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统计工作总结范文

时间:2023-09-15 07:14:54

事业统计工作总结

事业统计工作总结篇1

【关键词】石油石化行业企业工业安全生产

事故数据统计

事故统计指标

0 引言

工业生产安全事故的统计分析工作是石油石化行业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一项重点工作,也是企业进行安全管理决策、事故预防管理等多项安全管理工作的一个基本依据。工业生产安全事故的统计工作主要包括如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事故基础数据的统计、事故记录和分析工作、按事故统计指标进行的统计分析工作。

国家法规对事故统计方面的要求主要是:2004年,颁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要求建立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体系。2∞8年,国务院下达安全生产控制考核指标,由总体指标、绝对指标、相对指标和较大重特大事故起数指标4类共27个指标构成,综合来看将统计指标分为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2010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制定了《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报表制度》,对各行业工业企业事故统计内容进行了规范和解释,并制作了明确的统计表。

在国家标准方面:1986年颁布并实施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该标准提出并界定了事故相关名词、统计项和企业事故有关的统计指标,即损失工作日、千人死亡率、干人重伤率、伤害频率、伤害严重率、伤害平均严重率和按产品产量计算的死亡率等7项指标。1986年颁布并实施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GB6721―1986)界定了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提出了千人经济损失率和百万元产值经济损失率等指标及计算方法。

各企事业单位也依据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分别制定了关于事故统计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和企业标准。

1 工业生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分析工作中的几个问题

随着国家、企业对事故统计分析工作的不断重视,事故统计分析理念和方法的不断提升,企业在开展事故统计分析工作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一系列实际的问题,对企业开展事故统计的操作性、准确性和科学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比较集中的反应在如下三个方面。

1.1国家层面标准的滞后性曰渐突出,难以与国际事故统计标准接轨,尤其是广泛参与国际竞争的行业企业存在重复统计、多重标准、多重指标的混乱局面。具体这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1缺乏安全生产相关事件定义和统计标准。企业安全管理理念的不断提升,安全工作方法和制度的不断完善,企业作为事故管理主体,对事故的管理工作已经不能仅仅停留在职工死亡、轻伤、重伤事故层面,而是依据安全金字塔理论逐渐扩展到对限工、微伤事件(医疗处理、急救箱)、经济损失事件、未遂事件等轻微工作事件方面。但是,目前国家层面对事故事件仍然没有有效的统计分类和制度标准可作为企业统计管理的依据。

国外很多国际组织和相关机构都对事件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和规范,例如: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Administra―tion,oSHA)在《美国职业工伤与疾病报告条例》(OccupationalInjury andIllnessRecording and Reporang Requiremen~)里边对损失工作日(10st workday)、医疗处理(medical treatment)、限制工作日(restricted work activity)几个名词进行了严格的定义,作为事故事件统计方法的主要依据。其它大型的国际行业组织也定期公布相关事件的统计结果,作为衡量各地区、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和安全绩效标准。

1.1.2百万工时的计算统计方法缺乏计算标准和统计规范。很多安全管理工作基础扎实、安全管理比较完善的企业都参照国际行业组织、国际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引入了“百万工时”作为事故统计基础数据。同时,国际上也广泛应用了百万工时统计作为事故统计的基础,并结合统计的事故事件核箅出相应的事故统计指标结果,可以根据工时与事故的各种比率指标,衡量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以石油石化行业为例,国际上知名的壳牌、BP、哈里伯顿公司都采用百万工时统计方法,国际组织OGP采用百万工时统计,OSHA采用的是二十万工时统计方法,国内企业也大多采用的百万工时的统计方法。

在国家层面的相关制度和标准也引用了百万工时的概念,但是缺乏百万工时统计指标的明确解释和工时统计的规范,例如:GB6441―1986中对“事故伤害严重率”的两个指标中引用了百万工时,并解释为:表示某时期内,每百万工时,事故造成的损失工作日数。但是工时与工作日的转换却没有明确的转换标准,具体的事故统计如何计算,这给企业工时统计造成了一定的随意性,也给统计结果的准确性造成影响。因为百万工时的统计根据企业专业领域不同,员工在不同作业条件下的暴露时间,与发生事故的关系不同,统计所记录单个工作日工时也不应该相同。例如野外作业和办公室作业的单位工时就不能按相同的数量计算,野外作业夜晚的住宿地不同、四班两倒、四班三倒等,具体的统计算法都不应该相等同。

1.1.3事故统计指标构成上存在一定的缺陷,与国际的安全统计指标还无法直接接轨,给参与国际竞争企业的安全绩效对比带来了一定的麻烦,很多企业需要进行多套指标并行统计,增加了统计的工作量。

文章开头我们已经知道我国的事故统计指标的构成情况,在国际方面,国际劳工组织(简称ILO)的职业伤害统计指标有死亡人数、伤害人数、总损失工作日、伤害频率、伤害发生率、伤害严重度、事故平均损失工作日等7项指标。

国际油气生产者协会(简称OGP)安全绩效关键指标为死亡率、死亡事故率、损工伤害率、总可记录事故率、限工+损工伤害率、损工事故严重度、限工伤害事故严重度等7项指标。

石油石化行业企业实际统计指标情况,以国际石油行业为例:壳牌公司指标包括死亡人数、损工伤害率(包括公司员工和承包商)、总可记录事故率(包括公司员工和承包商)、总可记录职业病患病率等指标。BP公司统计指标有死亡人数、损工事件、损工事件率、可记录事件、可记录伤害率。埃克森美孚指标主要有伤亡人数、损工伤害率、总可记录事件率等指标。

中国海洋石油公司自2∞5年起全面推行OSHA统计。职业伤害安全指标主要有可记录伤害率、误工事件率等。

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的主要统计指标

包括总可记录事件率(TRIR)、损失工时率(TLWR)、损工伤亡率(LTIF)、死亡事故率(FIR)、死亡率(FAR)。

从以上各类组织、企业的实际统计指标来看,在具体的指标统计方向和结果衡量对比两个角度,国家的标准统计指标确实无法与国际指标接轨。由于统计基础不同,很多国内企业的事故统计存在需要实行重复统计和多套指标统计等问题。

1.2事故的统计项过于繁杂,数据上报缺乏信息化手段的支持,使企业实际统计分析价值打折扣。

依据国家的事故统计管理办法和标准,事故统计项过于细致,相关统计项之间存在重复和难以界定等问题。例如事故伤害性质(19个统计分项)和事故类别(18个统计分项),起因物(26个统计分项)和致害物(23个统计分项),主要原因(11个统计分项)和不安全行为(13个统计分项),这几个统计项之间的关系缺乏明确的界限,各个统计项下列示的分项非常多,而且相似度很高,事故的统计填报经常会感觉无所适从。以事故起因物为例,共有26个统计分项,按其绘制的事故统计图表(无论是饼状图、线图还是柱状图)实用性非常差。如此复杂的统计项,企业该如果利用统计结果作为管理的参考和依据,又该如何形成有效的统计结果使用,在实际可操作性上都存在比较大的问题。而且从各个统计分项的列示内容我们可以看到,根据企业的专业领域不同,很多统计分项根本就不会都相关,统计起来实际意义不大,统计内容的科学性有待提高。

另外,如此复杂的事故统计数搌没有一个有效的信息系统作为数据上报的标准化、规范的保证,实际的统计数据质量让人非常担心。

1.3事故统计工作工作量比较大,对统计人员的要求比较商,企业针对事故统计的制度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数据统计的准确性很难保证。

企业根据国家《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报表制度》,分别建立了企业的事故统计制度和统计办法,但是由于统计内容的纷繁复杂,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对企业的统计人员要求很高并带来了过大的工作量,这给数据的准确性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事故统计除了管理办法的科学有效外,统计数据的记录、收集和上报的手段上也应该提高,尽量减少企业统计工作量,降低统计工作成本。

2 问题解决的途径和建议

2.1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利用事故上报统计信息系统、企业HSE(职业健康、安全、环保)管理系统等方式减少事故统计工作的工作量,提高数据统计的准确度。通过系统,可以实现更为详细的统计企业员IT时、车辆行驶里程等事故基础数据。利用系统统计分析功能,有效利用统计数据,深入挖掘企业事故统计数据的价值,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国家相关事故统计部门也应该应用信息系统实现专网数据上报,以保证上报数据的质量,以确保相关的统计结果准确、有效,为相关的管理决策服务。

2.2企业根据自身行业特点,以国家制度和标准为基础,完善和提高事故统计分析工作。企业可以结合自身行业特点和安全管理形式,引进国际先进理念,细化事故统计分析工作。以国家的统计管理规定和相关标准为基础,不断地挖掘事故统计工作对安全管理决策和完善管理工作的价值,提升企业的事故管理水平。事件管理、百万工时等国际通行做法,应该得到国家层面的推广和规范。

事业统计工作总结篇2

为更加科学准确地反映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情况,充分发挥统计工作对林产业发展的指导、促进作用,按照省林业厅《关于开展林业产业统计调研工作的通知》(云林计财〔20xx〕46号)文件要求,我局对以来的林业产业统计工作进行了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林业产业建设及发展情况

(一)林业经济发展迅速,产业结构渐趋合理。至全县完成林业总产值分别为1.45、2.96、2.59、3.07亿元,结构比分别为99:0:1,47:0:53,63:10:27,52:16:32。总体来看,二、三产业比重逐年上升,产业结构变化较大。但结构仍然不尽合理,一产业比重大,二、三产业比重小。今后林业发展应当在抓实一产业基础上,重点发展二、三产业,提高其产业比重。

(二)产业发展势头迅猛,龙头带动力逐渐增强。多年来,我县高度重视林业产业建设,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发展要求,积极建设100万亩生态公益林、100万亩速生商品林、30万亩优质核桃、30万亩油茶、1000万株绿化苗木“五大基地”,着力打造木本油料、木材加工、生态旅游、苗木花卉“四大产业”。 至累计造林58万亩,全县建成公益林95.4万亩,商品林基地146.5万亩,商品林中:用材林面积114.8万亩。经济林10.5万亩,薪炭林面积20.8万亩,竹林面积0.4亩。

同时,通过龙头带动,非公有制林业发展快速,形成了以华海木业为龙头的加工业基本形成(仅华海木业年销售收入就达5000余万元),以双禾生态产业有限公司、海晏科技园为代表的绿化苗木培育业逐步壮大,经营面积3375亩,年产绿化苗木和生产性苗木2500余万株。以为例,全县木材加工及人造板产业企业总数37个,从业人数6240人,总资产8230万元,年实现总产值7809.9万元,年销售收入7385.2万元;特色经济林产业企业总数2个,从业人数216人,总资产170万元,培育核桃2万亩;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产业企业总数8个,从业人数137人,总资产460万元,总产值560万元,销售收入485万元。以菌子山自然保护区为主开发的森林生态旅游业,年旅游人次达到35万人次 , 产值达到9859万元。

(三)林业投入增加,发展后劲提高。林业投入主要由四个方面组成,即各级政府投入、企业自有资金投入、贷款投入和林农投劳折资。经统计,各级政府累计投入2178万元(不含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工程投入),至分别为165、365、624、1024万元;企业自有资金投入1.6亿元,主要是引进龙头企业,对原料林基地和林产品加工方面的投入;贷款投入375万元,主要由林业企业、造林大户及林农通过金融借款,对林业基地建设方面的投入。从投入看,各级政府对林业产业建设高度重视,经费投入逐年增加,林业产业建设得到快速健康发展。

二、机构设置及统计制度执行情况

(一)健全和完善统计机构。林业是一项基础产业,公益事业,事关农民增收致富、事关农村经济发展,详实准确掌握林业产业发展情况、生态建设,科学分析经济效益,是谋划林业发展的基石,因此统计工作重要性日益显得突出。为搞好林业统计工作,县林业局在财务室、营林股各设置了兼职统计人员,负责严格按照统计制度对全县的林业建设进行全面、准确统计。

(二)加强统计制度执行力。林业局始终把加强林业统计能力建设,规范林业统计制度,提高林业统计工作水平纳入林业工作的重要日程。认真贯彻《云南省林业产业统计报表制度》等林业统计的有关规定,积极搞好与县统计部门和有关业务单位的沟通和衔接,在提高林业统计数据的统一性、规范性和有效性的同时,注意抓好对统计数据的综合分析,用好用活统计资料,为林业发展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充分发挥林业统计工作在促进林农增收的支持作用。

三、存在问题及工作建议

(一)工作量大、面广,难度增加。当前,随着国家高度重视林产业发展,经济主体日趋多元化,投资方式的多样化,经济结构的复杂化,城乡间收入的差异化,个体私营等非公经济的快速发展,统计调查对象不仅数量成倍增加,而且变动频繁,统计工作量逐年增加,难度加大。

建议:加强统计管理,改革统计方法,科学合理制定统计报表制度,达到既便捷,又实用,更科学。

(二)机构不健全,统计人员缺乏。近年来,林业工作繁杂,任务艰巨,而我局从事林业统计工作仅有兼职的2位同志,由于统计人员的频繁调整,水平不一,人员较少,加之培训教育跟不上,统计口径的理解差异大,不能适应统计工作需要。

建议:规范设置专门林业统计机构,划定编制数额,专业化发展统计事业。

(三)培训教育亟待加强。目前,全县林业统计工作人员对统计法律法规及林业统计制度的执行情况不是很熟,对报表理解常有偏差,导致报表填报经常出现错误,无法做到及时、详实、全面。

事业统计工作总结篇3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编制2007年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的通知》(国发[2006]37号)和《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5号)、《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的有关要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将于2006年12月-2007年7月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实施。为确保此次资产清查工作的顺利开展,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一)全面摸清家底。对行政事业单位基本情况、财务情况以及资产情况等进行全面清理和清查,真实、完整地反映单位的资产和财务状况,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奠定基础。

(二)建立监管系统。通过资产清查,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数据库提供初始信息,在此基础上,建立全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动态监管系统,实施动态管理,为加强资产管理提供信息支撑。

(三)实现两个结合。建立起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的运行机制,为财政部门编制2008年及以后年度预算、加强资产收益管理、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创造条件。

(四)完善管理制度。对资产清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要在全面总结、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整改措施和实施计划,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

二、清查基准日和范围

(一)清查基准日。

此次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统一以2006年12月31日为资产清查基准日。

(二)清查范围。

1.2006年12月31日以前经机构编制管理部门批准成立的、执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和会计制度的各类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

2.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并同财政部门有经费缴拨关系的社会团体等单位。

行政单位附属的未脱钩经济实体,执行企业财务和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以及事业单位兴办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不列入此次清查范围,但须根据本方案规定由行政事业单位填报相关数据。

三、工作原则和方法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按照“统一政策、统一方法、统一步骤、统一要求和分级实施”的原则,由各级财政部门按行政隶属关系组织本级政府管辖范围的行政事业单位开展资产清查工作。各主管,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部门按照财务隶属关系负责组织所属单位资产清查工作。财政部对中央部门和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的资产清查结果进行统一汇总。其中:

(一)对于近三年已经进行过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地方,允许在以前工作的基础上,按照此次资产清查的统一政策和要求对其资产清查结果进行补充、调整,审核更新有关数据后,汇总上报。

(二)中央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首先由部门(单位)进行自查,然后请社会中介机构对自查结果进行专项审计及相关工作。各部门(单位)向财政部上报的资产清查工作结果报告,应当包括社会中介机构出具的专项审计报告。参与资产清查专项审计工作的社会中介机构,由财政部统一招标确定。

地方各级财政部门组织开展本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时,自行确定社会中介机构参与工作的方式。

(三)经过清查的固定资产,要按照财政部的统一要求建立健全账卡,为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奠定基础。

(四)资产清查工作结束后,各级财政部门、主管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根据《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核实暂行办法》(另行制订)和实际情况,对资产清查结果逐步予以核实认定。财政部门、主管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清查结果核实、资产损溢认定等方面的具体权限,由省级以上财政部门根据此次资产清查工作的具体情况另行确定。

四、工作内容和步骤

根据《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暂行办法》(财办[2006]52号)有关规定,相关部门和单位应当做好基本情况清理、账务清理、财产清查和完善制度等项工作。具体步骤如下:

(一)准备阶段(2006年9月-12月)。

1.研究确定资产清查报表。

2.组织开发资产清查工作软件。

3.拟订有关资产清查的工作文件。

4.组织开展资产清查试点工作,修正报表和软件。

5.对中央部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部门进行业务培训。

6.财政部组织招标,确定参与中央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专项审计工作的社会中介机构。

7.中央部门、各地区组织本系统、本地区的培训,布置开展资产清查工作。

(二)实施阶段(2007年1月-6月)。

1.中央各部门(单位)自查,资产清查结果经社会中介机构审计后,根据《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暂行办法》(财办[2006]52号)第十一条、第十五条的规定,将有关资料于2007年5月31日前报送财政部。

2007年6月,财政部对中央部门(单位)资产清查结果进行分析汇总,并形成资产管理信息数据库,为2008年及以后年度预算编制提供支撑。

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于2007年6月30日前将本地区资产清查统计表汇总报送财政部。

(三)总结阶段(2007年7月)。

1.财政部对全国资产清查工作进行总结、表彰。

2.财政部将根据资产清查结果,完善相关资产管理制度;部门和地方要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完善具体的实施办法。

五、组织机构

为切实加强领导,保证资产清查工作顺利进行,财政部将成立“全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小组”,统一领导全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并组织开展中央级资产清查工作。工作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开展资产清查工作。

地方各级财政部门(或财政部门会同相关部门)成立资产清查工作小组和办公室,负责本地区资产清查工作的组织和实施。具体组织机构和职责,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自行确定。

主管部门和单位要建立健全由资产、财务、纪检、人事、基建、后勤等,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相关部门组成的资产清查组织和工作机构,负责领导和实施本单位的资产清查工作。主管部门应当将组织机构情况报同级财政部门备案。

六、经费保障

按照现行财政体制,除财政部统一配发资产清查软件、资料等外,各级财政分别负担本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所需经费,并列入本级财政预算予以保障。资产清查专项审计费用,按照“谁委托,谁付费”的原则,由委托方承担。参与中央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专项审计工作的社会中介机构所需费用,由财政部统一支付。

七、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各部门、各地方要加强资产清查工作的组织领导,部门(单位)内部应当分工明确、落实到人,配备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有关负责人应当切实履行管理责任,保证资产清查结果真实可靠,确保资产清查工作按时完成。

(二)精心组织。各部门、各单位要做好动员、培训工作,认真学习相关文件,并结合本部门本单位实际制定资产清查的具体实施方案,保证工作顺利完成。

(三)严肃纪律。各部门、各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如实反映资产管理情况和存在问题,不得瞒报虚报,不得干预社会中介机构依法执业。社会中介机构应当客观公正地出具专项审计报告等鉴证材料,严格履行保密义务。对于资产清查工作中出现的违纪违法行为,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理。

事业统计工作总结篇4

关键词:浅谈;科技统计;事业单位;管理创新

1科技统计简介

针对社会中的客观事实,计算整体数量,就是统计。从整体上来讲,可以把统计工作分成三个主要阶段:第一,利用问卷调查法、抽样法等统计方法对一定数量的数据进行收集;第二,通过对折线图、曲线图以及表格等进行绘制,从而对数据进行处理,简单的汇总数据;第三,与预设的问题相结合,对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得出最后的结论。在统计之中包含了科技统计,对比经济统计与社会统计,其存在着不同之处,科技统计是以某一个实际的事业单位、某一个地区或者某一个国家作为研究目标,其主要是利用最前沿的科技统计技术,全方位的测量与统计目标的结果与总体规模,所涉及到的方面非常多,在完成数据初步搜集以后,相关的个工作人员依据所测量与统计的数据,利用科学的、有效的数据分析技术与数据处理技术,最后获取到研究对象的总体结构与规模、数量。

2事业单位运用科技统计的重要作用和价值

2.1科技统计可以对职工进行制约与激励

在事业单位之中,职工是其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管理人员一定要对管理制度进行构建和持续的完善,对员工的行为进行管理,惩处不遵守管理制度的职工,除此之外,还应当利用合理的措施对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进行激发,从而使职工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提升,除此之外,管理人员还应当利用某些辅助的手段,比如,对职工出勤率进行考察,对职工的业绩考核表进行制定等,为让数量尽量的与实际情况相符合,肯定会使用到某些科技统计方式。

2.2科技统计能够对市场发展趋势进行正确的预测

当前,中国经济虽然取得了快速发展,然而,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由此对事业单位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制约,为让事业单位取得更加健康、可持续的发展,管理人员应当对市场变化趋势进行科学的预测,从而把事业单位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和市场的经济特征充分结合到一起。

3科技统计在事业单位管理创新中的作用

如今,我国已经步入了信息化时代,社会中有着海量的数据和信息,因此,只要事业单位可以充分的认知到科技统计对于提升事业单位管理质量与管理效率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最先掌握有效的信息,其就能够在众多事业单位之中具有显著的优势,甚至能够引领行业和市场的发展。根据当前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可以利用以下几种措施加强事业单位的管理创新:

3.1运用科技统计对事业单位的核心竞争力进行提升

为使事业单位取得更好的发展,管理人员应当充分把握市场发展态势,要有把握全局的能力,对与自身有关的事业单位进行定期的调查与走访,对行业的发展情况与管理水平进行深入的研究,然而,由于受到财力、时间等因素的制约,无法完全实现这些目标,而利用科技统计可以有效的解决以上问题,而且在之前的工作基础上使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得到提升。科技统计不会受到行业、地域以及国界等因素的制约,能够对不一样的国家进行横向对比与纵向对比,通过统计结果,管理人员可以很容易就察觉自己所在事业单位与其余事业单位之间的差距,从而及时的制定出相对应的措施,对事业单位管理制度进行持续的完善,从而使事业单位的核心竞争力得到提升[1]。

3.2运用科技统计对事业单位的管理质量进行提升

事业单位有着复杂的内部结构,管理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都非常大,管理人员有着比较大的工作压力,很难避免工作上的疏忽,从而对事业单位为人民群众服务、贯彻国家政策的职能造成负面影响,而合理利用科技统计能够使上述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在事业单位中科技统计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其可以起到监管管理工作、制约与激励职工行为、预判市场发展态势、评估事业单位和其各个部门的工作完成情况等作用。所以,管理人员一定要熟悉和掌握事业单位工作过程之中所出现的问题、科技活动工作流程和最后的工作结果,对科技活动所有环节的资料进行认真、仔细的搜集,利用科学的数据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以便于对事业单位的管理情况进行全面的考核,客观、公正的评价事业单位职工,对各项科技活动的研究水平进行正确的评价。

4结束语

事业统计工作总结篇5

【关键词】 电算化; 月度结算; 归集; 甩账表

一、引言

福建省南平铝业有限公司(简称“南铝”)是国内集铝冶炼、铸造挤压、铸压拉带、铝合金制品深度加工于一体的大型国有企业,员工5 136人,2011年销售总额约74亿元。2003年后南铝的产品类型、品种急剧增加,面对“多品种、变批量、客户化、快捷化”客户订单式买方市场,传统的管理方法盲区多,效率低,信息反馈速度慢,给管理决策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南铝意识到了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

2005年前南铝在财务电算化、销售、生产等方面也做了信息化应用,大都是通过人工现场纸质统计,分类后再向信息系统内输入,各系统孤立运行,统计数据不准确、不及时,无法给管理带来科学决策依据。南铝2006年开始与某软件公司合作,共同研发“南铝产业链全维管理信息化系统集成平台”,2009年正式投入使用,实现了企业各项管理职能事务的管理制度、方法、标准、定额、计量等工作的一体化信息集成,实现了财务管理的全面信息化。

二、企业专业基础管理工作信息化一体集成的实现

通常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产供销与财务”的信息化,从直观的字面上可以理解为实现“生产、销售、采购、财务”等四大管理职能的信息化,实际上,能够全面体现“产供销与财务”四大管理职能的信息化必是企业全面管理职能的体现。因为这些工作都是靠人专业分工操作设备,在技术标准指导和监控下使用各种配套能源来完成的。所以要想彻底实现“产供销与财务管理”信息化管理,必先从企业基础管理专业职能工作信息一体化入手,否则管理软件只能是一个非专业化管理的僵化结构,是“结果式数据汇总”,实际业务还是大量依靠人工脑力与纸质信息方法完成。那么管理信息化工作具体实现的工作内容是什么呢?

一是建立企业各级专业化员工岗位工作信息平台,实现员工工作内容自动集成,替代传统人工纸质抄录、分类、统计、分析与传递的信息处理方法。

二是建立企业各级专业管理职能的标准执行信息系统,替代企业各级部门人工组织资源计划的计算与编制方法,通过管理标准执行信息系统自动判别员工日常工作的正确与错误。

三是按专业管理职能集成企业各项经营活动,包括人事、合同、标准、设计、设备、采购、销售、生产、财务账务、资金运营、预算与控制等,减少管理盲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四是取消传统人工分级纸质抄录、分类、统计、分析与传递等信息处理方法,实现企业基础工作的“资源、组织、计划、执行、控制与协调”的智能精益化管理。

三、财务会计与资金运营管理体系开发的必要性

原来南铝财务部门使用的电算化软件是新中大账务处理系统,平时工作就是根据原始凭证手工录入记账凭证。由于开始使用时间比较早,使用的会计科目是旧的会计科目,急需改用新的会计科目,以适应新的会计制度。另外,由于记账凭证都是手工录入,耗用时间比较长,取数比较繁琐。新中大账务处理和报表管理是独立的系统,原始凭证数据都是通过会计手工录入记账凭证进入系统,这样就会形成一个信息孤岛。财务会计与资金运营的开发就是为了使整个企业管理一体化,使得企业所有部门数据无缝链接。

2006年以前,南铝和所有企业一样,完成企业月度财务结算与报表生成在10个以上的工作日,具体如下:

一是关账统计。每月25日各生产单位在统一时间内关账进行各种物资、能源的人工分类盘点与统计,盘点与统计人力上百人,时间3—5个工作日。

二是成本分步核算。各生产单位完成统计后,需要3—5个工作日进行物资摊销平衡与成本核算。

三是汇总核算。财务部门根据各生产单位的成本核算结果进行总体汇总摊销核算和集团内部物流结算,再进行对应账务科目归集,时间需要3—5个工作日。

四是财务报表编制与汇总分析。时间需要2个以上工作日。

存在主要问题:大小月实际物耗成本与账务物耗成本刚好相反且财务核算分析时间过长,无法支持准确与及时决策。

四、企业财务月度结算与报表汇总分析一日完成的原理

南铝产业链集群通过该集成平台的研发,全面取消专职人工统计工作岗位,全面实现了企业各类事务的自动统计与核算,自动生成财务凭证与归集科目,自动完成报表数据归集、编制、汇总及分析,实现了一个工作日内从关账、统计、核算、结算、归集、存档凭证打印到报表编辑与汇总分析等工作的完成(参见图1财务成本业务流程图)。企业得以全面管理信息化,统计工作岗位基本全面取消,所有管理数据统计实现了实时、真实、可靠,使得企业月度财务核算在自然月最后一日24时关账,每月1日上午10点完成各生产单位的各项业务统计和成本核算,在下午3点由集团财务部门完成集团内部各单位物流流通结算,4—5点完成企业所有内外部报表,6点完成集团各个生产单位的业务报表汇总。在一个工作日内从关账到报表汇总完成,而其他企业基本都是前月25日关账,下月8日后才能完成报表的汇总,完成一个月度的财务核算结算基本在12天以上。

该集成平台实现了企业经营报表数据来源于一线,或经过逐层审核,各种数据结构清晰,信息及时,准确无误,得到充分集成与共享,企业内部管理效率大大提高。市场上传统的企业管理软件都是以财务账务处理业务为中心,不利于企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管理信息化。

五、信息化系统集成平台实施的效果

该集成平台在技术上是先进的,它以生产计划与控制为主线,通过信息集成,将企业各职能领域的管理联成一个整体,使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达到系统化、合理化、规范化。而计算机快速处理信息的强大功能又极大地提高了管理和进行管理决策的效率和质量,从根本上改变了企业管理的面貌。由于该集成平台的各大基础工作专业管理系统和财务账务处理系统的无缝集成,使各项业务费用和基础工作流程与内容紧密地融合在一起,系统按科目类型实现分级明细自动归集,减少了财务资金收支上的差错或延误。该平台使得南铝集团公司每月的财务账务处理与报表生成在月末的一天内就可全部结账和准确完成报表,成本准确核算,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了及时、准确、可靠的依据。

六、结语

该集成平台已在南铝及其下属企业全面投入运行,规范了企业各项管理职能的行为,提高了部门之间的配合和合作,实现了数据集成与资源共享,全面做到“甩图纸、甩账表”,使企业决策更加科学、合理,对市场变化的反应更加及时与准确,达到了提高管理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决策水平的目标,实现精细化管理,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王振武.会计信息系统[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2] 袁树民,.会计信息系统[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事业统计工作总结篇6

今天,我们召开****年度全区人才资源统计工作会议,主要内容是:总结****年人事统计工作,通报两部《意见》贯彻落实情况,表彰****年人事统计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布置****年人才资源统计工作任务。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年人事统计工作的简要回顾

****年我区人事统计工作,在各级党委组织部的领导下,经过各级人事部门的努力,圆满完成了中组部、人事部下达的各项统计任务,还根据我区人事人才工作的需要增加了一些调查统计内容,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年初全国干部统计报表会审后,我区的报表被评为"全优报表",内蒙古人事厅被中组部、人事部授予"全优报表单位",受到了通报表扬。去年的统计工作有两个特点:一是中组部、人事部对统计报表重新进行了修订,统计内容变化较大;二是****年中组部、人事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组织人事统计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强调了人事统计工作的重要地位和基础性作用,对人事统计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面对报表变化较大、我们对新报表不熟悉,填报难度加大等情况,由于各级人事部门的高度重视,统计人员认真负责,克服了时间紧、任务重等困难,圆满完成了****年各项统计任务。

主要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如期完成了《****国家公务员统计报表》、《****年国有事企业单位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统计报表》、《****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统计报表》的整理、汇总、上报工作。

(二)如期完成了《内蒙古自治区国家公务员统计简要资料》、《内蒙古自治区专业技术人员统计简要资料》、《内蒙古自治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统计简要资料》的编辑、印发工作。

(三)完成了《内蒙古自治区国家公务员统计分析》、《内蒙古自治区专业技术人员统计分析》、《内蒙古自治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统计分析》三个报告的撰写工作,分析报告的质量较高。

(四)首次进行了全区企事业单位人才引进和外流情况调查,并撰写了分析报告。

(五)为掌握全区人才队伍状况,开展了中央垂直管理单位及中央、国务院驻自治区机构人才队伍状况调查。

总的情况看,多数盟市和单位对人事统计工作比较重视,能够及时布置,认真填写,严格审核,按时上报,保证了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时效性。我们报表汇总的时间,正值春节前夕,大家都很忙,同志们克服困难、加班加点、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地工作,按规定时间完成了年报任务。包头市、赤峰市、呼伦贝尔市、兴安盟等盟市报表质量较高,且都按要求附加说明。借此机会,我代表自治区人事厅对大家的辛勤劳动表示深深地谢意!

总结****年人事统计工作,成绩是主要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个别人事部门的领导对统计工作不重视,设备投入少,工作环境差;有的统计干部填报不认真,加之业务不熟,报表中错误较多,甚至存在漏统、误统现象,尤其是对国有企业的统计不仅范围不全,而且问题较多;工作上缺乏协调,干部统计和工资统计人数相差较大,而且说不清原因;与上年年底数字变化较大的未说明原因;单位整体转制或人员身份发生变化较多的,找不到合理的政策依据;对新增加的人才引进、流失情况表,不认真看指标项解释,错误较多;还有的单位工作拖延,几次催促才勉强上报,影响了全区报表的统一汇总工作;有的盟市不认真撰捶治霰ǜ妫臣剖莸淖饔梅⒒拥貌缓谩6杂谏鲜鑫侍猓颐且欢ㄒ扇∮行Т胧险婕右越饩觥?BR>二、关于贯彻落实两部《意见》情况

****年5月,中组部、人事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组织人事统计工作的意见》,这是人事统计工作的一件大事。人事厅党组对此非常重视,立即请示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研究制定了我区贯彻实施意见。****年8月以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自治区人事厅名义下发了《关于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组织人事统计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内组通字[****]35号)。在转发两部《意见》之后,我们就进一步贯彻落实两部《意见》提出了具体意见,对自治区人事统计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改进意见。对于存在的问题,我们归纳为不顺、不全、不畅、不准。"不顺"是指人事统计工作关系不顺;"不全"是指人才统计范围不全;"不畅"是指统计工作的渠道不畅,统计经费没有保障;"不准"是指统计数据不准。针对上述问题,一年来我们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说为使人事统计数据全面反映全区人才队伍状况,扩展了统计范围;为克服国有企业漏统现象,去年人事厅发了一个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国有企业的统计范围。同时,提出了非公有企业人员情况统计调查方案,呈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审定。在转发《通知》下发后,多数盟市对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组织人事统计工作的意见》比较重视,进行了认真学习贯彻,对近年来人事统计工作情况进行了自查,并结合实际提出了本地区、本部门贯彻落实意见。包头市、呼伦贝尔市、乌兰察布市、通辽市、乌海市、兴安盟、阿拉善盟等还将贯彻落实两部《意见》情况形成文字材料报自治区人事厅。但总体情况看,对两部《意见》的贯彻还有一定的差距,对统计工作的意义认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统计人员不稳定,统计经费无保证,统计手段较落后等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较好地解决。

三、努力完成今年人才资源统计调查任务

为贯彻落实全国人才会议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把建立全国人才资源统计指标体系列为****年全国人才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根据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的要求,从****年上半年开始,中组部、人事部就会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国资委、国家统计局、国家工商总局、全国工商联等部门联合开展了研究建立全国人才资源统计指标体系的工作,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制订出台了《全国人才资源统计指标体系及统计调查方案》。今年我们就是按照这个新的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调查方案开展人才资源统计调查工作。

****年全国人才资源统计调查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开展党政人才资源、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资源、事业单位管理人才资源、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资源、技能人才资源、农村实用人才资源统计调查工作。其工作分工为:党委组织部门负责党政人才资源统计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政府人事部门负责事业单位管理人才资源、公有制经济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资源和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资源统计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并负责当地人才资源统计调查的汇总工作;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农业部门分别负责技能人才资源和农村实用人才资源抽样调查试点工作的组织实施;统计部门负责非公有制领域人才资源抽样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并负责为人才资源统计调查提供技术服务。为此,中组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国家统计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全国人才资源统计工作的通知》(组通字[****]49号)。这个通知将在会上进行传达。

与往年的干部统计工作相比,人才资源统计工作在以下几个方面有了变化:

一是参与人才统计工作的部门更多了。干部统计工作仅由组织、人事部门两家做,人才资源统计工作由组织、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农业、统计等多个部门分工负责,共同开展。

二是统计范围拓展,统计对象更为广泛。在统计范围方面,干部统计的范围是公有制领域,人才资源统计覆盖全社会,拓展到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在统计对象上增加了对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的统计。

三是统计方式由单一全面调查变为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相结合。干部统计基本采用全面调查方式,人才资源统计采用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

四是统计报表更加科学合理。干部统计表基本上是二维表的形式,人才资源统计采用多维组合的基层表的形式,大大增加了报表携带的信息量。

应当强调的是:今年各级人事部门仅负责《事业单位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资源统计表》和《公有制经济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资源统计表》的填报工作,统计范围相对缩小。当然,我们对其他领域的人才队伍状况也应当了解,因为****年5月份我们要对当地人才总量进行综合汇总分析,作为政府人事部门也有掌握当地人才队伍总体状况的义务和责任。

为了圆满完成我区人事部门所承担的统计任务,下面我讲几点具体意见。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贺国强同志指出:"人才资源统计是人才工作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离不开人才资源统计提供的基础数据",并强调要通过人才资源统计调查,"摸清底数,掌握情况,为制定"十一五"人才规划、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供翔实、准确的数据";要求人才资源统计工作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遵循规律,注意方法";"探索分析、用好成果"。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学习和领会贺国强同志的讲话精神,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人才资源统计调查工作对于人才队伍建设的战略规划、政策研究和宏观指导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对人才资源统计工作的领导。

(二)加强协作,密切配合。这次人才资源调查统计工作虽然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但任务和分工十分明确。人事部门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国有企事业单位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的调查统计工作。由于分工的变化,政府系统的公务员(不包括事业单位依照公务员管理的人员)交由各级组织部门负责统计,而党群系统的企事业单位的人员由各级人事部门负责统计。因此,要认真做好与党委组织部的数据接交和统计单位的重新梳理工作,防止在移交过程中发生漏统和重复统计的现象。党委组织部门是牵头抓总单位,我们要主动向当地党委组织部请示汇报工作;统计部门负责技术服务,我们要主动争取当地统计局的支持和协作。****年5月份,在相关部门按照各自分工、统计汇总的基础上,由人事部门对本地区人才资源年报数据进行综合汇总。汇总数据也要层层上报。此外,人事部要求,我们虽然不负责政府系统国家公务员的统计,但这个数据各级人事部门一定要掌握,也认真和当地组织部门进行协调。

(三)按照规定配置设备,保证数据处理环境。中组部、人事部在《人才资源统计数据处理方案实施细则》中,对各级汇总填报部门的数据处理环境做了明确规定。《实施细则》虽然尚未转发,但在人事厅的《填报通知》中已经提出了要求。自治区级的软硬件设备需要几十万元,党委组织部和人事厅已向自治区财政提出申请。各盟市也要千方百计保证规定设备的到位,这既是完成这次统计调查工作的物资保证,也有利于人事系统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应予以重视。

(四)搞好基层填报单位培训,保证基层数据的准确。做好人才资源统计工作的关键是搞好统计干部的培训,提高统计干部的素质。各盟市人事局的同志回去后要认真组织旗县人事局统计干部的培训,并研究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统计程序和办法。因为今年的统计软件分综合版和基层版,并增加了反映法人单位的信息,统计数据不是简单叠加,而是综合部门通过软件自动生成本地区、本系统的综合报表和基层单位库。综合软件的数据是不能改动的,出现错误只能在基本统计单位的基层软件上进行修改。所以对基层单位的统计人员也要进行培训。只有保证基层数据的准确,才能避免误统和返工。

(五)保证统计质量、按时进行上报。根据新统计软件的特点,基础是关键,基层是重点,必须从源头抓起才能把住统计数据的质量关。因此,对基层版软件上的数据一定要逐个审核,发现问题立即纠正,避免造成综合软件上数据出现差错又无法进行调整的现象发生。各盟市、各系统要注意两年统计数据的对比,数据变化较大的一定要弄清原因确保无误后再上报。

尽管我们今年的统计工作正赶在春节前后,但各盟市、各单位的统计干部一定要克服困难,保证按规定时间上报,否则将影响全区的汇总上报工作。去年,我们的报表被中组部、人事部评为"全优报表",今年要再接再厉,保持荣誉,进一步提高报表的质量。

最后,对培训班提点儿希望。这次培训很重要,关系到今年统计工作的成败。同志们一定要认真听课,积极研讨,真正把统计指标、统计软件、工作程序搞明白。大家回去后还承担着对下面的培训任务,中组部、人事部培训了三天,我们仅安排了两天时间,时间紧,内容多,大家很辛苦。信息中心是个穷单位,接待能力较差,也请同志们多多包涵。

事业统计工作总结篇7

一、不断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努力提高综合素质和业务工作水平

虽然我有农学院的本科学历,也有在乡镇机关担任多岗位负责人10多年独档一面工作的经历,新的岗位要求主办者不但要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又要具有一定的农业各产业和门类的基本知识和较强的分析问题、总揽全局的理论和政策水平,很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仅凭过去的一点积累是不可能较好地履行岗位职责的,更谈不上得心应手。几年来我首先端正自己的观点和认识,从头开始,自觉加强思想和作风修养,努力提高综合素质。着重:一是自觉加强政治和理论学习。认真学习新时期党和政府关于“三农”工作的各项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努力提高理论政策水平。二是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向专家学专业知识,不耻下问,向老同志和同事学工作经验,虚心讨教,边干边学,在实践中总结和积累工作经验,提高业务水平。三是自觉服从组织的分工和安排。从不计较个人的苦累与得失,尽力做好每一项工作。四是强化团结协调工作。由于科室的许多事务需要其他单位和部门配合、支持或共同完成,所以我特别注意工作关系的协调,凡事更多的是讲风格,充分尊重和体谅共事者,把困难留给自己,给别人更多的支持与方便,但又不是无原则的迁就和包揽而影响工作。五是克服家庭分居城乡两地的矛盾,坚持不因家庭和个人的原因而耽误和影响本职工作。六是日常工作中做到了雷厉风行,对于上级交办的每一件事,区分轻重缓急,合理安排,能快则快,按时按质完成。七是遵章守纪,较好地遵守机关的各项制度与纪律。

二、强化制度建设,抓好计划统计和生产综合的基础工作

由于机构改革等原因,本科室的组建和直属事业单位专职人员的到位到03年年底才算真正完成。为了使部门工作和事务管理有据可依、有章可循、系统规范,近年来,按照泰州农委《农业统计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对系统农业统计工作进行了有效的规范和目标管理。在局有关单位配齐专业人员的基础上,认真组织好业务培训,为做好工作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对于上级布置的农业结构调整、农业服务业、农业生产综合统计等专项业务工作,都能严格按要求组织开展,做到及时、规范、全面、保质保量。较好地进行统一扎口、审核、提供和公布统计数字,确保数出有据,帐表相符和统计数据的严肃性。

三、积极开展农业生产和职能工作情况调查,为领导决策提供服务

按照上级有关部门和局领导的要求,我能够组织经常性的农业生产和形势的调研、预测、分析工作,每年分季度汇总农业生产中的情况和问题,提出建议,同时认真组织开展好有关的专项农业生产调查,形成调查报告报送有关部门和领导。每年分三次对系统各项职能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调查和汇总并报局各位领导参考。

四、认真做好规划、计划、政策意见制定等项工作

事业统计工作总结篇8

大家上午好!

2008年工资统计工作会议今天在这里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一是2003年度工资统计工作进行小结;二是布置2008年工资统计工作;三是讲授工资统计汇总软件的使用。

下面,我讲二点意见:

一、2008年度工资统计工作回顾

2008年,各县、各部门都能认真贯彻落实在广州市召开的全省人事干部统计工作会议精神,在时间紧、任务重、人手少的情况下,按时按质地完成工资统计任务。具体表现在:

一、领导重视。从各县、各部门反映的情况看,各级人事部门和市直各单位领导对工资统计报表工作都非常重视,切实加强了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并对如何搞好工资统计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有些县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提出了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意见;有些县注意了解工作进展情况,帮助解决存在的问题,使工资统计人员能够集中时间、集中精力,按时按质完成工资统计工作任务。各县人事局领导都能亲临统计工作布置会,并对如何做好统计工作阐明意义、分析难点、提出要求,给统计同志以极大的鼓舞,进一步增强了搞好统计工作的信心和责任感。

二、制订计划,有条不紊地开展统计工作。全省统计工作会议结束后,各县、各单位参会人员都能及时将会议精神向领导汇报,并对当年统计工作做了周密的部署。制订详细的工作计划,保证统计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三、依法统计。各单位都能按照《统计法》、《人事统计工作管理暂行办法》等的要求,依法进行报表的填报工作,保证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使工资统计工作逐步走向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

四、开发利用统计资料,为领导决策服务。各级人事部门能充分利用统计资料,整理统计资料汇编和撰写统计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服务。

五、加强培训,努力提高统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各县、各单位都十分重视培训工作,大多数地方都采取以会带训的办法,通过培训,使统计人员的业务水平逐步提高,从而保证了统计工作的质量。

2008年的工资统计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报表上年底数没核对、汇总数据出来后不注意数据审核、漏填补充资料或补充说明、没报统计总结和统计分析材料等,这些虽然只是单位的情况,但却影响了全市人事统计工作的全局,必须引起重视并注意加以解决。

二、对下一阶段的工作,提几点要求

1、要刻苦钻研业务,提高统计工作业务的水平。近几年来,工资统计工作队伍人员更替较快,一些老的统计干部转到了其他工作岗位,不少新生力量充实到统计工作队伍中来,这是统计事业发展的需要。新充实到统计工作队伍的同志大都受[你阅读的文章来自:126]过系统的高等教育,思想观念较新,现代科技知识水平较高。他们为统计工作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为统计工作上新台阶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工资统计是一项政策性、业务性、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做好这项工作需要有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需要了解和懂得工资工作的各项政策,需要有统计专业的相关知识,也需要长期工作经验的积累。我们要求统计干部对工作要一丝不苟、兢兢业业,认真学习人事政策,钻研干部统计业务知识,研究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给统计工作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把工资统计工作做精、做细、做活。

2、及时向领导汇报,做好年报布置工作。2008年工资统计年报工作与去年相比,变化不大,但是时间紧,任务重。大家回去后要及时向领导汇报,尽快把工作布置下去。

3、加强队伍建设。各县是要采取以会带训的办法,在布置会期间进行培训,特别是对新担任统计工作的人员,更要注意做好培训工作。对他们要提出严格的要求,要求他们不仅要弄清各套报表的关系,每套报表的统计范围、统计对象、指标含义,还要求掌握统计汇总软件的操作。

4、加强指导,保证质量。各县要加强对下级部门和单位的督促检查,把好质量关,把质量问题作为统计工作的一件根本大事来抓,确保填报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绝不能因为时间紧、任务重而忽视统计数据质量,出现数据质量问题。

5、要按时上报。2008年工资统计工作要求各县于2008年1月20以前完成,市直单位按市里统一计划按时上报。数据汇总会拟于2008年1月20日至22日召开,具体时间、会议地点另行通知。各县要把工作做在前面,争取主动,把工作做好。特别是还要负责人才资源以前干部统计工作的同志,更要合理安排好工作计划,确保各项统计工作任务的完成。

6、加强工资统计分析工作。近年来,虽然我们一直在强调加强统计分析工作。但是,工资统计分析工作大部分县都没有做。各县要把提高统计分析工作,作为今年工资统计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同志们,这次会议时间短,任务重,希望大家集中精力把会议开好。

上一篇:人口统计工作总结范文 下一篇:水利统计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