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定义范文

时间:2023-10-03 21:30:58

临床医学定义

临床医学定义篇1

作者:陈开亮 陈庆健 单位:温州医学院环境与公共卫生学院

《规定》第四条规定:临床教学基地是指院校的附属医院以及与举办医学教育的院校建立教学合作关系、承担教学任务的医疗机构。结合当前临床实践的具体运行,临床实践可以理解为学生学籍所在学校委托临床教学基地完成医学教育中临床教学环节,学校依法或依协议应承担教育管理义务,是当然的临床实践责任主体,当然其责任应限定在对学生的教育、管理义务范围之内。责任构成要件与上位法不一致。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直接决定责任承担与否,《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四条规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因此我国医疗事故责任归责原则是过错原则。根据下位法须与上位法一致的原则,《规定》对于临床实践中医疗责任也应以过错原则归责,而目前《规定》第十六条规定:在医学教育临床实践过程中发生的医疗事故或医疗纠纷,经鉴定,属于医方原因造成的,由临床教学基地和相关医疗机构承担责任。因临床带教教师和指导医师指导不当而导致的医疗事故或医疗纠纷,临床带教教师或指导医师承担相应责任。该条第一款规定了临床实践医疗责任转承制度,由临床教学基地作为责任人承担临床实践医疗责任,归责原则为无过错原则,与我国侵权责任转承保持了一致,但该条第二款关于责任转承后责任追偿制度以“指导不当”作为带教老师与指导医师承担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笔者认为需要完善,一是因为“不当”不属于我国侵权法中责任构成要件的范畴,目前我国侵权责任相关法律规范在侵权的主观构成要件为“过错”,包括“故意”与“过失”,而无“不当”[2];二是因为“过错”与“指导不当”在内涵、外延方面均存在着明显差异,且《规定》对“指导不当”无明确的范围界定,只能将“不当”通俗化理解为“不恰当”、“不适当”,以行为的社会道德评价标准为参照依据,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它既包括了主观上的过错行为,也包括了主观上无过错但客观上不合乎道德评价行为,因此“指导不当”扩大了带教老师、指导医师责任承担范围,此条规定与《侵权责任法》等上位法有冲突。

同时,规定中第十七条明确将在临床带教教师和指导医师指导下行为规定为医学生与试用期医学毕业生医疗免责行为,仅规定“未经同意的擅自行为”由临床实践学生承担相应侵权责任,未以主观过错要件分配责任,而通过《侵权责任法》第三章第二十六条到第三十一条的规定分析得出:免责与责任的减轻依然坚持以主观过错为要件,在对方、第三方过错及侵害人无过错的情况才可以减轻责任和免责,因此《规定》中的第十七条与《侵权责任法》等上位法也不一致。责任分配有失正义。责任分配是以责任构成要件为前提的。通过以上关于医学教育临床实践中责任构成要件分析,《规定》第十六条、第十七条规定未以过错为归责原则在责任主体间分配医疗责任,而以“指导不当”、“是否指导下行为”分配责任,不符合《侵权责任法》及司法解释等法理,造成了临床实践中责任主体之间医疗责任分担更多是行政性、伦理性分配,欠缺法律上的正义。

调整立法指导思想与价值取向,构建体系化医疗责任制度立法指导思想与价值取向决定着立法的体系化及相关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责任的合理分配。《规定》第一条规定:为规范医学教育临床实践活动的管理,保护患者、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保证医学教育教学质量,依据《执业医师法》、《高等教育法》制定本规定,结合《规定》中责任分配规定可以解读出当前的医学教育临床实践的立法指导思想、价值取向为医学教育的“秩序与质量”,与医学教育临床实践的社会性、公益性保持了一致,但忽视了作为法的终极价值取向的“正义”。笔者以为在现代德治、法治视阈下,我国医学教育立法指导思想与价值取向一方面要遵循医学教育特殊规律,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保证医学教育临床实践秩序;另一方面要从个体利益出发,完善责任主体,体现各责任主体之间义务、责任分配的公平与正义,从而在指导思想上实现德治与法治的统一,在价值取向上实现“秩序”与“正义”的统一。在此基础上要实现临床实践中医疗责任分配规定与我国《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及司法解释等相关法律规范保持一致,建议在《规定》中第十七条增加条款规定,明确临床实践中医疗事故的性质为共同侵权行为,带教老师、指导医师与临床实践学生对医疗责任承担连带责任,同时在责任转承基础上以过错原则建立责任追偿制度,增加款项应明确将学校纳入到临床实践中医疗责任主体中,明确其未尽教育、管理义务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如此可以明晰临床实践中医疗责任主体的权责,构建责任分配的体系。调整责任构成要件,实现责任分配正义临床带教老师和指导医师责任承担。临床教学工作既是带教老师教书育人的过程,又是医学生进行临床实践的过程。在实践过程中,医疗风险贯穿始终[3]。根据以上指导思想、价值取向及制度设计,依据我国侵权责任相关法律规范,建议将责任承担中的主观构成要件中的“指导不当”修改为“故意或重大过失”,一方面从法理学看,我国侵权责任构成要件中过失分为重大过失与一般过失(普通过失)。

在定位上,重大过失是介于故意与普通过失之间的一种独立的过错类型[4]。梳理我国侵权责任中“重大过失”的相关规定,如《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第九条雇主责任、无偿帮工人责任等规定,“重大过失”作为责任构成主观要件的一种类型,是无法定、约定义务、无偿行为下责任构成要件,临床实践中带教行为、指导行为是公益性、无偿性的教育、管理、服务,符合“重大过失”责任构成要件的本质要求;另一方面从现实实践看,“重大过失”规定可以减少带教老师、指导医师责任承担风险,提高指导积极性。医学生和试用期间医学毕业生责任承担。在《规定》颁布实施前,对临床教师在进行医疗活动中的资格、执业、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已有了比较全面详细的法律规定,而对医学生在医疗活动中的责任尚无明确的法律条文规定,只是在行为、道德等方面进行了规范[5]。《规定》将医学生和试用期间医学毕业生的承担责任规定为未经同意下的擅自行为,明确医学生和试用期间医学毕业生也是临床实践中医疗责任主体,这是合乎法理的,是进步的,只是在责任分配上仍缺乏公平与正义,建议以“故意或重大过失”为主观要件取代“擅自行为”分配责任,一方面增强学生责任感,平衡“师生”之间利益,另一方面也照顾到学生责任承担能力相对较弱的实际。个人对其所为的过失行为承担法律责任是现代法理的基本精神,医学生和试用期医学毕业生从民法的角度来看,应该无疑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6]。建立责任赔偿基金,保障临床实践秩序以上建议以“故意、重大过失”为主观构成要件分配医疗责任,则“一般过失”造成的临床实践医疗责任则完全由临床教育基地承担,如此规定与临床实践的公益性、无偿性不符,导致临床教育基地承担责任较高,在临床实践中医疗事故潜在风险不断加大、医患之间互信降低背景下,会最终影响临床教学基地的事业发展,同时也考虑到学生责任承担能力较弱,因此建议建立医学教育临床实践民事赔偿基金,由地方政府、临床基地、学校、社会资源共同筹措建立,从而一方面提高责任分配的正义性,同时提高各责任主体的责任承担能力,最终保障医学教育临床实践秩序。

临床医学定义篇2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736―01

检验医学,又称为实验室医学、化验、医学检验,主要是利用实验室的各项工具,协助预防医学中对健康状态及生理功能的评估,临床医学中疾病的诊断、评估、治疗及追踪等。检验医学也是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其本身的发展与应用,均为医学的进步带来极大的贡献与实证。检验医学所涵盖的范围极为广泛,如血液检查、血清学检查、各种体液的显微镜检查、生化检查、免疫学检查、微生物学检查(含致病性的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细菌、寄生虫等)、细胞学检查、各种组织及器官的病理学检查,甚至在有些国家和地区还包括各种生理功能的检查,且其内容与应用的发展十分迅速。尽管检验质量的控制工作主要在检验科,但是分析前质量控制涉及到患者受检前的准备、标本的采集、检测时间的控制及标本的保存运送等,这些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因此,为了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检验科与临床科室保持经常性的沟通和联系是必不可少,而且是非常重要的。

1 有效沟通,使临床医师合理选择检验项目,充分发挥检验的临床价值

首先,检验科室在开展每一个检验项目之前,一定要向临床医师积极宣传,做好培训,应该彻底将其临床应用价值、应用的局限性等,要准备的告知临床医生与护士;同时,临床医生对如何正确采集标本也了解的很少,如进行血液培养时,临床上疑为败血症、脓毒血症或其他血流感染的患者,需做血液细菌培养以明确病原,及时、准确地从患者血液中分离出病原菌,才能进行有效的抗菌治疗,提高治愈率和降低医疗费用。采血时机:应在用抗菌素治疗前,最好在患者发冷发热前半小时采血为宜;采血次数与间隔:急性感染患者:从两臂分别采2份血样;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24h内采血3次,每次间隔不少于30分钟;发热原因不明患者:24~48h后可再采血2次,间隔不少于60分钟。这些都是在采血前需要了解的,否则就很可能影响最终的实验结果。另外,不同疾病的病因是不同的,而同一种疾病在不同病程中也会有不同的病理表现。临床医护人员要不断根据实验的方法、诊断意义、原理以及可能干扰实验的各种因素有较细致地了解。有文献资料介绍,在诊断心肌梗死胰腺炎时,血、尿淀粉酶测定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急性胰腺炎病人胰淀粉酶溢出胰腺外,迅速吸收入血,由尿排出,故血尿淀粉酶大为增加,是诊断本病的重要的化验检查。血清淀粉酶在发病后1~2小时即开始增高,8~10小时标本最有价值,至24小时达最高峰,为500~3000Somogyi氏单位,并持续24~72小时,2~5日逐渐降至正常,而尿淀粉酶在发病后12~24小时开始增高,48小时达高峰,维持5~7天,下降缓慢,如果临床医生不了解各项指标的意义,不但要给患者及家属增加不必要的负担,还可能得出错误的判断而导致失治、误诊,从而发生更加严重的后果。临床工作时刻要求检验人员和临床医护人员必须经常性地进行交流、研究和探讨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为广大患者服务。

全面质量管理是获得准确实验结果的重要保证。全面质量管理是获得准确实验结果的重要保证。标本从患者到实验室的环节众多,必须步步谨慎。这就要求临床医师熟悉患者的各种情况,要求检验人员对各种影响检验的因素有全面系统的了解,要求采血人员规范操作、完善制度并使用安全性好且质量高的采血用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质量的标本、高质量的检验和对检验结果的准确评价。

2 检验科工作人员要及时向临床科室介绍新项目的临床意义及注意事项

医学检验人员有责任和义务指导、建议临床医师选择合理的检验项目。现代检验医学的发展给医学检验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必须让临床医师及时了解检验项目的更新和临床意义,合理选择检验项目,节约医疗资源。检验科工作人员在开展新的检验项目之前,一定要,应当及时将相关资料、说明书、适及时和临床医生进行沟通,向临床医生说明项目的临床意义及注意事项,包括标本如何采集、对于标本采集的时间有无具体要求、指标的意义和其他相关联的一些指标的鉴别,如果项目很复杂,临床医师不易理解和操作,可以开展专题培训向全院医生进行介绍,这样就可以避免日后工作中出现的错误,例如血尿的检测,确定血尿发生的部位十分重要,尿三杯试验可以了解血尿的来源,方法十分简单。如取3只杯子,在一次小便中,取3只杯子,在一次小便中,第一杯取前段尿,第二杯取中段尿,第三杯取后段尿。如第一杯为血尿表示血来自尿道;第三杯血尿为终未血尿,病变多在膀胱或后尿道;第一杯、第二杯、第三杯均呈血色即全程血尿,提示病变在肾脏或在膀胱以上的泌尿道。如不能按照如此留取标本的顺序,实验结果就会大相径庭,对于临床工作造成影响。检验质量的提高需要医生、护士的配合沟通,检验科在全面质量管理过程中,标本的采集,运送是最基础,是最重要的方面之一。而这部分工作绝大多数过程是由医生、护士完成的。目前,很多临床医生不能准确申请检验项目,未能有效地利用检验新技术目,墨守成规。当检验的结果不能与临床相互符合时,不少临床医生常常怀疑检验科的真实水平,更有甚者当着患者或患者家属的面指责检验的结果不可信,增加了医患矛盾,甚至于造成医疗纠纷。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经常存在护士采集标本不符合检验要求的情况,

由此,我们建议医院开展定期的检验项目业务讲座,使检验与临床相互配合、有效沟通,针对检验项目开展过程中的具体要求进行讲解,以这种形式,不断提高临床医师对检验项目的认识与理解,另外检验人员也应经常主动与医护人员进行直接交流,不断提高医学检验的质量。

就目前我国的医疗形势看,三甲级医院检验项目的不断增多,临床检验应用愈加复杂,与此同时,临床医生所承担的工作量不断增加,检验科与临床医生越来越不和谐,甚至处于一种相互对立状态,不利于医院的长足发展。因此,不断加强检验科室与临床医生的交流、沟通,是十分必要的。各级医院管理上意识到要求加强检验与临床沟通的必要性,好的沟通是和谐、服务满意的基础。要求加强检验与临床沟通,不断提高医疗质量,防范医疗事故的发生,必须加强检验与临床沟通,针对主要的意见如检验结果与患者的临床表现不相符、检验结果的可信度、急诊检验报告的及时性等,通过良好的沟通,避免过失。如果没有有效的沟通,临床容易引起错误的判断及治疗,可能发生医患纠纷。

临床医学定义篇3

[关键词] 临床医学教育;新农村建设;实用型卫生人才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08)12(a)-066-02

在我国经济得到长足发展的同时,广大农民获得基本医疗服务的既定目标并没有实现。为改善农村卫生现状,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逐步建立以政府牵头组织,保大病、保住院为特征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要求到2010年实现新型合作医疗在全国的覆盖,并在“十一五”规划中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重要目标。但是占人口80%的农村居民只拥有20%的卫生资源[1],而且许多乡镇卫生院技术能力的低下,农民“小病不看、大病看不起”的背后有很大一部分是卫生院“看不了” 和“看不好”,医疗技术水平不高是农民反映最强烈、最不满意的方面。要进一步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水平,重点在于提高农村卫生保健服务水平,而要搞好农村的卫生保健服务,农村医疗人力资源是关键[2]。只有培养出高素质的农村卫生技术人才,才能真正实现把大量农村病人留在乡镇卫生院这一覆盖全体农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我们通过对临床医学教育进行改革,以达到为农村培养实用型卫生技术人才的目的。

1临床医学教育缺陷分析

随着健康需求、健康问题的变化和医学科学的发展,现行临床医学教育体系暴露出许多缺陷。

(1)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过死。针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包括城乡),不同的健康需求,临床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却变化不大。长期以来,临床医学专科教育的办学方向、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都以本科为模式,以致课程门数多、学时多,学生负担重,实践时间相对不足。

(2)基础课程学时偏多。课程设置中基础课程往往片面强调自身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开设的课程多而全,占用一定的教学课时,影响了整个教学计划的实施,而农村社区医学人才与临床专科培养目标不同,并不要求学生有十分宽广的基础理论知识。

(3)实验内容与临床应用脱节。临床专科教学中基础学科课程的教学大纲,安排了不少反复验证性的实验内容,实验难度大、耗资多。有些实验和临床技能对今后农村社区卫生工作又无大的实际意义。而对今后农村社区工作有实际意义的实验和技能操作,如预防保健、急救处理等开展较少。

(4)课程的综合性不足。随着基础学科的飞速发展,临床专科各门课程教学需要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课程之间内容重复较多,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对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课程之间的综合性不足,使学生不能从整体了解组织和器官在结构、功能与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的联系,不利于学生记忆和掌握。

(5)实际应用能力培养欠缺。临床专科教育虽强调培养实践技能的能力,但与农村社区卫生人才培养的实际工作能力有差别,农村社区卫生人才除具有社区常见疾病的治疗技能外,还需要有社区预防保健、社区急救等工作能力的培养。

2开展临床医学教育改革措施

乡镇卫生院的主要功能是治疗和预防常见病、多发病和地方病,培养目标应是治疗、预防、保健相结合的、实践能力较强的农村社区医生,而不是专科医生。临床医学教育改革应加强全科医学知识教育,强化以临床技能为重点的能力训练和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3]。

(1)研究农村疾病谱出现的新变化,对农村常见病、多发病有针对性、有重点地进行讲授。

(2)根据农村社会特点,统筹兼顾的对临床课教学计划进行修改,对临床各科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重新修订,突出面向农村,加强中医学、急救医学内容,以“理论够用、强化临床技能”为原则,着重解决实际问题,适应农民健康需求

(3)通过强化临床技能,实施以问题为中心(PBL)的教学方法来改革临床课教学。把能力培养尤其是农村社区临床实际工作能力培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如临床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人际关系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学能力等。

在主要临床课程选择若干器官系统,用具有典型性和实用性的教学病例进行教学。首先讲授系统概论,再组织自学和小班讨论,最后大班总结。另一方式是结合器官系统疾病的课堂教学,组织综合病案讨论,联系相关医学基础知识,注重临床思维能力的训练。全面贯彻启发式教学思想。改革灌注式的课堂讲授法,减少课堂讲授时数,采取临床技能实验教学、床边教学等多种形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4)把有典型临床表现的病人带到课堂供学生见习、体查,提高教学质量。

(5)聘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乡镇卫生院医师来院讲座,学生到乡镇卫生院见习,加强交流。

(6)运用多媒体教学、直观教学、课堂讨论教学使教学手段多样化,以增强教学效果。

3改革临床医学教育作用和意义

(1)乡镇卫生院大型检查仪器少,对疾病的诊断更依赖于临床技能,通过对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训练,加强实践技能、操作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既具有大专必备的基础知识,又有较强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在目前就业压力加大,乡镇卫生院人才缺乏的情况下,对学生的就业具有现实意义。

(2)教师习惯于以学科为基础的教育方式,从学科理论的系统性出发组织教学,难免会出现教学内容的重复,也很难体现面向农村培养实用型医学人才的要求。我们对部分临床疾病采用以问题为中心(PBL)的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临床思维能力、自学能力以及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3)通过采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并结合教学录像片对一些临床操作规范和具体过程进行教学,对学生进行标准化指导,以利于他们能尽快地融入临床诊疗活动中去。

(4)根据农村疾病谱出现的变化和农村社会的特点,修改临床课教学计划,为农村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实用型人才,以满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需求。

通过临床课教学改革,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可培养出面向农村乡镇卫生院、适应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需求的实用型卫生技术人才,保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巩固、提高和持续发展,有效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使农民家庭稳定、农村社会和谐,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加速构建和谐社会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4]。

[参考文献]

[1]张晓雯.加强农村卫生事业建设的思考与对策[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3,19(9): 566567.

[2]崔春,李秀清.农村卫生改革面临的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J].医学与哲学,2004,25(3): 710.

[3]丁宏,杨善发,袁方,等.乡村医生医疗服务行为研究[J].中国医院理,2004,24(9):59-60.

[4]杜学勤. 谈药学高职教育课程建设的改革[J].中国医药导报,2006,3(31):131.

临床医学定义篇4

———恩格斯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

前不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原“医学学位”范围内增设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卫生部有关文件称该学位特色在临床。在有关实施方案中规定学位攻读期间严格限制实验研究,重点是培养临床能力,经过3年(硕士)—5年(博士)的临床实践,达到培养高素质的、高水平的、相当于高年资住院医师(硕士)和低年资主治医师(博士)的目标。学位论文为病例分析或/和文献综述(硕士)或对临床有价值的新见解、新技术(博士)即可。原国家教委在1987年设立了“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卫生部于1993年公布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方案”,现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又设立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这样,国家为培养高素质、高水平临床医师就建立了三种途径。这三种途径均为一个核心,就是以培养临床能力为主。虽然在增设“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时候已有了“医学科学学位”,但由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设立和其明确又富有吸引力的培养目标,在临床学科现已出现了两种趋势:一是导师们不必带领研究生在本学科前沿艰苦地“摸爬滚打”,求得突破、创新,只须在临床技能上进行言传身教。二是许多在读研究生离开研究室,丢下研究课题,到病房接受临床技能的训练。同时也极少有人再愿意报考医学科学学位研究生,从而也很难保证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进站人员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上述情况对我国临床医学科学研究将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并有可能使我国大部分院校本来就薄弱的临床医学科研队伍面临又一次人才断层的危险。这在“科教兴国”,深化教育改革,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今天,对高等医学院校的最高层次临床医学教育和科研发展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作为医学教育的最高形式,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的核心是什么?

一、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应是医学研究生教育的核心

党中央基于对下世纪国际经济、政治形势的预测,把科教兴国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国策,赋予教育更重要的意义和内容。这就是将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作为现阶段乃至今后教育工作的核心,使我国在即将到来的21世纪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最近党中央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会议再次强调了这个观点。这在即将到来的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因为在知识经济时代国际间的竞争主要表现在科技创新能力上。在一定意义上,知识经济就是科技经济,或是创新经济。

作为生命科学重要组成部分,临床医学自身也需要不断发展,发展的动力来源于创新。临床医学的每一次重大进步无不得益于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而创新的关键是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优秀人才。因此,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高素质、高水平专门研究人才应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只有把握这个核心,才能培养出一大批真正能站在世界科技前沿的学术带头人和创新人才,才能带动和促进整个临床医学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高。近20余年临床医学中的二级学科分化出许多三级学科甚至四级学科(如外科学分出基本外科,基本外科又进一步分出肝胆外科),有的是多学科交叉形成的边缘学科(如医学影像学、放射介入学、组织器官移植学、临床肿瘤学、临床免疫学、急救医学等),而且其中许多多学科交叉点将成为不少新领域的生长点,因此有许多发展空间。显而易见,这些研究空间是基础医学研究代替不了的。如内科学中的风湿病、哮喘病,与20年前相比,对其发病机理的认识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了质的飞跃,因而导致了治疗策略的重大改变,但目前仍还有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那种认为只要抓住基础医学的上游研究就可直接带动下游的临床学科的看法是不全面的。同样,那种认为只要引进、模仿和应用别国的临床研究成果,奉行“拿来主义”就可以满足临床需要的看法,这实际上是甘居别人之后,也是不正确的。因为引进是有条件的,别人不可能给你第一流的技术。靠引进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不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近年日本国认识到自己的科技水平总是低于欧美发达国家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科技模仿和引进”,因而确立了“科技创造立国”战略。总体上,我国临床学科在知识内容和技术水平上仍处于跟踪发达国家的境地。这种差异的实质就是我们的创新队伍明显不足,缺乏具有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人才。就临床学科发展空间和前沿课题而言,在许多方面我们和发达国家是处在同一起跑线上。

但如果再不将创新意识、创造能力作为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在政策上又无强有力的保证,我们就不能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强烈创新意识、较高创造能力,把科学研究当作自己生命一部分、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临床医学学术带头人和科研工作者,其结果只能使我国临床医学水平永远处于跟踪发达国家的地位,而且这种差距会越来越大。

事实上,研究生教育本身的含义就是为某种专业领域可持续发展培养知识创新、技术创新高级研究人员,学位是对其知识结构的认可和知识更新能力的肯定,学位论文则是其科学思维、创新能力的标志之一,而技术职称则是其在某一岗位工作技能的体现。知识更新和创新意识是技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因而也应是研究生教育的主要内容。一个创新性人才的成长有两个不同的阶段:首先,在导师指导下进行必要的理论准备和科研训练后,通过在本学科前沿不断探索、不断突破、不断发现,由知识的积累到认识的必然,也就达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的自由王国。这一阶段往往在25岁(研究生教育阶段)至45岁之间,因为这是人生创新能力最强的年龄段。随后,随着成就的积累和知识结构的更新,密切注视本学科前沿动态,预测本学科发展趋势,根据需要和自身优势,确定研究方向和课题,具备了担当有创新意识的学术带头人的能力。

二、科学的思维方法应是临床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

就其社会服务性而言,临床医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技能学科。技能的获得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师傅带徒弟”。技能的提高往往需大量临床实践和长时间的经验积累,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临床医学又是一种经验科学。其它自然科学、基础医学的某一领域或某一研究方向上,可以有25~35岁的学科带头人,但在临床学科这种情况却极为罕见。培养一个高水平、高素质的临床医师必须遵循其客观的成长规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方案”正是考虑到临床医学的特点和医师成长规律,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案。若能认真操作,完全能达到该方案所要求的较为实际的目标,以满足临床工作的需要。

但临床能力不能只简单地理解为“一张处方,一把刀”,也不仅仅是实践和经验的积累,而是认知、分析、综合、推理、总结和实践等诸方面能力的综合,同时也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著名医学教育家吴阶平教授曾说,“看一个病人就是一次科研”,这正是这种综合能力的体现,并意味着科学思维方法应是临床能力培养中的重要内容。由于科研训练的本质是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故正规严格的科研训练可使临床医师获得如下能力:

(1)对信息的认知和加工能力。能够针对问题,寻找、选择、归纳各种有用信息,并利用整理后的信息找出变化趋势及其规律。这是在学习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过程中获取知识、观察病情、总结经验必备的能力。

(2)逻辑思维能力。将所得信息归纳、推理、分析,去伪存真,由表及里,发现事物本质,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对复杂病情获取正确诊断和确定治疗原则必备的能力。

(3)缜密、严谨、有序的工作风格。

通过科研训练,既可加深对本学科基础理论的理解,掌握本学科的精髓,了解本学科的前沿,具有临床前瞻性研究所需要的创造性思维,又能具有分析、处理和总结临床问题的逻辑性思维。简而言之,对临床医师的培养不能仅仅要求其对知识的接受和技能的模仿,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思考,使其具备科学、严谨的思维能力。这是自身临床能力提高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促进临床学科可持续发展,提高学术水平的需要。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没有科研训练经历的临床医师能够适应即将到来的科技经济时代。因此,必须保证有足够的科研训练时间方能真正达到培养高素质、高水平临床医师的目标。

三、认真贯彻卫生部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方案”应是临床队伍建设的主要内容

由于作者所处的地位和环境,不可能对我国临床医疗队伍作较详尽的分析。但据我国《健康报》(1999·3·30头版)报道,我国医师总量已趋于饱和,在大中城市出现过剩。这条消息至少给我们两点启示:一是医学院校的招生规模不宜扩大,要调整城乡医疗力量使其分布趋于合理,做到有效利用人力资源。二是抓好现有医疗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医疗水平。在相当一部分医疗单位出现的医师技术水平下降,就教育政策而言,其实不在于学位制度的完善与否,而在于原已制定的培训、考核制度执行不力。正是根据医院出现的对年轻医师培养不力等有碍队伍建设的状况,卫生部组织全国医学院校有关专家制定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方案”。该方案的鲜明特点之一是反映了临床医师成长的客观规律;之二是可操作性强,目标实际;之三是反映了现代临床医学的需要。因此只要加大力度认真执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方案”便可培养出临床应用性人才。

四、关于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的几点建议

(1)研究生教育的定位。研究生教育既不能等同于普通高等教育,也不是专业技能的“提高性”教育,更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学历教育。在现实意义上,它的定位应该是为某一专业领域或某一研究方向培养高级创新性人才,应把研究生教育归位到国家和各级科技创新体系战略安排之中。简单地认为临床研究生就是培养临床医师,那就淡漠了研究生教育和医学学位设置的必要性及其真实价值。因此在确定临床医学研究生招生规模时,不宜过大。建立临床医学科学创新体系是我国医学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培养创新性人才应是学科建设、研究生教育的首要内容。近年评出的各级临床重点学科应该是学科创新基地。招收临床医学研究生应以学科创新需要确定招生规模。

(2)学位设置和授予对象。如按现行设置的医学学位(医学科学、临床医学),则基本不会有人报考医学科学学位,因其获得学位后将面临择业困难的处境。为吸引优秀本科毕业生报考研究生,应考虑只设立医学科学学位(硕士,博士),以解除其毕业后择业困难之忧。“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只设立博士学位,且只有临床工作六年以上者经必要的考核后才有资格申请。

(3)优化创新环境,制定相应政策。现在的研究生每月生活待遇很低,只有二三百元。对进入临床学科创新基地的研究生,其待遇原则上不应低于同期毕业本科生。这样不仅可吸引优秀研究生加入创新性研究,又能稳定创新人才队伍。

(4)遴选研究生导师时,应重点考察其知识结构,尤其对本学科发展趋势和前沿知识的了解。导师应有一定级别的研究课题和科研成果,因这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标志。

临床医学定义篇5

分别记录两组间临床药学评价、临床药学服务实行量化考核情况。其中,临床药学评价包括两个方面医嘱差错的严重程度和临床药学的服务价值,医嘱差错分级标准为潜在致命性、严重、重大、较小、无差错5等级,药师干预价值评价标准评定分为非常有意义、很有意义、有意义、有部分意义、无意义、不恰当6等级。临床药学服务量化考核标准表对临床药学服务情况行量化考核,满分100分。

2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如结果提示p<0.05,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两组间服务价值的评价标准情况比较两组间服务价值的评价标准情况如表2所示,服务价值有意义率改进组较传统组高16.14%,H=193.65,x2=257.52,p<0.01。

3.2两组临床药学评价、量化考核情况比较两组临床药学评价、量化考核情况比较如表3所示,改进组较传统组量化考核分数高,临床药学评价中较小或无差错改进组较传统组低17.64%,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4讨论

近年来随着化学合成、生物工程等科学技术的发展,制药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新的药物相继被研发并应用到临床上,药物滥用、误用导致的药物引发的不良反应层出不穷。临床药学(clinicalpharmacy,CP)将药师的工作重心由药物转向患者的合理用药。药师除了完成传统的配发工作以外,还需要协助临床医师指导患者正确、合理使用药品。于是,美国的药师教育也相应地由化学模式转变为临床药师培养模式。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克服重重困难,我国在安全、有效、合理用药,提高医疗效果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正在逐步地、有计划地建立和完善我国的临床药学体系。但临床药学服务工作在全国各地区发展极不平衡,并且大多数仅限于在较低层次上开展了一些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①在临床药学服务工作的开展过程中,缺乏相应的政策、法规及制度;②药学教育模式陈旧、培养目标不明确,对药学服务和临床实践不够重视等原因,都直接导致了临床药师先天不足,自身不能适应临床药学服务工作;③受我国传统观念影响,人们习惯于把药师同调剂、制剂等工作联系在一起,并且由于我国医疗模式是医生占主导地位,因此,药师参与临床治疗将受到一定的排斥和抵触,这些因素都影响了医护人员与患者对“临床药学服务”这一新观念的接受。

鉴于上述情况,建立一套适合于中国具体临床实践的临床药学服务体系的质量评价是目前临床药学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研究拟通过本院现有临床药学实践基础上,借鉴国外医院实施临床药学服务的实践和经验,结合价值链管理理论和思维,分析我国现代医院在当前临床药学工作发展缓慢原因,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医院药学服务实践的理论指导方法,促进现代医院药学服务有效开展,拓展置身于医院和社会经济大环境中的药学部(科)生存、发展空间,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本研究中,改进组较传统组量化考核分数高,服务价值有意义率改进组较传统组高16.14%,临床药学评价中较小或无差错改进组较传统组低17.64%,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关于本研究,笔者有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1)临床药学实践。由主任助理负责管理临床药学实践的各个环节,并与临床药学专家积极参与、共同实施各科的用药监护和镇痛等有关用药工作。临床药学专家与主管医师紧密合作,在患者的用药史、过敏史等信息上与医生密切沟通。临床药师下属于临床药学专家,在各个科室按照任务分配参与病床管理,主要任务是检测疾病治疗过程中的用药情况,尤其是首次医嘱的用药情况,从药物疗效、不良反应、配伍禁忌、药物相互作用、剂量等方面严格把关,通过定期工作报告等形式将临床用药关键信息(如药物利用评估报告及抗生素使用情况报告等)向药物信息中心和药事管理委员会报告,为全院用药对策和质量改进措施提供基础数据。

(2)临床服务模式。临床药学服务模式包括三个层次,各层次虽工作内容不尽相同,但均以“合理用药”为中心进行。第一层次:审核处方的合理性,并根据处方内容向医护人员、患者提供用药咨询和药物信息咨询;收集和整理院内药品不良病例反应等信息;第二层次:积极参与临床服务,主要是参与合理用药会诊,为医师的用药提供专业性意见和建议,与医师协作共同制定合理给药方案;第三个层次:以实验研究等方式研究与分析临床用药的配伍和相互作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技术性支持,并通过药物体液浓度监测等技术性工作对病人用药进行监护,并收集不良反应病例。

(3)药学服务人员素质。临床药学服务要求从业人员具备较高的素质,这意味着药学人员在知识结构上应当不断升级,同时强化心理素质等方面的锻炼。对药学服务从业人员的考核应有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本研究通过量化考核方式对药学人员保持一定压力,使其积极参与临床药学服务,而在此过程中这些服务者可以不断学习,提高业务素质,也可以在达标过程中明确其职责与工作内容,有利于提高临床药学服务质量。

临床医学定义篇6

 

关键词:  建构主义;临床实习;教学

    【Abstract】  Clinical teaching is different from theory teaching.Cultivating innovative medical talents needs to construct a new medical teaching model. This paper , in the light of the connotation of the constructivism theory , probes into the application of constructivism theory in clinical practice teaching.

    【Key words】  constructivism; clinical practice;teaching

    临床医学教育是一门相对实践性较强的科学,对临床医学生来说单纯的理论知识在临床疾病认识中是不够的,对疾病的认识不仅要有理论还要有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并在结合中达到融会贯通,由于任何一个疾病在不同的个体上都具有不同的表现,每一个患者都是既有同一疾病的共性又有其独特的个性,在临床实习和实习教学中教师可以把患者作为中心,依据建构主义理论进行设计场景,把医学基础理论、临床知识和技能、疾病实际表现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实际的环境中复习医学基础理论,在操作和实践中学习临床知识和技能,实现从单纯理论认知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知识建构的转变。其教学将会比普通的教学模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涵义和构建医学临床教育新模式

    建构主义是认知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是当代欧美国家兴起的一种社会科学理论,在教学方面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建构的过程,强调学习的非结构性和具体情境性以及学习中社会性及其相互作用,建构主义提出了情境性教学模式,通过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使学习者在具体的环境中通过自身的参与主动建构知识体系,通过合作学习和交互式教学而实现的相互作用在学习中的作用[1]。建构主义关于知识与学习的见解和观点在国内外教育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们认为:知识具有情境性,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通过自己原有知识经验,主动对知识做出合理的解释,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和学习伙伴,教学的目标与任务是发展学生的主体性,重视教学活动与主体交往,重视教学策略,重视发展性评价,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重视教学模式的建构等。

    临床教学不同于理论教学,带教老师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教学目标、课程及其结构、教学条件、教学程序和教学评价这六个教学中的关键因素都与理论教学不同。临床教学必须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临床带教老师和学生之间也是不同于理论课程教学中的关系,而是一种新型师生关系。因此我们必须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新型医学人才为根本目的,积极借鉴建构主义理论,充分依靠临床教学中的先天优势,实现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整合的优化,努力创造出一种以建构主义理论指导的,体现学生本位、重视能力培养、适合培养新型医学人才的教学模式[2]。构建既能与国际医学教育标准接轨,又符合中国国情,并为打破旧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思想与观念的束缚,建立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以“培养医学生创新能力”为基本取向,教学过程以“学生为本”、“能力为本”、“探究活动为本”的医学临床教学新模式。  2  临床实习教学具有建构主义教学的先天优势

    临床实习教学是培养医学生的一个重要过程。三年的医学基础理论学习结束后, 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医学理论知识。为进一步深入学习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操作奠定了基础。如何在该基础上完成从理论向实践的转变是临床医学教学的重点。在这一阶段不仅是单纯的对前三年基础理论、基础知识的复习、回顾和再现,而是多学科基础理论在临床上的运用和实践,同时又要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掌握理论指导实践的具体方法,培养从事临床医学工作的技能,学习临床工作的理论和实践,如果说前三年的教学是理论的教学,那么临床实习就是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和综合,同时又是在学习中对基础理论的加深和升华,是培养临床医生的转折点[3]。

    临床实习中学生面对的是病人,每一个患者都是一个现实的情景,如果教师能够积极的引导,配合适当的教学技巧,将是一个有趣和有效的方法,对学生知识的建构将起到有效的促进。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以个体的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在社会交互作用中,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和新知识意义的过程。在这种模式下教师主要是对学生学习进行指导和适时的帮助,使学生在主动与患者的交流中、加上教师的讲解说明、问题探讨、交流互助实现对理论的再现和回顾,达到多学科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和应用,进而把前期基础学习中各学科相互独立的知识点进行连接和重组,完成知识、技能和理论之树的构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 利用临床上以患者为中心的多种学习环境要素,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3  临床实习教学中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方式

    3.1  以学生为中心创造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教学模式  在临床教学中, 坚持学生自己主动建构临床知识体系原则,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指导、促进和帮助作用。在结束基础课的学习阶段之后, 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医学理论知识并建构了最基本的医学知识结构体系, 他们有能力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自己的医学知识结构体系。通过主动的建构过程, 学生能够形成其特有的思维方式, 能够独立地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对临床工作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作用。

临床医学定义篇7

1目前国内医学生培养现状

1.1学生的临床技术与专业知识脱节

不同于英美等西方国家,我国人口众多,医疗系统负担较重,且医学人才缺口较大。因此,我国对于医学生的培养要求更高,必须要求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熟练掌握规范的临床技术。然而我国医学传统的“三段式”培养模式在前期忽略了对学生临床实践的教育,在后期对学生实践产生不利影响,从而不利于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2]。

1.2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欠缺

当下医患关系仍然紧张,医护人员与患者的关系在部分地区并不平等,部分医护人员缺少对患者的同理心。因此,在医学教育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生人文精神、沟通技巧的培养。但我国目前大部分医学院并没有开设相关课程,或者对相关课程重视程度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利于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3]。

1.3医学生科研能力不足

大部分医学院校对于本科生的科研能力训练不足,或重视不够,因此造成医学本科生的科研能力有所欠缺[4]。这种现象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由于本科生在前期缺少相关的理论知识储备,加上大部分高校开设的实验课程都是基础课程,因而在培养前期就缺乏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其次,部分医学院校教学方式固化,缺乏教育方式的革新,例如前文提到传统“三段式”医学教育模式将理论与实践割裂,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此外,大部分院校本科生没有专职的导师指引,对于科研并不了解,也不清楚相关流程,因此对科研的兴趣并不大,自然难以得到科研思维与实践的锻炼。

1.4医学生培养参差不齐

自上世纪90年代末起,国内普通高校开始实行扩招,其中包括医学生的扩招。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的《2019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为2.77人,远远超过WHO所提出的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为1人的目标,可见医学类毕业生的就业压力相对较大。因而,我国医学生的培养应逐渐由量的培养转变为质的提高。但从目前的招生情况来看,仍有很大部分的专科医学院在招生,且招生仍有盲目扩大之疑。进入医学院的学生质量本就不齐,且与本科院校相比,专科院校的培养能力较为薄弱。因此,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体制下培养出的医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此外,不同院校之间对医学学制的要求并不统一,对医学生的培养也没有统一评价规范与评估体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医学毕业生的水平参差不齐。

2早期接触临床的意义

2.1帮助学生提前了解职业规划

在学生前期缺乏相关临床知识时,早期接触临床预见习有助于学生建立对医务人员形象的整体认识,从而帮助学生提前了解职业规划。国内医学院生源普遍来自应届高中毕业生,且几乎均为理科生。但由于现行的教育制度,大部分学生入学时对职业认识模糊,缺少对于医学的直观了解与认识。在未学习相关专业知识时,学生可能不能理解指导老师的专业诊断,但若提前、有机会了解医护人员的工作流程,能帮助其对该职业形成更加完整的认识,从而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2.2健全临床思维与巩固理论知识

早期接触临床有利于将病例与理论知识有机结合,在诊疗过程中以真实的病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理论知识,能有效地解决传统教育模式中知识与应用割裂的问题,进而强化学生的理论基础,同时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进后期学习。以吉林大学早期接触临床预见习为例,该校在病理生理学教学过程中,要求2011级和2012级全体学生参与早期临床接触,即指导老师带领学生进入临床医院进行床边教学。该校相关的调查[5]显示,51.35%的学生认为临床见习对病理生理学知识掌握帮助很大,45.95%的学生认为有一些帮助,仅有2.7%的学生认为临床见习会对自己的学习产生影响。由此说明,早期接触临床预见习对于医学生的培养有很大裨益。

3早期接触临床中存在的问题

3.1部分医学院校没有条件进行早期接触临床

通过上文的论述可以看出,早期接触临床要求医学院校具有良好的师资条件(一般为综合大学医学院)才能进行。首先,医学院的附属教学医院应该具备一定的实力,否则可能导致供给教学的病例较少或者不典型,失去了教学意义。然而在现实中,除部分底蕴深厚的医学院外,大部分医学院教学医院因高年级学生见习已经占去较大份额,便没有余力供低年级学生进行早期接触临床。其次,早期接触临床对导师的要求较高。早临床见习的导师作为医学生的引路人,自身必须要有丰富的经验。由于低年级学生医学专业知识掌握不足,那么早临床见习导师在讲解病例时必须要有针对性,同时教学经验也必须丰富,如此才能将病例与理论知识相结合。然而在现实中,很大一部分医学院校在承担高年级学生早临床见习时就已派出大部分有经验的带教老师。如果在优秀带教老师不足的情况下仍然开展低年级学生的早临床见习,无疑会加重医生负担;但若派出经验不足的导师,结果更有可能事倍功半,反而不利于医学生培养。由此可见,早临床见习对学校与带教老师均有较高要求。

3.2早期接触临床的时机难以确定

不同医学院校对于早临床见习的时间要求并不相同。北京协和医学院规定大学三年级学生需进行早期接触临床预见习,并由三甲综合医院承担教学工作[6]。武汉大学则在学生入学时即开始早期接触临床课程,并将其贯穿于整个培养体系中[7]。而部分医学院校却没有早期临床见习活动。由此可见各大院校对于早临床见习的时间安排有所差异。对于大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其医学专业知识不足,其早期接触临床的实际意义一般不大。由此,针对早临床见习的具体实施时机尚需建立相对统一的标准。

4早期接触临床的实施建议

4.1将早期接触临床与新型教学方法相结合

早期接触临床与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problem-basedlearning,PBL)有相似之处。以中国医科大学的PBL教学为例。该校在教学时会提前给学生提供病历资料以供学生研究,经过讨论后再前往病房查看具体病例,并结合问题讨论再次提出诊疗方案。随后由学生总结重难点,指导老师给予修正和补充,最后对整个过程进行评价[8]。上述教学过程便是早期接触临床与PBL教学的有机融合。学生在早期接触病例后即可同时进行PBL教学,也就是将PBL病例穿插于早临床见习中。老师可以将典型的病例作为教学案例,同时让学生进入医院观察、学习,并在课堂上进行分析,二者结合有利于学生巩固专业知识并培养临床思维。

4.2拓宽早期接触的临床范围和场所

早临床见习不应该局限于高校附属的教学医院。学校可以利用假期时间让学生前往社区医院进行早期接触临床活动。相较于教学医院,社区医院患者较少,学生近距离接触患者的机会更多,且社区医院患者病情严重者较少,对于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要求较低,适合学生进行早期见习。此外,若有条件,学校也可以建立医学见习实训中心,通过模拟医院环境对学生进行更有针对性临床实践教学[9]。在不同学习阶段,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见习课程的调整,灵活设置见习实训内容。

4.3匹配具有丰富经验的带教指导老师

对于低年级的医学生来说,其尚未形成关于医学这一职业的认识,对于职业道德、行业现状的认知和了解还比较朦胧,此时若有优秀的带教老师以身作则、给其树立榜样,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从而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因此,学校在安排带教老师时应充分考虑带教老师的临床经验与医德医风,遴选资历丰富、德育合格的老师引领学生走上正确的道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观、道德观、人生观。

4.4探索更加多元化的见习形式

对于早期接触临床,不同医学院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尤其鼓励探索创新的见习方式。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院校可以依托互联网进行线上教学,在线上主持讨论会,让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参与。此外,还可以将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VR)技术引入早期临床接触。VR技术有着天然优势———虚拟性以及即时性。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训练的时间,并且可以重复练习、熟悉病例。还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建立新型数字病例库,让学生提前接触稀缺性病例,有利于提高后续临床实践能力。相信未来还将会出现更多的新型技术以用于早期临床接触及医学生的培养。

5总结

早期接触临床是现代医学教育改革的趋势之一,有利于21世纪复合型医学人才的培养[10]。早期接触临床不仅有利于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还帮助学生提前了解职业规划,为后续学习做启蒙和铺垫。但由于现实条件的限制,早期接触临床仍然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需进一步完善与改进。因此,应在结合国情的基础上,探索、选择适合我国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的方法。

参考文献

[1]赵峻,张荣华,罗林枝,等.美国哈佛医学院课程体系改革对中国医学教育的启示[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6,36(6):865-868.

[2]姜辉,李炎蔚,牟笑笑,等.浅谈早临床对本科医学生的意义[J].中国医学人文,2020,6(1):31-34.

[3]孙孟茹,袁立军,王维庆,等.医学生人文素养培养路径的构建与实践———基于早期接触临床实践训练课程[J].医学与哲学,2019,40(4):62-64,68.

[4]陆睿,张鹏.浅谈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现状与路径[J].卫生职业教育,2021,39(1):3-5.

[5]刘亚男,赵丽晶,苏静,等.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的教学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7(10):85-86.

[6]徐薇薇,高小惠,杨萍,等.早期接触临床课程体系的建立与实施[J].协和医学杂志,2015(4):318-320.

[7]赵芳,熊世熙,周斌,等.对高等医学院校“早期接触临床”课程建设的思考[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3(5):586-588.

[8]李良满,梁庆威,朱悦.PBL教学模式在骨科临床实习课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8,8(6):435-439.

[9]余珊,杨嘉,缪希松.以“模拟医院为模式,就医流程为导向”建设临床技能实训中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1):51,125.

[10]林美燕,涂师平.医学生开展早期接触临床的必要性和意义[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0,33(23):4043-4044.

临床医学定义篇8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颁布已8年,但国家和医院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一是临床药学人才严重缺乏,在医院药学人才中兼备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的人才少之又少,大多数药师工作路线都是围绕药房、药品转换两点一线,且由于与医护人员的专业差距,二者之间难以沟通协调,加之药学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临床方面的医学知识不足,致使临床药学尚不能发挥其效用。二是临床药学工作尚未得到医院重视,多数医疗机构领导的“重医轻药”观念,导致临床药学工作在院内的重视度不高,加上临床药师尚未正规编制,各项责任义务不明确,且临床药师长期局限于采购、供应、调剂检验药品等方面,在院内并没有得到广大医护人员的认可,这些因素都使临床药学在医院难以重视。三是临床药学尚未形成广泛的市场,由于临床药学在医疗机构重视程度不高,用药者对合理用药的了解及运用的迫切性不足,加之卫生部门相关政策尚无明确规定,致使临床药学很难在广泛的市场上立足。四是临床药学法律法规不健全,尽管2002年卫生部颁布了《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虽然此规定有一定权威性,但其内容不明确,在实际工作中难以操作,加之临床药师只能在《药品管理法》、《执业医师法》中的法规许可范围内工作,无处方权及修改处方权,导致临床药学的实施难以践行。五是临床药学培训制度居于形式,尽管有些医学院开设临床药学专业,但由于某些医疗机构尚未开设临床药学实践,导致临床药学专业学生难以在医院实习,实践价值不高;同时尽管某些医院对临床药学进行开设,但也因为卫生部对临床药学尚未明确规定,药师责任和义务界定模糊,导致药学培训居于形式。

2开展临床药学,提高用药水平的举措

2.1药师参与医师查房,参与药物治疗

药师要深入临床一线,通过查房了解患者病情;同时参与药物治疗,发挥药学专业知识给予医师合理用药建议,以弥补医护人员对药物性质特点的不全面了解;还可以参与给药方案,提供用药咨询服务,对患者进行合理用药指导。

2.2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促进安全合理用药

安全用药是保证合理用药的基本前提,对药品的不良反应进行监测是保障用药安全的重要措施。因此,通过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的收集整理,并反馈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就能及时避免药品不良反应发生。

2.3加强治疗药物监测,给予给药方案

对治疗指数窄、毒性反应强的药物,不能用临床指标进行评价,如地高辛;特殊情况要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如婴儿。在这些条件下,以技术对血药浓度进行监测及评价,根据患者情况,给予给药方案并提出指导意见。

2.4建立药品安全警示制度,提高用药安全

开展临床药学医疗机构可以建立药品安全警示制度,药师根据整理出来的药品安全信息,了解院内临床用药安全情况,查找不足与隐患,并及时向上级通报,以防微杜渐。

2.5加强药学科研研究,提升药学服务水平

临床药学机构可以在培训药师的基础上,把药学科研纳入议程,坚持临床服务临床的原则,提倡药师与临床医护进行密切联系,并互助开展药学科研,以共同提高服务水平。

2.6加强临床药师专业培训,保障临床合理安全用药

药师要时刻加强自身专业知识培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并积极参与查房,设计给药方案,与医护人员进行协调、沟通、交流,掌握患者病情资料,给予患者对药物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药性等方面的指导,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最大限度保障临床用药合理、安全。

2.7加强制度建设,保障临床药学工作顺利开展

国家卫生部及医院应根据“促进临床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合理”为指导内容,规范临床药师工作行为。建立譬如“合理用药评价制度”、“药师查房工作制度”、“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制度”、“药品安全警示制度”等等,逐步在医疗机构建立健全各项有利于临床药学开展的制度体系,以规范药师行为,明确药师责任和义务,保障临床药学工作顺利开展。

3结论

上一篇:卫生监督体系建设范文 下一篇:聪明人的思考方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