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朗诵的诗歌范文

时间:2023-03-07 01:17:41

适合朗诵的诗歌

适合朗诵的诗歌范文第1篇

[翅膀]

那小小的 长了翅膀的心

恨不得 飞到太空去

因为

晚上天空的星星

眨眼诱人

想摘满满的

一花篮

送给老师和小朋友

在繁花喧嚣的日子里

六月告别春风的季节

一颗颗晶莹剔透

纯洁无比的心翼翼的绽开

翠绿色的幕幔缓缓开启

舞台上粉黛浓妆的小天使

咿咿呀呀地细诉着

满树都是鲜艳的故事

天空湛蓝如水

是谁 用润湿的红手帕

捂住自己激动的眼睛

七律 儿童节的公园

百花开放笑声甜,

拂面浓馥六月天。

对对白鸭游碧水,

双双木桨荡画船。

嫦娥羡慕儿童节,

织女思凡懒做仙。

敢问瑶台谁是主?

新蕾初绽正童年。

1 儿童节的公园

百花开放笑声甜,

拂面浓馥六月天。

对对白鸭游碧水,

双双木桨荡画船。

嫦娥羡慕儿童节,

织女思凡懒做仙。

敢问瑶台谁是主?

新蕾初绽正童年。

2 激动的眼睛

在繁花喧嚣的日子里

六月告别春风的季节

颗颗亮闪闪的

致洁无比的心依依绽开

翠色幕幔徐徐开启

舞台上粉黛浓妆的小天使

咿咿呀呀地细诉着

满树都是鲜艳的故事

天空湛蓝如水

是谁?用润湿的红手帕

捂住自己激动的眼睛

六一儿童节诗歌

妈妈贴一颗美人痣在女儿五岁的额上

同时也贴进了自己的心灵

三十年前的今天妈/妈的妈妈也给她贴了一颗

就是这颗美人痣

妈妈一藏就是三十年

女儿飞在节日的马路上

妈妈走在女儿跳跃的美人痣里

一串串糖葫芦大声叫卖着

小女儿头上的蝴蝶结飞向糖葫芦

糖葫芦于是亲吻了抱着它的老太的额头

于是一颗火红的美人痣映入六一节的镜子里

老太便笑得糖葫芦鲜艳欲滴

她还讲了一个故事

"我给我女儿也贴了一颗——三十多年前

那个年月哟

没现在这么鲜的"

小女儿突然让老太弯下腰

她取下额上的美人痣贴到了老太的额头

并说了声

"奶奶六一节快乐!"

六一儿童节

记:今晚与水天网友聚于江滩KTV,共唱儿歌,缅怀童年。

我想活在一个永远也长不大的世界

人们天真,善良,不互相伤害

即使吵架,也很快和好

即使哭泣,也很快停止

卧室里,操场上,江河边

堆积着我们共同的玩具

天空蔚蓝,大地洁白

走到哪里都是小风车

小木马,小花朵

展露出羞怯的笑脸

如今的世界叫人忧郁

厌恶。又无法改变

特别是当时间把我们送入青年

送入中年,送入老年

我们艰辛生活,苦中作乐

每年只有一个晚上

用来短暂地挥霍

每年只有一个晚上

想起遥远的事物

兀自动容,又黯然失色

“六一”的歌

“六一”的太阳

为什么这样辉煌?

“六一”的花朵

为什么这样芬芳?

“六一”的红领巾

为什么这样鲜艳?

“六一”的孩子们

为什么这样欢畅……

你知道,他知道,

大家全知道。

全世界最年少的节日

已经来到,

全世界最天真的节日

就在今朝。

“六一”的歌声

为什么这样动听?

“六一”的舞蹈

为什么这样多情?

“六一”的故事

为什么这样引人?

“六一”的集会

为什么这样欢腾……

你清楚,他清楚,

大家都清楚。

歌舞、故事、集会

表达儿童的幸福,

今天的小苗,

必将长成参天大树。

我们是出巢的小鹰,

明天将飞得很高很高。

我们是含苞的小花,

明天将姹紫嫣红,分外妖娆。

我们就是我们,

适合朗诵的诗歌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文学素养 活动阶段 节奏 换位想象 创新

中华经典诗歌蕴藏着我国特有的文化精髓,对于提升学生文学素养、润化心灵方面,都有建筑专业课不可替代的地位。它可以让学生从中国的诗歌与文化中汲取营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可以为语文教学改革中的拓展研究提供资源,为语文课与专业课接轨提供桥梁。为此,我校于2014年6月将诗歌诵读作为语文课拓展的一项活动,至此一年的时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活动过程及诵读经验总结如下:

一.诗歌拓展活动研究的目标:

希望开展既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又能取得较好教学效果和改善教学风貌的一种语文活动形式。以诵读诗歌为突破口,寻求语文课改中的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学底蕴。

二.诗歌拓展活动研究的基本情况

(一)活动研究队伍:此次活动由校基础部康淑玲主任、李胜青副主任全面负责与其它部门协商等相关事宜,并以语文教研室及2014级各班班主任为主体的活动组。

(二)活动阶段:

本次活动分为3个阶段:

准备阶段:2014年6月―2014年9月

主要任务:在学校课改的形势下,转变教学思路,以基础部为单位,向14级新生发起此次活动倡议,初步构建、草拟《诗歌的力量》的方案,并制定诵读诗歌的方向。

实施阶段:2014年10月―2015年2月

主要任务:(1)启动语文原有诗歌诵读模块内容,学生可根据自己喜好、能力等因素灵活机动地为自己选定诗歌。(2)组织学生利用手机、电脑或到图书馆搜集诗歌素材、下载优秀诗歌朗诵视频、查找诗歌背景音乐等工作,并对学生诵读进行指导。(3)筛选出最好的15支班级代表队伍参加校诗歌诵读成果验收。(4)由校领导、各科室主任及各班学生代表对此次诗歌诵读活动进行成果验收。

总结阶段:2015年6月

主要工作:(1)总结此次活动成果。(2)撰写活动经验总结并进行成果交流。

三.诗歌诵读的经验总结

(1).朗诵前的准备

首先选择适合自己的朗诵材料。要求朗诵者通过体验诗人的情感,用自己的语音特点朗读出诗歌的艺术美感,让听众受到感情上的感染和陶冶,所以朗诵者不要着急确定朗读哪一首诗,首先进行自身嗓音、气质定位,去选择适合自己的诗歌作品。比如:嗓音高亢有力的男生选择材料时,可以选择一些积极向上为主题的诗歌,如战争诗、爱国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其次选取的诗歌内容必须是主题鲜明、积极向上的,我们的邓二为老师就紧跟时代潮流为学生创作诗歌,如《我不满》:“我却认为不满之中有反思,不满之中催盼着改革啊,不满之中孕育着创新的力量,一往无前!”“我们的不满腐败一上台就打老虎,撂倒了贪官污吏一大片”,这些脍炙人口的语句在成果展示时赢得了阵阵掌声,并获得了比赛的第一名,这些能反映我们思想、顺应时代改革的新的诗歌作品更容易获得听众的喜欢和青睐。再次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思想内容,确定情感基调。在准确把握诗人写作背景、作品内在含义基础上,揣摩作者心理,将自己所获得的情感赋予在这首诗上,一首诗就不仅仅是字与字的罗列,而是情感的叠加。如岳飞的《满江红》是作者的理想与现实发生尖锐激烈的矛盾的体现,所以确定了整首诗低沉但却雄壮的基调后,再确定自己的性格、嗓音特点是否适合朗读此诗歌作品。

(二)根据诗歌内容、意境、情感的表达来判断语音节奏、轻重和语速,并加入丰富的换位想象使诗歌诵读完美化。

1.节奏:需要朗诵者先要将诗句内涵理解清楚,再将整首诗划分节奏,从字、句、段中把握整首诗,如食指《相信未来》“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起太阳的大海”,许多同学都会把“手指”、“手掌”划分到一起,可是却总是读得不顺口,可是在细细品读和分析之后,问题的关键最终应落实到对意象的理解。 “排浪”一道一道向天边涌去,浪线看起来更像“手指”;“大海”具有面积感与体积感,所以“手掌”更加形象。

2.轻重音:能够利用轻重音的变化来体现诗歌的情感变化。如“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虽然只有简单的四句,但也要注意轻重音,或许有学生会问这么短的诗,只有这几个字重读,那读出来会好听吗?其实只需要我们在朗读时把语速放慢,声音拉长,语音稍重即可,否则朗读效果会适得其反。

3.语速:在一首诗歌中,语速的快慢会根据作者所要抒发的情感有所变化,听众也才能听出你的情感变化。如:裴多菲《我的歌》、《民族之歌》诗歌内容较为欢快、 激昂,语速要快;林徽因《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诗歌内容较为悲伤、低缓的,速度要适当放慢一些。

4.换位想象:朗读者要揣摩作者的情感,换位想象,尝试将自己和作者融合在一起,我就是作者,我要大声地将作者心中的快乐、忧愁、苦闷、希望等情绪诵读出来。如戴望舒的《我用残损的手掌》,就可以想象自己就是狱中的戴望舒,正在饱受敌人的摧残和折磨,心中满怀对敌人的愤恨,对解放区的向往,所以朗读者的态度要坚定,语气要恳切。只要朗读者能设身处地地考虑到诗人的处境和心理,加上真挚的感受和丰富的想象,使己动情,就能让听众感动。

(三)朗诵时使用恰当的体态语

朗诵要求朗读者除运用自己的声音吸引听众外,还可以借助眼神、手势等辅的体态语来深化对作品的感情,引起听众共鸣。在整体的体态语中,以眼神最为重要。眼能传神,眼神中的情感已经在朗诵者上台的那一刻起就透露给观众,所以眼神要集中,不要东张西望。有的朗诵者可以为营造朗诵诗歌气氛,轻闭双眼,但由于紧张、害怕等心理不敢睁开眼睛,不愿和听众有眼神的交流就会让诗朗诵效果大打折扣。其次朗诵时的体态语要自然,随着诗中情境来触发朗诵者的内在情绪,必须适合作品的题材和内容,否则让观众看来就会感觉矫揉造作,也会扭曲作品内容和主题。如装饰14-1班的诗朗诵《献给祖国的歌》时,朗诵者上台后通过敬礼给观众鞠躬表达敬意,在朗诵的结尾处“祖国,??我们定将令您?,永远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时,朗诵者又将左手一致挥向国旗,这些动作加深了观众的印象,让观众也是感觉耳目一新。

(四)勇于创新

诗歌朗诵形式需要不断更新、创造和改变。在这次诗歌诵读比赛中,也有一些有创意的作品,如《献给祖国的歌》的朗诵者在上台后先是唱了一节《五星红旗》渲染气氛;还有《满江红》诗朗诵结束后朗诵者以庄严宣誓进行结尾;《致橡树》的朗诵中,加入了缠绵悱恻的爱情舞蹈表演,这些都很有新意,所以在诗歌诵读中我们不必只是拘泥于呆板的朗诵形式,也需要融进更新的思想,让我们每一个人更喜爱诵读诗歌。这需要我们这些教师和学生集思广益,去创作出更新、更好的诗歌朗诵样式。

通过开展诗歌诵读活动,我们学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他们更有朝气,更加积极向上;我们这些教师也收获了喜悦,看到了希望,我们还要继续努力,把诗歌诵读这样的活动搞下去,虽然会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但我们相信在中华诗歌力量的感召之下,我们的教师我们的学生都会为它的博大精深、文化精髓所折服,相信我们的中国经典诗歌诵读活动将会越办越好,越来越深受大家的喜爱。

参考文献:

1.姚为洲.中华经典诗歌鉴赏与诵读[M].上海:上海教育教育出版社,2009年4月 第1版

2.俞晓红. 大学语文经典诵读(大学生必读的中华经典诗歌100首)[M].芜湖:安徽师大出版社,2011年-01-01

适合朗诵的诗歌范文第3篇

根据幼儿“直觉行动思维占优势”的年龄特点,我通过配对游戏帮助幼儿理解诗歌中的一一对应关系。通过层层深入的问题情境及图谱操作为幼儿提供理解与表达的支持,直观感受诗歌结构,为创编打下基础。同时,图谱将幼儿的内在思维与外在口语表达联系起来,为幼儿学习合作仿编提供必要的支撑。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中一一对应的配对关系,学习对话句式。

2.尝试根据诗歌中的句式结构进行仿编。

3.感受诗歌的意境美。萌发热爱大自然、热爱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小图卡若干,大图谱;幼儿仿编记录表每组一份。线描笔人手一支;实物锁、钥匙各一。

2.经验准备:幼儿玩过“找朋友”的游戏。

活动过程

一、做“找朋友”游戏

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做“找朋友”游戏入场。

二、找找锁的好朋友

1.(出示锁引题)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好朋友,生活中的物品也是这样。瞧,这是什么?它的好朋友是谁?为什么?

2.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用钥匙打开锁验证。

3.小结:因为钥匙可以把锁打开,它们谁也离不开谁,所以钥匙和锁是一对好朋友。教师将锁和钥匙的图卡贴于表格中,并朗诵诗句。(钥匙对锁说:“我们是一对好朋友。”锁说:“对!”)

三、寻找物体的一一配对关系

1.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的物品总是会在一起,也像锁和钥匙一样是一对好朋友。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一些图卡,请你们找出能成为一对好朋友的物品。

2.教师请幼儿将图卡进行配对,讨论它们为什么可以成为好朋友。

3.师:好朋友找对了吗?我们来听听它们是怎么说的。

教师以一问一答的形式直接将诗歌内容朗诵出来。

4.小结:桌子和椅子、雨伞和雨鞋、茶壶和水杯这些物品,它们分别是好朋友。

5.(出示鸟笼和小鸟)师:它们是不是好朋友,为什么?

讨论小鸟为什么不喜欢和鸟笼做朋友,小鸟喜欢和谁交朋友。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在图谱上逐一贴上相应图卡,并引导幼儿用诗歌的句子小结。

6.移情教育:鸟笼限制了小鸟的自由,伤害了小鸟,所以它们不能成为好朋友。如何才能做一个爱鸟的孩子?

四、结合图谱完整欣赏诗歌

五、师幼跟随图谱学念诗歌

学习诗歌的对话句式,并重点学习诗歌的最后一句。

六、师幼一起仿编诗歌

1.师:生活中还有许多物品都有自己驹好朋友,小朋友动动脑筋来想一想。

2.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用图谱表示。

3.引导幼儿朗诵仿编的诗歌。

师:现在我们用好听的声音把编的诗句连起来朗诵,让它变成我们大三班小朋友的诗歌。

重点指导句式:

××对××说:“我们是一对好朋友。”××说:“对!”

××对××说:“我们是一对好朋友。”××说:“不对!我的好朋友是××,还有,××也是我的好朋友。”

七、同伴合作仿编诗歌

1.提出仿编要求:(1)观察表格,介绍任务。(2)大家一起动脑筋找出生活中更多的好朋友,可以轮流记录或请一个小朋友记录。(3)用好听的声音把编好的诗歌念出来。

2.幼儿仿编,教师指导:(1)鼓励幼儿积极开动脑筋,支持幼儿的创意。(2)观察幼儿合作创编情况,提供必要的支持与指导。

八、分享与交流

将记录表展示在黑板上,请每组幼儿一起上台朗诵,教师给予评价。

九、活动延伸

寻找幼儿园里的“好朋友”。

教师:幼儿园美丽的花园、小竹林、小山坡中也藏着许多的好朋友,我们一起去找一找,把它们编到诗歌里。

附诗歌:好朋友

茶壶对水杯说:“我们是一对好朋友。”

水杯说:“对!”

桌子对椅于说:“我们是一对好朋友。”

椅子说:“对!”

钥匙对锁说:“我们是一对好朋友。”

锁说:“对!”

雨伞对雨鞋说:“我们是一对好朋友。”

雨鞋说:“对!”

鸟笼对小鸟说:“我们是一时好朋友。”

适合朗诵的诗歌范文第4篇

诗人王寅有名句云:“谢谢大家冬天仍然爱一个诗人。”此诗名为《朗诵》,全诗如下:“我不是一个可以把诗篇朗诵得/使每一个人掉泪的人/但我能够用我的话/感动我周围的蓝色墙壁/我走上舞台的时候,听众是/黑色的鸟,翅膀就垫在/打开了的红皮笔记本和手帕上/这我每天早晨都看见了/谢谢大家/谢谢大家冬天仍然爱一个诗人。”此诗为何感人,是因为我们都已经预设了诗人已经没有人钟爱了。

奇怪的是这个冬天诗歌朗诵不断―因为有香港国际诗歌之夜,今年的主题是“词与世界”,Words 和World相差少许,却道出了一个诗意的秘密:正因为人类说出言词,世界才获得意义―太初有言。而诗的技巧就是完美安排字词的组合的技巧,诗人安排字词以构成意象,意象构成诗篇,诗篇说出世界的秩序、美与神秘。

这是一个神奇的仪式,更神奇的是它发生在香港,一个被认为毫不诗意的地方。不要再说香港没有诗、香港是文化沙漠之类的废话了,香港有诗,而且有好诗。无论本土、移民、过客或是访者,无数诗人为香港带来无数诗,香港也因为自身结构的丰富和矛盾,成为现代诗最适合不过的书写对象―虽然这个城市并非一个适合安放一张写诗的书桌的城市。

现代诗正好擅长于流动、不稳和冲突,并且以一种全新的美学去统一这“不美”的一切现代事物。本届香港国际诗歌之夜邀请来的诗人,有不少正是善于此道的好手。来自斯洛文尼亚的Toma? ?alamun (托马斯?萨拉蒙)、来自爱尔兰的Paul Muldoon (保罗?穆耳顿),来自巴西的Régis Bonvicino (雷寄思?邦维希诺)和来自印度的Vivek Narayanan (维瓦克?那拉扬南),他们的国家都是所谓第三世界国家,近二三十年的政经动荡不已,传统的国家文化也产生变易,诗人作为最敏感的温度计,必然用诗歌作出反应,但他们都不是裸的“现实主义者”,而是在前卫的文学手段中寻找最适合与这个奇怪的时代互动的方式,最后形成他们独具一格的诗。

诗善变、求变,对付一个地区社会的变局理应绰绰有余。这些诗人的态度理应给予身在文化更复杂的港澳、大陆和台湾生活中的我们一些启迪,今年有四位大陆诗人(西川、于坚、田原、宇向)、三位台湾诗人(罗智成、零雨、陈克华)、两位香港诗人(王良和、叶辉)和一位澳门诗人(姚风)受邀,其中西川、于坚和上述诗人最相似。他俩都是早负盛名的中国第三代诗人,原来被分别视为学院派与民间口语派诗歌的代表人物,但近年风格变化颇大,西川日益泼辣疏狂,如诗魔附身,非如此不得道尽生活中荒诞似的,他原来的玄思向日常生活情景“迫降”,却生出许多没有道理的道理来―这就是诗的不讲道理。于坚却从日常生活出发,日益玄秘起来,但又不离他所关注的现实:云南的生态,就像他同时用纪录片所做的一样。

今年诗歌之夜有一特色是汉语诗人与外国诗人人数相当,前者大都是大陆、港台诗歌节的中坚诗人,后者则多为享有国际声誉但是尚未在汉语文化界广为人知的诗人,关于当代世界文化的相互碰撞,他们有精彩的见解,化之于诗、或化之于文章与讲演,诗歌之夜就提供了直接领教的时机。汉语诗人中的田原和姚风同时也是日语诗和葡萄牙语诗的著名译者,在两种语言中进出自如,带给他们自己的诗歌另一种观察的角度。

类似语言翻译的,是性别的“翻译”,女诗人对此尤其敏感―无论是自己的性别、抑或他的性别,书写两性之间的纠结很难,更难的是超越此纠结。本届诗歌之夜请来六位女诗人:来自中国台湾的零雨、大陆的宇向,以及土耳其的Bejan Matur(白江?马突尔)、德国的Silke Scheuermann (西尔克?朔伊尔曼)、美国的C. D. Wright (卡罗琳?赖特)和墨西哥的María Baranda (玛丽娅?巴兰达),各有各的答案。其中零雨较为诗歌爱好者熟悉,随着年龄的渐长,她的诗歌日益透明、内敛,在寂静中控制着一种女性的紧张―但是在现场朗诵中,她仍不禁哽咽;与之相对的是年轻的宇向,稍微的轻松放肆,仿佛世界的纠结仅止于爱情。Bejan Matur和C. D. Wright教人惊喜的是自由,自由流露在字行意象的变换推进之中,读之有爵士乐的―也有土耳其音乐的迷醉。

对于一般的读者来说,现代诗令人望而生畏的,就是太多新奇和陌生的言词,太多意外的表达方式。但当你把词与世界放在一起打量的时候,你才会发现,是诗人的言词更新着这个我们已经熟悉得不再有惊喜的世界,这个道理,也是这么多诗人来到香港、用许多不同的语言要告诉我们的。

今年我和《朗诵》的作者王寅,一起歪坐在台下听其他诗人们朗诵,心里仍充满感激。虽然我还有另一句诗是这样说的:“千万不要指望着以诗歌取暖,诗会使冷的更冷。”

适合朗诵的诗歌范文第5篇

那个时候深圳成立20周年,要做一台以诗歌为主要形式的纪念晚会。为了做出深圳特色,市委宣传部交给我这项任务,让戏剧家协会主办这台晚会,由我来做艺术总监。我希望能够做出一点新意,尤其在诗歌与戏剧形式的结合上。我当时邀请了国家话剧院的导演王晓鹰博士(现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我作为总撰稿之一,就这台诗歌晚会如何能够做得更有个性,如何能够做得与国内现有的诗歌晚会呈现方式不一样等问题我和王导进行了多次讨论。

当时中国诗歌晚会的呈现形式就是朗诵配音乐,如果我们的晚会仍采用这种旧套路观众就不会有新鲜感。于是,我们就商量做出一个不一样的东西出来,要把诗歌做成一种有一定的戏剧情节、有人物贯穿其中的诗歌朗诵,每一篇都有人物有主题。然后运用了多媒体,运用了转台,以及各种艺术手段,比如民歌歌手,小提琴,二胡,钢琴演奏,然后有舞者,也有戏剧场景,等等。也就是说一台晚会就是一出多种媒介联袂出演的艺术盛典。由于经费紧张,为节省道具使用的花销,我还说动深圳雕塑院的院长孙振华博士让他贡献了“深圳人的一天”的人物群雕。那是铜制的复制品,很重,我让工人拉到深圳大剧院的舞台上。我们的建设者、打工者、拍卖第一锤的人、教师等人物在雕塑中穿行,给人带来强烈的生活现场感。

经过数月精心准备,我策划的这个大型诗歌剧“在共和国的窗口”当年在深圳大剧院隆重上演,反响特别好。不久中央电视台知道了,就派专人到深圳把这个作品在深圳电视台演播厅录制成电视诗歌片“深圳人”上下集,并于1999年“两会”期间在中央电视台的文艺频道多次播出,在全国产生了一种开创性的影响。许多观众惊呼:原来诗歌晚会可以这样做。显而易见,我们选择的这种晚会形式,对促进诗歌传播方式的崭新探索以及诗歌的舞台表现形式的多样化都有重要的创新意义。而这也是国内最早的诗歌跨界传播的尝试。

后来,我为深圳导演了多部这样的综合性的跨界的诗歌晚会。比如读书月开幕式《百年中国》等。又过了10年在深圳30周年时,我们又想着把它更进一步向前推动。就是做得更前卫,更先锋,更具有探索性和综合性,力争在诗歌这种特殊文体的表现方式上作进一步探索。由此,我们举办的第一届、第二届“中国诗剧场”做了“我听见深圳在歌唱”和“穿越百年”的主题诗剧,“穿越百年”把百年中国历史,百年来的这样一些风云人物,利用戏剧和诗歌结合的形式演绎出来。当时著名年轻评论家霍俊明做文学顾问,我作为艺术总监和总撰稿之一设置了一个主体性的戏剧结构,又请剧作家王钢、何波加盟,然后把当今“快男快女”他们对爱情的理解这条线索与以往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和革命者怎么看待爱情、看待生活的线索进行时空穿越。用“生命”的主题进行贯穿,由此构建成了《穿越百年》的整体艺术形态。我们还从全国邀请了将近40位诗人就戏剧结构和故事写出原创性的诗歌,最后由我们统一风格。晚会在深圳大剧院演出,效果空前的震撼,舞台上我们运用了歌剧和古希腊合唱的形式,也根据诗歌创作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原创歌曲,至今流传。台前幕后的工作人员过百人,借助多媒体的立体呈现,历史人物一个个如在眼前,真的很棒。后来,《穿越百年》获得了首届广东省戏剧优秀剧目奖。这个表现形式确实很好,加上表现的主题具有突出历史的时代性和当下性意义,所以这场晚会做得相当成功。但是,不可能年年都有《穿越百年》诞生,这种大型诗剧的产生是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准备和各方面的合力打造的。

于是针对《穿越百年》我就想怎么把这样一种东西做得更普及,使它真正走近大众,而且用最少的钱做最有效、最新颖的诗歌推广。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和准备,2012年我们就开始策划做“第一朗读者”。做“第一朗读者”时,我们就尽可能走进咖啡馆、走进中心书城、走进广场,我们力图在这样一种开放式的场所让公众能够因朗读听见诗歌、因戏剧而看见诗歌、因音乐而热爱诗歌、因点评而领悟诗歌。通过我们的表演者唱诗、演诗、评诗、朗读诗等环节,拓展了当代诗歌的先锋化、开放型的立体呈现方式,强化了诗歌视听的艺术性、实验性,以诗现场的行为艺术等跨界的方式延伸了当代诗歌的传播空间,让公众在场体验、在场感受、在场参与,全方位领略当代诗歌的审美妙义。“第一朗读者”对每一期诗人的选择都很审慎,比如我们每一期最少是两个,最多是三个诗人。我们有来自全国的评选机构,包括十几位评论家和著名诗人。每次活动之前我们要有大致的范围,讨论哪些诗人能够进入到我们的活动中来,考虑他的诗歌能不能代表中国当下最好的诗歌,或者是不同精神方向的诗歌,他的诗歌能不能进入公共空间的时候被人接受等等。为了打造具有社会公信力和业界美誉的品牌,我们希望向国内文艺界发出独一无二的“声音”,而且能够让诗歌生态更为健康有序地发展,便坚持选择这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诗人。应该说这个时代很多诗歌作者都是非常优秀的,而我们每年只能从内地挑选十个诗人左右,再加上十个广东地区和一两个港澳的,每年只能邀请二十几位,数量有限,这也增加了工作上的难度。我们希望诗歌印出来之后不仅适合阅读,也有一部分适合朗读,这个时代诗歌写作个人化倾向太重了,导致导演介入之后,常常为了找适合现场演绎的作品而反复斟酌。当一个诗人的20首诗拿出来之后,我们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然后再在这里面最少挑选出7首、8首来,这个挑选过程实际上也不是太容易的。不同的“大众”面对文本的时候有不同的感觉。这个活动既有诗人自己朗诵,又有专业的演员和观众来朗诵,还有唱诗、还有表演。这是不断弥补和交叉的过程,或者是不断碰撞和融合的过程。

“第一朗读者”之所以能够成功并在国内甚至海外产生重要的影响,正在于不是诗歌写作出了问题,而是诗歌传播和推广出了问题。或者再说得严重性是诗歌教育和诗教出了问题。而说到“第一朗读者”、“我听见深圳在歌唱”、“穿越百年”和“在共和国的窗口”采用的诗和唱的结合,诗和剧的结合,这一方面这是探索和创新,同时这也是一种回归。因为在原初的艺术形式中诗歌本来就属于戏剧的一部分,属于面向大众的公共艺术。中国的诗歌其实也诞生于原来的巫术表演仪式。所以就在这个时刻戏剧的作用产生了,“第一朗读者”将朗读的听觉联想和艺术行为的视觉呈现创造性地呈现,让观众走进充满创意的艺术现场,他们在那里流连回味。在将诗歌的跨界传播在公共空间推广的时候,我也切实感受到了很多难以相见的难题。我想说的是诗歌走到公共空间有很多难度,尤其亲身做过活动的人。有些诗歌不适合大众,有些诗歌基本上还是精英化、散文化和口语化的,没有音乐性,就是我们说的那种耳感丧失而更倾向于阅读的诗。只适合阅读的诗无论是对于朗读,还是歌诗,还是舞台的戏剧化表演,都提出了一些挑战。由这些“歌诗”的传统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诗歌与音乐的结合会使得诗歌的传播和接受更为广泛。而为什么在1989年之后一直到新世纪的20多年的时间里被我们所能够记住的诗歌作品越来越少呢?这就是相应的传播方式也出现了问题。越来越多的诗歌丧失了音乐性和耳感,丧失了诗歌精神以及传播的广阔空间。所以当我多年前就开始尝试诗歌与剧场结合的崭新方式时(“诗剧场”和“第一朗读者”的品牌)正是源自于我对诗歌精神以及诗歌传播的深入思考。

“诗剧场”和“第一朗读者”所尝试的诗歌和剧场的结合又是我对一般意义上的诗歌朗诵弊端的思考。当我们考察新诗的传播时,新诗的传播与朗诵的关系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而不同时期的新诗朗诵的形式和特点都有着不同的变化。在纷乱的战争和政治运动时期尤其是历史的转折点上,如当年解放区的大众朗诵诗运动和“天安门诗歌运动”前后的朗诵诗歌热潮都具有受到明显的政治文化影响的非“常态”性质。而当新诗的发展在80年代以来逐渐走上了发展的正途和多元化的趋向,相应的各种大型的诗歌朗诵会或是聚会、沙龙性质的小型读诗会其特点反而呈现了弱化。换言之,也就是新诗朗诵的形式都是大同小异,而在商业化、物欲化和后全权时代的语境之下随着新诗的边缘化,新诗朗诵所发挥的效用也是越来越小。能产生轰动效应的一场新诗朗诵会差不多成为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神话。说到诗歌和剧场的结合所体现的精神和正能量首先大家不要误解,这种精神和正能量既可以是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大题材,也可以是每个个体最为真实的又能够被广泛接受的情感与思索。当下越来越多的诗人已经缺少了诗歌精神和正能量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太功利了,同时把诗歌看得太轻了。80年代的诗歌和戏剧精神还体现了知识分子的思考,知识分子就是同时介入到个体和现实公共生活的发现者和发问者。是时代的普罗米修斯和西绪弗斯。而当下的诗人还有几个这样的知识分子呢?知识分子不等同于知识,现在的博士、硕士、博导多的都数不过来,但是他们却往往因为缺乏个体精神和公共意识而非知识分子。正是出自这种知识分子式的诗歌精神,同时关注精神方式的多样性和多元化,我们策划了“第一朗读者”。而我之所以通过剧场和诗歌相结合的方式还在于我们不仅要为诗歌的传播、接受和教育做出新的探索,重要的还在于我们对于诗歌精神的一个思考。也就是说,我们要通过让大众更容易接受的方式使得那些具有重要精神性、历史性和时代性的诗歌作品流传更广泛、影响更深远。

尤其是已经进行了两年探索的“第一朗读者”对诗歌的演绎和表达不仅让诗人很震惊,让在场的普通读者观众也非常震惊,这真正意义上体现出了传播的效果。我想到我们去年现场有个普通的小文员,一个女孩子,很年轻。她在现场哭了,因为她面对大诗人出现特别激动,然后说:“我特别爱诗,但是我没有这样的机会,我今天终于在这个场合可以朗诵你的诗。”这样的场面令人记忆犹新。据不完全统计,深圳有千位诗人,各种职业,包括保安。我们现在几乎每期都来的有一位做保安的诗人,他就一个保安,他为了参加我们的活动,他把上班的时间就调整了。我觉得这些都挺有意思的,都说明了诗歌在人们心目中的重要位置,以及适当的传播手段在激发大众诗歌热情中所扮演的极为关键的作用。跨界诗歌传播“第一朗读者”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我们深圳戏剧家协会有很多具有实力的新锐导演和青年演员队伍以及全国性影响的音乐人。正是有了这个综合性人才平台做保障,所以我们每一场的导演是不一样的,每一场的演员也不一样。每一场为什么大家愿意看?不是因为这一期来了某某名人,而是这一场呈现给大家的整个表达方式与其他的场次完全不同,每次差异很大。当然,这也带来一个问题,就是我要做当代艺术的吹鼓手,他们都是做话剧和小品出身,要让他们解放思想,反叛自己过去的艺术主张,首先要给他们灌输当代艺术观念,让他们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新鲜感和创造力的解放,因此我每期都要很认真地盯着,和导演谈构想,参与演出风格样式设计。由于所有这些表达都非常有趣,观众因此就很喜欢看到这个当代艺术的现场,他们觉得有意思,觉得自己跟诗歌发生奇异的关系,诗歌也对他们思考自己的生活现状起到了引领作用。

在多年来的诗歌跨界传播活动中我们融入先锋戏剧和当代艺术。我觉得现在“第一朗读者”做的工作就是回归,把诗歌还原到戏剧中,把戏剧还原到身体的活动中,把身体还原到生命的场域中。

先锋戏剧是关涉形式探索和艺术精神的,一种小众的艺术,而这些与所谓的商业利润无关。在传统“现实主义”表演方法之外寻找到一种完全不同的表演样式。这样创作就比较难了,你要有生活,没有生活来源的戏剧素材不是好的素材。

我要求每一场的执行导演必须在当代艺术上有创新,有自己的东西。要在具体表现形式上具有现代精神和具备现代语言的艺术。之所以现在的观念艺术普遍用“当代艺术”的提法是因为用“现代艺术”的名词容易与已有过的“现代派艺术”混淆。同时,“当代艺术”所体现的不仅有“现代性”,还有艺术家基于当下社会生活现场的“当代性”。艺术家置身的是今天的文化环境,面对的是今天的现实,他们的作品就必然反映出21世纪的艺术特征。我们在诗歌跨界传播的一系列活动中“演诗”环节所体现的就是与古典艺术和近代艺术不同面貌的现代艺术。它的突出特征是在艺术形式上不再以写实的话剧风格为主,而是体现艺术家个性的观念和形式语言,我们综合了立体派、未来派、超现实主义、抽象主义、波普艺术等等,成为一种后现代的表达。当然,无论何种艺术形式,其所反映和表现的都是反映今天的现代社会给当下人们带来的心理特征,都是艺术家对艺术表现形式的探索。我们通过诗歌跨界传播活动的现场的“演诗与朗读”“唱诗”丰富了人们的审美经验,开拓了艺术的视觉表现空间。我作为艺术总监和总导演在艺术标准上进行要求,既让每场执行导演具有个性化的展现,又要让他们在艺术水准上保持一个标杆。

在诗歌的跨界传播上表现形式的问题是很重要的,而诗与传播形式的结合就显得非常重要。我觉得当代艺术并不是就是精英,它是一种综合,就像戏剧是一种综合艺术一样。各种各样的人进入,这种综合性风格的融入,我觉得在诗歌现场的表达上都需要,都可以进行综合性的探索。值得强调的是当下做诗歌跨界传播的实验一定要利用新媒体和自媒体。我们“第一朗读者”就是这样,我们第一朗读者的官方微博的点击率相当高。此外,我们还和深圳报业集团、电台合作很多。迄今为止,在广电上已经突破百万人次来收听到了“第一朗读者”诗人的作品。

适合朗诵的诗歌范文第6篇

场景一――

时 间:2003年一个秋色如画的午后

地 点:北京,著名朗诵艺术家葛兰家中

事 件:葛兰手捧《郭新民抒情诗选》,含泪朗诵其中的《珍重粮食》《辣椒辣》,录成诗歌MTV,成为诗刊社大型公益活动“春天送你一首诗”诗歌朗诵会的经典节目,并通过电视电台等传媒,激起无数听众和观众的欢呼喝彩。

场景二――

时 间:2005年的一个“七月流火”之夜

地 点:北京保利大剧院

事 件:郭新民诗作《一棵树,高高站着》,在中国朗诵家协会主席、北京朗诵艺术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殷之光激情演绎下,令松涛般的掌声,一次次从观众的森林中诞生,旋风般激荡,将“拥抱太行――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型诗歌朗诵音乐会推向火焰般的高潮。

场景三――

时 间:2006年一个诗意轻胧的春晚

地 点:长治学院

事 件:第五届全国大型公益活动“春天送你一首诗”大学生诗歌节――校园诗歌朗诵大赛现场。郭新民的诗歌《一棵树,高高站着》《我心走进草原》,再度震撼大学生的心灵,掀起一次又一次青春的呼啸。

……

我们很不情愿地看到,中国诗歌的现状,正日益与这样一些语词发生亲密链接:低迷、边缘、沉寂、失血、冬眠、陷落……最该春意盎然、生机满眼的诗的原野,于无声处一步步逼近“荒原”。无奈的读者只好选择拒绝阅读,来表达失望与疏离的心境。诗歌疏离读者的代价,不仅在于读者对诗歌的最后疏离,而且也包括诗歌自身的迷失与流放。一朵花,在一座孤岛上春开秋谢,对人类实在说不上有什么意义。《旧约全书・伊甸园》说,上帝用土地上的尘土造人,把生命的气吹进他的鼻孔,他就有了生命。不管什么样式的艺术品,“养在深闺人未识”之时,只具备生命的“形”,是欣赏者吹进“生命的气”,使它魂形相依,勃勃然鲜活起来。诗人郭新民以他多年的坚韧探索和艺术积淀,精心将现实之思与魅力艺术,浑然糅合成风雅独具的诗歌,并使之从平面的纸张上站立起来,从沉甸甸的书页里解放出来,走向舞台,走向剧场,通过视觉和听觉,走进读者心灵,引发读者强烈共鸣,炫成一道独特耀眼的诗歌景观。从剧场走出的听众,纷纷通过网帖、写信、电话,抒发《一棵树,高高站着》带给他们的感受:灵魂经历了一次高尔基《海燕》里暴风雨那样的洗礼……著名诗人寓真撰文感言:“年过古稀的殷之光先生,朗诵诗人郭新民的《一棵树,高高站着》,那是一种整个身体和全部灵魂的彻底的投入,我在台下望着台上这位朗诵家,忽然觉得他就是那棵树,在他的头顶和身周正在澎湃着风云,正在冲荡着雷霆,正在凝聚着历史,我写了多年的诗歌,然而,是在这一天晚上我才真正发现了诗歌的震撼力度和能量。”

满脸茫然苦涩表情的诗歌,向我们绽露出了一抹久违的微笑。

郭新民的诗歌,借助舞台和剧场的延伸与拓展,使已经变得十分陌生的诗歌轰动效应重现在读者和听众中间。无论如何,这是一个有意义的事件。面对这一事件,如果我们漠视不顾,便是对诗歌的一次背叛,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

有出息有作为的诗人,一定是燃烧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诗人。我不得不分别说出肖洛霍夫和索尔仁尼琴的提醒:“对所有作家来说,基本任务就是:涉及日常生活,不落后于生活,像医生掌握人的脉搏一样把握住日常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有各种各样重大的政治、经济问题,作家没有权利无视这些问题。”“文学,如果不能成为当代社会的呼吸,不敢传达那个社会的痛苦和恐惧,不能对威胁着道德和社会的危险及时发出警告――这样的文学是不配称作文学的。”显然,郭新民无疑是一位因为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所以常常热泪盈眶的诗人。他孜孜追索一条贴近生活,贴近读者的诗歌新路,并坚定地将其作为自己的艺术定位与理想追寻。“土地系列”就是他倾情倾力创作的包孕丰富社会内涵的系列艺术诗篇。

郭新民的“土地系列”诗篇,我愿意将其定义为“适合倾听的诗歌”或“舞台阅读的诗歌”,以区别于一般意义的朗诵诗,因为这是思想与艺术完美融合的诗歌,就像蜜汁溶于鲜奶,花蕊结晶于阳光雨露。诗篇的“土地系列”,几乎就是在构筑一座宏大的诗歌艺术工程。其中《感恩小米》《亲近土地》《珍重粮食》《一棵树,高高站着》这些篇章,契合读者的殷殷期待与寻觅,唤醒人们重新认识诗歌的意识与自觉,遭遇了空前的广为传读和倾听。土地是我们的一脉灵系魂根,是人类一部永远的“圣经”。诗人诗意地奔走在土地上,像一只眷顾麦场的麻雀,或者秋天田野上快乐的田鼠,或者果园里飞来飞去的蜂蝶。他从不同角度虔心地亲近土地,亲近民间,亲近百姓,把庄稼、农具、家禽等一系列与土地有关的事物,放在特定情境里充分发掘和发现诗的意蕴。“一枝一叶总关情”,从土地传来的每一缕细碎微轻的声音,比如草叶的摇曳,比如玉米的拔节,比如麦芒的闪烁……都激颤着诗人琴簧笛膜般敏感的神经和心灵。诗人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雕塑般的虔诚姿态,叫人想到深秋的谷穗,拼命把生命的头颅叩向土地,贴向土地。郭新民说,“把历史的回忆/聚焦到某种作物/这是一个十分凝重的话题……向黄土地深情鞠躬/向乡亲父亲深情鞠躬/这可不是一种简单的礼仪/愈是成熟就愈是要谦恭。”如何谦恭?“腰总是弯曲,头必须下垂”(《面对谷子》)。因为“面对阳光葱茏的土地/我摸到了自己的脊梁/和肩上沉甸甸的责任”(《亲近土地》)。他忽而从“布谷鸟鸣叫的方向眺望”,忽而从“这个春天新的情绪里眺望”。深情无限的目光或是被“八月的葵花”拴住,或是被“屋檐下的玉米”映黄,或是被“跪在高原”的“母羊”绊倒,或是被“干涸的河流”伤痛。他揭示“麦茬”“倔强的”个性:“齐刷刷的麦茬是大地的精神/硬铮铮的麦茬是大地的风骨”;他为“森林”“忧伤”:愚昧野蛮的砍伐,使“伤痕累累的高原痛不欲生”;为“村井”“祷望”:“一只渴望的眼睛……深不可测的隐忧呵/天有多深井有多深/远村的痛苦就有多深……独目难眠呵。”而“飞蝗”疯狂的“起舞”,高悬着他“剜心的牵挂”;而轻轻触摸一朵“野”的“微弱”,竟摸到了“农民的那些日子”,和“深及故乡骨髓中的疼痛”,因为他“把手捂到了土地的胸口”……苹果因为吻过牛顿的前额而带有了科学的意味,向日葵因为照耀过凡高的画笔而平添几分异彩新辉,诗人郭新民歌唱的土地,超越象征和比喻的涵盖,是建筑在大自然土地之上的艺术化的“土地”,是人类精神世界的丰富,是人类诗意的栖居之所。

“当你静听音乐或观看一幅画时,你可以自由自在地想像,而当你读一本书时,你却成了作者思想的奴隶”。――这是绘画大师高更诉说的阅读体验。郭新民诗歌创作的一个艺术追求,在于他诗歌的被“倾听”、被朗诵,并通过一种剧场效果发散到更广阔的人群,释放成久远的回响。“倾听”是另一种阅读方式,而且是更优雅能动的阅读方式。海德格尔的哲学文本里有一个颇为响亮的词“倾听”,甚至“倾听”有时就是他关于“思”的别解。海德格尔常常以倾听的姿态讲荷尔德林的诗歌,那情景犹如倾听“泉水怎样从银色的圣器里潺潺流出……”艾略特在诠释其名篇《四个四重奏》中“那个声音”主题时,也一样借助“倾听”作了诗意的处理:很深的声音是听不见的,但只要你在听,你就是音乐。音乐,是的,诗歌在剧场产生艺术效果,须臾离不开音乐。不,我不是说借助诗歌之外的音乐,即使是背景音乐。我是说诗歌本身的韵辙、旋律、乐魂。这也就是我们常常把写诗叫作吟诗、咏诗、诵诗、唱诗的理由。诗歌从诞生开始,就具有音乐性,正如音乐是诗歌的声象呈现。音乐是诗歌的血液,这血液,从诗人心泉里流出去,经过读者的心灵,又流了回来。事实上,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汪音乐泉源,诗人的职责在于使读者和听众的心泉沸腾起来、飞扬起来、波光涟漪、霞彩虹霓。创作适合倾听、舞台阅读的诗歌,远比“平面”的视读的诗歌,更具难度,更具挑战。这是阳光下的闪转腾挪,不是月色朦胧中的长袖起舞,容不得半点伪饰与虚假。新民以“倾听”绎动的艺术情怀、艺术宗旨和审美理念,谱写了一篇又一篇语词、意象与乐律谐和对称的适合“倾听”的诗歌,并冠之以“土地系列”来昭彰他诗歌的神圣使命与责任,如此,他的诗歌以情真而意浓,深刻而形象,凝重而明快,隽永而易懂,引起诗歌界的热评与追捧,深受读者和听众的认可与激赏,便是一种必然之果了。

郭新民的诗作迄今已荣获中国首届“艾青诗歌奖”、《人民日报》征文一等奖、“赵树理文学奖”等50余项。这里,“剪辑”几段来自诗界权威的声音,从另一个角度观测郭新民诗歌显现的价值与影响。

老诗人屠岸:郭新民的诗篇歌唱和探索了人生、自然;这里有愉悦、有狂欢、有悲愁,也有痛苦;揭示了人性的方方面面,敞开了心灵的大门,把灵魂裸地袒露出来了。

著名诗歌评论家、北大教授谢冕:郭新民的诗质朴、清新,没有矫情,有着感人至深的沉重;有一种朴素的、自然的美,其中蕴含着看似浅显却隽永的哲理。其抒情诗创作有一个审美表征,那就是描绘抒写“自然与人的融合”,通过大自然的神秘启示,揭示人生之爱,自然之爱,生命的律动和爱情之命运。之所以如此,大抵与诗人长期生活在“基层”,与大自然有着天然的联系不无关系。

著名诗人、《诗刊》主编叶延滨:不仅“读郭新民的诗,常常为他诗中的那种忧国忧民的思绪所感染”,而且他“把郭新民前期作品与后期作品做比较”,认为“除了艺术上日臻完美成熟之外,更让人感动的是内涵的厚重和沉郁,这种东西大概就是我们所说的风骨吧。有的诗可以因其才华动人,有的诗可以因其美辞动人,但若无风骨终会经不起岁月的搓揉而凋其色彩。读郭新民的诗,会给人一种编年史的感受。诗人和老百姓的生活现实贴得很紧,诗人一刻也没有闭上他关注时代的那双眼,因此,近二十年的社会风云、世事变迁都在他的笔下留下了深深的印迹。从某种意义上说,郭新民也在写史,写中国老百姓的情感史。《喋血凝思》《我的父亲》等是具有编年意义的诗人代表作”。

著名评论家杨光治:郭新民将诗歌视为使命,视为责任,态度是十分严肃的。正因为这样,其诗歌创作形成了深刻厚重新奇的风格,写出了个性鲜明而富有概括力和表现力的土地诗,也铸就和完成了其在诗坛中独特的艺术形象。

更有评论者干脆把郭新民诗歌在读者和诗歌界掀起的反响,称之为“郭新民现象”。不,以“郭新民现象”来概括郭新民的这一诗歌实践,还不能令人满意。我以为,只有将其放在中国诗坛大背景下加以透视与察析,以“诗歌新走向”或者“新诗歌现象”的定位予以足够关注,才能更切合事件的真相和有利于诗歌的拯救。郭新民旗帜鲜明地把自己的诗歌主张总括为“三化”:民族化、大众化、社会化。他在“首届艾青诗歌奖受奖辞”中说:“我爱诗如痴,爱诗若命。在中国新诗的实践中,我做了一定的探索和尝试,倾注了无比的挚情和热爱,付出了很大的心血和代价。20多年默默耕耘辛勤劳作,诗歌成为我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为诗而彷徨、苦痛,为诗而激烈、亢奋,为诗而从未放弃和失落。不管在何种环境下,我注定是诗歌的卫道士和追随者。我希望在某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大家承认我是一个诗人――一个真正的、纯粹的、有价值、有良知、有责任感的诗人。请让我们伸开诗歌的臂膀,无限深情地拥抱亲爱的祖国、深刻的土地、伟大的人民和豪迈的时代!请让我们睁大诗歌的眼睛,热切关注真实的人性、纯洁的爱情、沸腾的生活和磅礴的世界!”这不仅是诗人灵魂的剖白,也是诗人实践的回望与写照。因为在选择神圣辉煌目标的同时,他已经选择了异常艰辛和崎岖的跋涉与攀登。

郭新民“舞台阅读”诗歌的可贵和成功的探索,不仅仅是中国诗坛的重要收获,也是一个诗人对中国诗坛的贡献,更是对中国诗坛的一次感动、唤醒和启悟。他让我们思考、明白并相信,有些东西应该结束,而有些东西应当开始。至少它提供了一个有意义的方向,一个来自土地的方向,一个土地导引的诗歌方向。诗歌精神在一个新的层面上回归人间,回归读者,毋庸置疑,是时代的呼唤,人民的向往,也是诗歌的期盼。诗与歌,是人类与生俱来的需求,就像对阳光和节日的渴望。我们的生活不能没有诗,我们的心灵不能缺少诗。我相信,当一个读者,在诗的面前突然背转过身子的时候,脸色一定是忧郁的、悲戚的、无奈的,甚至是愤怒的。或许没有诗,太阳照例在黎明的墨焰中升腾,月亮依然在云彩的瀑布里鱼游。但是因为有了诗,太阳才变得更温暖,月亮显得更美丽。正如有了玫瑰,爱情的童话才更芬芳、更鲜艳、更诗意。

一株临风而立的诗歌之树――聚焦《一棵树,高高站着》

现在,我们把目光收缩回来,聚焦郭新民笔下的一棵“树”,一棵威风凛凛、诗意澎湃的“树”――《一棵树,高高站着》。

不错,诗是情感的艺术,情感的产物。情感乃润泽一切艺术的春雨鲜乳。缺乏情感的艺术作品,只能像一根干瘪的麦穗、一把枯黄的秋草。然而我要说的是,艺术家在情感面前的准备与才能,应当成为深度探讨的自觉与期待。艺术家对情感的艺术操度与掌控,往往见出艺术家尤其是诗人的艺术功力。我愿意把情感化作有生命的建筑材料,就像春天一般充满蓬勃生机的建筑材料。在出色的艺术家那里,情感之墨的研磨匀兑,情感线条的编织流动,情感色彩的挥洒泼点,总是于细微处见精神,于形而上中放光辉,回风舞雪,出神入化。诗人郭新民在这棵“树”里倾注了情感,几乎就是壶口瀑布一样轰烈燃烧的浪花,就是一座太行山的巍巍厚重,就是黎明的天边那一炉浓稠密集的朝霞:“一棵树,朝我走来/一棵树,就这么朝我走来/它坚毅而豪迈的步伐/故意踏出某种韵律和节奏/在满脸皱纹的太行山深处/在老区这个老得不能再老的山村/以父辈和长者的亲切/与我久久地对视/目光同阳光汩汩深入/让我渴望的心田无比温馨”。

然而,这一团“目光同阳光”交织的浓烈的情感,却轻轻被动词“跪”,收拢为一个经典的细节,“跪”出一个撼人心魄、夺人泪雨的画面:

以中国最传统的礼仪

我命令我的灵魂和诗歌

给它虔诚地下跪

并恭敬地叩三个响头

雄哉!惊天泣地;妙哉!神来之笔。千言万语,万语千言,“铀浓缩”一般,将一腔沸腾的激情聚凝于一“跪”之中。男儿膝下有黄金。这是“灵魂和诗歌”对皇天厚土的跪拜,是和平的今天对烽火历史的朝圣。综观全诗,内敛蕴藉,张弛有致,均衡适度,谐和匀称。固而举重若轻,收发自如。端的是放得开,收得住。放开来如长空万里潇洒怒卷的云朵,如凡高笔风吹动中色彩奔放的向日葵;收回来像朦胧月色下行将引爆的蓓蕾,像一粒压缩了千卡能量的银质的子弹。你看大写意的一句“一棵树,亲切凝视着我/一棵树,深情凝视着远方”,叫人如同临照秋日平缓的河流,触摸沉静含蓄的果实。“草色遥看近却无”。但闻水流声,不见流水影。这令我想到一段历史情节:北魏文成帝欲在武州山(今大同云冈)开窟造像,恰有来自今斯里兰卡的几个僧侣,携带三幅浮屠画像,“远视炳然,转近转微”。这便是所谓的艺术,所谓的艺术效果。诗画同理,艺术一脉。新民为诗运情,可谓深得其味,卓然超然,风流尽得。

然而,情感往往并不止于情感的艺术处理,虽然这时它已经完成了艺术的追寻与实现,我是说假如诗人的目光还不满足于此,已作好准备向更远处投放和延伸。因为就像我们都知道的那样,情感还常常肩负着“生命中”不可回避的“承受之轻”。比如它要承载历史大厦的主题,雕塑精神世界的画廊,呈现和显象思想光芒的指向。“这棵树,不动声色地活着/这棵树,义无反顾地活着/它的存在,是历史的存在/它的伟岸,是大地的必然”。

它站着,是一座太行丰碑

它走着,是一段人间佳话

它醒着,是一部红色经典

它笑着,是一篇英雄赞歌

它活着,是一面精神的旗帜

是的,情感不是串缀而是粘连着这里的每一个语词,像蜜那样。不,这还不够,这些多姿多彩的意象,谁能说不是感情的物化与晶体?甚至,情感与意象相互借助,彼此拥抱,就是思想本身。

世纪风轻轻拂过它的鬓发

自由鸟温暖栖息在它的肩头

……

哦,一棵树让一位伟人高高活着

一棵树使一群好人高高活着

一棵树令一段历史高高活着

进行到这里,我们可以推开另一扇门,走进这首诗的又一片艺术境域。因为《一棵树,高高站着》发散给我们的艺术信息和艺术启示,是现代的和多维度的。比如“大意象”傲然临风的统领与“小意象”星汉灿烂的簇拥:大意象――树;小意象――世纪风。自由鸟、风尘、泥泞、坎坷、崎岖、隧道、战火、弹雨、云霓、种子、五星、丰碑、旗帜……正是万千烟霞的飘移流转,方才映衬出山岳的伟岸峭拔。比如通感的神奇妙用:意志、追随、思恋、烙印、情结,这些意识的冷概念,只用色彩灵性地作一点染,就灼灼然如烛如照、光华耀兴起来。“红色的意志永不消遁/红色的追随至真至诚/红色的思恋天长地久/红色的烙印根深蒂固/红色的情结日久弥新”。诗人的一项艺术使命与职责,就是翻译,将抽象的概念翻译成可感可触的意象。(这好像是康德的话外音)再比如影视画面的切换与叠印:“一棵树,站在那里/一棵伟岸的红星杨站在那里/一位顶天立地的大英雄站在那里。”一远景:自然树;中景:人化树;近景:树化人。句句深化,层层推进,一步一景新气象。

然而,这首诗给我另一轮的审美冲击力,在于它的超验性,在于它诗质纯粹的表现手法与技巧带来的阅读效果。这手法与技巧,如果取一个称谓,我愿意把它界定为“幻想现实主义”,虽然这一界说,容易叫人想到西方现代流派“魔幻现实主义”,如卡夫卡与他的《变形记》、马尔克斯及其《百年孤独》、埃利蒂斯并《疯狂的石榴树》、艾略特和《荒原》……其实,什么思潮,流派,主义,都是一种表征符号,重要的是历史行进到不同时段,总会催生与之相对应相观照的艺术作品。《一棵树,高高站着》,就是生长在新世纪之初地平线上一株金色的艺术之树。它那按照心理逻辑编构的绚丽在心灵时空之上的拼图,色彩浓淡适宜,运笔浑然天成,放射出奇异的艺术魅力之光。这便是我所谓的超验意义所在。

一棵树,站在那里

一棵伟岸的红星杨站在那里

……

一棵树,朝我走来

一棵树,就这么朝我走来

……

哦,这棵树,这位神话般的智者

在午后款款的阳光中

站成自己独特的风景

它站着,是一座太行丰碑

它走着,是一段人间佳话

它醒着,是一部红色经典

它笑着,是一篇英雄赞歌

它活着,是一面精神的旗帜

今天,在太行山深处

在晋东南这个清贫依旧的小山村

我漫游在一棵树的梦幻里

如果说文学是幻想的产物,马尔克斯就认为,小说是用密码写成的现实,是对世界的揣度;那么诗歌干脆就是心灵的录照与折光,耀动着强烈的主观色泽。事实上所有艺术品都该是心灵世界的产物,因为只有心灵才可以感动心灵。而我的意思在于,诗歌是最难的艺术,属于艺术的艺术,是艺术的精灵,就像蓝色的“焰”之于红色的“火”。福克纳曾坦率地承认说,“我是一个失败的诗人,也许小说家一开始都想写作,后来发现写不好,才尝试短篇小说。”如果我们把自然认知为第一界面,心灵划作第二界面,那么,诗便是第三界面,它撑开一片超自然超心灵的艺术天空。现实与想像的时空转换与交错,总是成为诗人们热情的选择与探险。这时候我发现,风的旋律,云的舞影,海的梦,雪花的好奇,火焰的……与诗人的幻想是如此地相似,以至于诗人的想像及其篇章,总是充满狂烈的跳跃和飞扬,展现锦缎般的华美绚烂与流光溢彩。诗人郭新民笔下的“树”,是诗人“心象”与自然界里的“物象”相交融的审美艺术品。事物的可能性和秘密有意思地在于,诗人心中早已孕怀躁动着某种渴望表达的欲望(心象),当这一欲望发现外界某一对应物(物象)时,就会像蝶恋花一般,不顾一切地飞舞过去,并与之忘情相拥,胶也漆也。而自然界的景物,这时便幸运和幸福地成为了某种象征与载体。

适合倾听、舞台阅读的诗歌,必须具备更高的音乐品质、音乐美感。不仅文字要养眼润心,而且韵律要悦耳动听。这也便是郭新民的诗歌征服听众、造成强烈剧场效果的宝器之一:“一棵树,站在那里/一棵伟岸的红星杨站在那里/一位顶天立地的大英雄站在那里……”仿佛一流清泉在我们耳畔叮咚叮咚地响着、跳着。行云流水,在这里找到亲切而具象的范例。“一棵树,朝我走来/一棵树,就这么朝我走来/他坚毅而豪迈的步伐/故意踏出某种韵律和节奏/在满脸皱纹的太行山深处/在老区这个老得不能再老的山村/以父辈和长者的亲切/与我久久地对视……”这是灵魂的音乐在流唱?这是情感的音乐在弹奏?这是名词动词的生命在抒情?这是意象的光芒在闪耀?这样的诗歌音乐,音乐的诗歌,怎能不摇撼律动我们的心灵,就像穿着红舞鞋的风吹过春草池塘的水面……

适合朗诵的诗歌范文第7篇

我们老师需要选择适宜的诗歌题材和内容,引起幼儿学习诗歌活动的兴趣。

1.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

对还处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的小班幼儿来说,他们对语言的理解和辨认能力有限。因此,应选择篇幅短小,诗歌内容重复较多的文学作品为主。小班诗歌《春风》就以中心词“吹”出发,一系列“吹绿了柳树、吹红了桃花、吹来了蝴蝶、吹醒了青蛙、吹得小雨轻轻下”的格式,简单重复、朗朗上口,是适合小班幼儿朗诵的结构形式。

所以当诗歌呈现在幼儿面前时,幼儿们都很乐意去朗诵这种他们能够接受的形式。

2.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

只有源自幼儿生活经验的诗歌内容,才能使幼儿产生情感的共鸣和学习朗诵的欲望。正如小班诗歌《春风》来说,它是一首极具季节特色的诗歌。而幼儿园也正值春天的主题中,而作为教师的我们,总会在餐后、午睡后,指引他们寻找春的气息,捕捉春的魅影。在草地里,他们找到了生长的芽儿;在树枝上,他们找到了绽放的花朵;在池塘边,他们找到了摇曳的柳枝;在花丛中,他们找到了起舞的蝴蝶。

这些诗歌中有的内容,都是孩子们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自然能够引起十足的情感共鸣。

二、最优美的语言需要有效的策略为欣赏激发兴趣

我们老师要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激发幼儿参与诗歌活动的兴趣。

1.以童趣的情境创设引领幼儿走进兴趣的海洋

小班诗歌教学中的拟人手法,更符合小班幼儿的接受能力。因此,我在诗歌教学《春风》的活动中,以“春风姑娘”的拟人形象作为主角,让幼儿真切地看到这个人物形象,同时以“春风姑娘有个神奇的本领”伴随吹的动作为过渡,既能引发孩子们积极投入的兴趣,又能很自然地解决他们对诗歌中“春风吹”的含义的理解。这样,才能促使幼儿想要探究春风姑娘的本领的欲望。

拟人化的方法把抽象的事物给了孩子一个惟妙惟肖的具体形象,能更好地帮助他们在梦幻又不失真实的世界中感受诗歌的优美。

2.以灵活的角色扮演帮助幼儿突破理解的难关

学习诗歌的根本就是理解诗歌内容,只有先理解了诗歌内容,才能让幼儿在朗诵时觉得诗歌是那么优美动听。因此,我在小班诗歌教学《春风》的理解中,一会儿让幼儿来扮演春风姑娘的角色,做一做吹的动作,让他们觉得自己就是春风姑娘;一会儿又由我来扮演春风姑娘,吹一吹幼儿所扮演的“桃花、柳树、小芽儿”等形象,在角色中体验了吹的动作,又感受了吹的方式,知道了春风吹过后的变化,从而更好地理解了内容,为学习整首诗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以巧妙的图谱辅助幼儿登上记忆的塔尖

图谱朗诵法就是用既明白又简单的图画形式来表现诗歌,是一种视觉的参与。在小班诗歌《春风》的教学中,也少不了真切、生动的图谱作为幼儿朗诵的依托,帮助他们更形象、更直观地看到诗歌的另一种崭新的呈现方式。因此,我将诗歌中的“小芽儿、桃花、柳树”以真实的图片作为图谱展示,这些都是孩子们见过、有经验依托的。而“青蛙、蝴蝶、小雨、种花”则是用卡通、动态的图片形象作为图谱展示,更好地让幼儿体验春风吹来的生机勃勃在小动物身上的如实体现。在这样的图谱陪伴中,幼儿会乐意去寻找其中的诗句,自信满满地朗诵,并集中注意地观看。

4.以多样的形式保持幼儿对诗歌的兴趣

诗歌朗诵的形式要多种多样,才能激发幼儿朗诵的热情,并保持对诗歌的高度兴趣。因此,我在小班诗歌《春风》的教学中,首先利用集体与个别朗诵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幼儿熟悉内容,接着利用配乐朗诵、动作朗诵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加深幼儿对诗歌的记忆,同时,利用“比一比、赛一赛”等形式,让幼儿不枯燥地对诗歌进行记忆。并且巧妙地运用科学的语言鼓励机制,萌发幼儿想要朗诵得更好的积极态度,体验在同伴面前朗诵的自豪和与同伴一起朗诵带来的快乐。

三、最优美的语言需要自身的感受为欣赏获得体验

1.教师要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感染力

教学对教师来讲也是一门艺术,它需要教师做到“学术功底+语言艺术”,二者有效结合,缺一不可。在小班诗歌《春风》的教学中,我也十分注意自身语言表达的感染力的发挥,结合声情并茂的语调以及优美的动作,引领幼儿在欣赏中更好地感受春风姑娘的美好,许多孩子的目光也始终追随着我的语言与动作。在课堂上,教师自身的语言规范,语境优美,语句精准,激发幼儿积极学习、模仿,才能真切地打动那一颗颗幼小而纯真的心灵。

2.教师要引导幼儿用语言来描述所感受到的体验

用语言来描述自己曾经所看到的,或是在课件中所看到的和自己的感受是比较难的,所以在小班诗歌《春风》的活动中,我采用了幼儿听得懂的方式,请幼儿说一说在生活中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关于春风吹在身上的感受,讲一讲自己的心情等,从而转化为诗歌中的语句,将未知转变为已知的经验,并引导他们把诗句和自己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体验,才能真正达到语言经验的积累。

3.教师要积累丰富的语言词汇和生活经验

语言是一门课程,光有兴趣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教师不管在课程还是平日的生活中,都应注意对幼儿语言词汇的积累与生活经验的积累,从而促使他们喜欢参与语言活动。就如在小班诗歌《春风》教学实施前,我会有意识地带领幼儿来到户外,寻找草地里生长的芽儿;寻找枝头上绽放的花朵;寻找池塘边摇曳的柳枝;寻找花丛中飞舞的蝴蝶。并注意用这些词汇为活动积累经验。

一次优美的诗歌教学,离不开适宜的教材、离不开有效的教学方法、离不开动人的教学机制,也离不开优美的教学语言。我们作为教师一直都在追求着完美的教学语言,为的就是能让那一颗颗纯真的心,在最优美的语言中,一次又一次地被打动,一次又一次地被掌握。

适合朗诵的诗歌范文第8篇

天高云淡,金风飒飒。2009年10月24日上午九点半,风景如诗如画的“211”名校南京理工大学,由南理工诗学研究中心主办的食指诗歌研讨会在该校学术交流中心举行,这是国内学术与诗歌理论界举办的第一次食指诗歌的专题研讨会,也是此次“南理工诗会”的核心内容。研讨会由南理工诗学研究中心主任张宗刚博士主持,来自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东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姜耕玉、李美皆、傅元峰、何平、刘志权、郭洪体、王俊、初清华等高校学者,来自江浙沪地区的诗人、作家和评论家徐明德、陆梅、子川、胡弦、姜广平、雪丰谷、古筝、海马、雷默、许潇溪、育邦、愚木、梁雪波、赵锐、苏宁、刘畅、杨静、屏子、修白、阿美等,从四川等地赶来的诗评家张修林等,连同南理工诗学研究中心成员马永波、黄梵、张叔宁等50多位专家学者,以及江苏多家媒体记者、诗歌爱好者、高校学子共计100余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食指本人和夫人寒乐到会。与会代表就食指诗歌的历史意义、审美价值、文化内涵等展开了热烈研讨,并认真提交了学术论文和发言提纲。在南京最美丽的金秋时节,这个随意简朴而又热烈隆重的研讨会,带给人们异样的感动。

食指来宁的消息在江苏诗坛引起强烈反响,诗友们纷纷奔走相告。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我国著名诗人赵恺从女儿赵锐那里得知南理工诗学研究中心要为食指举办研讨会和朗诵会的消息后,十分欣慰。赵恺因身体原因未能亲临现场,他特意让女儿给食指夫妇送来一束鲜花,青年作家赵锐说:“我父亲认为食指是中国最优秀的诗人,并托我转达对食指先生的致意。这次南理工诗学研究中心能在南京举办这样的活动,实在是影响深远,功德无量。”因故不能与会的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著名评论家和作家陆建华在贺信中指出,“食指是在当代诗坛有重大影响的诗人,为他主办学术研讨会,此举可以载入文学史。南理工诗学研究中心自成立以来,以满腔热情有声有色地开展多种文艺宣传研讨活动,把学术性与群众性结合起来,既减少了高校常见的那种酸腐的学究气,事实上也对当代文学的繁荣发展作出了贡献。”因公出差在外的译林出版社总编辑、翻译家兼诗人刘锋也特意为诗会发来贺信:“食指是当代中国诗歌的良心,专门为他举行专题研讨会和朗诵会,令人钦佩。”

研讨会主持人张宗刚博士指出,食指是一位真正的诗人,当下种种赞誉对他来说并不为过。某种意义上,他以深沉的文本和光明的人格,以及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探索精神,成为感动中国的诗坛巨匠。食指的诗歌承前启后,开一代新声,具有无可置疑的文学史价值,对他的诗作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全面的评价,很有必要。如此一位新诗史上的重要转型人物,长期以来却阴差阳错地处于被遮蔽状态,其生平遭际酷似“诗圣”杜甫。然而苦难中孕育着伟大的精神,甘于清贫的食指,为我们这个世界提供了那么多丰美的精神食粮,他活得平凡、普通,而又崇高、纯粹,他对诗歌的虔诚令人震撼和景仰。今天,我们向食指致敬,便是在向一种伟大的诗歌精神致敬。食指在中国诗歌史中的地位怎么评价都不过分,但诗歌理论界对他在历史中的作用以及对当代诗歌的影响仍缺乏足够的研究,所以我们力邀诗歌界的各位学者专家与诗人同道一起来进行专题研讨,希望能给予食指,给予中国当代诗歌一个必要的解读。

研讨会前食指作了简短的致辞,他对南理工举办此次研讨会及众多诗歌界人士的到来表示感谢。食指在发言中谈到了文艺在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认为只有有个性的作品才能起到教化作用;同时也谈到了现代诗坛的现状,认为现代诗歌承载了太多,以至于世俗化了,希望人们能在当今这样一个浮躁的环境中写出引人深思的作品。在总结自己时,食指淡淡地说:“我觉得自己的作品中《鱼儿三部曲》好一点吧,而诗人的命运都是时代决定的,我就是普普通通的人,一个喜欢写诗的人,就是写了几首受当时青年人喜欢的诗。”

与会专家对食指在诗坛的巨大影响予以极高评价,肯定了他对朦胧诗的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认为食指的作品引领中国朦胧诗之先声,让人嗅到了那个时代的气息,诗人在一个疯狂的年代选择真实,选择特立独行,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的诗作仅仅是以地下传抄的形式传播,直到1981年才首次得以发表,九十年代才为人们接受认可。《扬子江诗刊》主编、著名诗人徐明德指出,从食指早期的诗歌中不难体会到诗人当时的激愤、忧郁和彷徨,强烈地感受到诗人对社会、对人生的无奈和叹息;经过几十年的风雨历练,山洪的奔腾变成了深潭的宁静和湖海的宽广,诗人终于从早年的彷徨无奈走向澹定澄明。食指诗歌特别令人赞赏的一点是他对诗的形式美、节奏美、韵律美的坚守,四十多年来,他的诗基本上都是四行一节,而且节奏鲜明、韵律优美,特别适合朗诵,这种传统之美健康向上,充分让人感受到汉语言的优美和诗歌的魅力。食指的好友、江苏著名诗人子川指出,此次食指诗歌研讨会意义非凡,这是食指的第三个坐标,标志着食指在长期蛰伏“地下状态”后得到了学术与诗歌理论界的高度肯定与评价。子川认为,食指的前两个坐标分别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六十年代食指开始写诗,虽然在知青中广泛流传,但没有公开发表的机会;九十年代诗歌界林莽、何京颉、李恒久等一批人提出“让食指浮出水面”,力推食指,使得食指受到广泛关注。

与会嘉宾在发言中谈到食指的诗歌时,还特别推崇食指的人品。东南大学世界华文诗歌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姜耕玉教授指出,食指在“”时代所表现出来的对个体精神和真实的强烈追求,并且能在当今浮躁的社会环境下拒绝世俗的物质享受,平静地恪守着诗人的良知,这是一种“食指精神”,也即诗人精神,诚如著名诗人于坚《诗人郭路生》一诗所言:穷人食指,目不斜视,两袖清风。在媚权媚俗的诗风盛行之际,“食指精神”无疑是当下诗坛的清醒剂,诗人都应具备“目不斜视”的独立人格。刚刚荣获《诗刊》“新世纪十大青年诗人”奖的江苏著名诗人胡弦认为,爱比恨更艰难。胡弦引用了美国诗人弗洛斯特关于“悲伤的文学”和“抱怨的文学”的分类,指出前一类是关于人类永久的生存状况的,后一类则带有短效的文学痕迹,也许真切动人,但不是伟大的文学。食指展示给我们的除了人生的大悲痛和执着的爱,看不到一点抱怨的痕迹,正是属于永久性价值的一类。不但爱比恨要难得多,相信比怀疑也要难得多。对于人类,这种高尚的情感又是如此珍贵和必需,只有精神世界里的巨人才能够始终拥有它,食指诗歌的精神辐射力如此巨大,它们正是写给人类的诗。胡弦切中肯綮的精彩发言,引起食指夫妇和与会者的热烈共鸣。评论家姜广平从诗歌形象和如何理解诗歌的角度谈了对食指诗歌的看法。他认为食指的诗歌都是以力量、以悲壮的自许与期待,为我们所处的世俗生活进行着救赎的努力。诗人食指以自己的思想与精神内涵,将自己与历史融为一体,“运用严谨的传统形式写具有现代灵魂的诗”,让现在的人们清晰地知道了那一代人的灵魂走向。

对于食指后期的作品,与会专家也做了专门研讨,指出这段时间诗人的生活状态从奔腾趋于平静,其中更多体现的是对社会、对人生的感恩,尤其诗人重获爱情,犹如凤凰涅,一些作品如《冬日阳光》等,别具一种温馨格调。可以说,食指九十年代以来的诗是在经历患难后,以破碎的形式完成的一种个体的回归。也有学者认为食指的诗歌在文本的精美程度上还有所不足,同时较少批判力量。值得指出的是学者们呼吁对食指诗歌的正确解读,而不是附会和强加观点,正如我国知名青年女科学家、南京理工大学电光学院博士生导师车文荃教授在发言中指出的:“虽然作家和诗人较之常人有着更深刻的思想和独到的眼光,但不代表他们在创作时就一定想得十分深远,短短的诗行往往充满哲理,也因此常被误读和附上原本没有的东西,这有失公允,也有点夸张。”

当天下午两点半,食指偕夫人寒乐及与会诗人学者又来到南理工艺文馆,出席了由大学生们主办的“相信未来:食指诗歌朗诵会”,这是此次“南理工诗会”的又一项重要内容。来自国际关系学院的60余名大学生应邀参加了朗诵会。南理工学子以配乐朗诵、诗剧和谱曲歌唱等多种形式精彩演绎了食指的诗歌。朗诵会开场节目即是于坚的杰作《诗人郭路生》,9位大学生深情的朗诵,让所有在场的观众肃然起敬,热泪盈眶:

郭路生是一位先知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他的诗于七十年代抄在牛皮纸上

肮脏破烂无数人的汗

在祖国的黑夜里秘密流传

……

广场上亿万只手臂正向着一只巨手欢呼

一根食指在疾风中与芦苇们一起

自然地弯下来那就是未来

……

穷人食指目不斜视两袖清风

富贵于我如浮云丹青不知老将至

穿过印刷学院去朗诵他的新诗

这个卑鄙的时代窃窃私语

谣传着他是一个疯子

适合朗诵的诗歌范文第9篇

诗歌本身具有的节奏、韵律感使得它与音乐能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我国早期的诗、歌与乐、舞是合为一体的。《礼记・乐记》中说:“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在实际表演中,诗歌总是用来配合音乐、舞蹈而歌唱的,后来诗、歌、乐、舞各自发展,独立成体,诗与歌统称诗歌。

音乐对于诗歌诵读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渲染气氛、烘托情感、感动听众、使韵律更和美等方面。因此,很多语文教师都喜欢在诵读诗歌的时候配上音乐。

首先,配乐诵读不适合反衬,应尽量选择和诗歌情感主题相符合的音乐来伴奏,这一点是很重要的。比如,戴望舒的《雨巷》,很明显是一首节奏缓慢、情致绵长的诗歌,如果配上雄壮的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或者像今年世界杯主题曲《旗帜飞扬》那种激情四射的背景音乐,不读的大脑晕厥才怪,还是老老实实地从班得瑞演绎的轻音乐《梦花园》中选个曲子吧。当然,可以选别的曲子,但是韵律一定要和谐。再比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可以配上克莱德曼的钢琴曲《水边的阿狄丽娜》,或奥立维尔・图森的《海边的星空》,也可以配上中国的古筝名曲《彩云追月》的前半部分。

其次,配乐诗朗诵的时候,要注意诵读和音律和谐。背景音乐找好了,不见得就能达到配乐朗诵的最佳效果,这个需要对照音乐好好练习。不然,如果读的节奏和背景音乐格格不入,就会感觉像有人老在打岔一样,搅得心烦意乱,血流加速。有的教师说,课上短短的时间,给学生配乐的话大多是起来就读,怎么办?在这种情况下:第一,要相信学生的乐感,他们的乐感比教师想象得要好;第二,教师要课前练习好,给学生做好示范;第三,不妨多给他们点时间,多体会几次,多练习几次,酝酿好了再起来展示。其实,如果坚持的话,平时多练习几堂课,再配乐朗诵的时候,学生就轻车熟路了。就像江南水乡的船娘们,乘着小船在绿水中荡漾,假若给这美景再添点歌声,那么糯软香甜的俚语民谣随口而唱,自然听得如醉如痴。

再次,诗歌诵读品味和配乐之间的主次关系一定要分清,可不能在课堂上一味杂糅。乐助诗兴,琴添茶韵,但是诗还是诗,茶还是茶,可不能喧宾夺主,变了味。具体要求如下:其一是背景音乐声音小点,可比似有若无大一点即可;其二是该伴的时候伴奏,不需要的时候就停下吧。曾经有个教师在讲公开课的时候,整堂课一直有音乐在当背景,初听如天籁,再听如嚼蜡,最后只觉耳中有万只蚊蝇齐飞,直是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还有个教师在一堂课的背景音乐上,连换了好几个曲子,而且风格还不大一样,把上课之初好不容易营造的氛围冲淡得七零八落,意境全无。配乐,只是辅助,不能成为课堂诗歌阅读教学的主体。

当然,纯粹的诗歌朗诵晚会除外,这个时候诗歌和音乐的主次区分不是那么清晰,应该是水融的。就像中央电视台每年举办的《新年新诗会》,细细揣摩,会很有收获的。虽然教学不能在短时间内把诗乐融合得那么好,但是通过音乐把情绪带入诗歌,把情感烘托得更浓郁,以便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这些方面还是能做到的。

适合朗诵的诗歌范文第10篇

诗歌语言优美,节奏感强,能让人获得美的享受。虽然短小但精悍,一首诗往往能传达出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陶冶我们的性情,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而诗歌语言表现力的体会是最难教的。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品味诗歌之美,体味诗美的韵味?如何使学生在读诗中提高审美素养?

笔者认为,诗歌教学宜采用从诵读入手,抓住意象,充分联想、想象,扩展延伸课外内容进行比较等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朗诵吟诵式体悟

古人学诗,贵在诵读,有“三分诗,七分读”之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的确,诵读有助于培养语感,学生对诗歌的反复吟诵,能够通过有声语言再见作品的艺术形象,从而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诵读有助于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学生可以通过诵读感知、想象、要析、推理、挖掘诗歌的思想内容,加深印象;诵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就能触动他们的情感,这样,既能达到对美的体察,又能达到对美的再创造。

叶圣陶先生指出:“语文学科,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耳才好。吟诵就是心、口、眼、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既然诵读在诗歌教学中如此重要,那么课堂上我们应采用哪种形式来读?课堂是否一定要有范读、齐读、点读、分角色朗读这样的表演?是不是所有的诗歌都适合范读?

范读,能帮助学生正音。并且教师范读时,教师的一颦一笑,对诗的情感把握,语言声调,无不牵动学生的心弦。教师深情地朗诵反映祖国美好山河与诗词,但笔者认为教师的范读是不可取的,一方面正音学生可以通过工具书自主完成,这样能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一旦教师以自己的示范给全诗定下了基调,学生便自然而然地接受了这样的情感暗示,对诗歌主题,的理解便会呈现出单一化的倾向。因此笔者认为,教会学生最基本的朗读技巧之后,不管什么诗的朗诵,都可以让学生自由进行。学生读可分为三种形式。

1.初读。学生在教师进行诵读指导后,各自带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诗歌的情感。朗读能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情感,读出个人的情感体悟;朗读能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特别是好的朗诵能再现文章的形象,把学生吸引到作品的情境中去,使他们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唤起与作者感情上的共鸣。

2.叫读。叫读要避免生硬无趣而无创造的朗读。诗歌语言不是简单的文字符号,在审美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根据课文中那些富有色彩、音响、形态特征的语句和精彩的比喻、象征,联系他们获得的生活经验与认识,调动视、听等多种感官,从貌似无声无色的文字中看到、听到有声有色的形象。视听材料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多媒体电教化手段,尤其适合作为古诗文审美教学的辅助方法。特别是古诗教学我们采用乐画式的朗诵最好,因为有了音乐就有了情绪,从而缩短了读者与作品的距离,学生容易披文入情,携情入境。

3.精读。即欣赏精华部分。教师在强调学生多读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多方面地理解课文。首先,了解作者背景,知人论世,朗读时容易把握情感。其次,疏通词语含义,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再进行朗读,这样效果更佳。

二、抓住意象,通过意象把握诗情

读诗的过程让学生有了感性认识,但这还不够,还需上升到理性的层面,才算是真正读懂诗,领悟诗的精髓。这时最关键的是品情语,“情语皆景语”。所以可以先从景语入手,即要抓意象。

诗歌语言的跳跃性、未定性,诗歌意境的含蓄美造成了诗“空白”,这就使我们在鉴赏时必须依赖想象。“想象就是创造力”,通过联想和想象进入诗的意境,给诗的形象以及作者意到而笔未到的艺术空白加以补充和丰富,写诗需要想象,鉴赏诗更需要想象。易卜生曾说:“不仅作家在创作,读者也在创作,他们是创作中的伙伴,而且往往读者比诗人更像诗人。”

1.要填补诗歌内容的“空白”。想象活动是离不开联想功能的。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诗歌是比喻、象征等手法的广泛运用,正是以人的联想为其心理基础的。联想的审美作用在于使形象鲜明生动,让感性认识深化到理性认识。联想的种类也多种多样,有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虚实联想。要把握诗意就要进入诗人精心构筑的意境中,去发现并体味诗的诗情画意。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意象定向联想、定向说,切忌想无目标,说无方向。

2.要填补诗歌形象塑造的“空白”。诗歌是形象的艺术,如形象浅露而不含蓄,就会成为一眼见底的浅水沙滩;优秀的诗歌塑造的形象有时意味含蓄隽永,总是留有形象的“空白”,会驰骋人们的想象,吸引人们在此描绘各自不同的美妙图画,涂上千差万别的绚丽色彩。人们常说的“一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指的就是形象的多义性,这也是一种空白。学生由于性格、经历、家庭教育出身的不同,对这些形象的理解也就各异,这是学生联想与想象的个性差异造成的。

上一篇:赞美诗歌范文 下一篇:爱国诗歌朗诵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