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守所条例范文

时间:2023-11-19 14:23:55

看守所条例

看守所条例篇1

看守所问题是大陆司法体系上的一个绳结,现行司法体系的诸多弊病如刑讯逼供导致“躲猫猫死”、侦羁不分、超期羁押皆需由此解开。法律界就此提出了加强律师介入、移交司法部管理、纳入公民巡视等诸多设想。而近日由公安部起草的《看守所条例》修订草案表明,公安部力图将看守所改革的范围限定于公安系统内部微调。而“看守所分所”现象亦令人忧心。

3月初,大陆《看守所条例》修订草案由公安部上报国务院法制办。对于前期参与研讨的北京市律师协会宪法委员会副主任魏汝久来说,草案的内容差强人意。 大陆看守所内犯罪嫌疑人集体学习。

“公安部采纳了律师界的部分建议,可以说是一种微调。”魏汝久说,一些关键环节诸如侦羁分离、律师会见权仍有待突破,学者建议稿中的诸种改革设想也未获体现,草案最终由公安部执笔。

而看守所脱离公安局交由司法局管辖等话题,也在“躲猫猫死”一类事件的背景下持续发酵。

最实质性的方面没有修改

从2007年开始,北京市律协呼吁修改现行的《看守所条例》,他们认为条例沿用20多年至今没有任何变化,其中全文仅仅52个条款,很多内容明显滞后于时代,并违背当前社会的法治原则。

去年以来,公安部组织专家、学者、律师多次讨论和参与修订《看守所条例》。前期参与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律系教授周欣说,目前修订更多的是针对被羁押人权益保障。在修订草案中,羁押对象称谓全部变化,“人犯”被替换成“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罪犯”。同时修订草案增加了保障人权的条款,对刑讯逼供和超期羁押严重侵害犯罪嫌疑人合法权益的情况,公安部将予以遏制和根除。 2009年2月20日,云南晋宁县,“躲猫猫”调查委员会进入监狱现场调查。

在修订草案中,看守所的性质与任务更加明确,包括看守所应该根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具体情形制定科学的羁押和管理方式,保障在押人员的生活、卫生条件,安排适当的劳动、文体活动和心理治疗,

为防范超期羁押,草案规定:“看守所对于超期羁押的在押人员应当拒绝办案机关的提讯与提解。”这一条对于根除超期羁押的顽症相当重要,也是本次修订中少数具有强制性的条款。为解决滥用异地羁押带来的弊端,草案还规定,“跨县级以上行政区域异地羁押的,需凭两地共同的上一级公安机关的审批手续收押。”

但对于律师会见权的保障,修订草案并没有贯彻《律师法》的规定,而是沿袭了《刑事诉讼法》中会见须经批准的做法。类似未竟的改革还包括“羁押场所巡视员制度”、“在押人员投诉处理机制”等,这些设想停留在学者建议案中,在草案中未获表现。

北京律协20多名律师准备下半年另出一份建议稿,他们吁请条例的修改不能仅用“一家之言”。

“条例的修改虽然往前迈了一步,但这些方面都不是最实质性的。”周欣认为,条例修改不彻底,将来一旦遇上专项斗争或因政治形势需要出现的严打运动,看守所备受诟病的痼疾很容易旧病复发。

监督体制内外有别

河南三门峡一名已被释放的犯罪嫌疑人在回忆看守所经历时说:“一个人无论什么原因进了看守所就像进了生死关一样,纸面上的权利没有保障。”

魏汝久调研时发现看守所两个问题最严重:一个超期羁押,一个刑讯逼供。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监所管理厅提供的资料,看守所中还存在着其他问题,如:对不符合留所服刑规定的已决犯,对有技术的已决犯,看守所由于利益驱使擅自将其留所服刑,役使其创造产值等。

“躲猫猫”事件发生后不久,中国发表《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其中在“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保障”部分以大篇幅谈及看守所保障在押人员权益的举措。此后公安部的态度转趋积极。

2010年9月,公安部和中央综合办联合组成了四个联合检查组,对全国多地看守所进行大检查。通过对在押人员死亡事件的倒查等,各地看守所共清理出2000多名“牢头狱霸”。

今年3月9日,公安部监所管理局局长赵春光接受法制网采访时介绍,公安机关今后将全力打造“阳光监所”。据他介绍,2011年底前三级以上看守所将全部对社会开放。但法律界人士担心这种开放的程度。

2008年,中国人民大学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任陈卫东率先在吉林省辽源市试点“羁押场所独立巡视制度”,组织社会公众代表队对市、县两级羁押场所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巡视,约谈嫌疑人,重点查看对侦查、阶段的被羁押人的监管情况是否合法。巡视员若发现问题可向羁押场所主管机关进行反馈,若未获及时回应,可向社会曝光。

“这本来是一个非常好的试点,但搞了3年,最近却因没有向上报批被公安部门勒令叫停。”陈卫东很遗憾地说,这个构思来自于英国的羁押场所巡视员制度。

魏认为,看守所缺乏真正有效的监督机制。尽管有驻所检察官监督,“但他们和看守所民警同吃同住,只要不当面打人就好。”现行条例对于检察监督的后果缺乏明确规定,导致监督失效。

赵春光曾介绍,公安部正在推广提讯室安装同步录音录像设备,进一步规范提讯室隔离网设置和侦查部门因侦查需要提解在押人员出所行为,以多种举措防止发生刑讯逼供。2010年,全国看守所被监管人员非正常死亡同比下降62.5%。

“这种物理方法确实在短期内可能会有一定成效,但不是长效机制。”周欣说。

划归司法部管理?

中国政法大学诉讼学研究中心主任樊崇义近年受公安部监管局邀请,在全国各地对监管局长进行培训。

“看守所究竟是干什么的?看守所是为整个刑事诉讼看守的?还是为侦查看守的?”樊崇义说,他经常提醒监管局长们这个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针对发达地区和欠发展地区的两份调研报告均显示,看守所依然承担着深挖犯罪的职能,且为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上海市司法机关联合发文的一个规定也显示,在看守所里,公安机关大量使用“狱侦”贴靠人员,对被羁押人员进行刑事侦查。

“看守所只是承担保障刑事诉讼顺利进行的职能,没有深挖犯罪的职能和义务。”周欣认为,条例修改最关键的问题是彻底使看守所回归到羁押场所,还原看守所的本质,将其看守职能与侦查职能分离。

专家透露,公安部已经开始将预审,羁押机构分离及领导分离。但在一个系统内,看守所“侦羁合一”的现有体制能否被打破还不得而知。

周欣说,现在主要有三种改革意见:一是从公安机关剥离,由司法行政机关负责,最主要的是只发挥管理功能、人权保障功能;二是内部分离,留在公安机关内部,还是考虑有一定侦查职能和作用,但是又要考虑相对阳光性和监督性。第三种意见则是维持现状,但要增加监管力度,公安部现在可能更倾向于第三种方案。

2010年10月23日,北京律协在关于条例修改的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和律师建议看守所由司法局主管,职能中立和服务化,让看守所服务于整个刑事诉讼程序。

“看守所交给司法部,99%以上的刑讯逼供问题都能解决。”司法部研究室主任王公义此次在草案征求意见时明确提出,将看守所移交司法部管理。

1983年监狱制度改革时,中央政法委就曾考虑将看守所与监狱一同移交给司法行政部门管理,但当时赶上严打运动,司法部又刚刚成立,最终的决定是先将监狱交由司法行政部门管理。

由公安机关自主管理、自行管辖的看守所管理机制再一次被延续下来,1990年国务院颁布的《看守所条例》,以行政法规确立了目前这种看守所的管理体制。

王公义说,司法部在中共十六大之后曾向中央提交了正式意见,要求将看守所交给司法部管理。时任司法部部长张福森表示,看守所归公安管理,不符合权力相互制约、公平公正的原则。但目前,司法部没有公开发表意见。

王公义称,像1983年监狱体制改革那样,看守所回归到司法部在操作上并不难。“但现在公安部门还不想放手。以前可以随时抓随时审,移交司法部后,他们晚上不能审,周末不能审,破案受很大限制。”

“这涉及到公安机关与司法行政部门权力的重新调整,需要高层的权衡和决定。”樊崇义认为,高层目前的阻力主要来自社会治安问题,安全思维重于法律思维。

看守所“分所”

魏汝久在调研中发现,在看守所之外还存在大量的“看守所分所”。

他曾经手的一起刑事案,犯罪嫌疑人被关在警犬训练基地、警用装备仓库、招待所等地。庭审时,他提出由于关押地点不合法,导致取证不合法。当时检察院提交书面说明称,这是“看守所分所”。

事实上,除了公安部下属公安机关之外,国家安全机构、国家企业、事业系统公安机关,诸如铁道、交通、林业、民航等系统的县级以上公安机关纷纷设置了看守所,大军区也设置看守所,

此外,纪委系统亦有自己的“办案点”或“办案基地”等羁押场所。

北京律协军事法专业委员会陈洪忠律师近年发现,一些异地关押或秘密关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关在军队看守所里。

让他担忧的是,现在一些地方“人犯”不光侦查阶段被关在部队看守所,包括审查、审理阶段,还是关在部队看守所。

看守所条例篇2

一、 政治文明的涵义

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中的“政治文明”条目:政治文明,即“人们改造社会所获得的政治成果的总和。一般表现为人们在一定的社会形态中关于民主、自由、平等、解放的实现程度。在人类历史上,代表生产力发展方向的先进阶级,通过对社会革命改造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建立新的社会形态。在新的社会形态里,统治阶级为了实现自己的社会政治统治,需要建立与生产力、生产关系状况相适应的社会政治制度、法律制度、民主制度。在这些制度中,人们的民主、自由、平等的权利实现程度相应获得新的提高,这就是政治文明进步。”

通过对这段话的辨析,结合对历史上政治文明概念的变迁的考察,我们可以概括出政治文明涵义的基本要素:

第一, 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整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 政治意识、制度文明和法治文明等只是政治文明的构成因素,不能代替政治文明;

第三, 政治文明与政治文化有较多联系,但只有进步的政治文化才可称之为政治文明;

第四, 政治文明是人类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包括静态的进步成果和动态的进化过程两个层面,不能将之视为仅仅是过去的政治成果;

第五, 政治文明是一个整体,包括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

二、 政治文明的结构体系与看守工作研究对象

政治文明作为客观存在的社会政治进步形态,是一个由不同部分构成的协调有序的政治系统。我们可以将政治文明化分为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三个部分。

看守工作也可按研究对象来加以划分。从研究的主体对象(人)看;一类是我们的看守民警;一类是被监管的对象;从研究的客体对象(工作)看:看守所的工作可分公安行政和对监管对象的管理两类。下面,我将结合政治文明的结构体系,探讨看守所不同类型的对象所要达到的政治文明建设目标:

1、 提升素质,实践政治意识文明建设

政治之所以蕴含着文明,主要是因为政治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而不是自然发生的。如前所述,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而这种进步状态首先表现为一种精神状态,其次才表现为制度和行为。有了这种精神意识,人们才去建立制度和规范,并运用这些制度和规范去约束人们的政治行为。因此,在政治文明建设中,必须充分认识到政治意识文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在看守工作中政治意识文明建设的开展:我认为应该按照研究主体的不同,加以区分。对于看守民警(包括领导干部),我们应该运用政治思想教育、政治道德教育、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建设等手段,着重使之养成具有良好的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动机、政治态度等四个方面的文明的政治心理;具备公平、公正、理性、权责一体为核心的政治道德。对于监管对象,我们要对其进行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和法制教育,使之达到认罪服法,知法守法、积极改造的文明个体。

2、规范看守工作,实现政治制度文明

政治制度是政治意识的承载者,同时对政治行为进行有效规范。政治制度一旦建立就必然成为政治行为的约束者,而且它的作用也必须通过规范政治行为而体现出来。

在看守工作的建章立制方面,近年推行的警务规范化建设可以说是对政治文明建设的富有成效的尝试,取得了较好成绩。我认为在制度文明建设方面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审慎原则。审慎就是负责任,是重分析而非规定。我们应该认识到一项制度不是把人的精力导向某一个单一目标的导管,也不能想象出一个多种用途的渠道来补救这一形象。一项制度实际上是一个活跃的事物,自行突入一个有各种相互作用的力量的领域,以复杂的形式和在不同程度上改造这些力量。因此,我们不能对后果的复杂性掉以轻心,粗制滥造制度。

(2) 制度建设的规制功能要合理、合法。政治制度的重要功能就是给政治生活和政治行为划定边界。对于看守所而言,任何制度只要是关于民警与监管对象或者是两类不同的工作的,就必然会涉及到权利义务的重新界定。由于在押人员属于弱势群体,所以我们在制度建设时,首先要把握好权责规制的合法性,以确保制度不会侵犯客体的权益,具有长远性和可行性。其次,还应该从合理性方面加以考虑,不能出于追求自身利益的欲望驱动,无视在押人员的合理要求。制度的建立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还要经得起公开的考验。

(3)要寻找制衡措施。制度可以说是一种博奕的结果,它体现了态势的均衡。在看守所内,这种均衡由于人员权利的不一,其均衡点是偏向于我们的民警这一方的。任何制度如果想长期存在,必然要有制衡,而不能依靠强力和机遇。看守所制度的制衡力来源于外界(人民群众和相关单位)和所内(在押人员)两方面,后者也就是赋予弱势群体对制度的监督权。

3、 推进看守工作管理水平,表现政治行为文明

在一定意义上讲,政治意识文明和政治制度文明还不算是政治文明,政治行为文明才是真正的政治文明。因为没有政治行为文明,政治意识文明和政治制度文明就会无从表现出来。

政治行为文明的灵魂是有序。由于政治本身是“众人之事”,因而,任何形式的政治行为都会是一种群体行为活涉及群体的行为。而只要是群体行为,必然就会有一定的程序和规范。因此,有序可以称为政治行为文明之魂。

在看守工作中,是否能保证监所秩序井然是衡量管理工作水平的重要指标。而看守所工作的有序实际上秩序和自由的完美契合。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实现对在押人员合法权益的最大保障,包括对因人员的不同性质而产生的不同层次权利的保护和对违反监所管理规定人员的依法处罚;二是对管理工作权限的明确,杜绝执法和管理中存在的滥用职权现象。

三、 如何通过看守工作实践政治文明

我认为看守工作中实践政治文明要从以下几方面加大力度:

1、法律素质是提升公民文明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对民警和在押人员普及法律教育。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然要求公民法律素质与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同步进行、同时提高。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一是依法治国要求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作为看守民警,不懂法不知法,何以当家作主?二是扩大基层民主,让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在押人员法律知识贫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从何谈起?三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初步形成,公民生产、生活、工作,处处遇法,事事有法,在押人员如果不知法,不具备法律素质,今后走向社会势必寸步难行。

2、要对在押人员分类管理,最大限度地保障其合法权益。看守所在押人员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看守所条例》第二条的规定为:(1)被逮捕、刑事拘留的人犯;(2)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以下,或者余刑在一年以下,不便送往劳动改造场所执行的罪犯;(3)一审被判处死刑等待执行的罪犯。第一类人员中,还包括部分一审被判处有罪,等待二审裁定的人员;同时判处徒刑的人员以其政治权利是否被剥夺,又可以再细分为两类人员。在监管工作中,我们应该认清这些关押对象权利层次的不同,分类管理,最大限度地保护其合法权利。

当前在看守工作中,在押人员的有部分权益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已经萎缩:如(1)《看守所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的人犯每日应当有一至两小时的室外活动。个别看守所由于场地限制,无法实现。(2)《看守所条例》第十条规定了看守所收押人犯,应当进行健康检查;第二十六条规定人犯患病,应当给予及时治疗。但对于关押期间,在押人员的身体健康权则没有明确规定,其原则似乎是“无病不理”。我认为应该参考正常公民每年对其进行一次身体检查,一方面保障了他们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也保障了监所的安全。

3、赋予在押人员意见表达权。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这六大自由或权利,我们可以简称为意见表达权。我国宪法很重视这六项权利,不仅如此,依据宪法的规定,我国还制定了许多相关法律以保障这些权利的实现。看守所在押人员也是公民(即使被判处死刑,也没有剥夺其公民权),我们应承认他们有表达意见的权利,这是人权的一项重要内容。承认他们有意见及意见表达权,就是把人当人,而不是当成能发声但无意见的动物。赋予在押人员意见表达权对于改进我们的工作,防止腐败现象都有监督作用。

4、慎用处罚权。对在押人员的处罚,《看守所条例》规定了两种情况,一种是违反监规的;第三十六条规定:看守所对于违反监视的人犯,可予以警告或者训诫;情节严重,经教育不改的,可以责令具结悔过或者经看守所所长批准予以禁闭。一种是构成犯罪的;第三十七条规定:人犯在羁押期间有犯罪行为的,看守所应当及时将情况通知办案机关依法处理。这里主要谈第一种,对违反监规的,处罚应该慎重,尤其是要合乎程序。条例中这条规定的立法本意应该是有两道程序,对违反监规的,首先给予警告、训诫;当警告、训诫后,情节严重,经教不改的,再禁闭。我们在执法过程中,一定要慎用处罚权,要按照程序走,不能逾越,一步就跳到禁闭。

5、行政透明化。《看守所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人犯在被羁押期间,遵守监视,表现良好的,应当予以表扬和鼓励;有立功表现的,应当报请办案机关依法从宽处理。对此,我支队专门建立了相关的减刑假释细则,但无论是条例,还是细则,似乎都将这条规定视为公安内部的行政审批制度,没有较多地考虑已决罪犯的知情权。而这项制度一方面恰恰涉及到在押如人员自身的最大权益;另一方面对申报减假人员的资格评估,缺乏来自制度外的监督机制。一项行政制度是否合理,除了在制定时要客观、公正合理划分权责外,还需要在执行时有透明的环境和来自制度外的监督制约,才能逐渐完善。

参考资料

1、[美]斯蒂芬·L·埃尔金等 《新宪政论》

2、[德]克劳塞维茨 《论战争》

3、[美]汉米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

3、虞崇胜 《政治文明论》

4、应松年《依法行政十讲》

5、范振雄:增强法治观念,提高执法水平

6、范忠信:生存权、意见表达权与人权

7、洪艳蓉:现代法制中的弱者保护

看守所条例篇3

(1)看反应是否在水溶液中进行

由离子反应的定义可知,离子反应必须在水溶液中进行,凡不在水溶液里进行的反应不能写离子方程式。

例如,铜与浓硫酸的反应,浓硫酸中的水只有2%,硫酸大部分都不电离,故不能写成离子方程式。

(2)看反应是否符合客观事实

无论是化学方程式还是离子方程式,都要符合客观事实。

例如,金属铁与稀盐酸的反应,写成“Fe+2H+ === Fe3++H2”就是错误的,因为该反应只能生成Fe2+。

(3)看反应条件

因为同一个反应在不同条件下所生成的产物不同,所以必须看反应条件。

例如,向 NH4Cl 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当不加热时,产物为 NH3·H2O;当加热时,产物为 NH3 和 H2O。

(4)看守恒

①质量守恒

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应该相等,违背这种原理的考题一般较少。

②电荷守恒

反应前后离子的电荷数应该相等,这是离子方程式区别于化学方程式的一个显著特征。

例如,Fe+Fe3+ === 2Fe2+,Fe2++Cl2 === Fe3+ +2Cl,都违背了电荷守恒规则。

③电子得失守恒

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得到的和失去的电子数目必须守恒。

例如,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H2O2+2OH- === 2H2O+O2

B. Cl2+6OH- === ClO3-+5Cl-+3H2O 转贴于

C. 2MnO4-+H2O2+6H+ === 2Mn2++3O2+4H2O

D. 3MnO42-+4H+ === 2MnO4- +MnO2+2H2O

选项A电荷不守恒;选项B质量不守恒;选项C反应中电子得失不守恒。只有选项D正确。

(5)看物质的组成比

凡是在离子方程式中没有出现参加反应的离子被部分消去时, 强电解质所电离出的阴、阳离子数之比必须等于其组成比。

例如,稀硫酸与 Ba(OH)2 溶液的反应,如果写成“Ba2++OH-+H++SO42- === BaSO4+H2O”就是错误的,因为违背了 Ba(OH)2 和 H2SO4 的组成。

又如,向 FeBr2 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气,其离子方程式应该是:

2Fe2++4Br-+3Cl2 === 2Fe3++2Br2+6Cl-

若写成了“4Fe2++2Br-+3Cl2 === 4Fe3++Br2+6Cl- ”就违背了组成规则。

(6)看书写规则

只有易溶于水且易电离的强电解质才能写离子形式,其余物质,包括沉淀(难溶物)、气体(挥发性物质)、弱电解质(难电离的物质)、非电解质、单质、氧化物等都写化学式。

例如,将 H2S、FeS、CaCO3、Cu(OH)2、BaSO4 等写成离子形式;将盐酸、稀硝酸和稀硫酸写成分子式,这些都违背了书写规则。对于微溶物,是写离子形式还是化学式,原则是“清离浑分”。如澄清石灰水参加反应就该写成离子形式,若是石灰桨或石灰乳就该写成化学式;若是没有写明清浊,则微溶物作为反应物时写离子形式,作为生成物时写化学式。

看守所条例篇4

论文提要 戒毒所、看守所及两劳场所、监狱等监禁场所存在一种特殊语言现象:被关押人员对共同语中的一些词语进行变异,使之成为所处特殊空间的专门用语,这类词语在特殊人群中使用,属于典型的社团变体。从在昆明地区搜集的语例看,此类词语涉及面广;单义词多,复义词少;多数词语一名一指,异名同指的词语不多;和其他城市同类词语相比未发现同源词或词语流转现象。

在全国各地的戒毒所、看守所、两劳场所及监狱等关押各类违法人员的封闭性场所多存在这样的语言现象:被关押人员之间使用一些经过变异的词语,这些词语只存在于这些特殊空间,一旦离开这些特殊空间便失去传递信息的功能。这种社团变体语言的某些特性和隐语相似,但又不完全等同于隐语,因为使用者对其中一部分词语并不刻意掩饰,以致于一些词语被看守民警掌握,民警对此现象多不鼓励、不制止,有时为了管理需要,拉近和被关押人员的心理距离,甚至加入使用者的行列。本文搜集语料时,对于监禁空间特殊词语的确认标准为:产生于监禁场所,且只在此特殊空间使用,无法判断词语最初是否产生于监禁场所的和在监禁空间以外也有人使用的词语均不收录,如白戒指(指手铐)、黑棒(指警棍)、八加一(指酒)。

1 监禁空间特殊词语的类型

通过和昆明市各监狱服刑罪犯、昆明市戒毒所戒毒学员个别访谈,共发现并认定此类词语194条,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人称系统:如德国人、鸡蛋、老鬼、新鬼、空姐、碗拐、钢丝等;

(2)物称系统:鳄鱼池、雕钢门、飞机票、水牌、鬼票、高岗、灯、皮手套等;

(3)动作指称系统:滑单桨、滑双桨、大型刷啦啦、拍、降落、汤褪等;

(4)看守所里犯人之间的取乐或惩罚系统:撑衣杆、小猫钓鱼、蹲冰箱等共39条;

(5)地名、单位指称系统:蒙古包、小龙潭、金马寺、豹子头、大板桥等18条;

(6)其它:监规九条、过关、起飞、正舞、配坨坨、走小路、钢板韭菜、吹毛边等;

2 监禁空间特殊词语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2.1 监禁空间特殊词语的特点

2.1.1 词语涉及面广,有的甚至已形成了完整系统。

这类特殊词语涉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包括衣食住用等。其中戒毒所和看守所相比,涉及到的变异词语更加丰富。

看守所除个别词语外,几乎全都围绕被监禁、需要交代犯罪事实这一中心内容,因此形成了两个词语系统。一是被关押人员之间自己划分的层级系统,呈金字塔状,最上层的是“堂口”(又叫“堂主、号长”,一个监仓只能有一个“堂口”,他可以对监仓里的其他人员随意发号施令);中层的是“中堂”,包括“水手长”(又叫“水拐”、“冲锋机”)、“茶童”,一个监仓里的“水手长”和“茶童”只有2—3人,他们分别充当“堂口”的打手和按摩捶背、端茶倒水的随从;监仓里地位最卑微的是“下堂”(又称“小蛹、丐帮”,他们随时可能被欺辱),其中没有钱的“丐帮”又自称“鸵鸟”,此外还以。‘翻毛皮鞋”、“天兵”称看守他们的武警战士。二是“水手长”等听从“堂口”的指令对同监仓被关押人员进行的取乐或处罚,多达39种,从只是捉弄人,(对身体没有伤害的“旱冰”(人趴在地上做游泳的动作))到可能致死致残的一些方法,如“飞毯、斩鞭、刷鞭、黄焖鸡、辣子鸡、罐头、青霉素、火腿”等等,只要是能想出来的处罚手段,就有相对应的名称。其他词语虽不成系统,但都和他们被监禁的生活内容有关,如“翻板”(“丐帮”联合起来反抗“堂口”的管理),“穿棉衣”(警察提讯),“挖马池”(看守所里的干警深挖犯人余罪),“参观动物园”(有人参观看守所时,被关押人员自嘲),“飞豆”(看守所里劳动时,一种捡豆子的工作),似乎只有“花子大碗”(指看守所里的吃饭用的碗)、“鳄鱼池”(指看守所或两劳场所里的金鱼池)和监禁生活没有直接关系。

戒毒所所涉及的变异词语一部分与戒毒生活有关,如“天条”(在戒毒所内复吸毒品或逃跑)、“钢丝”(在戒毒所里以吞异物等手段自伤自残的学员)、“马戏团”(戒毒所里的文艺队)、“仙女”(文艺队里的女戒毒学员)、“盔甲”(所服)、“大板”(戒毒所里的通铺)等;而另一部分则没有什么规律,并非一定是与被关押人员的戒毒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如“汽锅”(在戒毒所里专指痰盂)、“花姑狸”(专指妓女)、“屁股”(专指座垫)、“灯”(专指打火机)、氧气瓶(专指各种各样的饮料瓶)、“烧烤”(学员晒太阳)、“抛光”(学员拖地)、“汉白玉”(鼻子)、“鸽子”(信)等。

2.1.2 单义词多,复义词少。

目前在昆明地区发现的194个监禁空间特殊词语中,单义词有187条,比例达96.39%,复义词仅7例,所占比例仅3.61%,这7例复义词分别是:“水手长”(①专门给“堂口”洗衣服的犯人;②“堂口”手下的打手。)、“闷得深”(①在戒毒所里一直偷偷吸食毒品未被发现;②形容做事深藏不露,始终不被别人知晓。)、“起飞”(①开始做一件事,如去扫地;②戒毒期满或因其他原因出所。)、“水牌”(①多指每天晚上向管教干部汇报情况的登记表;②偶指利用香烟盒等小纸片记电话号码等。)、“拍得了”(①戒毒学员的官职被撤掉了;②问题解决了,任务完成了。)、“马褂”(①戒毒所里有关系的戒毒学员,能得到一些特殊照顾;②看守所里犯罪嫌疑人穿的橘黄色马甲,上面印有所名和编号。)而笔者同期研究的犯罪隐语中复义词的比例为11.86%(王卉。2008)。

2.1.3 多数词语一名一指,异名同指的词语不多。

异名同指的词语只有以下10组:“号主、堂主、上堂”(监仓里最有地位的人);“下堂、丐帮、小蛹”(监仓里最没有地位的人);升堂、过堂(新人看守所的被关押人员向堂口汇报自己的情况);“进小号、冰箱”(在看守所里被关禁闭);“空投、空降”(看守所里专指家属来探望时送钱、送物);“上火星、耕耘”(被劳教);“勒一下、插一下、摸一下”(戒毒所里跳舞,男学员用语);“盔甲、鬼服”(戒毒所里的所服)。指称最多的词语是看守所中对被关押人员层级系统的划分中的“上、下堂”,以及戒毒所里男学员跳舞的用语,各有3个;而隐语中异名同指的词语非常多,仅对警察的称呼,在广州地区就多达55个(王卉,2008),如“鬼、针、枪、灰佬、车、灯”等等,在昆明地区也有15个,如“电、猫、水鸭子、黑皮、黑皮子”等等。

2.1.4 目前在已考察的几个城市中没有发现同源词或词语流转现象。

而隐语是有同源性的,如对海洛因的称呼“4号”,来自于海洛因要经过四道加工工序,由4号衍生出的隐语有“吊数”(借用回语,“吊”为四之意)。

2.1.5 除对昆明各劳教、劳改所、戒毒所、看守所等单位的指称用词在监禁场所是统一的以外,戒毒所和看守所里的其他用语各不相同,指称类似事物时,分别有各自的词语。

以下几组分别是看守所和戒毒所的近似词:

“水手长、茶童”——“鸡蛋”(戒毒所里帮助干警工作,像部队里首长勤务兵一样的戒毒学员);“堂口”——“马褂”(戒毒所里有关系的戒毒学员,能得到一些特殊照顾);“鸵鸟”——“三无”(戒毒所里没钱的戒毒学员);“二政府”(看守所里可以在监督岗工作的已决犯)——“宪兵”(戴红袖章,帮助干警维持秩序的戒毒学员)

2.2 监禁场所特殊词语形成以上特点的原因

2.2.1 看守所和戒毒所及两劳场所关押的对象不同、管理的严格程度不同、被关押人员面临的前途不同,因而造成他们不同的心态、不同的关注对象。

看守所的词语几乎全部围绕被监禁、需要交代犯罪事实这一核心内容,足可见被关押人员对自己前途、命运的担心。生存空间的狭小和人身的不自由,使他们要在有限的活动范围内人为制造新鲜感、寻求刺激,所以才有了达39种之多的被关押人员之间的取乐或惩罚方法,并给每种方法起了生动、形象的名称。而戒毒学员只是违法,并未犯罪,加之干警对他们的人性化管理,心情相对放松,有精力、有可能去关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但他们拥有的自由毕竟有限,在戒毒期间他们同样需要给自己的生活制造新奇,所以戒毒所里的变异词语范围非常宽泛。

2.2.2 监禁空间特殊词语的复义词比例低、异名同指词语少和没有同源词或词语流转现象可能与这些词语使用范围有限、使用人群特定,流通渠道不顺畅有关;而犯罪隐语的使用者人数相对较多,他们有人身自由,可四处流动,又分属不同团伙,每个团伙各有隐语,各不同团伙成员之间的流动造成隐语的交叉使用与流通,造成不同词语同时存在,以致于犯罪隐语异名同指现象较多。

3 监禁空间特殊词语的结构特点

3.1 词性分布:已搜集的194例监禁空间特殊词语全部是实词或实词短语,没有虚词或虚词短语,又尤以名词(名词性短语)和动词(动词性短语)居多,其中名词(名词性短语)120条,占61.86%,如:“凤池、皮房、皮手套、见面礼、夹心饼干、龙床”;动词(动词性短语)74条,占38.14%如:“拍墙、过关、报户口、收东西、返水、卖马”。

3.2 音节结构特点:音节形式简单,单音词4个,占2.06%,双音节词96个,比例达50%,三音节词69个,占35.05%,四音节词20个,比例为10.31%,五音节词2个,占1.03%,七音节词3个,比例为1.55%;可见双音节、三音节词处于监禁空间特殊词语的第一层次,是基本形式;一、四、五、七音节词处于第二层次,是较少选用的语音形式。

3.3 构词特点:只有3例附加式单纯词(附加式后缀1例:“罐头”、叠音2例:“坨坨、唆唆”),其余均为合成词或短语,其中又以偏正结构为最多,共104例,比例达54.64%,如:“马贼、飞毯、茶童”;动宾结构次之,有56例,占28.35%,如“坐班、度假、找马口”;主谓结构6例,如“小鬼点灯、宪兵、汤褪”;联合结构8例,如“烧烤、高山流水、盔甲”;动补结构10例,如“抛光、顶住”。没有缩略词和外来词。另有3例无法分析结构。

3.4 生成特点:监禁空间特殊词语的生成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自创新词语;二是借用共同语中的词语。自创新词主要是利用已有的构词语素构成新词,如:“斩鞭、刷鞭、卤安、矮站、正舞、花姑狸、唱饿歌”等,这是监禁空间特殊词语中重要的构词方式;借用共同语词语形式,对其意义进行变异,由此构成的词语占绝大多数,如“奈何桥、耕耘、度假、上网、钢丝、鸡蛋”等,都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4 监禁空间特殊语言现象形成原因探究及发展未来预测

4.1 作为一种社团变体。监禁空间特殊语言现象形成的原因有二

4.1.1 基于求新、求变、求异心理另造新词。

戒毒所、看守所及两劳场所都是封闭的监禁空间,被关押人员的生存环境相对单调,缺乏变化,有的被关押人员关押时间比较长,甚至达几年之久,不能接触社会,因而需要制造新鲜词语以满足求新、求变、求异心理,他们或舍弃已有词语而另造新词,如以“灯”代指打火机、以“汽锅”代指痰盂,“开飞机”指拿扫帚过来;或改用委婉的说法,用一些词借代另一些词,如“盔甲”指戒毒所所服,“皮房”指代监狱中专门关押死刑犯的房间;或在造词时不惜违反语言的经济原则,形式上进行重复或增衍,如以“翻毛皮鞋”代指武警;

4.1.2 对被禁止行为的遮掩。

日常生活、管理中,犯罪嫌疑人或违法人员有些行为是不被管理制度容许的,必须遮遮掩掩,以防被民警发现,因而需要对语言进行变异,如看守所内被关押人员之间多达39种的取乐或惩罚名称就因此而出现。

4.2 监禁空间特殊语言现象发展未来预测

同其他语言一样,监禁空间特殊词语也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而且受到它的生存环境——监禁场所诸多因素的影响。

4.2.1 部分词语消亡。随着公安机关执法的规范化,对看守所管理措施的加强和管理中科技含量的提高,被关押人员不再互相管理,他们之间已基本上不存在原来的金字塔般的人员结构系统,因而无法像以前一样实施各类惩罚,那些指代各种取乐或处罚方法的词语失去了生存空间,基本面临消亡,只有以前曾在看守所关押的犯罪嫌疑人才知晓这些词语。

看守所条例篇5

近日,在对"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指示中强调,要"把做人做事的底线划出来".底线是做人做事的警戒线,不可逾越。党员干部必须坚守以下四条底线,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提供的心得内容,快来阅读看看吧。

坚定高尚道德坚守优良作风心得体会一

底线是事物质变的分界线、做人做事的警戒线,不可踩、更不可越。党员干部必须牢固树立底线意识,时刻牢记越过底线的严重后果,始终警醒自己坚守底线。近日,在对"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指示中强调,要"把做人做事的底线划出来".

底线意识不松懈。坚守底线、保持高线、不碰红线,思想道德、党纪国法不可逾越的最低界限,这是党员干部理当坚守的。底线,是不可逾越的屏障。坚守,是对一个共产党员最基本的节操考验。近日,在对"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指示中给广大党员干部划出了四条底线,即法律底线、纪律底线、政策底线、道德底线。让党员干部心存敬畏、心中有戒,才能真正守牢底线、不碰红线,干净为官、踏实干事。

党规党纪是前提。守纪律重规矩,是党员干部的底线,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党章党规党纪缺一不可,每个党员干部都应该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允许搞例外,搞特殊,在党规党纪面前不应该按照职务的高低和资历的深浅论"英雄",都必须懂法明理,对党纪国法有敬畏之心,能够守得住制度"底线".

从基本法律层面到道德层面,从工作层面到个人生活层面,一一拉出"警戒线",明确了党员干部的各项标准,让"明底线、守底线"成为党员干部修身正德、干事创业的必修课,也为干部的标准提出明确要求,让干部所做所为有依据、有准则、有畏惧,进一步纯洁干部队伍,提高干部素质,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水平。

每名党员干部都要在法律之下行使权力,必须服从和遵守宪法法律,不能把权力作为个人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的挡箭牌;要守住政治纪律底线,要尊崇和维护党章,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不折不扣地学习和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努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坚定高尚道德坚守优良作风心得体会二

党内制度规矩是党内生活的基本方式,既为党员干部正确行使权力提供了平台与载体,更明确了党员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与规范。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准则》和《条例》),是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重要成果,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要求,也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纪律保证。

《准则》、《条例》的修订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举措

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路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质特征的现实要求,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然选择。

体现了党内生活道德高线、纪律底线的价值导向。两部法规以党章为根本遵循,突出执政党特色,坚持理想信念宗旨,体现纪在法前、纪严于法,形成了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的价值追求。这种追求,一是重在立德。"德之不修,行之不远","失德"是违纪的序曲。道德是使人向善的,是纪律严格执行的必要前提和基础,有道德规范才能激发人们内在的自律。《准则》在重申党的理想信念、宗旨、优良作风的基础上,坚持正面倡导,强调自律,以基础性法规的形式,明确了共产党人高尚的道德品质,为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树立了看得见、够得着的道德高线。二是重在立规。纪律是用来纠错的,是道德的坚强后盾和保障,只有通过立规加强他律,让党员干部心存敬畏、行有底线,才能让"德"真正立起来,才能明确行为的边界。新修订的《条例》围绕党纪戒尺要求,开列负面清单,并明确相应的处罚标准,坚持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充分展示了制度的权威性与严肃性。两部党内法规的修订,既明确了崇德向善的高标准,又划出了不可触碰的底线,既延续了"思想建党"的传统,又确立了"制度治党"的规矩。高线与底线的统一,充分体现了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认识和新境界,使党员干部既有明确的努力方向,又有基本的行为遵循。

延续了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基本经验。首先,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王岐山同志对当前党内法规建设问题作了精准的分析。他指出,当前一个最突出的表现是,党内规则混同于国家法律,党规党纪套用"法言法语",原《准则》和《条例》的许多规定都与法律条文重复,难以体现对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在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上的高标准、严要求。在实践中管党治党不是以纪律为尺子,而是以法律为依据,党员干部只要不违法就没人管、不追究,造成"要么是好同志,要么是阶下囚".《准则》、《条例》的修订注重纪在法前、纪严于法、纪法分开,坚持问题导向,重点针对现阶段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在廉洁自律和遵守纪律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作出明确规定。其次,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制度不在多,在于精,在于务实管用。两部党内法规的修订不求全求大,坚持从党内生活的实际出发,从人民群众对党的最新期盼出发,充分展示了建立科学有效的管党治党制度机制的实践探索,特别是将党的十八大以来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组织纪律以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反对"四风"等要求转化为准则要求、纪律条文,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同时,针对以往制度可操作性不够的问题,坚持精细管用、易于落地,做到了具体化、可操作,使每个党员干部进一步明确在党内生活中,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尤其是违规后的处理结果是什么,从而把党的纪律规矩刻印在全体党员领导干部心上。

唤醒了党章党规党纪意识。党章是最根本的党内法规,是管党治党的总规矩,集中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党的重要主张,规定了党的重要制度和体制机制,是全党必须共同遵守的根本行为规范。党章的重要性毋庸赘言。现实中,一些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归根结底是没把党章当回事。两部党内法规坚持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尊崇党章,把党章的权威立起来,全面梳理了党章对党员、干部的纪律要求和廉洁自律要求,突出了政党特色、党纪特色,将党章关于纪律和廉洁自律要求具体化,唤醒了全党的党章党规党纪意识。

凸显了全面从严治党的重点。"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党要管党,一管党员,二管干部。其中,管好干部,对于党的建设,关系尤为重大。两部法规的制定覆盖全体党员,普通党员纳入管理不留死角,同时也突出了"关键少数".《准则》围绕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公与私"、"廉与腐"、"俭与奢"、"苦与乐"的关系,对全体党员提出了"四个坚持"的规范;围绕"廉洁"二字,从公仆本色、行使权力、品行操守、良好家风四个方面,对领导干部提出了"四个自觉"的倡导。《条例》中有19处专门提到"党员领导干部",明确了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更高要求和责任的强调。

立规易,执纪难。制度的生命力在执行。《准则》、《条例》颁布后,要在贯彻实施上下更大功夫,绝不只是嘴上说说、纸上写写、墙上挂挂。广大党员要学深悟透、融汇贯通,把握《准则》、《条例》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执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知行合一,坚守道德高线

党性修养、思想觉悟、道德水平不会随着时间的积累,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需要终生努力。《准则》是执政党的道德宣示和目标"高线",但"高线"并非高不可攀,是看得见、够得着的。坚守道德高线,必须坚持以知促行、知行合一,不断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立志为先,坚持"四个必须".道德高线之"高"在于立志高远,没有高远志向,修不出良好品质。古人云,"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准则》开篇提出了廉洁自律"四个必须"的原则要求,要求中国共产党全体党员和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必须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必须自觉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四个必须"的要求,体现了共产党人高尚的道德追求,具有思想激励和导向作用,其核心在于修信仰、修意志,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解决好思想的总开关,补好理想信念之"钙",不改初衷、不懈坚守、不变承诺。

修德为本,坚持"八条规范".中国共产党人的高尚道德品格,始终是党赢得人民群众拥护支持的重要法宝和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的强大力量。毛泽东同志曾要求共产党员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修德就是要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全体党员在修德上,要联系中外尤其是中国传统廉洁文化,联系自身思想、工作和生活实际,联系本地区本部门具体情况,与"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严以修身,严以律己,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遵守《准则》作为自身政治责任,化为自觉追求,认真贯彻"四个坚持"、"四个自觉"的规范要求,解决好公私关系、廉腐问题、俭奢问题、苦乐问题,明确廉洁的分界线、把握廉洁底线,筑牢廉洁的防线,追求廉洁高线。党员领导干部自觉保持人民公仆本色,勤政为民;自觉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用权为民;自觉提升思想道德境界,修身安人;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齐家正气,让廉洁成为一种文化、一种习惯、一种传统,不为名所缚、不为物所累、不为利所驱、不为钱所惑、不为色所诱,清白做人,干净做事。

示范为要,坚持"修身齐家"."欲化人,先正己,正己而后化人".党员是先锋战士,干部是骨干和公仆,都要求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道德的感召力是巨大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秘诀就是把一种需要加以提倡的精神,加以推崇的价值观,加以实现的原则,加以推广的经验,具体化在一个或几个看得见摸得着的人物或事件上,使之成为一面鲜艳的旗帜".坚守道德底线要坚持以上率下,层层立标、作示范,通过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加强党性修养,影响和感召身边人和广大群众,实现党风、政风、民风的好转。

惩防并举,严守纪律底线

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条例》就是管党治党的尺子和党员的行为底线。严守纪律底线,关键在严,惩防并举。

心存敬畏,慎独慎微。古语有云:"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天下之事,成于惧而败于忽。"一个人心存敬畏,就能按纪律和准则行事,就会坚持慎微慎独,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严守纪律底线,首先要敬畏纪律,深刻认识"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的道理,深刻认识纪律对党员个人、对党的建设的重要作用,深刻认识纪律既是约束又是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严明纪律观念,敬畏法纪,慎独慎微,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挡得住诱惑,耐得住清贫,经得起考验,时时刻刻、事事处处把握好自己,认真做好每件小事、管好每个小节。

看守所条例篇6

《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准则》和《条例》)的颁布实施,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党的纪律建设的重大举措,对于树立党章权威、扎紧制度笼子,改进党的作风、严明党的纪律,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促进依法治国,强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把从严治党、纪律建设政策、措施、办法、要求真正落到实处,从而增强纪律和廉洁意识,进而增强党性观念和敬畏纪律、守好规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一名党员纪检干部,一定要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时刻牢记党的纪律,坚持高线、守住底线、不越红线,做党领导伟大事业的坚定基石。

一是在学深学透上下功夫。认真学习贯彻《准则》和《条例》是当前全市上下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各级纪检组长作为部门落实纪委监督责任的第一责任人,就要看得准、抓得早、抓得实,体现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要带头学习贯彻落实《准则》和《条例》,做好执行表率,要在学深学透上下功夫,原原本本、原汁原味地学,对重要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既要学习党规文本,更要领会其中深意,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增强贯彻执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结合开展的"三严三实"教育活动,带头细照,联系自身思想、工作和生活实际,找准不足,深挖根源,立行立改。带头笃行,正确对待和处理公与私、廉与腐、俭与奢、苦与乐的关系,自觉提升思想道德境界、自觉带头树立清正、廉洁的风气。

二是在模范遵守上下功夫。《准则》是目标、是方向,是我们党执政以来第一部坚持正面倡导、面向全体党员的规范全党廉洁自律工作的重要基础性法规。重申了党的理想信念宗旨、优良传统作风,坚持正面倡导,重在立德,树立了看得见、摸得着的高尚党格,我们要重在领会其实质。《条例》是基石、是起点,把党章关于纪律的要求具体化,强化"负面清单"作用,清楚的告诫我们党员干部哪些行为不能做,同时提出清晰的处理依据,令违纪行为不再有空子可钻。我们必须逐条掌握内容,做到行有所止。《准则》和《条例》同时颁布,体现了高标准与守底线相结合、既严又实的科学治党思维,反映了"三严三实"要求的精神内涵。要在模范遵守上下功夫,带头树立"高线",带头守住"底线",做到知行合一,打铁还需自身硬。迅速适应新规矩新要求,立足于早、立足于小、立足于细。抓好党员干部的监督检查,认真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责,对违纪违规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红脸,切实关心爱护党员干部、切实对单位负责,做到把好关、守好门、种好田。

三是在自觉守纪上下功夫。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就是凡事重视党员干部的表率作用,在遵守党的纪律方面,同样如此。我们党的纪律有个鲜明的特征就是它的平等性,所有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应平等地接受党纪国法的约束和监督,党内绝不允许有不受纪律约束的个别例外。严格地遵守党的纪律是每一个共产党员的义务,党员领导干部也不例外,谁违犯了,就会受到党纪制裁。现实生活中,确有少数党员领导干部无视党的纪律,要求别人做的,他自己偏偏不做;要求别人不要做的,他自己反到去做。这样的行径,对党的纪律建设具有极大的杀伤力。所以,作为自己和每一名党员干部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在遵守纪律、执行纪律中以身作则,做好表率,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头维护党的纪律。

看守所条例篇7

论文关键词 在押人员 驻所检察 人权

在押人员,是看守所内依法被羁押的一切人员的统称。看守所的所有在押人员,都暂时失去了自由,自我保护能力低下,因而是相对弱势的群体。但是,在押人员作为人所享有的法律赋予的基本权利,应该得到尊重和保障,这体现了社会最基本的公平正义。2004年,宪法修正案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了宪法第三十三条。2012年,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也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了总则第二条。在崇尚“法治”、保障人权呼声高涨的今天,看守所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驻所检察作为派驻看守所对刑法执行和监管活动依法实行监督的职能部门,对尊重和保障在押人员的人权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笔者从事了多年的驻所检察工作,下面就刑诉法修改后,驻所检察如何尊重和保障在押人员的人权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看守所在押人员的人权现状

据笔者多年从事驻所检察工作的实践来看,看守所在押人员的人权现状正在不断改善,并朝着较好的趋势发展,但是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在押人员的诉讼权利保护不够,如律师会见权等受到了种种限制,隐形、变相超期羁押现象仍然存在。

2.入所体检把关不严,有些身体状况不符合收押条件的对象在上级领导和办案单位的要求下仍被收押,严重影响在押人员的身体健康。另外,看守所医疗条件简陋,延误诊疗的现象客观存在。

3.管教方式比较简单,警械具、禁闭使用的频率过高,以罚代教现象比较普遍。例如,笔者所在看守所日均关押量约1700人,使用禁闭每年近800人次,使用械具严管每年更是超过1500人次,采取如此高比例惩戒措施,这也是侵犯在押人员人权的一种行为。

4.未成年人与成年人混管混押现象时有发生,不利于未成年在押人员的健康成长,容易受到欺压并造成“二次感染”。在押人员管理在押人员比较普遍,监室内欺压、“牢头狱霸”等现象还未彻底根除。

5.超容量关押现象比较严重,按照《看守所条例》规定:人犯居住面积平均每人不得少于二平方米。但笔者所在看守所人均居住面积不到0.5平方米,在押人员正常生活条件得不到有效保障。

6.存在劳动时间过长,长时间排座;同时,在看守所夜审和非法出所审讯现象普遍,不利于在押人员的身心健康。

二、修改后刑诉法有关人权问题的重点条款解读

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明确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刑事诉讼法第二条,这是刑诉法贯彻宪法原则的体现。

刑诉法第十四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依法享有的辩护权和其他诉讼权利”。中国刑法学界泰斗陈光中曾指出,人权保障状况如何,关键看辩护制度贯彻如何,该条款的增加对保障刑事辩护制度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刑诉法第三十三条:“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委托辩护人”,此项规定使委托辩护人时间前移。同时,第三十四条中应当指派律师辩护的条件放宽。三十六条明确了辩护律师在侦查期间的各项权利,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律师辩护工作的顺利展开。第三十七条明确了除了三类案件,律师凭“三证”可以自由会见,看守所需在48小时内安排会见,并且会见不被监听,最大限度地改变律师会见难的怪象。第三十九条规定了律师收集证据和调取证据的权利。以上条款的修改,对于律师开展正常工作,保障在押人员的权利,具有深远的意义。

刑诉法第五十条规定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第五十四条到第五十八条规定新增了非法证据排除制度,这将有效地减少刑讯逼供的发生,对保障在押人员的人权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刑诉法第六十五条规定增加了可以取保候审的条件类型,第九十三条规定了羁押必要性审查和建议变更强制措施的规定,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羁押。第八十三条规定拘留后24小时内必须送看守所。第九十一条规定逮捕后应当立即送看守所。第一百一十六条规定新增了犯罪嫌疑人送交看守所后,讯问应当在看守所内进行。第一百二十一条规定了讯问同步录音录像制度。以上这些规定,对于排除非法证据,保障在押人员的人权,都是有积极意义。

刑诉法第五编第一章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程序是刑诉法修改后的新增部分,这些条款强化了对未成年人的权利保护,也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体现。

三、驻所检察如何维护在押人员的人权

看守所在押人员的权利有不完整性、特定性、期限性的特点,但也应该受到有效的保障。笼统地讲,在押人员的法定权利主要有:(1)人身权利,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劳动保护权、人格受到尊重的权利、不受体罚和虐待权利、私有合法财产不受侵犯权利、不受非法羁押和超期羁押权利等;(2)诉讼权利,包括获得法律帮助权、辩护权、申请回避权、上诉权、申诉权、服刑人员的减刑假释保外就医权利等;(3)控告权、检举权,在押人员有权检举和控告侵害自己的合法权益的国家机关和其他工作人员;(4)选举权、自由权利等。

下面,笔者就自己几年来的驻所工作经验,谈谈驻所检察如何在维护在押人员的人身权利和诉讼权利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维护人身权利方面

1.对看守所收押活动实行严格依法监督:驻所检察要认真审查在押人员的收押手续和凭证,杜绝非法羁押的出现;对入所体检登记表的情况要进行仔细查看,防止身体不符合羁押条件的人被羁押。对身体有新伤的在押人员要逐个做好谈话,查清伤情原因。对送医院就医的在押人员要查清发病原因,防止体罚和虐待、刑讯等侵犯人身权情况出现。

2.把好“期限关”,防止超期羁押。超期羁押是严重侵犯在押人员人身权利的行为。为有效避免此现象的发生,驻所检察要实行专人负责,根据联网信息,对羁押期限实行动态监督,对即将到期的人员实行向办案单位提前催告制度;对于延长期限的,严格审查文书,并要求办案单位严格执行换押制度。对隐性超期现象,及时向办案单位发出检察建议。

3.健全在押人员劳动和生活卫生检察监督制度。驻所检察要经常性地深入监区“三大现场”,及时掌握在押人员的日常生产和生活情况,防止在押人员超时间、超强度的劳动,防止在押人员的伙食、卫生等得不到有效保障。

4.严厉打击“牢头狱霸”现象。要杜绝监室内在押人员管理在押人员,清除“牢头狱霸”滋生环境,驻所检察要及时追究产生“牢头狱霸”监室的管教民警责任,做好打防并举,使“牢头狱霸”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和根治。

5.加强对警械具使用的监督。驻所检察应当督促看守所及时通报警械具的使用情况,并应当逐一检察通报情况中的使用理由、使用期限以及审批程序,对于不符合规范的情况要及时提出检察建议或纠正违法,依法保障在押人员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

(二)维护诉讼权利方面

1.维护在押人员的律师帮助权。刑诉法修改后,规定在侦查阶段实施律师辩护,并明确规定律师凭“三证”直接会见,这样能确保在押人员及时得到律师的全面法律帮助。因此,驻所检察要监督看守所认真执行修改后的刑诉法,要保障律师依法会见在押人员的权利,维护在押人员的律师帮助权。

2.推行检务公开制度,维护在押人员的诉讼权利。在监区和监室内的墙壁上设置检务公开栏,对于涉及在押人员有重大影响的事项,如减刑、假释等,实行检务公开,杜绝暗箱操作。同时在每个监室,设置检察意见箱,并做到定期开启,从而畅通在押人员维护自身诉讼权利的渠道。

3.推行约见检察官制度,也是维护在押人员合法权利的有效手段,驻所检察官可以在约见在押人员的过程中,接受控告和检举,及时发现侵犯在押人员合法权利现象,并予以纠正。在约见在押人员过程中发现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和漏洞,进而有针对性行使监督权。

驻所检察工作的实践证明,在押人员享有广泛、真实的各项权利。在依法治国的大氛围中,驻所检察应该注重在押人员的人权保障,这也是刑罚执行监督的核心内容。将人文精神注入检察工作,实施全方位、多角度的人权保障机制,才能真正实现法律意义上的社会公平正义,这也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

四、不断改进驻所检察监督的方法

由于时代的变化,驻所检察机关应该不断改进检察监督的方法,实现尊重和保护在押人员的人权。根据现在看守所的特点和修改后刑诉讼法的精神,笔者认为驻所检察工作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些尝试:

1.上级驻所检察机关可以建立一个羁押期限的监督机制,给予下级的驻所检察部门和看守所监管部门及办案部门承担羁押期间违法的职责,这样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机制和公检法三机关互相通报的互动局面。

2.驻所检察机关在对看守所进行常规专项检查的同时,还应当加强律师会见权落实情况的检察工作,对在押人员的临时出所状况检察的工作。

3.作为驻所检察机关,还应该不断完善刑罚变更执行的监督机制;同时不断主动探索检察机关的提起减刑、假释的方法,不断优化监所的检察建议的权能。

4.驻所检察机关还应该不断拓宽监督渠道,从多维度角度不断强化对看守所的监督职能。驻所检察机关应该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建设好检察内网。同时加快监控联网进度,建立自己的存储介质,尽量减少监督死角现象的发生。上级监所检察部门和检务部门,应该实现巡视检察工作的常态化。

看守所条例篇8

1. 条件不同 机械能守恒是有条件的,其条件是:只有重力、弹簧弹力做功.我们把重力、弹簧弹力以外的力称为其它力,其条件也可以理解为“其它力不做功”.如果机械能不守恒,其它力所做功就是物体机械能变化的量度.对守恒条件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理解:看一个物体或系统的机械能是否守恒,不仅要分析过程“扣条件”,还要对过程进行实质性的分析,看这个过程中是否有机械能与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化,若有机械能与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化,或者有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则系统的机械能就不再守恒。

动能定理是无附加条件的,因此动能定理应用范围更广泛一些。

例1:一个物体从光滑的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斜面高1m,长2m,不计空气阻力,物体滑到斜面底端的速度是多大?(如图1)

12mv2-0=mgh …………………………………………………①

mgh=12mv2……………………………………………………②

点评:此题既可以用动能定理解答,也可以用机械能守恒解答,因为此题满足机械能守恒的条件。不过在用机械能守恒解答时,首先要判断是否满足机械能守恒的条件,若满足才能用机械能守恒解答。在用机械能守恒解答时,还要注意参考平面的选取。这两点是学生容易忽视的,因此我在授课的过程中反复强调,让学生自己有切身体会,在解题时才能更好的把握这两个定理的区别。

例2:质量为m的跳水运动员从高为H的跳台上以速率 v1 起跳,落水时的速率为 v2 ,运动中遇有空气阻力,那么运动员起跳后在空中运动克服空气阻力所做的功是多少?

解:对象——运动员。

过程——从起跳到落水。

受力分析——如图2示。

由动能定理 。

W=12mv22-12mv12

mgH+Wf=12mv22-12mv12

-Wf=mgH-12mv22+12mv12

点评:此题不满足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因此只能用动能定理解答。在用动能定理解答时,受力分析,确定哪些力做功对于学生来说是难点,因此在授课的过程中,不能急于求成,要由易到难

机械能守恒有三种表达式:

EK1+EP1=EK2+EP2

12mv12+mgh1=12mv22+mgh2

EK=-EP

动能定理有一种表达式:

W=12mv22-12mv12

公式中W为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它等于各力做功的代数和。

由表达式不同可以看出, 动能定理 只注重动能 的变化及其改 变动能的方式( 做功)情况 , 机械能守恒定律注重的是初,末状态能量形式, 与过程无关. 注意, 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 表达规律的方程都是标量方程。

搞清楚这两个规律的表达式和内容是分清楚这两个规律的首要条件,学生不仅要记住这两个规律的表达式,更重要的是理解和应用。尤其是机械能守恒定律各个字母表示的是什么物理含义,在不同的物理情境中个物理量所表示的物理意义又是什么,学生在做题练习要不是时机的加以强化理解。

3. 研究对象选取上要求不同

例3:如图所示,光滑的水平桌面离地面高度为2L,在桌边缘,一根长为L的软绳,一半搁在水平桌面,一半自然垂直于桌面下,放手后,绳子开始下落。试问,当绳子下端刚触地时,绳子的速度是多少?

解析:链条下滑时,每一节要受到相邻两节的拉力,且合力不为零,即除去重力以外还有其他力做功,故每一节机械能都不守恒,但因桌面光滑,没有摩擦力做功,整根链条总机械能守恒,故可用机械能守恒求解。设整根链条质量为m,则单位长度质量为m/L,设地面重力势能为零。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12mv2=12mg3L2+12mg(3L2-L4)

解得, v=11gL2

点评:此种类型的题,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起来比较方便,容易理解,若用动能定理解就显的不那么容易了,物体的运动是一个动态过程,物体两部分重力做功也不同,分析起来较麻烦,因此本题更适合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

例4:质量均为m的物体A和B分别系在一根不计质量的细绳两端,绳子跨过固定在倾角为30o的斜面顶端的定滑轮上,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开始时把物体B拉到斜面低端,这时物体A离地面的高度为0.8m,如图所示,若摩擦力均不计,从静止开始放手让他们运动。

求:(1)物体A着地时的速度;

(2)物体A着地后物体B沿斜面上滑的最大距离。

解析:对于A,B组成的系统,当A下落时,系统机械能守恒,但对于A,B个体机械能不守恒,因此此题只能就A,B组成的系统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选B所在的初始位置为零势能参考平面,则

(1)mgh= 12(m+m)v2+mgh2 解得 v=2ms

(2)0-12mv2=-mgh0 解得 h0=0.2m

l=2h0=0.4m

上滑的最大距离为0.4m

点评:此题既可以用动能定理解答,也可以用机械能守恒解答。但用动能定理解答起来更复杂一些,学生理解起来麻烦一些,而用机械能守恒解答,更直观更简介。若用动能定理解答要分析A,B 各自的受力情况,还要对A,B各自用动能定理列式,学生没有耐心,容易搞混淆,因此本题采用机械能守恒解答更为合适。

4. 解题步骤不同

(1)利用机械能守恒解题的一般步骤:

①明确研究对象;

②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研究运动过程中各力是否做功,判断物体的机械能是否守恒;

③选取参考平面,确定物体(系统)在初,末状态的机械能;

④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列方程求解(选取不同的参考平面,方程的形式不同,但不影响解题结果,故参考平面的选取应以解题方便为原则)

(2)利用动能定理解题的一般步骤:

①确定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

②分析受力情况和做功情况,

③ 找出初末状态的动能,

④根据动能定理列方程求解。

上一篇:交强险条例范文 下一篇:征信管理条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