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教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31 11:38:53

适合教育论文

适合教育论文篇1

关键词:多元文化:全人教育:家庭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古代文明博大精深,封建文化源远流长,封闭的地理环境和位置,传统的手工业和农业经济,中央高度集权体制,使我国几千年来形成了一元化儒家文化的格局,制约着我国近现代化发展进程。近代战争、洋务运动、和改革开放,打破了我国一元文化的格局,欧洲、美国、苏联等欧美文化以及日韩文化涌入中国,开启了中国多元文化发展的新局面。随着当今世界全球化、信息化、现代化格局的形成,多元文化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特征。中国和世界多元文化格局初步形成,一方面显示了多元文化的生命力和时代潮流,另一方面也显示了一元文化的局限性。家庭教育作为一切教育的基础和关键,作为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基础,如何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多元文化发展和世界全人教育思潮,实现家庭教育由传统向现代化的真正转变,已成为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日益关注的重要课题。因此基于中国一元文化的历史和世界全球化、多元化发展的格局,在多元文化的视野下,探讨家庭全人教育,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

就多元文化文献而言,国内有许多论文或著作探讨与多元文化相关的多元文化教育、多元文化理论、民族教育、多元文化课程研究、学校教育以及民族文化传承等问题。例如《美国多元化文化教育五十年:回顾与前瞻》一文偏重于美国多元文化教育五十年发展与展望,倡导种族平等和社会公平,重点探讨多元文化教育问题。还有王侠的《西方多元文化教育理论的解释》(2005),刘智力《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研究》(2005),龙藜《中美多元文化教育研究的比较分析》(2006),陈艳宇《多元文化教育的历史发展与价值取向(2006)》,陈月、明丹《多元文化教育视野下的校本课程研究》(2004)等。葛丽芳在《人品教育与多元文化》一书中将多元文化引入人品教育,总结公办和民办小学人品教育的成功经验。《多元文化背景下家庭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问题》一文试图从家庭教育中探寻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问题。齐阿娜尔《多元文化教育视野下少数民族地区课程改革的现状研究》研究多元文化教育下的少数民族教育。《浅谈中国和美国、加拿大家庭教育的对比》一文间接探讨多元文化下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家庭教育,透视了中西文化和家庭教育的差异。但是在多元文化视野下专门研究家庭教育的论文很少,而这方面的研究在台湾和韩国较多。《德州市家庭幼儿多元文化教育的实证研究》一文就家长对幼儿多元文化教育的态度以及家长的幼儿多元文化教育知识与技能进行调查发现:绝大多数的家长对儿童未来的生活环境有正确的认识,有84%(124人)的家长极同意或同意幼儿应接受多元文化教育,利用地方文化、传统节日以及英语教育等进行多元文化教育,建议父母应端正态度、丰富知识、提高技能。2005年11月,由台湾嘉义大学家庭教育研究所承办的第八届(2005)两岸家庭教育学术研讨会重点研讨了家庭教育与多元文化,2005年第八届两岸家庭教育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家庭、族群与多元文化:挑战与机会》一文站在时代性和前瞻性的高度,将多元文化与家庭教育问题结合起来,在多元文化下探讨家庭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面对挑战,审视现状,寻找机遇与出路。这些研究要么基于多元文化进行民族文化研究和学校教育研究,要么基于直接或间接进行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家庭教育探索,缺乏多元文化视野下家庭教育与世界全人教育思潮结合的时代特色。在多元文化家庭教育实践方面,台湾推行新移民多元文化家庭教育和多元文化家庭教育课程,韩国推行向多元文化家庭提供教育方案与咨询、教育支援、医疗支援,这些教育实践虽然具有现代家庭教育的多元文化教育特征,但仍缺乏知识经济时代家庭教育与全人教育的统一,家庭教育与多元文化教育的统一,这对于现代家庭教育发展来说无疑是一大缺感。而且无论在网络搜索,还是在研究文献中,都无法找到这一方面的综合研究,致使多元文化视野下家庭全人教育的探索处于空白研究领域。因此顺应世界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潮流,借鉴多元文化理论以及全人教育思潮和理论,在多元文化的视野下探讨家庭全人教育,科学构建现代家庭教育模式,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这是本文研究价值所在,也是本文的问题研究所在。

二、探讨多元文化理论和家庭全人教育的关系

1.多元文化理论

多元文化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卡兰在1915年提出,是所谓的平等和自由的权利。1924年哲学家霍勒斯・卡伦所首创文化多元主义思想,导致多元文化主义直接兴起。20世纪60、70年代美国出现黑人民权运动――“黑色旋风”,致使多元文化主义表现出反对民族歧视、要求平等和民权,要求重新认识少数民族文化、尊重民族独立性和民族感情,实现社会多样化和一体化等基本理念。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全球化和科学化、信息化的发展,在美国、加拿大、澳洲、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多元文化主义在政治、教育、文艺等方面得到发展和应用,表现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多元文化主义教育、多元文化主义文学等。多元文化主义体现为多元文化的文化观、历史观、教育理念和公共政策,其核心为文化的多样性和良性互动。当前比较流行的多元文化概念,即多元文化是指在人类社会越来越复杂化,信息流通越来发达的情况下,文化的更新转型也日益加快,各种文化的发展均面临着不同的机遇和挑战,新的文化也将层出不穷。此概念蕴含着复杂社会结构和背景下文化具有多样性、丰富性、发展性和平等性的特征以及多元化文化服务于全球化发展。由此可见,多元文化的概念不断演变,并成为人们分析和解决现代社会问题的新视角和新的方法论。

多元文化理论作为在世界全球化浪潮的重要理论,是国际文化交流和合作频繁发展的必然需要。它包含了多元文化主义理论、多元文化理论和多元文化教育理论等丰富内容。多元文化主义理论包含多元文化主义的基本理念以及受其影响的多元文化的文化观、历史观、教育理念和公共政策。多元文化理论包含多元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动力、多元文化与全球化、多元文化冲突与融合以及多元文化发展(即文化合作与交流)等。世界全球化、科技化和信息化是多元文化的动力和源泉,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平等与发展是多元文化的基本特征。

多元文化教育理论适应了世界全球化和全人教育思潮的发展,是多元文化理论和多元文化主义在教育方面的理论运用。它的理论内容包含以下几点:(1)权力分配不公导致文化差异;(2)文化差异是力量和价值之源;(3)教师和学生应接受和欣赏文化的多样性;(4)社会歧视和偏见成为弱势群体学生学习成绩低的主要原因;(5)教师、家长、社会共同支持和创设多元文化教育环境;(6)学校教会弱势群体学生获得取得社会地位平等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它的核心是文化多元化和教育平等,是人类社会文化的尊重民主和共同发展。它的实践理论包括多元文化整合类型理论和文化/组织类型理论。作为多元文化教育的主要创始人詹姆斯・班克斯将多元文化教育定义为一种变革性教育运动,把种族、民族、阶级、性别的观点带入各学科,以多样化视角进行教学。他的多元文化整合类型理论提出四种多元文化课程改革方法,即贡献法、添加法、转化法和社会行动法,它们将文化构成内容、民族英雄、民族节日加到节日活动中;将有关概念、观点、课题及内容加进课程中;改变课程结构和目标,使学生从不同文化、民族、种族及群体的角度,观察各种社会事务和问题;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掌握社会活动技能,影响所处的社区。斯里特总结了五种多元文化教育的实施方法:人类关系法、对特殊和不同文化背景学生的不同教学法、单一群体的学习法、多元文化教育(文化民主)法和多元文化及社会重构法,并认为后两种是最为理想和有效的方法。以上这些理论为探讨全人教育思潮下的家庭教育提供了新视野和方法论。

2.全人教育思潮和理论与家庭全人教育的关系

全人教育思潮作为西方现代社会一整套教育思想,是一场全球性的全人教育改革运动。作为一种教育思潮,它注重在联结、整体性和存在三个基本概念和原则的基础上,强调人的整体发展、个体的多样性以及经验和个体之间的合作,不仅要实现个体在智力和职业能力方面的发展,而且要实现个体在生理、道德、伦理、社会、精神、创造性等各方面共同发展,重视教育过程中经验、选择和合作。全人教育的核心思想在于转变教育培养目标,倡导教育要培养完整的人,教育使人在身体、知识、技能、道德、智力、精神、灵魂、创造性等方面都得到发展,使人成为一个真正有作为、具有尊严和价值的人。全人教育思潮是以促进人的整体发展为主要目的的世界性教育思潮,是对20世纪末全球化经济体系和全球文化发展的反映,是一种对制度化教育危机和社会危机的反思,并试图通过人本化教育手段解决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问题。

全人教育理论是全人教育思潮的新发展和具体化,是适应中国社会转型和教育转型的现代教育理念,是对当今中国制度危机、社会危机和教育危机的反思,是将欧美现代教育理论、全人教育思潮与中国文化和教育理论的高度综合,也是东西方社会文化融合和发展的多元化教育理论。此理论将个人本位教育和社会本位教育结合起来,以人性、人本和社会本位为基础,以人的全面发展和科学发展为目标,遵循民主科学、合作实用、快乐自由以及人的社会化发展等基本原则,通过情商、智商、理商、德商、财商、社会商和习惯培养的全人教育模式,强调人的早期教育、全面教育和全面发展,使人成为人格健全、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的完整人。

家庭全人教育是全人教育思潮和理论在家庭教育方面的具体运用,涵盖了全人教育理论和全人教育模式以及家庭教育现代化,是受全人教育思潮影响的全人教育在家庭教育方面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综合。它是基于全人教育思潮和全人教育理论视野下的现代家庭教育,是将全人教育思潮和理论的精髓、全人教育模式和家庭教育的有机融合。家庭全人教育既体现了世界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世界全人教育的发展,又继承了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精髓,实现了家庭教育现代化和全人教育家庭化的有机结合。同时,家庭全人教育也是对传统功利教育、灌输教育、片面教育的反思,也是对中国家庭教育危机的思考,还为社会转型时期儒家文化圈的家庭教育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促进我国家庭教育积极适应世界全人教育改革运动发展的潮流,推进我国家庭教育现代化发展。

3.多元文化理论和家庭全人教育的关系

多元文化理论和世界全人教育运动都适应了世界全球化和多元化发展的需要。多元文化理论是跨文化研究的重要理论,适应了世界多元化的各种文化交流与合作的需要,也为现代教育提供新的研究视野,特别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方面。世界全人教育运动顺应世界多元化的发展需要,为人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高提供了途径,不仅为学校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觉,而且也为现代家庭教育提供了新的视野。因此,家庭教育就成为多元文化教育和世界全人教育的结合点,家庭全人教育成为多元文化视野下的现代家庭教育新模式。

家庭全人教育作为现代家庭教育的重要模式,不仅是多元文化教育的主要形式,而且也是全人教育运动的重要形式。家庭全人教育作为多元文化教育和现代家庭教育的重要模式,既将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和全人教育思潮与理论运用到家庭教育理论中去,又将多元文化教育实践理论和全人教育模式运用到家庭教育实践中去,实现了多元文化理论、全人教育理论和家庭教育理论的融合,推动多元文化教育、全人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共同发展,加快了我国家庭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同时家庭全人教育重视儿童情商、智商、理商、德商、社会商等方面的全面教育和全面发展,重视儿童的多元社会文化教育,增长儿童的多元社会文化知识,提高儿童的多元文化的情感与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既为21世纪我国家庭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又顺应了世界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总趋势。

三、探讨多元文化理论在家庭全人教育中的运用

多元文化理论在家庭全人教育中的理论运用,不仅具有重要的家庭教育理论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家庭教育实践价值。多元文化理论主要包括多元文化理论、多元文化主义理论和多元文化教育理论等。多元文化理论为家庭全人教育提供了多元文化的科学认知,为实施家庭全人教育提供了文化冲突与融合、合作与交流等社会文化互动的理论借鉴,通过家庭多元文化教育促进全球化和多元化的文化发展,促进多元文化彰显其民族性与多样性、平等与发展的基本特征。多元文化教育理论适应了全球多元化和全人教育思潮的发展,通过家庭全人教育,使儿童获得多元文化教育的知识和技能以及科学态度、文化情感,提高儿童的多元文化社会适应能力,使儿童获得民族平等和文化平等的民主意识以及反对种族歧视与民族偏见的文化意识。多元文化主义理论为家庭全人教育提供了多元文化的基本理念以及文化观念、历史观念、政治观念和教育理念,同时要求家庭教育遵循多元文化主义的基本理念和教育理念,促进儿童从幼儿教育开始获得多元文化主义的民族教育和文化教育、品格教育,促进儿童社会化发展。综合三个多元文化理论在家庭全人教育方面的理论价值,可以发现:多元文化理论不仅对家庭全人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对多元文化下的家庭全人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多元文化实践价值方面,詹姆斯・班克斯提出的四种多元文化课程改革方法,对于家庭全人教育的社会商、德商、理商、情商和智商等方面具有方法论价值和教育实践价值。例如台湾的新移民多元文化家庭教育和多元文化家庭教育课程,就具有全人教育视野下多元文化家庭教育的实践意义。斯里特提出了五种多元文化教育的实施方法。家庭全人教育通过使用这五种方法,使儿童获得处理社会事务、社会问题的能力和社会活动技能,加速儿童社会适应和社会化发展。例如韩国的多元文化家庭教育方案与咨询、援助、支持等,都具有重要的教育实践意义。综合多元文化教育多方面的实践价值,以上四种多元文化课程改革方法和五种多元文化教育方法,不仅对于家庭全人教育具有重要的方法论价值,而且具有多元文化家庭教育的实践价值。

四、构建多元文化下的现代家庭全人教育模式

1.科学认知多元文化理论和全人教育思想与理论,为现代家庭教育模式的构建提供理论基础和理论支持。多元文化理论以及全人教育思潮和理论为构建现代家庭教育提供先进的教育理论,同时还要学习其它先进教育理论如民主教育、科学教育、合作教育、快乐教育、实用教育、早期教育以及全面发展等,借鉴家庭全人教育,为现代家庭教育模式提供丰富的教育理论。这些科学的教育理论成为现代家庭教育模式的理论指导,并为现代家庭教育模式的构建提供理论基础和理论支持。

2.建立家校合作教育组织和制度规范,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机整合,为现代家庭教育模式提供组织框架和制度保证。建立家校合作教育组织和制度规范,是现代家庭教育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合作教育的重要条件。家校合作教育组织如家长委员会、家长协会、家长教师联合会、学校理事会、校务委员会以及儿童协会、母亲协会等。这些合作教育组织的建立以及合作教育的制度规范,实现现代家校合作教育,一方面有助于保护家长和儿童接受教育的权益,规范家长教育行为,加强家长培训,提高家长教育素质,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和合作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另一方面有助于规范学校和教师的教育行为,传播先进教育理念,有助于政府和社会对教育的监督,保护学校和教师的合法权益,为现代家庭教育模式的构建提供组织保证和制度规范。

3.在教育内容方面,现代家庭教育不仅包含儿童全人教育、多元文化教育等,而且包含家长素质教育。现代家庭教育不仅重视儿童的多元文化教育、民族教育、历史教育、品格教育等,而且重视儿童情商、智商、理商、德商、财商、社会商以及习惯培养等方面的全人教育,更重要的是重视儿童接受全面教育、得到全面发展以及家长教育素质的提高,强化家长在教育观念、教育方式等方面的素质教育和社会教育,提高家长教育技能和教育素养。现代家庭教育克服传统功利教育、灌输教育、片面智力教育的缺陷,促进家庭教育民主化、科学化和合作化。

4.在教育目标方面,现代家庭教育重视全人教育和多元文化教育,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完整人和社会人。现代家庭教育采用全人教育和多元文化教育,不仅重视以人为本的教育,而且重视社会为本的教育,其目的在于为现代社会培养接受全面教育和获得全面发展的完整的社会人,促进儿童社会化全面发展,旨在提高儿童未来的社会适应能力。传统家庭教育以家长制教育为基本特征,忽视了以人为本和社会为本的全面教育,重视家长功利教育和灌输教育,缺乏家长有效沟通和亲子互动活动,忽视了儿童全面发展和多元文化教育,造成儿童未来社会化成熟程度低和社会适应能力低的不良现实。因此现代家庭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完整人和社会人。

5.现代家庭教育重视民主科学、合作实用、快乐高效、社会化发展等基本教育育原则和方式。科学的教育原则和教育方式是现代家庭教育模式的重要指标,是现代家庭教育模式区别于传统家庭教育模式的关键所在,也是家庭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准。这些基本原则和教育方式大多来源于教育学和教育哲学以及先进教育思想,另一些来自当代管理学和社会学的学科领域,它们代表了先进的教育思想,例如民主代表了民主教育思想、科学代表了科学教育思想、合作代表合作教育思想、实用代表了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快乐代表快乐教育思想等,具有重要的教育哲学基础。因此,这些教育原则和教育方式带有先进性和科学性,确保了现代家庭教育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适合教育论文篇2

一、提高中职语文教师教育学素养是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于教育学素养的缺乏,在学习和借鉴教学模式方面存在照抄照搬、生拉硬套现象,犹如盲人摸象。没有充分考虑语文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教育教学对象的差异,不能看到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背后教育思想,缺乏辩证思维。多数中职学生认为自己是学习的失败者。在知、情、意方面方面不同程度的存在问题。语文学习兴趣不足,厌学现象严重。语文教师教的现状与学生语文学情现状的矛盾要求广大语文教师必须要教育学理念素养和方法素养的提高,提高教的水平,增强语文教学活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中职语文教师专业成长必备的教育学素养

(一)教育教学理念方面的素养。

中职教师的教育理念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价取向和精神支柱,决定采取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是教师本人对教育教学信念,更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方法依据。教师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有利于教师运用科学的理论分析、解决在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中职学校的教师要通过科学教育理念的掌握,通过职业教育理论的学习和实践反思,形成自己的语文教育观,形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少走弯路,用教育理念指导教育实践、反思教育教学实践。只有有教育思想的教师,才能教出有思想的学生。教育理念是教师在教学实践及教育思维活动中形成的对语文教学形成的理性认识。由此可见,科学的语文教育理念对搞好中职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中职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人性的发展,语文学习应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注意语文教学的任务要注重对学生思想、情感的培养,更好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语文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具备成为社会人的基本人文素养,叶圣陶说:语文是发展心灵的学科,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给教育下了这样一个定义 教育这首先是人学。语文,应是一门解放心灵、唤醒自我、发展个性的人学,语文教育的使命应该是提升人的思想、人的感情、人的精神,发展人的个性。

(二)方法性的教育理论

语文教师除了有科学的教育理念、正确理解语文教育的内涵之外,更要懂得传道授业方法,教师要掌握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教师系统地了解中职语文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和规律,分析教学对象的特殊性,采取有针对性教学策略,了解教学方法的种类,了解每种教学方法的优缺点。根据语文教学内容、语文学科特点,学生的实际和可接受程度,去进行教学策略构建、选择教学方法。善于把握中职学生的心理规律,选择适合中职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语文教师从教学法著作中汲取营养,从学习名家教学实践中积累经验,进而在实践中形成适合自身教学特点,适合学生接受,又符合教学规律的教学风格,例如: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要导到什么程度,在语文学习中学生学习主体作用如何去调动发挥,如何将五育融入语文教学,语文教师要努力提高语文教育理论方面修养,增强自身实践的科学性。

1、认识教育教学对象的方法。要想使教育教学取得满意的效果,语文教学必须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为此教师必须认识到中职学生身心发展特征,了解学生在心理发展方面知、情、意的方面的整体发展水平和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原有学习基础等因素,安排教学内容,找到并激发学生的兴奋点,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积极主动的与学生交流,采取课堂上交流等正式方式和课下交流的非正式方式,以此了解学生语文基础、对待语文学习的态度,以及在语文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只有深刻认识到学生语文学习的现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教学才能有针对性。

2、处理语文教学内容的方法。这就要求教师教育教学既要对语文教学内容了如指掌,又要了解学生必备的职业素养。了解发展最新动态、行业标准,使语文教学服务专业教学,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奠定基础,所以教师在选取语文教学内容方面要综合考虑制约教学安排的因素、考虑教学内容所承载的价值功能,根据专业的不同,教学侧重要有所不同。

3、科学选择适合语文教学的教学方法。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要围绕以就业为导向、能力和人格为本位培养人才目标而展开。作为教师要了解适合中职学校的教学方法和运用原则,一是要了解常用的教学方法及每种教学方法的优缺点,什么教学内容适合讲授,什么教学内容适合情景教学方法,语文教师要掌握每一种教学法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有的适用于理论教学,有的适用于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有的适用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4、选取语文教学方法的注意事项。教学方法的选取和使用,对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好的教学方法,事半功倍。要有切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的教法。考虑受教育者的可接受程度,尊重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课程性质,学校的客观基础条件以及教师个人的教育素质及教学风格选择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教师采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途径,往往受到学校教学条件的制约,教学方法的实现离不开特定的教学设备和环境的支持。教学方法必须考虑受教育者的可接受程度,尊重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从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来看,既有普通中学的毕业生,也有初中未毕业的学生,还有社会上重回学校的人员,他们无论在知识结构还是能力水平上都存在巨大的差异,我们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特点,选取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教师个人的教育理念、教学经验以及对教学方法的认知程度决定其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有的教师擅长于语言表达可以多采用讲授法,有的教师擅长于动手能力,可以采用演示法。总之,教师要结合的自身特点,多选择发挥特长的教学方法,更好的提高教学效率。

适合教育论文篇3

【摘要】建立适宜的幼儿园课程,要义是满足幼儿需要,贴近幼儿生活,符合时代趋势。当前,我国幼儿园课程不适宜表现在组织形式偏重目标导向、内容设置脱离生活和学习方式不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等方面。幼儿园课程适宜性的实现,要求教师充分准备、具有整合思维、采取开放模式等策略进行有效推进。

关键词 幼儿园;课程适宜性;推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4)30-0016-0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农村幼儿园布局调整研究——以安徽省为例”(课题批准号:YJA880116)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一、幼儿园课程适宜性的实质

什么是幼儿园课程适宜性?从构词角度看,幼儿园课程适宜性是一个典型的合成概念,由幼儿园、课程和适宜性三个词构成。因此,要理解幼儿园课程适宜性的内涵,就必须以理解幼儿园、课程和适宜性三个概念为前提。

众所周知,幼儿园是一种公共幼教机构,而课程是专业性教育机构的实施内容。由于幼儿园课程与作为其学科基础的心理学、哲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复杂关系,幼儿园课程的界定多种多样。目前,我国幼教界关于幼儿园课程概念解读的主导取向是“活动论”。如教育部“九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中国幼儿园课程政策研究”课题组的解读是:“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显然,这里的活动,即《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我们也倾向于从“活动论”来界定幼儿园课程。

在厘清幼儿园和课程的概念后,“适宜性”的概念也需要澄清。在教育领域,“发展适宜性”(developmentalappropriateness)是一个“泊来词”。美国幼儿教育协会1986年提出“发展适宜性”这个概念,进而制定了“发展适宜性实践”的立场声明。1987年美国幼教协会进一步提出,发展适宜性包括年龄的适宜性和个体的适宜性两个纬度。经过二十多年的修订与发展,至2009年,发展适宜性实践,除了重申年龄适宜性、个体适宜性和文化适宜性,还重点提出了教师教学的有效性问题。由此,适宜性概念指的是课程对学习者的适应性特征,它是能反映学习者的发展特点和学习特点,能满足学习者的需要,能促进学习者在原有水平基础上不断发展的课程。

具体说来,幼儿园课程适宜性又是指什么呢?对此,我国有学者进行了解释。在他们看来,幼儿园课程适宜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适宜幼儿的年龄和个体,一是适宜幼儿群体和活动即游戏。此外,还有学者提出幼儿园课程的文化适宜性,它是指为儿童提供适宜其文化和时代背景的课程。

通过对上述概念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建立适宜的幼儿园课程关键是在于课程内容的选择要适宜,即要贴近幼儿生活,满足幼儿需要,符合社会文化。与此相关,幼儿园课程适宜性,还要求教师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

二、当前我国幼儿园课程不适宜的症结

课程的核心是教育内容,“从一定意义上说,课程的所有问题都是内容问题”。教育内容直接反映了课程的理念和目标,课程的实施与评价等一系列活动,都是围绕着课程的内容展开的。因此,课程的内容适宜与否,是幼儿园课程适宜性的核心,其中,内容选择是否适宜就成为了关注焦点。幼儿园课程内容的不适宜表现在以下方面:

1.偏重目标导向的课程组织形式。公共教育受到社会思潮的影响,幼儿教育也不例外,幼儿园课程的组织不同于中小学,这是由幼儿自身的发展特点所决定的。但是在现实中,幼教也受到了应试教育的侵蚀。幼儿园课程组织形式偏重于目标导向,就是这种侵蚀的反映。首先,课程目标较为单一,课程虽有可能达成某种目标,但这些目标主要局限在认知方面,长此以往,幼儿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对后续的中小学学习带来了不良影响。其次,重视预设而忽视生成。在课程进行前就预设了目标,而这种目标往往是教师确定的,这对幼师素质有较高要求,但现实中幼师素质未必符合。再次,对课程实施的高强控制。由于偏重课程目标达成,使幼师对课程开展尤其是幼儿园教学产生高度强制控制的欲望,而教师围绕目标控制教学流程,限制了幼儿自由活动,不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

2.脱离幼儿的生活经验与文化背景。当前,我国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往往脱离幼儿的生活经验,究其原因,十分复杂。对此,我们可从直接关乎课程内容的教师素质和内容陈旧两方面分析。许多不发达地区,特别是偏远农村地区的民办幼儿园,由于师资缺乏,教师自身的知识、能力不够,或者是教育观念落后,导致教学内容不符合幼儿的实际经验。部分幼儿教师从教时间较长,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重复自己的思想行为,渐生职业倦怠,导致内容跟不上时代,也使幼儿兴致缺乏。我们认为,“适宜”的课程内容首先应有利于幼儿可持续发展,要重视幼儿隐性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幼儿园课程可以是各种不同的活动、游戏,从内容上具有广泛的选择,它可以是自然和社会中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也可以取自人类的精神文化。其次,要适宜于多元文化背景。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幼儿园课程内容也相应发生变化。

3.不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方式。当前,我国幼教出现严重的“小学化”倾向,这意味着我国幼儿园课程的不适宜还表现在不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上。幼儿正处于皮亚杰所说的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幼儿园课程选取的内容应该是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符合其年龄特点,能让幼儿亲自接触和亲身体验的事物。同样,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儿童——每一个幼儿都是独特的个体,有自己适宜的学习方式。而当前我国幼儿园课程内容往往“一刀切”,忽视了幼儿的个别差异,因此,在幼儿园课程中,要重视幼儿积极活动机会的提供。陈鹤琴先生曾经将“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材料”概括为“活教育”的课程论。“活教材”,并不是否定书本知识,而是强调儿童在与自然、社会接触中,通过亲身观察和在活动中获得知识经验的重要性,其实质是主张把书本知识与儿童的直接经验相结合。如,给儿童讲鱼,就要让他看到真正的鱼,观察鱼的游动甚至呼吸。

三、促进幼儿园课程适宜性实现的策略

思想决定行动,行动改变命运,课程改革永远居于幼教改革的核心地位。我国幼儿园课程适宜性的改革,与美国幼教协会“发展适宜性”的理念一脉相承,在这里,我们将在幼儿园课程适宜性本质把握的基础之上,针对我国幼儿园课改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幼儿园课程适宜性的实现策略。

1.充分准备,教师角色灵活、适当是核心。保证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的适宜性,归根结底在于要有优秀的教师。首先,优秀的教师是有准备的教师,包括优秀素质的准备和灵活方法的应变。教师经过深思熟虑准备教育的各个环节,务求“润物无声”,“无声胜有声”。“润物细声”,主要指课程内容是渗透在日常的各个幼儿园生活环节中的;“无声胜有声”,指的是有时候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要适当“留白”,不能一股脑的什么都告诉孩子,要给他们留下想象的空间。其次,优秀的教师是有效工作的教师,它包括教师指导的有效性(适宜性)。这意味着教师既不要过多指导,也不能无指导——教师应在儿童需要指导时给予恰当地指导。教师指导的有效性,同时影响活动的有效性和幼儿学习的有效性。因此,教师角色要求灵活适当,即在不同的情境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总之,教师角色要定位在创建一个关怀幼儿成长的环境上,教学目的要定位在提升儿童的发展方面。

2.整合思维,铭记双主体因素是基础。适宜的幼儿园课程是以师幼互动为主体的,生产性而非消费性的、以儿童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互动系统,这意味着,适宜的幼儿园课程是以对幼儿发展的了解为基础的。为了实现发展目标,需要对课程精心策划,把“方案”的基本理念建立在广泛的理论基础之上:其心理学基础包括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信息加工理论、需要层次理论、社会文化互动理论、多元智能理论以及儿童道德发展理论等;其教育学基础吸收了蒙台梭利、里兰·凯兹等教育家及意大利瑞吉欧的教育理念。此外,还借鉴了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学观点和鹰架式教学等课程理论。与此同时,努力实现同家庭顺利沟通,在观察基础上即时地评价幼儿的学习。我们要放弃非此即彼的旧观念,全面对待幼儿园课程中双主体因素及其关系,倡导以整合性思维来思考幼教问题。“人生不能无群”。社会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幼儿园课程作为一种社会化机制,它的主体无疑是教师与幼儿;课程适宜性的实现,就是人的发展,就是人的社会化程度的加深。

3.开放模式,发挥本土资源优势是关键。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幅员辽阔的文明古国,各地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丰富。而多元一体是当代世界文化的发展趋势,因此,我们应充分发挥本土资源优势。与此相关,我们应当重视园本课程开发,利用本土资源增强园本课程的适宜性。一是依据园本课程价值,开发本土文化资源,促进幼儿隐性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二是根据幼儿发展需求,整合本土文化资源,促进幼儿充分、主动地活动。这意味着,我们的课程本身是开放的,各种课程模式都在“博取众家之长”,冲突与融合相向而行。例如,我国南方的许多地区,竹林众多,幼儿园就可把竹子作为幼儿活动和游戏的材料,创制出许多有特色的作品;冬季多冰雪的北方地区,幼儿园就可组织孩子进行冰雪雕塑活动等。而西部地区多高原山岭,人员分散,幼儿园就可采用混龄班教育的方式;东部经济发达,靠近海洋,资讯发达,幼儿园可与国内外机构联合办学。

参考文献:

[1]冯晓霞.幼儿园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4.

[2]休·布里德坎普.美国年幼儿童教育协会对发展适应性早期教育方案(面向0~8岁儿童)的说明[A].学前教育学参考资料(上册)[C].樊庆华,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291—307.

[3]虞永平.深入学习努力实践发展内涵提升质量——纪念《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颁布10周年[J].幼儿教育,2011,(25):11—13.

[4]周智慧,姚伟.民族地区幼儿园课程文化适宜性的价值取向及其实践策略[J].青海民族研究,2013,(1):158—161.

[5]李子建,杨晓萍,殷洁.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5):88.

[6]吴玲,郭孝文.有效教学:让课堂生成与课前预设互动共生[J].中国教育学刊,2007,(11):56-58.

[7]程妍涛,王晓芬,刘洋.0~8岁儿童的发展适宜性方案[J].早期教育(教师版),2005,(8):9.

[8]葛金国.文化视野中的教育改革[J].教育学报,2011,(5):14—23.

适合教育论文篇4

[关键词]文化学;中国幼教课程改革;方向性探讨;文化相对论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8)01-0001-04

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中国内地及香港地区均开展了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的大规模幼教改革。内地与特区遥相呼应的幼教改革是在中国对外开放、香港回归祖国的历史大背景下展开的,并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两地幼教事业的发展。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十几年来两地的幼教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自身的文化传统。本文拟从文化学的角度对此进行反思。

一、从“文化普遍论”走向“文化相对论”

“文化普遍论”(cultural universalism)者认为世界上存在一种可以用来判断任何文明的普世价值,有一种可以推广到全世界的优秀文化。例如,某些西方民族相信他们的文明就是^类的最高文明,而许多非西方民族的人则认为自己的国家要想富强起来,就必须抛弃自己的文化,向西方文化看齐(庞朴,1994)。这种文化普遍论所宣扬的实际上就是文化的等级差别观、单一发展趋向论和西方文化优越论。文化相对论(culturalrelativism)则认为,每种文化都具有其独创性和不可替代的价值,适用于一切社会的超文化价值是不存在的。因此,文化相对论者主张抛弃欧美文化中心主义,他们认为任何文化的存在都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主张尊重每一个民族的文化。文化相对论强调的是文化的平等、多元和相互尊重。

十几年来,幼教国际组织及相关国际会议在国际化、全球化的旗帜下推动了美国幼儿教育文化的普及与流行,同时也间接地促进了文化普遍论在幼教界的推行。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中国内地以及香港地区开展了以学习美国“先进幼教文化”为终极目标的幼教改革。然而在改革中,我们“虽然从客观上已经确立了以儿童为中心、以儿童为本、一切以儿童发展为本的主流教育思想,但在教学实践中还未必能做得到这一点,因而出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理念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Liu&Feng,2005;李辉,2005)。

对此,朱家雄(2004)曾在《中国20年幼教课程改革反思》一文中进行了反思。他指出,世界上并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最好的幼教文化,各种不同社会文化中应该会有与其相适宜的幼教课程,中国人应该也必然会发展出有自己特色的幼教课程。美国人类学家托宾(2007)也对美国幼教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泛滥进行了反思和批判。他以日本和法国幼儿园为例,对美国幼教质量观提出了挑战,证明所谓的美国标准(Americanstandard)并不是全球通用的,也不是可以超越文化界限的,而实际上只是一群特定的人在特定的时间和场合所持有的特定价值观的反映。当弱势国家接触到强势国家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时,弱势国家面临的将是一个复杂的两难局面:为了赢得全球霸权的认可,不得不对自己的教育系统加以改革;但同时,自己的优良传统及文化将难以得到传承。托宾(2007)进一步指出,中国学前教育界多年来力图通过邀请美国幼教专家来华推广建构主义、方案教学等方式来改革中国的学前教育体系,以期培养出一批能参与全球经济竞争的劳动者。他非常担心些舶来的西方课程会与中国传统的文化和价值观产生矛盾与冲突,这与笔者近年来对中国幼教改革的反思不谋而合。 如今,凯茨、Rebecca New和朱家雄等人都开始对世界范围内的“瑞吉欧热潮”进行深刻的反思。托宾(2007)认为,“瑞吉欧的独一无二,跟意大禾懒酒和奶酪的独一无二是异曲同工的――它们所反映出的是其所在地的本土特色。这并不是说它们不能被外界的消费者享用,但它们在被大批量生产复制的过程中,很可能会丧失其最初引以为豪的特色。并且,在消费它们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消费其他消费者本土生产的产品,而不是用前者来取代后者。”朱家雄(2007)也认为,托宾入木三分的分析很有道理。他最近在《向瑞吉欧学习什么――对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反思之四》一文中明确指出,中国幼教界应该否定那种技术主义和拿来主义的学习方式,转而学习“瑞吉欧精神”。他认为,生搬硬套瑞吉欧课程的结果注定是要失败的,但我们可以学习瑞吉欧幼教人的精神,学习他们坚持45年不动摇、锲而不舍地发展自己幼教课程的愚公移山般的精神。

二、中国幼教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从DAP走向“3CAP”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主导中国内地及香港幼教改革的另一思潮就是“儿童中心主义”,即内地幼教改革所推行的“儿童主导一切”的思想以及香港幼教改革所推崇的。“儿童中心论”。在儿童中心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国际幼教界特别是全儿教育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ducation ofYoung Children,NAEYC)出现了以儿童心理学为尊的严重偏向。特别是在1987年,NAEYC颁布了《适宜0~8岁儿童发展的教育实践》的声明,提出了DAP(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practice),即“发展适宜性教育实践”的概念。该声明还具体陈述了发展适宜性教育实践的设计、计划和实施原则、师幼互动的质量、教育机构与家庭的关系以及对儿童发展的评估等方面的问题。DAP概念一是指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二是指教育要适应儿童的个体差异。NAEYC的声明所针对和期望解决的问题是明确的,即避免和改变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其理论依据似乎是充分的,即基于科学主义的儿童发展研究;其方法似乎也是可行的,即有规可循的具体操作条例。因此,在过去20年里DAP概念在世界幼教界迅速传开,受到广大幼教工作者的追捧。

不过,近年来DAP概念受到了严重的挑战,而且是来自美国人自己的挑战。于是,1997年NAEYC对其在1987年的声明进行了反思、修正和调整,承认“人们在未来的数十年中将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掌握高水平的文字和数学技能,这些能力的培养是教育过程的关键性目标”,“儿童需要获得一个知识和技能的体系,而这个体系与科学、社会(包括历史、地理等)、音乐和美术、体育和健康等不同学科有联系”。从中可以看出,NAEYC在其重申和修正的声明中纠正了以往对DAP概念的一些错误解释,DAP并不意味着教师不要去教儿童,

也不意味着让儿童去控制教室活动;它并不排斥课程目标,也不主张由儿童产生课程;它能适用于所有的儿童;它并不主张课程就是儿童发展(朱家雄,2007)。另外,NAEYC在理论陈述上也对DAP概念进行了一些修正,主要表现出如下特点:(1)将“文化适宜性”(cukurally appropriatepractice)列为基本要点,与修正前的“发展适宜性教育实践”的另两个方面(适合儿童年龄和适合儿童个体差异)并列,作为NAEYC对“发展适宜性教育实践”概念的核心陈述。(2)在“建构主义”与“教学主义”课程哲学之间进行妥协,并将两者加以整合,例如NAEYC提出,“儿童可以通过自主建构增进自己对概念的理解,同时也可能从比自己能力更强的同伴和教师的教学中受益”;“儿童会在自发的、富有创造性的游戏中受益,同时也会在教师设计的结构化活动和教育方案中受益”,等等。(3)NAEYC一方面承认了作为课程基础之一的学科知识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提出要将这些学科知识转换成对儿童有意义的课程组织方式。(4)NAEYC将整合性教育看成是“使儿童学习更有意义的一种策略”,“整合的最主要目的是使课程对儿童更有价值”,主张通过主题或单元的方式对儿童实施教育。(5)NAEYC认为在实施整合性课程的过程中存在两大风险,一是有可能失去每个学科科目的独特性,二是往往会减少儿童的参与时间。当然,NAEYC也认识到,整合性课程计划如果不以学科知识为基础,就会蜕变成为快乐而无意义的活动,或是零星琐碎的东西。

NAEYC的教训可以帮助我们反思一些与中国内地和香港幼教课程改革有关的问题:(1)不能再以“儿童中心论”误导业界。(2)不能再以儿童发展常模(developmental norms)作为幼儿园课程设计的主要基础甚至是全部的基础。(3)不要再简单地讨论“该怎么做”和“不该怎么做”等问题,因为幼儿园教育实践是各种因素相互协调甚至妥协的结果。(4)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均对幼教实践有重大的影响,因此在变化的社会中,对幼儿园教育实践的思考要与时俱进。(5)在强调社会正义和公平的后现代社会里,要以多样性替代统一的质量标准,去发展幼教课程、实施课程评估和进行师资培训。(6)中国内地及香港幼教界应该提倡CAP(culturally appropriate practice)的概念,而不再是DAP。

什么是CAP?在笔者看来,CAP的本意为“文化适应性教育实践”。我们应该走有中国特色的幼教改革之路,寻找最适合内地及香港幼教文化的课程发展模式。CAP也意味着“小环境适应性教育实践”(contextually appropriate practice)。在幼教课程改革中,我们应该考虑城市与农村、东部与西部、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等小环境的差异性,寻找适合各地自身需要的课程模式。CAP还意味着“儿童个体适应性教育实践”(child individuallyappropriate practice)。幼儿园教育应该充分照顾到每个幼儿的个体差异及实际发展需要,充分发挥每个幼儿的潜能与特长,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以上所论及的“文化适应性教育实践”“小环境适应性教育实践”和“儿童个体适应性教育实践”可简称为“3CAP”。笔者认为,“3CAP”可成为中国幼教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

适合教育论文篇5

论文摘要:本文从高职项目的特点出发,通过对高职项目课程教学的发展现状的分析以及所存在问题的思考,探讨了高职项目课程教学效果路径的具体方式方法,并明确了高职项目在当今社会的重要地位和发展潜力。

一、高职项目课程的内涵及特性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不可或缺且发展潜力巨大的教育类型类型,既要满足高等教育所赋予的基本能力的培养,又要着重于职业技术教育自身优势特色的培养。因此,也决定了高职项目课程必须具备以下特性。

(一)职业针对性

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是的在第一线从事生产、经营、服务、研发的应用性人才,就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岗位的需要,要求高职项目课程必须具有专业性。当然在具备岗位需要的专业素养同时,对教育对象职业道德的培养和职业行为习惯的养成同样不可或缺。

(二)应用实践性

首先,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实践教学在掌握必需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理论的基础上,不但能够加深专业知识理论的理解,也为进一步迎合岗位需求、适应岗位工作做好充分准备。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才能实现高职教育的本质要求。

(三)技术创新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产品科技含量的不断增加,以及生产工艺的复杂程度不断提高,要求我们要更加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业精神和立业能力的培养。这包括多方面知识的积累和经验的总结,在高职项目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多新鲜的讯息与动力,融合更多领先该领域、突破该领域的新鲜元素。

二、高职项目课程的发展现状

(一)高职项目课程的实施客体

一般高职项目课程选择和培养的对象,在文化素质方面,文化知识基础不牢,缺乏系统的知识体系;在思想道德方面,他们并没有形成良好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习惯;在心理素质方面,自卑心理严重,缺乏对自我和对社会的正确认知和理解;在行为实践方面,缺乏自我约束力,但思维活跃,适应力较强。这些特点,要求我们要更加注重基础素质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培养,给以正确的引导和帮助。

(二)高职项目课程的实施主体

1.高职项目的发展与成果

高职教育在我国对教育事业的重视过程中,地位不断得到提高,规模迅速扩大,高职项目日趋多元化和成熟化,成为我国培养新型专业化人才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通过不断转变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逐渐探索更适合我国岗位职业要求和技术要求的教学途径,积累了足够的办学经验,明确了积极的办学方向。与此同时,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对社会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社会的认知度明显得到提升,从而也为高职项目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与平台。

2.高职项目的困难与问题

近年来,虽然我国的高职教育事业得到了更多的重视和关注,适应我国国情和世界经济发展的高职教育体系正在逐渐形成,但是仍然有很多问题需要面临和解决。

从国家政府方面来看,在政策上的扶植力度还远远不够,而在教育经费的安排和与政策的契合度上也存在着滞后现象。

从高职院校方面来看,首先,高教项目的选择缺乏前瞻性,与市场的结合程度低,无法适应市场对职业技能的需求,也无法达到岗位对技术水平的标准。其次,师资力量的素质水平有待提高,教学模式趋于雷同和死板,教学方法腐朽陈旧,更多的强调了理论性,同时忽视了知识体系的形成和知识面的拓宽。最后,高职教育不能从学科性教育的影子中脱离出来,不能够形成自身的教育特色,没能强化它自身的实践应用性,让这种职业的针对性和专业性大打折扣。 转贴于  三、高职项目课程的教学效果路径

(一)建立新的高职项目课程开发机制

因为高职项目培养目标的专业性,高职项目的课程内容必须符合所处社会环境和行业环境的标准要求,同时,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行业间的融合与独立的现实情况重视知识的灵活运用和专业动向变化趋势。

高职项目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注意区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而内容的组织要注重知识模块的合理分布和有机结合,理论知识要形成完整严谨的知识体系,在实践过程中,要做到追根溯源,知其所然,知其所以然。.新的开发机制应该具有多元性和开放性在高职项目开发过程中,注重行业和院校的合作,建立多元开发机构,借鉴和学习国内外的先进方法,使之规范化、制度化。

(二)建立面向行业设置专业的、适合职业学生特点的、以能力为本位的专业的课程体系

高职项目课程体系的改革,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过程,要真正理解其实质,理解其内涵,不断树立正确的高职教育课程观,做好学生、院校、社会三者的有机结合,才能真正构建适合学生特点,适合职业教育发展、适合教育需求的合理规范的课程体系,得到真正的共赢。

高职项目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高职学生的文化素质特点和道德素养特点,重视心理的辅导,进行正确的引导,有理有序的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适时地进行知识的整合,形成脉络清晰的知识网络,有力地把知识、能力、素质三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以能力为本位的专业的课程体系。

(三)建设高职项目课程教学的高质量师资团队,不断探究教学新方法

师资队伍建设,首先要改变传统的观念,专业性的人才更能适应社会的人才专业划分趋势,也更能实现自身价值同时为社会创造财富。而良好的师资团队,有利于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有利于打破传统的教育方法,有利于高职项目专业化的增强和信任度的提升。所以,加强师资图案多的整体质量和综合素养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并且应当充分鼓励师资团队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积极主动探寻高职项目教学的科学方法,不断创造更容易被认同和理解的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专业兴趣。

高职院校应做出投入和配合,鼓励教师参加相关专业职业考试,提供深造机会,提高专业素养,提升师资教学水平。同时,不断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不断建设和完善实践教学的辅助配套设施,并与企业积极合作,为实践操作提供保障。政府也应当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帮助,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结论:近年来,随着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发展,以及对人才专业性需求的不断提高,高职项目已成为时代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部分。高职项目课程作为新兴潮流,在形成有中国特色的高职项目课程模式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其理论与设计研究,对其教学效果路径进行充分的分析探讨,形成其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1]吕鑫祥.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变革趋势[J].中国大学教学,2006,(3): 48-50

[2]李桂霞,钟建珍.对构建合理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7,(6):58-59

[3]黄崇本,陶剑文.高职课程改革新趋势分析与再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版),2007,(4):54-56

[4]张平.对高等职业教育若干问题的探讨.职业技术教育[J].1988,(5)

适合教育论文篇6

关键词:高中;特色教育;合格+特色教育

特色教育在教育思想、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校设施等方面均有区别于一般普通高中的独特个性。

一、“特色”的理论依据

根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教育工作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因材施教”,从本校实际情况出发,把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教育理论和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形成适合本校特色教育模式,并用来指导本校的教改实践,创造出自己的办学特色。

二、“特色”发挥指导

1.发展方向

立足本校,深入发掘学校的物质资源、人文资源,用特色教育理论指导实践探索,从教师、学生、学校三方面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特色教育要使学生身心健康,发挥潜能,志向高远,教育教学实践应让所有学生都成为“合格+特长”的高中生。

2.实践措施

多年来,我们用“特色理论”指导办学实践,具体措施为:改革招生,科学选才;调整心态,同步发展;利用时间,整合课程。加之学校具有一支年富力强、刻苦勤奋、学有专长、教学经验丰富的艺体教师队伍,鼓励广大教师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积极投身课程改革,创造出富有个性的艺体教育特色。

首先是保证“合格”,即每个艺体毕业生要达到普通高中合格毕业生应具备的文化知识的要求,也就是要保证文化课的主体地位。其次,提高艺体学生所在班级的班主任教师待遇。在学校日常工作考核、文化成绩的评价考核上,都适当予以奖励和加分。再次,适当突出“艺体”个性。

三、“特色”成效及思考

我校构建艺体特色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理论联系实际,从学校现状出发,从学生发展需要出发,学校的办学策略、教学模式在理论和实践上产生的巨大的意义和显著效果有口皆碑,已形成了具有特色的艺体专业。新兴的健美操专业在国家、省、市比赛中成绩斐然,已经成为我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现已成为我校校本开发课程、大连市首批“健美教育特色项目”学校。

实践证明,我们所进行的“合格+特色”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为我校特色化办学积累了成功经验,全体教师正以不懈的拼搏精神和突出的成绩践行德艺双馨的理念。我们坚信特色教育,这一片沃土上,必将绽放出绚丽的艺术之花。

适合教育论文篇7

一、再造文明:文化层面的哲学基础

近代中国面临深刻的民族、社会和文化危机,对于危机因何而来?如何救治?学者们多认为应归咎于中国文明的不适应性。具体而言,主要有守旧和革新两种观点。守旧派认为中国之危机全因为人心不古,忘了祖宗成法,所以挽救的方法是弘扬中国古代文化,“保存国粹”。而革新派认为,中国自我封闭太久,缺少外界的刺激与交流,因而落后了。中国古老文明不失为世界上之最优秀,但应付现代生活已力不从心,需要学习别人的文化,使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相接触、结合产生适应新时代的新文化。胡适属于典型的革新派,提出了“再造文明”即实现社会的现代化作为救国的基本路径。

胡适强调实证主义特别是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思想的影响,把有机体的一切行为均看作是一种环境适应行为,生物必须适应变化的环境才能生存,因而否定理性主义的永恒真理观,认为所有的观念、理论、思想体系都应该看作是假设。胡适还主张“用存疑的眼光重估一切价值”,“无论对于何种制度,何种疑难,一概不肯盲从,一概不肯武断,一概需要用冷静的眼光来搜求证据,这便是评判的态度,这种态度就是只认得一个是与不是,一个好与不好,一个适与不适,不认得什么古今中外的调和[1]。胡适认为,从达尔文、赫胥黎到斯宾塞,就他们的实证主义可以归结为四个字:拿证据来。由此出发,胡适从中西文化比较的视域对中国贫穷落后的原因及其出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文明是一个民族应付他的环境的总成绩。”“文明是人的心思智力作用于自然界的质与力的产物。”[2]没有单纯的精神文明,也没有单纯的物质文明。寥寥数语,驳斥了“东方文明是精神文明,西方文明是物质文明”,“保存国粹”者的论调,也为文明的评判确立了一个标准———应付环境的能力。中国文明应付环境的能力如何?“中国的问题在于‘思想上’不适于现代的环境,‘种族上’不能适于生存而有被淘汰的危险,‘社会制度与心理习惯上’不能适于生存而有堕落的危险。”[3]在胡适看来,曾经辉煌灿烂的中国古文明在西方现代文明兴起的世界环境下,受到了颠覆性的挑战,已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相比之下,“西方人充分运用人的聪明智慧来寻找真理以解放人的心灵,来制服天行以供人用,来改造物质环境,改良社会政治制度来谋最大多数的最大幸福。”[4]在胡适看来,西方文明建立在以“机械力”为标志的科学基础上,并以最大多数的最大幸福即民主为追求目标。

而科学与民主蕴涵着高度的精神潜力,并竭力满足人的理想追求,甚至单纯的技术进步也是精神的,它可以解除人类的痛苦,提高人类改造自然的力量,解放人类的思想和能力,去享受这种文明所创造的价值和成果。这种“利用厚生”的文明才是真正的“精神文明”,“真正理想主义”的文明。既然传统文化已经式微,以科学民主为主要标志的西方文明又充满活力,为摆脱民族、文化危机,反省和扬弃传统,充分接受西方的新文明和新文化,再造新文明就是别无选择的选择。因而,中国知识分子急需的觉悟就是:“我们要认错,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上不如人,而且机械上不如人,并且社会、政治不如人。”“第二步是死心塌地学习人家,一心一意地采取现代化的态度。”[5]胡适言下之意是,要救国,必须实现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在内的社会的现代化,而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充分接受西方文明,特别是民主、科学、技术。而如何实现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如何接受民主、科学、技术,教育的独特、重要的功能和价值是显而易见的。胡适实现现代化的价值取向未尝不是对现代中国出路的一种有益探索,也成为其教育救国思想的文化哲学基础。

二、教育是社会改良和进步的最重要的工具:教育社会价值层面的哲学基础

胡适的“教育救国论”实际上是实用主义及其教育哲学对其基本概念和观念演绎的必然结论。受达尔文进化论观点的影响,杜威把人类社会的发展也视为与自然界的进化具有共同规律的过程,是一个改良和渐进的过程,“是东一块西一块零碎的进步,是零买的,不是批发的,……现在世界上无论何处都在那里高谈再造世界,改造世界。但是,要改造的都是零的,不是整的。如学校,实业,家庭,经济,思想,政治都是一件一件的,不是整块的,所以进化是零买来的。”[6]胡适也主张,“文明不是笼统造成的,是一点一滴造成的,进化不是一晚上笼统进化的,是一点一滴进化的,现今的个人爱谈解放与改造,须知解放不是笼统解放,改造也不是笼统改造,解放是这个那个制度的解放,这种那种制度的解放,这个那个的解放,是一点一滴的解放,改造是这个那个制度的改造,这种那种思想的改造,这个那个的改造是一点一滴的改造”。[7]胡适不厌其烦地陈述其改良的进化观。主张改良的进化观,一方面必然反对采取以社会革命的方式解决中国的问题,另一方面,也为其通过教育实现社会的改良与进步注下了伏笔。在改良主义的基础上,杜威进一步阐述了教育的重要作用。杜威认为,教育是社会进步、社会改革的基本方法,并坚持教育要为改造社会服务,为创造美好的生活服务的观点。

他认为教育改造之所以必要,是因为他会给社会生活以充分明显的影响,教育是富有建设性的东西,是能纠正社会弊病,解决社会问题最有影响力的最基本的方法。教育的首要社会责任,不是使现有社会秩序永久地保持下去,不论是经济秩序,法律秩序,还是社会秩序,而是对其改善做出贡献。他在1897年《我的教育信条中》宣称:“我相信———教育是社会进步以及社会改革的基本方法,……教育在达到分享社会意识的过程中起一种调节作用,而以这种社会意识为基础的个人活动的适应是社会改造的唯一可靠的方法。如果没有通常所想的狭义教育,没有我们所想的家庭教育及学校教育,民主主义便不能保持下去,更谈不到发展,教育不是唯一的工具,但它是第一工具。”[8]胡适也在《实验主义》一文中倡言,“教育是社会进化和改良的根本方法,教育根据社会观念支配个人的生活,这便是社会革新的唯一可靠的方法。”[9]实用主义是现代美国的主要价值精神,胡适承袭了其基本精神,将社会改良寄希望于教育,并赋予教育以广泛的政治、经济,改良社会习俗的功能,成为其教育救国思想的另一理论基础。

三、完善的个性主义:教育个体价值层面的哲学基础

如果说实现社会现代化是胡适救国论的路径依赖,教育是胡适救国论的工具依赖,那么,教育应该培养什么人则是一切依赖的依赖。正如英克尔斯所说:“在发展过程中一个基本的要素是个人,除非国民是现代的,否则一个国家就不是现代的”。也就是说,要实现“再造文明”、教育救国的理想,要实现教育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现代价值,必然关涉到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对此,胡适提出了完善的个性主义。他引用易卜生的话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有时候,我感到好像整个世界沉了船,最要紧的是救出你自己。只有把自己铸造成器,才能真正有益于社会”,[10]而“救出自己”的关键在于养成自由思想的独立、宽容的人格/ :请记住我站域名/,充分发展自由的个性,使各人自己充分发展。胡适认为具备独立人格,充分发展的个人乃是社会国家向前发展的最可靠的动力,藉杜威的社会进化论、智能的个性理论以及自由主义的民主政治观,论证了培养完善的个性对于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进化论是实用主义的理论源头之一,作为一个社会进化论的笃信者,胡适构筑于社会进化论基础上的完善的个性主义表达了对教育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乐观和期待,在他看来,社会有机体论所主张的个人是组成社会的细胞的概念既是个人自由的根据所在,也是教育和启蒙的根据所在。他说,“人的身体里全靠血里面有无量数的白血轮时时刻刻与人身的病菌作战……,社会国家的健康也全靠社会中有许多永不知足,永不满意,时刻与罪恶分子宣战的白血轮,方才有改良进步的希望。”[11]胡适的理路在于:既然个体是组成社会的细胞,理性充分发展,文化自觉,精神健全的个体是自由和健康的社会得以建立和存在的根本保障,那么,通过启蒙宣传与教育,开启作为社会细胞的个体的个性和理性自觉,就是创造新的自由社会和国家的“造因”。

与社会有机体论相比,杜威的“智能的个性”使胡适受到更为直接的启示。杜威主张根据受教育者的身心特点和实践经验去培养和发展“智能的个性”,即主张儿童本位主义,他所谓的智能的个性就是:“独立思想,独立观察,独立评判的能力,而把经验得到的意思和观念一个一个地实地试验,对于一切制度和习俗都有一个疑问的态度,不要把人家的思想胡里胡涂认作自己的思想”。[12]在杜威看来,近代社会进步和科学革命所取得的重大成果,近代科学所包含的观察和想象自由都是长期奋斗,抗争得来的,正是这种“智能的个性”貌似对传统习俗、观念的背离和批判精神,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杜威以西方历史发展为例雄辩地论证了自由人格于社会进步的积极意义,胡适完善的个性主义教育目的观也受到了杜威的这一影响。胡适曾把杜威的新教育理论概括为:“千言万语,只是要打破从前的阶级教育归到平民教育的两大条件,即(甲)须养成智能的个性,(乙)须养成共同活动的观念和习惯。”[13]胡适主张完善的个性主义,还与其自由主义的民主政治观密不可分。自由主义有一系列的主张,其内容包括经济上的放任主义,政治上的有限政治与法治,社会伦理观上的个体本位主义等等。被誉为“中国自由主义之父”的胡适,秉承了自由主义的基本精神,如自由、独立、宽容的人格观,伦理观上的个体本位主义等,可以说是胡适完善的个性主义的政治哲学基础。此外,完善的个性主义所蕴含的质疑精神和社会批判能力,也成为胡适反对封建思想意识、封建教育的武器。既然自由人格是社会进步的“白血轮”,是文明的“造因”;同时,也是民主政治赖以实现的手段、目的;是反传统、反封建的锐利武器。那么,培养自由人格自然是“再造文明”、教育救国的必然要求与最可靠的依托。

胡适不限于从其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两个方面论述了教育对于促进社会改良与进步,实现其再造现代化文明的重要作用和意义,而且接受了杜威的“教育即改造”,或者说“教育就是经验的改组或改造”的观点,对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阐述了他的看法。杜威认为“经验的改造可能是个人,也可能是社会的”,教育在塑造青年的同时改造社会,塑造青年只是教育的起点,通过学校培养出适合社会生活需要的人以达到改造社会的目的才是教育的归宿。胡适也主张个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应该相结合,认为人们不可能“跳出社会”去自由发展自己的个性。胡适把不满足于现有社会,却无可奈何,只想跳出这个社会去寻一种超出社会的理想,称为“独善的个人主义”。胡适不赞同这种主义,他认为,古代社会哲学和政治哲学只为要妄想凭空改造个人,主张正心、诚意、独善其身的办法,这种办法其实是没有办法,因为没有下手的地方。而近代的人生哲学,改造社会应着眼于改良社会制度,习惯,思想,教育等等,社会得到改造,人也改良了。所以,把个人看作可以摆到社会外去改造的东西,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社会本身就是由个人所组成的,每个人都注定要与社会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不用说信仰,知识,技术,习惯等等是属于社会的,即使生活小事也决离不开社会环境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改造个人断离不开从改造种种社会势力做起,改造社会就是改造自己。在胡适看来,个人的充分、自由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基础,而个人的发展又必须与现实的社会改造相结合。

适合教育论文篇8

关键词: 约翰・杜威 教育思想 中国传播与影响

约翰・杜威是美国20世纪世界范围内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其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美国乃至全世界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杜威的教育思想在中国同样得到了广泛传播并产生了巨大影响。虽然杜威的教育思想在中国传播的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但是研究这段历史,分析杜威的教育思想对中国的教育学者,以及中国教育界的影响,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杜威的教育理论。

一、杜威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辛亥革命以后,中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人们的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变化,尽管这是一场并不彻底的革命,但是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还是接触到了很多当时的先进文化,他们致力于构建一个自由民主、科技发达、经济繁荣的国家。在他们心理,美国就是未来中国的发展方向。在教育界以教育救国为己任的中国知识分子认为美国的教育理论能使中国富强,因此应该学习美国的教育。从此时开始,便拉开了杜威教育思想在中国传播的序幕。

(一)蔡元培对杜威教育思想的传播

蔡元培是较早接受并宣传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教育家之一。从1912年起的七八年中,他一再通过文章和演说向国内介绍杜威。1912年蔡元培在任国民教育总长之后发表了《对于新教育之意见》一文,在文中他写道:“于是有第二之隶属政治者,曰实利主义之教育,以人民生计为普通教育之中坚。其主张最力者,至以普通学术,悉寓于树艺、烹饪、裁缝及金、木、土工之中。此其说创于美洲。而近亦盛行于欧陆。……实利主义之教育,固亦当务之急者也。”“今日美洲之杜威派,则纯持实利主义者也。”依据杜威的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蔡元培进一步指出新教育要不守成法,尚自然,不求划一,求展个性。1919年蔡元培在杜威60岁生日晚餐会上发表演说,把杜威与中国文明的象征孔子相比较,此后杜威便有了西方孔子的美称。

(二)胡适对杜威教育思想的传播

胡适堪称系统全面传播杜威教育思想的第一人。胡适本人对杜威极为推崇,认为杜威是对他有终身影响的学者之一,胡适对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巨大的努力。胡适不断发表介绍杜威教育思想的文章,比如在1919年5月《新教育》第一卷第三期发表了《杜威的根本观念》、《杜威的教育哲学》、《杜威之道德教育》的文章;1919年6月在《新中国》第一卷第二号发表《杜威论思想》的文章。此外,胡适还在北大开设“杜威著作选读”的课程,深受学生欢迎。

(三)陈鹤琴对杜威教育思想的传播

陈鹤琴也是较早研究杜威教育思想的教育家,他的研究的独特之处在于他分析指出了杜威教育思想传播到中国的两条途径。第一条途径是通过杜威执教的学校。杜威晚年在哥伦比亚大学执教,当时很多国外青年都去杜威所执教的哥伦比亚大学学习,中国留学生也不例外。从辛亥革命到新中国成立前,有上万的中国留学生从哥伦比亚大学带回来了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成为了传播杜威教育思想的主力军。第二条途径是通过杜威自己来华讲学,深入广泛的传播了实用主义教育思想。1919年杜威受北京大学等五个团体的联合邀请,来华讲学,杜威来中国讲学是因为他对中国十分感兴趣。这次访华使杜威的教育思想在中国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播。而陈鹤琴作为深受杜威影响的弟子,其自身也是积极传播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一员。

二、杜威教育思想对于中国教育的影响

胡适在杜威归国之际写下《杜威先生与中国》一文,对杜威在华影响问题的评价是:“自从中国与西洋文化接触以来,没有一个外国学者在中国思想界的影响有杜威先生这么大,杜威先生虽去,他的影响仍旧永远存在,将来还要开更灿烂的花,结更丰盛的果。”曹孚在他的文章《杜威批判引论》中从反面告诉了我们杜威教育思想在中国的影响:“假使我们要批判旧教育思想,我们首先应该批判杜威,杜威的教育思想支配了中国教育界三十年。”由此可见,杜威教育思想在华影响是很大的,这些影响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对教育理论的影响

杜威教育思想对当时中国大教育家们的教育理论的影响和当时中国教育学理论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一些在当时中国教育界有重大影响力的教育家都不同程度的把杜威的教育理论运用到了中国的教育之中,根据中国国情不断改造杜威教育理论,最终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理论体系。当时在教育学领域较有影响的几本著作受到了来自杜威的影响,比如:吴俊升、王西征编著的《教育概论》,孟宪承著的《教育概论》,钱亦石编著的《现代教育原理》。这些著作中的很多观点受到了来自杜威的深刻的影响。

(二)对教育制度的影响

杜威的教育理论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影响主要反映在学校教育制度即学制方面。“五四”前后,旧学制与全国掀起的革新运动越来越不合拍,时代要求重新制定新的学制。可以说杜威的教育理论影响了当时学制改革的关键环节。1919年,杜威夫妇在胡适陪同下,在全国教育联合会的会议上做了《世界大战与教育》、《品格之养成为教育无上之目的》、《高等教育的职务》等数场演讲,受到了热烈欢迎,在这次会议后,全国教育联合会通过了“废止教育宗旨,宣布教育本义”的建议案,体现出了杜威的教育思想对中国当时教育制度的影响。虽然这个建议案并没有颁布,但对后来的学制改革起到了某种先导作用。

四、对杜威教育思想在中国影响的评析

20世纪20至40年代美国与中国的关系密切,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可以说控制了整个中国的教育领域,几乎所有的著作都被翻译成汉语,他的教育思想影响了当时中国大多数的教育著作。也影响了当时的中国教育制度。50年代以后的一段时期,由于政治上的原因,我们对杜威教育思想的评价一直是全盘否定,但是随着改革开放,我们现在更多的是借鉴着吸收杜威教育思想中的可取之处。虽然杜威教育思想在华传播已经基本成为过去的事情,但是杜威教育思想的传播是人类文化交流中的一点,是我们向国外教育借鉴的一个实例。在不断的借鉴中,我们丰富了自己的教育理论,深入研究杜威的教育思想及其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可以丰富我们的教育理论,在吸收借鉴中加强我国的教育思想建设。

参考文献:

[1][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2]赵相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M].湖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3]邹铁军.实用主义大师杜威[M].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

[4][美]约翰・杜威著.胡适口译.杜威五大讲演[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

[5]卫道治主编.中外教育交流史[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6][美]基南著.杭州大学教育系译.杜威在中国的实验――民国初期的教育改革和政治权力[M].美国:哈佛大学出版社,1977.

上一篇:励志教育论文范文 下一篇:体验教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