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人物事迹材料范文

时间:2023-11-21 15:41:02

榜样人物事迹材料

榜样人物事迹材料篇1

[关键词]“感动中国”人物评选 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 榜样教育法

[中图分类号]G4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3-0193-01

“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是由中央电视台打造的以评选年度十大令人感动人物为内容的精神品牌节目,被媒体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从2002年起,央视每年通过公众投票和专家评议推选出年度“十大人物”,公诸于社会并加以表彰。该节目自举办以来就引起了广泛关注,展现中国的时代风貌,对于个人价值观念的形成也具有积极的影响。随着“感动中国”品牌影响力的扩大,该栏目也开始成为高校和中学政治课程以及青年党校课程的重要学习材料。“感动中国”在青少年中的影响日益扩大给我们提供了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形式带来启发。

一、榜样的力量

榜样教育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典型教育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典型教育法也叫示范教育,它是通过典型的人或事进行示范,教育人们提高思想认识的一种方法 。它将抽象的说理变成通过活生生的典型人物或事件来进行教育,从而激起人们思想情感的共鸣。①榜样在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特殊地位是由青少年所处的特殊阶段和其特点所决定的。

首先,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从众性。青年在价值观的形成上存在普遍的从众倾向,因此正面的社会导向有利于青少年价值观的塑造。而“感动中国”所评选的榜样人物对于青年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积极的感染力。例如当选中央电视台“2006年感动中国人物”的黄舸,因为在轮椅上和父亲一起行走82个城市,向三十多位曾帮助过他的好心人士当面致谢的执着事迹感动了所有人。黄舸为所有青少年树立一个正面的榜样――坚强、执着、感恩,对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到积极引导的作用。

其次,青少年的心理开始呈现自主性。一方面其自主意识增强,倾向于自主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同时,青年依然有很强的依赖感,渴望得到关注和引导。榜样教育法则恰好适应了青少年的这种心理特点。它既尊重青少年选择偶像的自由,又有所引导,使青年自主地选择有学习价值的偶像。例如获得“2003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的成龙。有人会因成龙在电影上的成就视其为偶像,但当他以“对国家的情感和对社会的爱心”感动中国时,这位“传递着人与人之间的温情”的人物则发挥了更具有意义的偶像价值。当青年可以从自己选择的偶像身上发现社会所倡导的可贵品质并学习偶像身上可贵的精神时,榜样教育的目的就达到了。

二、榜样的塑造

“感动中国”作为典型教育法的成功实例,为我们榜样塑造提供了典型的范例。首先,要注重材料来源的可靠性,即榜样具有真实感。“感动中国”评选人物的事迹均来自于人民的真实生活,获奖人物要历经公正评选过程,因此拥有广泛而坚实的群众基础。如2010十大感动中国人物:11年资助37名贫困生的洗脚妹刘丽、大山深处孤身支教的徐本禹、大山中的邮递员王顺友……这些在人们生活中的平凡人物简单而又真实的故事轻而易举地就抓住了受众的心。对于青少年教育来说,这样真实而有故事的榜样显然是最理想的教育素材。

其次,榜样人物的刻画要有血有肉,即榜样要具有立体感。对于榜样的人物素材,不仅仅要介绍榜样人物的感动之处,要对人物有全方位的介绍,体现人物的亲切感、立体感而非片面的“高、大、全”形象。与此同时,立体感还体现在不仅要树立统一的大家都要学习的榜样,还要针对一部分人组成的群体设立有特殊学习意义的榜样。

再次就是树立的榜样要顺应时代潮流,反应时代特点,反应现代人的生活与思想,即榜样具有时代感。用具有强烈时代感的典型有助于人们产生共鸣从而更好地接受榜样、学习榜样。2008年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将特别奖授予全体“中国人”,这不能不说是榜样树立的一个创新。一方面,这个典型树立具有强烈的时代意义,因为在多灾多难的一年中是全体中国人在制造着无数的感动与奇迹,应情应景中国人应得此项殊荣。另一方面,它也告诉我们,一定条件下被教育者自己也可以成为自己的榜样,对被教育者的正确行为给予鼓励和表彰,把被教育者设立为某方面的榜样也可以看作是榜样教育法的一种特殊应用。

三、榜样的呼唤

如今我们并不缺少英雄,缺少的是发现英雄的眼睛。因此利用多种途径寻找合适的青少年学习榜样、英雄。人民的英雄自然应当出自人民,由人民自主推选、自觉学习。作为深受网络、电视传媒影响的青年一代,从中寻找合适的榜样理所当然,而以何种形式为青少年提供怎样的榜样则是我们应该深入研究的课题。“感动中国”是一次成功的尝试,但绝不是终点。我们应该做更多的努力来呼唤榜样、发现英雄、推广英雄,为青少年提供一个学习榜样、崇尚英雄的时代。

注释:

榜样人物事迹材料篇2

2019年10月21日晚间8点,由中央组织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录制的专题节目《榜样4》在中央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播出。节目聚焦主题,通过基层岗位和科研一线的普通共产党员的典型事迹,诠释了中国共产党员的执着坚守,看完后收获的感动久久不能平静,湿了眼眶,点亮了初心。

细数点赞过的先进典型,或时代先锋,或国家脊梁,或普通一兵,他们都有一颗爱国、敬业、奉献的心,他们都是共和国天空上最闪耀的星。通过深入学习,我深刻的认识到了自身的差距和不足,进一步明确了努力和改进方向。下面,结合实际,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通过学习,我认为榜样是指引我们对党忠诚的方向。越是伟大的时代,就越是呼唤榜样,越是需要楷模。榜样就是旗帜,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榜样4》专题片中,榜样们就像一面面鲜红的旗帜屹立在各行各业,彰显着共产党人的伟大精神。老英雄张富清,他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深藏功名60余载。他们对党忠诚的信念是坚定的,真正做到了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基层干部,我们要向榜样看齐,始终坚定理想信念,自觉用党章党规来武装自己头脑,用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对照检查自己的思想灵魂,在工作时刻注重强化自己的“四个意识”,对党忠诚,甘于奉献,做一名合格的好党员。

通过学习,我认为榜样是引领我们为民服务的航标。《榜样4》中,讲述了平凡共产党员的不平凡,“本色英雄”张富清、“吃亏”书记李连成、“扶贫之花”黄文秀、“大湖鸿雁”唐真亚、扶贫“硬汉”隋耀达、“环卫天使”李萌、“揽月天团”嫦娥四号参研参试人员群体代表,这来自不同岗位的榜样人物,传递着榜样力量,他们的无私奉献,他们站在初心台上喊出的那句誓言“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都引领着新时代新征程,为作为基层干部的我们指引起为人民服务的“航向”。榜样事迹催人奋进,扬起希望的“风帆”。“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榜样事迹成为了我在基层道路上的标杆。北京市东城区环卫女子抽粪班长李萌说“工作没有贵贱之分”,她凭着在部队练就的那股韧劲,适应工作,琢磨技巧,只为“宁可一人脏,换得万人净”为人民服务。2016年定向选调生、广西百色市百坭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黄文秀,研究生毕业后,放弃优质岗位,回到农村,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奉献自己,牺牲生命。同样是选调生,同样是女生,她们的事迹让我们每名基层干部肩上的责任和使命更加清晰,他们的力量激励我们奋进,扬起了共产党人忠诚、为民、执着的希望“风帆”。

通过学习,我认为与榜样是激励我们担当作为动力。近期正是“XXXX、XXXX”主题教育开展得如火如荼的时候,除了学习理论知识、榜样精神也是重要学习内容,他们把职业当成事业,把责任当成重任,把使命当成生命,立足岗位,爱岗敬业,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他们兑现了入党誓言,践行了党员的初心使命,也点亮了我们的初心。总书记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基层干部,这就是我们的初心,这就是我们的使命,我们要真正做到“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榜样人物事迹材料篇3

[关键词] 榜样教育 新时期大学生 时代特征

一、大学生榜样教育的内涵

榜样教育效果显著,应用广泛。在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都有所涉猎。英国教育家洛克认为,在各种教育方法中,榜样是最简明有效的办法。榜样、榜样教育、榜样示范等在不同学者的眼中有不同的理解。王道俊教授认为:“榜样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这里榜样是一种教育方法,与榜样教育、榜样示范法等同。张耀灿教授指出:“榜样示范法就是以先进典型为榜样,以典型人物的先进思想、先进事迹来教育人们,提高人们思想认识和思想觉悟的一种方法。”张耀灿教授也将榜样示范法与榜样教育等同,但是他却未将榜样与榜样教育等同。从张教授的文字表述上看,榜样教育应以榜样为前提。榜样是榜样教育的内容。在西方,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榜样教育,就是教育者通过树立模仿对象,让个体在社会情境中对某个人或某团体行为进行观察学习,获取社会技巧,掌握社会道德行为规范,以促使个体顺利实现社会化的道德教育方法。”班杜拉认为教育者为被教育者树立的模仿对象就是榜样。对于大学生榜样教育内涵的解析,各位专家学者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从查阅的资料来看,国内学者对于大学生榜样教育内涵的探讨几近于无。很多学者并未将大学生榜样教育作为专门课题研究,只有少许期刊文献探讨大学生榜样教育的途径策略。综合各位学者的观点,我们大胆提出自己关于大学生榜样教育内涵的理解,即新时期大学生榜样教育主要指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运用正面的榜样人物或事例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引导,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方式方法。

二、大学生榜样教育的特征

1.导向性

导向性是榜样教育的鲜明特征。“导”即疏通,引导。“向”就是奔向,趋向。导向就是使事情朝某方向发展。何东平等学者认为“榜样能帮助青年确立最初的生活指向……每个青年总会在其人生的道路上,默默地寻找到一个清晰的榜样,唯其如此,他们眼中迷朦的世界,才会逐渐袒露出来,才会找寻到生活的指向。”教育者的责任就是帮助受教育者寻找人生的方向,而不是纯粹地去树立一个虚幻的偶像。为大学生树立一个榜样,首先要明确榜样的内在精神指导方向。例如,2009年10月24日,长江大学三名大学生为救两名落水儿童英勇牺牲的动人事迹中,三位少年英雄舍己为人的精神品质才是大学生学习的重点。每个大学生的人生理想都是不同的,榜样教育要有明确的导向性,因人而异。

2.时代性

时代性是指大学生榜样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体现时代的主题,包含时代的鲜明特色。大学生榜样教育是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当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变化时,大学生榜样教育也随之变动。不同时代的榜样体现着不同时代主流的社会道德观。古代,忠君爱国人士是榜样;建国初期,具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人是榜样;改革开放以来,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先进分子是榜样。榜样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个时代的榜样在另一个时代不一定是榜样。榜样是特定时代精神的真实写照。

3.实践性

实践性是指大学生榜样教育最终落脚点在“做”上。大学生榜样教育不是纯粹地理论研究。大学生要在学习生活中认真践行榜样的行为。各大高校在践行榜样这方面也做了不少尝试。每年的“雷锋日”,校园内外,处处是“雷锋”。学校也在不遗余力地组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结对帮扶、义卖助学等。榜样教育效果好不好最终要看学生践行的力度。苏霍姆林斯基说,最好的教育就是用真实来教育。还原一个真实的情景,让学生们自觉实践榜样行为比空洞的说教强百倍。如果只有教育者在大肆宣传榜样,而受教育者不能感同身受,榜样教育注定失败。实践的主体是学生,因此在实践的过程中,要特别关注学生的需求。由于生活环境、教育环境等的差别,同学们思想觉悟必然参差不齐,榜样教育的实践效果也必然不同。在践行榜样教育过程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对象区别对待。

三、大学生榜样教育的历史烙印

中国的大学教育由来已久,从建国初期到现在经历60多年的风风雨雨。唯有十年“文革”期间即1966~1977年大学教育陷入困境,停止招生。直至1977年才恢复高考。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国高校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1.改革开放初期――榜样至上的纯情年代

改革开放初期,社会组织形式、经济结构、社会生活领域等都发生了深刻变革。东西方思想文化碰撞融合。高校大学生是恢复高考后新一代的天之骄子。进入大学就等于拥有了铁饭碗。国家毕业包分配的政策,让他们无需再为毕业找工作而烦恼。这一时代的大学生激情澎湃,理想高远,以报效祖国为己任。这一时期,也涌现出许多大学生榜样人物,其中第四军医大学学生张华就是典型的代表。

1982年7月11日,第四军医大学学生张华为救落入粪池的69岁老农魏志德献出了24岁的年轻生命。第四军医大学党委决定给张华追记一等功,批准他为革命烈士、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982年11月《人民日报》发表江林、王宗仁合写的长篇通讯《当代大学生的榜样――记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学员张华》。同年,中央军委发文,授予张华“富于理想勇于献身的优秀大学生”荣誉称号。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政府工作报告》这样评价张华,“张华、蒋筑英等同志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鼓舞着全国青少年和亿万人民。”张华的事迹传遍大街小巷。张华成了那个时代的大学生榜样。虽然此后引发了一场大学生救老农到底值不值的社会大讨论,但是张华的行为已经给我们做出了最铿锵有力的回答。在生命的价值上从来没有等价交换原则。“生命至上”,每个生命都是无价的。

张华的榜样事迹是我们进行榜样教育的优秀素材。这一时期教育者不仅树立了大学生身边的榜样,也树立了社会各行各业的榜样去激励鼓舞大学生。这一时期的大学生以具有牺牲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优秀人物为榜样。

2.上世纪90年代――偶像时代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经济体制进一步发展,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悄然抬头。雷锋、张海迪、张华等的榜样力量在逐渐削弱,取而代之的是各类独具特色的影视歌坛偶像明星。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变得功利、世俗。偶像趋于主流化,传统榜样被逐渐边缘化。高校树立的榜样与学生自觉选择的偶像很难重合,甚至相冲突。对榜样顶礼膜拜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榜样教育举步维艰。

3.新世纪――榜样多元化时代

21世纪,信息社会飞速发展。大学生都是根据自身的喜好、性格特点等选择自己的榜样。榜样呈现多元化趋势。人们不再对雷锋、张海迪等道德榜样一呼百应。高校榜样教育进一步显露其弊端,也在不断寻求出路。榜样教育开始突破传统的桎梏,利用网络电视等宣传榜样。如各地优秀大学生评选活动,“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等都是利用网络投票等方式选出学生心中的榜样。榜样多元化的时代,优秀大学生也在不断涌现。如携妹上学的洪战辉、进入边远山区支教的徐本禹、勇斗小偷的杨昌济、勇救落水儿童而牺牲的长江大学三名大学生等。

四、新时期大学生榜样形象分析

为了更客观地了解新时期大学生榜样,我们以2002~2009年度“感动中国”和2005~2008年“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的资料为准来分析探讨新时期大学生榜样形象。

“感动中国”是中央电视台倾力打造的一个精品栏目,被媒体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活动从2002年首次举办,以“感动公众、感动中国”为主题,评选出最具震撼力的十大年度人物。从2002年至2009年,共评选出80个榜样人物,其中有大学生两名。他们是2004年度“感动中国”榜样人物徐本禹和2005年度榜样人物洪战辉。

为了全面落实贯彻中共中央16号文件精神,人民网和大学生杂志社于2005年共同主办的“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活动。这项评选活动,以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建设为目标,寻找大学生身边的榜样,以此来展现和凝聚中国众多青年的力量。

1.性别特征

从“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的数字资料上看,从2002年至2009年这七年间,大学生人数只占总人数的2.5%。两位获奖人都是男性。男性比例高达100%。从“大学生十大年度人物”的数字资料上看,男性比例�72.5%,�女性比例27.5%。女生人数远少于男生人数。总体看来,新时期,大学生男性榜样人物比例远大于女性榜样人物。

2.个性品质特征

从评选上年度人物的大学生事迹来看,大学生榜样人物可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1)艰苦奋斗型

评选上年度人物的大学生很多都是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优秀学生。如湖南怀化学院大学生洪战辉曾经说过,“苦难不是被人同情的,奋斗才是最重要的”。他在自身生活非常窘迫的情况下,依然坚持带着毫无血缘关系的妹妹上学。

(2)舍己为人型

榜样人物的高贵品质在于危急时刻舍身忘我的精神。如张华奋不顾身跳下粪坑去救老农、徐本禹放弃优越的大都市生活到边远山区支教。

(3)才华卓著型

在大学生榜样人物中,有一类特殊的群体。他们以卓越的才华取得非凡的成就,称为人们的楷模。如2005大学生年度美丽人物――智慧美女贺楠。她在2005年环球小姐中国赛区总决赛中气质出众,知识功底良好,使得知识女性的形象光彩照人。还有2005年大学生年度震撼人物――《千手观音》的手语主持人姜馨田。她在春晚直播节目中,用手语表达“爱是我们共同的语言”,感染了亿万观众。

五、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对于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就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赢得大学生,就赢得未来,因此党和国家对广大青年大学生高度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全社会都要关心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宣传、理论、新闻、文艺、出版等方面要坚持弘扬主旋律,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反映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先进典型和优秀大学生的先进事迹。”这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法和策略,体现了榜样教育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1.有利于引导和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从大学生的角度来讲,运用榜样教育,挖掘健康向上、全面发展的榜样案例,可以引导和鼓舞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从幼稚走向成熟的阶段。“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一些网友在网络上撰写“中国大学生九大缺点”等文章揭露当代大学生中出现的不良现象。诸如有些大学生生活腐化、盲目攀比、超前消费甚至浪费;有些大学生迷信拜金主义,一切向“钱”看,女大学生傍大款屡见不鲜;有些大学生学术意识淡薄,肆意抄袭拼凑学术论文,只为换取一张毕业证书……社会现象纷繁复杂,青年大学生置身其中,难辨真假甚至有时不知何去何从。教育者必须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各类榜样模范,引导大学生去伪存真,分清是非曲直,善恶美丑。利用榜样的力量,教育大学生勤俭节约、奋勇拼搏、刻苦钻研,帮助大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2.有利于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从高校角度来讲,科学合理地运用榜样教育可以丰富校园文化,进一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展开。学校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学校对大学生的教育尤为重要。针对大学生中出现的不良倾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保持敏锐而清醒的头脑。教育者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榜样教育形式,例如,学校可在各类校园图书杂志、校刊、院刊上撰写榜样事迹,宣传榜样,或者组织学生参观考察榜样故居,深入调研榜样事迹,或者举办各类座谈会、演讲比赛等大力宣传榜样。大学生榜样教育在校园的充分利用,丰富了校园文化建设,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和实效性,存进了校园的和谐发展。

3.有利于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从社会的角度来讲,充分运用榜样教育的示范和激励功能,开发大学生的人力资源,对于促进大学生就业和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现设具有极大地促进作用。榜样教育的目标就是将大学生塑造成具有榜样素质的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2007年全国道德模范群体中有11名是大学生,“大学生道德模范”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些模范大学生造福于人民,充分实现了自身的社会价值。他们的事迹激励鼓舞着无数青年大学生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参考文献:

[1]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2]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3]班杜拉著,郭占基等译.社会学习心理学[M].吉林教育出版社,1988.

[4]何东平、刘方生.论新时期的榜样教育[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0,(7).

[5]范中杰.论青少年榜样教育的时代特征[J].教育科学,2001.18,(2):49-50.

榜样人物事迹材料篇4

关键词:榜样教育;高标性;误区

      榜样教育法历来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之一。它是指通过树立先进典型,以先进人物的的先进思想、先进事迹为范例,教育人们提高思想认识、政治觉悟和思想品德的一种方法,又叫做示范教育法或典型教育法。榜样教育把抽象的说理教育变为通过活生生的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来进行教育,从而引起人们的思想感情的共鸣,引导人们去学习和效仿。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往往遇到这样的尴尬,即榜样没有起到预期的教育作用。深究其原因,还是由于我们在应用榜样教育过程中出现了偏差。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榜样选取的高标性。

一、确立典型教育的依据

确立典型教育的依据有两点。一是根据事物发展的不平衡规律提出的。事物的发展总是不平衡的。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人们的认识水平、思想观念的发展总有先进、中间和落后的差别,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状态。榜样是在同类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充分反映了历史前进和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榜样教育顺应了人们的竞争心理和不甘落后的心理,调动了人们潜在的向上的积极性,激发人们见贤思齐的能动性。二是依据人们的行为普遍地会受到模仿心理机制制约的规律提出的。人们自发的具有相互模范、重复别人行为的趋向。模仿是人的社会本性的表现之一,反映了社会环境对个人的影响。

于是,依据这两点,许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选取榜样时,往往会认为,榜样越先进越好,而且要“高、大、全”。他们认为,选取这样的榜样,就可以为引导受教育者树立起一个崇高的目标,进而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所以,榜样选取的标准越高,教育的效果就越好。殊不知,榜样教育法中榜样的选取绝非如此简单,它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内在原则。简单的高标性,只能把榜样教育引入误区。

二、榜样教育高标性的失误

首先,从客观特点来看,榜样应具有可接近性,使受教育者感到有相似条件可以学。榜样的作用,在于让受教育者学习模仿,而要能够让多数受教育者可以做到榜样的事迹,就不应该让榜样的事迹遥不可及。那种遥不可及的榜样只能让受教育者当作虚无缥缈的“神”,觉得不真实,甚至会让受教育者在榜样面前自惭形秽,对自己失去信心。从主观状况来说,受教育者要具备把榜样看成某种信念的体现者,并认为符合自己的选择条件。一个榜样,所体现的精神一定要明确而具体,而且要符合受教育者的需要。我国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国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过许多英雄榜样人物。当我们渐渐远离那些动荡和战争岁月,进入安宁平和的和平时期,多元化的社会价值观念已使得一些传统的英雄榜样形象面临着尴尬。过去我们在宣传典型人物时,习惯于将其“神化”,把他们塑造成顶天立地、巍然耸立的大无畏形象,使之成为一种完美道德的化身。高大是高大了,但是高耸入云,给人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感觉,让人觉得距离遥远,无从感触,更难以接受“感化”。黄继光、刘胡兰、邱少云等英雄榜样,固然可歌可泣可敬可爱,但作为全社会的行为典范,其“可学性”却不强。可见,榜样的高标性,只能使榜样无法企及,只能作为一部分人夸夸其谈的进行无效教育的“伪榜样”。正如一个道德的标准,如果他不能使大部分人可以做到,而只是很少一部分人进行道德自我标榜的工具,那它就是“伪道德”。

其次,榜样教育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实事求是。先进榜样是生活中的人,人无完人,所以在总结树立榜样时就一定要实事求是,一分为二,不能弄虚作假,言过其实。而现实中树立的很多高标榜样,则被宣传为完美无缺,不能有任何缺点,甚至被任意拔高。这本来是出于榜样的教育性的考虑,反而适得其反。虚假的宣传,一旦被受教育者发现,那么不但期望的教育效果达不到,而且会使受教育者感到自己被愚弄了,教育者教育素质有问题,社会风气差,反而会走向反面。实际上,榜样的宣传越真实贴切、越接近原型,就越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才会使人感到亲切、可学、愿意学,而不是感觉不真实,或是“可敬不可亲,可敬不可学”,敬而远之。比如,过去对雷锋的宣传,全部都是对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的正面宣扬,不能有半点有损其为人民服务的高大形象的宣传。但是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有关雷锋日常生活的资料和实物被披露、展出,人们才慢慢发现,其实雷锋也有着和一般人一样的许多特质。于是,在雷锋面前,我们不再自卑,不再以为自己永远无法做到像他那样,而是把他当作比自己先进、但是又和自己具有很多相似性的榜样来学习。在这种条件下,受教育者既愿意向雷锋学习,也会更积极地在生活中体现出来。

再次,榜样教育的高标性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榜样的普遍化,把榜样不区分对象、甚至在全社会进行推广宣传。这就忽视了榜样行为的背景因素。榜样是一定的具体社会生活条件的产物,是历史性与现实性的统一,榜样的成长以及榜样的行为表现都具有一定的生活背景、制度背景与行为情境。如果忽视这一点,在教育过程中使榜样及其行为脱离其具体的情境,走向普遍化、概念化,会使受教育者无法真正理解榜样的精神实质,甚至会对一部分人产生消极影响;同时,这种使现实的人抽象化的做法,还会使榜样丧失感染力、示范性和可学性。比如前些年对徐洪刚的宣传,就是全社会性的,不管是工厂、学校,还是政府、军队都在进行徐洪刚的榜样教育。但实际上,徐洪刚的见义勇为对一些人是不适用的,比如儿童和青少年。因为他们的心智还不成熟,身体发育也不成熟,如果像徐洪刚那样见义勇为的话,只能是无谓的牺牲。见义勇为、勇斗歹徒,这只能是成人的事情。

三、教育榜样选取的注意事项

教育榜样选取的高标性,不但达不到预期效果,还可能会适得其反。因此,在选取教育榜样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教育榜样要贴近生活、贴近现实。榜样的作用,在于让受教育者学习和模仿,而 要能够让多数受教育者可以做到榜样的事迹,就不应该让榜样的事迹遥不可及。那种遥不可及的榜样只能让受教育者当作虚无缥缈的“神”,觉得不真实,甚至会让受教育者在榜样面前自惭形秽,对自己失去信心。从主观状况来说,受教育者要具备把榜样看成某种信念的体现者,并认为符合自己的选择条件。一个榜样,所体现的精神一定要明确而具体,而且要符合受教育者的需要。所以我们提供的榜样应具有时代性、多样性,榜样离学生生活时代和生活环境越近越具有感召力。

其次,宣传榜样要实事求是,注意真实性。榜样是一定社会生活条件的产物,必然会在多方面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因此,榜样的行为可能呈现出多元取向,有其不完美的一面,在教育过程中既不能有意识地遮掩其缺点,进行片面性宣传,也不能盯住其缺点不放,忽视榜样先进性的一面。所以,进行榜样教育,在宣传榜样的先进典型事迹时,必须同时对其类似于一般人的一些状况进行宣传,甚至他的小缺点也不应该隐瞒,而要实事求是地说出来。这既是本着对受教育者关心和负责、利于其成长的态度,也是本着对榜样关心爱护、以免其骄傲自满不求进步的宗旨。

再次,所以,榜样教育还要遵循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选择榜样教育的具体策略。在榜样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对榜样的接受。这些个体差异包括年龄、阅历、知识范围、职业特征、已确立的价值观念体系等等。以价值观念体系上的个体差异为例:如果受教育者尚未确立价值观念体系,在榜样教育中宜将行为模式的习得与行为习惯的养成作为其价值观念确立的一个重要途径,榜样教育可采取策略的范围较宽,但价值观批评的方式不宜采用,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尽量避免与教育目标相悖的榜样信息;如果受教育者已经确立一种与榜样所内含的主导精神相一致的价值观念,榜样教育的作用无非是“锦上添花”,使其价值观念体系进一步稳固和强化,这时如果教育者注意发现受教育者的优秀行为并加以褒奖,同时将他树立为他人学习的榜样,往往能起到“一箭双雕”的积极作用;在部分人那里,也存在既有的价值观念体系与榜样教育的目标相悖的情况,由于原有的价值观念对榜样教育具有强烈的排斥力,因此更需要个别性的纠偏教育。

小结:榜样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之一,一定要运用得当,榜样的选取要实事求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并且要根据受教育者的不同状况选取不同的榜样。只有如此,才能实现榜样教育的应有作用。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2]祖嘉合.《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戴锐.《榜样教育的有效性与科学化》[J].教育研究.2002年(08)

[4]檀满仓.《榜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J].中国教师.2006年(07)

榜样人物事迹材料篇5

感动校园人物策划书感动是情感的共鸣,感动是心灵的相通,感动校园人物评选就是让我们去发现、体验校园的“感动”,并且让校园在感动中发展、精神在感动中升华、社会在感动中进步。至诚大爱就在我们身边,像涓涓细流,滋润我们的心灵;良好品行大隐于市,像一缕春风,温暖我们的身心。感动大爱、感动品行,让感动见证我们前行。“感动校园”人物评选,将开启学校文化、校园文明的一盏明灯。见贤思齐,积淀感动,让我们感受身边的感动,让感动涤荡我们的心灵!

作为“厚德、活泼、自信、拼搏、务实、好学”的利津县第二实验学校人,为了确立学校文化的品牌、丰富学校文化的内涵、具化学校文化的特色,经学校研究,决定在全校范围内举办首届“感动校园”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旨在进一步高举道德的旗帜,培育认真执教、甘于奉献、善于合作的职业精神,倡导加强管理、精于业务、勤于学习的职业氛围,宣扬努力拼搏、勇于奉献、爱生如子的职业品质,努力把我校创建成为具有文化品牌、办学特色、质量一流的齐鲁名校。

20xx“感动校园”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已全面启动,20xx年度中,谁将感动校园,感动你我,我们拭目以待!

一、活动名称

利津县第二实验学校首届“感动校园”年度人物评选活动

二、活动主题

1、活动主题:平凡孕育辉煌 榜样凝聚力量

2、活动口号:发现感动,表达感动,传达感动,共享感动

三、活动组织

1、主办单位:利津县第二实验学校校委会

2、承办单位:各处室、各级部、各社团

3、活动时间:20xx年10—20xx年1月

四、活动方案

20xx年10月28日《利津县第二实验学校“感动校园” 20xx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方案》。

五、组织机构:

评审团

1、人员组成:班子成员代表,处室、级部代表,家委会代表;

2、办公地点:接待室

工作组

1、组长:王主席 崔主任

2、组员:各处室、各级部、社团代表;

3、办公地点:活动室

六﹑推荐方法

1、采用组织推荐和自荐相结合的方法,对象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团体,并认真填写“感动校园”20xx年度人物评选推(自)荐表。

2、以各处室、各级部为单位征集材料,组织“感动校园”年度人物的推选工作,按所分配名额推荐候选人参加学校评选。

3、个人自荐的,可以把材料直接交评审团办公室。

4、组织“感动校园”年度人物候选人详细材料,包括个人(团体)简介、生活照(电子档)、主要事迹材料的纸质文档和电子文档。(见附表)

5、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七、评选规则

(一)、名额分配

候选人推选:每个处室一人,每个年级一人,个人自荐不限名额

(二)、参评团体

处室、年级、教研组、社团(学生会、各类协会和活动团队)等表现突出的均可具有被评选资格。

(三)、奖项设立

1、获奖人(团体)共6名

2、对获奖的个人和团体授予奖杯、奖品、证书。

3、设提名奖若干。

八、组织评审

1、组织材料:候选人材料分纸质和电子版两种,于20xx年11月10日上报评选工作组;

2、初评:由评审团初选,确定 “感动校园”年度人物实际当选人数的1.5倍为候选人名单,20xx年11月18日公布;

3、20xx年12月16日公布“感动校园”年度人物,评选结果公示一周。

4、投票

(1)教师投票:全校教师均可投票,每人限投一票。

(2)学生投票:学生代表若干人投票,每人限投一票。

(3)网络投票:每人在微信上限投一票,多投无效。

(4)校委会成员投票

(5)评审团投票

5、计分:有工作组依据教师投票权重30%,学生投票权重20%,班子成员投票权重10%,网上投票权重10%,评审团评审权重30%计分。按总分依次评出利津县第二实验学校“感动校园”年度人物荣誉称号、“感动校园”年度人物提名奖荣誉称号。

6、评审团复审:认真核对材料的真实性和感动程度,对弄虚作假者取消评选资格,确定最终结果。。

九、表彰及安排

1、联系文明办、记者采访;校刊校报采访;“感动校园”年度人物事迹情景剧编排,报告会预选人员推荐等事宜。

2、起草颁奖词。

3、表彰奖励大会及事迹报告会准备工作

(1)时间:临时通知

(2)地点:临时通知

(3)礼仪:校文体组负责;

(4)颁奖嘉宾:待定

(5)其他

4、班子成员走访“感动校园”年度人物家庭

春节期间班子成员走访“感动校园”年度人物家庭,旨在弘扬榜样精神,宣传学校爱教护教的传统,增强家庭支持教育,理解教师,奉献教育的信念。

5.其他

十、注意事项

1、各相关部门要开好专题讨论会、动员会,特别是各班要利用主题班会课等,认真组织宣传,切实做好感动校园人物推荐申报工作并按时上报推荐材料。

2、所有上报材料班各部门负责人要认真审稿,可以请相关老师帮助酝酿,确保材料真实、感人,严禁马虎了事、走过场。

3、初审后的候选人材料须以电子稿形式重新审核上交,并配以电子或者纸质照片,届时工作组另行通知。

榜样人物事迹材料篇6

一、历史人物+激励: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当前,多元化的社会环境、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中学生信息@取的渠道日益多样化,但一些不正确的思想观念,也在逐步渗透并腐蚀着中学生。时代元素的多元化,历史文化中榜样力量的弱化,不利于学生正确历史观的培养。用历史伟人树立榜样力量,就是为学生重塑正确的道德价值观、思想道德认识,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使其形成规范的思想道德。这些,对于培养中学生正确的历史观,都是必要的更是重要的途径。因此,在实际的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将历史人物事迹渗透到教学内容之中,让学生在对历史人物的认识中,掌握历史知识,以更加正确的视角认识历史,并将历史名人作为榜样,树立在心中。

例如,在《抗战的胜利》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向学生展示抗战民族英雄的光辉事迹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并了解那段悲壮的、屈辱的历史,让学生树立为振兴中华而努力的自信心。通过让学生观看视频影像,让学生通过那白发苍苍的老兵,那背后为战争而作出巨大牺牲的老前辈,以更加真切的情感,去认识并感受那段抗日战争史,在心中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历史人物是鲜活的,以榜样的力量活在学生的心中,时刻提醒学生历史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前进力,不容蔑视与篡改。正确的历史观,是自我发展的内在需求,更是民族复兴、国家昌盛的重要基础。

二、历史故事+引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丰富的历史内容,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故事,而这些历史故事就可以是历史教学的材料,用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历史上“贞观之治”的大唐盛世、“康乾盛世”的缔造、风雨飘扬的八年抗战史,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楚地、全面地认识历史。历史故事的张力、中学生情感的投入,两者在课堂教学中形成碰撞,对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非常重要。对于历史故事不是听听而已,更多的是要在历史故事中得到启发,受到思想上的熏陶,从而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去认识历史,明白历史背后的精神文化。

例如,在《香港和澳门回归》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回归路程”中发生的历史故事,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更加系统、全面地认识历史,感受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平统一背后的辛酸。历史在前进,离开母亲怀抱百年之久的香港,在一路坎坷中是一步步走来,与祖国一起面向未来。通过观看香港回归纪录片,让学生从纪录片中的点滴故事中,了解历史,感受身为中华儿女的那份自豪感、那份沉甸甸的历史责任感,这些情感与历史元素的交织,让学生在正确的历史观中热爱祖国。

榜样人物事迹材料篇7

把党的崇高理想和先进典型模范事迹结合在一起,具有较强的思想性、艺术性,既展现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的执着坚守,又紧贴时代要求,彰显当代共产党人“继续前进”的昂扬风貌,是开展党员教育的生动教材。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专题节目榜样观后心得资料,提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专题节目榜样观后心得一

为推进“两学一做”学教育工作深入开展,营造团结鼓劲、弘扬正气的浓厚氛围。

xx日下午,陈古镇组织全体镇干部在党委会议室观看学由中央组织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录制了反映全国“两优一先”典型事迹的专题节目《榜样》。

专题节目《榜样》以“向榜样看齐、做合格党员”为主题,通过典型访谈、老党员现场讲述、先进事迹再现等形式,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为民务实担当、勤勉敬业奉献的精神风采。

该节目用故事讲道理,把党的崇高理想和先进典型模范事迹结合在一起,具有较强的思想性、艺术性,既展现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的执着坚守,又紧贴时代要求,彰显当代共产党人“继续前进”的昂扬风貌,是开展党员教育的生动教材。

观看节目后,全体镇干部一致表示将向身边的榜样看齐,争做合格党员,不忘初心,继续做好基层工作,服务于群众。

党委书记强调要把组织学专题节目《榜样》作为全镇xx个基层党支部开展“两学一做”学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与学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党的xx届六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采取集中观看、座谈交流、撰写观后感和学体会等形式,确保学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专题节目榜样观后心得二

有这么一群人,成为十三亿人民心目中的榜样,他们是时代的先锋,是全国基层优秀党组织,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在他(她)们中间,有到边远山区支教36年,点燃山里孩子追求知识和理想的.人民教师——支娟;

有革命先烈方志敏的后人——优秀共产党员方梅;有创造奇迹的大国工匠——李万君;

有全国第一个组建农民工党委,给广大农民工党员过政治生日,为救助身患重病的农民工入党积极分子,提供帮扶的优秀基层党组织——河北省驻京流动党工委;

有危急时刻救下轻生跳楼妇女,潜伏深入特大跨境贩毒集团,成功破获特大贩毒案件的人民警察——李贝;

有94岁高龄,还活跃在救治重大疾病患者手术台的人民军医——吴孟超;有攻克技术巅峰的王恩东科技创新工作者团队……。

榜样的故事,朴素感人的话语,对祖国人民深厚真挚的爱,感动着台下不时擦拭泪水的观众;同时,榜样的正能量以充电式的速度,激励着无数在电视机前的我。

19岁支教山区,退休后,还躬身在山区教育岗位的教师支娟,她告诉我们:“我不是仅传播知识,是在传播山区孩子的希望;我不是有希望才选择坚守,只是因为只有坚守才有希望;节目主持综合评价,是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她不是一位合格的母亲(自己的时间用来关爱留守儿童和学生的学习生活,没有时间照顾女儿和家人),用握着粉笔的手,撑起了山里孩子理想的天空,她的手印传递着“奉献”的力量。

执着电銲工作30多年的共产党员,李万君带领自己的电銲团队,热心在为国贡献的岗位上;他把自己当作祖国忠诚的士兵,銲枪比作钢枪,他要用銲枪为国为党为集体,创造更多的业绩,他的手印传递着“坚守”的力量。

救助吸毒者,抢救轻生妇女的生命,破获特大跨境贩毒案,成功抓获贩毒集团成员的人民警察李贝,让全国人民看到巾帼英雄的真实容颜;观看的多数女同志为她的故事感动流泪,男同志为她的事迹动容感动着;李贝的手印传递着“担当”力量。

全国优秀基层党组织、优秀基层共产党员们的感人故事,还有很多未在银屏上展现,却激起了大家对他(她)们无限的兴趣和崇敬,河北省驻京流动党工委优秀共产党员苗根水的手印传递着“作为”的力量;王恩东科技创新工作者团队,他的手印传递着“创新”的力量;三沙市南海“琼沙3号”轮全国优秀基层党组织,三沙市第一届人大代表、“琼沙3号”轮党支部书记刘学军,他们的手印传递着“责任”的力量。

奉献、坚守、作为、担当、责任,这些词感动着亿万人民,感动着无数热爱祖国、热爱党的事业、热爱着实践美丽中国梦的中国人;平凡的人,创造出不平凡的事业;榜样演绎释放的是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精神力量。

平凡的我,为榜样的事迹感动着,心中涌动着追寻榜样们的足迹,继承榜样们的精神力量,激励着我们在建设美丽中国的征程中不断前进!

专题节目榜样观后心得三

近日,中央组织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录制的《榜样》专题节目上映。

一幕幕场景,一个个人物、一句句真言,令人震撼,发人深省。

党性是人生进退、事业兴衰的“压舱石”。

心中有党,是一个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也是党性过硬的体现。

心中有党,才能坚定理想信仰,永不迷失方向。

党员干部一旦心有旁骛、三心二意,觉悟就会倒退,就会心生杂念,意志开始松懈,逐渐走上自我放纵、甚至与民夺利的不归路。

看看全国优秀县委书记、优秀共产党员的信仰之路,再看看“大老虎、小苍蝇”们的惨痛教训,就知道党性的重要性。

要做到心中有党,其实并不抽象。

看看经常谈到的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就不难理解,怎么想、怎么做才叫心中有党。

学先进、看齐榜样,首先要学他们在理想信念、言行举止、道德品行等的纯洁性、先进性,努力做到“心中有党”而毫不动摇。

对党绝对忠诚。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焦裕禄的一生,就是一心为党和人民工作,对党忠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的奋斗史。

强调,要把牢政治方向,强化组织意识,时刻想到自己是党的人,时刻不忘自己对党应尽的义务和责任,相信组织、依靠组织、服从组织,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

今年是建党95周年,也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这些胜利的取得,靠的正是先贤前辈们用无比忠诚的信仰、革命必胜的信念、牺牲自我的奉献精神,不断战胜了数不尽的困难和风险。

敢担当勇作为。

“先祭谷公,后祭祖宗”。

谷文昌在群里心里的分量来自哪里?有两点事迹比较感人,一是不怕困难,苦战风沙十余载,把“神仙也难治”的荒岛变成海上绿洲;二是不怕政治风险,建议被国m党抓走壮丁的家属,从“敌伪家属”改为“兵灾家属”,赢得了人心。

指出:“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

勇担当、敢作为,是共产党人的的鲜明品格,也是成就事业的基本要求。

组织评价干部的一条重要标准,就是看其办事不办事,解不解决问题。

塑造高尚品行。

生前手里有权,却不为自己和子女谋半分利。

党员干部应该像杨善洲这样,用一生的执着,守护着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

重品行才能行稳致远。

儒家文化,非常崇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把塑造高尚的道德品行作为永恒主题、终身追求,带头恪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带动他人。

专题节目榜样观后心得四

xx日,中央组织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录制的“两优一先”“两学一做”特别节目《榜样》一经播出,就收获了广泛好评。

节目邀请了10位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基层党组织代表来诠释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为民实干担当、勤勉敬业奉献的精神风采。

他们职业各有不同,信仰却始终如一,以榜样的力量引领前行。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相同的信仰。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伟大的成功,有许许多多的成功经验值得总结,但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宗旨,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法宝。

为什么共产党能够把那么多的优秀志士聚集在一起?而且肝胆相照、患难与共?为什么有那么多优秀的共产党员为革命的胜利前赴后继、抛头颅、洒热血?为什么共产党和她领导的军队能经受任何艰难困苦的挑战和失败挫折的考验,百折不挠地走向最后的胜利?因为他们心中有一个崇高的'信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只要民族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需要,他们赴汤蹈火亦在所不辞!

不忘初心才能砥砺前行。

初心是起点时心怀的承诺与信念,是困境时履行的责任与担当。

居安而思危,我们都有理想,也曾豪情万丈。

如何在复杂纷扰的世界,保持初心,防止迷失和麻木?人最怕的是心死的尸位素餐,那样整个生活便是一潭死水,整个民族没有朝气。

奋斗与理想这两个最可爱的天使都会离你远去,还有谁愿意靠近?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辉煌,也不能忘记过去,更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榜样力量引领我们勇往直前!榜样有着比普通人更高尚的精神境界、更坚定的理想信念、更坚强的政治信仰。

因此,榜样的力量,是一种无形的力量。

和平时期,雷锋、焦裕禄、王进喜、孔繁森……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事迹,激励一代代继续向前。

当下,又有《榜样》10位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基层党组织代表,引领我们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勇前行!

榜样人物事迹材料篇8

【关键词】优秀大学毕业生 高校思政教育 精神反哺

近来,越来越多的优秀大学毕业生走进基层服务群众,又或在企业里面发挥自己的才干,又或自主创业实现人生理想。当他们获得一定成功的时候,则以不同的方式报答母校和社会。

一、优秀大学毕业生含义界定

(一)学校根据在校情况评定的“优秀毕业生”。每当毕业季的时候,学校或者省里面都会根据毕业生在校的表现情况评定“优秀毕业生”。国家有统一的标准,相应每个学校也根据国家大政方针制定适合学校内部的评定细则。“品学兼优”这是优秀毕业生最根本的法则,是为选出德智体美综合突出的校园模范。

(二)社会根据对社会贡献程度界定的“优秀毕业生”。当高校学子毕业后,则进入社会开始新一轮的生活体验。经过时间的沉淀,会在创业、从政、教育、科技、文艺等方面展示自己的特长,成为一方面或者多方面的成功者,将会对社会作出不同程度的贡献,这就是社会认定的“优秀毕业生”。所以,“优秀毕业生”的含义可以概括为:在学校或者社会上取得成功(在学校必须品学兼优或者在社会上某一方对社会作出巨大贡献)的大学毕业生。学校评定的“优秀毕业生”不一定在社会上具有很大作为,一般的毕业生有可能会成为社会认同的“优秀毕业生”。

二、反哺的内涵及反哺社会的方式

(一)反哺的内涵。反哺基本内涵是:指动物长大以后,反过来对父母养老。“嗟斯乌之克孝兮,心识养而知慕;同蓼莪之报德兮,怀凯风之至素;雏既壮而能飞兮,乃衔食而反哺”。简而言之,反哺即是对本身具有养育之恩的父母或者社会的一种赡养和反馈。

(二)反哺社会的方式

1.物质财富的反哺。不论是对父母、母校或者社会,主要的反哺方式是物质财富经济方面的反哺。作为子女最直接的反哺是用金钱多少来作为衡量标准;作为优秀学子直接的反哺是出资成立奖学金、修建教学楼、图书馆、学校等。这是从物质方面回赠了父母、母校或者社会。

2.精神的反哺。在精神方面的反哺似乎还更加欠缺一些。父母可能更多希望自己的子女常回家看看,或者时常可以互通电话,父母这些希望不是束缚,而是关心爱护孩子的同时获得心灵深处精神上的责任与满足。精神反哺运用到教育教学中,优秀大学毕业生的精神反哺:主要指的是一种文化、精神方面的教育影响;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影响。让学生在面对困难与挫折的时候,有一个依靠、有一个指引、有一个沟通、有一个榜样。

三、精神反哺的方式方法

(一)知名、杰出、优秀校友(毕业生)论坛。定期的举办知名、杰出、优秀校友(毕业生)论坛(下文中的知名、杰出、优秀校友等亦是优秀毕业生之意),或者邀请这些成功的校友回母校进行经验交流,重大节日邀请杰出成功校友,甚至我们可以开设《优秀校友论坛》课程(可以借鉴北京师范大学知名校友论坛通识选修课)。我们利用这些优秀校友的事迹、优秀品德、成就经验对在校同学进行德育、专业教育、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教育。通过这些杰出校友们的演讲报告,能够给予同学们的感动、教育、启示和由此改变观念,树立信心与勇气。特别是学长们在面对严峻的困难和挫折时冷静的思考、沉着与妥善的处理,对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能起到特别现实的指导意义。

(二)建立优秀校友簿、优秀校友事迹材料库。可以分为创业篇、从政篇、教育篇、科技篇、文艺篇等等建立优秀校友簿、优秀校友事迹材料库。在优秀校友簿、优秀校友事迹材料库中可以找到和同学相应职业规划的榜样,让更多的同学拥有成才、成功的归宿感。通过纸质、电子文本的形式建立优秀校友簿、优秀校友事迹材料库。这样,可以让学生随时查阅优秀校友事迹,指导自己人生规划,鼓励学生追求成功,是学生宝贵的精神财富。学校在开学招生开始的时候:应该与学生手册一起,每一名同学发一本相应大学杰出校友录。相信这本杰出校友录的精神力量无可估量。

(三)优秀校友励志名言、书籍、宣传片。高校的辅导员或者是思想政治方面的老师在时间、精力上都是有限的,我们应该拥有一些什么东西,才可以让学生自觉的具有激情、积极性去面对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呢?其实,学生不仅需要现实中的朋友,还需要一些精神上的“朋友”。高等学校应该拥有自己学校优秀毕业生的励志书籍、宣传片、名言等,通过这些隐性、无意识的方式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四、精神反哺的作用

(一)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补充。新时期新阶段,大学生的思想活跃、兴趣爱好、社会热点变化多端,大学生的兴奋点也不断发生变化。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与途径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通过优秀毕业生典型的塑造,并使其反哺思想政治教育,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多层面多角度的有效补充。

(二)对学生的充分尊重。“以人为本”的教育核心转变是对学生的充分尊重,教育反哺正是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理解学生的个性,重视学生的情感,欣赏学生的优点,激发学生的潜能。通过沟通,互动式、多层面地解决学生存在的困惑与问题。

(三)利于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建立。建立和谐校园、和谐社会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之义。大学生有了精神向导,有了奋斗目标,就会自觉的积极进取,通过学习实践努力向杰出校友前辈看齐。这样的氛围之中,校园事故大大的降低,利于班风学风校风建设,利于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建立。

新时期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实时更新观念,改变以“课堂与说教”为唯一形式的教育模式,以各种创新的活动为载体,通过多层面、多渠道地对学生进行影响,通过平等、互动式的教育,科学引导学生。开阔他们的视野,帮助他们积累广博的知识,活跃学生创新的思想。充分挖掘、开展、利用优秀大学毕业生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精神反哺,让优秀毕业生成为在校学生的一种精神领袖,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前进榜样。

参考文献:

[1](唐)徐坚等著.《初学记》30卷[M].北京:中华书局,1962,第732――733页.

[2]四川省教育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案例(2011)[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2

[3]郭莉.优秀大学毕业生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反哺作用研究[J].学理论,2009(12)

[4]史和平.选聘优秀大学毕业生任“村官”的做法和成效[J].党建研究,2007(08)

作者简介:

上一篇:站务员事迹材料范文 下一篇:销售技巧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