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师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

时间:2023-10-18 05:31:56

经济师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经济师专业技术工作总结篇1

[关键词]高职院校 专业建设 地方经济 适应性

[作者简介]曹玉平(1963- ),男,江苏常州人,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副教授,主要从事高等数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江苏 连云港 222006)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9

连云港地处江苏省东北部,南连长三角,北接渤海湾,隔海东临东北亚,是新亚欧大陆桥的东桥头堡,也是中西部地区运距最短、成本最低的出海口岸。高职院校通过培养各种适用的高技能人才来实现服务地方经济之目的,因此,作为连云港时唯一一所高职院校,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设置就必须适应连云港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专业建设必须紧密围绕地方对技能人才的需要。

一、连云港地方经济对高职院校的需要

(一)连云港地方经济发展的特点

连云港位于沿海经济带和陇海兰新产业带的结合部,是江苏实施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和沿海开发的主要承担者,是沟通东西连接南北的重要战略枢纽。2012年全市生产总值1603.42亿元,全市人均GDP接近6000美元,达到36470元,固定资产投资1280.88亿元。 首先,不断优化的产业结构。农业逐步由传统向现代转型,优质高效农业得到大力发展,渔业和海洋养殖成为第一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传统工业升级改造步伐加快,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装备制造等新的工业体系已形成规模;服务行业已现快速发展之势。其次,不断发展的高新产业。2012年连云港高新产业产值由2007年的137.17亿元增加到151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007年的19.72%提升到45.15% ,高新技术产业主要集聚于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最后,高集群性的产业发展体系。新医药产业集群、新材料产业集群、新能源产业集群、装备制造业集群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不断发展壮大。

(二)连云港地方经济发展对高职院校的需求

首先,技能人才馈乏已经严重制约了连云港地方经济发展。连云港提出创建“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国家新兴临港工业集群、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全国科学发展先行区”的目标,实现该目标的重要因素是创新技术和技能人才,引进高素质技能人成为连云港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十二五”期间,连云港将开工建设1200万吨炼油和100万吨乙烯项目,急需一批从事材料和化工生产、技术研发的高技能人才;将建成30万吨级航道和30万吨级原油等专业化深水码头,急需既懂现代港口管理又具有超强应用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其次,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必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由于高职院校所培养的技能人才必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调整,随着连云港产业结构调整及地方经济发展对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如何服务地方经济提出了新要求,而作为连云港市唯一的高职院校,它的发展又离不开连云港市政府的大力资助,它在设置专业时应该密切关注连云港产业结构变化及地方经济发展,通过地方经济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来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从而真正实现学院的自身发展。

二、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设置适应地方经济的情况分析

(一)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设置概况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设置涵盖了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教高[2004]3号)中的制造、土建、电子信息、生化、环保、农林等12个专业大类。具体设置的专业有机电一体化、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模具设计与制造、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建筑工程技术、港口工程技术、船舶工程技术、生物制药、会计与审计、物流管理、市场营销与策划、旅游管理等50个专业。这与连云港市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港口运输、旅游观光、海洋养殖等重点优势产业所需人才还存在明显不足。

(二)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的适应性分析

高技能人才是连云港地方经济发展的急需,包括生物制药、仪器仪表、材料、太阳能光伏、建筑、农业技术、水产养殖等专业的技术人才。根据连云港产业结构调整及经济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结合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设置的现状,不难发现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所设置专业与地方经济的适应性正逐步提高。首先,对连云港经济发展所作贡献呈上升之势。培养的人才质量迅速提高,毕业生就业率逐年提升,且50%毕业生在连云港就业,为连云港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技能人才。其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匹配度明显提高。对连云港市重点发展的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船舶修造、电子信息、港口运输、旅游观光、海洋养殖等产业,除部分产业外都有相应的专业与之匹配。再次,已有专业质量不断提高。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目前具有物流管理、化学制药技术两个国家重点建设专业;建筑工程技术、化学制药技术、数控技术应用、计算机信息管理四个江苏省特色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化学制药技术、建筑工程技术三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群。并且建有2个部级实训基地、3个省级实训基地、60余个校级实训基地,1个部级职业技能鉴定所,与连云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建连云港市公共培训基地。

(三)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首先,设置专业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欠佳。从2012年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的招生计划可以看出,招生专业中第三产业较多,而且偏重管理类,作为港口城市临港工业急需的港口管理等专业却没见踪影;第一产业发展急需的生态农业、海洋养殖等专业更是少的可怜,只有园艺一个专业招生;第二产业中新材料、新能源、港口运输、船舶修造等都没有设置相应专业。因此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设置要进一步适应连云港的产业结构调整。

其次,所设置专业的技术含量较低。“技术含量”是指所设置专业在师资及实训设备等所含的技术成份。目前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所设置的专业呈现:文科专业多、管理专业多。究其原因:文科专业开办经费低、投入专业建设的经费少,而工科类专业开办成本高、设备投入经费高、实训实验技术要求高、“双师型”教师素质要求高,因此偏重文科专业也属正常。

再次,优势特色专业建设是软肋。较强的产业集聚性是连云港地方经济的特色,这种高集聚性不仅要求专业设置要密切关注产业发展所需的技能人才,而且要求专业设置更应具备鲜明的产业特色,进而形成特色专业。连云港是水晶之都,也是我国的著名港口,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船舶修造、港口运输、旅游观光、海洋养殖等都是连云港重点发展的产业和特色产业,但在当地发展特色产业之际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还没有形成与特色产业对应的特色专业。这与缺乏专业建设定位、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衔接性欠佳密切相关。

三、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建设与地方经济适应性的对策分析

(一)满足多方需要,提高专业的适应性

第一,应该满足地方政府的需要。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由地方政府投资,学院的首要任务是服务地方政府,学院应该严格遵守党的教育方针,努力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真正实现培养更多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高技能人才。

第二,应该满足企业的需要。市场经济时代企业通过市场招聘员工,企业拥有用人的自、决定权,企业只会录用适合企业需要的技能人才。高职院校如果还按原来自我制定的标准培养学生,就无法满足企业的需要、就业率肯定低,因此学校必须深入企业调研人才需求,明确各类人才培养标准,由此制定培养目标及各类人才的培养计划,并在教学过程中贯穿始终,这样才能培养出企业欢迎的高技能人才。

第三,满足生源市场的需要。高职院校的生存价值是满足社会需要,因此只有密切关注善变的社会需要,才能及时调整专业建设以应对新的经济需要。随着大众化教育的普及,高职院校就应该顾及家长和学生的各种需要,然而这种生源需要与社会对技能人才的需要常常无法一致,因为家长和学生不一定喜欢地方经济急需专业,反而可能热捧已经饱和或就业率低的专业。因此,高职院校既要考虑企业需要,还要兼顾家长和学生的需求。

第四,满足高职院校发展的需要。只有维持专业的相对稳定,才能满足高职院校的发展需要。如果专业无法相对稳定,那么形成高水平、结构合理的专业教师团队就十分困难,形成鲜明的特色专业更是空谈,高的教育质量也就无法实现。然而,满足企业需要是高职院校的根本,企业需要不是一成不变的,这样就形成一对矛盾体,解决该矛盾的最佳方法是在相对稳定的专业大类下增设专业方向。

(二)及时进行专业开发,提高专业的针对性

高职院校只有在充分进行地方宏观经济、人才市场、受教育者、职业能力及教学等分析之后才能开发新专业。

第一,设置新专业时应该对地方宏观经济作出分析。要充分了解周边及本地的经济模式,了解产业结构及其调整,了解就业形势和劳动力结构的发展现状,经过分析初步掌握周边和本地宏观经济的基本格局,挖掘出待发展的朝阳产业及待调整处理的夕阳产业,与朝阳产业相关的专业应该大力开发、充分设置,与夕阳产业相关的专业应该缩减甚至取消。

第二,设置新专业时应该对人才市场进行分析。一是要分析新生劳动力市场;二是要及时掌握人才市场供需关系,由供需关系获得供不应求、供过于求的职业,应该重点开发并充分设置与紧缺职业相应的专业,缩减甚至取消与供过于求职业相应的专业;三是要分析教育市场,只有充分熟悉本地高职教育的现状,才能开发建设具有特色的专业。因此,高职院校调整和设置专业时,必须依据当地人才市场的需求并结合自己的办学条件。

第三,设置新专业时应该对受教育者进行分析。满足需要是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出发点,这种需要包括社会需要和受教育者的个人需要。职业发展是人的基本发展,急剧变化的职业结构促使就业观念发生巨变。因此,高职院校设置专业时,要充分考虑受教育者适应职业变化及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做到“以人为本”,真正满足受教育者的各种合理需要。

第四,设置新专业时应该对职业能力进行分析。职业能力分析时要充分听取企业人员的建议,特别是基层一线负责人(流水线线长、加工车间工段长、连锁超市店长等)、企业人力资源经理、总工程师、总会计师、总设计师等的意见。一线负责人具有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能准确直观描述职业的各种要求;其他人员能充分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国内外最新发展动态。开发职业能力的最佳方法是将两者意见有机结合起来。设置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专业时,高职院校领导、课程专家、教师要进行多方调研和实地考察,与行业专家及前述企业人员一起分析职业能力。需要注意的是,进行职业能力分析不仅要考虑当前,更要考虑今后的发展,这样才能保证高职院校所设置的专业能满足地方经济的发展需要。

第五,设置新专业时应该进行教学分析。设置专业的重要环节是进行教学分析,教学分析是在前述四项分析基础上对教学条件和专业课程进行的分析,教学分析是确保专业正常运行的前提。将职业能力分析所获职业技能全部转化成知识点并将知识点组成新课程是教学分析的关键内容。教学分析还要进行教学条件、教师能力和学员水平的分析,教学条件包括教学组织机构、管理系统、教学大纲、教材、教辅材料、实习实训场所、必备设备等,教学分析的重点是分析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而确定专业学制和课程设计的必要条件是学员水平,由此应该对学员的品行、专业技能、文化教育进行慎密分析。所有这些分析都是为了满足专业教学的需要。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专业建设的质量

专业建设的最终执行者是教师,教师的素质及能力直接影响专业建设质量,因此要提高专业建设质量就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第一,应该拓宽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知识是高职院校教师最基本的知识,高职院校教师应该紧跟学科发展趋势,拓宽自己的专业知识。

第二,加强专业教师实践技能的培养。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的基本素质是实践技能,目前各行各业的新工艺、新知识、新方法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如果专业教师的知识和技能得不到及时更新,必将导致所培养的学生难以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要。因此,高职院校建立并完善专业教师技能更新体系尤其重要,要选择与专业对应的企业定期培训专业教师,促使专业教师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同时要对专业教师的实践技能进行定期考核。

第三,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是其综合素质的体现,主要包含教学组织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监控能力、充分利用现代技术的能力、清晰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等。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对高职院校尤其显得重要,高职院校应该让教师树立正确人才观和质量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第四,努力建设“双师型”队伍。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应该努力获得与专业相关的技术职称,成为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学校要为专业教师制订切实可行的实践技能培训计划,有步骤地把专业教师逐个送到相关企事业单位学习进修,使其获得生产实践经验和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等最新信息,让专业教师都真正具有“双师”素质。

总之,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建设要充分适应地方经济、兼顾地方需求,通过建设高水平的专业达到更好的服务连云港地方经济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姜蕙,杨敖.20年回眸——高等职业教育的探索与创新[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教育部高教司,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育才通道——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探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张俊宗.现代大学制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4]连云港市统计局.连云港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Z].2008-03-17.

[5]连云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N].连云港日报,2011-04-18.

[6]颜旻,谢陈祥,宋红玲.港城去年实现GDP1603亿元[N].连云港日报,2013-01-31.

[7]王尧.乘势而上,突出特色,提高高职院校办学水平[J].宁夏教育,2008(7).

[8]任君庆.课程开发与高职教育的专业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05(1).

[9]戴涵莘,陶亦亦,吴增军.苏南地区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6(10).

经济师专业技术工作总结篇2

产学研互动:做到极致便成金

在职业教育领域中,产学研互动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唐山职业技术学院的独特之处,不单单在于它“以研促教,以产带学”的职业教育模式,更在于它把产学研互动做到了极致。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明确界定了“以研促教,以产带学”的科学内涵,即把职业教育的服务功能和育人功能融为一体,密切学院与产业界的关系,通过科技项目和科技工作,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反过来再利用科技工作和科技服务创造的资源,引进企业的人才参与教学工作的全过程,使教学更加贴近产业需要。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下,学院形成了完善的产学研机制。

在管理层上,学院成立“产学研合作教育委员会”,各专业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并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和管理人员参加,由校企双方有决策权的领导(学院系主任、医院院长、科主任、企业经理等)在专业指导委员会中发挥管理作用。

遵循“依托行业、产学结合”的理念,学院建立了128家院外实习基地,大部分农学、医学校外实训基地都进行与学院合作的技术应用项目研究。尤其是医学类专业,与国内大医院,如总医院、北京武警总医院、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唐山工人医院、唐山开滦医院等签订了共建实习基地的协议,通过资金支持、教师医生岗位交流、共同育人等途径共建实习基地。

同时,学院立足于地方经济,所设专业与唐山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链对接,形成了13个专业大类。商务英语、审计实务、资产评估与管理等社会需求不旺的专业被淘汰,新增医药营销、物流管理等社会急需专业。研究的成果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同时,反哺了专业,及时更新和优化了教学内容。例如,学院通过省级鉴定的《磷化处理技术研究》项目,在唐山化工机械有限公司、唐山润园煤化工有限公司等企业推广,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在科研立项、课程开发、教材编写等方面,学院积极接受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吸收企业相关人员参加。近年来,学院将过去偏重理论又大量重叠的学科进行了整合,依据企业对人才培养的建议,增加了大量实践课程。2007年,学院确立了3项课程改革与建设研究项目,都邀请了企业界人士参与。据统计,企业及行业人员参加的学院研究项目达30%左右。

学院还面向社会、农村、行业与企事业单位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和科技成果推广服务工作。先后为河北省农村素质工程培育人才711人,为唐山百货大楼集团公司进行干部管理培训和全员业务技术培训,累计达万余人次;积极配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举办农业科技推广培训52期,培训人员5千余名,发送科技宣传资料15万余份,科技光碟3千余张,义务提供果苗2500余株,在省、市电视台搞科技专题讲座28期。

学院在“以研促教,以产带学”的教育模式,校企双向介入、共同育人,产学研一体的办学体制,学院与企业(工商业、农业、医院等)互利双赢的办学机制的基础上、制定了符合国家“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

多项保障:产学研互动无后顾之忧

以优势学科为龙头的产学研互动模版医学类和农学类是学校的传统强势学科,学科技术实力雄厚。学校深入了解行业企业需求后,不断调整专业教学内容、课程体系,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如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确定了专业主干课以“口腔修复”课程为主线,以“固定义齿工艺技术”课程为核心,适当削减其它专业课程的改革方案,目前这个专业已建成为省级教学改革示范专业。在专业领域,学院有数十项应用研究项目,为相关单位和地方产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如口腔专业教师与原卫校附属医院专业人员共同研究开发的种植牙项目,获得1999年唐山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为医院累计带来上千万元的经济效益。农学专业教师与产业界科技人员共同从事的安梨、果树、桃及农业科技推广等项目曾获唐山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科技推广三等奖。由于学校对地方和企业的服务卓有成效,形成了巨大的影响,医学类专业曾两次获得香港华夏基金会的资助,并曾获得世界银行的专项贷款。

以双师型为主的师资力量学校的基础师资力量雄厚,目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及双师素质教师292人,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总数的73.2%。教师队伍中,既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又有入选“三三三人才工程”的专家;既有在各级行业学会、企业、医院兼任重要业务领导职务的专家,又有承担部级、省级科研项目的专家。这样一支技术专、科研能力强的教师队伍成为学院发展的发动机。这些教师都有较多从事专业研究工作的经历,许多教师还是产业界的技术权威,他们直接在企业任职,参与企业的技术推广、人员培训、业务管理等工作。如学院教师在各级行业协会担任理事长、常务理事等职务,在唐山市协和医院担任临床科和医技科等室科的主任等职,也有的教师担任企业财务顾问、注册会计师、法律顾问,更有许多教师直接参与企业的员工培训。学院教师为企业提供技术、科研、管理、培训等智力支持,既是校企双向介入的必要途径,又是提升学院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水平的一个重要方式。

以校企互利为本的政策保障本着校企互利双赢的原则,学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对产学研合作项目(包括教学项目和研究项目)开发、方案制定及组织实施等都进行了具体的规定。例如,对产学研合作项目设专项资金,定期拨给企业教学补贴费,用以购置一般常用教学仪器设备。2006年学院投资30万元建成附属医院手术室远程视频系统,学生在教室就可以实时收看手术实况,学院直接将岗位一线真实工作环境的宝贵教学资源引入教学,医院也可以使用这套系统实施培训和教学。

学院根据职业教育发展新形势和唐山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制定了《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十一五”专业建设规划》,进行了较大规模的专业调整、改造和优化,专业设置涉及13个专业大类,使专业建设与唐山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链对接,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学院还成立了由校企双方人员组成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委员会”,重视吸引医院、企业参与到专业教学改革和建设中,形成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专业主动为行业企业服务、行业企业积极参与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校企合作模式。学院定期派遣专业教师到企、事业单位直接参与生产实践、科技开发和管理等工作;医院、企业的知名专家、高级技术人员被学院聘为兼职教师、实践指导教师、实习指导教师以及专业指导委员会专家,在学院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培养方案制定、教学改革、实验室、实习基地建设、科研工作、学生就业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合作。

成就显著

“以研促教,以产带学”的办学方针,使学院在推进科研工作、校企合作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服务职能凸显,使学院建立了校企双向介入、合作育人的体制与机制,专业建设得到加强,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和质量乃至学生就业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高水平教研成果学院教师论文和课题整体数量多、质量高,与产业行业联系密切,反映了学院的办学特色和方向,其中直接结合专业和地方经济发展热点需求开发的科技项目28项,直接结合专业和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论文377篇。这些成果有的已经成为一项项新农村致富的技术,如唐山市政府2007年面向全市农民提供的100项致富新技术中,有三项是学院的研究成果。有的成为经济建设的参考资料,如学院教师参与研究的《环京津创业带对接服务平台建设研究》、《唐山市工业循环经济可再利用资源潜力及利用途径研究》等区域性宏观经济系列项目,对唐山经济发展具有直接的参考价值。

高质量毕业生护理专业2006届毕业生闫寒同学,在总医院实习期间表现优秀,被选入“人民的好军医”华益慰同志特护小组。由于工作突出,闫寒同学作为华益慰特护小组的一员,受到总书记亲切接见。华老去世后,闫寒被总医院授予二等功,并被医院正式录用。学校像闫寒这样的同学还有很多,该专业学生每年都在河北省大中专院校护理专业技能抽考中位列三甲,很多学生都进入省内外二级甲等以上医院实习、就业,还有一些学生被推荐到国外就业。

几年来,先后有10名学生参加“西部计划”,到西部参与志愿服务。环境工程系2006届学生王学斌赴贵州省晴隆县大田乡纳屯村服务,在切身感受到贫困给当地孩子求学带来的困难后,通过电子邮件和电话,为当地孩子募集学习及生活用品,又通过媒体向家乡人民发出“献上一份爱心,让纳屯村孩子走出大山”的倡议,得到唐山社会各界捐赠衣服4千多件,文具1万多件,药品价值3万多元,捐赠物达7吨多。在王学斌感召下,唐山一位慈善家投资26万元在当地建立希望小学。2007年6月20日,纳屯村“唐山爱心小学”建成,共青团唐山市委书记付振波前往剪彩。王学斌以一己之力,搭起了黔冀两地的爱心桥,他“牵手家乡,爱心援助”的典型事迹,在贵州省反响很大,也受到家乡父老和省市两级媒体的广泛关注,其业绩被唐山电视台、《燕赵都市报》、《唐山晚报》等多家媒体连续跟踪报道,既为所在地区做出了突出贡献,也显示了学院毕业生的社会责任感,为学院赢得了社会声誉。

高就业率近年来,学院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广泛欢迎,连续争创或继续保持了学生就业“三高”:即就业率高,就业质量高,社会声誉高。2005-2007年,学生就业率三年三个台阶,分别达到90.50%、91.18%、92.01%,历年都超出全省平均就业率的10%以上。学院在2005年全省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评估中被评为优秀,2007年被授予“河北省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先进单位”,同年获河北省首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优秀组织奖。2007年,团市委组织的农村“支医项目”,学院毕业生占全市派出总数的50%以上;护理专业境外劳务输出,每年也稳定在20人左右。

经济师专业技术工作总结篇3

【关键词】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启示

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是德国的一所公立应用技术大学。该校成立于1994年,目前拥有在校生5000余人。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各校区分布在巴伐利亚州的各个地区,研究方向和重点都不同,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主要是以质量取胜,以高质量出名,属于巴伐利亚州(又称拜仁/恩州)乃至德国境内数一数二的应用技术大学,以培养应用型技术工程师为主要目的。目前与全世界135个国家的高校有合作关系。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教学坚持以人为本,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教学国际化为办学导向,学术氛围浓厚。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虽然校区不大,但是在德国的职业教育学校中名列前茅,德方不刻意强调培养学生数量的多少,学生数量多少并不是学校存在与否的决定性因素。学校最看重的是教学的质量。德国的公立学校学生是免费入学的,宽进严出。学校的资金来源为政府和企业资助,其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扎实的教学质量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下面以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经济类专业为例介绍一下德方院校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以及实习安排等方面是如何建设的以及这些方面对我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启示:

一、经济信息系专业建设情况

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下设经济信息系,主要开设专业和在校生人数如下:企业经济学(508人)、国际管理(270人)、旅游管理(314人)、经济信息学(360人)。男女生比例比较平衡。招生生源有外国学生、有工作经验的学生、文理中学毕业生、其他中学(包括职业中学)毕业的学生。学生总数中有74.14%的生源来自于巴伐利亚州本州。此外,经济信息系根据科技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专业结构并积极开拓新专业,如应用型国民经济学专业。该专业主要招收在经济学领域内有工作经验的学生全职学习,该专业学生学习一段时间就去工作,工作一段时间再进行学习。工作问题如何解决?带着问题来进行研究学习,学习目的性非常明确。开设此专业的目的在于学校关注经济全局,希望帮助欧洲经济发展,尽可能减少希腊所出现的危机。

1.各学期教学安排

经济信息系本科学期安排与课程设置的基本情况是,1至2学期主要是以基础通用课程和专业基础课学习为主;3至4学期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学习,主要学习高级课程即管理模块的学习;第5学期是实习期,实习周期为18周,每个学生都要实习,由学生自己找实习单位或学校介绍实习单位;6至7学期学生完成未修完所有学分和做本科毕业论文。

2.课程设置

以企业经济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为例,1至4学期学习的课程为企业经济学、会计学、数理统计、经济信息学、企业法、国民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管理学、社会管理系统、材料及产品经济、税法、内部控制、项目及进程管理、国际经济政治、商业计划定制、信息及信息管理等。选修课有通用经济信息(由多个课程模块构成有历史、算法分析、语言、行政管理、心理学)等。除此之外还要选修英文或法语等语言课程学习。第5学期为企业实习,6、7学期主要是毕业论文的撰写还有可以选择重点学习课题。如企业经济学专业可以从企业过程优化、计算机安全和控制、数据管理及分析三个模块选择其一进行学习。

单看课程设置可能看不出与我国院校课程设置有何区别,所以在这里我们以前面所提到的“经济信息学”为例说明一下。经济信息学这门课程并不像我国高校开设经管类课程一样,这门课程在修习开始前需要学生自主选择方向,有三个模块方向供选择分别是:企业过程优化、计算机安全和控制、数据管理及分析。学生根据自身兴趣选择模块学习。在所开设的课程中有很多课程与经济信息学这门课程一样,涉及到多个模块方向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由此可见,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在课程教学上严谨细腻。

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各专业的课程设置各具特点,如国际管理专业是全英文授课,还要有一年外国学习经验。就业方向主要是国外大企业、自己创业开办公司、本地企业在其他国家设立的分公司。

除本科外,在应用科技大学也可以继续进行硕士课程学习并取得硕士学位。如国际管理专业硕士学位的取得需要在取得学士学位后,通过三个学期修完全部学分和完成硕士毕业论文。需要读三个模块,分别是国际管理、财税控制、企业管理三个模块。其中国际管理模块包括战略计划、战略制定、IT策略/国际项目管理、国别战略评估等;财税控制模块包括财务合作(银行、保险公司等)、税收审核、税务战略设计、国内与国际会计制度等;企业管理模块包括国际企业管理、文化认知与交流、人员战略化管理和经济变化管理。每门课程都有相应的提高模块供学生选择学习。

3.实习安排与校企合作

如前所述,本科第五学期是实习学期,对于实习具体要求如下:

①实习期间学生通过实习要修够60-70学分。此学分为欧洲通用学分。

②实习至少8周。每周实习40至50小时。

③实习必须与公司签订正式的实习合同,并且就有关实习时间起止、实习岗位、实习期间报酬都要有明确的规定。在协商一致的情况下可以更换实习单位。

④实习期结束,学生有一周的准备时间向学校教授汇报实习经验和实习心得。

⑤教授对学生实习评估主要考察三点:一是实习结果(实习期结束后实习单位要给学生开证明来说明实习期的工作表现等情况);二是学生所写的20页左右的论文;三是问卷调查(包括实习是否有益?实习有何具体建议?)等。

为了保证每一位学生按时实习以便顺利完成学业,学校有专门的“工作服务中心”穿梭于各大公司为学生联系实习单位,并且在学校网站上有专门的“Career Service”栏目可供学生查找实习单位及提供岗位等情况,方便学生选择和联系实习公司。目前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主要的校企合作单位有安联保险、大众汽车、KVP(德国管理咨询公司)等。据统计每年有超过50%的实习生在完成实习后与所实习企业签订了正式的工作合同,所以学生实习相当于半只脚跨进了企业。

4.教授聘任与专业教学

为了保证人才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和应用型人才的质量。不仅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乃至全德国应用科技大学所聘任的教授必须同时具备教师素质和工程师素质。受聘教授一般要求综合性大学毕业且具有相应专业的博士学位,当然还要有足够的满足专业教学的企业工作经验,还要具备将专业知识转换成实际应用的能力。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的教授选聘由专门的选举委员会组织进行,第一轮从专业资质、教学资质、个人资质三个方面考察;第二轮针对个人特质进行测试;然后进行综合成绩排名一般取第一名聘任为教授。教授总人数是按每40名学生需要一名教授来确定。

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非常重视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案例教学、项目教学、专题讨论、学生自主学习等多样形式。校内实习和实验室设施设备精良能够满足教学和研究需要。在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培训期间,在校园、在教室、在图书馆甚至在食堂随处可见两三人、三四人围坐在一起学习和讨论问题,学习氛围十分浓厚。

二、对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启示

德国与我国国情不同,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但德国应用科技大学(FH)在人才培养上有许多值得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借鉴的特有经验。我国高职院校有必要学习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办学模式,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提高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1.大到专业设置小到课程设置充分调研,剔除主观因素影响

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专业设置与地区优势和经济发展紧密关联且具有明显的应用性。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各校区并不集中在一起,分布在巴伐利亚州各个地区,每一个校区都与当地经济发展和地区特色相结合,区域服务特征明显。而我国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不接轨的现象。高职类院校在专业设置上有很多与本科相似,没有突出职业特点,没有把职业性与专业性相结合。有的院校开设专业只顾眼前利益招生易就业难;有的院校盲目增设新专业招生难就业更难;有的院校建设专业没有按照市场的风向标及时调整,导致学生未就业就先失业。

所以充分调研,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使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符合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努力建设一批适应本地区社会经济特别是产业发展所需的特色专业,构建与市场需求紧密接轨和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和课程尤为重要。

2.顶岗实习落到实处,避免流于形式

德国FH教育中,学生实践环节就在企业生产线上进行,实践学分、总周数、每天实践小时数、实践论文等都有严格的规定。在德国企业是职业培训的主体,企业之所以会主动、积极的参与职业培训,在于德国各州在法律上对企业所做出的规定,企业积极参与高校科研和吸纳学生实习,可以在纳税上得到好处。可以说在法律的大环境下高校和企业能够实现双赢!这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值得借鉴之处。

虽然我国高职教育也同样强调实践教学、顶岗实习、校企合作但真正落到实处的不多。总的来说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所以政府的鼓励政策尤为重要。此外高职院校应积极与企业联系,加深与企业、社会的交往,建立学生实践实习基地,努力建立合作双赢局面。促进产学研之间的纵向、横向交流和科研成果的转化。

3.鼓励教师参加企业实践,杜绝纸上谈兵

在德国FH教师选聘非常严格,特别是教授的选聘。教授除了必须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能力,还要能够将专业与实践与科研相结合。所以在德国要想成为教授没有企业扎实的工作经验是免谈的。

对于我国高职院校来说应鼓励那些无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积极参加实践进修,以强化教师的实践能力。应有计划按比例选派教师按专业对口到企业进行实践。支持并鼓励教师和企业联合开发新产品、新技术,从而使教师增强解决工业技术问题的实践能力,促进教师“双师”素质的提高。同时,高职院校还应聘请一批实践经验丰富、具有较高教学水平、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将企业中学有专长、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和能工巧匠吸纳为兼职教师。

参考文献

[1]刘其兵.德国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特征和启示----以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为例.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3月

[2]刘宗建.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办学特色对我们的借鉴与启示.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2年6月

[3]李平.借鉴德国职业教育先进经验探索应用型本科教育之路-----基于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办学特色的思考,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12年6月

[4]李杰.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教学体系及其借鉴意义.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6月

作者简介

经济师专业技术工作总结篇4

[关键词] 热能动力 高技能人才 高职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逐步建立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广西的发展进入新时期。加快推进工业化,是建设富裕广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了全面实施工业兴桂战略,做大做强优势支柱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打造知名品牌,优化工业布局。大力发展电力、铝业、制糖、钢铁、化工、林浆纸、锰业、建材等资源型工业,形成产业集群,促进结构优化升级,推进工业化进程。从区域经济和相关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不仅需要大批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而且需要大量熟练掌握专门技术,具有精湛操作技能的热能动力类高素质技能人才。通过对当地相关企业的调研,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尽快培养造就一支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已经成为当务之急,高等职业院校应该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研究和探索。

一、广西热能动力类高技能人才建设的主要问题

随着经济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日趋强劲,广西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培养规模不断扩大,热能动力类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有了较快的发展。但从未来的发展需求来看,广西热能动力类高技能人才建设却仍然存在下面问题。

1.高技能人才数量短缺,与加快工业化进程的要求不相适应。广西要实现经济起飞,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关键在工业,推进工业化是带动广西经济增长的主导。当前广西正处于经济发展的转型期,很多企业已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大批低技能岗位正日益转化为高技术含量的岗位,急需一大批适应新要求的新型技能人才。目前广西的高技能人才总量严重不足,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仍然存在很大缺口。根据《广西人才开发目录》,未来几年,预计广西重点产业每年热能动力类高技能人才缺口将达到2000名。

2.高技能人才存量不足,比例明显偏低。调查表明,热能动力类高技能人才仅占该类技术工人总量的5.9%,从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来看,高技能人才所占比例必须在15%以上才能真正实现科学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形成良好的生产力循环系统。相比较而言,差距明显。按照广西《广西人才发展“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高技能人才占持证技术工人总数比例达10%以上,也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3.高技能人才结构不合理,突出体现在年龄、学历上。据对相关企业调查,年龄在35岁以下的高技能人才仅占技能型人才总量的27%,45岁以上的占45%。高技能人才面临断层的危险,随着老一代高技能人才退休,许多企业一线将面临阵前缺良将、后继无能人的窘境。在学历构成上,初中及以下学历的技师占29%,大专学历占9%。大量低学历技能人才难以满足高新技术发展的需要。高技能人才的短缺以及在年龄、学历上的结构性矛盾,已成为严重制约广西产业结构调整和推进工业化进程的瓶颈。

二、职业院校热能动力类教育发展现状与问题

1.职业教育培养总量小。“十五”时期,广西高职教育发展势头良好,高职高专教育新增了不少专业和专业点。但从整体来看,“十五”时期广西高职专业结构中与第三产业相对应的专业仍然偏大,专业设置结构不能尽如人意,“轻型”专业居多,“科技”含量不大,与广西加速“工业化”发展的要求有较大的差距,热能动力类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数量还比较少。

2.人才培养与企业的人才需求脱节。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改革滞后等问题仍然存在,学生所学到的知识技能与企业的要求尚存在差距。主要表现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还没有完全体现就业导向,尤其是符合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教学内容没有体现以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的高职特色。教学多沿用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中心的传统模式。理论与实践脱节严重,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效率低,学习效果差。在实践技能培养方面,多数院校贴近生产实际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滞后,实训教学形态单一,内容陈旧,严重脱离生产实际,造成学生专业技能训练不够。

3.热能动力类专业师资数量不足,素质不高。由于经济发展对热能动力类人才的大量需求,也造成了热能动力类专业师资、特别是同时具备相当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专业师资严重不足。调查所涉及的相关职业院校热能动力类专业师资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数量不足和素质不高的问题,尤其缺乏熟悉企业生产实际,并能够承担教学工作的“双师型”专业教师,这严重制约着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

三、对职业院校热能动力类人才培养的建议

1.以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进行专业设置和调整。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与一定区域的市场、职业、行业产业、技术等有更直接、更紧密的关联,具有更大的可变性、开放性,较强的职业定向性和针对性。人才培养要按区域经济发展对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要求,从战略的高度认识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从制度和体制上创新,进行人才培养的调整。广西在全面实施工业兴桂战略中提出了重点力发展电力、铝业、制糖、钢铁、化工、林浆纸、锰业、建材等资源型工业,形成支柱产业集群。因此,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应面向以上行业、背靠重点企业,根据生产、建设、服务一线的对人才的需要设置和调整专业,按照职业岗位的实际要求与企业生产的实际需要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并且紧跟行业发展动态,密切关注人才需求变化,及时调整专业和培养方向,打造“订单式、模块式”培养方案。

2.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科学构建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职业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总体计划的实施方案,是组织和管理教育教学过程的主要依据,是对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价的基础性文件。构建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应以培养技能型人才所需的专业知识、职业技术应用能力、职业技能操作能力和职业素质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岗位应用”为主旨构建课程体系和改革教学内容。坚持以职业岗位对知识和技能的实际需求为标准进行人才培养,按照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实际需求安排课程,重点突出职业技能训练的内容,体现职业能力化,使学生具有专业知识扎实、技术应用能力强、技能操作水平高、职业素质良好等特点。

3.以产学研合作为途径建设“双师型”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没有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任何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举措都是无效的。建立一支结构优化、高学历、高技能的“双师型”的师资队伍是职业院校一项重中之重的任务。“双师型”教师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和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既要掌握高等职业教育规律,又要熟悉企业生产实际情况。因此职业院校要积极创造条件,以产学研合作为途径,建立和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和资格认证制度,使“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科学化、规范化。实行专业教师定期轮训制度,鼓励和支持教师到相关能源动力企业见习和挂职实践,鼓励教师参与企业项目开发、技术培训、技术服务等,以提高专业教学与实践能力。积极从生产一线引进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改变和提升“双师型”教师队伍结构。聘请行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补充,形成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4.以行业企业为依托建设高技能人才实践基地。高职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掌握从事实际工作的职业技能,而实践教学是培养实践能力、训练职业技能、提高综合素质的必要环节。实训基地建设是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基础,也是高职教学建设的重点。职业院校应以相关行业和企业为依托,通过各种渠道建立多元化的热能动力类高技能人才实践基地,如依托重点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与行业或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和实验室等。通过依托企业的实践教学活动,紧跟行业和企业最新科技动态和技术发展,在实训中突出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这对培养符合企业要求的高技能人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加强校企合作,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提高高职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缩短技能人才成长周期,能使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企业需求对接,避免人才培养的盲目性,实现供给与需求、培养与就业的统一。

参考文献:

[1]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西人才发展“十一五”规划[EB/OL].gxrs.省略,2007~1~3

经济师专业技术工作总结篇5

关键词:东部煤电化基地;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F426.21;F426.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8-0143-02

一、背景

为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步伐,黑龙江省出台了《东部煤电化基地发展规划》,把煤炭资源丰富的东部地区打造成全省重要的经济板块和经济增长点。建设东部煤电化基地是黑龙江省委、省政府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将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加快发展做出的重大决策,有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利于资源综合深度开发,有利于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有利于改善产业结构。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包括牡丹江、佳木斯、鸡西、七台河、双鸭山、鹤岗六座城市,这个地区煤炭资源丰富,占全省已探明煤炭保有储量的92%,且煤炭品种齐全、品质优良,煤电化产业基础好。近几年来,一批重点项目陆续开工建设,一批需向国家争取的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也取得积极进展。重大项目的建设实施,有效地拉动了东部地区经济总量的增长。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区的经济总量快速增长,且东部六市的GDP增幅连续两年均高于全省同期平均水平。2012年,东部六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 557亿元。其中,牡丹江市1 092.7亿元,佳木斯市660.4亿元,鸡西市582.3亿元,七台河市298.9亿元,双鸭山市565.4亿元,鹤岗市357.67亿元,均比上年增长超过12%。

东煤电化基地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起着积极的助推作用,但不可忽视的是仍然有因素制约着东煤电的发展,如科研队伍专业技术人才总量少、技术研发人才缺乏、相关专业技术人才比例过小等;同时,大量技术设备需要更新改造、重点实验室建设相对滞后。当务之急就是要增加一定数量的中高层管理和专业技术、技能等人才。因此,建立健全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适应东部煤电化建设的人才,是高校研究的重点。

二、东煤电基地人才供给现状

近年来,我国煤炭企业出现人员不足的问题。表现在煤炭企业总体的人才需求不足,煤炭生产线的各个主要岗位也面临着人才不足,特别是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由表1可以看出来,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仍然偏低,能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比例也增长缓慢。其重要原因就是高校对东煤电相关专业供给不足。原本的煤炭院校纷纷更名、改制,加上近年来煤炭企业生产形势下滑,使得个别煤炭企业缺乏对院校毕业生的吸引力。另外,煤炭学校资源又转换为社会通用的专业,使得来到煤炭企业就业的学生又专业不对口。从当前的形势看,目前矿区就业压力很大,通过在矿区实践历练新成长起来的劳动青年,学历低不能做技术含量高的工种,招聘来的大学生对下井工作又有抵触,造成了煤炭企业和煤炭院校的矛盾。随着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的启动,大中型项目逐渐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的缺口问题凸显,成为制约煤电化基地建设的难点。在黑龙江东部地区,煤炭专业大学本科毕业生连续多年断档。地质勘探、测量、采煤、机电等煤电化建设急需的人才,几乎招不到大学生发展东部煤电化建设,形成产业集群。对于煤电化的新型煤气化、煤液化以及相关建材的研究开发就更感觉人才资源储备严重不足。

三、东煤电基地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

(一)校企合作筹划专业建设

1.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是个极其复杂的过程,需要改变现存的高校管理体制,组建由学校、行业和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合作机构。通过行业和企业参与到高校的人才培养,共同商讨高校人才培养的问题,使学生及时了解该行业的动态和发展趋势,将学生的培养纳入行业的计划之中,使人才培养更具计划性。同时,由学校代表、企业专家和行业专家成立“订单”小组,负责校企合作事宜;对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进行计划、统筹、指导、监督和管理,包括“订单”培养的教学计划、理论与实践,教学安排以及教学管理,师资的配备,课程安排及学生的考核等。

以吉林省某大学为例,吉林省当地商业银行与该高校签订协议,对应届金融学院的保险学、金融学、经济学等专业的 31 名大学本科生签订《定向委托培养协议书》。通过调研,选择具有发展潜力、正在成长的中型金融机构,是成功的重要因素。正因其机构的扩大,需要扩充具有一定素质的专业人才,为“订单式”人才培养提供了契机,并且建立了长期的稳定战略关系之后,能够形成人才供需的良性循环。

2.建校企专家工作组,共同筹划专业建设

校企合作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事实上,当两个矛盾体相遇的时候本身就是一件微妙的事情。学校是公益性组织,企业是盈利性组织,两个性质不同的组织为了彼此的发展,以需求为动力,本身就是相互增进了解、增加互信,共同建立人才供需的长效机制。

黑龙江省委省政府一方面大力支持煤炭学校的培养体系的建立,一方面也鼓励教师走进企业,补充人员不足,借助教师的科研力量推进煤电化建设大型项目的上马。同时,也通过老师的宣传和对学生的影响,使学生了解东部煤电化,投身到东部煤电化基地工作。对企业来讲,在为学生提供实习基地的同时,也树立了企业的形象,宣传了自己。东部煤电化六个城市还最新签署并成立了东部煤电化基地人才服务中心,解决人才交流问题,以提升区域内煤电化建设专业人才的整体数量和竞争力。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不能没有企业的积极参与和配合。虽然企业在观念、内部组织、管理制度上尚未与学校真正的合作,但是企业对校企合作的重视程度和参与程度却明显地提升。企业从被动选择到主动参与培养、从接受学校教育的结果到关注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从安排学生实习到校企共管共教、从职业教育的局部参与到全程参与、从注重合作的经济效益到关注人力资源的潜在效益等无不体现着企业愿意和教育界合作的局面。

(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课程开发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方案自从国外引进到国内就受到了教育界的强烈关注,其中从德国引进的学习领域课程更是越来越受到欢迎。高校也应该对部分专业进行学习领域课程开发的建设工作。具体做法是:首先,根据职业岗位分析及其典型职业工作任务。其次,根据职业行动领域归纳学习领域并确定其学习难度等级。再次,根据职业行动领域描述及确定学习目标。最后,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课程内容并设计学习情境。

(三)创建一流的实训基地平台

1.外引内联,抓牢校企合作新把手。积极与省内煤电企业联系,为学校培训教师,共同培养学生,鼓励学生考取相关职业资格,本着“互惠、互利、共创、共赢”的原则,利用企业资源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实施订单式教育。

2.多元教育。引进与企业技术平台对接的实习实训设备设施。培养学生的同时,也完成了产品加工,真正实现了产教结合,作品-产品-商品合一。

3.技术创新,促进校企合作深层次发展。学校的专业课教师、学生与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共同组成科技攻坚小组,研发仿真模拟软件和实训设备。技术交流合作,教师和学生广泛参与,提高了教师的科研能力水平和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四)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实践教学改革

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建设实训基地、开展实践教学。创新实践教学管理模式,开创校企联姻、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式”等教育模式,使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密切结合,使学生学习的理论和掌握的技能融为一体。学校还应积极探索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等教学方法,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方法一道,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使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融合起来。

(五)发展和壮大教师队伍

1.双师互进,实现人才交流的绿色通道。实施“双师互进”工程,即优秀工程师进课堂、专职教师进企业。聘请企业高级技术人员成立专家顾问委员会,帮助学校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指导学生实训,使学校培养目标更加适应行业、企业和岗位的需要;学校专职教师,特别是新招聘的教师,走进企业生产一线,参与企业的生产,提高教师自身专业技术水平。这样的人才交流的绿色通道,可以为高校打造一支与企业先进技术水平相对接的专业教师队伍。

2.成立专家工作室,引技入校,引品入校。聘请企业劳动模范、优秀工程师、企业管理层等专家和技能大师组建了“企业专家工作室”。充分发挥工作室的教学指导功能,请专家参与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教学计划制订等工作,使行业、企业的发展方向融入到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之中;充分发挥工作室的技能培训功能,将专家最前沿、最精湛、最实用的专业技术传授给专业教师和学生,使行业企业的生产技术融入到学校实训教学之中;充分发挥工作室的模范引领功能,用专家的品质塑造人,用榜样的事迹激励人,用模范的力量影响人,使行业、企业优秀的品质和精神融入到学校德育工作之中。

3.成立教师工作站,进厂学工、进厂学魂。学校定期组织教师到企业学习、考察和调研,“进厂学工、进厂学魂”,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工艺流程和管理理念,在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同时,获取行业、企业发展的第一手资料,为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提供依据。

结语

构建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是继哈大齐工业走廊启动建设后,黑龙江省委、省政府依照全省的长远发展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顺应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趋势,是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因此,高等学校结合自身优势和特长,把握时代契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以适应东煤电发展需要的大学生,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娟.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分析田[J].东北亚论坛,2008,(7).

[2] 刘星.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辽宁高等职业教育为例[J].现代教育管理,2009,(6).

[3] 陈玉华.校企合作建设学习生产型校外实训基地[J].中国高等教育,2010,(7).

[4] 陈锡宝,朱剑萍.探寻校企合作实现机制的有效途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0,(5).

经济师专业技术工作总结篇6

关键词:岗位能力;课程体系;区域经济;高等职业教育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中国西南部,目前以化肥、农药、橡胶等精细化工产业为化工支柱产业,化工产业的发展相对落后于沿海地区,但随着北部湾经济区、东盟-南宁、东盟-空港经济区等相继建成,中石油钦州炼化一体化二期、中石化铁山港炼化一体化、广维生物化工VAE浮液二期、玉林龙潭重交沥青等千亿元大型项目的相继投产,铟材料、铝基复合材料、锌锡产业链高端产品、锑阻燃剂系列新兴材料的重点推进,木薯、甘蔗、农林纤维等非粮资源开发燃料乙醇、工业甲醇项目的示范应用,生物乙醇、生物柴油、生物质固化成型及气化等高效清洁燃料工程的研发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现代化工工业得到大力发展。服务区域经济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义务和立足之本,广西化工产业的蓬勃发展,需要大批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但广西区内高职应用化工技术类专业院校较少,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同时,产业的更新换代以及节能减排对现代化工企业的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应用型化工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能力有更明确、更具体的要求。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通过重新构建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培养满足岗位需求、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具备职业能力的现代应用型化工人才,发挥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能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一、高职应用化工课程体系建设现状

1.国内高职应用化工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情况

由于我国目前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大多数借鉴了本科模式或者源于中专模式,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多少有些缺陷,不能很好地满足化工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因此,许多学校都在探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改革和课程建设。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以就业为导向确立人才培养目标,以校企合作推动课程改革[1],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基于典型化工过程构建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课程体系[2],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立足于职业能力的培养来构建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课程体系[3],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建设高职应用化工专业课程体系[4]。针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张丽玫等人提出构建“前厂后院”平台来实现校企融合[5]。针对产业升级与区域经济人才需求结构之间的矛盾,潘勇等人提出建“大专业、多方向、分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6]。这些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和方案给我校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2.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化工技术专业发展现状

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建设于2011年,至今已招收了五届学生,毕业100多人,通过五年的建设,实验实训设施日趋完善。但现行的专业课程体系没有很好地与广西化工企业的生产过程融合,且偏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不足,学生缺乏实践和创新能力。总体而言,我校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相对滞后,没有充分与本区域化工企业进行对接,更谈不上很好地服务区域经济,重新构建我校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以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已迫在眉睫。

二、我校应用化工技术课程体系的构建

1.毕业生就业岗位调查情况

首先,我们对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和我校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区域进行了调查,据两校招生就业处提供的数据,该专业毕业生在广西区内就业的占大部分(约67%);其次,了解化工类企业对应用化工技术从业人员的岗位设置和需求情况,通过问卷调查以及对企业进行走访等形式对广西区内的多家化工企业或与化工相关的企业进行了调研。以广西田东锦盛化工有限公司的环氧氯丙烷厂为例,该厂的岗位设置包括销售、采购管理员、生产操作技术员、工艺技术员、DCS技术员、仪表技术员、机修技术员、设备技术员等岗位,而中国铝业广西分公司沉降车间的岗位设置则包括生产技术员、点检员、中控操作员等工作岗位。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岗位设置,但按照工作过程可将其归纳为化验分析、生产工艺及操作、设备仪表维护、销售与服务四大岗位。另外,对200名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毕业生从事的工作岗位调查发现,从事生产工艺及操作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51%,设备仪表维护岗位人员占21%,从事分析检验岗位的占16%,从事销售与服务岗位的占12%。图基于生产过程系统化构建的应用化工课程体系

2.基于区域化工企业生产过程,构建课程体系

基于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特点,根据区域化工企业岗位需求和毕业生就业岗位分布情况,我们构建化工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思路是:以生产工艺及操作、设备仪表维护、化验分析及销售与服务等四大岗位要求为出发点,以上述四大岗位生产过程中所包含的职业核心能力及核心素质进行分析和解构,通过逆向推导,归纳出职业能力所需要学习的知识领域,形成了基于广西区域化工企业生产过程所需职业能力的课程体系,如上图所示。

3.新构建的课程体系特点

该课程体系结合生产实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建设包括化工原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无机化工生产技术、精细化工生产技术、石油化工生产技术等课程在内的主要课程体系,以服务区域经济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过程中,除注重基础性学科的建设外,按照生产过程系统化的方法,以学生走工艺技术岗位为主线,管理、分析检验、销售服务等其他岗位为辅线,打造综合性应用人才,服务于区域,兼顾区外为目的。为此,我们加大了核心课程的建设,将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与学校实训和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以“必须、够用”为度,强调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和综合性,优化专业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化工原理》课程为例,依托本校的实训条件,与企业开展合作,进行课程的建设,根据该课程中传质、传热、干燥、沉降、蒸发、精馏、吸收、萃取等单元操作,将每一单元操作先在学校实训室操作熟练,再到企业实习对照各单元操作在生产中的作用。本课程除了期末的理论考试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之外,还根据化工总控工职业资格证标准,对学生进行单元操作的培训与考核,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同时开展单元操作仿真实训,培训学生对DCS系统的操作及控制。从多个角度进行考核,既有利于全面考核学生,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达到课程体系构建效果的其他措施

1.“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我校的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师队伍情况是,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3人,初级职称1人,其中“双师型”教师2人。教师中青年人居多,且都是从高等院校毕业之后直接进入本校任教,实践教学经验不足,理论课程的教学能力需要提升。为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建设“双师型”教学队伍,首先,通过选派青年教师进入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进修的方式,扩大教师的视野,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并利用校企合作,选派青年教师到区域企业进行挂职锻炼。通过在职进修和参加企业实践等方式,产学研结合,建设一支有较高理论教学水平和实践教学水平、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另外,聘请附近化工企业有经验的工程师或技术员到学校参与教学,提升了实践教学质量。

2.实训、实习基地建设

实训基地的建设是高职打造应用性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于2015年下半年全面启动新实训大楼的使用。新实训大楼应用化工技术实验实训室,紧跟现代企业的需求,并按照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结合资源共享突出专业特色以及现代化工企业生产的特点,这将为培养服务区域化工企业应用型人才发挥较大作用。除了校内的实习和实训,为了更贴近工作实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我校分别在广西扶绥青年产业化园区、中铝广西分公司、南宁市泽威尔饲料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实习基地,安排学生在实习基地进行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科学评价体系的建立

许多高校现行的评价方式仍然以理论考试为主,这种评价形式能够很好地检验学生的认知能力,但这种评价形式的单一性,在鼓励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今天需要进行补充和增加。因此,需要建立更加科学的评价体系,本专业以国家中级总控工、高级分析工的职业资格标准作为依据,参考职业能力要求,采用理论考试、操作考试、项目答辩、创意评价、项目报告等方式进行考核,灵活多样的方式既考查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人才培养效果展望

我们构建的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由于结合了区域化工企业生产过程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特点,学生不仅学到了“必须、够用”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也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具备了区域企业岗位能力。可以预见,在该体系下培养的毕业生更符合企业要求,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更快上手。同时,我们会及时走进企业了解生产技术状况,不断完善该体系,优化课程结构。

参考文献:

[1]陈学梅,许宁.高职高专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课程改革实践浅说[J].职业教育研究,2008(7):137-138.

[2]吴玉龙.基于典型化工过程构建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课程体系[J].职业技术教育,2009(23):22-24,84.

[3]吴卫,石绍军.构建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J].化学工程与装备,2003(1):183-185.

[4]秦建华,徐忠娟.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应用化工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职业教育研究,2011(11):38-39.

[5]张丽玫,潘勇.化工类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12):39-40.

[6]潘勇,许宁.产业结构升级背景下化工类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2):110-111.

经济师专业技术工作总结篇7

关键词:青岛市;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现状

特点与优势

(一)青岛市对发展本地区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思想上重视,领导上得力

青岛市是我国经济基础较好、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之一,过渡型经济的特点尤为明显和突出。青岛的社会总产值中工业产值大大高于农业产值,向工业化经济过渡的速度明显高于全省和全国的平均水平。但同全国其他地市一样,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青岛市中等教育的结构比例需要调整、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落后的问题十分严重,矛盾更为尖锐。青岛市委及市政府较早地意识到了问题的存在,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并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把重视发展本市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列入了议事日程,放到了一个恰当的位置。

青岛市各级主管部门的领导经常研究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问题,听取工作汇报,视察学校,注意做好决策、监督和检查;各县、市、区的主要负责同志更是亲自联系学校,帮助、指导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市教育局也成立了相关科室,发挥教育主管部门的作用;各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努力支持办好职业技术学校。这种思想上的重视和领导上的得力,既是青岛市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特点,又是近几年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快、发展好的一个关键而有力的因素。

(二)青岛市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办学方式灵活多样,发展稳健,并已形成较大的规模

在思想重视、领导得力的基础上,青岛市认真吸取了大起大落的沉痛教训,注意从实际出发,采取多种办学形式,逐步推动中等教育结构的改革,促进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持续、稳步和健康发展。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伊始,青岛市就注意避免“一拥而上”的现象,根据本地区的需要及可能,通过加强宏观控制,利用条件和优势,采取改办、新建、联建等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地举办职业技术学校。在对原有职业技术学校进行调整、挖潜的同时,从本市普通高中校数量多、密度大、基础较好的实际情况出发,有计划地逐年压缩普通高中的学校数和招生规模,将一批有一定办学条件的普通高中改建为职业中学(中专),以己之长,补己之短,以达到扩大职业技术教育规模的目的。同时,通过鼓励、支持教育部门与经济部门职合办学、企业和乡镇自办职业技术学校等做法,调动全社会办学的积极性,改变了过去由教育部门一家“唱独角戏”的情况,既解决了职业技术学校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又使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同经济建设的实际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增强了学校的活力。目前,青岛市职业中学(中专)的主要专业已全部实现了联办,有力地促进了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迅速、健康的发展。

由于加强了宏观控制,采取了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青岛市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近几年出现了少见的持续、稳定发展的良好局面。在城镇已基本实现了普及职前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训练的目标,大大缓解了全市经济建设所需技术人才严重不足的矛盾,提高了就业人员的素质。青岛市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在规模和发展速度上,已基本上适应了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要求。

(三)青岛市的职业技术学校专业门类齐全,地区特色比较明显

在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过程中,青岛市重视从本地区的实际需要出发,努力办出本市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根据青岛市的具体情况,明确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导向”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办学方针。“一个中心”,即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要以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为中心,围绕着这个中心,根据青岛市的产业结构变化和重点行业对技术人才需求的情况,加强了学校专业体系的建设。“两个导向”,一是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以为外向型经济建设服务为导向。青岛市是我国北方的重要对外贸易港口,又是国务院批准的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在外向型经济建设中,青岛市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为了保证青岛市外向型经济的顺利、迅速发展,根据统一的规划目标,专门制定了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为外向型经济服务的大专业系列教育规划,加强了以电子、港口、旅游、酿造、化工等为重点的专业体系建设。二是以为农业发展服务为导向。无农不稳,青岛市是我国重要的粮、油、果、蚕、渔生产基地之一,农业生产既关系到国计民生,又是青岛市整个经济发展的基础。为了充分发挥青岛市农业资源的优势,适应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土地规模经营的需要,青岛市改革了传统的农科类综合技术专业,突出了种、养、加工技术专业,强调了实用技术和实践技能的教学训练,使农类各专业的建设逐步走向合理。

(四)青岛市重视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研究与改革,努力在发展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在重视稳步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规模的同时,青岛市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效益求发展的原则,努力进行教育研究与改革,逐步提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质量和整体办学效益,成立了市职业技术教育教研室,强化了校际中心教研组的建设,各学校也十分重视组织教师搞好各种教研活动,初步形成了体系完整、层次分明的教学研究机构。

青岛市还重视职业技术学校教学内容、方式、方法的改革与探索。在教学内容上,根据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规定职业技术学校的专业实践时间不得少于总课时的三分之一;在教学方式上,重视实验教学和实习教学,下大力气抓了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的建设,在建立专业教学、技术服务和实习生产三位一体教学新体系的工作中迈出了一大步。

青岛市还进行了职业技术学校“双证书”的试点工作。首先在机械专业试行了由教育部门颁发职业高中(中专)毕业证书,由业务主管部门颁发等级合格证书(岗位资格证书),使业务部门参与学校的教学管理,督促学校办出特点,提高质量。此外,还通过加强职业技术学校的评估、检查、对比,抓好典型,推动整体改革。2004年,青岛市共评出12个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学校和10个先进专业,作为骨干与榜样加以推广,促进了全市学校改革的深入。

困难与问题

(一)师资问题十分突出,专业课教师数量不足、水平不高,严重影响了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健康发展

没有一支数量充足、质量较高的合格的教师队伍,便不会有高质量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青岛市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师主要由这样几部分人构成:一是原来就在职教岗位任教的教师,占少数,主要分布在普通中专和一些技工学校。这部分教师从事职教工作的时间长,经验丰富,教学水平较高,但一般年龄偏大,且学历水平较低。二是从普通中学转入的一部分教师,数量较大,主要分布在各职业高中和职业中专。这部分教师从事普通教育工作的时间较长,有学识水平,经验丰富,责任心强,但搞职业技术教育是新手,缺乏相应的经验,特别是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技能显得力不从心。三是最近几年从普通高校毕业生中补充的教师。这部分教师学历高,年轻,精力旺盛,工作热情高,但经验明显不足,且有相当数量的人思想不够稳定。四是从其他部门调入的专业技术人员。这部分教师从事实际工作的时间长,经验丰富,动手能力强,但从事教育工作的经验不多,在教学上面临不少困难。

青岛市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师资来源不稳、数量不足、水平不高的矛盾非常突出。具体地讲,第一,专任教师人数较少。第二,在现有专任教师中,学历达标率低,尤其是职业中学(中专)专任教师的学历达标率更低。第三,专任教师的结构比例不够合理,基础文化课教师较多,专业课特别是专业实践课教师人数明显不足。第四,缺乏可靠的来源,教师流失时有发生。因此,师资问题已严重影响了职业技术学校特色的发挥和整个教育质量的提高。

(二)专业结构和层次结构尚不够合理

在职业技术学校的专业建设上,青岛市是颇下了一番工夫的,也产生了一些成效。但由于缺乏科学的论证和统筹安排,专业结构和专业布局仍不尽合理,需要进行较大的调整。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容易办的长线专业过长,而难办、急需的短线专业过短,适应乡镇企业、第三产业和外向型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明显薄弱。

职业技术学校的层次结构问题也比较突出。青岛市已基本上普及了初中教育,据青岛市教育局2004年度报告中的统计,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各类学校的人数达到了68%,也就是说近三分之一的青少年在完成初中教育后直接或间接就业,这一类青少年绝大多数集中在农村。这部分青少年没有受到严格的职前教育训练,必然会影响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和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因此,初中段的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十分必要和迫切,特别是在农村。在青岛市这样一个农业生产仍占有相当比重、乡镇企业发展较快的地区,在今后一个时期内重视初中阶段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特别是农村初中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势在必行。

(三)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管理亟待改善和提高

管理问题是青岛市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又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总的说来,青岛市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管理体制不够完善、有效,学校管理水平不高,影响了职教的特点、质量和效益。

同全国其他城市一样,青岛市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实行的是一种对口管理。普通中专、中等师范学校由教育部门主管,其余由各业务主管部门管理;技工学校由劳动部门管理;绝大多数职业中学(中专)由教育部门管理;少数联办学校实行双重管理。这种职教管理体制是由我国现行的国民经济管理体制决定的,其好处是可以调动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的办学积极性,专业课师资、教学仪器设备、经费等问题比较容易解决,同时也便于把职业技术学校的办学同实际需要结合起来。但对口管理的最大弊端是它的封闭性和各自为政,由于对口管理,客观上难以统筹安排,往往导致一些学校、专业的设置有很大的盲目性,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师资设备利用率低,毕业生交流困难,办学效益差。

(四)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尚缺乏稳定、足够的经费保证,办学条件亟待改善

同一些先进城市比较,青岛市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一个主要差距是办学条件差。办学条件差的主要原因是经费少,缺口大,且没有稳定的来源保证,明显落后于不少兄弟地市。有的县甚至将上级下拨给职业技术学校的经费截留,不少单位经费得不到落实,还有的拨了专业经费却停拨了正常办公费用。由于经费不足,导致职业技术学校校舍少,专业仪器设备及图书资料短缺,实验、实习问题难以解决。这种状况与青岛市的经济基础及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很不相称,近两三年来,经教育部门多方努力,情况虽有所缓和,但问题远没有解决,仍需进一步重视和努力。

(五)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质量亟待提高

虽然有关部门及学校早就认识到了问题的存在,并为此做出了不少努力,但青岛市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质量不高的矛盾仍十分突出。质量不高的主要表现为毕业生的政治素质不过硬,专业思想不够稳定,实际动手能力差,工作适应期长,不受用人单位欢迎。造成质量差的原因较多,一是生源差,同普通高中比较,除少数中专外,职业技术学校招生的分数一般低于前者。二是师资薄弱,青岛市职业技术学校专任教师数量、专任教师学历达标人数均少于普通高中。三是教学条件差。四是一些中等学校办职业技术教育的方向不明确或不落实,总想向普通高中看齐,没有办出特色。此外还有一些管理、经验等方面的问题。质量不高将导致毕业生的出路困难,直接威胁着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生存和进一步发展。由于青岛市劳动就业工作做得较好,目前问题尚不十分明显,但也已出现了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就业优势不大的现象。对此应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并把提高质量的工作抓好,以保证全市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顺利发展。

结合青岛市今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与设想,青岛市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将进一步向前发展。在校生人数将大大增加,学校、专业的结构与层次将向地方化和高级化不断深入,整个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承担的在职提高教育和重新训练任务将大大加强,并将逐步形成以市区为龙头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中心。为了迎接挑战,实现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上述目标,青岛市将以解决现有的质量问题为突破口,紧紧抓住师资、经费、管理等关键和重点,从加强科学研究、拓宽职教功能,加快配套改革、确定规划步骤着手,促进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顺利、协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山东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山东职业教育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2]青岛社会科学院.青岛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研究[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2.

[3]纪芝信.职业技术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1989.

[4]王金波.职业技术教育学导论[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9.

经济师专业技术工作总结篇8

[关键词]专业设置 经济结构 适应性

[作者简介]王苗(1989- ),女,河南南阳人,浙江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张力跃(1975- ),男,内蒙古呼和浩特人,浙江师范大学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基本理论与农村职业教育。(浙江 金华 321004)

[课题项目]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职业教育研究专项课题“社会结构变迁对农村青少年职业教育选择心态的影响机制研究”(项目编号:GJA114004)和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社会结构规约下的农村青少年职业教育选择框架研究”(项目编号:11YJA880087)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4-0008-03

近年来,为促进中职教育的发展,政府在经费投入、师资培训、劳动就业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为其提供了强有力的外部支持。这些政策的逐步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职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办学规模的日益扩大和办学质量的逐步提高。但与此同时,中职学校仍面临着生源减少、吸引力不足、毕业生就业难等问题。究其原因,是中职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造成一部分中职毕业生不能契合市场需求,在就业市场上处于劣势地位。因此,提高中职专业设置和我国经济发展需求的契合度,对于提高中职吸引力、使中职发展由设计模式向内生模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经济结构发展及人才需求的现状与趋势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①是我国职业教育办学的重要方针。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的就业导向更加明显。这就要求职业院校能够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计划。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我国三大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变化。对近几年三大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和就业吸纳能力的趋势分析,有助于我们了解我国经济发展趋势及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有针对性地指导中职专业设置和招生计划安排。

为把握近年来我国经济结构发展趋势,笔者对2004年以来我国三大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及相关就业人员数量的变化进行了统计分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我国第一产业产值在GDP中所占比重不断下降,从2004年的13.4%逐渐下降到2010年的10.1%;第二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2004~2010年其在GDP中所占比重均在46%~48%,波动相对较小;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例处于增长的趋势,从2004年的40.4%增长到2010年的43.1%。②

与我国三大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相呼应的是三大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和就业人数的变化。首先,从总体上来说,2004年以来我国总体就业人数不断增加,这得益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其次,第一产业从就业人数绝对数量及就业人数所占比例两方面来说都呈下降状态,从2004年的34830万人下降到2010年的27931万人,所占比例也从46.9%下降到36.7%。第二、三产业就业人数的绝对数量都有所增加,从所占比例来说分别增长了6.2%和4%。③这也说明了我国第二、三产业对于就业人员的吸纳能力不断增强,劳动力逐渐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随着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其所需的相关专业人才数目和质量也不断提高,这就为我国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

二、我国中职专业设置与人才需求的契合度分析

为了精准地把握近年来我国中职学校专业设置情况,笔者分别从中职学校分学科招生数目、分学科教师数、分学科生师比、分学科专业点这四个方面入手进行对比分析。学科划分根据新的《中职学校专业目录》里产业分类进行的专业划分标准,将中职专业分别归入其相应的产业分类。新的《中职学校专业目录》根据产业分类进行的专业划分标准具体为:第一产业主要涉及农林牧渔类,第二产业涉及资源环境、能源与新能源、土木水利、加工制造、石油化工、轻纺食品6个专业类,第三产业涉及交通运输、信息技术、医药卫生、休闲保健、财经商贸、旅游服务、文化艺术、体育与保健、教育、司法服务、公共管理与服务11个专业类④(专业目录中其他类不计入任一产业)。

1.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第二产业人才不足。随着我国中职办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以及国家的政策支持,中职招生规模日益扩大,为我国经济发展所需的技术人才队伍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备力量。总体来说,近年来中职专业设置与我国经济结构的变化趋于一致,中职学校需要不断调整人才培养计划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但是,其分产业类人才培养比例与我国经济发展所需人才结构仍存在一定程度的错位(见图1)。

从图1中职学校的招生数据来看,2004~2008年第一产业相关专业招生比例均在5%以下,与我国经济结构中第一产业10%左右的比例有一定差距。这主要由于国家政策、就业形势、传统观念等因素所导致的第一产业相关专业的萎缩,致使专业布局与产业结构的失衡。2008年以来,国家加大了对农村发展的投入,针对中职涉农专业和经济贫困家庭的免费政策也逐步实施。因此,2008~2010年第一产业相关专业招生数及所占比例迅速提升,在2010年达到了15.52%。第一产业相关专业招生人数的回升,有利于培养我国现代农业所需的农业技术人才和农产品加工等深加工行业人才。但是,各地中职学校在恢复发展第一产业相关专业的过程中,应该根据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地区经济发展特色科学制订合理的招生计划,避免盲目扩充导致人才和资源的浪费。与此同时,我国第二产业在GDP中所占比例下滑,究其原因是由于市场化竞争导致了第二产业的利润受到挤压,增速放缓。随着我国的产业升级和第二产业在GDP中所占比例的下降,其就业弹性也将逐渐回落。但是,依据其在GDP中的比重和近年相关就业数稳步增长的情况,第二产业仍具有较强的就业吸纳能力。现阶段中职学校培养的第二产业类人才比重及数量逐年降低,不能满足第二产业对人才尤其是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而随着第三产业在GDP中比重的直线上升,其就业人数所占比例也逐年增加。但是,相对于其在我国GDP中所占份额来说,虽然近年来中职学校招收的第三产业人数比例逐渐降低,但是仍超过了第三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

2.师资力量不断充实,整体层次有待提升。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提高中职教育质量的基础和保障。目前,中职学校三大产业类教师数目不断增长,中级以上职称均超过一半,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中职学校发展建设的需求。但是,三大产业类专业教师的专业职称分布和生师比与人才需求结构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见图2)。

由图2可知,三大产业相关专业类教师总数及具备中、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都呈增长趋势,总体上达到了教育部提出的“十一五”期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持有相关专业技术资格或职业资格的人数达到50%以上的要求。但从职称分布情况来看,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从师资职称分布来说,与第一产业类教师职称比例相比,第二、三产业类教师中高级职称所占比例较低,这与我国第二、三产业在GDP中占大部分比重,对第二、三产业人才需求增加的趋势不相符合。以2010年为例,第一产业类相关专业教师中高级职称所占比例为70.84%,而第二、三产业类相关专业比重分别为61.07%和58.72%。其次,第二产业类教师中高级职称比例呈降低趋势,从2004年的62.73%逐渐降至2010年的61.07%,这与第二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不相符。第三,相对于第一、二产业来说,第三产业教师中高级职称比例最低,某种程度上说明了第三产业类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与此同时,师资力量分布不均的情况也体现在分产业类相关专业的生师比上。如图3所示,总体来说,第一产业相关专业师生比在2008~2010年迅速增加,到2010年生师比已经达到了53.55。这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中职免费政策的逐步实行使涉农专业学生数量大幅增加,而教师配备不够完善所导致的。尽管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较低,但是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是不容忽视的。因此,第一产业类的专业课师资队伍亟须充实。第二,2004年以来第二产业的生师比大体上处于下降趋势,从26.84下降到22.15,但是相对其产业结构来说,专业课教师仍然不足,不利于第二产业类相关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第三,虽然从横向上来看,第三产业类专业生师比最低,但纵向来看,自2004年以来,其生师比多处于上升状态,从15.00增加到17.45。总而言之,我国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师整体不足,在三大产业相关专业的分布与经济结构相比也存在失衡现象。

3.专业点持续增长,第三产业类专业过剩。中职学校专业点的分布情况也是衡量专业设置布局的重要指标。为了解我国中职学校的专业设置情况,笔者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分别选取广东、湖南、陕西三省为代表,以2010年的中职学校招生专业的分布状况和经济结构作为比较对象样本,考察地区的中职专业设置情况与经济结构的适切性(见下表)。

我国经济结构中,第二、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逐渐增加,与此相对应的是我国中职学校专业设置数目的变化。从广东、湖南、陕西三省的调查结果来看,中职学校均形成了以加工制造类、财经商贸类和信息技术类为主体的专业结构,反映了中职在办学中对市场需求的迎合。但是,中职专业点分布与经济结构仍存在一定差异。总的来说,各地区专业点比重与三大产业比重大致相当,但仍存在三省第一、二产业相关专业设置不足,第三产业相关专业比重相对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例来说超过需求的问题。

首先,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居于基础地位,是我国第二、三产业发展的基础。但目前看来,第一产业与相关专业的对接率不高,中职学校涉及第一产业相关专业设置不足,尤其是现代技术相关专业、农副产品深加工专业设置过少。这不利于我国新型农业人才的培养和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其次,在第二产业相关专业中,中职学校的加工制造类专业开设较多,这与我国产业发展的情况较为契合。尽管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第二产业中劳动密集型产业将逐渐被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取代,其就业吸纳弹性会逐渐降低,但从目前来看,劳动密集型产业仍广泛大量存在,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仍然较大。近年来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和比例也不断增加。因此,中职学校应根据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适度增加第二产业相关专业,尤其是设置技术含量水平高的专业。第三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于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较强。正是由于第三产业对劳动力需求大,中职学校开设的第三产业相关专业数目较多,特别是信息技术类、财经商贸类专业点很多。但是,目前我国经济结构仍处于向第三产业的过渡时期,相对于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来说,中职学校第三产业设置比例偏重。

三、提高专业设置与经济结构适切性的对策

中职专业设置是学校人才培养能否契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重要指标。在我国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的背景下,提高中职学校专业设置与经济发展的适切性,不仅需要学校自身的努力,更需要政府对学校的宏观指导。

1.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国家方针政策是调控我国社会事业发展的有效手段,职教政策的变动也会对中职学校的发展方向和专业设置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目前我国中职学校三大产业专业招生规模与经济发展需求出现偏差的情况下,政府应该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对中职招生进行宏观调控,引导中职学校招生规模的合理变动。目前,针对中职院校第一产业相关专业人才培养不足的情况,我国实行的涉农专业免费等政策有力推动了第一产业相关专业招生规模的扩张,培养了大批农业技术人才,促进了中职专业招生规模的合理化。因此,在我国第二产业相关专业招生规模相对不足、第三产业相关专业比例较多的情况下,政府要根据第二、三产业对人才的需求采取适当的方针政策,通过总体规划、政策倾斜等措施引导学校合理分配招生比例,以保证中职学校对第二产业所需人才的持续供给。同时,科学预测我国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吸纳能力,指导中职学校及时调整相关专业的招生计划,以免第三产业相关专业招生规模的盲目扩张。此外,地方政府要对地域经济发展特色和重点产业有清晰的认识,通过人才需求预测等明确中职学校所需培养的人才数量,指导中职院校结合地区经济发展状况设置合理的招生计划。

2.优化专业设置结构。中职学校的专业设置主要受经济结构的影响,其专业设置结构、数目都必须反映市场的需求。尽管我国中职学校的专业结构顺应产业结构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但仍有不合理的地方,需要进一步的优化。只有不断根据市场需求设置科学合理的专业结构,培养与社会职业岗位需求相吻合的人才,才能缓解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人才。目前我国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不断下降,但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仍然不容忽视。第二产业成为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比重不断上升。相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中职学校的第一、二产业类专业设置不足,中职学校在发展中应重视基础专业建设,适度增加第一、二产业相关专业的设置,为我国现代农业和第二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与第一、二产业相关专业设置情况不同的是,第三产业相关专业设置比例普遍超过实际需求,因此中职学校要根据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第三产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有计划地发展第三产业相关专业,避免第三产业相关专业的盲目扩张。此外,学校应该大力推动新兴专业的发展,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中职主要培养适应本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这就决定了中职学校在专业设置上不仅要顺应我国整体经济发展状况,更要充分结合区域经济特色,明确地区的支柱产业和对劳动力吸纳需求较多的产业,进而有针对性地培养,避免盲目跟风。各地政府应该加强对本地区的人才需求预测,为中职学校提供一个良好的参照,协助中职学校优化专业设置结构。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虽然近年来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师数量不断增长,大多数教师具备中高级职称,但是相对于不断增加的中职学生数量来说,中职学校教师队伍尤其是专业课教师队伍有待扩充。针对目前中职学校生师比较高的情况,中职学校应该根据专业发展需要适度增加教师数量。根据第一产业相关专业的生师比迅速提高的情况,学校在扩充招生的同时,要及时充实相关专业教师,尤其是有意识地扩充掌握现代农业技术、动手能力强的教师,促进原有教师知识结构的更新,保证第一产业相关专业不仅在规模上取得进步,更要在教育质量上得到进一步提高。尽管近年来第二产业相关专业生师比稳中下降,相对于国家要求来讲仍没有达到标准,中职学校仍然需要大力发展第二产业相关专业的师资队伍,同时要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一方面,学校要为教师队伍注入新生力量;另一方面,要促进原有教师知识结构的不断更新,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学校可以通过安排教师到企业实践等方式来提高教师的技术技能、增强其教学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此外,学校在大力发展专职师资队伍的同时,也要重视兼职教师的聘用。相对而言,第三产业相关专业生师比是最低的,但处于缓慢上升的状态。这就要求中职学校更加注重招生规模和教师队伍承载能力的适配性,依据专业发展需求不断补充缺口。与第一、二产业相关专业相比,第三产业中高级教师职称比例最低,这也要求中职学校更加重视第三产业整体素质的提高。

4.大力推动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中职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有效对接的重要途径。学校可以通过与企业的合作,明确企业所需要的人才类型,把握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和趋势,进而根据地区经济发展需要调整学校的专业设置结构,提高学校专业设置和地区经济结构的契合度,促进学生就业。校企合作能够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的优势,促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和生产力的发展。中职学生学习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后,到企业、工厂定岗实习获得实际的工作经验,将理论知识和动手实践结合起来。学生的动手能力、工作能力等职业能力都能在实习中得到锻炼。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学校的培养质量,也使中职学生更适应当地职业岗位的需求,实现对口就业。同时,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中职学校人才培养和就业市场的对接,有助于学校对当地企业所需要的人才类型有更为准确的把握,直接推动了中职学校专业设置与当地经济结构契合度的提高。

因此,在促进中职专业设置与经济结构匹配的过程中,学校要重视校企合作,抓住与企业合作的机会,为学生的培养和就业创设一个好的环境。地方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在政策上鼓励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实现学校、学生和企业的共同利益。

[注释]

①.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5-11-14.

②③⑤⑥⑦⑧数据根据2005~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计算得出。

④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教职成[2010]4号)[Z].

2010-03-08.

[参考文献]

[1]孔楠,孙景余.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适应性研究[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2(1).

[2]马吉帆,曹晔.陕西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现状与调整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11(26).

[3]孙锦明,李秀敏.中职专业设置的若干问题探析[J].前沿,2006(7).

[4]汤霓.经济危机后产业结构调整与中职学校专业设置优化[J].职业技术教育,2011(4).

[5]杨艳.湖南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对接研究[D/OL].http:///KCMS/detail/detail.aspx?QueryID=0&CurRec=1&recid=&filename=1011167404.nh&dbname=CMFD2011&dbcode=CMFD&pr=&urlid=&yx=&v=MDY

0ODM2SDdLK0dkWE1xNUViUElSOGVYMUx1eFlTN0RoMVQzcVRyV00xRnJD

上一篇:工程师职称专业技术总结范文 下一篇:计算机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