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博士论文范文

时间:2023-11-13 17:58:38

临床医学博士论文

临床医学博士论文篇1

关键词:西欧国家;医学教育;医生培养

一、西欧国家的医学教育制度和医生培养体系

(一)英国

英国的医学学位包括内外科学士、外科学硕士和医学博士等类型。

1.内外科学士学位

医学本科教育学制5-6年,其中包括2-3年临床前学习阶段和3年临床学习阶段。在第6年,医学生将集中学习作为住院医师所应具有的主要知识和技能,并分担住院医师的部分工作。对于成绩合格的医学毕业生可获得内外科学士学位。大约90%的医学生在获得内外科学士学位后选择进入医院从事内科医师或外科医师的临床工作,其余10%的医学生选择继续攻读理学硕士、哲学博士等研究型学位。英国共有27所医学院校,每年约有4900名医学生毕业,医学院对报考学生的学业成绩要求较高,平均报考录取比为6:1。

2.外科学硕士学位

通过毕业后教育的外科医师可以在职申请外科学硕士学位,学位授予标准为:从事1-1.5年与外科有关的临床研究工作并取得成果。外科医生只有在取得外科学硕士学位之后,才有可能被提升为顾问医师。

3.医学博士学位

通过毕业后教育的内科医师可以在职申请医学博士学位,学位授予标准为:从事3-5年与内科有关的临床研究工作,在注册后的5年内,提交博士论文,对于资历较高的医生,可以提交已发表的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内科医生只有在取得医学博士学位后,才有可能被提升为顾问医师。

英国1983年颁布的《医学法规》明确规定:取得医师资格的首要条件就是拥有英国任何一所大学授予的内外科学士学位。英国没有国家统一的医师执照考试,凡是获得内外科学士学位并达到英国医学总会实习医师标准的医学生,将自动成为临时注册医师,在教学医院内科和外科各进行6个月的轮转实习。

英国医学总会和毕业后医学教育培训委员会负责对全科医师和专科医师开展培训,包括制定培训标准和进行培训质量控制。全科医师培训3年左右;专科医师(58个专科)培训5-9年。培训通过者成为注册全科医师或注册专科医师。

(二)法国

法国医学教育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2年)和第二阶段(4年)为医学院教育,第三阶段为毕业后医学教育(全科医生3年,专科医生5年)。法国有49所大学医学院,平均每个医学院每年招生140人。法国每年的高中毕业考试由政府统一命题,通过率约70%。凡是通过高中毕业会考的学生都可以进入医学院学习,没有名额限制,但在医学院学习过程中要经历两次“医学会考”的严格淘汰。在第一次医学会考时,法国卫生部按照人口与医生比值以及各大学医院接受医学生能力,确定进入第二学年的医学生人数,通过率一般在15%左右。第二次医学会考指的是每年6月份全国专科医师选拔统一考试,完成第二阶段学业的医学生必须通过这次会考,才能获得第三阶段毕业后医学教育的国家医学博士(专科医师)资格。

法国医学教育第一阶段(PCEM)主要课程包括人文科学和公共基础课程,以及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学、医学心理学、遗传学、生理学等生物学课程。PCEMl阶段相当于大学预科,全国第一次医学会考通过率较低,体现出医学教育的“精英”特征。第二阶段(DCEM)各学年的课程有所侧重,在DCEM1学年,医学生主要学习基础医学课程;在DCEM2学年,医学生需要学习解剖学、病理解剖学、药理学、诊断学等课程;在DCEM3和DCEM4学年,医学生需要学习临床医学必修和选修理论课程,同时在医院的临床科室轮转见习。第三阶段(TCEM)包括毕业后教育的全科医师和专科医师培训。完成第二阶段学业的医学生,必须参加每年6月份举行的全国专科医师选拔统一考试。根据成绩排名和个人志愿,通过者被分配到某医院临床专科,进行5年专科医师培训,学业结束时须提交博士论文,成功通过论文答辩者获得“国家医学博士(专科医师)”证书。而那些没有通过全国专科医师选拔统一考试的医学生,则进入3年的全科医师培训,医学生通过临床理论课程考试,完成临床实践和论文答辩,获得“国家医学博士(全科医师)”证书。法国法律规定,只有通过医学教育第三阶段TCEM,获得国家医学博士学位,并向医师协会注册取得医师资格者,才能开业行医。

法国医学教育制度和医师培养体系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住院医师培训是在高等医学教育的第三阶段进行,承担住院医师培训的医院都是综合性或专科性国立大中型医院,医院临床科室主任均是大学医学院的临床授课教授。二是住院医师培训纳入国家整体计划,接受培训的住院医师,按照培训计划学习临床理论课程,在教授指导下参加科室临床轮转培训,并具有独特的“双重”身份,既在大学注册为医学生,又在卫生局注册为医院雇员,由国家付给相应工资。

(三)德国

德国有39所大学医学院,全国每年招收医学生约12000人。高中毕业生可以凭借“完全中学毕业证书”直接进入医学院学习,但医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要经过两个阶段的国家医师考试,淘汰率均为30%-40%。第一阶段考试在第二学年末,通过第一阶段考试者才有资格参加第二阶段考试;第二阶段考试在第六年末,通过者才可获得国家医师考试合格证书。

德国的医学教育学制6年。医学教育计划包括课程学习、急救工作训练、3个月护理实践、4个月医院见习和1年临床实习等教学内容。德国没有设置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德国医学博士学位属于研究型学位,医学博士学位和医生职业准入没有关系。对于那些完成教学计划规定学业,通过两个阶段国家医师考试的6年制医学生,颁发“国家医师考试合格证书”和“大学毕业文凭证书”(相当于我国的硕士学位)。德同对医师职业实行严格的行业准入制度,只有获得“国家医师考试合格证书”和“大学毕业文凭证书”者,才能成为注册前住院医师。注册前住院医师在医院没有处方权,必须在上级医师指导下,经历18个月培训后,到各州医学会申请注册医师资格,经官方认可后,在各州的医学执照管理机构注册并获取行医执照,方可成为独立行医的注册住院医师。在德国,参加全科医师培训的比例为35%-50%,培训时间3年,合格者获得全科医师资格证书;参加专科医师培训的比例为50%-65%,培训时间4-6年,合格者获得专科医师资格证书。

二、西欧国家医学教育和医生培养的特征分析

西欧主要国家医学教育制度和医生培养体系在医学学位和医师准入的关系、院校教育和毕业后教育的衔接等方面,都和美国医学教育模式存在一定差异。

(一)医学学位和医师准入

在美国。医学博士学位(MD)是第一级专业学位,是医师准入的基本要求;医院的毕业后教育不再授予高级专业学位。

在西欧国家,毕业后医学教育还可继续授予医学专业学位。英国内外科学士学位是第一级专业学位,是医师准入的基本要求;通过毕业后教育,医学生可获得外科学硕士和医学博士学位。法国医学专业学位只设博士层次,包括国家医学博士(全科医师)和国家医学博士(专科医师)两类,医学生在毕业时就已是具有行医资格的全科医师或专科医师。德国医学院的毕业文凭证书类似第一级专业学位,是医师准人的基本要求;医学博士学位是科学学位,和医师准入制度无关。

(二)院校教育和毕业后教育

在美国,医学院校教育和毕业后教育(住院医师培训)阶段划分明确。获得医学博士学位(MD)只是住院医师培训的准入条件,一名专科医生的学习和培训时间从大学起,可长达15年之久(文理学院4年+医学院4年+住院医师培训3-7年),并需要通过多次考试。在医学院,医学生前2年学习解剖、生理、生化、病理、药理、微生物等基础医学课程;后2年进行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精神病科和家庭医生科等临床专业训练。在二年级结束时参加全美医师资格考试(USMLE)的第一部分测验,通过测试后方可进入高年级学习。医学院毕业前进行USMLE的第二部分测验。通过全美医师资格考试第一、第二部分的医学院学生,才可获得医学博士学位。MD获得后,在1-3年内参加USMLE的第三部分测验,通过者获得行医资格。其后,还需进入为期3-7年的按专业定向的住院医师训练,住院医师培训期末,再参加由各医学专科委员会组织的专科证书考试,通过者获得专科医师资格。在医院工作的专科医师收入高于主要在社区工作的家庭医师。家庭医师培训时间一般为3年。

在法国,医学院校教育和毕业后教育(住院医师培训)阶段有机融合。医学生完成本科医学教育第一、第二阶段(共6年)学习后,在第三阶段的毕业后医学教育期间,凡通过临床专科培训(5年),论文答辩合格者,可获得国家医学博士学位(专科医师)证书;其他进入全科医师培训(3年)者,通过论文答辩,可获得国家医学博士学位(全科医师)证书。

在英国,住院医师培训阶段的内科医师可以申请攻读医学博士(研究型学位),外科医师可申请攻读外科学硕士学位(高级专业学位),只有获得医学博士或外科学硕士学位的医师才有可能成为顾问医师。

三、借鉴与实践

长期以来,我国受到美国医学教育和医生培养体系的影响,毕业后教育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之间的关系一直没有理顺。问题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毕业后医学教育要不要授予临床医学研究生专业学位,二是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否需要强化住院医师规范化临床技能训练。在西欧国家,我们看到,医学院校教育和毕业后教育(住院医师培训)阶段是有机融合的,并且毕业后医学教育和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紧密结合的。如法国医师培养体系的最显著特征就是接受培训的住院医师具有独特“双重”身份,既在大学注册为医学生,又在卫生行业注册为医院雇员。

临床医学博士论文篇2

普通高等学校高考招生专业目录(本科)中的医药院校,登陆每个院校网站,得到所需数据;若网站上无法获得,再联系院校研究生院或咨询院校与专业相关的专家。调研过程中同时

查阅《中国药学年鉴》(2007-2011版)、教育部网站、卫生部网站、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药事管理研究部/中国医院管理协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网站,汇总截止2013年5月我国批准设立临床药学专业以及自主设置临床药学方向的院校,逐一登陆高校网站查询以及与针对相关专家进行访谈收集资料和数据,进而统计分析。经调研,截止2013年5月我国设置临床药学专业或开设临床药学专业方向本科教育的全日制高校一共有35所(北京大学和山东大学的临床药学专业为长学制,学生在本科阶段的培养与其他药学专业基本相似,直到进入研究生阶段时才开始临床药学专业的培养,因此将这两所高校纳入临床药学研究生培养部分的研究),占全国开设药学专业本科高校总数的22%左右。这个比例与目前Pharm.D培养占药学教育总规模的90%以上的美国相比,有较大差距,其临床药学专业/方向设置的具体情况见表1(表中审批时间为教育部备案认可后公告的时间。“—”表示未经教育部审批备案,由院校自主开设的临床药学方向)。

1.1高校类型招收本科临床药学专业或方向的高等院校中,医科院校有24所,综合性大学有6所,药科院校有3所,还有2所中医院校。这与临床药学教育需要与医学紧密结合,进行临床实践有关;同时,也体现了其作为综合性学科的特征。中医院校的开设,也意味着临床药学也开始逐渐涉足中医领域。

1.2批准专业设置时间根据国家教育部2012年对我国本科专业设置的调整,临床药学成为近年来国家人才培养特殊需求的特设专业,也是国家控制布点的62种专业之一[1]。上述高校中,24所高校的临床药学专业是经国家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其余11所高校为药学专业(临床药学方向)、2所为临床医学专业(临床药学方向)。开设临床药学专业/方向的高校数量从2006年教育部恢复临床药学专业设置开始,以每年1所到每年6所的速度增加,这不仅与近40年来对我国对临床药学学科的宣传及国外临床药学学科发展有关,更与卫生部于2002年1月颁布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密切相关,该《暂行规定》第10条规定:“药学部门要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工作模式,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参与临床疾病诊断、治疗,提供药学技术服务,提高医疗质量。”第17条首次提出要“逐步建立临床药师制”,并规定了临床药师7条职责。为落实上述规定,卫生部从2003年起召开了一系列专家研讨会,积极为临床药师制体系建设作思想和组织准备,在此基础上,卫生部于2005年发文开展临床药师培训试点工作,2007年又发文开始实施临床药师制试点工作。医疗机构临床药师制体系建设的实施促使药学教育重点的全面转变,而这种转变及发展趋势也得到了多数医药学专业人士的认可。

1.3地区分布这31所高校分布在我国19个省市。安徽省2所、北京市2所、福建省1所、广东省1所、广西省1所、河北省1所、黑龙江省2所、湖北省1所、吉林省2所、江苏省5所、江西省1所、辽宁省3所、山东省2所、陕西省1所、四川省2所、天津市1所、云南省1所、浙江省1所,内蒙古1所、贵州省1所以及重庆市1所。从分布上看,我国一半以上的省、市地区都有设置临床药学专业/方向的高校,但地区分布与发展仍有较大差异,特别是西北五省仅有1所高校设置了临床药学方向。

1.4学制与学位根据各高校网站截止2013年5月的专业介绍,可以把临床药学专业/方向的学制设置分为普通学制(5年及以下)和长学制(6年及以上)两类。但由于长学制临床药学教育前期与普通药学教育课程基本相同,直到后期才进行专业划分,因此长学制的临床药学教育纳入研究生教育讨论。由表1可知,我国的临床药学本科教育多为4~5年。这不同于美国、日本等国家全面实施Pharm.D长学制专业教育,我国目前仍然以普通学制的临床药学培养模式为主。学位授予方面,完成长学制培养可授予医学硕士或理学硕士学位;完成普通学制培养可授予医学学士或理学学士学位,其中以理学学士占绝对多数。

1.5招生与就业招生就业方面,近几年来临床药学专业招生人数总体呈上升趋势。据文献报道,2006-2010年临床药学专业/方向共计划招收学生共约1370人,具体人数见表2。然而,临床药学专业招生仍然存在地域缺陷:以新疆自治区为例,从2006年至2011年,未见有学校向新疆考生提供临床药学本科专业名额。根据《中国药学年鉴》2007-2010版的统计,临床药学专业学生就业情况较好,达到100%,就业去向以医疗单位为主。依照2011年《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对医院临床药师配备数量的要求[6]:三级医院不得少于5名、二级医院不得少于3名,平均按4名计算;而截止2012年7月底,我国现有二、三级公立医院8059所[7],粗略估计,目前全国至少需要临床药师32236名。显然,临床药师人才培养的数量远不能满足现实需求。

1.6培养方案关于临床药学本科培养方案,各个院校存在一些共性课程。虽然课程分类名目的说法各异,例如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核心课、专业课、主干课、实践课、毕业实习等,但总体来说理论以及实践课程两大类,具体见表3。从教学学时角度来看,各院校相对以前的药学专业课程设置上缩短了化学课程的教学,其中比重最轻的是中国医科大学占总教学学时的1/10,小于所有课程;其余大部分院校化学基础课程比重均在所有课程1/4左右[8]。调查显示,各院校针对临床药学专业都逐渐增加了部分医学课程,但事实上,临床药学专业并不是医学和药学的简单相加,原有的药学课程与部分针对临床医学的医学课程不能简单组合成临床药学教育的内涵与教学内容,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就针对临床药学学科特点设置了更能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的专业课程(具体见表3中加粗字体的部分)。临床实践多在教学学年的倒数第2年进行,即四年制在5,6学期,五年制在7,8学期较为普遍。平均总学时数多在30个学时以上,也有少部分院校仅进行10个学时以下的临床实践课程[8]。

2临床药学研究生教育

本部分调研,通过查询中国研究生信息网(国家研究生报名和调剂指定网站),检索招生简章栏目下所有的医药院校;登陆每个院校网站,得到所需数据;若网站上无法获得,再联系院校研究生院或咨询院校与专业相关的专家。

2.1临床药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截止2013年5月我国一共有35所高等院校招收临床药学专业/方向硕士,分布在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其中有6个招生单位设有教育部批准的临床药学硕士点,其余24所是在其他专业下设置临床药学方向,具体招生情况见表4(“—”表示因研究条件限制,数据暂缺)。由表4可见,临床药学专业/方向的招生单位以医药学院校为主、也有综合性大学和中医药大学。其中,将临床药学专业/方向设置在招生单位的药学和医学院、系的比例相当,也有1所招生单位在其基础医学院设置了临床药学方向,这与临床药学为综合性应用学科的特点不无关系。20所有临床药学方向的招生单位,多将其设置在药理学、药剂学、药学专业硕士以及药物分析学专业下,也有设在中药学、老年医学专业下。目前,全国具有临床药学专业/方向硕士招生资格的导师约140名(一名导师在多个高校招生的情况已排除),师生比例初步估计基本达到1∶1。各校招生目录标识的研究方向情况具体见图1。学位方面,完成临床药学硕士学业可授予医学硕士、理学硕士以及药学硕士3种学位,其中医学硕士和理学硕士为科学学位。众所周知,科学学位的获得要求研究生必须进行具有一定理论性、创新性的科研课题研究,并通过严格的硕士论文答辩。而临床药学工作则要求学生拥有相当的临床用药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对临床实践要求较多,过多的科研课题研究势必占用临床实践的时间。因此,临床药学专业硕士培养满足临床实践的需要,是临床药学硕士研究生培养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2.2临床药学博士研究生教育我国临床药学博士教育始于21世纪初,前华西医科大学、前上海医科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等高校成为我国最早的临床药学博士学位授予点,这意味着临床药学教育从学士、硕士和博士三级学位完整体系的确立。从2008年至今,我国一直保持有5个临床药学博士点,分别设立在四川大学、复旦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和第二军医大学。共有博士生导师14位,平均每年累计招生名额为6名。这5所院校都遵循我国统一的博士招生模式,将取得硕士学位作为博士招生的入学条件,除了对同等学力硕士考生有发表文章的要求外,都无明确硕士阶段成绩以及相关工作经验的要求。截止2012年,我国目前仍在招生的临床药学博士生导师平均年龄52岁,其中45岁及以下的青年导师的比例为13.3%,45~59岁的比例为73.3%,60岁以上的导师占13.3%,可见临床药学博士生导师的年轻化优势比较明显。在临床药学博士生导师队伍里,绝大多数人(约66.7%)拥有博士学历,这顺应了临床药学教育不断成熟和发展的同时,对高层次、高素质的博士教育师资队伍的需求。导师队伍的专业背景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学科的内涵和外延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临床药学这个融合药学、医学以及社会科学等多方面知识的综合性学科,需要借鉴多元化的知识体系来指导临床实践,同时影响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发散思维。从导师的专业背景来看,临床药学博士生导师分属药学和医学两个领域,且医学专业背景的导师均为兼职,这样的专业背景相较临床药学服务对高层次人才的要求仍存在一定的偏差。同时,我国临床药学博士培养采用了单一导师负责制,不同于美国Pharm.D培养所采用的集体负责制,这使得导师个人的专业领域对临床药学博士能否真正进行临床药学专业领域研究有很大的影响。我国临床药学博士培养方向主要涉及四个方面:药物临床应用、药动学研究、药学基础以及药品政策与监管。这些方向基本涵盖了临床药学专业所涉及的内容,特别是在药物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方向具体到了疾病的药物治疗评价,不仅与临床专业的紧密结合,也显示了临床药学的特色和不可替代性。发展,也是相关人员需要考虑的问题。

3结论与建议

1树立临床药学学科理念临床药学学科是最具活力的药学领域之一,临床药学的产生和发展完善了药学学科体系,扩展了药学的范畴,促进了药学学科的整体发展。临床药学学科作为研究与实践药物合理使用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需要涉及临床药学教育的卫生行政管理者、教育教学管理者、教学人员以及学生等,都能树立成熟的临床药学学科理念,从学科的目标体系(如人才标准、教学效果)、工具体系(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应用体系(如学生的职业发展)的角度思考自己在临床药学教育体系构建中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2优化临床药学教学内容随着医学的发展,疾病的改变,以及人们对临床药学认识的改变,临床药学学科建设需要不断探索临床药师工作的专业特色、探索临床药学教育的专业特色。临床药学应该具有显著地专业特色,不是临床医学和药学的简单相加。应当针对药学服务的终极目标,构建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药学课程体系。这种以患者为中心,不仅仅是以患者的疾病状况为中心。同时,应该考虑到患者作为社会人,其认知水平、经济能力、家庭背景等具体情况,而提供一种个体化、易于被患者接受的临床药学服务。

3重视实践教学的效果临床药学的学校教育中,药学服务实践环节教学是目前最薄弱的环节之一,加强实践环节教学工作已经成为临床药学人才培养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目前,在强化学校与临床实践机构的结合,建设临床实践基地,为临床药学学生提供临床相关课程见习、实习和毕业实习的教学条件,师资的培养方面以及淡化毕业论文中学术研究的要求,都已经有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如何具体衡量这些进展是有效性,使这种实践教学措施流于形式;或者说,怎样评价临床药学实践教学的效果,并且以此促进未来的。

4关注由学生到临床用药实践者的角色转变,重视毕业后教育事实上,无论从知识水平还是执业资格来说,临床药学学校教育并不能完成直接参与临床实践,毕业后教育则是实现由学生到临床用药实践者的角色转变不可或缺的环节。因此,不能将临床药学教育仅仅看作是学校教育,相关人士更应该重视临床药学毕业后教育,以专科临床药师培养为目标,坚持临床途径,通过临床实践,将教育获得的知识转化为临床药物应用的技能。

5关注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具有扎实的临床药学系统理论知识和临床药物治疗实践技能的学科带头人培养,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临床药学研究生教育则是培养临床药学高层次人才及学科带头人、确保临床药学学科梯队建设的有效途径。临床药学研究生培养应定位于专业学位培养模式,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导师指导方式以及学位论文评价标准等方面具体细化临床药学专业学位培养的路径与思路,以便有针对性地培养临床药学学科带头人。

6构建合理的临床药学教育体系各级、各类临床药学教育相互联系的要素要形成有序的组合,以构建合理的临床药学教育体系。虽然,本研究主要探讨的是临床药学学校教育,但仍然不能忽略临床药学毕业后教育。临床药学本科教育为人才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研究生教育则在此之上培养出更具创新力和领导力的临床药学学科带头人;毕业后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毕业学生成长为专业的临床药师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继续教育则为临床药师提供了不断提高、终身参与有组织学习的机会。只有一个完整的、全面的、开放的教育体系能够充分开发利用潜在的教育资源,不断提高临床药师素质与水平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7争取社会与政策法规方面的支持随着我国医疗卫生制度改革的推进、临床合理用药问题、药品侵权纠纷愈加突出,临床药学的发展有了突破口。但从立法层面上来看,我国对于临床药学进行规定的最高效力等级立法,目前还在部门规章水平。从立法内容上来看,对临床药师的定义、合法地位、基本权利和义务、设立和管理、法律责任等重要规定都尚待完善,如出现因用药而产生的药品侵权事件,临床药师该如何承担或免除责任。在临床工作过程中,临床药师会因法律所赋予其权利和义务的限制,而不能够全力发挥特长。因此,应该争取社会与政策法规方面的全面支持,确保临床药学事业的持续发展。

临床医学博士论文篇3

广州中医药大学成立于1956年,是全国首批4所中医药高等学府之一,也是国内首批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拥有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三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19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4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覆盖了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以及中药学三个一级学科项下的所有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覆盖了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临床医学和药学五个一级学科项下的所有二级学科;学校还有中医药高校的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硕士点;拥有一支学术造诣高、技术力量强、年龄结构合理的研究生导师队伍,现有博士生导师225名、硕士生导师1097名。1998年成为全国首批临床医学(硕士、博士)专业学位试点单位;2002年获国家首批开展非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攻读中医学硕博连读研究生的试点工作。学校2002、2008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结果优秀;2004年通过广东省“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立项,成为广东省“211工程”建设高校;2004年在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我校中医学一级学科整体水平全国排名第一,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排名第三,2009年学科评估中药学一级学科排名第五。2005年邓铁涛教授被科技部聘为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2009年荣获首届国医大师。在2005年、2010年全国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评估中,我校中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连续两届获得全国一个中医学优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6年成为广东省一所新增具有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资格的院校,2006年成为广东省首批中药学研究生创新基地,2010年成为中药学专业学位招生单位,2011年网大“中国大学排行榜”公布我校综合实力在全国中医药院校中位列榜首。

学校下设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第三临床医学院、基础医学院、针灸推拿学院、中药学院、护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信息技术学院、人文社科学院、国际学院、体育健康学院、继续教育与职业技术学院,及脾胃研究所、临床药理研究所、热带医学研究所、邓铁涛研究所等。开设本科专业16个,横跨医、工、管、理、经、文、教7个学科门类。在校生20000多人,其中研究生3293人,留学生及港澳台生近1000人。学校正向以中医药学科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模式转变。

学校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5个,是全国中医药高校仅有的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学的2所高校之一,也是广东省内建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的3所高校之一。学校还拥有一级学科省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省重点学科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0个。现有国家中药现代化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1个,科技部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基地3个,教育部现代中成药工程技术中心1个,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中药资源科学”1个,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3个。科研成果显著,五年来,学校承担科研项目数2069多项,纵向科研总经费3.5亿元,其中项目176项,包括国家“973”计划项目 3项(含课题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3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5项,国家星火计划项目1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8项,培养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和“新世纪优秀人才”各2名,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励79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项。“非医攻博”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获得教育部第六届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学校设施齐全,占地1377亩(含三元里、大学城校区),仪器设备总值3亿多元,已建成信息网络管理中心、测试中心和实验动物中心,图书馆藏书140多万册;有综合教学实验室5个、临床教学综合实验室1个,且处于国内医药院校水平;附属医院24所(直属4所、非直属医院19所,合作医院1所),病床总数达到7000多张,直属附院拥有全国专科医疗中心6个、省级专科专病医疗中心8个、部局级专科专病研究实验室3个。有教学医院20间、实习医院35间、药学实习基地33个,为研究生的教学、科研、临床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临床医学博士论文篇4

关键词:临床检验诊断学 实验教学 博士研究生 创新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1-0063-02

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博士研究生作为我国科技队伍的高层次人才,在科技工作中需要有新思想、新观点和新技术,能够解决前人所没有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因而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成为社会和各高校关注的焦点。目前社会对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评价体系虽有很多,创新能力是评价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指标。在博士研究生培养中,根据专业学科的特点分别设置不同的课程。临床检验诊断学作为临床医学的二级学科,目标是培养具有临床实验室实验技术方法创新、评价、应用及临床综合诊断分析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实验教学是临床检验诊断学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在实现知识拓展、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此可见,在临床检验诊断学实验教学中对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1 实验教学是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

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是检验医学专业学生培养体系的最高层次,而检验医学是一门发展迅速、多学科、多技术相交叉的具有独特的以临床应用为目的的一门学科[1]。从专业特点来看,检验医学专业的学生首先应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毕业后能从事临床检验医学工作,而这些操作技能的培养都需要在实验教学中得以实施,因此实验教学在检验医学专业学科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而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不仅要熟练掌握实验技能,还要进行相关的生命科学项目的研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该专业的博士研究生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实验设计、做很多探索性的实验研究。而这些实验思路的设计、实验技能的培养都需要在实验教学中加以提高,由此可见实验教学对于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的培养非常重要。

2 实验教学中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长期以来,在很多学校一直进行着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课堂上实验带教老师首先讲解实验原理、实验的操作步骤以及注意事项,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最后由带教老师对学生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讲解并做实验总结。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实验教学的组织实施、强化理论知识以及训练基本技能等[2],而在实验教学中被广大师生普遍接受。但是这种教学模式只注重教学内容的灌输而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开拓以及学生创新性能力的培养。因此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博士研究生,就要改变教学模式,更新教学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性为主要教学目标的教学模式转变。

2.1进行开放式实验教学,培养创新性思维

为了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的实验教学模式,可以对实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将以带教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改变为以博士研究生为主体的带教模式。这就要求带教老师在上课前先把将要上的实验内容告诉学生,由学生自己来预习实验内容,理解实验的基本原理并根据实验原理设计相应的实验方案,并根据实验方案提出完成该实验所可能需要的仪器设备、实验试剂等。老师对学生的实验设计方案组织讨论,根据实验目的及实验中心的条件,优化实验设计方案,以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在实验课堂上,带教老师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验设计方案而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器材,开放实验室,并根据不同学生的需要进行相应的指导,以期每位学生顺利完成实验。最后,带教老师对学生的实验进行讲解和评价,和学生一起讨论每位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的优点和不足,并指出在实验过程中哪些实验操作还需注意,哪些实验技能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还有哪些类似的更准确、快速的方法,为明确该实验结果还可以另选取哪些简便实用的其他标志。这样既对学生进行了基本实验技能的培训,也提高了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种开放式的实验教学模式中逐步培养博士研究生的创新性能力。

2.2开展针对性专题讨论,引导创新性思维

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经常会在理论课堂上设计一些问题并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这样至少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质量。而在相对宽松的实验教学课堂上进行专题讨论就更容易开展。在专题讨论教学中,带教老师即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讨论问题氛围,要让学生在自由、平等的民主氛围中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又能够引导每位博士研究生就研讨课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见解,容许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带教老师展开互相讨论,讨论越激烈越容易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实验教学以专题讨论的形式展开,这就为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提供了尽可能大的空间,使博士研究生能够独立自主地去思考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最终在不断的否定与肯定中形成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2.3将研究室变成教室,提供创新性平台

实验教学的基本目的是将理论知识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对于博士研究生而言,不仅要熟练掌握实验操作技能,更要会灵活应用这些实验技能,创造性开展实验。作为实验教学的延伸,可以把实验教学放在研究室中进行,这样的教学方式有以下几方面优点:第一,研究室能够为博士研究生提供更多的仪器设备并让他们尽快的熟悉这些仪器设备以及这些设备的操作,为以后快速进入实验研究状态打下基础;第二,能使博士研究生比较快地了解在该研究室工作、学习的其他研究人员,为博士研究生尽快融入这个科研团队/集体提供了较好的条件;第三,能让博士研究生在研究室感受到那种快节奏、高强度的科研氛围,而这样的环境会激发博士研究生的斗志和激情,最终将这些斗志和激情转化为对创新性研究的孜孜不倦的探索与追求,这就是对他们的创新性能力的激发和培养。第四,在实验过程中,博士研究生可以和周围的研究人员或指导老师(导师)对实验的任何问题进行探讨,吸取从不同科研角度出发的学术观点和研究思路,进一步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科研创新的能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社会对检验医学技术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的核心创新能力成为在竞争中取胜的杀手锏,这就要求在人才培养尤其是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要充分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博士研究生的创新性品格是临床检验诊断学实验教学的核心任务之一。我们只有牢牢抓住检验医学专业发展的前沿,不断进行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达到较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成玉,潭齐贤等.以培养创新能力为主线构建医学检验专业课程体系的思考[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2,38(1):87-89.

[2]段春岳,张彦新,贺鑫等. 设计性实验――科研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的前奏――七年制01级病理生理学设计性实验的启示[J].中国医学工程,2005,13(4):433-435.

作者简介:毛飞(1979-),男,江苏泗洪人,博士,副教授,江苏大学医学院血液学与血液学检验系工作。

临床医学博士论文篇5

记者随机询问就诊患者:“汤主任看病这么慢,你们不着急啊?”那名患者随口说道:“慢,说明他认真负责。我以前去过许多医院,遇到的都是看病两三分钟的‘快刀手’专家,病情却没有起色。我就喜欢看病这么慢的专家。你看我今天又介绍了我的亲戚一起来看汤主任的门诊。”

难怪汤主任一个上午看30来名患者,却经常从早上8点看到将近下午1点才结束。往往在这时,其他科室的专家早已下班,下午值班的其他专家也已经到岗了……

医疗质量是立身之本

出生于1965年12月的汤建平主任,虽刚届50周岁,却有着33年的临床经历。1983年7月,17周岁半的汤建平从江苏徐州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踏上了内科医师的漫漫征途。在江苏泗阳县人民医院做了多年内科医师并晋升主治医师后,已有一定内科学功底的汤建平又于1994年9月跨入了苏州大学医学院的大门,开始了风湿免疫专科硕士研究生学习的新征程。1997年8月,汤建平以优异的硕士毕业成绩,被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暨江苏省人民医院录用,成为风湿免疫专科医师。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在临床工作中,汤建平时常以此古语自勉。“医师是技术活,没有仁术,何谈仁心?”他深刻领悟了这句话的真谛,在临床工作中时常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并细心观察别的医师的诊治得失,以丰富自己的诊治技术。

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工作5年后,汤建平积累了丰富经验并晋升副主任医师;2002年9月,他又进入上海交大医学院,开始了在附属仁济医院风湿免疫科攻读博士学位的历程。他的博士导师是时任中华风湿病学会副主任委员、仁济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的顾越英教授。在读博期间,他在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发表了5篇风湿免疫病学方面的论文,同时也跟着导师,在门诊与病房大大提升了临床能力。

2006年9月,汤建平在返回江苏省人民医院工作1年后,又远涉重洋,奔赴美国洛杉矶,在著名的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School of Medicine(UCLA)开始了另一次正规的专职学习――做风湿免疫病学博士后研究。在美国期间,他开拓视野、博览群书,系统研究了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的免疫机制与干细胞治疗,发表了2篇SCI论文……

正是因为对医疗技术的不懈追求,如今,在汤建平的医生办公室与主任办公室里,我们才能看到几十面患者的感谢锦旗层层叠挂在墙面上,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他们对汤主任及其科室医师团队的推崇与感激之情。

事业平台的建立是一生的追求

2008年8月,汤建平从美国UCLA回国后,舍弃了在原单位江苏省人民医院的优越工作与生活条件,以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身份,作为优秀人才被引进到了上海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开始筹建风湿免疫科。“创建自己的事业平台,既是压力挑战,也是荣耀成就。”汤主任在回顾同济医院风湿免疫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8年历程时欣慰地说。

科室初创时期,汤主任是唯一成员。“在医院中层干部院周会开会时,我常说自己只是一个个体户,是小本生意,请大家多多关照。院长却说,有能力的个体户以后都要发大财的。”汤主任风趣地说。那时他肩负风湿免疫科普通门诊、专家门诊、全院疑难病会诊、学术讲座、社区推广宣传、国内外专科学会交流等多重任务,没日没夜地工作。事实上,直到科室已有一定规模的今天,在他的主任办公室里还有一张上下铺高架床。“如果病房有危重患者,我晚上还是会睡在办公室里,这样心里才感到踏实。”

今天,同济医院风湿免疫科已经是同济大学风湿免疫病学专业硕士生、博士生培养点,开放床位35张,在编医师7名,均有博士或硕士学位,另有护士13名。科室以干燥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与基础研究为重点,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与上海市基金2项、国家“863”子课题协作单位1项;科室成员已发表风湿病研究论文60余篇,主编参编专著6部。其学科在上海市位居中等偏上规模,在全国已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在临床工作中,汤主任建立了本学科的医疗特色:一是“干燥综合征的免疫平衡治疗”,二是“类风湿关节炎的达标治疗”,三是“红斑狼疮的免疫序贯治疗”,四是“痛风的活血化瘀疗法”。

医生职业是非常辛苦的,除了繁重的临床医疗工作、轮流值夜班,还有压力更大的教学、科研课题申请、论文写作等任务。“在中国的三甲医院,一个合格的、有上进心的医师每天起码要工作10至12小时,并非其他行业的8小时工作制,多出来的几个小时是义务奉献。”汤主任自己的工作生活时间表就是真实写照。他每天除了例行的医疗门诊与病房查房之外,院内院外的会诊、疑难病例讨论、学术讲座交流等已经把白天的日程排得满满的,只有靠晚上加班,才能去做查阅疑难病例资料、教学课件准备、科研思路整理、论文写作等工作。

“医学的道路是艰辛的,有酸甜苦辣,也有悬壶济世的成就感。尽管当前的医疗环境不是很理想,我还是无怨无悔。既然当初选择了从医,就会一直走下去。人总是要有建功立业的使命感的。”汤主任这样表达了自己对医学事业的奉献精神与热爱之情。

教学工作是

大学附属医院医师的天职

医生的职业是长周期教育培训出来的:本科5年、硕士3年、博士3年,在大城市还要再规范化培训2年,以后才能定工作岗位,沿着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的路线不断晋升;同样年龄的高中同学在工程领域已经是专家等级的时候,医学院学生却还在初级培训阶段,这一点社会上许多人并不知道。

“医学教育是长周期高成本投入的精英教育。在欧美国家,4年文理科本科毕业后在医学实验室义务实习1年,经导师推荐合格,才有资格报考医学院,5年出来直接获得医学博士(MD)学位,再经过intern、residency、fellow三个周期5年的培训,才能有专科医师执照,所以医师35岁才能独立执业,当然也有高收入回报的。”解析中美医师教育机制的差距时,汤主任感慨地说。

作为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的带教老师,汤主任每学年均会承担五年制、七年制、八年制、留学生全英文班学生的内科学与免疫学、医学外语课理论教学任务。“在大学附属医院工作,带教学生是我们的天职,也是我们有别于普通三甲医院的特色与骄傲。”汤主任说,除了本科生教学,他还在招收硕士生、博士生。他建立了同济大学医学院风湿病学第一个博士点,目前已招收了6名硕士与1名博士。对研究生的毕业课题从选题、定方案、实验环节的把控、经费预算、资料总结,到论文书写、答辩、向杂志投稿,他无不帮学生把关。“教书育人是一种快乐,看着学生从懵懵懂懂变为有思想、有能力的人才,也是自己的一种成就。”汤主任如是阐述带教学生的人生快乐哲学。

近些年,汤主任先后带教过进修医师、规范化培训医师、实习医师50多名。他在门诊看病、病房查房中言传身教,为培养优秀医师接班人不遗余力。

除了国内学生,汤主任先后带教过朝鲜、尼泊尔、新加坡、马来西亚、塞浦路斯的留学生,培养他们的临床与科研技能。对此他说:“带教外国学生也是相互学习的过程。同济大学要走向国际,需要我们每个老师的奉献。”

科研是医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作为医师,在繁忙的临床医疗工作之外,必须自己挤出时间去做科研。对于这一点,许多人难以理解。医师看好病就行了,去折腾那些伤脑筋耗时的研究工作干嘛?“医学的进步,无不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相结合融合发展的结果。没有研究,医学仍将处在几千年前的蒙昧巫师时代,所以在我国,医师的职称晋升一直与科研业绩挂钩。”汤主任对医师做科研的意义如此诠释说。

近些年,汤主任参加了国家“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基础研究5项,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基金、上海市基金3项,横向合作课题2项。多年来,汤主任以风湿免疫科的一个疑难病种――干燥综合征为临床与基础研究的主攻方向。这是一种全身外分泌腺上皮组织受到淋巴细胞广泛浸润与免疫复合物性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自身免疫疾病,早期以口腔、眼睛干燥,牙齿部分发黑变质、咽喉干痒、皮肤干燥、起皮疹、关节酸痛、疲乏为症状,病情隐匿,因为无影响生命的损害出现,很多患者不拿它当回事儿;后期则引起肺间质纤维化、肺动脉高压、肾小管酸中毒、肾小球损害、自身免疫性肝炎、血管炎、中枢神经与周围神经炎、淋巴瘤等并发症,导致患者失去工作能力,直至影响生命。

在临床上,汤主任带领科室医师、研究生系统收集了200多例住院干燥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病史、各个系统损害的症状体征、实验检查、影像检查、细胞与体液免疫学的结果数据,建立了单中心的干燥综合征患者数据库,采用免疫平衡治疗方法,使诸多患者摆脱了疾病困扰,重新返回了工作岗位。现在,他们已经建立了涵盖上海、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河南、山东等省份的一个较大规模的患者群。

在科研上,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支撑,汤主任的几届研究生先后从T、B淋巴细胞免疫活化、分化、凋亡、增殖的体外实验到干燥综合征NOD模型小鼠的体内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免疫细胞的micro-RNA表达谱变化与炎性细胞因子的作用通路机制,作了连贯性的系统研究。他们发现在干燥综合征NOD模型小鼠的T细胞活化分化明显亢进、炎性介质分泌增加、T细胞中的16个micro-RNA呈现高表达,而有6个micro-RNA呈现低表达。这些micro-RNA都参与体内免疫炎症反应通路基因的表达调控。目前,他们正在通过计算机模拟筛选相关的micro-RNA分子与下游基因,准备做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干燥综合征NOD模型小鼠的功能调控的实验研究。

对于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自身免疫病,汤主任显得很有信心:“干细胞分为实体干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两大类。前者在国内外应用治疗疾病动物模型和人体已经多年,都未能显示出可复制性的临床应用潜能,至今对于强烈的免疫排异反应的预防和控制效果有限,加上疾病机体原有的干细胞生长分化环境机制未搞清楚而无法调控;而间充质干细胞来源于胚胎中胚层,有分化潜能、在体内一定的环境下有可能分化为相应的实体细胞;不表达MHC-Ⅱ类分子而只低表达MHC-Ⅰ分子,后期的免疫排异反应基本没有;更重要的是,它能诱导体内Treg/Th17细胞平衡,起到免疫抑制调节作用,因此对于免疫紊乱、免疫失耐受导致的自身免疫病特别有治疗潜能。”

在同济医院风湿免疫科,近些年来,汤建平的团队应用同济大学干细胞临床转化中心按照GMP标准制作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了10余例对常规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甚至生物制剂疗效不佳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皮肌炎、硬皮病等疑难风湿免疫病,发现患者的临床症状、心肺肝肾功能、肢体关节活动度等临床指标与血清IgG、IgA、IgM、CH50、C3、C4、ANA、dsDNA、CD4、CD8、CD56等免疫学指标都有明显的改善。他们已经收集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细胞组分与血清样本,准备做相关基因芯片检测,以找出间充质干细胞发挥免疫调节效应的关键路通分子,为以后的靶点治疗分子筛选累积素材。

事实上,汤主任的大部分业余时间是在阅读科研文献、撰写论文、指导研究生,以及申请各类课题和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等活动中度过的。记者在他的办公室看到,办公桌上、橱柜中、值班床头,都摆放着大部头的医学专著。在他的办公电脑网页列表中所见到的,大多也是国内外的医学网站主页。在汤主任的带领下,全科医师都在寻找自己的研究方向,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道路上不断地前进着。“研究就是学习。前人的医疗实践经验只有通过科学的方法传承,才能变成科学的医学积累。无科学方法指导下的医学实践只能是盲目的经验总结,不具有可复制性。”汤主任对医学科研的作用,给出了这样的定位。

“站在上海这个中国科技高地上,通过同济大学这个大平台的铺垫与我们全科人员的勤奋努力,相信我们会在将来成为全国知名的医疗、教学、科研齐头并进的大学附属医院风湿免疫学科。”汤建平主任最后说。

专家简介

临床医学博士论文篇6

中医药博士都研究什么?研究中药有效成分?还是专门研究中医经典?还是立足于临床以后成为名中医?昨日上午,第二届全国中医药博士生优秀论文颁奖大会上,百余位来自全国的中医药专家、学者和博士生聚集在浙江中医药大学,展示自己的科学研究成果,PK结果,专家组评出80多篇优秀论文获得全国优秀。

中医药的博士生研究成果频出,比如,中药有效成分的分析、中医经典方的现代解读,针灸手法在镇痛中的应用等,传承了中医药,更用现代方法引领中医药的发展。浙江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方剑乔说,中医博士以后不光是要成为名中医,还会成为中医现代化研究的中坚力量。

据了解,浙江中医药大学现有一级学科中医学和中药学博士点,二级学科也有15个博士点,每年招收50多名博士研究生,他们成为中医院临床骨干、中药研究院和高校的科研人员。

本报记者 王蕊

本报通讯员 金聪伟

临床医学博士论文篇7

眼科护士工作总结。对待病人和蔼可亲,态度良好,努力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应用于实践。在此过程中我不断总结学习方法和临床经验,尽力提高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独立工作的能力,不断培养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我在本科室实习期间,遵守劳动纪律,工作认真,勤学好问,能将自己在书本中所学知识用于实际。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基本掌握了眼科一些常见病的护理以及一些基本操作,是我从一个实习生逐步向护士过度,从而让我认识到临床工作的特殊性与必要性。以前在学校所学都是理论上的,现在接触临床才发现实际工作所见并非想象那么简单,并非如书上说写那么典型,好多时候都是要靠自己平时在工作中的经验积累,所以只有扎实投入实习,好好体会才能慢慢积累经验。在政治思想方面: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中国***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严谨求实,服从安排,团结同志,学风正派,工作责任心强,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关心体贴病人,深受病家信赖。

在医疗工作方面:主要精力用于门诊看病,坚持每周一三四五全天,二上午六下午(除非上课外),周二下午多数时间带研究生做门诊眼科手术,

全年共看眼病患者9012人次(加上周六周日上午络驿不绝找上家门来的)接诊超过万人次,收治住院210例,做到了尽心尽职,自我感觉问心无愧,患者及家属都比较满意。门诊量和收治住院病人均居全院眼科第一。

在教学工作方面:给xx级七年中医临床1、2班,主讲《中医眼科学》。指导进修医师和实习生25名。一名硕士研究生以优异成绩毕业,并顺利找到了工作。一名硕士研究生已按时开题,资料收集过半。今年又新招一名硕士研究生。

在编著写作方面:主编《眼病防治大盘点》、参编《中西医临床用药手册·眼科分册》具有实用价值的眼科专著2部,均已出版并全国发行。另外主编、副主编、参著、眼科专著5部(待出版)已完成初稿。

在科研工作方面:有2项盛厅级科研课题工作正在进行中,为主要参与者,排名分别为第二和第三。以第一作者在省及报刊杂志,4篇,第二或通讯作者在省及报刊杂志,3篇;科普文章22篇。

在业务学习方面:xx年参加省及中医、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术会议3次,业余时间自费参加了72课时电脑培训,通过严格考试,获得“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三个模块合格证。平时能认真钻研业务技术,自费订阅多种眼科专业杂志,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购买大量最新的中西医眼科专业书籍,经常去图书馆及上“知网”、“维普”、“万方”等网站查阅搜集资料,广泛涉猎本科国内外眼科医疗动态及进展,认真指导下级医师工作。

临床医学博士论文篇8

论文摘要:对博士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首先是管理者必须具有创新思维。培养过程中注重理论培养、实践技能培养和思维模式培养的结合,注重个性化,为达到培养目标莫定基拙。

博士生是中医药高等院校培养的最高层次人才,如何把他们培养成适应社会需要的具有创新思维和能力的高级人才,正是我们中医药高等院校思考的问题。中医药学的创新,即是根据社会发展程度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而对医疗技术的需要,根据发展中存在的间题在中医药领域内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满足社会对这种高级人才的需要是中医药学创新的根本。为此,我们在中医药博士生的培养中,进行了一些大胆的探索。

1构建培养博士生创新思维的条件

1.1博士生指导教师的选聘我们取消了论资排辈,采取院内外专家同行评议制度,结合申请者的科研情况,对具有创新精神的、承担国家及省部级重大科研课题的导师优先聘用。同时,注重导师组的作用,即采取“群策公关法”,集思广益,促使博士生产生创新性思维。

1.2改革招生制度拓宽博士生的招生面。根据培养目标,允许具有创新潜质的、临床工作达到一定年限、具备扎实的临床工作基础和出众的临床工作技能并有科研成果的本科毕业生报考博士或跨专业的招生,对他们的创新性思维的新颖性和价值进行评价,进而判断他们发展的潜力,以决定是否录取,将有限的资源投人到更加能够发挥价值的地方。

1.3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及氛围多方面给予博士生优先和照顾,例如,增加博士生借阅图书数目并延长借阅时间,优先使用校际联用图书卡,共享其他医学院校的藏书。再如,允许博士生与导师组协商并自选课题,对于他们的新颖、新奇想法给予大力支持,在课题完成所需要的条件上给予优先解决;同时,对于他们的具有创造性的观点(没有固定的程序和公式,而是以一种超越思考的既定方式达到未知和创新的领域),可能面对不被接受的局面,我们会尽量想办法解除博士生的压力,协调好他们与导师组的关系,消除他们对完成、实施新想法的条件等方面的顾虑。此外,尽量排除他们在生活、工作中的困扰,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保持博士生的最佳脑力资源状态,也是促使他们产生创新性思维的重要手段。

2注重博士生基础理论和技能的培养

2.1加强理论知识的培养对博士生进行中医药理论知识培养,增强他们对本专业知识的洞察力,培养他们正确观察事物的能力,在他们的头脑中形成正确的思维图,建立正确的思维模式,使他们的思维匣处于开放状态,更加容易接受新理论、新知识,能够主动、积极地进行必要的思维模式更替,进而为他们以后进行创新活动打好基础。在博士生学习、工作期间,尊重他们的灵感和直觉,鼓励他们随时记录他们的想法和思想火花,坚持写“做梦日记”,以利于当创新性思想一旦出现,他们能够及时抓住,并进行跟踪。平时的教学中,要求任课教师培养博士生随手记录的习惯,尤其在听取跨学科、专业的学术讲座中要记录随时出现的灵感。

2.2重视新兴学科及动手能力的培养重视对博士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尤其教给他们一些新兴、交叉、边缘学科的理论知识。例如浙江大学盛正卯教授关于“物理学与现代文明”的讲座,对同学们很有启发,触发了一些同学的灵感并将物理学研究的一些思路和方法应用到中医药研究中,为创新开启思路。同时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一些实验课程学校无法开设就送到综合性大学去培养。宽广、扎实的多学科知识给他们今后的创新成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注重博士生个性化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3.1个性化发现与培养考虑到博士生的个体差异,采取个性化培养。根据个性分析,准确判断其适宜的发展方向。结合个体情况,对表现出众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根据个性特点,培养新的思维模式,以便于在科学研究中、在必要时进行模式更替(所谓模式更替就是用一种新的思维模式修改或替换旧的思维模式的过程,是转变思想观念或思维模式的过程……)。如,在首届3名博士生中,分别在科研思路、临床技能、教学方面具有倾向性和优势,与他们的个性相符合,因此在培养中就注重分别培养,将他们的各项特长有效发挥,毕业后都走向了适宜自身发展的工作岗位。

3.2创新思维的激发与培养一名博士生要想在以后的工作中有所创新,必须培养其创新思维。而发散思维(divergent thinking)和收敛思维(convergent thi-nking)是创新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散思维又叫辐散思维、求异思维,是根据已有的信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方向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展开性思维方式。收敛思维又叫辐合思维、集中思维、求同思维,是一种有方向、有范围、有条理的收敛性思维方式,与发散思维相对应。中医药院校的博士生一般均接受过正规的中医学理论和现代医学理论教育,可以说知识面是比较宽广的,但由于受到中医学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即“智者察同,愚者察异”思想的影响,更加注重收敛思维。为此,我们在注意加强他们的思维训练的同时,对发散思维的培养作一定的侧重,鼓励他们结合宽广的中西医理论知识及现代科技发展进行联想和想象,以利于学会指出新问题,提出新看法,培养这种能力,是最重要的创新技能。通过思维培养,培育博士生正确看待事物,客观辨证地看待问题的各个部分以及总体,从而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中医药学理论,为民所用。

4培养博士生创新思维的目标

要想达到博士生的培养目标,注重积累和准备是必需的。为此我们设定了近期和远期目标。近期目标就是在博士生就读期间,其创新成果要具有个体新颖性(主观新颖性),可以进行初级创新,这种创新往往是更大创新的起点。鼓励博士生的思想具有地区、团体或行业范围内的新颖性,进行行业、地区范围内的创新。远期目标就是在博士生毕业后2-5年内其创新成果具有地区、民族、团体或行业范围内的新颖性,进行行业、地区范围内的创新。毕业后5一10年内其创新成果具有世界新颖性,进行历史性的创新。

根据创新性思维培养的远期目标,我们在博士生毕业时不是单纯把他们推向社会,而是根据他们的个性特点,推荐他们到最适宜发芽、成长的环境中工作,在博士生及用人单位之间做好牵线搭桥工作。为此,我们经常与省内外的一些科研、教学、临床单位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的需求信息,以便做好推荐工作。

上一篇:临床医学毕业论文范文 下一篇:临床医学硕士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