铰线张拉端考虑设在C轴柱顶外侧端,固定端则直接锚入J轴柱梁端顶部内。E、G轴大梁钢铰线张拉端考虑设在21轴柱梁端固定端则直接锚入15轴柱梁端内。

钢铰线锚固端的特殊构造处理:钢铰线锚固端处按单根套设直径8mm的螺旋钢筋,螺旋钢筋圈数5圈以上。单孔钢锚垫板设4根螺纹直径14mm的锚筋,锚筋长度大于140mm,直接点焊固定在柱、梁钢筋上。钢铰线末端穿过锚板孔口后,采用单孔15-1P夹片式锚具固定。

钢铰线张拉端的特殊构造处理:钢铰线张拉端处按设计增设5片直径10mm,间距50~80mm的钢筋网片,钢筋网片与柱梁钢筋点焊固定。8根单束钢铰线按设计设二块锚垫板,锚垫板采用Q235材质,厚度14mm,长宽按设计尺寸。锚垫板设直径16的螺纹锚脚,钢筋长度大于160mm。锚脚点焊固定于柱梁钢筋上,并固定于端部模板上,确保锚板位置正确,平整无误。张拉端的钢铰线通过锚板孔,甩头长度确保大于穿心式千斤顶的长度,以便张拉。

3.2.5大梁砼浇捣

大梁分三层浇捣,每层分别浇捣密实,特别是锚固端及张拉端部砼必须仔细浇捣,确保密实。大梁一次连续浇捣成型,没有水平、垂直施工缝。大梁浇捣沉实1小时后再浇板砼,以免出现裂缝。为提早张拉时间,大梁砼强度宜提高一级,按C50砼浇捣。

3.2.6锚具

固定端采用单孔15-1P夹片式锚具,张拉端采用单孔15-1夹片式锚具。锚具锚环采用45号钢,调直热处理硬度HRC32-35。夹片采用20Cr钢,表面热处理后的齿面硬度为HRC60-62。

3.2.7无粘结预应力张拉施工

预应力张拉准备工作:砼浇捣时预留试块,按现场同条件养护,试压检验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5%以上时,才进行张拉。张拉端预埋垫块与锚具接触处的焊渣、砼残渣等清理干净。准备四台穿心式YC20D千斤顶,四台ZB0.8-500电动油泵。未张拉前,模板及支撑系统不得拆除。

张拉方法及顺序:采取一端张拉,双控方法(即控制张拉应力、控制张拉伸长值),分束分批建立预应力。因四根梁呈井字布置,考虑张拉应力平衡,每根梁端设一套张拉机具,四根大梁同步分束建立预应力。

张拉程序:因钢铰线为曲线布置,以0.2Pj级载量初始伸长值,Pj级或1.03Pj级为伸长终点值。本工程张拉程序征求设计单位意见,取其中一种与设计松驰应力相吻合的张拉程序。为便于同步建立预应力和便于校核张拉伸长值,实行分级加载,中间增加一级0.6Pj载级。

张拉最大控制应力:最大张拉应力бcon不大于规范和设计要求的75%fPtk,即最大张拉力бcon=0.75×fPtk×AP=0.75×1860×139=19.3905kN。最大张拉力由千斤顶与电动油泵配套标定的压力读数表控制。

伸长值校核:按直线段、曲线段分别计算伸长值后叠加,大梁钢铰线理论伸长值初步计算为180mm。考虑钢铰线为曲线布置,以0.2Pj级载量伸长起点值,以0.6Pj级载量伸长中间值,以1.0Pj或1.03Pj时量伸长终点值。

张拉端锚固区处理:张拉端锚固后,将多余的钢铰线采用手提式砂轮切割机切除,外露长度不少于300mm,并清除锚板及锚具上的油污、杂物,涂刷防锈漆后,采用C40膨胀砼封闭。

张拉端区预留板孔处理:将张拉端锚固处理后,对预先为方便张拉留设的板孔洞支模,按施工缝处理后,后浇C30膨胀砼封闭。

3.3预应力张拉准备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预应力张拉前,对从事张拉工作的人员进行专门的技术培训和全生产教育,操作人员必须熟记张拉程序和机械操作规程,熟悉机性能,并进行以下工作。

3.3.1所有用于预应力的千斤顶应是专为采用的预应力系统所设计,经国家认定的技术监督部门认证的产品。

3.3.2千斤顶的精度应在使用前校准。千斤顶一般使用超过6个月或200次,或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不正常现象时应重新校准。测力环或测计应至少每2个月进行重新校准,并使监理工程师认可。任何时候工地测出的预应力钢绞线延伸量有差异时,千斤顶应进行再校准。

3.3.3用于测力的千斤顶的压力表,其精度应不低于1.5级。校正千顶用的测力环或测力计应有±2%的读数精度。压力表读盘直径应小于15mm。每个压力表应能直接读出以“kN”为单位的数值或伴一换算表可以将读数换算为“kN”。压力表应具有大致两倍于工作力的总压力容量,被量测的压力荷载应在压力表总容量的1/4~4范围内,除非在量程范围建立了精确的标定关系。压力表应设于作者肉眼可见的2mm距离以内,使无视觉差能够获得稳定和不受动的读数。每台千斤顶及压力表应视为一个单元且同时校准,以确张拉力与压力表读数之间的关系曲线。

3.3.4张拉前根据钢绞线的强度、拉力和弹性模量值计算出每束(根)绞线的初始拉力、控制拉力和超张拉力下的伸长值,作为施工时的拉伸长值控制指标。

3.3.5无论是进行预应力张拉,还是进行孔道压浆,事先在操作部位两端用钢板设置屏障,用缆绳隔离并设置明显警示标志,操作期间禁任何非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操作人员也严禁将身体直接对准道部位。

4结束语

通过对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工程质量施工过程各个环节的控制,出版基地科技文化活动中心-康乐中心的施工质量得到了很好的效果。实践证明,只要强化管理、精心施工,在技术上严格把关,操作上严格按照工艺要求去施工,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就会达到预期的效果,杜绝质量隐患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蔡鸿飞.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大梁的施工实例.建筑技术开发,2004-09:43~44.

[2]陈庆波.大跨度、大体积无粘结预应力梁施工质量控制技术.广西城镇建设,2006-10:19~21.

[3]郑康喜.某教学实验楼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大梁施工技术.广东土木与建筑,2005-07:28~29

[4]朱本根,闫信根,许刘奕.浅谈后张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山西建筑,2005-10:124~125.

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篇2

在进行施工之前,需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其不仅关系到后期施工的进度,也直接影响到水利工程的质量,具体分为以下几点:

(1)混凝土原材料选择。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所需要使用的水泥水一般选择低热硅酸盐水泥或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要求其化热较低,且不超过270kJ/kg;外掺剂需要根据水利工程的实际情况,并考察水泥的适应性、使用效果等要素来确定,可以使用缓凝高效减水剂,但是最好是利用原材料的性质减少水化热;

(2)科学配合比。混凝土材料的配合比需要以减少水化热、保障施工和易性、提高稳定性为基本原则。具体来说是保障结构强度等级的基础上减少水泥用量和水胶比;需要保持在40%左右,保障区施工和易性,并达到泵送浇筑要求,尽量减少混凝土的变形问题;尽量减少用水量,如果条件允许,其缓凝时间不得超过20小时[1];

(3)拌合生产。混凝土的生产需要根据相应的规范来进行,并检测其各项指标,包括坍落度、水化热、收缩量、强度、可泵性等,保障其符合施工要求;

(4)材料运输。混凝土的运输设备需要能够防风、防晒、防雨、防寒,运输的过程中也需要保持搅拌的状态。

2 水利工程混凝土模板施工

大体积混凝土模板工程施工时,需要严格按照模板的设计图纸进行,拼接模板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保障质量,避免浇筑混凝土后出现漏浆的问题,并使用适量的水湿润模板,但是不能出现积水的情况。安装完毕后需要按照国家的相关规范对其稳定性、强度、刚度等进行验算,并做好相应的保温工作。另外拆模的时间需要根据大体积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的时间、模板内外温差情况等要素来确定,才能有效的避免出现裂缝问题[2]。

3 水利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

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的方法十分丰富,包括分层连续浇筑、推移式连续浇筑等,其中分层浇筑又可以细化为全面分层浇筑、分段分层浇筑、斜向分层浇筑等,可以根据工程的具体特点及施工条件合理选择。在进行浇筑时均需要尽量减少间隔时间,实现连续浇筑。如果客观条件限制,也需要保障在混凝土初凝完成全部的浇筑工作。如果采用分层浇筑的方式,需要严格控制分层的高度,每层的厚度应保持在60cm左右,非泵送混凝土的情况下,其厚度应小于40cm,便于振捣,保障浇筑质量[3]。浇筑顺序方面一般是由低到高,根据混凝土结构,从长边的一侧建筑至短边的一侧。如果施工条件良好,可以在若干个点同时进行浇筑。大体积混凝土的振捣一般采用二次振捣工艺,设置到振捣的位置,分布需要均匀,避免出现遗漏的位置,保障振捣时间,保障混凝土结构的强度。

4 水利工程混凝土养护工作

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方式一般是保温保湿,避免其出现严重的裂缝。在混凝土浇筑时,需要将其内部设置温度传感器,或者测温管,实时正握混凝土内部及外部的温度,保障其内卫温差及后期的降温速率达到温度控制的要求;浇筑完毕后,可以使用各种材料覆盖在其表面,如塑料薄膜、麻袋、阻燃保温被等,或者设置挡风保温棚、遮阳降温棚等,保障其温度和湿度适宜,避免出现干缩裂缝。混凝土的保湿养护时间需要超过两周,该时间段内需要及时检查塑料薄膜或者养护剂的情况,避免出现意外情况或者受到气候的影响,使得其表面过于干燥。一段时间后,混凝土表面温度和环境温度的差异低于30℃,即能够出去表面覆盖物,或者将保温保湿设施拆除掉。

5 特殊情况的施工注意事项

如果施工的过程处于恶劣的气候,包括高温、低温、大风等,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保障施工质量。高温情况下,可以采用加冰、风冷等方式降低原材料的温度,也需要注意混凝土的如模温度不得超过30℃;低温条件下,拌合混凝土时可以使用热水,或者对集料进行加热,提高其入模温度,保障其大于5℃,浇筑完成后及时进行保温措施;大风条件下需要加大混凝土表面的模压次数,浇筑完成后则需要使用塑料薄膜覆盖在表面或者使用保温材料,保持其湿润度,减少大风的影响。

6 总结

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对于发展地区经济及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有着重要的意义,其是工程的施工技术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该类工程一般规模较大,环节较多,大体积混凝土技术以其各种优势广泛的应用其中,对工程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本文仅从一般的角度分析了水利工程中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及其裂缝控制措施,实践的施工中还需要技术人员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采用先进的工艺、材料等,制定出相应的施工方案及质量控制措施,提高施工水平,优化工程的质量,保障其强度及可靠性,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篇3

某框剪结构建筑设置有两层地下室,采用大面积混凝土,使用C40P8型号顶板和C3OP12型号的底板。地下二层为车库,外墙混凝土的强度为C30P12,地下一层为杂物间,外墙混凝土的强度为C30P8。考虑到地下室施工中可能会出现裂缝,进而破坏地下结构的稳定性,因此在楼板等施工中采用无缝施工技术。为使质量更有保障,在混凝土中适量掺加有膨胀剂,并按照合适的比例配置了性能优越的混凝土混合物,将其用于裂缝控制,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2无缝施工技术在大面积混凝土楼板施工的应用

2.1设计思路

首先应有科学的计划,明确施工重点所在,此工程显然大部分工作都是为了控制裂缝。无缝施工技术的原理为,在竖直方向增设施工缝,并采用分块跳仓的方式进行混凝土浇筑,以减小混凝土初期的收缩程度,从而有效控制裂缝。有很多种方法,温度裂缝和收缩裂缝出现频率较高,所以重点应解决这两种情况。如使用膨胀加强带、采用低热型水泥、设置变形伸缩缝、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及粘结性等。其次要考虑施工中对各方面的要求,如混凝土性能、材质,以及其他材料的规格、使用量等。而且施工过程较为复杂,有很多注意事项,所以要制定合理的施工程序,按照规定标准进行,以免出现管理混乱的情况。

2.2技术要求

有两个关键点,直接关乎施工质量。一是配合比例要科学,根据工程需求和原材料的使用量合理制定配合比,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合格。水灰比极为重要,如果比例过大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硬度,所以水灰比一定要适中。很多搅拌站通常只考虑坍落度,使得水量过多,以至于混凝土强度不符标准。另外,为提高混凝土性能,往往还会掺加缓凝剂、防冻剂等。应注意使用量不能太多,尽量有专门的装置能够精确地测量。另一个关键点在于混凝土的搅拌。搅拌过程中,水泥、砂石、骨料和水等原材料要依据一定的顺序先后投入,并且搅拌时间要控制好,使各种材料能够充分接触。搅拌机械的质量和性能需有所保障,如搅拌叶要牢固,不能轻易变形松动。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就有可能会出现生料,对混凝土的质量十分不利。搅拌工作最好连续进行,中间不要停止,所以搅拌机械尽量不要发生故障。另外,骨料粒径太大、甭管设置不合理极易导致泵堵塞,需加强注意;切不可为了加快速度而掺加太多的水,否则混凝土出现麻面、裂缝的几率较大。

2.3质量控制

大面积混凝土是楼板施工的基础材料,其性能和质量直接决定着施工水平。所以施工单位应重视质量管理,不能一味地追求利益。可提前展开专业培训,使施工人员认识到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性。在材料设备方面,对其质量进行严格检查,确保均符合规定标准。有不合格者应立即处理,决不能进入施工现场。施工人员应提升自身素质,熟悉施工流程,熟练地掌握设备的使用方法,并能够解决一些突发事故,将损失降至最低。浇筑振捣工作也较为关键,必须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因采用分层浇筑方式,在混凝土初凝之前要完成二次浇筑,避免出现裂缝。浇筑温度要适当控制,保持在5℃———35℃。浇筑过程一气呵成,尽量不要有停顿。还有就是振捣,可先使用振捣棒加以振实,再利用振捣梁振捣,确保其表面平整,没有明显的凸凹状。滚压提浆后要进行抹平,振捣工艺要合理,控制好时间,且振捣时不能产生过多的浮浆。混凝土性能受温湿度影响较大,所以同样要控制好温度。浇筑振捣结束后,还应做好相关养护工作,及时用塑料薄膜覆盖,并保持一定的湿润度,至少保持一周。养护环节尤为重要,万万不能忽视,通过养护使混凝土接近饱和状态,从而得到更强的混凝土。浇筑之后,混凝土要经历一个升温阶段,此时必须重视其水化反应,做好湿养护,既可降低其内部温度,又能够减少强度的损失。

3关于现场的检测与分析

(1)作为混凝土施工配置强度的一个重要的影响参数,标准差是保证商品混凝土强度达到95%的极其重要的条件。因此,混凝土公司要按月或季统计商品混凝土的强度标准差,检查生产管理水平,并且在对施工配置强度动态管理时,需要依照统计的实际标准差进行。

(2)首先要通过试验和搅拌机的类型,确定物料的投放时间和顺序;其次,要做好计量工作;然后,在生产间隙,对搅拌机内壁、搅拌轴及搅拌叶片等用高压水枪进行清洗;最后,加强对搅拌机的检测,在完成对混凝土生料结块的人工清除后,还要对搅拌机叶片的松动、变形及损失等现象进行严格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维修。为避免因搅拌机出现故障而影响混凝土的质量,施工单位一方面需严格执行设备保养制度,另一方面,还需建立故障应急机制,

(3)为进一步了解大面积混凝土水化热大小及施工过程中早、中、后期温度升降和应力发展规律.根据本建筑物楼板结构平面尺寸、形状以及厚度,在不同位置设置了温度监测器,在测点被覆盖、振捣、抹平后记录入模温度。依据大面积混凝土早期升温快,后期降温也较快的特点.在温度收缩应力计算的基础上.确定测温时间为30d∶1~3d每4h要测读一次,3-14d每6h再测读,以后每12h进行测读.若遇温度突变或温度过高应记录一次。

(4)为避免出现外加剂超差的现象,还要建立外加剂溢流装置,保证检测的准确性。

4结束语

人们对现代化建筑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施工变得极为复杂,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必须加强质量控制,确保工程顺利完成。在大面积混凝土楼板施工中,裂缝是最突出的问题,危害较大,应作重点防范。无缝施工技术是控制裂缝的有效途径,值得推广,但还需进一步完善。

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篇4

沥青混凝土路面公路工程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其包含多项工作流程,而且需要应用多种技术与材料,为了保证公路施工的质量,在施工前一定要做好准备工作,这也是保证施工技术有效发挥的重要前提。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有两项,一项是对设计图纸以及施工方案的审核,另一项是对材料以及机械设备的检测,做好这两项基础工作,才能保证后续工序的顺利进行。

1.1设计图纸的审核

路面工程施工前,首先需要对设计图纸进行审核,这也考验了监理人员的能力与水平,监理人员一般需要有一定工作经验,要了解工程的重点环节,其在对设计图纸进行仔细的阅读时,要掌握图纸的重点内容,并对路面特殊部位的施工进行多方论证,并改进与优化设计方案,保证设计图纸的最优性。监理人员如果发现施工设计中有的环节施工难度较大,或者无法完成,应向施工单位提出,对施工技术进行更改,降低施工的难度,保证施工的质量。另外,在施工进行前,监理人员还要做好复测记录,并与图纸进行对比,发现问题后及时与设计人员沟通,这样才能保证路面施工的顺利进行。

1.2对沥青混凝土等材料的检测

沥青混凝土是路面施工中经常用到的材料,这些材料的质量与性能影响着路面的质量,也影响着道路功能的发挥。对于拌制沥青混凝土,监理人员要对其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检测,这样才能保证拌制后的效果。在检测的过程中,监理人员要按照国家相关要求与规程进行,还要与相关标准进行比照,如果发现材料不合格,一律不准进入施工现场。在公路路面工程中,对沥青混凝土拌制中的原材料需要量比较大,所以,在检测的过程中,可以选择随机抽查的方式,施工单位在选择原材料时,不能只考虑经济因素,要以保证材料的质量为原则,增加投入资金,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选择性价比最高的材料。

1.3对施工机械设备的检测

施工机械设备的质量影响着工程的进度,在对施工机械设备进行检测时,要重点对沥青混凝土施工设备的性能进行测试,这也是路面工程的重点环节。监理人员需要对机械设备的性能、精准度进行测试与评判。另外,还要对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拌制场地进行检测,尤其是一些电子设备,要反复验证其功能,这样才能降低沥青混凝土等混合料的配比误差,才能保证混合料的质量。

2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术

沥青混凝土路面在施工的过程中,有着多项工作流程,而且需要用到多种技术,这也是路面工程的重点环节,如果在施工中应用的技术不够完善,则会严重影响路面的美观性,可能在投入使用后不久就出现裂缝等质量问题,这对道路使用安全也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下面笔者对沥青混凝土路面在施工的过程中,工程的流程以及需要用到的技术进行简单的介绍。

2.1沥青混合料的拌制

沥青混合料的拌制一般是在施工现场直接完成的,施工人员将检测合格的产品,倒入搅拌机中,然后对沥青混合料进行拌合,这一过程要严格按照施工流程以及设计进行,如果出现失误,不但降低了材料的质量,还会增加施工的成本。为了保证拌合的质量,施工人员要对拌制的时间以及温度进行严格的控制,其配合比必须符合设计的要求。

2.2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沥青混合料在拌制完成后,需要通过特殊的工具运输到施工现场,在这一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内容。首先,要选择正确的料场运输机械,这些机械设备不能影响沥青混合料的质量,而且运料机械的容积一般比较大,为了节省运输的成本,施工单位一般选择的是吨位自卸汽车,在装料的过程中,为了降低离析率,施工人员需要对机械的位置进行移动。装料完成后,运输人员还要在自卸车上铺盖油布,这样可以保证沥青混合料的温度。

2.3沥青混凝土的摊铺

沥青混凝土在使用的过程中,施工单位要选择正确的摊铺方式,这一过程,往往需要利用二台摊铺机这种设备,其可以组成梯形队进行联合铺筑,一般相邻两幅的摊铺需要预留5~10cm的摊铺重叠位置,而梯队的间距是10~30cm之间。在对主路底面层进行是施工时,摊铺机需要从外侧走钢丝,而里侧需要控制好底面层的高程;在对主路顶面进行施工时,要对面层的高程以及坡度做好控制工作。钢丝基准线的最大长度是200m,其直径一般在2~3mm之间,其高程可以通过计算设计高程以及横坡得知,然后将钢丝放置在调制好的调节器支座上,这样可以保证摊铺机的正常使用。摊铺时使用的沥青混合料一般是刚刚运输到现场的材料,这种混合料的温度比较高,摊铺的效果也比较好。施工人员需要在接茬处均匀地涂抹黏层油,并将预热好的熨平板放置在离油面20~50cm的铺筑面上,施工人员需要用预热完成后的摊铺机进行布料,另外,施工人员还要对冷却接头进行预热,时间不能少于30min,而沥青硂的温度一般需要大于70℃。在摊铺机正常运作时,还需要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员进行横接缝找细推平工作,其利用3m直尺检测横接缝的平整度,以保证虚铺接缝位置的质量。摊铺机在运作的过程中,施工人员要控制好其速度,而且不能随意改变摊铺机运行的速度,以免影响施工的质量。一般情况下,摊铺机行驶的速度为3m/min。在雷雨天气中,施工单位无法进行摊铺,而且被雨水淋湿的沥青混凝土也无法再次使用。如果在摊铺的过程中,出现离析现象,则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时找补。在摊铺的过程中,严禁使用油量过大或者存在焦糊料的沥青混合料,如果发现这类材料已经摊铺,则需要立即清理出来,重新摊铺。摊铺最好一次性完成,不要进行反复修整,如果特殊部位,必须进行人工修正,则技术人员需要对摊铺的温度以及变化进行详细记录,使混合料的各项指标都达到设计要求。

2.4沥青混凝土的碾压

碾压设专人测试摊铺后的油面温度,标出初压、复压、终压施工段以插小旗方式控制,前方以跨越小旗半个压路机身为控制线,后方以重叠5~8m为原则,以便指挥碾压合理全面均匀的压实。沥青混合料在摊铺刮平后必须及时进行碾压,碾压设备组合及程序应该有实验路段确定。碾压分三个阶段:初压、复压、终压。通常采用的压实机械有轮胎压路机、钢轮压路机、振动压路机3种。初压要求的是平整、稳定,因此,采用6~8t的双驱双钢轮压路机静压,初压应该紧跟摊铺机,初压的温度应该在130~140℃;复压要求的是稳定、密实、成型,因此,可以采用11~13t振动压路机及20~25t轮胎压路机,使得沥青混凝土的压实度达到要求,复压的温度应该在100℃左右;终压的目的是消除轮迹,一般采用宽幅重型压路机。沥青混合料的压实阶段应该严格按照试验阶段的相关数据确定碾压的温度、碾压的遍数以及碾压的密度。碾压的过程比较繁琐,主要分为初压、复压以及终压三个环节。初压的碾压温度最好控制在140℃左右,使用双轮双振进行正反向碾压。复压的温度最好控制在130℃左右,一般情况下复压的碾压次数不能小于4次,同时根据实际需要采用多种型号的压路机,从而确保路面的平整度。终压一般采用双轮双振压路机进行2次左右的静压。

2.5沥青混凝土的接缝施工

2.5.1横缝的处理

横向接缝的碾压采用双轮振动压路机横向碾压。压路机轮宽的10~20cm置于新铺的沥青混合料上碾压,压路机位于压过的铺层上。然后每压一遍逐渐横向移向新铺的混合料移动15~20cm,直到整个滚轮全部在新铺层上为止,再改为纵向碾压。开始时先用压路机静压,然后振动碾压。当相邻摊铺层已经成型,同时又有纵缝时,可先用压路机沿纵缝碾压一遍,其碾压宽度为15~20cm,然后再沿横缝作横向碾压最后进行正常的纵向碾压。

2.5.2纵缝的处理

纵缝一般采用热接缝处理,压实方法如下,先压实两边20cm以外的地方,最后跨缝压实中间剩下来20cm的窄条,从而形成良好的结合。每天摊铺结束后,都应该根据存料的情况缩短摊铺机停机的位置,方便第二天的施工,减少裂缝的产生。

3结语

综上所述,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对公路的整体质量有着较大影响,为了保证公路使用的安全性,技术人员一定要努力改进施工技术,施工单位也要增加资金投入,积极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以及设备,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施工效率,还可以加快工程进度,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竞争力。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其包含的工作流程比较多,在施工进行前,监理人员首先需要对设计图纸、材料、机械设备做好审查与检测工作,这也是路面工程的基础工作,是保证路面施工质量的前提。另外,沥青混凝土在运输的过程中,要控制好运输中沥青的温度,这样有助于保证沥青混凝土的性能以及施工效果。

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篇5

论文摘 要 本文结合作者多年工作实践经验,首先从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入手展开论述,侧重在公路工程准备阶段,施工过程,竣工阶段等三个方面一一作了分析,最后着重从混凝土的质量保障方面进行探讨,指出具体保障混凝土质量的三个方面的措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管理;混凝土施工组织措施;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以供读者参考。

1 公路工程混凝土质量通病及其原因

混凝土质量通病是影响公路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已成为制约结构工程质量的一个突出问题;其主要表现为裂缝超限、保护层厚度偏差超标、结合面处理不当、预应力孔道压浆不实等;这都直接影响结构工程质量的耐久性和安全性,降低了其可靠性和有效使用年限。

混凝土质量通病具体有蜂窝、麻面、露筋、孔洞等多种表现类型,每种通病尤其相应的产生原因。但从整体上来说,其通病原因可以分为三种大的表现类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管理不合理;混凝土施工组织不当;混凝土质量控制不严格。

蜂窝问题是指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类似蜂窝状的窟窿的现象。其产生原因主要有: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材料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合均匀;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模板缝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基础、柱、墙根部未稍加间歇就继续灌上层混凝土。

麻面问题是指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粗糙面,但无钢筋外露的现象。其产生原因主要有: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干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模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模板隔离剂涂刷不匀,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排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

露筋问题是指混凝土内部主筋、副筋或箍筋局部裸露在结构构件表面的现象。其产生产生原因主要有:灌筑混凝土时,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移或垫块太少或漏放,致使钢筋紧贴模板外露;结构构件截面小,钢筋过密,石子卡在钢筋上,使水泥砂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造成露筋;混凝土配合比不当,产生离析,靠模板部位缺浆或漏浆;混凝土保护层太薄或保护层处混凝土振捣不实;木模板未浇水湿润、吸水粘结或脱模过早,拆模时缺棱、掉角,导致漏筋。

2 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2.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管理

混凝土配合比是控制混凝土质量的重要因素,配合比的选定根据所在工程部位的特点、施工工艺、技术要求及施工环境来确定使用混凝土的综合施工技术性能,而混凝土的综合施工技术性能是由不同的材料和使用比例经实验确定的。

1)配合比设计符合相关要求。施工前,根据两种混凝土施工技术性能试验配制多种混凝土的理论配合比以供选择。混凝土的配合比除满足有关技术规范及设计要求外,还应达到混凝土耐久性的要求。

2)配合比的管理。①本标段混凝土技术性能要求较高,外加剂和外掺料的品种也较多,为确保混凝土质量,并对整个混凝土拌制实施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②根据所选定的混凝土配合比、材料的状态及机械设备的状况,确定施工配合比。施工配合比与理论配合比的质量目标是一致的。施工配合比作为拌和站拌和混凝土的配料单,拌和站须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保证配合比的正确使用。③严格按配合比组织混凝土供应,每次灌注混凝土必须进行试验,方能运入灌注工作面。

2.2 混凝土施工组织措施

影响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五个因素为:施工环境、施工工艺、钢筋、模板及混凝土灌注施工,该五个因素中混凝土灌注施工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因此,采取以下措施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

1)成立以项目副经理为主的混凝土灌注施工管理组,主要负责实施混凝土灌注施工的有关组织管理工作,保证混凝土连续供应和按施工工艺组织施工,从而保证混凝土灌注质量。

2)混凝土灌注前,首先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作业人员就混凝土施工工艺、施工技术性能及特点和施工注意事项等进行技术交底。项目副经理负责组织相应施工机具,混凝土的运输及作业劳动力布置。项目的质检、技术部及防水作业组专职负责相应部位的灌注质量和质量检验及监督。

3)项目经理部相关的质量、技术、机电、物资部等组成现场值班小组,专职负责落实混凝土供应及按施工工艺特别是布料工艺组织施工,并督促关键部位如防水结构细部等的混凝土施工质量。

4)专职的混凝土试验人员进驻混凝土拌和站监督拌和站按配合比实施质量控制情况并协助组织运输。

5)混凝土灌注施工实行质量承包责任制,项目经理部同作业人员及拌和站签定质量责任合同,使混凝土质量与施工有关人员及混凝土供应站的经济效益直接挂钩,并制定相应的奖励措施,以发动相关人员进行群众性质量攻关和合理化建议活动。

2.3 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

混凝土的质量形成过程分为:原材料及配合比设计混凝土拌和及运输混凝土灌注,三个阶段。

1)原材料选定及配合比设计是混凝土本身质量及质量形成的重要阶段通过采取科学的严格的试验手段和管理措施,使混凝土本身质量较容易得到控制;而混凝土的拌和运输,以及喷射、灌注阶段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较多,为确保本工程结构混凝土质量,采取如下措施保证混凝土的运输及灌注质量。

2)混凝土拌和及运输。①将混凝土拌和站质量管理纳入本工程创优目标管理范围,协助拌和站根据混凝土的质量技术性能要求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②拌和站每次搅拌前,应检查拌和计量控制设备的技术状态,以保证按施工配合比计量拌和,还应根据材料的状况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准确调整各种材料的使用量,接受业主的监督。

3)混凝土灌注。①分别制定混凝土灌注实施方案,制定设备、人员、小型机具及运输组织计划,项目副经理组织和实施计划。②每次混凝土灌注前,项目副经理制定落实混凝土的供应和运输计划,配齐各种运输机具,协调好各种运输设备走行时间和路线,并备用相应功率的内燃发电机。③混凝土拌和站运来的混凝土先经试验人员检查核实和配料单是否符合配合比要求后方能运至工作面灌注。对达不到质量控制要求、或坍落度损失超标准、以及超过允许运输时间的混凝土作废弃处理。④按照灌注工艺和混凝土的供应量,进行对称灌注。在灌注过程中,全力组织好混凝土的运输供应,缩短灌注时间,以免出现施工冷缝。⑤随着混凝土的灌注,捣固人员应适时对混凝土进行捣固,混凝土振捣以不冒气泡为准,但不得超振引起混凝土翻沙和粗骨料下沉。

3 结语

公路工程是民心工程,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劣及国民经济的长治久安。通过本文的论述,愿能为我国在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有所推进。基于作者工作经验的限制,文中个别问题并没有充分展开论述,今后会再接再厉,继续加强这方面知识的学习,以求取得更大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周建岐,余武斌.水泥稳定集料基层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方法[J].广西交通科技,2003,04.

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篇6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U655.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建筑工程成为了人们关注的一个重点。目前,国内很多的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很多的建筑工程中,生产和运营之后相继出现一系列由于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欠佳而造成的质量问题,不能够满足社会对建筑工程质量的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施工单位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应该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升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整体水平,这样才能够使得整个工程的质量跟上去,进而满足人们的期望和需求,推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发展进程。

1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1.1 混凝土裂缝的预防和控制问题

混凝土裂缝是建筑工程中经常发生的问题,它不仅影响了整个工程的质量,还拖延了整个工程的进度。在混凝土的预防和控制问题上,施工单位还有待改进和完善。很多的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前期缺少对混凝土特性的研究和分析,在整个生产进程中施工技术不当或者条件控制不足,使得很多的建筑实体出现一定的裂缝,这样对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带来了很大的问题。在温度裂缝、预应力裂缝等问题上,很多的建筑施工单位缺乏良好的技术来对裂缝进行控制和修补,这样对整个建筑工程投入使用之后埋下了一定的安全隐患,不符合国家政策和标准中对建筑工程的要求。

1.2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问题

混凝土的浇筑对整个建筑工程的影响也是重大的。目前,很多的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还存在一定的技术问题。在建筑工程的一些筏板基础、剪力墙等程序的施工过程中,由于浇筑的不合理,使得这些环节存在了一定的质量问题,在后期的质检过程中很难满足监理的要求,进而对整个建筑工程的工期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另外,混凝土建筑的技术人员在浇筑过程中由于缺乏一定的专业素质,使得整个浇筑过程显得很不科学,浪费了很多的混凝土资源,这样对节约成本,提高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效益也是不利的。

1.3 混凝土养护过程中的问题

混凝土的养护是保障整个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能够维持良好状态的一个重要途径。目前,很多的建筑工程的施工单位在混凝土养护技术上还不够成熟,对一些细节的注重程度还不足,这样的现状对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的保障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在养护上面,施工人员没有仔细考虑到前期水泥水化过程中整个混凝土内部的温度以及力的变化情况,没有针对相关的变化而做出有针对性的养护工作,使得混凝土在浇筑一段时间之后会出现裂缝或者变形之类的情况,这样无法体现出混凝土养护技术的真正要点,对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也没有很好地进行控制和保障。

2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控制的措施

2.1 进行良好的混凝土配料与搅拌

混凝土施工首先必须要进行混凝土的配料和搅拌工作。在混凝土的配料环节上,整个施工技术要围绕着整个混凝土的配合比来进行。主要包括水、水泥、砂石、添加剂以及一些矿物掺合料等,让这些成分能够很好地按照一定的比例及投料顺序进行混合,从而形成能够达到建筑工程施工标准的混凝土,这样才能够保证混凝土的质量满足施工技术的要求。在混凝土的搅拌过程中,整个施工技术也是具有很重要的作用。通常混凝土的搅拌都是在搅拌机的作用下进行的,但是依靠搅拌机这种机器还是不够的,需要施工单位在搅拌工艺中去制定整个混凝土的搅拌制度,具体而言就是搅拌的顺序、搅拌的时长以及一次投入搅拌的混凝土量。在搅拌过程中要严格依照混凝土搅拌工艺的各种技术要求和标准来进行,这样才能够形成质地均匀的混凝土。进行良好的混凝土配料和搅拌能够保障整个建筑工程混凝土的质量,降低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的概率。

2.2 进行良好的混凝土养护技术

混凝土养护是建筑工程中对混凝土在浇筑后进行质量维护的一个重要过程。混凝土养护技术是整个混凝土施工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来说,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养护技术主要包括:标准性养护、自然性养护以及热养护等方法。混凝土在浇筑之后,在整体硬化的进程中,水泥会发生相应的水化反应,如果没有采取正确的养护措施,整个水泥的水化过程不能正常的进行。在养护过程中,为了保障整个毛细管中拥有充足的水分便于水泥进行水化,通常需要对整个建筑工程进行施水,这样能够保障整个建筑中各个毛细管的水分维持在饱和的状态,将水泥的水化程度进展到最大。同时,为了避免混凝土中的水分过快蒸发或者扩散到周围的环境中,通常在养护过程中都会为建筑“穿上衣服”,一些塑料薄膜、棉布之类的物件,维持混凝土整体的水分。

2.3 合理安排混凝土的浇筑程序

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通常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浇筑计划,从而为整个混凝土的浇筑流程起到指导作用。在浇筑过程前期,施工人员应该对建筑模板的尺寸、高度以及刚度和强度进行精确的测量和计算,这样才能够使得整个浇筑的程序建立在一个科学合理的基础之上。在浇筑过程中,混凝土应该从高处向低处进行分层浇筑,每一层的浇筑情况应该根据整个建筑结构的具体配筋情况等因素来进行明确。同时,施工人员在浇筑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整个流程的顺序,避免发生离析的现象,对整个浇筑过程中造成严重的影响。此外,在浇筑过程中,施工人员应该仔细对建筑的各个模板构件进行观察,如果期间发现了一些移位或者变形的情况,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进行应对和处理,这样才能够保障整个浇筑程序的正常进行。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在国内的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控制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在混凝土的搅拌、浇筑以及养护上面的施工技术还有待进一步的加强。混凝土施工技术将保障建筑工程施工的科学化和技术化,因此需要施工单位进行深入的研究。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进程中,只有强化整个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才能够保障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贾金生等.中国2008年水库大坝统计、技术进展与关注的问题简论[A].现代堆石坝技术进展:2009第一届堆石坝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9.

[2]钟登华等.混凝土坝浇筑过程的仿真计算可视化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3(6).

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篇7

Abstract: This paper combine with years of experience, first from the highway engineering quality control in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highway engineering is discussed, focusing on the preparation stage, construction stage, completed in three aspects such as one are analyzed, finally emphatically from the concrete quality assurance aspects are discussed, pointing out specific guarantee concrete quality in terms of three measures: concrete mix ratio design and management; concrete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measures of concrete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Key words: highway engineering; quality control; construction; perfusion

中图分类号:U41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9-0020-02

1 公路工程混凝土质量通病及其原因

混凝土质量通病是影响公路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已成为制约结构工程质量的一个突出问题;其主要表现为裂缝超限、保护层厚度偏差超标、结合面处理不当、预应力孔道压浆不实等;这都直接影响结构工程质量的耐久性和安全性,降低了其可靠性和有效使用年限。

混凝土质量通病具体有蜂窝、麻面、露筋、孔洞等多种表现类型,每种通病尤其相应的产生原因。但从整体上来说,其通病原因可以分为三种大的表现类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管理不合理;混凝土施工组织不当;混凝土质量控制不严格。蜂窝问题是指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类似蜂窝状的窟窿的现象。其产生原因主要有: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材料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合均匀;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模板缝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基础、柱、墙根部未稍加间歇就继续灌上层混凝土。

麻面问题是指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粗糙面,但无钢筋外露的现象。其产生原因主要有: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干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模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模板隔离剂涂刷不匀,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排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

露筋问题是指混凝土内部主筋、副筋或箍筋局部在结构构件表面的现象。其产生产生原因主要有:灌筑混凝土时,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移或垫块太少或漏放,致使钢筋紧贴模板外露;结构构件截面小,钢筋过密,石子卡在钢筋上,使水泥砂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造成露筋;混凝土配合比不当,产生离析,靠模板部位缺浆或漏浆;混凝土保护层太薄或保护层处混凝土振捣不实;木模板未浇水湿润、吸水粘结或脱模过早,拆模时缺棱、掉角,导致漏筋。

2 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2.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管理

混凝土配合比是控制混凝土质量的重要因素,配合比的选定根据所在工程部位的特点、施工工艺、技术要求及施工环境来确定使用混凝土的综合施工技术性能,而混凝土的综合施工技术性能是由不同的材料和使用比例经实验确定的。

1)配合比设计符合相关要求。施工前,根据两种混凝土施工技术性能试验配制多种混凝土的理论配合比以供选择。混凝土的配合比除满足有关技术规范及设计要求外,还应达到混凝土耐久性的要求。

2)配合比的管理。①本标段混凝土技术性能要求较高,外加剂和外掺料的品种也较多,为确保混凝土质量,并对整个混凝土拌制实施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②根据所选定的混凝土配合比、材料的状态及机械设备的状况,确定施工配合比。施工配合比与理论配合比的质量目标是一致的。施工配合比作为拌和站拌和混凝土的配料单,拌和站须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保证配合比的正确使用。③严格按配合比组织混凝土供应,每次灌注混凝土必须进行试验,方能运入灌注工作面。

2.2 混凝土施工组织措施

影响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五个因素为:施工环境、施工工艺、钢筋、模板及混凝土灌注施工,该五个因素中混凝土灌注施工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因此,采取以下措施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

1)成立以项目副经理为主的混凝土灌注施工管理组,主要负责实施混凝土灌注施工的有关组织管理工作,保证混凝土连续供应和按施工工艺组织施工,从而保证混凝土灌注质量。

2)混凝土灌注前,首先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作业人员就混凝土施工工艺、施工技术性能及特点和施工注意事项等进行技术交底。项目副经理负责组织相应施工机具,混凝土的运输及作业劳动力布置。项目的质检、技术部及防水作业组专职负责相应部位的灌注质量和质量检验及监督。

3)项目经理部相关的质量、技术、机电、物资部等组成现场值班小组,专职负责落实混凝土供应及按施工工艺特别是布料工艺组织施工,并督促关键部位如防水结构细部等的混凝土施工质量。

4)专职的混凝土试验人员进驻混凝土拌和站监督拌和站按配合比实施质量控制情况并协助组织运输。

5)混凝土灌注施工实行质量承包责任制,项目经理部同作业人员及拌和站签定质量责任合同,使混凝土质量与施工有关人员及混凝土供应站的经济效益直接挂钩,并制定相应的奖励措施,以发动相关人员进行群众性质量攻关和合理化建议活动。

2.3 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

混凝土的质量形成过程分为:原材料及配合比设计混凝土拌和及运输混凝土灌注,三个阶段。

1)原材料选定及配合比设计是混凝土本身质量及质量形成的重要阶段通过采取科学的严格的试验手段和管理措施,使混凝土本身质量较容易得到控制;而混凝土的拌和运输,以及喷射、灌注阶段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较多,为确保本工程结构混凝土质量,采取如下措施保证混凝土的运输及灌注质量。

2)混凝土拌和及运输。①将混凝土拌和站质量管理纳入本工程创优目标管理范围,协助拌和站根据混凝土的质量技术性能要求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②拌和站每次搅拌前,应检查拌和计量控制设备的技术状态,以保证按施工配合比计量拌和,还应根据材料的状况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准确调整各种材料的使用量,接受业主的监督。

3)混凝土灌注。①分别制定混凝土灌注实施方案,制定设备、人员、小型机具及运输组织计划,项目副经理组织和实施计划。②每次混凝土灌注前,项目副经理制定落实混凝土的供应和运输计划,配齐各种运输机具,协调好各种运输设备走行时间和路线,并备用相应功率的内燃发电机。③混凝土拌和站运来的混凝土先经试验人员检查核实和配料单是否符合配合比要求后方能运至工作面灌注。对达不到质量控制要求、或坍落度损失超标准、以及超过允许运输时间的混凝土作废弃处理。④按照灌注工艺和混凝土的供应量,进行对称灌注。在灌注过程中,全力组织好混凝土的运输供应,缩短灌注时间,以免出现施工冷缝。⑤随着混凝土的灌注,捣固人员应适时对混凝土进行捣固,混凝土振捣以不冒气泡为准,但不得超振引起混凝土翻沙和粗骨料下沉。

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篇8

 

关键词: 公路工程 质量控制 施工 灌注

1 公路工程混凝土质量通病及其原因 

混凝土质量通病是影响公路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已成为制约结构工程质量的一个突出问题;其主要表现为裂缝超限、保护层厚度偏差超标、结合面处理不当、预应力孔道压浆不实等;这都直接影响结构工程质量的耐久性和安全性,降低了其可靠性和有效使用年限。 

混凝土质量通病具体有蜂窝、麻面、露筋、孔洞等多种表现类型,每种通病尤其相应的产生原因。但从整体上来说,其通病原因可以分为三种大的表现类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管理不合理;混凝土施工组织不当;混凝土质量控制不严格。 

蜂窝问题是指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类似蜂窝状的窟窿的现象。其产生原因主要有: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材料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合均匀;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模板缝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基础、柱、墙根部未稍加间歇就继续灌上层混凝土。 

麻面问题是指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粗糙面,但无钢筋外露的现象。其产生原因主要有: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干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模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模板隔离剂涂刷不匀,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排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 

露筋问题是指混凝土内部主筋、副筋或箍筋局部裸露在结构构件表面的现象。其产生产生原因主要有:灌筑混凝土时,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移或垫块太少或漏放,致使钢筋紧贴模板外露;结构构件截面小,钢筋过密,石子卡在钢筋上,使水泥砂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造成露筋;混凝土配合比不当,产生离析,靠模板部位缺浆或漏浆;混凝土保护层太薄或保护层处混凝土振捣不实;木模板未浇水湿润、吸水粘结或脱模过早,拆模时缺棱、掉角,导致漏筋。 

2 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2.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管理 

混凝土配合比是控制混凝土质量的重要因素,配合比的选定根据所在工程部位的特点、施工工艺、技术要求及施工环境来确定使用混凝土的综合施工技术性能,而混凝土的综合施工技术性能是由不同的材料和使用比例经实验确定的。 

1)配合比设计符合相关要求。施工前,根据两种混凝土施工技术性能试验配制多种混凝土的理论配合比以供选择。混凝土的配合比除满足有关技术规范及设计要求外,还应达到混凝土耐久性的要求。 

2)配合比的管理。①本标段混凝土技术性能要求较高,外加剂和外掺料的品种也较多,为确保混凝土质量,并对整个混凝土拌制实施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②根据所选定的混凝土配合比、材料的状态及机械设备的状况,确定施工配合比。施工配合比与理论配合比的质量目标是一致的。施工配合比作为拌和站拌和混凝土的配料单,拌和站须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保证配合比的正确使用。③严格按配合比组织混凝土供应,每次灌注混凝土必须进行试验,方能运入灌注工作面。 

2.2 混凝土施工组织措施 

影响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五个因素为:施工环境、施工工艺、钢筋、模板及混凝土灌注施工,该五个因素中混凝土灌注施工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因此,采取以下措施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

1)成立以项目副经理为主的混凝土灌注施工管理组,主要负责实施混凝土灌注施工的有关组织管理工作,保证混凝土连续供应和按施工工艺组织施工,从而保证混凝土灌注质量。

2)混凝土灌注前,首先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作业人员就混凝土施工工艺、施工技术性能及特点和施工注意事项等进行技术交底。项目副经理负责组织相应施工机具,混凝土的运输及作业劳动力布置。项目的质检、技术部及防水作业组专职负责相应部位的灌注质量和质量检验及监督。 

3)项目经理部相关的质量、技术、机电、物资部等组成现场值班小组,专职负责落实混凝土供应及按施工工艺特别是布料工艺组织施工,并督促关键部位如防水结构细部等的混凝土施工质量。 

4)专职的混凝土试验人员

[1] [2] 

进驻混凝土拌和站监督拌和站按配合比实施质量控制情况并协助组织运输。 

)混凝土灌注施工实行质量承包责任制,项目经理部同作业人员及拌和站签定质量责任合同,使混凝土质量与施工有关人员及混凝土供应站的经济效益直接挂钩,并制定相应的奖励措施,以发动相关人员进行群众性质量攻关和合理化建议活动。 

. 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 

混凝土的质量形成过程分为:原材料及配合比设计混凝土拌和及运输混凝土灌注,三个阶段。 

)原材料选定及配合比设计是混凝土本身质量及质量形成的重要阶段通过采取科学的严格的试验手段和管理措施,使混凝土本身质量较容易得到控制;而混凝土的拌和运输,以及喷射、灌注阶段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较多,为确保本工程结构混凝土质量,采取如下措施保证混凝土的运输及灌注质量。 

)混凝土拌和及运输。①将混凝土拌和站质量管理纳入本工程创优目标管理范围,协助拌和站根据混凝土的质量技术性能要求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②拌和站每次搅拌前,应检查拌和计量控制设备的技术状态,以保证按施工配合比计量拌和,还应根据材料的状况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准确调整各种材料的使用量,接受业主的监督。 

)混凝土灌注。①分别制定混凝土灌注实施方案,制定设备、人员、小型机具及运输组织计划,项目副经理组织和实施计划。②每次混凝土灌注前,项目副经理制定落实混凝土的供应和运输计划,配齐各种运输机具,协调好各种运输设备走行时间和路线,并备用相应功率的内燃发电机。③混凝土拌和站运来的混凝土先经试验人员检查核实和配料单是否符合配合比要求后方能运至工作面灌注。对达不到质量控制要求、或坍落度损失超标准、以及超过允许运输时间的混凝土作废弃处理。④按照灌注工艺和混凝土的供应量,进行对称灌注。在灌注过程中,全力组织好混凝土的运输供应,缩短灌注时间,以免出现施工冷缝。⑤随着混凝土的灌注,捣固人员应适时对混凝土进行捣固,混凝土振捣以不冒气泡为准,但不得超振引起混凝土翻沙和粗骨料下沉。 

结语 

公路工程是民心工程,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劣及国民经济的长治久安。通过本文的论述,愿能为我国在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有所推进。基于作者工作经验的限制,文中个别问题并没有充分展开论述,今后会再接再厉,继续加强这方面知识的学习,以求取得更大的成绩。 

上一篇:裂缝控制论文范文 下一篇:转换层施工技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