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绘实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9-29 22:53:20

手绘实训总结

手绘实训总结篇1

关键词:建筑CAD 实训教学

建筑平面图抄绘实训是建筑CAD课程中第一个实训项目。笔者根据多年的建筑CAD课程教学经验及对CAD软件和其辅助软件的深入学习,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为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1 教学设计思路

在建筑平面图抄绘实训教学中,采用任务型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在信息化电子实训室,结合三维建模软件模拟建筑物剖切面,以CAD软件为操作平台,构建的信息化教学环境下,实现建筑制图与识图技能的训练。

2 教学基本情况

教学对象是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二年级学生,在经过一年的专业知识学习后,他们已经具备建筑图识读与操作CAD软件绘制简单图形的能力。为提高学生制图的实践能力,为今后在未来的岗位中出色的发挥,将此部分内容与实际工程结合起来。绘制建筑平面图,是下一个实训项目绘制建筑立面图的前提和基础。

依据中职学生特点和教学大纲确定实训课程的教学目标。依据课程标准,确定建筑平面图的识读及抄绘为教学重点,结合学生专业知识和能力,确定绘图步骤和参数设置为教学难点。运用科学合体理的信息化手段,解决教学的重点、难点。在教法上以任务驱动法和分组式教学法为主线,实现“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辅助以直观性较强的演示教学法,引导学生操作流程。在学法上,采取主动操作、被动找差、小组合作多种形式,达到以强带弱,因弱赶强,优势互补的学习目标。

3 教学过程设计

3.1 课前准备阶段 为使教学效果更加有效,根据教学计划,课前安排学生登录360云盘,下载实训任务书。网盘的运用无论教师或学生,上传或下载资料将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局限。结合学生对软件的操作能力,将收集整理好的教学视频上传至云盘,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下载观看,并通过手机应用程序复习CAD快捷命令。

3.2 课上操练阶段 根据教学任务与实训内容,建筑平面图抄绘实训共设计6学时。

在引入任务环节,结合高职生的接受能力,教师应用三维软件,创建三维模型,通过建筑漫游,把静态的建筑动态化,以多视角、直观地对建筑构造进行观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对建筑模型进行动态剖切,真实、直观地展示了建筑平面图的生成过程,学生通过观察建筑剖切变化,发现被剖切到的部分,正是图纸上粗实线所绘图形,有助于学生理解图样中的线型关系,正确地掌握平面图的剖切位置。要完成平面图的绘制,那么识读图纸是首要环节,这也就成为了本次实训课程的教学重点,而此环节,教师将结合三维模型,化想象为直观,有助于学生识读平面图的构成。从而解决教学重点,为上机抄绘做好准备。进入到上机抄绘环节,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合理配组,这就发挥了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相互促进的作用。在抄绘前,考虑到学生制图经验不足这一问题,教师通过电子教室系统,围绕平面图绘制步骤进行演示教学,讲解操作要点。由于部分学生基础较弱,对于参数设置操作掌握不扎实,针对这一问题,课前,结合本次实训任务,将相关操作制作成教学视频,通过教师机下发至学生端,有效的解决了学生在相关参数设置操作上的障碍,从而解决教学难点。

经教师示范、点拨,学生通过不断实践,把知识转化成能力,为完成教学重点――抄绘建筑平面图,扫清了操作上的障碍,陆续解决了知识上的难点,由生疏变成娴熟,从而完成实训任务。对于绘制过程中出现的个别问题,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协助学生完成平面图的绘制。

学生完成绘图后,进入到审核环节,该环节主要采用自审、互审的形式,通过分析他人操作,来完善自己,以小组的形式讨论总结绘图错误,培养学生严谨、细心的工作态度。通过交流绘图经验,实现教学相长。

完成审核后,教师对于学生在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提醒学生应如何注意,规范学生制图操作。

至此,本次实训已基本完成教学目标,进入到教学的尾声,学生根据讨论总结的内容,对图纸进行修改,填写实训报告,通过在线课堂,将实训成果及报告提交至教师机并上传至云盘,结合未来岗位的需要,将实训成果通过实训打印机进行输出打印,巩固打印技能的同时又增加了学生的成就感。

3.3 课后扩展阶段 考虑到学生能力的差异,教师制定有针对性的练习任务,即使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并通过完成一定的练习任务,来提高绘图速度。在完成练习任务后,学生可登录CAD贴吧、论坛,交流绘图心得及学习经验,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为考取CAD工程师证书、为适应未来工作岗位的需要,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4 教学效果

应用信息化手段,利用网络资源,提高了学生使用CAD软件绘图的能力;合理运用三维软件,引导学生思维,从而使学生准确、快速的识图与绘制建筑平面图,锻炼了学生主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信息化手段的运用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真正体现,使因材施教真正落到实处,教师真正成了学生学习过程的促进者,而不再作为与学生并存的主体而使二者对立起来。由于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就会出现完成目标的竞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竞争与协作中完成学习任务。

参考文献:

[1]孙海栗.《建筑CAD》第二版.

[2]吴莉莹.建筑工程CAD.

手绘实训总结篇2

【关键词】服装 手绘 效果图

一、从师资培训出发

师资培训是快速提高教师业务能力水平的好办法但是,难在什么时间培训、培训什么内容、培训人是谁。

首先从培训时间来讲可以利用日常工作时间围绕“课改”、“质量”、“创新”、“提升”等方面进行专家讲座、教学研讨等形式的培训项目。但针对手绘课程的特点更应该安排好假期培训,其好处在于时间比较充裕不会产生培训与教学任务的冲突易于集中培训学习。

其次在培训内容方面时装效果图是各位老师教学过程中不断讲授的一门课程,因此教学方法等理论、讲座的必要性不大,重复培训使教师觉得照本宣科,乏味而缺乏实际意义。因此假期安排培训应该紧紧围绕以实践培训为主,理论培训为辅来进行。少说些空话套话,少搞点形式主义,重点培训教师手绘技能。在教师之间形成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并且培训后续才是重中之重,短期集中培训确实能够提高一定的效果图教学水平,难在巩固培训成果,怎样在培训后保持教师的绘画热情。如若不然培训成果也只能是昙花一现。因此可以开展一些教师之间的效果图评比,给予一定的经济和荣誉奖励。

二、从教学改革出发

(一)从教学内容出发

效果图课程除讲授本身的技术技法外还应该需汲取剪纸、拼贴画等多种艺术形式,以及寻找生活中的多种材料,来展示服饰的质感和美感。让学生不仅学习技法的表现,更能掌握多种辅助材料,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同时也能够通过这些形式,使绘画基础较差的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二)从教学方法出发

效果图课程是一门实践类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减少理论讲授加大课内实践,鼓励学生在课下独立实践。课内实践中及时示范指导是十分必要的,进行“一对一”教学对每位学生绘画中出现的难题,教师都亲自示范修改。另外为了让学生尽快进入训练的状态,并保持学习的兴趣与合理的持续压力,在教学环节中,还可以顺序安排以下方法程序:

1.以同学为模特儿,请班级中公认绘画水平最高的2-3名学生,在黑板上课堂现场进行线描写生,以暴露目前学生在观察服装比例,与课程要求的专门性绘画能力方面所普遍存在的问题。此环节本身就具有趣味性,同时对学生也有一定的压力与促进。

2.教师课堂现场对以上学生作品进行分析、修正,使学生理解精确的服装比例,与写实表现风格,在本次训练中的重要性。同时,教师现场在黑板上的绘画表现,也可以使学生确立随后进行专业性绘画训练的目标,并加强学生对教师专业能力的信任,这将非常有利于随后课程内容的顺利执行。

3.利用前几届学生的留校作品,进行示范作品展示与技法分析。此环节可以全方位、具体化与直观化地使学生明确课程训练的目的与要求。而且,还可以激发班级中绘画水平较高学生的良性竞争意识,进而带动整个班级的学习积极性。

4.“一对一”的教学,随时发现学生的优点与不足及时调整课堂训练,及时进行课堂集体讲评与分析,以最大地提高课堂训练的效果。此环节执行中,应该以鼓励式教学为主要取向,多公开介绍“好”,而将“不足”多在小范围解决,但遇到典型“不足”,则也应该公开。

5.课堂训练过程执行中,必须注意在必要时提醒学生训练的时间进度。具体执行由教师视情况而定,最好能做到既保证学生兴趣又要控制各个项目的实践时间(根据多年教学实践看,线描训练中往往会出现学生画“上瘾”而自觉加大训练作业的情况),才能不干扰整体的教学计划安排。

6.阶段性集中总评。总结在规定课时训练中,普遍出现的问题和取得的总体进展,对于表现最好的2-3名学生,进行作品展示讲评,同时,点名表扬一批较好的、进步快的学生。

三、巩固学习成果

除了上面两项内容的齐抓共管之外,如何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才是重点。大部分教师的效果图绘画以及教学水平是可以的,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和师资培训一样是学习成果的巩固问题。不重视后续课程的跟踪,就算是请名师来进行教学其效果也是一样的。目前大多数高校的效果图课程设置,基本上都是四年当中就开设一两次,这是绝对不能满足训练需要的。绘画类课程重在持之以恒,俗话说一日不练手生,这不是单一加大课时量能解决的问题。而学生一方面有其他课程的学习任务要完成另一方面自我管控能力不足,不能在课下保持绘画热情,因此我认为应该把效果图课程细水长流的融入到其他课程当中去。例如:服饰色彩课程可以要求学生上交手绘效果图作业,构成课中可以要求学生从点线面出发设计绘制服装效果图,结构课、工艺课要求学生把将要制作的衣服绘制成效果图和款式图,甚至于理论课程如中西方服装发展史也可以要求学生根据朝代特色设计绘制效果图,再比如服装材料学也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课堂讲授的某一面料进行效果图绘制。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成果才能得到巩固与提高。

手绘实训总结篇3

要】CAD是一种计算机辅助完成图形设计的高效应用技术,其CAD教学课程也是当前职业技术院校中必不可少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随着我国逐渐加大对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建设投入及对传统教育体制的改革,各类院校在CAD课程及教学方式上也进行了大量创新性改进。文章引用了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理念,针对《土建专业CAD》课程的岗位群分析,引出课程建设的整合思路,提出课程建设的教学设计,提出了课程训练的重要性,对基于工作过程的《土建专业CAD》课程建设进行改革探索。

【关键词】土建专业;CAD课程训练;教学内容

发展创新型的职业教育模式、构建新型教育体系、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和以市场需求和应用型人才输送的教育实践,是当前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具体体现。广大职业技术院校应本着培养高素质、高水平技术人才为目的,以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为原则,大力推行CAD一体化教学的实施,对于推进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进一步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建设输送人才具有积极意义。建筑CAD课程作为工程项目专业的一项重要课程内容,在工作中通常都是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进行教学的。

一、教学现状分析

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建筑领域的广泛应用,目前我国建筑设计院所的大部分二维绘图任务都是通过AutoCAD软件来完成的。为此高职院校建筑CAD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也应运而生。在教学五系大部分专业中该课程被作为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普遍开设,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计算机辅助设计对建筑领域的影响,能系统地了解CAD的基本原理及发展趋势。

CAD教学中主要存在:教学计划安排欠妥,教学内容偏重理论,忽视与专业实践紧密结合,教学手段和方法较单一,课程内容更新不及时,考试形式简单,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实际操作训练,不利于学生掌握CAD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现行的教学计划安排AutoCAD课程比较靠前,而专业课程安排比较靠后,导致学生需要运用CAD绘制专业图时已经不会运用了,另外在CAD教学授课计划中,教师比较注重基本绘图命令的详细介绍,重点讲解每个命令的基本参数和绘制方法,而综合运用这些命令来绘制专业图的课时较少,加上学生识读建筑图的能力不够,结果导致学生绘图命令掌握了,但是图纸看不懂仍然无法完成教学要求。这与我们CAD的教学目标相差甚远,所以要加强学生的课程训练环节,以便于让学生动手能力更强,对理论的掌握更生动灵活。

二、CAD课程训练项目研究

1、教学观念的转变

在传统的土建绘图教学中,通常都根据三维特征来进行分析,然后采用二维视图方法将三维造型准确、合理、完善的描述出来,从而为学生学习和思维的扩散提供依据。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主要重视对理论知识的讲述和学习,是以死记硬背为主的教学流程。伴随着数字化和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以数字化创新三维设计软件为基础的教学模式成为今天土建绘图教学的主要手段,是以适应新世纪发展为基础来进行土建绘图的教学转变方式和模式。并且要充分实现教学实践课程的作用,积极开展CAD课程的实训课程,使学生能够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的融会贯通。

2、实际训练方法的完善

2.1完善教学计划,合理选用或自编教材

建筑专业的CAD课程必须在学生学习过《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建筑制图》课程,熟练掌握制图规范和在完成《建筑工程基础》课程设计的基础上开设,这样才能使学生把已建立的建筑设计图形语言、基本概念与CAD技术的基本技能较好地结合。为此需要调整和修改人才培养方案中关于CAD课程的设置,包括学期安排的先后顺序,建议设置在《建筑制图》、《建筑工程基础》之后,位于《建筑设计》、《居住区详细规划设计》这些专业课程之前,同时配置停课训练周。

2.2加强课程衔接调动学生积极性

教学过程中,学生刚开始接触枯燥的绘图命令,无法理解也无从下手,缺乏制图基本知识的学生更是难以进入学习状态,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很快投入到绘图世界里去是值得教师思考的。在课程讲授初期,作为教师应该做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建筑CAD在整个建筑学科中是一门交叉学科,它的前续课程为《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建筑制图》、《计算机基础》等,后续课程为多门建筑设计、规划设计类课程以及PHOTOSHOP后期处理和三维效果图课程,因此,与前修课程教师经常作沟通,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该班级学生的教学计划和方案。强调原来的手工绘图与CAD绘图的相同点,加强制图、读图基本知识的复习巩固。

3、突出计算机绘图能力的培养

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深入发展,计算机绘图技术得到了迅速推广,掌握计算机绘图技术已成为广大建筑工程技术人员的必备技能。因此,建筑制图的教学目标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不仅要求学生有扎实的读图与手工绘图的能力,更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绘图技术,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这是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建筑制图内容的变革,也是计算机辅助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4、优化课程体系

整合课程体系,增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注重学生制图能力的综合培养。按照“建筑制图”课程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把对传统“建筑制图”教学内容整合后与现代计算机绘图精选内容相结合,形成全新的“建筑制图及CAD”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目前主要采用了现代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如投影法知识、组合体形体分析及作图、零件图、装配图等,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作图功能、三维动画、立体造型等优势,使学生尽快建立空间概念,增强空间想象力,缩短由物到图、由图到物基本投影概念的过程。

三、学生实训能力的培养

建筑CAD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由于一般CAD课程每学期每周只安排4学时,短短的学时数是很难让学生在本学期课堂教学中全面掌握建筑CAD绘制技术的。另外,学校不同的专业,侧重也各有不同,比如规划专业重点掌握规划总平面图的绘制,房地产经营与评估专业侧重于平面户型图的表达,建筑装饰专业侧重于室内装饰施工图的表达,而建筑工程技术则侧重于结构施工图的表达等。因此针对不同专业和有限的教学时数,怎样寻找到一个既符合专业特点又结合专业项目实例操作的教学方法是值得研究的。

在经过长期的实践摸索中,逐渐总结出一套以基于工作过程的CAD课程训练的实训模式,即在教学课程安排过程中,增加CAD实训操作的实践课程,使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充分掌握CAD的知识要点。在教学方法中,教师要经常开展实例绘制课堂小活动,以巩固学生对CAD的掌握情况。并在教学准备工作中创新的加入一些趣味试验或知识,提高学生的对CAD课程训练的接受兴趣,同时也能很好的达到教学目的,使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很好的发挥CAD的作用。

四、结束语

手绘实训总结篇4

关键词: 计算机绘图 技能竞赛 辅导策略

“计算机绘制机械图样”是常熟市和苏州市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的热门比赛项目,旨在提高中职学校学生工程制图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计算机技术软件绘制机械工程图样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制图技能水平,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和技能的平台。在辅导学生参加技能竞赛的过程中,笔者进行了认真总结和反思,探索了一些有益做法,完善了竞赛辅导环节。

一、如何选拔好参赛选手

好的参赛选手能不折不扣地完成训练任务,在训练中不断思考,更好地领会训练意图。根据竞赛方案,参赛选手除了必须《机械制图》及《AutoCAD平面绘图》成绩优异外,还必须具备以下素质。

1.良好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学生要熟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常用软件安装,并处理好计算机运行时的一些常见问题。同时,要求手指敲击键盘灵活,动作敏捷,协调能力好。笔者发现,平时爱打电脑游戏、熟练网络聊天的学生这方面的能力相对较强,操作键盘鼠标的速度也比较快。

2.具有参赛的热情和明确的目标。整个备赛过程是单调和艰辛的,需要选手投入热情和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渴望在竞赛中展现自我,有较强的荣誉感。在选择选手时,我们采取学生自愿报名和老师选拔相结合的方式,变“让我参赛”为“我要参赛”。

3.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抗干扰能力。在比赛中,无论顺境逆境,都能从容淡定地冷静思考问题,这是竞赛选手必不可少的心理素质。在比赛中容易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比如电脑故障,这要求参赛选手沉着应对,专注操作。在整个辅导过程中,我们不断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4.谦虚好学,认真仔细。好学者不易自满,谦虚者才懂得进取。曾经有这样的学生,刚开始因为不懂的东西很多,学得很用功,一旦达到一定层次,就开始骄傲自满,听不进老师的建议,一意孤行采用自认为合理的方法,结果等到其他学生的训练水平明显提高时,却仍然裹足不前,无法突破。另外,有的学生比较粗心,经常会看错尺寸、漏标尺寸或图形标记,虽然老师常常督促从而有所注意,但真正比赛时还是会因为一味追求速度而出错。在竞赛选手的筛选中,我们往往采取“层层递进、步步为营”的策略。一般参赛选手要求4人,我们都选七八人参加培训,引入“淘汰机制、竞争上岗”。虽然比较残酷,但在实战中屡见成效。

二、组织好日常培训,制定科学的计划

辅导学生参加竞赛需要一个长期的参赛计划,首先我们要对学生进行摸底,了解学生的现有水平,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切实的计划。

1.分为整体计划和每日计划。整体计划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基础训练、专项训练、强化训练和模拟竞赛。目标要详细到“日”,在上一个阶段结束前,就要制定出下个阶段学习的目标,安排好每天每一个时间段要完成的辅导内容。

2.计划制订要符合学生的实际、科学合理。计划不能超出学生的接受能力,不能让学生失去兴趣和信心,又不能过于轻松以至于不能实现总体目标。计划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一般是在一两天的训练后根据实际训练效果进行适当的调整。

三、培训过程是保证

在与其他老师的交流中,笔者发现大家在提高学生读图能力及绘图技巧的活学巧用上下了很大工夫,笔者认为有以下方面是不容忽视的。

1.细节方面要注意。(1)坐姿要端正。以往比赛要求学生在一个小时之内完成图样的绘制,随着竞赛难度的增加,时间可能会延长,不舒适或僵硬的姿势会影响绘图速度,或影响机器设备的正常运行。笔者的要求是:人坐直、脚放正,左手管键盘,右手持鼠标。(2)减少不必要的习惯性动作。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些习惯性的小动作,有时这些小动作会影响我们比赛的速度。

2.加强时间观念。在日常训练中,我们在时间上对学生有严格的要求。开始我们以画完一张图纸所用时间为限,但随着训练的推移,选手绘图速度的提高,将每次的绘图时间定为60分钟,不管有没有做完必须结束,使得学生的每一次练习都像在比赛,树立比较强的时间观念。

3.重视学生的合作性学习。笔者认为参赛成员之间应该是一种好朋友式的合作学习,要让学生互相学习、纠错,共同进步。实践证明,这种合作学习形式的教学效果比较理想。在训练中,每年我们都会留有一到两名“老选手”参加新一轮的竞赛集训,采用新老结合的方式。“老选手”有比较丰富的实战经验,可以把技能和经验传授给新选手。另外,要求各参赛选手互学互评,每次练习后笔者都要让学生讨论,选出最优方法,找出最快捷的、适合自己思维方式及绘图的方法和技巧。在完成训练后让学生相互检查,找出对方图样中出现的错误。最后,教师与学生一起作出判断、归纳与反馈。

4.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学生在参加辅导的过程中,产生一些消极情绪在所难免,有时他们认为太难,自己学不好;有时感到没意义,失去信心;有时过于自信,迷失学习的方向和目标。如果不及时疏导还会让这种不好的情绪在团队中蔓延。所以在辅导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细心观察,及时发现他们在训练过程中的问题、困惑;也要做学生的“心灵对话者”,耐心倾听他们内心的想法,关注他们的生活情况,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真正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5.模拟竞赛要到位。模拟竞赛分“小模拟”和“大模拟”,“小模拟”指平时的每次练习,每一次练习就是一次比赛,定时间、排名次。每隔一段时间,我们就会进行“大模拟”,大模拟要拟得逼真,如让学生使用陌生电脑,请多名教师或学生观赛等,营造紧张气氛,培养学生处变不惊的心理素质;又如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超量的题目,让其在时间不足的情况下学会对题目的取舍,锻炼他们从容淡定的心理素质。辅导学生进行竞赛的过程是学生技能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这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系统工程,不仅要大处着眼的战略,而且要小处着手的战术,更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和认真反思,在辅导培训和指导竞赛中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将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陈晓晖.“工业产品设计CAD”技能竞赛辅导策略探究.广东教育,2011(4).

手绘实训总结篇5

关键词:机械制图;计算机绘图;课程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2-0130-02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课程是研究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原理和方法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专业必修课程。主要培养学生阅读和绘制(包括手工绘制和使用计算机绘制)图样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对空间想象能力、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是今后学好各门专业课的基础和保证。

一、课程的教育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具备以三个目标。

1.知识目标。①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和基本作图的方法;②掌握零件图和装配图的绘制、阅读方法;③贯彻国家制图标准的有关规定,了解极限与配合等有关机械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④初步掌握计算机辅助绘图操作的基本技能。

2.能力目标。①培养空间、形象思维能力,以及构思创新能力;②具有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装配图的基本能力,培养查阅有关标准及手册的能力;③掌握手工绘图和计算机绘图的方法,鼓励学生参加国家中、高级制图员及计算机绘图师等技能的资格考试,以突出职业技能培养特色。④培养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素质目标。①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密切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创新性工作能力;②培养学生热爱专业、热爱本职工作的精神;③具有工作责任感,能进行自我批评的检查;④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协调精神。

二、教学设计与活动建议

1.教学建议。在本课程教学中,要充分体现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突出理论和实践理论的紧密结合。增强全新的、实用的内容和知识点,并采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层次分明的教学方法。

2.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为了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①建立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新教学方式。善于改变以往填鸭式、满堂灌等陈旧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教与学的各个环节中来。采用教师备课与学生预备课,教师讲授与学生讲练、讨论等相结合的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主导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生思路的引导和启发,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总之,要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②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质量。机械制图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空间思维和想象能力,而充分地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采用三维造型软件制作形象的三维立体模型,以表达零件的三维结构,采用flash等动画软件制作形象生动的动画(如常见的几种螺纹连接装配过程,轴类零部件的装配过程),以表达零部件的装配工艺及结构要求,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单化,有助于学生构造思维空间模型,有效地降低机械制图课的学习难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③重视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生产实际,到实习车间进行一定的现场教学,使学生理解理论来源于实践,同时指导实践的哲理。这可利用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的钳工和车工实习机会,让学生认真观察车间的机械设备,了解常见的零部件结构及工作原理,让学生根据生产要求,先绘制出工程零件图,然后采用不同的加工方法获得符合生产要求的实际零件。对于一般零件常见的工艺结构,在课堂上不易讲清楚,可到车间现场讲解,使其一目了然,易于理解,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目的性,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3.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手段。为了满足能力培养的需要,在教学内容上需注意一下几点:①坚持必须够用原则,精选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从培养应用能力的需要出发,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培养学生画图、读图能力是教学任务重点。对于机械类专业应重点系统讲解的内容有正投影规律、基本体三视图、截交线、相贯线、组合体的画图、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一般零件图的画法及其读图方法、装配图的画法及其读图的方法。在测绘训练中,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②组合课程内容,注重计算机绘图与手工绘图相结合,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各种需求的能力。传统的手工绘图方法是学生掌握机械制图知识的重要方法,同时,计算机绘图也已是企业需要的一种技能。企业很多新产品的设计,老设备的改造,旧技术图样的磁盘保存等技术图样都需要在计算机上完成,因此计算机绘图能力又是学生应掌握的重要能力。高职学生就业岗位主要是面向生产第一线,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很多零件、机器设备的测绘,其中很重要的两步工作就是先徒手绘制零、部件的草图,再依据草图直接运用计算机技术绘制图样。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徒手绘图和计算机绘图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岗位能力,满足企业对制图人才要求的重要实践教学。对于计算机绘图教学内容,重点应放在Auto CAD软件的二维绘图的基本绘图命令和修改命令的应用,使学生具备应用CAD软件绘制一般的零件图、装配图的能力。③加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包括正常理论教学环节中的手工绘图训练、草图训练和形体构思训练等,此外,安排零部件测绘周(18学时)、机械AutoCAD上机实训安排40学时,可推荐学生参加国家制图员职业技能考试。

三、考核评价要求

1.评价理念。本课程为技术基础课,熟练掌握是最终目的,但更应注重过程性评价,注重学生的行为规范、岗位技能和学习过程的考核,变片面、一元、重知识量化(分数)的评价为全面、多元、重个性全面发展(认知、技能、情感)的评价。改传统评价方法为采用过程性评价,采用平时表现和口试、面试、笔试相结合,理论和实践能力测试相结合等综合评价方法。

2.评价体制(百分制)。①知识达标(50%)。评价标准:按课程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应用知识完成书面作业、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评价依据:个人作业,随堂笔记,教师评价、作业成绩。考核方式:个人作业、随堂笔记、教师评价(15%),期末考试(35%)。②基本技能达标(40%)。评价标准:教材、用具齐备、正确使用工具及计算机认真观察、记录笔记。评价依据:上机实验及课外利用常用制图工具完成作业情况。考核方式:实验、实习态度与操作,上机考核。③素质达标(10%)。评价标准:按时上下课、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按时完成作业,创新能力。评价依据:课堂表现记录、考勤表、同学和老师观察,课堂笔记、有自主学习计划、在作业练习中能够提出问题和见解等。考核方式:教师评定。

手绘实训总结篇6

关键词:综合绘画;综合材料绘画;课程改革;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艺术发展趋势从总体上呈现出显著的实验性和综合性特点。多媒体艺术被纳入主流文化之中,为学界开拓架上艺术提供了绝佳时机,著名美术教育家林风眠教授就此明确指出:“可以在各种材料和工具上试一试,或设法研究出新的工具来,加以代替,那时,中国的绘画一定有新的出路。”基于此种背景,当代中国美术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方面,版画、油画、水墨画等传统画种在美术界的长期垄断地位被彻底打破;另一方面,作为一种新生力量,实验艺术极为有力地推动着我国美术专业的快速发展。综合材料的绘画作品逐渐形成了较大的规模,促使高等院校纷纷开设了综合材料课程。当前,不止美术高等院校,很多综合性高校都将综合材料课程作为重要的必修课程之一,综合材料绘画课成为绘画专业众多课程中极为重要的一门。对于传统绘画作品而言,综合材料绘画可实现非常大的突破,其在作品上的精细和规整将新颖的视觉效果呈现在学生面前,能够充分激发其创新思维与探究精神,从而最大限度将其想象力和创造力挖掘出来。

展开来说,综合材料绘画课程的内涵指的是,在造型艺术的活动过程中,通过使用综合材料,以便于在艺术设计和创作中确保学生可以综合使用各种材料,从而顺利解决造型艺术中的材料形态、色彩、质感等多种要素的组合及其搭配问题,由此衍生出新的问题并加以解决而生成的一门课程。如何有效延伸和拓展传统绘画媒介是综合材料研究领域的核心问题,综合材料绘画课程进行改革有着重大意义,有助于学生逐步加深理解绘画媒介的内涵及其语言的诸多表现技巧,从而有效激发其艺术个性,准确定位自己的绘画形式和发展方向。与此同时,学生在对现代艺术进行洞察时,综合材料课程可以充分发挥窗口作用,将我国现代美术教育内容长期不足的现状予以弥补。本文的旨趣在于,基于高等院校美术绘画专业进行改革的大背景,梳理综合材料绘画课程改革的具体形式,将绘画发展史穿插于其中,以便宏观认识西方现代绘画史;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做法,总结提炼出适合该课程的教学方法,将源于生活的文化问题、绘画媒材样式及其人文精神内容充分融入其中,从而找出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最大限度地开拓学生思维,增强其关注生活的意识。

一、综合材料绘画课程改革

以师范类美术院校为例,几乎所有专业都面临课程内容多、课时较少、集中性偏低等问题,因此,从总体上讲,各类高校均可以尝试采用短期轮修的方式设置和实施综合材料课程,从而尽可能地降低实施难度,提高其可操作性和趣味性。围绕于此,该项改革需要在充分借鉴国外教材改革成果的基础上,从课程体系的设置、开设相关选修课程以及优化教学资源等方面入手。

1.借鉴国外经验,加强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在高等院校发展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将我国与西方艺术科学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基于知识、技艺以及项目创新对教育教学提出的革新要求,更好地服务于特色美术专业教学课程改革,不断优化知识结构、专业结构和课程Y构,从而取得新的教材建设成果,是衡量高校规模和发展水平,并且直接反映其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的重要标志。

综合材料绘画课程的教材使用,需要尽可能地聚焦于原版教材。在这一点上,已经有部分美术高校将国外同类院校所通用的专业教材予以引进,古典绘画、绘画构图学、现代绘画等就是比较典型的代表。当然,单靠此点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鼓励高校教师结合各校的实际情况积极编写出比较系统的教材。比如,已有部分省级高校编写出欧洲综合绘画技法实例、油画风景、人体创作与技法研究以及西方美术史等教材,大家使用之后反映效果不错。主干课程的版本要坚持实效性,将时间限定在近三年之内。同时立体化教材建设思路,从重点教材、画册、教师和学生参考书等方面全面入手,从而更为有效地服务于学生。

2.科学布局综合材料绘画课程群

高等院校需要及时将陈旧的课程予以淘汰,同时将优质课程纳入课程体系中,更好地将其中的新颖内容为教学服务。美术专业教师一方面需要不断强化学术研究能力,全面把握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方面的最新研究动态,随之革新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向学生传递最新信息;另一方面要坚决摈弃过时知识,力避重复讲授,有机结合不同课程,使之成为完善的课程体系。

设置绘画专业的综合材料绘画课程时,在构建核心课程群过程中需要从多方面考虑。比如,油画方面可以将油画头像、半身像和肖像、风景写生和创作,素描静物、半身像、坦培拉、丙烯绘画、绘画构图学等课程进行设置;国画方面可以选择性设置人物速写、构图学、山水写生、写意山水画、色彩静物、素描静物、工笔花鸟画、山水画、工笔人物基础、写意人物画等课程。也就是说,在进行课程设置时需要充分将专业特色凸显出来,并基于此构建起核心课程体系。

3.科学安排选修课程,充分将专业特色凸显出来

综合材料绘画课程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作能力和造型表达能力作为主要发展线索,根据素质教育要求中关于绘画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设置中的具体条文对课程门类和必修课所占比重都做了科学调整,使选修课和实践课在总课程中的占比大幅提升。因此,要积极地开阔教学思路,在当前人体、风景创作等课程之外,积极借鉴国外教学内容,将西方古典绘画和现代绘画等课程引入选修课堂。

首先应当从实施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的地方高等院校出发,并加以逐步推广,敦促其找准各自特色,积极适应国家发展艺术教育事业的各项要求,强化建设绘画专业的内涵,使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得到创新。

4.积极优化现有教学资源,以便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课程改革需要与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采用合作交流、国内外联合办学、强力推广实践教学等形式,及时修订、更新和充实已有教学计划,以便于确保其即时性和实用性。同时鼓励教师做好科研工作,并将其成果及时应用于实际教学。要实现外教走进课堂,踏上讲台,并需对现代绘画艺术和西方的传统文化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以便能够较为系统地认识其绘画技法和理念,从而实现中西方在艺术文化内涵、现实生活等方面的相辅相成。由此一来,极有利于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的实现。除此之外,也要积极将西方绘画创作技法和表现手法等其他教学资源引入到课堂之上,充分发挥其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综合艺术能力方面的作用,最大限度培养热爱艺术创作、艺术研究和艺术教育的复合型绘画人才。

二、综合材料绘画教学方法研究

在探讨综合材料绘画的教学方法时,本文主要是根据课程内容的不同来展开的。依据绘画材质的不同,分为板上材料、布上材料以及纸上材料三种,教学方法就是围绕这三者进行探讨的。

1.板上材料训练时的教学方法探讨

与纸质材料相比,可作为板上综合材料的元素来源要广泛得多,不同类型的金属、石材都可以应用于板上,供学生进行绘制。从内涵层面来说,板上综合材料是多面的、立体的,并非局限于木板、石板或金属板,也并非囿于平面成品,一切具有明确创作意图,并对建构绘制作品有益的成分都可包含其中。因此,在实际教学中,一是需要让学生多关注空间感、厚重感以及视觉冲击,使其明确有机组合多种材料以使所构建的画面呈现出多个层次,这才是该训练的主要目的。二是将自由和秩序两个要素自始至终地贯穿于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并在自主化创作理念和针对性极强的训练教学中将此种观点提取出来,充分将自由发挥、自由联想、自由建构以及自由绘制等特点展示出来。但需要说明的是,需要用将创作理念、形式语言以及个性图式的秩序对其进行规范,以使其不悖于初衷。

2.布上材料训练时的教学方法探讨

从内涵上来说,以油画材料为主的西方绘画材料称为布上材料。鉴于扩展其艺术领域的需要,故称作“布上材料”,这就充分强调了油画材料作为一种综合材料的自由属性。在此类材料上使用的丙烯色、油画色、画布、笔、粉、蜡、刀、胶以及各类媒介物质均属于自主行为中的重要表现方式,是传达精神与观念的手段。在为学生讲授相关知识时需要分两步进行:一是让学生熟悉各位大师的作品,了解不同流派的绘画风格,对印象主义、写实主义、现代主义以及当代艺术具有第一感知;二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画布材质,充分体验其触觉和视觉效果,从而对布上材质的功能属性和绘画构成表现手法了然于胸,自觉处理好绘画和材质之间的关系。

3.纸上材料训练时的教学方法探讨

纸质绘画的质地不同,其使用的纸品种不同,在性能上差异很大,表现为视觉、精神感悟和心理感受不同。教师在教授相关知识时,由水墨材质开始,使学生能够对宣纸和墨的质能有个初步认识。之后再引导其将构成手法予以实施。之后,将民间绘画和民族传统绘画作为水墨材质训练的必需部分,通过理论教学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思维意识。三是让学生在水墨构成表现过程中分解组合实验,充分体验笔墨情趣的过程,从而将积色法、洒落法、拓印法、拼贴法、加剂法、晕色法、泼彩法、平涂法等融入画中。四是加强水彩纸、绘图纸等绘图用纸的训练,对其性能和质感多加了解了之后着重在造型和色彩的构造表现能力方面进行训练。

三、结语

综上所述,设置综合材料绘画课程的主要目的不仅在于培养学生对各种材料所蕴含的表现力进行探究的能力,而且在于激励学生从个性出发,探寻其内心深处的自由精神并予以表达,唯有如此,才能践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绘画教学思想内核”的理念,将学生的创造潜能挖掘出来。

参考文献:

[1]李世萍.综合绘画材料[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2]郭志刚.综合材料绘画与当代艺术教育研讨会发言摘要[J].西北美术,2012(1).

手绘实训总结篇7

关 键 词:速写教学 自信心 观察力 造型规律

速写作为美术基础教学的主要训练手段,历来十分受到重视。它既是学生入门的学问,也是设计师观察、记录和表现艺术构思的主要手段,有设计速写、有草图、设计手稿,还有画家的画稿和素材形式。速写重点训练学生的感受能力和表现技能。这些技能包括:比例、角度、透视、轮廓、结构、质感、光影、空间等内容。速写是一种观察方法。它训练学生从什么角度,怎样去认识事物及其审美属性。速写赋予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感性引发,决定他们怎样去观察和体会自然,甚至会影响一生的审美观和方法论。

但学生很难一下子就理解速写的作用究竟是什么,总是把速写仅仅当成一种绘画的方法和手段,所以在写生时,好像摆在面前的物件就是提供抄写的对象一样,一旦遇到没有表现过的对象就不知怎么办了。尤其是到户外画建筑风景速写时,就不知从哪里下手,速写水平提高很慢,收获甚少。

在长期速写教学中,笔者针对建筑学和艺术设计等专业的特点,重点开展建筑风景速写教学,从研究造型艺术的规律出发,总结了一些经验和体会,对建筑风景速写教学提出自己的见解。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改变学生对自然景观空间形态概念的认识,培养学生正确的造型观念。二是注重教学规律,引导学生从最基础的东西抓起,逐步训练学生速写表达能力。

一、改善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

对于学生来说,都愿意学习并掌握速写造型技能,但常常因为缺乏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影响了学习效果。学生要想获得很好的训练效果,应注意避免盲目学习,注意客观地看待自己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例如,初学速写时,经常会过高地要求自己。希望自己画的形体很准确,线条很流畅……当画面效果不理想时,又容易失去继续作画的信心,或者因害怕画不好,一开始便没有信心。要知道速写虽然很快捷,但是并不简单。一幅速写作品能表达出景物的形体结构丰富特征,其中包括对形体关系的把握,对画面构图和线条等技法的灵活运用。同时,还能传达出时代气息与一定的艺术境界。

学生的速写作业,因无法达到这样的水平而会显得有些“难看”和“幼稚”,其实这些“难看”的作业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财富,其中包括了许多有价值的训练内容,通过这些训练,使学生逐渐认识理解造型艺术规律,掌握绘画方法,积累艺术修养,使自己的速写作业慢慢地变得“不难看”。

速写是概括的艺术,是在相对短的时间里,描绘物象本质的造型特征。一幅能生动表达物象特征的速写作品,即使在比例和透视结构等方面不够准确,但仍然能够被承认和欣赏,在对速写作品的评价上是很宽容的。许多时候,那些“不准确”的地方还会给作品增添几分生动、自然的感觉。毕竟是徒手的短期作画,想处处做到准确无误,既不现实也没有必要。

学生常常忽视认识和区分速写技能的不同风格,往往会东学一点西学一点,使自己无所适从。应该在一段时间内,用心学习和掌握一种速写方式去有效地表达物象,以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速写的表现类型大致可分为:1.用线描方式来表达形体结构和空间层次的画法;2.用排线、排点、黑块组成明暗色调来表达形体空间与光影的画法;3.用线描与明暗色调相结合来表达形体空间与光影的画法。三种画法的表现力各有所长。其中,线描画法技巧相对单纯,既能概括简洁地表达物象整体的空间关系,又能细致地表达物象的形体特征,是许多教师向学生推荐的入门画法。一旦掌握了此画法,以此为基础转而学习其他画法,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线条描绘手段很丰富,最基本的有:1.用线条描绘物体转折边缘(也称内形和外形);2.用线条的相互穿插、遮挡表现物体之间的前后关系;3.用线条的疏密对比表现物体之间的层次感(在画面中形成黑、白、灰等许多不同的层次对比关系)。掌握了这三种基本手段以后,就可学习更多的表现技巧,如:虚、实线的运用,粗、细线条的运用,线条的松紧处理,运笔速度快和慢的变化……

不管选定了哪一种画法学习速写,一定要坚持一段时间,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画一批“难看”的作业,树立学习的自信心。不用很长时间,就会取得明显的成效。要知道: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看,速写都是绘画艺术中最方便学习和掌握的一门技能。

二、推行建筑风景速写教学训练的阶段学习法

学习建筑风景速写技能应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分阶段进行。

1.单体描绘训练:单个物体以石膏几何模型、方凳、花草、衣物等生活用品为训练对象。但初学者往往贪心,不愿意在这个阶段多花时间,结果影响到后面的训练。单体描绘训练应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如何客观地用心观察物象,二是掌握应用线条表达物象,三是怎样把握物象的特征。

速写是视觉艺术,因此画速写首要任务是观察。学生往往不习惯使用自己眼睛去看,甚至有将对象符号化的倾向。因此要训练学生真正地用心观察自然,运用直觉的、图像化的、空间化的、具体化的、综合化的模式去观察自然,“神与物游”和“有我之境,以我察物”都是要我们用艺术的直觉去感受和描绘自然。

在现实生活中,线条是不存在的,线条是用来表达生活中相对细长形象的抽象方式,如:用线来描绘物象结构转折处(边、角等),以达到表达形象的形态、体积、空间等等,能理解这一点就会懂得在何处下笔速写了。

对物体形象特征的研究,应该从形状开始,研究它们的形状特点(包括在不同角度的变化),如:方形、圆形、三角形等。由这些形状形成的立体会显示更丰富的形态特征。如:立方体由六个方向的正方形组成,从不同的角度,它的形状显示出很丰富的变化;球体则在任何角度都应保持圆形的单一特征等等。

研究物象的特征,还需要运用比例以及透视知识进行观察和分析。抓住各种几何形体的特征去归纳自然界中千变万化的物体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如运用球形、圆锥去分析理解树木的体积,运用圆柱体分析并表现树干。但要注意,仅仅做到这一点是不够的。假如我们不去大自然中进行观察写生,不去分析各种树木的不同细部特征,不去学习丰富的表现技巧,就会将所有树木画得像“棉花球”和“胖辣椒”。例如去写生一束,必须把握每一个花瓣、花茎、叶子和整个形体周围的空间之间的关系,以及观察所有这些细部的形状及线条之间的变化关系。

2.组合形体描绘训练:两个以上的形体组合,显示出更为丰富的立体空间效果。进行组合形体描绘训练既能加强对单体物象的认识描绘,又开始研究与表达组合形体造型的丰富性,为下一步的场景构图描绘训练打下基础。从单体到组合形体,这一步并不容易,因为人们的视觉习惯往往只注意单个的物体,不太注意物体之间的关系,所以,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学习整体观察和表现组合物体的方法。

3.场景描绘训练:更多的物体组合在一起,形成了较大的场景。这是我们必须开始学习的一个更重要的构图环节。把构图和细部描绘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训练。

可以把构图理解为画面的结构处理。也就是把丰富的物象在画面上进行合理的布置。这个阶段除了要多画,还应多研究构图的规律,训练自己的构图感觉,积累构图技巧。构图的规律就是形式美的规律。如:对称、均衡、节奏、旋律、变化、统一等形式美的法则都会体现在构图中,所以构图的学习不但帮助我们作画,还能提高艺术修养。具体的构图训练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①画小构图:建筑风景构图大致可分为远景、中景和近景模式。中景构图容易完整表达景物,应重点安排训练。可将画面分为三个部分,即:天、地和所有竖立的物体。围绕主题处理这三大块面之间的大小分布和形态,使整个画面具有整体感又富于变化。制作一个取景框学习构图也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②了解构图形式:常见的构图形式有水平式构图、垂直式构图、三角形构图、s形构图、v形构图等。③训练作画步骤:以铅笔线条作大的布局,然后以钢笔线条从局部着手,最好从最前面的物体下笔先画,然后向后面的物体层层描绘。这样画容易处理线条的穿插、遮挡关系,使空间的秩序得到把握。在这个阶段,坚持用铅笔起稿,可通过反复调整大的形体关系的训练,养成经营画面布局的习惯。在把握整体的基础上,去描绘丰富的局部形态。

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是教学中提到的最多话题,其实这也是一切艺术形式的共同问题。《文心雕龙·总术篇》结尾概括了四句话,即:“先务大体,鉴必穷源,乘一总万,举要治繁。”首先要掌握整体,也就是大的趋势和根本要点,察其究竟,抓住主要的东西,统帅全局。乘一总万,就是以一当十,以一当万吧。对象的细节很多,十分繁复,但是表现对象决不可一对一,而一定要举要点而表现繁复。

建筑风景速写时尤其需要注意:对象往往非常复杂,要表现就必须择其要点。什么是要点呢?怎样处理才能是“乘一总万,举要治繁”呢?这涉及到一个对物象的认识角度问题,就是从什么角度、怎么看的问题。认识对象的要点,也就是造型的本质,对于观察和表现是非常重要的。

手绘实训总结篇8

关 键 词:速写教学 自信心 观察力 造型规律

速写作为美术基础教学的主要训练手段,历来十分受到重视。它既是学生入门的学问,也是设计师观察、记录和表现艺术构思的主要手段,有设计速写、有草图、设计手稿,还有画家的画稿和素材形式。速写重点训练学生的感受能力和表现技能。这些技能包括:比例、角度、透视、轮廓、结构、质感、光影、空间等内容。速写是一种观察方法。它训练学生从什么角度,怎样去认识事物及其审美属性。速写赋予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感性引发,决定他们怎样去观察和体会自然,甚至会影响一生的审美观和方法论。

但学生很难一下子就理解速写的作用究竟是什么,总是把速写仅仅当成一种绘画的方法和手段,所以在写生时,好像摆在面前的物件就是提供抄写的对象一样,一旦遇到没有表现过的对象就不知怎么办了。尤其是到户外画建筑风景速写时,就不知从哪里下手,速写水平提高很慢,收获甚少。

在长期速写教学中,笔者针对建筑学和艺术设计等专业的特点,重点开展建筑风景速写教学,从研究造型艺术的规律出发,总结了一些经验和体会,对建筑风景速写教学提出自己的见解。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改变学生对自然景观空间形态概念的认识,培养学生正确的造型观念。二是注重教学规律,引导学生从最基础的东西抓起,逐步训练学生速写表达能力。

一、改善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

对于学生来说,都愿意学习并掌握速写造型技能,但常常因为缺乏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影响了学习效果。学生要想获得很好的训练效果,应注意避免盲目学习,注意客观地看待自己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例如,初学速写时,经常会过高地要求自己。希望自己画的形体很准确,线条很流畅……当画面效果不理想时,又容易失去继续作画的信心,或者因害怕画不好,一开始便没有信心。要知道速写虽然很快捷,但是并不简单。一幅速写作品能表达出景物的形体结构丰富特征,其中包括对形体关系的把握,对画面构图和线条等技法的灵活运用。同时,还能传达出时代气息与一定的艺术境界。

学生的速写作业,因无法达到这样的水平而会显得有些“难看”和“幼稚”,其实这些“难看”的作业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财富,其中包括了许多有价值的训练内容,通过这些训练,使学生逐渐认识理解造型艺术规律,掌握绘画方法,积累艺术修养,使自己的速写作业慢慢地变得“不难看”。

速写是概括的艺术,是在相对短的时间里,描绘物象本质的造型特征。一幅能生动表达物象特征的速写作品,即使在比例和透视结构等方面不够准确,但仍然能够被承认和欣赏,在对速写作品的评价上是很宽容的。许多时候,那些“不准确”的地方还会给作品增添几分生动、自然的感觉。毕竟是徒手的短期作画,想处处做到准确无误,既不现实也没有必要。

学生常常忽视认识和区分速写技能的不同风格,往往会东学一点西学一点,使自己无所适从。应该在一段时间内,用心学习和掌握一种速写方式去有效地表达物象,以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速写的表现类型大致可分为:1.用线描方式来表达形体结构和空间层次的画法;2.用排线、排点、黑块组成明暗色调来表达形体空间与光影的画法;3.用线描与明暗色调相结合来表达形体空间与光影的画法。三种画法的表现力各有所长。其中,线描画法技巧相对单纯,既能概括简洁地表达物象整体的空间关系,又能细致地表达物象的形体特征,是许多教师向学生推荐的入门画法。一旦掌握了此画法,以此为基础转而学习其他画法,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线条描绘手段很丰富,最基本的有:1.用线条描绘物体转折边缘(也称内形和外形);2.用线条的相互穿插、遮挡表现物体之间的前后关系;3.用线条的疏密对比表现物体之间的层次感(在画面中形成黑、白、灰等许多不同的层次对比关系)。掌握了这三种基本手段以后,就可学习更多的表现技巧,如:虚、实线的运用,粗、细线条的运用,线条的松紧处理,运笔速度快和慢的变化……

不管选定了哪一种画法学习速写,一定要坚持一段时间,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画一批“难看”的作业,树立学习的自信心。不用很长时间,就会取得明显的成效。要知道: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看,速写都是绘画艺术中最方便学习和掌握的一门技能。

二、推行建筑风景速写教学训练的阶段学习法

学习建筑风景速写技能应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分阶段进行。

1.单体描绘训练:单个物体以石膏几何模型、方凳、花草、衣物等生活用品为训练对象。但初学者往往贪心,不愿意在这个阶段多花时间,结果影响到后面的训练。单体描绘训练应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如何客观地用心观察物象,二是掌握应用线条表达物象,三是怎样把握物象的特征。

速写是视觉艺术,因此画速写首要任务是观察。学生往往不习惯使用自己眼睛去看,甚至有将对象符号化的倾向。因此要训练学生真正地用心观察自然,运用直觉的、图像化的、空间化的、具体化的、综合化的模式去观察自然,“神与物游”和“有我之境,以我察物”都是要我们用艺术的直觉去感受和描绘自然。

在现实生活中,线条是不存在的,线条是用来表达生活中相对细长形象的抽象方式,如:用线来描绘物象结构转折处(边、角等),以达到表达形象的形态、体积、空间等等,能理解这一点就会懂得在何处下笔速写了。

对物体形象特征的研究,应该从形状开始,研究它们的形状特点(包括在不同角度的变化),如:方形、圆形、三角形等。由这些形状形成的立体会显示更丰富的形态特征。如:立方体由六个方向的正方形组成,从不同的角度,它的形状显示出很丰富的变化;球体则在任何角度都应保持圆形的单一特征等等。

研究物象的特征,还需要运用比例以及透视知识进行观察和分析。抓住各种几何形体的特征去归纳自然界中千变万化的物体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如运用球形、圆锥去分析理解树木的体积,运用圆柱体分析并表现树干。但要注意,仅仅做到这一点是不够的。假如我们不去大自然中进行观察写生,不去分析各种树木的不同细部特征,不去学习丰富的表现技巧,就会将所有树木画得像“棉花球”和“胖辣椒”。例如去写生一束菊花,必须把握每一个花瓣、花茎、叶子和整个形体周围的空间之间的关系,以及观察所有这些细部的形状及线条之间的变化关系。

2.组合形体描绘训练:两个以上的形体组合,显示出更为丰富的立体空间效果。进行组合形体描绘训练既能加强对单体物象的认识描绘,又开始研究与表达组合形体造型的丰富性,为下一步的场景构图描绘训练打下基础。从单体到组合形体,这一步并不容易,因为人们的视觉习惯往往只注意单个的物体,不太注意物体之间的关系,所以,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学习整体观察和表现组合物体的方法。

3.场景描绘训练:更多的物体组合在一起,形成了较大的场景。这是我们必须开始学习的一个更重要的构图环节。把构图和细部描绘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训练。

可以把构图理解为画面的结构处理。也就是把丰富的物象在画面上进行合理的布置。这个阶段除了要多画,还应多研究构图的规律,训练自己的构图感觉,积累构图技巧。构图的规律就是形式美的规律。如:对称、均衡、节奏、旋律、变化、统一等形式美的法则都会体现在构图中,所以构图的学习不但帮助我们作画,还能提高艺术修养。具体的构图训练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①画小构图:建筑风景构图大致可分为远景、中景和近景模式。中景构图容易完整表达景物,应重点安排训练。可将画面分为三个部分,即:天、地和所有竖立的物体。围绕主题处理这三大块面之间的大小分布和形态,使整个画面具有整体感又富于变化。制作一个取景框学习构图也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②了解构图形式:常见的构图形式有水平式构图、垂直式构图、三角形构图、s形构图、v形构图等。③训练作画步骤:以铅笔线条作大的布局,然后以钢笔线条从局部着手,最好从最前面的物体下笔先画,然后向后面的物体层层描绘。这样画容易处理线条的穿插、遮挡关系,使空间的秩序得到把握。在这个阶段,坚持用铅笔起稿,可通过反复调整大的形体关系的训练,养成经营画面布局的习惯。在把握整体的基础上,去描绘丰富的局部形态。

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是教学中提到的最多话题,其实这也是一切艺术形式的共同问题。《文心雕龙·总术篇》结尾概括了四句话,即:“先务大体,鉴必穷源,乘一总万,举要治繁。”首先要掌握整体,也就是大的趋势和根本要点,察其究竟,抓住主要的东西,统帅全局。乘一总万,就是以一当十,以一当万吧。对象的细节很多,十分繁复,但是表现对象决不可一对一,而一定要举要点而表现繁复。

建筑风景速写时尤其需要注意:对象往往非常复杂,要表现就必须择其要点。什么是要点呢?怎样处理才能是“乘一总万,举要治繁”呢?这涉及到一个对物象的认识角度问题,就是从什么角度、怎么看的问题。认识对象的要点,也就是造型的本质,对于观察和表现是非常重要的。

上一篇:传热实训总结范文 下一篇:盘发实训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