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公司周工作总结范文

时间:2023-11-25 13:20:56

金融公司周工作总结

金融公司周工作总结篇1

笔者结合公司实际,在认真分析公司业务购销模式以及资金收支特点的基础上,从资金使用管理、融资管理、风险管控等几方面对油品销售公司如何加强资金管理进行了探讨和实践,以期通过强化资金管理,带动财务管理工作的全面开展,进而确立财务管理在公司管理中的核心地位。通过加强财务管理,实现公司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公司全面健康发展。

1.对公司资金管理含义的理解

资金是指公司的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总称,它是公司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资金管理则是对公司资金来源、资金使用进行计划、控制、监督、考核等工作的总称,它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资金管理主要包括资金筹集管理、对外投资管理、日常营运资金管理和资金安全管理等内容。如果将资金比喻成是支撑公司运行的“血液”,那么资金管理就是确保企业“血液健康循环”的必备措施。

2.油品销售公司资金管理工作特点分析

Z油品销售公司做为专门重点经营成品油批发的合资企业,在业务经营模式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公司购销业务链条清晰,上游面对的供应商主要是中石油在全国各省、地、市级销售公司,下游面对的终端用户主要是中交下属各施工单位或施工项目部。公司业务采购环节主要是以“先款后货”方式,向上游中石油方各销售公司采购成品油、沥青等石化产品;销售环节是以“先货后款”(即赊销)方式,向下游中交各用油单位进行销售。

这种业务购销模式下,油品销售公司的资金管理面临两个较大难题:一是上游供应商中石油各销售公司只接受直接现金购货,不接受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在内的其他任何采购支付方式,这使公司对外采购支付方式变得单一,货币资金需求量加大。二是下游终端用户中交各施工用油单位或项目部存在项目施工时间长、项目分散、结算周期长、回款速度慢等特点,这使公司大量资金被占用,严重影响资金周转速度与使用效率。

这种购销模式,直接导致资金流入和流出的不匹配。表现在一定时期内,采购环节上资金流出速度快、流出量大;销售环节上资金流入速度慢、流入量小。极易出现经营性现金流量为负的情况,资金短缺的情况也随时可能发生。在此情况下,确保公司的良性发展与正常运行必须依靠资金的有力支持与保障。这就需要公司首先应有大量充足的自有资金;其次需要有多种融资渠道取得外补资金;第三,需要合理安排资金使用,保障资金周转顺畅;第四,需要降低资金使用成本;第五,需要防控资金风险。

鉴于以上情况,油品销售公司的资金管理体系建设与完善,应以日常资金使用管理为基础;以提升融资决策水平为助力;以资金风险防范管理为保障;实现满足企业经营需要,促进企业健康发展,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的目的。

3.加强日常资金使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日常资金使用管理是指对公司持有的货币资金进行统一归集、收支结算、分配使用等过程和内容的管理。加强公司的日常资金使用管理,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保障公司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提高资金的周转率及收益率。防止资金闲置与流失,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能,有效增强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和债务的可清偿性。在公司现有业务购销模式下,经营性现金流出量往往大于流入量,可用现金额度有限。如何将有限的资金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支持公司运行,创造最佳收益,是日常资金使用管理的重点。

3.1强调资金计划性

公司全面实施资金计划管理,由资金管理部门按月统一汇总资金收支计划,清晰掌握资金时点库存金额以及固定期限内资金流入流出情况。资金管理负责人组织定期召开资金平衡会,根据资金计划,结合公司当期实际情况,整体平衡资金使用,做到全面计划、统筹安排、均衡支付、保证重点。

3.2实施资金动态管理模式

推行计划在先,平衡在中,总结在后的动态管理。资金管理部门根据月度资金收支计划,按周分解落实,滚动执行。做到计划有落实,出入有跟踪,变化有防控。

3.3强化资金收支时间性管理

对于计划内流入资金加紧回收力度,尽可能缩短回收时间。对于计划内流出资金,在不影响企业信誉的情况下,尽可能延缓现金支出时间,保持公司在一定时期内的现金持有量。

3.4加强资金占用成本分析

公司实施内部资金占用成本预算及考核管理,目的在于合理保证资金向高效益、低风险项目流动,实现公司整体经营效益最大化,资金成本最小化。

4.加强融资决策管理,满足公司发展需要

融资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需要的经济组织行为,是公司根据自身的经营状况、资金拥有状况以及公司未来经营发展的需要,通过科学的预测和决策,采用一定的方式向投资者和债权人去筹集资金。融资管理工作通常围绕融资渠道、融资方式、融资规模、融资成本等内容展开。

4.1拓展融资渠道,尝试多种融资方式

金融公司周工作总结篇2

【关键词】融资租赁 风险 防控措施

引言:早在上世纪60年代,融资租赁就成为了适应经济发展潮流的产物。而融资租赁进入中国是在上世纪80年代,发展到现在,融资租赁已经成了现有的几大主要融资方式之一,并且公司数量仍然在不断的增长中。由于融资租赁需要涉及很多领域,并且融资租赁公司获利的主要原因是承担了业务风险的风险溢价,所以对于融资租赁公司来说,风险是始终伴随着企业运行的。总之,融资租赁公司只有做好风险的防控,才能保证公司的健康发展。

一、当前融资租赁公司面临的风险

(一)信用风险。

交易对手的违约常常会给融资租赁公司带来一定的信用风险。一方面,由于融资租赁公司的业务具有长期风险投资的特征,在这段时间内有可能出现承租人不能按时支付租金,甚至进行单方面解约的情况。另一方面,承租人在进行设备租赁时,应该负起设备维护的责任,保证交易完成后设备的完璧归赵。但是由于一些承租人的行为道德问题,在设备的使用过程中造成了设备的损坏,造成出租人损失的同时,也给租赁公司带来了信用风险。总之,在交易的工程中,交易双方的任何一方一旦出现信用问题,都会给融资租赁公司带来信用风险。

(二)财务风险。

融资租赁公司面临的客户需求常常是不同的。如果出现客户需要大量资金又或者租赁设备比较昂贵的情况,那么由于这两种情况对融资的要求比较高,就很容易造成融资租赁公司的财务风险。一方面,万一出现了客户拖欠大量货款的现象,融资租赁公司就需要承担巨大的财务周转压力。另一方面,如果出现昂贵设备被损坏的情况,也会给融资租赁公司的财务状况带来一定的考验。总之,由于融资租赁公司在交易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大量资金周转问题,所以将不得不承担一定的财务风险。

(三)市场风险。

由于受到市场价格变动的影响,一方面融资租赁公司达成的交易的双方可能对已有的交易结果产生疑惑,进而要求重新交易,将给融资租赁公司带来一定的损失。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的变化,客户可能因为经济问题而拖欠资金。如果多个客户同时拖欠资金,则会造成公司的巨大损失。由于这些损失都是由市场造成的,所以给融资租赁公司带来了一定的市场风险。总之,市场风险也是融资租赁公司面临的风险之一。

(四)操作风险。

造成操作风险的原因往往存在于融资租赁公司内部,是由于人员操作、内部程序和外部事件的故障而造成企业损失的风险。操作风险产生的原因有很多,与融资租赁企业的操作系统和业务以外欺诈交易等方面都有关系。另外内部管理制度漏洞造成的人员操作问题,也是产生操作风险的一大原因。所以,操作风险也是融资租赁公司不容小觑的风险问题。

二、融资租赁风险防控措施的提出

(一)降低信用风险的措施。

为了降低信用风险,可以在交易达成前对双方客户进行信用评估。一方面要对客户的行业背景进行调查,了解客户是否曾经有过毁约行为,获取客户在行业里的信用情况。一旦客户曾经有过不合理的解约行为,则要考虑是否进行交易。另一方面,要核实客户提供的资料信息,通过判断资料的真伪评估客户的信用度。如果资料的真实度较低,则要和客户做好沟通,确认是否继续合作。但是为了公司的收益,在客户信用评估较差的情况下,一些交易仍需要继续进行,那么就需要制定有效的制约条件防止客户解约。具体措施是:根据客户需要的融资金额的多少,要求客户进行等价值资产的抵押。这样就算出现违约情况,公司也可以用拍卖抵押品的方式补偿损失。

(二)降低财务风险的措施。

想要降低公司的财务风险,需要从几个方面采取措施,一是在与客户达成交易前,要对客户的资金状况有所调查,避免出现客户拖欠大量货款的现象。二是将融资资金和设备租金的回收分成几个阶段。这样可以避免一次性收不回所有资金的情况发生,从而防止公司资金周转不过来。三是预存一定数量的准备金。在公司暂时收不回客户欠款的情况下,使用准备金来进行资金周转,避免公司遭受财务风险。

(三)降低市场风险的措施。

降低市场风险的措施有两种,分别是风险补偿措施和风险分散措施。首先因市场价格变动而导致的交易失败,可以通过风险补偿措施来避免。风险补偿措施就是在长期交易中,无论是设备的租赁价格还是融资资金利率,都可以根据市场和汇率的变化,进行价格上的调整。这样就能够保证客户利益,防止交易的失败。其次,因市场变化而造成的多个客户同时拖欠资金的情况,可以通过风险分散措施来避免。风险分散措施指的是在融资租赁公司经营的过程中,将租赁投资分散在各个行业和各个地区,降低因某个行业或地区的经济危机而造成的市场风险对公司的影响。

(四)降低操作风险的措施。

融资租赁公司操作风险的降低只能通过完善操作系统、完善交易制度和员工培训来进行。完善的操作系统可以对人员的操作进行管控,避免人员进行违规操作。交易制度的完善,可以在员工遵照制度进行操作的情况下,避免员工遭受客户欺诈的现象发生。而对人员进行操作培训,可以降低员工违规操作或错误操作的几率。所以,降低操作风险的措施,还要从公司管理的各个方面来实行。

结论:总而言之,掌握融资租赁公司面临着哪些风险,制定风险的防控措施,是融资租赁公司发展的重要工作内容。对当前的融资租赁公司来说,面对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只有不断的学习借鉴,才能完善自身的风险防控制度,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融资租赁公司的快速发展不仅能促进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也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对当前融资租赁公司面临的风险与防控措施的探讨,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玲玲.非金融类融资租赁企业风险分析与防范[D].上海师范大学,2012.

[2]王丽萍.关于融资租赁公司风险控制的探讨[J].法制与经济,2010,05(01).

金融公司周工作总结篇3

【关键词】 房地产; 融资; 银行信贷

一、引言

房地产企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企业,开发周期长,资金投入大,对金融的依赖度很高。资金作为房地产企业的“血液”,一旦出现断流,将会产生巨大的风险,使房地产业和金融业遭受重创。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敲响世界警钟,为此,各国纷纷出台相应的房地产调控措施。我国自2010年以来,政府相继出台了“国十条”、“新国八条”、“新国五条”等等,2011年连续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不断加强银根紧缩,限购限贷。从金融角度来看,我国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方式比较单一,并且过度依赖于银行信贷。在我国资本市场尚不完善的情况下,严厉的政策调控使房地产企业的融资环境日益恶化,融资压力与日俱增,中小企业纷纷陷入财务危机,而大企业也在持续的政策调控下趋于“疲软”。因此,房地产企业开辟新的融资渠道,改善现有的融资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案例介绍

A公司是某市规模较大的房地产公司,主要经营二级房地产开发和商品房销售。作为A集团旗下的子公司,在2010年以前,A公司一般是以集团的名义融资,资金由集团财务公司实行统一调度和管理。随着集团规模的日益扩张和国家调控政策的陆续实施,A集团的资金链出现了严重的“供不应求”现象,资金压力与日俱增。因此,从2010年开始,A集团决定从“银行家”向“企业家”过渡,逐步推行“母子公司共同造血”的金融改革制度,鼓励并支持子公司独立融资。从资金供给的角度出发,A公司现有的资金来源有限,融资方式比较单一,多为项目类债务融资,例如四证贷款、房地产投资信托借款、旧改/并购贷款等;而站在资金需求的角度,2012年的资金安排计划显示,4月要向A集团总部上缴利润2.7亿元,5—10月A公司面临16.9亿元的还款压力,此外,2011年底新增的4个项目也需要大量的开发资金支持。如果资金不能及时到位,2012年年底A公司的资金峰值将高达9亿元,资金链可能会出现断裂的危机。纵观近些年来由资金断裂引发企业破产的典型案例,如德隆系、史玉柱的巨人集团、2011年的温州商人“跑路潮”等等,A公司的管理层深刻意识到,必须优化现有的融资方式,快速有效地融通资金,绝不能使资金断流。

三、A公司融资困境分析

(一)A公司财务状况分析

融资方式决定了一个公司的融资结构,融资结构会影响公司的资产状况和经营业绩。通过对A公司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现金流量的财务分析,可以明确A公司的融资结构以及可能面临的财务风险。

1.偿债能力分析

流动比率是短期偿债能力分析的一个重要指标,由表1可知,A公司的流动比率呈现波浪式变动趋势。2010年A公司多次开盘热销导致预收账款增加了76.53%,其他应付款增加了96.29%,主要是往来款项以及其他应付的代垫款项和保证金,最后综合导致2010年流动比率有所下降。自国家实行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以来,2011年A公司销量大减,预收账款明显下降,同时由于资金紧张,应付账款延期支付,加之当年购置了大量的储备土地,致使预付款项同比增长833.90%,因此,2011年的流动比率同比上升了9.32%。

由于房地产企业的存货比例较高,并且存货本身存在一定的变现风险,因此,速动比率更具有参考价值。A公司近三年的速动比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主要是A公司整体发展规模不断壮大,销售水平逐渐提高的结果所致。一般情况下,流动比率的正常范围为1—2,速动比率为1较好,A公司的速动比率较低,表明其短期偿债能力较弱。

现金比率是速动资产扣除应收账款后的余额与流动负债的比率,最能反映企业现时偿付负债的能力。2010年A公司房地产开发项目热销、销售回款较好,导致预收现金比例大幅增加,现金比率有所提高。由于2011年预付地价支付了大量款项,现金比率下降,说明A公司应该坚持“现金为王”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对现金流量的管理。

2010年、2011年A公司的资产总额分别增加了82.37%和50.80%,表明公司的资产规模在逐步扩大。同时,由表1可知,该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连续三年均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一方面,表明公司充分利用了财务杠杆,另一方面,也暗示公司的负债水平较高,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

2.盈利能力分析

由表2可知,A公司的营业利润率和总资产收益率均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表明该公司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尤其是2011年公司的总资产收益率同比增长102.28%,主要归因于公司调整项目开发和竣工节点计划,贯彻“现金为王”的原则,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3.现金流量结构分析

A公司的资产规模和销售水平均在不断提高,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金额并未同步增长。由表3可知,2011年的经营现金流量金额出现负值,究其原因主要是,A公司2011年实现销售回款61亿元,其中集中支付地价款46亿元,年底结算工程款34亿元,最后综合导致净经营现金流量为负22亿元。此外,由于资金需求量增大和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A公司缺乏必要的资金进行项目开发,造成土地闲置,资金成本增加,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入不敷出。同时,银行信贷条件更加苛刻,放款速度减慢,资金回收期长,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现金的流入。因此,A公司在追求规模扩张和短期盈利增加的同时也要高度重视对现金流量的管理。

4.营运能力分析

由表4可以看出,A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率逐步下降,主要与当前的银行信贷调控政策相关,但其整体水平仍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归因于主营业务规模的扩大、较严格的信用条件和有力的收款政策。作为公司的主要资产,存货对公司经营活动的变化具有极强的敏感性。随着A公司资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由于存货销售增长速度小于其自身规模的增长速度,存货周转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因此,建议A公司谨慎拿地,加快项目开发进度,提高存货的管理水平和资金的使用效率。

综上,A公司的财务分析结果表明:一方面,A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较高,短期偿债能力较弱,再加上存货周转率下降,资金回笼期限长,导致该公司的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另一方面,尽管A公司的盈利能力在逐步提高,但还是无法满足规模扩张的资金需求,造成净经营现金流量为负值,从而使该公司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

(二)A公司现有融资方式分析

就A公司的现实情况而言,一方面,规模扩张和项目开发迫切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自2010年集团放手让一线公司独立融资以来,A公司尚未建立健全的融资体系和完善的融资渠道,资金来源较为匮乏。

1.过度依赖银行借款

表1显示,A公司最近三年的资产负债率平均水平在80%以上,其中预收账款比例较高,主要包括定金和预收房款,而预收账款的30%又源自银行按揭贷款,加上与往来单位和供应商之间的短期结算款,A公司的综合信贷比例在90%左右。除此之外,A公司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与合作单位共同开发以及少量的信托借款,占比较少。

2.负债结构不合理

负债结构对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财务风险均有较大的影响。一方面,流动负债的资金成本相对较低,但会使公司面临较高的财务风险;另一方面,长期负债的使用周期长,财务风险较低,但较高的资金成本也会影响公司的盈利能力。A公司的流动负债比例较高,一般在90%左右,而长期负债比例较低,这说明A公司过度关注高比例流动负债所带来的经营效益,却忽略了相关的财务风险。尤其是在当前银根紧缩的调控背景下,负债结构严重失衡很容易诱发财务危机,甚至会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营。

3.融资成本较高

2011年国家连续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2011年底,我国一、二线城市的各大银行纷纷上调首套房贷利率5%~10%,银行信贷门槛越发高不可攀,并且放款速度明显变缓。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转向房地产信托融资。房地产信托融资具有灵活、快捷、限制条件较少等优点,但其高昂的成本也使中小企业望尘莫及。2011年,A公司因项目开发需要,通过信托借款融资15亿元,借款期限是两年,利率高达15%,并以该项目50%的股权作为担保。短期来看,A公司融得一定的资金,但融资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预期较高的投资回报率,而且房地产项目开发周期长,较高的资金成本会使企业面临巨大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4.财务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A公司财务部下设四个工作小组:资金组、核算组、收款组和税务组,并且与成本部是独立运行的。由于公司业务量较大,A公司为每个项目公司的核算工作配备两个人员,称为A角和B角,但责权利不明确,很容易导致相互推诿、出错率较高的后果。此外,房地产企业有很多开发环节,并且各环节之间具有较强的关联性,需要各部门各小组的全力配合,而A公司的员工综合业务能力尚有不足之处,整体风险意识薄弱,在一定程度上对A公司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四、A公司融资优化策略

(一)加强经营环境研究

2012年7月31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强调,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这对于大多数房地产企业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一方面,调控政策减缓了房地产企业的发展速度,甚至成为中小房地产企业发展的羁绊;另一方面,房地产企业在贯彻执行调控政策的同时一定要紧抓机遇,充分利用逐步开放的资本市场条件为自身发展谋求新的融资出路。例如,在香港回归15周年到来之际,中央政府为了加强大陆与香港的合作,在金融合作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便利措施,该项举措实质上也拓宽了内地房地产企业进行境外融资的渠道。

(二)提高公司经营能力

公司融资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高的投资收益,只有在投资收益率高于资本成本的时候,融资才是有价值的。因此,在融资成本一定的前提下,A公司必须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首先,要谨慎拿地,加快项目的开发进程,采取有力的销售策略,降低存货跌价风险,从而提高存货周转率;其次,要加快销售回款的进度,确保资金及时到账,缩短应收账款的周转时间;第三,要开源节流,加强成本和费用管控;第四,要优化项目开发进程,提高公司的整体利润率。

(三)实现融资方式多元化

单一的融资方式无法满足房地产企业的巨额资金需求,为此,A公司必须积极寻找新的融资渠道,拓展多元化融资方式。

1.探索合作开发模式

合作开发模式被视为解决房地产企业融资困境的一剂“良方”。一方面,合作开发可以变相融资,达到双方共赢的状态,房地产公司获取需要的资金或土地,合作方通过投资获得相应的经营收益或股权收益;另一方面,合作开发可以给房地产企业带来规模效益,有效地分散市场风险。为此,A公司可以积极寻找合作企业,共同开发,共担风险,共享收益。

2.发展房地产信托

房地产投资信托可以吸引大量的社会闲散资金,融资效率较高,而且房地产信托受到严格的政府监管,安全性较高。对于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期的A公司而言,可以通过贷款性信托和股权性信托进行资金融通。

3.寻求境外融资渠道

境外融资渠道不单可以解决资金问题,而且可以引进国外先进的经营理念和更严谨的资金运营方式,因此,建议A公司积极寻求境外合作伙伴,利用境外企业的优势开拓境外融资渠道。这对于A公司的综合实力和抗风险能力都有一定的强化作用。

(四)强化员工风险意识

房地产企业的整个开发流程是环环相扣的,需要各个部门的集体配合和协调发展。例如:事务部要及时取证,保证四证贷款的审批不受限制;商业部要积极寻找优质项目和合作单位;财务部要按节点完成回款计划;营销部要加强对存货的管理,加大销售力度;高层领导要适时调整公司发展战略,等等。为了提高公司的财务管理水平,A公司必须树立“全员风险意识”,可以通过集中培训和定期召开会议的方式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坚持责权利明确的基本原则,从细节和整体上提高公司的风险防范力度。

(五)借鉴国外融资经验

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较为成熟,房地产金融体系比较健全,并且建立了完善的融资渠道,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例如美国的住房抵押贷款和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德国的互助储蓄融资方式,日本房地产企业独具特色的官民混合的融资方式,新加坡匠心独运的中央公积金制度,等等。中国现有的资本市场发展水平可能无法满足国外先进融资方式的应用条件,但是,从长期看,它们必将是中国房地产金融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在我国政策允许的情况下,A公司可以充分借鉴国外融资经验,有条件地创新自身的融资方式。

【参考文献】

[1] 王正位,王思敏,朱武祥.股票市场融资管制与公司最优资本结构[J].管理世界,2011(2).

[2] 耿川东,朱宏亮,张新武.宏观调控政策对房地产项目现金流及偿债能力的影响[J].金融论坛,2011(6).

[3] 蔚,曾海舰.宏观经济因素与公司资本结构变动[J].经济研究,2009(12).

[4] 王志强,洪艺.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长期动态调整[J].会计研究,2009(6).

[5] 姚立杰,罗玫,夏冬林.公司治理与银行借款融资[J].会计研究,2010(9).

[6] 李霞.房地产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金融公司周工作总结篇4

众所周知,周道许是一个有理论、也有实践的经济学家。大学毕业之后,他就先后在商业部综合计划司、中国农业银行总行办公室、中央金融工委研究室、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工作,可以说这些经历为他积累了足够多的金融理论财富,而当下在贵州的工作更是让他对基层的工作有了充分的认识。

“作为一名金融方面的专业领导干部,担任十届青联委员与十一届青联常委、金融界别副主任委员的经历,给予我事业各方面极大帮助。”周道许说,“依托全国青联这一光荣团体,我结识了更多金融界的才俊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为我担纲金融领导岗位,尤其是任职贵州后投身贵州金融大发展,带来了活力、增添了动力、提供了助力,能在贵州金融业波澜壮阔的发展征程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金融业成为贵州省支柱产业

《中华儿女》:曾经,贵州省因为经济欠发达,金融总体发展比较滞后,每年都有大量资金流向省外,加重了贵州的资金短缺状况。这两年,贵州省把金融业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您2010年挂职任贵阳市常委副市长,2011年任职贵州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省政府金融办主任,您感受到金融业在贵州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周道许: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中央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下,在贵州“一行三局”和金融机构的共同努力下,贵州金融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性进展。金融业成为贵州省支柱产业。2011年全省金融业增加值达到297亿元,同比增长17%,占同期GDP的比重为5.2%,占同期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0.7%;2012年全省金融业增加值达到358亿元,同比增长13.9%,占同期GDP的比重为5.3%,占同期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1%,均实现了增速高于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水平、高于全国和西部金融平均增长水平的预期目标。当前,金融业已经进入贵州现代服务业的支柱产业区间,处于加速发展的新时期。

《中华儿女》:贵州是一个民族众多、资源富集、相对落后但又发展潜力巨大的省份,此前一直受到贫困问题和资金瓶颈问题制约。但是这两年主要金融指标增速跃居全国前列,这是如何做到的?

周道许:2012年末,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突破万亿大关,达到10540亿元,同比增长20.6%,增速位列全国第3;贷款余额达到8275亿元,同比增长20.9%,增速位列全国第6。全年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3.9%,增速位列全国第4。2013年上半年,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同比增长25.6%,增速首次跃居全国第1;贷款同比增长21.1%,增速连续6个月稳居全国第5。全省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9.44%,增速位列全国第4。现在的贵州直接融资发展迅速,融资结构持续优化。2012年,贵州通过银行间市场发行的债券规模达到294亿元,同比增长394%,其中企业债发行额225亿元,位列全国第8;上市公司直接融资30.8亿元,同比增长33%。贵阳朗玛科技在深圳创业板成功上市,实现了贵州企业在创业板市场零的突破。

《中华儿女》:从统计数据来看,金融业发展质量和风险防控能力稳步提升,金融业在助推贵州跨越发展成效显著,能给我们说说这两方面的内容吗?

周道许:2012年末,贵州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为1.66%,同比下降0.33个百分点。2013年上半年,不良贷款率1.55%,同比下降0.37个百分点;不良贷款余额145.27亿元,同比下降2.69亿元。贵州上市公司实现了“三个没有”:没有ST公司,没有投资发生重大损失的公司,没有出现重大信息失真的公司;上市公司三项主要财务指标,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净资产,均位列全国第1。2012年,贵州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802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增幅在全国排位由2010年第18位上升到第2位。全年金融业贡献税收77.12亿元,成为国税和地税收入贡献第3大行业。2013年上半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5%,增速全国第1。

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中华儿女》: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国民经济运行的血液,金融支持力度的强弱决定地方经济发展的快慢。当前,贵州省正处于加快推进扶贫开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当下,贵州省金融业发展的根本是什么?

周道许:从我省金融业发展目的、本质属性等方面来看,贵州金融业发展的根本是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将金融发展与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化建设、产业园区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事关地方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相互结合,坚持全面动员、多措并举,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有力促进一二三次产业贷款结构不断优化,切实推动贵州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2013年上半年,全省中长期贷款余额7131亿元,占全部贷款的76.7%,有力地支持了“四个一体化”、“5个100工程”、贵安新区、交通水利能源采矿等领域的建设、发展、转型和调整。全省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323亿元,较年初增长12.8%;全省涉农贷款余额3438.6亿元,较年初增长14.9%;全省就业小额担保贷款余额达到52.2亿元,是去年同期的2.3倍;政策性农业保险品种从去年的2种增加到今年的10种,持续加大对中小微企业、“三农”薄弱环节和民生领域的支持力度。

在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这一根本的基础上,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贵州将以“三个打造”为目标,即将金融业打造成为贵州省现代服务业的支柱产业,将贵阳市打造成为立足本省、面向西南、服务西部的区域金融中心,将贵州省打造成为全国金融生态最优省,确保实现“三个高于”,即确保贵州省贷款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高于西部平均水平、高于贵州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水平,加快建立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金融体系。

《中华儿女》:2012年年末,贵州省人民币存款余额突破1万亿元,贷款余额突破8000亿元。2013年前4个月,全省存、贷款余额增速分列全国第一和第四,贵州经济在这一季度实现增速全国第一。贵州金融业的这种超常规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周道许:得益于国家特殊扶持政策、中央金融部门的大力支持和贵州经济的高速增长,近年来贵州金融业取得突破性进展。根据统计数据,今年第一季度,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高于GDP增速1.4个百分点,金融业实现税收27.6亿元,同比增长26%。全省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23.5%和21.4%,增速分别居全国第三位和第五位。金融业作为支柱产业的地位已经确立。贵州金融业超常规发展的根本原因,就是充分运用政府力量、积极调动市场力量和用好用足政策力量。

《中华儿女》:能详细分析一下这三方面的力量吗?

周道许:2010年,贵州省成立金融工作办公室,今年3月,又继京津沪之后成立了全国第4家省级金融工委,加大了党委政府对地方金融工作的领导力度。2010年以来,贵州金融实现5个“第一次”:第一次以1号文件形式下发《关于做好金融工作促进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意见》;召开新世纪以来第一次全省金融工作会议;印发了贵州历史上第一个金融业发展五年规划;第一次举办贵州金融博览会;第一次在京举办支持贵州又好又快发展金融座谈会,与中国人民银行和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及各金融机构总部签署合作协议金额达3600多亿元。

积极调动市场力量,就是实施“引金入黔”工程,先后引进国内14家金融机构在黔设立分支机构。地方金融机构建设获得突破性进展,贵州银行、贵州农村商业银行、兴义银行挂牌开业,30家村镇银行开业运营,茅台集团财务公司、盘江集团财务公司获批筹建,全省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性担保机构达到500多家。中信银行贵阳分行行长杨洪说:“贵州金融业发展潜力大。有眼光的金融机构像买绩优股、期货一样,积极投资贵州的现在和未来。”

最后用好用足政策力量。在国发2号文件等政策的支持下,中央对贵州采取了一系列差异化、特殊化金融帮扶政策,大大促进了贵州金融的发展。贵州省改善金融发展环境,大力推荐驻黔金融机构负责人担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开展“年度金融机构发展贡献奖”评选活动,积极为金融机构排忧解难,充分调动起驻黔金融机构支持地方发展的积极性。

金融作为先导性产业发展

《中华儿女》:贵州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要求,贵州省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金融、懂金融、用金融、发展金融”,把金融业打造成先导性产业,如何理解这个先导性产业?

周道许:在我看来,一种先导性产业,能够通过自身的先行发展,对其他产业形成强大的带动作用。十二五期间,贵州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将在5万亿元以上,如此巨大的资金需求,按照常规的经济发展积累不可能做到,按照金融业常规的发展也不可能做到,只有将金融业打造成为先导性产业,按照“金融适度超前于经济发展,适度超前于产业发展”的思路,发挥金融对经济的支持作用,放大投资能力,引导资源配置,推动贵州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才能引领和牵动实体经济实现后发赶超。

《中华儿女》:金融作为先导性产业发展,是不是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

周道许:的确如此,金融作为先导性产业发展,是历史经验的充分反映。13世纪,威尼斯凭借票据结算、汇兑业务,以及政府债券发行和买卖等创新型金融业务,为其发展成为当时西方最为重要的贸易与金融中心奠定了基础。17世纪初期,世界上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中央银行以及第一家股票交易所在荷兰相继成立,帮助荷兰一跃成为雄霸一时的世界强国。18、19世纪的百余年间,工业革命、现代金融、海上贸易与殖民主义等等,相互交织、共同促进,成就了英国“日不落”帝国的辉煌。这些历史辉煌的背后,都有着超前发展金融业的身影。

金融作为先导性产业发展,是经济发展理论的科学启示。根据1973年美国经济学家麦金农和肖所提出的“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相关理论,欠发达地区要摆脱贫困、促进经济发展,金融深化是其应有的选择。作为欠发达地区的贵州,只有依靠不断区域金融发展所带来的资本积累、吸纳与产出能力的提升,才能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强劲动力。

金融作为先导性产业发展,是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金融产生于经济,依赖于经济,服务于经济。金融适度超前发展,可以改善实体经济发展环境,提高全社会实体经济总量,促进资本循环。同时,借助各种金融工具,金融业发展能够有效缓解资金需求,提高实体经济发展效力,分散实体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风险,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额外的更强大动力。

改善金融生态,营造良好环境

《中华儿女》:贵州金融业现阶段发展的瓶颈是什么,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周道许:总的来说,我省正迎来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和大有可为的黄金发展期,所面临的困难与瓶颈可以用两重矛盾来表述:一是融资规模小和资金需求量大的矛盾;二是融资结构单一与资金需求多样的矛盾。

《中华儿女》:近两年,贵州金融业虽然获得长足发展,但仍存在金融总量小、融资渠道单一、与经济跨越发展融资需求不适应等问题。是不是在融资规模和金融组织体系建设要加强?

周道许:我们要着力扩大融资规模。通过向上争取、向外引进和内部盘活,着力巩固和扩大融资规模,保障全省发展融资需求。通过继续积极向上争取规模、争取政策支持,积极引进各类金融机构和社会资金,支持和引导保险资金参与贵州基础设施、重点产业项目建设。大力培育优质后备上市资源,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尽快上市;积极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中小企业私募债等方式募集资金;当然,也要着力加强金融组织体系建设。积极引进实力强的银行、证券、期货、信托、保险、基金等在黔设立分支机构。加快组建国有大型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积极稳妥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等机构。加快省信用再担保机构组建步伐,支持各商业银行向县域延伸网点。深入推进全省农村信用社改革,积极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者,推动农村信用社改制组建农村商业银行。

《中华儿女》:外界议论贵州这几年探索出一条欠发达地区通过金融创新、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成功路子,这是怎么做到的?

周道许:着力推动金融创新,提升金融可持续发展能力。在组织体系、机构、融资渠道和金融产品等方面进行创新,着力发挥金融创新对扩大融资的作用。着力引导各金融机构在组织架构、担保方式和审批流程等方面开展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支持大中型银行建立健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大力推进融资渠道创新,发展各类股权投资,设立相关产业整合基金,积极运用信托融资、融资租赁、委托贷款等新型融资方式。

《中华儿女》:通过这几年的实践,在贵州在金融业发展中,还有那些是当务之急必须改善的?

金融公司周工作总结篇5

1.资金的错期问题

这个问题往往是由于同一个企业集团的子成员分布的行业和区域往往属性相同,它们在经历相同的经济周期或者行业周期的影响时,资金链的流动和期限上面共通性存在较大,这就会带来其成员子公司容易出现同时缺乏资金或者资金溢出的不合理现象。一些如同工资项目建设的企业中和扩建项目的集团企业中每次所需要的资金支出和到账都是资金量大和流动周期比较长的资金,相比之下,流入的资金往往都是零散并且流动周期性很短,这样就会造成实际资产和负债期限结构上的不对应,从而产生了资金的错期问题。

2.财务公司在集团公司定位模糊

长期以来,财务公司在集团公司中的定位还是相当模糊的,企业集团在经济活动中如何权衡服务和效益来合理定位其财务公司,一直是企业集团公司的重点议题之一。一方面,由于财务公司具有高于传统意义上企业的盈利能力,这样促使了一些企业集团开始将财务公司作为其利润的重点,对这些单位的盈利考核也要求连年攀升,这样就会产生了恶性循环;另一方面,财务公司为了完成指标得到相应的绩效,往往会顶着风险忽视相应的金融风险,偏离了原本的航道,在资金上出现套现严重,这样无疑会给整个企业集团带来一定的金融风险。

3.金融监管体制的不健全

这个问题是我国自身金融监管制度的发展不健全所导致的。特别是经济位置之后,各国都加强了对金融业的管理力度,这样对各个公司的财务要求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财务公司的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一般在国家金融监管力度宽松时,财务公司就快速发展呈现出活力,要是国家政策偏向于收紧金融监管,作出行政约束,财务公司就会受到影响。这种不健全的问题也在左右着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资金管理。

二、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资金管理模式

1.集团公司资金集中管理

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主要是资金的管理,资金的集中管理就是对集团公司的财务以及业务进行集中管理。集中管理不仅要对集团公司的财务进行管理,还需要对集团公司的库存、生产以及销售等环节进行管理。集中财务管理减少了传统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中心环节,集团公司的高层领导能够对基层员工进行直接管理。而且总部的财务管理人员能够动态的会计信息,及时做出财务安排,实现财务的高效管理。

资金的集中管理能够降低管理成本,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保证财务数据的真实、科学和准确。对资金进行集中管理,将各子公司的财务信息和数据集中在总部的一台服务器上,能够大大的降低成本,也避免了财务数据的窃取。此外,资金集中管理也能够加强公司资金的流动,能够及时发现闲散资金,对这些资金进行开发和利用,增加公司的经济效益。

2.做好会计核算工作

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需要以核算为基础,制定系统的规划,将核算责任落到个人身上,将会计核算质量作为考核核算人员以及领导的重要内容。规范会计核算工作,建立完善的会计核算标准和制度,每一项管理工作都与各级管理部门衔接好,实现上下环节的接口工作,规范业务流程,并做好监管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集团总部财务人员应定期或不定期对子公司核算人员的核算工作进行监督和规范,保证会计信息、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明确核算经济指标,防止弄虚作假情况的出现。实现会计核算信息化,根据集团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信息化核算方式,将信息技术手段与集团公司的实际业务紧密相连,保证核算工作的可操作性。

3.建立完善的财务预算管理系统

集团公司应积极建立完善的财务预算管理系统,根据集团公司的实际特点以及管理方式出发,制定符合集团公司发展的预算管理指标,指标不仅要体现集团子公司的经济以及财务指标,还应保证其可操作性,财务预算的编制应客观、准确,将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相结合,加强对财务预算管理的监管,提高预算结果的质量,保证预算结果能够真实科学,促进财务预算管理与集团公司的发展相协调,保证集团公司整体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4.要根据财务资金战略确定人才梯队战略

企业的财务资金管理工作是非常复杂的,企业财务资金工作的顺利实施离不开三种财务人才的支持,即专业技术性财务人才、战略财务型管理人才、共享服务人才,战略财务管理工作对于人才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他们不仅要承担原有的管理会计职务,还要关注业务信息、知识资产、财务环境的变化情况.不仅要分析企业内部的各项信息,还要关注企业外部资源的变化,为公司管理人才提供投资管理、成本运作、绩效管理、预算管理、融资管理等一系列的信息支持。为此,企业必须要加强内部财务人才的培养,根据财务战略来确定人才梯队战略,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与教育,不断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水平和责任意识。

5.努力拓宽业务种类,加大融资创新力度

首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结算手段来加强集团公司资金的集中力度,提高了资金集合的力度和集团公司可以管理资金的总量,从而加速了可用资金的流转,其次对集合的资金建立和完善各种形式的资金池,实现现金的集中,实现收款的集中,票据的集中,从各个方面入手,通过财务公司这个独立的机构实现企业集团各类资金资源的全面整合。推动业务发展的纵深,利用网络等交易平台展开支付业务替代传统的耗时形式,从而最大程度上减少交易所需的成本,提高资金沉淀率。

三、结语

金融公司周工作总结篇6

民国时期,上海金融业同业组织有三个,即上海市银行商业同业公会(以下简称银行公会)、上海市钱商业同业公会(以下简称钱业公会)和上海市信托业同业公会(以下简称信托业公会),分别为银行业、钱庄业和信托业行业组织,其对内协调本行业事务,对外维护行业利益,自成立始便在本行业与政府、工商、社会之间充当沟通中介,为本行业的正常运作与发展做出了世人瞩目的贡献。近年来,学术界已经问世了一批具有相当分量的有关研究成果①。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新政府对上海全市工商业同业组织进行整顿与改组,责令以上三业公会合并组成上海市金融业同业公会(以下简称金融业公会),仍担负着对整个金融业的内部协调和对外联络的任务。合并后同业组织规模空前扩大,事务理应更加繁重,在同业中发挥的作用也应更加强大;但事实却出乎意料,其职能反而逐渐弱化,不到三年的时间,竟变得无所事事,不得不清理结束。目前学术界关于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关研究成果比较少①。三业公会在历史上都曾经历过多次改组,虽然名称几番更改,但仍沿袭着独立性;上海解放后,三业公会主动配合新政府的整顿与改组,其结果是走向历史的终结,这一现象颇值得研究。本文主要以上海市档案馆所藏金融业同业公会档案及其他相关文献资料为基础,考察20世纪50年代金融业同业组织的新的角色定位与职能演变,探讨其迅速衰亡的原因。

上海解放之际,金融业的三个同业组织并存,其中银行公会有会员147家(包括外商银行),是当时会员最多、规模最大、影响力也最大的金融业同业组织;钱业公会有会员80家,信托业公会会员则为5家②。虽然不能与全盛时期相比,但就总体而言,这一时期的金融业同业组织还是具有相当规模的,三业公会在指导本业应对新中国成立前后时局剧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银行公会的多位领导人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于各种原因而离沪,使公会的运作面临瘫痪,在这种情况下,留沪的负责人挺身而出,指出“在此大局空前转变时期,金融尤为重要”,“本会负百数十家会员之重寄,动止所关,息息相通”③,考虑到原组织不能适应面临的新环境,因而在理事会下特设会务委员会,由理事和会员中选任11位委员,主持会务工作,以保障会员的利益。与此同时,钱业公会和信托业公会也在时局变动之下,维持公会的运作,指导同业应对。三业公会不仅遵从各自宗旨,维护本会会员利益,而且能够求同存异,在纷繁复杂的时局变化下共同维持金融市场的安定。如1949年4月26日成立三业公会小组委员会,意在加强金融业的内部协调,共同处理日常事务和紧急事项,一个月的时间里开会达21次。而对于金融业日常运作至关重要的机构票据交换所,由于其原有执行委员会委员离沪而陷于瘫痪状态,银、钱两公会便成立临时管理委员会,以应付危局。5月上海解放后,三业公会审时度势,以大局为重,配合新政府的金融政策,致力于恢复正常的金融秩序,成为新政府与私营金融业的联系中介,在新政府对金融业实施最初的管理整顿中,三业公会也积极行动,与新政府进行频繁沟通。应当讲,这一时期的公会组织在同业中享有极高的威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5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华东区行和上海分行成立,分别负责对整个上海私营金融业的行政管理和业务指导工作,意味着对私营金融业进行直接的领导。

8月21日中国人民华东区司令部颁布《华东区管理私营银钱业暂行办法》,指定“各地中国人民银行为各地银钱业之管理检察机关,协助各级政府管理银钱业事宜”,并规定了私营银钱业的业务方向和范围。新政府通过颁布法令法规,加强中国人民银行对私营金融业的管理与监督,这也意味着作为非政府组织的三业公会,其管理银、钱、信托三业的实际地位开始下降。1949年下半年私营金融业在重新登记、增资验资过程中,因无力增资、违法经营等原因停闭36家,1951年上半年因上海金融风潮而停业倒闭95家④。在此困境下,私营行庄认识到由以往的个体经营走向联合经营,是政府对私营金融业指明的发展方向。从1950年下半年开始,在中国人民银行的推动与帮助下,40余家私营中小行庄公司彼此联络,相继组成四个联营集团,进行多种业务的联合经营。1951年,继10余家大银行逐步实现公私合营,成立三个公私合营联合总管理处后,中小行庄公司将原来的四个联营集团进一步合并为上海市金融业第一联营总管理处和第二联营总管理处。五个联营联管组织分别实行组织、人事、业务和财务四方面的统一,都有国家银行派出的公股董事或干部参与领导,这使得私营行庄与政府之间的沟通更为直接和便利,原由同业组织所承担的中介作用丧失,金融业同业组织的作用明显被边缘化了。“三反”“五反”运动后,私营行庄的信用大大动摇,生存环境更加恶劣,1952年5月中央财经委员会发出指示,要求金融业进行全面改造;中国人民银行也制订了“彻底改造合营银行,坚决淘汰私营行庄”的方针。由此,尚存的62家私营银行、钱庄和信托公司积极筹备大合并,于12月1日成立了统一的公私合营银行联合总管理处。至此,可以认为私营金融业作为一个行业已不复存在。需要说明的是,在此之前,三业公会已经实行合并,成立了金融业同业公会,作为当时金融业唯一合法存在的同业组织。而私营行庄的大合并也意味着,金融业同业公会的会员除了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3家外,其他成员全部消失。在此情况下,金融业同业公会不得不向其上级主管部门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请示:“本公会基层组织的会员单位起了很大的变化,此后本公会是否有存在必要……如无必要,并请接收,以资统一。”①1953年2月,工商业联合会复函:“所请定期接收一节,兹经报奉本市人民政府工商局,本月13日沪商市一字第8337号通知同意你会即日结束撤销,由本会接收。”②上海金融业同业公会在成立运作了两年后结束,这也宣告了在中国存在30余年、具有近代意义的民间金融业同业组织走向终结。

如上所述,私营金融业全行业的消失使金融业同业公会失去了存在的基础。然而回顾上海解放后金融业同业组织的演变历史,可以发现:金融业公会职能的衰落早在私营金融业改造之初就已经显现。事实上,新中国政府对私营金融业和民间金融业同业组织的改造是同时并行的,而且是由两个不同的政府机构分别监督与执行。1949年5月27日即上海解放同日,中国人民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其下属的财经接管委员会金融处代表新生的人民政权负责对金融业的接管和整顿工作。8月21日中国人民华东区司令部颁布《华东区管理私营银钱业暂行办法》,私营金融业进入依法经营时期。与此同时,对工商业同业公会的整顿与改组则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工商局负责,具体由其新成立的下属机构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筹备会执行,并于8月26日颁布《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筹备会简章》。根据简章规定,工商联筹备会接管原上海市工业会和商会,对全市工商业同业组织进行整顿,使整顿后的新的同业组织能够成为政府了解工商各业经营状况的媒介,并能够协助政府推行各项政策法令。由此,旧的同业组织或裁或并或改组。银行、钱庄、信托三业公会因业务性质相同,根据精简原则予以归并。三业公会经过充分的协商与酝酿,于12月28日合并成立了金融业同业公会筹备委员会(以下简称金融业公会筹备会)③。一年以后,即1951年1月成立了正式的金融业同业公会(以下简称金融业公会)。

那么,三业公会经过改造相继成立的两个新的金融业同业组织,在其存续的三年多的时间中,具体都执行了哪些职能?以下分别进行考察。金融业公会筹备会时期的主要任务是进行会员资格的重新审定与登记以及其他各项筹备工作。在此期间,也仍沿袭以往三业公会的宗旨,把服务同业作为重要任务,如定期收集资料,编制行庄公司各种存款表和存款来源分析表、放款种类表和放款对象分析表、流动资金种类表、收支总额及盈亏数统计表等,备同业参考。此外,有时还根据同业的需要,临时征集资料或按已有资料编制某些统计,内容非常丰富,对同业的业务参考和指导起了重要作用。当同业遇到困难时,竭尽全力地帮助,如1950年上半年上海市金融业停闭风潮时期,私营行庄公司大批停闭,私营金融业处在极度危机之中,金融业公会筹备会即召集行庄公司代表大会,议决设立临时拆放委员会,建立基金以备资金周转困难的行庄使用,并酌减利率;当所设基金数量不敷使用时,金融业公会筹备会便转向中国人民银行拆款800亿元④,帮助困难的行庄渡过难关。金融业公会筹备会也仍在政府与行业之间充当联络者,如依照中国人民银行华东区行的指示,敦促各行庄公司按日、周、月编制各种业务表报,收齐后定期向华东区行汇报,使其了解各行庄公司的业务经营状况。当各行庄公司有要求或建议时,金融业公会筹备会便代表同业向中国人民银行华东区行转达情况,并为同业争取相关利益。1950年上半年行庄公司的困难时期,金融业公会筹备会依据公私兼顾的原则,多次开会讨论并把意见向主管当局恳切陈述,先后得到中国人民银行方面的多种照顾,如办理同业临时转抵押;增加联合放款及同业存款拆借次数;同业定期存款利息,按一般定期利息加15%计算;各种存款准备金利息,一律按30天定存息平均计算①等等,这些照顾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同业的困难。金融业公会筹备会总计存在一年零一个月的时间,在其结束大会上,主任委员项叔翔这样总结:“同业公会的主要任务是担负着政府与同业之间的桥梁作用,他一方面是深入传达和推行政府政策法令以及工商联的指示,使同业彻底了解政策法令的意义,并促进切实的具体执行;另一方面他要随时反映同业的情况和同业的建议,贡献给政府作为决定政策的参考。同时他又是同业之间互相团结、互相勖勉改造的共同组织,也是产业与产业之间互相协助、共同推进的组织。”

②可谓高度地概括出三业公会合并之后金融业同业组织的地位与作用,即:一是在政府与同业之间担负上传下达的任务,二是行业互助团结、共同改造。可以看出,金融业公会筹备会的实质职能已经与三业公会时期存在明显的差别,除了为同业的经济利益服务之外,还要担负一定的政治任务。随着各项筹备工作的完成,金融业公会筹备会的使命结束,1951年1月28日上海市金融业同业公会正式成立,但是会员数量遽减了一半以上,只剩下70家左右。根据《上海市金融业同业公会组织章程》规定,金融业公会的宗旨为“团结并指导同业在人民政府领导下,依据共同纲领之规定,贯彻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总方针,而达成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之目的”。新公会被赋予的任务有八项,即(1)推行政府金融政策及政令;(2)执行工商联指示及决议;(3)进行同业间之团结与教育;(4)调查研究同业情况及反映同业建议;(5)协助调整公私关系及对工商业关系;(6)协助调整劳资关系及调解同业争议;(7)协助同业对于业务管理、技术及机构之改进;(8)办理有关同业共同利益事项③。由此看出,尽管新公会仍然是一个为同业服务的机构,但在与政府关系上,与金融业公会筹备会时期相比,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上传下达的中介,更多地成为一个政府政策的执行机构。金融业公会正式成立时,正是抗美援朝运动高潮之际,国家财政经济工作把稳定物价、沟通城乡关系作为重要任务,政府当局明确希望上海金融业起到带头作用④。因而,公会成立之初,便积极筹募资金,其中8亿元慰劳朝鲜人民军、中国人民志愿军及救济朝鲜难民,另有2亿元慰劳中国人民志愿军家属⑥。金融业公会还于9月26日成立了抗美援朝工作委员会,专职负责有关推进抗美援朝运动的工作。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一周年的日子,金融业公会捐献了战斗机12架作为献礼⑦。随后,又把做好优待烈军属工作作为重要任务。

为了适应工商业发展的需要,金融业公会主动改善贷款方式,抑低放款利率,并订定统一的《行庄与工商业订立业务合同暂行办法》,帮助行庄与工商业订立业务合同和存放汇合约。当然,编制金融业的业务资料仍是金融业公会的重要工作,如要求各行庄公司按周造送调整准备金报告表、存放款对象表,按月造送月计表等,然后汇编成册。金融业公会还编制了厂商行号呆账户名录,提供给各会员行庄公司,便于进行放款等业务时参考⑦。金融业公会还经常组织行庄公司进行学习,以提高对政府金融政策的理解,提高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在反对美国武装日本、抗美援朝运动以及镇反运动中,号召全市同业签订爱国公约,在拥护世界和平宣言上签名等,在爱国主义宣传和教育方面也做了一些工作。综上所述,金融业公会的工作内容已经与三业公会时期相差甚远,其定位发生改变。至五个联合总管理处成立,无论是业务的推进,还是代表私营金融业与政府往来,都由各个总管理处自行解决,金融业公会处境开始变得尴尬。根据金融业公会制订的工作计划,1951年最后两个月的工作内容为:(1)继续清理银行俱乐部的欠租;(2)前钱业公会四楼拟出租与财金工会,但因有职工物件堆积,当与本公会基层工会协商,商妥后即行出租;(3)按照房屋危险程度的轻重,继续进行修理;(4)办理本公会各项房地产、有价证券及器具的重估,争取在12月份内完成;(5)审核本公会逐月财务计划及财务总结①。基本上只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善后事宜。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52年12月1日五个联合总管理处实行合并,成立统一的公私合营联营总管理处,也就是说,在金融业公会向工商联提出希望被“接收”的请求时,至少在一年以上的时间里,金融业公会已经处于名存实亡的境地。通过对金融业公会筹备会与金融业公会实际职能的考察,可以看出金融业同业组织本身也是新政府对私改造的直接对象,在上海市工商局和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的监督与指导下,金融业同业组织与所属会员行庄公司之间逐渐建立起一种不同以往的新型关系。在中国人民银行的直接领导下,随着私营金融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逐步深入,金融业同业组织对原会员的职能逐步丧失,直至处于一种不作为或者不能为的状态,其存在失去意义。因而,如果认为仅仅是因为私营金融业的消亡致使金融业同业组织走向终结,似乎过于简单。那么金融业同业组织是怎样丧失了当初在同业中的影响力而走向衰亡呢?

三业公会中,影响力最大的是银行公会。银行公会自1918年成立后,常能依据不同时期同业的需要,组建新的附属机构,如1932发起组织上海银行业联合准备委员会,通过联合准备、办理拆借等手段,以调剂盈虚,起到维持市面、稳定金融秩序的目的;为了给同业培养人才,研究银行实务以服务同业,1932年成立了银行学会;为了方便同业进行票据清算,1933年设立上海票据交换所;1946年与钱业公会联合成立上海市银钱业联合准备会,掌握着同业拆借市场。更有早在1917年创办的《银行周报》,被誉为全国银行同业的重要喉舌,等等。这些增设的机构壮大了银行公会的职能,增强了会员对银行公会的凝聚力,银行公会的实力和服务能力自然也加强了。可以说,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银行公会已经成长为一个内部机构完善、职能健全的同业组织。然而自1949年8月开始,银行公会和钱业公会、信托业公会接受新政府的改造,至1950年年初三业公会向金融业公会筹备会办理移交之时,所有以上附属机构同时全部移交,金融业同业组织的功能遽减。1.银行学会被清理,金融业同业组织不再拥有服务同业的学术阵地银行学会是附设于银行公会的重要组织,也是民国时期唯一的全国性金融业学术团体,是银行公会为同业培养人才,研究金融实务的学术阵地,极大地增强了会员对银行公会的凝聚力。

辛亥革命以后,华资银行业获得快速发展,建立一个银行业专业团体以便从学术上和人才培养上对银行业的发展进行指导,成为当时银行界的共识。在张公权、贝淞孙、李馥荪等倡议下,1932年12月9日银行学会正式成立,通过《银行学会章程》,以“促进本国银行界研究银行学术及养成银行业实用人才为宗旨”②。银行实务研究是银行学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当时著名的银行包括中国、交通、上海商业储蓄、浙江实业、浙江兴业、盐业、金城等银行都参与了实务研究会的活动。实务研究会每周举行一次,由各会员银行推派代表参加,共同讨论解决各行日常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内容包括仓库、保管箱、储蓄、信托、印花税、会计、单据、国外汇兑等诸多方面,实用性很强。对于诸如改进银行业务、金融立法、税收政策等问题的讨论意见,还成为政府制定金融法规的理论依据。培训银行从业人员是银行学会的又一项重要工作,如成立银行补习学校、函授学校,增进银钱业职员之学识;1935年设考选委员会,招考非银行界之高中生、大学生,成绩合格者由银行学会向银行推荐。并邀请知名专家撰写银行实务著作,备大学商学院及金融界人士使用;出版定期刊物《金融导报》《银行学会会刊》《银行周报》,刊登金融经济论文、各项资料统计等,不仅为会员提供资料参考,而且成为学会与会员之间沟通消息的媒介。

银行学会的建立应该是上海银行业进步的象征,其将学术研究与银行实务结合在一起,可以说为银行业的全方位发展奠定了基础,也更加密切了各会员与银行公会的往来之谊。需要强调的是,银行学会一直努力维护自身独立性,和政府保持相当的距离,努力成为一个真正专业的学术团体,为众会员所信赖。上海解放后,银行公会向金融业公会筹备会办理移交时,作为与银行公会紧密相关的银行学会自然也须进行清理,1950年3月3日银行学会正式向金融业公会筹备会办理移交手续。可以说新成立的金融业公会筹备会失去了一项重要职能,也失去了一个联系会员的重要媒介。同年8月12日中国金融学会在北京成立,直属中国人民银行,旨在“组织公私金融业从业人员,共同学习国家金融政策,并研究执行政策的业务经营方式,以达到提高公私金融业从业人员的政策水平为目的”①。中国金融学会成为当时公私金融业唯一的学术团体,与金融业公会筹备会不再有直接关系。2.《银行周报》停刊,金融业同业组织失去了联络同业的“喉舌”银行业、钱庄业和信托业三业公会并存时期,各业都有自己的刊物,作为本公会与会员沟通的重要手段,也是社会其他行业借此了解三业公会的重要渠道,可以称作为行业的喉舌,是三业公会增强会员凝聚力的重要途径。钱业公会的机关刊物为《钱业月报》,由秦润卿等于1921年2月倡议创办,以“联络同业之感情,维护公共之利益,促进其业务上之发达,矫正其习惯上之弊端”为宗旨,一直是钱庄对内交流的重要媒介。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于各会员钱庄经营每况愈下,《钱业月报》的经费得不到保证,维持至1949年5月停刊。信托业的机关刊物是《信托季刊》,由朱斯煌于1936年1月1日创办,旨在“拟公开讨论信托事业,及一般社会经济民生习惯”。同样由于经费等原因,于1941年停刊。银行公会的机关刊物是《银行周报》,创刊于1917年5月,1950年3月3日停刊,是金融界创刊最早、历时最长、影响也最大的刊物。辛亥革命后,随着银行业的快速发展,亟须理论与信息方面的支撑,当时的银行家们为了传播金融知识,促进银行事业的发展而创立此刊物,其定位是“全国金融的枢纽,克保独立自尊之风,不受政治潮流之影响”。《银行周报》先后开设十多个栏目,包括通讯、讲座、专论、调查、转载、统计、法令、职工园地、经济汇志、金融消息、国内要闻、国际要闻等,主要刊载上海及各地工商与财政金融消息,介绍国外金融组织及其管理经验、中国存在的财政金融问题的探讨以及中国银行业发展现状与革新的专论等,还编制各种财政金融、商业市况等统计资料。《银行周报》的创刊,为同业信息交流和业务发展起到相当大的作用。上海解放后,当银行公会、银行学会分别向金融业公会筹备会办理移交手续时,《银行周报》自然也被清理结束。1950年8月中国金融学会成立后,发行新的刊物《中国金融》,取代《银行周报》曾经的地位,成为当时金融业中唯一的刊物。《中国金融》创刊号于10月1日出版,其宗旨为“团结公私金融从业人员加强学习,提高政策和业务水平的自我教育刊物”②。即《中国金融》成为行庄公司了解商情、接受政府政策教育的媒介。这无疑也表明,《银行周报》停刊后,金融业公会筹备会与会员之间的联系进一步疏远。3.票据交换所被接收,金融业同业组织从此不再为同业的票据清算负责上海票据交换所是在上海银行公会的积极推动下,于1933年1月正式成立。它的建立减少了银行业票据清算的成本,并使清算效率大大提高,是上海金融现代化的重要标志。1946年6月由中央银行批准认可,仍由上海银行公会和钱业公会主办,公会的会员行庄绝大部分都是上海票据交换所的交换或行庄。上海解放之际,票据交换所曾一度停业,但是考虑到便利各业票据收解,从1949年6月2日起复业,但是由军管会金融处接管,并改组了票据交换所委员会。

金融业公会筹备会成立后,专门设立了票据交换所管理委员会,并管理票据交换所。1950年7月上海票据交换所章程中明确规定:金融业公会筹备会依据组织规程设立上海票据交换所,办理全市金融业票据交换事宜。但此时,由于1950年上半年金融风潮的爆发,大批行庄停业倒闭,交换所成员迅速减少,而存留下来的行庄也一时陷于困境,无力负担交换经费,票据交换所正常的运作难以为继,于是多次向中国人民银行申请“接收”。1951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正式接办票据交换所,使其成为包括公营、私营与公私合营金融机构在内的统一的票据交换中心。以往票据交换所由金融业同业组织自行管理的时代结束,金融业同业组织又丧失了一项职能。4.利率委员会解散,金融业同业组织不能再通过制订与调整利率以满足同业需求利率的制订对金融机构至关重要,利率的高低变化直接影响到行庄的收益,利率被称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也是对金融市场进行调控的重要手段。新中国成立前夕,上海金融市场的利率是由银行业、钱业和信托业三业公会内部协商制订,并报中央银行业务局和财政部上海金融管理局备案的,其实质上仍由三业公会自行制订。上海解放之初,市场利率还是由三业公会制订,只是改报军管会金融处核准。然而由于不少私营行庄公司进行账外揽存和贷放,暗息屡禁不止,对利率行市有很大的影响。为了加强对利率的管理,自1949年9月6日起,由银钱信托三业代表联合组成金融业利率委员会,并由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的代表列席每日的利率制订会议。中国人民银行华东区行和上海分行建立后,国家银行开始有自己的内部利率。同年11月下旬起,政府进一步加强对利率委员会运作的领导,并通过调整国家银行的利率来影响三业公会所制订的利率,即通常在市场利率上扬时,国家银行的利率要后一两天上涨,并保持比市场利率低一些;市场利率降低时,则国家银行的利率更迅速地下调,但一般不低于市场利率。1950年年初金融业公会筹备会成立后,虽然在设立的九个专门委员会中有利率委员会,但强势的国家银行已拥有制订利率的权威地位,如当年4月初金融业公会筹备会主任委员项叔翔在写给副主任委员王志莘的信中讲道:存于中国人民银行的私营行庄公司存款利率被调低,甚至远低于行庄公司付给存户的利率,使各行庄公司“殊有不胜赔累之感”①。1952年6月,政府以命令的方式,决定统一国家银行和私营行庄的对私放款利率②。此后又依据形势变化,接连调低利率,缩小存放利差,使私营金融业对整个上海金融市场发挥主导作用在体制上的最后支点不复存在。所谓的利率委员会名存实亡,金融业同业组织已不能通过控制利率的制订来满足会员行庄的需求。另外,如前所述,到1951年年底,随着五个联合总管理处的相继成立,各行庄与政府的沟通也可以抛开金融业公会,直接与所属联合总管理处的公股代表协议,金融业公会的中介地位和服务职能几乎全部丧失,它的存在变得可有可无。

综上所述,金融业同业组织本身就是同业的服务性组织,其与会员行庄之间的关系很大程度上也离不开附属机构职能的维系。金融业公会筹备会和金融业公会虽然从性质上讲,仍然是金融业的同业组织,但是在新中国政府对私营金融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政策下,其与私营行庄的关系必须由政府重新界定,与政府的改造政策相符合。金融业同业组织原有的附属机构交由政府统筹管理,应是政府改组金融业同业组织的重要步骤,也是减少其对私营行庄影响力的重要决策。随着同业之间研讨实务的银行学会清理结束,沟通信息的《银行周报》宣告停刊,票据交换所移交中国人民银行,利率的制订改由国家银行掌控,等等,也就是说,经过改组的金融业同业组织,其原有的服务功能全部取消,其所能做的只剩下一些在政府与同业之间上传下达的工作了,金融业公会对同业来讲基本上已无足轻重。从三业公会并存,到金融业公会筹备会,再到金融业公会的成立,其实也是金融业同业组织职能不断分化、削减的过程,在统一的公私合营银行尚未成立之前,金融业公会已经无所为而且不能为了,最后只能以无所事事为由结束短暂的历史。应当看到,新政府对同业组织的整理和对行业的整顿是同时并举的,但实际上,与私营金融业的改造相比,金融业同业组织的改造速度更快,从金融业同业组织在三年半的定位及职能转变中便可以看出,在私营金融业整体消亡之前至少一年以上,它已经沦为无事可做的清闲机构了。从这个意义上讲,金融业同业组织职能的早衰,会对私营金融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产生有利的影响。

金融公司周工作总结篇7

关键词:顺周期效应;逆周期监管;经济周期

中图分类号:F8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1)09-0067-08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1.09.17

2008年的金融危机始于美国的次级抵押债券市场,通过各类金融产品、金融机构及市场迅速在世界范围蔓延,演变为自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此次危机过后引发了人们对金融行为模式以及金融监管模式的全面反思,金融体系的顺周期行为是导致金融危机,至少是导致金融脆弱性加强的主要原因之一。作为金融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保险业在此次金融危机中也遭受重创,承保业务、投资业务都受到损失。研究美国保险业近年来的数据可发现,其保险业的兴衰与宏观经济波动存在一致性。这种一致性在我国是否存在,且这种一致性是否由保险体系或保险机构内在的顺周期效应所引起值得研究,对于我国保险业从容摆脱经济周期震荡带来的冲击,从而维持保险业的稳定运营意义重大。

一、保险业顺周期效应概述

(一)保险业顺周期效应的含义

顺周期效应(Pro-cyclicality)是全球金融危机中广受关注的一个概念,这个概念出现在金融危机之前,但其影响却通过金融危机得到了全面展现。根据金融稳定理事会(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简称FSB)的定义,顺周期效应是指一种相互强化的正向反馈机制,这种机制可以放大金融市场的波动,并可能导致或加速金融体系的不稳定状况[1]。

顺周期效应同样会在保险领域产生系统性影响,放大保险市场的波动,对保险业的稳定经营造成影响。通过选取我国1981―2010年经济及保险业数据进行作图对比,可以直观看出我国保险业也存在明显的顺经济周期特征。图2显示出了中国保险业保费收入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间简单、直观上的顺周期特征。

(二)保险业顺周期效应产生的根源

1.风险度量的时间尺度问题

无论以风险为基础的偿付能力监管,还是准备金计提、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及动态财务分析工具的使用,对风险的度量都基于较短的时间区间。当市场处于繁荣发展时期,资产价格上升、违约率下降等反应正向周期变化的信息会传递给社会公众及监管者,会使经营者忽略潜在风险,非计划性地扩大承保量及承保范围、扩大保险投资渠道及金额,对保险业长期稳健经营带来威胁。而当市场波动造成资产价格下跌、违约概率上升和违约损失提高等反映负向周期变化的状况,也会通过信息披露等方式直接传递给社会公众和监管机构,造成保险经营机构被迫在融资环境紧张时高成本追加资本或低估金融机构价值等情况,对本来已经处于不利市场环境的经营者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难以快速在经济疲软阶段复苏[2]。

2.“羊群行为”

也可称为集体效应问题。在危机时期,单个金融机构针对恶化的经济环境采取的理性应对措施,如出售资产获取流动性等行为,从金融市场整体看来,可能会演变为非理。因为如果所有金融机构同时选择出售资产,那么市场中的流动性就会丧失殆尽,进而演变为流动性危机。与此同时,集体抛售行为会导致资产价格急降,降低金融机构的偿付能力,使流动性危机进一步演变为偿付能力危机,产生更加严重的后果。

3.激励机制的扭曲

保险业激励机制的扭曲也是保险业顺周期效应的根源之一。在所有者与经营者相分离的现代公司制度下,股东和管理层之间存在着“委托”问题。其中委托人追求的目标是资本收益最大化,而人则追求更高的货币收入及其他隐性收入。由于委托人与人之间,即股东与管理层之间追求目标的差异,扭曲了对管理层的激励机制。在当前的绩效考核体制下,管理层为获得高额的股息和红利,往往置股东的长远利益于不顾,转而选择引导企业承担更大的风险,以获取更高的风险收益。

(三)保险业顺周期效应的具体表现

1.承保业务的顺周期性

承保是指保险人接受投保人申请并与之签订保险合同的过程。承保程序包括制定承保方针、获取承保信息、核保、做出承保决定、进行单证管理等步骤[3]。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繁荣时期,市场信心高涨,保险公司采取积极的发展战略,行业竞争加剧。而中国保险公司提供的保险产品同质化比较严重,保险人往往采取降低保险产品价格的手段提高公司的竞争力。且保险公司为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会放松对承保程序某些步骤的管理,使保险公司在经济上行时期无形中承担了更多的潜在风险。

2.投资业务的顺周期性

保险投资是保险资金运用的主要方式之一,为了推动保险业更快发展,也为了能够弥补承保业务亏损,保险公司会将保险资金的一部分进行投资,从而增加公司债权或金融资产。而保险公司的投资业务受到宏观经济环境特别是资本市场的影响更大,当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时,保险公司投资业务就会出现强顺周期性。

3.保险准备金计提的顺周期性

保险准备金是保险公司按法律规定为在保险合同有效期内履行赔偿或给付保险金义务而将保险费予以提存的各种金额,在准备金的评估计提规则中存在顺周期性。现行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保险公司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而不是以未发生的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以防止人为调整资产负债表或操作利润,导致保险公司准备金计提具有顺周期性。

4.承保盈余的顺周期性

承保盈余是保险公司日常业务的收支结余。财产保险以及短期人身保险的承保盈余为其保费收入减去赔款支出再扣除各类准备金后的差额。经济繁荣时期,公司业务规模不断扩大,保费收入也随之快速增长,而损失率相对较低,赔款支出减少,准备金计提减少,承保盈余增加;在经济萧条时期,公司业务规模缩减,保费收入降低,而损失率相对较高,责任准备金计提增加,从而减少了承保盈余。

5.财务分析结果的顺周期性

作为一种系统化的财务建模方法,动态财务分析(Dynamic Financial Analysis,DFA)可在各种可能出现的情景状态中规划公司财务,分析内部与外部条件变化如何影响财务结果。DFA模型的第一部分为随机情景生成器,用来模拟利率、股市回报率、通货膨胀率等风险因素;模型第二部分为历史数据的输入,模型参数与战略的假设;最后是模型结果的输出。当经济发生周期性波动时,资本与货币市场的主要经济变量如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出现波动,使得DFA分析结果中保险公司的资产项目不可避免地出现顺周期性。DFA的核心是负债方建模,其核心内容是损失分布,预期赔付支付。对于预期赔付项目,由于准备金计提规则的顺周期性,使得DFA分析结果中公司的负债项目也表现了顺周期性。

6.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顺周期性

按公允价值计价亦可称为按市值计价,是指金融机构应按照当时同一金融产品或相似金融产品的市价作为金融资产的估值予以入账。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要求对保险公司交易类以及可供出售类资产按公允价值予以计价。公允价值虽然可以及时反映市场变化产生的收益及损失,但从经济周期角度看,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运用助长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首先,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运用在经济周期的特殊阶段或临界点具有显著的放大作用,使得保险公司资产负债表扩张与收缩速度明显加快,使泡沫膨胀或萧条加剧,增加了保险体系的顺周期性。其次,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增强了保险公司资产及负债的波动性,因交易类资产和可供出售类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分别计入损益及所有者权益,使得保险公司收益及资本的波动性增加。

7.偿付能力监管的顺周期性

偿付能力监管是保险监管机构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实施的监督和管理,确保保险公司具有充足的偿付能力以保证其稳健经营发展且能保护被保险人及受益人的利益。以风险为基础的偿付能力监管已成为当今国际保险监管的发展趋势,在全球得到了广泛推广与应用。欧洲偿付能力Ⅱ的核心指标之一是用于抵御不可预期风险的偿付能力资本要求(Solvency Capital Requirement,简称SCR)。但SCR与风险敏感性正相关,风险敏感性越高,资本的顺周期性越强。

二、我国保险业顺周期效应的实证检验

本文采用年度数据,一方面能够更好地反映经济周期的整体变化规律,另一方面也考虑到了数据的可得性。主要的测度指标包括实际GDP增长率、寿险保费增长率、非寿险保费增长率以及总保费收入增长率,用来大致反映经济周期、保险周期的波动情况。

(一)寿险、非寿险业顺周期效应的实证检验

模型变量:Y-GDP增长率;X1-寿险保费增长率;X2-非寿险保费增长率。

1.平稳性检验

由表1可见,在显著性水平为0.05的水平下,应拒绝原假设,认为X1不存在单位根,即X1平稳。

由表2可见,在显著性水平为0.1的水平下,应拒绝原假设,认为X2不存在单位根,即X2平稳。

由表3可见,在显著性水平为0.05的水平下,应拒绝原假设,认为Y不存在单位根,即Y平稳。

2.格兰杰因果检验

格兰杰因果检验的原理为:若在包含了变量X、Y过去信息的条件下,对变量Y的预测效果要优于只单独由Y的过去信息对Y进行预测的效果,即变量X有助于解释变量Y的将来变化,则认为变量X是引致变量Y的格兰杰原因。

由表4可知,在显著性为0.1的水平下,Y不是X2的格兰杰成因,也不是X1的格兰杰成因,X1和X2分别是Y的格兰杰成因。

3.模型的脉冲响应分析

VAR模型可以用脉冲响应函数考察来自随机扰动项的一个标准差冲击对模型变量当前和未来情况的影响。用EVIEWS5.0分别做寿险保费增长率与GDP增长率、非寿险保费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脉冲响应函数,生成脉冲响应图(见图3、图4),图中横轴为信息冲击作用的滞后期数(单位:年),纵轴为因变量对于解释变量的响应程度,实线为脉冲响应函数的计算值,两侧虚线为脉冲响应函数值正负两倍标准差的偏离带[4]。模型中信息冲击作用的滞后期数设定为10年。

图3为X1对Y一单位标准差冲击的响应路径,GDP对来自寿险的信息冲击在开始的一段时期内反应较为明显,从第1年开始呈现出正向效应,随后逐步增强,到第3~4年时正效应达到最大值,之后显现出缓慢的衰减趋势,并在第8年之后趋于稳定,说明X1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对国民经济起到推动作用。图4为Y对X1一单位标准差冲击的响应路径,寿险对于国民经济的信息冲击较长时间内呈现出零合效应,在第2期达到第一个最大值后缓慢下降趋于0。

图5为X2对Y一单位标准差冲击的响应路径,国民经济对来自非寿险的信息冲击显示出正向反应,并在前3期逐步增强,3至第8期逐渐衰减,8期之后趋于稳定增长,增长曲线类似正旋曲线。图6为Y对X2一单位标准差冲击的响应路径。非寿险对于国民经济的信息冲击初期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在第三期达到最小值,并持续到第五期,此后逐渐缓慢上升,在第9期后逐渐稳定。

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图可知,经济增长率会受到寿险和非寿险变化的脉冲响应,同时经济增长率的变化也会对寿险和非寿险的变化产生冲击影响,并造成寿险和非寿险增长率的上下波动。

4.方差分解

方差分解是通过分析每一个冲击对内生变量变化(通常用方差来度量)的贡献度来评价不同冲击的重要性,利用估计的模型可以得到方差分解图。

如图7所示,不考虑自身贡献率的情况下,在对GDP变化的贡献率中,非寿险的贡献率在前4期大幅度增加,并于5期之后稳定,大于寿险的贡献率。寿险的贡献率虽然小于非寿险,但一直保持递增趋势,其对GDP的贡献是逐渐增加的。

如图8所示,不考虑自身贡献率的情况下,在对X1变化的贡献率中,GDP与非寿险对寿险的方差贡献率增长了一期后逐渐趋于稳定,基本维持在8%左右,且二者的贡献率几乎一致。

如图9所示,不考虑自身贡献率的情况下,在对X2变化的贡献率中,GDP对非寿险的方差贡献率前三期基本维持在15%,之后缓慢增长到第6期趋于稳定,贡献率接近20%。寿险对非寿险的方差贡献率除在第二期有10%的增长外,其他期数都比较稳定,第三期后基本维持在10%左右。

(二)保险业顺周期效应的实证检验

模型变量:Y-GDP增长率;X-总保费增长率。

1.格兰杰因果检验

由表5可知,在显著性为0.1的水平下,Y与X互为格兰杰成因。

2.模型的脉冲响应分析

图10为X对Y一单位标准差冲击的响应路径,GDP对来自保费的信息冲击正向效应在前3期逐渐上升,并在第4期达到最大值后逐渐下降,在第6期之后变为负向效应。图11为Y对X一单位标准差冲击的响应路径,保费对来自GDP的信息冲击总体趋势为前4期逐渐下降至最低点,并由正向效应专为负向效应,随后逐渐上升并稳定在零效应线上下。

3.方差分解

如图12所示,不考虑自身贡献率的情况下,在对GDP变化的贡献率中,保险业对GDP的方差贡献率除在第2期有近20%的增长外,其他期数都比较稳定,第4期后基本维持在20%左右。

如图13所示,不考虑自身贡献率的情况下,在对保费变化的贡献率中,来自GDP的贡献率增长了4期后逐渐趋于稳定,基本维持在19%左右。

根据以上实证分析可以得出几点:一是经济的波动受到保险业波动的影响,两者之间存在较强的格兰杰因果关系,这种影响对经济增长的变化具有较高的贡献度。二是经济的波动对保险周期的变化具有较强的影响,这种影响在短期内首先表现为一种负相关关系,之后表现为一种正相关关系;当期经济的波动对长期的保险周期的波动影响微弱。三是我国保险业存在顺周期效应,相比较西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保险业的顺周期性还相对较弱,但这种趋势在逐渐增强,给未来的经济以及保险业的发展增加了许多不确定因素。

三、我国保险业顺周期效应产生的风险

(一)承保风险

核保是承保工作的关键,包括信息搜集与整理、风险识别与分析以及承保抉择等步骤。核保人需要获取各方面信息来分析与评价被保险人所面临的风险,以此决定可否接受投保人的投保申请。在经济上行阶段,保险公司实行业务扩张战略,放松了核保管理,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情况:一是核保人对被保险人信息搜集不够全面,因而不能准确地分析被保险人所面临的风险,降低了对被保险人的风险估计,而保险费率是根据风险的不同性质及程度确定的,因此也相应降低了保险费率,使得费率不能与被保险人的真实风险相匹配;二是核保人放宽了承保条件,本应对保险标的进行条件承保却做出了正常承保的决定,没有增加承保限制性条件或加收保费,甚至对于投保条件明显低于承保标准的保单做出承保决定而没有按标准予以拒保。以上这些做法使保险公司在经济繁荣阶段承担了许多潜在风险。

(二)投资风险

证券投资在保险投资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资本市场成为保险投资的重要场所。经济繁荣时期,保险公司在资本市场投资的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价格出现非理性上涨,甚至产生资产泡沫,使投资收入显著增加,保险公司利润增长。而此时保险公司为获得更多利润,往往将更多资金投入证券市场,放松了风险管理,未充分规划各种保险投资方式的比例,且未选择合理的投资组合方式来规避证券投资的风险。且由于此时大量资金涌入证券市场,又进一步推高了股票和债券等有价证券的价格。当宏观经济步入低迷时期,股票和债券等有价证券价格骤降,保险公司在证券市场将遭受到严重损失,缩减了公司的利润收入。同时,保险公司要抛售一些股票和债券以减少在资本市场上的损失,回收部分资金,这也促使了股票和债券价格的进一步下跌,带来股票与债券市场的巨大波动,影响资本市场稳定。

(三)保险准备金计提不足的风险

保险责任准备金具有未来性、估计性以及不确定性的特征。在经济繁荣时期,保险经营风险下降,保险公司预测保险期间内保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降低,对潜在保险事故损失程度的估计不足,保险费率水平较低,造成保险公司计提的责任准备金不足,公司利润上升,又进一步促使保险公司扩大其业务规模。

(四)难以从萧条期复苏的风险

当经济进入萧条期,保险机构往往采取过于谨慎的行为,使得本来已经陷入低谷的保险业难以恢复元气。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行为:首先,经济萧条期,保险机构准备金计提过多。在经济萧条阶段,保险经营风险提高,保险公司预测保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提高,对事故损失程度进行充分的估计,从而提高了责任准备金的计提额度;其次,在宏观经济衰退时期,按照公允价值计算的保险公司资产价格大幅下跌,保险公司账面损失严重,直接影响公司的偿付能力及其盈利水平。萧条期保险业的承保业务与投资业务均处于低迷期,而以上几种情况都会导致保险公司在经济萧条期利润的再度下降,业务规模的进一步缩小,使得本来已处于低谷的保险业难以冲破困境,迅速恢复元气。

(五)短视性风险

目前,多数保险公司在对管理层及员工进行绩效考核时,都将薪酬水平与公司当期效益相挂钩,不能反映公司潜在的风险与损失,无法实现薪酬安排与公司长期风险相一致。经济繁荣时期,公司支付高额薪酬时只关注公司当期的盈利水平及公司股价,较少甚至不把公司账面利润的真实可靠性与公司运营的安全稳定性考虑在内,使得管理层为获取高额股息及红利,选择让使公司承担更大的风险,降低风险管控力度,以获取更高的风险收入,忽视了长期风险而过度追求短期利润。在经济下行时,由于公司薪酬激励机制的非对称性,公司亏损时管理层不会因此而受到应有的惩罚。

四、防范我国保险业顺周期效应风险的政策措施

(一)保险监管部门的逆周期监管措施

在对2008年金融危机的反思过程中,各国政府和监管部门普遍认为,应加强金融逆周期监管,以降低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性,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我国保险业存在顺周期性,为了缓解其对保险业的影响,降低保险业风险,应借鉴国际金融监管界所提出的一系列逆周期监管措施,对我国保险业实施逆周期监管,提高我国保险业的逆周期监管绩效。

1.国际金融监管界逆周期监管措施借鉴

国际金融监管界在匹兹堡峰会上提出了一系列逆周期监管措施,对解决保险业的顺周期问题具有较强借鉴意义。

在银行资本方面,巴塞尔银行委员会将令其采取如下三项措施:第一,提高资本的数量和质量要求。第二,开展逆周期资本监管。商业银行在繁荣时期需计提超额资本以弥补萧条时期的资本压力,做到以丰补歉。第三,建立或有资本。在正常时期,此项资本以长期债务形式存在,而在危机时期可以转化为资本使用。

在会计准则方面,对于金融工具的计量,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建议使用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两种方法的混合模型。对于拨备方法,美国金融会计准则委员会建议建立动态拨备制度,改变以往“已发生损失”确认方法,允许使用“预期损失”标准,提前确认损失,以降低危机时期的压力。

在薪酬管理方面,金融稳定理事会了《稳健薪酬实践原则》,对薪酬结构、资本要求、公司治理、监管干预以及信息披露等问题提出了建议。提出金融机构的高管薪酬应与监管资本水平相挂钩,完善薪酬管理制度,消除顺周期效应产生的根源。对于薪酬结构,金融机构应采取延期支付方式,延期支付水平应与公司的未来损失挂钩。金融机构需加强对高管薪酬的信息披露,而金融监管部门应加强对金融机构薪酬管理体系的监管。

总结国际金融监管界的逆周期监管思路可归为以下三点:第一,消除风险根源。如改善薪酬管理体制,引导高管行为与公司长远利益相一致,解决薪酬管理体系中的道德风险问题。第二,缓解周期特征。如要求金融机构计提差额资本以增加资本缓冲空间,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金融机构在繁荣时期的扩张冲动,降低其扩张能力,从而预防顺周期效应风险的加剧。第三,降低危机成本。如通过监管方法的改进,为金融机构创造更多的灵活措施,减少其在经济萧条时期的财务压力,降低危机成本。

2.我国保险业逆周期监管措施建议

借鉴国际金融监管界的逆周期监管措施及思路,结合我国保险业顺周期效应的特征及风险,提出我国保险业的逆周期监管措施如下。

(1)保险承保业务的逆周期监管。监管部门应根据经济的周期性变化对保险公司的承保业务进行窗口指导,指导保险公司在风险计量模型和风险参数的选择上采取逆周期策略。在经济萧条时期,鼓励保险公司增强信心,采用相对激进的风险计量模型和风险参数,并加强公司风险管理。而在经济繁荣时期,建议保险公司采取相对谨慎的措施对承保业务进行核保,审慎地选择承保风险,鼓励保险公司采用较为保守的风险计量模型及风险参数,对投保人面临的风险进行充分评估,以减少保险公司所承担的潜在风险,实施审慎的风险管理策略。

(2)准备金计提的逆周期监管。为了缓解现行准备金计提规则的顺周期性,监管部门应建议保险公司采用一种类似“向前看”的准备金计提规则,改变按照“已发生损失”的确认方法,允许使用“预期损失”标准,提早确认损失,降低危机当期压力。例如采用具有前瞻性的跨周期准备金计提方法,在经济繁荣时期要求保险公司提取超额准备金,用以弥补在经济萧条时期保险公司将遭受的损失,增强保险公司抵御经济周期性波动的能力。

(3)实施公允价值的逆周期监管。建议采用以下四点措施:第一,明确不活跃市场的公允价值准则,准确评估流动性不足金融产品的风险溢价。第二,严格监管保险公司的估值方法、模型及程序。通过对其估值方法的监管达到促进保险公司改进估值方法,搞好风险管理的作用。避免保险公司在运用公允价值对交易不活跃的金融产品估值时出现的较强主观性。第三,指导保险公司对得出的资产价格进行技术处理,如将公允价值进行平滑来得到当年的公允价值,以消除报告期间金融市场波动的影响,平滑公允价值的顺周期效应。或在计价时将公允价值与其他计价方式得出的价格进行加权处理,得出最终资产的价格。第四,为降低公允价值会计的估计误差波动放大金融波动的潜在效应,应弱化资本监管对会计数据的依赖。第五,加强保险公司的信息披露,应加强对公允价值计价方式,价格选择方式等内容的信息披露,尤其要加强保险公司公允价值的表外披露,包括公允价值如何确定,预计所用估值方法存在的变动、导致价格变动的原因以及风险披露等,从而实施透明化监管。

(二)保险公司的管理建设

国际金融危机暴露出了保险机构在公司治理方面存在重大缺陷,如薪酬机制短期化、对风险缺乏有效控制、风险信息披露不及时等等。保险公司应认真吸取经验教训,强化自身的管理建设。

1.逆周期薪酬制度建设

保险公司应避免高管阶层为追求短期薪酬最大化而采取短视化行为,令高管薪酬遵循收益与风险相匹配的原则,并将其与公司长期绩效相挂钩,建立起持续、动态、跨周期性的业绩考核与薪酬分配制度,平滑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对管理层薪酬水平的影响,使长期激励与短期激励相结合。

保险公司内部可以考虑采取以下几种做法来避免薪酬激励机制的顺周期效应风险:第一,从经济周期的角度对薪酬发放进行统筹安排。在经济繁荣时期适当降低对管理层利润分配的比例,增加一定数量的利润留成,以供资本补充及经济萧条时期薪酬发放之需。第二,将风险控制指标纳入到业绩考核指标体系,使高管薪酬与风险管理相协调,从机制上健全保险公司风险防范体系,提高保险公司防范风险的能力。如在薪酬体系中引入风险调整政策,包括风险延期、风险抵扣与风险止付机制。第三,增强中长期激励指标在保险从业人员及高管薪酬结构中的比重。高管阶层的薪酬可由年薪、福利津贴、短期激励以及长期激励几个部分组成。在高管薪酬制度的设计上,可将部分货币工资转换为长期股权激励或福利,避免以现金支付形式为主的短期激励制度促使管理层仅注重公司当前绩效,缺乏对公司的长期规划。长期激励的设计可以与权益收益率、股价的长期表现等长期指标相关,可以采取管理层持股计划、延期支付计划、股票期权等方式支付,使薪酬不仅能反映保险公司当期的利润和风险,而且能反映长期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损失,实现高管薪酬安排与长期风险承担相一致,激励高管人员致力于公司的长期利益,防止其为了短期利益对保险业绩进行操纵的行为。

2.公司业务发展多元化

(1)重视交叉销售。作为金融服务的供给者,保险公司必须考虑如何维护客户,如何从客户群体中挖掘盈利潜力。进行交叉销售可以起到稳定客户群体、提高不同业务间的协同效率的作用,增强了保险公司自身的稳健经营,使其可以克服长期性经济波动,经营具有弱周期性。

(2)重视客户群体细分。保险公司应树立以顾客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将客户细分为个人、中小企业、大企业三种类别,围绕不同类别客户群体的需求开发出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保险产品,以满足不同客户群体全方位的保险需求。这种全方位、多元化的保险产品体系可在很大程度上分散公司的经营风险,将自身的经营置于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之外。

(3)重视多元化渠道建设。由于保险公司不同类别的客户受到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影响并不具有同步性,如果公司能够满足保险服务需求群体多层次、多元化的要求,那么其自身的经营也就具备了抵御经济周期性波动的潜质。为满足客户的需求,保险公司应针对不同客户群体接受保险服务途径不同的特点,注重自身渠道的建设,从柜台销售、电话销售延伸至网上销售、手机销售、电视销售等多种渠道,为客户提供最大便利,也为其自身树立起服务便捷、运作高效的社会形象。这种多元化的销售渠道可以为保险公司保持多元化的客户群体,缓冲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带来的风险。

(三)保险行业协会及研究团体层面的工作建议

对保险业发展具有重要理论支持与辅助作用的保险行业协会与相关研究团体应密切关注国际金融界对顺周期效应的探讨,积极研究顺周期效应对保险领域的影响,立足我国保险市场的现实状况,通过压力测试、危机模拟等措施,查找我国保险业中存在顺周期效应的薄弱环节,为保险监管者以及保险公司提供理论与技术的支持,关键时刻能起到危情预警作用。

1.开展保险业压力测试

压力测试是一种评估某一特定事件或一组金融变量变化对一家公司潜在影响的风险管理工具,最初用于商业银行的市场风险管理。它的诞生源于对VAR方法的辅助,因为VAR描述的是市场正常波动情况下的最大可能损失,而在现实的金融市场中可能出现异常、极端的市场情形,并会给金融机构带来很大的危害,而通过压力测试度量异常、极端情形下对资产组合价值带来的不利影响,可以更好地辅助VAR度量各种风险[5]。

将压力测试运用到保险业,通过开展压力测试,模拟保险机构和保险市场发生危机时的情景,分析预测各类危机可能造成的损失和影响,有利于保险机构和监管部门预先准备危机应急预案,减小危机发生(下转第88页)

(上接第74页)的可能性,降低危机可能带来的损失。但由于我国保险业的压力测试尚属于起步阶段,亟待研究机构对其进行深度挖掘。

2.开发逆周期乘数

中国人民银行2009年就曾提出应该开发使用逆周期乘数来抑制顺周期效应,以克服资本充足率框架的脆弱性。具体操作上,可以先开发出一套景气指数,然后从中推导出逆周期乘数。目前,市场上已存在的与经济周期、消费者、投资者信心相挂钩的各类指数可作为构建景气指数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超,刘志威.保险业顺周期性与逆周期监管[J]保险研究,2010(8).

[2]赵光毅,王锐.顺周期效应与保险监管[J].保险研究,2010(3).

[3]王绪瑾.保险学(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4]张晓峒.Eviews使用指南与案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金融公司周工作总结篇8

申明大义的民营银行家

周作民于1884年(清光绪十年)2月12日出生于江苏淮安的一个教书先生家庭。

1908年秋,周作民在南京法政学堂任翻译,并在业余时间自学财经。辛亥革命后,周作民担任南京临时政府财政部库藏司科长,走上仕途;1912年随临时政府北迁,在财政部继续供职;1913年任库藏司司长;1915年离开财政部,任交通银行总行稽核科科长,后又兼任国库课主任,从此开始了他的银行生涯。

1917年周作民创办金城银行,仅仅经过3年时间,在华北就获得了与中国、交通、盐业3家银行并列的地位,奠定了发展基础。金城银行通过大量购入北洋政府公债、国库券和进行财政性投资等方式,既获得了巨额利润,又为北洋政府渡过财政困难提供了资金支持。1921年,金城银行与盐业、中南等银行组成联营机构,后来大陆银行也加入进来,至1927年金城银行资本总额已经达700万元。

北洋政府后,周作民积极向政权靠拢,先后担任政府财政委员会委员、行政院驻北平政务整理委员会委员、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等职。在银行业务上,他逐渐将重心南移,并在广州、香港设立分支机构。1935年,金城银行董事会决定由周作民担任总董兼总经理,集大权于一身。1936年1月,金城银行总行迁至上海。

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周作民一直在成为孤岛的上海租界里指挥着金城银行各地分行的业务活动。太平洋战争爆发时周作民正在香港,日军占领香港后将其拘捕,1942年3月被日军遣送回沪。日方想与他合作,但周作民除了担任金城银行和有关的投资银行职务外,假托身体有病,未出任任何职务。

1948年8月,政府进行币制改革,发行“金圆券”,迫使各商业银行出售黄金、外汇,向“中央银行”缴存现金。金城银行也被迫交出原来陆续积累的外汇。当时,蒋经国任上海区经济管制督导员,对上海金融界头面人物进行威胁,在美国人陈纳德的庇护下,周作民离开上海前往香港。

1951年6月,周作民由香港回到北京,他是解放后私营金融业领军人物中第一个回归大陆的,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和照顾,特邀他任全国政协委员。1951年周作民组织由金城、盐业、中南、大陆及四行储蓄会改组成立的联合信托银行,实行五行联营、联管,并出任董事长。1952年12月,60家合营银行和私营银行实行统一的公私合营时,他任联合董事会副董事长。在私营金融业的企业改造中,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1955年3月8日,周作民因心脏病猝发,在上海逝世,享年71岁。

投资工商业的“天职”

金城银行成立于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当时产业资本的需求和北洋政府的公债政策催生了包括金城银行在内的一大批商业银行。当时许多商业银行将扶助民族工商业发展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而金城银行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家。金城银行对发展民族工商业的重要性有清楚的认识。在1918年12月29日的董事会上,金城银行就明确指出:“银行与工商业本有绝大关系,工商业发达,银行斯可发达,故银行对于工商业之投资,自系天职。而投资之目的则有二:1.专谋营业上之利益;2.助长工商事业之发展。……欧战既平,世界经济之竞争日益剧烈,我国工商业似应及时发展。银行事业与工商业有密切之关系,如前所述,将来如有新发生之事业,或对于重要之工商业,须结合团体组织、银行、公司之类,本行为发展营业起见,或须分投资本亦未可知。”

金城银行在放款方面,以对工矿企业放款和投资较多而闻名。据统计,从1917年至1927年,金城银行放款的工矿企业有100多家,放款的重点是“三白一黑”,即纺织、化工(制碱)、面粉、煤矿四大工业。金城银行对工矿企业的放款从1919年的83万元增加到1923年的近700万元,增加了7倍多,在五类放款对象中占居首位。金城银行对华北资源的开发和产业发展做出的贡献,受到社会各界的赞誉。

金城银行对民族工业的投资和放款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917~1927年是金城银行产生、成长的10年,它在极力争取大中小户存款的同时,十分注重对工商业放款,对工商业放款成为其资金运用的一个重要出路。这个时期,金城银行的放款增加很快,1923年的放款总额比1919年增长1倍多,而其中对工矿企业的放款增长了3倍多,金城银行逐渐把业务重心转移到支持工矿业发展上来。

金城银行对我国化学工业尤其是对永利制碱公司的资助在我国金融史上被传为一段美谈。永利制碱公司为久大精盐公司总经理范旭东发起创办。范旭东是中国化学工业奠基人之一,著名爱国实业家,1917年创办永利制碱公司。当时中国碱业市场向来为英国卜内门化学工业公司所垄断。范旭东1921年在天津塘沽建立碱厂,1924年开始出碱,1925年逐渐增产试销,是当时国内唯一规模较大的碱厂,这引起了卜内门洋碱公司的注意。卜内门洋碱公司千方百计想要扼杀这个中国的新兴企业,但最终没有得逞。而永利制碱公司得以生存和发展,在资金方面则得力于金城银行的支持。

永利制碱公司筹建期间,曾欠了金城银行好几十万元的贷款。永利制碱公司试制纯碱的过程又前后经历了时间,资金严重短缺,连股东都不肯再继续投资,其他银行也不敢放款。永利制碱公司债台高筑,风雨飘摇,前途未卜。周作民放款给永利制碱公司的决定,遭到部分董事的非议和反对。而周作民认为,范旭东脾气耿直,自信心强,有勇往直前的创业精神,做事扎扎实实,为人诚实守信,制碱又是极有前途的民族工业,永利制碱公司肯定会成功,因此坚决主张贷款支持永利制碱公司。

在金城银行巨额资金的支持下,永利制碱公司顺利渡过难关,生产日趋顺利,产量大增,产品质量提高。1928年,永利制碱公司的“红三角”纯碱在美国建国150周年博览会上得奖,信誉蒸蒸日上,逐步将洋碱逐出中国市场。

金融渗入产业资本

1927~1937年,国内外形势发生较大变化,金城银行在支持民族工业发展方面采取了一些新的措施,业务大范围扩展。这一时期,金城银行每年对工矿业的放款基本保持在该行放款总额的25%左右,但绝对数额有了大幅提高。纺织工业仍是金城银行放款与投资的重点。20世纪30年代后,中国纱业发生危机,许多纱厂不得不走上以厂抵债的道路。金城银行与中南银行合作,以将放款转化为资本的方式,相继收购了上海溥益纱厂、天津北洋纱厂,又代管天津恒源纱厂,对大生纱厂也进行了大量资金投放。

为了有效管理纱厂,1935年,金城、中南两行组织了专门的机构――诚孚信托公司,董事长由金城银行总经理周作民担任。诚孚信托公司在上海管理新裕纱厂,在天津管理北洋纱厂,并代管恒源纱厂;另开办诚孚铁工厂,制造纱厂所需的机件;还开办了新华印染厂,使纺织染联成一体;又开设专门的纺织人员培训机构。经过努力,不少纱厂业务好转,转亏为盈。

上一篇:公司考勤员工作总结范文 下一篇:土石方公司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