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论文范文

时间:2023-12-07 23:27:12

建设论文

建设论文篇1

【关键词】 会计文化; 和谐社会; 以人为本

一、会计文化建设的意义

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所谓会计文化是指人类从会计动机出发,以会计人员、会计活动为主要对象,以会计行为为主要作用方式、经济信息作传递媒介、会计报表作载体,以古老的算盘与先进的电脑为工具,在商品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过程中联系着人类与自然、人类与社会、人与企业、人与人之间经营管理活动的各种经济关系,同时带动着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并促进自身发展的特殊文化现象。可见会计文化是社会文化的子文化,一般认为由会计物质文化、会计制度文化、会计精神文化三部分组成。会计物质文化是指会计工作条件等的集合;会计制度文化是指会计人员价值观念、职业道德、会计行为表现和制度约束等;会计精神文化是指会计人员的文化心理、文化素养、行为取向等。可见会计文化涉及到会计工作的方方面面,它是在长期的会计实践工作中积淀而成的,同时又反作用于会计工作。健康优秀的会计文化具有导向功能――既可通过一种制度性的、物质性的导向,也可以通过世界观、价值观、伦理道德观等思想和精神为导向对每个会计个体的行为产生根本的影响;凝聚功能――通过对会计目标、准则、观念等的认同感形成向心凝聚力,使整个会计系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巨大的整体效应;约束功能――使每一个会计个体通过自我调节自觉地使自己的行为、心理、价值观等符合共同的价值观念;激励功能――在相信人、理解人、尊重人、爱护人的基础上协调和控制会计人员行为心理、动机,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会计人员的积极性,优化会计人员的行为,会计文化建设在会计事业发展中将发挥深远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会计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现状

近年来企业会计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比如说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已制度化、周期化,为会计人员促进交流、了解最新的会计知识、提高业务素质搭建了平台。各地财政部门财政会计学会每年结合地方经济建设的实际和会计方面的热点问题下达课题、评选优秀论文、促进学术研究氛围、成立高级会计师联合会等组织、加强与社科部门的联系沟通等都对会计文化建设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从经济发展的水平和会计工作的标准来看显然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1.从物质层面来看

会计人员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尤其是基层普通会计人员的待遇比较低;工作环境较差,硬件配套不够,办公设施不齐全等,工作效率低下;会计人员参加学习、培训的机会较少,限制较多;几乎没有精神文化生活。

2.从制度层面来看

法律意识淡薄,制度约束力弱,内部控制不到位;职业道德规范落实不到位,会计行为随意;继续教育管理制度不健全,效果欠佳,流于形式。

3.从精神层面来看

会计人员的会计文化心理复杂,缺乏信念和原则,随波逐流,较多关心个人和小集体利益;缺乏对社会利益的关注;缺乏职业理想和职业规划、职业感情和职业荣誉感,知识面狭窄;缺乏人文修养和文化底蕴;缺乏进取心,得过且过,人云亦云,观念落后,对会计工作的认识还停留在记账、算账、报账上;缺乏市场观念,竞争观念,参与意识不强,普遍存在着求安稳和混日子的心理。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二)原因分析

会计文化建设的现状令人堪忧,究其原因,概括起来大致有:

1.社会环境的影响

会计是社会职业的一种,会计文化产生于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中,会计人员的道德水平与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趋势是一致的,并且受社会道德水平的制约和影响,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都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2.传统会计文化观念的影响根深蒂固

在传统文化中,会计处于从属和依赖的地位,在会计工作过程中,推崇中庸之道,强调搞好内部、外部“平衡”,侧重于人际关系的处理,内耗较大,工作“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小团体个人的伦理重于整体伦理,对长辈的“礼”、“尊”,对朋友的“义”、“忠”大于对会计整体的“忠”,会计人员的价值取向、行为准则、思维方式常常受到政治和权力的影响,表现出法制观念薄弱,随意性较强。

3.会计文化建设的无意识性

会计文化是建立在一定物质基础上的意识形态。它存在于会计活动中,又作用于会计活动,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先进的会计文化控制会计人员逆向选择的道德风险的作用是隐性的,但的确是客观存在的”、“先进会计文化提升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的作用,是间接的和缓慢的,但却是有效的”。但会计活动的管理者、参与者对此缺乏认识,往往急功近利,缺乏主动培育优良的先进的会计文化意识。

4.会计人员自身的素质

多年来,会计人员扮演的是“账房先生的角色”,缺乏独立自主意识,“礼尚往来”使利益交换变成了一种“道德”。“法不责众”的趋同、从众心理,使社会惩罚失去效力。依附与崇尚哲学、明哲保身意识造成了会计人员诚信意识淡薄、谨慎意识不足、职业判断能力低下、思辨意识差、是非观念不强。“师傅带徒弟”的模式导致会计人员举一反三能力、知其所以然的能力普遍偏低。

5.企业文化建设与会计文化建设不同步

一些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尚未意识到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长久发展的作用,还缺少主动培育优秀企业文化的意识。在企业活动中往往表现为:重形式,轻效果;重人情,轻效率;重企业效益,轻社会效益;重眼前,轻未来;重物轻人;重硬件,轻软件;重权利,轻责任;重等级,轻和谐;重物质,轻精神;重竞争,轻合作;分配不公、组织氛围不好、领导者形象不佳等都严重影响了会计人的心理和行为。

三、会计文化建设的途径

(一)政府应大力推进会计文化建设

文化的价值在于它能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庞大的会计大军分布在各行各业,优秀的会计文化不仅可以造就优秀的会计人、成为优秀的企业文化的一部分,还可以通过会计人的努力将优秀的品质辐射、传播到其他社会成员和家庭成员身上,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政府导向对先进会计文化作用机制的有效发挥具有重大影响力。面对会计文化建设薄弱的现象,政府应当出台相关的政策予以支持,为会计文化建设打造一个有利的环境。政府至少可以做好以下几件事:

1.发挥好舆论的导向和宣传作用。通过各种媒体进行专业的宣传,避免出现对于会计职业的纯负面报道造成社会公众对会计产生的消极认知以及避免报道不够所引起的对会计工作和会计职业的陌生。

2.倡导开展丰富的会计文化活动。如开发优秀会计文艺,出版会计普及读物等方式提高社会对于会计专业和职业的认知度,为会计作用的发挥和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3.树立会计职业形象,对会计工作中的先进典型要大张旗鼓地宣传和表彰,在报纸和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上开辟专栏反映会计人的生活和心声。

4.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各级领导对会计工作的重视程度,提高会计人员的待遇,改善会计工作环境,丰富会计人员的文化生活,提升会计人员的职业幸福感等。

5.财政部门应将会计文化建设纳入工作范围之中。财政部门作为法定的会计工作主管部门,履行着监督、检查、服务等多种职能。还应主动承担起营造优良会计文化氛围的重任。具体可做好以下工作:

(1)优化自身的管理行为,提高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为基层组织、企业和会计人员做好表率。

(2)探索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形式,提高继续教育的效果。

(3)探索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途径。

(4)进一步发挥好财政会计学会的作用。

(5)与高校及有关组织联合加强会计文化现象的研究,最大限度发挥会计文化的功能。

(二)教育部门应发挥奠定良好会计文化基础的功能

普通高等教育:做好会计专业学生入学时的专业引导,引导学生对会计专业的正确认知并形成专业认同感,可以通过专业介绍、成功专业人士的报告、优秀会计学者、知名教授的讲座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专业的魅力和会计专业人士的人格魅力,从而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合理的专业课设置、适当的实践安排培养学生的业务能力、行为习惯、精神品质、职业道德意识等。

成人高等教育:应探索成人教育的规律和模式,结合会计人员的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教育、教学及管理方法,扭转他们身上不良的文化积淀,促进会计文化的全面协调发展。

继续教育: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会计人员设置不同的学习内容,不仅要传授最新的专业知识,还要注重背景的分析、发展过程的介绍、最新观念的灌输等。

(三)企业文化是会计文化建设的根基

企业文化的观念、精神、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等,都必然渗透和体现在会计文化中。企业文化的物质基础决定了会计文化的物质基础;企业的制度基础决定着会计规范的执行情况;企业的形象、领导人的风格等影响着会计人的精神风貌、价值取向等。良好的企业环境,科学的经营管理方式,规范的企业制度,正确的价值导向,以人为本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体系,塑造优秀企业形象至关重要。

(四)会计主管应成为企业会计文化建设的精神领袖

会计文化是在会计主管倡导下形成的并为全体会计员工共同认可、信奉、实践和传承的精神财富的集合。会计主管的素质、能力和表率作用极为重要。一种优秀会计文化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主管的思想素质、政策水平、实际经验、价值观念、科学知识、文化修养和能力结构以及开阔的心胸、敏锐的头脑、开拓创新的精神和竞争图强的意识。会计的目标和宗旨、会计价值观、会计人员工作作风、传统习惯、行为规范、规章制度等,在某种意义上说都是会计主管会计观的反映。

(五)会计人员是会计文化建设的主体

会计工作的主体是人。会计工作的质量与会计理论和会计手段革新有密切关系,但最终起作用的是会计人员和会计组织。会计主体的精神状况、文化素质等必然会影响到会计行为的质量。因此会计文化建设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一方面,从社会和企业的角度要坚持理解人、尊重人、信任人、爱惜人的原则,建立一整套促进会计人全面和谐发展的机制。另一方面,会计人必须认清形势,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完善,主动融于优秀会计文化建设的行列中。培养正确的价值观、进取意识、开拓竞争观念、改革创新观念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最终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高尚的情操、廉洁奉公的精神、职业荣誉感、责任感等,与整个会计群体形成强大的向心力、约束力、凝聚力,缔结一个团结同心、真诚合作、和谐默契的团队,为职工、企业、国家当好家,理好财,为和谐社会建设注入一股强大的力量。

总之,会计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会计文化受内外环境和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优秀会计文化的形成必然经历一个缓慢的渐进的过程,因此需要社会各界坚持不懈地努力。

【参考文献】

[1] 刘开瑞.中国传统会计文化的若干特征[J].广西会计,2000(7).

[2] 陈兴述.会计文化论纲[J].重庆商学院学报,1994(1).

[3] 肖艳梅.简论会计文化[J].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学报,1995(7).

[4] 殷勤凡.对会计文化的批判性思维[J].当代财经,2005(5).

[5] 龙云飞.简论会计文化[J].工业技术经济,2001(1).

[6] 王晓兰,等.重塑会计文化理念与职业道德建设[J].中国农业会计,2006(7).

[7] 刘开瑞.企业文化之产生对会计文化启迪[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1(1).

[8] 应薛 .我国会计文化建设的若干问题[J].发展研究,2005(9).

建设论文篇2

一、“新常态”下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现实意义

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立统一矛盾助推了国家政府部门和学术界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伴随着环境保护的不断深入已走过40多年历程,既有理论研究上的贡献,也取得了一定实践探索的经验。然而,面对"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生态文明建设却仍显疲软和力不从心。目前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究其原因虽然有自然和历史的原因,但究其主要原因是近年来经济迅速发展造成资源过度开发。同时也存在改革体制不够健全等原因。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这说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已构成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已成为国家政府层面关注和重视的重要问题。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以来,学术界掀起了讨论构建生态文明制度的新热潮,学者们围绕"什么是生态文明制度?如何建设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怎样的生态文明制度?”对生态文明制度的概念内涵、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理论基础、必要性和紧迫性、构建路径、框架结构进行了全方位探讨和研究,众所周知,不同历史时期和阶段的生态环境问题不同,相应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也应呈显出不同的特点和侧重点。我国经济社会已步入"新常态”阶段,那么,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如何适应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新常态”?这理应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研究必须面对和回答的问题,然而就目前来说学术界还没触及到这方面的研究,不少生态制度还相对落后,重要的生态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内容尚需完善,制度体系有待深入探索和建构。首先,从研究的路径和方法看,现有研究由于缺乏对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的生态制度缺失缺位及凸显矛盾的深刻剖析,因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路径选择有待逐步优化。在研究方法上已有成果大多缺乏逻辑与历史、普遍共性与特殊个性、理论分析与实证调研、横向比较与纵向分析、量化指标考核和本质内容分析、宏观层面和微观层次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其次,从研究的视角和学科看,目前研究视角较为单一,如对经济激励机制的研究大多为针对单一制度的经济学研究,缺乏多视角、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和共同研究,故很多研究结论不免带有片面性和局限性。因此,新常态背景下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新常态”下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路径选择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现实影响深远的实践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新常态”的来临,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也必定会沿着纵深方向发展。首先,在理论层面上:第一,“新常态”下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必将成为学术界研究发展的动向之一。生态文明制度构建如何立足于生态文明建设及环境保护的大逻辑,首要的是必须对生态文明建设地位进行重新定位。第二,应进一步拓展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研究视角,并丰富和深化生态文明制度内容体系。在对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进行研究时,必须摆脱单一的研究视角,加强多学科、多层次的综合分析,开拓视野,借鉴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分析框架。第三,应该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生态公平和环境正义的研究。生态公正和环境正义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理论前提和主要任务,只有重视生态文明制度中的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惯和意识形态等非正式制度的研究和探索,才能实现生态公平和环境正义。其次,在实践层面上:第一,应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研究及研究成果的实践应用。目前对生态文明制度的研究大多是宏观上的探讨,抽象的规范性和理论性研究较多,而从实证角度进行具体制度运行及实效性的研究较少。第二,要加速推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试点实验。以实践为基础,通过实践不断地检视已建立起来的生态文明制度,并进行经验总结,才能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第三,应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出发,加快"创建生态文明制度优先领域”的实践研究。生态文明体系制度建设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工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构建的最终目标就是要依托健全的体系来激励并制约个人行为,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因此新常态背景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显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迫切的实践价值。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特别是以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深刻意义、现实依据和实践经验为依据,以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的生态缺位、法律制度缺失和体制弊端凸显为原由,探索了"新常态”视域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构的基本原则、路径依赖和体系框架。这些研究不仅有助于学界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制度思想,更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搭建了平台,提供研究基础和方法论支持。

作者:夏广毅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建设论文篇3

加强学生党建网络阵地建设,对独立学院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保障人才质量,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独立学院是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办学方面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如何做好在校大学生党建工作、树立他们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在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当今世界,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和平演变的图谋始终没有放弃,国内外“”利用网络作为意识形态的传播工具,在网上大肆散布封建迷信和主义的言论,与我们进行争夺阵地、争夺群众的激烈斗争。网络作为开放的大众舆论环境,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影响越来越大,这就要求独立学院党建工作者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之上,充分发挥信息网络技术优势,开拓学生党建网络工作新阵地,实现工作载体和手段上的不断突破和创新,以提高学生政治思想认识和人才培养质量,从而推进独立学院学生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更好地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2.促进科学管理,保障学生党员入党及后续教育

利用计算机程序建立一套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管理系统,将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基本情况录入到系统中实现党员培训学习、党员发展、党员管理、党费管理、奖惩公示等党组织工作的动态化管理,极大地简化流程,从根本上缓解独立学院党建工作人员不足的压力,也可以大大节约学生党建工作经费,同时,也为学生党员的教育和学习建立了有效的平台,实现了学生党员教育常态化。通过网络化管理,建立长期的学习保障平台,有助于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年级、不同学科门类的学生党员政治生活需求,有助于党组织服务学生党员,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的良性循环机制的建立,真正体现党的先进性。

3.保障党员质量,引导学生端正入党动机

入党学生积极要求进步和政治觉悟不高并存的现象在独立学院学生中表现的特别明显。一方面,他们积极主动关注自己的政治前途,另一方面,又对正统的理论教育和政治活动不感兴趣,从而形成了独立学院学生对待入党问题极为矛盾的精神面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党校校长同志在《求是》杂志发文指出发展新党员,必须认真分析入党动机,严格掌握标准和程序,确保质量,切忌“带病入党”,这就要求独立学院在学生党员发展上严把质量关。独立学院学生个性鲜明,他们更乐于在网络上展示自己真实想法,表达自己的见解,独立学院党建工作者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的开放性、交互性、及时性的特点,全面了解学生个体意识形态上的不确定性,有针对性的积极引导学生提高思想政治水平,端正入党动机。同时,党建网络阵地也为学生党员服务同学、同学监督学生党员提供了重要渠道,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舆论监督作用,促使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时时严格要求自己,有力地保障了学生党员发展的质量要求。

二、独立学院党建工作网络阵地建设的对策

1.提高思想认识,重视网络阵地建设

高度重视党建工作网络阵地建设,注重构建理论武装、舆论引导、文化引领、文明创建的网络思政教育工作机制。学生党建网络阵地建设是独立学院加强党的领导,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客观要求。现代化的学生党建工作离不开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在实际工作中,学院领导要率先垂范,先要从思想上认可学生党建网络阵地建设的重要性,从行动上要带头使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工具,为学生答疑解惑,做好思想疏导和引领工作,深入了解学生所盼所思所想,及时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困难。

2.搭建互动平台,合理整合优质资源

建立以学生党建工作开展为主体的网站和新媒体交流互动平台,进一步整合网站和新媒体优质资源,如开设官方微博,微信、交流论坛等,引导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积极参与,接受再教育。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的不同特点,在党建网络宣传方面要力争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把党建网络阵地建设成一个有血有肉的交互式平台,以此来实现思想的碰撞。在思想引导方面,要注重滴灌渗透和情感共鸣,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达到宣传和教育的目的。在具体工作中,要注重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1)基于网站的工作平台建设

通过网站建立完善的学生党员管理、信息、自主学习、互动交流系统,以组织发展和学生进出为核心建立学生党员信息管理系统。组织发展以学生党员的个人发展为主线,由党员发展、党员转正和党组织关系转接业务流程构成,同时可进行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资料统计和综合查询、资料下载、名册打印、统计分析,从功能上解决了独立学院党建人力资源短缺、节约管理成本的目的,同时也减轻教师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也方便了各层次查询,实现有效监督。

信息系统主要包括“通知公告”“时事评论”“组织发展”“文献下载”等党建相关信息的模块。使网站成为学生党员关心政治、学习理论、提高党性的精神家园和了解党员培养和自身发展的一站式便捷平台。通过网上课堂建立以党史党建知识、理论论坛、视频播放等为主的自主学习系统。建立题库,自动生成随机试卷、自动评卷、成绩生成等功能,方便学生通过自测找出薄弱知识面从而有针对性的加强学习。互动系统包括网上党建论谈、党建聊天室、教师答疑等模块组成,通过讨论式学习,教师与每位学生的智慧就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整个学习群体共同完成对所学党课知识的意义建构。

(2)基于APP应用的党建

网络阵地建设通过建立官方党建微博和官方党建微信、党建QQ群等搭建新媒体平台。使其成为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和党组织进行及时沟通和联系的纽带。建立官方微博利用其信息分享实效性、迅速性、公开性的特点,可以向所有学生公开党建官方微博号,征集粉丝扩大影响力。通过微博140字内的党建短评,并通过WEB或WAP客户终端积极回复学生们的评论和互动提问,进行积极的引导。建立党建官方微信,党建QQ群增加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为好友,通过即时聊天、免费语音信息能够即时的对学生党员、入党积极提出的问题进行针对个体的语音沟通和具有针对性的引导,管理者也能够即时的公示、通知、党组织活动信息等。基于APP应用形成的党建网络阵地不仅增强了沟通和交流,还节约时间、空间、和成本。

(3)完善系统和制度,掌握舆论引导主动权

首先,要构筑一个完善的学生党建工作系统并使之有效地运转起来,其关键是要建立一支既熟悉网络工具和网络环境又具备思想政治工作经验和熟悉党建工作规律的辅导员队伍,这是做好党建工作网络阵地建设的重要的组织保证。其次,要建立和完善由专人负责的党建网站和新媒体平台管理制度,把网络引发的舆论危机的应对作为学院危机管理的重要内容;建立常设网上舆论动态调查机构,对网络思想动态进行实时监控,掌握大学生思想状况,尤其是网络“隐性”群体的最新发展;完善舆论危机的信息收集、危机识别、发展预测、决策和处理等工作环节,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将舆论危机处理在萌芽状态;健全及时、透明、公开的信息机制,以具有公信力的权威信息媒介来引导大学生对信息的正确获取。通过各种网络平台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引导工作,努力将网络舆论的负面影响减小到最低点,树立学生对党的正确认识。

加强独立学院学生党建网络阵地建设,就是要使互联网成为向学生群体展示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成就的重要阵地,成为推动独立学院学生党建工作开展的重要平台。

建设论文篇4

分形作为一门新兴的科学,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现阶段还主要停留在对分形的基本特性(如分维、自相似性和分形的生成等)和分形的美学特性的借鉴。具体表现为对建筑表皮设计、建筑空间布局和建筑审美评价三个方面。

1.1分形在建筑表皮设计中的运用

将分形理论应用于建筑的表皮设计是最为直接、也是最为简单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容易造就出奇特的、富有美感和艺术张力的建筑及其形体,它在模仿自然形态的时候容易使人产生相应的联想和想象,同时也能够很好的与外部环境相融合,产生与环境协调的建筑形态来。分形理论的来源本来就是自然界中的奇妙复杂的事物,这些事物在自然中产生,拥有自然赋予的天然魅力。建筑的外表皮就如同自然界中的各种各样的形体的表皮一样,是表达建筑外在情感的最直接面,模仿自然形体的特征并将之附着在建筑上,既可以付之于建筑一种亲近自然的美感,与周边自然环境想协调,同时又可以增加建筑的亲和度,使人们在观赏建筑的时候既轻松又愉悦。比如东京Tod`sOmotesando大楼的外表面,采用了仿树枝分形的外墙,虽然较一般树木的尺度偏大,但是作为建筑的外墙面,白色的质感和树枝的形体给人轻松的视觉观感。此外,运用分形设计的建筑外表皮可以造成奇特的、强烈的艺术张力,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位于英国的康沃尔的伊甸园工程,由格里姆肖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它的外在形体就借鉴了水滴的形态,由一连串逐渐变大或者变小的水滴连续的沿一条曲线排列,每个形体内有不同的功能。水滴表面又有多个六边形的膜结构,内部充气,整个形体看上去晶莹剔透,具有极强的艺术美感,同时又与周边的山体环境取得和谐。

1.2分形在建筑空间布局设计上的运用

将分形理论应用于空间设计,一般的方式是模式组织,按照某种构成形式或功能要求,将空间规则有序地排列,从而形成秩序。分形的内在结构是自相似的,并构成嵌套关系。这种层级的嵌套关系从整体到局部,再到细节上得到很好的体现。而在建筑空间布局设计当中,这种嵌套关系也被广泛的利用,因为建筑本身就是由建筑形体中嵌套各种功能的大空间,大空间中嵌套小空间,小空间中分隔更小的空间,再在其中布置各种器具以供生活。而在组织空间的过程中所采用的走道式、穿套式、大厅式或者单元式等手法,正是分形理论中的反馈因素,通过组织方式反馈空间组织的合理性。大小空间的相似性和各种简单组织规则的叠加组合,就演绎出了建筑空间的复杂性。而这正是分形理论运用于建筑空间布局设计的具体体现。以日本新宿公园大厦为例,其宾馆客房与卫生间构成居住单元,再由居住单元通过走到排列组合成客房标准层,而后由多个标准层和其他功能层(如餐饮、设备等)纵向组合成酒店的立体结构,最终发挥酒店的服务功能。按照某种构成形式或功能要求,将空间规则有序地排列,从而形成秩序。分形的内在结构是自相似的,并构成嵌套关系。这种层级的嵌套关系从整体到局部,再到细节上得到很好的体现。而在建筑空间布局设计当中,这种嵌套关系也被广泛的利用,因为建筑本身就是由建筑形体中嵌套各种功能的大空间,大空间中嵌套小空间,小空间中分隔更小的空间,再在其中布置各种器具以供生活。而在组织空间的过程中所采用的走道式、穿套式、大厅式或者单元式等手法,正是分形理论中的反馈因素,通过组织方式反馈空间组织的合理性。大小空间的相似性和各种简单组织规则的叠加组合,就演绎出了建筑空间的复杂性。而这正是分形理论运用于建筑空间布局设计的具体体现。以日本新宿公园大厦为例,其宾馆客房与卫生间构成居住单元,再由居住单元通过走到排列组合成客房标准层,而后由多个标准层和其他功能层(如餐饮、设备等)纵向组合成酒店的立体结构,最终发挥酒店的服务功能。更深一层次考虑建筑在城市中的布局,其实也是与建筑空间布局相类似的。由多个不同体积、功能、表情、形体等的建筑单体排列组合成为城市的某个片区,再由多个不同大小的相似片区组成城市的区域,而后通过道路的联系等最终形成城市。分形在建筑空间布局上,乃至在城市设计与研究中的运用前景是广阔的,值得深入探讨挖掘。

1.3分形在建筑审美评价上的运用

从贝伦斯到勒•柯布西耶和密斯,现代建筑设计产生的早期还是对欧式几何的运用为主,考虑传统的结构规律和美学法则,诸如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对比与和谐等。而分形引入了一种新的美学概念,即“分形美学”。冒亚龙和何静堂的《分形建筑审美》一文中将其归纳为自相似的嵌套对称(如树木的年轮),分形曲线的相似美学(如鹦鹉螺的纹理),不规则自然美的属性(如沙漠表面的自然纹路)和奇异美学形式(如Mandalbrot集的分形图形)等四种,并结合建筑审美特性,提出了“分形建筑美学”的概念。无疑这是将分形运用在建筑审美上的一大开拓。这里不作赘述。

2分形建筑设计手法

将分形运用到具体建筑设计当中,需要一定的处理手法的介入,如之前提到的空间的嵌套就是其中之一。这里还要提到几个具体的运用手法,以供借鉴和参考。首先是层级并置,就是将各种大小不同、功能各异的空间通过一定的组合方式,按照一定的层级关系嵌套并置在一起,使建筑空间既自然组合又井然有序,满足功能和审美的需求。空间与空间之间可以是简单的复制链接关系,也可以是较复杂的穿插。而运用分形理论的简单原则却可以形成复杂有趣的空间组合。一个良好的例子就是A•阿尔托的沃尔夫斯堡文化中心。建筑平面的一边是由五个大小不同、方向各异的扇形空间排列在一起形成的,而这五个不同空间又统一于右侧大的扇形当中,再与其他的空间通过走道等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生动的、富于变化的建筑。其次是仿生与拟态,分形源于对自然复杂形态的思考,因此还原建筑形态于自然中的形体也是建筑设计的一个方向。但是仿生的运用也有不同的方式,比如对自然外在形态的模仿,也有对生物内在结构的模拟,或者是对生物功能的思考等等方面。例如,中国古代建筑中的斗拱结构,正是对树杈结构的仿制与模拟。相同或者相似结构的逐层叠加或生长,构成了结构上的分形特性。第三种手法被称为动态,事物本身是不断变化着的,建筑也是这样。在建筑设计中引入动态概念的设计手法,是运用分形理论于建筑中的一个突破。分形的产生是一个由简单原则到复杂结构的动态变化过程。运用动态的设计手法,能够造就奇特的建筑形体感,打破传统建筑水平式的状态而给人一种动态的存在感。当人们在建筑外部或者内部走动的时候,会发现建筑不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跟随视觉在不断地变换形体,仿佛是“一个活的生物”一般。当代著名女建筑师扎哈•哈迪德的建筑就是动态建筑的代表。最后一种手法是分切,即将一个面不断地按照一定的分形结构逻辑细分,把一个规则的形体层层深入的分切的过程同时也是对外传递和表达自相似特征的过程。这种手法多用于建筑的表皮设计当中,例如墨尔本联邦广场周边的建筑立面处理,就采用了分切的手法,使得建筑表面零而不乱,看似不同而又彼此相似。给人深刻的印象。

3结束语

分形理论是一门新兴的科学。分形理论的引入为建筑设计开拓了新的疆界,为建筑设计的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是建筑设计的强有力的工具。首先分形理论本身具有传统欧式几何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为建筑设计提供新的图形设计方法和手段,使建筑形体设计超越传统,表达出新意;其次分形理论是结合自然的,给建筑设计带来有机的设计构思,合理的运用,能够使建筑更加生态,促进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协调;而分形美学也为建筑审美提供了科学理性的手段和评价方法。建筑设计本身是一个开放性的、综合性特别强的专业。分形理论是一门理性的学科,它与建筑设计的非理性因素相碰撞,必能产生出灿烂美好的火花。

建设论文篇5

应铁道部邀请,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吴良镛等23位专家组成的学术委员会,于10月30日至11月1日在江苏南通参加了2007年中国铁路客站技术国际交流会。专家中,包括了13位国家建筑设计大师和一位国家结构设计大师。

吴良镛认真听取了铁道部副总工程师郑健对功能性、系统性、先进性、文化性、经济性“五性”原则的阐述,赞许为“分析得非常细,也非常周到”。从建筑学家的专业角度,他尤其看重其中贯穿的以人为本的理念,空间是公众使用的空间,效率是客流使用的效率。

根据对世界趋势的长期追踪,吴良镛把中国铁路客站乃至整个铁路的大发展放到了国际背景下。他指出,从西方城市20世纪的发展来看,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美国为代表,汽车和高速公路发展得非常迅速,超过了铁路的发展。当时航空事业也迎来积极的发展,在建筑设计方面,一些著名的航空港印证了这种发展。

然而这样的局面后来在思想界引起了反思。从交通的战略发展看,人们发现,高速公路占用的土地太多,并且密集的大运量的汽车交通也浪费了大量的能源。因此,许多国家开始重新思考有轨交通的利用和发展。包括美国在内,目前的发展都呈现出铁路复苏和回归的新趋势。

铁路的大发展必然要求出现一大批经典的客站。正是基于此,所以吴良镛觉得此次铁路客站技术国际交流会的意义非常重大,“应该引起中国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界对铁路客站的重视”。

“十一五”铁路客站规划的总体布局是,建设6个枢纽性客站系统和10个区域性客运中心,还将建设548座铁路客站。这让建筑设计大师们非常钦佩并深感欣慰。吴良镛指出,这将给城市的面貌和人们的生活带来重大影响。

国家建筑设计大师张家臣说:“新建或扩建500多座大小客站,我觉得,这是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这不是偶然的,因为每个城市都在向现代化、国际化这个方向努力。

他查阅了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的评价标准,第一条是完善的基础设施,第二条是高质量的生态环境,第三条是高工作效率,第四条是高水平的生活质量。“我们的客运站至少占了两条,属于基础设施,属于高工作效率。”张家臣笑着说,铁路客站的重要性不言自明。

作为广受好评的拉萨站的主要设计者,国家建筑设计大师崔恺梳理了中国铁路客站的流变:“100多年前,一幢幢西洋式的洋楼和车站成为西方文明的象征。1949年以后,民族复兴的精神也反映在铁路客站的建设上,现代化的建筑功能、技术,与民族形式的精心组合,成为了那个时代建筑文化的历史见证。改革开放20多年来,经济的腾飞、思想的解放、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际交流的不断扩大,为今天正在如火如荼快速推进的新一轮铁路建设赋予了更广阔的时代意义。铁路路网的扩大,各类线路间互换的要求,开放性、集成化的候车功能要求,新的管理方法、服务理念、技术可能性,都使铁路客站从建筑形态到空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他认为,新客站不仅是城市的门户,也是城市发展的新项目,成为城市的新地标。以这样的角度看车站,其重要性不仅在于轨道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带动作用,更在于其形式对于城市特色的诠释。

国家建筑设计大师何玉如首先代另一位大师唐玉恩说了参观新客站后的观感:“看完以后是出人意料的好”,而他本人“也是同感”。他说,中国的铁路客站这几年上了一个很大的台阶,这跟铁路运输,以及其他的经营管理等方面都有关系,“我们过去说望洋兴叹,现在应该让他们望中兴叹。

铁道部提出的打造百年不朽的客站的思路,引起了何玉如的共鸣。他提出,像这样的精品意识,不仅铁路客站需要,整个建筑规划设计界都应该具备。

铁道部从上到下,为了一个工程的建设,能够从部长开始,一直到基层的监理系统,协调高效有序,这种“科学性”给国家建筑设计大师黄星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使他对大规模客站建设“整个这么量大面广的设计能有一个有效的掌控”充满了信心。

他表示自己还有一大收获,那就是发现,从部长到具体经办者,谈的都是细节。“这个细节真是非常不容易。”他结合自己在日本等国的经历,希望从设计者到管理者都要注意诸如指示牌等人性化的细节。

国家建筑设计大师刘力充分肯定了铁道部鉴定中心在客站规划与建设中所起到的核心作用。他开始不理解,铁道部设一个鉴定中心干什么。以他的经验,其他一些部委,“他们那里对设计的控制,基本还是就事论事,或者叫就工程论工程,没有像铁道部这样专门设一个机构,而且部长亲自提出以人为本,要用‘五性’的要求控制全国的客站设计”。参观了新客站,并听取了详细介绍后,他觉得自己理解了,“你们这些设计,我觉得虽然程度有不同,有的稍微好一点,有的稍微差一点,但总的达到了一个水平,这应该就是鉴定控制的结果。”

刘力说,以人为本不是简单的口号,需要建筑师做很多很细致的工作才行。比如在设计的时候,台阶多高、栏杆多高、间距多少,什么时候高、什么时候低,这些都要充分考虑到人的因素。“我们强调人性化,并不是要奢华,而是要为旅客考虑周到。”

国家建筑设计大师黎佗芬最后总结道:“通过这次会议使我们深受鼓舞,大开眼界,这是大家的共识。部长的思路、以人为本的‘五性’原则,大家都很赞赏。希望通过这样的研讨,把我们的铁路客站建得更符合时代精神,更可持续发展,更以人为本,方向更准一些,更理性化一些。”

当前,中国铁路客站建设以崭新的形象,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世人展示了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的令人振奋的前景。通过此次交流会,学术委员会诸位专家在高水平的讨论中形成共识:大力推进铁路现代化、大量建设新型客站的战略决策,完全符合客观规律,学术委员会表示钦佩并深感欣慰,认为这将大幅度提升铁路客运能力,促进以铁路为骨干的综合交通体系的完善,并带动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的发展。

建设论文篇6

2001年1月,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不仅正式使用了“政治文明”的概念,而且把它同“精神文明”并列起来。十六大报告进一步将三个文明并列使用,表明我们党已从对文明的两分法发展到三分法,既在社会文明系统中为政治建设、民主政治定了位,又理顺了它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对我们中国人来说,从“五四”前后先进人士想超越前人制造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机械割裂与绝对对立,举起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到我党进入新时期后提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要搞好,再到本世纪初正式使用“政治文明”,提出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前后经历了一百年左右的时间,是多么来之不易啊!

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理论创新

十六大报告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增加了“政治文明”,又用很大篇幅论述了“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文明”与“文化”究竟有什么区别呢?“文明”与“文化”在中西文里是两个不同的词。但英国泰勒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称:“文化或文明在人种志学中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伦理道德、法律、风俗和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任何其它能力和习惯。”这里“文明”与“文化”指同一对象,同我们说的“精神文明”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差不多。英国马林诺夫斯基上世纪30年代出版的《文化论》,主张把“文明”与“文化”区分开来:“文明”专指“较进展的文化中的一个特殊方面”。“文化”则包括“器物,货品,技术,思想,习惯及价值”,直到“社会组织”,即从物质到精神的广义文化。美国克罗伯和科拉克洪1952年发表《文化:一个概念定义的考评》,在考察100多种文化定义后认为,“文化存在于各种内隐和外显的模式之中”,“包括他们制造物品的各种具体式样”,强调文化“基本要素”是传统思想观念特别是价值观。我国《周易》中的“天下文明”指国家和社会的面貌“有文采而光明”。古籍中的“文化”含文治与教化的意思。发展到今天,“文明”和“文化”一般都有物质的和精神的两个方面,因而也都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用法,其中狭义指精神、思想方面。“文明”和“文化”既可通用,又有区别。讲区别时,“文化”侧重指经过人类加工制作的东西。如石器是文化,石头却不是。西方源于拉丁文的“文化”一词,原指人对土地的耕耘和对植物的培育。“文明”则侧重指文化的进步方面,是相对于“野蛮”而言的社会的进步状态。如人群都有文化,但不一定有文明。西方源于拉丁文“文明”一词,意为公民的、有组织的。18世纪法国的百科全书派用“文明”一词表达对未来社会发展高级阶段的向往。19世纪德国学者却称社会的精神成果为文化,物质成果为文明。这种用法在马恩著作中也可找到。美国学者摩尔根1877年发表《原始社会》,将文明阶段提前到从使用文字开始。恩格斯把蒙昧时代、野蛮时代称为“史前各文化阶段”,而将有文字有商品生产和阶级剥削的社会(从奴隶社会开始)称为文明时代。现在人们已将社会发展取得的先进成果都纳入“文明”一词。十六大报告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增加“政治文明”,就是要实现物质、政治、精神的协调发展。这三个“文明”都是从社会进步意义上使用的。只有先进生产力、先进政治、先进文化,才能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性。这是对社会“文明”认识上的加深。报告中讲的文化建设,是狭义文化的意识形态文化建设,即精神文明建设。

我们现在讲的“政治文明”同西方讲的“政治文明”或“政治文化”有什么不同呢?报告讲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有借鉴更有创新。当今国际上讲的“政治文明”,是指人们改造社会所取得的政治成果的总和,通常表现为人们在一定社会形态中关于民主、自由、平等、解放的实现程度。1986年,党的第一个精神文明建设决议中已明确指出:“在人类历史上,在新兴资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斗争中,形成民主和自由、平等、博爱的观念,是人类精神的一次大解放。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资产阶级的这些观念,又同它们有原则的区别。”我们的“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政权条件下的新型政治文明,其名称和内涵都有质的不同。国际上讲的“政治文化”通常指人们的政治信仰、政治态度、政治感情及基本价值观的总和。1996年说:“我们讲的政治,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他指出“政治包括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纪律、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又强调“领导干部在原则问题上要旗帜鲜明,要注意分清一些基本界限。比如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同私有化的界限,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议会民主的界限,辩证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界限,社会主义思想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界限,学习西方先进东西同崇洋的界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同消极颓废生活方式的界限,等等”。如果再加上我们党一贯坚持的四项基本原则和理想信念教育等等,所有这些表明我们虽然没有在党的最高文献中使用“政治文化”一词,却在这方面有自己的特定内容和要求,是可以作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的。

十六大讲的“政治文明”是不是从我党原先讲的“精神文明”中另列出来的呢?看来不好这么解释。1979年9-10月“讲话”、邓小平“祝词”分别提精神文明建设时,都先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再讲精神文明建设。后者是不包括前者的。十二大报告第三部分“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解释“改造社会的成果是新的生产关系和新的社会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就是物质文明……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人们的主观

世界也得到改造,社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得到发展,这方面的成果就是精神文明,它表现为教育、科学、文化知识的发达和人们思想、政治、道德水平的提高”。这里精神文明中的“思想、政治、道德水平”显然属于意识形态,它是同“生产关系”和“社会政治制度”分列的。十二大报告第四部分“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不仅将“社会主义民主”单列,而且说“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我们的根本目标和根本任务之一”。可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一范畴中,一开始就不包含十六大报告所讲的“政治文明”的有关内容,因而从“广义的精神文明”中不可能另列出一个“政治文明”来。何况“精神文明”已是相对于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文明”而言的狭义“文明”,说它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更使人不好理解了。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是我党使用我国由来已久的提法而又赋予了新义,人们对它有各种解释,这是不难理解的。历史唯物主义将社会生产分为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两大方面。前者生产人类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后者生产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文学艺术、科学和哲学等精神产品。马克思有“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物资生产资料”和“精神生产资料”,“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等提法。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各所取得的积极成果的总和,不就是我们说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以及对文明两分法的由来吗?但是社会结构、社会生活却复杂得多。马克思说:“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马恩选集》1995年版第2卷第32页)物质文明同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和经济关系紧密相联。精神文明同精神生活和观念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文学艺术、哲学等意识形态)紧密相联。政治文明则同政治生活和政治上层建筑紧密相联。政治上层建筑在阶级社会指政治法律的制度、组织和设施,包括政党、政权机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其中国家政权是核心。依据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原理对社会生活、社会结构的上述划分,后来被简称为经济、政治、思想(理论或意识形态文化)三大方面,这正是对文明采用三分法的由来。从两个文明发展到三个文明,不仅反映我党对社会文明认识的深化,而且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需要。在两个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的今天,只有进一步发展民主政治,建设政治文明,才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三、建设政治文明有新思路新举措

十六大报告提出,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对比十五大报告“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部分,可以看到十六大报告“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等相关部分,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提出了许多新思路和新举措。如“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等几个大项,都是新增加的,不仅很有高度,而且抓住了根本。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时,从“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开始,重点放在扩大基层民主和党内民主,说前者“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后者“是党的生命,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又根据这些年的经验增写了完善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扩大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的试点等。这些都是切合广大人民和广大党员心意的。在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方面,抓住了决策和执行、选人和用人两大环节,提出实行决策的论证制和责任制,干部的任期制、辞职制和责任追究制以及政务公开制等。这些都是行之有效或切实可行的。在健全法制方面,强调党依法执政,政府依法行政,干部依法办事,司法人员执法公正,增写了“党员和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成为遵守宪法和法律的模范”。

报告对执政党、人民和法治三者关系的表述,比十五大更精确。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并指出“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在党的建设部分新写了“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又吸收代表意见,在定稿时增加了“正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特别是要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等内容。这些对于建设政治文明都具有现实针对性和理论指导性。

四、政治文明建设要走自己的发展道路

十六大报告讲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时,强调“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这是至关重要的。我们知道有些国家由于把改革变成“改向”,照抄西方一套,有的毁于一旦,有的导致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某些书籍和文章一讲政治体制改革,就首先要改掉“执政党在国家政权之外另设相应的机构”的“权力结构”;一讲法制和法治,就说一切人订的法律之上还有时时处处适用于每个人的普世法律,根本否定国家和法的阶级性和历史性;一讲发扬民主,就宣扬不分社会性质和不顾具体国情的“一般民主”等等。报告的上述论断,实际上就是对这些做法和观点的正面回答。报告提出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前提,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而在民主、法制、人事制度和权力制约等具体举措方面,既总结了我国的成功经验,又借鉴了国外的有益成果,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和中国特色。报告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自己选择的政治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将坚定不移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推向前进”。这里使用的“政治发展”一词,就是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的一例。“政治发展”这一概念和有关的“政治发展理论”,是上世纪50年代后由西方首先提出的。有的学者宣扬政治发展就是政治现代化,不发达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趋向西方的国家模式才是“积极发展”,否则就是“消极发展”。我们党始终坚持我国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我国的政治发展绝不是照搬西方政治模式的“政治现代化”,而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情况相结合,从中国的历史和经济条件出发,走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我们从十二大起就首先正式使用“政治体制”的概念,坚持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绝不搬西方的三权鼎立、多党竞争、轮流执政那一套。我们讲的民主、法制和法治国家,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一切冠以“社会主义”一词,以示与西方有根本区别。实践证明,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我们才能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不管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才能巩固和发展报告中说的“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才能在当前国际风云变幻,世界很不安宁的大环境中,出现“这边独好”的社会稳定和“一枝独秀”的经济增长。

建设论文篇7

作为文化高地,东城区学校文化建设资源基础得天独厚。东城区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拥有大量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文化资源。除了拥有举世皆知的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等大量的文化场馆外,这里的街道、庙宇、民居、古树乃至一件雕塑的背后,都可能隐藏着一段悲壮的历史或动人的故事。这里是一个巨大的文化沙龙,人才荟萃,在不同的学校里,无数名人大家与普通学生亲密接触,共同演绎教育与受教育的人生经历,不断地积累和叠加学校文化的高度和厚度。这种多彩厚重的文化底蕴、审美渊源以及海纳百川的文化胸怀是东城区学校赖以为骄傲的基础与起点。

例如,方家小学以老校长老舍为豪,将京味文化、国学文化纳入学校文化建设;166中学以老校友冰心为荣,命名文学班、文学社。文学评论家孙武臣讲起自己在北京第二中学学习情形时非常骄傲,“张天翼、严文井、刘厚明、谢添等大家都曾为我们讲过课,著名文艺理论家萧殷还为我们评点作品。最自豪的是我们去邀请老舍先生,就在他的散文《养花》里所写的那个小院,他幽默地说:‘鲁迅文学社请我,不敢不去呀!’校领导得知,就扩大为全校师生聆听老舍讲课了。那时二中只有一片露天空地作为会场,我在五月的阳光下,记住了大师两句让我终生受益的箴言:‘即使不走文学之路,也要爱文学,因为文学使人性走向完美;要是走文学之路,就要追习经典,否则走不远。’我的文学梦从这里起飞。”从中可知,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对学校文化创建的重要影响。

二、理念面:明确文化使命,实现文化转型

东城区学校在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实现着内在的学校文化转型。学校是人类文化的形式,其价值是传递、选择和创造人类文化,是为建设和谐社会培养和谐的人。学校本身是文化的组织,它的文化使命在于培养人,引导人的自身革命实践与社会革命实践的和谐统一,促进人的社会化,推动社会辩证发展。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变革与发展的原动力,它影响着办学思想、教育理念、人才培养。学校要完成适应新时期发展所提出的新文化任务,唯一的出路是参与到社会新文化的构建中,按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时代的精神,构建超越现实的新学校文化。

在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东城区各学校已经实现了教育教学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整体变革。这样一种整体变革,建立在一种核心价值观的支撑之上,并由此建立学校教育教学的新基准、新规则和新秩序。那就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核心价值观,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新理想和新追求,也成为区别于以往的学校文化建设的精神分野。许多校长在不同场合的表述中,都包含着以下内容:超越“知识本位”和“学科中心”,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学校文化;超越“权威主义”和“普遍主义”,形成“合作”“对话”“创新”的教学文化;超越“刚性的”“静态的”“封闭的”课程与教学,形成弹性的、动态的、开放的文化品格。

三、主体面:尊重文化主体,发挥人的创造性

东城区中小学教师普遍感到在学校中受到尊重。教师既是学校文化氛围的感受者,也是学校文化的创造者,他们对学校生活的直接感受是学校文化最直观的体现。创建和谐的学校文化氛围是东城区多数学校的自觉选择。

在实地考察的学校中,第五中学分校的王老师就将其所在的数学教研组办公室比作“家”。她对办公室里的其他成员充满真情:她盛赞和蔼可亲的杜老师深厚的师爱,敬慕被校长称为“颇具大将风度”的姚老师的工作经验与方法,欣赏真诚善良的李老师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假期写信赠书的行为。她将第五中学分校比喻为和谐美满的大家庭,感受快乐,体验收获,饱含爱意。史家小学卓校长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明确提出“和谐教育”的理念,倡导人与人、人与知识、人与自身、人与社会的全面和谐,并且获得广大教职员工的普遍认同,为营造和谐的校内人际关系、促进学校发展创造了广阔空间。

四、方法面:探索文化路径,倡导特色发展

作为文化路径,东城区中小学校有着特色发展的选择与定位方法。虽然东城文化积累有其自然的历史成因,但东城区中小学校对学校文化建设路径的选择与定位则往往包含着许多主体建构的积极动因,离不开校长们的主动选择与定位。比如:府学小学充分挖掘和利用建校638年的历史,倡导传统文化和现代教育相结合的办学理念,形成学校文化;东四九条小学的科技教育和四小的美育都被聚焦扩展,从而将特色深化、发展,培育为学校文化;特殊学校针对受教育群体的特殊性,提出“有爱无碍、教育康复、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并体现于具体细致的工作之中,从而发展建设其独特的学校文化。各校办学特色及风格的形成,促进一大批“窗口校”“特色校”建设的路径选择,有力推进了东城区各校的学校文化建设与创新,为力求实现“让每一所学校都精彩”的美好愿景做出了重要贡献。

其实,特色是学校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核心价值与附加价值的统一。因为学校自身发展的历史不同,教育对象的来源不同,改革切入点不同,个性追求不同,附加的价值取向也有所不同,这都充分体现了学校发展中的价值认同与文化选择。这种学校文化的特色,会渗透于学校办学理念、生活方式、教学方式以及其他行为方式之中,成为学校师生成长的文化生态特征。但寻找学校发展的特殊路径也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既需要全盘统筹的前瞻性思维,也需要发展过程中的不断磨合与碰撞,甚至出现一段时间的摇摆不定。例如,某学校在发展武术特色的办学理念时,三任不同的校长的态度并不一致,虽然现在建立习武画廊,崇尚武学国粹,但由于缺少师资,生源混杂,依然存在一定困难。

五、结构面:理解文化结构,实现系统内化

东城区学校文化建设有一个清晰的理论框架和运作模式。美国文化学者克莱德·克鲁克洪指出:“文化不仅有其内容而且有其结构这一事实,现已获得普遍的认识。”作为社会亚文化的学校文化也同样不仅有内容而且有结构。从深层到表面,从具体到抽象,东城区在指导学校文化建设时提出以师生共同价值体系为核心的学校精神文化、以教育质量保障为根本的制度文化建设、以营造浓厚教育教学氛围为主题的物质文化建设3个结构层次的工作举措,并且指出这3个层次“紧密联系、相辅相成”“学校文化建设必须以精神文化为核心,以物质文化建设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重点,系统地、分层次地抓落实”。从四次教师集中访谈中,研究者发现,除个别教师外,几乎所有访谈对象都共同认为学校文化分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3个层面,并由此切入认识所在的学校文化及其建设过程。由此可见,东城区学校文化建设的结构框架在实际垂直层级传播中的效果及其对实践的影响。

其实从这3个层面来看,东城区学校文化建设都已初见格局,无论是普通校、规范校、窗口校,还是特色校,都有其基本精神体系的构建、制度的建设与硬件环境的完善。但它们的差别则在于其学校文化的先进与否。只有建设和谐的学校文化体系,以先进的教育价值观为核心,认同学校教育理念、学校精神等,在学校的规章制度下和谐相处,相互体谅、关心,努力实现学校的组织目标,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效益才能提高,每个成员的充分而自由的发展才有可能。学校文化应该是经过提炼整合社会先进文化而形成的独特文化,必须根植于民族先进文化的土壤中,应该通过特定的学校历史典范及其他“符号”特征表现出来。“文化由被产生的一切事物构成,它能够维持和具有符号方面的经验。”我们不能简单地把“标语上墙”“知识上墙”看成就是学校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建设,还是应该警惕形式主义文化的物质化,防止将制度完善本身作为制度文化本身,真正将学校文化落实在科学教育理念对学校生活的全方位渗透细化之中。

六、目标面:铸造文化品牌,共享文化成果

东城区拥有学区化管理、蓝天工程等许多优秀的教育文化品牌和优质学校品牌。通过构建学校主流价值观,实施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东城区教育改革的巨大变化,备受社会关注与好评。学区化管理使硬件、软件、课程等资源达到共享和深度开发,蓝天工程“创建没有围墙的校园”,为成长中的孩子们提供了培养健全人格、品性的广阔天地。东城区的“学区化管理”“蓝天工程”“教育综合评价”“名师工程”等教育改革的措施和理念正在向全国辐射。

在东城,许多中小学校长都自觉地将学校文化建设作为立校之本,走文化铸校之路。例如:北京市第二中学校长就多次强调“要用文化来包住钢筋水泥,体现文化育人的理念,达到空气养人的目的,就像一个大森林一样是天然的氧吧,人进去之后很舒服,氧气充足、空气新鲜,对人是一种滋养”。第二中学的“教师博物馆”“学生博物馆”“古籍馆”“国粹馆”等文化设施都实实在在地向学生开放,这份特有的文化滋养,在成就师生的同时,也培育了第二中学特有的文化品牌。国子监中学“用教师健康的心理呵护学生稚嫩的心灵和健康的人生”受到总理的肯定,他们“不言学生差,积极想办法”“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让每个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办好不选择学生的学校”,既展示了一种博大的教育精神,也成为一种风格、一种品牌。在国子监中学,一系列创意活动如阳光共享、阳光驿站、阳光谈话室等,不同楼层的不同主题,如我与自然、我与艺术、我与社会、我与科技等,都把学校文化建设与学生健康成长紧密结合起来。

[摘要]学校文化建设是一个综合工程,学校文化建设需要一种整体推进的观念和策略模型。依据文化发展理论所涉及的三对要素,学校文化建设的六面体模型包括材料、理念、主体、方法、结构、目标诸多面向。这要求学校文化建设做到:挖掘区域文化资源,发挥区域文化优势;明确文化使命,实现文化转型;尊重文化主体,发挥人的创造性;探索文化路径,倡导特色发展;理解文化结构,实现系统内化;铸造文化品牌,共享文化成果。

建设论文篇8

为制定有效的管理方法,首先需要对影响工程建设价值的因素进行分析。本项目拟采用新工艺新技术,主要目的是提高使用功能、降低建设成本、缩短建设周期,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同时期望达到节能、节材、减少环境危害等环境效益目标。然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能否达到上述期望目标从而为工程建设增值,仍然受到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通过研究分析,可能导致本工程建设项目价值低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1)对新技术缺乏了解:新的产品、新的工具、新的方法在不断涌现,要求每一个人都对专业领域的所有新技术都及时掌握和应用是不现实的。因而某项设计不够经济或技术不够先进也是正常的。

(2)缺少必要的专家支持:科技不断发展,技术逐步细化深化复杂化。各种不同的项目需要相应的专家来支持,不同的专家熟悉的领域和专长不同。在遇到特殊问题而缺乏相应专家的情况下,通常会回避矛盾,避免冒险,采取偏于安全的设计方法以致造成浪费。

(3)进度要求紧迫:由于设计工期紧迫,工作量大,设计人员不可能有足够时间进行多种方案的对比,无法进行设计优化,在许多条件不明确的情况下进行设计,因此设计人员不得不预留出相当的余量以满足后期的不确定性要求或其他变化。同时,由于部分内容的优化设计会给设计及相关人员增加大量工作量,管理上又缺乏对设计创新和优化的激励,这种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设计者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习惯性思维的影响:在建设项目设计中,设计人员的设计思想也有很强的习惯性。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采用以往条件下成功的方法来解决当前遇到的问题,不一定是最合适的。

(5)沟通不充分:在项目设计开始以前,要明确项目的各项具体功能要求,是一项艰巨而繁琐的工作,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而很可能会出现因为沟通不充分导致设计人员理解出现偏差的情况。如果设计人员对客户的需求理解得不充分不准确,则很难设计出令客户满意的作品。

二、项目管理方法及措施

结合上述对建设项目价值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项目管理部提出了具有较强针对性的管理方法,这一方法包括七个主要组成部分:

(1)成立课题小组,明确分工:成立专项课题组,明确人员组织及工作分工,有利于各项工作的积极有序开展。

(2)协助设计院对新技术进行详细了解,并取得专家的技术支持:为使设计院对新技术有充分的了解并能在设计过程中得到技术支持,课题组多次联系相关专家为其解答技术难点,并提供成功案例供设计参考。

(3)组织设计院与用户进行充分沟通,了解需求:烟叶仓库采用传统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板结构时,在应用中有诸多缺点,如:凸出顶板主次梁较多,不易清扫,各种管道安装受到梁的限制;按常规建设五层仓库的建筑高度将大于24m,需增设喷淋消防系统,增加投资;施工周期长等。组织库房使用部门与设计院进行充分沟通,提出改善上述缺点的诉求。

(4)实地考察:组织设计院到贵州省已建成或正在建设的类似项目进行实地考察,使设计院充分了解现场施工情况、模盒制作情况以及后期使用情况等,为本项目的设计提供实例参考。

(5)收集整理信息:整理用户需求、现场勘查报告、实地考察相关资料、新工艺所用模盒的技术说明、价格、质量等,在初步设计阶段提供给设计人员以便其有充分的时间理解、消化。通过竞争机制确定预制模盒的供应厂家。

(6)对设计院提交成果组织专家论证及审查:组织设计院在初步设计阶段充分论证预制空心模盒现浇楼盖新工艺的可行性。在初步设计完成后,课题组组织省专家对初步设计文件进行再次论证。施工图完成后,交由省建设厅设计质量监督站审查。

(7)聘请第三方设计院对成果进行验证:为满足技术经济分析,确保成果的权威性、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分析的准确性,委托第三方设计院对烟叶醇化库采用传统梁板结构和新工艺预制空心模盒现浇楼盖两种不同方案的设计质量、使用功能、建设成本、建设周期、环保节能等进行了系统的对比分析验证。

三、实施效果分析

采用新工艺新方案取得较好的社会及环境效益也是本工程建设重要的增值内容。与采用普通混凝土梁板结构的传统方案相较,预制空心模盒混凝土现浇楼盖方案在社会及环境效益方面主要有以下几项优势:

(1)施工过程中,减少了木模板使用,节约了木材;同时,由于木模板的拼装主要是通过人工完成,因而节约了大量劳动力且降低了劳动强度。

(2)模盒结构的层高较普通梁板结构有所减小,且其独立封闭空腔形成了消声和保温结构,减少了热量的损耗,因而能够降低能耗、节约资源。

(3)预制模盒以当地工业废渣磷石膏为原料,变废为宝,符合“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总体目标,充分展示了烟草生产企业的社会责任,又有助于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结语

设计阶段是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而设计过程中存在多种可能造成工程建设价值低的因素,因此,如何在设计阶段通过项目管理使工程建设增值是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工程问题。本文以贵定卷烟厂预制模盒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烟叶醇化库房项目为背景,介绍了在设计阶段为工程建设增值的项目管理方法及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环境效益等实施效果。

上一篇:体育与健康论文范文 下一篇:大学生诚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