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专业专业技术总结范文

时间:2023-11-20 17:38:13

船舶专业专业技术总结

船舶专业专业技术总结篇1

关键词:船舶电子;船舶工业;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2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7-0160-02

引言

船舶电子是船体电子控制装置和船载电子控制装置的总称。据统计,船舶电子产品价值约占整船价值的15%。虽然船舶电子产品总体市场规模不是很大,但对船舶工业的影响却不小,特别对中国船舶工业来说,船舶电子产业落后仍是制约船舶工业发展的一大瓶颈。2011年,全国造船完工量7 66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6.9%,但船舶电子产品本土化率还不到10%。加快发展船舶电子产业,提升中国船舶电子产业的规模与水平,已成为中国船舶工业转型升级的当务之急。

一、船舶电子产业现状分析

船舶电子产品的高端市场主要由欧美国家掌控。目前,船舶电子产品的生产主要集中在德国、英国、丹麦、挪威、美国、加拿大、日本和韩国等发达国家。中国虽然在柴油机、发电机组、螺旋桨等船用配套设备的研发制造水平上有了很大提高,但船舶导航设备、通信设备、操舵系统、控制系统等船舶电子产品还多采用国外的产品。

由于没有掌握核心技术、专业人才缺失、研发投入不足、技术壁垒难以突破、产业链协同程度低等原因,使中国船舶电子产业仍处于产业链低端。虽然中国已进入国际造船大国行列,但国内船舶配套产业却非常弱小。国内造船企业普遍从发达国家进口船舶电子设备,致使采购成本居高不下。一些关键的高技术、高附加值的船用设备和部件国内没有能力生产,只能依赖进口。这与中国船舶工业的迅猛发展形成了强烈反差[2]。

国产船舶电子设备存在缺乏核心技术、没有品牌、没有国际性的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网络,存在产品单一、技术水平低、工艺落后、可靠性差等突出问题,基本上还处于学习跟进阶段。国内船舶电子企业以国外产品为主,自主研发的产品很少。国内能自主研制的产品仅有磁罗经、陀螺罗经、计程仪、测深仪等,且只能在部分国内船舶上使用。国内船舶电子企业一般只能提供单个零星产品,而且在产品技术性能、质量、品种和规格方面与国外同类产品比较存在着很大差距。江苏、上海、辽宁、山东等地的船舶电子企业陆续引进了一些国外厂商或进行合资合作,但大多是一些非核心的技术和产品。在雷达、GMDSS设备、自动舵等方面,由于国外船舶电子企业一般不愿意签署专利转让协议,使中国难以引进先进的船舶电子技术。

是否提供全球性的维修服务保障,是国际大型船舶修造企业选择船舶电子产品的重要因素。国内大多数船舶电子企业没有能力建立全球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网络,影响了自有品牌提升和国际市场拓展。国内船舶电子产品要想进入国际市场,必须经国际著名船级社的认证。即便产品质量过硬,通过了国际著名船级社的认证,但没有完善的全球服务网络,也难以打开国际市场,进入大型船舶修造企业[2]。

二、船舶电子产业发展对策

1.提升创新能力。加大对船舶电子产业自主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鼓励整车企业和船舶电子企业研发新技术、新产品。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等多种途径提高船舶电子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并处理好消化吸收与自主创新的关系,积极寻求获得技术溢出的途径。组建船舶电子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针对产业发展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有效整合研发资源,进行联合攻关,并实现成果转化。加强船舶电子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和知识产权服务,开展针对船舶电子产业的专利信息服务,提高船舶电子企业专利信息利用水平。

2.选准发展重点。目前,中国船舶电子产业面临诸多历史机遇,如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出现,国际航运业对船舶需求旺盛,智慧海事建设的推进,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等。本土船舶电子企业要抢抓历史机遇,选准发展的重点和突破口。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载货轮、客轮、中低档游艇作为国产船舶电子产品应用的突破口。大力研发船联网、智能船舶、智慧海事所需的船舶电子产品,不断满足航运公司和海事部门对船舶航行的安全性的要求。

3.完善产业链条。提高船舶电子化水平是整车企业夺取未来船舶市场的重要手段。组织供需对接会、专题研讨会等,促进造船企业与船舶电子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鼓励造船企业与船舶电子企业合作开发船舶电子产品。对于双方合作项目,在申报电子发展基金等政府财政资金时予以优先考虑。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组建船舶电子产业联盟,加快船舶电子产业集聚,推进船舶电子产业链协同。支持国内大型船舶电子产品制造企业建立全球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网络。

4.加强人才培养。把船舶电子专业人才培养纳入装备制造和信息领域国家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信息领域高技能领军人才培养工程等人才计划。鼓励有条件的大学设置船舶电子专业,开设船舶电子类课程,邀请船舶企业相关骨干技术人员充实师资力量。鼓励有关高校的船舶工程专业学生选修电子工程专业课程,电子工程专业学生选修船舶工程专业课程。鼓励造船企业、船舶电子企业与高校联合培养船舶电子专业人才。鼓励高校在造船企业、船舶电子企业成立船舶电子专业学生实习基地[3]。

结语

船舶电子化的程度是衡量船舶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未来造船业的竞争,主要体现在船舶电子技术的竞争上。2011年4月印发的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财政部、商务部、国资委《关于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快汽车电子、航空电子、船舶电子等产品的开发和产业化。中国造船业的高速发展极大地刺激了对船舶电子产品的需求。为此,要抓住历史机遇,把大力发展船舶电子产业作为推进船舶制造业两化深度融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内容。

参考文献:

[1] 洪杰.核心技术缺乏 乃中国船舶电子之痛[C]//2010年国际船舶配套产业发展论坛论文汇编,2010:178-180.

[2] 王业虎.中国企业进入船舶电子及导航设备产业之形势分析[J].金融经济,2008,(14):178-179.

[3] 胡冠山,周应兵.船舶电子电气人才培养措施的研究与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1,(17):195-195.

Strategies of Ship Electronics Industry Development

JIN Jiang-jun

(China Center for Information Industry Development,MIIT,Beijing 100846,China)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ship electronics industry wa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reflecting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ship industry.In this paper,firstly,the status quo of ship electronics industry was analyzed,the main problems of ship electronics industry were pointed out,such as the ability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is weak,low-end products,lack of global marketing and service network,lack of professional personnel.Then some countermeasures to promote ship electronics industry were proposed,such as enhance the capability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choose development priorities accurately,improve industrial chain,promote personnel training.

船舶专业专业技术总结篇2

现将这些年来主要技术工作总结如下:

一、船舶建造检验工作

船舶建造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船舶的使用寿命和营运安全。船舶建造质量主要由图纸设计、建造工艺和检验监督三方面决定,而船舶在建造过程中是否按图施工、是否按认可或先进工艺施工,等等,这些都与验船师的责任心和业务水平有关,可见验船师的检验工作直接关系到船舶的建造质量。在**年至**年实习和工作初期,我分别在XXXX船厂、XXX船厂、XX船厂对船舶设计、放样、装配焊接等等船舶的工艺流程进行了实践。并跟随验船师对包括千吨级“XXX五运司8”等几十艘建造船舶进行了实践检验,把握了辖区内船舶的建造检验技能。在任助理工程师几年来,独立检验建造船舶二十余艘,其中包括客船、货船、工作船等类型。在工作中,我充分熟悉到科学的工作程序和严格的治理是保证船舶建造质量的重要,原来部分船厂治理较为混乱,检验发现问题,产生返工现象较多,影响了船舶建造速度和船厂的效益,在工作中我经过思考,与船厂协商,制定出“技术工人-----船厂质检员-------验船师”的三级报检制度,有针对性的把规范要求发放到技术工人手中,在船舶建造中的几个重要步骤按三级报

任现职以来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检制通过检验后,方能进行下步施工,实践证实,采用这个措施后,返工现象大大降低,提高质量和效益,收到了船厂的欢迎。船舶检验过程其实是执行规范的过程,但执行规范决不是生搬硬套,而是在充分理解规范条文的基础上对问题做出恰当的处理。在检验工作中,我经常在保证满足规范的情况下,尽量考虑到船厂和船东的利益。一次在船舶改建检验中,该船进行加长、加宽,原实肋板强度不能满足要求,设计图纸原设计采用增加实肋板腹板高度的做法来满足要求,但在实际施工中,该设计工艺复杂,施工难度大,质量无法保证。我经过研究,提出在原实肋板面板上增加一扁铁,达到增加实肋板面板尺寸,满足强度要求的变更设计,该变更设计得到上级检验部门的审核通过,施工上大大减少了强度,加快了施工进程,船东、厂方均很满足。

在工作中我非凡注重对发现问题进行研究,想方设法解决它。一次在“XXX181”倾斜试验中,把移动到船舶另一舷的压铁移回原处时,船舶没能完全回复到原先平衡位置,保持倾斜了一个很小角度。开始以为船上物体滑移所至,但检查后没有。虽然只是很小角度,我并没有放过,相信其中必定有原因。打开舱室仔细检查,发现该船在尾舱内有一隔离空仓,为了让船舶试航时能在空载情况螺旋桨不露出水面保持航行性能,船东对该舱进行灌水压载,使船尾部加大吃水。倾斜试验前船舶曾进行排出仓底水但没干净。倾斜试验时,该舱内积水移向了另一边,在将移动到船舶另一舷的压铁移回原处时,由于船底纵向骨架的阻拦,虽然在骨架间有流水孔,但回流速度缓慢,致使仓内一边积水使船舶没能回到原平衡位置,保持了一个很小的倾斜角度。问题缘由找到了,我即要求船舶清空该仓内积水后重做试验,结

任现职以来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果令人很满足。在检验隆安船厂建造的“隆安水运12”船时,进行操舵试验过程中,发现左右满舵时舵杆明显摆动,经反复试验观察,发现产生摆动的原因是由于尾封板结构布局不太合理,下舵承座安装位置处于扶强材之间,在满舵时舵杆牵拉尾封板产生较大弹性变形所致。考虑到内河船操舵频繁,经常大角度操舵,受力较大,故提出在下舵承位置的尾封板内侧加设舱壁水平桁的措施,厂方采纳了我的意见。后经重新试验,情况良好,该船营运多年来,舵系从未发生问题。

二、营运检验

营运船舶的检验是船检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船舶检验的实际工作中,很大一部分工作是对营运船舶的检验,而且营运船舶的技术状况较之新建船舶更为复杂,在业务技术水平方面对验船人员的要求更高。因此,从事营运船舶检验的验船人员不但要把握和运用有关新建及营运船舶检验的所有规范规则和规程,而且必须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现场处理问题的能力。任助理工程师以来,我共对船舶进行营运检验1000艘次,包括客船、普通货船、油船、工程船、拖轮、汽车渡船、砂石船、乡镇圩横渡船等船舶类型,在工作中,一如既往的认真细致,善于思考,发现问题及

时加与解决,清除了大量事故隐患,保证了船舶的安全航行。九七年十一月,我在检验“XXX水运001”船时,发现货舱口纵桁有变形现象,仔细查看,发现舱口端横梁尺寸较小,强度不能满足规范要求,我提出在货舱区左右增设支柱的办法来进行解决,经过这些年的跟踪检验,没发现该船货舱区出现变形现象。二00一年八月,我在检验“XXX水运188”船时,凭我对规范的熟悉和经验,敏锐的感觉到这条长度在30余米的船舶所核定的B级300mm干舷值不能满足规范要求,翻阅该船的干舷计算书,果然发

任现职以来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现计算错误,随即要求该船重新进行了干舷核算,消除了事故隐患。

在检验“田阳22”船时(该船为吸斗运砂船),船主为了节省投资提高经济效益,未经批准在机舱前壁处增设一较大敞口水箱,让货舱砂水流到水箱,在由主机带动水泵把砂水排除舷外。我认为该船在进行吸砂作业时,不可能一直开动主机排水,且该水箱为敞口水箱,万一有其他原因,不能及时将水排出舷外时,水将进入机舱,严重影响船舶安全,故提出拆出水箱保证舱壁水密,增设一套排水设备,避免了一起潜在可能发生的沉船事故。

九十年代前期,水运事业发展迅猛,大量违章建造船舶流入市场进行营运,这些船舶由于天生不足,存在着大量结构技术缺陷,给营运检验工作带来沉重压力。我在营运检验中,抓住船舶进行非凡检验上厂的机会,严格按检验规程进行检验,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对后天难于纠正的缺陷,在不违反规范的情况下,采用变通处理,签发大量《检验意见通知书》,纠正了船舶原建造存在的大量缺陷,基本清理掉了船舶历年的检验遗留问题,为船舶的安全航行提供了技术保障。

三、公正检验

几年来共进行公证检验15艘次,作出的技术结论均作为理赔的依据之一,从没引起争议,同时,还从船检的角度协助海事部门分析事故原因,提出建设性意见,均被采纳作为结案的依据之一。如在对“XXX水运035”船的公证检验,该船发生触礁事故后上排,我到现场进行公证检验,通过细致检查,发现主甲板下约180mm处有一条长焊缝,怀疑船舶已经过改装,重新丈量主尺度后,发现该船型深确实比证书记载增加了180mm,在事实面前,船主也不得不承认该船确实经过私自改装,确认了该船吃水超过航道水深是导致触礁的原因之一,为理赔和海事结案提供了依据。

任现职以来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四、乡镇船舶整顿检验

由于历史遗留的原因,**十年代初本航区有大量无证乡镇运输船舶违章航行,这些船舶技术状况都比较差,是水上交通安全的极大隐患。几年来我作为船检骨干,参加了对XXX江流域、水库乡镇船舶的9次整顿工作,检验船舶400艘次。乡镇船舶的检验发证是检验工作中的一个难点,这些船舶私自建造,无图纸资料,必须经过实船测量得出一些原始数据进行计算。我在对这些船舶进行检验时,既是进行技术把关,又进行帮助。通过限制航行时间,限制航线,增加干舷等方法对船舶提出一些限制条件,保证船舶的营运安全。在检验“XXX024”船时,在稳行核算不能满足要求,我经过分析,提出在该船舱底加设固定压载,降低船舶重心,经再次核算,满足了要求。在工作中我注重到辖区内乡镇圩渡船赶圩均携带有农产品等货物,提出将客舱区划出一定区域进行货物的放置,前部载客、后部载货,载货量根据实船统计资料选定,同时兼顾了载客和载货,又避免人货的混装,在稳性核算时设计加入货物进行核算,符合了实际情况,更有利于保证安全。在乡镇船舶检验中,由于大部分船主素质普遍较低,对船舶只有一些感性熟悉,对在乡镇船舶存在的缺陷,如舱壁的水密性、舵链的隐患、安全、信号设备的配备,我都能耐心、细致地进行说明,使船主真正在思想上熟悉,主动纠正船舶存在问题,现在辖区内乡镇船舶的技术状况得到了很大提高,几年来没因船舶技术状况出过事故。

五、船舶设计

由于地方船厂技术人员的缺乏,本着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我利用自身把握技术,帮助进行过多艘船舶船体设计,包括800吨改建船、1800吨改建船、35米甲板横渡船等多种类型船舶。多年以来,我所设

任现职以来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计的图纸符合国家颁布的技术规范要求,并均通过了上级船检部门的审核。同时,按我所设计的图纸进行建造、改建的船舶,或按我所设计船舶图纸进行技术改造的船舶,其技术状况良好,没有发生技术质量事故。在船舶图纸设计工作中,我始终追求科学、合理的目标,使安全保障和经济效益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得到船方的肯定和欢迎。在参与船舶设计的过程中,我积累了船舶图纸的审核经验,具备了内河船舶图纸(船体部分)审核的能力。

六、学习和提高

船舶检验是一项技术很强的工作,同时又是一项治理工程,要做好船舶检验,必须把握大量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我从船舶检验专业毕业,在多年工作中一直抓紧空余时间进行学习,通读和熟悉各种规范及有关专业知识。并通过自学,利用所学知识,编写了“吨位丈量”等计算机程序,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目前正参加武汉理工大学船

舶工程本科专业的学习。多次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并都通过了考试。在不断的培训学习和自己努力,业务水平不断提高。

船舶专业专业技术总结篇3

舟山修造船企业急需船舶电气高技能人才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全球航运业受到沉重打击。在全球船市低迷期,作为舟山主导产为的船舶修造业正处于一个从大规模发展向提高技术、质量的阶段。这是一个有很大上升空间的阶段,也就是说船舶行业要转型升级。目前舟山的船舶行业已能够制造丰富的系列船型,制造效率高、制造经验丰富、总量大,也已经有能力制造高附加值的船舶。船舶企业在现有基础上,一定要不断提升管理水平的生产水平,在制造工艺上重视技术的更新。例如现在的数字化造船、模块化造船都已经是创新型船舶企业的成熟技术。船舶行业的转型升级,就需要一大批高素质,高技能型船舶专业人才的支撑。但是船舶电气技术人才非常紧缺。通过对舟山船舶企业调研,发现需求有一定船舶电气专业理论知识,能够独立处理船舶电气自动化设备维修、具备较好的英语沟通、书写能力的专业人才,舟山地区缺口达300人左右。

目前船舶电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针对目前船舶修造企业对船舶电气专业人才的需求,目前船舶电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一)教学内容重点不突出,课程设置欠合理船舶电气专业教学以船舶电气设备安装、使用、故障排除、自动化装置应用等为主,其特点应突出“能力本位”,注重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等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目前,该专业教学重心放在船舶电工工艺、船舶电力拖动、船舶电气设备维修、船舶电站、船舶信号及系统理论教学上,而在船舶自动化设备故障判断与排除、电子学、自动控制理论、计算机应用、轮机自动化等课程的还有所欠缺,导致船舶电气自动化方面知识薄弱。调查发现,已毕业学生普遍欠缺PLC编程维护及保养、船舶电气自动调节装置安装使用、电路识图、常见电力设备故障排除等的理论与实践知识,进而限制其实际能力的提高。另外,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及舟山群岛新区建设国际化港口的需要,学生英语水平的急待提高,特别是专业英语的强化显得尤为重要。

(二)师资力量有待加强船舶电气工程技术是船舶类专业的一个崭新的方向,师资配备对专业建设的影响较大。目前,船舶电气专业教师配备较少,工作量饱和,导致教师外出培训较少,专业技能提高进度较慢,不能适应日益加快的专业建设需要。

(三)实训设施不完善船舶电气学生必须通过实验实训才能对理论知识有更深入地了解,并且可用于实际操作中,是“能力本位”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法。实验实训设施对提高学生技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决定学生的动手能力,直接影响船舶的修理甚至航行安全,因此改善实训设施是实施实践技能培训必不可少的环节。

(四)实践技能培养教学效果不佳随着船舶技术的发展,船舶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船舶电气的应用日益重要,但所毕业学生却不能完全胜任船舶电气的各项实际操作。这与该专业实践教学时间短、项目单调、内容陈旧、教学深度不够有极大关系,需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改善现有培训方式,特别是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船舶电气设备的运行和维修上非常重要。基于以上不足,本文结合舟山群岛新区特色,就教学模式、师资建设、实验实训场地建设、实习实训项目四方面综合研究船舶电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培养的舟山特色的创新型船舶电气人才提供新的思路与策略。

对人才培养改革采取的措施

(一)“能力本位”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开发了解船舶电气专业实际工作中的典型工作任务,并针对各项特点分析归纳,实现课程结构和工作体系的无缝对接,充分体现课程定位的实践性、职业性和开放性。根据典型工作任务设置,以“能力本位”为导向,设置符合专业核心课程学习的学习领域和学习情境。如在电工电子产品的制作和调试中,设置学习领域和学习情境如下:1)安全用电及触电急救;2)照明线路、三相电路安装;3)低压配电箱的安装及低压电器的使用和保护装置的检测;4)直流稳压电源制作和调试;5)单管放大电路的设计、制作和调试;6)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制作与调试;7)功率放大电路的设计、制作和调试;8)交流调光灯的制作与调试等。PLC控制与调试中,设置如下:1)电动机控制系统编程与实现;2)送料小车自动往返控制系统的PLC设计;3)T68镗床主轴电动机的PLC控制设计;4)冲压机床液压油缸控制系统的PLC设计等。船舶英语课程,设置如下:1)加强专业英语教学,特别是口语教学,以简单句表达相关意思;2)组织学生参观船舶企业,通过与船舶人员英语交流提高英语技能;3)邀请大型船企的船舶人员来校进行英语授课以提高专业英语教学水平。通过典型工作任务与课程实践相结合,突出“能力本位”为目的的教学任务,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以“做”为主、以培养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模式,层层递进,使学生所学理论知识能更好地应用于实践工作中,达到船舶电气理论教学的需求。

(二)加大师资培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船舶电气技术是船舶专业类中一门崭新的学科,且发展迅速,对师资力量要求较高。因此,拟委派专业教师前往江苏科技大学或上海海事大学进行学习交流,或以访问学者形式对外交流。另外组织专业教师前往大型船舶企业实地考察,学习运行中船舶电气设备状态和维修,深入体会船舶电气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设置“能力本位”导向的专业课程。通过培养,将提升整体船舶电气专业教师的业务水平及“双师素质”能力,更新教学观点和理念,使船舶电气教学更好地适应船舶企业的要求。

(三)针对性完善实训设施船舶方面设备庞大,船舶电气设备又具有其独特性,其建设资金大,如何应用有限的资金完成有代表的实验设备并满足日常船舶电气实践教学需要,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非常重要。因此,我们在实训设施建设中注意针对性和有效性,并对实训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如以主机遥控系统模拟实训建设、电机拖动实训为基础的新模块增加等,以最少的资金需求完成实训的配备。

(四)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以提高实践技能培训教学船舶电气实践技能培训教学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项目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尽可能做到有问题去实践。一方面,通过提高实训课程,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设置船舶电气相关设备故障,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及钻研能力;利用网上教学平台,建立网上虚拟实验室,为学生自主学习船舶电气专业实践创造条件。另一方面,积极与船舶企业联合,建立实习基地,安排学生于学习中及学期末去船舶企业进行交替实训和顶岗实习,强化学生的岗位技能培训,实现零距离上岗。如我校与舟山常石集团有限公司、舟山万邦永跃船舶修造有限公司、舟山扬帆集团等签订学生就业实习的协议,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真实岗位工作任务为载体,设置实践教学训练项目,强化船舶电气专业学生实践能力。

结束语

通过对教学模式、师资建设、实验室建设、实习实训项目四方面的综合改进,立足“能力本位”,以强化实践知识为教学需求,探索出具有一定管理维护、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能独立承担相应工作的船舶电气人才培养方案,以满足舟山群岛新区开发背景下对船舶人才的需求,更好地为船舶业的发展服务。

船舶专业专业技术总结篇4

一个名字下的多个方向

近几年,随着中国造船业快速发展,特别是国家重视开发海洋能源,现在开设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学校已不少。这些院校主要集中在沿海城市,如上海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天津大学等,也有因为当年国防建设等历史原因而设在内陆城市,如中国石油大学、重庆交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核心是造船与海洋工程。在造船的方向上大致分为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和轮机工程,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研究的是各类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物的设计研究、制造技术和工程管理;而轮机工程研究的是船舶主机及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与性能、动力装置系统优化与环保设计、推进系统稳定性、动态匹配特性的计算机仿真技术及控制策略、动力装置计算机监控及故障诊断技术等。部分院校如上海交通大学还增设有水声工程,而天津大学则增设有国际航运管理方向。在海洋工程方面则又分为海岸工程、近海工程和深海工程。海岸工程主要包括海岸防护工程、围海工程、海港工程、河口治理工程、海上疏浚工程、沿海渔业设施工程、环境保护设施工程等;近海工程又称离岸工程,主要是在大陆架较浅水域的海上平台、人工岛等的建设工程,和在大陆架较深水域的建设工程;而深海工程则包括无人深潜的潜水器和遥控的海底采矿设施等建设工程。

一个多密集型的热门专业

在入学的第一堂课《船舶概论》课上,老师就告诉我们:“造船行业是个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劳动力密集型的行业。”我们也俗称三大密集型行业。这三个密集型也为我们指明了学习该行业的方向。

资金密集型:现在的造船行业已经是个充斥资本的行业,是个全球化的协作的行业,所以我们开设有国际贸易与金融、海商法、工程经济和管理基础等涉及金融知识的课程,某些船舶院校的研究生甚至开设有“船舶融资”方向。中国目前在全球的造船产业链中主要负责组装船体环节,产业链中最上游的资本运作还控制在某些传统船舶强国手中,说当今的造船产业就是个“资本游戏”也不为过。

技术密集型:随着全球化贸易和海洋开发的需要,船舶与海洋工程的技术越来越先进,可以说造船工业反映了一个国家重工业的水平,尤其是海洋工程更是重工业发达的表现。所以在大二时我们就开设有船舶原理、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设计、现代造船技术等专业课程,为的是能早日掌握造船的核心技能。举个例子,海洋钻井平台的核心技术至今是少数几个国家控制,并且结成联盟进行技术保护。当我们在新闻中看到中国建造了新型“深水海洋平台”,其实里面的关键技术和设备都是进口的,我们的船厂甚至是在亏本接单建造,为的是通过这些工程项目积累经验。

劳动力密集型:从古至今造船行业就是一个劳动力密集型的行业,虽然随着技术的革新,很多需要人力完成的工程已经由机器设备来代替,但随着船舶的大型化和市场巨大的需求量,一般船厂仍然是成千上万的工人在船坞或船台热火朝天工作的场面,很多关键的部位仍然要靠技工去焊接和组装。随着技术的发展,可能会有更多的机器人来代替人力,韩国和日本已经非常普遍地使用造船机器人来完成一些工序。将来“劳动力密集型”会转变成“机器人密集型”的行业,因此我们又开设有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系列、自动控制基础等课程。

除了上述课程和数学、外语、力学、计算机等公共基础课外,主要技术基础课与专业课还有:结构力学、流体力学、船体结构与制图、船舶静力学、船舶快速性、船舶运动学、船体强度与振动、船舶设计原理、船舶设备、船体建造工艺等。由于我国的造船业相对落后,而很多文献都是从国外获取,所以掌握一门以上的外语尤为重要。

一条宽广的就业与考研之路

在就业方面,方向大概分为五类。一是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物的研究设计。如果选择这个方向的话,要付出比其他人更多的努力,读研读博都是需要的,毕业后可以进入各种设计所或者是船厂的研发部门。二是船舶建造。这个就不用说了,即便是上海交大、哈工程之类的大学,毕业生一般也得在船厂的生产一线晒几年太阳,做监理之类的活。熬过几年,则有很大的机会进入中层的管理层,但是个人努力是很重要的,现在的船海工程毕业生主要流向的就是这个方向。三是船舶检验。毕业之后可以进入各种船级社,像英国劳式、德国bv等。检验师的待遇是很优厚的,但是对毕业生的要求也更高,本科生一般没有机会。四是船舶的使用与管理。个人感觉这个方向主要还是看情商,已经有点商学的味道了,工作中使用的知识多半是管理学的,有没有管理者的能力就看你自己的造化了。五是船舶的修理。这个方向较少人问津,工作单位也是船厂,因为我国的修船业没跟上造船业的发展速度,船厂的修理部门是很忙的。在那里工作也是比较辛苦的,但是机会也很大。在深造方面,到美国、加拿大、英国、挪威、德国、日本等传统造船大国留学将会为你的就业之路扫清一切障碍,如果选择国内院校,挂着国家重点学科名头的上海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将是你的首选,而拥有二级重点学科的大连海事大学、江苏科技大学、海军工程大学等也是不错的选择。

需要说明的是,在这个产业链中像中海油、船东、船舶融资银行这些购船者属于产业链上游,船厂、设计所、船级社是为购船者服务的,而船舶经纪人是为他们牵线搭桥的中间人,每个环节都需要这个专业的学生,所以希望大家在学生时代就能有意识地了解行业的发展动态,为自己的事业提前做好准备。

船舶专业专业技术总结篇5

关键词:船舶产业;科技创新;共性技术;研发

Development Status and Trend of Shipbuilding Generic Technology in GSI

WU Manjun

(Guangzhou Shipyard International Co., Ltd. Guangzhou 510382)

Abstract: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generic technology are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shipbuilding industry and only by promoting it could China be No.1 shipbuilding country in the world.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upgrade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shipbuilding generic technology in China by the example of Guangzhou Shipyard International Co., Ltd. (GSI).

Key words: Shipbuilding industry;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Generic technology; R&D

1技术创新体系及造船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现状

1.1企业总体概况

广州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广船国际)是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属下的华南地区重要的现代化造船核心企业之一。广船国际以造船为核心业务,专注于开发和建造以灵便型液货船为主流的各类中小型船舶。公司先后被评为广东省20家装备制造重点企业、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中国品牌500强A级企业、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和广东省100强企业、广州市创新企业。目前公司在灵便型液货船市场的占有率居全国第一,世界第三,公司将致力于成为“全球中小型船舶市场技术领先、服务卓越的知名企业”,成为华南地区重要的特种辅船建造和保障基地,最终形成造船、重机、服务、海工四大业务格局。

1.2企业技术创新概况

1)公司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1 022人,占职工总数的30%;其中研发人员753人,占职工总数的23%。公司有高级职称120人,中级职称226人,初级职称1 094人。

2)公司研究开发机构技术中心为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于1996年开始进行建设,在国家和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技术中心已获得较大发展,成为华南地区最具实力的船舶产品开发和设计中心之一,广东省首批5个重点工程技术中心之一。

技术中心设计技术力量雄厚,拥有设计人员600多人,其中主办设计师以上人员207人,本科以上学历的有380人,具有同时进行3型6万吨级以上油轮和货轮等船舶的技术设计和生产设计能力。此外,我公司十分重视研究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技术中心购置了承担高新技术船舶研制所需要的关键试验仪器、检测系统、试验机械等,技术中心现有NAPA、TRIBON-M3计算机软件系统,可设计符合世界各主要船级社规范的各种船舶。

3) 广船国际获得授权的专利共75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67项,外观设计专利3项。

4) 广船国际参与或主持国家和行业标准制定,见表1。

5 )广船国际拥有经认定的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11个,注册商标54件。

1.3造船产业共性技术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为提高船舶工业自主创新能力,突破瓶颈制约,掌握核心技术,增强技术储备,为赶超日韩奠定坚实基础,就要从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出发,努力突破重大关键、共性技术,支撑产业的持续协调发展。“十一五”期间,信息集成、精度管理、敏捷造船等关键技术已取得一定突破,为全面建立现代造船模式提供了科技支持。

未来除了重点加强支撑船型开发的基础共性技术研究外,随着安全与环保技术成为世界船舶科技发展中的新热点,面向未来市场、顺应发展趋势的绿色、安全技术研究也将是产业共性技术研究主攻方向。

需求较大的共性技术包括:主流船型水动力性能预报优化技术,结构设计计算新技术,开发船舶技术性能数据库和结构数据库。针对国际公约、规则、标准、规范等开展基础性研究,船舶设计新理念及设计技术研究,船舶安全性及风险设计技术研究,提高推进性能的新技术应用研究,防污染技术研究。加强海洋工程装备基础技术研究,初步建立支撑海洋工程装备开发的基础性技术平台。先进工程管理技术及船舶企业信息化工程应用技术。

2“十一五”期间广船国际组织产业共性技术开发的举措和成效

2.1自主开发及通过技术引进获取产业共性技术

广船国际“十一五”期间在产业共性技术开发方面的项目主要有“造船并行工程技术研究”、“现代造船模式示范应用的指导书研究”、“造船设计、制造、管理一体化数字平台技术研究”、“造船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开发和应用”、“不锈钢防腐蚀性能研究”、“十一五安全环保技术和质量标准研究”、“高效焊接技术研究”、“分段与管子敏捷生产方式的研究”、“推进应对PSPC工作研究”等。

2005年9月~2007年12月,公司承担了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委托的“敏捷造船关键共性技术研究”科研项目第七专题“现代造船模式示范应用的指导书研究”中的五个子课题,通过管系、功能单元设计指导书、集控室总组壳舾涂一体化作业指导书、主机组装和吊装作业指导书和主机调试作业指导书的研究和成功应用,为公司培养了一批了解和熟悉现代造船模式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人骨干,带动了公司建造技术的发展,也为国内同行企业同类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行性方案,促进我国船舶建造技术和水平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2005年6月至今,公司承担了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委托的国防科工委“高技术船舶科研计划”项目“造船设计、制造、管理一体化数字平台技术研究”的分包项目,通过“造船设计、制造、管理一体化顶层设计”、“船舶产品数据管理系统建立和应用”、“船体设计、制造、管理一体化系统建立和应用”、“船舶产品数据交换平台建立和应用”、“项目总体应用集成研究”五个专题的研究开发与应用,全面推进了广船国际造船数字化工作,目前数字化应用覆盖整个造船生命周期,包括初步设计、生产设计、产品数据管理、设计过程管理、物资物流管理、成本核算、成本预实和预算、财务管理、生产计划管理、生产过程管理、管加车间管理、船体车间管理、精度管理、质量管理等,并且初步实现集成应用,为提高设计、生产效率、缩短造船周期起到了重要作用。

广船国际将产业共性技术开发项目列入公司年度科研开发项目计划,从人力、资源、财力等方面保障科研开发投入。研究开发基础设施的不断更新换代保障了公司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研发、测试、工艺评定、理化试验等工作顺畅进行,严格的科研管理制度保证了共性技术开发项目顺利实施。

共性技术研究对改变了船舶建造方法,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了工人工作环境和条件,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缩短建造周期,降低造船成本,对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有较大的推进作用。

通过造船信息化共性技术研究推进深化设计、精益制造、精细管理,有效地缩短了设计周期,提高了物料集配率和船舶建造计划的正确性、可控性,使船台(坞)周期缩短30%~35%,实现5万t级舰船船台(坞)年产量17~18艘的目标,缩短建造周期25%~30%,每年节约设计、制造、管理等方面的工时、折算人民币约5 000万元。

2.2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当前广船国际面临着来自市场和产品技术研发领域的严峻形势和挑战,首当其冲的就是自主创新能力亟待进一步提升,掌握更多核心、关键、共性制造技术以适应和推进公司“十二五”战略规划的实施。

只有不断地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质量,加快数字化造船的步伐,缩小船舶设计上的差距,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但在技术创新的进程中,仅仅依靠企业自身的力量难以解决企业的技术资源严重不足的问题。现代造船企业向着总装厂的方向发展,必须依赖广泛社会分工基础上的大协作,充分整合社会资源。

由于目前我国不但缺乏关于船舶行业共性技术扩散的政策和共性技术供给的政策,导致企业获取共性技术的渠道狭窄单一,对共性关键技术的迫切需求很难得到满足,完全依赖企业自身的努力和积累耗费的时间长、研发投入少、研发效率低、扩散效率低;共性技术的研发模式和组织模式存在问题;政府在共性技术发展中的作用也存在问题;政府长期投入不足,特别是缺乏对共性和关键技术的持续支持;政府投入的配套或服务体系存在一定的不足。

由于共性技术有很强的外部性,因此会导致较严重的市场失灵。共性技术具有相当广泛的用途,可以在一个行业甚至多个行业得到应用。正因如此,单个公司不愿意或很少投资于共性技术研究也是一个大问题。

我国船舶基础共性技术研究薄弱。对国际新公约、新规范、新标准的跟踪研究力度不足,缺乏基础研究支撑,特别是节能环保技术研究和应用与国外差距大。另外,水动力性能、结构设计技术等基础技术研究水平仍须进一步提局。

放眼国外,船舶设计共性技术发展迅速。国外先进造船国家始终不渝地致力于船舶性能和结构先进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使船舶设计水平不断提高,船舶技术性能不断改善,新船型不断涌现,表现为:大力防止船舶性能和结构数据库,以此作为船型开发和优化设计的基础;船舶结构的直接设计计算法迅速发展并广泛获得应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进展迅速,许多理论方法已应用于船舶和海洋工程的设计;开发和应用减振降噪技术,提高船舶的舒适性和结构安全性等。

3 “十二五”期间技术创新体系提高与完善的主要思路及规划

3.1产业共性技术需求情况

为确保公司“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的实施,要加强基础技术、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增加技术储备。建立船舶性能和结构数据库,开发船舶线型和综合性能快速优化设计系统,加强推进、操纵、减振、降噪和结构设计计算等技术研究,构筑产品开发平台。船舶模块化建造技术、大型船舶结构分析技术等现代造船技术和造船基础共性技术。通过精细化设计、建造技术研究,重点突破和掌握安全、环保等基础共性技术,并进行前瞻性研究。为常规品牌船型的标准化/系列化开发、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的开发等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运用先进的分析与试验手段,采取实用的设计方法,形成高起点的各类船舶总体设计系统性技术。积极做好新船型的共性技术和基础技术的研究工作。重点引进消化吸收模块化舾装、高效焊接、切割等船舶建造关键技术和现代化造船生产管理技术,转换生产方式,提高建造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尽快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日本造船业在官产学研共同努力的基础上,通过将低碳船舶相关技术转变为国际新规则、规范的方式来提高世界造船产业竞争的门槛,并使已呈现出衰退迹象的本国产业再次获得国际话语主导权,在开辟了一个全新市场的同时,日本造船业正推动世界造船业的竞争进入一个更高的层次。

韩国造船业认为,一般商船市场是“血海”,而海工和高技术船舶领域则是“蓝海”。韩国造船业已跳出血海,其在造船高技术领域的优势地位已得到强化,其市场份额的变化将主要取决于中国造船业的技术发展程度。在常规船舶领域,韩国造船业将逐步向中国造船业让出市场份额,但韩国采取的低端能力转移策略将大大延缓韩国造船业市场份额的下降进程。

IMO、IACS等国际组织和各大船级社为改善海上安全性,包括船上人员的人命安全,船舶和所载货物的安全,以及船舶营运海域的环境保护,不断修改、完善SOLAS、MARPOL等规范、规则,提高船舶的技术标准;建立信息网络成为本世纪船舶设计的一个主要技术措施,致力于开发并建立船舶设计阶段的“信息结构”,包括3D建模、数据库、虚拟环境/现实、仿真、并行设计等许多关键技术的虚拟设计技术等。新船能效设计指数、目标型新船建造标准、强制提高新船噪声等级、油船货油舱耐蚀钢标准、未来完整稳性标准以及压载水公约的实施等等,由国际海事组织推动的一系列新标准和公约,如同一场即将袭来的风暴再次全面考验我国船舶工业。

面对日、韩的竞争及层出不穷的新公约、新规划和新标准,我国要加快应对力量的建设:首先要发挥顶层资源优势,组织专家组成技术战略研究团队,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利用各种平台宣示代表我国利益的观点与立场;同时,不断加强研究,积累经验,提高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的能力,增强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其次要集中优势力量,加快制订民船前沿科技发展规划,加强新船型、新系统的研发;同时还需要尽快建立信息交流沟通和资源共享平台,及时了解掌握国际海事组织规则最新动态及日、韩、欧造船界的应对措施。

“十二五”期间,广船国际也计划组织开发一系列的产业共性技术及重大关键技术、前沿技术,涉及较多的节能环保技术。

3.2 船舶产业共性技术支撑体系建设规划设想

要发挥企业在产业共性技术研究开发和投入中的主体作用,更有效地利用市场机制配置科技资源,国家的引导性投入主要用于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

“十二五”期间,广船国际将依托行业研发机构或高校,牵头或参与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以计算机技术、信息化技术应用为主要手段,以体制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和科技投入为保证,全面提升广船国际的科技实力。

同时,广船国际将积极倡导成立部级或省级船舶行业共性技术开发中心或战略联盟,联合各造船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优势,积极整合技术创新资源,在企业、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之间搭建有效平台,共同攻克行业关键性、共性技术难题,加快提升船舶产业技术创新整体水平。

此外,广船国际将进一步加强共性技术支撑体系建设,从组织管理、研发基础设施、人才培养、激励措施等方面继续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及效率,激发科技人才参与研发的积极性,营造适于创新能力大发展的企业文化氛围。深化内部改革,推进管理信息化,全面提高科学决策和管理水平;加快建立现代造船模式,推进数字化造船;推广节能节材新技术、新工艺,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和钢材利用率,降低能耗物耗;加强创新型研发设计人才、开拓型经营管理人才、高级技能人才等专业人才培养,强化职工培训,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满足企业可持续发展需要。

3.3对完善国家造船产业共性技术支撑体系的建议

1)政府应大力支持造船产业共性与关键技术,我国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的运作模式是建立政府主导的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共性与关键技术研发存在市场和组织的“双重失灵”,为政府介入产业共性与关键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满足国家/地区战略需求也是政府干预产业共性与关键技术的重要理由。政府支持产业共性与关键技术研发的方式包括:

① 建立鼓励共性与关键技术研发的政策环境

② 直接资助共性与关键技术的研发

③ 促进产业共性与关键技术研发组织的形成和发展

④ 加强政府直接资助共性与关键技术的方式的预测与规划

2)造船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的理想组织形式是设立专门的临时性合作组织、由多个单位(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共同承担。江苏和浙江两个造船大省已经作出了有益的尝试。

2005年4月15日,江苏省船舶先进制造技术中心在江苏科技大学正式挂牌运行,这标志着江苏省行业共性技术开发中心的建设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由镇江船厂有限责任公司、江苏新世纪造船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扬子江船厂有限公司等数家企业与江苏科技大学合作建设,大力提升了江苏船舶企业的技术水平。这种由政府搭桥、校企合作、依托高校技术和人才优势,为船舶行业和地方经济服务的模式不啻是一种创新。

在江苏省科技厅推动和倡导下,由江苏熔盛重工、南通中远川崎、南通振华等单位共同发起,江苏省船舶及配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于2009年5月29日成立,为会员单位之间科技成果共享机制建立,为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政府之间沟通渠道建立搭建重要平台,使组织多个企业共同攻克行业关键性、共性技术,加快产业创新集群与船舶及配套产业集群实现无缝对接成为可能。

2010年5月,舟山市现代造船技术科技创新团队成立,汇聚省内外船舶工程类知名专家学者、船舶各类专业拔尖人才。团队以浙江海洋开发研究院为依托,以共性基础技术研究为基础,立足浙江造船,主要开展船舶绿色设计与制造技术研究、优秀船型研发及特种船舶设计与制造技术研究、船舶配套产品设计与制造技术研究等,在应对PSPC、建造精度控制技术研究方面已取得丰硕成果。

3)引导和支持两大船舶集团建立部级的船舶和船用设备研发中心。鼓励船舶科研机构与国外设计公司在国内外合资组建研发机构。支持船舶工业与相关产业共同组建海洋工程装备研发机构。

4)充分发挥国家、地方造船行业协会对共性技术研发的推动作用,主动、积极参与共性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工业和信息化部. 船舶工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投资方向( 2009-

2011), 2009

[2]工业和信息化部。船型开发科研项目指南,2009

[3]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防科工委。 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2006-

船舶专业专业技术总结篇6

论文关键词:船舶电子人才;船舶电气;新兴专业

一、我国目前船舶电子人才的培养现状

什么是船舶电子人才?船舶电子人才必须具备包括电气、电子和控制工程,其内容主要有电气电子控制设备和系统、主推进装置和辅机的自动控制系统、船舶电站,船上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能力,测试、维持和恢复电气电子控制设备的能力等等,其次是传播得维修和保养,包括维修保养主推进装置和辅机的自动控制系统,驾驶台导航和通信系统,甲板机械和货物装卸设备的电气、电子控制系统的能力;最后还应该具备与轮机员同等的安全、防污染、消防、救生急救等能力。

(一)船舶电子人才的市场需要

1、船舶电子人才可以负责电子、电器设备的管理,保障行船安全。在现在的新型船只的内部,往往与以往的船只情况大不相同,所以,使用专业的船舶电子人才,可以给行船带来极大的安全保障,随时解决突发的船只问题,避免隐患的发生;2、专业分工带来的工作中大量劳动的减轻。以往的船舶电气、电子方面的任务大多数由电机员和电报员承担,在2007年1月11日到26日在伦敦召开的国际海事组织培训和值班标准分委会,简称STW,提出了对增加电子船员的要求,随后在2008年提出了轮机员的适合从事船舶电子工作。这样一来,可以将电机员和电报员从工作的繁重之中解脱,专业分工,有利于效率的提高;3、可以缓解目前船舶运输业的就业压力。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困难,劳动力过剩是不争的事实,而一份船舶电子的工作,既需要一定的工作技术含量,也是专业人才,因此,对于就业有一定程度的帮助;4、其专业性要求了更高级职位不能担当这一任务。

(二)我国船舶电子人才目前的培养研究状况

在2005年以后,我国船舶电子人才培训已经有了初步的起步现象,在2005至2011年6年时间内,不断有学者在对船舶电子专业进行探讨和实践,例如2008年《船舶强制配备专职电子船员的探讨》,(王瑾辉等人),2009年《航海高职院校开设船舶电子专业的分析》,(张哲,杨斌),2010年《具有船舶电子特色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2011年《船舶电子电气人才培养措施的探讨与研究》,(胡冠山,周应兵),分别从船舶强制配备专职人员的初步探讨,渐渐走向实际上船舶电子人才开设的教育环节分析,再进一步走向人才培育方案以及专业的改良和具体教育方法,例如实验室、课程设置等研究。

目前,江苏科技大学(原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山东交通学院等等大专院校都开设了船舶电气专业,并且取得了一定的初步成就和办学特色,例如,江苏科技大学在专业课之外开设第二课堂,主要包括科技训练,学科竞赛,论文或者著作,专利,荣誉称号,等级考试等等内容。在开设专业课的时候,主要将船舶电子专业分为两个方向,船舶电子系统与设计和船舶通信技术与应用,主要专注于船舶电子系统和船舶通信技术两个方面,发挥学校本身的船舶专业优势,培养宽口径人才,“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同样开设船舶电气专业的山东交通学院的特色是对实验室建设采取重点首先推出,资源优化配置的方式,尽可能让学生提早感受到船舶电子的魅力,提高师资力量,建立实习基地,实行3+1模式,最后的学期到相关企业进行实习。  二、船舶电子专业的开设

以下内容将以江苏科技大学(原华东船舶工业学院)为例,详细介绍船舶电子专业的开设特色以及其优势内容。

电子信息工程是目前大多数学校开设的一项专业,但是江苏科技大学在开设这一项内容的时候,有着其自身的特色领域,从而具备了就业优势。作为一座以船舶为特色学科的大学,多年来培育了在船舶方面的众多人才。其课程设置包括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科和专业课,公共基础科是包括必须修的一些课程,学科基础科是电子专业的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则是根据行业特色所设置,在实践性环节上,学分大约为35%,提高了实践教学环节,同时,开设了创新计划中的“第二课堂”,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可以说,是在过去的专业课基础上进行了不断地改良。对一些船舶电子专业人才的再学习的要求来讲,英语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英语在专业课程中占得分数也比较高。

三、船舶电子人员教育现状

我国在航海院校正在研究制定电子船员的培训教育大纲,也就是说,目前已经工作的船员中,很有可能通过培训,提高船员的电子知识和系统知识,最终适应STCW在中国的电子船员培训要求,最终适应船上工作。

四、一些建议和意见

(一)积极学习国外在船舶电气专业方面的课程设置和经验。国外船舶电气专业已经开设多年,有一定的经验,所以,中国在开设这方面课程的时候,可以结合本学校的特长和优势,充分学习国外的专业之特色,取长补短,发挥优势;(二)在一开始就调整好课程结构,合适的课程结构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选择教师方面,可以选择一些在这方面专业有一定潜力和知识量的人才,这样既可以发掘其潜力,使其渐渐成为这方面的优势人才,也可以让学生受益;(三)不断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尤其是要听取广大在校学生的切身体会,进行问卷调查,才能够更好地完善课程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四)想要把一门课程专业一直做到最好,所要必备的内容就是持之以恒,不断改进,适应社会需要,创新品牌,使学生在学习后能够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有足够能力面对未来可能遇到的就业难等问题。

五、总结

船舶专业专业技术总结篇7

一、各地区、各部门、各有关单位必须贯彻执行《暂行规定》,加强领导,审慎行事。要明确技师是在高级技术工人中设置的技术职务,不是技术称号,不是高级技术工人的普遍晋升。技师必须严格按照任职条件、考核标准、比例限额,并根据生产岗位的实际需要,在生产车间、工段从技术复杂工种的技术工人中进行考评、聘任。

二、职务名称

技师是在生产岗位上、高级技术工人中设置的技术职务。技师的职务名称可按船舶工业生产、加工的专业(工种)确定,如船舶装配技师、导航仪器调试技师等。

三、工种范围

实行技师聘任制的工种,要在船舶行业技术比较复杂的工种(岗位)中实行,即在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修订的《船舶工业工人技术等级标准》中,等级线止点为七八级的技术工种中实行(具体工种范围见附表)。

四、比例限额

船舶行业聘任技师的比例限额,严格控制在实行技师聘任制工种的技术工人总数的百分之二以内。各部门、各地区公司根据各企业、事业单位生产岗位的需要和工人队伍构成等情况,可调剂平衡使用。

五、津贴标准和福利待遇

被聘任技师的职务津贴,按人均每月二十元核定。具体津贴标准,在国家下达的增资指标范围内,由企、事业单位根据不同工种(岗位)的实际情况,在十五元至二十五元的幅度内自行确定。

被聘任的技师,可享受本单位工程师等中级专业技术人员的有关待遇。

技师从被聘之月起,享受职务津贴和有关福利待遇。

六、任职条件和考核标准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遵纪守法。认真负责地做好本职工作,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积极为船舶工业的发展、振兴做贡献;

2.具有技工学校或其他中等专业技术学校毕业,或经过自学、职业培训达到同等水平;

3.具有本工种技术等级标准高级工的专业技术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

4.具有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和高超(绝招)的技艺,能够独立解决本工种生产加工操作和关键性技术难题,并在技术革新和技术攻关等方面,成绩显著;

5.刻苦钻研技术,能总结出本工种工艺技术、专业理论的要点或经验体会,并具有传授技艺和培训中级以上技术工人的能力。

七、船舶行业中属于其他行业归口管理并列入技师聘任制范围的工种,则按照国务院有关行业归口部门的实施意见执行。

八、考核、评审、审批权限及聘任

各地区船舶(设备)工业公司,应建立技师考核委员会或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当地船舶工业总公司直属企、事业单位的技师考评工作;各地和其他部门船舶行业的技师考评工作。在当地劳动人事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领导下进行。企、事业单位也应成立考评组织,具体负责本单位技师考评或推荐工作。

经考评合格者,船舶工业总公司直属企、事业单位,由地区船舶(设备)工业公司、第七研究院审查并报船舶工业总公司核准后,发给国家统一印制的技师考核合格证书。各地及其他部门的船舶行业的技师,由当地劳动人事部门核准发证。取得技师合格证书的,在上级下达的技师比例限额内,根据工作需要由厂长和单位行政领导进行聘任。

九、几个具体问题

1.在生产第一线的中级技术工人中有突出成绩的少数技术骨干,如在生产中解决过重大技术难题和极复杂的操作技术问题,以及有发明、创新,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者,经考试考核达到技师的标准,亦可聘任为技师。

2.对于文化程度偏低,并长期在生产第一线上工作的老技术工人的学历要求和理论水平的考核,应从实际出发,适当放宽,考评的重点应放在工作业绩、解决实际问题和创新能力上。

3.鉴于技师聘任制是一项新的事物,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又缺乏经验,因此,今年先在船舶工业系统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试点的企业中进行,待总结经验后,再逐步推开。

4.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各直属企、事业单位,应严格按照本实施意见的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本单位具体的实施细则,报地区船舶(设备)工业公司批准执行,并报当地劳动部门备案。

实行技师聘任制是劳动人事制度的一项改革,各部门、各单位一定要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切不可一哄而起。要提高认识,绝不能将这项工作视为解决工人工资等级封顶问题的一个途径,并做好对企业职工,尤其是技术工人的思想教育工作。在执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有关政策、规定办事,不许随意扩大范围。要严格掌握评审技师的条件和考核标准。

 附:船舶行业实行技师聘任制工种范围目录表

 --------------------------------------

 专业|序号|

工种名称

|技术等级||序号|

工种名称

|技术等级

 --|--|--------|----||--|--------|-----

 

| 1 | 放样号料工

| 2~8 || 7 | 船舶钣金工

| 2~7

 船 | 2 | 冷 加 工

| 2~7 || 8 | 船舶电工

| 2~8

 

| 3 | 火

| 2~8 || 9 | 船舶木塑工

| 2~8

 

| 4 | 装 配 工

| 2~8 || 10 | 除锈涂装工

| 2~7

 舶 | 5 | 批 铆 工

| 2~7 || 11 | 潜 水 工

| 3~8

 

| 6 | 船舶管铜工

| 2~8 || 12 | 坞 修 工

| 2~8

 --|--|--------|----||--|--------|-----

 

| 1 | 鱼雷装配钳工 | 2~8 || 7 | 发射装置操作 | 2~8

 

||

| 检 修 工

 水 | 2 |鱼雷热动力试验工| 2~8 || 8 | 电子测量工

| 2~7

 中 | 3 | 水雷装配钳工 | 2~8 || 9 | 水声测量工

| 2~8

 兵 | 4 | 鱼雷仪表装调工| 2~8 || 10 | 光学测量工

| 2~8

 器 | 5 | 水雷仪表装调工| 2~8 || 11 | 摄影测量工

| 2~8

 

| 6 | 铅焊热镀锡工 | 2~7 ||

 --|--|--------|----||--|--------|-----

 蓄 | 1 | 铸 型 工

| 2~7 || 5 | 装 配 工

| 2~8

 电 | 2 | 板栅零件镀铝工| 2~7 || 6 | 蓄电池检验工 | 3~8

 池 | 3 | 生极板制造工 | 2~7 || 7 | 充放电工

| 2~7

 

| 4 | 化 成 工

| 2~7 || 8 | 蓄电池试验工 | 2~8

 --|--|--------|----||--|--------|-----

 

| 1 | 瓷料备制工

| 2~7 || 10 | 铁芯制造工

| 2~7

 航 | 2 | 烧 成 工

| 2~7 || 11 | 线圈绕制工

| 2~7

 仪 | 3 | 瓷 磨 工

| 2~7 || 12 | 变压器装配工 | 2~7

 、 | 4 | 压电陶瓷装测工| 2~7 || 13 |仪器、电器装配工| 2~8

 水 | 5 |换能器胶合装配工| 2~7 || 14 | 照像腐蚀制版工| 2~7

 声 | 6 | 换能器密封工 | 2~7 || 15 | 无线电装配钳工| 2~7

 、 | 7 | 换能器测量工 | 2~8 || 16 | 无线电装接工 | 2~7

 仪 | 8 | 导航仪器装配工| 2~8 || 17 | 无线电调试工 | 2~8

 表 | 9 | 导航仪器调试工| 2~8 ||

船舶专业专业技术总结篇8

韩庄镇是长江以北最大的内河船舶制造基地,船舶工业是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产业关联度大,带动力强,外向度高,加快我镇船舶工业发展,对推进我镇装备工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结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为推进我镇船舶工业持续健康发展,做大做强我镇船舶工业,结合我镇实际,提出我镇船舶工业产业乡镇发展规划。

一、船舶工业发展的优势

我镇紧靠**湖,具备得天独厚的水资源和地理优势,船舶工业起步较早,造船业始于上世纪70年代,由起初的木船、水泥船制造,转换提升制造千吨级钢质驳船。我镇现有造船企业7家,其中主要包括:航宇造舶修造公司、峰伟船舶修造公司、塘湖造船厂、微湖船舶修造公司。主要建造钢质拖轮、1000吨以上钢质货船。从业人员520人,2009年预计年产值5.08亿元,造船产量达30**重吨。此外另有4家航运公司和一个船用风力发电设备研发中心。多年来,我镇船舶制造业为国内交通运输业,工业产品交流,煤炭、建材外运,解决劳动就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等诸多方面作出了突出重要贡献。

二、加快船舶工业集群发展的规划

(一)加强政策扶持力度,优化企业发展环境

把船舶工业发展作为我镇装备制造业新的增长点,并将船舶规划列入我镇民营经济总体发展规划,着力培育,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营造船舶工业快速发展的宏观环境。

(二)统筹规划,推进船舶工业结构调整

切实提高船舶工业在全省经济中的产业地位,制定有利于加快其发展的产业政策和发展战略,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坚持发展与改革相结合的原则,加快体制创**机制转换,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三)整合内外资源,做大做强船舶工业

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创造良好投资环境,充分利用我省周边大中城市和国内外的资金优势、产业优势、技术优势、管理优势、人才优势,促进我镇船舶工业发展。

三、船舶工业下步发展重点

(一)把建造散装货船作为发展重点。

随着能源价格上涨通航条件改善,中小吨位货船倍受水运商的欢迎,市场需求逐年看涨。目前,我国4000吨位以下中小型货船建造主要集中在淮河水系、**水系。由于散装货船市场需求量高,可成批量订单,同时制造周期短,劳动密集程度高,有利于充分发挥我省劳动力成本低和资源丰富的优势。

(二)把开发中高档游艇产品作为发展重点。

中国水域辽阔,湖泊星罗棋布,河流纵横交织,目前,进行旅游开发的不到10%。随着中国的旅游市场步入良性发展轨道,据预测国内市场各种游艇需求将不断增加。我镇船舶制造业所处的位置和条件得天独厚,市场条件优越,发展前景广阔。

(三)把专业船舶制造作为发展重点。

2015年前,力争将我镇船舶工业基地建成集船舶研发、船舶设计、船舶修造、船舶配件研制为一体的综合船舶企业。

(四)把船用配套产业作为发展重点。船舶制造专业关联度高,与机械、机电、化工、仪表、电子、钢铁等相关产业密切相关。做大做强我镇船舶工业,同时带动相关产业集群化发展,就必须加大船用配套产品研发力度,形成产业配套良性互动的局面。配套完备的产业体系,建立船舶工业物流中心和专业配送中心,规划建设仓储棚区,进行企业联运,实现加工配送专业化。

四、发展目标

到2015年末,我镇船舶工业基本形成结构优化、组织高效、技术先进、布局合理的产业结构;发展一批现代化的骨干船舶制造企业,培植2—3个名牌产品,形成技术优势、品牌优势和市场优势;完善船舶制造业相关配套的船用配件工业,把我镇建成我国中东部地区主要的现代化内河船舶制造基地。年造船能力达到100**重吨以上,造游船100艘,年造专业船50艘,产值18亿元。

上一篇:药店店长专业技术总结范文 下一篇:专业技术人员技术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