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好段摘抄范文

时间:2023-10-14 12:21:05

中学生好段摘抄

中学生好段摘抄篇1

1、真正的幸福正如此,愈深愈无声。天地间每一个角落都传递着幸福的信息,它让我们感悟到:幸福的世界真好!

2、只要用心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有微笑,微笑的内涵也因此多了起来,课堂上,老师的微笑是对学生的鼓励和表扬,是教书育人的一种快慰,打谷场上,农民的微笑是最灿烂的,是丰收的喜悦,也是对来年的希望;交际中,微笑就是礼貌,是对对方的理解和尊敬。微笑就是生活的五彩屏上最亮的色彩。

3、我喜欢静听晶莹的雪花飘飘悠悠下落的声音,每当听到这种声音时,我仿佛看到那满天的雪花纷纷扬扬,如芦花、白梅,似柳絮,像鸭毛、鸭绒,又宛如那美丽的银蝶翩翩起舞,舞姿飘逸。

4、友谊是一缕和熙的阳光,照耀着我们的心灵。友谊是一束绚烂的花儿,装点着我们的世界。友谊是一剂良药,能治愈顽劣的心灵。

5、我们感动,我们的感动是灵动的右手;我们学会感动,我们学会感动的过程是理性的左手。当左手右手相遇,合适地交融,生命便真正的被激活了。

6、有位名人说过:“上帝在为你关闭一扇窗子的同时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人生没有永远的绝境,每一条看似走到尽头的小路其实还有“柳暗花明”。道路前面还是道路,人生也没有永远的成功,只有把一次次成功当作一个个奋斗的起点,不断进取,才能走向更大的辉煌。

7、有时完成一件事,我们并不注意快慢,但一定注重质量。他们用自己的所有精力和人生去实现他们追求的。他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能够将一件事做好,其实已经实现了自己的价值。而我们现在所应该做的,就是做好一件小事,在小事中认真,才能去完成那些关乎一生的大事。

8、幸福就在我们身边,或许一个转身就能看见幸福,或许幸福一直伴随在我们的左右。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幸福,明星有他们的山珍海味,我们有我们的粗茶淡饭;明星有他们的帅气打扮,我们有我们的朴素简洁。我的幸福就是做最好的自己。如果不能成为大海,就做晶莹的浪花;如果不能成为辉煌的宫殿,就做朴素的小屋。做最白的云朵,最亮的路灯,最红的花朵……

9、幸福就是老师的提醒。上课跑神时,老师总是会找尽各种不使你尴尬的方法提醒你,既照顾了你的面子,又维护了你的尊严。()作业出错时,老是往往会留下一些温馨的痕迹,提醒你错在哪里?原因是什么。有时,老师也会严厉地批评我,但我不会伤心,因为我知道老师没有放弃我,这是一种特殊的关怀。

10、雄鹰只有进入天空才能自由翱翔,小鱼只有进入江河才能自在游动,狮子只有进入森林才能尽情奔驰。天空、江河、森林就是他们的位置。所以,人只有找准自己的位置,才能充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11、在漫长的人生之路上,我们都会经历大大小小多次失败。有的失败,甚至都要大得超出了我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但是,我们不能气馁,不能向失败认输,那样的话,就相当于抛弃了自己。我们应该勇往直前,一心只想着战胜失败,或得成功的那一刻,也不要有任何杂念,不只是狠,太乐也会影响判断力。

12、我喜欢倾听山间的小溪潺潺流淌的声音,每当听到这种声音时,我仿佛看到那清澈透明的溪水顺着弯弯曲曲的山谷流下来,时而急,时而缓。它一边奔流一边玩耍。一会儿拍拍岸边五颜六色的卵石,一会儿又摸摸沙地上才伸出脑袋来的小草,一会儿让那飘浮的树叶打个转,一会儿又挠挠那些追赶它的小蝌蚪的痒痒。

13、自卑者总是一味轻视自己,总感到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什么也比不上别人。这种情绪一旦占据心头,结果是对什么也不感兴趣,忧郁、烦恼、焦虑便纷至沓来。无论对待工作,还是对待生活都是心灰意冷、万念俱灭。失去了奋斗拼搏、锐意进取的勇气。倘若遇到困难或挫折,更是长吁短叹,怨天尤人,抱怨生活给予自己太多的坎坷。这与现代人应该具备的自信气质和宽广的胸怀是那样的格格不入。

14、有一句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罗曼罗兰也曾说过:“要化悲痛为力量。”的确,当我们面对失败时,一定不能一蹶不振,要学会微笑面对失败。不要把失败当成什么了不起的大事而去狠它,因为狠你的敌人会影响判断力。我们应该把失败看得轻一点,只有这样,才能战胜它,胜败乃兵家常事嘛。

15、许多东西流逝的太快,因此来不及回望。人只有经历过劫难后才懂得生命的意义所在,鸟只有飞出鸟笼之后才懂得珍惜本身富有的自由。时光总是仓促地把幸福和自由带走,唯留下一些伤疤,一些尘沙,让后人慢慢地弥补、挣扎。有些东西已经远去,也不再值得弥补,因此,我回望的只是沿途走来的风景。

16、我有一个理想,那是一个绚丽多彩的梦,梦里我的我曾经当上了科学家、艺术家、作家……在这个梦中,我想了太多,经历了太多。只为着一个目的,做一个为人民服务,对国家有用的人。而今天,我将用咒语把梦的宝藏开启,带你遨游我的梦之国度……

17、一个人垒高自己有多种方法,你是一个懦弱的人,让咱自己变的坚强是一种垒高;你是一个独立的人,使自己学会仅是一种垒高;你是一个浮躁的人,静下心来专心致志,完成一件事就是垒高。人的价值不在于拥有多高的地位,也不在于你获得多少金钱,而在于垒高自己,实现生命的本质超越,精神的生命像物质的生命一样。时刻需要保鲜氧气,垒高自己就是最好的氧气之一。

18、我是独身在这条路上旅行的。因此,沿途跌跌撞撞留下无数伤疤。当我感到疼痛后,我举目回望——没有过客,也没有我能依偎的肩膀。幸好还有飞鸟游鱼做伴,使我沿途未曾感到过寂寞。寒风吹过我的脸颊,也只感到两三点落寞,但不会因此潸然泪下。那芳花野草也不是没有家儿,我为何要因此害怕。

19、我是因为风的方向而被迫向前的。我一路向前,满是陌生的领域。当我饱受风霜,憔悴不堪的时候,请勿用温柔的手抚摸我,我会因为你的多情更加难受。那过去的一切,就让我静静地、默默地回眸,我不再索要那些迟来的弥补。

中学生好段摘抄篇2

那么,如何指导小学中年级学生摘抄积累呢?现在,我就谈谈自己在作文教学中的几点粗浅认识与做法。

一、营造氛围,激发摘抄兴趣。

教育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环境本身就是教育,所谓“人性如青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刚黄”,由此可见,良好的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因此,我首先在班级中营造一种浓郁的善于积累氛围,以激发学生的摘抄兴趣。

1、教师的潜移默化。我自己在读书时,也喜欢把读到的好词语、好句子、好段落记下来。我就把我的这笔记本带到班上,利用早自习时间或语文课前的两三分钟给学生读一读,还可以让学生看一看。时间一长,很多学生就想自己动手做摘抄笔记。

2、营造摘抄积累环境。我利用黑板的一角,开劈“我积累,我快乐”栏目,最先是老师自己写上一些课内或课外积累的好词好句,叫值日生在课前领读。一段时间后,就让学生按学号轮流写上自己摘抄的好词好句。这样就让学生学生时常处在一个充满书香味的环境中,抄抄读读,看看记记,耳濡目染,往往能让学生感受到书海的浩瀚和读书积累的乐趣,从而形成跟书本交朋友的愿望,并乐意摘抄积累下书中的精华。

二、加强指导,学会摘抄积累。

激发起学生的摘抄积累兴趣后,接下来就是具体指导学会摘抄积累。指导摘抄积累这个环节 ,我主要采取“两步走”教学法。

第一步:课内摘抄积累,主要摘抄积累课本中的四字词语或其它一些比较好的词语或好的段落。课本是摘抄的首选材料,因为,教材内容是经过小语专家精心挑选的范文,语言和思想这两方面都最具典范性。教师应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中的范例来指导学生进行摘录,并逐渐使其形成一定的能力。在每学完一单元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对其中精彩的语句语句进行品析,让学生领悟何谓好词好句好段,比如学习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时,引导学生赏析该单元中的这些句子,比如:“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 ,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抱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进行摘录。这样,学生在摘录中就能得到训练,做到触类旁通。

做摘抄时,我要求学生尽量都用格子是小方格的日记本摘抄,这样摘抄比较规范美观,而且便于保存。

还有,第一次指导学生做摘抄,一定要到位,我专门利用一节语文课,边讲解边在黑板上板书示范(一定要写),学生就照着写,老师还要走下去检查,内容写对了吗?看看学生格式写规范了吗?还要表扬表扬写的好的学生,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很重视自己的摘抄积累,每次做的时候,都会很认真,很用心。

第二步:课外摘抄积累。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因此学生还应利用课余时间大量的阅读课外书籍,课外书籍中包含了许多课本中没出现过的好词好句好段,以及各种知识,也应是摘抄积累的主要内容。例如在三年级上学期,我就开始有计划地叫学生抄写了描写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的词语、句子、段落,抄写了描写小动物样子、生活习性的段落,三年级下学期抄写了描写跳绳、踢毽等的动作细节的段落,还抄写了描写表示心情紧张、高兴、难过的段落。当然随着年级的增高,摘抄的内容将会更加的具体细致。

三、开展活动,巩固摘抄积累。

如何才让学生把所摘抄内容真正的记下来,积累下来。小学生好胜心强,开展适当的活动,让学生在一次又一次活动中体验成功的欢乐,非常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利于学生保持长久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巩固所积累内容,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1、好词佳句美段诵读:每周利用一个早自习时间,让学生把摘抄积累的优美内容,首先在四人小组内诵读PK,然后每组推选一名优胜者参加全班PK。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不仅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美好,还逐步提高语言领悟能力。

2、专题知识抢答赛:比如指导学生摘抄了描写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的词语、句子、段落后,我便在班上举行了“走进四季”知识抢答赛,以小组为单位抢答,最后评选出优秀小组,学生通过这样的活动,对所摘抄内容产生浓厚兴趣,并在活动的快乐中记住了很多内容。

3、手抄报制作比赛:每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摘抄内容制作一份手抄报,全班评比,并把优秀作品张贴在教师的墙壁上,这样既表彰了优秀学生,也对其他同学起到了促进作用。当然,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无意识的又记忆了相应内容。

4、联想、仿写比赛:为了让学生灵活、准确地运用,在分类摘抄后可以让学生进行联想、仿写比赛。比如学习了《荷花》一课,就可以让学生学习书上的方式进行联想;摘抄了一些描写人物外貌的段落后,让学生发挥四人小组的集体智慧,仿写一个人物外貌描写片段,然后全班交流,评选出最佳模仿秀小组。

由于竞赛活动具有趣味性、刺激性和挑战性,为了取得胜利,学生必然要做充分的准备工作,必然要认真摘抄,用心记忆。而学生通过活动不仅获得了胜利,也在活动中增长了知识,学会了应用。

中学生好段摘抄篇3

【关键词】摘抄 语文 教学 方法

元末著名学者陶宗仪,每天利用耕田的休息时间,把读书的心得体会、所见所闻随手记到树叶上,放到瓦罐中,十年功夫攒了几十瓦罐,后来整理成三十卷著作,这就是有名的《南村辍耕录》;蒲松龄于通途大道旁设座访行人,搜集奇闻轶事,记下无数札记,终于写成《聊斋志异》;郭沫若先生曾说“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均任歙张”。如果学生积累了大量的语汇、句式、段篇,下笔时就能辞畅义达,任凭吞吐。

那么,如何加强学生的语言积累呢?笔者认为,摘抄可让学生品味语言的精妙,摘抄能让学生感悟思想的深刻,指导学生做摘抄,让摘抄成为一种习惯,学生会受益匪浅。

在实际教学中,笔者首先在内容方面,对学生摘抄进行指导。

1.知识类文章

高中生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强,对未知世界有一种强烈的探究心理,天文、地理、政治、军事、历史、文学等各个领域的知识都会成为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这些知识可以开阔视野,丰富头脑,增长见识。由此,我引导学生分门别类做好知识摘抄,鼓励学生建造自己的百宝箱和资料库。

2.故事类文章

催人泪下的亲情故事、惊心动魄的求生故事,动人魂魄的沧桑巨变,感人至深的细节琐事,都会给学生以震撼。这类文章可以净化心灵、陶冶情操、锻造意志。读这类文章,除了做好摘抄,还要求学生写感受和点评。

3.哲理文章

周国平、梁衡、余秋雨、毕淑敏、史铁生等人的散文,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发人深思。经常阅读这样的文字,可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对生活的思考,提高对生活的认识,进而深化思想,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提高审美层次和审美情趣。实际上,很多学生喜欢这样的文字。

4.名人传记和文学名著

名人的成长经历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为此,我指导学生读名人传记并摘抄名人的典型事例,在摘抄的过程中,这些故事不仅会逐渐变成作文的素材,而且还会加深他们对世界的认识。

文学名著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其自身有一定的时代烙印,中学生与名著有一定的距离,读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推荐时要慎重,要有选择,必要时还可给学生一些阅读指导。如介绍大概情节和主要人物,引导学生自觉进入到艺术世界。如果老师能和学生一起进行深层阅读,边读边抄边评,无论对学生还是老师,都是生命中一段最美的时光。

有了内容,就有了下锅之米。但仅有这些还不够,还需在方式方法上给以指导。

1.充分调动兴趣

首先让学生明白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博观约取、厚积薄发的道理。得心应手的应用来自于平日的积累。其次,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摘抄,可看书报,也可看杂志;可边读边抄,也可边抄边背;可以坐在家中的小书房慢慢品味抄写,也可以在学校挤休息时间快速阅读摘录。

2.打造阅读的环境

在学校,除了学校图书室,还可举办班级图书角、个人小书柜等读书活动。这种以学校购买、个人捐献等形式积累的图书,数量多,涉及面广。课前课后,只要学生喜欢,都能读到自己喜欢的书。

3.保证充足的时间

我们将阅读列入语文计划教学时间,保证每周一节阅读课。阅读课,不局限上课地点,可以是教室、阅览室,也可以是绿荫下、操场上、走廊里等。除个人阅读外,我们还提倡两人、三人共读一本书,甚至是小组共读一本书。边读边摘抄,边读边交流,既保证了读书时间,又有了交流的机会。

4.指向性与自由性相结合

所谓“指向性”,就是给学生指定阅读方向或阅读目标。如学习小说之前或之后,要求学生找大量的小说来阅读,这是“指向”;在阅读的基础上,学生可摘抄小说里的好词好句,也可以写阅读带来的感想等,这是“自由”。

阅读的指向性,可以节省阅读时间,提高阅读效率;阅读的自由性,则可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更符合其个性、兴趣、特长的发展。

5.循序渐进,逐层深入

每读一本书,一段话,对于语文基础不太好的学生,我们的要求是,抄下的好好词好句,在朗读的同时尽量背颂;对于语文能力稍好的同学,我们要求在大量、广泛阅读的基础上,适当精读,除了完成一般摘抄,还要说一说,议一议,并写出读后感;对于具有较高阅读水平的学生,我们在大量阅读、读写结合的基础上,开展某一作品的研讨会,有效提高阅读水平。

6.图文并茂,提升审美

摘抄伊始,我就鼓励学生为摘抄本设计封面,为所抄文字配插图。开始,孩子们只是简单地配图,一段时间之后,有些学生开始自觉地把画面与摘抄内容靠近。图文并茂的背后,是思考的深入,是审美的提升。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学生在阅读中摘抄,在摘抄中思考,在思考中提高。随着摘抄的深入,学生的视野会越来越开阔,素材会越来越丰富,思想越来越深刻,表达越来越流畅。所以,摘抄不仅是更深一层的阅读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更是语文教学的助推器。

摘抄,让教学更灵动;摘抄,让语文更有底气;摘抄,让语文关注心灵,回归本真!

中学生好段摘抄篇4

神的话让游牧民们都感到失望和愤怒。原本期待神能带给他们财富、健康或其他世俗的目的,可神却让他们去收集鹅卵石――卑贱而无聊。不过,他们还是按神的指示各自拣了一些鹅卵石装进袋里。走了一天的路,当他们次日夜晚扎营时,居然发现鞍袋里的鹅卵石全都变成了钻石。他们无比高兴,同时也懊悔当时没有多收集一些鹅卵石。

由这个故事,我想到作文材料的积累问题。作文课上经常有一些学生绞尽脑汁、搜肠刮肚,想不出写什么。究其原因是他们胸中无墨、平时积累少。古人云:“得之在俄顷,积之在平时。”写作时要有内容,必须建立在平时长期积累的基础上,否则难有所悟,也不会有灵感。有了积累,写作时才不愁“无米下锅”。

一、如何积累――阅读

第一,做生活的有心人。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丰富多彩的,但从中获得的认知与感受却大相径庭。

“身入生活”,更要“心入生活”,要用心去看、去听、去感受。要能够在极普通极平凡的事物中发现一般人看不到的东西,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如果你是生活的有心人,一个景物、一件小事、一个微笑、一丝心绪,都能拨动你情感的波澜,成为写作的契机和切入点。

第二,通过阅读的方式积累写作素材。对于中学生来说,这一取材源头最为广泛。

现代教育大师叶圣陶、吕叔湘都强调过阅读的重要。叶老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吕叔湘先生指出:“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得益于课外看书”。鲁迅先生也有这样的体会,他说:“文章怎做,我说不出,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理和方法的。”新课标要求学生“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境界,提高文化品位。”

学生课外阅读要“足量”,每天平均不少于30分钟用于阅读;要“优质”,在读书过程中,你读了什么,就会成为什么,读肤浅的书,你就会跟着肤浅。有些人见什么读什么,囫囵吞枣;有些人只读武侠言情网络小说。新课标要求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适时推荐文化品位高、难易程度适当的课外读物”。

决定一个人的品味和境界的是他的胸怀和内涵,而影响一个人胸怀和内涵的则是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每一次阅读优秀的读物,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灵魂的升华,一次对人生的思索、对命运的拷问。这便是钱理群先生所说的“打下精神的底子”吧。

阅读是柴,写作是焰,柴愈多而焰愈烈。爱读书的人写起文章来就不会太苦,反之就苦。杜甫诗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是吸收,写作是倾吐,没有吸收,哪儿来的倾吐?

二、如何有效阅读――摘抄

阅读如此重要,那么如何才能使阅读发挥最大功效呢?要适当摘抄,建立作文素材库。

很多学生对于当时看过的事例,自以为已经记住了,其实这是盲目自信,因为人们看过一次的材料,一两个月之后,十之八九会遗忘,一到用时很难想起来,干着急。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们不仅要广泛阅读材料,还要及时把精要精彩的语句段落抄下来,这样才能真正牢固地占有这些素材。明代文学家张溥每借书必抄七遍,是为“七斋先生”,终成一代文豪。钱钟书先生平均每天写将近4页的读书笔记,终成学贯中西的大学者。《呼啸山庄》的作者艾米莉・勃朗特除了写小说,还要做繁重的家务。她在厨房干活也带着纸笔,及时把脑子里涌现的思想记下来。我们如果不及时抓住思想的火花,它就会稍纵即逝。把它们记录下来,积累起来,写作时就不会为文思枯竭而犯愁。

特级教师应永恒老师应邀到我校指导高一学生学习语文,他叫学生准备一本摘抄本,每天抄100字。这一点,几年来我都在做,我叫学生准备的摘抄本不要太大(小本便于随时携带,一本写完再买一本),纸张好一点(因为要经常翻阅,好纸耐翻)。刚开始,一部分学生不能自觉摘抄,我要求他们抄,要写上日期,每周检查。一段时间之后学生就形成习惯了。因为摘抄的过程本身就是阅读、思考、陶冶心灵、提升自己精神境界的过程,以后写作时还用得到,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笔记记多了,不容易在摘抄本中快速查找到所需材料。怎么办呢?我的方法是把它做成卡片,前面几页按话题编成目录,把记的内容按话题填入相对应的卡片中。也可以把要记的内容复印或剪下来粘贴,还可以在相对应话题的卡片中记下出处,这样既省时间,又方便查找。

杨绛先生说:“有些人之所以不断成长,就绝对有一种坚持下去的力量。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人要成长,必有原因,背后的努力与积累一定数倍于普通人。”只要平时注意点滴的积累,持之以恒,就会聚少成多,形成一个不小的材料库。

三、摘抄之后――熟记

抄下大量深刻隽永的警句妙语,记下大段诗情画意的优美语段,并非就能使语言顿时生辉。要想真正在下笔时自然流露,流畅成文,还应多翻多看,随时背诵。只有反复揣摩,认真品味,才能活学活用于自己的文章中。实践证明,多读读诗歌,语言自然凝练;多背背词曲,语言自然优美;多看看杂文,语言必然犀利。熟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钱钟书先生就是不断翻阅笔记才成为饱学之士。平时积累的材料只有烂熟于心,作文时才能用得快用得准,单凭印象是会出差错甚至闹笑话的。

我要求学生随时带着摘抄本,早读时可以读,午餐晚餐后可以读,晚上睡觉前可以读,走路上学和回家路上也可以读。课堂上让学生看课作业,有些学生速度比较快,可以叫他们拿起摘抄本读,上课时师生共同完成本节课教学内容还剩几分钟可以让学生读,课间在走廊上或在教学楼边休息也可以读。熟记是很关键的一个环节,却经常被教师和学生忽略,变成为摘抄而摘抄。

如果把写作比作打仗,你是将军,一个个材料就是一个个士兵。你只有对手下的士兵很了解,他们的性格你都了如指掌,打仗时,才能把他们安排到最合适的岗位上。

只有反复阅读、反复品味、反复思考,对积累的素材才会融会贯通,写作时才有可能用得灵活,用得恰到好处。写出的文章也就内容充实,生动感人了。

在人生道路上,只有量的不断积累才能产生质的飞跃。从现在开始,尽量多收集一些看来是“鹅卵石”的写作材料,在“毕十二年于一役”的高考中它也许就变成“钻石”,那你就有了一个铺满钻石的未来。

中学生好段摘抄篇5

学生要学习,少不了做作业。但如果长时间用相同的方式做同一种作业,不要说会滋长学生学习的厌倦感,至少作业的效果不会太理想。那么,能不能将作业的方式改一改呢?对此,笔者做了一些尝试。

一、改预习为搜索,变机械为灵动

上新课文之前,我常让学生做这样的预习:用心朗读一下课文;搜索与课文有关的信息;筛选与整合搜集到的信息;把选择和整理好的信息摘抄或打印下来,用心读一读。搜索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1.搜索的内容、形式要有变化,要因文、因人而定。要提醒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的不同,搜索相关的重要信息,可以搜索作者,搜索原著,搜索图片,搜索视频,搜索与课文有关的故事,也可以搜索其他与课文相关的信息。有时我也让学生小组合作,根据每个人的特长搜索不同的信息。

2.搜索到的信息一定要整合,择优选用。信息搜索到了,并不是简单地打印或抄写就完事了,而是要求学生认真读信息,然后进行筛选与整合,将真正有价值的信息打印或摘抄下来,并认真朗读,看看是否文通字顺或内容有缺漏。

3.课上一定要安排时间对搜索的信息进行交流。交流的目的有二:一是通过交流,让学生感到搜索到的信息是有用的;二是通过交流,让学生有个比较,谁的信息搜索得优,谁的信息搜索得劣,以便在下一次搜索时有所改进。

二、改背诵为朗读,变枯燥为有趣

许多学生都不喜欢背诵,视背诵为险途。于是,背诵的作业多数时候形同虚设。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将背诵作业改为3~5遍的朗读,即只要教师布置背诵的作业,学生可以选择不背,以朗读3~5遍代替。为了保证朗读的效果,有两点要特别提醒学生注意。

1.要坚持有感情地朗读。“选择朗读的同学一定要坚持带着感情朗读,否则就只能背诵。”这是我布置作业时经常说的一句话。在实践了一段时间以后,我发现,原来的“小和尚念经”,都变成了有声有色的诵读了;课堂上,原本很少举手朗读的学生,现在也敢举手了。

2.坚持有听众的朗读。我发现,有没有听众,直接影响朗读的态度,而态度决定一切。因此,在布置朗读作业时,我一般都会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希望他们能做孩子的忠实听众。有了听众,就保证了学生的朗读效果。

时间长了,我和学生都发现,有感情朗读课文3~5遍后,不但课文内容清楚了,课文也差不多会背了,真是一举两得,“形同虚设”自然变成了“喜闻乐见”。

三、改日记为片断,变繁琐为精致

每次布置日记时,总能看到许多学生皱眉的样子,听到他们叹息的声音。于是,我将日记改为片断描写,即每天用一两百个字用心描写一个片断,第二天在上课的前三分钟抽取三个学生进行片断朗读。这一举措,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我经常让学生写如下片断。

1.人物片断描写。比如教师、同学、身边的亲人等,写他们与众不同的外貌、惯有的动作和神态,还可以写自己,如自己喜欢的衣着、自己的兴趣爱好,甚至包括特别日子的特别心情等。

2.活动片断描写。如班级和学校组织的竞赛活动、出游活动、排练活动等,将印象最深的一点写下来。

3.意外片断描写。生活中会有许多意外,意外迟到、意外摔倒、下雨没带伞、作业本忘在家了等。这些意外很适合进行心理活动的片断描写。

4.课文片断仿写。实在没材料写的时候,我会建议学生仿写课文的某一个片断。因为课文大部分都是经典,而且学生有了参照物,难度降低,写起来也顺手。

长期的片段描写使学生养成了反复修改、反复斟酌的习惯,而上讲台时的那一阵阵掌声更增强了他们写作的乐趣和信心。

四、改摘抄为编报,变积累为创造

摘抄好词、好句是语文教师很喜欢布置的一个作业。因为语文重在积累。但长期机械、重复地摘抄,学生会厌倦,甚至会因要摘抄而讨厌看书。于是,我把每天摘抄的作业,改为每周编制一张手抄小报,并提出编制的要求。

1.报头要自创。报头在小报中最醒目,特别是小报的名称最吸引人。每次我都建议学生根据所看书目的不同,取不同的名称。学生们是聪慧的,“白云悠悠报”“过目留言报”“书香漫漫报”出来了,什么“海贝”“花开了”“蓝精晨”“枫叶飘”“棒棒糖的世界”亮相了。

2.内容要翻新。小报的具体内容也是摘抄好词佳句,但我要求学生变花样。比如,好词可以分分类,好句可以组合成新段,好段可以仿写,最后还可以写写自己的读后感等。

3.排版要创新。一张A4纸,可以横排,可以竖排,可以剪成圆形、菱形、三角形,也可以是叶子状、糖葫芦状,甚至是一把雨伞,一只鞋子,再配上五彩的颜色,美丽的图画……因此,小报也经常给我带来意外的惊喜。

手抄报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写字、绘画、构思、创意。精美的小报可以美化教室墙面,也可以成为学生永久的记忆。

“教者有心,学者有益。”小小的改动,让语文作业不再成为学生学习的负担,而成了一种挑战,一种期待,一种收获。学生真正成了作业的主人,而作为教师的我,也真正享受到了学生作业所带来的甜蜜。

中学生好段摘抄篇6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作文水平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一、因材施教与因人制宜的圆融

因材施教原则是依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宋代朱熹在《论语》的注解中指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在作文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共同特点和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有利于扬长避短,长善救失,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够有最充足的发展。不同的学生写作层次也不尽相同,各有高低。若全班制定同一个目标,只会压抑写作水平较好的学生的发展,而对于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来说则是一个负担,只会抹杀他们对作文仅存的信心与兴趣,限制了学生写作水平的整体发展,使他们的写作水平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因此,为了达到预定的效果,可以依据学生写作水平的不同,确立不同的目标。

1.基础目标:一日一句,并按记事、写人、状物、写景等分类。

2.发展目标:一日一句,分类并编写《摘抄集》。

3.超越目标:一日一句,并能依据摘抄内容写出几句与之相关联的话。

另外,每次摘抄无论长短多少,都要写清出处,摘抄时间、地点等,以便日后查询。对学生的摘抄,教师每周要收缴一次,以便及时检查,并适当加些评语,给予点评和鼓励。

二、个体发展与整体提高的共生

学生的成长需要鼓励和激赏,每一位学生都渴望能时时享受成功的喜悦。我们应珍惜学生心灵深处的渴望,在引导学生摘抄的过程中,不要吝啬对学生的鼓励与激赏,要积极创造机会,让学生获得“我能行”的成功体验。学生因为得到老师的肯定与赏识,而从摘抄中寻找到写作的自信和快乐,并逐渐演化为追求新目标、新成绩的最重要的动力,而更加喜爱摘抄。教师在开展摘抄活动时,应注意去发现典型,树立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与引领作用。做到以点带面,以面促片。

三、勤记与精读的有机契合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两个环节。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对阅读中所获取的知识和基本功的综合运用。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读书,勤读书。除了要求学生阅读适合他们年龄特征的课外读物外,还应注重引导学生读一些国内外名著、优秀作文等,将学生领进阅览室、图书室。要求他们在阅读中要及时做好摘抄,同时在语文课时中开辟课外阅读指导课,定期检查课外阅读量。

在勤记的同时,还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会精读。在精读的基础上将作品中的句词、谚语、格言、警句、短诗、精彩的描写、动人的抒情、精辟的议论及精美的开头、过渡、结尾等摘录下来。并能够把摘抄现成的内容背诵或在作文时摘引模仿。分析其中好的语句和字词的妙处,并写出自己的启示。从内容、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和写作方法等多个角度分析。通过精读,培养了学生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运用语言文字表达作者的体验、感受、思想和情绪,最终实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在勤记与精读的基础上,还应积极倡导“读中探写,以读促写”。指导学生读书从语言文字入手,摘录优美词句。“写中求读,以写促读。”引导学生在写作中将“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心态变为“开卷有益”的行动。这样,学生天长日久地坚持下去,书读得多了,读书能做有心人,勤于动笔,勤于摘抄,写起作文来也便自然地进入“下笔如有神”的境界,水到渠成,能“入”能“出”。

四、需要与应用的自然顺成

在强化摘抄需要时,应特别注意两方面的问题:

1.注重实用,把摘抄当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际工具。可以先让学生围绕习作范围摘抄,有效地调动起学生的摘抄的积极性。把摘抄训练引向实用化的学习生活、工作实际需要。做到“有所写才写”,变学生“要我写”为“我要写”。

2.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注意平时积累。要善于引导学生把亲身的观察、知识的积累,应和环境而发生的情思等尽情地“倾吐”出来,化为文字,跃然纸上。这样,学生便感觉摘抄不是与生活无关的事,摘抄的欲望和兴趣便激发出来。

五、交流与汇报的相辅相成

在摘抄过程中应注重评价,采取多种评价方式,鼓励学生积极摘抄,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充分肯定、激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信和成功体验。

1.讲评交流。积极为每位学生搭建交流的平台。讲评时,让每一位学生都唱主角:一是同组交流评价,二是异组交流评价,三是全班交流评价。先交流摘抄内容,再交流摘抄分类,后交流下次摘抄建议,最后推出佳品名句,全班进行交流。

2.评选摘抄之冠,促进学生之间共同学习,共同促进,共同提高。每次活动评选出优秀篇章,可以放在教室的“读书园地”中。让学生有机会充分展示了自己的作品,以满足其成就感,尽情体验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激发他们摘抄的热情与动力。

3.分层要求,同步发展。对于写作水平较高学生的要求应适当提高:要求他们对引用摘录的材料,能够加以改造、扩充。因为不同材料只适应于不同的文情,运用时要根据习作意图,选择有用的材料,并加以语言文字加工。还要注意内容的前后联系,是否符合自己写作的目的。

中学生好段摘抄篇7

我平时挺喜欢做摘抄的。读书的时候,看到喜欢的句子或者段落就抄下来,不辞辛苦地。后来抄了满满的好几本,岁月流逝,高中三年过去了,也没觉得有什么损失,反而很充实。

可是后来慢慢发觉,读书的时候,碰到让你产生共鸣的句子或段落,不一样要摘抄下来的,抄下来不意味着记住了,有时候很感兴趣的东西,看一遍都有过目不忘的可能。如果大段大段的抄,可能会乏,会累,也会恶心。

就像临近高考的我们,每天做好多套题,有时候做到将近崩溃,真的会恶心。高一在昏黄的灯光下,我下定决心学文科,义无反顾。当时的我觉得,只要摆脱了物理那虐人千百遍的学科,以后我的学习生涯无论遭遇多大的困难,也都是幸福的。可见,我有多么畏惧理科。

可是后来,才知道,文科也并非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如果你还认为文科的东西,只是死记硬背就可以搞定,那你就大错特错了。文科的东西,重在理解,而且总是不容易理解地准确,稍微一钻牛角尖就会错题。

有时候我会觉得很神奇,你看我们在学校里,不接触手机,不接触电视,远离一切电子产品,可是我们还是能很快的知道当今时政和热点话题,只因为这一切都是做题的材料中得来的。

中学生好段摘抄篇8

2019年9月,全国语文统一使用了人教统编版教材进行教学,这一重大改革,让我们所有的语文教师都为之一怔,“怎样把新教材上好?”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为此学校派老师外出学习,学习归来的教师还在校内进行了培训。通过培训,我大概了解了新教材的特点,也从中得到了一个信息——提高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十分重要,为此,我没有太多关注,因为在老教材中对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有所提及。但是通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教学,我发现,与老教材相比,统编教材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视,它专门设置了一个单元的教学都是与阅读有关,还有“快乐读书吧”,每个单元的“交流平台”和“词句段运用”等,虽说教学内容不尽相同,但着力点都是一致的,那就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这一发现,使我感受到了加大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为此,我结合学校“快乐悦读”活动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每周一次的“阅读课”认认真真上起来,怎样上好一节阅读课呢?通过实践教学以及不断学习,我有了点滴收获:

一、 教给孩子阅读的方法是阅读课的关键基石。

以前的教学中,我们常常把“要多看课外书”挂在嘴边提醒孩子,但是如何来读课外书?怎样读课外书才有效?这些问题我们并没有关注,所以仅仅凭着我们教师及家长的只言片语,孩子们就开始阅读了,他们有的走马观花,只关注紧张精彩的故事情节;有的只是粗略看一遍,具体的故事内容都没读懂;还有的甚至只看书中的插图,一点收获都没有。试问:这样的阅读有什么意义呢?所以,上好阅读第一课的关键要素,就是要教给学生有效的阅读方法。本学期的第一节阅读课,我结合自己多年的阅读经历,把阅读方法概括为“圈点”“勾画”“标记”三个词语写在黑板上,并逐一讲解做法。“圈点”就是读到好词时把它圈下来;“勾画”就是读到好句好段时把它画下来;“标记”就是读到那里有问题或有感受时把它写下来;一圈一画一写,一气呵成,无形中把阅读方法教给了学生,之后,让学生用这样的阅读方法认真阅读手中的课外书,学生用这样的方法进行阅读,他们读得很认真,有心的孩子在圈、画、写上做的非常细致,让我自叹不如!

我想,如果孩子们在阅读时都能这样做,久而久之,我们的阅读就不可能没有效果。所以,教给学生正确有效的阅读方法是上好阅读课的奠基石。

二、 督促孩子做好阅读的积累是阅读课的主要内容。

孩子们用所教的阅读方法认真阅读课外书,一边读,一遍圈、画、写,大家都读有所获,但是如果仅是这样还是不行了,我们的阅读最终要落实到积累上,积累最终要落实到写作运用上。所以,在孩子阅读之后督促孩子做好阅读后的积累就尤为重要,它也是阅读课的主要内容。在开始上阅读课之前,我让家长为每个孩子购置了一本笔记本,并取名叫“阅读积累本”,阅读课上,把自己在阅读的过程中圈、画的好词好句好段认真摘录下来,并把阅读感受写在后面。孩子们读有所获,摘抄时自然有可抄的内容,大家认真摘录,积累本上留下了一个个精妙绝伦的词语,留下了一句句优美感人的句子,也留下了孩子们读后发自内心真挚的感受。我想,这样长时间的积累下去,孩子们从课外书本上所学到的知识将会越来越多,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也会一点一滴累积起来。

三、 指导孩子进行阅读分享是阅读课的兴奋剂。

第一节阅读课在教会孩子阅读和他们认真的积累中愉快结束了,一节课下来,孩子们兴致很高,通过批阅“阅读积累本”,我发现孩子们在阅读中真的有了许多收获,这让我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第二阅读课上,我用投影展示了部分孩子精彩的“标记”和积累,并给这些孩子所在的小组加了评价分,孩子们为之所叹,我乘机鼓励孩子们像他们一样认真阅读,认真积累,孩子们兴趣盎然,立刻认真阅读起来。有了第一次的阅读经验,许多孩子速度快了许多,很快,阅读完成了,他们开始摘抄积累,离下课还有几分钟的时间,大部分孩子都完成了阅读积累的任务,此时教室了有了骚动,大家抬着自己的笔记本不停地向旁边的同学炫耀着,看到此情此景,我想:既然大家都想炫耀,干脆来个读书分享会吧!此念一出,我便让孩子们停笔在小组里进行分享,可以分享积累的好词好句好段,可以分享读书感受,还可以分享主要内容……孩子们兴趣顿时被激发出来,纷纷畅所欲言起来。小组分享后,我还让特别有心的孩子在全班孩子的面前进行了分享,看着孩子们专注的神情,我心里高兴极了。看来,适当的“阅读分享”是一剂兴奋剂,它会给我们的阅读课堂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鼓励孩子为积累配上插图是阅读课的升华。

做为教研组长,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看到每个年级每个班级的特色作业,在10月初查阅教师批阅作业情况时,我发现了四(5)班胡丽萍老师批阅的摘抄本,我认真翻阅了3个小组的摘抄本,发现胡老师不但要求孩子们积累好词好句,还要求孩子们为每次的阅读配上一副精美的插图。此时,我不禁想:单纯的摘抄积累久而久之孩子们肯定会厌烦,而且看上去内容太枯燥,没有灵动感。胡老师的做法值得借鉴!回到课堂,从第三节阅读课开始,我并要求孩子们在摘录完毕后把自己的感受或想法升华为一副图,把它画在积累内容的后面。孩子们一听要画画可开心了,他们在做完积累摘抄后便认真画起来,这样,一幅幅生动传神的图便出现在了孩子们的“摘抄积累本”上。

类似的摘抄配图还有许多,我想,为所阅读的内容配上精美的插图是提高阅读能力的一种升华,所以,我们应当要鼓励孩子们大胆尝试,相信不久将来,孩子们的阅读写作能力会更上一层楼。

上一篇:英语文章摘抄范文 下一篇:傅雷家书好词好句摘抄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