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交流材料范文

时间:2023-09-18 06:30:53

美丽乡村交流材料

美丽乡村交流材料篇1

关键词:乡土作文 教学 策略

一.收集乡土语言、民间传说、新鲜故事

生活在农村的人们,其日常口语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最鲜活最生动的作文语文,学生在交流、收集这些丰富的农村语言,并在作文中加于运用。农村学生在用具有乡土特色的语言来作文,不仅增强对自己的认同感还能激发作文的兴趣。

民间故事作为乡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记录了古代人民的生活和斗争,凝聚着他们的智慧和才能。它又从不同方面反映了不同时代农民群众的思想和情感,表达了他们美好的理想和愿望。同时这些民间故事还能激励人们热爱生活,颂扬真善美,鞭策假恶丑。

农村中每天都在发生着新奇的事,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自己身边新奇的事。教学实践中,尝试引导学生进行学习随笔撰写的形式,提高学生对新鲜事的敏锐的观察力,通过学习随笔的撰写,为写好作文提供相应的素材。

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收集材料,采访、图书资料查阅、上网查阅,同时尝试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记录所收集的素材:文字记录、图片资料收集、照片、录音等形式,使资料更趋完整和可参考性。

二.写农村风光。农村是个广阔天地。田野风光美、自然景物美、农家新居美等等都是学生写作的好题材。

1.田野风光美。农村田野风光是美丽可爱的。这是学生观察,写景极好的题材资源。水稻、油菜、小麦、桑田、麻田、菜地……各具风韵,它们的形状、色彩、生长过程,又各具特点,随着农时变化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闹春图、插秧图、丰收图……引导学生就地取材,从平平常常的、熟视无睹的事物中,去发掘事物的形式美与内在美,激发小作者对家乡热爱之情。同时,也可以避免舍近就远、浪费资源、避免猎奇心理。锻炼学生捕捉素材的能力。

2.乡村景观美。对于农村人来说,乡村自然景观,是值得欣赏、值得自豪的。山坡、草地、小河、湖泊……有水波不兴,也有潺潺之声,岸边的古树,水上的渔舟,小桥流水人家……这些都是作者笔下的好材料。由不同的组合,不同的时节,又有它独特的画面。学生从感知美到表达美的过程,也是内心情感起伏发展的过程。

3.农家新居美。党的富民政策,给农村带来了无限生机。家乡富了、变了,农家新居、乡村水泥路面、正是新农村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观察农家园,描绘农家美,激起爱家乡之情,作文中更能表达真情实感。

三.做农活写农活。让学生向父母或家人拜师学艺,身体力行,领悟劳动的艰辛,丰富学生生活。

1.尝劳动辛苦。现在孩子都是“小皇帝”“小公主”,年轻的父母常常制止孩子到田里地头东跑西摸。因此,许多学生写劳动,只言片语,写不实在,写不生动。通过让学生与农民一起干农活,种菜、翻地、浇水、施肥、种田、割稻,出力流汗,得到的劳动果实,才会感到香甜、感到宝贵。像种黄瓜、蕃茄、山芋、油菜等等,学生会天天盼,天天看,期望亲手种下的作物早日开花、结果。让他们亲身体察劳动的辛苦,真正感悟“粒粒皆辛苦”。从而,获取丰富的习作素材,学习农民勤劳纯朴的好品质。

2.学农民智慧。农民有着无穷的智慧,他们的双手创造了灿烂的农家文明,创造了特艺特产,创出了自己独特的劳动方式、致富门路。像种桑栽麻采茶,养鱼养蟹捕虾,放牛牧羊插秧种菜等等这些农活,都有着一套宝贵经验,凝聚着农民的智慧,边学边做,边想边记,从亲身感受中,表达赞赏之意。

四.写乡村民俗。千百年的农村文化,农家风情,有其它独特的风格,富有强劲的生命力。农家人自娱自乐,表现出农民祖祖辈辈的纯真品格。如婚俗寿礼,小孩满月抓周、造屋乔迁庆贺、开业造桥的规矩等等农家庆贺节日,他们有自己的方式:节俭了一时的农民杀鸡宰鸭、捕鱼捞虾,走乡邻、访亲友,喝上两盅,常常乐得开怀大笑。农家的节日,不仅有“五一”节、国庆节、元旦和春节,还有更具农村特色的清明节插柳枝、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元宵节吃元宵闹花灯、还有吃乌饭、包饺子、送灶、接财神、跳龙灯、贴春联、等等。在不同的时节,农民用的是不同的庆贺方法。再如二月二,家家户户做撑腰糕,据说吃了撑腰糕,种田不腰酸。帮助学生弄清其来历,使学生了解民俗、感受民俗、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热爱习作。

美丽乡村交流材料篇2

本期小编和大家一起去感受整体厨房的乡村风情,居室中运用的乡村风格就像一曲悠扬的手风琴伴奏的乡村音乐,虽然曲式结构简单,却非常朴实,流畅,动听。人们在追求乡村音乐、居室风格的时候都反映了人们对于温暖、安宁的家园、甜蜜爱情,甘甜生活的向往,就像电影《指环王》三部曲里,夏尔四少在遭遇到困难,挫折和磨难的时候,都会想起夏尔这个美丽、静谧的绿色田园,从家乡的回忆中吸取到足够的力量,以最大的勇气继续前行。

纯朴的乡土气息

在擅长乡土纯美小说系列的曹文轩笔下,扑面而来的乡土气息朴实,温暖而纯美。乡村的世界里有袅袅升起的炊烟,暮霭下安宁的村庄,荡漾着绿色麦浪的麦田,旋转的风车,大河上飘过的巨大白帆,天空中飞翔的各色鸽子,雪白的芦花……,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们感受到乡土美丽和宁静。整体厨房加入乡土元素以后自然、怀旧,散发出浓郁的泥土芬芳,让人们的生活更加舒适放飞自由的心灵。

1.朴素,宁静甚至带有些许土气儿的“乡村派’成为设计师追赶时尚潮流时偏爱的一种风格,天然的木质材料还原木材色彩,带我们感受乡土的浓郁气息。>德国・博夫曼

2.整体厨房盆设计符合厨用的要求,专门人性化地设计出一小块独特的空间用来搁置洗净的蔬菜,水果、餐具等,避免了水滴洒出造成的地面湿滑。>德国・博夫曼

3.橱柜上方的置物架不仅是一件精致的艺术品,还划分出不同的区域放置不同的物品也让各类厨房用品有自己的位置空间美观,大方而错落有序。>德国・博夫曼

4.整体厨房材料以实木为主其颜色、材质更加贴近自然在这个舒适的空间中哼着小曲做着家人最爱的晚餐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德国・博夫曼

静谧的乡村时光

美国地广人稀,所以乡村的景色和国内比较又是另外一番情景,当初人民在拓荒的艰难中受土地的熏陶,拥有开阔的心胸,也养成了爱家、好客的豁达性格。所以在家居设计上他们综合了各个地方的优点摒弃了富丽堂皇和大胆创新,以简化的线条,粗犷的触感、自然的材质、含蓄的色彩和造型形成了自然纯朴的乡村风格。同时,爱好美食的人们也将乡土元素融入到自己心爱的厨房设计中。随着时代变迁现代化的整体厨房,可能具有时尚气质、加入科技元素,但依然可以看到乡村风格的影子,因为静谧、自然、舒适一直是人们心中所追求的境界。

1.具备开放栅格的用餐台,点缀了几株葱茏植物,心中那份驻扎的乡村意趣信手拈来值得我们用最闲适的惬意心情细细品咂>德宝・西克曼

2.白色柜体的层板下安装了古青铜挂杆,不动声色地向我们诉说着不旧和历史感。雕刻精细的挂杆也显示出对细节追求的无所不在缔造舒适的生活品质。>德宝・西克曼

3.种类丰富的瓶瓶罐罐如果一股脑的摆在台面上零散而不好收纳所以设计师在整体厨房意设计出功能强大的收纳模块关上柜门,整体厨房还是一如既往的干净整洁。>德宝・西克曼

4.储物柜里精细地划分出一层层的储物空间特别适合人口较多的家庭也帮冰箱分担了一部分储物功能。>德宝・西克曼

5.美国乡村的静谧,漫延在空间每一个角落虽有古典主义的优美造型却摒弃繁琐和奢华因为我们只为舒适和自由。>德宝・西克曼

6.整体厨房主材运用白橡木制成,白橡木的高雅与厚重式样的粗犷质朴互融一体,随意散发的那种舒适休闲,让人如同沐浴在舒缓的乡村音乐中。>德宝・西克曼

美丽乡村交流材料篇3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 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和广阔的空间,减少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这就要求我们树立新的作文教学思想: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作文的源泉是生活,教师要引导学生到作文的源泉――大自然中和社会生活中去学习,回到广大无边的农村中去发现积累、提炼素材,丰富作文情感,陶冶学生情操。

关键词:农村 孩子 作文 回归

中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农村人口仍占56%的大国。长久以来,农村孩子们的作文脱离农村、脱离农民、空话假话联翩、虚情假意满纸的情况可谓是司空见惯,一些孩子为了应付老师的作文任务,农村是想象中的农村,笔下的家乡是别人的家乡,老农是作文选上抄来的……这些现象不知道让多少教师头疼,无可奈何。通过分析发现,很重要的原因是孩子们手头题材匮乏,没有“真事”也缺乏“发现”,就很难抒发真情,进而厌恶作文,害怕作文,这样的作文质量每况愈下,无疑也影响孩子的健康心理。其实,农村孩子的作文题材比比皆是,随处可见,培养孩子们“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的习惯。这就要求我们老师首先就要引导他们选择、捕捉熟悉的生活材料,选择他们乐于表达的话题:山坡上的草木,田野里的庄稼;溪水中的渔趣,泥土里的诗情;父母的家常,邻居的和谐。然后指导孩子们进行归纳、提炼,迸发处倾诉的欲望,进而将积累的素材付诸笔端,这样作文就有了一个成功的开始。

一、看农村新貌,素材回归农村

“大自然是学生的绿色课堂”,农村是个广阔天地,它随时随地在我们身边,田野风光美、自然景观美、农家新居美等等都是孩子们写作的好题材。“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引导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到熟悉的家乡寻美,写江南水乡之美。在取材中积累素材,在写作中表达真情。

1、田野风光美为我赏。农村田野风光是美丽可爱的,这是孩子们写景极好的题材资源。水稻、油菜、小麦、桑田、菜地……各具风韵,它们的形状、色彩、生长过程,又各具特点,随着农时变化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闹春图、青苗图、丰收图……引导学生就地取材,从平平常常的、熟视无睹的事物中,去发掘事物的形式美与内在美,积累到自己的作文当中,这样可以避免舍近就远、浪费资源、避免猎奇心理,又可以锻炼孩子们捕捉素材的能力,激发小作者对家乡热爱之情。

2、家乡景观美为我颂。我们的家乡是典型的丘陵地区,这里山多水多,人民勤劳能干,綦江以山为背景,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是值得欣赏、值得自豪的:古剑山、白云观、清溪河、藻渡河、东溪古镇,既有有山峦叠嶂,也有水波不兴,潺潺之声,还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岸边的古树,水上的渔舟,小桥流水,石堤埠头,临水之户,古镇人家……这些都是小作者笔下的好材料。由不同的组合,不同的时节,又有它独特的画面。孩子们从感知美到表达美的过程,是积累作文素材的过程,同时也是内心情感起伏发展的过程。

3、农家新居美为我赞。国家的新农村建设,给我们农村带来了无限生机。农村家家户户盖上了“小洋楼”、“小别墅”、“四合院”……农家新居正是现代新农村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农村孩子要反映家乡发展变化,要实实在在从身边开始深入农村新居采集、了解情况,积累素材,不能走马观花,随随便便,要以小见大,观察农家园,描绘农家美,激起爱家乡之情,写作中更能表达真情实感。

二、学农艺农技,生活回归农村

通过让学生从身边的父母开始拜师学艺,身体力行,领悟劳动的艰辛,丰富学生生活。在劳动中交流情感,提炼最有感受的写作素材,这样可以避免虚构故事,泛泛而谈,假情假义的作文现象。

1、尝劳动辛苦。对于当今农民的后代来说,不少孩子是“小皇帝”“小公主”,受千百年旧思想影响,年轻的父母,往往本着让孩子跳出“农门”的宿愿,常常制止孩子到田里地头东跑西摸。因此,许多农村孩子写劳动,只言片语,写不实在,写不生动。我们通过让他们跟随父母参加家里劳动,种菜、翻地、浇水、施肥、种田、割稻等等,认认真真干一番,哪怕汗流浃背,让他们亲身体察劳动的辛苦,真正感悟“粒粒皆辛苦”。从而获取丰富的作文素材,并加以提炼,上升到学习农民勤劳纯朴品质的层面上。

2、学农民智慧。作文要善于选材,提炼有特色的材料,写有特色的作文。农民有着无穷的智慧,他们的双手创造了灿烂的农家文明,创造了特艺特产,创出了自己独特的劳动方式、致富门路。像种桑养蚕、养鱼养鸭、放牛割草、插秧种菜等等这些农活,都有着一套宝贵经验,凝聚着农民的智慧,我们要学生边学边做,边想边记,从亲身感受中提炼作文素材。

3、以劳动为荣。劳动最光荣,现在的农村孩子,尤其是“独生子女”时代,劳动观念淡薄,劳动意志不强。作文中,学生写的“劳动”往往含有水份,有的甚至是抄写别人的。所以写劳动就要让他们去尝一尝劳动,不能任其自由“发挥”,造成作文心理上负面影响,同时要让他们亲手做,出力流汗,得到的劳动果实,才会感到香甜、感到宝贵。像种黄瓜、蕃茄、喂鸡、喂鸭等,学生会天天盼,天天看,期望亲手种下的作物早日开花、结果,自己喂养的鸡鸭块块长大,对这样的素材的捕捉、提炼,孩子们是非常有兴趣的。

三、问村史家史,情感回归农村

通过调查、访问,了解村史、家史、个人成长史,了解家乡以及家人的过去,收集这些值得记叙的故事,从而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1、问农家苦难史,更能珍惜今天。在农村,几乎千家万户都曾经历过辛酸的往日:地主恶霸敲诈勒索,自然灾害,逃难要饭,衣不遮体的生活,……一幕幕苦难历史,一个个凄惨故事,催人泪下。富裕了的农民以及他们的后代怎不为此感慨,记住过去,珍惜今天,笔端自然会流露出深厚的情思来。

2、问农家创业史,更加敬重祖辈。农家千百年的发展历史,刻下了祖祖辈辈农家人的辛劳印记。他们开河、修路、平地、造桥,一块块梯田、一幢幢农舍,一条条水渠,都留下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故事。

3、问农家荣誉史,更加感到自豪。长期生活在农村的孩子,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无法和城市的孩子们相比较,无法通过电脑网络、外出旅游对外面的世界进行了解,所以对外面的世界知之甚少,那么我们就发掘现实资源,让孩子们尽量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的同时,也要让他们听听自家的光荣史,奋斗史,写写自己祖辈的光荣历史,家人的感人之事,从而激起自豪感,付诸习作当中。

真实,是作文的灵魂。广阔的农村是一个取之不尽的作文题材库,是一个展示真情实感的大舞台。农村景美、物美、人更美,农村的孩子们踏遍自己家乡这块热土,寻找身边的人,捕捉身边的故事,学作文,也学做人,让孩子们能“我口抒我心,我手书我心”,让农村孩子的作文回归农村。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2]《苏霍姆林斯基选集》

[3]《罗丹论艺术》

美丽乡村交流材料篇4

阳新县海口湖管理区以柏林村、经天村打造美丽宜居示范村,尧治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为着力点,依托农村现有的自然生态、田园风光和人文历史资源,突出村庄建设的文化风格和品位,围绕“生态宜居”,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村庄整体整治水平持续提升,乡村环境更加优美,农民生活更为富美,农村社会更趋和美。

一、具体做法

(一)加强领导、明确分工。

为保证海口湖管理区美丽乡村工作顺利有序开展,管理区成立了以管理区党工委书记骆政华为组长,管理区党工委副书记费国锋为副组长,其他班子为成员的美丽乡村领导小组。

(二)明确目标,稳步实施

1、因地制宜,制定规划

根据管理区柏林村、经天村、尧治村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村庄秀美,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谐的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的目标,进行科学合理规划,以优美新环境、绿色新产业、高雅新文化、和谐新农村“四大工程”为载体,努力把管理区内美丽乡村示范村打造成为环境优美、产业发展、文化繁荣的特色村。

2、统一思想,全民动员

自柏林村、经天村、尧治村被列入“美丽乡村”以来,各村开展了工作动员大会。村两委通过召开两委会、党员干部会、村民代表会等不同层面的座谈会,征求大家意见,共同谋划创建目标和规划思路。通过民主座谈,他们充分认识到村民是美丽乡村创建工作的主体,必须充分调动和发挥好村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群策群力,协力推进。使全村干部群众全部行动起来,共同投入到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中来,为美丽乡村建设添砖加瓦。

3、突出重点,统筹推进

根据“整体规划、区块建设、分段实施”的工作思路。在美丽乡村工作中,努力抓好建设与发展两大重点,做到环境、产业、文化建设同步,实现绿色、富裕、和谐并举。传承优秀文化资源。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我们积极挖掘和培育本村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在文化休闲广场、农村书屋、文体器材等项目建设过程中,村民看书、打球等问题兴趣愈加浓厚,同时各村成立的广场舞队伍也发展壮大起来。普及了农业科技知识,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

二、取得的成效

一方面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全村村民的思想发生了改变,生活方式进一步改善,文明向上的村风明显改观。另一方面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村容村貌大为改变,生活环境明显改善,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产业结构更加合理,村民和谐幸福指数显著提高。

(一)协调美观的整体风格初步形成

围绕村道硬化、沼气建设、垃圾处理、污水治理、清洁庭院等内容,深入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大力推进村庄道路绿化和空地绿化建设,见缝插绿,实施道边和空地整体美化。通过创建工程的稳步实施,全村道路得到了全面硬化、绿化和美化,村内沟渠得到全面整治,达到“流畅、水净、岸绿、景美”的整体美观效果。

(二)精巧细致的内在品位初步展现

累计投入资金500多万元,用于村庄各种基本设施建设。其中道路硬化投入200多万元,长度6千余米,面积1.8万平方米;投资4万余元,安装路灯40盏;投资16余万元,铺设农田防渗管道2万余米;投资50余万元,铺设主管道3千余米,完成村民饮水改造工程;投资4.3万元,新建垃圾池13个;投资20余万元,修建污水排放设施2座;投资30余万元,完成村庄绿化长度6千多米,绿化面积达6万多平方米;投资5万余元,改造和粉刷墙面1.5万平方米;投资20余万元,新建一处占地9000平方米的文化休闲广场。通过以上各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以及全村“美化、绿化、净化、亮化”工程的全面实施,使得全村村庄建设的总体风格更加协调,村庄内部各项设施构造的更加完善。

(三)特色鲜明的产业得到培育壮大

通过创建项目的实施,在美化家园、完善生活环境的同时,通过土地综合利用有效拓展发展空间,大大提高产业集聚水平,为村经济发展和村民生活水平提升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一是产业发展的区位优势明显提高。德商高速公路修建在即,充分利用紧邻德商高速公路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摩擦制动材料、物流运输等行业,以达到增加村民经济收入。二是优势产业得到提升。通过土地综合整理,围绕设施蔬菜、蘑菇种植这两个优势产业,推进规模经营,提高规模效益,加强农业主导产业的集聚水平。三是特色产业成为新增长点。充分利用我村紧邻邢德公路,交通方便快捷的优势,在邢德公路两侧,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协调耕地180余亩,一个以培育国槐为主观赏苗木基地正在筹建中,将成为村民致富的新增长点。

(四)健康文明的村风民风明显提升

良好的村风和现代生态文明意识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条件,在建设过程中,村民的文明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生态文明生活方式逐步走进农家。一是积极开展农民素质培训。聘请县宣传部领导和县农牧局专家来我村进行精神文明建设和科普知识的普及,在学习中村民的生态环保理念得到加强,保护生态、爱护环境逐渐成为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和生活准则。二是积极开展文体活动。村组建了秧歌队,每逢重大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充分挖掘当地独有的特色文化资源,弘扬健康向上的农村新风尚;三是开展形式多样的业余文化活动。充分发挥文化休闲广场、篮球场、乒乓球场合图书阅览室等文体建设的成果,这些体育设施全天向村民开放,组织开展一系列的文化体育比赛活动,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三、存在的问题

1.建设资金不足。“美丽乡村”创建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据初步测算投入建设资金至少百万余元以上。由于我村基础设施相对较差、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农民收入较低,现有的资金远不能满足“美丽乡村”建设的需求。

2.村庄整治难度加大。随着村庄环境整治工作的不断推进,由于我村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加上整治建设的原材料成本的上涨,致使整治难度逐年加大。

3.后续管理机制欠缺。随着各项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由于缺乏管理经费等问题,出现了建后无人管理现象,缺乏长效管理机制。

4.经济发展后劲乏力。随着各级政府对新农村建设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特色产业缺乏技术和资金支持,难以形成规模效益,致使多数农民没有富裕起来,村经济发展后劲不足。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完善工作机制,进一步细化工作方案。探索建立“财政补助一点、村级集体投入一点、受益农户筹措一点”长效管理经费管理筹措机制,切实做到人员、经费、职责、制度四落实。

2.提升规划水平。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坚持水、田、房、路综合改造。为南王庄村“美丽乡村”建设奠定基础。

3.壮大村域经济。随着中央惠农政策力度不断加大,抢抓机遇,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技术和资金支持,不断培育壮大全村棚室蔬菜、蘑菇种植这两大特色产业,提示规模效益,增强村集体经济,为全村“美丽乡村”建设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

一、村级综合文化活动中心日常活动的安排,文化活动有三项活动:农民科技图书室活动、活动、村民乒乓球、蓝球活动。

(一)为村民的业余生活更健康,文明提供了保证,建立了村级综合文化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全天候向村民开放,同时也开展娱教进乐的问题活动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了生活质量。尤其是“富了不读书是暂时富,穷了不读书要永远穷”,“科技是农村致富的翅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多么朴实的语言,这些话就挂在村“农家书屋”的墙上,也流行在农民的口中。走进各村的“农家书屋”,你会看到:老年人捧着“养生”书,中青年看着“科技”书,孩子们则走进科幻世界,欣赏着趣味童话。什么科学种植、科学养殖、破除迷信、养生之道、务工指南、手工制作、生活常识……光盘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农家书屋提高了农民收入的同时,也提高了农民的素质。

(二)各村积极开展文化活动,有关农民的科技书,阅览室、室、乒乓球室等等都样样俱全,以前在家靠打牌打发日子,因打牌家庭闹矛盾,活动中心成立后,好多村民天天到书屋读书看报、下棋、有的还玩一点娱乐性的麻将,还有各类球类、棋类比赛等文明健康、形式活动多样的文化,体育活动,丰富了广大村民的文化娱乐生活,也提高村民文化活动水平。

(三)各村班子特重视体育设施的建设,在村有一处文化广场地,一处大戏台,还有室外乒乓球桌、室内乒乓球桌,配备了一些村民们的体育锻炼的器材,这些场地都为我村的村民提供了锻炼的场所。既激发了群众健身热情,增强健身意识,又发挥了体育场地作用,提高社会效益,促进农村社会和谐。

二、村文体活动中心主要有三项任务:成立腰鼓广场舞队、开展晨炼活动、并文艺宣传时事政策。

(一)各村是今年创建“美丽和谐乡村”和“星级村”的示范村。为营造该村的文化氛围,为建设和谐新村打基础,特别在特色文化村建设的工作中做出榜样,为其他村的和谐建设做出良好的示范。

1、领导重视,村两委会就三番五次地开会研究。要建一支本镇其他村没有的特色文化活动娱乐队伍。会同镇文化站几经商量决定建立广场舞腰鼓队。

2、选准领队。广场舞腰鼓队能否组织成功,关键是选准领队;腰鼓队是否能活动正常,关键也是看领队是否选准。村两委经过再三研究商量决定,由本村威信较高的,活动能力较强的,文化素质较高的,比较热心于公益事业的同志和退休教师担任领队。

3、确定队员。腰鼓队队员是活动的主体。队员个体的素质直接影响到腰鼓队整体的素质,必须从整体队伍的素质出发点选准每位队员。既要有活动的天份,也要有活动的积极性。村里采取群众推荐,自家报名,两委审定的方法,确定广场舞腰鼓队的队员四十名左右。

4、准备器材,今年我村为创建“美丽和谐乡村”和“星级村”,资金严重不足,但为确保练腰鼓队的活动能够正常开展,为确保今年特色文化村的创建工作能够顺利地进行,广场舞腰鼓队的活动经费村里予以坚决保障到位。在指导老师的精心辅导下,一支有节奏感、有欣赏价值的,能上台表演的广场舞腰鼓队展现在大型的文艺舞台上。那种和谐场面,那种整齐的节奏,你会想到这是一支自发成立的街心舞吗?真的让你感觉不到这是农村的景观,怪不得城里人开始羡慕农村人的生活!

5、文艺骨干在村两委的支持下,在元宵节、三·八妇女节等节日,各村都要举办文艺节目,村民们踊跃参加,那种热闹、欢快的场景,真的是让村民们的生活趣味无穷。文艺小分队的快板和戏曲唱到了城里的大舞台上。村里人演村里事,他们把乡风民俗编成戏,把新农村建设编成快板,把农田科技编成故事,造就了浓郁的文化气息。如今的高桥村、横山村、立中村、柏树村、冠塘村、龙泉村、田西村,组湾整洁了,垃圾和污水清除了,文化广场建起来了,文化室扩大了,就连大舞台也有了。农民的少了,吵架少了,人们行为自然的文明起来了,因为有了这么好的乡村文化大气候。

三、村文化宣传报道,主要负责三项任务:首先是村文化活动报导、其次是村好人好事报道(新风尚)、同时村发展前景报道。

(一)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与“三无”村创建有机的结合起来,观看科教影像、科普宣传、老年健身等活动,特别是对青少年开展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使他们树立了正确人生观。各村组织的文艺活动演出,获得上级领导和群众的好评,并经常性的被选送到其他单位进行表演,巩固了城乡文化结对的成效,展示了新时代农民的风采。通过文化活动中心这一特有的窗口每月举办一期法制、科普、公民道德宣传教育,并与四五普法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各村的法制意识和法制观念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二)我村积极宣传先进人物,并组织开展以文艺汇演、征文、演讲比赛、歌曲演唱会等形式,如:评选“好媳妇”“孝老爱亲的好人”“五好家庭”等活动,我村的好媳妇杨月萍已在电视、宣城日报上进行了宣传,还有“孝老爱亲的好人”,极大的鼓舞村民向上的精神风貌,同样也给村民们树立了一面旗帜。

美丽乡村交流材料篇5

根据承建单位广西XX园林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提出《2015年XX县“美丽广西.生态乡村”村屯绿化专项活动区级示范屯建设工程竣工验收申请》,我局组织财政、乡镇政府及林业局财务、营林、监察等相关人员按文件要求对本项目进行竣工质量验收。验收地点:XX乡XX村XX屯项目点

验收于2016年10月18日对项目地点进行实地检验,并与广西XX园林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主要负责人查询有关工程情况,经各验收人员充分交流意见后,验收得出结论如下:

1、广西XX园林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已经完成XX乡XX村XX屯村屯绿化施工,株行距、绿化模式、绿化树种选择、绿化地点选择等技术指标符合自治区“村屯绿化”专项活动示范村屯验收标准

2、苗木数量、质量的确定:根据竣工材料采用随机抽取10%的编号进行逐株检查,XX乡XX村XX屯项目点种植的绿化苗木均的树高、径级等指标均符合符合自治区“村屯绿化”专项活动示范村屯验收标准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相关要求,数量均达到了330株。

3、肯定项目承建单位能按照合同要求进行施工,工程质量符合合同要求,施工过程中不出现安全事故和纠纷情况,目前苗木生长良好。

4、指出承建单位不足之处:一是田间管理质量有待提高;二是管护有不到位之处。

5、建议承建单位提高管理质量,加强管护,促使项目达到预期目标。

6、拟同意林业局按施工合同相关条款规定支付项目工程款壹拾肆万贰仟肆佰贰拾捌元(142428元)给项目承建单位广西XX园林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验收工作人员签名:

XX乡政府:

县财政局 :

县林业局 :

县乡村办:

XX县林业局

美丽乡村交流材料篇6

一、“展览室”——心灵与作品的交流。

“展览室”里充满了画香,学生个个如采蜜者享受知识无私的馈赠。

师:大自然是多彩的、丰富的,《走近大自然》一课里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美丽的自然画卷,以及许多艺术家们利用大自然中各种材料,创造出各种独特的艺术作品。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去看看?

生:想(兴奋的表情)

师:你们先欣赏一遍,看后和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好吗?

生:好(有点急不可待)

教师利用多媒体储存了许多有关作品,配上音乐,边播放边解释,马上吸引了学生注意力,大大的提高学习兴趣。

师:谁能用一句话表达自己的感受?

学生们此时情绪非常高涨,大家纷纷举手发表自己的感受,虽然只是一年级的孩子们,但是孩子们被这些独特艺术作品,深深的打动,努力的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感受。借此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走近大自然》是一年级造型、表现的一节课,课中已提供了一些图片。如何引起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情感,促使他们主动地去学习?仅靠书本上的图片是不够,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外搜集资料,利用多媒体现代化工具,为学生创造学习条件,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们应该向学生公开自己的“法宝”,让学生自己与作品面对面地接触,直接与作品对话,直接体验。亲自采蜜。

学生被这些艺术作品吸引住了,开始了自己的学习。看,有仔细观看的、有相互讨论的、有请教老师的。教室里充满着热烈的学习气氛,课堂成了“展览室”学生无拘无束,遨游于知识的海洋。

新课标提出要进行交流的课堂教学。所谓交流,意味着交流双方彼此敝开心扉,相互接纳,学生可以与心灵交流,可以与作品交流,可以与他人交流。当学生有学习需要时,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达到学习的目的,教师不是唯一的知识来源,也不是知识的占有者,学生不必等着老师的传授、灌输。学习美术,应首先去欣赏作品,欣赏作品是美术学习的前提所在,只有通过与作品“零距离”的接触,学生的感受才是“原汁原味”的,在此基础上的欣赏能力才会日趋提高,学生通过一张张的作品比较、体会的有滋有味。此时,大自然的美丽已在他们心中驻留,热爱祖国的情感已在升华,美好的理想已在树立,如此的收获又岂是教师单一的传授所能达到的?

二、“游戏场”——快乐与体验的交融。

“游戏场”里笑声朗朗,热闹欢快,快乐来自于自信,知识增长于体验。

学习二年级《化装晚会》时,学生把自己装扮成各种角色,用不同的材料制作面具头饰服装,课堂上精彩的表情,热烈的讨论,让人体会到了学生无穷的智慧与快乐。

1、化装晚会将各自扮演哪些角色?学生开始分组讨论,确定自己的角色,故事情节。有的说要扮演童话故事的人物,有的说要扮演语文书中的故事,有的说要扮演动画片中动物,有的说自己创编角色。说着说着有的学生手舞足蹈,恨不得马上表演,真让人羡慕啊!

2、怎样打扮自己呢?用什么材料更能突出角色?有的学生用皱纹纸做衣服,把自己变成美人鱼,有的学生用塑料袋披在身上,把自己装扮成天使,有的做头饰,有的做面具,各组分工合作制作,充分体现了合作精神,看到孩子们奇思妙想,真让人高兴呀!

3、纷纷上台表演。孩子们穿上各种表演的服装,带上面具或头饰,扮演成各种角色,然后开始表演,你看那有的表演憨态可鞠,有的表演绘声绘色,有的组分配非常合理,行动统一,有放音乐,有表演,有拿道具,欢声、笑声在教室里回荡,真让人感慨啊!

创设情节化的情境,搭建宽松的平台,体验生活,享受快乐,课堂成了学生快乐的“游戏场”,成了体验生活的“乐园”。

《化装舞会》是综合、探索的课,本课比起以前课本上的《做头饰》、《做面具》更具人文性,更贴近学生心灵,而且加上服装、海报、背景、化妆,使学生身临其境进行表演,获得成功的愉悦。

还学生自由的空间,还学生学习的时间,给学生宽阔的舞台。“倾听学生”真情告白,欣赏学生的表演天分,我们不必去做学生的主宰者,支配者。应还学生以主人的身份,使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发展。

三、旅游线——美丽与激情的荡漾

人们向往美好的地方,看小导游正把美丽介绍给大家,一路上激情荡漾,让人感染于其中,沉醉于期间,学完了《变了样》后创作出许多优秀作品。

师:课文中的学生作品美吗?美在哪里?

生:画出了城市现代化的交通设施、摩天高楼。

师:那我们的城市、乡村美吗?

生:也很美

师:如果远方的客人来,你会把我们的城市式乡村的美丽介绍给他吗?

生:那当然,我还要当他的导游呢!(学生有说的欲望)

师:我们班上有几位外地来的同学,你们愿意当他们的向导吗?(教师在课前布置过作来,回家查找有关家乡的资料和图片)。

学生自由找介绍对象,听,有介绍本市建筑风格,有介绍乡村景物的,有介绍城市风貌的,看,有动作指示,有再现表演的,有出示图片的,小导游们“好像要把所有好看的、美丽的、突出的,都告诉他的游客”。

旅游是有目的的,在旅途中,我们往往会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我们会豪不犹豫地驻足观赏或改变路线,而决不会因预先设定而错过美丽、缺乏激情。

“导游们”的热情好客,“游客们”的感多体验,皆入情入景,留下一幅幅优美的作品。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道美丽的风景,每一个学生都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充满着丰富的情感,学生在情感的驱动下,立即投入的那份“力”,几乎是无法抑制的,通过用角色定位,引导他们寻找知识的闪光点,体验到学习的兴奋和交流的快乐。激起学生的情感,放飞学生的心灵,“用我心画我画,用我情表我意”,产生一定的课堂情感效应,使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充满情趣,充满魅力。让他们实现最自由,最幸福,充满激情的学习旅程。

美丽乡村交流材料篇7

一、注重观察能力的培养,积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大凡好的作品,皆来源于生活。“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因此,把学生从封闭的学校和课堂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有时间亲近自然,走进社会,用自己的眼光和心灵去感受,去体验,改变作文写作的“苦”与“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我告诉学生说,“处处留心皆学问”,“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只要他们平时留心观察,认真思考,便会发现,乡土题材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比如,指导学生认真体验农村生活,并诉诸笔端。农村生活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熟悉而亲切,可挖掘的素材有很多。如:农村的节日习俗,广西壮族每年旧历“三月三”,都要做五色的糯米饭,小孩拿出染好的熟鸡蛋相互对碰,看谁的坚硬;端午节吃粽粑等,再加上各种红白喜事,这些农村习俗具有独特性,极富生活色彩;农家孩子从小就与父母参加田间劳动,劳动会给他们带来丰收的喜悦,也为他们提供了流汗流泪的切身体验;我鼓励学生写真实的事情,记录发生在身边的真人真事,及时了解班级、学校、社会动态,鼓励他们不断写出充满真情实感的好文章来。

“诱人的粽子让人垂涎三尺,长长的米粒煮得泛黄,里面包了豆沙或花生的陷。米有些透明,也露出些泛红的颜色,四角倔强的翘着,可爱极了……”这是一位五年级瑶族女学生关于端午节作文的开头,我当时问她为何写得这么好,她羞涩地告诉我说,端午节这一天她从早到晚和妈妈一起去要芭蕉叶、选糯米、包粽子、煮粽子、吃粽子的。难怪会写得这么好。我在班上表扬了这位同学的作文,并把她认真观察、精心选材的做法作了总结。让学生们逐步体会到写作素材来源于生活,并不再为没什么可写而烦恼。此后,我班学生逐渐养成认真观察、不断地积累材料的习惯,学生作文进步较快。

二、发挥农村优势,体验自然风光,抒发真情实感

《课标》中“课程标准”部分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可是现用教材有城市化的倾向,好多内容脱离了我们农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好多学生内容干巴巴,毫无情感与新意。我们农村有着美丽、神奇的大自然,有着丰富的人文底蕴,也拥有都市的现代气息,这就为农村的小学生提供了取之不尽的作文素材。我们为何不发挥、利用这一资源,帮助学生寻找到作文的活水之源,进而达到作文育人这一目标呢?

我们都知道,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拥有丰富的表象是进行写作的前提,而作文兴趣的激发离不开对具体形象、具体情境的感受。也就是说,必须是孩子们熟悉的,这样才有感而发的。

大家都知道巴马是世界著名的长寿之乡,这里八十岁以上老人很多,这里的山水美如画,生活在农村,如画的大自然就是他们的摇篮。在布置:我的家乡作文中,教师只要稍作引导,如问:家乡美吗?你喜欢吗?说说好吗?学生跃跃欲试,争相畅叙心中之美。因为这不是冥思苦想地作文,而是在叙述中享受自然之美,学生思维也特别活跃,有感而发,不但描述了心中美丽的家乡,而且也陶冶了情操。如果教师再作进一步挖掘:既然我们的家乡这么美,大家都喜欢,如果外面来的朋友想来巴马,你是怎样介绍巴马的?这下同学们的兴趣就来了,“老师我想介绍他们去看水晶宫”,“老师我想带他们去看我爷爷,他今年98岁了”,“我想让他们尝尝巴马神酒,因为人喝了就舒筋活脉、延年益寿”,“老师,我想……”。兴趣被激发,作文起来肯定行笔似流水。有个叫王秀莹的女同学突发奇想,巴马这么有名孙悟空知道了肯定闲不住的,于是大胆想象,以《寿乡行》为题,写孙悟空来巴马所见所感,其中有一段是这么写的:“悟空打开报纸仔细地看了又看,他想:‘巴马人好长寿呀,难道他们也偷吃了王母娘娘的仙丹了?不行,我得查个一清二楚。’悟空就腾云驾雾来到巴马,呀!到处彩旗飘飘,行人车辆川流不息。他翻腾几下就来到了寿乡文化广场,好热闹啊!八旬老翁练太极,妙龄男女弄舞姿,小孩尽情玩游戏。歌声悠然,其乐融融。他转了转街市,只见街市上摆着许多酒,许多美食。他又摸了摸还在嘟嘟叫的肚皮,决定吃一些东西,好让肚子高兴高兴。说着就跳到烧鸡烧鸭的桌上,大吃起来,有几个来巴马旅游的老外,看见悟空狼吞虎咽的样子,不禁停下来观看,有个老外从旁边一家销售店里拿来一瓶酒,悟空连看都不看,就‘嘟’的一声,把酒喝下去。‘哇’,好香!这味道比花果山的葡萄酒好多了,悟空一连干了几杯,只觉全身精神振奋,血脉疏通,舒服极了。他连忙拿起瓶子一看,啊,是‘巴马神’,怪不得这么香。他在天庭就听说过,这酒有延年益寿的功效呢,只是自己没喝过。今天要大醉方休了……”后来该同学的《寿乡行》作文参加河池市中小学“作文杯”比赛,荣获二等奖。可见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抒发真情实感,培养他们的想象力是多么的重要呀!

三、多向评议,互相欣赏,善于发现“闪光点”,调动写作积极性

1.强化多方评议、提高写作水平。兴趣和自信是作文的最大内驱力,这种内驱力除来源于学生有比较自觉的写作目的外,还来源于在写作的合作和交流中所产生的成就感。因此,在习作指导过程中,如何抓好习作讲评对于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是很重要的。我们可以根据习作的目的及要求灵活采用同桌互读互评、小组轮读推荐习作、集体交流评选佳作、优秀习作展评等评议方式,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会评议、学会欣赏、学会修改,使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习作水平。

2.教师积极评价,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教师的评价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写作激情。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此面对着学生的习作要善于发现其中的“闪光点”,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哪怕是因为书写工整、恰当运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这样做,能让一些差生得到鼓励,看到希望。

美丽乡村交流材料篇8

关键词:乡土资源 自然之美 民间工艺 历史文化

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道:三味书屋是禁锢儿童的牢笼,而百草园则是孩子的天堂,百草园有碧绿的菜畦、高大的皂荚树,有油蛉“低唱”、蟋蟀“弹琴”,还有神奇的故事,无穷的乐趣。这生生地道出了儿童对大自然的向往及大自然给予儿童的快乐。也就是说,大自然是艺术家,最好的教师,然而,传统的美术教学却只限于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示范,学生临摹,抑制了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尤其是农村美术教育,由于受到学校的条件、学生的经验、地域特点的限制,学生在美术表现能力方面,与城里的孩子相比有较大的差距。如何针对乡村特点,充分利用农村丰富的美术资源,让农村美术教学活动突破教材束缚,让教学内容贴近学生实际,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美术活动中来,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增强学生对大自然、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呢?

新课改下的美术课是一门综合学科,有绘画、设计、手工制作、欣赏等,能满足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课堂氛围轻松、活泼、和谐,学生对美术课的热情较高。农村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资源和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资源,借用这些资源我们可以开设一些如树叶粘贴画、彩绘鹅卵石、稻草人、剪纸、泥人制作、乡村建筑和民俗民风探究等活动,这些足可以丰富我们的教学内容。

一、让学生感受农村风貌,树立审美意识

著名艺术大师罗丹曾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处处都是学生绘画的好题材。因此,在特色化美术教学的探索中,我们应积极引导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在熟悉的家乡寻找美,在取材中欣赏美,在绘画中创造美。若是带领学生身背画夹、手拿画笔,走入自然,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便在学生的手下诞生了……这样的活动不但使学生兴趣盎然,领略了大自然的美,激发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同时,也锻炼了学生捕捉素材的能力,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欣赏能力、审美能力,陶冶了学生美的情操。

二、采撷自然资源,尽情享用艺术之美

我的家乡在张掖,是古“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自古就有“塞北江南”的美誉,既具有南国风韵,又具有塞上风情。这里一年四季风景如画,山川河流、树林草场、农田村舍等,都能带给学生创作的灵感。只要大胆突破教材,积极开发和利用这些独具特色的自然资源,就能增加学生参与体会的机会,让学生身临最真实的实物教材之中。曾经在一节美术课上,我就带领二年级的学生以雪地为画布,做雪地里的小画家,有一个学生竟然用他的小脚印画起了“雪地飞龙”, 真是精彩极了。

每到金色的秋天奏响丰收的凯歌时,也是收集各种材料的最好季节,五彩斑斓的树叶、各种植物种子、秸秆……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课余时间,我带学生去捡树叶,教他们放在厚书里压平,阴干。美术课上我拿出叶子让学生根据形状进行想象,学生兴致高昂,纷纷发表看法,叶柄朝上,像船、扫帚、裙子,两片叶子左右相交像蝴蝶,上下相交像松树等等。在我的引导下一张张创意独特的作业呈现在我们眼前,真是丰富极了。这些自然物质的充分利用,在丰富了我们农村校园文化的同时,也为农村美术教学增添了生机。

三、感受乡俗之趣,传承民间工艺

在乡村, 一年之中有很多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间民俗活动,如各种形式的庙会、耍社火、唱大戏、演皮影戏,闹元宵、过端午等,其间都有一些特定的活动内容。如耍社火中就有舞龙、舞狮、踩高跷、划旱船、地摊社火、马社火、武社火,彩车等多种内容,他们的装扮、道具以及表演形式本身就具有极强的艺术性,这些活动学生大都喜欢观看或直接参与演出,只要加以挖掘,整理出其中可用于教学的有效资源,并将其安排到美术教学之中,必将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对农村美术课堂教学是大有裨益的。

农村里还有许多年龄较大的艺人,他们中有的能绣出漂亮的刺绣,有的能编制精美的工艺品,还有民间剪纸等工艺。我曾经专程去拜访过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大娘,她的刺绣,造型生动,技法娴熟,让我大开了眼界,后来,我又把她请来给学生传授技法,使学生深刻领会到劳动人民的智慧存在,产生了学习和传承民间工艺的愿望。

四、挖掘历史文化,加强传统教育

张掖名胜古迹众多,人文景观奇特,造型各异的古建筑,构建精巧,绚丽多姿,古有“一湖山光,半城塔影,苇溪连片,古刹遍地”之美景。有大佛寺、西来寺、土塔、镇远楼、山西会馆、明粮仓等古代建筑,黑水国遗址、汉墓群、古城墙、长城烽燧等历史足迹;还有甘泉公园、沙漠公园、黑河山庄、大野口自然风景区等融南国秀色与塞外风光为一体的绚丽的自然景观。

张掖大佛寺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丝绸之路上的一处重要名胜古迹群,它又是历史文化名城金张掖的标志性建筑。寺内古建林立,古树参天,碧草成荫,环境优美。这里有全国仅见的西夏少数民族宗教殿堂,亚洲最大的室内泥塑卧佛,世所罕见的明代手书金经,还有数以千计的馆藏精品文物。殿内有木胎泥塑佛像,金装彩绘,形态逼真,视之若醒,呼之则寐。四壁为《西游记》和《山海经》壁画。风格独特,可为国内罕见。

张掖黑河湿地是河西走廊独特而宝贵的自然资源,总面积316万亩,仅城市郊区就有近3万亩湿地。张掖自古就是坐落在湿地上的一座城市,有 “一湖春光,半湖芦花”的自然美景和历史风貌。

这些悠久而灿烂的历史文化具有不可为后世任何的艺术所代替的独特性,所以在美术课上可以通过放映录像、图片展示、文字资料介绍等方式向学生讲述这些知识,不仅可以丰富他们的历史知识,而且可以提高他们对艺术的兴趣,也可以增强他们对家乡的热爱。更重要的是教师可以在假期安排学生去参观,让他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古文化的魅力,让他们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结合在一起,这样更能巩固他们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增强他们的艺术修养。

总之,农村是个聚宝盆,只要倾情于这片广袤的热土,用心挖掘乡土素材的美术课程资源这块瑰宝,农村美术教学资源将“财源滚滚”,农村小学美术课课堂教学定会是“天光云影共徘徊”。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张志纯.张掖地区志.

上一篇:办公室主任会议交流材料范文 下一篇:燃气安全交流材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