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生未来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09-23 15:56:27

临床医生未来工作计划

临床医生未来工作计划篇1

关键词:临床路径;头皮良性肿瘤;管理;护理

近年来,随着看病贵、看病难成为人们日常生活非常关注的热点之一,我国出现了一种新的医疗护理模式-临床路径[1],作为提高医疗护理质量、降低医疗护理费用的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在临床逐渐被采用。2011年,我院将临床路径应用于部分疾病的管理,我科自2012年1月,将此模式应用于头皮良性肿瘤的管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5年3月~2013年5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头皮良性肿瘤患者41例,自2012年1月对此病实行临床路径管理,此后1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入选病例均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D23.403疾病编码,且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如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临床诊断的成人患者,性别不限。对照组为实行临床路径前,与临床路径组相同条件的26例患者组成,实行传统的项目收费及医疗护理模式。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方面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1.2.1病例选择 选择进入临床路径的对象应遵循临床效果好、无并发症、其他诊断不影响第一诊断的原则。门诊医生在工作中发现此类患者,及时完善检查,诊断明确后,在争得患者同意后收住院。病房主管医生及时向科主任汇报患者情况,经科主任审核符合临床路径要求,主管医生向患者或家属告知列入临床路径管理的内容和情况,如患者或家属同意,由主管医生和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时由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进入临床路径。若在治疗过程中需要调整方案(用药品种、住院天数、护理级别等),应经科主任同意,及时和患者或家属沟通,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退出临床路径。

1.2.2制定临床路径诊疗流程 其内容包括评估、手术方法、用药方法、饮食、术前准备、手术前后宣教、术后护理、活动、治疗护理结果、出院指导共10项,分为3个方面:医生日标准诊疗计划、护士日标准护理计划、患者及家属的日活动参与计划。头皮良性肿瘤预计住院3d,设计好路径表。把医生的诊疗计划、医嘱及护士的护理程序等内容有序地排列在一张表上,作为医护共有的路径表;将患者住院期间每天、每班次需要接受的诊疗、护理及参与活动内容列入一张表,作为患者的路径表。

1.2.3实施 观察组患者从入院即进入临床路径。主管医生、责任护士按照设计的临床路径各司其职。具体方法:①第1d,主管医生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初步诊断,完成"住院志"和首次病程记录;上级医师查房、术前评估、确定手术方案,完成术前小结,与患者或家属沟通,签署手术同意书,下达手术医嘱,联系手术室。责任护士评估患者病情,完成入院介绍和执行术前医嘱,根据患者需要,协助完成术前准备;②第2d,完成手术,执行术后医嘱,主管医生和责任护士按早路径表指示,所有项目都必须按时完成,因病情变化等原因不能按要求执行的,记录原因及干预措施。已执行的内容打"√"并签名,未执行的不签名;②第3d,协助患者办理出院,做好出院宣教并发放满意度调查表(此表为我院自制量表);④做好资料的收集及统计,做好终末质量评价,判断效果以指导临床;⑤患者出院后,做好月回访工作,及时找出不足之处,完善方案。

1.2.4观察指标 ①医护质量:有无并发症;②住院费用:即住院期间HIS系统生成的所有住院费用;③住院天数:是否按照预计天数顺利出院;④患者对医疗、护理工作的满意度;⑤月回访满意度:回访内容包括伤口情况、有无发热、对整个就医过程及术后效果的满意度。

1.2.5统计学方法 建立Epi.数据库录入数据,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进行描述,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进行描述。

2 结果

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月回访均未无发热、伤口感染等,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对医疗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经t检验有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①P

3 讨论

3.1头皮良性肿瘤作为临床路径管理病例的优点 临床路径一般以高容量、高费用、治疗护理有一定模式可循、变异较少、病员充足、治疗效果和住院天数较明确的疾病或手术为对象[2]。头皮良性肿瘤作为头皮的良性肿物,如头皮脂肪瘤、皮样囊肿和上皮样囊肿、血管瘤等,定性比较容易,发病范围相对局限,临床效果疗效较好、并发症的发生率很低,作为临床路径管理,医护人员精力不会牵涉过多,管理起来比较容易,住院时间控制较容易,符合临床路径进行单病种管理严格工作顺序、准确时间要求的特点[3]。

3.2缩短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优化医疗资源 临床路径是美国医院在临床服务中用来控制医疗费用和保证医疗服务质量的成功手段,并被其他发达国家的多数医院所借鉴[4]。而所谓临床路径是为患者在住院期间提供新的医疗护理模式,是医护技共同针对患者群体,以时间为横轴,入院指导、检查、用药、治疗、护理、饮食、活动、教育、出院计划等为纵轴制定日程计划表。由表1可以看出,对患者采取更加科学、合理、适宜的治疗方案,压缩了成本支出,实实在在地做到了"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避免了因各种工作不协调、不连贯而延长无效住院日的状况,使服务对象获得最佳的医疗护理服务。

3.3临床路径管理改善服务质量,提升患者综合满意度 临床路径针对某一病种制定有严格工作顺序、准确时间要求的照护计划,从心理、社会、人文等方面为患者制定了最全面的个体化服务流程图[5],可避免由于个人水平造成的护理缺陷,体现了"以人为本",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护理照顾。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对医疗护理工作及月回访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李旭,杨家林. 国内外护理新进展[M]. 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174-175.

[2]戴红霞,成翼娟. 临床路径-科学高效的医疗护理管理模式[J]. 中华护理杂志, 2003,38(3):208-211.

[3]康熙雄,王雅杰,张锟,等. 检验医学中的临床路径[J]. 中国医学新闻,2005, 20(20):19.

[4]章晓军. 介绍日本新生儿临床路径[J]. 护理与康复杂志,2003,2(4):254-255.

临床医生未来工作计划篇2

随着医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保证并提高临床医学实践教学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总结了“90后”医学本科实习生的特点,目前临床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对一临床实践教学指导”模式,阐述了“一对一临床实践教学指导”的优势。

“90后”医学本科实习生特点

独生子女,娇生惯养:目前进入临床实习的本科医学实习生多系90年以后出生,在家中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思想开放,个性张扬,且价值观念新颖,不能吃苦耐劳。

抗挫折能力差:在临床工作中,由于环境生疏,诊疗程序不熟悉,加上人际关系复杂,每个人都可能遭受困难和挫折。面对困难和挫折,“90后”医学实习生常常会产生怨恨、退缩等消极情绪,并对未来失去希望和信心。在面对患者的误解或老师的批评,不能正确面对,容易产生心理失衡,严重时甚至心理扭曲,影响学习、工作,甚至影响健康。

沉迷于网络,心理空虚:我国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对网络有着前所未有的依赖,“上网”已经成为一种最基本的学习技能。“90后”医学实习生是自我防护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都比较弱的群体,当实习或工作过程出现了挫折或疑惑,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逃避工作压力,长此以往,导致心理空虚。

部分实习生“眼高手低”:部分学生对待临床操作技能上,总认为很简单,不愿意多动手去做,只学到皮毛,操作不熟练,导致在临床技能考核时,无菌操作不规范,错误频出。

目前临床实践教学中存在问题

医学体制改革对临床实习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患者有权利选择他信任的医生看病,从而拒绝实习医生的问诊、查体,并拒绝实习生进行相关操作,使实习医生自信心受挫,临床实践机会减少。

医患关系紧张对临床实习的影响:随着人们的法律意识的增强,以及对医院、医生要求的提高,目前状态下关于医院、医生的负面报道越来越多,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度下降,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多让实习生动手操作,就增加了医患纠纷的风险,因此一部分临床带教老师不敢放手给实习生提供操作机会,以免给患者增加痛苦,引起纠纷和投诉,影响自己的声誉,给医院、科室和个人带来麻烦[1]。

部分带教老师带教意识淡薄:在目前的就医环境下,患者更相信大医院,因此倾向于大医院救治,而承担教学任务的各大医院,各科室均人满为患,负责具体带教的教师均为临床一线医生,工作繁忙且辛苦,参与带教工作所得到的报酬与付出不成比例,导致临床医师带教的积极性不高。另外,实习带教任务是软指标,人人带教,而责任并未落到个人,最终导致实习医院带教老师带教意识淡薄,影响了实习质量。

临床实习与考研、就业之间的矛盾: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及医疗水平的提高,患者对医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重视医生的学历水平及工作经历,因此各大医院在招收医学毕业生时也越来越倾向于选择高学历人才,以上种种原因使得大多数医学生不得不加入考研的队伍中去。医学生的实习期一般为每年的7月至次年6月,而考研一般定在每年元旦左右,处于实习期的中间阶段,由于考研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及精力,与临床实习形成了冲突,而大部分同学选择将精力重点放在考研上,从而对临床实习敷衍了事,常常迟到、早退甚至矿工,即便是在工作岗位上也是“人在曹营心在汉”,不能正确的看待临床实习,而最终名利双收的只是少部分人,大部分同学以失败告终。而考研以后的几个月实习时间,对于少部分通过研究生初试的同学,要花大量的时间准备下1次的复试,以及录取后的面试;对于大部分没有通过研究生考试的同学,面临着就业压力,不停地参加各种各样的招聘与面试,临床实习几乎成了摆设。

一对一临床实践教学指导的优势

提高实习重要性的认识:临床实习是理论联系实际,对医学生进行综合训练的重要环节,是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教育的重要阶段。因此,无论是学校、医院还是学生个人都应该充分重视临床实习。当实习医生被分配的医院后,医院选择优质师资,对实习同学进行“一对一”辅导,所谓“一对一”是每个实习医生在医院里有一个固定的指导老师,此指导老师负责配合科教科对实习医生的实习轮转时间制定,指导并监督实习医生的临床实习,解决实习医生在实习中遇到的难题,并对实习医生进行定期考核。指导实习生正确认识临床实习与考研、就业的关系,并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实习同学及带教老师对临床实习重要性的认识。

加强临床实习管理:实行“一对一”指导老师辅导,责任到人,有利于有效的贯彻科教科制定的实习生行为规范,指导老师可按计划有序的对实习医生进行“一对一”辅导,具有针对性,从而加强了临床实习管理。

有利于加强实习生的技能培训与考核:实行“一对一”指导老师辅导,指导老师可不定时的进行摸底测试,切实了解实习医生的理论基础和临床操作能力,并根据实习生轮转科室,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临床技能培训,并定期考核。曾有人提出在护理本科临床实习中实行“一对一导师制”,结果通过成绩考核发现,此种方法学生成绩优于普通带教方法[2]。

有利于指导学生正确处理好临床实习与考研、就业的关系:实行“一对一”指导老师辅导,重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两者的关系,并根据学生自身基础及特点,制定科学的考研复习计划与临床实习计划,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使临床实习与考研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在考研结束后,尽量利用周末时间有计划有目的的参加实习生招聘会,以免学生丧失宝贵的实习机会。

有利于协助学生处理好师生及医患之间的关系:实行“一对一”指导老师辅导,师生之间接触较多,且较为深刻,使师生之间关系更加融洽。另外老师在带教过程中做到以身作则,指导学生如何处理医患之间关系。师生及医患之间关系的和谐使临床实习变得轻松、有趣,从而使临床实习对实习医生有更大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李颖,赵东晖,陈启仲,等.临床实践教学的困境与思考.医学教育,2009,47(7):134-135.

临床医生未来工作计划篇3

关键词:临床路径;持续医疗质量改进;PDCA循环

为进一步适应我国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临床路径作为一种新内容被纳入到医改中。临床路径是一种多学科合作的医疗服务管理模式,强调医疗和护理的标准化与规范化,其目的是为了减少患者医疗成本,持续改进医疗质量。PDCA循环也被称为戴明环,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我院于2015年7月在妇科子宫肌瘤治疗临床路径管理中实施PDCA循环,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实施PDCA循环前后收治的153例和149例子宫肌瘤患者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年龄在(43.17±0.25)岁,肌瘤平均大小为(4.21±0.32)cm。观察组患者年龄在(42.25±1.03)岁,肌瘤平均大小为(4.33±0.19)cm。两组患者的年龄、肌瘤大小等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 实施方法

1.2.1 计划(P)

科室成立临床路径实施小组,科室主任、各级医师以及护士等相关人员参照国家卫计委颁布的子宫肌瘤临床路径治疗规范,讨论制定出符合我院实际的子宫肌瘤路径文本及表单。根据《单病种相关非特异性评估指标》,科室制定了包括工作量、效果、效率、抗菌药物应用及患者满意度的监测制度,目的是探索适合科室发展的管理模式、工作制度及质量持续改进体系,更好的服务于患者。

1.2.2 实施(D)

协调各专业之间共同合作,按照计划实施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路径。科室参照临床路径表填写患者的术前检查项目、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等,联系手术室,按照计划进行手术治疗。治疗过程中,为预防术后切口感染应科学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护理人员应该加强患者的健康宣教,告知患者疾病相关知识及术后注意事项,加强巡视,注意患者的病情变化等,通过调查问卷或者电话随访进行满意度调查。

1.2.3 检查(C)

利用三级五步检查法,临床路径实施小组收集病种的相关信息,评价变异和退出情况,并汇报给医务科,医务科分析总结后,提交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进行讨论,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将信息反馈给科室临床路径实施小组进行整改,针对变异复杂且特殊的病例,邀请相关专家进行会诊或院内讨论等,以便应对变异的再次发生。

1.2.4 行动(A)

开展临床路径一段时间后,将入径与未入径的数据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对变异的合理性进行分析,作为改进的依据。每月医务科将各类统计指标反馈给科室主任,组织实施小组进行讨论,针对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的各类问题,积极寻找其发生根源,并进行处理。将未成功解决的问题放置于下一轮PDCA循环中,不断推进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

1.3 统计学方法

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

2 结果

PDCA循h实施后,患者的住院时间、平均抗生素应用次数、平均手术费用及患者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实施前(P

3讨论

临床路径是一种针对单病种质量进行的管理方法,是适应医疗改革发展而提出的医疗质量管理模式。临床路径的开展需要联合医疗、护理、药房、医技室及医务科等多个部门,通过整合资源,实现服务流程的再造,是一项耗时又耗力的工作,需要联合一种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来不断促进其在临床的应用。

PDCA是一种有组织性和计划性的科学管理模式,通过制定计划、实施、检查反馈和行动,及时发现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为患者提供最合理、最科学的治疗方案。

本研究中,在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开展PDCA循环,有效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了抗菌药物应用次数和手术费用,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P

综上所述,PDCA循环应用于临床路径管理效果十分显著,有助于医疗质量的持续性改进和患者满意度的提高,值得在临床广泛开展。

参考文献:

[1]刘芳,胡旦红,张玉芳等.PDCA循环在子宫切除术临床路径变异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4,30(3):194-196.

临床医生未来工作计划篇4

    1材料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某高校2010年5-8月参加临床实习的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共200名;参与临床实习带教的2所三甲医院分别抽取25名带教医生,包含实习计划中的所有科室,共50名。学生要求完成临床实习的教学计划,具体标准参照《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实习教学大纲》,带教医生为教学安排的指定的老师,排除临时带教的医生。

    1.2参与程度的判断标准

    参照《临床实习教学大纲》,以学生自我评估和带教医生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临床实习的参与程度进行判断。实习过程中较多担任主要诊疗角色者可认为常有并深入参与实习,较多担任诊疗助手角色者可认为有时参与,较多担任与诊疗关系不紧密的其他工作者可认为较少参与,多数情况下不参与诊疗及相关工作者可认为从不参与。

    1.3资料收集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并结合突击抽查及核查病历记录,病事假记录。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0.0软件处理数据,分类资料用χ2检验,显着性检验水平P<0.05,计算RR值及相关系数。

    2结果

    2.1实习生

    2.1.1临床实习期间主要精力投入及参与诊疗程度

    全心投入临床实习有126人,占63.00%;该组实习生中常有并深入或时有参与临床实习的有111人,占88.09%。未全心投入临床实习者74人,其中为考研做准备有29人,占总人数的14.50%;为出国做准备有14人,占总人数的7.00%;为找工作做准备有31人,占15.50%;该组常有并深入或时有参与临床实习的有17人,占22.97%。

    2.1.2影响参与度程度的原因

    认为老师不给机会的实习生有110人,其中有30人少有或从不参与实习,占27.27%;认为法律制约(主要体现在我国医学生实习缺乏法律界定及保护)的有56人,其中有27人少有或从不参与实习,占48.21%;认为医患关系紧张者34人,其中有15人少有或从不参与实习,占44.12%。

    2.1.3临床实习期间主要精力投入及实习知识掌握程度

    全心投入临床实习组的126人中,对病人疾病详细掌握者有88人,占69.84%;一般掌握者32人,占25.40%;没掌握者6人。其他未全心投入临床实习者组中,对病人疾病详细掌握者有33人,占44.59%;一般掌握者30人,占40.54%;没掌握者11人。

    2.1.4临床实习期间主要精力投入及参与诊疗程度的相关性指标

    在全心投入临床实习的学生中,参与度较高的人数占到了88.10%;而未全心投入到临床实习中的学生,参与度较高的只有22.97%,前者参与程度较高的人数明显高于后者,前者与后者相比其RR值为3.84(χ2=85.81,P>0.005,表1),呈强关联。

    2.1.5影响参与度的原因与参与度关联性指标

    老师不给机会、法律制约(法律没赋予实习生诊疗权限)、医患关系紧张这3个因素都直接与实习生参与程度高低有很强的关联性,列联系数r为0.775(χ2=17.33,P<0.005;表2)。从调查来看,其重要性从重到轻依次为老师不给机会、法律制约、医患关系紧张。

    2.1.6临床实习期间主要精力投入及实习知识掌握程度的相关性指标

    在全心投入临床实习的学生中,掌握实习知识的人数占到了95.24%,而未全心投入到临床实习中的学生,掌握实习知识的人数占85.14%,前者掌握实习知识的人数高于后者,前者与后者相比其RR值为1.12(表3),关联性较弱。2.2带教医生

    2.2.1影响带教医生教学的原因及鼓励学生参与诊疗程度

    认为法律制约的带教医生有23人,其中有8人少有或从不鼓励学生参与实习,占34.78%;认为学生积极性不高的有12人,其中有4人少有或从不鼓励学生参与实习,占33.33%;认为医患关系紧张者9人,其中有6人少有或从不鼓励学生参与实习,占66.67%;认为临床工作繁重者4人,其中有4人少有或从不鼓励学生参与实习,占100.00%;认为带教无价值体现者2人,其中有2人少有或从不鼓励学生参与实习,占100.00%。

    2.2.2影响带教医生教学的原因及鼓励学生参与诊疗程度的关联性指标

    法律制约、学生积极性不高、医患关系紧张、临床工作繁重以及带教无价值体现这5个影响带教医生教学积极性的因素,都直接与带教医生是否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诊疗实践有很强的关联性,列联系数r为0.922(χ2=16.81,P<0.05;表4)。从调查来看,其重要性从重到轻依次为法律制约、学生积极性不高、医患关系紧张、临床工作繁重、带教无价值体现。

    3讨论

    3.1预防医学生临床实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调查显示,有63%的实习生能够全心投入到临床实习中,通过比较全心投入与未全心投入学生在临床实习中的参与程度,我们发现,投入度与参与程度有很强的相关性(RR=3.84),换句话说实习生的精力投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临床实践的主动参与程度。通过比较全心投入和未全心投入的学生在临床实习中知识掌握程度发现,投入度与知识掌握程度相关性RR值为1.12(χ2=85.81,P<0.005),说明二者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实习生的精力投入会影响其临床实践的知识掌握程度。在37%的未全心投入临床实习的学生中。考研、找工作以及出国留学成为影响学生在临床实习期间精力投入的主要因素。这除了与时间冲突有关外,可能还与预防专业学生对待临床实习的态度有很大关系。预防医学教学大纲对于临床方面的要求较临床专业低,易使学生潜意识里降低对自己的要求和约束;另外,预防医学实习生临床医学基础知识较为薄弱,易产生挫败感,面对临床实习中的困难,若处理不当,学生容易消极应对,影响实习质量。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在校除了学习预防医学的专业知识外还要学习临床医学的大部分内容;大纲要求的实习内容涉及急性传染病防治、慢性传染病防治、地方病防治、计划免疫、学校卫生、职业卫生监督与健康体检、预防接种及健康教育等诸多内容。而当前预防医学学生的实习计划普遍较短。有限的实习时间与丰富的实习内容之间的冲突也是影响实习质量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分析影响实习生参与临床实习程度的因素时发现,带教医生不给机会、法律制约和医患关系紧张成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r=0.775)。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预防专业实习生临床实习参与效果的好坏还与带教医生和社会医疗氛围有很大关系。带教医生往往身兼医疗、教学、行政等多种职能,实习教学活动难以严格落实的情况时有发生[1]。其对带教的正确认识以及对预防医学专业实习生的正确对待是确保预防医学学生临床实习取得较好效果的直接保障;良好的社会医患环境也有利于实习生开展临床实践。在分析影响带教医生鼓励学生参与临床实践的因素时发现,法律制约、学生积极性不高、医患关系紧张、临床工作繁重以及带教无价值体现成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r=0.922)。由此我们可知主要影响带教医生积极性的原因是以上5点,进而影响学生临床实习的学习效果。

    3.2提高临床实习质量的对策

    3.2.1端正学习态度,合理应对考研、就业等与实习的冲突

    针对上述情况,要积极帮助疏导学生。首先,我国医疗卫生人才稀缺,国家应制定医学生就业政策,鼓励引导毕业生积极就业。其次,学校及实习医院应关心并帮助实习生正确面对毕业考试、择业、升学等与实习的冲突,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提供相关资讯并给予必要的指导。此外,可考虑调整教学计划,让学生提前进入临床实习,这有利于减少考研、就业对学生实习的影响[2]。建议提前做好实习前的专业训练。西方医学教育优于我国,学生须完成工科学习后才能学医,学习时间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实习及训练[3]。另一方面要严格考核制度,促使学生努力学习,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采取教学目标管理,利用“目标激励法”,让学生制定近期和远期目标,促使他们养成主动学习的态度[4]。注重对实习考核方法的分析总结和改良,临床技能考核采用临床能力综合考核[5]。严格实习纪律管理,严格执行请假制度,尤其在实习后期更要加强。临床实习成绩及表现与毕业挂钩,使实习生主动争取实践操作,自觉按《实习大纲》要求完成实习任务,并自觉遵守实习手册管理条例。

    3.2.2增强风险意识,完善法律法规,保障临床实习

临床医生未来工作计划篇5

随着人口结构继续向老龄化趋势的发展,社区医生也将会越来越多地接触到行动不便,全身病情复杂的病人,牙医不再仅仅是为行动方便的、全身情况良好的患者看牙病,更是为更多的患者解决口腔问题,提高生活质量。因此,作为口腔科医生也要首先考虑患者的全身情况,排除患者性命攸关的问题,再考虑治疗口腔疾病。年轻医生对此必须有深刻的认识,才能保证医疗的安全。综合性医院的口腔门诊,存在大量的全身病情复杂的患者,住院医师们能有机会对此类问题见多识广,迅速增长自己的临床经验,为以后的行医安全打下了重要的基础。在口腔科门诊的分科轮转中,包括在牙体、牙周、颌面外科及修复科等等的轮转中,住院医师接诊了大量的门诊患者,在每天高强度的诊断治疗中,熟练和提高临床技能,做到常见病练速度,疑难病练诊断,从而全面提高了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口腔医学中的正畸专业,由于病例的治疗周期过长,在国内是除正畸专业研究生以外的其他口腔医学生几乎不参加实习的科室,但正畸是口腔医生为患者制定口腔综合治疗计划时不可避免要遇到的问题,可以说,正畸专业已成为大多数口腔全科医生的临床能力的短板。为此,我们安排住院医师在口腔正畸科一定时间的轮转,让他们对正畸有直观的认识,积累临床经验,为日后的“口腔综合治疗计划”开扩思路,使之更为科学。教师专业选择我基地在口腔医学的各个专业为住院医师选择了从事临床工作十年以上、经验丰富、综合能力强的的临床带教教师,几位教师不仅擅长自己本专业的二级学科,而且在口腔医学的其它二级学科也有相当丰富的经验,是能力较为全面的口腔全科医师,这样就避免了因教师在专业水平的欠缺而影响对住院医师的通科能力的培养。

通过这种方式的训练,住院医师把各专业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对待疾病高屋建瓴,诊断、鉴别诊断的水平和临床综合思辨能力得到了全面提高。在分科训练中,我们向住院医师强调要诊断明确,提出“寻找主诉牙”的理念。患者的口腔中往往会存在多个牙齿有问题,症状最突出的牙齿也不一定就是引起疼痛的病原牙,向住院医师强调要在复杂口腔疾病的乱麻中梳理出主要矛盾,解决主要问题,防止误诊误治的发生,然后再择期系统治疗其它病患牙。在为患者制定口腔综合治疗计划的同时,我们向住院医师强调不仅要全面诊断和治疗患者的全部口腔疾患,更要结合患者的全身基础病的情况,按疾病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为患者制定出治疗的先后次序,从而为患者提供最全面、最可靠的口腔卫生保健服务,将疾病的治疗及三级预防理念渗入到治疗的每一个环节中去。临床操作能力训练的标准口腔医学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治疗过程以临床操作为主,因此对医生的动手能力要求很高,某种程度上,口腔科医生既是高强度的脑力劳动者又是高强度高精细度的体力劳动者。我们对于基地的住院医师的临床能力训练是以规范化培训的要求为纲领,要求住院医师严格按照规范操作和流程对患者进行治疗,防止差错发生。住院医师在日常的接诊过程中处理大量的门诊及住院患者,临床技能日趋娴熟,并向着精湛的目标迈进。定期专题讲课,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科室定期为住院医师组织专题讲课,由基地内专家和带教老师进行授课,内容涉及学科前沿,新技术新疗法,精细解读临床某些操作的细节等。带教老师尽可能地将丰富的临床经验传授给他们,使他们少走弯路,尽早建立学习型职业生涯模式。另一方面,基地也安排年轻的住院医师走上讲台,进行专题讲课或病例汇报,并鼓励他们开展课间讨论。住院医师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不断梳理自己的理论知识,自觉了解学术动态,学习热情和探索精神受到极大激发,严谨的学风也日渐形成。对住院医师科研能力的培养住院医师在成长过程中,科研能力的提高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与临床技能的训练具有同样的重要性[4]。

在轮转中,我们引导住院医师以临床型科研课题为探路石,学习如何查阅文献,摸索着撰写论文,并提高科研意识和对课题的敏感性,把科研思路当成思维习惯,时时刻刻贯彻在日常的工作中。通过对临床病例日积月累的总结,住院医师们开始撰写论文并积极投稿。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样的培养将会对他们的科研生涯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对医德医风、工作作风的培养“以人为本,爱伤护伤”是我们主要倡导的医生职业道德标准。工作中要求住院医师尽量按无痛原则进行操作,避免因操作不当对患者造成新的伤害,对于有心理健康缺陷的患者给予相应的人文关怀,使住院医师能够理解责任心和爱心是医疗工作者的第一必备素质。未来社会需要的是高素质的医生,我们要求住院医师在工作中逐渐养成:认真的工作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负责、自律的良好品质,和谐的同事关系,优秀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我们提出:住院医师应从点滴做起,向着大师方向努力。住院医师只有在工作中的各个方面都追求精益求精,才能迅速成长起来。对住院医师法制观念的培养医患关系紧张是目前社会难以解决的难题,依法行医是保护医生和患者双方利益的基础。医院每年末召集住院医师大会,对当年诊疗中涉及到的法律问题进行总结讲解;口腔科基地每年举行多次小讲课,对住院医师进行口腔医疗纠纷的讲解和案例分析,让住院医师不断强化法制观念,依法执业,尽量避免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的发生。考核内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所要求的轮转考核,年度考核以及阶段考核均由教育处统一安排,对住院医师的培训起到了监督的作用。此外,针对口腔医学以临床操作技能为主的培训特点,我们制定了一套适合住院医师每天使用的考核表,详细规定了每项操作所应该花费的时间,需要达到的技术标准,并要求住院医师对每个患者的操作进行如实填写。这样坚持下来住院医师就能总结自己每阶段的工作数量、质量和效率,发现自己的进步就是从点滴积累而来,从而提高对自己的认同感,更有兴趣的投入到工作中去。

工作中我们要求住院医师治疗主诉牙同时为患者制定“全口综合治疗计划”,在完成对主诉牙的治疗后,通过复诊预约,为患者陆续治疗口腔中其它牙齿、牙周等疾患,从而完成对患者全部口腔疾病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现阶段我国的口腔医务工作者基本还处在为患者治疗主诉牙的阶段,绝大部分牙医还不能为患者提供进一步的口腔治疗,更谈不上为患者提供预防保健方面的服务。原因之一是因为我国口腔医生数量少,临床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牙医综合治疗理念尚未建立。我们认为,未来的口腔医生应该是患者所有急迫和不急迫的口腔疾患的守护神,通过“全口综合治疗计划”的实施,医生做到治疗、预防双管齐下,进而改变患者的就医模式,将牙病的三级预防不再停留在口头上,从而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口腔卫生状况。我们希望通过教学模式的改变,以“口腔全科医师”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全面提高住院医师的综合素质,为社会输送更多更优秀的口腔医生,这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作者:李菁 杨瑛 潘丽恩 黄晓峰 张方明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临床医生未来工作计划篇6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产科;剖宫产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医疗供求关系的复杂化,医患关系日趋紧张,“看病贵、看病难”成为影响百姓生活的焦点问题,让病人“早日康复、降低医疗费用”也是护理学者正在研究的重要课题。住院时间的长短是影响医疗费用的主要因素之一,在保证诊疗效果的基础上,缩短平均住院时间是降低医疗费用的有效措施之一。国外研究表明,临床路径以缩短平均住院日、降低医疗费用为特征,具有规范诊疗行为、节约卫生资源、控制医疗成本、提高医疗品质的重要作用[1]。临床护理路径是为具有特定诊断和治疗(手术)的患者群体制定的一种标准化、规范化的护理模式,是一种具有时间性和顺序性的整体服务计划,包含了质量保证、循证医学、药学、护理学等多种专业的先进的管理思想与方法,让患者从入院到出院都按照此模式进行治疗和护理[2],属于临床路径范畴。

我科在总结归纳以往护理实践工作的基础上,开展了剖宫产的临床路径研究。通过设定路径表实施护理,使孕产妇得到全面相同的护理,达到护理优质化的目标,并且使护理人员有章可循,增加了其工作的主动性、计划性、标准性。通过临床应用的效果比较,表明开展临床护理路径是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的可行途径之一。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将2010 年1 月~2010 年9 月期间,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64 例计划性剖宫产患者为研究组,选择同期内的504例剖宫产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产妇在年龄、孕产次、职业、经济状况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研究组根据临床路径表(见附表1),由医护人员按临床路径表的标准化流程合作完成治疗和护理,并接受相应的管理和监督。对照组采用传统医疗护理方法按常规医嘱进行护理,采用随机教育方法。

1.3 研究步骤

1.3.1 临床护理路径准备

在推行临床护理路径前对临床护理路径的概念、特点、应用价值等进行宣传教育,对科室内的护理人员开展相关知识的培训,分层次开展护士长、临床带教老师和护理骨干的重点培训,系统学习临床路径的相关知识、实施要点及处理问题的方法。

1.3.2 临床护理路径实施

两组均以整体护理为基础,研究组由临床护理路径小组成员按制订的路径表实施临床路径。由责任护士按照临床路径流程,向产妇详细讲解临床路径的目的、经过、服务和目标,取得理解和合作,征得产妇和家属的同意后,按标准确定产妇进入路径后按照临床路径表来完成各项治疗、护理、观察、健康教育等任务并详细记录,实施过程中不断了解产妇和家属的感受和意见,并定时讨论、修改。

1.3.3 评估指标

①平均住院日即从住院当日到出院当日;②平均住院费用即住院的所有医疗费用;③评估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情况,采用自制健康教育知识评估表,内容包括是否认真阅读临床路径与整体护理文本,是否理解及产前产后相关知识掌握情况;④患者满意度调查,采用本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在产妇出院时进行问卷调查。

1.3.4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卡方检验。

2 结果

统计结果研究组患者满意度、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但两组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2.1 两组患者住院天数与费用的比较

见表1。

3 讨论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健康需求越来越高。临床护理路径可以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跨学科的、综合的、整体医疗护理工作模式,是整体护理工作的深化,对改善医患关系,提升医疗质量,节省卫生资源,降低医疗费用具有重要作用。

3.1 提升患者满意度

通过临床护理路径,可使患者了解自己的护理计划及目标,并且可以就诊治计划提出自己的问题,增进了医患、护患之间多层面的交流沟通,有效地改善了医患关系,增加了患者的信任感,患者的满意度大大提高。在医疗护理工作面临挑战、竞争、机遇的今天,临床护理路径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我科今年开始开展计划性剖宫产临床路径,由于病例数有限,尚未得出满意结论,有必要扩大样本量做进一步研究。实施临床路径的优越性已经有所体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在各基层医院得以普及。

3.2 提高医疗质量

临床护理路径的内容基本是通过表格的形式制定,护理工作者根据临床路径表,对患者实施自入院到出院的系统化和动态化、连续性而又有针对性的护理工作,改变盲目机械地执行医嘱和被动地服务,主动协调各方面的工作,提高工作的主动性,促进个性化健康教育,充分显现健康教育的系统化和规范化,有效提高了医疗质量 [3]。

3.3 改善医疗品质

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 促进患者及家属了解治疗、护理和康复知识,能有效加强初产妇母乳喂养基本知识、新生儿护理基本操作技能及母婴保健基本技能,提高医疗品质,增进母婴健康。

3.4 缩短平均住院日

临床护理路径制定了合理的标准住院天数,并明确规定了每天的医疗计划,医护人员密切配合,合理高效的利用医疗资源,有效缩短不必要的住院天数。

3.5 降低住院费用

临床护理路径引入了成本医疗的原理,对医疗费用实行限额控制,规范医师行为,减少浪费,降低医疗成本,以达到降低住院费用的目的。

本研究今年刚刚开始,病例数有限,但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优越性已经有所体现。从表2可以看出,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为96.88%,与对照组相比,满意度大大提升,经统计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而研究组平均住院日和平均住院费用也有所降低,但因病例数较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随着临床路径的开展,护理研究工作的深入和护理计划的完善,实施临床路径的优越性和科学性将得到进一步验证。

4 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主要通过路径表的使用,可以提高护理效率,促进整体护理的深化,增加护理工作的主动性、计划性、标准性、规范性,是一个值得推广的工作模式。

参考文献

[1] Levin RJ, Ferraro RE, Kodosky SR, et al. The effectiveness ofa“clinical Pathway”in the management of laryngectomy Patients [J].Head Neck, 2000, 22(7):694-699.

[2] 戴红霞,成翼娟.临床路径-科学、高效的医疗护理管理模式[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3):208-211.

临床医生未来工作计划篇7

「关键词关键词,医疗机构,试验性医疗行为,医学伦理委员会,立法

从2004年2月10日,广东三九脑科医院进行了国内第一起用于戒毒治疗的脑科手术,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目前,全国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展了“手术戒毒”的治疗:北京、上海、江苏、辽宁、四川、湖南、福建等多家医院声明已成功施行了戒毒手术,但随着“手术戒毒”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也因此引发了医学界的正反大辩论。2005年2月卫生部向全国医疗卫生机构下发通知,要求停止用于依赖者的戒毒治疗的脑科手术。通知称,部分省市的一些医疗机构将脑科手术用于依赖者的戒毒治疗,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脑科手术戒毒是一种正在进行临床研究探索的科学项目,目前临床研究尚未结束,该项手术的毁损位点、技术要点、适应症、安全性、有效性等方面还没有作出结论。为保障患者的健康权益,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卫生部就脑科戒毒手术中的有关问题召开了专家论证会,指出该项手术不能作为临床服务项目向依赖者提供,要求暂停该项手术的进行。

根据已经接受手术的依赖者的情况看,此项手术有可能成为帮助依赖者戒除毒瘾的技术手段之一,因此卫生部将在严格管理和监督下进行科学研究,届时,研究成果将为各级医疗机构作出最有效的指导。卫生部要求开展此项手术较多的广东省和四川省的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专家研究制定科学的评价方案,对业已接受手术的患者进行观察和随访,以便客观、科学地确定该项手术的适应症、安全性、有效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该项技术的临床应用和深入研究的意见。卫生部在接到上述意见报告后,将组织专家进行进一步论证,再决定是否将此项手术用于戒毒治疗。

透过关于“开颅戒毒”存在争议的新闻,笔者在此想讨论一下我国对试验性医疗行为的管制问题,想呼吁一下关于医疗机构医学伦理委员会的立法。

传统意义的医疗行为可简单概括为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诊断治疗活动。但是,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民众生活观念的变化,上述传统定义已不能适应医学的发展和对患者保护的需要。目前在各大型医院,常常会使用危险与疗效均属未知(或国内首次使用)的新药物或新技术。实施这种医疗行为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医学进步,而诊疗的目的居于次要地位,所以被称之为试验性医疗行为,或人体试验。

1 医学伦理委员会设立宗旨和原则

医学伦理委员会旨在妥善实施临床试验性检查和治疗,保障受试者合法权益,促进我国医药事业的发展。应主要适用于从事试验性医疗行为的三级医院(含专科医院)。国家应支持医疗机构的医学科研工作,鼓励试验性医疗行为在三级医院的实施。

2 医学伦理委员会的设置、审批与登记

2.1 医学伦理委员会的设置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内的人口、医疗资源、医疗需求和现有医疗机构的分布状况,制定本行政区域医疗机构医学伦理委员会设置规划。医疗机构医学伦理委员会的设置应符合以下条件:①医疗机构为三级医院;②医学伦理委员会至少包括两个以上专家组;③具有符合资质要求的专家;④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要求的其他条件。

具有上述条件的三级医院,可以自行成立本院的医学伦理委员会。不具上述条件的三级医院,可以在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协调下,由多家医疗机构共同成立医学伦理委员会。医学伦理委员会的行为,由医院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多家医疗机构共同成立医学伦理委员会,由所审查事项涉及的医院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2.2 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批

医疗机构设置医学伦理委员会,应当向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下列文件:①设置申请书;②医学伦理委员会章程;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专家组设置及成员。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设置申请之日起30日内,作出审核结论。批准设置的,发给设置医疗机构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书。不批准设置的,将审核结果以书面形式通知申请人。

2.3 医学伦理委员会的登记

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对医疗机构医学伦理委员会登记以下主要事项:①医疗机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②医疗机构所有制形式;③ 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床位;④医疗机构注册资金;⑤医学伦理委员会章程;⑥医学伦理委员会的专家组设置;⑦医学伦理委员会的专家成员情况。医疗机构或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基本情况发生变化,必须在变化后30日内向原登记的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办理变更登记。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取得医疗机构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书,不得开展医学伦理审查工作。

3 医学伦理委员会的专家组

医疗机构医学伦理委员会应当依据医学伦理审查内容、专家委员学科专业的不同设置不同专家组,包括:药品审查专家组;医疗器械审查专家组;医疗技术审查专家组;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批准设立的其他专家组。

医学伦理委员会专家组组成人数应为13人,专业应集中在临床医学、临床药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学和医学心理学涉及多学科专业的,其中主要学科专业的专家不得少于专家组成员的二分之一。在医学伦理委员会中,本院主管医疗科研副院长为主任委员,其余12位委员由医疗机构聘请医护专家7人及非医护专家5人担任。其中医护专家委员,由内科、外科、精神科、病理科或检验科、护理部专家担任。非医护专家委员,由院内或院外社会工作者、伦理学专家、法学专家或社会贤达等担任。

现有专家不能满足医学伦理审查工作需要时,医学伦理委员会可以临时从其它省、自治区、直辖市医学伦理委员会邀请相关学科专业组的专家参加医学伦理审查。具备下列条件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可以成为医学伦理委员会专家:①有良好的业务素质和执业品德,从未受到过行政处罚或刑事处罚;②受聘于医疗卫生机构或者医学教学、科研机构并担任相应专业高级技术职务3年以上;③健康状况能够胜任医学伦理委员会工作。

医疗机构原则上应聘请本行政区域内的专家,组成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当本行政区域内的专家不能满足建立专家库需要时,可以聘请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的专家组成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医疗机构有义务对专家进行审核。审核合格的,予以聘任,并发给统一格式的聘书。

4 医学伦理审查工作程序

4.1 申请

医学伦理审查申请人首先应按照统一格式向医学伦理委员会提出正式资料,包括且不限于:①临床

试验申请书;②受试者同意书;③研究计划一份。

4.2 受理

医学伦理委员会应在收到医学伦理审查申请后的5日内应决定是否受理该申请。对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医学伦理委员会不予受理。不予受理的,医学伦理委员会应说明理由。决定受理后,医学伦理委员会通知申请人缴纳相关费用,并在交费后30日内组织医学伦理委员会相关专家组进行审查。在正式进行审查前,医学伦理委员会应将申请人提交的相关资料按照医学伦理审查专家组专家人数复印后分别送达各位专家。医学伦理审查专家组专家可以向申请人要求提交特殊资料,但应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办事机构联络,严禁医学伦理审查专家组专家与申请人私自联系。

4.3 审查

医学伦理委员会的专家委员,应依照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常规,运用医学科学原理和专业知识,独立进行医学伦理审查工作。临床试验计划的审查,必须有医学伦理委员会专家组过半数专家出席,决议事项必须出席委员三分之二以上同意。

医学伦理委员会就人体试验(包括药品审查、医疗器械审查和医疗技术审查)主要审查如下内容:①拟定本院人体试验范围;②拟定人体试验计划应包括的内容及审查要点;③审核人体试验计划;④审核受试者权益与伦理道德法律事宜;⑤评估人体试验的进程及其结果;⑥其它有关人体试验事项。

医学伦理委员会应对申请人提出的临床试验计划审查如下方面:①本计划的研究背景、目的及预期疗效的适当性;②本计划所拟步骤和方法的周详性;③ 受试者的选择/排除标准的适当性;④评估研究结果所作检验项目的必需性;⑤本计划中受试者基本人格保障的适当性;⑥主持人及协同试验人员学识和能力的适当性;⑦计划书的完整性;⑧个案报告表的完整性;⑨受试者同意书的完整性;⑩计划整体的评估。

4.4 申请变更

临床试验计划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后,如计划有变更时,需重新进行审查,并说明必须变更的内容、理由。医学伦理审查申请人应另提变更计划后的临床试验同意书格式,并用黑体字注明“变更后计划”的字样。

4.5 终止审查

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医学伦理委员会可终止医学伦理审查:①当事人未按规定提交有关材料的;②提供的材料不真实的;③拒绝缴纳费用的;④有碍于医学伦理审查的其它情形。

4.6 阶段报告与中断、终止实施

临床试验计划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依法通过后,交付试验主持人进行试验。依计划进度至少在计划进行一半的实施期间,应提出阶段报告。如其期间超过一年,每年应提出报告一次。阶段报告应以书面形式,必要时应请试验主持人列席说明。如医学伦理委员会认为有安全顾虑者,可以决定终止其试验。临床试验计划主持人或医学伦理委员会通过检查认为,患者的健康状况不适宜进一步进行医学试验时,可以适时干预。必要时,终止或中断医学试验,以保护患者的利益。

临床试验完成或试验到期,临床试验的主持人应向医学伦理委员会提出试验情形报告书,经审查通过后,依法须呈报的应将结果呈报相应的行政主管部门。未提出报告的,不得继续进行其它试验。

5 法律责任

除了明确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查权外,还应通过立法明确与医疗机构与医学伦理委员会相关的法律责任,这包括:①医务人员未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擅自实施试验性医疗行为的,卫生行政部门可以责令暂停6个月以上1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其执业证书;②医疗机构未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擅自实施试验性医疗行为的,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并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吊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③医疗机构未按照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建议如实告知患者试验性医疗行为的医疗风险,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④医学伦理委员会专家违反本办法的规定,私下与申请人接触或接受申请人的财物或者其他利益,出具虚假审查意见,由原发证部门吊销其执业证书或者资格证书;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参考文献

[1] 东京医科大学医学伦理委员会章程及细则[j].中国医学伦理学,1994年05期

[2] 兰礼吉。试论医学伦理委员会及其对患者与受试者权益的保护[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4年15期

[3] 侯建全,温端改。充分发挥医学伦理委员会的作用,促进医院健康发展[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年01期

[4] 李利君,卢光?.略论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医疗机构医学伦理委员会的职责和工作制度[j]. 医学与哲学,2003年03期

[5] 韩玲,芮琳,黎建军。发挥医学伦理委员会的作用,保障受试者权益[j].中国医学伦理学 ,1999年05期

[6] 胡敏燕,沈少林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临床试验方案的程序及标准[j].中国药学杂志, 1999年08期

临床医生未来工作计划篇8

【关键词】PDCA循环理论;口腔科护理教学;效果探讨

【中图分类号】R4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246-01

PDCA循环是全面质量管理学中一个非常实用的工具,它是四个英文单词Plan、Do、Check、Act的第一个字母的大写组合。1930年,休哈特(Walter A. Shewhart)首次提出了PDCA循环的构想,但未能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1]。1950年,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戴明(Edwards Deming)博士将该构想进行重新整理认识,并将其应用于持续改善产品质量的管理过程中,取得了瞩目的成绩,通过其大力宣传,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2]。并被人们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在医疗教学系统中,尤其是在临床教学方面,通过引入PDCA循环理论,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3-4]。我们在我院口腔科护理教学中,引入PDCA循环理论,采用对照研究法,对34例实习护生进行口腔科护理教学施教,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来我院口腔科实习的护生共77名,按照自愿的原则,我们选取其中的68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年龄19~21岁,平均年龄20.3岁,入科实习前的综合考核评分为71.3±9.5分。均经过了2年的医学基础知识学习。将所有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人,使两组护生在年龄、实习前的综合考核水平(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血型、性格特点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护生入科前均进行综合技能考核,利于本次研究分组,实习三个月后进行再次考核以评价实习效果。两组护生均按照传统的传帮带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观察组护生在此基础上,再予以PDCA循环教学,具体方法如下:(1)计划(Plane):按照口腔科护理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制定详细的教学时间表及每个时间段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梳理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结合教学目标制定针对性的教学实施方案,即教学计划。通过实习使护生掌握口腔科护理工作流程、各项管理制度、操作技能、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相结合能力,参与口腔科部分护理工作、值班,会写护理文书等。(2)实施(Do):按照教学计划规定的时间、内容、教学目标实施教学。(3)检查(Chenk):每一阶段的教学计划实施完成后,指导老师和护生针对教学计划的完成情况进行客观的教学小结,对规定时间内已经完成的规定教学任务,进行总结,对未能达到教学计划规定的项目如:时间、内容、掌握知识情况等,进行总结。明确该阶段教学方案实施的总体效果。(4)处理(Act): 指导老师和护生共同分析查找未完成的原因,针对这些原因制定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以保质保量完成规定的教学计划。对不能解决的问题,将其作为下一个PDCA循环周期制定教学计划所要解决的问题。(5)重复:按照上述步骤,根据教学计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制定下一个周期的教学方案。并实施、检查、处理。以此往复。

1.3考核成绩标准:护生实习前后的综合成绩考核,按照理论30%、操作70%的评分标准拟考题,进行考核。

1.4统计学处理: 对文中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护生实习前后综合成绩考核结果:将两组护生实习前后的综合成绩考核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见表1:

从上表可以看出,两组护生通过三个月的实习后,综合成绩均有明显的提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护生成绩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生,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临床教学质量是衡量医院整体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将医院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通过临床教学完整的传承下去,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不断的总结、改善,是每个医院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也是医院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5-6]。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科学、先进的管理学理念和方法,是提升教学质量最为重要的捷径。在管理学中,PDCA循环理论及方法是不断改善工作方法、提高工作质量及效率最有效的方法[7],在任何领域,只要运用得当,都能使工作程序不断优化、工作效率不断提高、工作质量持续不断的提升,有效解决管理过程中的发展问题[8-9]。本组研究中,我们通过对34例口腔科护理实习生采用PDCA循环理论进行教学,针对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制定针对问题的解决方案、通过实施方案、检查方案执行效果及分析存在问题、对存在的新问题进行分析处理、再制定针对新问题的解决方案、再实施方案、再检查、再处理的不断循环,使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每个问题都能在持续不断的循环中得以分步解决。护生亲自参与每个问题的解决,大大提高了其学习兴趣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护生在解决教学问题过程中强化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更深层次的认识了口腔科护理的意义。同时,在不断的循环过程中,带教老师通过和护生一起解决教学问题,将自身的临床护理经验充分传授给护生,使护生获得了更多实践经验。通过三个月的实习,采用PDCA循环理论教学的护生的综合成绩明显优于仅仅采用传统教学施教的护生。总之,PDCA循环理论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持续改进教学质量的工具[10],尤其是对实践性非常强的口腔科护理专业教学,可以充分激发护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学习的兴趣,值得在临床教学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夏静.PDCA循环在护理科研管理中的应用[J].河北医学,1999,5(4):86-89.

[2]刘卫红.护理临床教学现状与展望[J].护理研究,2004,18(10):1705.

[3]董林,张锦秀. PDCA循环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运用[J].西南国防医药,2011,5.21(5):536-537.

[4]陈志美,曾俊,程勤,陈小丽,王莉. 运用PDCA循环培训手术室新护士效果探讨[J].重庆医学,2008,11.37(21):2502-2503.

[5]陈莉涛,甘秀妮,陈柳霞,杜梅,汪学军. PDCA循环在临床教学质量控制中的运用及效果[J].护士进修杂志,2006,4月.21(4):319-320.

[6]张培礴.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循环管理法.护理管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5:250.

[7]王淑英,马向鹰.PDCA管理系统在提高护士业务素质中的应用[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7,24(1):91.92.

[8]阚全程. PDCA循环在医院战略管理中的运用[J].中国医院管理, 2009,29(8):47-49.

[9]周云华. PDCA循环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基层医药, 2007,14(7):1117-1119.

[10]李建英.郑翔丽.郭代珠.应用科学管理方法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实践[J].现代临床护理,2002,1(3):44.46.

上一篇:透析中心医生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中医生殖中心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