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评工作思路范文

时间:2023-09-15 21:05:30

测评工作思路

测评工作思路篇1

关键词:公路工程;试验检测;重要性;对策

Abstract :Highway engineering test is an effective measure for ensuring the quality of highway engineering, is an important link in quality management work of highway construction, through the test, can effectively ensure the engineering quality and economic benefits, can also obtain good reputation, importance can not be ignored. Bu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of test, this paper discusses some countermeasures to the problems.

Key words:Highway engineering; TESTING; importance; countermeasure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

一、公路工程试验检测的重要性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存在与整个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的每一个细节,必须经过科学的试验检测才能进行下一道施工的程序,因此可以保证工程的质量。由此可见试验检测工作在公路工程建设中发挥了强大的作用,极其重要。

(一)进行试验检测有助于新的科学技术和机械设备的使用

公路工程建设是一项复杂而又综合性较强的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投入。在工程中使用高科技的机械设备,新研发的原材料或者最新的建筑理念等,都会降低工程成本。采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可以使用试验检测对其的有效性和合理性进行科学的检验,有助于新科技,新手段,新理念等的推广与使用。使高科技更好的服务于工程建设。

(二)进行试验检测有助于充分利用原材料,降低成本

公路工程建设需要很多的原材料,对于原材料的性能、质地等多方面要求的也比较高,就需要在市场上进行大量的购买。如果建筑施工单位能够有效的利用当地的材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再用试验检测的办法对其的合理性进行科学的检验,就可以减少成本的投入,提高经济效益。

(三)试验检测能够科学的评价公路工程质量,有利于工程质量评定的验收

采用科学的办法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合理的检测,得出的精确数据指导工程建设工作,确保工程质量,科学评价工程质量,这也增强了工程质量评定工作的说服力,有助于验收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工作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其中也存在瑕疵。

(一)对试验检测工作不重视

试验检测在公路工程质量评定中有重要的作用,可是存在相当多的人有着错误的认识,没有强烈的试验检测意识,对其的态度不认真,工作只是流于形式。在实际的试验检测工作中,有的施工单位提供的检验样品不具有代表性,为了蒙混过关就弄虚作假,任意伪造样品;有的试验检测人员为了图省事,怕麻烦,没有严格按照科学的规定进行抽样,保佑应付工作的态度;有的施工单位急功近利,想早点完成任务,没有等试验结果出来,就赶紧的进行下一道施工程序;更有甚者即监督管理人员更是,对抽取样品的过程没有严格监管,对检测过程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考虑其是否具有科学性。对试验检测工作的轻视和懒散定会给工程质量带来隐忧。

(二)试验检测的条件设施不完善

试验检测的结果必须具有科学性。才能成为每道施工程序的依据和准则。因此必须要确保检测结果的精确性,但是实际上并非如此。有些地区的施工建设单位资金不足,没有投入足够的资金,所采用的仪器设备也是过于陈旧老化,检测出来得数据根本没有准确性,没有多大的参考价值,与实际的情况有很大的差别,由于公路工程建设要求精确的数据,要有科学的根据,每一道施工工序必须要经过严格的科学检验,才能防止豆腐渣工程的出现。因此完善试验检测设备急需解决。

(三)试验检测人员的专业素质有漏洞

作为试验检验人员必须明白自身的职责与义务,明白工作的重要性。不可对工作有半点的马虎,要有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实际上有一些偏远的地区,由于资金的不足,对试验检测的资金投入不到位,聘用的检测人员没有相应的专业技能,对遇到的问题也无法进行有效的解决,只能粗略的进行检验工作,甚至有些单位没有检验人员。检验人员的专业水准直接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进而影响工程质量。

三、改进试验检测质量的措施

(一)健全法制,建立公路试验检测机构,规范管理体制

所谓“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要想保证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可依照,有完善的公路试验检测机构,有完备的管理制度。使各个成员明白自己的职责与工作的重要性,规范大家的行为,强调试验检测工作的重要性和科学严谨性,确保工程质量。

(二)改进试验检测的机械设备

采用先进的设备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与精确。公路施工单位要购置新进的技术设备,给检验人员配置精密的检验仪器,只有好的工具才能出更优秀的成绩。提高工程质量与效益。

(三)强化公路试验检测的意识,端正工作态度

思想决定行动,态度决定高度。只有从思想上意识到错误,才能更有效地解决问题。因此建筑单位的人员一定要摒弃错误的思想,认识到试验检测工作的重要性。在具体的工作中,检测人员抽取样品时不可凭主观意念,随意的抽取样品,要有科学的抽取方法;监督人员严格把关样品的抽取与检验过程,不能假公济私,图省事;施工单位的领导要定期的给大家做思想报告,强调工程建设的重要行,试验检测工作的重要性,让员工从思想上重视公路试验检测,还要确保大家能够端正工作态度,追求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认真解决每一个问题,进而保证工程质量。

(四)提高试验检测人员的专业技能与知识

试验检测人员的专业素质是检测结果是否合理可靠的重要前提。要想完成检测工作首抓检验人员的专业水准。为了提高检测人员的专业技能,公路工程单位可以高薪聘请专家或者从高校录用专业优秀的人才,还可以组织人员进行定期的技术培训,提高大家的整体素质。另外也要确保每位员工都能熟练操作高科技的机械设备,使大家意识到工作结果的重要性。

(五)提高施工过程中的管理

要想保证公路工程的质量,仅仅依靠试验检测人员还是不够的,还要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的管理。施公前要确保原材料的质量,不可用劣质材料,要认真的考察和检验市场上出售的材料;施工的进度要控制适中,不可急于求成,只顾一时的利益,谋取私利,进而抛弃质量,造成豆腐渣工程的出现。施工人员也要认真对待工作,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不弄虚作假,只有大家相互配合与努力,才能如期完成工程,获取经济效益。

四、结语:

综上所述,试验检测工作在确保工程质量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它能有效的科学评价工程质量,增强施工质量评价的说服力,增强工程质量评定验收工作的科学性。随着公路技术管理的提高,各级公路部门必须对公路工程质量给予高度重视,做好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工作。只有对所建的公路工程保质保量,才能满足人们出行的需求,才能更好的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赵月平.浅析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工作[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5

[2]路丛书编委会.高速公路运营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

测评工作思路篇2

本文以《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中桥式整流电路为单元进行教学设计,借助学校微学习与自主测评平台、仿真软件、微信墙等多种信息化资源,引导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体现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特色。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教学平台;网络资源;整流电路

1教学内容及目标

1.1教学内容的分析

本课选用的是校企合作校本教材风力发电变流技术,第二章整流电路是风力发电的重要环节。本课所讲的单相桥式整流电路是第二章的开篇,学生在学习了电力电子器件的基础上,以小功率风力发电系统中整流器为载体,认识桥式整流电路的组成、原理和测试,为后续的三相整流奠定基础。本设计的重点内容为单相桥式整流电路组成和工作原理,难点在于电路常见故障检测与分析。同时,课堂应具备以下特点:①信息化教学所需的环境;②学生之间要小组合作,共同学习;③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要能够高效快速的交流互动;④评价能及时多元化、课后要有巩固训练。本设计充分运用了学校的微学习与自主测评平台,整合教学资源,采用实物操作与多媒体、网络、个人终端等多种信息化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利用3D动画、交互游戏、微课程等信息化资源,借助电子电路仿真分析软件Multisim、微信墙等信息化技术,通过思-学-仿-做-评环节,开展教学活动。信息化资源与实物资源的有效结合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知识建构、技能训练。

1.2教学目标的设置

知识目标:①了解单相桥式整流电路的组成;②理解单相桥式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能力目标:①能从电路原理图中识读整流电路;②能对桥式整流电路常见故障进行检测与分析;③通过参数估算会合理选用整流电路元件。素养目标:①强化安全意识和节能意识;②养成文明规范的操作习惯

2教学过程设计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本讲课的内容,将教学过程分为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拓展三个阶段,其中课堂教学分为思、学、仿、做、评五个环节。

2.1课前准备

学生运用平台移动端完成两个任务:一是搜索风力发电相关图片并上传,二是学习整流电路微课。我与学生通过平台交流互动,跟踪学习进度,以便微调教学侧重点。

2.2课堂教学

环节一:思——创设情境明确任务。展示学生课前上传的图片,并让学生做自我介绍,实现与课前准备的对接,增强专业意识;观看风力发电3D动画,引发学生思考整流在风力发电中的作用,结合课前的微课学习,进行回答,以此来评估学习成效。教师讲解离网风电系统框图,引出小功率风电系统整流器,并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制定学习计划。环节二:学——自主探究学习新知。本环节,教师组织学生学习本讲课两个知识点。知识点1:桥式整流电路的组成。首先学生通过微课小组学习电路组成,了解全桥堆的应用,并在平成互评。然后,小组竞赛,完成电路搭接测试游戏。之后,学生参照微课讲解,在任务单中绘制电路原理图,巩固电路组成这一重点知识。此时,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提炼和总结,指导学生完成电路识别测试题。通过查看平台汇总结果,掌握学生状况。知识点2:桥式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学生首先通过微课学习电路工作原理,小组合作,讨论U2正半周、负半周时电路的工作过程。然后,在任务单中绘制电路输入、输出电压波形图。自主学习完成后,选取两组同学上台讲解工作原理,并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提升。最后,微课学习负载和二极管上电压电流公式,填写任务单。环节三:仿——聚焦任务模拟仿真。本环节学生运用电子电路仿真分析软件进行操作模拟。首先,小组合作完成电路搭接,检测对知识点1的掌握程度。并使用软件中的虚拟示波器观察波形,用虚拟万用表测量电压,通过对比理论值与测试值,理解公式。上述内容完成后,登录平台进行自评。然后,根据任务单的提示,设置故障、观察现象、记录总结。环节四:做——实战体验巩固提升。首先教师讲解安全及操作规范,并给出实际风机控制器的技术指标,指导学生估算参数。然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领取本任务所需的工具仪器和元器件,检测元器件。之后按照工艺要求进行电路元件的焊接。学生操作过程中,可根据自身需要随时观看二极管检测、电子焊接工艺等微课,达到差异化教学的目的。学生实做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检查并抓拍学生错误操作和规范操作上传微信墙。焊接工作完成后,将电路板的焊接面和元件面拍照,上传至学习平台,建立作品库,方便企业专家定期登录平台进行点评。电路板经教师检查认可后,通电检测。环节五:评——展示交流总结评价。操作完成后,教师组织观看微信墙照片,引导学生在平台作品库中进行星级互评。展示平台中自评、互评和企业专家点评情况。

2.3课后拓展

布置学生课后任务:借助微信平台预习三相桥式整流电路的组成和原理,完成自我检测题并提交平台。

3教学设计的创新

第一,创新教学模式、提升职业能力。思学仿做评的教学模式,符合中职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了做中教、做中学的职教理念。第二,凸显信息技术、打造高效课堂。平台、微课、微信墙等信息化手段,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效果明显提高。第三,移动互联网+教学、拓展学习时空。为学生、教师、企业专家营造了课内外全程互动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延展了学习的空间和时间。

4教学反思

信息化手段的使用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课堂效率,让学生能在看中学、玩中学、练中学,使我们的课堂不再是静止、生硬的。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推广和应用,也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一致认可。

作者:孔莉 单位:北京铁路电气化学校

参考文献:

[1]黎加厚.教育技术教程-教育信息化时代的教与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陈振源.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测评工作思路篇3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转变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不断提高教师培训者队伍的创新能力、服务能力,奋发努力、扎实工作、服务基层,努力做到让组织放心,让群众满意,为我县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大提高和基础教育事业的大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整改目标

通过整改落实,着力转变我校干部职工的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学校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和重点问题,办几件实事好事,构建有利于学校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科学共识,凝聚科学发展合力、理清科学发展思路,采取科学发展举措,努力推动学校健康快速发展。

三、整改措施及责任分工

1、加强领导班子队伍建设。在全校教职工中大兴学习之风,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养成终生学习的好习惯,克服学而少思的不良学风,钻研得深一些,思考得透一些,联系实际多一些,指导实践自觉一些。

责任人:

2、认真组织教师钻研业务,锤炼师德,适应新时期教师教育和基础教育的需要。加强教研工作,组织教学研讨,通过听课、评课等形式,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授课水平。选派优秀教师外出学习进修、考察、培训等,改善教师的教育理念和知识结构,开阔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综合素质。

责任人:

3、继续解放思想,大胆探索,不断创新,努力拓宽思路,认真落实“依法治校”方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纠正不正之风,加强行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增加学校事务的透明度,学校信息及时公开,自觉接受教职工和社会各界的监督,争取社会各方面对我校工作的了解和支持。

责任人:

4、加强财务管理,严格财务开支审批管理,杜绝违规开支,进一步节能降耗、节省开支、改善条件,完善学校功能,做好迎接上级的评估验收工作。

责任人:

5、做好后勤服务、安全稳定和工作,严格水、电、办公用品、车辆、接待、出差等方面的管理,办几件实事好事,如:清理下水道、取消院内摊点、为教职工体检等。

责任人:

6、学校领导班子成员积极改进思想作风、领导作风和工作作风,切实树立领导就是服务、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完善服务制度,优化环境,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服务型学校领导班子。同教职工同甘共苦、荣辱与共,做教职工的贴心人。

责任人:

四、搞好学习实践活动总结和满意度测评

首先,要认真搞好总结。学习活动完成时,要认真回顾和总结,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找出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并加以改进和解决。

其次,向党员群众通报情况。采取适当方式向党员、群众通过有关学习情况,为组织开展满意度测评做好准备。

测评工作思路篇4

关键词:鱼骨图;曲线轮廓度;三坐标测量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9-0071-03

一、引言

在现代制造业中,精密的坐标测量系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生产过程。人们不再单纯依靠传统的专用工装量具方法完成对简单或复杂零件的测量,因为此方法成本高、效率低,无法实现柔性、通用的计量检测,对产品质量的控制能力和应变能力也较差[1]。

学院数控加工专业开设了的机械产品几何量精密测量一体化课程,其中利用三坐标测量机解决通用量具无法测量的问题是教学设计中一个方向。一体化课程中的鱼骨图技术,以一项具体的工作任务为载体,通过五个逻辑递进的环节完成任务目标。学生经过此过程的训练,能够学习该任务涉及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达到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提高了综合职业能力。

二、鱼骨图分析技术

鱼骨图顾名思义像鱼的骨架,头尾间用粗线连接,有如脊椎骨。我们的工作流程是从鱼尾到鱼头,鱼头代表了任务目标,脊椎就是达成目标的所需的工作步骤。

图1给出了鱼骨图脊椎的五个环节。图的下方给出了完成各个环节的输出结果、工作流程和职业素养要求。图的上方给出了对应工作流程所需的知识点和技能点。本文将鱼骨图技术应用于曲线轮廓度的三坐标测量,通过企业的工作任务,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实际工作中来,学习和掌握与工作过程相关的知识点和技能点,从而获得与工作岗位更贴近的工作能力。

本文主要采用过程引导的教学方式。教师的作用是为学生提供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让学生发现要学习的内容,然后再将这些内容与已有知识相联系,达到解决问题,提高技能的目的。

三、接受任务

是指学生获得与工作过程相关知识和信息的阶段。学生主要通过提炼任务书要点,锻炼阅读理解和获取信息的能力。鼓励学生通过文字、视频、因特网等途径为完成任务搜集资料。

(一)输出结果

本环节的输出结果是明确测量要求、工期,选定设备和辅具。

(二)工作流程

1.识读任务单。学生接到该任务后,根据现有的测量设备设施条件和已掌握的知识技能进行综合分析。

2.识读图纸,确定可行性。教师设置了3个问题引导学生读图。图2给出了模具加工图及其部分尺寸,从中可知,问题1:模具的轮廓母线从右向左是由

种圆弧线和一条直线相切而成?问题2:评价母线轮廓度时,谁是基准?谁是被测对象?问题3:在找到母线路径前,首先要正确建立 。

上述3个问题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读懂图纸,并明白任务要求,为完成任务开拓思路。

(三)职业素养

经过接受任务这一环节的训练,学生的快速阅读,获取信息能力得到了提高。

四、制订测量方案

本环节是根据已经获得的信息,分析项目目标和需求,设计与规划完成项目的步骤与方法,形成曲线轮廓度的测量方案。方案的制订,教师是引导者、协助者、评价者,学生是主体。

(一)输出结果

输出结果是测量流程单、工量夹具清单。表1给出了本方案主要结果元素。

学生小组讨论,确定好测量流程。教师判断学生对方案中每个步骤是否达到熟知的程度,以免学生在后期出错,影响测量精度和效率。

(二)工作流程

1.确定测量坐标系。问题1:为了降低测量误差,应尽量保证 基准、 基准与 基准相重合。这是建立坐标系要考虑的准则。问题2:依据所学的机械制造技术知识,分析模具加工基准和工艺流程?问题3:模具加工完毕后,理想情况下,侧曲面的中心线与端面的法线相 。(A平行 B垂直 C相交)其精度靠机床本身来保证,在 mm以内。φ50×15圆柱中心线与侧曲面的中心线相 。其位置度靠机床本身精度来保证,在 mm以内。

上述3个问题目的是检查学生思路,让学生明白加工基准,测量基准和建立坐标系的关系。

2.确定母线扫描路径。问题1:模具的外轮廓与其母线有什么关系?母线有哪些特征?问题2:如果两平面相交,其交线是一条 。如果平面和曲面相交,其交线是一条 。

上述问题目的是先让学生复习已学过的初中几何知识,将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上。教师判断学生对母线的理解和创建思路是否正确

3.确定采点布局。大部分学生都倾向于采点密度无限大,因为学生更多关注测量精度和测量结果的准确程度,而非效率和测量系统的精度。教师要让学生学会权衡得失。

问题1:模具有效使用部分在哪里?这部分的母线采点密度有什么要求?其余部位采点密度有什么要求?

(三)职业素养

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和逻辑思维能力,增进了效率意识。

五、测量工件

本环节是利用前面环节获得的知识、技能进行模具母线轮廓度的测量。更重要的是将方案落到实处,并做到遇到问题及时调整。学生发挥主体作用,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记录工作过程,并学会一些专业术语,为以后良好的工作习惯的养成奠定基础。

(一)输出结果

本环节的输出结果是测量报告。

(二)工作流程

学生讨论后得出以下三步工作流程。

1.建立测量坐标系。教师设置问题,加强学生对过程的认识,并让学生具备总结一般性规律的意识。

问题1:选取模具加工基准面的法线为 轴,这是坐标系的第一轴。圆柱中心线与端面的交点B,在端面右侧选择一点A,B指向A的连线为第二轴 轴。第三轴 轴垂直于前两轴。坐标系的原点设在 与 交点上。

学生建立好的坐标系要与三坐标测量机默认的坐标系正方向相一致,并与图3给出的坐标轴相一致。

2.创建母线扫描路径。学生根据方案建立了模具与理论模型的数据连接,并设置了一条母线的扫描路径和采点密度如何实现间隔为120°的3条母线路径是本过程的难点。教师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记录路径创建过程。

问题1:本次测量要求测间隔为120°的3条母线的曲线轮廓度,当找到一条母线扫描路径后,可通过旋转 的方法,找到另外两条母线。其旋转角度分别是 度和 度。

本题目能够让学生掌握回转体不同位置母线的设置方法。图4给出了学生所创建的平面,其中曲线1就是一条母线。本文要评价b点之上部分母线的轮廓度。如果学生创建的母线扫描路径与图4所示相一致,说明学生已掌握了在曲面创建曲线的方法。

3.实施测量。图5(见下页)给出了评价结果。

(三)职业素养

测量工件这一环节主要培养了学生安全规范意识,严谨细致的工作能力。

六、分析测量数据

本环节是对前期工作进行合理性评价的重要环节,是给出结论的环节。此任务要求学生明确曲线类数据分析流程,学习测量结果的评价方式,并分析产生测量误差的原因。

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在给出结论前学会全面、细致的思考,不可只依赖于软件结果。

(一)输出结果

本环节输出结果是测量方法及其准确性评价,其模板如图5所示。

(二)工作流程

1.分析理论曲线。图5给出了一条实测母线轮廓与理论母线轮廓对比图,从中可以看出:问题1:实测值位于理论值 ,(A上方 B下方)说明实测轮廓值 理论轮廓值,(A大于 B小于)此理论值是模具的 极限尺寸。最大偏差是 ,是否超出公差0.1mm。问题2:由图5得到的曲线轮廓度是 ,该值有无考虑公差0.1mm的技术要求?该值是准确的曲线轮廓度值吗?

上述两个问题目的是让学生明白评价曲线轮廓度时,要和公差范围内的理论曲线作对比。如果学生未思考理论曲线的公差,则给出的结论是错误的。

问题3:加工者按照模具基本尺寸编制好加工程序后,通过修改 来得到满足公差要求的轮廓。问题4:依据上述问题判断能否根据加工结果找到评价曲线轮廓度所需的理论正确几何形状线?

上述两个问题是让学生明确理论曲线的形成,从而找到正确评判的基准。

2.正确处理实测值。问题1:怎样正确处理实测值才能得到相对准确的曲线轮廓度?问题2:利用三坐标calypso软件里处理实测值的“拟合”命令[2]后,沿x方向平移 找到了最佳拟合点,此拟合值必需小于公差0.1mm。问题3:最佳拟合后的曲线轮廓度分别是多少?

上述问题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正确处理实测值,并判断结果是否满足图纸要求。图6给出了学生拟合后轮廓度,相比图5小了0.0715,此结果相对准确。同理可得另外两条母线。

3.判别实测值是否符合图纸要求。学生总结图6中拟合和结果位置内容,给出了3条母线沿x方向的平移量及其轮廓度数据,如表2所示。从中可知平移量基本在公差范围之内,所得轮廓度约为0.05,满足图纸要求。

(三)职业素养

本环节主要培养了学生数据分析和沟通协调能力。

七、总结与拓展

在此环节教师也能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从而在新一轮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时,通过调整与改善,提升教学质量。总之,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使得本环节成为一个学生参与下一步学习的加油站。

(一)输出结果

本环节输出结果是测量任务技术总结和拓展任务的测量方案。

(二)工作流程

1.撰写技术总结。撰写测量任务技术总结阶段,要求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回顾,总结问题和经验,并写出书面的报告。教师提供技术总结模板引导学生思考。

2.编写测量方案。完成本学习任务后,为了进一步拓展和训练学生对于曲线轮廓度的测量知识和技能,达到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必须给出拓展学习任务。

(三)职业素养

本环节主要培养了学生技术总结写作能力和举一反三学习能力。

八、小结

本文利用鱼骨图分析技术引导学生完成一项企业检测任务。通过五个环节,以及各个环节中的输出结果、工作流程、职业素养等内容,训练了学生从全局出发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协助者、评价者,学生是主体。学生在专业技能提高的同时,其逻辑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学生增进了知识,拓展了完成企业任务的工作经验,达到了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最终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马骊群,曹铁泽,王继虎,等.便携式坐标测量系统在航空发动机关键部件检测中的应用[J].理论与实践,2008,28(6):9-12,19.

测评工作思路篇5

关键词: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工程质量

中图分类号: X734 文献标识码: A

一、公路工程试验检测的重要性

道路工程试验检验是公路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它是通过对工程建设所用到的材料或成果进行检测,以确保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的质量都能达到相关的技术标准,这对于公路工程的公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有着重要的作用。公路工程的试验检测在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的同时,也可以对各个环节所用的材料进行有效的控制,使得施工技术得到不断的进展,进而推动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的整体水平。从微观层面,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技术新设备的使用

公路工程建设是一项复杂而又综合性较强的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投入。在工程中使用高科技的机械设备,新研发的原材料或者最新的建筑理念等,都会降低工程成本。采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可以使用试验检测对其的有效性和合理性进行科学的检验,有助于新科技,新手段,新理念等的推广与使用。使高科技更好的服务于工程建设。

(二)施工材料的选取

通过试验检测,可以帮助施工企业有效的了解当地诸如沙石等原材料的性能,若相关的材料满足施工所需要的要求,那么就可以就地取材,有效的利用当地的施工材料,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公路工程的成本。

(三)对施工技术的影响

通过试验检测,可以最大可能的对新材料、新技术等进行检测,进而使得那些符合公路工程施工要求的新技术、新材料等得到有效的利用,使得公路工程施工技术得以不断的提升,进而缩短工期,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

(四)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通过试验检测,施工企业可以有效地评定公路工程施工所用原材料质量的好坏,确保材料的安全性。在施工过程中及竣工验收环节,进行试验检测可以对工程的质量进行科学评价及有效的控制。

二、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内容

(一)施工材料检测

公路工程的施工是一项涉及材料非常广的建设工程,其建设需要各种建设材料,包括土建材料、半成品、成品、各种配件构件、添加剂等。比如土、砂、石、生石灰、水泥、沥青、钢材、金属配构件等。这些建设材料的整个工程的基础,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实际质量和工程寿命。又如,在SMA(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沥青混合料的拌和质量中应严格掌握沥青混合料加热温度以及出厂温度,根据纤维品种和数量、矿粉用量的不同,一般采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改性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范围中值或高值。①所有的原材料、商品构件都必须进行预先鉴定,以决定是否可以用于本项目。比如对油石比和矿料级配严格控制,避免油石比不当产生泛油和松散现象。拌和机开拌后取一组混合料试样做马歇尔试验和抽提筛分试验,检验油石比、矿料级配和SMA的物理力学性质及沥青混合料的残留稳定度是否满足要求。②材料或商品构件必须按规定的批量和频率进行抽样试验,不合格的材料或商品构件坚决清除出场。③在施工过程中,应随机对用于本项目的材料或商品构件进行符合性的抽样试验检测。必须在工程开始之前对这些材料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进行严格的检测,决不允许质量不达标的材料用于建设施工。

(二)施工现场的检测

对施工试验段沥青路面,现场压实度检测结果。在实际施工中,从检测结果来看,路面厚度满足要求,压实度满足要求,但是压实度存在个别有不合格现象,主要原因是由于施工级配控制不好或路面压实不足造成的;又如对SMA路面进行渗水试验检测。从渗水试验检测可以看出路面密水性较好,只有个别点渗水系数偏大。对试验路段进行构造深度测试,测试结果表明SMA路面的构造深度在1.0-1.5mm之间,路面构造深度较大,路面抗滑性能优良。

(三)工艺试验

工艺试验是对承包人提供的各种数据进行复核,是否能全面指导施工。①对路基、路面及其他需要通过预先试验的分项工程,必须预先进行工艺试验。②承包人提出工艺试验的施工方案和实施细则报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③工艺试验的机械组合、人员配额、材料、施工程序及操作方法等应有两组以上方案,以便通过试验作出选择。④监理工程师必须对承包人的工艺试验进行全过程的旁站监理,并应作出详细记录。⑤试验结束后应提交试验报告,并经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

(四)验收试验

验收试验是对各项已完工程的实际内在质量做评定,对工程质量等级进行确认。①对各项已完工程的实际内在品质,必须进行验收试验。②监理工程师必须对承包人的钻芯抽样试验的频率、抽样方法和试验全过程进行监督。③监理工程师必须对承包人按技术规范要求进行的加载试验或其它检测试验项目的试验方案、设备及方法进行审查批准,并对试验的实施进行现场检查监督,对试验结果进行评定。

三、提高试验检测质量的措施

试验检测在公路工程质量评定中有重要的作用,可是存在相当多的人有着错误的认识,没有强烈的试验检测意识,对其的态度不认真,工作只是流于形式。在实际的试验检测工作中,有的施工单位急功近利,想早点完成任务,没有等试验结果出来,就赶紧的进行下一道施工程序等等,对试验检测工作的轻视和懒散定会给工程质量带来隐忧。为了做好试验检测工作,要做好如下工作:

(一)健全法制,建立公路试验检测机构,规范管理体制

所谓“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要想保证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可依照,有完善的公路试验检测机构,有完备的管理制度。使各个成员明白自己的职责与工作的重要性,规范大家的行为,强调试验检测工作的重要性和科学严谨性,确保工程质量。

(二)提高试验检测的机械设备

采用先进的设备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与精确。公路施工单位要购置新进的技术设备,给检验人员配置精密的检验仪器,只有好的工具才能出更优秀的成绩。提高工程质量与效益。试验检测的结果必须具有科学性。才能成为每道施工程序的依据和准则。因此必须要确保检测结果的精确性,但是实际上并非如此。有些地区的施工建设单位资金不足,没有投入足够的资金,所采用的仪器设备也是过于陈旧老化,检测出来得数据根本没有准确性,没有多大的参考价值,与实际的情况有很大的差别,由于公路工程建设要求精确的数据,要有科学的根据,每一道施工工序必须要经过严格的科学检验,才能防止豆腐渣工程的出现。因此完善试验检测设备急需解决。

(三)强化公路试验检测的意识,端正工作态度

思想决定行动,态度决定高度。只有从思想上意识到错误,才能更有效地解决问题。因此建筑单位的人员一定要摒弃错误的思想,认识到试验检测工作的重要性。在具体的工作中,检测人员抽取样品时不可凭主观意念,随意的抽取样品,要有科学的抽取方法;监督人员严格把关样品的抽取与检验过程,不能假公济私,图省事;施工单位的领导要定期的给大家做思想报告,强调工程建设的重要行,试验检测工作的重要性,让员工从思想上重视公路试验检测,还要确保大家能够端正工作态度,追求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认真解决每一个问题,进而保证工程质量。

(四)提高试验检测人员的专业技能与知识

试验检测人员的专业素质是检测结果是否合理可靠的重要前提。要想完成检测工作首抓检验人员的专业水准。为了提高检测人员的专业技能,公路工程单位可以高薪聘请专家或者从高校录用专业优秀的人才,还可以组织人员进行定期的技术培训,提高大家的整体素质。另外也要确保每位员工都能熟练操作高科技的机械设备,使大家意识到工作结果的重要性。

结语

在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试验检测是一个重要环节,对保证公路工程施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试验检测工作在确保工程质量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它能有效的科学评价工程质量,增强施工质量评价的说服力,增强工程质量评定验收工作的科学性。随着公路技术管理的提高,各级公路部门必须对公路工程质量给予高度重视,做好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工作。只有对所建的公路工程保质保量,才能满足人们出行的需求,才能更好的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郑世强. 浅议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工作对工程质量的影响[J].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10:370.

测评工作思路篇6

关键词:公路工程;试验检测;重要性;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F540.3 文献标识码:A

一、公路工程试验检测的重要性

道路工程试验检验是工程公路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它是通过对工程建设所用到的材料或成果进行检测,以确保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的质量都能达到相关的技术标准,这对于公路工程的公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有着重要的作用。公路工程的试验检测在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的同时,也可以对各个环节所用的材料进行有效的控制,使得施工技术得到不断的进展,进而推动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的整体水平。从微观层面,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新技术新设备的使用

公路工程建设是一项复杂而又综合性较强的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投入。在工程中使用高科技的机械设备,新研发的原材料或者最新的建筑理念等,都会降低工程成本。采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可以使用试验检测对其的有效性和合理性进行科学的检验,有助于新科技,新手段,新理念等的推广与使用。使高科技更好的服务于工程建设。

2、施工材料的选取

通过试验检测,可以帮助施工企业有效的了解当地诸如沙石等原材料的性能,若相关的材料满足施工所需要的要求,那么就可以就地取材,有效的利用当地的施工材料,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公路工程的成本。

3、对施工技术的影响

通过试验检测,可以最大可能的对新材料、新技术等进行检测,进而使得那些符合公路工程施工要求的新技术、新材料等得到有效的利用,使得公路工程施工技术得以不断的提升,进而缩短工期,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

4、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通过试验检测,施工企业可以有效地评定公路工程施工所用原材料质量的好坏,确保材料的安全性。在施工过程中及竣工验收环节,进行试验检测可以对工程的质量进行科学评价及有效的控制。

二、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内容

1施工材料检测

公路工程的施工是一项涉及材料非常广的建设工程,其建设需要各种建设材料,包括土建材料、半成品、成品、各种配件构件、添加剂等。比如土、砂、石、生石灰、水泥、沥青、钢材、金属配构件等。这些建设材料的整个工程的基础,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实际质量和工程寿命。①所有的原材料、商品构件都必须进行预先鉴定,以决定是否可以用于本项目。②材料或商品构件必须按规定的批量和频率进行抽样试验,不合格的材料或商品构件坚决清除出场。③在施工过程中,应随机对用于本项目的材料或商品构件进行符合性的抽样试验检测。必须在工程开始之前对这些材料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进行严格的检测,决不允许质量不达标的材料用于建设施工。

2工艺试验

工艺试验是对承包人提供的各种数据进行复核,是否能全面指导施工。①对路基、路面及其他需要通过预先试验的分项工程,必须预先进行工艺试验。②承包人提出工艺试验的施工方案和实施细则报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③工艺试验的机械组合、人员配额、材料、施工程序及操作方法等应有两组以上方案,以便通过试验作出选择。④监理工程师必须对承包人的工艺试验进行全过程的旁站监理,并应作出详细记录。⑤试验结束后应提交试验报告,并经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

3验收试验

验收试验是对各项已完工程的实际内在质量做评定,对工程质量等级进行确认。①对各项已完工程的实际内在品质,必须进行验收试验。②监理工程师必须对承包人的钻芯抽样试验的频率、抽样方法和试验全过程进行监督。③监理工程师必须对承包人按技术规范要求进行的加载试验或其它检测试验项目的试验方案、设备及方法进行审查批准,并对试验的实施进行现场检查监督,对试验结果进行评定。

三、改进试验检测质量的措施

试验检测在公路工程质量评定中有重要的作用,可是存在相当多的人有着错误的认识,没有强烈的试验检测意识,对其的态度不认真,工作只是流于形式。在实际的试验检测工作中,有的施工单位提供的检验样品不具有代表性,为了蒙混过关就弄虚作假,任意伪造样品;有的试验检测人员为了图省事,怕麻烦,没有严格按照科学的规定进行抽样,保佑应付工作的态度;有的施工单位急功近利,想早点完成任务,没有等试验结果出来,就赶紧的进行下一道施工程序;更有甚者即监督管理人员更是,对抽取样品的过程没有严格监管,对检测过程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考虑其是否具有科学性。对试验检测工作的轻视和懒散定会给工程质量带来隐忧。为了做好试验检测工作,要做好如下工作

1、健全法制,建立公路试验检测机构,规范管理体制

所谓“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要想保证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可依照,有完善的公路试验检测机构,有完备的管理制度。使各个成员明白自己的职责与工作的重要性,规范大家的行为,强调试验检测工作的重要性和科学严谨性,确保工程质量。

2、改进试验检测的机械设备

采用先进的设备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与精确。公路施工单位要购置新进的技术设备,给检验人员配置精密的检验仪器,只有好的工具才能出更优秀的成绩。提高工程质量与效益。试验检测的结果必须具有科学性。才能成为每道施工程序的依据和准则。因此必须要确保检测结果的精确性,但是实际上并非如此。有些地区的施工建设单位资金不足,没有投入足够的资金,所采用的仪器设备也是过于陈旧老化,检测出来得数据根本没有准确性,没有多大的参考价值,与实际的情况有很大的差别,由于公路工程建设要求精确的数据,要有科学的根据,每一道施工工序必须要经过严格的科学检验,才能防止豆腐渣工程的出现。因此完善试验检测设备急需解决。

3、强化公路试验检测的意识,端正工作态度

思想决定行动,态度决定高度。只有从思想上意识到错误,才能更有效地解决问题。因此建筑单位的人员一定要摒弃错误的思想,认识到试验检测工作的重要性。在具体的工作中,检测人员抽取样品时不可凭主观意念,随意的抽取样品,要有科学的抽取方法;监督人员严格把关样品的抽取与检验过程,不能假公济私,图省事;施工单位的领导要定期的给大家做思想报告,强调工程建设的重要行,试验检测工作的重要性,让员工从思想上重视公路试验检测,还要确保大家能够端正工作态度,追求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认真解决每一个问题,进而保证工程质量。

4、提高试验检测人员的专业技能与知识

试验检测人员的专业素质是检测结果是否合理可靠的重要前提。要想完成检测工作首抓检验人员的专业水准。为了提高检测人员的专业技能,公路工程单位可以高薪聘请专家或者从高校录用专业优秀的人才,还可以组织人员进行定期的技术培训,提高大家的整体素质。另外也要确保每位员工都能熟练操作高科技的机械设备,使大家意识到工作结果的重要性。

结语:

在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试验检测是一个重要环节,对保证公路工程施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试验检测工作在确保工程质量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它能有效的科学评价工程质量,增强施工质量评价的说服力,增强工程质量评定验收工作的科学性。随着公路技术管理的提高,各级公路部门必须对公路工程质量给予高度重视,做好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工作。只有对所建的公路工程保质保量,才能满足人们出行的需求,才能更好的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赵月平.浅析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工作[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5

测评工作思路篇7

关键词:地质灾害;评估;措施

中图分类号:P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11-0155-02

1 对地质灾害进行研究评估的背景

按照当前对地质灾害研究的通常做法来看,所谓的地质灾害,主要是指地质塌方、山体滑坡、泥石流和岩溶地貌的地面塌陷等情况,其余种类的与地质因素相关的灾害类型比如说地震、普通的地面沉降等,都不属于地质灾害的范畴。因为前几类的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动力地质波动而产生的,而地震等灾害则主要是受地下水、岩溶等地质变动的影响而发生的。之前进行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主要是地质灾害发生以后的救灾抢险工作,而现在逐渐发展到了预防为主、注重防治的阶段。在全国范围内,对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地区,加大实地调研的力度,注意总结平时灾害发生的规律,紧紧围绕地质灾害发生的方方面面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加强气象、国土、地质勘探等部门的联动机制,科学有效的进行提前预防和评估,是十分必要的工作。对多发易发的地质灾害进行预测和风险评估应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注意,一是地质灾害比较易于发生的天气、地质条件和发生的原因探讨,二是多种地质灾害发生的规模和次数,三是地质灾害发生后所造成的损失和容易导致的危险方面。在对这三个方面研究的同时,要重点对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和地质灾害发生后对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造成的损失进行统计、衡量,尤其是要特别注意灾害发生后所产生的潜在危险,因为当地质灾害发生后,许多地质灾害的产生过程还很不稳定,一旦有其他外力因素的介入,随时都有可能产生进一步质变的可能,造成二次灾害的发生,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为此,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都出台了一系列抗震救灾的规定办法,并且严格要求各地要对地质灾害易发多发的地区进行全面的地质调查,掌握地质构造,为深入的开展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风险评估提供扎实的条件。而且,在开展地质灾害评估和预测的工作时,必须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转变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对次生灾害的发生有科学的评价和预测,对工作高标准、严要求,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预测和评估工作,为人民群众建设幸福美好的家园做出应有的贡献。

2 对地质灾害进行风险评估注意的几个方面

2.1 在进行地质灾害评估时要树立正确的思路

通过对地质灾害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的对象主要包括地质塌方、山体滑坡、泥石流和岩溶地貌的地面塌陷这几种情况,而且这几种地质灾害发生的偶然性很大,造成的危害和损失比较严重,而且非常不容易预测,一旦发生,危害非常大。因此,我们在对地质灾害进行风险评估时,就要结合这几种地质灾害发生的规律,有针对性的改变之前固定的思维方式,创新工作的思路,有的放矢,科学预测。在进行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时,要把评估工作的重点放在地质灾害频发的大中城市、人员聚居的乡镇、农村、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和开发的企业所在地等重要区域,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测绘比例规定,重点对主要交通线路,包括高速公路、铁路沿线、国道、省道以及乡村道路等能够影响交通运输正常进行的范围内,做到重点突出,特别需要着重关注的水电站、核电站、大坝等重点设施的预测和评估。有了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工作思路作引导,才能在以后的预测和评估工作中目标明确,采取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做好地质灾害的预测和评估工作。

2.2 在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时要准确把握评估的内容

要有效防治地质灾害的发生,对地质灾害发生的风险进行科学的评估,需要从地质灾害发生的各类条件和影响地质灾害发生的诸多因素着手,全面平衡和把握当地的自然条件、天气状况、工程建设等,甚至于在之前地质灾害发生的情况和造成的损失都要综合考虑到,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推算好某一地区地质灾害潜在的威胁因素,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把握和了解,就能够比较准确的得出某一地区地质灾害风险发生的机率,作出科学的评估。一是要做好对当地地质条件的勘察和研究。从影响地质灾害发生的诸多因素来看,地质构造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要提高评估地质灾害的准确度,就要深入到当地实地查看,对某一地区内的地理环境构造、水文环境对当地的影响、岩石的厚度、分布的范围、矿产资源的分布、采矿的进度和深度等等各个方面的情况,对当地的情况有了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才能为科学的地质灾害评估提供准确的资料和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注意把握当地的气象和降水的规律。地质灾害的发生虽然和当地的地质条件密不可分,但这种灾害的发生也是有一定的诱因的,而气象变化、水文条件就是诱发地质灾害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外在的条件。当某一地区的降水量到达一定的程度,有可能会导致地上水位的急剧变化,山洪暴发、水坝溃堤等情况就有可能出现,特别是当出现连续的强降雨等天气的时候,这种地质灾害受雨水的冲击和影响,非常容易发生大的地质灾害。所以,在对地质灾害进行科学评估时,就要充分的收集、整理这些具体的资料,从而为能科学有效的进行地质灾害的评估提供坚强的保障。三是要高度重视工农建设活动对地质灾害发生的影响。从历史上已经发生的这些地质灾害来分析,很多起地质灾害的发生都与人类的城市建设、矿产开发、农田建设等的影响密不可分。这就要求人们在进行生产生活等活动时,要对当地的地质条件作充分的了解,根据具体的地质条件和生产生活建设有可能会对地质灾害的影响出发,做好科学的规划,趋利避害,避免因为人为因素而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四是充分尊重历史。要以史为鉴,吸取经验教训,对某一地区内之前发生的地质灾害的原因、次数、危害等各个方面都要有综合的分析,目的就是通过对历史教训的吸收和借鉴,能够有效的避免将来的地质灾害所造成的危害,提前做出有效的预防措施,通过人口迁移、工程改造等等手段,把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也为地质灾害的正确评估提高可靠的科学依据。五是要对地质灾害本身做出正确的评估。对地质灾害的分析和研究,要从地质灾害的规模、强度、数量、造成的损失等当面去综合衡量,因为每一次发生的地质灾害都有不同的具体情况,在进行统计汇总和综合分析时,要区别对待每一次的地质灾害,对上述各个方面做出精确的统计,积极的查找共性,区分个性,力求能够找出地质灾害发生的内在规律,为正确的评估提供准确的资料。六是要对潜在的威胁和风险做出评估。说到底,地质灾害发生以后,主要就是抢险救灾的问题了,我们研究的对地质灾害的评估,最重要的还是要对地质灾害的潜在威胁和风险进行评估,从而能够提前预防,降低损失。通过对降水量、气象条件、地质构造等方面的分析,对某一个地区内地质灾害发生的概率进行评估和预测,通常的情况是某一地区地质灾害的潜在威胁越大,地质灾害发生的风险也就越大,反之情况也是一样。同时,通过对风险大小的评估,对地质灾害发生的概率有了计算之后,就能从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加以预防、提高抗灾能力,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2.3 在地质灾害评估过程中要改进工作的方式方法

在进行地质灾害的风险评估时,我们要改变以往被动的评估办法,与时俱进,改进方式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评估的准确性。在评估过程中要注意两点,一是对地质灾害的评估要符合某一地区的客观实际,不能闭门造车,不切合实际的胡编乱造;二是要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充分利用现有的科技手段,正确做出评估。对地质灾害的风险评估,要采取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作为辅助来操作。要针对当前我国地质灾害发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简单实用的技术手段进行风险的评估和预测。在对地质灾害进行风险评估时,要重点注意做好对地质灾害发生的危险性和高损性的评估。特别是对地质灾害的破坏程度和发生频率的研究,从实际出发,对每一个地质灾害都作出科学合理的预测和评估。特别要注意的是,定性和定量分析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因为各种影响因素之间都会存在着一定的误差,所以我们在具体进行评估时要注意区别对待。对地质灾害评估要考虑几个方面的影响,即地质灾害发生的前提条件、发生的历史规律和地质灾害的潜在风险等几方面的因素。根据各个因素对地质灾害发生的影响程度的不同,结合各个因素的具体情况,就可以确定一个相对稳定的评估模式,对每个具体的地区的地质灾害发生的风险进行评估,并且每个地区的具体条件都是千差万别的,所得出的结论也必然会不尽相同,不可偏而概之,一视同仁。在进行地质灾害风险的评估时,要对发生的地质灾害的特点、损失大小、发生规律等情况进行综合的详细的评估,特别是要对当地的人们所受到的损失进行评估,一事一研究,一事一评估,不怕麻烦,耐心细致的进行风险评估,提高评估的准确度。在牵扯到水利枢纽、发电站等工程时,要注意评估的方法,对可能发生的次生灾害以及水电工程建设对地质灾害的影响,结合当地的地质构造、历史规律、潜在威胁的各个方面,有的放矢的做出正确的评估,为建设安全幸福家园贡献力量。

3 结 语

综上所述,地质灾害一旦发生,将会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损失。为了减少损失,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就需要提前做好地质灾害的预防评估工作,做到以防为主,提前做好准备工作。要充分认识到地质灾害的危害和发生的规律以及潜在的危险和风险,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做出科学合理的预测和评估,并根据得出的结论做好具体的预防方案和制定详实的措施,趋利避害,提前预防,为正确评估地质灾害,建设幸福安全的家园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吴树仁,石菊松,王涛.突发地质灾害预测评价概论[J].地质通报,2008,(11).

[2] 张茂省,唐亚民.地质灾害风险调查的方法与实践[J].地质通报,2008,(8).

[3] 吴树仁.突发地质灾害研究某些新进展[J].地质力学学报,2006,(2).

[4] 张继贤.3S支持下的滑坡地质灾害监测、评估与建模[J].测绘工程,2005,(2).

测评工作思路篇8

现任北京理工大学交通工程系主任、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带头人、校学术委员会委员的高利1978年考入吉林工业大学,在汽车系学习汽车运输专业。1982年毕业后被分配到西安公路学院工作,一直从事交通运输及人―车―路(环境)系统的教学、科研和技术服务。在繁忙的工作间隙,他不断给自己补能充电,1985年到1988年在本校汽车系攻读汽运工程专业在职硕士,获得了工学硕士的学位。1992年至1996年在吉林工业大学交通学院攻读汽运工程专业在职博士,又并获得工学博士学位。

虽然学业繁重,但是他总能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由于他各方面优秀的表现,在1992年被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8年晋升为教授,1999年被批准为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生导师,主持各类科研课题30余项,在国内外100余篇,出版教材和专著6部,制定国家及行业标准9项,取得发明专利5项和软件著作权3项,获得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

细致入微,确保精益求精

为了保证乘客在长途运行环境中的轻松舒适,为了确保运送物资在颠簸、震荡的运行线路上完好无损。在“卧姿人体承受振动的评价”项目中,高利和团队成员一起对68名中国人卧姿人体承受震动试验和统计及频域分析,得到卧姿人体承受振动的等感曲线,提出卧姿人体承受振动的评价方法,获1990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和陕西省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并且依据该成果已制定出3项国家标准和3项汽车及铁路等行业标准,为航空航天及交通运输有关卧姿人体承受振动的评价做出积极贡献。

在这次些研究的基础上,1998年到2002年,高利通过大量公路卧铺客车实车道路试验和铁路客车卧铺试验及仿真分析,得出公路卧铺客车和铁路客车的卧铺振动特性,提出减振提高乘坐舒适性措施,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并与国际接轨的测量评价方法,研究完成了交通部重点科技项目“公路卧铺客车卧位舒适性研究”,获得了2004年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依据该成果已制定出1项国家标准和2项汽车及铁路等行业标准。细节的看重,详尽的分析、标准的制定、理论的支撑对交通出行带来了有效的参考,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创新思维,打造精品模式

通过不断创新取得更大的发展,是各项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的一条成功经验。在交通工程领域,高利结合我国的发展现状,利用精湛的专业技能,慢慢摸索出一套套合理高效完备的精品模式。

在创新中谋发展。2009年起高利承担起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无人驾驶车辆智能行为综合测试环境设计与测评体系研究”,针对我国无人驾驶车辆的发展现状,明确我国无人驾驶车辆发展的分阶段测试目标,设计合理的测试内容和测试环境。结合灰盒测试理论,研究多平台多传感器融合测试技术,人工测试与电子测试相配合,结合模糊综合评价与层次分析法等方法对无人驾驶车辆智能行为进行综合评价,选择了城市道路、乡村道路、高速公路中基本和共性的测试内容,最终为年度比赛设计了测试环境、测试方法与技术以及测试标准和评价体系,推动着我国无人驾驶车辆研究不断向前迈进。

在创新中求提高。2011年起,高利又承担了“无人驾驶车辆认知能力测试及验证环境设计与实现”项目。结合虚拟试验和道路测试,依据信息加工理论和认知心理学原理及脑负荷评价方法,利用有人驾驶行为推断无人驾驶智能行为,建立相对完备的测评体系,提供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测评理论、方法与技术,为未来无人驾驶车辆智能行为的评测服务,为每年的“中国智能车未来挑战赛”提供测试环境、测试方法和评价方法。

在创新中被认可。2011年,高利一力承担了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东北地区边贸通道和运输枢纽建设技术研究”。该项目通过调查研究,基于区域经济发展、公共服务和自然地理区划,提出了区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的结构模式及思路,改进了过去对于残缺数据的处理方法及组合预测对于权重分配的方法,提出了组织社会车辆为物流企业服务的适应市场需求的车辆组织管理及驾驶员管理的模式,最终囊括了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的奖项。

实时监测,推行精细管理

高利一直从事的交通运输及人―车―路(环境)系统的教学、科研和技术服务,是个技术活儿,更是个细致活儿。高利在实际工作中细化出工作区域,量化工作标准,明确工作责任,力图将公路网、营运车辆等的管理做到无缝隙、无障碍,逐渐实现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的长效管理方式。

疲劳驾驶是引发交通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但在实际的交通环境中研究驾驶疲劳存在很大的风险性。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驾驶人安全状态监测及预警技术”的提出,就是试图来解决这一问题。高利开阔思维,建立了基于车辆行驶轨迹的驾驶疲劳识别及车载预警系统,构建了双卡CDMA和GPRS及光纤网络传输的职业驾驶人疲劳状态远程监控预警系统。他通过汽车驾驶视景仿真系统中驾驶疲劳的反复试验,找出了疲劳驾驶的特征,开发出对驾驶人的预警技术。在实际驾驶过程中,这一技术对即将进入疲劳状态之前的驾驶人及时有效地进行警告和唤醒,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

相较于疲劳驾驶,针对营运车辆行驶安全状态失控造成群死群伤特大交通事故的问题,2009年,高利着手主持的项目专题“营运车辆驾驶人综合评价数据库及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立营运车辆驾驶人安全驾驶技能培训考核信息化管理系统,提出一种营运车辆驾驶人评估系统,实现了营运车辆驾驶人数据库数据挖掘及全程综合评价,确定了营运车辆驾驶人全程驾驶技能累积值评价指标及计算方法,开发基于RFID技术的便携式终端信息管理设备,并在东、中、西典型运输企业或管理机构示范应用,实现对营运车辆驾驶员信息采集、管理和评价、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等,有效降低了重特大交通事故发生概率。

随后,高利将对人的分析研究转移到了物的钻研开发中。在2011年开始启动的“公路网传感设备在线诊断与检定技术研究及设备研制”项目中,他针对物联网条件下公路网运行状态传感设备的多样、异构、复杂、主动等特征,完成适应物联网技术需求的公路网传感设备状态监测、诊断系列标准及相关计量检定规程或校准规范,开发公路网传感设备监测诊断软件,研制公路网传感设备监测及诊断装置,以期实现公路网传感设备的状态监测、故障诊断,保障公路网传感设备的量值统一及和结果准确及减少失效,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公路网运行状态传感设备的可靠性及精确性,增强了公路网运行状态监测及分析数据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细心呵护,关注学生成长

闪耀的科研成就,不是他奋斗的终点。在科研工作之余同时,他徜徉在教学课堂,引领学生攀登知识的高山,攀登情感的高山,攀登思维的高山,攀登人格的高山。

自从我国2004年建立汽车召回制度以来,作为核心专家成员的高利,全程参加汽车召回专家遴选、汽车召回专家论证、汽车召回宣传、汽车召回标准评审、汽车召回调查及试验论证等工作。即使每年参加相关重要活动10余次,繁忙劳碌,他还指导了2名博士研究生成功开展汽车召回领域的研究,他们均已获得博士学位,并著有相关著作。

从1982年,高利就投身到了高等教育教学的事业中。在3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高利先后主讲了8门本科生课程、12门研究生课程,指导了55名硕士研究生和15名博士研究生和8名工程硕士。他注重启发式教学、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重视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曾获得优秀班主任奖、3次学校教学优秀奖和一次省部级教学成果奖。

上一篇:儿童工作思路范文 下一篇:集控工作思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