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培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10-13 23:13:37

美术教学培训总结

美术教学培训总结篇1

关键词:艺术教育;教师培训;顺向模式;特型示范;美术教育;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104(2011)05-0239-03

促进中小学艺术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开展教师培训的核心工作。教师培训主要从培训理论、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模式与方式、考核与评价、组织与管理等方面进行深入调研和实践,努力构建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和前瞻性的有效教师培训体系,为提高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和专业发展贡献力量。通过多年培训教学的观察、分析、实践和调研总结,笔者提出了艺术教师培训的顺向理念。由此,深入解析顺向美术教师培训、探讨构建与实施顺向美术教师培养模式,既是推进中国学校美术基础教育的必须,也是深化中国本土艺术学学科建设和研究的有效途径。

一、艺术教师培训现状

满足中小学艺术教师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应是艺术教师培训的首要目标,培训是否满足了中小学艺术教师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也应作为评价教师培训的重要权重指标。当下,中小学艺术教师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与受教育者满足需求的相关性峰值越来越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培训目标定位的短浅性。主要体现在随着中小学教师学历补偿教育任务的完成,对教师培训的性质、功能、目标、动力与保障等伴随课程改革出现的一系列偏差,把培训目标单纯定位在学历提升、职称晋升、合格证书获得或完成继续教育课时等外在功能的层面上,缺乏体现对艺术教师内在素养的培育与外化知识技能更新转化的需求,缺少从长远的艺术教师专业发展与培养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出发,去培训培养具有自主学习、自我发展潜力与终身学习的未来艺术教师。

第二,培训内容设置的僵化性。僵化性主要体现在培训内容的引领理念滞后与培训内容的设置缺乏实效性两个方面。一方面,引领具体培训课程的内容时,缺乏相应的理念更新性,导致培训内容与具体的教育教学现实脱轨,造成教师实际教学转化困难。另一方面,在培训课程和内容的安排上,过分强调学科专业知识的理论性、系统性与完整性,忽视学员在特定教学情境下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反思性、探究性、互动性、情境性、实践性课程内容偏少,缺乏培训实效。

第三,培训形式策略的单一性。目前的中小学教师培训主要是行政指令性计划为主,培训形式基本上是采取短期集中面授,以传授系统理论知识的课堂讲座教学为主的单一形式,对学员在受教育背景、教龄、经验、职称、能力以及教学的理念、态度、情感等方面的差异性缺乏考量。

第四,培训管理模式的非专业性。教师培训的组织与管理者的专业水平关系到培训方案的制定、培训过程的实施、培训服务的质量和培训效果的评价。培训管理模式的非专业性主要体现在,一方面,一些组织与管理者对受训者的需求和专业发展缺乏认识高度,另一方面本身缺少参加实际培训活动,培训组织管理的理念不够创新,途径策略不够实效,对培训过程的参与程度有限。

二、艺术教师培训模式

(一)艺术教师培训方案需要多模式贡献

目前,在还没有形成教师培训的“专业发展标准”或“项目实施标准”的情况下,培训目标的界定和培训方案的设计必须遵循“在多元中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的总体原则。研制一个切合培训实际目标的培训方案是培训获得实效的关键要素之一。培训方案应包括培训目标、培训对象、培训时间(学时)、培训课程设置与学时分配、培训方式、培训教材与教参、培训组织管理和考核评价等内容,核心是确立具体的、可操作的、可监测完成的培训目标。“在研制培训方案时,主要从以下七个方面进行考量,提高方案设计的有效性:一是在有效组织方面,实施流程是否规范有序;二是在有效教学方面,培训者是否已经化‘理论’为‘实践’,倡导的经验是否具有可迁移性和可运用性;三是在有效需求方面,学员的教学难点、疑点、热点是否得到解惑和诠释;四是在有效互动方面,师生是否营造了智慧共享的交流互动平台;五是在有效提升方面,学员的是否能够从‘一般经验’升华到‘核心经验’,从‘经验型教师’升华到‘未来型教师’;六是在有效评价方面,考核方法是否能够促进学员积极参与和主动学习;七是在有效管理方面,服务水平是否保障培训正常有序愉悦地实施。”在确保了培训方案依循一定原则,能切实保证培训实效性的基础上,艺术教师的培训机构与培训者需要贡献培训模式的多样性,多模式培养易于择优避短地进行培训活动,在活动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对优化整体艺术教师培训的模式建设是增益无穷的。

(二)艺术教师培养的顺向模式

针对当前中国美术基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必须以全新的美术教育教学理念加速美术基础教育改革。其中,研究提出的“顺向美术教育”思想是在艺术教育视野下寻求美术教育教师培训的学理依据。“顺向美术教育”是指美术教育实施者依顺受教育者的情势潜质和需要而实施的美术文化的社会性育人活动。其包含顺势和顺心两大切入取向内涵。所以,顺向美术教育也可称为“顺势、顺心美术教育”。通过向心调控、牵引情境、顺理导向、特型示范、双向交流、“审艺”评价等教学培训方法,可以有效引领艺术教师培训的目标导向与方法探索,并能在实际的教学中促使儿童身心发展和美术文化素养的形成。

1 构建艺术教师培训的“顺向”模型

进行艺术教师培训的方式方法是多样化的。在研究制定实施艺术教师培训的“顺向”模式过程中,首先,应本着实效性原则而展开建构具体的教学培训模型。其次,研究可操作的建构艺术教师培训“顺向”模型的方法。即用逻辑法、要素法和学科学习内化关联法等方法进行实操作。最后,有效搭建顺向艺术教师培训的模型。即以专业素养、理性精神为核心,关照和关联学生的心性个体判断,而进行向心调控、创设具体的情境、预设牵引师生双向互渗交流、审定“艺性”的生态运行模式的逻辑框架(见下图)。

2 实践“顺向”艺术教师培训的策略

“顺向”艺术教师培训的策略依据培训具体内容的实施主要分为以下几个层级:

第一,向心调控。向心是根据每个培训教师的受教育背景、教龄、经验、职称、能力以及教学的理念、态度、情感等方面进行个体观察指导,顺其心化的进行收放自如的调控。主要

针对受训者的主体性、专业性进行的实际培训活动。一方面,突出受训者的主体性,另一方面,要注重教师教育培训的师范专业性。一要适当增设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和教学技能方面的更新性内容,除了促进教育教学理论转化外,还要适应当代艺术教育教学的需要。二要进行多学科知识的渗透、整合与拓展,培养“一专多能”型的学术型与技能型并举的教师。

第二,牵引情境。牵引情境是指培训者要在为各个接受培训教师的独特教育教学理念的开发上预先设置的一个“场”,在这个“场”中制造引发创新成果的氛围、疏通日常教育教学障碍,使任何一个受培者都自由地打开心性进入具体的培训情境中来。主要强调受训者要顺应艺术教育的时代性、发展性。其一,艺术教育的时代性规定了要根据当代艺术社会学的特点和未来教师的发展趋势,充分考虑基础艺术教育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个人能力、人格、经验的阶段性变化,从注重知识的传授与补充,转向提高教师的各种能力,尤其要突出教师的自我潜能的激发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教育教学能力。其二,艺术教育的发展性强调教师人力资源的自我更新和持续发展,把教师个人目标、学校发展目标和社会需求目标紧密地结合起来,做到认知与人格的并重,实现受训者在知识、技能、人格、情感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第三,顺理导向。顺理导向中的“顺”之核心是一种具体的“提示性”操作,是指培训者在进行培训实操时,应守候专业学理的诉求,而根据每个受培者不同的心志特性与教育教学理念进行生态性的导向。要求教师成为研究者,已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国际趋势。教师培训工作理念必须转变为探索“研训一体”模式,在教育教学活动、教育教学改革实验、科研活动等实践,以训促研,以研带训,研训结合,将艺术教师专业发展目标与艺术教育教学问题解决有机结合起来,将培训内容以学科为中心变为以问题为中心,实现生态性的专业成长。

第四,特型示范。特型示范的内涵包括两方面的范畴:一是根据不同教龄段的受培教师进行层次不同的艺术教育学理示范;二是根据艺术教育理念趋进的教师类型进行不同模式开创的启发引领示范,达到顺向艺术教师培训的核心诉求目标――“引领每一个艺术教师自顺教学”。比如笔者将在北京师范大学为期半年的访学经历建构为培训课程中的一部分,将课程主题命名为《美术教育观念的蒙启》,分别设置分主题为“为什么需要美术教育观念”、“美术教育观念哪来的”、“美术教育观念的形成”、“如何让美术教育在学校美术教育中发挥实际的功效”的两课时、两课时、三课时、一课时的“四环节――八课时”培训。

在“为什么需要美术教育观念”的两课时环节中,主要分为“观念与美术教育观念”与“美术教育目的直接体现”进行编码知识的讲述。一,利用问卷调查、设问等方式,希冀开启个人智慧的逻辑起点、生发维度与宽广延伸,以此对受训者进行美术教育潜能的引导与开发。二,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提出问题“没有美术教育观念的美术教育会是什么样?”,以此引出国内现存的美术教育观念引导下的美术教育实践案例,引导受训者思考自我美术教育观念与自己教育教学实践的匹配程度。最后引导式探讨两个选题:一是“美术教育的顺利、成功开展与实施需要美术教育观念的统摄”;二是“美术教育的目的是使人能够真正成长为完满的人,发展人的理性。”

在“美术教育观念哪来的”的两课时环节中,主要分为“大师们的智慧”与“每个人创造的集成性创生”两部分进行编码知识与有限编码知识的拓展讲述。前一部分中,着重联系当时的社会整体背景,讲述历史上的学者与大师们的各异的艺术教育观念,如史密斯、杜威、西泽克、罗恩菲德、布鲁纳、席勒、胡适、蔡元培等,以及对当代经典美术教育观念案例的探讨;后一部分中,着重联系当下的美术教育实际问题,如乡土美术、商业美术、网络美术的现实发展,鼓励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智慧与思维模式,每个从事美术教育的人都应该寻找建立自我美术教育观念的可能与支持学理。寻找自身美术教学实践中的经典或特殊案例,尝试建构自己的美术教育观念。

在“美术教育观念的形成”的三课时环节中,结合自身的访学经历为背景,分为“学术研究”与“不断实践”两部分进行如何构建艺术教育有限编码知识的讲述。在“学术研究”的讲述中,结合自身的访学教育,分析学术研究的信息获取、事象分析以及形成结论的集成过程。一方面,从研究事象的积累人手,强调学术研究是研究者长期多层次教学理论与实践化合而一的追问与反思的结果。在访学期间根据参加学术活动性质、主题、组织以及目的的不同,进行关于高等艺术教育与基础艺术教育的理念、实施方式、传播策略以及学科现状的多方位的思考。另一方面,提出自我观点的集成的重要性,鼓励受训者不断充实与验证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并给出自身的观点形成逻辑――“事象-观点-观念-主张-思想-理论-系统理论-原理体系”;在“不断实践”的讲述中,注重引导受训者从“探寻实施教育观念的方法”、“逐步形成独立的普适方案”两方面进行自身教学模式的探讨。

在“如何让美术教育在学校美术教育中发挥实际的功效”的一课时环节中,进行“如何帮助学生成长”、“如何帮助教师成长”、“如何帮助学校成长”、“如何帮助福建成长”、“如何帮助中国成长”、“如何帮助人类自己成长”六个方面的宏观讲述,诸如此类的“特型示范”,不仅是笔者自身的顺向艺术教师培训模式的实施策略之一,更启发了许多受训者在认识艺术教育理念引领教育教学的重要性、探索自身艺术教育理念的促进性、深化实践培训模式的实效性上,有了切实的收获。

第五,双向交流。双向交流是指在经过以上四个环节的培训者与受培者、受培者之间的共同建立的培训“教与学”的链条后,根据“场”的具体情况,进行培训者为主、受培者为辅助或受培者为主、培训者为辅,亦或某一受训者为主、其他受培者为辅的双向对话交流。参加教师培训的学员既是学习者,评价者,还是参与者,贡献者。把学习和交流结合起来,同时培训者可根据交流情景、交流频率、交流实效的调研,有效地进行“顺向”链接的调控,为今后的可持续培训教学与终身学习打下基础。交流作为一种宝贵的培训资源,各种反馈的信息、意见和建议都是培训者进一步改进教学,管理者提高培训质量、管理和服务水平的契机。

第六,“审艺”评价。“所谓‘审艺’就是指人们对艺术的领悟性判别反应。领悟艺术、判别艺术、表现艺术和实现艺术化是‘审艺’的核心内容。也就是说,审艺,是人们对艺术的追求、领悟、创造、享受和评价行为。凡经典的艺术创造行为及其作品,都是艺术创作者把客观事物定位在艺术视域进行审艺的专项认识和原创表现的智慧结晶。”把“审艺”的概念运用到艺术教师培训的模式研究中,是对从事儿童艺术基础教育的教师提出了更高、但更符合艺术道德与艺术修养的要求。

美术教学培训总结篇2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师;成长

左权县地处太行山中段,境内山大沟深,信息闭塞,交通不便,农村学校教师在教学观念、方法、手段上都落后于城区教师,这一现状已成为我县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瓶颈。针对上述弊端,全县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有效地促进了山区教师快速成长,实现城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一、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山区教师信息技术素养

1.从基础入手,提高山区教师信息技术基本技能

自2001年以来,全县集中开展了全体教师参加的信息技术初级和高级培训工作,先后组织培训四十二期,培训教师2014名,经考核全部合格,并取得了全市继续教育信息技术初高级培训合格证书。随后组织开展了农村学校教师因特尔未来教育培训工作, 56所农村中小学452名教师参加,全体学员通过考核,顺利结业。通过三项培训教师从最简单的开机、关机学起,到打字、PPT制作、博客的建立等等,对信息技术已初步入门,已建有自己的文件夹,建有自己的Blog,会从网上搜集信息、学习。

2.“菜单式”培训,实现山区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再提高

为了实现山区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再提高,电教馆采取走下去,深入学校的“菜单式培训”。“菜单式培训”就是电教馆根据本区域内的实际,依据每次培训中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及学校提出的要求,制订出可行性地信息技术培训提纲,然后下发到各校,学校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性地点选其中的内容,告知电教馆,电教馆工作人员利用节假日深入学校对任课教师进行全员培训。这种培训方式一改过去由电教馆安排培训课程,教师被动学习的状况,把参加培训的自主选择权交给了教师,培训什么课程由教师自己做主,这样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真正做到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培训更具针对性、灵活性,从而做到让教师不出校门就能接受培训,力求起到为教师“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的作用。根据全县教师实际要求,电教馆科学设置培训菜单,列出如U盘的使用、Office2003应用、压缩软件Winrar应用、下载软件迅雷应用、电子邮件申请及使用等30项培训菜单。

二、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山区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1.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山区学校音美师资

在农村很多所学校都没有专业的音美教师,多是由别的学科的教师代课,严重地制约了音美教育的发展,为此,电教馆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主动承担起为农村中小学培养中小学音美教育师资的任务。电教馆聘请进修校、左权中学、左权二中、示范小学10名音美教师,组成多媒体教学培训团队,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培训音美教师。

(1)利用QQ群,实施远程培训

现在,全县72名音美教师全部加入了左权县音美教师QQ群。左权县音美教师QQ群是电教馆为培养中小学音美教育师资的任务于2008年11月份建立的。同时,还开通了飞信短信服务平台,方便与音美教师之间的联系。QQ群主要成员为培训团队教师和农村中小学音美教师。通过QQ群,为广大音美教师提供培训教师授课网络视频,上传的课程有教法、公共理论课、乐理、舞蹈、素描、国画、简笔画、手工等,已上传视频达146G之多。各位教师通过QQ群进行远程学习相应的课程,他们还可通过QQ群向培训教师提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培训教师给予及时的解决。

(2)建立音美教师博客群,开展音美网络教研

要想提高教学水平,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就要发挥集体的力量,建立音美教师博客群。音美教师可以将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和课件、学习资料等进行上传;也可以下载其他优秀教师的课堂实录、有价值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学习资料等教学资源。还能通过自己的博客写教育教学随笔、论文,以及教育教学中的困惑等。这样教师可以互相找出不足,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发扬优点,让音美教研之路越走越宽,使音美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2.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山区班主任管理水平

(1)观看光盘,学习优秀班主任管理经验

农村各中小学校,组织教师集体观看了魏书生等全国优秀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经验总结光盘。学校要求班主任认真观看并做详细记录。通过学习,班主任纷纷表示今后要把这些观点和理念逐步运用于以后的班级管理中,使今后的班级管理工作更有效。

(2)网络交流,学习城区班主任的先进管理方法

充分利用晋中教育网网络教研平台中集体备课项目中的网络互动交流功能,由农村班主任发起交流活动,城区班主任申请加入,构建起交流平台,网络交流结对达200多。通过网络交流,农村班主任从班主任专业素质、爱心奉献、家长工作、班会设计、个别学生管理等方面,总结了不少经验,为其今后的班主任工作提供了借鉴。

3.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农村包班教学效率

由于农村经济条件和学校规模的原因,全县部分农村小学还存在“包班”的教学方式,语文、数学、自然、社会、劳动、音乐、美术等将近10门课程,全部由一位教师来完成教学,这样不仅影响孩子的全面发展,老师也是不堪重负。农村有包班的学校充分应用教育城域网资源解决包班难问题。学校优先为包班年级配备卫星接收设备和接入网络。包班教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通过筛选,将有价值的课堂实录提供给学生,这样学生接受到优质教学,老师也减轻了负担。

美术教学培训总结篇3

【关键词】新课标;课改;中小学美术教师;继续教育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工作的大力推进,中小学的美术课程也进行了新一轮的课改,以平民性和普及性作为美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着重培养中小学生情感、艺术美感、注意力、文化底蕴、意志力及陶冶情操等非智力方面的素质能力。面对新课改的要求,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成为教师面对的巨大挑战,因此,加强和提升继教培训效果成为继教工作要关注的重要方面。

一、本区中小学美术教师继续教育现状

伴随着中小学课改的进一步深化,新一轮的美术课堂改革在各校相继展开,因各教师课改意识和知识架构的差异,各校美术课改成效参差不齐。教师是新课改探索者和实践者,就目前的现状来看,本区教师的素质教育能力还不成熟,尚缺少成功案例可供借鉴或引以为范。因此,需要区内美术教师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投身于新课标课程的研究和课堂文化探索,探索较为专业和系统的教学模式和实施方案。

传统的中小学美术课程主要是以提高技巧训练为主,强调专业要求,造成多数美术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日趋减弱。而现阶段我们针对中小学美术教师的培训工作主要是以新课标解读、通识培训和理论学习为主,以专业课堂教学操作和现代教学技能运用知识为辅。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必须创新中小学美术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进一步渗透课改理念、提升课改意识和教研能力,特别是对于边远的专业教师少的中小学(如城北镇、三角镇、长沙镇),更需要得到专业与教学综合能力的培训,因此,教师继培训更需关注这方面内容。

二、对中小学美术教师继教内涵的思考

中小学美术教师继续教育包含接受外在培训及自身的内在提升。

(一)中小学美术教师继续教育意识创新

教学活动的本质是一种沟通,一种合作。沟通过程是创造的过程,也是奠定每一个学生(包括学员)学力成长的过程。在进行继续教育培训工作过程中,应该将创新意识优先研究。要具备一种意识:培训应当是教师与学员通过人人参与、平等对话、沟通、信赖来发展合作精神,共享知识经验、实现自我超越。在职教师要积极参与培训,实践在职继教培训课程,一边教学实践一边总结反思。渗透创新教育,思考如何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创设最适宜的环境,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对学生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产生积极影响。

(二)中小学美术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

有效提升综合素质,应该站在全面的角度来看。首先,美术教师应该将本专业水平与能力进行全面提升,将创新教育理念与新课标中关于美术课程是“以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理念有机结合。美术教育的主要价值,在于它对个人经验的独特贡献。教师应将课程性质、课改理念、课堂生成预设、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创新设计,使课堂设计方案集中指向新课标框架下的课程目标,力图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自身也应具备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教育技能,从而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良好的联系纽带;多渠道学习,找到自身发展的切入点,使知识整合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掌握本专业各项知识,而且要将综合性的教育教学能力进行全面检视,不断自我完善。

三、对本区中小学美术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的建议

(一)继续加强课改理念的渗透

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在原有课标解读通识培训课程下,强调对新课程标准、课程人文性质、课程价值及总目标等理念渗透,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切实贯穿于每一次培训课程之中。重视探究建立“双主体”的对话,减少灌输,强调探索。从美术的本质去探求美术教学的价值。

(二)创新培训模式

现代教育思想认为,教师不仅要看“教”、还要看“学”,即以学定教。教师培训也应该改变流于形式的我讲你听,采用培训教师与学员双向管理模式,全员大课堂专题讲座、分组活动互动学习、实践观摩交流、个人自主内化学习、借助网络平台构建班级论坛等多种形式。培训可分阶段进行:理论培训-互动学习反思-实践观摩-成果交流。围绕我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相关的课改探索案例、课堂观察、校本教研、活动设计、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多主题进行探讨,强化学员参与感,提高培训效益。

(三)注重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培训指导

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很多时候是通过教学方法展现的,教学方法是完成美术教学任务的纽带。教师必须要有创造性思维,教会学生展开复杂的思维过程,教师还得有高度的洞察力和灵活性,随时变换教学方式,帮助实现课程目标。因此在培训中要注重学员课堂教学能力的培训指导,创设多渠道的实践交流,强调学员的自主学习、自主研究、自主实践,教学相长、共同探讨、交流互动、经验分享,让学员在培训中学习、在实践反思中成长。

四、结束语

随着经济、社会现代化的发展,教育科研已经被推到了前沿,继教培训使命更为重大。综合性学习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进行美术教师继教培训,不应该站在简单的地方来看问题,应该贯彻教育培训创新意识,把握新理念,加强对学员多元文化培训的渗透。如果美术教师把美术知识和技能凝固成一中无生命的物体,采用传递的方法让学生强行接受,就会忽视美术具有传递情感和思想的交流功能,割裂了学生的生活体验,漠视了学生对实际情况的需要,特别是对情感体验方面的需求。其理相通,在对教师培训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该从学员实际工作需要出发,更加注重教育科研能力的提升,才能真正自如地驾驭美术课堂。

参考文献:

[1] 钱初熹,《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版)》

[3]胡知凡,《美术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美术教学培训总结篇4

美术,也称 造型艺术或 视觉艺术,它是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纸、布、木板、粘土、大理石、塑料等),通过造型的手段,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空间和审美价值的视觉形象的艺术。现在,就;来看看以下两篇范文!

初中美术教学工作总结1初中美术教学工作总结一学期来,本小组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美术潜能,展示学生的才艺,使学生学有所长;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推动我校校园文化建设。完成了小组活动的计划,现将一学期的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制度管理,增强学生信心。在本学期的第一次活动,我向学生简要总结了上学期活动开展的情况,表扬了一些在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同学,同时也指出了在活动中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强调了小组活动的制度和要求,如:要求组员务必守时守纪、遵守考勤制度,因故缺席者,须提前请假;未经教师允许,不得带领非组员进入画室;务必按辅导教师的要求如期准备好学具,以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介绍了本学期兴趣活动的开展形式及活动内容,分析了美术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与地位,向学生描绘了学习美术的美好前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信心。

二、完成了第二阶段的专业技能培训计划。按照小组活动的学年计划,从校情和学情出发,我们第二阶段的美术专业技能培训分A、B、两组实施,活动目标为:A组:通过对学生进行美术专业技能的指导与训练,使学生能运用透视原理表现物体的形体和空间,初步掌握石膏、静物素描写生的一般方法。B组;通过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使学生乐于美术创作活动,指导学生初步掌握卡通画技法和基本技能。 对于A组的训练,因学生已经有了一些基础,再则教具、学具也较易准备,活动开展起来相对顺利,目标也容易达成。但对于B组的训练,难度比预期的要大得多。一是对题材的选择,内容要健康向上。二是色彩的运用要协调,经过与学生共同探索,也摸索出一些经验。

三、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美术作品展评活动。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训,不是兴趣小组活动的最终目的,最根本的目的是要运用知识和技能,行之有效的开展美术创作活动。在对本小组成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的同时,我注重组织、辅导学生进行美术创作,这些美术活动的开展,既丰富了校园文化,开阔了学生视野,又为学生发展美术特长搭建了一个平台。

四、存在的问题: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校兴趣小组活动在开展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有待我们以后想办法解决。

1、虽然上学期购置了一些美术器材、教学用品,但与教学需要相差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活动开展的进度和质量。

2、还有部分学生没有利用好课余时间发展兴趣,在训练美术技能上下苦功夫。

3、部分班级学生的考勤情况不理想,有班主任托课情况,甚至留学生在班里写作业。

初中美术教学工作总结2一、认识生活,体验生活

艺术作品的创作离不开艺术家深厚的生活基础和丰富的学问知识,古今中外优秀的艺术家都非常重视生活对创作的作用。大诗人歌德主张依靠体验,认为现实比天才更富于天才。每个中学生不一定都成为艺术家,但是培养创作的意识是非常关键的,它能诱导学生潜在的想象力,表现力,让一个人的才情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

生活是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其乐无穷的,但让学生真正走进大自然,去反映生活,表现生活,就会感到茫然,无从下手,这是因为学生还停留在盲目的无意识状态中,作为教师就要引导他们体验生活,认识生活,捕捉生活中最动人的一瞬间。善于从平淡的表面去表现其不平常的美。我要求学生做到三点:1,做一个有心人,仔细留意身边的人和事;2,努力挖掘其中美好的东西;3,找出其中的新,奇,趣。

平时上课只要有可能,我都尽量让学生走出教室,到校园里写生。画我们的教学楼,画我们的校园,同事我也经常布置一些风景写生作业,让学生走进生活,走向田野,走近农民,他们走进生活,体验生活,去挖掘生活中的动人之出,他们创作出如此精彩作品。

二、创设情景,发挥想象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而想象则是开启创作的钥匙。将感受与艺术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德国黑格尔有句名言:“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法国象征主义诗人波德莱尔也指出“没有想象力,一切功能,无论多么健康敏锐,都等于乌有。”“灵通八极,心接万物,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的想象力以其幻想、联想等方式出现。”我们中学生应该从小就要培养这种神思的力,这样对于他将来的艺术创作将有着神奇的不可低估的力量。古埃及狮身人面像是想象的产物,古印度的千手湿婆婆是想象的产物;中国的美女蛇白娘娘也是想象的产物。

所以,天上人间,古今中外,神仙鬼怪,花鸟虫鱼都任艺术家驰骋想象。具象反映,意象变异,抽象显现,都离不开丰富的想象力。”作为中学生,要想有较强的创作能力,没有丰富的想象力是不行的,没有想象力的画如同一朵没有水分的玫瑰,一条不流动的河流,一轮不发光的月亮,缺少生命之源,只有具有丰富想象力的画面才如同注入新鲜的血液,魅力四射,韵味无穷。而想象力的培养,源于生活中情景的创设,构思的独到,学生由于平时进行美术创作训练比较少,因此,在创设情景方面有一定难度,要善于启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在一次美术课上,我先让同学们听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妈妈,再爱我一次》,这是一个风靡全球的煽情的电影,曾经赚取了多少人的泪水,失去母爱的孩子是痛苦的,但是,作为整天拥有幸福和母爱的中学生,是否真正体验到母亲的爱呢?我用真情的心声,声情并茂地讲述完了这个故事,同学们的反映比较强烈,特别是女同学们都眼睛红红的,男同学也不吱声,我趁热打铁,放了一段音乐《烛光里的妈妈》,放完音乐,我问同学们:“你们爱自己的妈妈吗?”“爱,”同学们几乎是异口同声,“那我们今天就用自己的画笔赞美母爱,好不好?”可以想象,同学们几乎没有让我多费口舌,没有多长时间,一幅幅生动的“母爱图”便展现在我的眼前。

如若在平时,大部分同学便只会单调,枯燥地画上一个梳着齐耳短发的中年妇女,写上“我的妈妈”,便算是完事。而现在你看,那个坐在病床前,目送着儿子去上学的妈妈,则更叫人肃然起敬。在灯下陪女儿读书的妈妈,多么辛苦啊,你看女儿感动得都热泪盈眶了,更有甚者,把眼光放到美丽的大自然中,描绘动物界中一幅幅生动的“亲情母爱图”使人感觉到人间的爱是无处不在的,望着这一幅幅生动,感人的完全发自内心的“母爱图”,你无法怀疑同学们的真情与想象力的丰富。正象一位诗人所说:“想象是思维的精彩,美的创造离不开想象。”在美的创造中通过想象把情感、理性、感知联结起来,在创造性的想象中各种心理因素象交响乐一样组织在一起。感知的激发、情感的鼓励、理性的启导,都融化在想象中。

三、在美术创作中发挥个性的特点

美术创作是一定情景创设下的个体制作过程。在美的创造中切忌“似曾相识”,雷同是创作的大忌,一件没有个性的作品像一杯无味的白开水,没有品味,因此,在美术创作中要发挥个性的特点。在美的事物中所体现的审美理想,审美趣味以及各种心理素质都具有个性的特点。美术创造活动有着鲜明的个性特点。在美的领域,人们都喜爱独创。唐代的吴道子和李思训都是画嘉陵江山的,但是风格各异,前者自由,奔放,后者严谨,富丽。李苦禅在论画鹰时说:“林良鹰的古穆,八大鹰的孤郁,华岩鹰的机巧,齐白石鹰的憨厚,此所谓?画如其人?是也。”这些都说明美的创造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在美的创造中保持个性的特色是很重要的,作为中学生,在进行美术创作时,要尝试保持自己的良好的独特的个性,创作风格,这一点是很难能可贵的,也是有一定难度的。

在“我为校园添风采”这一综合探索课中,我要求学生为作为我们身份标志之一的“校服”做设计,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这就要求学生要充分展示自己的审美品味,个性特点。创造出满意的作品。我在辅导他们时,旨在强调个性的发挥,款式要符合中学生的身份特点,色彩尽量明快、亮丽、单纯一点,同时鼓励他们上网查资料,吸取别人的长处,融入自己的个性,同学们在我的启发下,有所领悟,纷纷行动起来,作品的效果虽然有点稚气,但还是收获了惊喜。同学们的个性特点精彩地呈现出来了。班上有一位前卫、调皮的男生,他的作品很有个性,打破了传统的校服的死板的模式,使校服时装化,同时又不乏青春男孩的朝气、活泼,非常独特,一些文静、内向的女生设计的作品较端庄、大方,很有自己的个性特点,我大大地称赞了一番,同学们的自信心和表现欲更强了。

四、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锻炼驾驭表现形式的能力

要创造美,必须熟悉和掌握形式的规律,培养对形式美的敏感。一个美的鉴赏者不一定能成为美的创造者,但是一个杰出的美的创造者却必定是美的鉴赏者。要驾驭美的表现形式就要研究形式美的法则,形式美的法则来源于美的创造的实践,是人类在长期的创造美的过程中的经验总结。法国雕塑家罗丹曾说:“艺术就是情感,如果没有体积,比例,色彩的学问,没有灵敏的手,最强烈的感情也是瘫痪的。”

因此,中学生的美术创作是与实践过程密不可分的。根据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在平时的技能训练及创作训练时,注意采用灵活多变的形式,以锻炼他们驾驭表现形式的能力,从实践中寻找创作灵感,如在剪贴画教学中,注意结合色彩,标图,变形的基础训练,在此基础上,加强对装饰美的风格的体现,同时尽量采用多种表现形式。

刘丽同学的《渔舟唱晚》,起初采用的是纸贴版画,感觉画面显得太平,没有意境,我引导她采用日常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可以营造意想不到的气氛,经过一番设计,构思,一副别具特色的韵味无穷的画面展现在面前,破旧的帆布搭成的船,用丝线织成的渔网,更有那象征渔家形象的竹筒为画龙点睛之笔。这幅画突破了传统的剪贴画模式,有一种原始的粗犷的美,学生大开眼界,创作激情陡增,都积极地寻找其他材料去表现自己的作品。“创作”已变成了一项既美丽又辛苦的劳动实践过程了。

实践证明,对中学生进行美术创作训练,实际上是一种教学思想和教学法的改革,是提高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课改精神的真实体验,让学生走进生活,都参与到美术创作活动中来,用自己的双手去描绘美好的生活吧!

初中美术教学工作总结3岁月如梭,转眼一个学期过去了。回顾这学期所从事的初一初二美术教学工作,基本上是比较顺利地完成任务。当然在工作中我享受到收获喜悦,也在工作中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我所享有的收获我会用于下个学期的工作中,我所碰到的问题我要认真反思改进。现作一番总结,以便择优汰劣,取长补短以待以后的教学水平更上层楼。 一、教学计划贯彻情况:( 励志天下 lizhi123.net )

学期初,认真学习学校工作计划和教务处工作计划,明确了学期工作的目标和任务,结合本校美术工作的现状和特点,按照《初中美术教学大纲》的要求,本学期新课开始之前即已制定了周密详尽的教学计划。教学中认真遵照教学大纲要求,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思想教育和技能教育,大力推广素质教育,按时按质地完成了本期的教育教学工作。 二、教学情况:

1、按照学校工作管理规定,认真备好课,写好教案,努力上好每一节课。

美术科学校安排的课时比较少(一周每班一节)这对于学生来讲的很重要的一节课;对老师来讲是比较难上的一节课。所以怎么上好每节课对老师对学生都是很关键的。除了备好课、写好教案外,还通过上网以及制定一些美术书刊查找相关材料。

2、利用学科特点,和自身条件,组织部分优秀学生参加第七届全国少儿书画美术作品大赛,都获得了优越的成绩,其中8名学生获金奖,3名获银

奖。学期末在校举办了学生作品展览,取得了较好的影响。参加的还是以初一的学生为主,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水平进步的很大。

3、在美术课教学中有的放矢,有重点有难点,注意美术课内容的调整,教学中注意体现民族特点,充分发扬我国民族、民间优秀的艺术传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美术教学中体现时代精神,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充分利用本地区的美术资源,查找课外的内容,丰富美术教学的内容。美术教学中注意适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注意循序渐进和趣昧性。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学内容的选择注意到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按 10%-20% 的课时比例补充乡土内容,以反映当地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实际。 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学习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初步的审美能力和良好的品德情操;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思想业务素质:

“学海无涯,教无止境”,只有不断充电,才能维持教学的青春和活力。所以,一直以来我都积极学习。本学期,结合第八次课程改革,确立的学习重点是新课程标准及相关理论。一学期来,我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新课程培训及各类学习讲座。另外,我还利用书籍、网络认真学习了美术新课程标准、艺术教育新课程标准,以及相关的文章如《教育的转型与教师角色的转换》、《教师怎样与新课程同行》等。通过学习新课程标准让自己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也明确了今后教学努力的方向。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的更新,也催促着我不断学习。平时有机会还通过技能培训、外出听课、开课等使自己在教育教学方面不断进步。通过这些学习活动,不断充实了

自己、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和见识、为自己更好的教学实践作好了准备。 在教学之余,我也注重自身发展进步。除了听课,评课,参加教研组教研活动外,还积极到兄弟学校参加开展的一些公开课的听课、评课,我还注意到要自学,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四、经验和教训

1.要充分发挥美术教学情感陶冶的功能,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中生的审美能力。

2.要贯彻启发式原则,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和创造。

3.教师应加强示范,并充分利用展示图片、美术作品、录像片等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直观教学。

4.要关心美术教学的改革和发展,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实验,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5、美术教学要尽量注意学科间的联系。

如在讲到点、线、面等概念时,可联系数学中的相关概念来解释。

美术教学培训总结篇5

关键词:成人;职业培训;发展

中图分类号:G40-05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8-158-03

一、西方世界培训模式的演变

(一)西欧的“师徒制”培训

西方教育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美国也不例外。古希腊时代以苏格拉底为代表的“希腊三哲”久负盛名。“希腊三哲”之首的“苏格拉底一生的主要事业是探讨伦理哲学和从事公众教育”。这里的公众教育可以理解为我们现代意义广泛的成人教育或成人培训。而他本人在从事教育培训之前,也曾是位跟随从事手工业雕刻的父亲学习雕刻的学徒。后来,他凭借自学拥有了很好的学问,此后还免费从事教育事业,在教学实践中创造的问答法,也是成人教育的一种培训方法。苏格拉底自身的求学经历就体现了成人的教育和学习过程。体现在他身上的“学徒制”和“问答法”可以归为早期的培训方法。“自学法”是苏格拉底的成人学习法。而苏格拉底“问答法”培训的目的在于激发成人对自己人生的思考;培训的场地要求也十分简单,随处都可以进行;在教师和学生都没有收费意识的情况下,培训是完全免费的,唯一需要支付的是受训者的时间,因为培训者苏格拉底随时都欢迎别人与他探讨问题。这种看似随意的培训教育带来了良好的成效。苏格拉底最大的成功就是教育了柏拉图,并间接地教育了亚里士多德。可以说,西方最早的职业培训应该是教师培训,因为自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之后,也培养了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他更把其导师的思想贯穿于实践当中,教育了亚历山大,成就了现实社会中的第一个“哲学王”。

(二)早期资产阶级的职业学校培训

从十一二世纪开始,由于生产和城市的发展,商品生产和交换成为城市的主要活动。手工业者与商人构成城市中的市民阶层,他们作为资产阶级的前身广泛活动在城市中。他们为了满足自身的经济及政治需要,逐渐向当时中世纪的教会学校和世俗学校发起挑战。当时由市民阶层兴办的学校被称为“城市学校”。城市学校是为新兴市民阶层子弟开办的学校的总称。这类学校种类较多,规模不一。在当时,手工业行会兴办的学校称之为“行会学校”;商人联合会设立的学校称之为“基尔特学校”;从教育内容看,“城市学校强调世俗知识,特别是读、写、算的基础知识与商业、手工业活动有关的各科知识的学习”;从培养目标看,城市学校作为初等学校,“它主要满足新兴城市对从事手工业、商业等职业人才的需要”,可以说,这是最早成规模的职业学校教育培训。

(三)工业资产阶级职业教育的兴起与发展

美国特殊的历史决定了它和欧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美国经济的发展,却是逐步摆脱欧洲经济的过程。第一次工业革命,缔造了英国、法国、德国等经济实体;第二次工业革命毅然成就了美国的工业发展。18世纪末期,美国开始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它结束于19世纪中期的“机器零部件的标准化生产”。随着机器大工业的发展,西欧传统的“学徒制”培训方式逐步为美国职业技术学校的“职业教育”所取代,但此时的职业教育并未形成制度,职业教育类似“职工培训”。1862年,美国第一部职业教育法——《莫雷尔法》(The Morrill Act)颁布后,农业和机械工艺学院才作为培养专门人才的职业院校而存在。1917年颁布的《史密斯-休斯法案》为美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从法律上进一步保证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是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黄金时期,英国经济学家巴洛夫(Thomas)与美国教育学、社会学家福斯特(Philip J.Forster)在国际职教理论界分别成为“主流派”和“反主流派”的代表。“主流派”倡导学校本位的职业教育模式,“反主流派”则支持企业本位的职业教育模式。但包括世界银行在内的当时的国际社会普遍支持“主流派”的观点。但在20世纪90年代,世界职业教育的发展发生了重大转变。1991年,世界银行发表了关于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政策文件,提出了全新的职业发展战略。该文件指出:“政府应加强初等和中等教育,鼓励发展由企业和雇主承办的职业教育。”随后,世界银行将投资的重点转向了基础教育。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当代世界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发展趋势,即由学校职业教育向企业职业教育转化。虽然当代美国政府仍因诸多原因在劳动者培训方面做出了较多努力,但美国的企业大学顺应世界职业教育历史发展的潮流,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在美国的现代企业里,企业大学的发展已经由“企业内部培训”(如GE克劳顿学院)为主转变到“内外兼顾”(如摩托罗拉大学)的整个价值链培训,有些如惠普商学院等企业大学,立足于为美国整个社会提供较高质量的人力资源保障。

二、美国当代企业大学发展注入的新元素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跨国公司、大型企业的发展则成为经济状况的晴雨表。在当代最能表现企业专业培训实力的是企业大学。当代美国企业大学个性鲜明,特点突出。

在美国,著名的企业大学主要有:1956年成立的全球第一所企业大学——GE克劳顿学院、麦当劳大学;爱立信学院、摩托罗拉大学和惠普商学院等。据《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周刊预测,在今后50年里,企业将会在更大程度上介入教育和职业培训。数以百计的公司将具有授予学位之权,最常见的是高技术、自然科学和工程学领域的学位。企业在该方面的最新设备和研究超过了多数高校的水平,处于该项目的领先地位。二战前,美国只有3所企业学院可以授予学位,现在已经增加了21所,授予博士学位的达到了4所。但企业学院的学位标准并没有因为由企业颁发而质量下降,其学位标准也必须通过教育机构的鉴定。

当代企业介入职业培训早已屡见不鲜。企业大学从最早的专业技术培训到提升高层管理者的管理技能入手,不断拓宽培训领域。但企业介入教育,却为培训带来了新要求。从严格意义上讲,这两者存在根本的不同。职业培训立足于企业的利润空间,一切以企业的利益为准绳;培训实效性要求高,一般以短期培训为多;但教育以培养人为主要目的,实效性差,一般是长期的培养过程。1999年,第二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论题是“终身学习与培训——通向未来的桥梁”。该会议指出:“职业技术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的一个内在组成部分,职业技术教育要朝向终身化的方向发展。”而世界银行在1991年的大会上又逐渐要求企业承担培训,政府不断减少培训中的投入,这就对企业培训及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企业大学根据学员自身情况设计培训课程或企业大学对职员进行梯度培训都是很好的借鉴。以美国兰德公司为例,他们在该问题的解决方面近乎完美。

三、美国优秀企业大学中的教育培训案例分析

(一)兰德公司发展历史简介

美国兰德公司成立于1948年,是一个享有国际声誉的智囊机构。它是一个非营利性公司,其宗旨是促进和发展美国的科学、教育、公共福利事业及国家安全事务。1970年成立的帕迪兰德研究院,曾分别于1987年和2004年更换学院名称,现在的学院全称为弗雷德里克·帕迪兰德研究院。这所私立的研究院专门培养政策分析、研究方面的人才。从建立以来,兰德研究生院的学生数量逐年增加,90%的学生来自国外。目前,该院拥有53名教授和90名学生。兰德公司的博士学位水平可以和伯克利分校、哈佛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相同学科的博士水平相提并论,特别是兰德培养的哲学博士,已经达到世界领先的水平。兰德学生通过工作培训而成为兰德公司的各个学科间的研究小组成员,他们以此来获取实践经验和赚取奖学金。最初,兰德学生是作为学徒和为今后进人角色增加责任感和独立性而进行培训的。兰德学生能够申请从事基于民众的当前项目研究,包括私人的和非营利性部门。兰德的研究领域包括儿童和家庭、教育和艺术、能源和环境、健康和卫生保健、基础设施和运输、国际事务、法律和商业、国家安全、人口和年龄、公众安全、科学和技术,以及恐怖主义和国家安全。

(二)兰德公司的教育培训模式

美国兰德公司的研究院培训模式可以简单概括为半开放式的实践学习模式。半开放是指企业既对本公司研究员进行培训,又向美国其他高校学生开放一定的短期培训和科研名额;实践主要分为三个过程,即行政、产业部门锻炼、国内外留学和了解政府决策过程;学习是指研究人员的理论拓展。兰德要求研究人员每天用一定的时间学习本学科的最新进展,提倡每人学习专业以外的新兴学科知识,自然科学家必须学习一些社会科学知识,各类专业人员都要学点哲学。这样的学习能够满足公司对研究人员的知识的需要,但这种要求并非自我发展模式,而是基于外在强大压力下的学习任务。与此同时,兰德毕业生也广泛分布在政府、私有部门、学术部门和非营利部门的高级管理职位。2007年,兰德研究生院的毕业生有32%进入研究所,18%担任大学教员;进入非军事类政府机构的有13%,非政府组织的4%,军事类政府机构的4%;进入私营机构和其他部门的分别占27%和2%。这表明,兰德研究生院不仅为兰德公司培养人才,更为美国政府和其他部门培养人才。他们这种超越单个公司利益的培训指导理念是非常难得并值得学习的。

兰德公司的企业大学特色十分明显,而其非营利性机构的性质,又使其企业大学与其他公司的企业大学可能存在较大差异。但是,它毕竟代表了企业大学发展的较高水平,其高等教育师资和培养方式甚至超越了美国的一些高校水平,这对学校高等教育和学校成人高等教育是一种极大的挑战。它的非营利性的培训理念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当然,企业办大学的这种模式并非适用于所有的行业。有别于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的中小企业,只能采取联合办学或委托公共教育机构来培训员工。

四、关于美国当今职业培训模式的总结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美国的职业教育源于最初的“学徒制”;针对职业教育的各项立法促进了美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为美国社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技术工人,而在职业技术教育之外,美国的社区学院又为当地社区成人就业及培训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当经济发展需要更契合岗位的员工时,企业的职业教育特质就表现得更为突出。一批跨国公司依据自己的资源优势,建立了企业大学,有的企业大学肩负了教育与培训的双重责任,某些企业大学的教育发展甚至对当代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机制构成一种挑战。

美术教学培训总结篇6

回首刚刚走过的几天时间,是忙碌的、也是辛苦的,但与此同时我们也收获着、成长着、快乐着。本次音体美教师的校本培训结束了,我由衷觉得时间没白花,而且我感受到本次校本培训听课研讨活动是我急需要的最充实、最合理的一次,我受益匪浅。

在此次听课研讨活动中每一节课都很精彩,在佩服音体美专业教师的专业水平同时,我更关注其授课方法。对我这名美术兼职教师来说,研讨示范课中值得我学习的东西很多很多,总结起来有以下四点:

一、在音体美专业教师的课堂中,我领悟到:不断的进步是以不断的学习为前提的。

我个人很喜欢小学美术教学,当教学遇到困难的时候,需要有较高专业水平的教师给我指导,助我突破瓶颈。专业教师的示范课满足了我的需求。两天的听课研讨培训结束了,但我的学习并未结束,相反,以此为契机,它才刚刚开始。

二、转变思想观念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意识也逐步提高,过去把音体美科目当成副科观念已经过时,学生及家长已逐渐意识到了音体美教育的重要性,为孩子选择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已经成为了绝大多数家长的共识。所以作为音体美兼职教师的我们必须要转变思想观念,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式,跟上时代的发展,做一个能适应社会并受到学生喜欢的合格教师。

三、加强学习

过去不代表未来,要转变观念靠的是学习,不断地学习,以学习来改变自己,以学习来充实自己。本次校本培训,我更强地意识到了自己知识的浅薄。在这些音体美专业教师面前我多像一只井底之蛙,每个教学环节我都觉得很新鲜,走进他们的课堂给我美的享受,艺术的熏陶,跟我无所事事,对学生缺乏指导的课堂相比,我有了一种很强的危机感,所以学习迫在眉睫!只有这样才能使危机有转机,所谓“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相信自己能坚持。

四、学会反思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有善于分析自己工作的教师,才能成为得力的有经验的教师。”波斯纳也说过:“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教学水平的发展将大受限制,甚至有所滑坡。”在以前的工作中,我虽然有过反思,但从来没有很认真地正规地把它当成一项工作去执行,只是在头脑里想想就过了。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而且必须要学会总结反思,以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美术教学培训总结篇7

从事职高美术专业教学多年,发现许多职高美术教师在素描教学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和缺陷,难以胜任职高实用美术专业素描教学和美育工作。主要表现在素描训练形式单一>:请记住我站域名/<,或总进行调子素描训练,或结构素描一插到底,素描训练方法照搬普通美术院校的模式,训练题材过于狭窄等方面。其主要原因是:(1)多数美术教师系高师美术专业毕业生,他们自觉不自觉地以高师美术专业的知识结构为出发点,而高师美术专业的知识结构与职高实用美术专业教学存在着很大的差异;(2)从事职教工作时间较短,对职高美术专业的培养目标缺乏认识和理解,对职高教学规律缺乏学习和研究,以致造成素描教学与培养目标的严重脱节。这应当引起职教美术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职高实用美术专业是培养有美术这“一技之长”的技术工人或从事美术工作的基层人员,而不是培养画家和美术专家。职高美术专业素描教学应该也必须立足于培养示这个基本点,紧紧围绕培养目标进行施教。这就需要明确培养目标,认真研究职教美术教学规律,深入理解和领会职教教材的指导思想和编排意图,高屋建瓴地驾驭教材,创造性地开展教学。

职高教育是终端教育,毕业生面临的是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人才市场,面对的是发展速度迅猛、两大文明需求日益多样化、现代化的市场经济。我认为,职高美术专业的素描教学,训练的形式宜宽不宜深;素描训练的题材要具有多样性与典型;素描训练的手段技巧应灵活多变;同时还应注意创造性和超前性。

一、素描训练的形式宜宽不宜深

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人才市场,客观上要求职高毕业生必须一专多能,因此素描教学的训练形式就应适当拓宽,即不仅要进行调子素描和结构素描训练,还应进行基本的装饰构成素描(见《中国美术教育》1995年第一期)和设计素描训练。这是因为,无论是侧重于光影规律的调子素描,还是着眼于物象内在结构及组合关系的结构素描,均属地绘画范畴,而实用美术要求高度抽象概括,“在具象和抽象的广阔视野中,毫无拘束地探求,大胆运用形式美规律,用夸张变形等手法,对自然物象进行加工“(李家旭、刘静宜《装饰画艺术》)。单进行调子素描和结构素描两种素描形式训练,则在要求学生做出更为大胆多样的形式突破和容纳更丰富的激情和理智时,会使学生常常表现为力不从心而颇感困难。也就是说,单靠调子素描和结构素描两种训练形式,难以完成基础课与工艺课的顺利过渡。与前两种素描形式不同,装饰构成素描是一种以自然物象为参照,容纳平面构在中透叠、渐变、发射、分割等多种表现手法,或大胆夸张主要特征,或将具象转化为抽象,或将立体转化为平面,含有更多主观审美理想,渗透大量装饰成份的新的素描形式。这种素描形式不仅是一种不脱离艺术表现的一般规律和法则的基础训练,而且有利于素描课与工世课的顺利衔接,更为重要的是有利于学生同自然物象生发出主观审美意象,直接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素质。设计素描则是一种以理性认识为基础,注重分析理解客观物象内在联系,描绘物态结构规律的素描形式。这种素描形式既包括绘画意义上的造型意识,更体现着工业上的设计意识,将构成素描与设计素描作为职高实用美术专业的基础课,更能显示出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和课程衔接的重要性,“从面为个人风格及专业发展提供一个实践的基础”(《设计素描》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版)。由此我认为,将装饰构成素描和设计素描纳入职高实用美术专业的素描教学内容体系很有必要,而不是和普通中学美术课相比仅仅是课时的增加。当然,内容的确定,知识的深浅层次及课时安排等还有待有关专家、学者和职教同仁进一步地实验和研究。

素描训练形式的拓宽,而又不过量增加课时,就需要精心研究教材,大胆改进教法和学法。例如在调子素描和结构素描训练中,坚持以线为主要表现手段的结构素描为主,而调子素描只要能涂出三大面五调子七个层次(高光、亮面、灰面、明暗交界线、暗面、反光、投影)即可,不可在明暗色调上过多纠缠,以便让出更多时间(魏诗国主编,高教出版社出版的全国职高工艺美术专业统编教材《素描》体现了上述训练思想)。还可象《手工、图案、构成的整合》(见《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研究论文精粹》188页,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中讲的那样,对有相同之处而又不可取消或取代的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处理,避免重复,节省课时,以便使学生奠定科学、合理、扎实、宽厚的素描基础。

二、素描训练题材应多样化、典型化

职高美术专业毕业生服务于当地的经济建设,接触的社会面比较广阔,因此在训练中应改变那种陶罐、酒瓶、苹果等一画到底的做法,引导学生接触多种素材,例如人物、动物、风景、电器、家俱、日用品、机器零件、服装鞋帽等。题材多样,还应注意其代表性、典型性。能使学生以少胜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

三、注意训练手段的灵活多变

尽可能让学生掌握多种表现方法和技巧,例如可以运用排线涂色调法、纸笔擦法、手指涂抹法、毛笔擦法;也可以运用黑影法、限色层归纳法、黑白灰色块法,色线法及综合法,还可以一画分别用多种方法练习,一题材从不同角度,不同视点进行构图练习,拓展学生的表现领域,丰富学生的造型语言。此外还应通过临摹、写生、特写、默写、创作、设计等途径,借鉴民间美术的表现手法等,为学生的创作奠定厚实的基础。

四、注重创造性和超前性

新世纪的到来,社会竞争将更加激烈,科技的进步,知识更新的周期将进一步缩短。而占全国高中生人数一半以上的职校生(包括技工)(国家统计局97年统计,我国职高1010万

美术教学培训总结篇8

一、依托相关法律法规,促进人力资源开发

美国高层决策者清醒地认识到,21世纪的竞争集中体现在生产和科技领域,美国要抢占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增强综合国力,必须提升教育的层次和质量,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推进科技创新,充分挖掘人才资源和技术资源。1966颁布实施的《成人教育法》要求所有雇主每年至少以其全员工资的1%用于雇员的教育和培训,并逐年增加,对未达标的企业,每年必须上缴其工资总额的1%作为国家技能开发资金。联邦政府允许企业将教育开支列入成本,免予征税,以鼓励企业对员工进行继续教育和培训,1990年的《职业教育法》修正案规定,联邦政府每年向各州提供16亿美元的职业教育专项补助经费,并进一步完善了职业教育资格证书制度和资格鉴定制度。此外,1958年颁布的《国防教育法》、1962年颁布的《人才开发与培训法》、1963年颁布的《职业教育法》、1983年颁布的《就业培训合作法》、1994年颁布的《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法》等几十个教育法律,都涉及到企业员工教育与培训问题,不仅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提供了法律依据,也直接保障了美国企业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

二、开展企业内部培训,培育学习型企业

美国许多企业把对员工的培训工作作为智力开发,提高技术、管理、生产水平,增加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他们感到,一个企业要想生存以及长期立于不败之地,企业内部人员的文化素质极为重要。仅靠在外的短期培训或进修,既不经济,也不能满足企业长期教育有竞争实力的需要。所以,一般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专业培训机构。如,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有全美最大的专业培训学校,埃克森石油公司所属的三个较大的研究中心都设有培训机构;得莱赛石油公司所属各研究中心都开办了专业培训班,美国NL工业集团(石油服务公司)还在休斯敦建立了一所现代化的培训中心,该中心既培训技术人员,也培训管理人员,一年可轮训6000人次。可口可乐公司建设了一个一万平方英尺、设施完备的培训中心:通用电器公司花8000万美元建造了世界一流水平的培训中心,还投入4亿美元用于员工系统培训计划。1981年,美国企业用于职工培训的经费是300亿美元,这相当于全美公立大学同期的经费支出。20世纪80年代末,IBM公司一年教育经费就高达7亿美元,该公司约有36万雇员,国内20万,其中技术人员占60%,绝大多数为大学以上程度。该公司一般专业人员每年培训约为一周,培训工作由公司各部门自行负责。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仅国内就设有教育中心200多个,有专兼职教员5000多名,公司每年用于教育培训的经费达10多亿美元,培训规模比美国最大的大学还要大。1984年,美国正规教育经费每年为2,380亿美元,而工商行业在职培训每年花费2100亿美元1986年仅接受雇主所资助的正规培训人员就大约有3050万,企业培训费平均占其销售额的1%或工资总额的3.3%。

进入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逐渐复苏,自1990年起,美国联邦政府在培训企业员工方面的预算每年超过70亿美元。从1988―1998年的近十年间,美国企业对员工进行教育和培训的开支年均递增5.5%,1996年达560亿美元,相当于全国用于高等教育经费的一半。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彼得・圣吉(Peter M.Senge)在其《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中提出了“学习型组织”(Learning Organization)的概念。所谓学习型组织,就是指通过培养弥散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以信息和知识为基础的组织。换言之,学习型组织是某一组织和某一群体成员在共同愿景指引下,持续进行组织学习的组织。它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具有高于个人绩效总和的绩效。在这样的组织中,每个人和每个部门都必须为他们的目标、任务和联系沟通承担起责任,组织成员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

学习型企业就是一种学习型组织,2l世纪的企业是学习型企业。美国工业界纷纷把构建学习型企业作为创建企业文化、提升企业品牌、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战略目标。目前,美国排名前25家企业中已有20家按照学习型组织模式改造自己,在世界排名前100家企业中,有40%按照学习型组织模式改造。著名的微软公司创业不到20年,股票市值超过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的总和,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连续数年成为世界首富。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建立学习型企业是应对广泛性、快速性、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环境变革的唯一途径。

三、企业与高校联姻,培养高级员工

在美国,为企业员工提供教育培训的机构较多,主要有高校(大学、学院)、学会、工矿企业和私人四个系统。它们所占比例大体为:公司企业占50%,高校占24%,学会占20%,私人占6%。企业与高校的合作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高校参与企业的训练活动,为企业员工开设相关课程,企业为员工学习提供便利条件。据美国教育理事会的调查,1984年美国近半数的学院在企业公司里开设课程。既有非学分课程也有学分课程。70%以上的社区学院、64%的有博士点的公立院校、50%的有博士点的私立院校、47%的私立综合院校、43%的公立综合院校、36%的私立本科院校、28%的私立二年制学院、24%的公立本科院校在企业所在地开设课程。美国600多所大学设有管理系,除了培养研究生和本科生之外,有2/3的学院举办各种形式的在职管理人员进修班,重点是培训中、高级

管理人员,向他们传授最新的管理经验和管理科学知识。如斯坦福大学工商行政研究院每年暑期都举办企业管理研究班,每期每人学一门课程。许多公司将管理人员,包括高级经理在内,送到大学接受正规的企业管理教育或送研究院深造。有些工科院校还专门设置了为在职人员提供的硕士学位计划。如纽约工学院的研究生院提供8个专业的硕士生课程,参加学习的大部分是在职工作人员。学生可自由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大多学生先修完一门课程,再修另一门课程,积累学分,直到最后获得硕士学位。二是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具体做法是公司企业与附近专业对口的大学联系,制订具体的研究生培养计划。培养对象为大学毕业生,培养年限为2―3年。研究生在大学教师和企业界工程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对工厂企业的课题进行研究。工厂为研究生提供科研条件,如实验室、实验设备等,研究成果用到工厂企业的生产中去,研究生通过研究工作后,可以得到学位。近年来,美国大力发展工业与大学的联合体,培养新型研究人员,把单纯依靠大学培养转向与企业联合培养,探索出一条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新的培养模式。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每年投资2000万美元,工业界则以数十倍的资金投向工业与大学的联合体,资助大学科研和发展研究生教育。到1996年有6万名研究生获得“总统青年研究人员奖学金”,鼓励他们在各联合体中从事研究与开发。

四、企业创办大学,拓展员工培训渠道

美国的许多大型企业不满足于对职工的培训,纷纷开办了自己的大学。随着技术发展的不断加速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发展越来越依赖于技术创新和人才引进,传统大学对新技术的发展常常不太敏感,其专业技术培训课程常落后于现实发展的要求,难以满足企业的需要,另外,传统大学高额的培训费用也使许多企业难以承受。网络技术给职业技术培训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并促使其进一步突破时空局限而走向更大的市场。于是,企业在经过自办培训班和与本地大学联办继续教育等阶段之后,成立了自己的大学。

企业办大学的优势在于:正规高校的教学过于偏重理论,其毕业生多半难以适应企业的生产发展,企业大学可强化企业所需要的实用知识和最新生产工艺的教学;企业可自行决定课程的设置,有熟悉本企业实际需要的专业人才担任教师,确保高级人才的培养按照企业的意图进行,企业可以不受正规高校作息制度的种种限制,按照企业的作息时间安排教学活动,保证生产和教学的顺利进行。

80年代美国企业大学发展达到鼎盛时期。截至到20世纪末,美国企业大学发展到1600多家,其中40%为世界500强企业所办。较为著名的企业大学有1979年在马萨诸塞州泰恩格斯博罗创建的王安研究生院,主要培养能建立计算机软件程序模式的新型科学家;1984年在科罗拉多州由18家公司资助、20所大学联合创办的全国技术大学,通过卫星和录像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培养高级技术人才,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创办的工程管理学院,以其悠久的历史享誉美国。自创建以来共培养了2500名工程学和工业管理学士;美国兰德公司创立的兰德研究生院,为本公司培养所需的决策分析方面的博士研究生。1970年以前,只有5所企业大学可以授予硕士以上学位。1985已有11所企业大学可以授予硕士学位,3所可以授予哲学博士学位或法学博士学位。1987年可以授予硕士以上学位的企业大学发展到21所,其中可以授予博士学位的达到4所。这些企业大学的学位标准得到了所在州或地区教育机构的认可和鉴定。美国的企业大学突破制造和金融领域的范围,向保健、通信、公用事业、零售和农业等领域推进。

美国企业大学的崛起,从技术层面上讲,加强了技术研发与生产应用之间的结合,促进了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使管理和研发人员更迅速地了解和掌握技术市场的要求和发展动态,有利于企业及时实现技术的战略调整和转移,从教育层面上看,企业大学摆脱了传统高校的僵化体制、陈旧课程和落后的教学方式,根据企业实际需要取舍教学时间、场地、内容、教师、课程以及教学模式,使企业教育资源得到合理有效配置,降低了学习者的机会成本,同时,企业大学产生的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也对美国先行的教育体制,尤其是高等教育体制产生积极影响。此外,企业大学所蕴含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对教育观、人才观、创新观和价值观都富有借鉴意义。高等教育不完全是少数精英人才的特权,它也不再是传统概念的大学,高等教育必须以社会实际需要为其最大的价值取向。

企业文化是学习型企业的组成部分,企业大学在促进和实现企业战略思想、创新意识、社会责任、敬业精神等内在企业文化体系的构建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五、在线学习――员工学习普及化

在线学习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实现了个体化学习。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在自己方便的时间从互联网上自由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的资源,按照适合于自己的方式和速度进行学习,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激发了个体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其次是降低了培训成本。据统计,在线学习与传统的教室学习模式相比可节约15%―50%的费用。对企业来说,在线学习与成本的降低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利润的提高。因为员工不必为了参加某一课程离开工作场所,节约时间的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美国的西南贝尔公司在使用了IBM/Lotus为其设计的网络培训方案后,由于降低了相关的旅差费用,利用了已有的通信基础,员工可以即时学习,该公司每年节省了540万美元的开支。再次是适应了知识的变化。当竞争发生变化时,知识也要发生变化。培训学习型员工,既要看他掌握知识和技能多少,又要看其学习的能力和速度。在线学习能够使员工紧跟不断变化的环境,使商业结构能够适应变换的市场。

在线教育培训方式,因其跨越时空限制、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而日益成为美国企业和员工青睐的学习和培训方式。据统计,在美国,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的人数正以每年300%以上的速度增长。1999年,已经有7000多万的美国人通过在线学习方式获得知识和技能技巧,超过60%的企业通过在线学习方式进行员工的培训和继续教育。

此外,美国企业还鼓励员工进行非正式的学习。通过实践式学习(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岗位学习)、创造性学习、终身学习,形成员工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自我超越、自我启发、自我经营的能力。

上一篇:美术培训教学总结范文 下一篇:美术教师个人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