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评职称论文范文

时间:2023-09-28 19:34:59

农业评职称论文

农业评职称论文篇1

第二条确定和晋升农民技术职称人员,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守国家政策法令,积极钻研和钻研和宣传科技知识,示范推广农业新技术,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第三条凡在农村从事农、林、水、牧、乡镇企业、建筑、机械、财会、管理等方面人员;回乡知青、复转军人、职业中学毕业和在“五大”(电大、职大、函大、刊大、夜大)学习期满,取得合格证书的农民学员及各种能工巧匠,均可申报农民技术职称。

第四条评定农民技术职称。以工作实绩和解决农业生产中技术问题的能力为主要依据,并考虑实际科技知识水平及从事技术工作的资历,进行考核评定。

第五条根据农民技术人员所从事技术工作的性质,农民技术职称定为:农民技术员、农民助理农艺师(农民助理工程师、农民助理兽医师……下同)农民农艺师(农民工程师、农民畜牧师……下同)、三级。

第六条符合下列条件的可确定为农民技术员:1、具有初中(或相当初中)以上文化程度,通过专业培训或自学某一项专业课程,初步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在科技人员指导下,能进行试验、示范、推广工作,解决生产中一般技术问题,并能写出简单的技术总结的报告;

3、从事技术工作两年以上,在生产实践中成绩较好。

第七条具备下列条件者可评定或晋升为农民助理农艺师:

1、具有或相当于中专(或高中)毕业文化程度,或者经过培训后达到以上文化程度,掌握本专业基础知识,从事本专业工作三年以上;

2、能够进行实验设计工作,完成上级有关部门委托的技术试验任务,能解决其中比较关键的技术问题,并能写出有数据、有分析、有理论的技术总结和工作报告;

3、已获得农民技术员职称五年以上,经过考试、考核达到上述标准者,亦可晋升为农民助理农艺师。

第八条具备下列条件的助理农艺师,可晋升为农民农艺师。

1、已获得农民助理级职称五年以上,经过进修、培训提高或自学,系统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和技术知识;

2、能独立解决本专业范围内比较复杂的技术问题,有一定的技术工作经验,承担上级上达的科研任务取得科技成果的;

3、能撰写技术报告、文件、组织培训并具有指导农民初级技术人员工作的能力。

第九条对成绩突出,有重大贡献的农民技术人才,(获得市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的主要人员)可不受文化程度和从事技术工作时间的限制确定技术职称。

第十条农民技术人员职称的考核评定,采取自愿报名与推荐相结合的办法,由本人写出申请及工作成绩报告,填写《农民技术职称申报表》一式三份所在乡镇科委推荐,报县(市)评委会审查,经县(市)评委评授批准的农民技术职称的人员由县(市)颁发《证书》,并报市科技处备案。

第十一条县农民技术职称评委会。由县科委提出组成人选,报县政府或县职改办批准。经批准之后,才能开展农民技术职称评授工作,凡未授权评定农民技术职称的,不得开展此项工作。

第十二条获得农民技术职称的农民技术员,可接受县、乡聘请,承担试验、示范、推广和工程项目,享受相应补贴和咨询报酬。

第十三条授予技术职称的技术人员,凡在科研、示范、推广工作中。取得效益显著的成果,可向有关部门申请,进行鉴定、登记和奖励。

第十四条凡授予农民技术职称的农民人员。由市县科委分级管理,要填写农民技术人员登记卡,建立农村技术人员业务档案。

农业评职称论文篇2

一、业务工作计划

1、做好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

主要措施:根据十七大报告第十二条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第(四)条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着力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统筹抓好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及中共**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市编委办《关于转发〈**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筑人通〔20**〕79号)、**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市事业单位开展岗位设置试点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筑事改字〔20**〕1号)文件精神,做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

2、做好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认定,资格委托评审工作。

主要措施:根据**市职称工作安排意见,组织全市开评职称的事业单位,包括十一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召开全市职称工作会。做好政策宣传,要求各个单位将申报职称的材料报送到我办后,我们再根据**省人事厅、**省农业厅文件《关于印发〈**省农业系列中、高级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的通知》(*人通〔20**〕88号),省人事厅《关于印发〈**省工程系列中、高级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的通知》(*人通〔20**〕85号)等评审条件,及各系列评审工作安排。对各个单位报送的材料进行逐项审查,对符合评审条件的个人就开出**市专业技术职务委托评审工作介绍函推荐到**市人事局参加评审;不符合文件规定的材料,就对其单位办事人员解释清楚为什么不能推评,并将其材料退回。

3、做好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报名工作、全国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报名工作。

主要措施:将通知考试的文件发到市属相关单位以及银行、**发电厂、**化工厂、**集团、煤气气源厂等单位,各个单位接到文件后组织人员参加报名。在报名当中,我们将为广大考生做好报名服务工作,对需要考试资料的考生帮助他们选择考试用书,考试用书运到后就及时通知考生来领书。准考证在**考试指导中心领到后,就逐一通知考生前来领取。

4、着重做好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做好全市专业技术人才的综合管理、职称评聘、继续教育等工作。

主要措施:根据十七大报告第八条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第(一)条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及省人事厅、省教育厅、省科学技术厅、省财政厅《关于转发〈关于印发〈关于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意见〉的通知〉的通知》(*人通〔20**〕189号),**市人事局《关于转发**省人事厅〈关于在全省专业技术人员中开展公需科目学习的通知〉的通知》(筑人通〔20**〕65号)文件,将组织全市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开展1—2门学习测试活动。学习测试折算继续教育学时数20个,结果将登记在《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登记证书》上,作为专业技术人员聘任、职务晋升、年度考核的内容之一。

根据各个单位的《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方案》,结合相关系列的评审条件,对各单位要求聘任的人员进行严格审核,对符合条件的人员报局党组会研究,同意后给予聘用。

5、继续加强聘后管理,对20**年取得的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进行审核。

主要措施:通知各个单位审核20**年取得的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在审核过程中对以下内容进行逐项审核:取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批准文件及其资格证书;近三年以上的各年度考核表;能体现任现职期间取得工作业绩的获奖证书、证明或有关材料;本专业论文或技术总结、业务工作总结;接受继续教育情况的证明(证书);本专业技术职务系列或行业主管部门要求的证明材料;单位或工作部门对专业技术人员提供的审核材料的认定和其履行岗位职责情况作出的具体评语。在审核过程中,如发现下列情况则取消其任职资格:违背四项基本原则者;年度考核连续2年不称职者;不能履行岗位职责,在工作中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影响极坏、群众反映强烈;触犯刑律,被司法机关判刑。

6、根据上级要求做好农村乡土人才培养和培训工作,农村实用人才职称评审工作。

主要措施:根据十七大报告第五条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第(三)条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主动与各乡镇街道办事处联系,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做好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工作。在农村实用人才职称评审方面,组织人员对农民进行大力宣传。与文广局联系,通过电视宣传,并组织人员到各村张贴《**市农村实用人才专业技术职称资格评审管理暂行办法》。让更多符合条件的农村实用人才晋升职称。

8、继续完善农村乡土人才数据库。

主要措施:在农村乡土人才培训工作结束后,及时将参加培训的农村乡土人才的基本情况录入农村乡土人才数据库。

二、政治理论业务学习计划

农业评职称论文篇3

二、严格标准,规范程序,认真评定农民技术职称

一是下发文件,组织评委。多年来,农民技术人员的职称评定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根本没有启动,同时也缺少完整的科学的职称评价体系和操作办法。该局根据国家人事部、**省人事厅的有关文件精神,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并结合我县实际,下发了专门文件,出台了农民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条件及办法,并从农、林、水、畜牧等部门明确7名专家组成县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委员会,负责全县农民技术人员的职称评审工作。

二是选准对象,逐级申报。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对象倾向在农村生产第一线从事农业技术工作的农民

,如从事农村种植业、畜牧业等行业的生产、开发、科技承包、农技推广等。评定申报程序,一般由其本人提出书面或口头申请,提供学历证书、专利证书、资格证书、获奖证书等证实材料,填写有关表格,由村委会提出具体推荐意见,所在乡镇结合其业务水平和工作实绩核定推荐结论,然后报县人事局职改部门进行资格审查。该局为农村实用人才建立了一整套治理、服务、指导机制,设立了咨询电话和接待室,负责职称治理的干部下乡走访了300多个农产品加工企业和种植、养殖基地,实地考察申报职称的农村实用技术人才250多人次,并对开展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工作进行广泛的宣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是收集材料,严格评审。申报材料收集后,由人事职改部门进行初审。农民技术职称的评定与企事业单位的有不同,具有自身的特点,如不能片面强调文凭,不能单纯看材料、审论文,不能闭门评审,要走出去听、看,进行实地考核、现场答辩;审批程序不能搞得太复杂,要因地因人制宜,合理简化审批手续;要多上门服务,主动服务;评审主要是重操作能力、重效益、重业绩、重贡献等等。初审合格的再交县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委员会进行评审。合格一个,评定一个,从严把关,确保质量。对不符合条件的,严格政策,暂不评定。三堂街镇一农民技术人员在农业中专毕业后,只从事畜牧工作四年,但他申报了中级职称材料。通过初审,评委会认为他评中级还不符合条件,只给他评了一个初级职称。

四是发文发证,建立台帐。通过初审评审后的合格人员,由县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发文发证。到目前为止,全县共评定农民技术职称138名,其中高级5名、中级33名,初级100名。同时,为加强对他们的跟踪指导服务,该局还建立了农民专业技术人员台帐。修山镇龚立明、花果山乡苏成良2名农民经评审,确认为竹工艺师,已远赴**务工当专家,去开发当地原始的竹林资源。五是定期培训,充实提高。该局会同农业、工业、科技等部门,对已评上职称的和未评上的农民技术员,定期进行培训,聘请**农大等高校的专家、教授讲课,不断提高他们的素质和水平,为全县三个文明建设作出贡献。花果山乡蛇山村党支部书记、农民技师卜越强,利用培训班所学知识带领村民从事养殖业,带动了邻近几个村的中猪生产,现在他成为了“腊大哥”公司的总经理,“腊大哥”系列产品参加省第四届农博会获金奖。去年,他又当选为市第三届政协委员。

三、典型引路,示范带头,充分发挥乡土人才的作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要害是人才。我县通过开展农民技术职称评定工作,在农业科技、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乡土人才发挥了“传、帮、带”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一是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县一批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农民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由于把握了技术,成为当地有名的专业户、个体老板、企业家和带头致富的典型,大大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目前,全县共有种植专业户456户,养殖专业户925户,竹木加工企业8500多家。评定为农民技师的花果山乡**,他办的竹艺厂系**省林业工业39家龙头企业之一,生产的“春秋”牌凉席系列产品,近年来一直引领竹凉席新潮,不仅为家居床垫的上品,而且是馈赠宾朋亲友的时尚礼品,以其质量好、式样新、包装美和独特的经销方式热销省内外各大型商场与超市,远销东南亚许多国家。“春秋”牌高档保健凉席于20**年、20**年连续两届荣获中国**农博会金奖,20**年10月又荣获中国第四届竹业博览会金奖。厂安置当地劳力1108名,每年发放工资近50万元,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邻近几个村都办起凉席厂,形成了“一乡一品”的规模,他本人也当选为县政协委员。

二是推动了农村实用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一批懂农村实用技术的农民大胆地实践,不断地探索,反复地研究,创造了许多新的农业成果,使农村实用技术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应用,大大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全县先后涌现了2800户科技示范户,其中省级25户、市级134户。在去年评定为农业机械工程师的沾溪乡长田坊村退伍军人胡远前,从事农业机械维修和制造近20年。他通过认真学习、刻苦钻研、精心设计,制造的“远前”牌系列破篾机荣获国家专利局颁发的两项专利证书,其产品远销省内外15个县市。从传统的破篾方式到使用他的破篾机,工效提高近8倍,经济效益翻4番,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曾荣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的农民畜牧师符先岭,为了更好地推广牲猪人工冷配技术,先后在四周百里设立了9个联系点,并在点上带徒传技,至今收徒58人。21年来,他的足迹踏遍了邻近5县23个乡镇248个村的山山水水,累计人工配种6.8万头次,受胎率达95,创造直接经济效益400多万元,年均效益20万元。

三是加快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一大批经济能人的示范带动和一大批科技人才的创造劳动,20**年全县农民人平纯收入达2550元,比上年增长7.3。评为农民畜牧师的水口山乡柏叶村党支部书记王帅保,上任后,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竹林资源和村民加工竹制品的技术与传统,千方百计筹措资金70万元,办起了一家竹胶板厂,发动全村110多户农户搞竹帘加工,仅此一项,户平增收5000元。之后,又办起了一个畜牧场,发展42户养猪专业户,去年共出栏牲猪4000多头,创产值200多万元。近几年来,村人平收入在3000元以上,被县委、县政府授予“致富奔小康先进村”,村支部也获得“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农业评职称论文篇4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称;晋升;成果;评审

职称是教师等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能力与成就的等级称号,是反映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工作能力的标志,是教师身份、地位的象征,也是衡量教师工资待遇、收入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高级职称和中级职称教师的待遇相差较大,因而教师比较看重职称晋升。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决定了其不同于一般的高等学校,其教育教学具有特殊的要求,不仅仅要求教师有一定的理论水平,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师有很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本质上对教师的要求更严格。高职院校教师既要追踪学术前沿,又要留意企业行业发展动态,而且还要能够解决实际生产岗位中的技术难题,这对高职院校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在职称晋升中并没有单独的高职院校教师职称晋升条例,他们大多数也是按照高校教师系列职称资格条例中的要求来完成职称的晋升,这与高职院校教师的实际状况存在着较大差距,而且当前教师职称比例受到严格限制,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职院校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本文旨在介绍当前高职院校教师职称晋升中的几个常见问题,希望高职院校教师职称晋升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引导高职院校教师早日走上专业化发展的道路。

1 当前高职院校教师职称现状

目前高职院校教师主要职称系列(专业)设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助理级4个级别,基本和高校一样,即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也有部分高职院校,如卫生类职业院校参考卫生技术人员职称评审条件,分为主任医师(药师)、副主任医师(药师)、主管医师(药师)、医师(药师)、医士(药士)等,农业类高职院校可以教授级高级农艺师、高级农艺师、农艺师、助理农艺师、农业技术员等。少数特殊专业,如工艺美术专业人员一般分为高级、中级、初级三级职称。高职院校和社会行业企业大多数专业技术人员总体上对4个级别的职称级别现状还是认可的。

2 当前高职院校教师职称晋升的若干问题

2.1 教师资格缺乏统一的认定标准

1999年6月13日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将高职教育明确为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对高职教育地位和作用的认可,表明高职教育不是所谓的“二流教育”,“差生教育”,是考不上本科大学的末流教育,而是培养大批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一份子,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不存在身份、地位的高低差异,只是目标定位的不同。改革开放至今,30多年来,高职院教师资格认定尚无一个统一的标准,执行的仍然是高校教师资格认定的有关条例。而事实上高职教师有其特殊的要求,尤其是高职教育是具有“高等”和“职业”双重属性的教育,其教育教学任务需要一大批 “双师型”教师来承担完成,而目前尚无相关的指导性文件。长久以往,势必造成高职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趋同化与一体化,甚至将高职教师“矮化”为低一个层次的高等教育,对高职教育自身的地位和健康发展不利,对高职院校教师的社会地位和职业化发展不利。有悖于当前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当前高职教育顺应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时代需求,是培养“大国工匠”的呼唤。中国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需要一大批既具有一定理论学识,又追求精益求精的能工巧匠,这为高职教育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制定合理、可行、统一的高职院校教师资格认定标准(条例)也需要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并尽快付诸行动。

2.2 职称晋升没有对应的评审条件

目前尚无高职院校单独的教师系列职称晋升或评审条例,大多数高职院采用高效教师系列职称评审的条件或略加改动,职称评审中未考虑到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未能突出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特色,未能发挥该政策的“指挥棒”作用,对教师专业化发展不利。如:对教师专业实践和技能操作能力未做硬性规定,这与高职院培养技能型人才不相匹配;在职称晋升中对教育教学实绩的要求不足,导致部分高职院校教师对教育教学不重视,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出工不出力,混够课时即可,对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漠不关心,甚至出现有些教师不担任课时,或担任课时不足而仍然成功申报并晋升了高一级别的职称的现象,大大影响了广大专任教师尤其是专心致力于教育教学和教改研究的H谓淌Α8为普遍的现象是职称评审或晋升中脱离实际的对专业论文的评审要求,一直沿用高校教师职称晋升的学术代表作评价体系,副高要求送审2篇代表作,正高要求5篇以上核心,送审3份代表作。这种做法脱离了高职院校的“职业”特性,对专业课的教师而言或许不算太高要求,而对另外一些专业的老师则意味着一辈子上不来正高,尤其是某些基础课的专任老师,如数学、语文、英语、音乐等。同时,专家在代表作评审过程中的评价机制与体系的不完善或不健全,导致了学术代表作的评价误差。如:由于评价专家个人学术特点、学术生态状况和不良社会风气影响而引起的评价误差,具体表现为在长期的研究过程中,每个专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学术兴趣、爱好、偏向、视野以及思维方式等,导致对相同或相近研究方向的学术成果评价较高;由于受到不良社会风气影响,未能公平、公正、客观的进行学术评价;或者评审专家自身浮躁、缺乏严肃、求实的学术态度而导致评价结果的可信度不高等[1]。同一代表作在不同评审专家的评价中出现天壤之别的现象由此而生。

农业评职称论文篇5

关键词:技术职称;档案管理;评定资料

中图分类号:G64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6-0200-1

技术职称制度是反映一个人专业技术水平并作为聘任专业技术职务依据的一种资格的制度,晋升专业技术职称一般要经过考试或者经过专家评委会评审,整个评审程序严谨而且严格,一般而言每一名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要经历从初级到中级再到高级的晋升过程。在专业技术职称晋升过程中形成的档案资料一部分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存档备查,一部分装入晋升者人事档案。人事档案一般晋升职称者所在单位人事部门管理或者由人事部门的人才服务机构统一管理。评定专业技术职称需要提交的档案资料主要包括:

1 本人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技术资格证书是指从事技术服务的单位或个人,为服务对象提供技术服务时,必须提供按国家统一规定,参加相应专业考试,由省级以上政府部门颁发的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如单位的有建筑工程施工资质证书,环境影响评价资质证书等,如个人的有建筑工程师、资产评估师、房地产估价师、土地估价师建筑设计师、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等资格证书。除初次参加职称评定者外均须提供此证书。

2 本人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成绩合格证书

按照现行职称晋升政策,凡是参加职称晋升人员均须参加计算机和外语考试,距离退休不足5年人员免试。以上两项证书需要到吉林省人事考试网/查询证书真伪。

3 本人学历、学位证书

申报人员均要通过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cn)查询打印查询信息,打印的查询信息经本单位人事、纪检部门审核盖章并签字。

4 本人继续教育登记证或登记卡(以评委会要求为准)

继续教育登记证或登记卡是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考核、聘任、晋升职称、专业注册的重要依据之一,记载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活动情况,按照吉林省人社厅规定,晋升职称人员应当提供。

5 本人论文、著作、学术、技术报告原件材料

《关于进一步明确我省职称评聘工作中若干政策的通知》(吉人字[2008]78号)已对有效专业技术论出明确的规定,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对新闻出版总署核准的期刊提供了查询服务(查询方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站—在线查询—新闻机构查询服务)。不在此范围的论文及发表在刊物增刊、专刊、特刊的论文不作为评审专业技术资格的依据。时间以版权页所载日期为准。申报人同时还需在“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网址:.cn)、“清华同方中国知网”(网址:)、“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网址:)等主流数据库检索本人论文信息并打印,信息经单位人事、纪检部门审核盖章并签字。乡镇事业单位及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要重点测评其解决基层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推广新技术或解决实际技术难题的技术总结、报告可视作论文对待。

6 本人获奖证书、专利证书及相关成果证明原件材料

上述证书必须提供原件,必要情况下有关部门需要进行核实。

7 各评委会要求的其他材料原件

按照吉林省人社厅《关于公布吉林省中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职务)评审委员会的通知》规定,四平市设立了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评委会、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评委会、农业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评委会和经济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评审本地区从事临床医学(中医除外)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晋升副主任医师、从事机械、土建、农机、化工工程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晋升高级工程师、工程师、从事农业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晋升高级农艺师、农艺师和从事综合经济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晋升高级经济师。

特殊人员的评审。按照省人社厅规定,对在我省企事业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高层次人才、留学回国人员、军队转业人员、党政机关调动人员参评职称提供特殊通道,凡符合条件的人员均按照原有的申报程序报送省人社厅组建的特殊人才专业技术资格认定委员会认定。继续开展民营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高级经济师的认定工作。

按照大中专毕业生转正定职的年限要求,硕士应届毕业生、从事本专业工作一年以上的本科毕业生、从事本专业工作3年以上的大专毕业生、从事本专业工作5年以上的中专毕业生,经所在单位考核合格后,可认定初级专业技术资格。在各级事业单位工作的,由用人单位填写《吉林省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认定表》,经主管部门审核,报送同级人社部门认定备案后,单位聘任初级专业技术职务;在企业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报送所在地人社部门认定备案后,单位聘任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专业技术人员《吉林省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认定表》由所在单位及时存入专业技术人员个人人事档案。市直部门、各县(市)、区要严格按照《吉林省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管理办法(试行)》(吉人社办字[2010]56号)规定,年底12月份由市人社局统一办理初级资格证书的发放工作。为促进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的规范管理,硕士毕业并取得相应专业硕士学位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2年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须统一申报参加各系列、专业的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职务)的评聘。

农业评职称论文篇6

我国研究者对教师职业压力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定量研究较多,而对具体的或微观的个案研究的少,较少鲜有实证的或质的研究;而在质的研究中几乎没有对云南省农村地区教师职业压力方面的研究。文献法和定量法使我们从宏观上能系统地了解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但缺少具有个性的、内隐的微观层面的描述和分析。因此,对农村地区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进行更为深入细致的个案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从而真正洞悉教师职业压力背后所内隐的社会现实和教育体制,这对于丰富和发展教师心理研究的理论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二、对象与方法

1.抽样与研究对象的选择

按照方便取样和目的取样的原则,分别抽取了来自云南省不同农村地区的四名教师,他们在年龄、职称、任教学科和教育背景等方面有所区别。为了遵循研究的伦理,在叙述中隐去他们的真实姓名,均由化名代之。刘健老师,男,38岁,本科,教龄16年,高中化学老师。刘萍老师,女,30岁,专科,教龄10年,初中语文老师;杨宏老师,男,32岁,专科,教龄12年,初中数学老师;成琳老师,女,28岁,教龄8年,小学语文老师。

2.研究方法的选择

采取半结构访谈的方式,与四名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谈,交谈时间在40~60分钟左右。

3.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

(1)收集资料

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设计出访谈提纲,采取半结构式访谈。针对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设计了八个问题,主要有两类:①被试对职业压力程度主观感受的描述。②被试认为职业压力主要存在于哪些方面?

(2)整理与分析

主要以访谈提纲为思路和线索收集信息,在访谈过程当中依据具体情境对访谈的顺序和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访谈前,征得受访者的同意后,进行现场录音。每次访谈后,立刻将获得的录音资料逐字逐句整理成文字稿,并对材料进行编码和归纳。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系统化整理时,遵循的主要线索是,农村教师面临的职业压力有哪些,主要特征是什么?在引用访谈资料整理的故事时,有时我会采用研究对象所用的语言,也就是质的研究方法中所说的“本土概念”。

三、研究结果

1.考试、升学压力成了压在农村高中教师身上的一座大山

俗话说“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现在这句话用在老师的身上则是过犹而不及,分数成了老师的命根。刘健老师是某县一中的化学老师,该县地处偏远,经济落后,90%的学生来自农村,在校寄宿。他说十多年来的工作经历,仍然无时不刻感觉到压力,特别是考试升学带来的压力。学生最初进校的时候根据考试分数被分成了三类,分别进入“一择班”、“二择班”和“三择班”。任课老师也是根据所教学生平时考试成绩,尤其是高考成绩被分成三六九等,出成绩的也就是所谓的最好的老师教“一择班”,“最差的老师”就只有教“差班”了。老师学生在一开学都被贴上了标签。

巨大的工作负荷也压得老师们喘不过气来,带高三的老师一周七天只有周日下午有半天的休息时间,平日晚上轮流带自习课,不带自习备课也要到深夜,这在他们学校是普遍现象。刘健老师“为了抓考试成绩,现在对学生采取的方式都是应试训练。说得不好听点就是要压干学生的每一分钟,同时也压干老师的每一分钟”。如此大的工作负荷让学生和老师都苦不堪言。

杨老师说:“分数就是老师的命根。说是实际点的,老师的福利待遇是和成绩挂钩的;说大一点老师的个人价值还不是要靠分数来体现?”学生考好了,老师就有名有利;学生考不好,老师没有功劳,甚至没有苦劳,还可能面临被学生家长或学校炒鱿鱼的境地。

考试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有效地评估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改进和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另一方面考试刺痛了无数老师和学生的心灵,成为一座不得不背负的大山压得老师和学生无法喘息。

2.职业期望和自我发展需要带来的压力

(1)教师工资普遍较低,住房问题得不到解决

据《国家教育督导报告2008(摘要)》报道“2006年全国普通小学、普通中学(包括初中与高中)教职工年均工资收入为17729元和20979元,分别比国家机关职工年均工资收入低5198元和1948元。”我所调查的四位农村教师当中,月收入均是两千左右,其中入职较短的小学教师月收入不足二千。刘健老师夫妻两人都是学校老师,工资除了日常生活开支外,还要抚养孩子赡养老人,偿还盖房子欠的贷款,每个月可以维持,但没有结余,在他们看来已经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了。刘萍老师说:“我们学校有些老师是‘半边户’,一个人的工资要养活老婆,孩子还有双方的老人,哪还有钱盖什么新房子,都是挤在原来的老房子里,更没钱买县城里的商品房。”杨宏老师的学校里只有唯一的一栋老宿舍楼,可以住十多户,当年他手气好,抽到了一套,然而大部分老师是没有那么幸运。本乡的老师就走山路回村子里住,其他老师住学校里的石棉瓦房:低矮,潮湿,冬冷夏热,没有厨房,卫生间。这样的环境待遇无法留住新分进来大学生,很多都是来一年就离开了。

教育部师范司司长管培俊曾说过:“农村学校的校舍建设、生活设施一般比城市的要差很多,因为校舍紧、危房多,连给教师一间宿舍的条件也无法满足,教师往返于学校与家庭的‘走教’现象大量存在。”学生住校,老师们就必须轮流在校值班,住房确实是“教师工作条件的组成部分”,所以解决住房问题,解决了农村教师的后顾之忧,才有利于鼓励农村青年教师“下得来、留得住、干得好”,才有利于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2)职称评定是压在老师胸口的又一痛

职称不仅是个人资历和价值的体现,而且职称还决定了工资水平。城里的老师,特别是城里名校老师,工资水平本身就高于农村教师,同时他们还有相当大比例的灰色收入,而工资对于农村老师来说就是“老米钱”了,支撑一家老小的日常生活开支,所以可想而知职称对于他们的重要性。刘健老师所在的学校虽然是县城最好的一所中学,但职称评定也很难,主要原因职称评定名额有限,粥少僧多,导致教师间人际关系紧张。刘萍老师说,“职称问题直接关系到我们工资待遇问题。中学二级的工资比中学一级工资一个月少一百多元钱,一年就是一千多,这对于我们这些贫困地区的农村教师来说是一笔不可少的收入。”成琳老师觉得评职称要写文章,还要发表,对于他们这些小学老师来说太难了。职称评定名额限制,对学校职数的限制,就要等到有人调走或退休,空出指标来,后面的老师才能参评。评比论资排辈,对教师进行各方面打分,很多老师到了年限,即使自身条件早已达到了也评不上去,这在农村中小学校是个非常突出的问题。

3.“学生安全”不能承受之重

中小学校园安全是关系到国家稳定,社会稳定、家庭稳定的大事。国家相关部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学校都针对学校安全问题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及管理措施,学校安全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的进步。然而,校园安全事故仍时有发生。校园安全问题涉及方方面面,这次访谈老师们反映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学生安全管理上。因为农村中小学校实行寄宿制,90%以上的学生在校寄宿,周末返家,所以农村学校存在比城市学校更多的安全问题。例如,曾经发生一位老师发现学生晚自习课间擅自离校,老师通知家长后,不仅没得到家长的配合和理解,反而依仗权势大闹学校,殴打老师,学校和老师的权益都得不到主张;另外一起事件是三个学生晚自习课间跑到校外骑摩托车,导致二个学生重伤,一个学生轻伤的严重后果。

另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如刘萍老师、杨宏老师、成琳老师的所在的乡村初中和小学,一个班大半孩子是留守儿童,父母缺位,孩子的教育就成了大问题。有些初中的孩子早熟,谈恋爱,喝酒,打架现象很突出;小学生许多行为习惯还未养成,缺乏必要的家庭教育,白天要时刻警惕冲撞,拥挤等事故,夜间又担心学生生病发烧,学生在校期间老师就是学生的“父母”。乡村老师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是单纯意义上的“老师”了,他们身上背负着太多的角色和太重的责任,让老师们时刻觉得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加之繁重的教学任务,身心无不疲惫。

四、讨论

1.评价体系不合理、不完善及师资不足加剧了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负荷

目前我国中小学教育实施的是应试教育,整个社会及家长对学校的唯一的评判标准就是考试分数,学生各种考试成绩的排名是学生家长关注的重点,只有考试分数才能成为中小学校长炫耀的资本和政绩的表现,成为吸引生源的最甜诱饵,成为名校的前提和保障。只要这种评价体系一天不改变,压在老师身上的这座大山就不可能被。

农村教师跨科,跨年级教学的现象十分普遍,这无疑成为增大工作负荷原因之一。云南经济不发达,财政收入少。当地政府为了减轻县财政负担,没有根据农村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对教师编制进行合理扩充。县教育部门每年招聘的有限的本专科毕业生一方面进入规模急剧扩大的县城中学,另一方面有些满怀理想和志向的大学生到了乡村中小学,最终无法忍受恶劣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等等,选择了离开。师生比例严重失调,导致跨年级跨学科教学在农村中小学成为常态。

2.与城市中小学教师同工不同酬,经济地位低,生存条件差加剧了农村教师的职业压力

多年以来“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的法律规定尚未真正得到落实。教师工资收入水平城乡差距依然较大。全国农村小学、初中教职工人均年工资收入分别仅相当于城市教职工的68.8%和69.2%。教育部师范司司长管培俊曾说过:“农村教师的住房问题的确比较突出。不少地方老师没有住房公积金。在城镇,不具备经济适用房的条件。在农村又不像其他农民一样,可以获得宅基地,自己盖房,许多学校又没有教师宿舍和教师周转房。教师和其他职业不一样,教师要备课,需要一定的工作条件,教师的住房、教师的宿舍周转房,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就是教师工作条件的组成部分,所以这个问题应该很好地解决。”国家非常重视,但真正能全面实施,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果农村教师的住房和工资待遇等生存问题得不到切实地解决,教师的基本需求得不到满足,恐怕单凭报道几个“最美的乡村教师”,是不可能让这些最基层的老师永远只讲奉献不求索取的。

3.职称评定,给农村教师带来经济和精神双重压力

职称评不上,工资涨不了,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工作业绩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为主要评价指标,但评定职称又增加了许多额外的考量条件,如:普通话,计算机,参加培训的学分,的数量等等。农村教师由于时间,经济,能力、环境、地域等各方面条件限制,要完成各项硬性指标并非易事。职称评定中明显的城乡差别、越来越严格的评定条件,已成为农村教师的切肤之痛。有位老师说:“我一心扑在工作上,把我的青春和爱都献给了教育事业,可是还是没评上职称。难道学生的优异成绩抵不上一纸文凭?评职称到底是看工作能力还是其他条件?”这几句简单的话语,反映了一位老教师的心声。在访谈中有个老师说“穷一点倒也罢了,最让老师们放不下的,还是这份荣誉。”他认为,如果教了若干年还只是一个初级,教了几十年还只是一个中级,会让老师们感觉在别人面前都抬不起头。在广大农村教师心目中职称晋级不仅可以增加一点微薄的收入,更重要的是这是自我价值的一种体现。

4.家长、学校、社会对农村中小学生教育的缺位加大农村教师的职业压力

农村学生家长在教育观念,科学文化素质、教养方式等许多方面都落后于城市学生家长。农村教师要承担因为地域特点所导致的许多额外负担,尤其是学校安全责任,通常情况是,政府与主管部门签定责任状,主管部门与学校签定责任状,学校和教师签定责任状,层层加码,最后学生安全的责任全部转移给了教师。在农村,许多家长对学校教育采取的态度是不理解,不支持,不认可,对学校工作配合不够,有些家长甚至推卸子女的教育责任,子女厌学、退学的现象也比较严重。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村教师在学校不得不扮演永恒的“双重角色”,不仅在学生面前是传道授业解惑,体现社会要求和社会规范的人民教师,还是无微不至,嘘寒问暖的“父母”,本应由学校教师、社会、家庭共同承担的教育责任,在农村却落到了农村中小学老师的肩上,很大程度增加了教育难度,加剧了农村教师的职业压力。

五、结论

农村中小学教师普遍感觉到较大压力,主要是:考试升学压力、职业期望和自我发展压力、学生安全压力。

农业评职称论文篇7

论文关键词:农村中学校长

 

校长作为一所学校发展的统帅和灵魂,其地位举足轻重,他的思想素养、理论水平、业务能力等各种素质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学校的发展质量和前进速度。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学校的比重远远大于城市,因此,农村学校的发展水平反映和制约着我国教育的总体水平。但作为学校的领头雁,农村学校校长的整体素质如何呢?这个特殊又至关重要的群体的现状怎么样?如何提高农村学校校长的整体办学水平?这些都是教育必须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基于此,笔者参与了省级重点课题《贵州农村中学校长现状调查研究》的研究,通过对遵义市十四个县市区部分农村中学校长进行抽样调查,认真分析和研究农村中学校长的发展现状,以期加深对农村中学校长的认识和了解,积极探求一条加快其专业化成长的思路和途径。

一、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

1、研究对象:对遵义市十四个县市区62位在职校长、副校长进行抽样调查。其中正校长21人,副校长41人。

2、研究内容:农村校长的年龄、族别、学历、政治面貌、工资、工作时间、家庭等情况;参加专业培训、课题研究、和业余生活等情况;并重点就校长的才华、业绩、困惑、烦恼等重点问题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3、研究方法:本研究重点采用了抽样法、访谈法、问卷法和统计法。

二、调查结果及情况分析

(一)、队伍基本情况

1、年龄结构

30岁以下的8人,占调查总人数13%;30―40岁35人,占调查总人数56%;40―50岁17人,占调查总人数28%;50岁2人,占调查总人数3%。总的来说,农村中学校长的年龄结构年青化,中青年校长占了大多数,学习和提高的空间还比较大,当然更需要不断成长和不断成熟。

2、学历结构

调查表明,本科学历25人,约占总人数的40%;大专学历35人教育管理论文教育管理论文,约占总人数的57%;中师学历2人,约占总人数的3%。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农村中学校长的学历层次基本达到,但仍显底蕴不足,第一学历为本科和专科的比例较少,如按初中教师提高标准来说,有大部分校长的学历还需要提升,专业知识素养还有待更进一步提高。

3、职称结构

调查表明,中高职称4人,约占总人数的6%;中一职称38人,约占总人数的62%;中二职称10人,约占总人数的16%;小高职称6人,约占总人数的10%;小一职称4人,约占总人数的6%怎么写论文免费论文。从职称来看,中高职称占了78%,说明农村中学校长的职称水平较高,但初级职称的比重触仍然不小。

4、民族结构

汉族51人,约占总人数的82%;少数民族11人,约占总人数的18%,涉及仡佬、苗、彝、土等民族。遵义市有几个民族自治县,汉族校长占了主流,少数民族校长的比例也较大。

5、政治面貌

共产党员51人,约占总人数的82%;非党人士11人,约占总人数的18%。校长重视政治修养的培养。

(二)、校长素养及待遇情况

1、参与科研课题情况:

参加过科研课题人数为24人,约占总人数的39%;没有参加过科研成果课题人数为38人,约占总人数的61%。大多数校长没有参加过科研课题研究,更不用说老师了,说明农村科研和教研工作存在较大问题,必须加强科研意识、科研能力的培养。

2、情况:

平均一年/篇为10人,约占总人数的16%;二年/篇为28人,约占总人数的45%;三年/篇为10人,约占总人数的16%;未明确为14人,约占总人数的23%。从情况看,在学校教育和管理中,农村校长规划思考、总结反思、感悟创新、经验推广等的主动性不够,意识和能力不强。

3、工资待遇:

调查表明:月薪1500―2000元为16人,约占总人数的25%;月薪2000―2500元35人,约占总人数的57%;月薪2500―3000元9人,约占总人数的15%;月薪3000以上为2人,仅占总人数的3%。从整体工资待遇来看,农村校长工资水平偏低,这也较大地影响了校长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调研中,我还深入对抽样校长的工作时间、身体状况、业余时间以及家庭情况进行了了解,并重点就校长最能展示才华工作、最得意的业绩和最困惑、最烦恼的事等内容进行了专项调查。调查表明,农村校长普遍存在工作时间长、业余活动单调等现象,困惑和烦恼集中表现在工作和心理压力大、待遇低、资金不足、教师不配套、办学条件差等方面。

三、农村中学校长队伍的现状分析和思考

通过抽样调查研究表明教育管理论文教育管理论文,我市农村中学校长整体年青化,有较强的精力和干劲,发展的后劲和空间大;工作务实,大部分精力放在学校教育和管理上,工作强度大;敬业精神强,在较为艰苦的条件下,仍然兢兢业业、默默无闻。但无庸讳言,就农村教育和农村中学校长整体队伍现状而言,其发展和成长的任务还很艰巨。

1、作为欠发达地区,我市农村学校的条件普遍艰苦,除地域环境恶劣、工资待遇不高外,还伴随着教育体制不健全、资金投入缺口大、设施设备严重不足、师资数量和质量差缺等诸多人为因素不能及时解决的问题,致使办学效益不高,社会影响不大,校长们的职业自豪感和成就感不足,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整体素质有待更进一步提高。在重视教师继续教育的同时,对校长继续教育的培训不够,特别是农村学校的校长,参加理论研讨和管理实践提高培训的机会不多,有的参加过岗位培训后,就没有参加过其它提高培训,校长的办学思想和管理水平得不到更好的提升。科研意识不强,科研水平不高,办学思想陈旧,这是制约学校发展和校长成长的又一个“瓶颈”,办学要有思想,教育要有创新,这些都与科研分不开,不潜心研究教育,只会吃老本,只会苦干蛮干是不行的。要重视学历水平和专业知识的提升,进一步增强校长的办学底蕴。

3、职业倦怠倾向较为严重。辛苦勤奋,得不到对等的理解;努力付出,得不到对等的认可;高风险高压力得不到对等的待遇;发展前景茫然;成就感不足等等,这些都是导致农村校长职业困惑和倦怠的诱因。同时,由于缺乏激励机制,导致校长事业激情不高;由于缺乏流动机制,在同一单位工作时间过长,校长的工作热情不足;由于缺乏监督检查机制,校长工作责任感不够等等,凡其种种,农村校长的职业倦怠问题必须得到关注和重视。

4、管理和办学环境亟待改善。新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任务对校长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但在实现中,校长受到方方面面的制约和影响,使其不能更好地兑现教育思想和管理意愿。学校和校长的行政化倾向越来越大,行政、社会事务过多教育管理论文教育管理论文,影响了校长对教育发展的专注性;教育体制、机制的不科学、不合理,严重地束缚了校长工作的积极性,人事、工资改革,职称评聘等教师核心利益致使管理矛盾凸显,工作难度大,校长被推到风口浪尖;农村地区对教育认识不够,对教育重视不够,家长松懈,学生厌学,辍学率居高不下;学校周边环境复杂,社会矛盾较大,校长的办学精力受较大制约等等,办学环境给农村工作带来极大的挑战和困难。

5、学校的办学条件严重不足。因经济发展不均衡,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较差,资金缺口大,教育投入不够;设施设备差缺严重,有的维持常规的教学秩序都困难;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低,学科不配套,流动频繁,队伍不稳定,工作不安心怎么写论文免费论文。这些问题都极大地影响了办学水平,校长更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四、加快农村中学校长专业化成长的策略和途径

农村学校和农村校长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和困难,加快农村校长专业化成长的步伐,是农村教育能否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所在。

1、建立校长培养机制。作为“一校之魂”,校长素质的培养和提高直接影响学校发展。要建立较为完备的校长培养制度,将校长继续教育纳入制度化、系统化、规范化管理体系。校长培训不但要提升理论,更要实践指导,要把理论研讨与挂职学习结合起来,彰显办学思想,提高办学效率;校长培训还要在事业心、责任感上下功夫,培养校长的职业精神,能把教育当作事业的人,一定会充满工作热情的。

2、建立校长激励评价机制。实施“名校长”工程,大力推行校长职级制,弱化校长的行政级别,彰显其职业化功能;逐步提高农村校长的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不断增强校长的职业成就感,坚定其努力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建立较为完善的评价体系,进一步规范对校长的督导、监管,提高校长过程管理的水平。

3、建立校长合理流动机制。实现镇乡流动,甚至可以尝试县际交流,引入更多办学活力,优化办学资源,实现资源整合和互补;进一步健全完善用人制度教育管理论文教育管理论文,减少行政干扰,真正落实“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思想,让有真才实学的校长有目标、有盼头,形成一种良性竞争环境。引导校长学会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自我总结、自我诊断,深化和规范细节管理,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

4、努力构建良好的工作环境。切实加大农村学校的资金投入,努力实现城乡均衡化发展,创造良好的硬件环境;科学合理地给校长放权,给予更多的办学自主,充分发挥其管理智慧和工作积极性;形成校园周边环境联合整治的长效机制,不能雷声大雨点小,尽可能帮助校长清除外界影响;突显学校的育人功能,减少学校行政性和社会性事务,让学校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关注稳定的同时重视发展,努力打造一支优秀的农村教师队伍。

总的来说,作为学校发展的“舵手”,农村校长队伍的整体水平还需要提高,推进其专业化成长和发展的道路还很曲折和漫长,必须马上行动起来,不断强化培训、理顺机制、创建环境、加强督导、激发斗志,快速提升校长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农村学校的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为实现学校城乡一体化、均衡化发展努力奋斗。

 

农业评职称论文篇8

一、农村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随着科学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行业已经逐渐的形成了信息化的管理模式,这样的信息化建设对于各行各业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于农村来说,也需要进行这样的改革形势,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我国的农村建设能够达到预期的标准[1]。

对于农村会计信息化而言,其所遵循的主要包括以下两点:第一点,农村会计的信息化管理,采用信息化管理的手段对农村会计进行统一化的管理,进而保证整体的农村会计系统能够在功能上得到有效的发挥。第二点,是对农村会计人员本身进行信息化的培训与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整体化的农村会计信息化建设,继而形成新的农村会计系统,更好地为农村的经济建设和农村改革所服务,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农村会计信息化建设绝不是偶然,而是一种时代变迁下的必然现象,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前提之一。

二、我国农村会计信息化进程受到阻碍的主要原因

(一)我国农村会计人员培训机制中行政手段的缺失

我国农村会计信息化进程受到阻碍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我国农村会计人员培训机制中行政手段的缺失,其主要表现行政约束力在培训机制中的弱化,除企事业单位领导之外,愿意接受会计职业化培训的从业人员较为稀少,上级领导不支持会计职业化培训是工作难以开展的根本,对违反市级规定的会计人员所在单位机构的约束力不够,处罚难以执行,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为农村会计信息化建设制造了不稳定因素,进而影响到我国的农村会计信息化建设[2]。

(二)我国农村会计人员培训机构良莠不齐

从农村会计人员培训内容的分析角度出发,农村会计人员培训内容的缺陷主要表现在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和培训内容涉及面狭窄两个方面,其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我国农村会计信息化进程受到阻碍。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不仅降低了不同层次水平会计人员的受教热情和职业期待,同时更容易引发职业资格较低、学历水平不高的农村会计人员对职业化培训活动的抵触心理;培训内容涉及面狭窄约束了农村会计人员的职业化发展,会计教学内容的缺失无法满足市场经济对会计人才的高标准需求,也无法实现同国际会计人员职业化培训机制的接轨,阻碍了我国复合型会计人才的培养与发展[3]。

(三)尚不完备的评价监督机制和奖惩考核机制

我国农村会计信息化受到阻碍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多数农村地区仍未建立健全会计职业化培训体系和奖惩考核机制,复合型会计人才的选拔存在不公平、走关系的竞争现象,不少会计部门和会计人员依旧固守“一直拿个文凭保终生”和“依靠工龄评职称”的错误观念,致使农村会计职业化培训趋于形式化,无法把握农村会计奖惩机制的优良风气。尚不完备的评价监督机制和奖惩考核机制,助长了虚假舞弊之风,挫伤了会计人员的积极性和进取心,进而影响到农村会计信息化进程。

三、我国农村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策略

(一)实现我国农村会计人员培训管理的法制化与规范化

农村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前提是实现我国农村会计人员培训管理的法制化与规范化,而实现我国农村会计人员培训管理的法制化与规范则化需要在会计人员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在培训工作中尽其义务,接受考试和考核、服从培训机构的安排和管理、按时交纳学费等。最后,实现我国农村会计人员培训管理的法制化与规范化必须严格控制职业化培训的教学与考核标准,具体做到对会计培训的考核成绩加以实际运用,比如具有考核和考试成绩进行职称评定等活动;划分会计职业化知识内容,例如会计理论与实际应用、会计道德规范以及会计电算化等,为我国的农村会计信息化打好知识基础[4]。

(二)创新并丰富我国农村会计人员的职业化培训内容

职业化培训内容是农村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农村会计人员培训活动中的核心部分,是决定会计职业化培训发展方向的首要因素。创新并丰富我国农村会计人员的职业化培训内容,农村会计人员职业化培训需要在时间的安排和方式的选择上实现农村会计培训的多渠道和全方位,例如:会计学术论文的发表、会计职业考核、会计课题研究等,除此之外,ACCA和CGA也是现代会计人员在职业道路上追寻的理想目标。在教学方法的人性化上,主要采取以下几种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一是案例法,使会计学生能够真实地理解法则或是制度出台的背景及目的,二是讲座法,利用信息技术的与时俱进培养会计人员的职业技能,始终把握会计行业发展的新动向[5]。

(三)完善对我国农村会计培训单位的相关机制

完善对我国农村会计培训单位的评价监督机制和奖惩考核机制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内容:一是加强监督和考核力度,保障农村会计人员培训质量,强调诚信培训的重要作用,规范考核流程,构建监督体系;二是建立健全农村会计人员职业化培训学分考评制度,使农村会计人员考评制度公正公开、客观科学,有利于实现农村会计人员职业化培训绩效的综合测评;三是实现农村会计职业化培训同会计人员奖惩机制的有机结合,摒弃“一直拿个文凭保终生”和“依靠工龄评职称”的错误观念,将考试成绩和考核结果作为评聘职务的唯一指标,规范农村会计人员培训的奖惩机制,进而令我国的农村会计信息化建设更加的具有保证。

结语:综上所述,新时代背景下的农村会计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一种必然,在这样的发展形势下,我国在对相关措施进行制定的同时,还应该加大监管力度,保证这些改革措施能够切实的应用到农村会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当中,进而为我国的整体化发展起到一定的铺垫作用。

上一篇:市政工程管理论文范文 下一篇:市政道路工程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