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

时间:2023-10-08 11:43:29

计算机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计算机专业技术工作总结篇1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教育;信息素养和能力标准;课程体系

0 引言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教育融入基础教育使得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面临新的挑战,这也是新一轮大学计算机教育和课程改革的主要动因。大学计算机教育的第一门课程应该如何应对这种外界环境及应用需求的变化,是需要认真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

1 确定大学计算机教育的起点

教育部颁布《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后,全国中小学普遍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中小学生已经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上网、玩游戏、操作办公软件等。于是,很多学校压缩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授课学时。更有人认为,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有很多重叠,进入高等学校的学生已经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应该取消。目前大学新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状况如何?大学计算机教育的起点是什么?

(1)通过网络、座谈交流等多种方式的调查,我们了解到目前全国范围内,只有少数重点高校完全取消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绝大多数高校(包括一些211、985院校)仍以不同形式开设包含计算机基础知识、基本操作为主要内容的课程;也有高校采用授课内容与实验内容分离的方式,讲授的内容因学校的不同而有较大不同,实验课内容仍是计算机基本操作,原因是大学新生对于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的掌握情况有很大差异。

(2)2013年全国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与信息素养大赛(简称“大赛”)的竞赛内容基本涵盖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内容,即主要是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大赛分为院校赛和全国总决赛两个阶段。参加全国总决赛的442名选手(来自151所院校,覆盖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是从全国230所院校、14 280选手中产生的,既有大学一年级的学生(2012年入学),也有二三年级的学生,覆盖面比较广,参赛选手所属高校的类别分布见表1。

由表2所列出的全国总决赛成绩统计可以看出,院校赛中选的优胜者参加总决赛的平均成绩不足80分,最低只有20.6分(高职高专)。这说明经过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学习,并为参加这次竞赛进行了一定赛前培训的选手,整体成绩的差异仍很大。一般说来,未参赛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的整体水平不会高于参加全国总决赛的选手。考虑到这些参赛选手都已经学过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从全国大多数院校的情况可推断,进入高校的大学新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的掌握情况不容乐观,整体没有达到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要求;对于全国大多数高校,现阶段还不具备完全取消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课程的条件。得大学新生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的能力差异非常大,即在目前阶段,大学计算机课程很难确定一个统一的起点。

2 大学计算机教育课程体系及第一层次课程

非计算机专业大学计算机教育的本质特征是:面向应用、需求导向、能力核心、分类指导,基本的长效性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实际上,这也是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30年来一直坚持的目标。本轮改革的重大突破和发展之一在于能力的内涵发生了重大变化。

按照计算机应用能力结构体系,大学计算机应用能力分为学科专业和普适应用两个层面,其中学科专业层面的能力又分为计算机基本技能、技术与应用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根据调查分析,大学新生对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远未达到预期目标。如何解决技术发展、需求变化与学生程度不齐的问题?《若干意见解读》中提出基于能力结构的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该体系第1层次包含“大学计算机基础”和“大学计算机”两门课程。

目前,各高校不同程度地缩减大学计算机课程的学时或取消这门课程。在这种形势下,将第1层次的课程增加为“大学计算机基础”和“大学计算机”两门,是否具备可行性?该体系框架中的这两门课程是根据各地区、各校、各专业类的需求选择,而不要求同时开设这两门课程。两门课程的主要内容是:

(1)“大学计算机基础”是针对没有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不具备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的学生开设的。这门课程不仅培养学生操作计算机的技能,更能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使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感悟到计算机应用的领域、方式、价值等。

教学实施建议:

①对于重点院校或经济较发达地区的院校,学生利用网络教学平台采用自学为主的方式进行学习。经过测试,达到基本要求者视为通过。②对于一般院校或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院校,可以此课程为第一层次的课程。但是,在该课程的教学中,要体现出计算机应用能力内涵的提升与发展,体现出对思维能力的培养。

(2)“大学计算机”课程是从非计算机专业对计算机应用需求的视角,选择工程计算技术、数据处理技术、网络应用技术、设计技术等主要技术应用领域,参照教指委编制的《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简称“白皮书”)提出的课程基本知识体系和实验体系,融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相关概念、方法和应用,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工作的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而不仅仅是简单操作计算机的能力。利用信息技术完成的工作既包含不需要复杂的思维活动(如有效搜索、整理、呈现等)的简单工作任务,也包含需要具备一定学习、筛选、判断、规划、设计、实施等行动能力的较为复杂的工作任务。

3 大学计算机基础与基本标准

作为第1层次的“大学计算机”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适应不平衡、不规范和差异性的大学新生实际情况。在图1所示的课程体系框架之下,学生是否选修“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取决于是否掌握了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那么,依据什么判别学生是否达到基本要求?或者说,什么是大学生应该具备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事实上,现在我国没有一个标准用于衡量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应该具备的基本信息素养与计算机应用能力。

1)关于大学生基本信息素养和应用能力标准。

为了适应信息社会基本的生活、工作需求,一些发达国家制定了国民或高等院校学生的信息素养标准,旨在引领和规范相关的教育教学活动。参照国内外具有一定社会认可程度的相关评价标准、考试大纲、课程规范,考虑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构建大学生基本信息素养和应用能力标准(简称“基本标准”),对于非计算机大学计算机教育的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2)基于“基本标准”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面向未能达到“基本标准”的学生。这门课程不是简单地按照标准将原“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内容重组,而是将提升学生的基本信息素养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作为重点,较之以往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重点改进是:①以“基本标准”为教学内容的基准;解决学生具有不同起点、差异大的问题,同时按照规范进行教学,使学生具备在当今信息社会应有的基本信息素养和计算机应用技能。②以应用计算机完成工作的能力培养为主线。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计算机领域的一些概念、专业术语,而通过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理解相关技术的基本概念,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思路、过程。③以思维能力、信息素养养成训练为关注点。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工作时应具备的一种普适的思维能力是课程的重要目标,这个目标不是通过概念讲授所能够完成的,而是要通过案例训练、项目训练等方式达成。

4 需求导向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分类方案

我国有约2700多所高校,每年约有700万大学新生。不同学校、不同类别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有很大差异,使得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课程有不用的目标和要求。即使是达到“基本标准”的学生,也无法用一个统一的方案适应所有学校的教学要求。应该针对不同的教学需求,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

(1)方案1:面向提升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课程方案,本方案适用于应用型本科院校非计算机专业。

从非计算机专业对计算机应用的要求入手选择课程的主要内容,而不是从学科理论人手,有利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体会、感受有哪些计算机技术可用于其专业领域,以及可解决什么性质的问题,由应用需求入手,倒推出所需的理论知识支持。遵循这一理念,各个专业使用计算机主要从事的工作领域是:工程计算、数据处理、网络应用、多媒体应用等。据此总结概括提出4项技术,即计算技术、数据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它们基本覆盖了非计算机专业中的大部分对计算机的应用需求。

(2)方案2:注重思维能力培养的课程方案,本方案适用于研究型院校理工类专业。

研究型院校的生源质量较高,学生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各个专业对大学计算机课程的要求更注重熟练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及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计算机不仅是为不同专业提供解决专业问题的有效方法和手段,而且提供一种独特的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因此,课程内容除了关注使用计算机的基本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理解计算机系统,并培养包括计算思维在内的科学思维能力。

(3)方案3:结合专业需求的课程方案,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计算机是更有效地完成本专业工作的工具。

将大学计算机课程与专业学习相结合,既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辅助、支持专业学习。为专业服务既是大学计算机教育的理念,也是目标。找到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与专业学习的契合点,是解决为专业服务的重要问题。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使非计算机专业直接感悟到计算机应用的价值。

课程内容可以针对某一种或几种主要的计算机应用技术,结合专业需求来设计。例如以数据处理的概念、技术、处理过程为线索,构造大学计算机课程,对于管理、财经专业的学生更有实际应用意义。

再如,现代医学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辅助支持,把与医学教学相关的图像处理技术、数据管理技术作为教学内容,在某种意义上真正达到了大学计算机课程为专业服务的目标。

5 结语

大学计算机教育教学改革首先要确定大学计算机教育的起点,其次要确定专业、培养目标等对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培养需求。只有如此,才能有针对性地确定能力培养的目标要求,设计面向不同地区学校、不同类别专业的课程体系,即大学计算机课程要分类设计、分类教学。

计算机专业技术工作总结篇2

关键词:人才培养方案;应用型;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黄磊(1976-),女,湖南邵阳人,邵阳学院信息工程系,讲师;黄同成(1964-),男,湖南新邵人,邵阳学院信息工程系,教授。(湖南 邵阳 42200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9年湖南省普通高校省级教学团队项目“电气信息类专业基础教学团队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1-0035-02

从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到现在,60余年的快速发展使得计算机学科有了很大的变化。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十几年来迅速发展,中国也进入信息化社会。我国高等本科教育发展蓬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及其他计算机类相关专业的办学规模快速扩大,学生数量一度占到全国所有理工科总量的1/3。培养既具备专业素质又有学习能力的人才,制订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设计有特色的教学计划十分重要。

一、 地方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与信息社会人才需求趋势分析

1.培养现状分析

目前,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高等院校中除了几十所属于国家教育部直管以外,绝大部分是地方高等院校,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面临着巨大挑战。

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没有各自的特色。专业培养方向涵盖太广而没有进行分类细化,导致了结构上的不合理。市场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很大,但用人单位总是苦恼招不到合适的人才。

办学规模扩大和学生数量增加,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教学任务很重,时间和精力也有限,难以创造性地完成教学内容和任务。而市场反映计算机专业学生缺乏对专业知识的深度掌握,普遍看法是教师队伍专业素质有待提高,以满足信息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

政府非常重视高校的建设和投入,软硬件设施与以往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成就。如何利用好软硬件设施,加强实验及实践环节,设计高质量的实验,配备合格的实验指导人员,开展综合或系统的训练,培养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才能真正见到办学成效。

2.人才需求趋势分析

信息化社会高速发展,计算机类人才的需求面是很广的,但也是呈金字塔结构,人才培养也应当是金字塔结构。

从长远利益考虑,需要一支计算机相关理论及核心技术的创新型、研究型队伍,即科学型人才。

国内外大部分IT企业主要是开发本企业产品(包括软件和硬件)以满足信息化需求,需要计算机工程型人才拥有独自或在大项目组中设计、构建和校验基于计算机的系统的技术与经验,这也有很大的需求量。

与此同时,信息化进程已经涉及到各行各业。企事业单位和国家信息系统的建设与运行是目前和今后采购、应用计算机软硬件产品的主流需求,这些用人单位需要高等学校培养大批信息化应用型人才。能从事信息化类型工作,同时又具备工程型人才素质及能力的人才应该是目前非常紧缺和抢手的专门人才。

实践表明,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和科学思维品质并熟悉某一领域的本专业人才能很快适应该领域的工作,并且表现出很强的后劲。美国的股票、证券交易所的操盘手、分析员大多是从理科信息类毕业生中招聘,通过三个月左右的培训即能胜任工作,这说明该专业学生具有很宽的就业面和很强的适应性。从国内近几年的就业情况看,该专业毕业生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1]

企业对员工的要求是要具备相当的学习能力,以学习能力为代表的发展潜力是企业最想要考察的重要素质之一。另外,实践动手能力、人际交往交流能力、团队协同工作能力、分析能力、应变性和适应能力也是很重要的。

总之,计算机信息技术人才在各行各业、各企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中担任着重要角色,和具体应用相比,他们更懂得计算机软硬件的功能和组成,更了解如何使用和维护计算机,使计算机能在各领域发挥最佳作用。

二、面向市场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与构思

目前在计算机学科(计算学科)教育方面最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工作依然是IEEE-CS和ACM组织的计算机教程(Computing Curricula)研究工作。从著名的Computing Curricula 1991到现在,国外计算机教育工作者的思路也出现了重大的转变。过去形成的课程设置报告曾经是试图将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和软件工程融合成一个统一的文件。这种做法在十几年前是可行的,但21世纪的计算蕴含有多个富有生命力的学科,它们分别有着自己的完整性和教育学特色。[2]

企业分工是很明确的,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多层次的。就技术岗位而言既需要操作工人、技术员,也需要工程师。从某种程度来讲,地方高校要以培养本科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更要有过硬的实践技能,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这就要求高等学校要转变办学理念,把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作为总体目标。作为高等教育工科类,其目标就是培养未来的工程师,必须重视实践性、应用性。面向市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构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强调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综合分析和调研,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有工程实践应用和开发计算机系统的基本能力;对信息技术的效用、发展趋势有深入理解和评估能力,能根据不同组织、机构的需求选择和实施信息技术,有良好的组织管理和交流沟通能力,具有良好的外语运用能力,能适应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变化的高素质工程型应用人才。

有了更科学、更明确的专业定位和办学思路,接下来还要制订一系列改革措施加以保障。

1.深化教学改革,制订教学计划和构建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设置是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具体体现。[3]在制订教学计划和构建课程体系时,既要根据社会和企业对本专业学生的用人需求变化做出快速准确的调整,又要坚持人才培养的多层次要求。必须贯彻我校提出的“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意识”的主要目标,把知识传授转换为能力培养,把专业业务能力培养与素质培养相结合,把公共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把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把理论教学与实践实训相结合。新的培养方案既要继承旧版教学计划中的成功经验,也要体现新的特点,有必要的话还可以师范类和非师范类兼招培养,进一步扩大学生就业面。

结合我校教学计划的基本原则,可把本专业课程体系分为基础课程(含公共基础课、学科和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必选课程)、专业提高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三大模块,依此分类施教。从加强基础、分类培养的教育理念出发,参考专业规范的教育内容与知识体系,设计每一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基础课程参照专业规范要求尽可能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加强能反映本学科及专业发展潮流和最新趋势的内容,加强突出基础理论教学的应用和实践部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日后专业技能的提高奠定坚实基础。专业核心课程强调专业基础性和本科教学的培养规格要求,主干课程涵盖知识体系中的核心知识单元,努力夯实学生的专业面和知识面,增强学生毕业进入社会的适应能力。专业提高课程则适应行业发展和变化,以扩大学生视野为目的设计课程内容,进一步加大实践和应用的比例,强化动手能力、应用能力,注重职业素质的培养。

2.进一步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使人才培养更有效,人才考核更合理

探索面向市场培养工程应用型计算机人才的体制和机制,形成“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及“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基本教学模式;理论教学结合实践教学、案例教学;进一步开展书面考试和实践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多机制、多渠道、多途径提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一方面可以通过校校合作借鉴其他学校的办学经验,引进优秀的课程教材、教学手段和考试方法,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导入相关专业提高课程,共同育人。

3.加强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素养。[3]要以实践教学为根本、技能培养为宗旨,依托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践基地,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教学要贯穿整个学程,增加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比重,探索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

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大力加强和完善实践教学环节,建立多层次、综合性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要注重针对性和应用性。程序设计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本功。除课内实验外,每学期都分别安排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和创新能力。

另外,与生产型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应该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学校、学院要充分利用当地或周边优秀企业资源,与它们建立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以产学研合作为龙头,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培养,大力发展实习实训基地,使学生结合企业真实的开发项目充分消化、应用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4]为使学生能获得更好的实践成效,条件允许的学校还可以把学生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委托合作企业配合完成。

4.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和指导参加竞赛,拓宽学生的专业方向和知识面

开展各类课外科技文化活动和举办讲座,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活动和听讲座,动员学生积极参与一些公开赛(诸如ACM大赛、数学建模大赛等),由带队老师指导参加。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拓宽学生的专业方向和知识面,强化专业方向能力的培养。

三、 总结

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想获得预期的成效与学院管理、教学运行与管理、师资力量、软硬件条件和水平等多方面因素密不可分。随着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类专业的迅速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根据人才市场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在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中需要突出以下几点:强调工程技术及应用能力,构建品牌专业和优秀课程群;着重“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着重学生综合素质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周洪玉,苍圣,马宪敏.计算机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11):28.

[2]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廖细生,廖跃青.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计算机教育,2009,(18):33.

计算机专业技术工作总结篇3

工作总结是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做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技术人员月工作总结范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技术人员月工作总结范文1通过对9月份的回想,个人觉得收获还是很多的,现总结如下:

一、这个月来主要是协助麦工管理酿造车间,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继续深入酿造车间,了解车间的重要设备,如振动筛、粉碎机、过滤槽槽箱绞龙、硅藻土烛式过滤机、PVPP过滤机等主要设备。同时通过看车间操作室的电脑操作流程、工艺文件及相关资料,了解各罐体、管道、阀门、泵的作用。因而,相比上个月,现在对酿造车间的设备、工艺流程等还是有了很大的了解。

2)通过每天的例行巡检,知道怎么样去观察、触摸、聆听设备存在的各种问题,然后及时的反应到车间,叫车间的操作工或机修来处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为公司的生产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3)9月未开始逐步独立工作,主要处理了以下问题:联系广东省石油化工建设集团公司改造二酿回残酒系统,联系华艺解决二酿的管板裂纹和更换破损视镜,联系远航解决三糖大米、麦芽除石机除石效果不好的问题,联系博雷处理阀门气动头启动缓慢的原因,帮助技术质量部出二发酵母扩培罐平台方案及图纸等。通过这些工作,逐步掌握了怎么样去协调厂家、车间、部门处理和解决问题。

4)继续学习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如公司的TPM设备管理、设备操作规程、三体系文件、设备技术员(见习)岗位要求等各类公司管理制度。特别是部门考核新方案,通过学习,得到很大的提高。

二、在这个月里,通过协助麦工和他一起处理车间问题,逐步掌握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1)通过自己独立去解决车间的设备问题,知道怎么和车间的人员沟通,掌握问题的关键所在,再和厂家联系,让其出解决方案或排遣人员过来处理。锻炼自己协调、组织和沟通能力。

2)通过对车间日常巡检、TPM的日常管理和对检查主要设备的润滑情况,锻炼了自己设备管理能力。

3)通过编写方案和总结、设备会议纪要,知道了怎样把握问题的重点,锻炼自己应用文写作能力。

三、虽然能力得到提高,但也有很多方面做得不到位,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这个月相比上个月,和车间领导、技术员、机修和操作工有了很好的交流和沟通,但也有很大的不足,还是继续加强自己的交际能力,为以后的工作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2)通过做会议纪要,明显感觉自己应用文写作能力的不足,没有深刻的领悟领导的思想,这需要自己不断向领导和同事学习,提高自己写作能力。

3)TPM设备管理制度没有完全了解,因而有时无法知道在现场怎么处理事情,以后要加大对设备管理资料的学习,并积极的用到实践中

总之,不足之处还有很多,自己要积极克服不足,努力提高自己工作能力,争取早日上手成为一名合格的技术员。

技术人员月工作总结范文2--年10月20日至11月20日,技术部重点做了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技术质量控制方面

1、对生产原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监控,针对气温变化较快,及时对各生产配比进行调整,保证混凝土强度及质量。

2、进入冬施前对各标号混凝土进行试配,与外加剂厂家沟通,要求对冬施使用的外加剂做配方调整,满足生产及质量要求。

3、严格控制塌落度及塌损保证出厂合格率100%。

4、进入冬施期,严格按照国家规范进行冬施混凝土生产及质量控制,主要对水温、骨料温度、混凝土出机温度等进行检测。

二、质量跟踪服务方面

1、做好各种试块留取工作,对砼的质量进行有效的跟踪。

并在试块标养的同时留取同条件试块,以便及时掌握混凝土的发展状况。

2、对施工工地进行冬季施工技术交底及每天回访拍照等,做好技术服务及现场取证工作。

3、对工地出现的混凝土缓凝问题与施工方进行沟通协调,原因是天气突然降温导致混凝土凝结时间延长,但不影响混凝土质量。

并及时与外加剂厂家联系,调整外加剂,以满足施工方要求。

三、技术创新方面

1、利用掺一定比例细砂配制的C60等高标号混凝土,其结果达到合格标准并节约了成本。

3、利用办公软件,在调整配合比的同时比对原有配合比,使得在优化配合比的同时更好的控制了材料成本。

四、技术知识的学习与更新

1、及时了解行业新规范的实施,订购最新技术、规范书籍,学习补充新法律法规和行业技术知识。

五、及时准确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

技术人员月工作总结范文3本人于201-年任职以来,严格履行计算机工作的岗位职责,认真学习,努力工作,较好地完成了本职工作和领导交给的个项任务,先将过去一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思想政治表现:能认真学习思想和理论,拥护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能用要求来指导自己的行动。积极要求进步,团结友善,明礼诚信。

二、完成本职工作的质和量本人熟悉本专业领域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丰富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和计算机在企业管理方面的经验,具有较强的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将本专业与相关专业相互配合,协调解决有关技术难题。任职期间,较好的完成了单位下达的责任目标。

三、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拓宽知识领域计算机行业是个飞速发展的行业,计算机技术更是发展的日新月异,因此,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拓展知识领域,进行知识更新,也是形势所迫。为了加强自身计算机水平的提高,为了掌握计算机更前沿的技术,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不断与前辈和同事交流学习充实自我,不仅丰富了自己的理论知识,更加强了在计算机应用中的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年多的时间内,我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和支持下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我深知自己还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理论基础还不扎实,业务知识不够全面,工作方式不够成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努力做得更好,加强理论学习,积累项目经验,做好201-年工作计划,不断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在实践中磨练自己、锻炼自己,成为能在单位中能够独当一面的员工。

技术人员月工作总结范文4时间飞逝,转眼间,做为一名嵩屿码头正式员工已经有半年之久。在这个难忘而又美好的日子里,我深入体会到了大公司的氛围和码头的巨大魅力,目睹了公司一步步走向成熟,看到了码头网络的不断健全和系统不断完善,并日渐稳定,同时,也看到了码头给于计算机技术人员带来众人向往的学和和无限的机遇与挑战,所以,我在此对于过去的工作做下总结。

总结历史。在码头工作期间,我工作认真,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进取心,极富工作热情,确实完成领导交付的工作,乐于与他人沟通,和公司同事之间能够通力合作,关系相处融洽而和睦,配合各部门负责人成功的完成各项工作,具有很强的团队合作精神。注重自己的个人发展,不断努力学习网络知识。所以我现在已经能够熟练维护公司的系统和现场设备,包括有线终端跟无线终端等,能处理电脑软硬件所引起的相关故障,能注重大公司的种种流程细节,拥有了一名系统维护员的基本工作技能。

回顾历史。七八月份,是我成为公司正式员工最幼嫩的时期,一直都处在学习阶段,学习码头的系统的种种维护,包括学习无线设备,有线设备、电话跳接和cctv等,同时也参加了防台演练,从中学到了做好本职工作最基本的才能和后勤保障备用工作的实施方法,也学到一些日常的工作经验,包括处理相关问题的方式方法。九、十月份,主要的是维护和稳定系统,并着手整理和完善it设备管理系统。十二月份,参加ccna培训,并处理it设备管理系统合同事务。一月份,和财务部携手整理财务资产标签。从中,自己存在了极其多的问题,我不断的思考与反省,有些问题已得到解决,仍有问题瓶径所在,后来我发现自己的思考力度不够,很多时候碰到问题缺乏冷静思考,心急过度。自己工作经验也有一定的欠缺,同时,自己细心的问题依然有一定的存在,这也造成自己工作效率有所降低,在这种及时性极其强的码头里,时间就是一切,这也就是自己需要努力的方向。前段时间杂念比较多,忘记了自己仍然是处于人生最重要的学习阶段,浪费了不少精力和心思。以前上夜班犹多,很多时间都未能利用,以后自己必须摆脱夜晚内心厌学、厌做、厌想的困扰,及时处理和完善工作。

展望未来。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我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同时也有几个大问题是我需要努力的方向。it设备管理系统拥有极其多的问题,它是我的核心工作,它的完成情况反映着我的工作是否尽职。我会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还有,ccna培训完,由于时间等问题,有很多知识未能及时巩固,同时也需要紧抓时间实践操作,并参加实际建设和规划,使自己能更加灵活应用网络知识,并积累处理相关异常经验。同时,自己在今后的一年里,会参加相应的证书考核,不断提升自己,并紧抓利用业余时间努力学习it知识,搭建各种服务器知识,包括自己学习小型机跟提高英语水平。

技术人员月工作总结范文5现在的我已经是一名计算机工程师了,可是回想大学刚毕业时,我还是一个毛头小伙子,什么都不懂,更别提是计算机工程师了。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几个月后,感觉自己什么都不是,什么都不懂,在社会上立足很难。

痛定思痛,我经过长时间的考虑,我还是要回到校园中去,我要加强自己的专业知识。于是我报考了成人教育学院,在成教院里主攻计算机技术,希望自己能够考去计算机工程师,理想就是这么远了,不能太远。

我于--年获得计算机工程师技术资格,从--年元月起,被聘为公司计算机工程师至今。自任现职以来,严格履行计算机工程师的岗位职责,认真学习,努力工作,较好地完成了本职工作和领导交给的个项任务,任现职以来年度任职考核全部优秀。

通过几年来的学习和实践,不仅专业知识得到了一定的拓展,而且利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本人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理论学习,不断完善自己,为计算机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成绩。

一、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拓宽知识领域

计算机行业是个飞速发展的行业,计算机技术更是发展的日新月异,因此,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拓展知识领域,进行知识更新,也是形势所迫。为了加强自身计算机水平的提高,于--年在微软授权培训中心接受microsoftsql65和microsoftnt4培训,并获得中国微软颁发的双科结业证书;同时,为了掌握计算机更前沿的技术,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与--年取得国家教委颁发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同等学历硕士学位综合课程考试”合格证书。通过学习,不仅丰富了自己的理论知识,更加强了在计算机应用中的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思想政治表现:

能认真学习拥护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能用要求来指导自己的行动。积极要求进步,团结友善,明礼诚信,曾于--年公司计算机应用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并于--年度被公司评为“优秀职工”。现将任职七年来的情况汇报如下:

三、总结经验,不断提高理论水平

任职七年来,根据生产实际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总结经验,提高理论水平。

四、完成本职工作的质和量

本人熟悉本专业领域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丰富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和计算机在企业管理方面的经验,具有较强的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将本专业与相关专业相互配合,协调解决有关技术难题,能指导工程师工作和学习。任职期间,较好的完成了公司下达的责任目标。

1、参加撰写公司的计算机与信息工作计划。

2、在--年至--年间,利用三年的时间,进行了公司计算机网络综合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实施工程,使公司企业办公自动化以及生产调度自动化走向现代化的前沿。

3、--至--年年,先后为公司以及下属部门独立编制了具有本企业特色的软件。

4、受经理的委托,为部分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累计授课达数百课时,在授课过程中,自己能将理论结合实际,深入浅出,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提高了本公司技术人员素质和职工素质,为计算机的普及做了一定的贡献。

5、任职期间,不仅建设了本公司的企业内部与互联网的网站,打开企业的知名度,受到领导的表彰。

6、参与完成了公司项目。

该项目投入使用后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年节约资金150万元。

7、主持完成了总公司系统,实现无纸化办公。

8、--年年作为主要负责人之一完成了总公司的管理信息系统,取得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使公司服务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五、工作业绩:

1、本人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从事计算机技术工作。

工作中,注重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

2、--至201-年,在“公司系统”中,本人进行了部分模块的软件编写工作,该系统经省、市科委鉴定,被一等奖。

本系统的完成,较好的解决了公司问题,取得极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技术人员月工作总结范文相关文章: 2020技术员个人月度工作总结范文

2019技术人员年终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技术员月度工作总结范文

技术人员年终工作总结范文5篇

工程技术人员月度工作总结

技术人员工作总结范文

技术员个人工作总结范文5篇

技术员个人年终工作总结范文

技术员个人工作总结精选范文5篇

技术人员年终工作总结范文大全【5篇】

计算机专业技术工作总结篇4

[关键词]项目课程体系 工作过程 计算机应用技术 构建

典型工作任务下项目课程开发的研究,较早源于德国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在我国职业教育中引进这种课程模式,在机电一体化、汽车维修等工科专业中起步较早,但都处在探索研究之中。高职教育培养大批计算机应用型人才是广泛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基础。项目课程重要而富有特色之处是在于其突出结果论,强调以典型产品为载体来设计教学活动,整个教学过程最终要指向让学生获得一个具有实际价值的产品,这个产品既可以理解为制作的一个物品、一个故障、或者一项服务。依据项目课程的理论,课程的编制与教学实施必须打破学科型专业知识的纵向体系结构,实现相关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的横向构建,学习的教室或实训中心是尽可能真实的工作环境或者仿真的工作环境。

一、项目课程体系构建的作用与意义

1.典型工作任务下的专业课程方案的形成,必将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的改革。

典型工作任务下的专业实训课程,是以职业任务和行为导向为导向的,通过目标、内容和基准学时要求描述的学习课题单元,是对完成一个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而进行的全面的、综合的和系统的能力准备。作为高职院校以培养地方特色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为目标,所设置的课程方案必将以就业岗位的职业资格为课程目标基础,依其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课程门类,参照其工作过程,通过课业设计,形成体现以地方特色的计算机应用专业核心能力的优化课程。

2.专业主干项目课程的形成与实施,必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以工作项目为参照点设置课程,整个课程体系必然以项目课程为主体,按照从实践到理论的基本顺序编排课程,按照工作逻辑,以任务为参照点设计每门课程的学习项目,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以典型产品或服务为载体设计教学活动。项目课程标准的形成,体现的是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在研究形成计算机应用专业主干项目课程标准的过程中,重建教师的能力,通过大范围地吸引教师参与课程改革,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项目课程的形成与实施,对专业教师形成了重大的挑战和压力,在实践中,促进了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

3.课程方案的实施,为高职学校开设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高技能人才,提供范例。

首先通过研究,确定我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定位和培养目标,探索一条培养金华地区乃至我省计算机应用人才的有效途径,为大力发展我省信息技术产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其次,通过对计算应用人才其岗位需求的分析,构建出计算机应用人才的岗位需求和职业能力体系,对实现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教学目标,以全新的理念在教材建设与教学方法上充分体现“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形成计算机应用人才高职培养模式具有指导性价值,为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结合社会实践,结合社会需求提供理论研究。再次,通过研究,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开展研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互学习有着重要价值。

二、工作过程导向的计算机应用专业项目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

1.通过毕业生跟踪调查与专家指导委员会,进行计算机应用专业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

结合毕业生跟踪调查,开展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调研。通过调研,发现用人单位反映我院毕业生的主要问题:一是从事一线的计算机组装与网络构建或企业应用软件管理与维护工作时的基本素质不高,表现在刚工作时的能力与较新员工比较有一定的差距。二是从事企业材料组织工作及营销的毕业生的沟通交往能力和口头、文字表达能力较差,主要表现在业务洽谈技巧欠缺、不能准确地理解客户意图。三是从事企业IT方案策划及实施的毕业生综合能力较差,主要表现在策划组织项目实施的能力欠缺,统筹创作的空间有限,影响了自己的发展。

通过专业调研发现其中的几个要点:对于加强校企合作,专业课程设置与企业需求相结合,可以通过引入企业实际操作项目教学来完成;对于加强团队精神可以通过以团队方式完成实训项目来加以改善;对于加强综合性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在专业综合课程里面开展项目教学来解决;而上述的几种解决策略,与进行项目课程设计与教学的思想是相当符合的。

通过专家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与总结,汇总出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职业核心能力为:计算机软硬件管理与维护能力;企业信息化系统管理与应用能力;企业网站建设与维护能力;多媒体技术应用能力;程序编写与测试能力;ERP实施与维护能力;数据库管理与维护能力;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能力等。结合金华本地的特色及地方经济的发展需求,得出了我院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培养的学生主要能力包括三大部分:企业网络管理与维护能力;多媒体作品设计与制作能力;企业应用软件及商务系统的维护能力。

2.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融入职业资格证书标准,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为了改变传统教学中重理论,轻技术的现象,教师积极开展工学结合、项目课程等教学改革与研究,教师通过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把企业成熟案例引入课堂,把书本的理论要点融入案例,强调实践教学,通过上机实训,课程设计等环节提高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探索与实践订单人才培养。该专业积极探索订单培养模式,即在二年级学生中经企业与学生双向选择,组成订单班级,三年级的培养计划和培养流程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在实施过程中学校、企业互派师资,校内校外交替进行,学生在毕业前三个月正式上岗。迄今为止,该专业有四个订单班级,与恒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培养《对日软件外包项目的软件编码》订单班、与杭州创业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培养《软件测试与维护》订单班、与浙江搜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培养《电子商务技术与运营》订单班、与金华利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培养《电子商务技术与运营》订单班,订单班学生到企业就业和实习,受到了企业高度评价。此外,编写课程大纲时充分融入职业资格鉴定要素,做到课证合一。该专业作为金华市劳动技能鉴定中心IT类职业资格认证中心、浙江省信息化推进办公室委托鉴定点、Linux高校推进联盟金华分支机构,开发了职业技能鉴定与题库,开展了数据库管理、程序设计、网页设计、区域安防、计算机维修与调试、网络管理等职业资格认证。历年来,学生取得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达98%以上,其中获得高级证书达到55%以上。

三、我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

我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坚持以“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建设指导思想,立足金华、面向浙江,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生产性实训为突破口,着力构建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统。我校计算机专业群采用的是“3+X”人才培养模式,即用“语言模块+数据库模块+WEB模块”3个模块垒实职业基本能力,通过突出强化职业核心能力“X”;我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以企业信息化实施为平台,重点培养企业网络管理与维护能力、企业信息系统实施及维护能力及多媒体技术应用能力;并采用“订单培养”、“厂商认证”、“项目实战”等多元化教学途径,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我校根据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调查,在计算机应用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着重于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我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以计算机网络与系统管理员作为学生毕业后从事的主要工作岗位,通过召开专家工人访谈会,从职业分析入手,用工作中的典型工作任务,对现代职业活动进行整体化的分析和描述,收集相应的典型工作任务,典型工作任务汇总如图中圆角矩形框的内容所示。

根据专业的人才调研需求,适当调整了专业的课程模块,弱化了语言模块,增加了多媒体应用模块,结合区域性的岗位需求及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并通过典型工作任务的汇集,得出了我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课程体系如图所示。

四、结束语

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项目课程体系统开发有它一定的操作步骤,通常会按照从组建专家批导委员会、召开职业能力分析会、分析典型工作任务、确定项目课程的步骤进行。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课程体系构建离不开大量的实践与调研,只有经过大量的调研,经过多轮次的实践,才有可能把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项目课程体系做得更加符合社会与企业的需要。我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对现有项目课程体系的完善与实践,也仍然会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参考文献:

[1]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7).

[2]高林,鲍洁.高职课改“三重门”[J].教育与职业,2008,(3).

[3]鲍洁.建设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框架体系[J].职教通讯,2007,(2).

[4]史国柱.江苏省高职院校软件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分析[J].计算机教育,2009,9.

计算机专业技术工作总结篇5

1.就业竞争力

所谓“就业竞争力”,就是让学生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并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专”,它主要有三个方面内容:①学生掌握的知识量。包括专业知识、人文知识以及其他一些非专业知识等。②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包括专业技能的应用能力等。③学生的整体素质。包括学生的思想素质和最为重要的职业道德等。

2.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现状

目前,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毕业生无法在激烈的就业竞争市场中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甚至有的毕业生还因此放弃了本专业的岗位,选择了一份非专业的工作。为了让毕业生能够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各高职院校必须要以提高毕业生的竞争力为目的,有针对性地对现有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进行合理的改革。

基于提升就业竞争力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改革

1.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中出现的问题

(1)教学目标在确立当中出现的问题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其在社会中应用的范围也较宽,导致每所学校对该专业设定的教学目标都不一样。因此,学校在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改革的时候,首先就要确立该专业的教学目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①调查社会市场目前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并把这个需求量作为教学目标的基础。②对已经毕业的学生进行合理的调查,通过对他们的了解,可以得知学校之前开设的一些专业课程,是否符合他们现在工作的实际需要。③对毕业生调查的结果进行全面的分析,然后有针对性地对现有的专业课程进行整改,或是增加一些其他的专业课程。④通过一系列的调查研究之后,确立本专业的教学目标,以此来确保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满足社会市场的需求。

(2)教学模式中出现的问题

我国目前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教学模式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如教师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化,使学生缺乏专业技能的实际应用;教师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训也较少。针对这些问题,学校关于教学模式的整改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

适当调整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培训和专业技能的实际应用在教学中所占的比例。总的来说,就是要强化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训,并提高学生对专业技能实际应用的能力。

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有效结合起来,并通过“教-学-练”来提高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能力。

2.基于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改革

(1)按照学生自身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学

学校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合理的调查,来得知他们的未来就业目标,从而让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更好的教学。

(2)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职业技能引入到教学当中

专业技能的培养要符合社会市场的需求,如果学生的专业技能不能满足社会市场当前的需求,那么在激烈的就业竞争市场当中,他们就会被其他优秀的人才所取代。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并且通过大量的社会实践,来强化他们自身的专业技能。

(3)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要符合时代性

计算机专业技术工作总结篇6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 教学目标 专业应用

掌握计算机与信息处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已成为现代社会专业技术人员,胜任本职工作和适应社会发展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那么如何培养既有专业知识,又懂得使用计算机技术解决本专业领域实际问题的高级人才。这一任务责无旁贷地摆在了高校计算机教学的面前。下面就以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为出发点;以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为中心,在突出计算机教学与相关专业的紧密结合上,提出一些见解,仅供大家参考。

一、明确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目标

目前计算机课程已成为高等院校学生的必修课。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即三个层次的教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和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三个层次的教学内容也在不断的深化、充实、扩展和提高。笔者认为:高校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在所学专业领域中的应用。因此,非计算机专业必须系统地开展计算机三个层次的教学。这里还要特别强调的是:除了文化基础和技术基础的教学,要继续不断地充实与更新教学内容外,更重要的是把“位”定在以计算机应用为目标的教学上。为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大各专业在计算机应用方面教学的改革力度,在“深度”和“广度”上下功夫。wwW.133229.COM

二、突出教学内容必须以计算机在专业中的应用为中心

(一)设立计算机技术在各专业领域应用的基础课

为了提高学生在各自专业领域的计算机知识水平,可开设一些相关专业方面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可以选取使用计算机技术,解决本专业应用领域问题的一些典型示例,从原理、应用方法及实际效果上加以概括性的总结和介绍,使学生掌握一些应用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拓宽学生在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知识面,培养在专业中广泛使用计算机的意识。

(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要针对不同专业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

由于高校各系专业领域各异,因此计算机在不同专业领域的应用也就各自不同,这就要求我们根据专业门类多,应用面广等因素,制定出符合各专业需要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内容。

(三)设立围绕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的实习课

计算机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内容中必须穿插有培养学生动手参与的实习课。有些内容还不能做到让学生动手操作条件的,最好也要让学生参观具体使用的过程。

三、提高计算机教学的方法和手段

在现有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基础上,是否可以考虑:

(一)可以利用校园网资源开展一些教学工作,如

在一些课程教学课时较少时,可以利用校园网进行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和影响的网上课堂。通过校园网进行教学,可以给学生自由安排时间学习,对于不理解的内容可以反复学习;可以给考前复习或补考学生的复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计算机教学中要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必要时可适当增加计算机教

学实践或实习内容;加强上机教学环节,全面提高上机操作能力。

(三)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用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课件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应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各领域的普及和发展,不断地充实和更新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以跟上计算机技术在各专业领域的发展。

四、重视科研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本文讨论的是关于对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的教学问题,故不能就“科”、“教”相结合的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以计算机应用为目标的教学,如果没有科研项目、课题研究、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等成果去指导教学,是没有生机活力的。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必须查阅大量的科技文献,才能够及时了解学科发展现状,掌握新发展起来的理论和最新专业知识,跟踪学科发展的前沿技术;有了这样的知识积累,才可能做到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建设高质量的教材,及时向学生介绍新思想和新成果。从中总结整理出适合教学的新内容,充实到教材当中去,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所以,以科研促教学,走“科”、“教”结合之路,是提高以计算机应用为目标的教学的有效途径。&n

bsp;

参考文献:

计算机专业技术工作总结篇7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 教学目标 专业应用

掌握计算机与信息处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已成为现代社会专业技术人员,胜任本职工作和适应社会发展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那么如何培养既有专业知识,又懂得使用计算机技术解决本专业领域实际问题的高级人才。这一任务责无旁贷地摆在了高校计算机教学的面前。下面就以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为出发点;以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为中心,在突出计算机教学与相关专业的紧密结合上,提出一些见解,仅供大家参考。

一、明确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目标

目前计算机课程已成为高等院校学生的必修课。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即三个层次的教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和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三个层次的教学内容也在不断的深化、充实、扩展和提高。笔者认为:高校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在所学专业领域中的应用。因此,非计算机专业必须系统地开展计算机三个层次的教学。这里还要特别强调的是:除了文化基础和技术基础的教学,要继续不断地充实与更新教学内容外,更重要的是把“位”定在以计算机应用为目标的教学上。为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大各专业在计算机应用方面教学的改革力度,在“深度”和“广度”上下功夫。

二、突出教学内容必须以计算机在专业中的应用为中心

(一)设立计算机技术在各专业领域应用的基础课

为了提高学生在各自专业领域的计算机知识水平,可开设一些相关专业方面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可以选取使用计算机技术,解决本专业应用领域问题的一些典型示例,从原理、应用方法及实际效果上加以概括性的总结和介绍,使学生掌握一些应用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拓宽学生在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知识面,培养在专业中广泛使用计算机的意识。

(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要针对不同专业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

由于高校各系专业领域各异,因此计算机在不同专业领域的应用也就各自不同,这就要求我们根据专业门类多,应用面广等因素,制定出符合各专业需要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内容。

(三)设立围绕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的实习课

计算机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内容中必须穿插有培养学生动手参与的实习课。有些内容还不能做到让学生动手操作条件的,最好也要让学生参观具体使用的过程。

三、提高计算机教学的方法和手段

在现有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基础上,是否可以考虑:

(一)可以利用校园网资源开展一些教学工作,如

在一些课程教学课时较少时,可以利用校园网进行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和影响的网上课堂。通过校园网进行教学,可以给学生自由安排时间学习,对于不理解的内容可以反复学习;可以给考前复习或补考学生的复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计算机教学中要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必要时可适当增加计算机教

学实践或实习内容;加强上机教学环节,全面提高上机操作能力。

(三)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用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课件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应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各领域的普及和发展,不断地充实和更新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以跟上计算机技术在各专业领域的发展。

四、重视科研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本文讨论的是关于对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的教学问题,故不能就“科”、“教”相结合的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以计算机应用为目标的教学,如果没有科研项目、课题研究、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等成果去指导教学,是没有生机活力的。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必须查阅大量的科技文献,才能够及时了解学科发展现状,掌握新发展起来的理论和最新专业知识,跟踪学科发展的前沿技术;有了这样的知识积累,才可能做到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建设高质量的教材,及时向学生介绍新思想和新成果。从中总结整理出适合教学的新内容,充实到教材当中去,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所以,以科研促教学,走“科”、“教”结合之路,是提高以计算机应用为目标的教学的有效途径。&n

bsp;

参考文献:

[1]孙俊逸.计算机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计算机专业技术工作总结篇8

一、思想政治表现:

能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能用“三个代表”的要求来指导自己的行动。积极要求进步,团结友善,明礼诚信,曾于××××年××计算机应用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并于××××年度被××*评为“××*”。现将任职*年来的情况汇报如下:

二、完成本职工作的质和量

本人熟悉本专业领域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丰富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和计算机在企业管理方面的经验,具有较强的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将本专业与相关专业相互配合,协调解决有关技术难题,能指导工程师工作和学习。任职期间,较好的完成了公司下达的责任目标。

1、在*年至*年间,利用三年的时间,进行了××计算机网络综合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实施工程,使××企业办公自动化以及生产调度自动化走向现代化的前沿。

2、××至××年,先后为公司以及下属部门独立编制了××等具有本企业特色的软件。

3、*年作为主要负责人之一完成了总公司的××管理信息系统,取得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使××服务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4、参与完成了××项目。该项目投入使用后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年节约资金××万元。

5、主持完成了总公司××系统,实现××无纸化办公。

6、任职期间,不仅建设了本公司的企业内部与互联网的网站,打开企业的知名度,同时还利用最新的asp等前沿技术协助××*建立了“××网站”,使××迅速走向国际化的轨道,受到××的表彰。

7、受××的委托,为部分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累计授课达××*余课时,在授课过程中,自己能将理论结合实际,深入浅出,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提高了本公司技术人员素质和职工素质,为计算机的普及做了一定的贡献。

8、参加撰写××中的计算机与信息工作计划。

三、工作业绩:

1、××至××年,在“××系统”中,本人进行了部分模块的软件编写工作,该系统经省、市科委鉴定,被××奖。本系统的完成,较好的解决了××问题,取得极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2、××年,为实现××的信息化管理,同时还本着节约投资的原则,组织完成了“××系统”,该系统完成之后,不仅加快了我公司的生产自动化的建设,还为××起了模范带头作用,经××鉴定,该项目填补了我国××技术的空白,为此,荣获××奖。

3、××年参加了总公司××活动,在课题研究中,本人利用计算机进行了大量的计算和工艺改造工作,圆满完成任务,该课题获得××奖。

4、本人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从事计算机技术工作。工作中,注重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

(1)本人独立编写的“××××”软件,实现了计算机××等功能,使××管理走向了现代化管理的轨道,该软件经××鉴定,达到××先进水平,本人也因此获得××。

(2)参与编写的“××”软件,使用方便,功能满足要求,经鉴定达到××水平。

四、总结经验,不断提高理论水平

任职五年来,根据生产实际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总结经验,提高理论水平。其中独著《××××》,在《××》杂志*年第*期上发表(3500字);合著《××》在《××》*年第*期上发表(1300字);独著《××》在《××》*年第*期上发表(××字);独著《××》,在《××》××年第*期上发表(1000字);独著《××》,在“××”学术会议上宣读(3500字);独著《××》在中××会议上宣读(××字);独著《××》、《*》获“××”学术会议优秀论文奖。

五、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拓宽知识领域

计算机行业是个飞速发展的行业,计算机技术更是发展的日新月异,因此,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拓展知识领域,进行知识更新,也是形势所迫。为了加强自身计算机水平的提高,于*年度在微软授权培训中心接受microsoftsql65和microsoftnt4培训,并获得中国微软颁发的双科结业证书;同时,为了掌握计算机更前沿的技术,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从*年开始就读于××大学“××”专业*研究生*,与*年取得国家教委颁发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同等学历硕士学位综合课程考试”合格证书。通过学习,不仅丰富了自己的理论知识,更加强了在计算机应用中的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上一篇:经济师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 下一篇:教师见习期专业技术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