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专业技术总结范文

时间:2023-10-21 14:32:53

通信工程专业技术总结

通信工程专业技术总结篇1

本文依据国有企业通信工程建设管理模式发展趋势,研究提出了构建分工协作、优势互补、高效统一的通信工程一体化建设管理模式,明确一体化建管目标,建立一体化建管模型,确定一体化建管内容,提出一体化建管措施,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各层面自身优势,切实提升通信工程建设质量和管控能力,为国有企业通信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快速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撑和保障。

关键词:

国有企业;通信工程一体化;建设管理模式

随着电网快速发展,电力通信网作为电网生产运行及企业管理的重要支撑性网络,网络规模、传输速率和覆盖范围大幅提高,随着特高压工程加快推进,近几年我国某大型电力企业将有10多个特高压工程同期建设,而特高压配套通信工程传输距离长、现场安全与技术管控难度大,建设管理将面临诸多严峻考验和新的挑战。在此背景趋势下,对现有通信工程建设管理模式进行转型发展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研究提出了构建分工协作、优势互补、高效统一的通信工程一体化建管模式,该模式将企业总部、信通专业公司和省级信通机构有机结合起来,不仅能适应特高压工程高峰期建设需要,而且还可充分发挥信通专业公司专业技术支撑优势和属地信通公司现场管理优势和人员队伍优势,进一步加强通信工程规范化管理,提升工程建设效率和效果,为稳步提高国有大型电力企业通信工程建设管理水平提供有力支撑。

一、一体化建管目标

为适应特高压工程规模化建设需要,提高通信工程建设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强企业总部、专业公司和属地公司的集团化运作,研究提出了通信工程一体化建管目标,即构建“企业总部统一组织,信通专业公司总体建设管理,属地信通公司分工负责”的特高压通信工程一体化建设管理模式,充分发挥企业信通专业公司专业技术支撑优势,充分发挥属地信通公司现场资源优势和协调优势,深化通信工程安全质量进度管理,进一步强化专业技术管理和现场管控,确保工程高质量按期投运,为骨干通信网安全稳定运行打下坚实基础,为企业总部特高压配套通信工程建设做好服务与支撑。

二、一体化建管模型

依据国有大型电力企业通信工程建管模式现状,结合通信工程建设管理目标,研究建立了通信工程一体化建管模型,为后续确定建管内容与措施提供理论支撑。通信工程一体化建设管理以通信工程类型为基准,以过程管理工作流程为主线,在企业总部、信通专业公司和属地信通公司建立三级工程管控体系,明确各层级管理界限,准确定位各相关部门或单位角色,优化职责分工,简化管理流程,深化统一标准制度,完善考核激励方式,打造专业人才队伍,以成熟稳定的信息化平台为通信工程建设管理提供有力保障支撑。

三、一体化建管内容

通信工程主要包括可研、初设、物资采购、工程实施、验收及后评估等阶段,通信工程一体化建设管理内容包括明确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深化工程各阶段角色与定位、确定工程各阶段管理工作成果、优化完善工程各阶段工作流程等方面,本章节对具体内容进行详细说明,为通信工程一体化建设管理工作有效落地奠定基础。

(一)明确组织职责

1.组织架构。

通信工程一体化建设管理分三级进行管理:企业总部层面、信通专业公司层面和属地信通公司层面。相关部门和单位主要包括各级通信专业主管部门、各级通信工程项目主管部门、各级信息通信分公司、各级电科院和经研院,以及通信工程建设相关的集体企业和施工、设计、监理单位。

2.责任分工。

企业总部层面,由项目主管部门代行项目法人职能,负责特高压工程建设全过程统筹协调和关键环节集约管控。通信专业管理部门主要职责是参加工程可研、初步设计方案审查,负责通信工程建设专业指导、协调及监督检查;组织重大活动通信保障,参加工程竣工验收。经济研究院主要负责工程可研和初步设计评审工作。电力科学院主要负责通信项目质量监督与评价。分部主要职责是协助信通专业公司开展特高压配套通信工程的总体现场建设管理相关工作。信通专业公司层面,受企业总部委托总体负责特高压配套通信工程的现场建设管理。主要包括配合总部开展工程前期和招标采购工作;组织属地信通公司按项目成立安委会、业主项目部;负责统一组织技术联络会、施工图会审、施工组织设计审查、重大技术方案审查等开工准备工作;负责新建特高压站设备安调施工现场管控;牵头组织系统联调、业务通道开通及测试;具体组织通信保障、视频保障;负责组织竣工预验收、专业技术培训、施工技术创新与标准化管理等;参加总部组织的竣工验收;负责建管范围内的工程总结、档案、结算,配合决算。属地信通公司层面,按管辖范围分工负责部分现场建设管理。主要包括配合开展初步设计现场踏勘、资源协调和技术规范书审查;按项目参加安委会、业主项目部;参加信通专业公司统一组织的开工准备工作;负责管辖范围内已运行站点设备安调试施工、光缆熔接施工的现场管控;负责管辖范围内新建变电站交换机、数据网、视频的业务接入;负责管辖范围内系统联调、业务开通及测试;负责管辖范围内的各阶段通信保障、视频保障;参加预验收、专业技术培训、施工技术创新与标准化管理;配合管辖范围内的工程总结、档案、结算。

(二)深化角色定位

本章节深化明确通信工程可研、初设、物资采购、工程实施、验收及后评估等各阶段相关部门的角色定位,包括归口管理部门、牵头部门及配合部门,为各阶段工作高效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三)确定阶段成果

本章节确定通信工程可研、初设、物资采购、工程实施、验收及后评估等各阶段管理工作成果,以及相应的责任部门,为确认各阶段工作完成情况提供有力支撑。。

(四)优化工作流程

为进一步规范通信工程各阶段过程管理,固化关键环节工作顺序,确保各管理层级之间紧密衔接,本章节优化完善通信工程各阶段工作流程,确保全过程管理工作顺畅,为各阶段工作有序开展给予真正指导。

四、一体化建管措施

为确保通信工程一体化建设管理工作顺利稳步开展,还需要不断完善建管过程中各项措施,本章节给出具体内容包括:建立信息通信工程一体化建设管理工作机制,确保工程建设管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建设制度标准体系,规范工程管理管理制度与技术标准;打造专业人才队伍,提高人才使用效率;强化信息平台建设,加强工程过程规范管理,为通信工程建设管理提供有力保障。

1.建立工作管理机制。

在通信工程一体化建设管理过程中,信通专业公司联合工程涉及有关单位建立相关工作管理机制,为通信工程建设管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主要包括:①联合成立通信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信通专业公司组织相关分部、省信通公司、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按项目成立配套通信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主要职责包括部署并组织落实各项安全生产重要举措;指导、监督和检查工程的各项安全工作;组织安全质量评比、竞赛等;协调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等。②联合成立通信工程业主项目部。信通专业公司组织相关分部、省级信通公司按项目成立通信工程业主项目部。具体负责特高压配套通信工程的现场建设管理工作,对工程建设的安全、质量、工期、投资控制等全面负责,业主项目部成员按职责分工分别开展现场管控工作。③联合成立通信工程预验收工作组。信通专业公司组织相关分部、省级信通公司按项目成立通信工程预验收工作组,负责特高压配套通信工程的预验收工作,配合开展竣工验收工作。

2.建设制度标准体系。

建设通信专业管理制度将立足专业管理职能建立起三级体系,包括顶层管理制度(一级制度),若干覆盖通信工程建设管理的主要环节的制度(二级制度)及相关实施细则和指导原则(三级制度)。一级制度为各归口部门的有关项目立项、计划、采购管理等通信专业性不强的管理制度。二级制度主要涉及工程设计、施工、监理、验收、评价等全过程以及通信技术管理。三级制度建议在现有相关指导原则中结合各专业通信网(系统)的特点,补充完善有关组网架构、互联互通、资源命名、地址(号码)分配等方面的规定。在通信工程技术标准方面要建设门类齐全、分类科学、层次清晰、结构合理的通信工程建设技术标准体系,通过科学设计,全面梳理各类型网络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制定既包括现行通信工程建设标准,也包括今后一段时期内通信工程建设需要拟订的标准系列,以组成标准体系基本框架,作为今后通信工程建设标准制定和修订工作的主要依据。最终通过构建覆盖通信工程建设的全流程以及各专业通信网络的制度标准体系,从而规范各类通信工程建设,提高工程质量。

3.打造专业人才队伍。

随着国有大型电力企业特高压工程的加快推进,工程建设规模扔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众多工程项目并行推进,实施工作安排密集,对人员支撑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需要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保障有力的人才队伍,主要包括人才选拔、人才培养、人才激励等。在人才选拔方面,建立以胜任力为基础的核心人才选拔机制,明确选拔标准,制定核心人才选用和培养规划。加大与属地信通公司的人才交流力度,建立人才交流站,并固化成特有的人才交流制度,有效提高人才使用率。并且,根据通信工程建设需要,以项目为单位,从属地信通公司抽调人员,作为专责全过程、全方位参与特高压配套通信工程建设管理,也将培养出能力更强的技术与管理人才。在人才激励方面,以企业文化激励为指导,以薪酬激励为核心,如对于抽调到总部工作的人员,应从岗位晋升、薪资调整等多方面进行奖励,统筹考虑,统一实施。

4.强化信息平台建设。

随着国有大型电力企业对项目建设管理规范化水平的要求日益提高,项目全生命周期规范化管理对信息化平台的支撑作用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需要深化完善项目管控工具,优化模块研发集成,实现从立项、合同签订、物资/服务采购、过程管控到验收的全项目生命周期管理,实现从进度计划制定与变更到任务编制、反馈、检查、关闭的闭环进度管理,实现从成本预算制定与变更、成本执行到成本核算的闭环成本管理,实现从招标采购、中标跟踪、合同签订到月度资金预算申请、回款确认、应付帐款管理的合同闭环管理,实现从销售合同设备清单、物资采购申请、采购合同/备货协议签订到物资入库、出库、签收的物资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从风险识别、分析、下达、处理、检查到关闭的风险闭环管理,实现从需求管理、科技项目储备到科技项目出库立项的科研项目跟踪管理,从而为通信工程建设全过程管理提供有力支撑。

五、结语

本文研究提出了国有企业通信工程一体化建设管理模式,以构建“企业总部统一组织,信通专业公司总体建设管理,属地信通公司分工负责”的一体化建设管理为目标,以通信工程一体化建管模型为依据进一步在组织职责、角色定位、阶段成果和工作流程等方面阐述了一体化建管内容,最后提出了一体化建设管理措施,包括建立工作管理机制、建设制度标准体系、打造专业人才队伍、强化信息平台建设等,为加快推进一体化建管模式实现奠定坚实基础。该模式能够满足特高压工程建设高峰期配套通信工程建设管理需要,能够充分发挥各级信通公司自身技术和管理优势,提升建设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提高通信工程建设质量、建设进度和规范化水平,最终为通信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快速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撑和保障。

作者:吴珍 张祎 于海生 单位:国家电网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国家电网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天津市普迅电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郑永玲,电力通信工程建设管理的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2(11).

[2]李彦,如何加强电力通信工程建设管理[J],通讯世界,2014(8).

[3]董卫峰,试论通信工程建设管理模式的创新[J],信息系统工程,2014(7).

[4]王春鹏、拜俊鹏,谈通信工程建设全过程管理及有效措施[J],价值工程,2012(4).

[5]赵世江,电力通信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关键问题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3(11).

[6]郭洪亮,通信工程项目团队建设管理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7.

通信工程专业技术总结篇2

通信工程专业计算机类课程的优化设置,需要结合我校通信工程专业教师的学科背景和研究方向,对现有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由于目前各专业在培养计划中的学时有一定总量限制,在保持现有总学时不发生较大变动的前提下,要加强计算机类课程的教学,主要通过以下两个途径。一是通过对部分课程进行课时压缩,例如信号处理方向的几门专业课程在部分内容上有一定重叠,可以考虑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减少一定的授课学时,用于安排少量新开计算机类课程;二是对现有计算机类课程内容进行更新。优化之后的通信工程专业计算机类课程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类,包括C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Java)。其中C语言程序设计是现有课程,但是在课程内容上需要加强数据结构及算法设计的相关内容,为后续计算机类课程打好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为新开课程,由于应用软件设计普遍采用了面向对象技术,而原有课程体系缺少了这一重要课程内容。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可以采用C,或Java语言进行讲授,主要让学生建立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理念并在后续课程中加以应用。   2)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类,包括通信电子线路、单片机及嵌入式系统。现有电路硬件设计课程在内容设计上没有考虑通信工程专业的特点,需要加强无线通信相关电子线路设计的内容,还可以融合微波电路设计,开展综合性实验。而通过单片机及嵌入式系统课程的学习,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软硬件结合,开发实际应用无线通信电子设备的能力。   3)现代通信网络技术类,包括计算机网络、通信网络新技术专题。计算机网络为现有课程,但是设置为专业基础选修课,需要调整为专业基础必修课。现代通信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紧密结合,网络知识是通信专业人才必备的基础知识。原有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目标定位不明确,影响了后续通信网络相关课程的教学效果。在课程内容安排上,除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路由方法和网络协议等基本原理,还要注重网络应用,增加课程实验学时。现有通信网络技术新专题内容调整为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软件定义网络、网络虚拟化和物联网相关专题。这些新技术是通信工程毕业生在工作中将会接触到的产业技术背景,其最大特点就是通信网络与计算机技术的融合,实现通信网络的数字化和虚拟化。   4)通信網络软件开发类,包括网络编程、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设计。根据目前通信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有必要加强通信网络软件开发相关的能力培养。在无法增加更多新课程的条件下,可以将相关教学内容纳入实践教学环节。网络编程主要包括Socket编程、B/S、C/S架构程序设计等,可以将其纳入网络软件开发课程设计教学环节。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主要包括无线终端应用软件开发、移动增值业务开发等。课程内容主要为iOS或Android平台应用程序开发,可以作为通信工程综合实验的一部分。   由于通信工程专业学生的知识体系结构与计算机专业学生不同,同样的计算机课程对通信专业学生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也应有区别。以上通信工程硕士论文,计算机类课程在内容安排上必须考虑通信专业学生的特点,不能直接照搬计算机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软件类课程以通信网络软件系统开发和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为主线,硬件类课程以无线通信电子线路设计为核心内容。

通信工程专业技术总结篇3

关键词:专业服务产业 能力 探索 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a)-0045-02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教职成[2011]11号)、《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0――2015年)、结合《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通信线路专业五年发展规划》,我院通信技术(通信线路)专业在近两年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实践,本文对实践中获得的体会和一些举措与大家作一些交流与分享。

1 改革的思路与实际举措

1.1 改革的思路与实际举措一

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我们认为必须紧紧围绕“专业服务产业”总体思路进行专业建设,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1.1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根据市场需求设专业、根据企业要求定课程、根据岗位标准练技能、根据社会评价验质量。完成了浙江省11个地市主要通信企业的调研工作,最终共采集有效企业样本64个、有效毕业生样本55个、不同年度就业岗位有效样本120个。制定了突出职业实践能力培养的、较为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教学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并针对“学中做、做中学”以及“新型学徒制”教学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三位一体“全程职业化”人才培养模式。

1.1.2 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

(1)工程设计创新班轮动试点。

2011年,专业与浙江通信产业服务有限公司台州分公司合作办学,成立“台州工程设计创新班”,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三位一体“全程职业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012年,在借鉴“台州工程设计创新班”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再次扩大试点规模,与浙江通信产业服务有限公司绍兴分公司合作成立“绍兴工程设计创新班”。专业核心课程在教学内容、授课方式、教材等方面完全按企业实战要求实施,并将职业技能鉴定项目嵌入到课程中。通信技术(通信线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两个试点班为基础,逐步推广,在2010级、2011级、2012级中轮动实施,对实施效果进行了及时的总结,同时对校内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管理方案进行了完善,人才培养实现了“三化”,即:

实训环境与企业实际工作环境合一化。利用企业的生产条件和设备,学院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和服务,在企业内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实践教学与企业生产直接同步,实现学生的实训环节与未来职业环境的直接对接,在实训过程中提供学生岗位角色的体验。

实训过程的职业化。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以与专业适应的岗位工作任务为教学内容,以任务驱动为导向,按照企业工作机制和流程进行,实现实训教学内容的项目化和任务化。

实训管理的企业化。参照所设实训基地的管理结构、岗位设置和管理要求,实行企业化管理。让学生都明确具体的岗位工作内容及岗位责任。重视内涵建设,融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为一体,构建了独特的实践教学文化氛围。

(2)社区经理定向班推广实施。

我院和台州电信合作,通过面向台州地区定向招生,经过校企层层筛选,最终确定当期电信社区经理定向培训班的学员。录取的学员将先在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为期两个月的专业化脱产培训、认证考试,后继在电信企业进行一个月的生产实习,培训合格的学员将取得客户工程师初级证书、安全操作证书和结业证书。截止到2013年9月底,学校已和台州电信合作举行了9期电信社区经理定向培训班,累计培训14204人日。

1.2 改革的思路与实际举措二

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必须要进行课程改革与开发。

通信技术(通信线路)专业根据专业服务产业的指导思想,大胆的地进行课程改革与实践,力求体现能力本位的课程目标和工作任务导向的课程内涵。在2008年与华东师范大学职成教所合作开展项目课程改革的基础上,提出了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思路和原则,制定了课程建设与改革方案,形成了课程标准。

教学资源联合开发团队采用“基本”+“特色”的结构,重新制定了专业所有27门课程的教学大纲;与中国移动浙江分公司合作开发传输技术工程师试题库1套、传输线路网络培训资质认证系统1套、培训教材《中国移动浙江公司传输管线专业岗位认证教材》1本。在合作企业的帮助下,5门专业核心课程中,企业生产性案例项目的总学时数累计达到了560学时,课程教学内容与就业岗位实际工作项目紧密关联、成效显著,其中《通信线路工程设计》《通信工程概预算》和《通信工程制图CAD》3门核心课程,依托校外实训基地的技术服务合作项目,100%实现以实际工作项目为载体,设计教学组织形式,以行动为导向,探索实践以“传、帮、带”为主要形式的“现代师徒制”教学模式。

1.3 改革的思路与实际举措三

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必须要重视师资队伍与服务能力建设。能力建设:一是指理论研究能力;二是指技术服务能力。

1.3.1 师资队伍建设

专业实行校企双专业带头人负责制;选派骨干教师积极参与企业生产实践;同时引进企业兼职教师;重视“双师”素质教师培养。

1.3.2 能力建设

在理论研究方面,内容注重应用研究,项目基于企业有需求的领域;在服务能力方面以“校企共赢”为社会服务的主线,努力构建社会服务机构,成立了通信工程咨询服务中心,对外开展工程咨询、施工和设计服务,进一步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学院的社会服务能力。

2 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实践效果

2.1 校企携手打造工学结合核心课程

通过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引入企业项目、案例、标准等技术文件,以真实的通信工程设计任务为载体,以生产实际操作流程为主线,构建典型项目单元,并以此来承载课程教学内容,与企业合作建设了“通信技术(通信线路)工程设计、通信工程预决算、通信工程制图”3门工学结合核心课程。并完成了3门工学结合核心课程和8门专业技能课程标准、课程整体设计等课程教学文件的制定。

2.2 对接产业需求,践行三位一体“全程职业化”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以“专业基础能力――岗位专项能力――岗位综合能力”这种“分层递进”的策略序化专业课程。融合“理实一体化课堂、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企业生产现场”三个育人环境,构建“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平台,每年就业对口率达85%以上。2012年通信技术(通信线路)被浙江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优势专业。

2.3 建设了“一体化+项目化+企业化”实训基地

经过企业、行业专家论证,确立了“一体化+项目化+企业化”实训基地建设思路,即实训基地的建设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融为一体,实施企业工程项目丰富实训基地内涵,准企业化方式运作和管理实训基地。

2.4 “专兼结合,动态互补”培育优秀教学团队

通过内培轮训、全员顶岗实践、校际常态化学习交流,全方位,多途径提高专业教学团队教师“双师”素质,重点培养了校企双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素质教师。

建立有效的专业、兼职教师、企业三方互惠机制。通过主动服务行业企业,以职工培训、技术开发等合作项目为依托,建立学校和企业之间利益上的结合点,扩大了兼职教师来源,有效解决了选聘并保持兼职教师的相对稳定的难题。建立了兼职教师库,兼职教师在课程教学、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专业工程实践指导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团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另外,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学院为企业提供了各类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

2.5 产业服务纵深发展,示范辐射影响广泛

2.5.1 技术服务拓展迅速

专业建设紧紧围绕产业发展,逐步提升服务产业能力,积极开展技术服务工作,第一阶段,以“绍兴市大学生通信工程创新创业示范性实践基地”为依托,申报组建了学院“通信工程技术服务中心”,作为服务型校企合作平台的核心部门,主要负责与企业的沟通和接洽,承接企业的合作项目,在与企业接洽过程中不断的积累资源和校企合作的经验,并寻求深度合作的机会。第二阶段,依靠行业背景,分别在2011年3月和2012年3月与浙江通信产业服务有限公司台州分公司和绍兴分公司合作组建了两个服务型校企合作基地,承接企业FTTH改造工程设计项目,专门配备3名经验丰富的实习指导教师现场组织管理学生,保障学生实习的安全,同时定期安排其他专业教师去基地集中授课。三年中累计完成设计文本200余份,实现产值306万元,真正实现了“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2.5.2 社会培训不断扩大

专业坚持“学历教育与社会培训并重”的原则,采取集中培训、送教上门等各种形式,积极开展通信技术(通信线路)工程运维、项目经理、特种作业等领域的岗位培训、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等,二年来,累计培训业务量达3125余人次;开展客户工程师技能鉴定约500人次;电工和登高特种作业资格培训40期,共约1600人次;与台州电信订单培训电信社区经理培训班9期,共348人次;与宁波电信订单培训电信社区经理培训班3期,共123人次;培训业务创收总收入413.9万元,为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3 结语

综上所述,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虽然做了一些实践探索,培育了良好的专业服务产业的能力,获得了中央财政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提升的项目支持,但我认为还有好多工作要做,首先要完善运营保障机制,让教师积极主动参与企业锻炼;其次是提升教学团队的研发能力,科研项目要紧密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再次,进一步拓展校企合作平台,进一步创新和深化校企合作模式,做到校企深度互动共赢。只有教师服务产业发展能力提升了校企合作才能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Z].教职成[2011]11号.

[2] 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Z].2010―2015.

[3] 许彩欣,赵然,张洪芬.高职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的实践探索―― 以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邮政通信管理专业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3(1):219-221.

通信工程专业技术总结篇4

关键词: 铁路信息化 铁路高职院校 高技能人才 培养模式

引言

由于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当今世界已进入数字时代、信息时代,各行各业都无不进入信息化过程。铁路作为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大众化交通工具,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肩负着提供运力支持、当好先行的重要历史使命,必须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依靠信息化提升铁路产业[1]。铁路信息化对轨道技术人才的需求非常紧迫,特别是高级技术工人的培养迫在眉睫,这对铁路院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人才培养要求,那么,铁路高职院校如何转变观念,跨越思维,探索出一条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值得思考。笔者受文献[9]的启发,在总结传统培养模式的特点基础上,借鉴国外的和其它相关行业的培养模式,对铁路信息化背景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深入探讨。

1.铁路信息化的特点

为实现新时期新阶段铁路跨越发展的战略任务,铁道部颁布了“铁路信息化总体规划”,提出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铁路的运输信息系统的总体目标、体系结构、发展战略与实施策略。铁路信息化建设必须适应铁路高速化、重载化及密集化的发展趋势,突出运输组织、客货营销和经营管理3大领域,以东部铁路和繁忙干线为重点,积极发展新一代调度集中系统、综合调度信息系统;完善运营管理各专业系统,建设运输智能决策系统和铁路电子政务系统;加强网络和信息安全建设[1]。铁路信息化具有以下特点:

1.1 覆盖范围广。

铁路信息化覆盖运输安全、运输组织、技术装备、客货营销、经营管理等各个方面,信息技术的广泛渗透和关联带动作用,将对各生产要素起到催化作用,可以使我国铁路以较高起点推进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

1.2 信息关联交叉。

铁路是由车、机、工、电、辆五个系统构成的网络型基础产业,各个子系统都围绕列车的安全、高效、优质运行而发生关联协同运动。协同关联运动的关键在于为了实现运输生产的某一特定功能,相关部门、工种密集,工作、职能交叉,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形成“作业点、联动线、协作网”,“多重作业联合、多元部门集合、多级信息传递”,构成铁路系统的综合立体交叉网络的节点,相互关联的各种信息系统构成了铁路运输生产系统的神经网络[3]。

1.3 系统规范有序。

铁路信息化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涉及车、机、工、电等各个部门和单位,所以必须有一个科学、协调、有序、健康的体系结构指导其建设。铁路信息化的目标是“保证铁路信息化有序、规范和可持续发展,将国内外先进的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铁路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不断调整和完善铁路的各种信息系统,深入开发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各专业信息系统的效益,实现铁路市场营销社会服务、运输生产安全保障、运输组织管理决策等方面的现代化,……”。[3]

2.铁路信息化发展竞争力战略模型中人才的地位

“钻石理论”是波特在竞争优势理论中提出的[8],它重视企业外部条件,从产业和企业竞争力的角度出发,研究一个国家决定和影响特定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各种因素,不仅能够全面反映出目标市场中各种因素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而且可以反映出企业的内部结构、战略选择,以及同业之间的竞争关系,可以从各个层面系统地为提升竞争力、确立竞争优势提供分析体系和研究方法[4]。

文献[4]引用钻石理论建立了铁路信息化竞争力战略模型,如下图1所示。

这个模型把铁路信息化竞争力细分为拉动力、推动力、引导力和支持力。从这个模型可以清晰地看到“人才”是铁路信息化的重中之重,是支持力,在推进铁路信息化的过程中,每年需要数以百万计的具有铁路专业知识的同时掌握各类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现代交通技术、现代管理技术、现代物流技术及电子商务技术的应用型专业人员,因而对这类人才的培养需求更为迫切。

3.铁路信息化对高级技术工人的要求

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而高职教育如何适应现代化的发展,培养出适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的新型人才,是摆在高等职业教育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6]。这个课题对铁路企业尤其突出。

铁路信息化注重的是信息的及时精准、实时传递与集成共享,力求技术与管理结合,企业内部组织的功能越来越趋向柔性化。安全运输生产依靠及时准确的信息,信息化的过程需要人才和知识。使用先进的设备和建立完善的计算机网络是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但它并不是信息化的全部。只有重视人力资本的开发和合理利用,才能保障整个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铁路信息化对各个岗位的作业人员提高了更高的要求:

3.1 强调创新意识,强化全局素质。

信息化的过程是企业员工素质提高的过程,是体现创新精神和协同精神的信息化企业文化逐渐树立的过程,企业员工已不再仅仅是孤立的、局部的、独立的单元上简单的作业者。铁路信息化对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要求较其它行业更加突出,所以高职院校更应该注重学生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创新意识等全局素质的培养。

3.2 强调综合能力,强化现代技术的应用能力。

铁路信息化对高职人才培养规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的是高素质技术应用型、综合型、创新型人才。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一线的高素质应用性人才的主力,除了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更要注重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获取信息及处理信息的能力。

3.3 一专多能,知多识广。

铁路企业运输生产服务过程的信息集成具有突出的复合特性,对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更高,要求“专”而“广”。现代化、信息化背景下的铁路岗位已不再是简单的单技能作业,工人除了要精通某一专业技能外,还要具备熟练运用数据信息进行交流的本领,这里涉及现代轨道交通技术、数据库及网络技术、现代管理及物流技术等,所以学生的知识结构应该是“一专多能、知多识广”,要“专一门,通两门,知全路”,只有这样才能在铁路信息化的大背景下更好地适应岗位调整及技术更新的需要。

3.4 具有学习能力、分析判断处理能力。

信息时代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以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迅猛发展,任何培训都不可能是一劳永逸的,现代人必须学会“学习”,具有“学习能力”,不仅要在课堂上学习,更要在实践中学习。通过大量的学习,掌握分析判断的能力;通过反复的、坚持不懈的学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深入刻苦的学习,把握应急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学习能力对信息化背景下的铁路职工尤其重要,没有学习能力就跟不上现代铁路高速发展的步伐,终将被淘汰。

4.铁路信息化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应把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创造性思维、提高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实际技能作为育人的目标。根据铁道部制订的“铁路信息化总体规划框架”,针对现代铁路高速发展的特点,为体现“与时俱进、育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要培养出适应铁路信息化需求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高职院校必须及时改革培养模式,适时调整教学组织。

4.1 教育理念――培养素质是育人之本。

素质教育永远是教育的基础。信息时代,社会竞争异常激烈,优胜劣汰更加突出,迫使终身职业向多次择业转变,劳动者应具备不断适应劳动力市场变化的能力,具备不断挖掘自身潜力的能力。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与时俱进,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强调职业素质的培养,强化岗位技能的培养,要特别重视培养学生对于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熟练掌握和运用,善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主动地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善于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开拓新领域。

根据铁路信息化的特点,更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高度关联的全局观念,突出培养学生建立超强的责任意识的自觉性,教育学生在铁路岗位上必须始终树立安全就是生命的理念,强调一丝不的工作态度和优质的服务就是安全生产,牢固树立小岗位、大铁路的整体意识。

4.2 课程体系――构建“大平台、小模块、模糊群、重定向”的创新结构。

铁路信息化以运输生产过程的多种知识融合为基础,将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现代管理技术与交通技术相结合,涉及运输生产的全过程,因此新的轨道交通技术高职课程体系必须根据多学科交叉、综合性的要求来构建,让所有学生在“培养适应铁路信息化的应用人才”这一共同目标指导下,重新搭建铁路信息化人才平台下的“一专多能、知多识广”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形成“大平台、小模块、模糊群、重定向”的课程体系结构。

4.2.1大平台。是铁路各不同专业或专业方向(机车、车辆、信号、运营等)所需的共同知识、共同技能或专业方向所需的公共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将原来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界定、整合、取舍和拓宽,形成具有共性意义的课程体系。大平台上,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坚持“必需、够用”原则,将部分专业基础课作为专业课中的一个模块,简化纯理论,突出理论中的实践。铁路信息化包括运输生产过程数字化、运输调度数字化、运输统计和服务数字化、企业管理数字化,在大平台上要加大计算机课程中与铁路信息化相关的知识的培训,可根据专业方向适当调整课程权重。

4.2.2小模块。是专业课或专业方向特定的知识和技能。

4.2.3模糊群。是在小模块划分时根据专业相关或相近的程度,适当模糊课程的界限,促使课程融合,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能力,有一定自由度地个性化选课,形成“一专多能、知多识广”的知识和能力结构,进而达到“专一门,通两门,知全路”的知识体系要求。专业模块将实践课和理论课融合一体,强化实践,在实践中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4.2.4重定向。以3年制的高职为例,采用行业―专业群集(铁路――车、机、工、电、辆)模式,前3个学期在大平台上学习,后3个学期重定专业方向,让学生在校期间先对铁路行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初步的了解,再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点,重定向选择专业方向,每种选择都提供一系列与一组专业群的相关课程,将大行业和小专业教学结合起来。

4.3 教学模式――侧重创新、实践、应用、个性的新模式。

加强教学模式改革,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教学改革和创新要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积极倡导启发式、引导式、开放式、探究式等教学模式,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和研究性学习。

大胆创新,突破传统的“点―面”的模式,逆向思维,从“面”入手,首先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扩展到复杂的理论知识。教师要“授之以渔”,重视实践,让学生通过实践,善于独立思考,勇于开拓创新,乐于研究个性化,进而学会“学习”。“学习”是一种能力,具备这种能力有多种途径和方法,有学校学习、培训学习、网络学习、多媒体学习、交流学习和自学习等;具体的方法有应用性学习、创造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指导性学习、实践性学习等。

还可以采用实践教学与职业技能培训融合的模式,以及工作本位学习、学校本位学习和联合活动等模式。

4.4 教学方法――探索和推广“行为导向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铁路属于特殊行业,教学中的专业实践不可能全部深入到运输生产一线,学校要花大力气构建数字化运输生产的仿真平台,让学生通过仿真系统参与实践,了解铁路是如何实现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流动,完成运输生产的全过程。在教学中通过真实应用背景项目的引入,让学生对运输生产的计划部署、调度指挥、跟踪监控、安全分析、数据统计、信息处理等有一个完整的了解,将模拟演练贯穿在各教学模块中,采用教师引导、学生为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演练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通过实施、总结、分析、对比,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和团队合作的能力。探索和推广“行为导向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5.结束语

铁路信息化对人才需求特别紧迫,铁路信息化对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要求从素质、能力、知识、学习等方面提高了更高的要求,教育培训机构必须从教学理念、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上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全新整合。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在大平台、小模块、模糊群、重定向的课程模式下建立“一专多能、知多识广”的知识结构,达到“专一门,通两门,知全路”的要求,以适应现代铁路的高速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马钧培.中国铁路信息化建设与展望[J].铁路计算机应用,2005.2,95.Vol.14.NO.2.

[2]马建军,许红,杨浩.铁路信息化发展战略规划研究[J].交通与计算机,2006,3,(第24卷)总130:77-81.

[3]汪晓霞,陈春阳,李学伟.实现铁路跨越式发展的信息化重点任务研究[J].中国铁路,2003.12.

[4]孙亮,汪晓霞.基于竞争力的铁路信息化战略体系[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03:175-176.

[5]《铁路信息化总体规划研究》课题组.铁路信息化总体规划研究报告[R].北京:北方交通大学,2000:26-27.

[6]俞仲文.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2002,(5).

[7]王前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03,(3).

[8]Porter M.F.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s of Nations[M].New York:The Free Press,1990.

通信工程专业技术总结篇5

论文摘要:教师专业发展是当前教育改革实践提出的一个具有重大理论意义的课题,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最终都要通过教师的实践来实现。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与教育的结合,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上都实现了空前的优化。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而如何在现代信息化教育环境下实现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队伍素养,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论文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信息素养

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教师教育的共同目标,在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师教育开始走向信息化,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和途径也深受信息技术的影响。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及特点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教师专业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提出以来,经过近三十年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已成为国内外研究者关注的重点课题。总结国内学者的代表性观点,教师专业发展是以教师个人成长为导向,以专业化或成熟为目标,以教师知识、技能、信念、态度等专业素质提高为内容的教师个体专业内在、动态、持续的终身发展过程,教师个体在此过程中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人生价值得以最大限度地实现。也就是说,教师在职业生涯中不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集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素养、专业情感于一体的师资培养过程,更是教师自我发展、自我提升的过程。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

专业发展的自我决定性 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在课程设计、教材选择和教学活动规划时,应充分发挥自我决定性。教师应具有专业发展的自主意识,一方面,不受外界的影响,另一方面,将外在的影响转化为自身专业发展的动力。

专业发展的阶段性和延续性 把握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性有助于教师思考、选择、确定个人专业发展计划和目标。同时,教师只有以终身学习为理念,才能不断促进自身的发展,以确保教学能力符合时代的需求。

专业发展的情境性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的这句话,在肯定启发作用的情况下,尤其强调了启发前学生进入学习情境的重要性。教师的许多知识和能力同样依靠个人经验和教学感悟的获得。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教学理念和行为,不断自我调整、自我建构,从而获得持续不断的专业发展。此外,教学情境具有不确定性,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与教学情境相联系。应在学校中建立起一种合作的氛围,以促进教师的成长。

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

(一)信息化的内涵

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一方面,体现了信息技术的巨大作用,另一方面,也使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越来越离不开信息技术,由此逐渐产生了信息化的概念。信息化一词最早由日本学者梅棹忠夫(Tadao Umesao)于1963年在《论信息产业》中提出:“信息化是指通讯现代化、计算机化和行为合理化的总称。”我国1997年召开的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从工具层面将信息化定义为培育、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从组织层面概括信息化,就是为了实现某种目的,在信息技术的推广与创新应用过程中,改造原有的组织结构与文化氛围以促进信息技术发挥最大的效用。

(二)教师专业发展与信息化的联系

教师专业发展信息化将使教师专业发展形成新的思路和发展框架,以现代信息技术指导教师专业发展需明确两个问题:一是针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和途径,工具层面的信息技术应该如何发挥作用;二是信息技术引入教师专业发展之后,学校组织结构和文化该如何适应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包括教师专业发展从个人向群体转化等。这两个问题反映了信息技术引入教师专业发展领域之后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其实也反映了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师专业发展带来的影响。

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信息技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知识内容要求;另一方面,是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

(一)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

信息技术引起的教师变化,最大的是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美国教育部下属的21世纪技能合作组织从学习技能的角度提出信息素养,强调学习能力与信息技术结合的信息素养概念。教师信息素养主要是指面向教育教学实践的信息素养,是教师能够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能够检索、获取、评估、组织和有效地利用信息进行教学和科研的综合能力。例如,通过学习使用文字处理、E-mail、Web开发、Intenet搜索引擎工具,培养使用信息通讯技术访问、管理、整合、评价、创造和交流信息的素养;通过学习问题解决工具(如表单、决策支持和设计工具)能够培养使用信息通讯技术管理负责事务、解决问题以及进行批判性、创造性系统思考的能力;通过使用个人发展和生产力工具(如E-learning、时间管理/日历)提高利用信息通讯技术提高生产力和个人发展的能力。

在掌握一般的信息技术的基础上,现代教师还必须拥有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的能力,具体包括利用网络资源备课,利用虚拟学习环境组织学生学习,利用信息工具评价学生的能力等。 转贴于

(二)信息技术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的新途径

从个人非结构化知识到个人结构化知识再到组织结构化知识 教师专业发展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师知识不断走向成熟的过程。这个“知识”既包括教师个体所拥有的情境化知识,也包括教师群体所共享的普适性知识。前者即个人的非结构化知识,相当于个体的感觉经验,人在社会实践中获得大量感知经验,这些感性材料以非结构化的形式存在于人脑之中,但是这种繁杂的感性材料必须与已有的经验建立联系,形成一定的结构化知识,人才能进行逻辑思维,这个过程就是个人知识从非结构化向结构化转化的过程,转化后感性认知便上升为理性认知。个人结构化的知识相当于某种特定的理论假设,如果能够在社会群体中得到认可,那么个人结构化知识便成为社会组织公认的理论。这就是知识成熟的第一条路径。对于教师而言,平时需要完成大量工作,即收集大量非结构化知识,如备课过程、教学活动过程、辅导员工作等,这些工作是教师感性材料的来源。但是,这些杂乱无规则的材料对教师日常工作帮助并不大,因为他们是无序的、无章可循的。要利用这些知识必须让它们变得有条理和结构化。若想实现这个结果,教师有两个选择:一是自己归纳总结,形成适合自己的一套理论;二是利用现有的理论同化这些非结构化知识。目前,大多数教师都是在现有教学理论基础上适当调整适合自己的工作方法。因此,学校更多的是通过加强教师的教育理论培训,请专家来引领发展等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但这样的行为只是为教师个人知识结构化提供了可能。只有教师个人结构化知识变成业内公认的理论,即变成了社会的结构化知识,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看,才是教师专业知识的增加。

从个人非结构化知识到组织非结构化知识再到组织结构化知识 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二条路径实质上是在教师个人经验基础上,发挥集体智慧,共同完善个人经验,并经过社会化过程,成为全体教师的共同知识的方法,这里体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组织和群体特征。在这条路径中,教师的个人发展服从于群体需要。例如,教师通过交流教学叙事心得,描绘了清晰的教学情境,然后从不同渠道传播出去,重组一个社会公认的非结构化知识,然后被权威的理论家认可并完善,形成相应的理论,就完成了知识成熟的历程。在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因为专业知识增加了,所以教师群体专业化程度提高了。由此可见,信息技术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应用就是使知识结构化、社会化。这里信息技术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使知识结构化的技术;一类是技术社会化技术,从知识管理角度,上述技术对应个人知识管理技术和组织知识管理技术,教师专业发展无论通过哪一种途径,由于先天与信息技术有关,因而都是教师专业发展信息化的途径,所谓教师专业发展信息化就是教师个人知识管理与组织知识管理两者的结合。

教师专业发展信息化对高校教育教学的启示

(一)要培养高校教师的信息素养

教师是教学活动中信息的传播者。我国的高等教育迫切需要高校教师掌握更先进的信息资源,因此要求他们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一要有强烈的获取信息的意识,捕捉信息要有较强的敏感度,关心教育信息化进程,积极学习计算机等信息技术。二要能确认自己的信息需求,认识到获取信息的重要性,并能通过多种渠道较快地获得信息。三要能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选择性地吸收和批判性地评价。四要能对相关信息进行有效整合,能用之解决教学问题。五要能将上述整套信息技术更好地运用于继续学习和学术交流。

(二)要提高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的认识

在专业发展过程中,教师在具备信息素养的同时,还应将所获得的信息转化为动态教学活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重视通过信息技术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这样才能将信息化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应用于教学活动中。其次,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在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广泛应用,教师唯有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才能适应学生的需要。因此,教师要保持敏感的信息网络意识,不断吸收新技术,创设学习环境,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和学习新技术、获取并应用新知识。再次,教师要重新定位师生的关系和角色。高校师生关系已经逐渐走向平等民主,教师要向导师,向学习活动的开发者、组织者和参与者转变,向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者转变。师生之间应通过协作、交流、信息共享,建立起伙伴式的合作关系。最后,高校教师要努力改变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改革课程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策略,采用启发式教学,教会学生积极利用信息资源进行主动式探索,通过协作与讨论解决问题。

通信工程专业技术总结篇6

第一条为推动云南省信息通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加强对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的指导和管理,进一步把我省信息通信行业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正常化、规范化,充分调动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地为我省信息通信建设服务。根据国家有关部委关于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规定,结合我省通信行业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在全省(含地、州、市)从事信息通信技术岗位工作,符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的人员均可提出申请,经所在单位组织审查,推荐参加评审。

第二章组织领导

第三条经信息产业部人事司批准,云南省通信管理局负责组建云南省信息通信工程系列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高级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高评委),负责评审云南省信息通信行业工程系列的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第四条云南省信息通信工程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由云南省通信管理局统一领导。云南省信息通信工程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办公室设在省通信学会,负责处理评审的日常工作。其主要职责是:按照信息产业部和国家有关文件精神,结合云南省信息通信行业实际情况,负责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对评审工作进行指导、协调、检查、监督,安排部署日常工作。

第三章专业技术职务系列

第五条本暂行办法中规定的任职资格评审专业技术职务是对从事信息通信生产建设、勘察设计、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技术管理和设备维护等工作岗位上的工程技术人员设置的专业技术职务。在云南省信息通信行业内设立的信息通信工程专业技术职务名称定为:高级工程师。

第四章评审组织

第六条信息通信工程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是负责我省信息通信工程专业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评审机构。

第七条专业技术职务评委会由具有较高学术、技术水平,作风正派,办事公道,群众公认的专家组成,其中,中青年专家占二分之一以上。评委会由25人组成,所有成员均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正高职不少于1人。评委会设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4人。评委会实行任期制,每届任期为三年,任期届满,应适当调整成员,每次调整人数不应少于三分之一,同时为保证评审工作的连续性,调整人数不应多于三分之二。

第五章评审条件

第八条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积极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遵纪守法,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身体状况良好,能坚持正常工作;

三、申报评审高级工程师(副高)任职资格的条件:

1、获博士学位,并担任工程师职务二年以上,经考核合格;

2、获硕士学位、或第二学士学位证书并担任工程师三年以上,经考核合格;

3、大学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并担任工程师五年以上,经考核合格。

第九条推荐评审通信工程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应具备以下学历专业之一:

1、通信类;

2、信息与电子科学类(电子学与信息系统、无线电物理学、电子学、信息科学、无线电波传播)

3、计算机科学技术类;

4、工业电气自动化、应用电子技术;

5、电子类(无线电技术、电子工程、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光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信息工程、计算机应用)

6、非以上专业者,必须有五年以上相关信息通信专业的工作经历。

第十条在职取得学历(学位)的人员,任职资历从取得学历(学位)起计算。

第十一条根据人事部规定,凡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的人员,必须参加相应的职称外语等级考试,并取得《人事部门职称外语考试合格证书》或《云南省人事厅职称外语考试合格证书》,方可推荐参加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评审。

第六章评审程序

第十二条云南省通信学会秘书处对参加评审人员的参评资格进行审查,对评审材料进行审核和整理,提交云南省信息通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评审。

一、评审委员会评审评审会议由主任委员或副主任委员主持。首先由工作人员向评委介绍参评人员的基本情况及单位推荐意见,其次由专家阐述对论文的评价情况,然后评委对参评人员的综合情况进行评议,最后评委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表决,经出席会议委员的三分之二(17人)以上,投票通过方能有效。评审后,评审委员会工作人员填写评审结论,经评审委员会主任或副主任签字。任职资格证书由国家信息产业部人事司印制,并加盖信息产业部人事司公章后,由云南省通信管理局发文公布,各单位人事部门存入本人档案。

二、为保持评审委员会结果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评审工作不搞复议。

三、召开评审会议,到会的评审委员人数不得少于评委总数的三份之二,未出席会议的委员不得委托投票或补充投票。

第十三条凡国家已统一组织开考的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考试系列,本高评委不再进行相应级别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评审工作。

第十四条对因工作需要岗位变动需跨系列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必须在相关信息通信岗位工作满一年,经所在单位确认,并通过参评资格认定后,方可参加评审。

第七章破格评审

第十五条对不具备规定学历或任职资格条件,但确有真才实学,成绩显著,贡献突出的人员,经组织推荐,可破格参加云南省信息通信专业技术任职资格评审。

第十六条破格推荐参加高级工程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的人员应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备大专毕业学历并在本专业和相近专业累计工作20年(含20年)以上,具备中专毕业学历,并在本专业和相近专业工作累计25年(含25年)以上,职称外语考试合格。

二、已取得工程师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并履行工程师技术职务5年以上的优秀技术骨干,职称外语考试合格。

三、在任职期间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省(部)级以上重点项目和重大任务中主要专业技术骨干或主要业务骨干;

2、有突出的发明创造或专业技术方面的重大建议,在实践中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国家或部、省组织的科学技术及其专业领域的获奖者或荣誉称号获得者;

4、具有特殊技艺、技能,被省内同行公认的专业技术带头人;

5、担任大、中型企业技术主管,具有很强的专业技术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拟写过系统技术政策、法规或管理办法,对企业的管理工作具有指导意义,促进了企业技术管理和设备维护水平的提高,经业界专家或上级主管部门认定取得显著成效;

6、在全国性专业学术会议上或部、省级专业杂志以第一作者发表具有较高价值的专业学术论文两篇以上。

第十七条破格推荐参加评审高级信息通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需报省通信学会秘书处审核,方可推荐到评委会参加评审

第九章申报及申报材料

第十八条评审委员会只接受单位推荐材料,不接受个人申报材料。单位推荐材料前,其人事部门应按照推荐评审规定条件对申报人员进行参评资格认定,要求进行认真核实,严格审定申报人员的学历、资力、确保真实可靠,复印件须加盖申报人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公章。并填写《专业技术职务参评资格条件审查表》。要求进行认真核实,写明推荐评审意见,连同相关材料交云南省通信学会秘书处。

第十八条申报材料及要求:

1、《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一式三份;

2、任职期间的专业技术工作总结,一式三份;

1、与现从事专业相关的论文,一式三份;

2、本人最高学历证书(复印件),一式三份;

3、有效的外语考试合格证(复印件),一式三份;

4、本人最高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复印件)一式三份;

5、推荐单位审核并填写《专业技术职务参评资格条件审查表》,一式三份;

6、破格评审人员《破格评审人员审批表》一式三份及相关证明材料复印件各一份。

第八章附则

第十九条参加云南省信息通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所需的评审费以及考试报名费等项费用,原则上由申报个人承担。评审委员会应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收取评审费,评审费应全部用于信息通信专业技术任职资格评审工作,不得挪做他用。

第二十条云南省信息通信专业技术高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一般每年开展一次。

第二十一条存在下列情况之一者,不能参加云南省信息通信职务任职资格的评审:

一、在政治上、经济上、道德品质上犯有严重错误,受记大过及以上行政处分或党(团)内严重警告及以上处分不满一年或处分期未满者;

二、犯有严重错误,正在接受审查者;

三、工作中严重失误,或因责任事故造成政治影响、经济损失者;

四、无故不接受组织决定,严重违纪或多次违反规章制度者;

五、伪造学历、资历、剽窃他人成果,弄虚作假,在评审工作中搞不正之风者;

六、因身体原因,不能坚持正常工作者;

七、脱产学习、进修、出国一年以上,评审前不能返回复职者;

八、已办理离退休(退养)手续者。

第二十二条云南省信息通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难度大的工作,各单位要加强组织领导和监督检查,统一思想,统一政策,统一步调,要树立全局观念,不得各行其是,对在工作中出现的不正之风,弄虚作假等行为要严肃查处。各评委必须坚持"公正、合理、准确、保密"的原则,认真学习有关政策和标准条件,坚持标准,严肃纪律,突出水平、能力、业绩、贡献,不得随意降低条件。在评审本人亲属的信息通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时,应实行回避制度。对私自泄露评审情况和内容,说情拉关系,投人情票等重大违反规定的评委,取消其评委资格。

第二十三条本办法由云南省信息通信工程系列职称评审委员会、云南省通信学会秘书处负责解释。

通信工程专业技术总结篇7

关键词:高职高专;通信人才;培养模式;教学体系

高职教育作为特殊类型的高等教育,肩负着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任务,必须构建将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特征融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随着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三网合一的脚步加快,技术方面正在向软交换、下一代互联网NGI、3G和后3G、智能光网络和宽带接入共同构成的下一代网络NGN技术发展,通信企业的经营转型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

高职通信人才的培养目标

利用各种有效途径,充分了解和研究六大基础电信运营商(电信、移动、联通、网通、铁通、卫通)及一些依托基础电信运营商的增值电信服务商与支撑企业的实际需求,确定了通信类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是通信行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有后劲”的高技能人才。因此,高职通信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应是既掌握通信技术知识,又懂市场营销,能进行通信设备维护管理、设备营销管理、通信工程施工的复合型营销人才。

“一二三”高职通信人才培养模式

明确了人才培养目标后,我院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三加强一紧跟”(即加强英语教学,加强计算机教学,加强实践教学,紧跟通信技术发展)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按照为邮电通信行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坚持“对准岗位设课程,对准实践抓教学”,构建了“一二三”高职通信人才培养模式。

所谓“一二三”高职通信人才培养模式,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明确专业培养目标,依据高职教育教学的规律,科学地安排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使学生从入学就接触专业,专业技术教育与素质教育不断线,形成“实践——理论——实践”螺旋式推进的教学模式。具体做法是:

“一”是确立一条教学主线。即以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贯穿人才培养。

“二”是构建两个教学体系。即“基础平台﹢专业模块”的理论教学体系和“仿真﹢全真”的实践教学体系,搭建专业人才培养的框架。通过课程的模块化与综合化、课程的整合与重组,优化课程内容,弱化课程的学科性,强化课程的针对性、应用性、实践性,突出高职特色。从实际、实践、实用的原则出发,以应用为主旨,以职业能力与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形成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融合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

“三”是实施三个结合。即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产与学相结合。实施“三个结合”是培养高素质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是认识事物、掌握规律的基本方法,是最基本的教学原则。产与学相结合就是学校与企业结成伙伴关系,建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权利与义务对等、互惠双赢的合作运行机制。合作双方共同参与制定、实施人才培养计划,为学生提供两种学习环境(学校与企业)、两类教师(学校专任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两种课堂(教室、实验室与生产现场),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职业环境和职业氛围中,可及时获得最新的实用技术信息,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相结合就是通过开设人文社科类课程和进行相关的课内外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一二三”高职通信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制定具有较强岗位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在深入通信企业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明确通信类专业学生就业针对的岗位群是通信设备的安装、调配、测试、维护以及线路和杆塔工程的施工、安装、建设等一线岗位。通过对职业岗位群技能要求与知识结构要求的分析,确定通信技术专业人才的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将职业能力分解为综合能力、职业基础能力和职业技术能力;将知识分解为思想政治基础知识、计算机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强调计算机、英语、专业技术等能力和人文素质的培养,围绕岗位关键能力组织教学,构建以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大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使教学计划具有较强的岗位针对性,根据教学计划确定相应的课程,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综合素质分析与培养见图1,专业素质分析与培养见图2。

图1 综合素质分析与培养

图2 专业素质分析与培养

“基础平台+专业模块”课程体系的建立基本做法是:在前两个学期,通信类专业所有学生学同样的课程(基础平台),完成基础共同课和专业共同课的学习,从第三学期开始,分专业完成专业方向(专业模块)与专业技能课程的学习,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基础平台+专业模块”课程体系。

1.搭好“基础平台”,培养综合素质。通过开设《思想道德与法律》、《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礼仪》等必修课程和《书法艺术》、《文学欣赏》等人文素质类选修课程,举办《健美操》、《诗歌欣赏》等讲座以及开展书画比赛、朗诵比赛等课外活动搭建“基础平台”。在“基础平台”类课程的教学中,创新方法,注重素质培养。在学生人文素质、道德品质的培养过程中提出重视家庭、学校和社会三大德育环境的有机结合,整合德育资源,建立一体化德育网络的理念与具体构想,并在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引入实践环节,开展社会实践,培养和训练学生综合分析与灵活运用相关知识自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

2.重视“专业模块”,培养职业能力和素质。一方面加大“专业模块”课程建设力度。一是根据通信技术发展方向和电信企业转型需要,开发新课程,如根据ADSL的安装与维护的需要,开发新课程《ADSL技术》。二是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变化,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如分别在《现代通信网》课程中增加软交换的新内容,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增加IPV6的有关内容,在《现代交换技术》课程中增加固网智能化改造的有关内容,使专业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实际,更具有预见性和前瞻性。三是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课程建设,注重抓好精品课程建设。如已将《光纤通信原理》、《通信电缆线路》和《通信英语》等课程建成省级精品课程,将《数字通信原理》、《移动通信技术》等课程建成院级精品课程。此外不断开发企业急需的培训课程,在开展企业员工培训的同时,组织毕业班学生进行培训,学习《号码百事通》、《商务领航》等课程。另一方面在“专业模块”课程的教学中强调理论知识的应用,注重能力锻炼。如在《现代通信网》的教学过程中引入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学生完成《×××通信网络系统设计方案》,给予学生充分发挥的空间,着重强调知识性、模拟性和参与性。将学生分成几个项目小组,每组设项目经理1名,技术总监1名,工程师若干名。项目经理以自荐形式产生,任职条件是能组建一支10人左右的团队;技术总监由项目经理任命,负责方案的架构设计、进度监测等;组员由技术总监根据能力和特长分工,分别承担子系统的设计、资料收集、方案文本打印等工作。同时成立一个10人评审小组模拟实际评标,负责答辩工作并评出各组的成绩和名次。实践活动模拟了实际的工作环节,达到了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工作能力的实训目的,加深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增强了竞争力。

“仿真﹢全真”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仿真﹢全真的实践教学体系是由三个训练(课程单项训练、专业综合训练、职业素质训练)、五个环节(课程实验、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或顶岗实习、毕业设计)构成的。

1.实习实训的内容逐年递进,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在实训安排上“年年有实习,期期有实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交替进行,有机结合。第一学期安排入学教育、军训与认识实习,重点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和职业意识。以后每学期集中安排为期2~3周的实习实训,让学生完成相关的实训操作,了解和掌握今后就业的岗位群的技能要求,树立知识与技能的感性认识。暑假安排社会实践活动,重在培养学生了解社会、了解企业、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与适应社会的能力。第六学期安排毕业实习(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促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具体实际相结合,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提高实践技能,锻炼学生的职业能力。

2.实训方案的设计形式多样。根据不同的课程平台及实训阶段,采取形式多样的实训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与创新精神。一是实施单项实训,如在物理课单项实训中开设设计性实验,在教师的指导下,要求学生按照课题的要求,根据相关原理设计实验方案、选用仪器,独立完成实验操作、数据采集与分析的全过程。在《电工与电子》课程实训周,按照规定题目要求学生完成电路板的设计、制作、测试等工作,最后进行课题鉴定。二是开展校内综合实训。按照教学计划和专业技能的教学要求,在校内实训基地熟悉通信企业不同工作岗位的工作,完成通信网中交换、接入、传输等各个岗位的操作训练。三是完成阶段性社会实践与顶岗实习。利用寒暑假让学生到通信企业进行社会实践,进一步了解不同岗位的基本要求,加深对未来就业岗位群的认识。课程结束后安排学生到通信企业顶岗实习,要求学生带着课题到企业实践锻炼,在企业实训教师或学院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在真实的工作岗位上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能力。

“一二三”高职通信人才培养模式的效果

“一二三”通信类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中已显现成效。一是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与实践能力得到普遍提高,二是毕业生成为深受通信行业与企业欢迎的“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有后劲”的高技能人才。我院2004年、2005年、2006年连续三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统计表明,80%以上的毕业生都在基础电信运营企业与增值电信运营企业实现了就业。我院2005届毕业生被选聘到四川通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工作,在参加华为设备认证工程师考核时,成绩列前8名的均为通信类专业的学生。

参考文献

[1]高林.点击核心——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导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通信工程专业技术总结篇8

关键词:智能电网;电力特色教学模式;电力信息化和智能化

作者简介:徐茹枝(1966-),女,江西上饶人,华北电力大学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副教授;苏林萍(1967-),女,河北定州人,华北电力大学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副教授。(北京 102206)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6-0048-02

随着智能电网、绿色能源席卷全球,电力行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电力不但要信息化还要智能化,电力企业将需要大量高水平的既精通信息技术又有电力专业背景的人才,这给电力大学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带来机会和挑战。结合电力大学的大电力特色,为培养智能电网急需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开展计算机专业电力特色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培养智能电网急需的信息人才,需要开展计算机专业的电力特色教学,首先要开设“电力信息化”课程。

一、我国电力信息化现状及智能电网的目标

电力信息化是指计算机、通讯等信息技术在电力工业各个环节应用全过程的统称。我国当今电力信息化现状是实施电力工业生产过程各个环节的信息化,[1]包括电力工业规划、设计、施工、发电生产、输电、变电、配电、用电、电网调度、供电营销、物资及管理等各个环节。由此可见,信息技术是电力信息化的基础,各类电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电力信息化的核心。提高电力企业的经营决策水平和经济效益是电力信息化的宗旨。[2,3]智能电网将使电力信息化从数字化向智能化发展。智能电网是电力信息化的延续和飞跃。智能电网是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与新能源变革融合在一起的产物。中国的智能电网目标是分三个阶段推进:2009年至2010年为规划试点阶段,重点开展“坚强智能电网”发展规划工作,制定技术和管理标准,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和设备研制及各环节试点工作;2011年至2015年为全面建设阶段,加快特高压电网和城乡配电网建设,初步形成智能电网运行控制和互动服务体系,关键技术、装备实现重大突破和广泛应用并自主可控;2016年至2020年为引领提升阶段,全面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技术和装备全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通过分析我国电力信息化现状及智能电网的目标可见,各国探索智能电网建设的先行策略是信息技术应用。为实现智能电网的战略目标,电力企业将需要大量高水平的既精通信息技术又懂电力信息化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对计算机专业学生开展电力特色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二、电力大学计算机专业电力特色教学模式

面对电力行业信息化飞速发展的形势,特别是智能电网席卷全球,电力大学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模式在保有原有优势的基础上创建特色,开展以计算机技术为主、电力专业背景为辅的特色教学模式。2010年学校设立了计算机专业电力特色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的教改项目,以实现计算机专业的电力特色及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电力特色教学重点要放在计算机技术和电力专业交叉点上,电力特色教学的先行策略是由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承担此重任。2010年学校将电力信息化课程列入433门核心课程中。修改后的2008版教学大纲中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是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这不但要求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的内容不断优化,同时也要求对电力信息化课程的教学进行改革。

电力大学计算机专业电力特色教学模式的后行策略是在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改革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课程群建设,开设代表计算机技术和电力专业最新技术交叉点的“电力云平台”、“电力物联网技术”等课程,并将“电力信息化”、“电力云平台”及“电力物联网技术”三门课程纳入到一个课程群来建设。可见电力大学亟待探索并建立适合计算机专业的电力特色及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模式。[4]

三、电力信息化课程特点与教学现状分析

1.电力信息化课程的特点

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具有如下特点:

(1)涉及面广。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内容涵盖电力工业生产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电网调度等全过程的信息化与智能化。课程内容包括发电企业的信息化与智能化、变电站的信息化与智能化、电力调度中心信息化与智能化、配用电生产管理信息化和智能化、电力信息安全技术及物联网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等。

(2)技术先进前沿。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内容涵盖当今信息和电力领域的前沿技术、热点技术。如在讲解变电站的信息化与智能化这部分内容时要详细分析电力领域的热点技术IEC61850。在讲解电力调度中心信息化与智能化这部分内容时要详细分析信息领域的热点技术SOA和电力领域的热点技术CIM及其在电力调度的应用。在讲解物联网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这部分内容时要详细分析当今信息和电力领域的前沿技术物联网、智能电网及云平台。

(3)与电力行业实际工程紧密结合。在讲解课程的各部分内容时紧密结合实际工程。如在讲解发电企业的信息化与智能化这部分内容时紧密结合发电企业的实际工程,如水电站厂级监控系统、火电站的DCS系统、发电厂?SIS系统、发电厂智能管理信息系统等。

(4)多学科的交叉。电力信息化课程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控制技术、电力系统背景知识的融合与交叉。在讲解课程的各部分内容时处处是多学科的交叉,如在水电站厂级监控系统中涉及计算机的网络通讯技术,涉及控制领域的PLC技术和现场总线技术,涉及水力发电特性专业背景知识等。

(5)电力信息化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动态的,是与时俱进的,随着电力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而不断地补充新内容,没有现成的教材。当今世界电力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非常迅速,如国家电网公司已经开展广域全景分布式一体化的电网智能调度技术支持系统研制。在讲解电力调度中心信息化与智能化这部分内容时就必须补充这部分新技术。

2.电力信息化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1)没有现成的教材,课程难度大,师资紧缺。从上述分析的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的特点可见,要求老师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及电力工程经验。

(2)课程内容与电力实际紧密结合,学生没有现场工程概念,又是多学科的交叉,学生感觉课程难度大且抽象,学习兴趣不足。很多学生很想学好这门课,但他们中只了解信息技术,没有其他学科技术知识的积累。本课程开设在大三的第六学期,很多学生感觉困难后就放弃了,准备考研复习。

四、电力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思想和方法

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是综合应用课程,教学思想和方法的改革是必要的,具体措施如下:

1.组建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

通过引进发掘培养人才,组建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吸纳不同学科的拥有前沿的信息技术、丰富的电力背景和工程经验的老师进入团队,可以根据老师的特长安排讲解相应的章节。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可由若干老师共同完成。由于国内市场几乎没有相关专著和教材,已经组织讲课团队老师撰写并出版电力信息化教材。教材包含当今电力信息化和智能化最新技术并提供老师们的最新研究成果。该团队的老师需要及时了解电力行业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最新动态的最新技术。除了合作项目途径外,老师要利用一切机会参加合作、进修和交流。通过团队的力量来解决没有现成的教材、课程难度大的问题。

2.补充课程中需要的其他学科知识

鉴于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比较单一,在学习电力信息化课程时先为学生补充必需的计算机控制与通讯基础技术知识,包括计算机控制通道接口技术、PLC技术、串行通讯技术、现场总线技术及工业以太网技术等。在学习电力信息化的具体相关内容时为学生铺垫必需的电力背景知识和工程背景内容,如讲解水电站厂级监控系统时要先补充水力发电厂相关内容。通过利用一定的学时补充课程中需要的其他学科知识来降低学生课程学习的难度,使学生能快速全面地了解并掌握电力信息化技术。

3.新技术、新理念的引入

由于没有现场工程概念,学生在学习电力信息化课程时会感觉抽象、难以理解,老师有必要与时俱进地将新的技术和理念引入课堂中。例如可以引入当今电力行业流行的先进仿真培训软件,比如三维变电站仿真培训软件,让学生在软件上仿真漫游变电站并模拟各种操作。通过仿真软件让学生模拟接触电力工业现场,建立对电力工业现场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加强学生课后巩固教学环节,帮助学生消化和应用所学知识,可以将新的理念引入课堂中。借鉴西方本科教学及我国研究生培养的经验,本课程课后作业巩固环节可以尝试不同于常规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方法。本课程要求学生在课后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每章的作业是查阅与本章相关的文献资料并撰写提交小论文,期末每个学生制作PPT文件并开展讨论。

在学生课后巩固教学环节中老师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指导本科学生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时,首先要教会学生如何在海量信息中查找到需要的优秀文献,如何充分利用校图书馆提供的优质库资源,然后指导学生如何读文献,如何写小论文。要求学生在每章节后阅读15篇以上相关文献资料并提交小论文。教师要认真批阅学生的小论文,总结学生容易出现的普遍性问题,在下次写小论文时提醒学生注意。

4.实施案例教学

新的电力信息化教学实施方案与国内外电力发展紧密结合,既具有理论性又有很强的实用性。此课程在教学方法上必须将理论与工程案例结合,实施案例教学。案例可以来源于实际经典案例,也可以来源于老师们的最新研究的相关成果。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如何将工程应用问题转化为计算机问题的能力。如在讲解IEC61850和CIM技术时,要剖析IEC61850和CIM是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中的面向对象技术来建模的。

五、结论

电力信息化是电力大学计算机专业的特色课程,在计算机专业的电力特色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本课程的改革促进计算机专业学生对电力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的理解和掌握,使电力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更具有自己的特色,以实现计算机专业电力特色及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明俊.智能电网热点问题探讨[J].电网技术,2009,33(18):9-16.

[2]孙宏斌,等.面向中国智能输电网的智能控制中心[J].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2009,24(2):2-7.

[3]韩绪鹏,李道霖,尤丹丹.智能电网与高职强电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J].中国电力教育,2010,(10):18-19.

上一篇:电力调度专业技术总结范文 下一篇:市政工程专业技术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