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实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11-29 08:12:26

园艺实训总结

园艺实训总结篇1

关键词:特色;实训基地;建设

中图分类号:TU98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5-0079-02

实训基地是教学过程实施实践训练的场所,是实现高职教育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保障[1]。我院园林专业开设于2011年,校外实训基地资源丰富,有东莞植物园、深圳园博园等。校内实训基地相对较少,作为一名园林专业课老师,需身临其境、现场分析的教学内容,用PPT讲解,总觉有些纸上谈兵、相去甚远。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物质、制度、精神文化建设必不可少。因同时负责学院团委宣传工作,团委每年艺术节工商模拟市场、绿色植物领养、大学生就业创业论坛等活动深受学生喜爱。这些工作交织,促使展开校内园林实训基地与校园文化结合的特色实训基地建设探索。

一、校内园林实训基地与校园文化结合的特色实训基地建设可行性调查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职业教育要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环节教学,继续实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2]。在论证特色实训基地建设的可行性时,进行了四项调查:

1.省内外五所职业技术学院园林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情况比对

我校园林主要课程有园林树木栽培养护等,有园林规划制图室;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园林主要课程有公共景观规划设计等,有实训平台――“创意工场”;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园林主要课程有园艺企业管理、园艺产品营销等,有“部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项目资助的“省级园艺技术实训基地”多功能智能园艺温室等;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园林主要课程有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等,有花艺制作实训室等16个实验实训室、4000园艺综合实训温室、1800植物多样性温室等;贵阳职业技术学院园林主要课程有园林植物栽培及运用等,因搬入新校两年在建校内实训基地“绿林花园”,待建“盆景园”等4个校内实训基地。

2.本校园林大二学生对校内实训基地建设需求调查汇总

学生需求:①学会基本园林经济植物种植培育与养护;了解园艺公司经营流程;②建立有关设计与规划的园林模型室,学生设计规划的成果能以模型形式展现出来;③把植物栽培、施工管理、设计分开,建立必需的实训基地;④基地实训的内容和市场、社会联系要密切一些,也可以和校外一些企业小项目合作,让同学积累经验,帮助就业。

学生建议:①插花实训室;②模型制作实训室;③制图室;④建立植物培养基地;⑤建立植物标本或模型展房;⑥提供全套测量工具的设计规划实训室;⑦建立苗圃基地和植物营销管理基地;⑧室内花卉培养室;⑨插花专业实操室;⑩室外微型楼盘展示基地。

3.61份园林大二学生《东职校园景观规划书》规划意见汇总

现状分析:①环境优美,原生态自然景观特征明显;②校园面积大、空旷,缺乏特色代表景观和文化元素;③自然环境利用不够,绿化结构欠合理,绿化过于简单,缺少细节表现等。

设计思路:①突出岭南地域性特色,传统与创新、历史与未来结合;②静态改动态;③打造校园文化旅游景点、设计独特新颖、富内涵的景观小品等。

规划项目:①校园正门入口校道改造规划;②活动中心右侧草坪改造规划;③学生宿舍前景观改造规划;④、新教师楼前空地规划设计等三十余处规划意见。

4.第五届科技文化艺术节部分活动内容

①“绿植领养”环保活动;②“科技文化伴我行”系列活动;③摄影展;④模型制作大赛;⑤圣诞工商模拟市场活动等39项活动内容。

四份调查显示了学校实训基地数量、学生需求、校园环境、校园文化活动的一些情况。因校内园林实训基地少,学生提出需要;现有校园环境简单,学生提出改造建议;跟园林专业有关的校园文化活动,学生喜欢。这就引起思考:能否利用建设校内园林实训基地,改善校园环境,打造专业特色和环境特色?在建设园林实训基地基础上,开发与专业紧密相关的院级大型品牌文化活动?既满足半工半学、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这些学生实际需要,还可整体规划校园环境,开发文化品牌,突出特色,提高人文素养。

二、校内园林实训基地与校园文化发展结合的特色实训基地建设优势

1.从专业建设上,打造特色专业

学科特色是大学特色最主要、最鲜明的标志。要突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点,办出公认优势 [3] 。

把校内园林实训基地当成企业来经营,提高实训基地效益最大化。实训实习、生产、销售与校园文化结合,有目的的针对专业实习、生产、管理、营销设计校园和社会活动,加大效益产出,让社会参与进来,提高学校知名度、学生就业率。

把校内园林实训基地当成最便捷的实习场地来建设。想学生所想,减少外出实习诸多不便,保证学生实操的时间和效率,提高实操能力。

例如:针对园林专业课程(园林树木及栽培养护、插花与盆景艺术、园林植物造景、园林花卉学等),建设室外植物栽培园,按照园艺公司的运营模式经营管理。让学生一边实践植物栽培,一边了解植物订购、装运、销售、发配等,为学生走入真正工作岗位做好衔接。

2.从校园环境上,打造特色校园。

校园环境与实训基地融为一体,建造露天实训基地,体现实训基地的教育性与实用性,后期建设利用实训基地的效益产出,达到自给自足、不断更新,取得一举多得,突显特色所在的优势。

建设具有科学、前瞻、现实、通用性的大型校内园林实训基地。既满足教学需要且统一规划校园环境,使校园环境有整体性和人文内涵。解决师生教、学、生活需求,在建设过程中倡导师生参与,让师生们感受到人文关怀和归属感。

例如:针对园林专业课程(插花与盆景艺术、园林植物造景、模型设计与制作、园林设计规划、设计鉴赏学等),在新教师宿舍楼前空地建造类似深圳园博园形式的中外著名景观微型园,突出特点--让学生自己打理微型园。学生在园中能一边学习体会微型实景,一边模仿制作模型,还可以种植盆栽制作花艺,不断丰富和改造此园,将此园打造成学校的一个特色旅游景点。

3.从校园活动上,打造特色品牌项目

校园品牌建设都有一个契合点,如何寻找这个契合点,体现文化传承性与创造性,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21世纪职业发展趋势预测指出,21世纪急需农业科技、环境保护等人才[4]。园林专业人才培养顺应时代需求,我们开发品牌可以挂靠园林专业的特点进行。

例如:设计“绿浪花海”大型品牌活动,按照植物的生长规律从春天万物复苏到广东春节花市文化展现,一年四季都可以开展文化活动。三月是生命复苏的季节,在当月开展植物领养活动,由园林专业同学栽培植物,分给每个宿舍领养,一定时间进行宿舍种植比赛、宿舍植物创意展览、宿舍创意盆景赛、毕业生与新生进行宿舍植物传递活动;在工商模拟市场进行植物售卖;种植相应花束,在感恩节、母亲节等各大节日里售卖;还有迎新花市等活动,发动学生创造实习、生产、管理、销售的思维及能力,打造专业、活动内涵。

三、校内园林实训基地与校园文化发展结合的特色实训基地建设前景

在实现这一特色实训基地之前,这些都还属于设想阶段,这一切设想都是站在学生需要的基础上展开。结合半工半读、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建立适合的校内实训基地,真正让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得,在实践中检验自己学到的知识,缩小在校教的、学的,与社会需要之间的衔接差距;平衡学生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操作技能;让职业学校教的不是跟在社会需要的后面跑,而是与社会需要并行甚至领着社会需要跑。在建设的同时加入特色,突出特色。相信这样的发展,是能使学生真正受益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宇恒.园林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探索与实践[J].河北农业科学.2012,(03).

[2]《光明日报》[N].载于2005年11月10日

[3]钟凯凯.我国地方特色学校的一种发展模式[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7.

园艺实训总结篇2

校园人文环境是校园文化的综合体现。校园整体环境、建筑的空间场所和建筑实体以及雕塑小品都是校园人文环境的物质载体,是标志化的校园精神象征。高职院校园的人文环境规划设计,是通过对师生共同生活和学习的场所进行规划设计,体现办学理念和价值取向,使人文与职业教育得到和谐统一,从而培养出综合素质与职业素质具备的人才。理工类职业技术院校的人文环境有着以下特点:建校时间较短,在校园历史文化积累相对欠缺,难以形成普通大学的人文传统;其次,高职教育学制较短,学生的综合素质都不如普通高校;其三,理工类职业技术院校的专业设置以理工科实训类为主,强调的是理性精神和实践能力。

2理工类职业技术院校的人文环境规划设计理念———秩序与实效

强调秩序性对形成文明的校园人文环境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多数高职院都是从中专或者成人高校转变而来,在校学生年纪普遍较小,在学校度过未成年人到成年人的转变,其自制力和纪律性不如普通高校,因此学校职业环境中应更强调职业教学的秩序性。实效性是理工类职业技术院校治学和管理的一个重要理念。高职教育以行业与职业为需求的教育目标,强调实用的知识教育。因此形成一定的职业环境对一所高职院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做规划设计综合考虑的时候,需要对学校教学内容一定的了解,并结合总体规划和景观节点合理安排和适当组织相关的场所。

3长沙市市技术学院新校园项目简介

长沙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培养高级技能人才为主的国有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学院。为适应发展学校新校区选址于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雷锋镇,新校区西临雷锋公园,环境优美。基地内存在一定高差,有若干水塘和少量原有建筑。规划校园总占地面积450亩。在校生规模达到8000人。

4总平面布局———轴线的秩序与自然环境结合

校园整体空间结构规划为“双心、双轴、双环、四片区、多模块”的空间格局。双心:由于学院由东、西两部分组成,东西各有一“心”,分别位于两个院的中心位置。西院的空间核心为教学信息中心,包括综合教学楼和行政办公图书馆综合体,图书馆为校园制高点,统领全局。东院空间核心为生活服务中心,包括学生食堂、学生活动及绿地景观,是生活区最具活力的中心。双轴:由西院南北向的校园礼仪轴和连接两院的东西联系轴构成“T”型的轴线架构校园空间。校园礼仪轴南起校园主入口,经礼仪广场、图书馆、中心湖景观、北至教学楼和体育馆围合而成的景观湖面,形成“前庭后院“”前动后静”的空间序列。东西联系轴连接东西两校区的教学信息中心和生活服务中心,并在西院形成开放空间将东西轴延伸至基地外的雷锋公园。双环:东西两院各有一个主要交通环疏导内部交通,串联各功能区。四片区、多模块:校园分为教学综合实验区、生活服务区、实训区及体育运动区四大功能片区。每一功能片区由若干小功能模块组成。功能分区:将校园分为综合教学区、生活服务区、实训区、体育运动区四大片区。综合教学区:位于西校区,包括图书馆行政办公综合楼、综合教学楼。校园主入口位于长川路,是校园主轴线的起点,进入校园即可见校训墙及礼仪广场,形成一种礼仪性的开敞空间。礼仪广场北侧为校园主体建筑———图书馆行政综合楼,综合楼与教学楼实训楼构成“品”字形的空间格局,便于相互联系。生活服务区:位于东校区,包括两组学生宿舍、学生活动中心、学生食堂及中心绿地。生活服务区通过长月路的生活区北入口、雷高路的入口与外部联系。生活服务中心包括食堂、小超市、储蓄邮政、卫生所等后勤用房组成生活服务一条街,就近服宿舍区,基本满足日常生活、娱乐需要。对外交流中心位于校园东北侧长月与雷高路的交口,设有独立出入口,便于对外接待经营。实训教学区:靠近长川路与雷高路两条主要道路,有效加强教学与社会实践紧密联系。实训区包括实训区与园艺场两部分。实训区建筑体量较大,以5层为主。实训中心广场可作实训竞技场,结合专业特点,可作为实训表演、竞技的场地,如举行叉车表演等活动,激发学生做行业能手的信念和信心。园艺实训场沿长川路布置,场内按园林布置,环境优美能成为社区的街心公园,达到社区共享的良好效应。体育运动区:体育运动区分两片布置在东西两校区;西区配置带看台的塑胶跑道标准田径场一个,若干小球场。东院配若干小球场,满足学生日常运动。西院的运动场及体育馆布置在长月路与雷锋河路交口,展示校园形象,并可对外经营。

5校园环境设计———紧密结合教学内容

设置形成主题性环境空间景观规划从理工类职业技术院校自身教学与专业特点出发,结合教学内容与实践,创造出工业艺术与自然生态相结合的现代工业美感的校园景观。校园的景观特点可概括为“一轴一廊一水脉、双园景观为核心”,在校园中结合相应的教学区域,设置了各种主题的景观节点如:工业景观走廊、工业艺术博览园、实训竞技广场等,结合教学专业特点,让校园主要开放空间成为工业器材展示、实训表演竞技的场地,使景观、教学与课余活动紧密结合,有效促进了具有理工科职业院校特点的校园人文氛围。校前区:校前区的礼仪广场是从主入口进入校园的第一个开敞空间,通过水池、灌木、树阵、两侧林荫大道构成层次丰富的校前区。北侧的升旗台是礼仪广场的一个主要节点。东园和西园是教学组团和实验组团北侧供课间休憩的小园林,同时也是展示学校百年历史的场地。中心湖:中心湖是校园中轴线上的景观核心,蜿蜒曲折的驳岸线为校园整体硬朗、理性的秩序增添了柔和、浪漫的人文情趣。利用校园基地内的水塘加以改造形成湖面,水质保证、维护方便。正对图书馆背立面的湖面设有景观音乐喷泉,在节庆及活动时开放。工业景观走廊:工业景观走廊联系东西两院的空间核心,通过水轴线及滨水的带状小广场打造一条富有特色的滨水景观行走廊。与桃李相路交处通过过街天桥相联系。滨水布置工业配件、构架等改造的小品雕塑、铺地、景墙、座椅等,将工业美感与现代设计手法相结合,打造校园处最具职业特色的标志性景观走廊。工业艺术博览园:位于生活区中央的中心绿地,是工业景观走廊的收头。结合本学院的“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园林技术”等专业,以工业美感为主题,通过现代工业构架与生态型景观相结合的手法展示工业浪漫。园艺公园:东院靠近雷高一侧,利用现状水塘改造设计为一处环境优美的园艺实训中心也可作为社区公园,形成良好的社会效益。

6建筑设计———刚强大气凸显现代工业美感

园艺实训总结篇3

摘要随着农业现代化和园艺产业的发展,传统园艺技术专业必然向现代园艺技术专业转变。在这样的形势下,高职高专园艺专业教育面临极大的挑战,必须进行专业改革,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办学质量。介绍了高职园艺技术专业改革的指导思想,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与实训基地建设等4个方面介绍了高职园艺技术专业改革的措施,以期为该专业的改革提供依据。

关键词高职;园艺技术专业;改革;指导思想;措施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园艺产业的功能出现多元化趋势,绿色食品、无公害栽培、生态农业、观光园艺以及园艺产业设施化、专业化和集约化的形成与发展等都使现代社会对园艺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传统园艺技术专业必然向现代园艺技术专业转变。现代园艺技术专业,作为培养现代农业人才的重要途径,培养掌握现代园艺产品生产、推广、销售等技能的高等应用性人才和现代观光园区及新农村规划设计和管理人才[1,2]。在这样的形势下,高职高专园艺技术专业教育面临巨大的挑战。

1高职园艺技术专业改革的指导思想

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特色铸品牌,突出园艺技术专业建设特色、职业教育特点、为地方经济服务,围绕现代园艺产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这个中心,加强以现代园区和新农村规划设计、现代园艺产品生产技术为能力“主线”的职业素质培养,努力为现代园艺产业培养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综合职业素质高、掌握现代园艺技术的高等技能应用性人才。wwW.lw881.com

2改革措施

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因此笔者紧紧围绕这一培养目标,根据现代园艺产业发展的特点,构建了pti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所谓“pti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即岗位(post)+技能(technique)+项目(item)的一种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按照“岗位技能项目”和“工学结合”的思路,首先明确职业岗位名称,然后根据岗位特征确定岗位所需要的素质和技能,再通过“项目课程体系实践过程考核”的方式来实验,最后通过“技能证书”来检验[3]。

该人才培养模式以“应用性、整合性、先进性、实践性”为原则,实现5个转变即变重传承为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变重理论为重实践意识与实践能力培养、变重守业为重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培养、变重专才为重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变重单干为重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培养,一切围绕培养学生的应用性技能开展教学及管理工作。

现代园艺产业就业岗位要求园艺专业的毕业生不但要掌握园艺产品(花卉、果树、食用菌、蔬菜等)生产、管理、推广、销售等各方面技能,而且要懂得现代观光园区及新农村的规划设计和管理。根据现代园艺产业就业岗位对毕业生技能的要求,将园艺人才的技能分为3类,即3个支撑点支持学生未来的就业。第一支撑点,具有过硬的生存与发展的公共素质,主要有职业道德、奉献精神、创新意识和能力、反思意识和终生学习能力、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及良好的身体素质;第二支撑点,扎实的基本技能,主要有英语会话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第三支撑点,熟练的专业技能,主要为现代园艺产品生产、管理、推广、销售等技能和观光园区规划设计技能。根据上述3个支撑点,在人才培养中分解成现代公民素质培养、英语应用、计算机应用、体育、园艺植物生产、园艺良种培育、园艺技术推广、园艺产品营销工作、园区规划设计项目、园艺景观设计、园艺景观建造、新农村规划设计、新农村绿化、组织培养技术、无土栽培技术等项目。对于各个项目中的专业技能,学校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技能鉴定中心的相关资格证书考试,检验学生是否达到了各项目的要求,同时也使他们得到了未来就业的“敲门砖”。

2.2课程体系改革

高职园艺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应紧紧围绕培养现代园艺产业生产一线所需要的高等技能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强化生产实用性,突出技术应用性,弱化理论系统性,提高知识运用综合性,校企合作、全员参与,打造出工学结合的高职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改革中,根据pti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紧紧围绕培养“高等技能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按照“培养掌握现代园艺产品生产、推广、销售等技能的高等应用型人才”和“培养现代观光园区及新农村规划设计和管理人才”这2条能力主线,基于3个支撑点中各个项目涉及的主要技能设置课程[4]。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2.3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园艺专业培养的是具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应用问题能力的学生,但无实践经验的教师是不可能培养出实践能力强的学生的。因此,必须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使“双师型”教师成为园艺专业课教师的主体,这是师资队伍建设的根本。所谓“双师型”教师,是指既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较强的专业示范技能和较强科研能力的教师。“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不是简单地让老师拿个“双证”或引进一些工程师,必须规范“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制度,从培养和引进2个方面下功夫[5]。在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可选派教师到生产第一线进行实践锻炼,促进教师的教学、科研及实践等综合能力快速提高。另外,积极聘请企业技术专家来校担任兼职教师,近2年濮阳职业技术学院从申氏菇业有限公司、天马菌业、现代农业园区世锦公司等单位聘请技术专家或能工巧匠5人担任了兼职教师,从而加强了与企业技术带头人的沟通,强化了校企合作。另外,还鼓励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学习,从而提高专任教师的实践能力。

2.4实训基地建设

高职园艺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园艺产业培养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层次实用人才,强调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而学生的实践过程主要在实训基地中完成,因此实训基地的建设就成为培养高质量园艺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根本保证。立足当地、因地制宜、精心规划、强化管理、校企合作,建成符合现代园艺产业发展规律的、培养学生园艺专业技能所必须的校内校外实训基地是实训基地建设的总体思路。在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笔者充分利用濮阳市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环境资源,根据“校企双赢、资源共享、仿真实训、校内外基地有机融合”的原则,丰富实训基地建设的内涵,按照“人人动手、参与全程、内外结合”工学结合的指导思想,构建园艺专业实训基地的硬件和软件体系。

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方面,把原有校内实训室和基地进行整合为生产、科研、培训、推广、技术服务、职业技能鉴定一体化的四大中心,即园区和新农村规划设计中心、植物组织培养实训中心、现代园艺产品生产中心、园艺作物育种实训中心。对校内实训基地管理实施“教师指导,学生管理”的开放式管理模式,以科研项目和学生课外科研活动兴趣小组为载体,搭建师生互动平台。由系教研室提供必需的工作条件,教师从科研项目、系教研究室从实验经费中提供经费支持并负责技术指导,教师、学生按照协议负责具体实施操作,在基地所获得的产品由课题组、学生负责销售。通过这种模式极大地激发了教师、学生参与校内实训活动的热情,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充分利用濮阳职业技术学院位于濮阳市园艺产业集聚区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充分整合社会资源,按照“校企双赢、资源共享”的原则,与周围的濮阳现代农业园区世锦公司、濮阳市中原绿色庄园、濮上园、申氏菇业有限公司、天马菌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使这些企业成为学生实习的重要校外实训基地。另外,对校外基地建立了“企业为主、学校参与、共建双赢”的管理运行机制,成立了由校企双方共同参加的基地运行管理小组,共同协商基地接纳学生的实践与规模,企业指派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担任实习指导教师,学生在企业按照生产要求担任临时性技术与生产人员,实现了校企双方的深度结合。这些校外实训基地的运行机制为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加强园艺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发挥了重要作用。

3参考文献

[1] 郭正兵.高职高专园艺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当代教育论坛,2008(8):121-122.

[2] 许学明.高职教育园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探[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9(3):62-64.

[3] 董自梅,谷延泽,朱学文,等.高职高专园艺技术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讨——“pti工学结合职业素质目标分段培养模式”分析[j].河南农业(教育版),2008(20):14-15.

[4] 武模戈,郭培军.高职园林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研究[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9(4):119-120.

园艺实训总结篇4

关键词: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教学改革

一、主要实践与研究

(一)探索实训基地共建机制

学院以园艺类专业为试点,开展“厂中校”“校中厂”实训基地建设,充分满足学生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需要。建立健全校企共建共管实训基地的体制机制,建立企业“教师工作站”、学校“专家工作站”,按照园艺类专业教学和园艺行业企业生产的双重要求组织生产和教学,在完成企业生产任务的同时完成专业教学任务,实现校企“双赢”。学院在校外选择了南通久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南通金土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上海星辉种苗有限公司等三个企业开展“厂中校”建设,并建立企业教师工作站三个。校企共建规模较大、档次较高的现代农业园区(生产基地)作为教学基地,由企业投资建设生产、教学和生活设施,学院补贴学生部分实训耗材费用,学校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合作开展生产安排和技术指导,共同培养企业“未来员工”,开办了“久发班”“星辉班”等,将课堂放到生产一线,真正实现了“工学交替”“学岗直通”,充分体现了专业教学内容的职业性与岗位要求,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在校内引进大学生创业基地(园艺植物医院、园艺产品服务超市)、南通通派盆景园等2个项目开展“校中厂”建设,并建立了2个校内专家工作站。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和大学生创业基地,学校提供工作场地和办公场所,企业负责项目管理和经营资金,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企业专家与学校教师合作开展技术咨询。这样,把学生推向社会和市场,很好地培养了他们的生产经营技能和创业能力。

(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我们在园艺类专业开展了“课堂+园区(基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以第1学期为主)为基础学习期,在校内教室和实训场所,开展专业认知、岗位认知实习(识岗),学习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培养应用基础能力。第二阶段(第2至第4学期)为技能培养期,进行专业课程特别是核心课程学习,每学期开展4周专业实训(跟岗),培养专业核心能力。第三阶段(以第5学期为主)为生产演练期,开展专项集中10周实训,培养综合实践能力。第四阶段(第6学期)为顶岗实战期,开展16周顶岗实习(顶岗),培养就业创业能力。

(三)开展项目课程建设

1.构建课程体系由专业双带头人、校内专业骨干教师和行业企业专家等共同开展专业调研,通过行业需求调研和职业岗位分析,构建课程体系。

2.课程开发由校企专兼职教师合作,根据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引入生产新模式、新技术,共同开发专业课程教学资源,编写适于工学结合的理实一体校本教材,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提高专业教学质量。园艺技术专业完成了全部专业课程(项目)的课程标准编写,校企合作开发课程6门,编写教材6部,建设12门课程教学资源平台网站。

(四)校企混编教学团队建设

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特别是开展“厂中校”“校中厂”建设,需要有一支相对稳定的高水平的校企混编专业教学团队。通过实施“校企互聘、专兼结合”的优秀团队建设工程,开展“双带头人”“双职”(专、兼职)“双师”教师的培养,加强了教学团队的建设。重点采取的措施:一是制定师资队伍建设的优惠政策,加大教师引进和培养力度;二是实行校内、外双专业带头人制,提升专业带头人的教学科研能力和行业引领能力,引导专业与行业融合;三是建立行业企业兼职教师资源库,让更多优秀的行业企业技术骨干和能工技匠加入到专业教学和专业建设中来;四是重视骨干教师(包括专、兼职教师)的培养,确保他们的职教理念新、专业素质高、实践技能强,以保障实训基地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的有效推进。五是加强专任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双师”素质的培养,要求他们参加企业实践,鼓励他们开展科技研发、技术服务和参加生产实践。

二、主要成果和实效

(一)创新了实训基地的校企共建机制

建立了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机制,将专业教学和企业生产紧密结合,实现了校企“双赢”。一是建立了“厂中校”基地3个,建立教师工作站3个,开办了“久发班”“星辉班”,在基地开设课程15门,每年承担学生课堂教学、专业实训及顶岗实习800多课时;为企业申报科研项目7个、获得经费293万元,解决技术难题10项,企业获利1000多万元。二是建立了“校中厂”基地2个,创立了“大学生创业基地”“园艺产品服务超市”“绿色管家”创业团队,荣获江苏省创新创意创业大赛二等奖1项、南通市创业计划大赛二等奖1项;建立专家工作站2个,“南通通派盆景蟠扎技艺”被列入南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并进一步申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二)完善了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进一步完善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增加了实践教学时间,加强了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和顶岗实习,强化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园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课时占总教学课时的62.6%;专业实训与顶岗实习课时占总教学课时的43.9%。近几年学生的毕业实习顶岗率接近100%,职业资格证书(三级)获取率为100%。

(三)构建了基于生产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按照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要求,以职业核心能力为主线,以生产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重新构建了以生产过程为主的园艺类专业课程体系。根据专业课程实施项目化教学的要求,校企合作建设了6门园艺类专业优质核心课程,建成6个课程资源平台网站;校企合作开发了适于工学结合使用教材6部,其中出版3部。

(四)建设了一支高水平的混编教学团队

园艺类专业建立了一支校企混编教学团队,配备了校内专业带头人和企业专业带头人,除30余名校内教师外,还建立了由近30名行业企业专家组成的兼职教师资源库,每年有近20名兼职教师任课,承担专业课教学时数占专业教学总课时40%左右。园艺类专业教学团队中的专兼职教师都得到了培养和提高,其中外出进修培训共108人次,对10名骨干教师进行了重点培养,青年教师平均每年至少参加一个月以上的专业实践,目前“双师”型教师比例达92%。(五)建立了企业与社会参与的质量评价机制建立了校内督导、企业督察、学生参与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完善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管理制度和企业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办法。建立了由用人单位、行业协会、学生及学校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形成了教学质量保障的长效机制。通过开展与第三方教育质量评估机构合作评价,提高了人才质量评价的客观性。

三、结束语

通过校企共建园艺类专业实训基地,我院开展了课堂与园区相结合、学校与岗位相融通的“课堂+园区”“校岗直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既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锻炼了教师;也帮助企业解决了技术难题和生产人员不足的困难,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真正实现了校企“双赢”,这一模式得到了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农委和南通市政府的充分肯定,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有很多省内外农业类高校和农业园区的领导、老师、专家前来考察交流,国家、省、市多家报刊、电台、电视台等媒体进行了报道,被评为南通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示范组合”,江苏省农委在相关园区召开现场会在全省农业院校中推广这一经验,也被作为我院“校企合作”的典型案例多次推荐到省市有关活动中展示。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主题,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是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创新实训基地共建机制,完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于生产项目课程体系,打造校企混编专业教学团队,建立工学结合教学评价体系等,是各高职院校都十分重视的工作。本文针对解决本校及其它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工作中所遇到的共性问题作了一些探讨和研究,抛砖引玉,以期对全国农业职业院校园艺类及相关专业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作者:陈靓 陈国钧 沈建忠 单位:南通科技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国高教学会产学研合作教育分会必由之路———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操作指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园艺实训总结篇5

围绕“立德树人”总体目标,突出一个重点——“学校特色创建”,贯穿一个中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强化一门课程——“艺术体育教育融入生活”,推动学校德育艺体工作上台阶。

二、目标任务

(一)以“创建”为出发点,促进学校德育艺体工作上台阶。

各学校根据学校实际,具体分析学校特色,了解学校现状、规划学校远景,具体提出学校实施计划、实施目标,分阶段分层次完成。以学校特色创建为出发点,继续推广实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蓬莱小学科技教育、蓬莱幼儿园布艺教育、河边小学校园童谣、玉峰小学礼仪教育、卓筒井初中卓筒盐文化、回马小学陶艺泥塑教育的成功经验,大力开展“文明单位创建”、“阳光体育示范学校创建”、“特色学校创建”、“家长学校创建”、“书香校园创建“等各类创建,提升学校办学品味,拓展学校特色建设成果。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结合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各校(园)深入开展“四立(立志、立德、立言、立信)、四行(志愿行动、慈善行动、希望行动、文明行动)、五融入(思想建党、以德治县、文明创建、文化建设、行业管理)”教育实践活动。一是开展“立志”教育活动。定期进行时事政治教育,讲好古今中外成名成家立业故事,让学生了解世界发展趋势、中国国情和县情,启发学生树立崇高理想信念和远大目标;二是开展以“尊德”、“守德”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各学校持续开展“三好”、“优干”、“美德少年”等评选活动,让青少年身边有榜样、心中有标杆,组织学生对各类不文明行为进行劝阻,摈弃不文明语言、不文明行为、不文明风气。三是开展“校训”宣传教育活动。以传承校训为载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掘宣传激励人心、催人奋进、教人向善的“校训”典型,形成解读校训、传播校训、践行校训的浓厚氛围。

(三)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继承优良传统。

一是开展感恩教育。开展感恩教育,目的是用道德教育推动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唤起广大青少年的感恩真情,让他们彻底摒弃不良思想及行为,激励他们奋发学习,立志成才,建立对自我、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心,报答父母,感谢他人,奉献社会,报效祖国,成为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

二是开展“三爱三节”教育。各学校要进一步学习贯彻向全国青少年提出的“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和“节水、节电、节粮”的号召,教育学生树立勤俭节约意识,增强践行“三爱”、“三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主动肩负起“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重任,为推进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三是开展我们的节日活动。各学校要充分利用各种传统节日、纪念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青年节、儿童节、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等),结合“三爱三节”教育和团队活动,组织学生积极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弘扬民族文化,激发学生爱国情感,增强学生社会爱心。

四是开展礼仪教育。各校(园)进一步认真落实县教育局关于印发《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文件精神,继续抓好学生礼仪教育,开展“八礼四仪”(“八礼”即仪表之礼、餐饮之礼、言谈之礼、待人之礼、行走之礼、观赏之礼、游览之礼、仪式之礼,“四仪”即入学仪式、成长仪式、青春仪式、成人仪式。)主题教育活动,学校充分利用升旗仪式、校园广播、橱窗、黑板报、家校通平台等向全体师生和学生家长解读活动的目的、意义、内容和要求,分年级、分时段、邀请家长到校参加各项活动,已达到家喻户晓、家校共育的活动目的。

(四)以“引导培训”为着重点,切实加强德育艺体队伍建设。

1.持续做好班主任队伍培训。一是各校坚持每周召开一次班主任工作例会,每月举办一次班主任工作研讨会,每期评选表彰一批优秀班主任,及时总结推广班主任工作经验和成功案例;二是学校为班主任提供各级培训学习机会,举行主题班(队)会比赛,通过多途径、多渠道的培训和比赛活动,提高班主任的师德修养和工作水平。三是各学区开展班主任专题巡回讲活动,制定学区班主任考核方案,形成激励机制,确保德育工作扎实推进。

2.创新做好艺体教师业务培训。各校(园)要积极组织教师参培、参赛,并加强对艺体教师教学“六认真”的管理。有条件的学校要成立艺体教研组,定期开展教研活动,以提高艺体教师的业务水平。各学区结合实际分析学区音体美教学情况,组织艺体教师赛课活动形成片区内艺术交流,2015年下年全面创新送教下乡形式,组织县内名优教师到学区、校(园)上展示课和实地培训。

3.坚持做好德育干部工作培训。各校(园)坚持做好团队、关工委工作培训,每学期至少召开两次德育研讨会议,为德育工作者提供参加各级德育工作培训学习的机会;坚持聘请“五老”人员到学校作讲座,参与学校德育管理,充分发挥“五老”作用,做好关工委工作。

(五)以“指导督查”为支撑点,切实推进艺体科技工作

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对学校艺体工作进行指导、督促、检查,加强年终考核力度,竭力推进全县艺体科技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1.体育与健康教育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发〔2007〕7号《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按部颁计划开足上好体育(健康教育)课,广泛开展“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和大课间活动,确保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时间。按照教育部《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办法》和《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办法》的要求,每年进行一次体育工作自评活动,切实将学生体育与健康教育落到实处。

继续抓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全面实施,全县各中小学必须按规定对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并于11月以前实事求是地向国家体质健康标准数据库上报测试数据;按上级规定做好全县初三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和高一体育特长生的选拔测试工作;初中毕业生体育成绩以40分总分计入升学录取。

各中小学校要充分调动相关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在上好常规体育课的同时,认真开展跳绳、太极拳、篮球、排球、乒乓球、网球等体育特色项目的训练工作,做到人员、时间、场地、训练“四落实”。各中小学校要认真组织召开春季和冬季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积极组队参加市、县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篮球、足球、网球比赛等活动。

2.艺术教育工作

认真贯彻实施《学校艺术教育规程》,开齐开足上好艺术课程,并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艺术兴趣活动,定期进行艺术成果展示。做好市艺术教育特色项目学校的申报和验收工作;做好县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省、市第八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各初中学校做好高一艺术特长生的培训工作。

3.科技工作

各校(园)通过开展各种科技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让学生真正做到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各校科技领导小组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设计形式多样的科技活动,以探究性学习和各类科技创新活动为载体,将科技创新教育与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特别是小学自然、科学、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中学理科教学等课程,充分利用课本内容引导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使科技创新活动紧贴于学科教学,同时以第二课堂为主阵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技普及教育,有效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各校(园)要充分调动师生的工作积极性,按照科技创新大赛的通知精神,设计、制作科技创新作品,积极参加各级科技创新大赛,力争取得好成绩。

(六)以“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为根本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各校(园)要以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部级卫生城市为契机,结合校园文化建设、“无烟学校”创建等,持续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学校”活动,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向师生宣传“五乱”治理的意义和内容,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要在校园内设立“文明监督岗”,劝导、制止学生不文明行为;各校(园)要将教学、办公、运动、生活等公共区域的卫生打扫和保洁任务分配到班、责任到人,并标牌公示,方便管理和监督考核;各校(园)要每周定时(星期五下午)和各种节庆假前对校(园)内的教学、办公、运动、生活等公共区域和校(园)周边的环境卫生进行集中专项治理,重点对校园内食堂、宿舍、厕所、阴沟、花台、阳台、垃圾库(坑)、天棚、杂物间、各种楼室墙壁与望板夹角处及其后窗台和遮雨板、梯间灭火栓和室内用电器等薄弱环节的卫生死角进行彻底治理,全面打造清洁整齐、清新优美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各校(园)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还要有计划地组织师生走出校园,走上街头,走进社区,创造性开展好“小手牵大手”活动,从而达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文明一个社会”的活动目的。

(七)以“预防防控”为关键点,切实抓好卫生防疫工作

1.各校(园)要高度重视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要进一步落实传染病的防控网络,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在每期开学报名注册时,认真做好学生预防接种证的查验和补种督促工作;持之以恒做好“三检”工作,填写好“三检”记录表,并做好因病缺勤学生追踪登记工作。各校(园)专兼职校医或保健教师要切实负起责任,严加防范,真正落实“五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控制措施,配合县疾控中心做好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确保学生健康。

园艺实训总结篇6

关键词:园林建筑设计;课程改革

1《园林建筑设计》课程教学现状

《园林建筑设计》是园林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主要目的是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应用工程和艺术的手法将园林规划设计构思中的各类建筑物用图纸表现出来,并付诸实施。该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园林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掌握园林建筑设计的相关规范,能够读懂园林建筑设计的图纸;能够运用园林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进行简单的园林建筑设计,并绘制成图。该课程理论36学时,实训36学时,理论课以传统的课堂教学为主,实训课以学生完成设计实训的实践教学为主。

2《园林建筑设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2.1理论课与实训课脱节。《园林建筑设计》课的内容包括基本理论和各论,基本理论主要是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各论主要讲园林常见建筑小品的设计要点等,在授课中,先讲理论,而后进行相关的设计实训,这种安排看似很合理,实则问题比较大。由于理论课一般先于实训课1~2周,等到上实训课时,学生理论课学的知识已经比较模糊了,教师还要重新讲相关理论知识。理论课与实训课衔接不好,导致实训课效果不佳。2.2理论课内容“名不副实”。《园林建筑设计》是一门实践技能课,因此,要发挥理论课的指导作用,要为实践服务。事实上,这种指导作用有限,原因是理论内容空洞抽象,教师在讲台上长篇大论地讲基本原理,学生却不知所云,久而久之,学生失去了对该课程的兴趣。即便教师讲课技巧高超,学生有兴趣,理论对实训的指导意义依然不大,其原因主要是理论内容没有与时俱进。2.3教学模式单一。在《园林建筑设计》教学中,主要采用课堂讲授和学生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学生学习渠道单一。在现代网络技术成熟的大背景下,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已经落伍了,应该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和手段,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2.4考核评价不够严谨。园林建筑设计考核主观性较强,虽然有明确的评分标准,但评分标准很难量化。不同的教师给出的成绩会有所不同,这属于正常现象。但问题在于,由于评分标准主观性较强,对于表现差的学生,教师往往会“高抬贵手”放过,课程通过率基本是100%,给学生造成“不管学得怎么样,都能通过”的不良思想,对学风建设产生不利影响。

3教学改革

3.1教学内容的改革。《园林建筑设计》的教学目标是“掌握园林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和相关规范;能够读懂园林建筑设计的图纸;能够进行简单的园林建筑设计”,教学内容的设计要紧密围绕教学目标,因此,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就不能套用建筑类院校建筑设计课程内容,要对原有课程内容进行必要的增删。经过对《园林建筑设计》的理论内容进行梳理,发现课程体系中缺少结构课程和材料课程,在教学中要对此部分内容适当增加;把与实训关系不大、陈旧的案例删除,增加体现可持续性建筑理念的新案例,切实做到理论为实践服务;打破理论课和实践课的界限,把理论课放到实训室中,将二者有机融合。并根据教学目标将教学内容分成若干个实训项目,把理论知识融入到每个实训操作当中。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如,对于《园林建筑设计》的基础理论部分,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效果较为理想。该部分内容以教师讲授为主,辅以抄绘、测绘实训。对于各论部分,也就是具体的园林建筑类型,适合采用“案例教学+设计实训”相结合方式,把相关的理论知识、案例解析、设计实训融合在一起。具体可以总结为三段教学法:第一段是前期准备,教师下发设计任务书,指定相关案例,要求学生搜集资料,并对资料案例进行剖析总结汇报,教师提炼设计要点;第二段是设计实训,教师指导学生完成设计任务;第三段是总结提高,学生汇报、互评,教师点评、总结。三段教学法,使教学主体由教师变成学生,学生参与性更强,学习过程也更符合建筑设计的一般过程,容易与行业对接。3.2教学模式多样化。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进行优化的同时,也要加强网络教学平台和微课的建设,拓展学生学习的渠道。首先对课程内容进行分解,分解成若干知识点,把每个知识点录制成视频,视频时长控制在15分钟以内,然后将视频上传到网络平台,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终端随时随地观看学习。网课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让学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就可以学习专业知识。同时,节省了课堂时间,可以解答学生疑难,课上课下、线上线下相得益彰。3.2.1引入体验式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以“教师引导、学生体验”为核心思想,采用边研究、边实践、边改进的方式,将“体验反思、分享实践”的思路融入教学中,符合学生“螺旋上升,不断深入”的认知规律,体验式教学是主动式教学的一种方式,强调学生的感受。现以亭抄绘实训为例,具体说明体验式教学。首先,给学生下达亭抄绘任务,同时把抄绘图纸发给学生,要求学生查询资料分析图纸,并进行总结;其次,带领学生考察亭实例,并现场提问,学生讨论,教师根据掌握情况,现场讲解,由于是现场体验,学生对空间和尺度,建筑形象有深刻体会;再次,学生抄绘图纸,计算机建模或做实体模型,强化所学知识,提高设计技能。3.2.2引入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翻转课堂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主动权转移给学生,学生在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学习过程中有更多的自,强调个性化学习。就目前我国的教育现状,还不能做到完全的让学生自主学习,但翻转课堂的理念是可以借鉴的,例如在教学中布置一些自学内容,教师命题或者学生自己命题,选题要具有现实性和前瞻性,让学生自己查资料,找答案,最后提交解决方案并汇报。这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很大的帮助。3.3评价体系的标准化。注重对学生的过程性考核评价,无论是理论课还是实训课,学生的设计作品都是考核的主要依据。设计作品占比不低于70%,课堂表现、考勤等不高于30%,对于小组完成的项目,要增加小组成员的互评环节。评价标准要尽量客观且具有可操作性,尽量避免不同教师评分的差异性。评价标准主要包括图纸规范性、功能的合理性、设计的创造性和艺术性等三个方面。设计作品图纸完整规范,成绩在60分及以上;设计作品图纸完整规范,功能合理,成绩在70分及以上;设计作品图纸完整规范,功能合理,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和艺术性,成绩在80分及以上;设计作品图纸完整规范,功能合理,创造性和艺术性突出,成绩在90分及以上。每一个设计实训,都给出参考答案,便于师生比对。教师应严格按评价标准打分,控制合理通过率,给学生一定的压力,这对营造良好的学风是有帮助的。

4结语

衡水学院园林专业《园林建筑设计》课程改革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评价体系三个方面进行了尝试,期望教学效果有明显提升。

参考文献

[1]汪瑜.体验式教学在园林设计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衡水学院学报,2017,19(4):87~90.

[2]陈时见,谢梦雪.参与式教学的形态特征与实施策略[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2(6):91~95.

园艺实训总结篇7

年1月11日至年1月14日,我系主任参加了由学院党委书xx等组成的商丘职业技术学院考察团。考察团先后参观考察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和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对各个学院的专业建设、办学特色和实验实训条件建设进行了深入的考察。通过考察,认识到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找出了差距,明确了努力方向。

二、考察历程和内容

年1月11日下午,考察团考察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该院是一所具有百年办学历史的农业职业技术院校,是省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该院占地800余亩,开设有园林园艺系、农业工程系、食品系等六系一部一院,在校生10000余人,教职工400余人。农职院院相城科技园,始建于年三月,是学院集科研、教学、产业于一体的示范基地。园区一期规划面积280亩,总投资5000万元,示范辐射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1万亩以上。

园区在建设规划中坚持项目的科学性、设施的先进性、示范的辐射性、管理的规范性、产学研的紧密性,经过一年多的项目集成和资金投入,共完成两大类十四个子项目的建设,完成资金投入2500万元。省园艺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市园艺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省球根花卉种质基因库、地被植物基因库、绿色果茶园、苗木种质资源圃、商品化组培室、中高档花卉生产示范区、园艺专业综合技能实训区、绿色蔬菜生产示范区等一批项目已落户园区。园区已成为学生实习的场所、教师科研的平台、产业化的载体、科技示范的窗口、实训与科普的基地。

年1月12日下午,考察团参观考察了职业技术学院。该院建于1983年,原名联合大学,1997年5月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更为现名。年8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具有百年办学历史的农业学校并入学院。2006年入选“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首批立项建设院校。学院设有机械工程、电气工程、生物工程、园林园艺等十个系,现有在校生11000人,教职工600余人。该院狠抓校企合作平台建设,与奇瑞汽车有限公司共建的汽车实训基地为教育部重点支持项目。

年1月13日上午,考察团参观考察了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学院创办于1923年,至今已有80多年的办学历史。主校区与江宁校区和学院实训基地——农林科技示范园形成了以校本部为主体的“一主两翼”的校园格局。农林科技示范园区集教学、科研、生产、实习、观赏于一体,核心区2500亩,辐射区8000亩,其中的林木种质资源库建有珍稀植物区、色彩苗木区等近20个特色园区,并将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林木种质资源库。

年1月14日上午,考察团参观考察了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该院是我国东南沿海乃至中国南部地区唯一以培养动物科技类高技能人才为主的高等院校。各级各类在校生15000余人,教职工1000余人,开设有畜牧系、兽医系、宠物科技系、食品科学系、园艺科技系等十一个系部。该院“紧扣畜牧产业链,产学研结合育人才”的办学特色突出,建有现代畜牧科技示范园和蓓康药业有限公司等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三、考察收获

句容和泰州考察总结是,四校的共同之处在于:1、明确的办学思路,为学校发展指明了方向;2、完善的实训条件,为培养合格人才提供了基础;3、与地方经济的深度融和,为学校发展创造了生命力;四、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干劲,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园艺实训总结篇8

关键词: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教学问题;解决措施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是园艺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主要教学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需的病虫害防治基础理论,学会识别园艺植物上的主要病虫害和防治方法,养成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有关园艺植物病虫害发生、防治方面问题的实际能力。《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教学重点在于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加深学生对病虫害防治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操作能力。具体培养能力包括:掌握防治园艺植物病虫害所必须的基本理论、原理、方法和实际操作技能;识别主要病虫害种类,了解其发生发展规律,具备从事病虫害调查、试验和防治等技术工作能力。教学中要注意与“植物与植物生理”、“蔬菜栽培”、“果树栽培”、“草坪建植与养护”、“产品采后处理”等相关内容的衔接,适当介绍学科的新进展,结合当地园艺植物生产的病虫害发生及防治情况,为专业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

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学生基础差,教学存在较大难度我校园艺技术专业生源较广,基础参差不齐,对于《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涉及的植物、微生物、动物、昆虫、化工等方面的知识过去很少接触,系统学习更是无从谈起。教师讲课时,内容讲深了,学生一脸茫然,讲浅了则达不到教学要求。教师事先设计的教学活动,如课堂提问、师生互动、集体讨论等,都因为学生不积极、不踊跃参与而难以开展。

学习不主动,专业兴趣不高社会上很多人历来对涉农专业有偏见,部分学生本人和家长对专业及课程不了解,认为选择这一专业纯粹是来混学历、拿文凭。边疆地区与园艺技术专业有关的单位不多,园林企业少而且规模小,显示不出效益,一些单位又把专科学历排除在招聘范围之外,导致部分学生感觉低人一等,缺乏自信,就业前途迷茫,导致学生得过且过,学习不积极,不努力。

对课程理解不全面部分学生提到园艺植物病虫害,马上就问要打什么农药,认为病虫害问题只有用农药才能解决,忽视品种选择栽培管理等基础措施。受一些不当宣传的影响,对农药有极深的偏见,“谈‘药’色变”。如,在教师带领下外出采集昆虫标本,尽管事先教师已经做了讲解,对敌敌畏农药配制的毒瓶,学生们谁也不敢碰,虽然在教师指导下使用,还不断询问是否会中毒或自我感觉已经中毒或出现中毒症状。平时的言行明显表现出学生对课程不能正确全面理解。

教材面广,无法突出地域特色我校园艺技术专业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出版的《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作为教材,该书收集了常见的园艺植物病虫害,知识全面,内容丰富,但我国疆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差异大,园艺植物及病虫害种类繁多,很难照顾周全。一部分北方特有的园艺植物病虫害,在南方连园艺植物都难找到;而南方的一些园艺植物病虫害没有收集进去,缺少近年来南方各地重点引进、开发的一些热带、亚热带特色园艺植物病虫害内容。

实验性教学设备不足由于学校进行实验室合并搬迁重建等原因,实验性教学设备明显不足,常用的植物病虫害永久性玻片残缺不全,而现用现做的临时水装片,则受季节、时间及条件限制,无法收集全面,制作效果较差。实验室使用的光学显微镜、体视解剖镜陈旧破损。按照教学大纲要求的实验开出率低,教学局限于教师大量进行课堂讲授,学生“填鸭式”接受,师生均疲惫不堪,但是教学效果并不好。

缺少定点实习实训基地当地没有专门的病虫害防治研究机构,各类病虫害防治单位主要工作任务是技术推广。学校确定的实验实训基地均以品种培育、引种实验、栽培管理为主。学生到实习实训基地直接学习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机会少,病虫害发生和防治问题只是作为附带问题提出,学生很难有机会把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结合实际进行验证。

解决问题的措施

因材施教在教学中体现“以人为本”,针对学生基础差,水平不一致的具体情况,结合教材内容和要求,教师讲课时应尽量穿插补充基础知识,按照教学大纲规定,不降低水平和减少内容;采取灵活教学方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听得懂。教师应认真组织课堂提问、师生互动、集体讨论等教学活动,提出问题后多留出一点时间让学生思考,不论学生说的是否正确,都认真听取答案,随后进行细致解释。例如,针对现在的学生熟悉微机使用、时常上网的具体情况,在讲授昆虫分类知识时,可要求学生上网下载各目的昆虫照片,带到教室,作为作业由教师用多媒体播放,学生参与随堂批改。

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带领学生到当地有一定规模的园艺花卉养植园,在进行园艺植物病虫害实验实训的同时,请园主讲解创业经过与目前效益等,让学生了解园艺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和经济收益情况,提高对自己所学专业的重视。例如,某地有一条主要街道,用龙眼树进行绿化,树荫浓密效果非常好,但是每年四五月份都发生荔枝蝽象危害,除影响景观外,蝽象喷射体液使行人受到惊吓或伤害,市民反映强烈,要求将龙眼树砍除。市政府出面协调,由城管部门在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有效防治,控制了荔枝蝽象危害,保住了龙眼树。结合这一具体事例,教师带领学生看龙眼树受害状况,调查防治效果,走访城管部门,使学生对园艺技术专业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认识。

加深学生对课程的全面理解课程设计中,突出栽培管理是病虫害防治基础理念,在讲授中应强调保护生态、减少污染、合理用药等观念。我们结合课程进度,在实验地种植生长速度快的鲜食甜玉米,设置同种作物精细管理和粗放种植两种模式对比,精细管理田块玉米生长茂盛,病虫害较轻;粗放种植田块玉米长势差,病虫危害严重。再选择病虫发生严重田块,在防治适期使用农药防治,迅速减少病虫危害。通过具体实例,使学生认识到了病虫害防治不等于喷药防治,应全面掌握“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正确理解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内容。

结合本地实际,增加教学内容我校所在地云南省德宏州属亚热带气候,物产丰富,作物种类多:柠檬形成规模,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二;近年来开发种植了咖啡、澳洲坚果、毛竹,形成当地特色产业,起到增加收入、农民致富的积极作用。上述各种亚热带特色作物病虫害突出,在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中,我们结合当地实际,在讲授柑橘病虫害防治后,增加柠檬病虫害防治内容,以便进行比较和侧重讲解。在第六章果树病虫害的内容中,增加咖啡、澳洲坚果、毛竹病虫害内容,并带领学生到生产基地进行实践操作,观看防治效果,安排毕业班学生到柠檬、咖啡、澳洲坚果研究和生产单位顶岗实习。

改善实验实训条件结合学校的发展,全面进行植保实验室建设规划,设置专门的病虫实验教室、标本室、养虫室、接种室、鉴定室,与农学实验室共用多媒体实验教室。分教师科研和学生实验,重新购置显微镜、体视镜等必需的设备。增加病虫害标本,主要途径一是购买实验需要的专业永久性标本;二是结合实验实训采集当地病虫害制成标本,特别是当地柠檬、咖啡、澳洲坚果、毛竹及其他特色产业作物病虫害标本;三是在科研工作中制作标本。实验实训条件的改善,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学习积极性,也为教师的教学科研开展和提高教学水平提供了条件。

选择确定实验实训单位在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教学中,我们联系了设在德宏州瑞丽市的云南省农科院柠檬研究所、德宏热带作物研究所等研究单位作为病虫害实习实训点,开展当地特色园艺植物病虫害实验实训;结合课程讲授内容,联系州、市植保植检站、林业植物检疫防治局、国家检验检疫局在德宏的机构等单位,分别建立综合防治、植物检疫等内容的实习点;联系生产植物源印楝素农药的潞西市光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当地正规的农药批发销售点作为化学防治内容实习实训点;联系当地规模较大的园林、花圃等作为校外补充实训基地,构建了全方位的实践教学平台。

参考文献:

[1]费显伟,黄宏英,等.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2] 费显伟,黄宏英,等.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实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王连荣,等. 园艺植物病理学[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4]李鑫,等.园艺昆虫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上一篇:面点实训总结范文 下一篇:汽车构造实训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