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的哲思

时间:2022-07-22 01:48:11

园艺的哲思

“快乐是什么颜色的,如果寂寞是灰色的,天空是什么颜色的,如果是蓝色的。”羽泉的一首歌曲虽然吟的是爱情,但描绘的情绪与颜色的对应关系,分明是那么形象。

当一个城市变成灰色,还能希望住在这里的人们拥有火红的心情,或者绿色的愉悦吗?

走进青岛世园会的主场馆之一――园艺文化中心,在解说员陪同下,从第一展区“源醒”一直步至第四展区“重生”,心潮起伏,思绪澎湃。涌于记者脑海的,是那个萦绕了人类几个世纪的困惑与难题:我们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

源醒

“源醒”――这个空间充斥着原始色彩和古香古韵。LED灯珠矩阵用缓慢的镜头将一颗种子从萌芽、到生发、至长为植株的过程放大千倍,将人带到大自然微观世界,体验“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的偈语。

墙面液晶展柜,近万年前的菜籽、盆栽陶片、石斧、石犁将观者“穿越”到新石器时代,回想当时的落后而激情澎湃的农耕文明开端。一旁的《诗经》、《农政全书》、《神农本草经》、《齐民要术》等中国古代反映农业生产的典籍,则提示着古人此前走过的漫长道路。

人类,从原始森林走出,历经沧桑,见证时代变迁。早期的原始农耕器具,中后期的理论奠基,昭示人类社会就如同LED展示的那颗种子一般,破土而出,向上招展。

征服

“征服”了自然,摆脱了牢笼的人类,是什么样的状态?能随心所欲将物质打碎成分子?能自由自在组合出需要的物种?

在第二展区巧克力馆中,“墙上挂着8幅装饰画,每幅约200公斤,这些装饰画是由纯巧克力加以雕刻、绘画制造而成。”“用巧克力打造而成的欧式城堡,直径3.5米,高4米,重达6吨。”“我们还可以看到各色各式由巧克力和糖果制成的插花作品,共有56个。艺术家们用巧克力和糖品制作插花时,工艺相当复杂,必须要克服巧克力与糖品本身的物理属性。”

解说员说得若无其事,观赏者早已听得惊诧讶然。这个由15吨巧克力、2吨糖品与面粉打造出的七彩空间,与第一展区迥然有异,在记者看来,运用可可粉做特殊材料,运用科学手段,克服物质固有的自然属性,“捏造”出各种各样的观赏品,其背后的哲学内涵,可解读为人类对物质世界的驾驭。人类在经历自然孕育阶段后,终于高度进化、反客为主。

梦想

自然之子本应与母体和谐相处,而度过青春叛逆期的人类,是否能够迷途知返?姑且不论事实如何,第三展区却表达了梦想。

在这个展区里,记者心生感动。“在我们的右侧方向就是听花。园艺、花卉不单单是用来看的,还是具有多感官的体验,大家走到花朵附近,就可以听到风过树林的声音、花朵开放的声音、草丛虫鸣的声音、风吹麦田的声音还有池塘中的蛙鸣、水声、雨落声、鱼跃声、蟋蟀声等等。”

“‘让城市呼吸’区域――这里将建筑抽象为一个个盒子,将园艺比喻为一株株绿色的植物,伴随着投影中人在城市中一天的活动,色彩的炫动和植物的生长,使整座城市畅快地‘呼吸’起来。”

解说员说,第三展区是本馆最热闹的地方。这不难理解。如果说首区震撼,二区奇幻,三区则充满梦想,让人倏忽间生发憧憬。当被摄像头纳入的观众倾听表情与笑脸,映射在一朵朵向日葵的花心之中时,人们惊讶了,欢腾雀跃,花与声,人与树,蛙与光,分不清你我,大自然的混沌状态重现,这些事物本来不就是浑然一体的吗?

梦碎

可是,现实呢?

积累起来的美好,在第四区突然梦碎、崩溃。现实残酷,人类并未与自然友好相处。那堆刺眼的城市垃圾,易拉罐,塑料盒,PVC包装袋,被灰黑的工业污水粘合着,闪耀着黑色锈光,一团一团地挂在第四展区前,赫然惊醒了所有观者。

这就是我们每天见到的城市面貌:在大多数城市居民的生活中,大树的怀抱、虫鸣的异趣、潺潺流水的温柔都是奢望,目睹的、耳闻的、手触的、鼻嗅的甚至味蕾感受的,都是大工业化的产物,硬邦邦冷冰冰的物品,从高空到大地再到海底甚至在外太空,充斥人类制造的垃圾。哭泣的土地,畸变的物种,惊慌的人群,无法阻挡地沟油、毒奶粉、瘦肉精的渗入。总之,自从18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伊始,人类与自然之母的亲情纽带几乎荡然无存,余下的是怨恨与报复,纠结与惆怅。

解说员领我们走进第四区前说:“我们接下来参观的区域就是整个展馆最具哲学思考的区域,在这里,可以反思我们生活的现状、展望未来的发展。”在记者看来,整个园艺文化中心正是因为有了第四展区,才变得深沉浑厚、富有哲思穿透力。

当我走过将他们拉回现实的城市垃圾象征,步入长廊,看到两侧墙面上放映的是放大十倍的花草效果,犹如自己化身为花草间的小动物,巨大的蜜蜂、蝴蝶翩翩而过……一种信念油然而生:我不愿意被困在那黑色的牢笼里,我不愿意被自己制造的垃圾淹没,我不愿意背叛自然,做世界的逆子,我要重返园林。

停驻沉思之际,面前的闭合的数字水帘突然开启,场馆外面一个清新自然可爱翠绿的花草世界,向观众敞开一哦,这不是梦,这是真实的,在青岛世园会,我们正在重构与大自然的关系。

一次成功的展览,不在于陈列的豪华与奇异,在于能否带给观者长久的思考。“园艺文化中心”,名为园艺,实为借园艺引发哲思:城市园林的构建,其实只是为了让市民获得重回自然、返璞归真的机会,君不见,多少中国人到了美国、欧洲、澳大利亚,失望地不见灯红酒绿与繁华盛况,而只见绿色苍茫和云淡风轻。那是人类社会的趋势。

漫步走出“园艺文化中心”,回望锦绣,记者对2014青岛世园会更添敬意。借园林和园艺,挽救钢筋水泥之殇――百果山的推倒重来,将被证明是值得的。

上一篇:艺术与资本的商业模式博弈 下一篇:观景台:花看半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