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物流部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12-06 14:52:15

仓储物流部工作计划

仓储物流部工作计划篇1

关键词:钢铁企业;SLP方法;布局优化;方案设计

中图分类号:TF081 文献标识码:A

钢铁企业仓储布局方案设计类似于大型物流园区的仓储布局设计,但是由于钢铁企业自身的一些特点,在布局方案设计中又有一些特殊性要求,例如钢铁企业的热装热送对时效性的要求等。通过对近年来仓储布局相关论文[1—4]的研究,目前主要的仓储布局方法有ABC分类法,遗传算法、Apriori算法、SLP方法,以及论文[5]提出的仓储布局规划的原则与方法,对钢铁企业仓储布局方案设计提供了较好的借鉴。

因钢铁企业自身庞大,其生产单位的主导作用远大于仓储单位,仓储布局需要在生产单位布局确定后才能确定,这与零售商品仓储有明显的不同。经过研究分析,这里主要探讨SLP方法在钢铁企业仓储布局方案设计中的应用。

1 面向钢铁企业的SLP方法

SLP是一种设施规划方法,主要应用于工厂设施设备的规划布置设计领域。鉴于钢铁企业的运输量由生产单位的需求量来反应,仓储量受企业订货和原燃料季节性需求影响,以及某些生产过程中确定的时间约束,因此,从基本要素、物流关系指标、非物流关系指标及综合关系分析方法方面对SLP方法进行改进[6]。

基本要素增加生产单位和仓储单位。定义钢铁企业中生产单位为物料经过后发生物理或者化学变化的单位,仓储单位为物料经过后不发生质变的单位。并将物流量Q分析分为仓储单位仓储量分析和作业单位间运输量分析两部分。

物流关系分析时引进运输强度的概念,以表达钢铁企业内物料运输的难易程度、成本的高低。

非物流关系分析沿用作业单位相互关系的分析方法。

改进的SLP仓储布局方案设计的流程如图1—1。

2 改进SLP方法在钢铁企业仓储布局方案设计中的应用

J钢始建于1958年,是我国特大型钢铁企业。拥有四通八达的公路、水路运输,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其生产厂区分为老区、滨江区和新区三个部分,集采选矿、钢铁冶炼、钢材轧制为一体。布局图如图2—1。

2.1 物流关系分析

2.1.1 仓储物品P分析

J钢铁厂的仓储物品按原燃料、辅料、半成品、成品、备品备件分为五种类别,其中主要包括物品如表2—1。

2.1.2 大宗货物运输量Q分析

大宗货物物料运输量如表2—2。

2.1.3 物料流量及流向分析

对其各个作业单位之间的物流量及物料的流向进行整理,如表2—3。

2.1.4 物流量从至表分析

根据物料流量及流向表做出运输强度从至表如表2—4。

2.1.5 物流关系相关等级分析

根据运输强度等级划分,整理运输强度从至表做出作业单位间的物流关系相关表。

2.2 非物流关系分析

2.2.1 非物流关系原始表

依据钢铁企业作业单位间非物流关系分析指标及指标标度[7],做出非物流关系等级原始表。

2.2.2 非物流关系相关表

根据改进的SLP方法中非物流关系评价指标对J钢铁厂各作业单位之间的非物流关系进行评价,最终得出非物流关系相关表2—7。

2.3 综合关系分析

根据上文分析结果,将作业单位间的物流关系相关表和非物流关系相关表组合成综合关系表:

将综合关系密切程度按等级由高到低进行排序如图2—2。

在生产单位位置固定的基础上以仓储面积、仓储需求、可用面积及需求面积作为约束条件,根据作业单位综合关系等级由高到低依次对仓储单位进行布局。做出布局方案如表2—9。

其不同物料的备选仓储位置厂区布局图如图2—3。

3 结束语

通过对J钢铁厂仓储布局优化方案的设计,可以看出改进后的SLP方法在钢铁厂仓储布局优化方案设计中能较好的运用。SLP方法的引入有利于更合理的优化厂区内的仓储布局,对探寻钢铁企业仓储布局优化设计方法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荣,李超群. 基于ABC法和自适应混合遗传算法的仓储区域布局优化策略[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11,28(2):183—187.

[2] 戴雪蕾. 基于遗传算法的药品仓库货位布局优化研究[J]. 现代计算机,2009(3):56—58.

[3] 张智勇,张新辉,刘杰. 基于Apriori算法的关联规则挖掘在配送中心储位规划中的应用[J]. 物流技术,2012(4):56—59.

[4] 杨嘉伟,黄浪. 系统化布置设计在物流公司仓储布局优化中的应用[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9(7):122—125.

[5] 赵晓卓,王利,韩增林. 现代物流环境下仓储设施规划原则与方法探讨[J]. 地球研究与开发,2005,24(6):52—55.

[6] 孙晓. 一个改进的SLP方法——研究与实践[D].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论文),2007.

仓储物流部工作计划篇2

【关键词】仓储 经营模式 信息化 物流

企业仓储管理是对企业内商品的入库、出库、储存等仓储业务进行计划、控制、监督和核算等活动。企业的仓储管理对企业管理水平、产品和服务质量等有非常大的影响,有效的仓储管理有利于企业选择合适的库存水平,提升企业材料和产品的管理水平,有效地控制生产流程,提升产品生产的稳定性和质量;反之,如果仓储管理出现了较大的问题,则企业的资金将得不到良好的运用,企业的库存将会出现过多或者过少的情况,不利于企业生产的稳定,可能会失去原有的市场占有额,这最终会影响企业的盈利和收入的稳定性。因此,良好的企业仓储管理非常重要,需要企业管理层加以重视。

一、企业仓储管理的主要模式和方法

仓储管理在国内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有了多种管理经营模式,目前较为流行的企业仓储管理模式和方法主要有ABC方法、MRP、MRPⅡ、ERP等。下面本文将简要介绍下这些方法和模式。

(一)ABC分类法及其管理的要点

ABC分类法是仓储管理较早应用的方法,它属于较为简单实用的方法。它是将物资分为A、B、C三类,分别对这三类物资规定不同的控制方法。其中,A类物资的品种占库存品种的10%左右,但是年消耗额占了全部物资总消耗金额的70%左右,B类物资品种占全部品种的20%左右,而消耗金额也占了总消耗金额的20%左右,C类物资的品种数则占了总库存物资品种数的70%,但是其年消耗金额则占了全部物资的10%左右。这种方法突出重点,对不同的物资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

ABC分类法运用好的时候可以压缩企业的库存量,节约资金并优化库存结构。其管理方法主要是:对A类物资要尽可能降低订购批量,将库存压缩至合理的最低水平,这需要对A类物资进行严格控制和精细化管理,建立完善的盘存制度,了解它收、况,计算经济订购批量、保险储备量等;对B类物资需要计算出其经济批量和保险储备量,不需要像A类如此严格,一般将若干物品一并订购;对于C类物资,则采取较为简单的方法进行控制,减少日常的管理工作。

(二)MRP及MRPⅡ管理方法及其管理的要点

MRP是根据产品特点提出的,用以精确地确定产品的零部件需求数量和时间,它的基本原理是由主生产计划、产品库存文件、主产品结构文件等逐一求出主产品所有零部件的生产时间和生产的数量。其中如果零部件是可以内部生产的,则根据生产时间长短安排投产时间;如果零部件是外购的,则制定合理的订货时间和数量,形成采购计划。MRP力求实现所有零部件的出产和采购能够满足产品的交货期要求。

MRPⅡ则是认为企业仓储管理仅仅是一个环节,但是这个环节会受到财务、销售、供应等的影响,它将这些子系统集成为一个一体化系统,成为了制造资源计划系统。这个系统主要包括了基础数据管理、库存管理、经营计划管理、主生产计划管理、物料管理、车间作业计划管理、成本核算与财务管理等,它和MRP基本管理要点一致,主要是将整个企业管理系统集合在制造资源计划系统中,并运用于仓储管理的系统化。

(三)ERP管理方法及其管理的要点

ERP方法是在前几个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注重产品的供应链管理,将经营过程中的所有参与者,如供应商、客户、分销商、制造商等纳入这个系统中。ERP对供应链上的所有环节进行有效的管理,实现供应商、客户、分销商、厂商的相互协同,并规划出人力、市场、售后、生产、质控、财务等多个系统,它和MRP等方法的差别在于它将外部的供应商、客户、竞争对手等均纳入了解和监视中。为了实现自动化管理,它还需要用信息化技术实现流程的管理,以加强企业间的合作等。

二、企业仓储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近年来,仓储管理已经在我国的大型企业管理中凸显出较为明显的作用,但是实际上我国企业的仓储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据调查,截至2008年底,只有39%的物流企业使用了物流软件,而在企业仓储管理中,这种信息化应用水平更低。我国的企业仓储管理问题较多,在信息化建设中落后于国外企业较多,例如,信息技术和设施操作人员的数量少、培训少、维修人员少等,这些都会影响我国企业仓储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下面,本文将主要探讨我国企业仓储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一)企业仓储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内容和流程

企业仓储管理涉及到收货、入库、储位管理、运输等方面,利用信息技术,产品在收货的时候就会有唯一的条形码标签,通过射频技术、条形码技术、扫描技术、数据通信技术等实现产品的联网操作,保证产品在入库后即可导入标准化的数据库中进行管理。仓储管理信息化还可以用货位管理技术对所有货位进行编码,使系统可以追踪至商品所处的位置,以便于分配合适的货位并利于优化货物的配送,提升空间利用效率。从这些描述可知,发达的信息化建设一般都需要使用条形码技术、射频技术(RFID)以提高库存和产品信息的采集效率和准确性;使用电子数据交换技术等进行企业内外的信息输送,实现订单处理、跟踪等的电子化;使用仓库管理系统(WMS)和运输管理系统实现运输和仓储速度的提升。

信息化后的业务流程主要是收货、入库、储位管理、拣货、盘点、器具回收等。收货是仓储中心在接收到货物后即在包装箱上贴条形码,并进行扫描,将信息传至WMS中;入库则是由RF系统告知物品的入库信息,WMS则将应该存放的位置反馈至RF系统中,由工作人员完成入库;储位管理是工作人员用RF系统对商品的位置进行扫描,确定商品的最终位置;拣货是容易出现差错的环节,RF技术根据订单生成发货计划,自动生成拣货信息,并实现准确的数据录入;盘点也是利用RF技术进行扫描实现实地盘点,并将数据传送至WMS,自动生成盘盈和盘亏的信息;器具回收则是在出库的时候待运货员回来后用RF系统进行扫描,确认回收的器具数量。

(二)企业仓储管理信息化建立的意义

一般,目前企业仓储的信息化管理需要涵盖基础资料的管理、企业内外客户的管理、收货发货管理、仓储管理、系统维护管理、结算管理、作业管理、预警管理、统计查询、系统维护等多项功能。通过这些功能,企业可以实现以下的目的:

1.提升仓储管理效率,保证物资安全:仓储管理实现信息化,企业将可以通过系统中的信息化控制,对仓储的流程进行再造,提高工作效率,另外通过单据的监控实现对人员物资的调配、协调、管理等,这也提升了物资的管理效率;由于信息化的应用,企业通过仓库货位管理系统和图片扫描功能加强物资的现场管理控制,保证库存安全,而各岗位人员之间的监督也增强了职工的质量意识,降低差错率,提升物资安全保障力度。

2.提升经济效益:企业的仓储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通过高效的物流配送和仓位管理等提升配送效率和速度,并通过射频技术等的应用提升流程运转的速度,这就提升了企业在仓储管理中的效益;同时信息化的应用可以让企业通过使用财务自动结算,减少资金的损失,提高资金数据的动态化,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浪费。

3.改善服务环境:企业仓储如果实现信息化管理,则企业的内部其他部门和外部的客户均可以通过网上查询实现公司内外客户的远程查询,这就有利于提升内外部使用者对仓储信息的了解程度;而企业仓储在和内外部使用者的沟通中也提高储备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有利于提升仓储服务的质量。

(三)企业仓储管理的建设措施

1.高层重视,加强业绩考核和部门间沟通:企业仓储的信息化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仓储的信息化是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企业在竞争中提升竞争实力的必然需要,需要高层的重视以全力推动信息化建设。企业的高层要能够在资金调配和支持、部门间的沟通和协调、系统的检查和考核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信息化建设需要业务部门提供需求、开发商提供软件、信息部门负责维护,部门间的分工要明确有效,沟通要及时,企业的高层要协调这些部门的沟通工作,系统在运行时碰上故障也需要部门间积极配合以促使系统的高效运行。在系统的检查和考核上,管理部门需要制定相应的考核方法,加大考核力度,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通报纠正,将考核和工资、职称、晋升等挂钩,加强信息化建设的效率。

2.加强技术改造,开发合适的平台和技术:仓储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非常复杂,涉及到基础平台和运用技术等的开发和运用,需要对企业的流程进行较为彻底的再造,同时对供应链每个环节的信息化进行改造。具体而言,可以从三个方面展开:首先是基础功能的改造,信息化建设要以基础系统建设为起点,建设先进、合理的应用系统基础平台,同时完善仓储管理中的产品信息等基础数据;其次是供应链环节的接口改造,防止出现信息孤岛,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中心,提升信息收集的及时性、广泛性、真实和有效性,推动应用系统的建设,重点推行以信息采集技术、传输和交换技术为主的现代化信息化技术,加强信息的共享;再次,加强整体的规划和协调,保证RFID技术、条形码技术、数据采集技术等的利用,在此基础上通过企业内外部的网络,加强和其他部门、企业外客户的信息共享,实现供应链的整体协调和规划。

3.完善人员配置,加强业务培训:企业要将有责任心、文化程度较高、懂计算机技术的人员安排到保管员等岗位,在招聘的环节也需要针对不同的岗位设置一定的招聘条件,让符合信息化建设需要的人员进入仓储管理中。在培训中企业也要根据不同的岗位进行针对性的培训,保证员工能够按照信息化流程进行操作,保证每个动作都清楚,提升人员的专业素养,全面提高员工的素质。当企业还没有足够人才的时候,可以加强企业和学校等研究机构的合作,使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得以结合,加快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养,促进企业仓储管理的发展。

本文以企业仓储管理的相关方法模式和信息化建设为探讨对象,重点在探讨如何以信息化建设提升企业仓储管理的水平和效率,希望能够对相关的行业和企业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黄中鼎,林慧丹.仓储管理[M].华东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2]张念.仓储配送管理[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3]郭成.物流信息技术应用现状及趋势[J].中国储运,2007(3):97-99.

[4]任颖洁.借鉴国外仓储管理经验、完善我国仓储管理的信息化[J].中国商贸,2011年06期:77.

[5]郑洁,赵敏.现代仓储管理模式探讨[J]经营管理,2007(9):55-56

[6]卢苇,宋瑞敏.物流配送中仓储经营模式和信息管理探讨[J]. 人力资源管理,2010年第5期:8.

仓储物流部工作计划篇3

关键词:煤炭企业 仓储管理 发展对策

一、引言

作为国内的基础能源企业煤炭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的物资数量非常庞大,种类的太多单位数量过大,导致了库存管理的困难性。困难性体现在从采购原材料到进仓再到库存管理各个环节中需要的企业物资管理水平非常高。仓储管理在煤炭企业物资管理中的地位就相当于人体的心脏,物资如同血液一般,仓储管理负责整合储备物资,再分流到其他的物流环节。利用科学的管理方法运用在仓储管理上,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和资源的利用率。仓储管理化的提高在煤炭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降低成本增加其盈利水平,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就宏观的市场环境分析,改善仓储管理水平是煤炭企业经营进一步改革的关键。

二、煤炭企业仓储管理中常见的问题

(一)对市场预见性不够

对市场预见性不够是大多数煤炭企业都存在的问题,对市场预见性不够往往会造成对库存量不合理的问题。煤炭企业对市场的预见性的把握很讲究,煤炭物资采购运输到进仓库储存等环节都是十分繁琐的工作,不可能做到时效性。对市场预见性而推测的进货量,直接影响仓储量,物资的仓储量和企业的生产过程息息相关。如果在对市场预算的时候没有经过严谨而周密的考虑往往会导致两种情况,企业计划中生产消耗量过大,而仓储量不足直接响应了生产,要不是就是预算过大,造成仓库内大量物资的积压。

(二)物资储备不够合理

在煤炭企业中物资储备不合理的通常表现在库存量比实际生产需要量大,造成成本的增多,对物资的管理耗费的资源增大,如仓库面积,值班人员等,无疑之中会大大增加了仓储资金成本的负荷。另一方面,不合理现象表现为仓储中资源的储存量比企业生产中所需求资源要少,造成了生产中因缺货而导致的成本增加。在储存成本增大这个问题上,物资在储存中的淘汰和积压也是主要原因之一,这主要是基于生产中由于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要求和生产机型改进等问题,在成本上升的同时,盘点与对账等工作也变得繁重。

(三)估价制度不便于管理

在煤炭企业中通常表现在存货估价的制度上。由于采取不合理的估计制度,盲目地采用增加人员的工作量,来保证存货帐单与实际一致等会计政策。这种做法重复了入账和调账会徒增了财务员工的工作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企业在仓务管理中的效率。在货到了票还没到的情况下,工作人员需要对没有编码的物质进行编码估价,等待票到了之后在按照发票的真实内容进行调整十分的麻烦,造成记账人员工作量增大的主要原因。

(四)仓库管理软件信息技术管理不足

由于煤炭企业仓库管理的资信量比较大,国内很多煤炭企业会采用库存软件来帮助仓储管理。但是由于仓管人员所受的教育程度不一样,许多负责材料保管人员在不能掌握仓储管理信息化的应用。员工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技能相对缺乏,大大降低了其工作效率。

三、提高仓储管理水平的应对策略

(一)提高计划的准确性

要解决煤炭企业中仓储管理环节复杂的问题,前提是必须要做一个逐层分析的周密的管理计划。在煤炭企业中,仓储管理的过程离不开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沟通,生产与采购部门分别是连接仓储管理的头与尾,仓储管理作为两个部门的中枢,必须要加强物资对需求计划的管理工作,统筹供求等关系,这样才能确保部门之间的互相协调。计划的准确性,有利于提高采购的效率和降低成本的消耗。第一,建立物资计划例会制,可以有效地督促各部门跟进各环节的问题,及时反馈处理,制定更详尽的计划,解决出现的问题。第二,在制定计划时要求业务人员清楚了解自己的职责,加强对物资管理计划的认识,更好地跟进相关工作,确保整个工作流程的合理性。

(二)合理化的储备物资

在煤炭企业仓储管理中合理化的储备物资建立在科学规范的调整库存结构的基础上。合理地保持库存是煤炭企业在仓储管理上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合理的库存有效地减少了无谓的成本损耗,有效地提高了仓库的利用率,大大提高了企业经营的高效性。没有合理化的储备物资,往往会造成企业生产时的物资短缺,货物补给未能及时得到补充,物资的流通受阻。不合理的储备物资还表现在多余的储备,造成物资积压等现象直接导致资金的积压,增加了企业的资金运转中的压力,影响企业经营。因此,合理化的储备物质能够有效地为企业节约资源,减少成本开支,能有效地统一管理企业资源,有利于控制管理。

(三)减少估价的工作

估价入账会给仓库和企业的财务部门带来不必要的工作量,大大减少了员工的工作效率,甚至会出现财务数据混乱、账物不实等情况。因此,做好评估工作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估价工作实质是在货到票未到的情况下进行的,相关部门对未有票的货物进行估计并且编号。但是这种做法带来的弊端太多,对于这种情况企业在仓储管理中应该这样完善。供应部门接到计划之后,然后按照相关程序找到供货商签定合同,并且递交给审批部门和有关负责领导及时进行审批,保证合同的时效性。对于那些没有编码的货物,应该及时上报申请标号,各个部门之间应该紧密运转,每一个环节必须紧密相扣,保证物质到货是票据同时到达。尽量避免估价物资的工作,确保货物票据的一致性,明确账单数据。

(四)提高员工的素质

在现代化企业的仓储管理当中,对计算机的运用,对物资进行电子数据化管理,变得十分之必要。由于煤炭企业的仓储管理中涉及着繁多而且复杂的数据,在有效的电子化专业化管理之下能大大地提升人员的工作效率。但是现在普遍仓储管理人员工的计算机管理技术不高,所以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是有效提高管理的要务。除了电子信息化技术之外,还应该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熟悉现代物流理论,在实践中结合相关专业知识。准确把握市场数据,充分展现仓管物资的经济潜力。企业应该定期为仓储管理的相关员工进行培训,制定一系列的奖励制度,奖励优秀员工,还可以在员工当中提拔经验丰富技术先进者作为导师,为其他员工开始讲座分享经验。在整体上提高员工的素质,是企业内部管理创新的动力。

四、结语

煤炭企业的仓储管理工作是整个企业运行的供应链上一个重要的环节,是供应链上的心脏,仓储管理与每一个部门都紧密相联。科学性的仓储管理能够有效地推动整个企业的供应流程运转。在现阶段作为煤炭企业要解决仓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从几个基本点入手,首先可以从人员的业务水平以及库房办公条件的改善入手,再者在提高企业计划的准确性的方面也不容忽视,评估工作方面作为企业的总结一个参考的准则也必须要做好。在优化仓储管理的情况下,节约成本,保证生产,就能为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马小宁,白小平.持续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煤炭企业仓储管理精益化水平的探讨[J].物流技术.2010,29(8)

[2]张存良.加快推进煤炭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J]. 中州煤炭.2010,(07)

仓储物流部工作计划篇4

关键词:商业连锁;企业配送中心;仓储管理

20世纪90年代末期,连锁经营已经成为我国商业企业实施改革的重点趋势之一,并且获得了政府与广大企业的高度关注。所以,对商业连锁企业经营的模式及其配送和仓储管理进行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这一行业当中具体的经营管理方法,也成为摆在政府与企业面前的核心课题。

一、连锁经营相关概述

(一)连锁经营的基本概念

连锁经营是指零售业、饮食业和服务业等若干同行业店铺。这些同行业店铺的进货渠道是基本相同的,且拥有所授予的特许经营权。同行业店铺可以共享规模效益,因此连锁经营是一种现代化经营方式,同时也是一种组织形式。目前,连锁经营经营方式在国外发达国家商业企业中应用较为广泛,且发展前景可观。在现代流通领域,连锁经营的地位可以媲美超级市场,是现代流通领域革命的两大标志之一。据相关资料表明,美国连锁商店的销售额远远高于世界其他国家,英国和日本等国家则紧随其后。

(二)连锁经营的主要形式

我国当前存在的商业连锁企业的经营形式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类型。第一种是连锁性的超级市场,主要是指一些大型的商场或者大型超市。第二种是具有连锁性质的快餐连锁店,例如世界著名的麦当劳、肯德基等连锁店都属于这部分分支。第三种是其他种类的连锁店,常见的比如小型连锁便利店WOWO、粮油连锁店等。

二、商业连锁企业配送中心仓储的作用

货物仓储是实现物流配送的基础,是商品流通的基本条件,是实现社会再生产的基本立足点,所以加强仓储管理是推动社会再生产的重要保证。另外,从物流配送流通的角度来看,该过程是货物的不断供应与不断需求组成的供应链条,这种供需链条中仓储环节是物流链条进行中转与连接的关键点,所以实现仓储管理有利于配送过程的顺利推进。同时,科学的仓储管理还会使货物质量在流通过程中得到保证。加强仓储管理建设有助于抵制伪劣产品进入市场,同时还可以保证货物在流通中不受到损坏与丢失。另外,仓储过程对于商业连锁企业来说,是避免产品调配不便,实现生产控制和货物减压的重要手段,促进商品不断流动、加强仓储管理是实现仓储功能最大化的基础。除此之外,仓储还通过对商品的整理、保证、分拣等工作操作,为流通货物进入销售市场做好准备工作,是实现物流与分配效率的重要保证。

三、当前国内连锁企业配送中心的仓储管理现状

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促进了我国连锁企业配送中心的仓储管理技术不断更新,配送中心原本的仓储管理由传统的人工管理操作逐渐发展成为智能化管理模式。虽然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我国连锁企业配送中心仓储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并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是在当前的仓储管理方面依旧存在着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由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连锁企业供应商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在这种发展环境下,配送中心的工作量不断增加,也导致仓储货物分配工作、货物流转次数的不断增加,导致仓储工作量上升,对仓储造成业务压力,这也导致仓储管理难以在日益沉重的工作中落到实处。

另外,在配送工作逐渐加重的发展趋势当中,部分企业的仓储管理并没有紧跟企业与市场的不断发展步伐,参与仓储工作的软件设施与硬件设施都没有得到提高与合理改善。面对沉重的货物搬运工作,虽然有部分的机械设备进行辅助,但主要搬运工作依旧以人工为主,这不利于仓储管理水平的稳步上升。所以,要实现仓储管理水平的不断上升,相关企业应当顺应时展的需求,在仓储管理中引进先进技术与先进设备。除此之外,在当前配送中心的仓储管理方面还存在着工作人员总体素质有待提高的现象。实现仓储管理智能现代化的关键在于工作人员对于现代先进科技的合理应用,但是当前参与企业配送中心仓储管理的工作人员大都不具备专业的管理技术与先进科学技能,总体综合素质较低,这是实现仓储管理水平提高的重要限制因素。

四、实现国内连锁企业配送中心仓储管理优化的具体措施

仓储管理是连锁超市配送中心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订货、入库等多个步骤,是实现正常货物流通的基本,提高配送中心仓库管理水平对于企业的物流配送的高效完成有着重要意义。所以,在设计仓储管理系统时,应从多方面着手考虑,最大程度实现仓储管理价值。

(一)加强仓库布局规划

在物流仓储管理过程当中,仓库的布局是实现物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加强现代化仓库合理布局,有利于相关企业实现商品物流快速发展,并且有利于物流成本的降低,同时可以提高企业的高效运作。在进行仓库布局的实际设计中,相关工作人员要将仓储运行流程列入设计依据,在进行仓库的整体结构的设计方面,要实现货物运输的最短距离,避免出现运输过程出现迂回重复。另外,在仓库布局设计当中还要实现空间最大利用率,同时要根据仓库内部作用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划分。例如,根据仓储运作流程,将整体布局划分为货物收取、货物存储、货物分拣以及货物输出四个部分。由于在实际情况中,企业的仓储工作量在不断进行调整,仓储工作流程也在不断进行细分,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仓库布局的合理设计。从总体方面来说,加强仓库的合理科学布局设计的意义主要在于尽可能减少工作难度,实现空间的最大利用,实现仓储成本的最大程度降低,最终使企业获得利益最大化。

(二)优化仓储工作的实际运作流程

对于我国绝大多数的商业连锁企业来说,仓储工作的实际运作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首先是进行货物验收、货物入库以及货物存放;其次是根据货物要求进行实际包装与货物分类;之后是进行货物输出检查;最后是进行货物输出。面对企业物流压力的不断上升,在实际工作当中应当加强仓储运作工作的不断优化与简化,这要求在进行货物接收与输出过程中所耗r间的有效缩短,尽可能地降低成本。在实现货物的出入库工作时,要对货物的数量以及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切实做好物流流通过程中各个环节的中转与链接工作。另外,在实现仓储管理的货物保存工作时,应当做好货物清洁与货物盘点。在利用仓储管理实现货物的加工处理时,应当保质保量的落实好工作。只有通过这些方法不断加强与优化仓储管理工作,才能实现仓储管理工作的效率提升。

(三)实现仓储设备与技术的不断提高与更新

为适应时代与市场的不断发展,仓储管理在不断地向智能化以及自动化方向发展。在进行仓储设备选择时,要充分考虑到存储货物的特性,根据存储仓库的具体结构以及企业自身经济状况等方面,进行合理的设备选择。而仓储技术的不断更新与提高,更加有利于仓储管理效率提升以及管理成本的有效降低,是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在实现技术更新时,要注重相关技术对于仓储管理的零散数据的衔接能力,实现物流运作效率的提升。另外,由于各个企业之间的现状与具体情况各不相同,所以在实现技术更新选择上,要根据自身的不同情况进行合理科学的选择。在仓储管理中,实现技术与设备的不断更新与提高,有助于仓储管理效率的提升,也是当前配送中心实现工作顺利运行的重要手段。

(四)加强仓储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

在仓储管理中,实现仓库安全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其对设备与货物安全影响重大,同时,还对企业与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着重要影响。所以,在进行仓储管理人员培训时要加强对工作人员仓库安全意识的培训。这要求首先从企业领导开始实现观念转变,加强安全管理认识,落实安全生产制度的制定,并在企业内部积极进行的管理安全宣传。同时,相关领导还应当举办相关的安全意识培训活动,促进企业内部仓储管理人员安全意识的提升。另外,企业还应当开展安全检查活动,对仓储管理中的安全隐患进行及时的消除预防。

除了安全意识培训,企业还应当加强员工的技术能力培训,充分开发企业人力资源效益。在实施仓储管理人员培训工作时,企业可以采取内部讲座培训,以及外部交流考察的方式实现管理人员的技术提高。另外,企业还可以通过对外聘请资深管理技术人员对内部管理员工进行有计划的培训教育,着力提升管理人员的管理技术水平。另外,在进行培训时,要依照现代化管理标准实现培训,根据仓储管理过程中的不同岗位分工制订相应的人才培训计划。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企业内部仓储管理人员的技术与能力的不断提高,培养出有助于企业物流发展的综合素质能力强的仓储管理队伍。

结语

仓储物流部工作计划篇5

关键词:仓储管理实务;职业岗位;项目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1 课程定位

《仓储管理实务》是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从了解仓储活动入手,研究如何管理才能以最低的仓储总成本提供满意的客户服务。在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仓储管理实务》的先期课程有《物流管理基础》、《物流市场营销》等,后续课程有《运输与配送管理》、《供应链管理》、《物流采购管理》、《企业物流管理》等,《仓储管理》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如果把物流系统比作一棵树的话,仓储就相当于这棵树的根,所以该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未来业务能力的提高和职业生涯的发展。

2 课程内容设置依据

通过对北大荒物流、完达山物流的调研,我们弄清了仓储企业或仓储部门相应的职业岗位有:仓库管理员、接货员、商品检验员、拣货员、信息处理员、仓库主管、仓储部总经理等岗位,对各岗位技能和职业素养进行了分解,考虑到学生毕业首先从最基层做起,而进入工作岗位的最基本条件是要有物流师从业证书和仓管员从业证书,因此在课程设计时还结合了《仓储从业人员职业资质》和《物流师国家职业标准》中涉及的与《仓储管理实务》课程相关的内容。

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以仓储岗位为主线,紧密结合职业资格证书中仓储管理的知识和技能要求,打破传统的章节教学模式,按照不同的岗位层次设置课程内容,确定教学项目和教学任务。

3 课程内容的选取

按照从准仓库管理员到仓库管理员再到仓库主管最后晋升为仓储企业总经理的岗位递升顺序将《仓储管理实务》课程设置成仓储作业岗前培训、仓储业务操作、仓储库存控制、拟建新仓库、仓储经营管理五个教学项目,然后按照仓储企业的实际业务需求又将每个教学项目分解为若干个教学任务。

3.1 仓储作业岗前培训

新员工进入仓储企业后,首先进行仓储相关业务的岗前培训。让准库管员了解仓储、了解仓管员的素质要求、了解并学会维护相关仓储设备,了解仓储货物的性能。以此为依据我们设置学习项目一:走进仓储,为了体现任务引领,走进仓储又下设五个任务。即:仓储基础知识认知、仓储作业人员基本素质认知、仓储设施设备认知、仓储对象认知、仓储单证认知。其中“仓储作业人员基本素质认知”是学好《仓储管理实务》课程要实现的最终目标。“仓储设备认知”能为提高下一个教学项目“仓储业务操作”的效率打下基础。因此将这两个任务定为仓储作业岗前培训的重点内容。

3.2 仓储业务操作

经过项目一的“岗前培训”后,员工便要开始进入仓储业务操作环节,进行收货、存货、发货等仓储作业。这也就是《仓储管理实务》课程项目二:仓储业务操作,按照仓储作业的先后顺序,结合执业资格考试,在教学过程中将此模块分解成四个任务,即:入库作业、在库作业、出库作业、仓储信息作业。此模块中对应的工作岗位有商品接运岗、商品检验岗、商品储存岗、商品分拣岗、商品盘点岗等基层作业岗位。让学生学会商品接运、商品检验、商品堆码苫垫、商品储存保管、商品分拣、商品盘点、出库复核和交接等基本操作技能。

3.3 库存控制

学习仓储管理的目的是在了解仓储基本业务的基础上,研究如何以最低的库存满足客户的仓储需求。因此设置《仓储管理》课程项目三:库存控制,以降低企业库存成本。按照需求类型的不同将库存控制技术分为ABC库存控制技术、MRP库存控制技术、JIT库存控制技术、确定需求下的库存控制和随机需求下的库存控制等五个教学任务,学生若能学好并完成以上的教学任务,将来肯定能为企业降低库存,提高仓储效益。此模块内容较为复杂,没有良好的业务基础和较高的职业素养很难完成,因此此模块所对应的职业岗位为库管员的晋升岗位仓库主管。

3.4 拟建新仓库

仓库位置和内部规划是否合理关系到企业商品的流通速度和费用,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客户服务水平和仓储运作效率,最终影响企业的利润。假设仓储公司规模扩大,需要新增一个仓库,有着仓库管理员、仓库主管经验的仓储员工还应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设计出一个合理的仓库建设方案。于是我们设计了学习项目四:拟建新仓库。结合着助理物流师资格考试在此模块设置了仓库选址、仓库总体规划、仓库作业区规划三个教学任务。首先根据客户分布、交通运输、自然环境等因素选择合理的仓库位置,使之既能满足客户需要又使得总成本最低。然后对仓储作业区、辅助作业区、行政生活区进行规划布局,使各区域的位置合理并和仓库总面积保持适当比例。尤其是仓储作业区规划,要根据商品类型不同将仓库分为若干个货区,然后再将货区分成不同的货位并对货位进行编号,以便于存取货物,提高仓储作业效率。

3.5 仓储经营管理

在熟练了仓储基层作业流程的基础上,再加上和中层管理者的工作经验,经过不断地努力最终有希望晋升为仓储总经理这个高层管理者的岗位。因此进入学习项目五:仓储经营管理,此模块包括仓储经营管理和仓储绩效管理两大教学任务。作为仓库管理者要采用科学、先进的仓储经营方法,使仓储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另外仓储管理者还要制定合理的仓储绩效评价体系,通过仓储绩效分析与评价,正确判断仓储的实际经营水平,不断提高仓储经营能力,增强企业效益。

仓储物流部工作计划篇6

【关键词】仓储成本 仓储管理 对策

仓储就是通过仓库对商品进行储存和保管的活动。控制仓储成本,对于降低企业总成本,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却很少得到企业的重视。部分企业虽然注意到了应该减少库存、加快物资的周转,但不知如何去做。本文通过对仓储成本的分析,探讨降低仓储成本的对策,以提高企业的仓储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一、仓储成本分析

仓储成本是指企业在开展仓储业务活动中各种要素投入的费用之和,包括为仓储设施和设备的投资、为仓储保管作业中的活劳动或者物化劳动的消耗,具体内容涉及保管费、折旧费或租赁费、修理费、装卸搬运费、管理费、仓库管理人员的工资和福利费等。

首先,通过分析仓储成本,可为企业制定仓储经营管理计划提供依据。企业在制定经营管理计划时,自身的经营能力是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仓储成本又是企业经营能力的重要指标,因此通过仓储成本的分析,能帮助企业选择成本最低、收益最大的方案制定经营计划,增强企业竞争力。

其次,分析仓储成本有利于加速企业的技术革新和现代化建设。仓储成本分析有利于企业完善仓储制度,健全仓储体系,推动仓储技术革新,为提高企业仓储管理水平和仓储设施设备改造提供依据。仓储企业要提高仓储能力和仓储效率必然要进行技术革新,但是必须在准确的成本核算和预测的基础上才能提供保证。

最后,分析仓储成本,为企业的劳动管理和绩效考核提供依据。通过仓储成本的控制考核仓储人员,不仅是调动员工积极性的主要手段,而且提高企业仓储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

二、降低仓储成本的措施

一是采用ABC管理法进行仓储管理,降低仓储成本。

ABC管理法,又称ABC分类法,是运用统计方法从多个项目或多种影响因素中找出主要矛盾的管理方法。

ABC管理法用于企业管理,通过对备件的品种、资金占用量等因素的统计分析,确定管理的重点对象和一般对象,分别采取不同的管理对策,以取得较高的工作效率和较好的经济效果。一般地说,ABC管理法分为以减少储备资金为控制重点,根据各项备件耗用的金额占当期备件耗用总金额的比重依次排序,同时人为地划定一个标准将备件分为A、B、C三类,其中A类是指金额大、数量少,对生产影响大的项目,A类备件的品种约占全部备件品种的5%~10%,而资金占用额却占全部备件资金总额的60%~70%;比重次之的划为B类,B类备件的品种约占全部备件品种的20%~30%,资金占用总额占全部备件资金总额的20%左右;低值易耗的备件划为C类,C类备件品种最多,占全部备件品种的60%~70%,但资金占用总额却仅占全部备件资金总额的15%以下。

二是采按照“先进先出”的储存准则,减少仓储物的保管风险。先进先出法是指根据先购进的存货先发出的成本流转假设对存货的发出和结存进行计价的方法。以先进先出法计价的库存的商品存货则是最后购进的商品存货。市场经济环境下,各种商品的价格总是有所波动的,在物价上涨过快的前提下,由于物价快速上涨,先购进的存货其成本相对较低,而后购进的存货成本就偏高。这样发出存货的价值就低于市场价值,产品销售成本偏低,而期末存货成本偏高。但因商品的售价是按近期市价计算,因而收入较多,销售收入和销售成本不符合配比原则,以此计算出来的利润就偏高,形成虚增利润,实质为“存货利润”,减少仓储物的保管风险。

三是实现仓储的自动化、立体化。仓储的自动化立体化是仓储业发展的方向。自动化立体仓库是现代物流系统中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节约用地、减轻劳动强度、消除差错、提高仓储自动化水平及管理水平、提高管理和操作人员素质、降低储运损耗、有效地减少流动资金的积压、提高物流效率等诸多优点。实现仓储的自动化立体化,主要是引用多种自动化系统硬件设备及软件产品,如不同类型的库存管理软件、系统仿真软件、图形监控及调度软件、堆垛机输送机控制软件、条形码识别跟踪系统、货位探测器、高度检测器、输送系统、码垛系统、自动输送小车等产品,提高仓储作业效率。

四是对仓储人员培训。目前,企业中的仓库管理员缺乏专业的与系统的指导,出现“每天在仓库中而无视仓库”的不足认识,因此,对仓储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显得尤为必要。仓储管理人员进行培训的内容应包括仓储管理的流程、仓库运作成本、缩短叉车工、理货员达到熟练精通程度的时间、学习团队的价值观、文化及仓管形成积极的态度,努力做好现场管理工作,适应工作群体和规范。作为一个现代的仓库管理员,必须具备许多现代化的仓库管理知识,要根据企业的发展规模适当地规划仓库的布置,安排好无聊的存放,把握好无聊进库、入库的质量与数量,妥善安排装卸运输,以使仓库的整体工作效益实现最优化,真正做到“仓库越小越好,没有更好”。

除了上述一些措施外,只要企业重视仓储这个区域,还可以从中挖掘出许多降低成本的潜力。企业不仅要重视内部的仓储管理,而且要关注外部的仓储管理。如果在各个环节都能采取降低成本的措施,那么一定会得到可观的经济效益,企业的供应链也会得到改善和提升。

参考文献:

[1]朱文涛。仓储与配送管理[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9。

仓储物流部工作计划篇7

关键词:陕西省;仓储业;现状;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F207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Warehous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logistics industry, but also the independent industry. China's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is inseparable from modern warehousing industry, modern warehousing is bound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logistics, this text analysis the main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warehouse industry in Shanxi Province, and give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Shanxi; warehouse companies; development status; measures

近几年来,陕西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经济、文化建设及各个行业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仓储业市场需求量也迅猛增长。根据中国储运协会对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9个大型仓储企业经营情况的调查。绝大多数企业经营的情况基本面良好,主要业务收入均有明显增长。本文主要从陕西省仓储企业出发,针对陕西省仓储企业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1陕西省仓储企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仓库基础设施设备落后

目前省内物流基础设施的条件相差很大,既有达到全国领先水平的仓储设施,又有计划经济时代留下的设备和条件相当落后的旧式仓库。调查发现,后者在陕西省占据较大的比例。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仓库基础设施落后。仓储普遍使用的是普通平房仓库,很多搬运活动靠人工完成,搬运工具也仅仅限于低效率的搬运车、手推叉车和普通起重设备,运输工具大多是用普通车辆。二是信息化水平低。在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方面,大部分中小规模企业仅仅限于自己企业的WMS系统,并没有形成集中的管理信息系统,POS系统、EOS系统及EDI系统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同时缺乏必要的公共信息平台,无法及时准确地为客户提供全程跟踪和随时解答顾客查询等,导致了服务不规范,质量不稳定。在这一方面,陕西仓储企业与国内一些较大的仓储企业以及外资企业相比,差距还很大。三是自动化程度不高。仓储企业是资金投入比较大的行业,陕西大多本土企业没有足够资金去购买相应的设施设备,自动化立体仓库使用较少,导致仓储活动自动化程度不高,绝大多数活动均有人共完成,造成差错率较大,劳动强度较大以及物流效率低下等。

1.2管理水平低下,服务意识淡薄

陕西省的仓库数目较多,但是仓库管理水平却不太高。究其主要原因,是我们有些领导在思想上对仓储管理不够重视。他们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争取货源上,一旦货物到手,往仓库里一放,就以为是万事大吉,至于如何管理好库存物资,就不太关心。再加上社会上普遍对仓库工作存在一种偏见,认为仓库不需要知识,也不需要技术,多数企业又不注重对员工的培训,致使仓库人员的素质较低,专业技能较差,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态度差,直接影响了管理水平的提高。问题主要表现在:

(1)不按库位摆放物料,或移动物料后,不及时把新库位的资料交给录单员录入系统,造成无法找到相关物料或系统数据与实际脱节,影响ERP系统数据的准确性,最终影响到了生产计划的贯彻和执行。标识不统一、不规范,不是没有物料编码,就是物料名称不对,以致无法追查该物料的历史状况。

(2)部分仓管员责任心不够,工作态度消极,办事拖拉,库存盘点不准,以及手工单据信息不准确(主要是抄写错误,键入错误)等等。

1.3专业化人才短缺

陕西大多仓储企业是由旧式仓库发展过来的,起点比较低,员工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现代物流知识和信息管理、经营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及营销方面的专业人才严重缺乏,特别是一些高级管理人才,则更是严重匮乏。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仓储物流方面的人才严重缺乏,其缺口已超过50万。与传统仓储相比,现代仓储业机械化、自动化的程度更高,因此需要大量懂得专业知识,具备基本条件,拥有专业技术的仓储人才。这也构成了仓储企业快速发展的一大瓶颈。

1.4缺少完整的仓储标准体系

我国仓储设施和装备标准化滞后。这主要表现在各种运输方式间装备标准不统一、物流器具标准不配套,缺少必要的行业标准和行业规范。另外,我国仓储企业不同物流模式的信息系统设计落后,信息之间缺乏相互链接和共享。

1.5重复设库现象严重

受传统体制的影响,我国的仓储行业还带有一定的行政和部门色彩,很大程度上妨碍了物流业作用的充分发挥。拿陕西省来讲,仓储企业均存在层层设库、行行设库的现象。各企业设库的目的是为保证本企业的物资供应,但是,由于各企业都是从本身利益出发,很少顾及其他企业或国家的利益,再加上相互间缺乏沟通,又没有一个统一管理部门来进行协调和统筹安排,因此,出现了目前存在的重复设库问题,这就造成了物资流通中转环节多,流通渠道不畅,库存居高不下,物资损失浪费,以及大部分地区出现仓储大量剩余和部分地区仓储能力不足的两极分化局面等。现在,我国物流业内各经营组织所拥有的物流设施、设备为数不少,但利用率却普遍偏低。据统计,物流业仓库的使用率一般才只有50%左右。很少有物流企业能提供全国性或全球的物流服务网络。

2陕西仓储企业的发展策略

2.1加强仓储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仓储设施设备的先进性仓储设施直接影响到实施和货物查验的速度和成本,影响仓库的储存、加工、配送效率和服务质量。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对仓储基础设施设备进行更新、改造和完善;要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提高储运物质装备的科技含量,实现作业机械化和自动化;加大力度建立仓储信息系统,及时掌握仓储市场信息,提高仓储的利用率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2.2加强制度、业务流程建设

为全面提升仓储精细化管理水平,陕西省仓储企业应根据国家及省内的有关政策和文件要求,进一步制定完善本企业内控管理制度,严格细化、量化工作内容、工作标准、工作时限和工作责任,使仓储管理工作真正做到执行有制度,行为有标准,工作有考核,责任有落实。同时,按照仓储管理工作的全部内容分解细化业务流程,使各业务流程之间既相互衔接又相互独立,仓储任务一旦确定,整个操作即进入程式化作业,任务将会被分解落实到每个时段、每个科室、每个岗位,并将每个人的工作任务、要求细化、量化。

2.3加快行业标准化建设

仓储物流部工作计划篇8

关键词:物资管理;电力企业;用电

中图分类号:F2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208-02

一、物资仓储配送管理的目标描述

(一)物资仓储配送管理的理念:

坚持以物资需求计划为主线,以标准化、信息化为手段,规范集约化运作机制,统一物资采购标准,加强内部管理,充分发挥集团化运作优势,努力构建现代物流网络,全面提高物资管理的规模效益、运转效率与保障能力,提高物资精益化管理水平。

(二)物资仓储配送管理的范围:

物资仓储配送管理的范围包括:物资到货接收管理、物资验收管理、物资出入库管理、物资配送管理等。

1、物资到货接收管理:物资到货接收工作,是指物资管理部门接到有关部门的到货通知后,认真做好准备工作,把到货的物资及时有效、完整无损地接运回来的一项业务活动。主要工作有:核对资料凭证、接收理货、办理交接。

2、物资验收管理:验收指对物资进行一般性的检查,按一定程序和手续,对物资的数量和外观、质量以及有关技术资料、凭证和物资标志等进行检查。包括四个程序:验收准备、核对证件、实物验收、作出验收报告。

3、物资出入库管理:(1)物资入库业务管理:指根据物资入库凭证,在接收入库物资时所进行的计划、组织等各项业务活动,物资经验收合格后,应办理入库手续。包括:登帐、立卡、建立物资档案;(2)物资出库业务管理:指仓库根据出库凭证,将所需物资发放给需用单位而进行的各项业务活动。业务程序有:核对出库凭证、备料、复核查对、清点交接、清理销帐。

4、物流配送管理:现代的物流配送管理是为了以最低的物流成本达到客户满意的服务水平,对物流活动朝廷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主要业务有:申请调拨、调拨审批、领料出库、运输配送、办理入库。

(三)物资仓储配送管理的目标

建设统一的物资管理体系,有利于发挥规模效应,降低采购成本;有利于规范物资管理,防范管理风险;有利于加强资金运作,降低财务成本;有利于理顺物流运作流程,提高运作效率;有利于合理储备物资,提高资金效率;有利于强化协同合作,增强应急反应能力。

最终实现项目物资“零库存”管理、备品备件物资“少库存”管理模式,合理储备物资、统筹调配,以提高物资管理和保障水平,降低物资供应成本。

二、物资仓储配送管理的主要做法

(一)以加强物资计划管理为抓手,严格按照储备定额管控

在物资管理领域中,物资计划管理关系到企业的成本管理和质量管理,采购计划是从物资实际需求出发,合理采购和使用物资,根据各个生产部门实际需要,编制采购订货计划搞好物资供需关系,在编制物资采购计划时,要做到“一落实、二掌握、三核实、四要领、五对口。”一落实是指根据企业各部门生产的需要,对物资进行落实。二掌握是指掌握项目、防止积压,掌握工期需要,不盲目进料。三核实是指核实各部门的需要量,核实仓库库存量,核实物资周转期及物资周转储备量。四要领是指摸清编制物资采购计划的依据,审清生产所需物资的规格、质量、性能等要求,理清资金、库存、生产需要的实际关系,落实物资进货的厂家及物资运输的具体时间,保证工期。五对口是指任务、投资、工期进度、项目和设备材料对口。

(二)以完善规章制度创新为抓手,提高物资仓储管理水平

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物资管理制度和进一步强化物资管理基础,搞好物资定额、计划及物资分类、采购分工工作,不断完善物资管理岗位规范与工作标准,实行日常工作绩效考核管理制度规范职工行为,堵塞管理漏洞,实行物资仓储管理全过程各环节的制度化、标准化,不定期开展检查、评比活动,保证制度的执行力。

1、仓储管理工作的内容

仓储管理工作的内容包括:物资到货接收管理、物资验收管理、物资出入库管理、物资配送管理等,这些基本环节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仓储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直接影响到整个仓储工作质量的好坏,因此加强各个基本环节的管理,是搞好仓储工作的前提。

2、物资的仓储物流配送工作

传统物流指的是物品的存储与运输及期附属业务而形成的物流活动模式,主要包括运输、包装、仓储加工配送等。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广泛应用,传统物流已向现代物流转变。现代物资是指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整合运输、包装、装卸搬运、发货、仓储、流通加工、配送、回收及物流信息处理等各种功能而形成的综合性的物流活动模式。现代物流有如下特点:反应快速化、功能集成化、服务系列化、作业规范化、目标系统化、手段现代化、组织网络化、经营市场化、信息电子化。

3、仓储管理经济活动分析

为了正确评价、考核仓储管理的工作质量和效果,衡量仓储管理工作的状况,必须制定一系列考核指标。但最重要的有三个:帐、卡、物相符率,物资保管完好率,计划期库存物资周转率。

4、健全各二级仓库经济核算的管理制度

(1)对各生产部门及供电所的二级库领料进行界定,对所需领用物资的金额进行控制,对二级库库存总额按照一定的比例实行严格控制,防止二级库超储积压、杜绝浪费现象。

(2)对各二级库的材料进、出账实行严格的监督和检查,要求二级库做到账、卡、物相符,防止资产流失。

(3)对二级库仓管员的申报用料计划的准确率规定界限,对超出规定界限的二级库严加考核,加强仓管员的工作责任心,防止因计划误报造成库存积压。

(三)加强物资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其中要求物资管理人员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其具体的表现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有一定的学历水平。充分发挥专业技能的资源优势,为提高工作质量,加快工作的进度而打下良好的基础,并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尽快适应现代物资管理工作的需要。

2、有一定的生产技术管理经验,熟悉企业生产的全过程以及生产材料的加工工艺。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根据行业的特点,建立起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的横向工作流程,形成系统化的物资管理资源整合,将极大地增强企业物资管理的服务职能。

3、具有较为系统的物资管理的基本常识和实务技能。

(四)建立物资管理信息化系统促进精细化管理

1、规范物资业务流程,优化内部管理,整合物资管理的职能部门,明确责任部门管理实现企业物资的统一管理,统一“物资编码”原则及维护,实现整体物资管理状况的实时监控。

2、对各二级库的库存需求进行ERP系统的调拨申请,合理实现计划管理及备品备件与项目物资之间的转换,对各仓库之间信息资源共享,合理实现仓库之间的调拨。有效的降低库存,提高物资出入库效率,增加库存物资的周转率。并配送到位,合理利用库存,减少采购,减轻库存资金的压力。

3、专门利用两辆货车,针对各二级库的物资申请,合理调拨后,分为南线、北线的路程配送到各二级库,实现物流配送业务,合理的降低各供电所的生产成本。

4、各二级库仓管员调入物资管理部门,由物资管理部门进行管理,实现仓库管理部门与使用部门分离,仓库管理人员与领料人员分离,实现业务的交叉稽核管理,减少经营管理上的漏洞。

上一篇:物流运输企业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酒店物流部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