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保险培训心得范文

时间:2023-10-29 10:56:51

太平洋保险培训心得

太平洋保险培训心得篇1

职位名称: 客服主管 ; 测试工程师/主管 ; 团队管理 工作地区: 湛江市 ; 待遇要求: 3000元/月 不需要提供住房 到职时间: 一周内 技能专长 语言能力: 英语 一般 ; 普通话 标准 计算机能力: 证书 高校非计算机专业二级 ; 教育培训 教育经历: 时间 所在学校 学历 2000年9月 - 2004年6月 武汉理工大学 本科 培训经历: 时间 培训机构 证书 工作经历 所在公司: 香港乐声电子钟表有限公司 时间范围: 2004年6月 - 2009年12月 公司性质: 外资企业 所属行业: 生产、制造、加工 担任职位: 客服及技术支持-客服主管(非技术) 工作描述: 离职原因: 所在公司: 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 时间范围: 公司性质: 国有企业 所属行业: 金融业(投资、保险、证券、银行、基金) 担任职位: 销售人员-销售代表 工作描述: 2008年11月底,加入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从事保险业务工作,期间,在公司接受了完善的营销技能培训,并与自己之前从事客服工作中领悟的知识很好的结合,使自己各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并在实际的营销工作中,得到了实践。 离职原因: 所在公司: 阳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时间范围: 公司性质: 国有企业 所属行业: 金融业(投资、保险、证券、银行、基金) 担任职位: 业务主任 工作描述: 离职原因: 其他信息 自我介绍: 本人办事严谨,有责任心,进取心,富有创新精神,勇于迎接各种挑战,性格乐观豁达,适应能力强,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待人真诚,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

具有5年多在港资公司中从事团队管理、项目跟进、客服的经验,以及保险营销经验;

擅长团队管理、产品测试报告的建立与跟进完善;

擅长新近员工培训;

擅长与各部门、客户沟通、客户投诉处理、协调关系等;

熟悉计算机及互联网的应用;

熟悉Office办公软件的应用;

熟悉AutoCAD,Power Logic/PCB等绘图软件的应用;

了解QC七大手法;

接受过完善的营销技能培训。

拥有两年的保险营销经验。

持有C1驾照。

并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实践。

太平洋保险培训心得篇2

[关键词] 南太平洋 战略价值 中太经济合作 对策性建议

[中图分类号] F1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623(2016)02-0007-04

[作者简介] 宋海啸(1971 ― ),广东雷州人,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外交学)博士后,研究方向:中国外交、印度洋地区研究。

目前,“一带一路”倡议进入实施阶段,经过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让中国与南太地区国家经济合作赢得巨大的战略发展机遇。加强双方经济合作,对中国与南太地区国家的繁荣意义重大。

一、中国与南太平洋地区国家经济合作现状

新中国最早于1975年与斐济建立外交关系,此后陆续与8个南太平洋地区国家建立正式外交关系(2003年11月与基里巴斯中止关系)。近年来,中国与南太平地区各国经贸关系发展势头良好,双边贸易不断增长,合作领域日益拓宽。自2006年首届“中国-太平洋岛国经济发展合作论坛”在斐济成功召开以来,双方在投资、农渔业、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双边经贸合作不断迈步向前,双向投资和承包工程规模不断扩大,发展援助成效明显。

“一带一路”倡议进入实施阶段的2015年,据中国海关统计,中国与南太地区(13国,纽埃无贸易统计)贸易额为494亿元,中国主要从南太地区进口渔产品、木材等产品,向南太地区的出口主要为机电产品和轻纺产品。其中,中国从南太地区进口173亿元;向南太地区出口321亿元。

中国与南太地区开展的经贸合作,渔业、农业与旅游业合作是主要方面,其基本状况是:

(一)渔业合作

南太地区渔业资源丰富,渔业经济是南太地区主要经济支柱之一,也是中国-南太地区经贸合作的重要领域。

第一,远洋捕捞是中南渔业合作的重点。

南太地区金枪鱼鱼类资源得天独厚,是近10年来中国开发大洋性远洋渔业的重点资源种类。自1987年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总公司(以下称为“中农发”)拉开渔业企业在南太地区进行渔业经贸合作的序幕以来,以中国大陆为基地的中国公司积极参与中南渔业合作,并都有了很大的发展。目前,主要捕捞区域包括斐济、瓦努阿图、所罗门群岛,以及马绍尔群岛、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帕劳等国经济区域和周边公海。主要有金枪鱼围网、冰鲜金枪鱼钓、常温金枪鱼钓和超低温金枪鱼钓等多种作业方式。

第二,渔业合作从生产向服务延伸,带动其它产业发展。

中国公司在双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共同推进海洋鱼类陆上基地建设和开展捕捞、加工、销售生产经营合作。将渔业合作从生产向服务延伸,从而带动其它产业联动发展。目前中国公司正加强与南太地区和国内同行的合作,推进陆上基地建设,建设补给码头、运输油库、后勤服务基地等,并积极发展国内外加工、半加工及自捕鱼返销业务等,带动了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

第三,先进水产技术引进与消化是南太与中国合作的主要方式。

中国政府组织有关方面的专家,在国际合作框架内,向南太地区引进水产养殖技术模式,包括沼虾综合养殖模式、肥料饲料配比混投模式、尼罗罗非鱼养殖半集约化饲养与管理模式等,这些先进水产技术的引进,大大提高了当地的自我发展能力。

(二)农业合作

中国与南太地区农业合作主要表现在中国向南太地区派出专家、输出技术,提品等支持。其中最典型的是“南南合作项目”。2004年12月,中国政府参与的、FAO与南太地区(库克、斐济、纽埃、密克罗尼西亚、汤加、萨摩亚、瓦努阿图7国)开展的南南合作项目开始实施,到2013年底,中国农业部先后选派百名技术专家执行合作任务,为当地发展农业园艺作物、畜牧生产、水产养殖与水资源利用等方面提供了大量的技术支持①。具体措施包括:第一,传授农业实用技术,改良种植与养殖方法。引进蔬菜、园艺作物栽培实用技术,包括搭架、棚栽、制作堆肥与有机肥、作物轮种、育秧技术等;引进畜牧饲养与管理技术,包括绵羊促、轮牧分群饲养管理、养猪自动饮水器、畜禽药物驱虫、农家配合饲料饲养与简易农家鸡人工孵化技术等。第二,引进动植物新品种,帮助驯化饲养野生动植物品种。中国专家协助南太地区成功引进蔬菜、水果等新品种,协助从澳大利亚引进不同的果树新品种(种子)与繁殖材料,引进荔枝、龙眼、柑橘、芒果、阳桃、西番莲与澳洲坚果(夏果)。协助当地畜牧部门引进热带绵羊、种羊等。第三,指导建设水利项目工程,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中国农业技术人员在纽埃国、斐济北岛、汤加密克、库克、萨摩亚、瓦努阿图等岛国开展了一系列建设水利项目工程的指导活动。第四,培训农业技术人员,加强有关人员能力建设。中国政府派出援助人员,在纽埃、瓦努阿图、斐济、萨摩亚等地通过田间农民学校、现场培训与技术讲座、多媒体播放等多种形式,对农业技术官员、种植与养殖户、餐饮协会人员开展技术培训,有力加强了当地人员的能力建设。

(三)旅游业合作

旅游业是南太地区的重要经济支柱,旅游外汇收入是多数南太地区的主要外汇收入来源。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潜在旅游客源国,对南太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第一,两地游客人数发展迅速,入境游客多于出境游客。2012年,中国公民赴各岛国旅游人数近7万人次,大洋洲及太平洋岛屿入境游客91.49万人次②,除去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游客,中国入境游客仍然多于出境游客。根据南太平洋旅游组织统计数据,2015年第一季度,赴12个主要太平洋岛国的游客数量同比增长7%,接近38.1万人次。斐济(14.3万)、帕劳(4.9万)和巴布亚新几内亚(4.3万)是接待游客最多的国家,其中帕劳旅游人数增长最快,同比上升72.7%③。第二,南太旅游具有观光与体验文化相结合的特点,是“高端”游客选择。对中国游客而言,到南太群岛旅游,除了海岛旅游观光之外,更为重要的是体验传统的文化与热带气候相融合的“波利尼西亚”风情,因此,南太平洋岛国这一目的地并不适合所有游客,那些去过东南亚、欧洲、澳新等目的地,有较为丰富出行经验的“高端”游客,才选择南太地区作为旅游目的地。

二、中国与南太平洋地区

国家经济合作的问题

第一,南太地区国家整体上经济规模小、经济结构单一,财政拮据,给中南合作带来不少困难。南太地区多数国家高度依赖农业(渔业)和旅游业,大部分国家工业不发达,制造业比例很少,有些国家甚至没有工业,大部分生活消费品和工业用品需要进口,出口主要是椰干、热带水果和鱼。南太地区大多国家财政拮据,经济困难。主要经济模式为移民、汇款、接受援助(MIRAB)――即移民宗主国,在宗主国找工作,将钱汇入国内。国际经援是岛国发展经济的重要来源。但是由于MIRAB是一种人工安排的模式,容易受到国际经济形势的重大影响,极其不稳定。加上南太地区远离国际市场,经济规模小、经济结构单一,人才外流严重,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特别是随着APEC的发展和贸易自由化的继续,亚洲大量物美价廉的商品进入南太地区传统的出口市场澳、新,南太地区国家不具竞争优势,势必面临更大的经济困难。这些问题使得南太地区国家的国际合作,包括与中国的合作增加了困难。

第二,海洋环境恶化给农业合作带来负面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南太地区平均气候上升了0.5~1℃,太平洋地区海面上升速度比其他地区快。据预测,太平洋地区的气候在今后20年将继续变化。如巴新、密克罗尼西亚、马绍尔群岛将长期干旱,而基里巴斯、法属波里西尼亚群岛气候则变得更加潮湿,雨量比正常年份增加了30%。这种异常气候已破坏了许多重要的文化和历史遗址,有些小岛甚至消失,还使许多国家改变农业耕作,鱼群游走,引起飓风,许多过去从没发生的疾病在这些岛国也接踵而来,在南太地区已经出现了环境难民。这些状况的存在对中南农业合作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第三,中国远洋捕捞业受到太平洋鱼类捕捞管理限制的影响。2013年,太平洋渔业委员会宣布2012年太平洋金枪鱼捕捞达到261万吨,比最高记录的2009年还多出1.2万吨①,限制捕捞很快成了南太地区国家的呼声和行动。实际上,早在2007年召开的建立南太平洋区域渔业管理机制第三次会议,就通过了南太平洋区域渔业管理的临时措施(于2007年9月30日生效)。南太平洋公海中上层渔业和深海底层渔业的捕捞能力受到严格限制。2010年12月在美国夏威夷召开的中西太平洋渔业委员会(WCPFC)会议上,与会国家达成协议,将2011年至2012年捕捞蓝鳍金枪鱼幼鱼数量控制低于2002年至2004年间的年均捕捞数量。2013年12月在澳大利亚举行的中西太平洋渔业委员会(WCPFC)会议上,太平洋岛国要求加强金枪鱼捕捞业管控,削减捕捞配额。据调查,中国在南太平洋的地区只获得400个捕捞配额许可。这对发展中国远洋捕捞业有一定的影响②。

第四,中国在南太地区的远洋捕捞业面临巨大的国际竞争和舆论压力。在已经“走出去”的中国公司中,均感觉到来自国际同行的巨大压力,特别是与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日本、韩国的公司比较,无论人员、技术、资金、管理和经验,都有很大的差异,竞争优势几乎没有。一些将南太地区视为自己势力范围的国家,更是不断发表“反中”言论,挑起反对中国公司的事端。

第五,中国在南太地区面临无序的国内竞争。近年来 “走出去”的中国公司越来越多,中国公司往往将国内的竞争手段运用于国外――竞相压价,经常被外方有意无意地加以利用,加剧中国公司不计成本地相互厮杀,让外方渔翁得利。

第六,中国企业“走出去”装备老化、产业链条不完整,基础设施不配套,资金和人力资源不足。根据调查,尽管被调查的在南太地区开展渔业捕捞业务的中国企业,大多数只是反映资金和人员不足,实际上是装备老化、产业链条不完整、基础设施不配套等全面能力不足的问题。远洋渔业属于“高投入、高成本、高产出、高风险”的产业。动则几千万到上亿的投资,不是一般企业能够承受的了的。加上一些金融机构不是很看好远洋渔业投资,融资难成为这些企业的问题。同时,远洋渔船船员目前状况是船多人少、合格人员形成周期长,新增船员非常紧缺。

第七,南太地区旅游开发存在诸多难点和问题,短时间难以解决。南太地区与中国距离较远,航行时间较长,基本要靠转机――目前中国游客前往南太平洋多以从新西兰、澳大利亚、夏威夷转机等方式。受直航航班缺乏、费用昂贵、通讯不便、签证办理繁琐等因素制约,目前到南太平洋岛国的中国游客尚少。2015年第一季度,赴12个主要太平洋岛国的游客数量,接近38万人次,而同期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达到2679万人次①,两者差距巨大。

三、发展与南太平洋地区

国家经贸合作关系的对策性建议

第一,建立南太平洋远洋渔业风险基金,完善融资保障机制。根据远洋渔业高投入、高风险和抗风险能力弱的特点,在原来南太平洋地区投资优惠贷款20亿元的基础之上,成立一个全国性远洋渔业风险补助基金――“南太平洋远洋渔业风险基金”,用于南太平洋远洋渔船和船员的安全生产事故损失的互助补偿,更新远洋渔船的借贷,开办远洋渔业专业服务公司、专业合作社的补助和国家鼓励的远洋渔业项目补助等。

第二,建立南太平洋远洋渔业后勤补给和船只维修保养基地。通过政府主导,民间参与,在南太平洋地区选择合适的位置,建立若干南太平洋远洋渔业后勤补给和船只维修保养基地。交由有实力和有经验的中国远洋渔业公司经营。政府出面协调,通过国家外事机构,沟通基地所在国为基地运行提供方便。主要经营渔船油品、渔船维修和保养等。

第三,积极参与双边和多边护渔磋商,主动承担国际渔业公约义务。作为负责任的渔业国家,中国应积极与南太相关国家沟通和磋商,合理利用南太平洋渔业资源,主动承担《南太平洋渔业公约》相关义务,加强渔船注册、捕捞报告、船位监测、捕捞限额等制度的实施。

第四,扶持一批重点企业开展业务,发挥企业的龙头作用。在已经进入南太地区的企业中,扶持一批生产规模化、管理规范化的重点企业开展业务,在外交、经贸、援外、外汇等方面为重点企业创造条件;支持重点企业购买资源,购置现代化设备,把外汇储备变成资源、资产升值;鼓励重点企业国际并购重组,国内渔船;经援项目要有重点企业参与,以经援带项目、项目带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模式,实现多赢局面。

第五,加强与非政府组织的联系,扶持开展民间交流活动,多建“国际民心工程”。由政府牵头,中国企业参与,加强与非政府组织的联系,开展民间交流活动,让企业成为中国在当地重要的民间交流力量,在南太平洋区域不同文化、宗教背景下的国家间进行合作交流,树立中国在南太地区的良好国际形象。多建设一些诸如瓦努阿图议会大厦、斐济体育馆、汤加哈派中学、库克高法大楼一类的“国际民心工程”。

第六,深化旅游合作,开发太平洋岛国旅游资源。协助南太平洋旅游组织在中国设立更多的代表处,以推动中国与南太平洋各岛国的旅游合作,开发太平洋各岛国丰富的旅游资源。开通更多航线,提高航空可进入性,为旅游双向人员往来增长做好准备;鼓励中国企业在岛国进行旅游投资与业务合作,推动中方企业在岛国旅游开发领域发挥建设性作用。

On Economic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South Pacific Countries

Song Haixiao

( Guangdong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Strategic Research,Guangdong Guangzhou 510420)

Abstract:There are many obstacles of economic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South Pacific countries: small economic scale of the countries, single economic structure, constraints in financial, the deteriorat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fishing restrictions, much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insufficient ability of ‘going abroad” enterprises, etc. Therefore, countermeasures must be taken such as to improve the financing guarantee system, to establish a South Pacific fishery risk fund and South Pacific fishery logistics and ship maintenance bases, to conduct consultations on bilateral and multilateral fishing, to undertake the International Fisheries Convention obligations, to support a number of key enterprises to carry out business, to strengthen contact with NGOs build “international popular project” and to deepen cooperation in tourism.

太平洋保险培训心得篇3

12月25日,圣诞节。中国第三大保险集团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太保)的10亿A股,将在这天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

不无巧合的是,一年前的同一天,中国人寿股份有限公司开始了A股网下申购――从保险股缺位到中国前三大保险股齐发,中间经历了正好一年。一年间,A股市场业已翻天覆地,上证综指从2700点一度冲高6124点,太保受资金追捧的热度与中国人寿(上海交易所代码:601628)、中国平安(上海交易所代码:601318)首发时,已不可同日而语。

挂牌前一周的12月18日,太保宣布将以每股30元的价格发行10亿股A股,融资300亿元。发行价对应的2007年预测市盈率为35.8倍。

在A股IPO行将冲过终点线之际,太保董事长高国富12月14日接受了《财经》记者专访。高国富透露,太保已着手H股上市的准备工作,预计于2008年初启动H股上市计划,并以不低于A股发行价的价格,发行9亿股H股。

回望上市历程,太保曾经历了一波三折:偿付能力不足,未能连续三年盈利,太平洋金融学院违规,董事长易人,外资战略投资者股权上翻……在业内人士看来,高国富的强势作风以及上海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是太保上市的重要因素。但对太保这家还保留着颇多大国企遗风的公司来说,能否在上市之后迎来脱胎换骨的变化,尚待观察。

出乎预料的定价

如果说此前在A股市场上保险股缺位的情况下,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回归所引发的争论,是“保险公司值不值这个价”,那么,太保此次上市引发的争论,则是“太保值不值这个价”。

从人寿和平安上市开始,投资者已然接受了对保险公司以 “内涵价值”(EV)而非市盈率来估值。但太保披露发行价区间的当晚,即有多家机构对《财经》记者表示,此价格“偏高”。

在太保全国路演及询价过程中,共有159家机构投资者提供了有效报价,报价区间总体在19元/股至40.5元/股。据高国富介绍,在最后发行价的选择上,太保选择了四个均价中的最低价呈报证监会,由此轻松获得了证监会的通过。

一位资深的分析师对《财经》记者表示,在询价之前,他曾综合太保的盈利能力及业务发展前景,预期太保的股价在25元左右。但结果证明,最终定价超出了此前普遍的市场预期。

太保董事长高国富在接受《财经》记者专访时也坦言,这个定价超乎他的预料。但他表示,第一,这是投资者给的价;第二,从未来的发展情况来看,太保对这个价格有信心。“国际上很多寿险公司的财报都是亏损的,但往往也能卖高价,就是因为内涵价值高。”

高国富将保险行业比喻成一头慢牛,规模做得越大,投资效益越好,内涵价值越高。“如果我们的内涵价值做上去,我们对这个股价还是有信心的。”

根据太保的招股说明书,太保在2004年、2005年及2006年的总保费收入分别为473.33亿元,509.14亿元及560.34亿元。在相应的三年,太保的净利润分别为-11.1亿元,11.3亿元和10.1亿元。

高国富介绍,太保寿险保费一项中,2006年比2005年的年增长只有4.52%,而2007年上半年寿险保费与同期相比,增长了约30%;首年新保和期缴业务占总保费的比例,也从2004年的14%左右,上升到2007年17%。此外,资本市场的转暖,也令太保的投资收益大幅增加。今年上半年,太保投资收益率达到了7.6%。

“今年上半年,我们就实现了38亿元利润,全年来说,突破64亿元利润,应该是没有问题的。”高国富说。

远离多元化

相比于得天独厚的中国人寿和锐意进取的中国平安,太保显得特点并不鲜明。以至于在路演中,高国富被机构投资者问得最多的问题之一,是“太保和人寿、平安有何不同?”

太保成立于1991年5月,其前身为1987年交通银行设立的保险部。在上世纪90年代的分业经营的浪潮中,交行将保险部剥离成为独立的保险公司。

在路演中,高国富这样向机构投资者概括太保的特点:其一,在中国保险行业的第一集团军中,人保和人寿一业独大,平安知名于金融控股,而太保则保持了产寿险均衡发展,比例三七开,和全国保险市场的产寿险比例基本相当;其二,太保聚精会神做保险,不走多元化投资道路。

从市场份额来看,太保寿险的市场份额一直在9%和10.5%之间,位居全国第三;产险份额在11%到13%之间,始终全国第二。以资产规模计,太保排在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之后,位列第三。另外,人寿与平安早已于2003年和2005年成立了各自的资产管理公司,并成为中国资本市场上最大的两家机构投资者。太保的资产管理公司直到2006年6月才成立,在大手笔的投资中也少见踪影。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财经》记者,中国人寿投资规模为7000亿元,中国平安为4000亿元,太保则约2000亿元,有相当大的差距。

太保的公司架构也相对简单,旗下现有寿险、产险、资产管理等三家子公司,另有全资控股的香港太保,以及和荷兰国际集团(ING)合资的太平洋安泰,此外别无分支。

高国富认为,太保专注保险,首先是因为觉得保险市场值得继续深耕开拓。 从2001年到2007年,中国的GDP基本保持两位数增长,而同期保险行业的保费规模增长是21.7%,而且这个增幅并未到尽头。“未来五到十年,我们保险行业仍会高速发展,机遇巨大。”高国富说。

另外,高国富认为,太保并没有搞多元化经营的本钱。“我们这代人用余下来的工作时间,去专门从事这个保险行当,可能还不能做到尽善尽美,更不要说再花时间搞搞证券、基金或者别的什么。”

“在看得见的未来, 虽然我们不排除做一些财务性的投资,但不大会去控股银行、基金。”高国富说。

高国富认为,太保和人寿、平安在多元化投资上表现出来的不同,是风格问题,难言优劣。但他表示,“金融机构很少因主业倒闭。凡出现问题的,都是在投资上面。保险公司关键是投资性风险。我自己在这方面是比较谨慎的。”

先A后H

太保为上市已绸缪数年。因A股IPO要求连续三年盈利,受限于2004年亏损这一硬伤的太保,原计划在H股市场首发,等条件成熟后再发A股。但这个计划后来发生了变动。在证监会、保监会和地方政府三方力量的推动下,太保得到国务院的特批,并成为继中国中铁之后,中国第二家先A后H的公司。这一变化主要缘于监管部门的安排和调整。

此前,包括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在内,都选择了在香港市场首发,再回归A股。回归A股时,定价方式都是择取H股一段时期的收盘平均价,再加以适当的折扣。而太保在招股说明书中承诺,将会以不低于A股发行价的价格发行9亿H股。

一位知情人士表示,太保A股30元的发行价,已将“先A后H”的因素考虑在内。换言之,如果没有H股发售的顾虑,定价有可能会更高。

因为A股的发行价格已经偏高,一位保险行业分析师对《财经》记者表示,预计太保H股的发行价格将会与A股持平,考虑到香港投资者的接受程度,不太可能会大幅度超出30元。

三关过后

在业内人士看来,高国富一直强调的“稳健”,与太保刚刚卸下诸多历史包袱、元气尚未恢复也有关系。太保和中国人寿、平安相比之大不同,也在于上市过程更加曲折。

直至2007年初,太保尚有多重障碍。为确保上市计划,太保集团于2004年成立的太平洋金融学院即将解散,今年已停止招生;2005年入股太保集团子公司太保寿险近25%的外资股东凯雷已将其持股转让给太保集团,并进而在太保集团持股19.9%;之前,澳大利亚保险集团 (Insurance Australia Group,下称澳保集团)与太保集团子公司太保财险达成的入股动议,暂被搁置。业内称之为“连过三关”。

2003年至2006年,太保寿险偿付能力出现不足,并曾收到保监会的“黄牌警告”。直到2007年之前,太保寿险还被保监会限制增设分支机构,并限制向股东分红。

太保也曾是中国保险业第一集团军中,惟一因偿付能力不足而受到警告的公司。在此背景下,2005年年底,凯雷作为战略投资者被引入太保,部分缓解了太保的偿付能力危机,但太保寿险的偿付能力缺口一直到2007年才得到彻底解决。

太保寿险子公司引进凯雷作为战略投资者,补充了资本金,也曾造成子公司之间的冲突和集团治理结构上的问题。据高国富介绍,在凯雷股权上翻之前,寿险董事会和集团董事会往往意见分歧。在他到任太保之后,发现太保内部针对要不要集团整体上市或者子公司谁先上市的问题,有许多争论。

经过一个月的广泛讨论之后,意见最终统一,认同集团整体上市模式。“凯雷上翻之后,集团化管理被弱化的局面彻底改变了。”高国富说。

至此次发行前,太保形成了一种中央、外资和地方三足鼎立的股权结构:央企宝钢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华宝投资有限公司持总股本的20%,为第一大股东;美国凯雷投资集团旗下基金所控制的投资实体Parallel Investors Holdings Limited及Carlyle Holdings Mauritius Limited合计持股19.9%,为第二大股东;上海市国资系统申能(集团)有限公司持有19.08%,为第三大股东。太保完成A+H上市后,大股东的股份将会有一定稀释,但持股结构不会生变。

虽然股权结构上是三足鼎立,但太保与上海市国资系统仍有着难以割舍的联系。在2001年重新登记发起人股东时,除云南红塔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其余四家发起人股东――申能、上海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上海久事公司及上海市浦东土地发展(控股)公司,均为上海市国资公司。

上海市政府也是太保得以顺利上市的主要推动力量之一。高国富称,对于太保上市,无论是分管金融的副市长冯国勤,还是现任上海国际集团董事长吉晓辉当时担纲的金融服务办,“基本上是有求必应。”2004年的亏损后来得到特批,上海市政府也出力颇多。

在高国富的主持下,太保结束了其前任王国良主导设立的复旦大学太平洋金融学院。2003年,太保获得保监会批准设立一个培训中心,并联合复旦大学及其他几家出资股东设立了太平洋金融学院。由于资金运用超出了《保险法》规定的范围,保监会多次要求整改。从2006年一直到2007年一季度,太保花了很大精力来处理此事。

最终,太保兼顾了各方面利益,解决方案为:2007年停止招生;复旦之外,所有办学合作方都退出,金融学院的牌照给复旦大学,保证在读的三届2500名学生完成学业;太保负担所有的工程款和负债,并获得所有的资产;地上教育设施免费给学院使用,直到2010年学生全部毕业,之后全部资产交还太保。

招股书上,太保已为金融学院计提了3.25亿元的坏账准备,高国富认为这已绰绰有余。据他介绍,现在看中金融学院所占1234亩教育用地这块资产的潜在买家很多,但太保并不急于把这块资产处理掉。

太保和荷兰国际集团(ING)设有合资寿险公司太平洋安泰。太平洋安泰到目前运营已有九年,但所占市场份额较小。之前有投行人士对《财经》记者表示,太保计划在上市之后退出太平洋安泰,并已与包括北京银行在内的多个买家接触。2007年上半年,太保曾放出出售风声,但由于上市任务较为紧急,又将工作暂停下来。

高国富表示,出售太平洋安泰的股份,到现在为止,并无实质性进展,但董事会已作出了出售股权的决议。他说,当年太保参股太平洋安泰是为了培养人才,吸收国际先进的保险理念和保险的管理模式。目前在太平洋安泰的处理问题上并不着急。

在企业年金市场即将进入实质性发展阶段的2007年,太保出于财务性投资的目的,参股上海长江养老保险公司20%。高国富表示,上市之后,太保还将设立一个自己的养老保险公司,来直接参与企业年金业务。

太平洋保险培训心得篇4

“平时注入一滴水,难时拥有太平洋。”近年来,根植于中原大地的太平洋产险河南分公司,正日益成为农民增收的“保护伞”。

迅速应对,让农户吃上“定心丸”

“这是我家的地,一共6亩,眼看就该收割了,这几场大雨下得麦子全倒了。现在地里还有水,根本没法收割,产量至少减半。”6月8日下午,在河南省中牟县雁鸣湖镇九堡村,站在自家麦田里,65岁的村民王英杰着急地说。一旁,随同前来的太平洋产险河南分公司工作人员,一边聆听一边进行查勘。

“他家还好点,才6亩,我们家16亩麦子全受灾了。”不等这边查勘结束,村民梁新意的妻子就迫不及待地让去她家地里看看。

连续数天的降雨,致使中牟县严重受灾,特别是位于雁鸣湖镇的黄河滩区,麦子大面积倒伏。所幸的是,这里大部分农民都购置了太平洋产险的农业保险。

“还好我们买了保险,即便受灾也有保障,要不然这下可惨了。”着急归着急,但王英杰并不过于担忧,因为麦子虽然受灾减产,有了保险公司的理赔,实际收入并不会减少。

“我们采取抽查的方式评估灾情,从目前情况来看,九堡村滩区麦子的受灾面积在80%以上。接下来,我们将根据专家服务小组的测产情况进行理赔。”太平洋产险河南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为了尽快确定灾情,让农民放心,他们仅在中牟县就兵分五路,连续3天深入田间地头查勘灾情。

不仅在中牟县,在其他地方,太平洋产险河南分公司的工作人员也早已赶赴受灾现场,有条不紊地进行灾情查勘,给农户吃上了“定心丸”。

非车险理赔部冒雨赶往受灾严重的新乡获嘉县了解情况,向受灾农户保证将尽最大努力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鹤壁中心支公司迅速成立理赔工作小组,深入田间地头,对农户详细讲解理赔流程并即刻启动了理赔程序;焦作中心支公司成立多个农险理赔工作组,与农业专家结合,兵分四路,迅速对受损村庄实施“查勘、定损、测产”的“三步走”理赔步骤……

“灾害发生后,我们迅速统筹协调各方资源,组成应急小组奔赴第一线,特别对受灾严重的地区,进行了重点查勘。”太平洋产险河南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也请参保农户放心,河南分公司将严格按照“主动、迅速、准确、合理”的要求开展理赔工作,坚持“重合同、守信用,杜绝拖赔、惜赔和无理拒赔”等损害参保农户利益的行为。

“你无我有”,丰富完善农险产品库

逐鹿市场,有一种战略叫“你无我有”。“开发产品,丰富完善农险产品库”既是太平洋产险河南分公司的必由之路,亦是优势所在。

在业务发展上,太平洋产险河南分公司明确了稳固种植业保险、推进林业保险、试点畜牧业保险的思路,全面推动政策性农险业务发展;同时,高度关注“三农”保险及农险创新业务发展,积极拓宽业务发展渠道。

“要以政府关心、社会关注、农民需要为出发点,创新农险产品开发模式。”太平洋产险河南分公司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

今年以来,为丰富完善农险产品库,太平洋产险河南分公司开发上线了茶叶低温霜冻气象指数保险。这是保险公司承担赔偿责任的一种新型气象指数型保险,目前已在河南信阳顺利签出第一单,为当地种植户应对茶叶种植中“倒春寒”这一最大风险提供了“保护伞”,全面填补了河南市场茶叶气象指数保险的空白。

尤其是小麦保险的成功承保不仅为太平洋产险河南分公司业务发展开创了良好局面,也为玉米保险的承保奠定了市场基础。

玉米是三大口粮之一,且玉米作为饲料,其价格波动直接影响着畜产品的价格,可谓与民生息息相关。为加强河南地区玉米价格风险管理,解决因玉米价格大幅波动而导致的市场风险,太平洋产险河南分公司正在研发玉米区域目标收入保险,为农业生产产业链提供全流程风险管理与保障,助推价格保险的深化发展。

近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和地方政府提出了菜篮子工程,并对蛋鸡饲养鸡舍建造、防疫、金融、鸡粪无害化处理等方面出台了支持政策,河南蛋鸡饲养前景巨大,保险需求强烈。为此,太平洋产险河南分公司研发了蛋(种)鸡饲养保险,通过选择产业链企业进行合作,既方便了资源整合,又可以在疫病防控层面给予把关,在降低风险的同时,也更客观地对各个饲养场的经营管理情况进行了解。

据悉,太平洋产险河南分公司树莓种植保险即将上线。近年来,树莓产业成为新乡市产业扶贫最耀眼的一颗明珠,作为当地特色扶贫项目,树莓是国家扶贫工程大力支持开发的农产品。树莓种植保险产品的开发,既是为农产品种植提供保障,也有利于提高农户的种植积极性,从而进一步扩大树莓的种植面积。

此外,为响应国家“金融支农惠农”政策,主动适应新常态下农村经济面临的新挑战,充分发挥政策性保险和商业性保险的合力作用,发展普惠金融,实现“三农”融资的可行性,太平洋保险经过不断完善业务模式,研发了“金农宝2号”农村小额贷款履约保证险和借款人意外险组合产品,解决了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贷款难、贷款贵”问题,走出了一条“保险+银行+政府”的创新之路。

未来,太平洋产险河南分公司还将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继续全面落实中央支农惠农政策,在原有传统型农险产品的基础上加大创新型农险产品的开发力度。

“快”字当先,提升服务效能

唯“快”不破,强调的是效率。在生活节奏日趋加“快”的当下,“快”是许多事情的制胜法宝。

“我们始终围绕简化理赔手续和提高理赔时效做文章,特别在畜牧业保险方面,根据案件数量多、赔付金额小、农户对理赔时效关注度高的特点,我们引进自动理赔、快速赔付等新的功能,不断提高理赔时效。”太平洋产险河南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E农险是太平洋产险和中国农科院基于互联网思维、聚焦农险客户需求、整合各项新技术应用共同打造的运营管理体系。其重点要在农险一键承保、自助理赔和数据实时共享上大做文章,特别是对于畜牧业保险,可以在理赔上实现零单证和闪赔,切实提高农险理赔效率,保障农户权益。

无人机作为一种辅助工具,主要用于规模化承保和理赔,如验证小麦的生长状况,了解小麦受灾地块的面积和边界等。无人机具备解放农险人力,提高承保、理赔效率等绝对优势。如今,这一高科技设备已经成了太平洋产险河南分公司创新农险服务手段和搭建农险新技术应用平台的重要工具。

此外,为了全面提高服务效率,太平洋产险河南分公司大力推进“三农”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工程,重点做好乡镇“三农”保险服务站建设,不断完善农险基层服务网络体系。

目前,河南已建成“三农”服务站142个,聘请“三农”服务站工作人员220余人,聘请村级协保员1500余人,洛阳、南阳、周口、漯河、驻马店等公司服务站建设数量较多。借助已建成的“三农”服务站,太平洋产险河南分公司对各类协保员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工作,确保广大协保员全面掌握太平洋产险农险基本知识以及农业生产知识,从而加快农险业务推动,更好地服务“三农”工作,切实发挥农业保险支农惠农、便农利农、精准扶贫的社会职责。

开办农险业务以来,太平洋产险河南分公司累计为河南省18个省辖市60个县(区)提供了风险保障,开办险种涉及种植业、畜牧业、林业等主要业务领域。截至今年5月30日,太平洋产险河南分公司农险市场份额达13.11%,位居市场第三,比去年同期提升3.71%;全省农险理赔立案7220件,比去年同期农险立案1678件增长330%;其中已决案件4466件,比去年同期已决案件91件增长4800%。

太平洋保险培训心得篇5

“海啸”的英文是tsunami,源于日语汉字“津波”一词的音义。由于日本是地震和海啸频发的国家,所以“海啸”的日语发音被世界普遍采用。同时,这也说明日本是较早认识海啸的危害,也是较早和有效防范海啸的国家之一。

大规模的海啸,不仅直接给地震发生所在地区和邻国带来灾害,同时也影响到遥远的彼岸。1960年智利发生世界上最强的9.5级地震,震后的海啸穿越太平洋18000公里、经过22.5小时后到达彼岸的日本东北地区,海浪仍保持五米高,导致全国死亡和失踪142人。经过这次惨重的教训,太平洋沿岸25个国家和地区在1966年成立太平洋海啸警报机构(ITSU),从属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海洋委员会。该机构下设四个分中心,分别为美国海啸警报中心、日本西北太平洋海啸警报中心、西南太平洋海啸警报中心和东印度洋海啸警报中心。

日本是地震多发的国家,而且常常伴有凶猛的海啸。日本国家气象厅是主管监测地震和海啸的专门机构,建立了24小时制的“潮位与海啸监测系统”(ETOS,Earth Quake Tsunami Observation Sys?鄄tem)。该系统与全国地震监测仪连接在一起,能够在地震发生的瞬间计算出震源、规模、是否引发海啸并发出海啸警报和预报。该系统与全国各地的潮位监测站、巨大海啸观测站、海啸监测站、远距离海啸监测点相连接,形成24小时的动态监视和预警系统。此外,通过全球定位系统等高科技手段,监测海啸在海上的动态。全国分66个海啸预报区。日本规定,在地震发生后,国家气象厅在两分钟内要报出地震强度,大约三分钟之内要做出海啸预报,等等。根据气象业务法规定,海啸预报马上通过地上通信线路和卫星线路以及气象资料电传网和防灾信息网等传递到警察机构、地方政府、通信公司、电视媒体、海上保安厅、消防机构等,并由此再迅速传递到学校、居民家、医院和船舶。如果普通百姓有地震的感觉,马上打开电视,就能得知地震发生的详细情况。现在,随着通讯技术的普及,日本还开设了灾害短信业务,一旦有震情,客户的手机上立即就会出现免费的相关信息。信息发出的同时,消防、警察、交通、媒体、医院、学校等相关机构都做好应急准备。

日本是一个灾难多发的国家,但日本人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并善于学习,这就是自然灾害减小到最低程度。日本对在历史上较大的几次地震和伴随的海啸有详尽的记载。1498年发生8.2级地震引发海啸,死亡4.1万人;1771年发生7.4级地震和海啸,死亡1.5万人;1896年东北地区的三陆发生地震和海啸,死亡2.2人,波及美国的加州和夏威夷;1933年三陆地区再次发生地震和海啸,死亡三千余人;1993年北海道西南海底发生7.8级地震的两三分钟后海啸随之发生,浪高达三层楼,一小时上涌13次。死亡202人,失踪28人,损失惨重。此次海啸后,日本采取了很多措施,主要是在海底增设立了很多观测点,包括在太平洋海底。在村里和岛上安装了紧急信息卫星同步接收器,通过气象卫星能够直接接收海啸预报和警报。政府还鼓励岛民和村民亲自参加制定海啸风险避难图,让他们自己确定危险地带、避难路线和避难地点等,同时接受老百姓的建议改善防灾条件。

在采取各种措施主动应对发生的自然灾害的同时,日本非常注重培养人们的灾难意识和应急能力。在日本,无论成人还是学生都要通过参加演习等方式学习地震和海啸之类的灾害常识,而且每家每户都有避难的对策和相应固定的避难场所。日本非常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在沿海的居民区都建有水泥的防浪大堤。虽然这些防浪大堤不能全部把海岸地区围住,但关键地区都能得到较好的保护。另外,沿海地区还建有两三层楼高的钢筋水泥浇筑的高地,供人们临时躲避海浪的侵袭。政府还与房子牢固的沿岸楼房住户签订合同,使他们在海啸来临时接受避难的邻居。这样在日本不仅有预防海啸的设施,还有供人们在海啸到来时躲避的安全地方。此外,沿岸还树立了很多标明海拔、预防和注意海啸以及如何避难的标志和示意图。

危机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预警系统和基础设施的完善并不能保证有效的抵御海啸,制度保证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技术固然非常重要,若是出现制度建构和整体协调缺失、地震监测机制与海啸预警机制错位,灾难还是难以避免。这次海啸的巨大损失很大程度上是这方面原因造成的。使震后1小时和2小时之后到达的海啸仍然吞噬了无数无助的生命。比如在印度,预报灾害的传真竟然错发给了前任部长。而日本的内阁成员经常更换,但信息会得到准确的传达,这就是政府管理的问题。日本的预警和应急机构设置非常完备,国家能从不同渠道汇总信息,政府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避免了因为官僚作风而发生风险和扩大损失,这就是制度的保证。

国际合作也存在相当大的问题。印度洋地区虽然没有象太平洋地区那样的海啸警报信息机构,但是,以美国为主的气象卫星及周边各国的地震观测系统的数据没有被迅速而有效地利用。灾后很多卫星照片被公开,但已经无济于事了。

太平洋保险培训心得篇6

“人事管理”之所以演变成“人力资源管理”,其根本原因,是因为人力资源管理事实上存在着两种职能,分别是行政职能和战略职能。

从行政职能的角度上看,日常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多属于战术性和行政性的工作,例如组织招聘员工、新员工培训、基本技能的培训、工资的计算与发放、考勤管理、组织文体活动、人事档案管理等等。这些大量的日常工作通常被称之为“人事工作”。由于这部分工作几乎无法从本质上对企业的核心价值产生影响,在一些发达国家,有些公司已经将这部分职能转交给社会上的专业服务公司或顾问人员。

从战略职能的角度上看,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之一,是将企业中的员工视为非常重要的资源,是企业价值的重要体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就是将这些资源加以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使之成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推动力。其常规工作包括制订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协助企业进行改组和业务流程的设计、提供公司合并和收购方面的建议、参与提供业务信息与企业竞争、制订人才保留计划、帮助业务人员提升解决难题的能力等等。令人遗憾的是,不少人力资源管理者仅限于履行其行政职能,而忽略了战略职能。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价值,是通过提升员工的效率和组织的效率来实现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只有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结合,并将日常工作融合到业务中去,才能创造自身工作的价值。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必须为企业的增值服务,为直接创造价值的部门努力创造达成目标的条件,才能赢得相应的尊敬。下面我把自己在这方面的一点儿体会与大家分享。

我所服务的公司尚洋电子是一家以系统集成和软件开发为主体业务的高科技企业,在保险领域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在业务方面,它的策略是“以软件为主、提供全面解决方案、强化优质服务”。但是,在快速成长过程中,像许多高科技企业一样,尚洋公司曾经被人才流失、顶尖人才难以成林、新任主管重业务轻管理等问题所困扰,也曾出现过员工不满、客户抱怨的情况。分析过去几年的经验和失败教训,公司管理层在去年的总结会上达成共识:“客户的需求决定着公司人才的需求,组织与队伍的稳定是满足客户需求、实现客户增值的基本保障,良好的人才机制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人力资本的增值必须高于财务资本的增值”。于是我们确立了尚洋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战略职能——让客户、股东、员工三方共赢,即“3W原则”(Win-Win-Win)。日常人力资源管理则主要围绕着“三个增值,三个满意”这一核心思想进行变革,即人力资源部的工作要能使客户增值,使公司增值,使员工增值,目的是要让客户满意,让股东满意,让员工满意。

为实现上述职能和目标,公司加大了对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并在人力资源部的人员配备、培训经费、咨询费用、员工薪资福利调整方面予以保证。人力资源部的职责,开始从发工资、收集简历、选择培训课程等传统的人事管理,重点转移到人力资源开发、提升公司业务价值和核心竞争力的内容上。人力资源部的员工也从日常办公室工作中,体验到了工作中所蕴藏着的高弹性、高含量的业务增值潜力。其主要思想是,通过员工个人的优化工作和组织团队的优化工作,来改善人员和组织的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劳动效率(劳动生产率)。

所谓员工个人的优化,是指通过吸引、保留、激励、发展员工,提升其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使其个人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使业绩不断提高。这被视为人力资源部的日常行政职能。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选择(Staffing,人员招聘和调配)、使用(PerformanceManagement,PositionEvaluation&CompetencyAnalysis,绩效管理、职位分析与评估、个人能力分析)、培育(TrainingandDevelopment,培训培养与职业发展)、保留(CompensationandBenefit,报酬和奖励)、行为管理(PolicyandHRIS,员工行为规范与员工信息系统)、企业文化建设(EmployeeRelationandMotivation,员工关系和员工激励)。

而组织团队的优化,是指通过参与企业的业务决策、组织决策,企业文化设计和变革,使企业总体组织高度优化,从组织效率方面促进公司节约成本、增加产出。这是人力效率的组织体现,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深层职能。相应的工作内容为:人力资源方针制订(HRDirectionSetting)、高绩效组织建设(High-PerformingOrganization)、工作流程改进(WorkProcessChange)、企业文化建设与变革(CultureBuildingandChange)。人力资源部在寻找业务伙伴、提供市场信息、建立行业规则、提供建议和外脑咨询方面,扮演穿针引线、相互呼应的角色。例如,人力资源部作为牵头人,组织了两次电子商务行业人事经理联谊会,许多著名的电子商务公司负责人踊跃参加,不仅为规避行业风险、促进有序竞争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同时也有效地防止了软件开发人员盲目跳槽。

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实施一段时间以后,客户、股东、员工都感到尚洋电子发生了很大变化。尚洋电子的一位销售人员,在给西北的一位保险公司总经理谈起尚洋的发展变化时,这位很有事业心的老总非常感兴趣,希望能得到尚洋在管理方面的一些具体做法和培训内容。人力资源部立即将相关材料整理给这位老总,并就他所提的问题给予帮助。事后,我们的销售经理很有感慨:“想不到良好的管理不仅作用于内部,还可以赢得客户。”

而在公司内部,经理层也逐渐了解到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人力资源管理决不单单是人力资源部的事,而是每一个管理者的事,一线经理(LineManager)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执行者,并开始主动承担更多的人员管理责任。从今年所做的员工满意度调查来看,“回顾过去的一年,您认为公司取得了哪些变化?”大多数员工把“公司整体的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与“人力资源部的工作和职能大大改善了”并列为前两项成就。从专业顾问公司对客户的调查、公司董事会对企业的评价来看,满意度均有明显提高,公司效益也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如同对待销售、生产、财务部门一样,对人力资源部门的评价也必须以它对企业增加值的贡献为出发点。虽然对人力资源部门效益的定义和衡量不如其他部门那么容易和直接,但仍然是可以做到的。除员工满意度调查、客户调查等方法之外,较为简易的一个办法就是采取其相对顾客的做法。即:将企业内的其他部门、经理人员、员工都视为人力资源部门所服务的“客户”。如果人力资源部门的各种服务有欠缺、太贵或质量太差,那么企业

太平洋保险培训心得篇7

关键词:海洋渔业船员;培训;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TB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2-0171-01

辽宁是我国主要海洋渔业省份之一,海洋捕捞渔船数量多,作业范围分布广。除渤海、黄海外,目前我省有388艘渔船作业海域遍及十几个国家的管辖水域以及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公海。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是我们人类天然的蓝色牧场,落实海洋强省战略,致力于海洋经济,促进远洋渔业可持续发展,远洋渔业生产就要有一支高质量、高水平的船员队伍。然而,各类渔船海损事故的频繁发生,严重制约了渔业经济的健康发展,渔船生产条件恶劣和渔民素质不高则是造成各类海损事故的主要原因。因此,强化船员管理,不断提高船员素质是构建平安渔业的主要手段。

1 渔业船员管理问题日渐突出

(1)渔业船员流动性加大,船员素质整体下滑。近年来,随着国营大渔业公司的改制和解体,大批船员成为自主择业劳动者,与船公司的雇佣关系处于经常变动状态,每年可随意流动,频繁跳槽现象严重。其次,由于海上生产环境恶劣和渔业资源锐减,大量传统渔民和职务船员流失,企业经常是招不到船员而影响生产,因此,致使许多素质较低人员包括无海上资历的外来内陆农民工进入到渔业船员队伍,加上个人信息不清,渔业企业或船东对他们缺乏有效的制约手段和机制,因此存在严重的涉外事件和安全生产及海上治安等风险隐患。

(2)渔业船员培训、考试工作存在管理漏洞。目前辽宁省的渔业船员管理严格执行考、培分离原则,即渔业船员培训工作由专门的船员培训机构承担,渔监部门负责监督管理及考试发证,但是有个别小型培训机构由于资金有限,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严重缺乏,仅靠培训费收入来维持运转,真正意义的技能培训只能流于形式,教学设施只是应付验收的摆设,为了争取生源、争取好的合格率,轻质量,重数量,培训只能应付考试,不能达到从根本上提高技能的培训目的现象很普遍;此外,我国的渔业船员文化水平大多在初中以下,有些甚至是文盲,按其文化程度难以达到培训考试大纲的要求,培训质量很难保证,存在渔业船员文化素质低与培训考试要求高的矛盾;考试大纲及教材多年不变,培训、考试形式已经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渔监部门对培训机构监督管理力度不够,不能只注重数量的完成,对质量的要求应当放在首要的位置。

(3)渔业生产经营者安全生产意识薄弱,船员持证率低。目前,由于海洋运输业遭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发展受挫,与之相反,国家对渔船开始实行燃油补贴政策,海洋捕捞业能获得较为稳定的经济收益,因此,使得大批缺乏经验的投资海洋捕捞的从业者进入捕捞领域,加大了我们管理的难度;再加上渔船所有制结构和渔区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船东不一定就是船长,也不一定出海,缺少海上生产经验,根本就不了解行业的风险性,只为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忽视对渔船安全设施的投入以及对船员安全知识的教育培训,导致船员持证率低,渔业生产缺乏专业人才。

(4)渔业船员管理法规建设滞后。现行的有关海洋渔业船员管理的法律、法规零散在各类行政法规中,可操作性差,并且有的已经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的需求,200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渔业船员发证规定》是一部符合国际海事组织《1995年渔船船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的国际公约》(英文缩写STCW-F95公约)要求的海洋渔业船员发证管理的行政法规,但由于没有配套相应的关于渔业船员管理法规、规章,如缺少发证规定实施细则,在现行的考试大纲中,没有关于对实际操作考评标准,培训时间也很难达到规定要求,因此,执行情况并不乐观。

2 做好渔业船员管理工作的几个前提

经过多年实际工作的不断摸索,我们深深体会到,做好渔业船员管理工作,必须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充分认识到船员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培养高素质的船员是保障渔业科学可持续发展的首要的基础性工作,是关系到渔区经济发展,促进渔民增收的民生问题;二是要提高船员的技术技能,减少和防止海损事故的发生,保障海上生命安全,是做好海洋渔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最有效方法;三是要必须从建立健全完善法律法规体系着手,有法可依,依法行政;四是要从渔船实际出发,即船员的培训、考试的内容和方式必须与渔业生产实际相结合,渔业和渔民的现实需求得到及时响应,帮助渔民提高技术技能,发展生产,提高收益。

3 改善海洋渔业船员管理的措施

(1)规范完善培训监督管理、考试发证工作。海洋渔业船员的考试发证工作应当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建立健全海洋渔业船员理论和实操培训系统,提高船员培训科学化水平,使船员培训工作更规范有序地开展。一是要按照《STCW-F95公约》要求,结合我省渔业生产特点和基础条件对考试大纲和培训教材进行全面的修订和调整;二是要提高教学水平,组织专家设计多媒体教学软件,建立多媒体培训教学系统;三是要加强对培训机构的指导、协调与监督,对培训过程和培训质量定期检查,规定具体检查的要求;四是要改革考试制度,考试只能反映船员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实际操作能力比理论知识更为重要,因此,应适当简化理论考试方式,在理论考题中加入一些图示考题,在实操考试中加入理论的内容,采用操作与提问相结合的方式,两者结合成绩合格,才算真正通过考试;五是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教师的责任心、教学能力的培养,构建一支年龄结构梯次合理、专业特点突出、优势明显的教师队伍;六是要严把考试发证关,加强考场管理,严格考场纪律,坚决杜绝人情证现象。

(2)加强培训基地建设,加大设施投入。在整合优化现有培训资源的基础上,以渔业船员培训机构资质认定工作为契机,依托国家阳光工程项目,积极争取财政投入,加大船员培训基地和机构建设,对船员培训经费予以补贴,同时规范机构管理,提高培训质量和水平。

(3)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增强从业人员安全责任意识。倡导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充分利用各种媒体积极开展从业人员安全责任意识,立足渔业生产的特殊性和针对性,采取正常性安全教育、季节性安全教育和典型案例分析教育相结合的宣传方式,利用安全生产月活动、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和重大节日深入基层,面向群众,开展多渠道、全方位、重实效的安全教育培训,整体增强从业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

(4)改进船员管理方式,建立包括企业、船员管理信息查询平台。为切实加强渔业船员信息化管理,整合资源,加强约束,提高素质,应当建立一个包括渔业企业信息和船员管理信息的查询平台。通过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将渔业船员进行登记,并核发个人信息IC卡,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同时引进渔业船员黑名单制度,实现规范化、科学化、动态化管理,促进海洋渔业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推动渔业管理现代化、信息化发展,既服务于渔业企业和广大渔业船员,又服务于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方便管理。

(5)严格执行渔业船员准入制度。渔业船员是渔业安全生产的主体,船员职业技能的高低直接影响渔业生产的安全与否,不容忽视。随着经济体制的变革,一些传统渔民和一批高素质的职务船员大量流失,随之一批批内陆、文化水平低、缺乏海上生产生活经验的人员在渔汛期雇工招聘难的情况下涌入到渔业船员队伍,严重威胁到我国的渔业安全生产,导致渔业生产缺乏专业的从业人员,加大了风险隐患。因此,在企业或船东申请建造或购置渔船时,就应当要先确定职务船员是否有效配置,未有效配置的不予批准;其次,严格执行船员培训考试上岗制度,未取得专业技术证书的坚决不得上船作业;严格管理船员证书,必须“人证”相符,严肃处理违法违规操作现象,切实做到内外兼修,真正编牢维护广大渔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防护网”。

太平洋保险培训心得篇8

关健词:保险行业培训

我国自1980年恢复国内保险业务,我国经济增长较快,保险需求量较大;保险公司的数量不断增加,从事保险销售工作的人员也越来越多。但管理落后、员工素质低下已成为保险公司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特别是进入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预计未来几年全球财产保险业将面临增长放缓的局面。我国又有不少保险公司特别是地方保险公司发展历史不长,员工培训经验不足,措施不当,并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培训效果,使得培训出现了亏本。长此下去将影响地方保险业质量的提高,制约地方保险公司的长远发展。为了了解地方保险行业员工培训的现状,对**市部分保险行业进行问卷调查,从而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保险公司人力资源素质。

一、资料来源与方法

资源来源于**市8家保险公司的问卷调查,其中发放调查表至各保险公司人力资源部和员工手中。共发放调查表210份,回收166份,回收率79%,有效问卷164份,有效率98.7%;涉及太平洋寿险**中心支公司、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平安财产**分公司等,虽然这些数据不能完全代表地方保险行业,但是这些数据足以反映地方保险行业员工培训的现状,调查的结果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以作为统计说明。

二、地方保险公司员工培训现状分析

2.1地方保险公司员工培训的现状

2.1.1管理者和员工对培训需求的主观认识保险公司培训员工有其客观必然性,但保险公司的管理者和员工对培训重要性的认识又如何呢?调查结果表明,8家保险公司的管理人员都不约而同地认为有需要对员工进行培训,但愿在具体的座谈中我发现,8.6%的公司管理者认为公司对员工进行培主的需要“非常强烈”,44.3%的管理者认为对员工进行部训的需要“比较强烈”,表示需要程度“一般”的占39.3%,而没有公司管理者认为没必要对员工进行培训,因此大多数公司管理者认为培训是必要。

可见,多数管理者认识到了企业培训的重要性,而保险公司员工怎么样看待这个问题呢?在所调查的公司员工中,他们根据自己的经历肯定了学校教育与公司培训的重要价值,11.1%的人认为正规的学校教育对自己比较适用,而的88.9%的人认为企业培训更为重要,在深度访谈的结果表明,不同的员工做出不同的回答,主要是根据其个人的学习经历和工作岗位,很难简单地得出学校教育比公司培训重要,还是企业培训比学校教育重要的结论。

2.1.2保险公司员工需要培训的内容毫无疑问,保险公司培训员工的目的是增加盈利。但是选择哪些项目进行培训才能达到最大限度的盈利的目的呢?这里存在着公司管理者对于各种培训内容的价值判断问题。在对**市8家保险公司管理者的调查中发现,在非常需要的培训项目选择上,首先是以培养团队精神为目的的培训(44.4%),其次是应用性比较强的专业技能培训(44.4%),再次是以塑造或灌输企业文化为目的的培训(11%);而对员工的培训调查问卷中发现多数员工更重视应用性比较强的专业技能培训(51.4%),部分公司也尽力满足员工的需求。虽然对于培训各家保险公司有自己的价值判断,但具体的培训内容不一定完全按照管理者的意愿实施。

2.1.3保险公司开展培训数量在这个问题的调查结果是认为每年该开展2次或以上企业占83.4%,开展1-2次占16.6%。这个问题,反映出企业开展职工培训的数量之少,而要求多开展培训的强烈愿望。在一些先进的公司里,职工培训是经常的事。如摩托罗拉公司的员工培训规定:每年每位员工至少要接受40小时与工作有关的学习。学习内容主要包括新员工入职、企业文化、专业技能、语言及海外有关知识等。摩托罗拉公司还积极积推广电子学习(e-learning),公司要求员工每年电子学习要达8小时以上。

2.1.4保险公司培训的途径公司在确定了培训内容之后,就要考虑通过哪些途径对员工进行培训,当然也会认真考虑成本与效益的问题。在对**市8家保险公司的调查问卷中发现,在“更愿意”的培训途径的选择上,首先是本单位内部培训机构,其次是政府办的各类培训中心,再次是有业务关系的其它单位。总的来说,保险公司培训的途径是以自己单位内部培训机构为主,以与公司的业务关系的其他单位和政府主办的各类培训中心为辅。而在与之座谈中得知,公司培训员工首公司内部培训机构,不仅是为了节约开支,也是因为部分公司内部的培训机构有较为正规的教学计划、师资队伍和较为先进的教学手段,培训针对性较强,员工的收效也较大。而通过座谈了解到管理者更多地是从经济角度衡量投入产出比,对培训的直接费用、间接成本与培训收益进行对比分析而后做出的选择。

从对**市8家保险公司问卷调查中,我们不难发现由于地方保险行业的发展历史短,加之地处较落后的地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地方保险公司在培训的深化及发展也还存在很多需要加强的方面,主要存在以下的问题。

2.2地方保险行业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分析

2.2.1缺乏正确的培训理念和指导思想由于培训并不能直接产生于经济效益,是只见“投入”不见“产出”的“亏本买卖”,出于节约成本理念,能省则省,尤其是见于培训了员工要么“跳槽”要么要求“加薪”的两难境地。这些原因造成保险公司的管理者对待培训的随意性比较大,不能从公司战略的角度来看待培训,过分强调短期效应,使得培训缺乏长期、系统的战略支技,往往流于形式。培训的首要目的应该是满足公司长期发展的需要,然而**市的某些保险公司的领导对培训定位不清,并不是十分清楚公司人力瓶颈所在,也没有认真分析公司的困境是否通过培训就可以解决,只是简单地认为培训就是组织理论学习,教会员工基本的岗位技能和知识,无需与公司的长期发展目标联系起来,以至于将培训变成一种盲目的应急式、救火式工作,无法将培训与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公司长期发展战略相结合,达不到真正激励员工的目的,更谈不上将培训制度融入公司文化之中,同时,在这种观念引导之下,公司往往会忽视对管理层和决策领导的培训,忽略培训的潜在价值。

2.2.2缺乏各层级管理者对培训的支持力度员工培训如果离开各层级管理者的支持,培训效果就很难保证。因为培训的很多工作,特别是培训需求分析和培训效果的跟踪都离不开一线管理者的支持和帮助。而地方的多数保险公司由于没有建立完善的培训实施保障体系,各层级管理者对自己在培训工作中的职责不明确,所以在团队建设中,还有很多管理人员认为员工技能缺乏和绩效低下是因为培训工作做的不好,跟他们毫无关系,甚至推卸责任。

2.2.3缺乏对培训过程的监督和培训效果的评估培训过程的监督和培训效果的评估是培训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多数地方保险公司没有完善的培训效果评估体系,或者对培训效果进行测评的方法单一,效果评估工作仅仅停留在培训后的简单考试上,而事后又不再做跟踪调查,使培训与实际需求脱节,培训是否成功,能否为企业带来预期收益,不得而知。这样不仅仅不能达到考评培训效果促进培训工作,对培训上的巨大投入也不能收到预期的回报。培训结束就意味着培训者与公司、与被培训者脱离了关系,缺乏严格的监督制度及效果反馈系统,如此循环使受训者的工作技能、工作行为、工作态度改进不大,并导致受训者丧失再次受训的信心和兴趣。

参考文献:

[1]徐融.《企业培训宝典》(第一版).中国商业出版社.2002年.

[2]雷蒙德.A.诺伊、约翰.霍伦拜克、拜雷.格哈特、帕特雷克.莱特著刘昕译:《人力资源管理:赢得竞争优势》(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上一篇:试用期满自我鉴定范文 下一篇:保险培训感悟和心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