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技术总结范文

时间:2023-11-04 18:17:48

建筑施工技术总结

建筑施工技术总结篇1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城市化和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推动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建筑施工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要求,而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现代化已经成为建筑企业竞争力的着重点。施工技术是建筑业的重中之重,是建筑工程中诸多项目管理的基础,施工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质量,因此,只有重点加强建筑施工技术的管理,推动施工技术管理优化,才能使建筑企业保持生存能力,并得以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优化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在国民经济发展飞速的环境下,大规模的生产建设成为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趋势,中国政府也继续倡导工程行业建设,使得建筑业在市场中的活跃性充分证明了其在今天的市场中的地位。建筑企业数量的不断扩大、市场竞争不断增强,要想保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必须要提高企业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核心竞争力。建筑施工贯穿始终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技术管理和质量监督,从考察施工用地到建筑施工过程乃至最后的验收工程都离不开技术管理和质量监督。因此,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优化和质量监督体系的同步建立是建筑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2、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优化的重要意义

近几年来,我国各地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特别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建筑业的发展,众多大中小建筑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是,建筑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在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情况下,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的管理水平,建立完善的技术管理制度、提高建筑施工的效率、确保建筑质量,对于降低建筑施工成本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3、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内容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包括技术管理制度、技术培训、档案管理、图纸会审、编制施组、技术交底等工作。这些内容可以分为内业和外业两种,内业主要包括一些基础的建筑施工作业,如根据施工技术标准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据建筑施工的技术需要制订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并将施工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给予归档整理。外业主要是根据施工的技术准备以及技术实施方案,对建筑施工的技术适时的进行更新,从而促进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能够更好的发展。

4、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有某建筑公司承建的某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办公楼,与2011年3月份开工,楼高18层,建筑面积32000㎡,总高度为71m,要求使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脚手架采用悬跳钢管脚手架,外挂密目安全网,塔式起重机作为垂直运输工具。进入6月份之后,该地气候变热,施工人员倦怠,对于各项施工准备工作不及时,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与监督工作也不到位,直到8月份的某天晚上,一场暴雨使得员工宿舍倒塌,造成2人死亡。

根据以上案例,可以分析得出目前我国建筑施工技术在管理中存在的以下几点问题:

4.1、没有建立完善的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组织体系

建筑工程中所出现的情况各有不同,所以一些建筑单位也没有一个比较通用的标准和规范,但是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建筑工作的工序较为繁琐和庞杂,没有确定和建立一个比较全面的施工技术管理组织体系,在施工中,就很难达到技术标准,导致建造出来的工程不符合市场的真正需求。同时由于建筑业体制的总分包提醒,导致施工技术在总包和分包单位中的衔接性很差,操作技术也很难按照原有的标准实施,对于施工材料的购买、存放、等工作落实的不到位,不能根据施工的要求和设计进行,致使工期延后,经费损失。

4.2、建筑施工制度体系存在缺陷

建筑施工中,对于施工岗位都有很高技术要求的,所以施工人员一定要有足够的专业水准,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建筑企业并没有按照规定使用专业的技术操作人员,导致技术岗位也比较混乱。相当多的企业在建筑施工中都忽视了对技术的管理和国家的规范标准,甚至忽视了建筑行业的施工技术操作标准、制度和规范等,不仅不按照工序操作,而且还没有建立起一个规范的施工体系和管理体系以及监督机构。

4.3、对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执行力度不够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的文化水平通常都参差不齐。所以,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对工作人员的技术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与管理。然而在现在的建筑企业中,还是缺乏对施工技术在整个建筑建造中的监督力度,甚至有些企业根本就没有这方面的意识,最终导致施工人员在施工技术的操作中没有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来施工,也没有按照要求进行技术的实施。

5、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可优化的措施

5.1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组织体系的优化

管理施工的体系是优化施工技术在管理方面的标准与要求,它不但可以加强管理人员在工作中的执行力度,还可以帮助管理人员进行有效地工程管理,进而加速整个建筑工程的顺利完成。优化管理施工体系和制度并不是只做表面功夫,它注重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优化建立施工技术管理组织体系时,应充分考虑不同层次的承包商,包括总承包商和分承包商的实际水平,然后再建立一套可行的、科学合理的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组织体系,并且将这一体系贯彻到每一项工作中。

5.2 加强对建筑施工技术执行的监督

建筑施工技术各个环节的主要责任人,在建筑施工环节中,加强对施工过程安全操作的监督管理十分必要,对于那些违规操作影响到工程整体质量或施工安全的工序要重点进行关注和监督。尤其是对于其施工的客观条件(地质、环境、气候等)、机械设备、物资等要尤为重视,一定要确保工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施工,同时还要保证其整体质量、控制施工成本。

5.3 健全建筑施工技术的管理制度,优化操作各项规范

为了提升技术管理执行的力度, 作为建筑单位,必须要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兼顾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制定出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的施工技术管理制度,对施工的责任进行相应的划分,使得施工之中的技术管理能够落实到位,划分到人。而在整个制定过程中,要参考以下几个方面:(1)在施工前期,首先要对工程的设计图和相关的会审制度进行了解,同时还应该及时与设计人员进行沟通,搞清楚本次设计的目标;其次,要按照工程设计制定出相应的施工流程,安排相应的技术施工人员。(2)施工过程中应该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使其在施工过程中能够按照规定正确操作,尤其是一些大型的机器设备,必须要由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避免违规操作带来的不安全事故发生。(3)在进行建筑工程验收过程中,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应该对其质量进行仔细的审核和验收,尤其是相对来说较为隐蔽的工程,管理人员风应该将审核落实到位,同时对审核过程做好记录并加以保存,以便今后查阅。

总之,在对施工技术进行管理和监督之时要仔细核对其操作要求与规程,看其技术操作是否符合工程的标准,如若查出有任何问题,必须及时进行规范的纠正,防止影响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问题出现,提升技术管理执行力度。另外,还包括对建筑施工中的原材料、经费、施工技能、机械设备还有其它客观因素进行关注,在提升技术管理执行力度的基础上,保证施工进度的均衡和衔接,还要保证其工程质量,进而保证其带来的经济效益。

5.4 培养具有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

要想成为一名高水平的专业技术施工人员,必须具备以下几点素质:第一,必须有较为扎实的基础,对自然科学有足够的了解;第二,对于工程设计图、计算机应用以及实验仪器都要会操作,具备综合能力;第三,全面掌握土木工程学的学科内容,掌握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机械设备的使用方法;第四,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还要具备专业的操作能力,这样才能对工程的优化施工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

【结语】

总之,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对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工作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是调高建筑企业发展和工程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的必然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张艳红,吴艳. 建筑施工技术的优化管理措施[J].中华民居,2013

建筑施工技术总结篇2

一、学习专业知识,提高岗位技能:

本人于2012 年 7 月正式参加工作,工作伊始,我发现学校里学到的专业知识同实际工作有很大的不同和差距,为了尽快转变角色,适应工作的要求,我努力学习建筑施工专业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岗位技能,在短短的半年内,我通过自己的努力及同事们的帮助,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较复杂的建筑施工等日常事务工作。

二、政治思想方面:

在政治上,我对自己严格要求,积极参加各项政治活动,自觉学习政治理论,尤其注重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修养,努力实践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具有较强的大局意识和组织观念,工作上以事业为重,不计个人得失,在新的岗位上摆正位置,把建筑施工的事业、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努力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在工作中做到公平公正、公道正派,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工作中吃苦耐劳,积极主动,作风踏实, 不推诿扯皮,讲求效率。工作中注意调查研究,勤于思考,工作思路清晰,能把理论同实际相结合。

三、组织协调方面:

在实际工作中,努力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研究、解决问题,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和科学决策水平。注意学习现代管理知识,较好地掌握了人文社科管理的一般规律。能协助单位负责人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为单位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保障。

四、工程管理方面:

1、质量

建筑施工质量是项目管理的核心,要做好质量管理工作,我认为有几点是必须要做到的:在投标中选择资金到位、造价合理的项目是关键。施工项目经理以及项目管理人员、项目监理的考核非常重要,他们能否用到工程项目中,必须要进行严格的考核,一发现问题,就要尽早下决心尽快换掉,虽然每更换一次项目经理或项目管理人员对工程进度、工程代价都是非常巨大的,但更换越晚,对工程的顺利开展越不利,造成的过程损失更大。选择好的项目经理或项目管理人员、责任心强与业务能力强的监理也可以大大的缓解业主的管理压力和工程成本, 所以在项目经理或项目管理人员、监理人员的考核必须要慎重、精心考核。

工程管理贯穿整个建设过程,在工程管理中,要认真做好事前控制,过程控制和事后的跟踪。首先必须熟悉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规范标准,它们是工程建设的依据,也是质量检查的准则,在进行质量检查前必须摸透设计施工意图才能做好质量管理工作。在施工过程中,充分利用监理,加强现场检查,处理质量问题要解决果断,要安排专人跟踪负责,不能马虎走过场,发现问题不处理、处理不彻底都是质量管理的弊病,必须要对质量问题付出代价,这样才能令施工单位不敢再犯、重犯。

2、进度

进度计划应该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以上级主管部门提出的宏观任务目标为依据,科学的分析并制定合理的总体工程计划,提出关键部位的控制工期及各施工段的奋斗目标,结合工程任务的具体情况,制定阶段性的工程控制计划,然后再制定每一阶段、每一季度、每一月份、每一天的具体的工程进度计划。在计划实际执行过程中,往往需要对计划实行动态控制,动态调整,计划不能按时完成是要进行分析,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调整计划,或者要求施工队围绕计划安排增加机械设备、人员等资源的投入,并及时跟踪计划的完成进展,对影响工程进度的要尽快解决,确保工程的正常进行。另外,在审核施工进度计划时,对旱季和雨季不同的施工季节的计划和施工投入要完全分开,有可能雨季前后半年时间的进度还不如旱季一个月干得快,所以要根据季节,实事求是的安排不同生产任务,否则,实现不了的计划会失去其严肃性和可行性。

3、专业知识的提升

任助理工程师职称以来,主要工作在基层房管所老旧公房维修建设,老旧公房维修的重点工作在确保结构性安全、施工进度、安全文明洁净施工等,有以下的认识:

(1)整体施工

由于老旧公房随着年代增加,抗震, 甚至是基本的居住安全也很难得到保证,施工前,确定其本身安全性,通过底部支撑、斜撑来解决老旧公房倾斜,坍塌的风险。在施工中,切忌为抢进度抢时间野蛮施工,必做施工围挡防护(老旧公房聚集区,年龄大、生活保障差的居民居多),以免产生不必要的危险。同时,施工中发现木质结构的损坏,虽然现代水泥混凝土强度高,受力好,不容易损坏,但使老旧公房失去原有风格,失去历史神韵,邀请有经验的木结构施工师傅可能更好。

(2)屋面施工

屋面由于具有表面平整、倾斜度高,所以维修施工安全性相对较差,因此在施工中高于屋面1.5-2m的施工安全围挡更重要,保证施工人员安全施工。屋面平整度是影响老旧公房今后的使用性能,反映维修后综合质量指标的主要因素之一。屋面平整首先给人赏心悦目的效果,其次平整的屋面有利于雨水及时流走,以免后续屋面积水也造成漏雨。影响住户的居住舒适度,且影响老旧公房的使用寿命。

五、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总结:

丰富的专业知识是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前提,自任助理工程师职称以来,我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充实自我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施工能力,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以上是我任助理工程师职称以来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任职以来,通过单位的培养教育、领导和同事同行的指导帮助、个人不懈的努力和虚心学习,我的政治觉悟、思想品德、工作能力、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管理水平等都得到了不断的提升,综合素质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在建筑施工和管理领域取得了系列成绩。积累了丰富的古建筑施工技术、古建筑施工及管理的实践经验。我会一如既往地做好本职工作,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提高,提高自身的综合业务素质。

六、专业成果及其著作

专业成果:17年维修的周铁北街四间公房及周铁北街三层楼公房(恢复了周铁老茶馆——鹤鸣楼),经过维修后更是成为老街游客注目留影的必去之处,这两处公房更是成为了周铁镇政府重点项目曹梁厦故居及妇联妇女微家、三点水志愿者项目的基地。

著作:在工作期间先后撰写论文2篇,《古建筑修缮技术探析》、《古建筑修缮工程施工管理模式研究》。

七、继续教育学习方面 :

自助理工程师评定前后,先后参加的继续教育如下:

(1)2013年7月,参加《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继续教育培训。

(2)2015年4月,参加《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继续教育培训。

(3)2018年4月-6月,参加《专技人员诚信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文明发展》、《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继续教育培训。

建筑施工技术总结篇3

关键词: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208.3]

一、工程概况

某高层住宅楼工程由4栋塔楼组成,地下2层,地上28层,总建筑面积11.79万m2,建筑总高度87.2 m。其中地下2层为停车场用房,地上1层为大型商场及公共用房,2层及以上(即塔楼部分)为住宅楼。1层及地下室为框支剪力墙结构,2层及以上为剪力墙结构,在1层,2层间进行梁式转换。

1转换层施工方案

1)二次浇筑法:将大梁分两次浇筑迭合成型,利用第1次浇筑形成的“半成品梁”支撑第2次浇筑混凝土的自重及施工荷载。此法施工工期较长,且由于梁截面大,钢筋密集,混凝土施工缝处理较困难。2)荷载传递法:由于转换层下各板相对较厚(最小为150mm),故采用此法应通过计算确定支撑层,在大梁对应位置下的梁板采用二次支撑。此法可一次完成转换层施工,且能充分应用下层支撑层的已有承载力。本工程工期较紧,且转换层下的结构层仅为2层地下室,二次支撑相对较少,经充分比较论证,决定采用荷载传递法施工方案。

二、梁式转换层施工

1 高支撑系统设计

转换层的模板施工主要采用18mm厚七夹板、50×100木枋、MJ可调钢支撑和满堂承重架等,模板全部采用散拼散装形式施工。通过转换层梁板模板及其支撑系统的设计计算,确定板底木枋间距为250mm,横梁间距900mm,立柱间距900mm×900mm,梁底木枋间距短、长向分别为300mm和250mm,立柱间距(250~35O)mmX500mm。

2 模板及支撑系统计算

选取转换层最大截面梁BxL1,为例进行模板计算,该梁截面1.55m X1.0m。承重架采用Φ48脚手架钢管,壁厚3.5mm。横向短木枋和纵向长木枋间距分别为300mm和250mm(见图1)。

图1 转换层B×Ll梁板支模示意图

梁下钢支撑间距沿纵横向分别为500mm和250mm。木模板参数如下:b = 50mm,h = 18mm, Wn=bh2 /6=54000mm3,A=bh=1.8X104mm2,ƒn=25 MPa,I=bh3/12=4.86×105mm4。

木枋参数如下:b=50mm,h=100mm,Wn=bh2/6=8.3×104mm3,I=bh3/12 =4.2×106mm4,ƒn=25Mpa,ƒn=1.4 MPa,E=9000MPa。

梁荷载组合为:模板:1.5x1.2=1.8kN/m2,钢筋混凝土:39.53 x 1.2=47.4kN/m2,振捣荷载:2.0×1.4=2.8kN/m2,施工活荷载:2.5 X1.4=3.5 kN/m2,合计55.5kN/m2。

1)模板强度验算。

板净跨 =250mm,q=55.5 kN/m。

2)梁底横放木枋验算。

木枋净跨 =200mm,q=16.65kN/m。

3)梁底纵放木枋验算。

木枋净跨 =500mm,q=4.2kN/m。

4)稳定性验算。

梁底平均每平方米设有1O根支撑,经上述计算施工总荷载为55.5 kN/m2。

立杆截面积:A=489 mm2, =15mm6mm。

长细比:λ=I/ =1500/15.6=96.1。

查《钢结构设计规范》附录三,得φ=0.581。

б=N/ (φA )=55.5×103/(0.581x96.1×10)=19.5 N/mm2

3 构造措施

1)由于转换层梁截面较大,且最大线荷载达55.5kN/mm,因此仅靠地下室顶板的混凝土强度是无法承受的,转换层施工时地下1层的支撑已全部拆除,在地下2层梁下每隔1.5 m设M型钢支撑1根,这样可以确保施工时转换层的荷载被有效地传递到地下室底板上。2)由于转换层层高达4.8 m,现有钢支撑无法一次支撑到顶,故采用搭设1.2 m高满堂承重架的做法。承重架采用壁厚3.5mm的Φ48脚手架钢管搭设,立管在梁底间距为500 mm,其他部位为800 mm。扫地杆距地高度为150 mm,在上层钢管上铺双排立放木枋并与钢管用铁线绑扎。钢支撑直接支撑在木枋上。钢支撑每隔1.5m高用脚手架钢支撑水平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同时每隔6m设置剪刀撑。3)为提高模板支撑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倾覆能力,即在支撑三维间距均满足模板方案设计计算的情况下,利用转换区域的边缘框支柱及剪力墙卸去一部分荷载,中间部分用钢管与框支柱、剪力墙锁紧。4)对高度H>1.2 m的转换层混凝土梁,因侧模承受的混凝土侧压力较大,为保证侧模强度,除每侧加斜撑外,按400mm×500mm间距布置Φ12对拉螺杆。5)由于梁的荷载较大,考虑梁下板的受力情况,所有钢管下都加设木枋。6)高支撑模板搭设完成后,必须经验收合格后方能进人下道作业。混凝土浇筑期间,应派专人观察模板及其支撑系统的变形情况。

4 钢筋工程

钢筋工程是转换层施工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在牛腿和框支梁的节点部分钢筋较密,梁钢筋有3排,牛腿钢筋有5~7排,有部分位于同一平面内,柱筋收口也在其内。因此箍筋、牛腿、箍筋重叠,故实际箍筋间距仅为50 mm,施工前必须做好放样,然后严格按照放样的钢筋绑扎顺序进行施工。

1)绑扎顺序。先绑扎墙体钢筋,一次绑扎至梁底的位置,然后摆放所有梁的底筋。当底筋摆放完毕后开始绑扎牛腿钢筋,继续绑扎柱墙的箍筋至标高处,然后摆放梁面筋。按照设计要求在核心区可以制作部分开口箍筋,梁及墙柱钢筋绑扎完毕,再穿板钢筋。

2)施工重点。a.由于转换梁钢筋直径大且间距密,故必须严格控制钢筋的尺寸误差,同时对所有梁主筋按就位顺序进行编号,否则会出现无法就位的情况。b.为保证量钢筋间距、排距位置准确,主筋翻样和下料时必须考虑并调整好每根钢筋的接头位置,以保证主筋的焊接接头相互错开并满足现行的规范要求。同时每隔3m用与梁宽相同的短钢筋头做垫铁。c.转换层中梁钢筋采用最可靠且对钢筋无损害的冷挤压连接方法,柱墙钢筋的竖向接头采用电渣压力焊,主梁腰筋、连系梁、板钢筋的接头全部采用闪光对焊。d.钢筋的锚固长度为设计要求的45d,上层剪力墙钢筋直接伸入梁底锚固,加200mm长弯折部分,墙体钢筋的弯折部分在板内的向墙体锚固长度为450mm,在梁内的向梁内锚固长度为45d。e.钢筋的绑扎过程中应进行严格的自检,当前一分部未验收合格时,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梁钢筋必须经检查合格后方可铺板筋。 牛腿处的箍筋由于长度较大,在现场施工时如果发现有较大的难度时可以将箍筋做成开口套,接头的部位应错开,然后单面焊接长度10d。

5 混凝土工程

转换层的梁板墙柱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40,梁板墙柱一次浇筑完成。本工程混凝土均采用预拌混凝土,要求坍落度控制在14cm~16 cm之间,初凝时间为3h,每层浇筑间隔时间不得超过45min。

1)混凝土施工开盘安排在白天进行,夜间满足施工作业面照明,转换层梁浇筑混凝土采用分层进行,每层高度控制在300cm~500 cm,每层浇筑间隔时间不超过初凝时间。2)转换层梁浇筑混凝土采用2台泵车平行向后退的方式进行,泵送过程中,用泵管和溜槽配合,控制泵送冲击力和泵送混凝土速度,避免扰动深梁锚固筋和梁板面混凝土堆积增加模板荷载。3)应注意的问题:由于转换层钢筋直径较大且间距较密,最大达到32m,最多达3排钢筋,在牛腿处加上牛腿钢筋,钢筋总排数将达到5排~10排,因此混凝土施工有着较大的难度,应在梁柱节点范围内采用人工推送下料,以防止因泵车下料过快而在梁柱接点处钢筋下形成空洞,同时选用C30振捣棒,当振捣有困难时可用Φ10~Φ14钢筋进行人工振捣,楼板混凝土采用平板式振捣器进行。4)混凝土养护:由于梁截面相对较大,故应密切注意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控制,并将其温差控制在要求范围内。降低入模温度是转换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控制重要内容之一。墙柱在施工完24h后即可拆模,但应注意拆模方式,不能碰损墙柱边角,拆模后指派专人按要求用养生剂进行除模养护;梁板在施工完成后,磨完浆后即开始用塑料膜覆盖蓄水养护14d;转换层梁应在施工完成14d后,混凝土强度满足规范要求的拆模强度时方可拆模。

三、结语

1)本工程转换层采用荷载传递法施工工艺,充分利用已有结构的承载力,既保证了质量和工期,又节约了投资。

2)本工程转换层钢筋连接方式梁钢筋采用冷挤压连接方法,柱墙钢筋的竖向接头采用电渣压力焊,板钢筋的接头全部采用闪光对焊,这样连接最牢靠而且比较经济。

3)本工程转换层钢筋直径较大且间距较密,混凝土振捣采用机械与人工振捣相结合的方法,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 JGJ 3-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S]

[2] 唐兴荣.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与施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杜荣军.混凝土工程模板与支架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4]王永德.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0

建筑施工技术总结篇4

关键词:建筑施工 技术管理 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2(a)-0177-01

1 概述建筑施工技术管理

目前,我国建筑业发展迅速,各种不同规格的建筑单位不断出现,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日趋复杂。建筑施工企业的技术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下文将从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内涵和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意义两个方面来探讨。

1.1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内涵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运用管理的职能与科学的方法,促进技术工作的开展。在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为确保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有效实施,应在施工中严格按照国家的技术政策、法规和上级主管部门有关技术工作的指标与规定,科学地组织各项技术工作,建立良好的技术秩序,保证整个生产过程符合技术规范、规程,符合技术规律的要求,以达到高质量地全面完成施工任务的目的。基础工作是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重中之重,对建筑施工技术管理而言,施工技术管理基础工作既要全面又要重点控制,根据不同项目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落实,分工协作,力求最大程度为工程施工提供服务。

1.2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意义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对建筑施工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说来,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有利于选择适用的施工方法,保障工程质量;有利于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培养高素质管理人才;有利于优化施工资源,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在有利于选择适用的施工方法,保障工程质量方面,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有利于结合工程特点和实际施工条件,选用适用的施工方法,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对于保障建设工程的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有利于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培养高素质管理人才方面,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对于不断提高技术管理素质和技术能力意义重大。在有利于优化施工资源,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方面,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对施工方案的优化和施工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建筑企业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2 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措施

为了进一步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措施,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下文将逐一进行分析。

2.1 优化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组织体系

优化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组织体系,是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有效途径之一。从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组织体系上看,长期以来,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关系到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在建筑业实行总分包的体制下,总承包施工单位和各分包单位之间的协同合作至关重要。不仅要求总承包施工单位和施工单位在工程项目施工中密切配合,而且还要与平行承包单位进行技术上的沟通和必要的衔接。因此,优化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组织体系,应兼顾总承包施工单位和各分包单位之间的关系。施工现场的技术组织管理体制应当以工程承发包合同结构所确立的管理关系,建立起以总包为核心、总分包密切合作、总承包指导分包、分包依托总包联动运行的技术工作机制,确保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2 做好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基础工作

做好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基础工作,在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也至关重要。在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基础工作是企业技术管理的根本,其主要任务是:正确贯彻国家的各项技术政策;科学地组织各项技术工作;建立良好的技术秩序,保证生产过程符合技术规律的要求;不断推进技术进步;使技术和经济达到辩证的统一,以达到通过企业的技术管理工作增强企业生存力和竞争力的目的。其主要内容有:技术管理工作系统、技术责任制工作、技术标准规程工作、技术培训工作和技术信息工作等。对建筑企业而言,做好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基础工作,能使建筑企业及时了解先进技术水平情况,促进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创新发展。

2.3 完善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规章制度

建立并实施技术管理的基本制度,包括图纸审查制度、技术交底制度、技术复核制度、施工组织设计审批制度、施工日记制度、设计变更和技术核定管理制度。在完善图纸审查制度方面,应全面考虑和部署施工,审查设计图纸是否与合同相矛盾,明确施工的可行性,并做好相关记录。在完善技术交底制度方面,应详细规定施工对象的设计情况、建筑特点、技术要求,以便规范建筑施工行为。在完善技术复核制度方面时,应包括定位轴线、标高、尺寸等,保证技术的准确性。在完善施工组织设计审批制度时,应充分研究现有的施工条件,编制详细的、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在完善施工日记制度方面,施工日记要力求客观、规范,以便了解、检查和分析施工进展的状况。

2.4 掌握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专用软件

掌握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专用软件,在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也必不可少。在信息化建设的大背景在,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应顺应时展的需要,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管理。对建筑施工技术管理而言,掌握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专用软件,有利于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效率,促进建设施工技术管理的实施。一般来说,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专用软件,包括工程管理软件,施工现场设专人使用和维护软件等。这就对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人员不仅要掌握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还应熟悉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可以通过定期开展关于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专用软件的培训工作,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应用专业软件的能力。

3 结语

总之,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为进一步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应优化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组织体系、做好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基础工作、完善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规章制度、掌握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专用软件,不断探索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策略,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建筑施工管理更好地为建筑工程服务,进而推动建筑企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严景莉.建筑施工的现场管理探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5).

[2] 潘庆华.浅谈大型建筑施工技术综合管理[J].科技致富向导,2010(18).

[3]寇学敏.关于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3).

[4] 刘克明.论高层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问题[J].科技资讯,2010(34).

[5] 朱士灿,谢阿明,任春刚.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7).

建筑施工技术总结篇5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控制;工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行业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人们对于建筑的质量、安全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影响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加强对建筑施工管理就是一个重要的途径,但是面对着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企业应该找到一些解决对策。

一、建筑施工技术控制的主要类型

1、混凝土桩基的施工技术控制

目前来说,大部分建筑施工都是采用混凝土桩基这是由于混凝土桩基适用范围广,具有普适性而且其强度大,承载力大,同时对于周边环境的副作用小在国内混凝土桩基的施工中来说,其桩径可达3米,混凝土灌注孔深达104米。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更新,目前还可以通过对成桩后的混凝土进行后压浆技术操作,由于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把混凝土桩的泥皮、桩身与沉渣等进行胶结与加筋,达到进一步固化混凝土桩的作用。实际应用中是通过用预埋的注浆管把混凝土浆液压入桩侧与桩底部进行操作的,注入后可把原桩体积减少40%,有力地降低了建筑施工成本,并进一步提升了施工质量。

(1)大体积的混凝土

在混凝土桩基施工中,在面对温度控制与收缩裂缝的重点部位,如高层建筑的地下室底板、结构转换层等。这类施工部位应用的混凝土面积大、体积大,施工技术控制时要重点监测其优化配合比,尽量减少温度应力的影响,同时对混凝土在极限拉伸方面的强度进行加强。

(2)高性能的混凝土

由于混凝土建筑的使用要求与建筑技术要求越来越高,相应的建筑企业在进行混凝土施工时,也会遇到需要使用补偿收缩混凝土、高强混凝土、纤维混凝土、防水混凝土等高性能混凝土的情况。在这方面,要厘清不同性质混凝土对于施工技术的不同要求,在进行高空免振捣钢管混凝土时,就要加强对于混凝土坍落度、扩展度、易性和流速等各个方面的数据监测,以保证高性能混凝土的合理利用、高效利用。

2、钢结构施工技术控制的应用

在钢结构施工技术控制方面,是从最初的原钢板箱形柱焊接技术、高强螺栓与钢结构安装技术上发展而来的。这三项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国内1990年以后进行了大量的公共建筑物的兴建,广泛地应用了预应力技术,有力地加快了钢结构预应力的技术完善,也创造出了众多空间钢结构的不同类型。得益于拉杆件的强度系数,钢结构具有结构坚固、施工设计轻快、建筑特色空间感强,时代感浓烈的特点。如索网、网壳、索拱、斜拉体系、索膜、预应力网架等,都是在钢结构建筑的不断应用中创新出来的新型预应力分布设计,而且还开发出了整体下压式与整体顶升式等不同的钢结构设计方案,其施工工艺简便、施工性价比高、安全性强,也成为了目前国内建筑施工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

3、建筑装饰施工对于技术控制的要求

建筑装饰施工最初是与改革开放同时期开始发展的,经济腾飞的大背景下,经过了20多年的高速发展与不断完善,目前建筑装饰施工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部品制造技术也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特点。目前的建筑装饰施工已经全面实现了电动工具化,而且一些走在前列的企业已经进行了其装饰配件生产的流程化与大工厂化,在进行施工安装时,就已经可以进全套的装配。不仅有力地缩短了建筑装饰施工工期,而且还保证了其施工质量,并且也是环境友好的示范工程。特别是对于幕墙施工方面,已经达到了国际水准。

二、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控制管理面临的问题

1、技术质量方面

现代建筑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涉及的专业越来越多,安装的质量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每一个专业既有自己的特定位置空间、技术要求,同时又必须满足其他专业施工的时间顺序和空间位置的合理需求。如果在技术上未能充分全面考虑,特别是一些交叉部位的细节考虑不周,则极易产生问题。同时由于新技术、新产品的不断出现和应用,施工人员未能及时掌握,也会带来问题。工程建筑过程就是质量控制的过程,要想提高工程质量,首先必须严格遵循工程建设程序,坚持把关质量,确保工程质量万无一失。

2、人员管理方面

目前,国内建筑施工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普遍较差,难以满足现代化工程管理作业的高标准、严要求。由于工程管理人员的素质较低,领悟和执行工作任务的能力也普遍较差。工程管理单位必须注重对工程管理人员的管理与教育,以提高工程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确保建筑工程各项工程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三、提高建筑施工技术控制管理的对策

1、优化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组织体系

优化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组织体系,是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有效途径之一。从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组织体系上看,长期以来,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关系到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在建筑业实行总分包的体制下,总承包施工单位和各分包单位之间的协同合作至关重要。不仅要求总承包施工单位和施工单位在工程项目施工中密切配合,而且还要与平行承包单位进行技术上的沟通和必要的衔接。因此,优化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组织体系,应兼顾总承包施工单位和各分包单位之间的关系。施工现场的技术组织管理体制应当以工程承发包合同结构所确立的管理关系,建立起以总包为核心、总分包密切合作、总承包指导分包、分包依托总包联动运行的技术工作机制,确保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做好建筑施工技术控制管理的基础工作

做好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基础工作,在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也至关重要。在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基础工作是企业技术管理的根本,其主要任务是:正确贯彻国家的各项技术政策;科学地组织各项技术工作;建立良好的技术秩序,保证生产过程符合技术规律的要求;不断推进技术进步;使技术和经济达到辩证的统一,以达到通过企业的技术管理工作增强企业生存力和竞争力的目的。其主要内容有:技术管理工作系统、技术责任制工作、技术标准规程工作、技术培训工作和技术信息工作等。对建筑企业而言,做好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基础工作,能使建筑企业及时了解先进技术水平情况,促进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创新发展。

3、加强施工技术中的质量控制管理

工程质量是整个工程生产的根本所在,因此,必须加强施工技术管理,有效提高工程施工质量。施工质量目标是以设计要求、相关规范、工程合同来确定的,因此,技术人员在质量控制中必须严格按照这些标准来执行。工程施工质量涉及的东西很多,主要体现在施工工艺和原材料质量方面。因此,必须加强对施工工艺的质量把控,特别是采取了新工艺、新技术的工程,项目部要成立攻关小组,着力解决施工中的技术难题,以确保工程质量的完成。项目部需要加强对原材料的质量把控,原材料、设备进场时必须严格检验,只有合格的材料才能应用到中。施工中如果出现了管理失误导致的工程质量问题,不管严重与否,都需要制定出详细的处理方案并依据实施,以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

4、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一是对于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与施工人员要从思想认识上进行培训,分享与提高管理方法与技术施工业务素质。二是对于施工做到预警与预测,同时联合各级人员,制订出质量隐患报告奖惩制度,发动全体人员来进行施工质量的隐患整改与消除,以保证施工安全与施工质量三是对于技术上,要实行民主制,鼓励创新精神,促进技术更新,发现人才,善用人才,促进人才成长,从人才建设方面来保证施工技术的完善与提高。

5、加强工程进度、成本的管理

技术管理必须是以保证工程进度为前提条件的。因此,施工技术人员需要根据具体工作的实际进度,及时调整后续工作,整体上满足于工程进度要;对于工程进度,管理人员需要做到心中有数,正确评估企业的施工能力以及设备、材料的供应情况。对有分包工程,总包要注意协调好与分包单位的关系,以确保其不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进度。此外,还需要加强成本控制,在满足工程质量的情况下,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工程开支,提高工程效益。

结束语

建筑施工方面,技术起着关键作用,但是完全依靠技术,在实际工作中也会出现问题。为了保障技术能够在建筑施工中真正起到作用,这就需要员工具有很强的责任心,能够严格按照要求完成相关规定,不能出现打马虎眼的事情,技术、人员的很好应用才能够让建筑行业走出一条前途无量的大道来,在建筑中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建筑行业的技术含量,有利于整个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对建筑工程的质量也是有着很大的保障,保障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参考文献

[1]李兴明.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及安全管理对策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

建筑施工技术总结篇6

在新技术以及新设备的持续引进中,工业建筑施工技术也更为先进及科学,可是依旧与国外施工技术具有显著的距离。工业建筑成为加快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所在,社会各个阶层应当对此极为重视,尤其在运用新技术方面,更为加速了工业建筑的发展。当前,我国在工业建筑的施工技术方面获得了显著的提高,可是少数施工技术发展脚步迟缓,所以,强化对我国工业建筑施工技术的分析极为必要。

1我国工业建筑施工技术的使用状况

1.1建筑装饰施工技术

在施工当中,衔接与固定成为施工需要面临的两个主要方面,而各类粘度较高的粘合剂随之产生,较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转变了传统的衔接与固定的方法,在确保粘性强度时,去除了刚性粘结的不足。从本质上转变了现场为工作人员以及环境带来的化学污染,此类工业不仅确保了施工人员的健康,也规避了因为引发有害气体而受影响的接下来的施工。在施工时,诸多防火性材料与绝缘材料的运用,令建筑在防火性能以及防雷电性能方面获得了显著的提高,从而提升了建筑物的使用时间。

1.2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

在工业建筑施工中,为了获取良好的生产空间,诸多工业建筑愈发朝着高层施工前进。对于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而言,则涵盖到清水混凝土技术。这属于全新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这一方法则将原本的浇筑面层当成建筑装饰性表层,可以显著节约成本,并且对建筑的外观具有相应的装饰效果,可以展现人们对追求恬静生活的期盼。

1.3防水混凝土结构

此类结构大多指在施工以后,本身的重量与密度大多较大,密实度较高,以此具有了良好的防水性能,也成为一个总体施工方法的混凝土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此类施工方法的优势则为,可以担负较大的负荷,并且还具有相关的抗渗透能力,在相应程度中符合了建筑的抗腐蚀性能标准。这一结构和卷材防水层对比,具备施工材料价格较低、来源较广、施工工艺简单等特征。使用这一结构,能够显著提高劳动环境、缩减施工周期、节省施工资金,后续维护也较为便利,时常被使用在工业建筑当中。

1.4防水材料的更新与发展

防水材料获得了普遍的运用。水泥基渗透非经防水材料的防渗性能良好,防水性能持续较久,可以显著降低化学物质被腐蚀的几率,而且可以有效保护钢筋结构。这一材料较为环保、无毒,施工与运用时,不但引发额外的有毒气体,还会对繁琐混凝土结构的适应性较高,可以处理普通防水材料无法处理的问题,使用前景较广。

2工业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2.1愈发注重智能化施工技术的运用

在科技的发展中,计算机技术与网络信息技术大量应用在工业建筑施工当中。从而则会逐步构成智能化的生产与管理体系。并且,施工当中的所有流程均会逐步完成信息化,从而透过对施工现场给予设定,则能够通过自动化的方法控制并管理所有建筑工程。通过有些角度而言,智能化在工业建筑施工技术的运用,在某种程度中表现出科技在建筑行业的科学与有效的运用,在施工技术的发展中,则能够将工业建筑施工内的所有环节信息给予有效的融合,以此可以科学控制施工中的所有进度,从而则能够令工业建筑施工的安全性获得保障。并且,还能够令工业建筑的施工技术更加准确、科学、高效。

2.2更加注重建筑施工技术向工业化转变

为了令工业建筑的施工技术均具有相应的高效性与准确性,在施工时,应当通过先进的技术持续更新和改变传统的施工方式,所以,工业化发展一定会逐步成为工业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形势。工业化发挥则为将工业模式内互换性和流水性均渗透至工业建筑当中,以此令工业建筑在作业方式上更为系统化。不论是建筑材料的生产还是主体结构的建造,甚至是维护建筑中相应的基本构件,均会逐步构成程序化生产,并且均通过工业生产的方式完成所有施工环节。工业化的施工方式,不但可以令施工技术在应用中不会错乱,并且还可以令工业建筑的总体施工效率获得显著的提升。当前,工业化的施工技术在工业建筑中的运用并未获得良好的普及,可是因为模式具备相应的优势,所以,工业建筑施工技术一定会向着工业化的方向前进。

2.3注重运用高新技术,提升建筑施工的效率

通过分析工业建筑行业的发展可以看出,近些年来,高新技术在工业建筑中的运用愈发广泛,并且在工业建筑与施工技术中均具有极为重要的效果,所以,为了加快工业建筑的发展,高新技术在工业建筑施工技术中的运用已经逐步变成一个发展形势,高新技术的运用,令工程的施工效率获得了显著的提升,也令工业建筑工程的施工品质获得了良好的保障。被先进科技所影响,精准化、多元化乃至智能化已经变成我国工业建筑施工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并且对于施工材料而言,也已经朝着多功能方向发展,这些方面均会令工业建筑的总体质量获得提升,并且还有令工业建筑的施工更为高效。比如在试桩的设计技术要求中,土挤密桩处理范畴需处在地下水位之上,地基含水量需低于24%,饱和度低于65%的湿陷性黄土等地基。试桩的过程中,应当依照初拟的桩间距、桩径等相关参数进行试验,试桩时由外向内成桩,均匀分布,及时夯填。桩孔中心点的偏差不应超过桩距设计值的5%,且不大于50mm;桩孔垂直度偏差应小于1.5%;桩孔直径误差不得超过设计值的+100mm、-50mm,桩孔深度不应小于设计深度的300mm。填料应采用壤土、一般粘性土或IP>4的粉土,土中的有机质含量不得超过5%,也不得含有冻土和膨胀土,土块粒径不宜大于15mm,当含有碎石时,其粒径不得大于50mm。冲击法成孔基础地面以上应预留0.5m厚土层。向孔内回填筛好的素土,每次回填厚度为20~30cm,并分层夯实至设计标高,桩内回填土的压实系数应不小于0.97。

2.4加强以绿色生态方法实施施工作业

近些年来,在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我国对建筑的标准已经趋于绿色生态,当前时期,诸多建筑项目的设计已经渗透了一些生态元素,并且在施工当中,也获得了良好的成效。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工业会愈发注重绿色生态,并且还会通过绿色理念进行施工。在施工当中,选择技术时,需有效考量到对生态环境乃至能源运用的影响,将高新技术使用于施工当中,能够与绿色生态给予良好的融合,从而将工业建筑与周遭生态环境紧密融合,以此令工业建筑表现出与生态环境的统一。结语总而言之,施工技术对于工业建筑工程的质量十分关键,为了加快工业建筑的发展,在施工中应当运用有效的技术,注重与生态环境与工业生产所需的结合,从而打造出让人们满意的现代工业建筑。

参考文献

[1]张国华.我国工业建筑绿色施工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J].江西建材,2017,(21):118+120.

[2]孙凤祥.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技术的革新与发展趋势探讨[J].科技资讯,2017,(11):84+86.

[3]谢宇威.我国工业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6,(46):10-11.

[4]吴国友.对当前我国工业建筑施工技术发展趋势的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5,(09):160.

[5]李世军.浅谈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技术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07):203.

[6]李智明.工业建筑的发展趋势探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1,(20):193.

建筑施工技术总结篇7

关键词: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有效性与时效性

中图分类号:TU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 引言

近些年,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高层建筑施工问题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广泛地关注。在当前的社会形势下,加强高层建筑施工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价值。一方面,它是解决居住用地紧张问题的有效举措;另一方面,它是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必然举措。然而,目前我国高层建筑施工中还存在着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有必要加深对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的认识,以切实增强施工的有效性与实效性。基于以上的论述,本文从特征、现状和技术要点三个维度,对该问题进行了深入地分析与研究,希望以此能为该项事业的发展贡献自身的力量。

1 高层建筑施工的特征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施工事业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建筑

施工技术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建筑施工结

构实现了由单一结构形式向复杂结构形式的转变。与此同时,我

国建筑施工逐渐呈现出安全化与规模化、智能化与功能化的发展趋势。众所周知,高层建筑施工是建筑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施工形式相比,它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显著特征:首先,高层建筑施工具有工程量大与技术含量高的特征。对于高层建筑施工而言,它对安全性能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具有一定的密闭性与抗风性。其次,高层建筑施工的地基强度较大。由于高层建筑对地基的负荷量大,地基的承受力是在一定范围内相对安全,一旦承受力超负荷,那么地基承载力满足不了建筑物的负荷。高层建筑的地基不管采用何种方法但要遵循两个原则:

1) 地基尽量在大气层能够影响的深度以下;

2) 地基要与建筑物设计相吻合。

在实践中,建筑施工与地基强度有着密切的关联,建筑物越高,其对地基强度的要求越高。因此,对高层建筑施工而言,它的地基不仅面积大而且深度深,以此来妥善地解决施工中的结构抗浮等问题。最后,高层建筑施工工期短与结构性能好的特征。在现实中,高层建筑多为混合型结构,而且功能较为复杂,这决定了高层建筑施工具有工期短与结构性能好等特征。

2 高层建筑施工的现状分析

近些年来,伴随着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得到了极大地提高,并取得了许多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现如今,随着施工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建筑结构日趋复杂,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必然要进行不断地革新与优化。就目前而言,我们应当依据施工中的技术路线而选择合理的优化方案。具体而言,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要依据高层建筑逐层施工的特点,不断提高施工作业时间与空间的综合效率,加强施工各工序间的衔接,强化总承包管理的强度;

其次,要依据高层建筑垂直发展以及作业面窄与施工进度紧的特点,不断提高垂直运输体系的施工效率;

最后,要依据高层建筑作业环境差的特点,不断提高优化结构施工工艺,增强建筑施工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总之,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将施工实践与施工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提升我国高层建筑施工的技术水平。

3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3.1 逆向施工技术

在现实中,逆向施工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如浇筑中间支承桩柱、向上逐层建设地上结构、修筑地下连续墙等等都是逆向施工的范畴。与顺向施工相比,高层建筑采用逆向施工技术有这样几项特征: 首先,在实现构筑物与管线布置以后,地下连续墙可以通过规划或紧靠的方式,将红线构筑地下连续墙作为一种永久性的外墙,从而实现扩大建筑面积的目标;其次,在逆向施工技术的作用下,逐层浇筑的地下室结构的内部支撑的刚度远远大于临时支撑的刚度,这可以有效地减少或避免基坑变形以及沉降影响等问题的发生;最后,逆向施工技术能够实现地上结构与地下结构的同步施工,以最大限度地缩短多层地下室建筑的总工期。

3.2 预制模板技术

施工工期是关系建筑施工成效好坏的关键环节。对高层建筑施工而言,同样也是如此。鉴于结构施工重复性高的特点以及竖向结构施工的优点,我们采用滑模法与爬模法来有效控制施工工期,并提高主体结构的整体性能。滑模法与爬模法是实践中非常有效的施工方法,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施工的实效性。两者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这种相似性主要体现在: 首先,它们的结构整体性好,机械化程度高;其次,它们对组织管理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在结构物立面造型方面具有一定的限制;最后,它们对施工工期与施工成本的控制都有着极为迫切的需求。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预制模板技术,将滑模法与爬模法付诸实践,以实现缩短施工工期与降低施工成本的目的。

3.3 钢结构施工技术

在高层建筑施工中,钢结构施工技术应用较为广泛,这得益于钢结构施工具有施工速度快与工业化强度高的特性。高层建筑钢结构包括许多施工类型,如高层重型钢结构、大跨度空间钢结构、钢和混凝土组合结构等等。钢是一种热传递非常强的金属材料,因此高层建筑钢结构也具有十分突出的热传导性。当经历火灾时,这种结构特点会给整个高层建筑带来毁灭性的破坏。由此可见,在应用钢结构施工技术时,我们必须加强对防火设施的设计与施工。除此之外,钢结构施工要依赖于大型塔吊,在某种意

义上,塔吊起重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钢结构安装效率的高低。因此,钢结构的吊装、测控与焊接技术都是钢结构施工技术中的重要内容。

3.4 泵送混凝土技术

泵送混凝土技术是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混凝土不仅数量大而且强度高,对混凝土的配合比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据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国内的施工单位大多采用掺粉煤灰与化学外加剂的双掺技术,以满足泵送混凝土技术的需求。在这项技术的作用下,混凝土的泵送高度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这有效地提高了高层建筑的施工效率。

4 结语

在新时期,加强高层建筑施工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我们要想将该项工程做好,就要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首先,要对高层建筑施工的特征有一个清晰地认识;其次,要对高层建筑施工的现状有一个准确地把握;最后,要对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有一个科学地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增强高层建筑施工的有效性与实效性,才能真正实现高层建筑施工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辉;浅析超高层建筑桩基的设计与施工要点[J].建筑施工,2010(15):26-28.

[2]崔晓强;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和措施[J].建筑机械化,2009(9):6-8.

建筑施工技术总结篇8

关键词:建筑企业;技术管理水平;工程项目;经营管理;发展战略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276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28-0177-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28.088

技术管理的水平直接影响到建筑企业在施工中能否按业主要求完成建设任务,进而决定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信誉。做好技术管理才能保障企业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下去。现代建筑工程施工需要使用许多现代施工技术和工艺以及各种机械设备和大量材料,这些技术、设备和材料构成了现代建筑施工的主要技术力量,对建筑工程进行技术管理的主要对象也是这些技术、设备和材料。

1 现代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技术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现代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工作要在整个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进行,而工作分为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阶段三部分。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技术管理是很重要的部分,它与其他方面的管理内容有着紧密的联系,共同为工程顺利进行服务。

提高管理水平对建筑企业经营好坏与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1 技术管理水平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相辅相成

当今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技术管理能力是业主衡量企业业务能力的重要指标,因此它决定了建筑企业在市场中能占据多少份额,获得多高效益,所以企业在工程项目中必须要加强管理,采用切实有效的管理手段,不断提高技术管理水平。

1.2 建筑施工有其特殊性

现代建筑工程种类繁多,规模跨越较大幅度,施工中外界影响因素较多,施工中涉及多工种、多部门、各种技术和工艺的综合应用。在施工项目的整个过程中都需要进行技术管理,以确保施工有序、顺畅地进行,在工期内完成建设任务,并保证建筑满足设计的质量

要求。

1.3 建筑项目对技术装备硬件和技术管理的要求较高

随着行业和科技的发展,市面上不断出现新的技术、材料、工艺,建筑项目的设计形式也越来越多,新项目与过去的形式相比结构更复杂、功能更丰富、外形更美观,这些变化都是由生产技术提高带来的。而为了实现这些变化,建筑项目对技术装备硬件和技术管理的要求提高了许多,做好技术管理的意义越发重大。

1.4 技术管理能力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企业所具有的对技术资源、技术组织和技术质量的管理能力统称为技术管理能力。一个企业的技术管理能力强能够较强地将所具备的生产力转化为有效的输出,并使企业获得最大的绩效成果。企业的技术管理能力反映出了企业的资源管理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质量管理能力,而企业的技术管理能力是由相关要素的能力成熟度状态和要素的配置关系决定的。企业的技术管理能力成熟度与其技术管理能力成正比,而管理能力越强,对绩效的提升就越能起到正面的效果。构成技术管理能力的资源管理、组织管理和质量管理能力之间联系密切,三种能力互为基础。

2 现代建筑工程项目在各施工阶段技术管理的内容

建筑企业进行技术管理,需要从系统论的观念出发,对施工中的各个要素和活动进行统筹、规划和协调,通过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的一系列手段。在建筑施工中,多工种、多工艺、多装备共同协作,这直接体现了施工中管理的重要性。施工中各种技术活动必须进行管理,从开始的图纸审核交流、施工组织设计,一直延续到施工中进行的各种洽谈的管理、质量检验,乃至于工程结束后,竣工验收中使用的技术,都需要进行技术管理。

在技术管理的三个时间段(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阶段)要进行的技术管理工作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在施工准备阶段完成技术管理体系建设,明确技术和质量的管理制度,确定合格标准,并向各级、各岗宣明责任,采用责任制进行人员管理;制定项目质量计划;安排专业管理人员对项目的原始资料,包括项目所处自然环境与项目的技术和经济条件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进而制定多个施工技术和人力安排方案,制度设备使用,材料调配、工期安排方案,最后选择最优方案,在其基础上编制出合理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文件;准备阶段组织施工人员对图纸进行会审,保障图纸设计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深入学习需要使用的各项技术。从方便施工、加快进度、提高质量、降低成本为出发点寻找优化方案;安排人员对接企业技术部的技术交底。以上工作是准备阶段需要进行的技术管理工作重点,对接下来的工程都起着引导的作用,因此必须要对施工中的各项信息进行采集,做好准备工作。

第二,项目工程施工阶段在各工序、分项、分部工程施工前编制、审核施工技术措施、施工技术方案,并确保方案经济合理性;将工程进行分包前,需要对分包的承包商资质进行审查,确定其具有足够的能力来完成施工任务;动工前做好技术交底。施工中保持对施工情况的动态监控,随时监管各分项、子项的施工过程和最终产品的质量进行控制,尤其是在施工的关键工序、隐蔽工程以及“四新”计划用品方面,要着重进行质量检验,严厉杜绝不规范操作出现,发现质量问题要立刻进行处理,不能拖延接下来的工序。对发现的问题要进行仔细的分析,找出成因,并研究解决方案和防范措施,做好事故档案记录,以免再次发生类似的问题。在工程中出现必须变更的情况,需要和参与建设的各方面进行协调,编制正式的工程变更资料文件。需要进行相关的经济技术分析,对施工中的情况进行收集、整理,确认材料,编制技术资料台账,项目中使用的检测、计量工作需要进行技术管理。保证工程项目始终满足现行规范和技术标准的要求。在这一阶段,动态监控是非常重要的,要对施工过程、过程产品和最终产品进行持续的监控,确定各部分都满足质量计划的要求。

第三,项目竣工后仍要继续进行技术管理工作。这一阶段,技术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对工程技术的各类档案资料进行整理和归档。同时,在这一时段内,应该完成对“四新”应用项目的技术经济分析和评价并进行总结和归档。对施工过程中采用的管理方法效果、施工中使用的技术效益进行分析,总结其能够发挥的效果、适用条件等,再将档案进行归存。施工中发生的问题要进行总结归类,并将分析结果进行总结和再教育。如果在施工中运用了新技术或新材料,还要针对这些技术和材料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和总结,编制标准适用计划,方便下一次使用。这一阶段的总结是整个项目工程能为企业带来的最大核心竞争力,也是在建筑企业中最常被忽略的管理工作。这一阶段的总结工作是之前进行的技术管理工作的总结,在之前管理工作中发现的、有用的经验、技术需要在这一阶段得到汇总和书面确定。这是全面质量管理活动中两个PDCA循环之间的衔接阶段,是提高管理水平的一个关键环节。

3 建立健全现代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和管理策略

3.1 明确技术管理的职责,注重技术水平的提升

3.1.1 以法治企,强化落实。在建设企业中建立健全各级管理部门的制度,重视技术管理体系建设,采用责任制,将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明确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范围。企业要安排入职员工学习企业管理规范,尤其是参与施工管理的工作人员,应该认真仔细地进行相关规章的学习,确定各施工工序中的技术管理方法和标准,以此为据进行施工管理和验收工作。

3.1.2 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经验,企业通过学习、交流、技术引进等方式,提高企业员工技术管理平均水平,并培养高素质人才,扩展企业的发展前景。提高人员对项目突发事故的应对和处理能力,能够提早发现事故的源头并消除故障,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3.1.3 通过技术管理,探索、研究与推广新技术的应用,在建筑行业中占据优势地位。

3.2 不断加强对技术工作的管理

建筑工程具有长期性,管理工作也必须持续同样长的时间。技术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在管理过程中要不断地建设、加强,充分发挥技术人员和工人的主观能动性。工作重点主要有以下三点:

3.2.1 国家和建筑主管部门一直在不断完善和更改各项规范、标准和规定,企业要不断学习和掌握这些法规,及时对管理制度进行调整,在施工中按照管理制度进行工作,保证各项管理工作有依据、有法度。

3.2.2 对工程建立定期检查制度,按照制度对施工项目进行管理。需要对施工管理团队效率进行评比,达到肯定成绩、以利再战的目的。

3.2.3 注重人才,人是企业的主体,高素质的人才是企业的重要财富。建筑企业中,管理人员的培养和引进相对是比较薄弱的,这导致建筑企业的管理水平普遍较差。企业应该不断发现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保证自身的人才储备,不断提高员工的素质,才是企业长远发展的正确方法。

4 建筑企业技术管理的创新和完善

为了提高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工作进行规范化整合,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对技术管理进行创新和完善是非常必要的。建筑企业在施工中必须要严格遵循国家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并根据建筑业中的相关指标来组织工作人员进行施工。建筑施工的主要任务是安全、高效、经济地完成工程建设。为了完成任务目标,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必须达到一定水平。建筑企业所具有的高素质人才储备是企业市场竞争力指标的一部分,企业必须要重视这一项工作。想要实现长远的发展,建筑企业必须要进行长远的规划,根据自身规模和实力做出一份行之有效的人才发展管理计划,以达到合理培养和使用人才、发展自身的目的。

5 结语

现代建筑企业管理中,技术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应该受到高度的重视。技术管理工作能够帮助企业提高施工技术和质量。技术管理水平的提升需要企业管理层不断努力,高层管理结构需要提供支持,不断进行管理优化,最终实现企业高质量施工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慕容洋洋,江山,苏宁.加强现代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推进建筑企业经济发展战略[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3).

[2] 吴俊贵,苏华,金山.现代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在施工生产中的科学应用研究[J].时代建筑,2015,(3).

上一篇:建筑工程施工总结范文 下一篇:市政道路施工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