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格式范文

时间:2023-12-07 10:34:59

征文格式篇1

[关键词]特征价格模型;城市综合体;价格弹性

[DOI]10.13939/ki.zgsc.2015.13.014

本文根据前人对特征价格模型的研究成果,选取北辰财富中心&欣都龙城、昆明同德广场、西山万达为代表,通过搜房网、百度地图、昆明市房地产中介公司获得相关数据并整理量化,从空间层面研究城市综合体对周边商品住宅价格的影响,旨在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为开发商制定开发战略以及为消费者购房提供更为准确的参照。

1模型的理论基础

特征价格模型,是一种国外处理异质产品差异特征与产品价格间关系经常采用的模型。自从Ridker在1967年把特征价格理论应用到住宅市场分析,经过40年的实践和不断完善,特征价格模型已经发展为房地产领域广泛应用的模型之一。特征价格理论认为,房地产产品是作为内在特征的集合来出售的,通过产品特征的组合从而影响消费者的选择,房地产的价格也将因内在特征及其数量的不同而不同。因此,研究房地产特征与其价格之间的关系,用数学函数进行模拟,估计特征的隐含价格,从而分析房地产特征对房地产价格影响程度,正是构建特征价格模型的主要目的。特征价格模型常用的函数形式有线性形式、对数形式、对数线性形式和半对数形式,这四种称为基本函数形式。

1.1线性形式(linear)

P=α0+αiZi+ε

自变量和因变量均以线性形式进入模型,回归系数是一个常数,对应着特征的隐含价格。

1.2对数形式(log-log)

lnP=α0+αilnZi+ε

自变量与因变量均以对数形式进入模型,回归系数是一个常数,对应着特征的价格弹性。

1.3对数线性形式(log-linear)

lnP=α0+αiZi+ε

因变量采用对数形式,而自变量用线性形式,回归系数对应着特征价格与产品总价格之比,即αi=PZi/P。

1.4半对数形式(semi-log)

P=α0+αilnZi+ε

因变量用线性形式,自变量用对数形式,回归系数对应着产品中某一特征价格的总价格,即αi=PZi/P。

2研究区域的选择与数据收集

本近几年昆明市城市综合体大力发展,因此如何选择城市综合体是本文的首要问题,笔者选取北辰财富中心&欣都龙城、昆明同德广场、西山万达为代表是因为这三个综合体从体量、建筑特点、功能等各方面比较符合现代城市综合体的定义。本文所采用的数据来源于昆明市搜房网和百度地图,数据包括住宅到城市综合体的距离、城市综合体体量、公交路线、所处环线位置、建筑年龄、朝向状态、楼层、总层数、建筑面积、装修程度、绿化率、容积率、物业管理费等。本文主要以多层和小高层为研究对象,不考虑别墅及排屋等建筑。样本数据收集自2014年12月1日至2015年1月1日,时间间隔在一个月内以便不受时间因素的影响,数据有效样本量为481个。

3实证研究

3.1模型的比较与选择

分别采用特征价格模型的四种形式建立模型发现对数模型拟合优度最高,具有最好的解释力(见表1)。

对数模型:lnP=α0+αilnZi+ε

基本模型的复相关系数R=0.965,判定系数平方为0.932,经调整为0.930。说明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很强,模型所能解释因变量差异的百分比约为93.0%,具有良好的解释能力(见表2)。

3.2城市综合体特征变量的价格弹性与边际价格分析

在对数模型中,为标准化的回归系数对应住宅特征价格弹性系数或者半弹性系数,价格弹性系数对应的变量为连续变量,其数值等于相应回归系数,而对于不是连续变量的自变量,其价格半弹性系数需要进行转换。综合体体量的价格弹性为0.103,表示在其他变量不变化的情况下,住宅最近的城市综合体体量每增加1%,住宅总价增加0.103%;距离综合体的距离的价格弹性为-0.029,表示当保持其他特征变量不变时,住宅到周边最近城市综合体距离每增加1%,住宅价格下降0.029%。

根据数据样本的描述性统计,本文样本数据的总价的平均值为968999.3859元,笔者将其作为标准的价格。结合特征价格模型得到的价格弹性系数,对城市综合体相关特征变量为标准价格的边际贡献进行测算。基于标准住宅,到最近城市综合体距离每增加100米,住宅价格下降28100.98元,而最近城市综合体体量每增大10000平方米,住宅价格将增加9980.6937元。

4结论

第一,商品住宅的价格受多因素共同影响。根据本论文的特征价格模型分析得出的结果,物业费、房龄、建筑面积、住宅到城市综合体距离、最近城市综合体体量、装修情况、朝向、公交数量、容积率、绿化率,对城市综合体周边住宅价格产生一定影响。其中物业费、建筑面积、最近城市综合体体量、装修情况、朝向、公交数量和绿化率有正向影响,住宅到城市综合体距离、房龄对住宅价格有负向影响。

第二,城市综合体对住宅价格具有显著的影响。距离城市综合体越近的居民越能够便利地享受到城市综合体给居民带来的娱乐、购物、生活、办公等一站式需求。因此住宅到城市综合体距离对住宅价格有负向影响。对最近城市综合体的面积而言,能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该城市综合体业态丰富性,居民的购物、娱乐等需求的选择多样性等,因此对附近住宅价格有正向影响。

第三,政府在根据住宅片区的实际情况,进行旧城改造时设计合理的城市综合体项目,对开发体量进行管控;开发商在新建住宅小区时建议适当增加容积率和绿化率,选择靠近城市综合体近一些的地块进行开发。购房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和能力,选择合适的城市综合体附近的住宅进行投资或居住。

参考文献:

[1]张红.房地产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温海珍,贾生华.住宅的特征与特征的价格[J].浙江大学学报,2004(10).

[3]路丰同.沈阳市商品住宅特征价格实证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4]郝前进,陈杰.商业便利性与住宅价格:基于上海的经验研究[J].中国房地产研究,2007(2).

[5]周丽萍,李慧民,杨嘉.基于GIS的房地产特征价格模型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08,27(2).

[6]陈震.基于GIS的昆明商品住宅房价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D].昆明:云南财经大学,2012.

征文格式篇2

一、人物形象概括题

这类题型主要考查对人物形象特点的概括归纳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入:①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②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等;③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④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提问形式主要有两种:①文中某某是一个怎样(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文中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或: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文中某某的形象。)②某某人物形象具有哪些(什么样的)特点或品质(精神、思想等)?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分析。从答题规范的角度来讲,这两种提问形式的答题格式是有区别的。

对于第一种提问形式的回答,要先从总体上对人物形象进行定性概括,即用一个长单句的形式表述该形象的个性特征(肖像、性格、精神、品质、思想等)和身份地位特征等;再结合具体文本分条分点作具体的分析,即这些个性特征在文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完整规范的答题格式一般为:某某是一个个性特征(A、B、C……)+身份地位特征的形象。①分析个性特征A;②分析个性特征B;③分析个性特征C……对于第二种提问形式的回答,要注意这个“特点(特征)”可能涵盖的内容,如肖像特征、性格特征、气质特征、品质特征、精神特征、思想特征等。因此,要注意审题,看题干要求的指向性是什么,切忌张冠李戴,答非所问。组织答案时,要先概括后分析,完整规范的答题格式一般有两种。第一种答题格式是先概括出所有特征,然后再逐一分析,即:某某具有个性特征A、B、C……。①分析个性特征A;②分析个性特征B;③分析个性特征C……。第二种答题格式是每概括出一个特点,就分析出一个特点,即:①个性特征A+分析;②个性特征B+分析;③个性特征C+分析……。

二、人物形象作用题

这类题型主要考查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的分析概括能力,提问形式主要有:文中某某人物形象的作用是什么(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这类题型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思考:①从人物之间的关系来看,即对其他形象塑造的作用;②从与故事情节的关系来看,即对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③从与文章主题的关系来看,即对文章主题表现的作用。总的来说,在人物塑造方面有对比、衬托等作用,在情节结构方面有贯穿全文线索、推动情节发展等作用,在主题表达方面有揭示、突出主题等作用。具体来说,人物形象可以分为三类:主人公、次要人物、线索人物。这三类人物形象的作用也不尽相同:①主人公是文章塑造的核心人物,能够揭示、突出、深化主题;②次要人物能够对比、衬托、烘托主人公,突出主人公的特点,使主人公形象更加鲜明,也能够推动情节的发展或者造成情节的陡转;③线索人物是特殊的次要人物,有对比、衬托、烘托、线索、揭示主题的作用。

这类题型的完整规范的答题格式一般为:结构上的作用+内容上的作用。结构上的作用主要就情节结构方面的作用来谈,内容上的作用主要就人物塑造、主题表达两方面的作用来谈。答题时,要围绕该人物形象在情节结构、人物塑造、主题表达这三个方面的作用考虑,要注意分条分点表述,分析时要做到立足文本、点面结合、有理有据,力求答题的条理性、规范性。当然,这三个方面的作用不一定在每个题目里都面面俱到,答题时要结合文章内容和题干显示要求作适当调整或取舍。

三、人物形象技巧题

这类题型主要考查对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的辨析鉴赏能力,提问形式主要有:①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刻画某某人物?请简要分析。(或:分析文章对某某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②文章是如何塑造某某人物形象的?请结合具体内容作简要分析。

对于这类题型的回答,首先要明确刻画人物形象的技巧有哪些。具体来说主要有:①肖像描写,作用是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透露人物的内心活动,揭示人物身份境遇,显示人物性格变化等;②神态描写,作用是表现人物在不同境遇中的神情变化,揭示人物内心活动,反映人物的心灵状态、性格特征及思想情感的波动和发展过程,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充实;③心理描写,作用是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交代人物的思想基础、行动的内在依据;④语言描写,包括对话描写、独白描写等,作用是表现人物性格,反映人物的内心活动,显示人物的身份、地位;⑤动作描写,作用是表现人物的性格、心理、品质、身份、地位、处境、状态等;⑥细节描写,如场景细节描写、服饰细节描写、动作细节描写、心理细节描写、语言细节描写等,作用是刻画、突出人物性格;⑦其他手法:工笔、白描、对比、衬托、烘托及修辞手法等。

这类题型的完整规范的答题格式一般为:①指出表现人物形象的手法是什么;②分析这种手法在文中是怎样体现的;③点出这种手法的作用、效果,即刻画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当然,在具体答题时要根据题目设问的实际情况对这三个步骤稍作顺序上的调整或取舍。

四、人物形象探究题

这类题型主要考查对文中人物形象的客观公正的评价或个性化、创意化解读的综合探究分析能力。这类题型的设问角度比较宽泛,没有固定的命题形式。虽然如此,但万变不离其宗,解答这类题型时可以从环境交代、情节安排、人物塑造、主题表达、手法技巧等方面来切入,寻找突破点。因此,在具体答题时要根据题目中的显性要求和隐性要求来确定考查的方向和答题的角度,以避免张冠李戴、答非所问、以偏概全等错误。同时,这类题型的分值一般较高,答题时要力求做到观点鲜明,要点齐全,分条分点,条理清晰,步骤完整。

征文格式篇3

关键词:孟勇 声乐作品 艺术特征 演唱技巧 学术述评

作曲家孟勇被誉为“青歌赛高产专业户”。其作品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他合作的歌唱家、歌手更是数不胜数,既有李谷一这样老一辈的歌唱家,也有宋祖英这样一辈的优秀的歌坛中坚力量,还有唱着他创作的歌曲从青歌赛脱颖而出的雷佳、严当当、陈莉莉、王庆爽等青年一代。然而,学术界还未对孟勇声乐作品的艺术特征和演唱进行广泛地讨论与研究。

本文以“孟勇”和“其他作曲家”声乐作品艺术特征及演唱为分类依据,对检索到的相关文章进行梳理、分类,仅选取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文献进行详细述评。

一、对孟勇声乐作品的艺术特征及演唱的研究

中国著名作曲家孟勇创作了恒河沙数的声乐作品,他创作的民族声乐作品也获得难以计数的奖项。然而与之难以计数的奖项不相称的是,系统地研究其声乐作品基本特征及整体艺术风格的文献却寥若晨星,但是这为数不多的相关文献也可按各自的研究视角及维度进行分类论述。

(一)宏观把握,全面分析

湖南师范大学饶荣在其2011年学位论文《孟勇声乐作品的艺术特征与演唱探析》中,以孟勇的学习、艺术经历及艺术创作成果为切入点,从“曲名新颖”、“取材丰富”、“运用本土音乐元素”、“词、曲结合完美统一”、“作曲技法新颖独特”等 7个方面对孟勇声乐作品的艺术特征进行论述。又以孟勇的8首作品为例,从情感解读、润腔技巧的运用和演唱处理三个方面进行研讨,进而对孟勇声乐作品的演唱进行分析。最后深入对孟勇声乐作品在教学中的运用进行研究。

这篇文章中的“孟勇声乐作品的艺术特征”这一部分涉及到“曲名新颖”、“取材丰富”等7个方面,但仅仅重点深入的分析了“词、曲结合完美统一”这一方面,其他方面都未能深入剖析。在“取材丰富,韵味独特”这一部分中,根据孟勇在作品创作上运用音乐素材的不同将孟勇声乐作品分为以少数民族音乐素材为题材、民间故事为题材、现代生活内容为题材、地方戏曲音乐为题材的四类,是一种可取的分类方法。对声乐作品分类的方法有很多,先将作品分类,通过对每一类作品的研究,来探析其艺术特征是一种好的研究思路。笔者将继承并发扬这一思路,对孟勇的声乐作品进行更科学的分类,以类别为基点深入地论证孟勇声乐作品的艺术特征。文章对于孟勇声乐作品的演唱的分析,情感解读、演唱处理都很到位,不难看出作者对8首代表作品的创作背景、表现内容以及作曲家对作品的演唱要求了如指掌。笔者曾对孟勇进行访问,掌握了孟勇具体的学习、艺术经历,每首作品的创作背景、表现内容,以及演唱其作品的一些要点等重要的第一手资料,参考价值较高。

对孟勇声乐作品的艺术特征在宏观上把握分析的学术论文还有张佳发表在《音乐大观》2013年第9期的《浅谈孟勇声乐创作的民族特色》和李咏云发表在《歌海》2014年第4期的《孟勇及其声乐作品特色探析》。张佳的《浅谈孟勇声乐创作的民族特色》一文对孟勇作品《阿妹出嫁》和《山寨素描》进行音乐本体分析,然后从“在歌曲选材方面”、“曲式结构独特新颖”、“多元化的结构特征”这样三个方面研究孟勇声乐作品中的民族特色。笔者认为,孟勇很多声乐作品都是以湖南的山水人情为题材,有着浓郁的民族色彩。在曲式特征上,孟勇很多作品都是典型的民族调式。而且其创作常常采用湖南民歌的主题旋律作为作品的主题动机旋律,在此基础上延伸扩展主题乐思,因此旋律上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但是张佳重点论述了孟勇作品曲式结构灵活新颖,调式调性转换频繁,而没有抓住作品曲式特征上的民族特色来进行研究。曲式结构包括了歌曲的曲式特征和结构特征,“多元化的结构特征”不能与“曲式结构独特新颖”并列,而且“多元化的结构特征”这部分也并没有研究孟勇作品结构上体现的民族特色,而是概括孟勇的创作特征。文章没有充分的论证孟勇声乐作品的民族特色,结构混乱,逻辑不清。

可见,关于孟勇声乐作品整体风格及其作品的演唱艺术的系统的研究是相当匮乏的。

(二)微观切入,精深剖析

对孟勇声乐作品整体风格的把握固然重要,但是对某一具体作品的深入探究更是不容忽视。学术界也有关于孟勇《阿妹出嫁》、《斑竹泪》等具体作品的艺术特征与演唱的研究。本节选取两篇研究歌曲《斑竹泪》的艺术特征和演唱的文章进行对比评述。

王芳发表在《安徽文学》2012年第10期的《泪洒斑竹潇湘情――对歌曲<斑竹泪>演唱教学的思考》一文,以歌曲《斑竹泪》的演唱教学为出发点,引出作者对此作品的思考。文章首先从歌曲的时代背景和结构调式特点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在此分析之上,强调了歌曲中的气息运用,引用沈湘教授所言的“呼吸是歌唱的基础,气息是歌唱的动力”,着重体现了呼吸在歌唱中的重要性。同时,以歌曲的情感变化为线,串连了不同情感之下呼吸技巧的变化规律,也顺势引出了歌曲之中语言和润腔技法的运用。最后指出演唱者要想唱好一首声乐作品并达到歌曲演唱的一定境界,歌唱处理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进行反复的推敲和研究,将自己的实践体会融入到歌曲演唱中,才能更好地诠释作品。

谢菁、胡建军发表在《黄河之声》2009年第3期的《泪洒斑竹瑟鼓湘灵――谈〈斑竹泪〉的艺术特色及演唱技巧》一文,以《斑竹泪》歌曲的创作背景故事为引子,对歌曲进行了细致独到的剖析,首先指出了此曲曲式的结构图,并分析说明此曲主调为商调式的写法,运用了三个调式的转化,从而进一步表现人物的情感变化。作者再根据自身演唱的切身体会和感悟,特别是对歌曲中润腔的处理作了细致入微的探讨。

以上两篇文章都以歌曲《斑竹泪》为研究对象,都从艺术特征和演唱技巧进行分析,但是透过文章的字里行间体现出的是王芳与谢菁、胡建军在文字功底、学术思维及表达逻辑上的本质区别。在文字功底方面王芳的论述更具口语化的特点,而谢菁、胡建军的表述则更具学理性语言的特点:精确、深入、简洁。在学术思维及表达逻辑上谢菁、胡建军的文章具有更强的严谨性和学理性,整篇文章在写作逻辑思维上更具有质感。两篇文章都对《斑竹泪》的曲式结构进行了分析,谢菁、胡建军的文章中调式转化结合曲式结构图直观的体现出《斑竹泪》中调式特征与曲式结构的综合发展。而王芳的文章则以语言叙述为主,在歌曲结构和调式特点的论述上较为抽象,意义表达较模糊。通过比较可以看出谢菁、胡建军的文章更胜一筹。

综上所述,学术界对孟勇的研究已经有一定程度地展开,但研究之深度和力度仍显浅薄、苍白,也缺乏专门、系统地对孟勇的作品进行研究的文章。因此,对孟勇的作品进行研究,还有较大的空间和研究价值。

二、对其他作曲家声乐作品艺术特征与演唱的研究

在中国音乐界,有影响力的作曲家非常多,如王志信、徐沛东、印青等,他们创作了很多优秀的声乐作品,一直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些作曲家声乐作品的艺术特征与演唱研究也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

浙江师范大学黎莉在其2011年学位论文《印青歌曲的创作特征及演唱分析》中,先按时间顺序介绍印青的艺术生涯,通过列举印青在同时期创作的各类题材的作品来回顾其歌曲创作历程。接着对印青歌曲作品进行分类以及本体分析,概括出印青歌曲基本创作特征。文章将印青创作的歌曲作品分为三大类:主旋律歌曲、军旅歌曲、其它社会题材的歌曲。选出印青具有代表性的四首作品从调式调性、和声、歌词、曲式、创作背景等方面进行音乐本体的分析。文章认为印青的歌曲有“歌词与音乐的完美结合”、“紧跟时代步伐,弘扬时代精神”、“通俗化与艺术性的融合”、“艺术风格‘精、美、真’”这四个创作特征。再从“演唱中声乐技巧的运用”、“与伴奏的配合”、“情感处理”三方面入手,对印青歌曲作品的演唱进行分析研究。最后对印青在创作之外的其它社会影响及贡献作了简要介绍。

文章中对印青作品的音乐本体分析这一部分是最为出彩的。一方面,分析的四首作品选取得很好,四首作品都是印青流传度很广、评价很高、很有影响力的代表作,并且它们是不同的四种风格。《走进新时代》是典型的主旋律歌曲,它反映新时期党的方针政策,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政治气息厚重,时代感强,是祖国繁荣富强的时代赞礼。《天路》是一首有着浓厚地域风格的创作歌曲,有着山歌的特点,可以称得上是的新民歌。《西部放歌》是西部开发的标志性文艺作品,有一股浓浓的西北信天游的味道,民族色彩厚重。而《芦花》则是一首抒情的艺术歌曲。所以文章选取的这四首作品是十分具有代表性的。另一方面,文章对作品的分析全面到位,从创作背景、创作过程到曲式结构、调式调性、旋律、节奏再到歌词,条理清晰、分析深入透彻。除此之外,文章对印青歌曲创作特征的总结也比较全面且对每个特征进行了深入剖析。印青歌曲的演唱分析方面,文章从演唱中的呼吸共鸣、咬字吐字、音色音量、速度节奏以及与伴奏的配合,情感的处理这些方面深入细致的分析了《走进新时代》、《天路》、《西部放歌》、《芦花》四首作品的演唱,理解深入、思路清晰。所以文章有很多的可借鉴之处,值得学习。

山东师范大学路敏在其2014年学位论文《王志信民族声乐作品风格及演唱研究》中,先简单介绍了王志信的艺术人生,并对其主要音乐创作进行分类,文章认为王志信的声音作品根据创作题材可分为历史故事、民间传说为题材、现实题材、古诗词题材和借物抒情题材四类。然后归纳出王志信声乐作品具有民族性、多样性、时代性的风格特征,并对这些风格特征分别进行了剖析。再对王志信声乐作品的演唱进行了深入研究。文章分别选取王志信具有民族性、多样性、时代性风格的代表作品分别从歌曲背景、歌词内涵、曲式结构及演唱处理这三方面对作品进行分析。最后总结了王志信对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贡献。

整篇文章内容充实、结构层次很清晰,各级标题高度概括了各部分内容而且用词准确,语言耐人寻味。文中“王志信声乐作品的演唱研究”这部分以不同作品为例,每个作品都分别从歌曲背景、歌词内涵、曲式结构及演唱处理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使得文章结构很规整,很可取。在分析作品的同时紧扣前文论证的民族性、时代性、多样性的风格特征的意图也是很好的。但是某一首作品所体现的风格特征一定不是单一的,要演唱好一个作品应该要全面把握好它的风格特征,文章从民族风格的作品如何演唱、时代风格的作品如何演唱、多样性风格的作品如何演唱三个方面来论证王志信声乐作品的演唱的这一思路笔者不敢苟同。而且文中所选取的《兰花花》、《昭君出塞》、《孟姜女》是三首风格类似的作品,而文章却将他们分别归为三种不同风格的代表作,笔者认为有些欠妥。

湖南师范大学李霞辉在其2014年的学位论文《徐沛东声乐作品的民族特色与演唱风格研究》一文中,先介绍了徐沛东的创作理念的形成与发展,接着从戏曲元素、民间歌曲、方言三个方面来分析徐沛东作品的民族性,然后分析了徐沛东声乐作品的民族性与时代性、世界性的结合,最后从演唱风格的形成与发展、表演实践与自我理解相结合、演唱风格与作品风格相结合等方面阐述了演唱风格与作品风格的有机结合。

作者对徐沛东的作品如数家珍,举例阐述的时候大多是选一个作品配谱例详细论证,然后列举其他作品来辅证,笔者认为这种分析方法很有说服力,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平时笔者看到的很多文献只是对理论泛泛而谈,却缺乏较好的基础性案例分析,使得文献内容较为空洞,理论支撑乏力。这篇文章则较好地摒除了这一毛病,进行了大量而全面的案例分析,行文流畅自然,结构浑然天成。

整体而言,学术界以某一作曲家及其作品为案例的研究已然成为当下研究的一个热点,也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是,针对作曲家孟勇及其创作作品的研究较少且多有浅尝辄止之嫌,研究视角单一,特别是对其创作作品的研究在固定单一的模式上泛泛而谈,这一点在相关的多数文章的谋篇布局上即可体现出来,对音乐文本的研究流于表层等等,由此,便体现出学术界对孟勇及其声乐作品的相关研究缺乏系统性和权威的指导,仍处于摸索的阶段。而孟勇卓越的艺术成就和极高的影响力与当下对其相关学术研究成果之间体现出较大的现实差距,这就让笔者的研究课题具备了较大的研究空间和价值。

参考文献:

[1]饶荣.孟勇声乐作品的艺术特征与演唱探析[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徐迟.歌曲阿妹出嫁的艺术风格和演唱解析[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3年.

[3]张佳.浅谈孟勇声乐创作的民族特色[J].音乐大观,2013,(09).

[4]王芳.泪洒斑竹潇湘情――对歌曲《斑竹泪》演唱教学的思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10).

[5]谢菁,胡建军.泪洒斑竹瑟鼓湘灵――谈《斑竹泪》的艺术特色及演唱技巧[J].黄河之声,2009,(03).

[6]李霞辉.徐沛东声乐作品的民族特色与演唱风格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7]路敏.王志信民族声乐作品风格及演唱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征文格式篇4

美式家具因其舒适性和实用性广受消费者青睐,美式家具比较贴近生活,强调以人舒适实用为基本出发点,同时具备满足人们审美需求的外形和设计,这样的家具设计理念与美国这个多元社会的多元文化氛围是分不开的,美式家具也具有风格多样、兼收并蓄的美国文化特征。

美式家具的风格特征

美式家具风格也可以称之为“联邦式风格”,具有十分显著的风格特征――以美国的传统家具为设计依据,以巴洛克风格和洛可可风格选择性继承与发扬为基础,以简洁、优雅和适度为目的,以舒适、单纯、实用、多功能为思想,对欧洲古典文化进行的一种缅怀和尊敬。

但真正相比较与欧洲风格特征明显的家具来说,美式家具完全形成了与“穿金戴银”相反的“大方得体”的风格特征。美国人普遍具有怀旧情结,尤其是在文艺复兴后期的世界文化体系中,有机的将欧洲各国具有古典气息的家具融合在了一起,简化形式而增强其的功能性和装饰性,让这些所谓的皇室家具真正的走进百姓生活中。

1. 产品风格

美式家具给人最大的感触就是其设计上的简洁大方,既蕴含着欧式家具中的优雅和华丽,但却又不失其所独有的亲民性风格特征。

一般来说,美式家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洛可可风格进行了传承,但却没有洛可可风格中所具有的纤细、轻巧、华丽和讲究之感,只是在简洁大方的造型设计和颜色的使用上,在细节处加以了精雕细琢。例如,以美式家具为主要装饰物的环境,其颜色的使用必定是单一的,大多数情况下为紫色和深红色。但是会在挂画、灯具和细节装饰物上进行精心的设计。细节上的精巧其实最主要的还是体现在美式家具的用材方面,以珍贵木材的原本面貌和独特的纹路进行家具的打造,采取自然烘干和干燥炉烘干的方法,给人带来复古感,也同样表现出美国人对回归自然的渴望。

2.造型风格

现代美式家具在造型风格上,主要给人以仿古、新古典和乡村式风格最为突出。

仿古风格,在美国18、19世纪流传下来的家具设计中就可以看到这一风格特征。其形成主要是由于当时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展,美国的先辈们以他们的勇敢和探索,以优雅但不浮华的家具设计的形式对世界和自然的发现进行了良好的诠释。如:猫脚型弯椅脚的安妮皇后型、齐宾泰尔所设计的椅子和约翰・高德的优美线条为主要代表。

新古典风格,也可以说是一种经过改良的古典主义风格。主要是指那些由古典派家具设计师所设计出来的,与时代特征相结合的家具作品。所以,具有新古典主义的美式家具一般都会比较风格多样、自由粗犷而不拘一格。

乡村风格,这是美式家具中最为重要、影响最为广泛的一种风格特征。美式乡村风格带有着浓烈的乡村气息,在家具的的造型设计上一直遵循着单纯而实用的原则,在外观的设计上则主要是以纯朴、自然为主导,为了加强整体设计的美式风格,在其家具中还多存在隐藏的设计空间。

3.组装风格

美式家具在组装风格上主要强调其的整体性,因此,在家具的设计上,很少具有其他家具组合中出现的金属连接物,如:门合叶、金属拉手等,在美式家具的抽屉设计上最为突出,一般会采取燕尾禅,而且在滑道的设计上也多是以原本的木材为原料,与自然生态密切相关。

形成现代美式家具风格的影响因素

1.工艺美术运动对现代美式家具的影响

美国的工艺运动的产生和发展并不是一场对立文化之间的“你死我活”之战,而是一种多方文化的交流融合,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美国的工业发展,为美式家具的生产形成了较强的后备保障力量。

而美式家具的简洁实用,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受英国工艺美术运动所形成的风格影响。美式家具设计师斯蒂克利,就是将美国实用主义与英国工艺运动风格相结合的重要代表作家。

2.新艺术运动对现代美式家具的影响

美式家具中的线条以及浮雕的运用就是在新艺术运动期间启发得出的。美国相比较与其他欧洲国家,其思想上更具有革新性,而新艺术运动也正是为美国设计艺术思想的革新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例如:美式家具中的线条设计、花卉的出现以及自然浮雕的样式,都是源自新艺术运动。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美式家具设计中的简洁线条的运用就是受英国新艺术运动的领袖麦金陶什的启发。

3.东方家具设计对现代美式家具设计的影响

东方家具与西方家具设计中的华丽、繁琐不同的是,主要展现的是一种民族深层次的文化内涵。首先产生影响的就是美国设计师格林兄弟。他们在家具的东方设计理念中充分的融合了美国传统家具设计理念,设计出了更多的现代美式家具。中西家具设计文化的相互交融,在一定程度上为美式家具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总结

美式家具所独有的风格特征的形成以及发展轨迹无不在为中国的家具市场发展提供了一个积极的导向――面对社会时代的发展,我们既不能固守传统,也不能随波逐流的全盘西化。要积极以所出的环境,对各种文化进行扬弃,结合时代特征,开拓出一片以现代中式家具为主要组成部分的市场。

(作者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征文格式篇5

Abstract: This paper has studied the influential mechanisms between the subway transportation and the affected residential prices along its routes in Chengdu. It took Chengdu subway line 1 and 2 as cases to demonstrate the research results through an empirical manner. Based on the Hedonic price model, linearity, logarithm and semi-logarithmic analyses were conducted using software SPSS16.0 to test the validity of the model, followed by an examination of the error range. The research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proposed model has certain value as references to predict the residential prices along subways in Chengdu.

关键词: 地铁交通;住宅价格;Hedonic模型;回归分析

Key words: subway transportation;residential price;Hedonic model;regression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F2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9-0181-02

0 引言

地铁属城市基础设施范畴,其建设与运营具有很强的外部性。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一种,地铁在保证城市土地的集约化开发利用,引导和改善城市空间结构,解决城市交通拥挤问题,推动沿线经济的繁荣以及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等方面,都具有极其重大的作用[1]。定量研究地铁对沿线房地产的增值作用,政府以此为依据制定相关政策,实现地铁与沿线房地产的综合开发将是地铁可持续建设的有效途径。因此,研究地铁对沿线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具有重大意义[2]。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对沿线房地产价格影响的研究最早源于1976年,M.Webber关于旧金山海湾地区轨道交通系统对沿线土地价值影响所做的研究;W.Bruce Allen研究了费城至新泽西州郊区铁路沿线住宅型房地产的价值,提供了以住宅型房地产作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思路。

国内关于此项课题的研究始于21世纪初,周俊等以上海市轨道交通明珠线为例分析了轨道交通的廊道效应及其对城市土地利用的影响;李雪芹从轨道交通诱导效益分析的角度研究了轨道交通影响范围的确定方法。由于国内行业数据资料的统计制度以及数据库系统的不完善,数据获取难度较大,严重影响有关课题的研究,尤其是相关定量研究。

2 研究模型介绍

目前,用于房地产价格影响的定量分析模型主要有交通成本模型、特征价格模型(Hedonic模型)以及线性支出系统需求函数综合模型三种[3]。本文选用特征价格模型作为研究的基础模型。特征价格理论认为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并不是基于产品本身,而是基于产品内含的特征。消费者购买产品的目的是把产品的特征转化为效用,而效用水平的高低依赖于产品所包含的特征数量。这样的产品市场不适用于传统的经济模型,不能用一个总的价格来表示,应采用一系列价格来对应产品的品质或它所包含的特征,即特征价格[4]。

特征价格模型最基本的形式是线性形式,即:

P=α+β1X1+β2X2+…+βiXi (1)

式中P表示该商品的价格;

X1,X2,…,Xi表示商品的特征;

α,β1,β2,…,βi表示待估参数。

然而,在实际的经济活动中,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更普遍的表现为非线性依存关系,所以除基本的线性形式外,特征价格模型还有对数和半对数两种形式。

特征价格模型的对数形式:

InP=α+∑βiInXi (2)

特征价格模型的半对数形式:

InP=α+∑βiXi (3)

这样,通过对样本数据的回归分析,选择模型方程的形式,估计出参数值,即可建立特征价格模型方程。将研究范围内的住宅特征值代入方程,便可得到住宅价格的估计值。

3 建立特征价格模型方程

从成都市地铁1、2号线沿线共获得130个住宅样本信息,运用管理统计软件SPSS16.0对样本数据进行回归分析[5]。(表1、2)

在5%显著性水平下得到三个方程的回归效果如表3所示。

其中半对数方程和对数方程的模型系数的显著性关系比较强,而线性方程的模型系数的显著性比较差。显著性强表明进入方程的住宅特征变量与房价变量dprice(或者lndprice)之间的方程关系更为密切。从判定系数R2可知,对数方程模型对因变量的解释能力最强为0.267,而线性方程模型和半对数方程模型相对较差。从修正R2来看,也是对数方程模型的拟合程度最高为0.192,线性方程模型和对数方程模型也相对较差。

这表明对数方程模型的拟合程度最高,对住宅价格变量的解释能力最强,可用于解释和分析成都市地铁1、2号线沿线住宅型房地产价值。

由经过评估与检验的模型参数建立特征价格模型对数方程如下:

Y=9.306-0.031X1-0.013X2-0.038X3+0.007X4+0.048X5+0.063X6+0.113X7+0.015X8+0.062X9

式中Y――住宅单价的对数;

X1――住宅距离最近地铁站点距离的对数;

X2――房龄;

X3――住宅建筑面积与房间总数的比值的对数;

X4――住宅所在楼层与总楼层数的比值的对数;

X5――住宅所在小区的物业费用;

X6――住宅小区内有无停车场;

X7――住宅的朝向情况;

X8――住宅的装修情况;

X9――住宅所在小区的区位情况。

由上式得出,地铁对沿线住宅价格的影响由Y与X1的关系表示,参数-0.031表示了住宅单价与住宅距离最近地铁站点距离的对数关系。在其他特征相同的情况下,距离地铁站点越远,其价值量越低,与一般认知相符。同时,可以看出住宅单价仍与其他因素如住宅自身条件、区位环境条件等密切相关,相关参数如方程所示。

4 特征价格模型方程检验

将获取的另外15例成都市地铁1、2号线沿线住宅样本信息带入上述特征价格模型对数方程,得到检验Y值与检验单价,使之与实际单价作差得到实际误差比例,去掉符号并求出平均值,即平均误差,详细检验结果见下表。

上表显示,方程的平均误差为8.3%。考虑到影响住宅价格的其他未进入方程的因素对住宅价格的作用,以及政策的影响、交易情况的影响等实际不可预测因素的作用,方程误差在小于10%的范围内可以接受,说明该方程具有一定得实际意义与参考价值,可用于成都市地铁1、2号线沿线住宅型房地产价值的估计与预测。

5 结论与展望

①地铁交通的建设对房地产市场价格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②在对成都市地铁沿线住宅型房地产价格的研究中,证明了基于特征价格模型的实证研究方法具有普遍适用性,其中,特征价格模型的对数方程拟合程度最高,表明住宅单价与距离最近地铁站点距离呈对数反比关系。

③地铁对于沿线房地产价格的提升作用明显,宜将房地产土地出让与城市地铁建设进行收益再分配,可解决城市基础配套建设资金的相关问题。

参考文献:

[1]张戎,李枫.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管理[M].中国铁道大学出版社,2000.

[2]韩志国.城市地铁资源开发研究[D].天津:天津理工大学,2008.

[3]郑捷奋,刘洪玉.深圳地铁建设对站点周边住宅价值的影响[N].铁道学报,2005,10,27(5).

[4]M.-Y.Pior,E.Shimizu.GIS-aided Evaluation System for lnfrastructure Improvements:Focusing on Simple Hedonic and Rosen's Two-step Approaches[J].Computers Environment and Urban Systems.2001,25:223-246.

征文格式篇6

本文以“孟勇”和“其他作曲家”声乐作品艺术特征及演唱为分类依据,对检索到的相关文章进行梳理、分类,仅选取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文献进行详细述评。

一、对孟勇声乐作品的艺术特征及演唱的研究

中国著名作曲家孟勇创作了恒河沙数的声乐作品,他创作的民族声乐作品也获得难以计数的奖项。然而与之难以计数的奖项不相称的是,系统地研究其声乐作品基本特征及整体艺术风格的文献却寥若晨星,但是这为数不多的相关文献也可按各自的研究视角及维度进行分类论述。

(一)宏观把握,全面分析

湖南师范大学饶荣在其2011年学位论文《孟勇声乐作品的艺术特征与演唱探析》中,以孟勇的学习、艺术经历及艺术创作成果为切入点,从“曲名新颖”、“取材丰富”、“运用本土音乐元素”、“词、曲结合完美统一”、“作曲技法新颖独特”等 7个方面对孟勇声乐作品的艺术特征进行论述。又以孟勇的8首作品为例,从情感解读、润腔技巧的运用和演唱处理三个方面进行研讨,进而对孟勇声乐作品的演唱进行分析。最后深入对孟勇声乐作品在教学中的运用进行研究。

这篇文章中的“孟勇声乐作品的艺术特征”这一部分涉及到“曲名新颖”、“取材丰富”等7个方面,但仅仅重点深入的分析了“词、曲结合完美统一”这一方面,其他方面都未能深入剖析。在“取材丰富,韵味独特”这一部分中,根据孟勇在作品创作上运用音乐素材的不同将孟勇声乐作品分为以少数民族音乐素材为题材、民间故事为题材、现代生活内容为题材、地方戏曲音乐为题材的四类,是一种可取的分类方法。对声乐作品分类的方法有很多,先将作品分类,通过对每一类作品的研究,来探析其艺术特征是一种好的研究思路。笔者将继承并发扬这一思路,对孟勇的声乐作品进行更科学的分类,以类别为基点深入地论证孟勇声乐作品的艺术特征。文章对于孟勇声乐作品的演唱的分析,情感解读、演唱处理都很到位,不难看出作者对8首代表作品的创作背景、表现内容以及作曲家对作品的演唱要求了如指掌。笔者曾对孟勇进行访问,掌握了孟勇具体的学习、艺术经历,每首作品的创作背景、表现内容,以及演唱其作品的一些要点等重要的第一手资料,参考价值较高。

对孟勇声乐作品的艺术特征在宏观上把握分析的学术论文还有张佳发表在《音乐大观》2013年第9期的《浅谈孟勇声乐创作的民族特色》和李咏云发表在《歌海》2014年第4期的《孟勇及其声乐作品特色探析》。张佳的《浅谈孟勇声乐创作的民族特色》一文对孟勇作品《阿妹出嫁》和《山寨素描》进行音乐本体分析,然后从“在歌曲选材方面”、“曲式结构独特新颖”、“多元化的结构特征”这样三个方面研究孟勇声乐作品中的民族特色。笔者认为,孟勇很多声乐作品都是以湖南的山水人情为题材,有着浓郁的民族色彩。在曲式特征上,孟勇很多作品都是典型的民族调式。而且其创作常常采用湖南民歌的主题旋律作为作品的主题动机旋律,在此基础上延伸扩展主题乐思,因此旋律上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但是张佳重点论述了孟勇作品曲式结构灵活新颖,调式调性转换频繁,而没有抓住作品曲式特征上的民族特色来进行研究。曲式结构包括了歌曲的曲式特征和结构特征,“多元化的结构特征”不能与“曲式结构独特新颖”并列,而且“多元化的结构特征”这部分也并没有研究孟勇作品结构上体现的民族特色,而是概括孟勇的创作特征。文章没有充分的论证孟勇声乐作品的民族特色,结构混乱,逻辑不清。

可见,关于孟勇声乐作品整体风格及其作品的演唱艺术的系统的研究是相当匮乏的。

(二)微观切入,精深剖析

对孟勇声乐作品整体风格的把握固然重要,但是对某一具体作品的深入探究更是不容忽视。学术界也有关于孟勇《阿妹出嫁》、《斑竹泪》等具体作品的艺术特征与演唱的研究。本节选取两篇研究歌曲《斑竹泪》的艺术特征和演唱的文章进行对比评述。

王芳发表在《安徽文学》2012年第10期的《泪洒斑竹潇湘情――对歌曲<斑竹泪>演唱教学的思考》一文,以歌曲《斑竹泪》的演唱教学为出发点,引出作者对此作品的思考。文章首先从歌曲的时代背景和结构调式特点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在此分析之上,强调了歌曲中的气息运用,引用沈湘教授所言的“呼吸是歌唱的基础,气息是歌唱的动力”,着重体现了呼吸在歌唱中的重要性。同时,以歌曲的情感变化为线,串连了不同情感之下呼吸技巧的变化规律,也顺势引出了歌曲之中语言和润腔技法的运用。最后指出演唱者要想唱好一首声乐作品并达到歌曲演唱的一定境界,歌唱处理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进行反复的推敲和研究,将自己的实践体会融入到歌曲演唱中,才能更好地诠释作品。

谢菁、胡建军发表在《黄河之声》2009年第3期的《泪洒斑竹瑟鼓湘灵――谈〈斑竹泪〉的艺术特色及演唱技巧》一文,以《斑竹泪》歌曲的创作背景故事为引子,对歌曲进行了细致独到的剖析,首先指出了此曲曲式的结构图,并分析说明此曲主调为商调式的写法,运用了三个调式的转化,从而进一步表现人物的情感变化。作者再根据自身演唱的切身体会和感悟,特别是对歌曲中润腔的处理作了细致入微的探讨。

以上两篇文章都以歌曲《斑竹泪》为研究对象,都从艺术特征和演唱技巧进行分析,但是透过文章的字里行间体现出的是王芳与谢菁、胡建军在文字功底、学术思维及表达逻辑上的本质区别。在文字功底方面王芳的论述更具口语化的特点,而谢菁、胡建军的表述则更具学理性语言的特点:精确、深入、简洁。在学术思维及表达逻辑上谢菁、胡建军的文章具有更强的严谨性和学理性,整篇文章在写作逻辑思维上更具有质感。两篇文章都对《斑竹泪》的曲式结构进行了分析,谢菁、胡建军的文章中调式转化结合曲式结构图直观的体现出《斑竹泪》中调式特征与曲式结构的综合发展。而王芳的文章则以语言叙述为主,在歌曲结构和调式特点的论述上较为抽象,意义表达较模糊。通过比较可以看出谢菁、胡建军的文章更胜一筹。

综上所述,学术界对孟勇的研究已经有一定程度地展开,但研究之深度和力度仍显浅薄、苍白,也缺乏专门、系统地对孟勇的作品进行研究的文章。因此,对孟勇的作品进行研究,还有较大的空间和研究价值。

二、对其他作曲家声乐作品艺术特征与演唱的研究

在中国音乐界,有影响力的作曲家非常多,如王志信、徐沛东、印青等,他们创作了很多优秀的声乐作品,一直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些作曲家声乐作品的艺术特征与演唱研究也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

浙江师范大学黎莉在其2011年学位论文《印青歌曲的创作特征及演唱分析》中,先按时间顺序介绍印青的艺术生涯,通过列举印青在同时期创作的各类题材的作品来回顾其歌曲创作历程。接着对印青歌曲作品进行分类以及本体分析,概括出印青歌曲基本创作特征。文章将印青创作的歌曲作品分为三大类:主旋律歌曲、军旅歌曲、其它社会题材的歌曲。选出印青具有代表性的四首作品从调式调性、和声、歌词、曲式、创作背景等方面进行音乐本体的分析。文章认为印青的歌曲有“歌词与音乐的完美结合”、“紧跟时代步伐,弘扬时代精神”、“通俗化与艺术性的融合”、“艺术风格‘精、美、真’”这四个创作特征。再从“演唱中声乐技巧的运用”、“与伴奏的配合”、“情感处理”三方面入手,对印青歌曲作品的演唱进行分析研究。最后对印青在创作之外的其它社会影响及贡献作了简要介绍。

文章中对印青作品的音乐本体分析这一部分是最为出彩的。一方面,分析的四首作品选取得很好,四首作品都是印青流传度很广、评价很高、很有影响力的代表作,并且它们是不同的四种风格。《走进新时代》是典型的主旋律歌曲,它反映新时期党的方针政策,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政治气息厚重,时代感强,是祖国繁荣富强的时代赞礼。《天路》是一首有着浓厚西藏地域风格的创作歌曲,有着西藏山歌的特点,可以称得上是西藏的新民歌。《西部放歌》是西部开发的标志性文艺作品,有一股浓浓的西北信天游的味道,民族色彩厚重。而《芦花》则是一首抒情的艺术歌曲。所以文章选取的这四首作品是十分具有代表性的。另一方面,文章对作品的分析全面到位,从创作背景、创作过程到曲式结构、调式调性、旋律、节奏再到歌词,条理清晰、分析深入透彻。除此之外,文章对印青歌曲创作特征的总结也比较全面且对每个特征进行了深入剖析。印青歌曲的演唱分析方面,文章从演唱中的呼吸共鸣、咬字吐字、音色音量、速度节奏以及与伴奏的配合,情感的处理这些方面深入细致的分析了《走进新时代》、《天路》、《西部放歌》、《芦花》四首作品的演唱,理解深入、思路清晰。所以文章有很多的可借鉴之处,值得学习。

山东师范大学路敏在其2014年学位论文《王志信民族声乐作品风格及演唱研究》中,先简单介绍了王志信的艺术人生,并对其主要音乐创作进行分类,文章认为王志信的声音作品根据创作题材可分为历史故事、民间传说为题材、现实题材、古诗词题材和借物抒情题材四类。然后归纳出王志信声乐作品具有民族性、多样性、时代性的风格特征,并对这些风格特征分别进行了剖析。再对王志信声乐作品的演唱进行了深入研究。文章分别选取王志信具有民族性、多样性、时代性风格的代表作品分别从歌曲背景、歌词内涵、曲式结构及演唱处理这三方面对作品进行分析。最后总结了王志信对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贡献。

整篇文章内容充实、结构层次很清晰,各级标题高度概括了各部分内容而且用词准确,语言耐人寻味。文中“王志信声乐作品的演唱研究”这部分以不同作品为例,每个作品都分别从歌曲背景、歌词内涵、曲式结构及演唱处理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使得文章结构很规整,很可取。在分析作品的同时紧扣前文论证的民族性、时代性、多样性的风格特征的意图也是很好的。但是某一首作品所体现的风格特征一定不是单一的,要演唱好一个作品应该要全面把握好它的风格特征,文章从民族风格的作品如何演唱、时代风格的作品如何演唱、多样性风格的作品如何演唱三个方面来论证王志信声乐作品的演唱的这一思路笔者不敢苟同。而且文中所选取的《兰花花》、《昭君出塞》、《孟姜女》是三首风格类似的作品,而文章却将他们分别归为三种不同风格的代表作,笔者认为有些欠妥。

湖南师范大学李霞辉在其2014年的学位论文《徐沛东声乐作品的民族特色与演唱风格研究》一文中,先介绍了徐沛东的创作理念的形成与发展,接着从戏曲元素、民间歌曲、方言三个方面来分析徐沛东作品的民族性,然后分析了徐沛东声乐作品的民族性与时代性、世界性的结合,最后从演唱风格的形成与发展、表演实践与自我理解相结合、演唱风格与作品风格相结合等方面阐述了演唱风格与作品风格的有机结合。

作者对徐沛东的作品如数家珍,举例阐述的时候大多是选一个作品配谱例详细论证,然后列举其他作品来辅证,笔者认为这种分析方法很有说服力,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平时笔者看到的很多文献只是对理论泛泛而谈,却缺乏较好的基础性案例分析,使得文献内容较为空洞,理论支撑乏力。这篇文章则较好地摒除了这一毛病,进行了大量而全面的案例分析,行文流畅自然,结构浑然天成。

征文格式篇7

关键词:非同源影像 自动配准 自适应阈值

中图分类号:P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1(a)-00-02

伴随着遥感传感器的快速发展,各种新型的遥感数据层出不穷,并且在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上得到了不断的提高[1],这样使得通过遥感影像进行城市变化检测成为了一个研究的热点问题。遥感影像和地形图的自动配准的关键在于如何在非同源影像上进行特征点的提取和匹配。地形图是类似于DLG的影像,其内容主要是线划信息;遥感影像是灰度影像,其内容主要是地物的灰度信息。地形图上的线划信息不仅包括地物的边缘信息,还包括等高线,汉字注记,公里格网等等。遥感影像中唯一与其相同的就是地物的边缘信息。所以该文将这一相同点作为突破口来研究地形图和遥感影像的匹配方法,从而完成地形图和遥感影像的自动配准。

1 数据处理流程

1.1 地形图“内定向”

这里的“内定向”的目的是要确定数字地图上每一个像素所对应的大地经纬度坐标和高斯平面坐标。对于地形图来说,其左上角点和右下角点的经纬度都有标识,通过对地形图左上角点和右下角点的大地坐标的赋值及高斯平面坐标的计算,对地形图进行一个类似于内定向的操作,从而获取地形图上每一个像素的大地经纬度坐标和高斯平面坐标。

1.2 地形图的缩放重采样

然而由于地形图的分辨率与quickbird影像的分辨率是不同的,为了使配准阶段特征点匹配的精度达到最佳,应该对地形图进行一下简单的重采样,以使地形图的分辨率于遥感影像的分辨率相同。

1.3 地形图与遥感影像粗略位置映射关系的建立

一般有两种方法建立地形图和遥感影像的粗略映射关系。一种方法是直接将地形图的左上角点与右下角点赋以粗略的地面坐标,被赋的坐标信息一般都能在地形图上找到;另一种方法是人工分别在地形图和遥感影像上选取6对以上的同名点,通过同名点在不同影像上的像素坐标建立二次多项式方程求得地形图与遥感影像的映射参数。

2 基于熵理论的自适应阈值的特征点提取算法

由于Forstner算子的优点是效率高,定位准确[2],该文采用的是Forstner算子对遥感影像进行特征点的提取。但是由于对于整幅影像使用特征点提取时,特征点提取不可能均匀。所以必须将影像分块提取特征点。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熵理论的自适应阈值的特征点提取算法。基于熵理论的自适应阈值的特征点提取算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

各个格网特征点提取阈值的确定方法如公式3-1所示:

(3-1)

公式中表示某一格网特征点提取的阈值,表示该格网的熵值。

通过基于熵理论的自适应阈值的特征点提取的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对于实验数据进行了一个定量的分析。以固定阈值对四个格网提取特征点,四个格网征点的个数分别占特征点总数的43.33%,23.33%,16.67%,16.67%;以自适应阈值对四个格网提取特征点,四个格网征点的个数分别占特征点总数的33.86%,23.62%,25.98%,16.54%。表1对于实验数据进行了一个定量的分析。以固定阈值对四个格网提取特征点,四个格网征点的个数分别占特征点总数的43.33%,23.33%,16.67%,16.67%;以自适应阈值对四个格网提取特征点,四个格网征点的个数分别占特征点总数的33.86%,23.62%,25.98%,16.54%。所以可以得到结论:通过自适应阈值对影像进行特征点提取相较于通过固定阈值对影像进行特征点提取,其在原本特征点提取较多的区域减少了特征点的提取,而在原本特征点提取较少的区域增加了特征点的提取,效果是明显的。

3 遥感影像的边缘提取

该文采用Canny算子。在判定一个像素是否是边缘点时,不仅仅是简单的跟踪边界,还需要考虑其他像素的影响,需要根据当前像素及前面处理过的像素来进行判断。Canny算子绝对不是简单的进行梯度运算来决定像素是否为边缘点。所以Canny算子的去噪能力强,边缘点的定位准确。

4 特征点的匹配

在对遥感影像进行了特征点提取后,要获取这些特征点在地形图上相应的同名点,就必须要进行特征点的匹配。由于遥感影像和地形图生成的机理上不同,前者具有连续的灰度信息,后者只有线划信息。所以传统的基于灰度的匹配方法是不可行的。该文采用的方法是以特征点为中心建立影像窗口,然后以这些影像窗对地形图进行模板匹配。可以采用传统的模板匹配算法,也可以采用抗旋转的模板匹配算法,如基于Zernike矩的抗旋转性模板匹配算法[3]等。

5 控制点的自动选取

控制点的好坏直接决定了遥感影像配准精度的高低,所以控制点的选取十分重要。可以从匹配得到的同名点中获取一些合适的同名点作为控制点,而选取控制点的标准主要包括两点:精度高,分布均匀。由于前面已经将遥感影像格网化了,所以可以依据格网的区域划分来合理的选择控制点。在遥感影像中每个格网选取一个特征点,并且选取与其在地形图上对应的同名点一同作为一对控制点。如果其中的哪个格网里面不存在有可以作为控制点的同名点的话,则在其最近的格网中再选取一个特征点以及与其对应的同名点作为一对控制点。这样就能满足关于控制点选取的两个指标―精度高,分布均匀。这样选取的控制点相对于计算机随机选取的控制点来说是有很大的优势的,其对于后面的配准意义重大。

6 遥感影像配准

为了获取拥有正确地理信息的遥感影像数据,就必须对遥感影像进行配准。配准的方法一般包括多项式纠正法和共线方程纠正法。多项式纠正简单易行,但是该方法回避构像的空间几何过程,对于地形起伏较大的区域的遥感影像,应该结合DEM和共线方程进行三维数字微分纠正[4]。所以对于遥感影像的配准方法的选择应该视遥感影像所在区域的地形而定。对于地势平缓的地区,可以直接选择多项式纠正的方法;对于地势起伏较大的区域,就应该结合DEM和共线方程进行三维数字微分纠正。通过控制点构建TIN,然后进行数字微分纠正[5]。

遥感影像配准方法选取之后,就要选取灰度重采样的方法。该文采用的是最邻近像元法,最邻近像元法计算速度较快,原理简单,最重要的是这种算法不容易引起图像清晰度的损失。

参考文献

[1] 孙家.遥感原理与应用[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2] 张春美,龚志辉,黄艳.几种特征点提取算法的性能评估及改进[J].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08.

[3] 王培容,陈鸿雁,李姣军.一种快速的具有旋转不变性的模板匹配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6(7).

[4] 郑天赐,方子岩.论二维几何纠正与三维数字微分纠正异同[J].福建地质,2008(4).

征文格式篇8

【关键词】动画 木版年画 象征性 融合

我国传统文化中辩证、中庸的思维模式,强调事物间的辩证统一和相互联系,反映在世界观上表现为“物我相融”“天人合一”。其思想源于先秦儒家、道家与禅宗思想,是原始朴素、混沌思维方法论的核心。[1]这是中国特有的思维方式。中国画论与这种思维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太极中的阴阳和合、国画中的虚实相生、木版年画中的寓意象征,这些都映衬了中华民族无比浩瀚的国学思想与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若把这种本民族所共识的、潜意识中存在着的意念方法巧妙地转化、嫁接到动画创作上,往往促成优秀艺术作品的诞生。刘勰在《文心雕龙·时序》中说:“时运交移,质文代变。”木版年画也将随着时代变化而发展,在人类文化发展的相互交融与影响中,这种艺术形态依然会显现民间文化内涵的本原世界,反映民族优秀的文化元素。[2]一个好的思维意念的生成,往往超越时空与民族间的阻隔,达到更高层次的畅通,其是使中国动画再次走向繁荣的必要条件。笔者着重从木版年画象征性思维出发,探讨其对动画造型、色彩、动作等方面的启示。

一、木版年画的象征之美

象征是艺术创作的基本方法,指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外在特征,寄寓艺术家某种深邃思想,或表达某种富有特殊含义的艺术手法。黑格尔说:“象征一般是直接呈现于感性观照的一种现成的外在事物,对这种外在事物并不直接就它本身来看,而是就它所暗示的一种较广泛较普遍的意义来看”。[3]可以说,象征是木版年画的灵魂,象征的价值不在形象本身,而在指向形象之外的内在深意。木版年画的画面充满了象征性语言,那些富有特色的主题“花、鸟、云、鱼、龙、凤、犬、马”不仅表现绘画的本身,更寄托了民间艺术家的某种愿望。木版年画中的图案自古讲究,“图必有意、意必吉祥”。民间年画多反映祈福平安、寓意吉祥等主题,如年画作品中鸳鸯象征恩爱、蟠桃象征长寿、岁寒三友象征友谊长存、莲花和鱼象征连年有余、一只雄鸡领着五只小鸡象征五子登科、鲤鱼跳龙门象征平步高升等。可以说,中国人的美感与深有意味的暗喻紧密相连。木版年画吸收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元素,通过丰富的艺术形态体现了东方的审美意蕴和审美情趣。

二、木版年画思维特征对动画创作的影响

(一)年画中的象征性造型对于动画造型的影响

木版年画的象征性思维对于动画创作有着深刻影响。很多经典动画影片中的造型和故事都直接或间接源于木版年画作品,如动画片《过猴山》的剧本就取材于山东潍坊同名木版年画作品。动画片中的老翁造型也吸收了年画中流传已久的老寿星形象,再结合漫画夸张变形、提炼概括的手法设计成形的(图1)。再如《人参娃娃》中人参娃娃的造型是吸收了杨柳青年画中抱鱼娃娃的造型。动画片《大闹天宫》中玉皇大帝和土地爷的造型则借鉴了年画中的灶王爷和文门神的形象升华而成的。

当代动画也不乏成功案例,如2008奥运福娃宣传动画片中的福娃晶晶的头部纹饰源自年画中的莲花造型。福娃贝贝的造型设计本身也源于年画中的连年有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水”和“鱼”的形象象征恩泽与富足,“莲”象征着爱、美、纯洁与高尚,且“莲”在民间传说中有“莲花生子”的寓意,象征着子嗣繁荣,这是对生命的赞许。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国经典动画片中的渔童、哪吒也都是生于莲花。这种动画情节的设计正是受到象征性思维的影响。木版年画中以莲为主题的有很多,综合这些美好寓意,动画中通过视听语言结合动画假定性、变幻性的特征把“莲”所孕育的丰富内涵加以烘托,往往得到良好效果。尽管动画中的形象不像木版年画每个造型都有寓意,但动画艺术家往往能在民族文化本身蕴涵的寓意中寻找到方法与答案。

(二)年画中的象征性色彩对于动画色彩的影响

木版年画中的色彩是具有象征性的,一切用色都富于内涵。惯用的民间色彩有红、黄、蓝、绿、紫、黑、金、银、白等。中国经典动画影片在用色上吸收了木版年画用色惯式,如1979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拍摄完成的《好猫》的色彩原型源于山东潍坊的木版年画作品。影片用山东传统木版年画的风格进行塑造,色彩亮丽、对比强烈,富有装饰性和醇厚的地方特色(图2)。《骄傲的将军》服饰的色彩设计深受木版年画的影响,色彩以单线平涂来表现,用色简练、富于装饰。将军的盔甲上采用大红的颜色,并以黄色为点缀,这也是木版年画民间用色的典型搭配。

木版年画用色理论依据是民间画诀。民间画工对色彩的运用经验通过画诀的方式世代流传,而这些画诀本身是对千百年来大众审美的高度浓缩。如画诀“红靠黄,亮晃晃;粉青绿,人品细”讲的就是色彩搭配后的效果。再如“女红、妇黄、寡青、老褐”讲的是不同年龄妇女着装的色彩设计。这些口诀比较简洁实用,木版年画风格的动画作品在用色上也可以参考木版年画的民间画诀,从中找寻理论支撑。

(三)年画中的散点透视对动画镜头画面的影响

木版年画中的透视不同于西方焦点透视,以固定的视点为中心,而是以自身的主观意象为中心。木版年画对物象再现依据的是人们对物体多视角观察后得到的一个总体感知,其所追求的是艺术上的装饰意味。这种思维方式促成年画“散点透视”构图的形成,为动画提供表达思想更为广阔的空间。

如国产动画片《超级肥皂》中购买肥皂的场景。婚嫁队伍与出丧队伍同行时的画面构图既有俯视又有平视,前景后景平行罗列,最大程度地呈现画面信息。动画片《南郭先生》融合了汉代画像石的苍劲风格,其镜头画面也采用了这种构图方式,看起来荡气回肠,极富民族特色,形成强烈的装饰效果。动画片《冤》中也巧妙运用了这种手法。在交代客栈的整体布局时多采用俯视镜头,画面内部体现出互补遮挡的规范。在一个场景或画面里人物常常被处理成侧视,桌子被处理成正俯视,而桌子上的餐具被处理成侧视,尽管透视上不是写实的,却给人舒适的感觉。这些优秀动画片具有浓郁的东方色彩,在构图上有意保持了装饰性,以作者自身的心理逻辑为依托,追求艺术上的完整与真实,这些独特镜头画面的设计源于对木版年画构图的研究。

三、木版年画风格动画短片《芽》设计实践

通过论述,笔者认为木版年画是可以在动画中表现的,民间美术的魅力可以通过动画方式进行传承。结合新时代背景下的数字手段,对木版年画风格的动画创作进行数字化研究,将年画孕育的美术特征实践于动画片《芽》中。动画片《芽》是通过与其谐音的“牙”这样两条线索来描写中国北方农村祖孙二人之间的隔代亲情。朴实无华的故事中蕴涵着物换星移、生命成长的自然真谛。故事中多有反映民俗文化、民间美术的因子。选择这样一个方向与笔者深受民间美术的影响有重要关系。这也为后来最终选择木版年画这一中国独特绘画形式作为该片的美术风格埋下伏笔。

(一)动画造型的设计实践

人物造型设定中吸收了木版年画的美术特色,特别注重角色轮廓用线与填色间“线色错位”的视觉效果。实现这一过程要通过两个步骤。第一步是“自然形”的设计,“自然形”是指角色的“原型”,是没有经过变形夸张、概括提炼的角色。从剧本出发,根据时代背景、地域文化、季节时令、气质性格等条件构思出角色性格特征,然后依据导演要求,结合素材勾勒出角色的自然形态。第二步是对“自然形”进行意向的变形与概括提炼。这种夸张与提炼的目的是通过艺术的手法来强化角色性格,使其性格外化。爷爷和小孙子的设计中,都有意打破写实比例与透视关系,在似与不似之间寻找一种写意的平衡。在人物的服饰设计中多从大的结构着眼,突出主要特征,减免细节,把人物程式化、类型化,这也是受到木版年画夸张与变形造型特征的影响。

(二)动画色彩的设计实践

木版年画用色不同于西方写实主义风格动画色彩的柔美细腻,其不注重精确表现景物的质感,也不重视对光影的表现,而是注重色彩的象征性与装饰性,多用原色,少用或不用间色。其特点是对比鲜明、概括、夸张、随意、象征。传统木版年画对现代动画在用色方式上有很大影响,《芽》的用色风格受到木版年画的影响。色彩以平面表现为主,简练并富有装饰感。本片用色风格借鉴了年画的用色规范,并在这个基础上加以提炼,使其在视觉感官上更有装饰意味。此外,动画中的色彩借鉴民间木版年画的色彩,采用了纯度很高的原色,加上各种纯正的色相,使色彩格律化,这既符合年画以木版套印着色的制作方法所要求,也为影片增加了不少“乡土”气质,为观众营造色彩形式美的精神享受。

(三)动画动作的设计实践

木版年画是一种静止的艺术,但在其生动画面语言的影响下,结合其他民间艺术,仍可想象这种艺术动起来的效果。设计之初,人们对动画的表演风格就进行了很多尝试,最终决定把动画的表演风格做成皮影戏的风格,这种动画表演恰好与木版年画的美术风格相呼应,彰显动画艺术的魅力。具体实施阶段,可通过计算机软件在动画元件中置入虚拟骨骼,通过操纵这些骨骼来模拟皮影中关节的灵活运动。

《芽》动作设计的规则有别于西方经典动画原理。人们不会看到角色身体因受力而受到夸张的拉伸与艺术的变形,这一点还原了皮影艺术的表演特点。同时《芽》的角色动作更倾向于表意,除了在动画设定上参考传统的皮影戏和剪纸动画,还在交待人物的转体和镜头的调度上有意处理得精简。图3是原创动画艺术短片《芽》的画面效果。

结语

中国特色的动画之路并不是对传统故事、传统经典、传统文化的简单描摹,而是要注重对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东方文化的深度哲思进行诠释。这不仅要求艺术家要非常熟识受众的审美心理,更需要其能够不断汲取东方本土文化中一切精髓,并将其巧妙、自然、高超地融入到动画艺术中去。只有把优秀的传统艺术同先进的数字技术结合起来,中国动画才能以全新的姿态得以呈现,期待看到更多能够展现传统魅力的优秀影片。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RW2013—45)】

参考文献:

[1]江韶华.论传统文化元素对广告设计的影响[J].美术向导,2008(1).

[2]周小儒等.民间年画的艺术形态及本元思想[J].装饰,2004(4).

[3]黑格尔.美学(第二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作者单位:上官大堰,北京林业大学

上一篇:企业计划书范文 下一篇:融资计划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