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思想论文范文

时间:2023-09-28 19:40:44

生态思想论文

生态思想论文篇1

(一)马克思恩格斯高度关注食品安全问题

人来要从事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政治活动,首先应该满足吃喝等基本需要,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之一。基于此,马克思恩格斯一开始便从农业生态文明的文化维度体现出对农作物、食品和人们身体健康等问题的关注,他们对这个问题的分析主要是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食品的污染以及掺假两个角度展开的。马克思认为“爱尔兰人……只知道吃马铃薯,而且是腐烂的马铃薯,变坏的马铃薯。”这使得马铃薯病变,食品污染,造成了19世纪的爱尔兰饥荒。恩格斯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由于资本家们贪婪的本性,他们给工人吃的都是最廉价、质量最差的食物,“蔬菜不新鲜,干酪是质量很坏的陈货,猪板油是发臭的,肉往往已经半腐烂了。”深刻揭露了食品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威胁,以致于马克思说“引起其他许多疾病的直接原因,……不如说是在于饮食方面。”同时,马克思恩格斯还分析了食品掺假行为,咖啡粉、咖啡豆、糖、茶叶、胡椒、葡萄酒等商品被肆意掺假,不仅使资本家发家致富是建立在损害农民利益的基础上,假冒产品的隐蔽性更是对人体健康造成了潜在的持久伤害。可以看出,马克思恩格斯在关注食品安全问题时,主要是从城市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角度分析的,这是由于食品安全问题当时主要出现的城市,并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密不可分。虽然在农村并不明显,但他们却已经注意到了这种污染向农村的转移,这一点已经被今天的现实所证明。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些观点,一方面体现了他们对人们身体健康的关注,另一方面也蕴含着丰富的农业生态思想,因为农村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农民生活质量,而广大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正是构建良好农业生态环境的基础。

(二)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资本主义城乡对立对农业生态的破坏,并提出了超越城乡对立的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与资本主义城乡对立有直接的关系。在这里,马克思通过其“新陈代谢”理论来探究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展开了对由资本主义城乡对立引起的农业生态破坏的批判。马克思超越生理角度,从社会的角度来理解“新陈代谢”的含义,将其认为是自然和社会之间通过劳动而产生的相互作用,由于资本家对金钱的贪婪追求,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发生异化,致使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了严重的“新陈代谢断裂”,即“在相互依赖的社会新陈代谢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可挽回的断裂,导致土壤再生产的必需条件持续被切断,进而打破了新陈代谢的循环。”马克思分析了这种断裂的具体表现,城市中由于生产和消费周期的缩短而产生了大量的工业垃圾,而农村却资源紧缺,甚至还要接受城市里工业污染的侵蚀,进而造成了城乡对立的局面,其后果一方面是加剧了贫富两极分化,造成工人贫困,更重要的是掠夺了土壤肥力,使土地日益贫瘠,加速了土地资源的枯竭,破坏了农村生态环境。恩格斯也从资源浪费现象入手,分析了城乡之间的对立和隔绝以及由此产生的严重生态破坏现象。对于这些问题,马克思恩格斯首先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入手,认为工业生产和消费的废弃物,作为完整的新陈代谢循环的一部分,需要返还于土壤,以此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此外,他们着重从社会角度,即超越城乡对立的角度来提出解决方案,城乡之间需要更多的互动,城市突破土地限制,而农村则分担城市工业发展所带来的生态压力,以达到较高层次的融合,才能逐步修复“新陈代谢断裂”链条,促使生态环境好转。当前,中国正在加快开展城镇化进程,由于体制机制以及市场经济的弊端等原因,由农村土地污染、农业生态环境破坏导致的“新陈代谢断裂”现象仍比较突出,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可以为当前城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统一提供有益指导。

(三)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利用科学技术发展农业、实现农业生态化

马克思恩格斯在分析了农业生态存在的诸多问题后,也指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也把这一观点带入到农业生态领域。比如在农业生产方面,应该采用现代农业方法取代或者改进传统的农业生产,“现代农业方法”正是指的利用新的科技手段进行给排水、灌溉、土壤及肥料处理等,如此一来,农业生产发展了,农业生态环境同时也会得到改善。面对日益贫瘠的土地,马克思认为:“同样的肥力能被利用到什么程度,一方面取决于农业中化学的发展,一方面取决于农业机械的发展。”更是直接指出了利用化学或者机械技术改良土壤肥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发展的现实途径,“有的土地被看做坏地,……一旦发现克服这些障碍的手段,就变成好地了。”在这里,“克服障碍的手段”正是指的农业科技手段。由此可见,马克思恩格斯对农业发展中科学技术作用的重视,蕴含了其农业生态的思想。因为这里的科学技术同时也包含着生态技术,在利用其促进农业发展的同时,不但不能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而且还要谋求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以便更好地造福人类。在那个农业生态并不受关注的时代,马克思恩格斯能提出契合于当代“生态农业”的观点,足见其思想的前瞻性。不仅如此,他们还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和人的生理过程进行分析,认为这些活动中产生的废弃物经过科学的改良和加工后,再次运用于农业生产活动中,不仅节约了资源,而且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可以发挥其重要的社会经济价值。不难看出,马克思恩格斯的上述观点同时蕴含了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的思想,构成了今天发展“绿色、循环、生态”农业,实现农业科技化和农业生态化相统一的理论基础。

(四)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变革社会制度是解决农业生态危机的根本途径

如前所述,马克思恩格斯一方面分析了人类改造自然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另一方面着重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业大生产对生态文明的严重破坏,认为资本主义私有制才是造成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的根源。恩格斯指出,资本家的一切目的都是为了赚取更多剩余价值,这是由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决定的,农业资本家也毫不例外,他们只会考虑价值增殖而不可能考虑由此带来的生态破坏。马克思也从看到了资本家贪婪的本性,认为他们的眼里只有利润,丝毫无视其行为对环境的影响,他以森林为例,产业的发展对森林造成严重破坏,而对森林的养护和生产却起不到任何作用。“在私有财产和钱的统治下形成的自然观,是对自然界的真正的藐视和实际的贬低。”“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这都是马克思对由资本家本性带来的生态破坏的无情批判。农业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础,为城市和工业的发展提供基本物质资料,具有可持续性,这就与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的剥削本性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要彻底解决生态危机,实现社会的持续发展,达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真正和谐统一,从根本上看必须变革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理想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人类才成为自然界自觉的真正的主人,“第一次能够谈到真正的人的自由,谈到那种同已被认识的自然规律相协调的生活。”共产主义社会才是人与自然间矛盾得到解决的生态文明社会。综上所述,马克思恩格斯的农业生态思想散见于与他们不同时期的不同著作中,对这些思想进行系统梳理归纳,对于我们今天解决农村生态环境危机,构建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具有重要意义。

二、马克思恩格斯农业生态思想的现实意义

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我们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奠定了制度基础,创造了必要条件,但由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曲折性以及受发展理念等一系列因素影响,我国目前的生态环境问题仍十分突出,甚至造成了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恶性循环的怪圈。广大农村亦不例外,村庄环境脏、乱、差,环保基础设施不到位,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乡镇工业污染严重,土壤污染进而引发农村食品安全问题,饮用水安全无法保证,固体废弃物乱排乱放,化肥农药污染突出等一系列问题在拷问着农村的生态环境,既危害农民健康,也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影响到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构建。在解决这些问题时,马克思恩格斯的农业生态思想能够提供基础性的理论指导。

(一)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加大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宣传力度

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是由人造成的,人的各种活动造成了土地污染、食品污染、破坏了农村生态环境,所以其解决归根结底也要靠人。长期以来,我们对农业生态文明的宣传力度不够,并多局限于意识形态领域,且受宣传方式以及农民本身因素的影响,效果并不理想。笔者认为,宣传工作不能走过场,更不能强制,而是应发挥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核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思想的“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功效,为推动农业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基础性作用。从宣传对象来看,要以广大农民群众为基础,以基层农村干部为关键,以各行各业劳动者为辅助,使全体人民都认识到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共同营造良好的氛围;从宣传内容来看,要结合农民普遍文化水平不高这一特点,将理论、方针、政策通俗化,特别要注重宣传农业生态新技术,同时通过树立典型案例,激发农民建设良好生态家园的积极性;从宣传手段来看,应注重利用各种新媒介,如村村通电视、广播、横幅、宣传单、农家书屋、农村文化舞台、文化大院、文化墙等各种载体,循序渐进,以保证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大力发展农村环保技术和农业生态技术,以科技促进农业生态文明建设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马克思恩格斯的农业生态观中蕴含了科技思想,启示我们应注重利用科学技术的积极影响,以解决农村环境问题,促进农业生态文明建设。首先,从微观角度,应大力发展农村环保技术,城市环境保护中已经广泛采用科技最新成果,但广大农村在这一方面仍很薄弱。从生产到消费的每一环节,都应注重科技的运用,比如资源合理开发、降低能耗、污染治理等方面,在实施过程中,应引进成本低廉、操作性强、简单实用的技术,以沼气为例,其优点不言而喻,但在农村并没有广泛普及,究其原因,一是成本较高,二是现有沼气技术含量不高,易坏且难以维修,因而无法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具体来看,要结合目前农村环境污染的实际,加快推广环保新技术,如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经济施肥技术、侧膜栽培技术、适时揭膜技术、秸秆和畜禽粪便综合利用技术、绿色饲料添加技术等,以科技带来农村环境的好转。其次,从宏观角度,应注重开发农业生态技术,发展生态农业。粗放式经营增长方式的传统农业是以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为代价的,这不符合马克思的农业生态思想,也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应处理好技术、效率和环境间的关系,利用现有资源,加大农业技术投入,延长产业链条,依托科技发展生态农业,建立现代生态农业产业体系,在促进农业发展的同时保护生态资源,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

根据马克思的农业生态思想,资本主义社会的城乡对立导致“新陈代谢断裂”,进而破坏了生态环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缩小城乡差距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但至今为止我国城乡间仍没有形成一种均衡的良性循环关系,实现城乡一体化任重而道远。从2003年党中央提出“统筹城乡”到2012年明确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探索不断深入,具体来看,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完善,首先是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加大财政投入,逐步完善农村交通、电力、医疗卫生、教育、社会保障体系等领域,为城乡一体化进程提供硬件保证;其次是以土地、户籍等为突破口,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的用地“瓶颈”和身份“瓶颈”,探索以“土地流转”为主题的,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实现土地的流动和人的流动,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制度保证;最后是以新型城镇化道路建设为重点,充分发挥小城镇在连接城市和农村的桥梁纽带作用,促进城乡间生产要素流动,将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等理念贯穿于其中,以“人”的城镇化带动农村城镇化,实现在生态文明观和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城乡一体化,进而实现人与自然真正的和谐统一。

生态思想论文篇2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明确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用制度来保证,这是三中全会的重大举措。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走生态文明之路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作为在社会全局工作和各项具体工作中居核心地位、发挥主导作用的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生态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和威胁以及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走生态文明之路这一历史重任,就必须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范畴,从而有助于增强全社会成员的生态文明观,进而加快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以推动我国“生态梦”的早日实现。

一、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价值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为生态文明建设树立生态观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国家当前建设中的一个关键词,中国能否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建立是至关重要的,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首先要塑造生态文明观。我们应意识到人类只是自然的中心,而非自然的主宰。思想政治教育要通过教育实践活动在受教育者中传播和宣传生态文明观,传播环境危机意识,传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等等,通过宣传教育逐渐形成人们的生态文明观,从而自觉养成生态文明的行为,自觉维护生态平衡,自觉维护生态文明。只有在全体公民都树立了生态文明观念的基础上才能够凝聚维护生态文明的正能量。

(二)思想政治教育为生态文明建议培养“生态人”

“生态人”的培养,教育是最佳的途径。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教育对象形成符合特定时代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需要的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品质。回顾我党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由于特殊的时代背景和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生态教育,导致了个体生态观念的淡薄。重视并大力开发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把生态价值纳入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这是时代赋予思想政治教育的崭新内涵。因此,培养具有生态价值观的“生态人”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重要目标。

(三)思想政治教育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生态文明建设是对现实环境的回应,更加需要理论来支撑,需要理论体系的构建。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深入研究和探索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从而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基础。马克思早就指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恩格斯也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了人类无视自然界的规律盲目开发和掠夺所带来的后果。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人与自然对立状态的途径归根到底取决于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重新塑造。其次,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中也形成了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例如,“可持续发展”思想、科学发展观思想以及“美丽中国”的思想。最后,中国传统文化中也蕴含了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如儒家文化的“天人合一”、“仁”的思想。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深入研究和挖掘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从而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基础和思想支撑。

二、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新举措

生态文明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也为其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加强生态文明教育,不仅有助于公民的全面发展,也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只有适时地实现创新和转变,才能承担起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加入生态观教育的内容。随着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培养公民正确的生态观已逐渐成为社会主流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把公民生态观的培养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范畴之中,是时代赋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要求,也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与时俱进。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与生态观教育是相互包含和融合的关系。只有把培养科学的生态观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做到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要体现生态价值。从不同的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不同的价值,其中从功能上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政治和经济价值,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价值。然而,随着生态危机的凸显,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重视其生态价值的实现。就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实现途径的过程和环节而言,科学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实现的内在条件;丰富和发展主体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实现的内在需求;顺应时展,增强自身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实现的关键。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在于树立生态价值的教育理念,强调和凸显生态文明的相关内容;从而真正推动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要注重社会实践。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基本上以理论宣传和课堂教育为主。然而,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让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使其在实践中体验和感受生态文明。让公民围绕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这一课题积极深入到乡村、社区、厂矿去进行生态文明的宣传、调研、体验和参与,让他们在实践中进一步加深对生态文明观的理解和把握,从而更加强化和内化他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在实践活动中要始终牢记生态文明的观念,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在保护生态过程中促进自身道德情操的健康发展。

生态文明理论的出现,注定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联,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生态文明主体的培养,主体的培养最主要的途径就是教育,而思想政治教育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使生态文明建设更为有效。生态文明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同时,通过对生态文明基本理念的总结,使之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为思想政治教育良好环境的构建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在生态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培养生态文明意识,强化生态文明行为,帮助树立正确、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对于我国新时期建设生态文明,努力构建美丽中国有着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俞可平.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3).

[2]张一兵.悲情的双曲线:关系主义中的生活废墟[J].人文杂志,2012(5).

[3]庄世坚.生态文明:迈向人与自然的和谐[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3).

[4]李承宗.生态人的价值观评述[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2).

[5]夏国美.“生态人”:自然的回归[J].检察风云,2004(3).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陈绪林.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J].中国高校研究,2008(8).

生态思想论文篇3

“所谓生态伦理教育,是指教育者在教育哲学和生态伦理学的理论指导下,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相互依存的伦理观念出发,通过对受教育者进行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和保护自然的道德观念和责任意识的培养,使受教育者形成符合生态伦理学的自然价值观和权利观,从而引导受教育者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自觉养成生态环保意识和相应的道德行为习惯。”它是通过教育手段,提高人们的生态道德意识和思想观念,培养人们自觉应用生态道德标准规范自己的行为,“善”待自然,能够主动地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使人类和生态环境能够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伦理教育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往往只涉及大学生政治信仰、理想信念、职业道德、诚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价值观形成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等,忽略了生态伦理教育。但是,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未来的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面对的是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等一系列生态问题,这将直接影响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为了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时展变化相适应,不断更新教育的内容,培养符合我国现阶段发展需要的人才,所以,将生态伦理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必然。

(一)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我们彻底扭转长期沿袭的生产生活观念和行为,消除发展中的不和谐因素,而这种对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变革和扬弃,意味着一种有别于传统的文明形态的建立。”长期以来,一些地方滥砍滥伐,过度消耗自然资源,导致各种自然灾害经常发生,使贫困地区更加贫困。这种只顾人类自身生存与发展,没有限制的开发、索取自然资源,结果必然遭到自然界的报复。有学者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保证生态平衡,生态可持续发展,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大学生肩负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重任。他们的生态环保意识、生态道德水平高低将直接影响我国的前途和命运。将生态伦理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教育学生懂得尊重生命、保护自然,树立人与自然之间和睦友好的理性关系。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人们出于私利对大自然进行掠夺、严重消耗自然资源,造成了人类生存发展上的不平等,也制约了人与自然的谐调发展。因此,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提升人们的道德意识,是促进人类自身发展以及人与他人、社会、自然共同发展的需要。

(二)大学生全面发展要求纳入生态文明教育“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是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人的素质具体包括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审美素质以及内潜素质(沉淀在心理深层的文化潜在意识)与外显素质(外部表现出来的从事各项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等。”生态文明教育应属于人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范畴,对社会发展起重要作用。我国高校现阶段推行的是素质教育,这就要求我们在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还要将学生培养成具有生态文明观,生态伦理观的全面发展的人。但是目前,生态伦理教育不成体系,导致大学生生态伦理素质缺乏,教育的结果很不理想。通过生态伦理教育,使大学生学会判断人与自然关系中的是非善恶,从而正确选择、调节自己对待自然的行为,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他们懂得尊重自然时,就能够尊重自然进化的内在规律,发自内心的关爱自然、热爱自然;当他们面对享乐主义和物质主义的诱惑时,能够依照生态伦理理念对自身的行为进行自律,形成简朴、健康的社会风气;当他们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时,能够摒弃“个性膨胀、竞争至上”的思维定势,形成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相互协作的新型人际关系以及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功能优势“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社会中具有非常优越的地位,它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对我国经济基础产生能动作用,它可以将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从而推动我国生产力的发展。”不过在任何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紧紧围绕我党的中心任务进行,它是党一切工作取得胜利的可靠保证。大学生作为我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走出校门后,必将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将生态伦理教育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正是顺应了我国的基本国情,使得我国的经济建设朝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将生态伦理教育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渗透等,引导我国未来的建设者们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切莫走西方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指导,其活动载体形式多种多样,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广泛的参与性和突出的社会实践性”。我们可以将生态伦理教育引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通过开展大规模的宣传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引导他们视保护环境为己任,使他们将保护生态作为共同的理想信念,最终将形成一股非常强大的凝聚力。这种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生态伦理道德观念将会根植于学生心中,成为一种新的社会时尚,成为大学生崇拜和追求的社会目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结合生态伦理教育,使大学生形成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和高度的环保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保护生态成为其心灵的感悟和内心精神世界的升华,成为其终身的理想信仰。

生态思想论文篇4

关键词: 生态文明 传统文化 理性认识

生态文明理论作为一种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新兴理论或学说,自大工业之后,逐渐被人们提出和关注,逐渐成为世界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在中国,这一理论或学说,引起我国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是在20世纪末,当初所争论的焦点是:解决温饱与环境关系的问题,争论结果大体上取得一致性观点,就是不走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老路,接受可持续发展道路理念。十七大报告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的报告,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之一。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以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

党的十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生态文明建设其实是把可持续发展提升到绿色发展高度,就是不给后人留下遗憾而是留下更多的生态资产。

自此生态文明已由一种理论观点上升为国家制度,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特别是我国在全面小康社会迈进的关键时期,处理好社会的发展与自然环境关系问题尤为重要,关系到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但是,生态文明作为一种理论,一种制度,至今仍没有一个公认的概念,众多学者在不断探寻中,其中不乏中国学者,也在孜孜不倦探寻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和发展历程,试图找到令人信服的解释和答案,其现实性和紧迫性就不言而喻。

一、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伦理思想解读的表现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学者在探寻生态文明的理论渊源时,理所应当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探寻,中国传统文化体现出的环境伦理思想为解决现代社会的环境问题提供了思想依据。众多学者试图通过阐述传统文化中的环境伦理学思想的内容,以说明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思想为现代社会政策提供了行动准则,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大致有以下几种理论观点:

1.中国古代环境伦理思想的主题――尊重生命,兼爱万物。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尊重自然,尊重生命,兼爱万物的伦理原则,在尊重自然的一般前提下,尤其强调爱护生物,尊重一切生命的价值,并以此作为衡量人的行为善恶准绳。《周易》说:“天地之大德曰生。”儒家以“仁”作为其伦理思想的核心,道家主张生命的平等,佛教主张“不杀生”。

2.寡欲节用,珍惜自然资源的传统美德。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珍惜自然资源的伦理准则。孔子提倡:“节约而爱人。”(《论语・学而》)意思是:节约费用,爱护人民。荀子主张:“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道家提倡“少私寡欲”。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名与生孰亲?生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耻不殆,可以长久”。

3.天人合一,以和为贵。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人既贵为万物之灵,就要遵循自然规律,同时在天地万物生生不已的运化过程中附有特殊的使命。儒家学者在《中庸》一书中指出:“惟天下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老子说:“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二、传统文化的中生态伦理思想探究对现代生态文明理论的价值

随着现代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使人类对生态系统的需求急剧增加,致使人类不断地大规模地向大自然索取,导致当前社会出现一系列的生态环境危机,如何克服这种危机,是当前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党的十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尊重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秉持的首要态度,要求人们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尊重自然界的一切创造、一切存在和一切生命。顺应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要求人们顺应自然的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保护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承担的重要责任,要求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向自然界索取生存发展之需的同时保护自然界的生态系统。这些措施是对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经济建设指导方针,是国策,也是一项影响是深远的伟大实践活动。所以,对现代生态文明伦理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没有科学理论作为指导,就没有科学的实践活动。生态文明建设同样如此。

英国学者李约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保存着内在而为诞生的最充分意义上的科学。在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宝库中,探寻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对理解现代生态文明理论的是有益的。从十提出的现代生态文明理论看,就其实质,提倡的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观点,就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尊重生命,兼爱万物;寡欲节用,珍惜自然资源;天人合一,以和为贵思想是相通的,或者是近似相同的,可见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了许多生态伦理思想,对构建现代生态文明理论是不可或缺的思想基础。

三、理性地看待中国传统文化中生态伦理思想

党的十八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生态文明观念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是我党发展理念的理论升华。生态文明观点引起学术界的关注,研究生态文明已成为热门话题,大多数学者都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思想解决当今的生态问题,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但有些学者提出疑问: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思想对现代生态文明理论的影响究竟有大?甚至有的学者直接提出:中国古人根本就没有认识到生态平衡问题,有些思想能沾点边,有些观点就是以中国人自吹自擂的心理可以牵强附会。但这些观点的出现,并不是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今的影响,也不是要否定传统的生态伦理思想的价值,问题出在中国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上。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解决多个问题:

1.从传统文化的产生的基础看,中国传统文化,说到底,主要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文化。是封闭的生态环境条件下,以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的产物。古代社会创造的传统文化,尽管辉煌灿烂,但受到历史条件的局限,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弱点和不足一样,其中就包含生态伦思想,古代的人们产生对自然的关注,是在在生产力相对低下时,是人类曾崇拜自然、畏惧自然的表现,其目的是期盼风调雨顺,取得农业的好的收成,过上富足的好日子的朴素的、善良的愿景,因此这一因素在今天探究传统文化时,看来是被忽视,当时的人们还不可能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起码在认识的程度上没有今人认识得那么清楚。

2.从传统文化的产生的时代看,中国传统文化属于旧的时代的文化,受时代的影响,精华与糟粕并存。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特别是语言文字水平丰富和发展,人们关注的问题越来越多。所以,在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时,要秉承与时俱进,不仅要注意从语言文字的表达方式和内容方面变化,更要注意人们所关注焦点是不断变化的,文化在不断兼蓄并收,相互影响。无视这些的变化,就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出现偏差,如“天人合一”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有四种学说:以庄子为代表的一派主张顺从自然;“不以人助天”,“无以人灭天”;以荀子为一派主张改造自然;“大天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而影响最大、最重要的主流观点是《周易大传》的“辅助天地”的学说,提出要做到天不违人,人亦不违,即天、人相互协调。有学者把它称之为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最高境界,亦即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观点,而不是生态伦理思想。但中国传统的天人协调的观点,确实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它的理论价值在于,这种思想对于指导人们处理人与环境关系上,是有一定的意义的。

生态思想论文篇5

段妍智(1986-),女,汉族,籍贯:云南曲靖人,学历:硕士研究生,专业: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工作单位:玉溪师范学院

焦颖(1983-),女,汉族,籍贯:山东省昌邑人,学历:硕士研究生,专业: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工作单位:河北联合大学轻工学院

摘 要: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中包含有深刻的自然先在性思想,他们在其很多著作中都有对这一思想的深刻阐述,他们认为,自然界先于人类而存在,人出现在自然界之后,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一切生产和生活活动都要以自然界为基础,为前提,没有自然界,人类将没有其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人类的一切活动将无法进行,所以,人类必须要以自然界为生存的前提,必须要爱护自然,保护自然。

关键词:自然界;人;依赖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自然先于人类社会而存在,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这些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条件,没有自然界就不会有人类社会。

一、人是自然界的历史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人类是生活在自然界之中的,人类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没有自然界就没有人类。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①

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强调了自然环境的先在性,并且强调了人是自然界的历史产物。即使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信息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人类的思维相当敏捷的当今社会,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也不会依赖于人的意识,不会“听从”人类的任意摆布,人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马克思明确指出:“人直接是自然存在物。”②

“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③人既然身处在自然环境当中,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那么不管当今的社会经济有多么大的发展,人的智商有多大程度的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发达到怎样的程度,我们人类还是无法摆脱自然界的制约,我们可以发挥聪明才智无限地创造出新的事物,但我们无法超越自然,人类的生活必须以自然界为基础。

恩格斯也指出:“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的,存在于自然界的。”④人类完整地存在于自然界之中,无法摆脱掉自然界而独立存在。

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式从属关系,在自然界的大圈中包含着人类的小圈,而这小圈永远没有办法从大圈中移除去。显而易见,马克思和恩格斯都鲜明地指出了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存在于自然环境之中,人是自然界的历史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二、人依赖自然界生存和发展

人类生存于自然环境之中,没有自然界就不会有人的存在。自然界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人的生存和发展不可能离开自然界而单独存在。离开自然界,人类就失去了获得物质生产及生活资料的条件,人与自然之间也就不能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也就意味着人类将不能生存。

比如,人要活着就必须进行呼吸,而如果没有自然界,也就没有人类进行呼吸所必须的空气,人类就无法活下去,所以人必须依赖自然。“自然条件不是人类自己创造的,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繁衍的基础。

自然界一方面在这样的意义上给劳动提供生产资料,即没有劳动加工的对象,劳动就不能存在,另一方面,自然界也在更狭隘的意义上提供生活资料,即提供工人本身的肉体生存所需要的资料。”⑤

也就是说,自然界不仅为人类提供生存、生活资料,比如空气、光、水等,同时也给人类提供从事劳动的对象――生产资料,而且还为劳动者提供他们从事劳动所需要的场所。对此马克思恩格斯还这样表述:“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劳动者就什么也不能创造。

自然界、外部的感性世界是劳动者用来实现他的劳动,在其中展开他的劳动活动,用它并借助于它来进行生产的材料。”⑥在我们现实的生活中,我们可以亲身直接感受到农业生产及工业生产对大自然的依赖,即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自然界,同时,我们也不要忘了我们人类的精神生活也是以自然为前提的,自然界同样为人类的认识活动提供了基础。总之,人依赖于自然界生存和发展。

三、结语

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部分。马克思恩格斯深入地阐述了自然先于人类而存在,人是自然界的历史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依赖自然界存在和发展,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基本的生产和生活资料,没有自然界,人类也就不可能存在。所以,无论时代怎样变迁,科技怎样发达,人类都不可能将自己凌驾于自然之上,而是应该尊重自然,像爱护我们自己一样爱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只有这样,人类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作者单位:1.河北联合大学轻工学院;2.玉溪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2。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96。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41。

[4] 刘静.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探析[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0年7月。

[5] 李春秋.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观探究[J].伦理学研究,2010年7月。

[6] 潘岳.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J].绿叶,2006,(10):10~18。

注解:

① 《马恩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74―375页。

②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20页。

③ 同上,第49页。

④ 《马恩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518页。

⑤ 《马恩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2版,第373页。

生态思想论文篇6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思政教育 机遇 要求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1美丽中国、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

2012年12月,四川大学“美丽中国”研究所首次《“美丽中国”省区建设水平年度研究报告(2012)》《“美丽中国”研究所城市建设水平年度研究报告(2012)》。该报告认为,“美丽中国,是生态之美、发展之美、治理之美、文化之美、和谐之美的总和,是世界视野、国家高度和百姓感受的统一,是中国价值、中国目标和中国道路的统一”。美丽中国包含以下几点:

(1)自然美。大自然是人类永远的家园。北宋哲学家张载认为:“人类和自然界中的万物应是同根同源的,它们虽然各属其种,各行其道,但相互之间,共存共荣,而不能彼此敌视,互相残害。”中国陆疆约960万、海疆470万平方公里,自然资源丰富。

(2)发展美。想要建设美丽中国若仅仅发展经济或政治等都是不完善的,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把生态文明发展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

(3)和谐美。就建设美丽中国最终成果而言,我们可以达到以下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与经济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类一切活动的终极目标,是可以追求与人相关的一切和谐统一。

十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和谐统一发展这一基本规律而取得的一切成果;是指人与人本身、人与大自然、人与全社会和谐发展、共同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发展形态。生态文明是贯穿于人类发展的系统工程。

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把建设美丽中国化为人民自觉地行动,其中生态文明建设贯彻其中,它本质是一场改革,关于思想观念、理论和行为方法。建设美丽中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中国可持续发展重要决策,也是所有中华儿女共同的奋斗目标。

2生态文明建设给思政教育带来的机遇与要求

思政教育专业自1984年设立以来,已经过了30多年,硕果累累:“学科定位已经明确,研究对象和学科边界日益明晰,研究者之间的话语体系正在逐步形成,研究队伍正在逐步壮大。”但仍然存在一些方面需要不断完善。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对我国各方面都将带来深远的影响。思政教育作为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应该把握这些机遇,努力推动自身发展。

2.1生态文明建设给思政教育带来的机遇

(1)丰富思政教育理念。生态文明建设,将进一步深化“发展”的理念。党的十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生态经济、生态社会等发展新理念不断涌现,这既是我党不断深化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一个重要体现,也促使我国思政教育学科深化了对“发展”理念的认识,有利于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将进一步深化“以人为本”的理念。生态文明建设是关心人类生存、生活环境、保证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好战略、好思想。它的提出和实施,是以人为本理念的贯彻和落实,这将促进思政教育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促进思政教育主题的真正回归,“实现以人的需要和发展为本,实现从对人的漠视向以人为本的转型”。

(2)增强思政教育活力。在低碳发展和绿色发展过程中,美好现实证明了思政教育的科学性,增强了思政教育的影响力和感染力。生态文明建设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表现,有利于激发社会主义活力与生命力,有利于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建设,使我们用最少的时间完成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工业化发展之路,这样就可以坚定青年一代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增强思政教育的说服力。

(3)营造良好的国内外环境。对国内而言,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营建美丽健康的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将顺应自然发展规律,将坚持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并重的国策。与此同时,生态文明建设启迪人们关注自然界的经济价值以外,还需全面审视自然界的物质价值、生态价值和审美价值。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向世界亮出的“环保路线图”。2013年2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第二十七次理事会通过了推广中国生态文明理念的决定草案,标志着中国生态文明的理论与实践在国际社会得到认同与支持。生态文明建设既有利于展现我国丰富的生态资源,搭建良好的交流平台,实现国际环保合作,达到双方共赢。

2.2生态文明建设给思政教育带来的要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准确地把握和解决这些问题,就能够把人类社会不断推向前进”。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不仅给思政教育带来了发展新机遇,也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

(1)加强生态道德建设。“所谓生态道德,就是关于人们对动物、植物、微生物及自然界的其他实体和过程的态度、行为规范的总称。”现在生态危机日趋恶劣,反思总结出:生态危机的本源是“文化和价值的问题”。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对思政教育提出了要求,要求对人们进行生态道德和生态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与引导。这需要思政教育要对人们进行一场深刻的思维“革命”即转变不合理的思维方式,在人们心中树立生态道德观念,提升人们的生态监督和自控能力,达成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知情意信行的有机统一,从而从根本上增强人们的生态自律和自觉观念。

(2)宣传绿色生态消费。所谓绿色消费(Green Consumption),“是以保护消费者健康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的统称”。要求人类“在生活消费中,不仅要满足我们这一代人的消费需求和安全、健康,还要满足子孙万代的消费需求和安全、健康”。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关键要将生态文化、道德、 法律制度等内化成人们的思想,逐渐成为人们的习惯,让一切成为自己的主动选择和自觉行为。因此,思政教育要加大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人们继承和弘扬优秀的文化传统精髓,提倡勤俭节俭、低碳环保的生产、生活方式,树立绿色消费观念,从而支持生态文明建设。在这一过程中,思政教育尤其要高度重视对领导干部的“”教育,力戒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的沉渣泛起,教育引导广大领导干部不断批评与自我批评,从而以科学的消费理念、理智的消费行为,为人们当好家、做人民的好公仆。

(3)鼓励养理性生态人。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对思政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培育理性生态人。理性生态人一言以蔽之,言行合生态规律的全面发展的人。而思政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激励人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最终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这要求思政教育一方面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另一方面要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因此,生态文明建设所要求培育的理性生态人,从一定意义上说, 实质是思政教育自身职责和根本目的。因此,思政教育要对人们开展欲望教育,引导人们从传统的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转变为敬畏生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信念。全面发展的“生态人”是一种全新的人生观、价值观,它追求经济利益与环境保护的动态平衡,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和谐。因此,一定意义上来说,思政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带领人们完成从由“自然人”到“经济人”再到“生态人”的进化与转变。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经济、政治、社会、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3发展思政教育以建设生态文明的对策

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背景下,思政教育既要抓住机遇,又要直面挑战,采取有力的措施以促进学科科学发展。

3.1积极组建思政教育新队伍

思政教育一个显著特点是意识形态很浓,其关键作用是旗帜导向。广大领导干部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措施将直接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与发展。因此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思政教育首先要建立管理适度、权责分明、组织结构合理、并兼具生态意识的领导队伍。其次还需要提高思政教育者的综合素质,这要求思政教育者除了拥有常提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思想等素质以外,还需要开阔的国际视野,能将国内外生态文明教育经验进行提炼、总结和升华。还需要厚实的人文知识基础,既要有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底蕴及思政教育专业知识体系,又要有生态学、美学等知识素养;还需要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随机应变能力和运用新媒体的能力,以带领学生进行生态科技创新、生态文化培育等。同时还需灵活选用一批人员,建立一支完备的思政教育队伍。这支队伍不仅要涵盖家庭、学校、社区、企业、军队等区域,更要覆盖到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在各行各业建立起建设生态文明的宣传网络,思政教育全员育人的高潮,艺术性渗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理念,以思政教育合力不断促进建设生态文明。

3.2积极完善思政教育新内容

思政教育内容,是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思政教育向教育对象实施教育的具体要素。以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政教育根本任务,决定了思政教育内容要与时俱进地创新发展。建立与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思政教育基本内容,应该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 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环境道德观、环境法制观等内容。思政教育基本内容具有原则性、基础性和导向性的特点,它将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要不断宣传生态思想。要将中国古代的生态思想智慧、国外生态文明思想精华结合起来,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丰富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要从人类生死存亡的高度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与迫切性,激发人们的生态危机意识,树立生态忧患意识和生态责任感。 要将环境道德观教育和环境法制观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从法律强制力和道德约束力的角度双管齐下,引导人们树立生态优先,环保有责的意识,以高度的自律精神规约生产、生活行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3.3积极提炼思政教育新方法

思政教育方法是架设于思政教育内容和思政教育目的、任务之间的桥梁。加强建设美丽中国背景下的思政教育方法的“社会化”、“科学化”、“理论一体化”与“实践现代化” 的发展与创新,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深远影响。这里主要介绍目标凝聚法、思潮引领法与生态课堂法。这三种方法是致力于提高人们的生态认知能力的方法。目标凝聚法,是指在全社会范围内,创新宣传方法,多样化宣传我们的奋斗目标,以共同理想来凝聚56个民族的团结力量, 以中国梦来凝聚全球华夏子孙的民族复兴的方法。思潮引领法,是指联合研究院、学者、专家等科研力量,对人类中心主义、自然中心主义、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潮进行深刻揭露与抨击,对合理的消费主义、绿色生态主义、生态女权主义等思潮加以鼓励和提倡,以此帮助人们明晰真伪、明辨善恶、追求美的思政教育方法。生态课堂法,是指在学校教学安排中开设生态学、生态哲学、生态政治学、生态美学、生态伦理学等相关课程,系统理论的讲述生态文明理论的思政教育法。

参考文献

[1] 冯刚.以问题为导向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J].思想教育研究,2013(6):6.

[2] 张耀灿.当前形势下进一步加强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建议[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ll(7):25.

[3] 孙其昂.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研究[M].人民出版社,2013:269.

[4] 高明华.论生态道德与生态道德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15.

[5] 圆金鑫,张耀灿.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与发展[J].思想教育研究,2009(6):18.

[6]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7] 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8] 陈万柏,张耀灿.思政教育学原理(第2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9]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人民出版社,2012.

[1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意见[J].中国高等教育,2004.

[11]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J].管理世界,2005(7).

[12] 万美容.思政教育方法发展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13] 陈华洲.思政教育方法论[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14] 许瑛.“美丽中国”的内涵、制约因素及实现途径[J].理论参考,2013(2):18.

生态思想论文篇7

关键词 文明修身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Study on the Effect of Normalized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Civilization Cultivation of Morality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GUO Jinling, ZHANG Shizhen

(School of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Automotive Engineering, Yantai University, Shandong Yantai 264005)

Abstract Civilization cultivation of morality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for cultivating high quality talents, this article from the content of the engineering significan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ormalized civilization cultivation of one's morality and way three aspects has carried on the analysis,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ivilization.

Key words civilization cultivation of moralit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llege students

1 高校文明修身工程常态化建设的意义

1.1 高校文明修身工程常态化建设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理论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理,也是教育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马克思在详细考察、分析了人类生活、生产方式变迁的基础上,相对于私有制社会中人的片面发展的情况,提出了未来社会人类生活的理想目标,即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即使人的潜能和天资、兴趣和才能得到空前未有的充分发展;使人的身心、精神(道德)、才能、个性全面而丰富地发展。

在当代中国,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这既是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党的最高纲领的需要。道德水准的提高和科技的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两个重要条件。大学生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基本标志。但全面发展的人首先要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必须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正确地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与他人的关系,这在全面发展的人中是属于灵魂和核心的内容。因此高校推行文明修身工程常态化建设,创新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改善和提高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校园文化氛围的提升,有利于建设好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2 高校文明修身工程常态化建设贯彻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教育人、培养人、发展人,“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具体到工作层面,就是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提倡人性化、人格化的教育和管理。学生既是受教育者又是自我教育的主体,高校开展文明修身工程提升学生整体素质正是坚持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思想的展现。高校在推行文明修身工程常态化建设的时候,要充分把握学生的成长的规律、了解学生成长的特点,强调自我意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创新,注重开拓文明修身工程常态化建设的内容、形式与途径,重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通过文明修身工程常态化建设进行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实现其校园主体地位,培养具有自尊、自信、自强、自律、自立等良好道德品质的学生。

1.3 高校文明修身工程常态化建设彰显了我国儒家传统的修身思想

修身是儒家提出来的人的自我修养、自我教育的个体活动方式。在儒家看来,实现人生的最高理想,造就道德上的完美人格,修身是最根本的手段和途径。《礼记·大学》中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这一段关于修身的文字,把传统的修身目的和意义,以及如何修身等问题,作了经典的论述。儒家学说主张通过反省、内省、主敬、慎独、学与力行等功夫进行修身养性,努力提高自身道德修养水平,并使之达到一个理想高度。

现如今,高校推行的文明修身工程是传统修身观念的传承,是指以目前社会公认的道德标准作为衡量大学生自身行为的根本准则,引导当代大学生自觉树立良好个人形象,营造一种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良好氛围,激励广大大学生奋发图强、自觉成才。因此说文明修身教育是属于思想政治教育范畴的,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需要形成常态化建设。

1.4 高校文明修身工程常态化建设抓住了大学生的薄弱环节,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当今社会,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综合素质的高低。全面推进高校学生素质教育,普遍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培养既具有丰富知识又具备高尚品德的优秀人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前进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继而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证。纵观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我们应该看到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结构、生活方式等日益趋于多样化的同时,现实生活中滋长的一些不良现象与风气、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等等对高校在读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现象有:强烈的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但过于注重个人利益、社会责任感不强;思想敏锐、情感丰富,但性格弱化、原则性不强很容易被腐败等同化;竞争意识较强,但集体主义精神欠缺;崇尚文明生活,但缺乏基本文明礼貌等等。因此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文明水准,培养大学生道德品质已势在必行,需要在高校将文明修身工程常态化。

1.5 高校文明修身工程常态化建设创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念、思路和方法

目前,高校大学生正处在一个思想活跃、观念碰撞、文化交融的时代,快餐文化盛行,各种价值观念、意识形态、文化思潮不断冲击着校园生活环境,大学生产生了诸多的精神困惑、思想冲突和心理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更复杂、任务更繁重。与此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虽然经过多年的积累,已经形成了许多独特的有效的方式与方法,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也需要及时补充新鲜的内容,而高校大力推行的文明修身工程常态化建设正好赋予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鲜活性。因此将二者有效地融合,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地转变工作理念、创新工作方法、有利于有效地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陈出新。

2 高校文明修身工程常态化建设的内容

2.1 开展基础文明修养教育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作为当代大学生,要想成才,成为祖国的栋梁,首先必须要学会做人,要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这是成才的基础。只有加强基础文明习惯和礼仪规范的学习,做到谦虚礼貌、语言文明、举止文雅、行为端庄,塑造良好的外在形象,提高遵纪守法意识和自身素质,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烟台大学启动的大学生文明修身工程,从“校园现象美与丑”大讨论出发,围绕“净化教学环境,杜绝教室用餐”、“约束双手,文明用餐”、“礼让斑马线,文明看交通”等主题,通过摄影展、沙龙、读书会、志愿服务、劝导小组等形式,号召广大青年学生摒弃生活陋习,以点带面筑文明,修自身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开始,进而促进校园文明建设。

2.2 开展思想道德修养教育

高校作为大学承担着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人才的摇篮,在人才质量把关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校园文明修身教育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教育,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未来的社会发展需要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在人才质量关上起着重要意义。高尚的道德品质并不是一夜之间就可以形成的,在大学期间,树榜样、学榜样、赶先进,加强道德修养教育需要常态化的建设。

2.3 开展传统文化普及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特殊的自然环境、经济模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而形成的文化积淀。在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传统文化普及教育,发掘与继承传统文化中具有积极意义的爱国主义精神,让学生懂得:爱国家、爱民族、爱人民乃是一个人应有的崇高品德,也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让学生在阅读理解古代文化典籍的过程中,去自觉地感受和体验其中的人格精神,使这种人格精神对其产生潜在而深远的影响,从而达到文明修身的目的,这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常态化建设。

3 高校文明修身工程常态化建设的途径

3.1 课堂教学是大学生文明修身常态化建设的主要渠道

在高校课程体系建设和内容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两课”是大学生进行文明修身常态化建设的主阵地。尤其是其中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在大学生文明修身常态化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思想道德修养课是一门直接针对道德认知,进行道德教育的课程。高校的德育教育需要新的本体理解,需要面向生活现实,需要向关注学生生存和体验方式转型,尊重和鼓励学生作为主体的道德体验和实践,使大学生提高对文明修身的认知水平,自我建构和内化升华人格素养,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与此同时,高校开设的众多的选修课是进行大学生文明修身常态化教育的必要的延伸平台。目前烟台大学开设了许多涉及人文社会、心理健康、传统文化、艺术欣赏、文明礼仪等方面的选修课程,要求毕业生必须修满人文类的学分,对于大学生进行自我了解、自我认知、沟通表达、批判思考、社交礼仪、艺术涵养和多元视角观察社会等诸多方面素质的培养都产生了积极作用。

学生良好道德素质的养成,既要靠教育,还要靠管理,应把加强对学生道德教育和严格科学的管理结合起来,进一步建立和健全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校风、校纪、学风和考风建设,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把提倡与反对,引导与约束结合起来,通过严格科学的管理,培养文明行为,抵制消极现象,促进扶正祛邪、扬善惩恶风气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3.2 多元校园文化活动是大学生文明修身常态化建设的有效载体

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所创造和逐步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这种文化不仅为全校师生员工所认同,而且是具有本校特色的理念和精神。它包括价值观念、校园精神、行为准则,以及蕴含在学校规章制度和学校环境之中的文化特色。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文明修身建设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其终极目标就是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而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形式、活动内容、精神风貌、文化内涵等都直接影响着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发展。高校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约束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和辐射功能需要通过开展一系列积极向上、活泼新颖、精彩纷呈的校园活动来展现,因此高校大学生文明修身常态化建设要依托多元的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增强校园文化活动的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和高雅性,从而使校园文化质量得到提升和优化,使高校学生的文明修身建设常态化。

3.3 各种类型的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文明修身常态化建设的重要平台

良好的道德结构是知、情、意、行的完整统一。不论道德认知,还是道德情感,其最终目标是引导学生将内化的教育外化为道德行为,这也是大学生修身教育的实践性所要求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引导大学生由道德认知到道德实践,进而内化为道德品质的桥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生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如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三下乡”活动、社会调研活动等,对社会的主流价值观点不断地判断和实践,能够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和认同;通过对祖国和社会发展变化的了解,能够激发大学生对祖国、对人民、对生活的热爱,树立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通过服务社会,可以培养大学生奉献精神、敬业精神、协作精神;通过深入基层和接触人民群众,可以培养大学生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总之,在社会实践中,大学生可以了解自我、实现自我,接触社会,发现不足进而提升自我,达到文明修身常态化建设的目的。

文明修身工程不仅仅是大学阶段瞬间的火花,它贯穿于学生成长的一生,应该结合自身的学习特点、思想状况,能够从进行人生设计高度去思考实践,最终达到文明修身立国、立人的目标。文明修身工程不能浅尝辄止,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要坚持常态化建设的思路,坚持不懈地严格要求自身,从而真正提高自身的修养。有了坚持到底的决心,陋习才会慢慢改掉;有了坚持到底的决心,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得以形成;有了坚持到底的决心,才能将大学生文明修身进行到底!

参考文献

[1] 倪鸿燕,施进华.文明修身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高等农业教育,2006(4).

[2] 李冬平.高校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初探[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

[3] 张国启,王忠桥.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视野看现代文明修身的价值[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9).

生态思想论文篇8

【关键词】大学生 生态文明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5C-0061-03

继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之后,在党的十报告、十八届三中全会又分别系统、完整地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总体要求和改革方案等,此举意义十分重大。高校是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合格人才的摇篮,在实施生态文明教育中发挥着引领示范的作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必须抓住生态文明教育的契机,通过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路径,担负起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重任。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增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主阵地

(一)生态文明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应有之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要途径,在整个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政治性、德育性、发展性等特性,这些特性决定了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其教学研究范畴是十分必要的。

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政治性。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以宣传党和国家的重大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为己任,帮助大学生认知时事、认同政策、认清大局。党的十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不仅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中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明确要求,而且⑵溆刖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道,纳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十八届三中全会则具体落实了在生态方面的改革方针,首次提出“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政治引导和政策宣传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必然要及时适应这一新形势,承担起服务党的宣传事业的重任,自觉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其教学内容的总体规划中。

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德育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担负着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务,其中,生态文明教育是其主要内容,而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目标。据有关调查显示,我国大学生具备一定的生态文明素质,但对生态文明认知较为浅薄,生态文明意识不强,不能把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转化为自觉自为的行动,破坏环境、浪费资源、奢侈消费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理念的培育显得尤为迫切。而作为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必然要把生态文明教育渗透到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当中,使大学生在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中实现现代人格的转换和提升。

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发展性。发展性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和主要内容与时俱进,不仅要反映国家政策发展的整体态势,而且应关注层出不穷的热点问题,不仅要正确认识现状,而且应放眼未来。生态问题日益得到人类关注,特别是我国当前面临环境污染,并已威胁到后代人生存和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顺应时展的需要,不断充实新的内容,把全球性生态问题与其教育功能紧密相连,把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置于生态这一大主题背景之下。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教育资源

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内容本身来看,有关生态文明的思想蕴含在各门课程的各章节之中,有不少内容都从不同角度、以不同视野渗透着生态文明新理念。

如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的学习中,在世界观部分首先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在人生观部分需要唤醒大学生关爱生物、善待生命的生态道德观;在价值观部分则需教育学生树立生态价值观和生态审美观;在法律部分需着重加强生态法律意识培养,从根本上促进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的养成。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学习中,有专门论述生态文明的章节内容,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等理论问题的分析和阐释,并结合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让大学生意识到生态文明建设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不仅是国家重大的战略任务,也是每个公民都应该自觉承担的社会责任。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学习中,可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一方面利用正面的生态历史素材树立学习榜样,培育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理念;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历史上破坏生态环境的负面素材警示后人,以史为鉴,汲取经验教训,让学生深刻意识到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严重危害,从而增强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帮助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生态世界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学习中,可突出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的教育。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视角回答了在人与自然关系的探索中,人类处于什么样的地位,起着什么样的作用,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并提供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途径。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为人类摆脱生态危机提供了重要启示,也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成就美丽中国奠定了重要的哲学基础。由此看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教育资源,这是高校其他学科都无法比拟的,因此,突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中的作用意义深远。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的形成提供道德基础和法律保障

在当代社会,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已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全球性问题,全世界正面临着严峻的生态危机。生态危机的加剧体现了我们人类在人性上的弱点。可以这么说,生态危机的实质就是人性危机。“正是人性处于危险之中以及人对自然界的恶,才最终导致了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恶行为和生态危机的恶结果。”因此,培养大学生的生态道德观是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形成的关键。作为实施德育教育主阵地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生态道德教育是其重要内容。在实施德育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帮助大学生学会判断人与自然关系中的是非善恶,引导其选择合理的生态行为,培养其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习惯,从而为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的形成奠定基础。

保护自然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不仅需要道德的支撑,同时也需要法律的保障。两者缺一不可,如果说生态道德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价值引导,那么生态法规则是生态文明建设最终得以实现的制度保证。为此,在对大学生进行生态理念培育的过程中,除了加强生态道德教育,还要加强生态法律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传授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知识,告诉学生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我们应借助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有利的教学平台,不失时机地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法规和法律的宣传和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生态文明法律理念,养成环境自律精神,自觉地成为生态保护的实践者、宣传者和推动者。

二、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

(一)生态文明的长效机制

教学是高校的重心,生态文明教育主要是通过教学主渠道完成。就教学内容、知识点而言,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可以实现同构。也就是说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不用另起炉灶,另编教材,也不用增加课时,而是将生态文明教育内容有机地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并使其常态化,通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主阵地使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成为常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主干课程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教育资源,有些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内容表面看与生态问题没多大关联,但实质上都具备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适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生态文明理念的教育。这就需要教师深入专研教材,充分挖掘隐含在教材中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精心选好切入点,并作适当补充和调整。以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例,该课程最新版教材在第八章中专门增加了一节“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内容,我们可在此章节中全面系统地介绍生态文明的知识。除此之外,在其他章节中所隐含的相关知识点,可以进行强化教育。笔者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个点切入:讲科学发展观时,突出马克思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一脉相承的发展思想――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特别引导学生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之间的内在关联,阐明建设生态文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前提和基础,讲究生态文明切实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符合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是统筹兼顾根本方法的具体运用。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内容时,强调目前我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已对经济发展构成严重制约,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不足等问题,经济社会的发展将难以持续,从而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国民经济必须要在生态文明的环境下走持续健康发展之路。在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鼓励学生弘扬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传统美德,倡导健康适度的消费心理,将绿色生活、低碳行动形成一种习惯。讲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通过反思历史、观照现实,进一步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明确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人类的共同命运。总之,高校思政课中蕴含着显性或隐性的生态文明教育因素,要依据各门课的内容和特点、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各有重点,相辅相成,形成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教学内容体系。

(二)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

以多种灵活有效的方法,将生态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中,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促进学生达成对生态文明的知、信、行的统一。

案例教学法。通过展示具有现实意义的案例,开展反思与分享活动,促进大学生对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理解把握。例如,在思修课的法律教育部分,引入典型的破坏生态环境的案例,以反面的事例达到正面教育的效果,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在纲要教学中,教师应收集梳理人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活动历史,特别注意整理其中的典型案件,帮助学生鉴古知今。在案例的选择上,可开发利用本土资源,使案例材料乡土化,让枯燥的课堂“活”起来。笔者在教学当中,就采用了“南宁朝阳溪巨变”“柳州镉污染事件”“南湖湖泊综合治理”“南宁荣获联合国人居奖”等学生熟悉的本土案例,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和形象性,激发学生兴趣,有助于更好地实现生态教学目标。

自主探究法。教师预设一些有探究意义的主题或者有争议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生态问题。围绕教学内容,笔者在课堂上布置了以下讨论主题:“保护环境主要是靠自律还是法律”“文化遗产以开发为主,还是以保护为主” “人类社会进步是否必须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等。学生根据主题内容去查阅资料,分析与思考并最终明确自己的观点,从中提高了搜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在课堂上展开激烈的主题讨论,在讨论中寻找分歧,在分歧中寻找对错,这种在讨论中明确问题答案的方法,可以增强生态文明教育效果。

情景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是变说教式为情感激发式教法的运用,即根据教材主旨,通过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创设虚拟或真实的情景,激发学生的情感进行生态教育。例如,给学生看一组绿色的图片,抛出“由绿色想到什么”“如何让绿色更长久”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把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图片与被污染的河流、被砍伐的森林、被虐杀的动物图片作比照,让学生深刻认识要留住美丽的画面必须要为愚蠢的行为负责。通过播放“建设生态文明,守住绿水青山”等视频,及制作一些我国与其他国家的资源消耗的统计图表对比,强烈刺激学生的感官,增强生态忧患意识。

(三)在实践教学中增强环保体验

发挥学生社团作用,践行生态意识。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学校潜在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院思政部的教师主动担任各社团的指导老师,适时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以环保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如通过“演讲与口才”协会,开展“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美丽广西”的诵读和演讲活动,让同学们掌握生态文明的理论知识的同时,成为环境保护的宣传者。通过“青年志愿者”协会,开展暑期三下乡的生态环保义务劳动,通过植树造林、新修水利、清洁乡村,增强学生服务社会、美化家园的意识。通过“环境保护协会”,开展“抵制课桌文化,构建和谐校园”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接受生态文明的熏陶。

依赖高校特色资源,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应与各自专业、环境、文化等特色资源相结合,走各具特色的生态文明实践教育之路。例如,我院结合电力专业特色,组织学生到水电站开展“探寻电力企业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企业调研活动,帮助学生认识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含义和重要意义,在提升专业知识中增强了环保意识。同时,高校可充分利用现有的校园环境资源,借助环境资源的实体,全方位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如2014年我院思政部举行以“践行节能低碳 建设绿色校园”为主题的实践教学活动。该活动以微电影比赛的形式,展示了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20部关于环保的微电影作品。这些作品取材于我院学生的校园生活,视角独特,立意新颖,同学们在参与的过程中既教育了自己也教育了他人,为我院的生态文明建设传播了正能量。

利用环保节日和生态环境教育基地,创新生态教育实践机制。一是充分利用“3.12植树节”“4.22地球日”“5.31世界无烟日”“6.5世界环境日”“9.16臭氧日”等与环境有关的节日,广泛开展专题讲座、知识竞赛、摄影征文比赛、环保走秀等丰富多彩的环保宣传活动,唤起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二是充分利用生态工业园、自然保护区、植物园、文化场馆等创建生态环境教育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参观学习、义务劳动、生态体验等活动,在增强生态教育实践性和趣味性的同时,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生态文明信仰的形成。

【参考文献】

[1]曹孟勤.人性与自然:生态伦理哲学基础反思[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宣裕方,王旭烽.生态文化概念[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2

[3]陈军绘.“美丽中国”视域下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13(3)

【作者简介】周 妍(1985― ),女,广西南宁人,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莫 丹(1987― ),女,广西南宁人,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上一篇:城市化发展范文 下一篇:商业健康保险市场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