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教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3-11-23 14:06:55

体验教育论文

体验教育论文篇1

针对唐山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2009级本科生选题结果进行统计,关于调查研究的选题占82.5%,与往年基本一样。特定的选题内容决定了后面的研究方法,绝大多数学生的论文中尽管有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实际上绝大多数人仅仅使用了文献法和问卷调查法,其余方法并未真正使用,流于形式。出现以上情况有学生的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主观方面的原因的学生研究方法能力掌握极少,平时学习中教师没有教给学生一些常见研究方法,仅有极个别学生参与到任课教师课题研究项目,经历一些研究学习,掌握一些科研方法和技巧,而绝大多数学生对研究方法仅仅从体育统计学等课程中零星掌握一点,且缺乏实践训练,因此自身论文设计中只能选择文献资料法及问卷调查法,而文献资料法是学术论文研究最基本的基础性研究方法,因而学生论文主要使用的是问卷调查法,研究论文也是对调查数据做一个简单归类,进行定性描述,缺乏精确的统计分析。研究方法能力的不足反过来也限制了毕业论文的选题,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等内容很少涉及,实验法、测量法、统计法应用偏少。客观方面,地方院校体育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师本身科研能力有限,在毕业论文的选题和研究方法上缺乏有效指导,另外学校毕业论文规范中对综述性文章比例有一定限制,因此学生更多选择调查性研究论文,但本科生具备的理论水平有限,难以在拟定选题中采用各种研究方法进行深层次挖掘与分析,单一的研究方法限制了毕业论文的质量。

2“体育科研方法”课程的局限性

直到1991年,国家教委出台的第三套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计划》中,才在限制选修的课程模块中,设置了“体育方法学”课程,并明确规定在第8学期安排“科学研究与毕业论文”这一环节,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文字表达能力”[4]。2003年教育部出台新课程方案中“体育科研方法”规定为一般必修课程,但不硬性规定学分、学时,明确其为研究方法的入门课程,其宗旨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科研方法,培养体育科研的能力[5]。“体育科研方法”课程的学习对学生科研能力的掌握,撰写毕业论文至关重要,但目前唐山师范学院相应课程教学存在一定问题。第一点,对课程的重视度不够,体育教育专业培养大纲虽然将“体育科研方法”列为必修课,但考核性质安排为一般考察课,平时和期末考核比较松散,学生简单完成一个考核作业即完成任务,大纲修订时学分、学时的调整比较频繁,效果不理想。第二点,课程安排和“体育统计学”重合较多“,体育科研方法”课程和“体育统计学”课程学时都安排为32学时,两门课程在研究方法的章节教学中重合较多,较多内容重复教学,而且两门课程都是以课堂理论面授为主,内容枯燥,课后实践较少。第三,教师执教能力有待完善,同其他院校类似“,体育科研方法”课程教学由本专业科研能力突出的教师担任,该课程需要教师有丰富的跨学科知识,不但要掌握一定扎实的统计学知识,对本学科科研特点及学术前沿要有深入理解,但近几年教学工作以青年教师为主,教师缺乏系统的科研方法学习,只是根据自身优势科研方向对“体育科研方法”进行一定角度的阐述,而且以理论性灌输为主,与体育科研实践结合较少。结果就是授课内容与学生毕业论文需要不相符合,如教师讲授很多调查性研究方法,一旦学生选择应用实验法相关题目,论文如何撰写就将极大困扰学生,不得不求教指导教师。

3体育教育专业毕业论文引入实验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3.1选题内容可行性分析

体育学属于交叉性学科,各专业均涉及大量文科及理科课程。根据黄汉升[3]对2004-2009届全国优秀本科毕业论文的调查,认为运动人体科学类论文是学士论文中总体质量较高的文章,选题能够反映该学科热点问题,实验设计较严谨,仪器比较先进,学生独立操作的能力较强,优秀论文多集中在运动生理、生化方向。体育教育专业和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虽然培养方向不一样,但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中依然保留大量自然科学类必修课程,可以从理科方向选题去探索体育实践问题,分析动作技术特点,可以从运动生物力学方向选题,涉及人体机能评定,研究评价方法可以从运动生理等角度选题。但体育教育专业选题一大问题就是大量重复,选题困难,无新意和亮点,实验方法应用太少,唐山师范学院体育专业近几年学生毕业论文选题也存在同样问题,学生选题追求简单、易写,以学校体育调查类选题为主,运动人体科学类选题极少。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学生理论基础极为薄弱,缺乏应用多种研究方法去深度挖掘运动人体科学类论文的内容,不敢有质疑,不了解通过何种渠道去获取文献资料,因此对此类选题不敢涉及,实践访谈中有学生对大学生减肥方法感兴趣,但考虑到要进行实验设计,使用体成分仪进行测试获取数据,还要进一步统计分析,感觉困难,选择放弃。此类情况不少见,实际上对于本科毕业论文的实验设计和要求对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并不复杂,需要相关课程教师,尤其是理论课教师教学中引导学生多思考,扎实掌握理论基础。其次,教师的实验教学工作不足,学生实验课学习不够扎实,不能利用现有条件去设计实验思路,还有一个常见原因,那就是学生有良好的实验基础,但不了解此类选题而遗漏,个别地方院校教学和毕业工作思路较为保守,墨守成规,学生毕业论文工作以稳为主,很多指导教师并未引导学生在自然科学方向去选题,一届照搬一届,选题内容上无新意,没有突破。唐山师范学院体育系针对以上情况,2010年开始引导学生选择运动人体科学类选题,并进行精心指导,帮助学生充分利用实验室,进行合理实验设计,个别学生毕业论文质量明显提高,同时也带动了其他学生学习,取得不错效果,证明利用实验室,进行实验设计完成运动人体科学类毕业论文是可行的。例如,有学生对运动性疲劳评价感兴趣,设计体育课后各类恢复手段对疲劳消除影响的实验,测定不同方式恢复方式后人体心率、血压和血乳酸的水平,实验采用重复测量设计,取得良好效果,观察到了积极性恢复手段的应用起到加速心率和血压恢复的过程,学生通过论文的完成也加深了对相关理论的学习。另有学生选择应用性研究,比较不同力量训练方式对跆拳道大学生运动员下肢肌肉爆发力的影响差异,取得预期效果,论文均入选本校优秀本科毕业论文。以上表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采用实验性、测量性等方法,充分利用实验室条件,可扩大选题范围,提高毕业论文的研究价值和质量。

3.2研究方法可行性分析

毕业论文引入实验性工作,一个前提是必须具备相应的实验条件,教育部2005年颁布的《高等学校基础课教学实验室评估标准表》及大学实验室评估标准明确了高校实验室应具备的条件,目前我国体育类院校、师范类体育院系均不同程度建有实验室,唐山师范学院自2007年迎评以来,实验室经过扩建,添置先进设备和仪器,条件满足现有教学和师生的科研要求。实验室条件满足需要,但部分师生对实验重视不够,实验课程没有形成独立的教学体系,实验教学方法不够灵活,考核评价体系不健全,仪器利用率不高,实验教学师资队伍薄弱。这些问题影响了实验室的利用,这也是学生毕业论文利用实验室较少的原因。理论课教师和实验室相关人员要高度重视实验教学,首先思想上予以重视,不能把理论课实验边缘化,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让学生主动利用实验室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大力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师科研工作中,使其熟悉实验,喜欢实验,有能力完成运动人体科学选题论文。学院可以制定各种政策鼓励师生充分利用实验室现有的仪器设备,提高科研水平。以前学生毕业论文大部分是问卷调查类型,实验室先进仪器设备利用率不够,实质上与院系整体科研业务水平不高相关。不但实验教学人员科研业务水平要提高,其他理论教学人员也需要熟悉专业理论知识,对实验室加深了解,熟悉相关仪器的原理和用途,形成普遍能够指导学生在自然科学领域选题的能力,建议定期培训师生了解实验室具备的条件和功能定位,也可通过运动人体科学领域学术讲座给师生提供相关信息,要鼓励师生积极学习实验理论。

3.3加大“体育科研方法”课程的作用

体育专业体育科研方法课程存在重视不够,偏重于纯理论,教师执教能力一般等问题,而运动人体科学类论文由于对数据测量、统计分析、实验设计有严格要求。因此要鼓励学生利用实验室,提高实验室利用率,有必要在“体育科研方法”这门课程上下工夫。第一,需要重视“体育科研方法”课程的教学,适当增加这门课程的学时数,对于教学内容要严格精选,结合体育实践,与学生毕业论文涉及的问题及体育科研经常碰到的问题结合起来,有针对性教学。例如学生运动人体科学类毕业论文经常涉及实验法,任教教师有必要在研究方法中着重讲授实验法的应用特点,实验设计的注意事项,数据统计分析的常用软件处理方法。理论不必太高,可以把往届毕业生范文及中国期刊网优秀毕业论文作为案例进行教学,结合实践教会学生如何选题,如何使用实验法,数据如何分析等。学生只有学会这些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毕业选题才可能考虑自然科学类选题。第二,科研方法任教教师自身需经常进修学习,提高科研及教学水平,能深入掌握各类体育科研方法在体育实践中的应用,避免偏科,不能仅仅按照自身研究特点选择教学内容,教学需要全面、有效地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科研方法,要与各类毕业论文特点结合,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体育科研选题途径,常用的文献法如何获取资料及分析,问卷的设计及调查方法的使用,运动人体科学类论文涉及方法等。第三,其它理论课程的任课教师可以结合自身科研成果,定期给学生进行学术讲座,讲座中重点介绍自身科研方法的使用。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等课程理论教师尤其要深入掌握自身科研方向的各类方法,给学生介绍运动人体科学类论文如何撰写,同时实验课教师及实验专职人员也可以定期通过讲座介绍实验室仪器的特点,与“体育科研方法”课程教师一起把实验室设备和仪器的功能,涉及实验研究的领域给学生介绍清楚,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实验室,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完成毕业论文。

体验教育论文篇2

从杜威的“做中学”到罗斯杰为代表的人本主义视野下的体验式学习,再到库伯提出的“体验式学习循环模式”。体验式学习的本质特征是以直接经验和反思为基础的学习方式。

(一)社会生活性

社会生活性是指体验式学习的内容来自于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大环境中,源于这个世界的种种关系之中。正如杜威说的要在实践中获取知识,而实践的来源应该是社会生活。要在社会生活中获取真实的实践体验,只有这样的知识才是真实的、记忆深刻的。所以,学习不能脱离社会,体验式学习的本质要回归到实际生活中去,在生活中发现知识、学习本领、提高技能。让儿童参与活动体验而获得感受、感知和感悟,从感性内化为理性,从而促进儿童得到有效的发展。

(二)亲身经历性

亲身经历性是指体验式学习并不是单纯的获得知识,而是亲身参与和融入实际的活动中。这种体验包含实践层面和心理层面的亲历,实践层面就是指自己的身体参与到了实际活动中,通过实际行动去经历某一件事情;而心理层面即主体在心理上虚拟地经历某一件事,强调的是主体的理解、感受。体验式学习只有自己亲身去经历,才能获得最真实的感受。罗杰斯和库伯都认为体验式学习注重个人的参与性,要求参与者获得自己独特的经验。所以,家庭幼儿教育中尤其要重视幼儿亲身参与、实践、体验。

(三)个体感受性

个体感受性是指体验式学习所获得的感受都是独一无二的,由于生命的独特性决定体验的独特性。教育学者最初只是强调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后来库伯注重学习者对实践体验后的感悟反思。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和自己内心对话,了解自己在实践中的真实感受。由于生活背景和经历的不同,面对同样的事情和处境,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感受和体验。所以体验式学习是一种独特的,纯粹属于个体特有的情感体验。这种感受是和个体生长背景、自我经历的情景等方面紧密联系起来的,并且这种感受贯穿于体验的全过程。

(四)综合开放性

体验式学习要求我们走出家庭,走向社会、自然,在一个更为开放的空间进行体验式学习。现在,随着社区文化的发展,在体验式学习理论的倡导下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家庭资源、社区资源、社会资源,创设具体的体验情景,让儿童获得真实情感体验。并且,在体验式学习过程中,不仅是对活动过程的体验,还包括对自我感受的体验,人际环境和学习价值的复杂体验,乃至社会、人生都是体验的对象。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体验的内容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儿童要利用自己的视觉、触觉、听觉、味觉和大脑进行综合性的学习,这样获得的感受就是综合的情绪体验。

二、体验式学习在家庭幼儿教育中运用的意义

所谓“听到了不如看到了,看到了不如做到了,体验到的才是最鲜活的、最深刻的。”所以,在家庭幼儿教育中倡导体验式学习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掌握适应社会需要的各种能力

在家庭教育中,尽可能的让儿童参与生活各方面的体验中去。这样,儿童在体验的过程中学会了如何照顾自己、照顾他人的能力。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劳动体验、做家务的体验、吃饭穿衣等体验,掌握了基本的生存技能。在情感交流体验、体育体验过程中幼儿不断与他人相处,促进了幼儿交往技能的发展。

(二)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以及生命意义的建构

在各种体验活动过程中,幼儿不仅掌握了各项能力,同时还获得了愉悦的情绪情感体验。体验有利于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只有幼儿在体验过程中才能真正唤醒幼儿已有的背景经验,并将其与眼前的情景融合,构建新的经验意义,激发真正的情感体验。在体验过程中,幼儿作为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不断地成长和完善,促进了生命意义的建构。

(三)良好道德行为的发展

道德知识是一种“缄默知识”,是不能单独依靠理性思考获得的,更多依赖于幼儿亲身的体验。所以,在家庭中倡导体验式学习,让幼儿通过实际行动去践行道德标准,当幼儿的具体行为符合道德标准,父母要给予鼓励;当幼儿的行为不符合道德标准,父母要及时指出,让幼儿在以后的行为中加以改正。让幼儿在体验中学习良好的道德行为,并在体验中不断实践,从而强化幼儿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意志,使幼儿在行动中达到“知、情、意、行”的一体化。

(四)促进亲子关系的和谐发展

在家庭中倡导体验式学习,要求父母积极参与。家长和孩子一起亲身经历各种体验活动、家长还要创设各种体验活动让孩子积极参与,这个过程不仅是幼儿学习知识的过程,更是促进亲子交流,巩固父母与孩子之间良好关系的过程。父母经常忙于工作而忽视了对幼儿的陪伴、交流,现在也有很多家庭也由于缺少沟通导致家庭关系不和睦,这些都不利于幼儿的健康发展。所以从现在做起,经常和孩子去郊游,参与到孩子的体验式学习,促进家庭关系的良好发展。

三、体验式学习理论

在家庭幼儿教育的实施家庭教育中各方面的条件都有利于体验式学习的具体实施,家庭体验式学习应包含基本生活体验、情感交流体验、运动体验、自然体验。明确了家庭教育的具体内容之后,家长就应该创设一些具体的生活情境引导幼儿进行体验式学习。

(一)让幼儿获得基本生活体验

成为“生活小能手”每个孩子生下来之后就是为了生活而进行着各种体验,生命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体验的过程。

1.自理能力体验

自理能力包括吃饭、穿衣、系鞋带、刷牙、如厕等等照顾自己的体验,家庭幼儿教育中家长要学会和幼儿做朋友,以伙伴的身份介入和幼儿进行比赛穿衣、吃饭等,看谁的动作又快又好,这样逐步培养幼儿照顾自己的能力。由于幼儿能力发展快慢的不同,在幼儿进行自理能力体验过程中,家长要学会等待,让幼儿不断尝试。

2.味觉体验

由于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幼儿对厨房的各种调味瓶子很感兴趣,家长一旦发现幼儿有品尝欲望的时候应及时抓住机会鼓励幼儿进行味道体验,让幼儿在体验中获得成长。比如,当幼儿询问“辣”是什么感觉时,就可以稍微弄一点辣椒让幼儿尝试一下,这时一定要准备一些“应急食品”,如果幼儿受不了这个味道立刻将“应急食品”放进孩子的嘴里,帮助幼儿消除恐惧感,顺利实现味觉体验。

3.温度体验

生活中家长经常担心幼儿被热水烫伤,“三令五申”地禁止幼儿不准碰这个碰那个。其实,在实际的幼儿教育中越让幼儿不碰一样东西,幼儿就越会带着好奇心想要探索。所以,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幼儿去体验,满足幼儿的好奇心,知道烫的感觉以及烫伤之后的后果。从简单的温度体验活动告诉幼儿家庭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安全注意事项。

4.劳动体验

家长主动邀请幼儿加入家庭劳动中;随着幼儿年龄的成长,家长还可以给幼儿安排适量的家务劳动,比如动手洗一双袜子,刷一次碗等。这样,幼儿在愉快的家务活动中获得了劳动的体验,而且有利于培养幼儿热爱劳动、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但有些不懂教育的家长就错过了这样一个好的教育良机。让幼儿获得基本的生活体验,家长要帮助幼儿发现生活体验过程中所获得的情感体验,经常和孩子交流,关注他们亲自做事情之后的感受。其实,生活中的各个小细节都可以让幼儿亲自去感受、体验,让幼儿在体验中获得成长,成为“生活小能手”。

(二)让幼儿获得情感交流体验

发展亲子关系幼儿的发展离不开书籍,书籍又与人类真实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其内容是丰富多彩的。而幼儿情感的发展更离不开童话故事的陪伴,在童话故事书里幼儿和各种小动物成为好朋友、和它们进行交流,发展自己的语言。具体的家庭教育中:

1.家长要积极主动和幼儿进行亲子交流

让幼儿谈谈幼儿园丰富多彩的活动,家长应该主动和孩子进行情感交流,及时了解孩子的内心感受;

2.父母要和孩子一起进行亲子共同阅读

在阅读过程中,让幼儿说出自己的感受,可以和父母一起根据故事内容做表情、动作,实际体验故事内容,让幼儿在体验中阅读,让幼儿在半阅读半表演中理解、欣赏、感受故事中的细节。例如:在阅读中遇到“跑跳蹲”等字,家长就可以和幼儿一起按照故事中的要求做出相应的动作;当阅读过程中有“伤心、高兴”等表情词语出现时,可以让幼儿表现出相应的表情;

3.在幼儿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和他们讨论故事中的人物

让幼儿先揣摩故事主角的内心情感,并扮演故事主角进行角色表演。在家庭中积极开展亲子交流、亲子阅读等活动,和孩子分享快乐,就阅读内容和孩子讨论。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幼儿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还能增进亲子感情,促进幼儿认知、语言能力的发展。

(三)让幼儿获得运动体验

成为“运动小达人”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足以看出体育在幼儿成长阶段的重要性。体育运动有利于幼儿大肌肉和各种感知觉的协调发展。家庭教育应该把孩子的体育体验活动作为重点,让幼儿积极参与各项体育活动。

1.幼儿肌肉发展

先是小肌肉精细动作再到大肌肉运动能力的发展,因此,家长在设计体育活动时要考虑到幼儿肌肉的发展程度,不同时期制定不同的体育活动。在刚学会走路时,可以让从幼儿从短距离再到长距离的练习,慢慢地可以设计一些跨过障碍物的走路练习,然后再到跑、跳等练习。

2.可以开展“过小桥”等体育游戏

幼儿和爸爸(妈妈)两个人面对面站在一条线(小桥)的两端,然后两人双手侧平举相向而行,当两人相遇时要扶着对方身子,侧身同时经过“小桥”,最后沿着“小桥”走到终点。这有利于幼儿获得运动的体验以及锻炼自己的平衡感,幼儿还能感受到体育合作的魅力。家长要鼓励幼儿参与各种体育活动,体验各种体育活动的玩法。在体验过程中,不仅让儿童身体素质得到了锻炼,当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体验越来越多,幼儿的规则意识也就越来越强,会降低体育活动中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培养幼儿乐观、自信等品质。

(四)让幼儿获得自然体验

感受自然之儿教育其实是顺应教育,尊重幼儿自然成长的内涵进行自然教育。早在两百多年前教育学家卢梭就发出要在“自然中培养自然人”的呼声。所以,家庭教育中幼儿教育要走进自然,让幼儿获得自然体验,促进自我生命的自然发展。

1.周末家长可以带幼儿参观植物园

了解植物的种类、名称以及生存条件;家长可以买植物种子和幼儿一起种植,亲自照顾植物以及记录植物成长的变化,让幼儿在亲自种植、照顾植物的体验中了解相关植物的知识。

2.不同季节带幼儿出去郊游

让幼儿感受自然界季节的变化。春天,带幼儿放风筝,观察树木新芽的萌发;夏天,带着幼儿穿进竹林倾听知了的叫声;秋天,带着幼儿到农田里看农民伯伯正在忙碌的身影,告诉他们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冬天,带着幼儿去感受白雪皑皑的景象。

3.有条件的家庭可以经常带幼儿去旅游

带着孩子走出家门到江山河川旅游,在旅行过程中切切实实的感受祖国大好河山之美,让孩子感受不同的自然风光,享受自然带来的美,学会于自然和谐相处。幼儿在旅途中必然会遇到困难,家长要鼓励幼儿坚持,这对于幼儿意志品质是一种很好的锻炼。在自然体验过程中幼儿加深了对自然现象的认识,获得了直观的经验。体验过程就是幼儿学习自然知识的过程,而这种知识的学习并不是靠家长老师文字性的灌输,而是通过亲自走进自然习得的。通过走进大自然,幼儿不仅学习到了自然知识,而且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体验式学习是幼儿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幼儿在体验中获得知识,促进自我体验式学习,在亲身实践中掌握知识,习得经验。这样,有助于培养儿童学习的兴趣,激发好奇心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体验教育论文篇3

论文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就业能力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取得了重大成就,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先后超过俄罗斯、印度和美国,成为世界第一。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进入大众化阶段。2009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2979万人,是1998年的3.8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4.2%,比1998年增长了14.4个百分点,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口数达9830万。然而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加,毕业生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就业竞争已经非常激烈,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必须下大气力解决的紧迫问题。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有些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职业要求,其实质就是缺乏就业能力。就业能力就是一种能满足职业要求的综合能力,应该包括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思维能力、沟通能力、适应能力、协调能力。要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需要改革高等教育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和内容。体验式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育学论文,以活动为载体,使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从体验中认识世界,提高能力,最终做到“知行合一”,由于其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

一、体验式教学概述

体验式学习理论是美国人大卫?库伯(David kolb)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库伯基于杜威的经验哲学、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及勒温的体验学习模式,提出了著名的四阶段体验学习圈,在这个模型中包括:具体体验、反思观察、抽象概括和行动应用,这四个环节是循环往复的,在现实中表现为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所以,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是“情境设置——主体体验——评价体验——迁移体验”的过程,把学习主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师生运用协作探讨的方式在情感交流、思维的碰撞中进行体验、感悟,逐渐熏陶,促进学生获得和掌握专业知识的一种教学方式。

体验式教学要求教师首先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或模拟的环境或场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参与获得个人的经验、感受、觉悟,进行交流和分享,再通过反思、总结,然后提升为理论或成果,并最终将理论或成果放到实践中去检验。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体验式教学有以下几个特点:

1.亲历性。这是体验式教学的本质特征,具体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实践层面的亲历,即主体通过实际行动亲身经历某件事。二是心理层面的亲历,即主体在心理上、虚拟地“亲身经历”某件事。体验式教学主张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从行为和感情上直接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通过自身的体验和亲历来建构知识核心期刊目录。

2.个体性。各个主体间存在种种差异,其主体性水平不一,兴趣爱好各异,对事物的理解不同,故其体验也不相同。即便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主体也完全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去亲历,得到不同的认识,产生不同的情感。正因为主体的体验存在差异,他们之间才有交流和分享的必要和可能。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感受、不同的理解,经过交往和沟通才能碰撞出心灵的火花。

3.寓教于乐性。体验式学习为寓教于乐的研究开辟了新思路。“乐”并非教师单方面制造乐趣,而是学生主动体会到的乐趣。寓教于乐中的“乐”应包含两层意义:一是教师把传授的知识融入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中去,尽量使教学像娱乐活动一样吸引人。二是教师通过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被动学习变成主动掌握的过程教育学论文,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并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二、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就业能力

关于就业能力,常用的几种定义或描述有: DFEE(2000)(英国教育与就业委员会)的定义是,就业能力是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进一步讲,就业能力是在劳动力市场内通过充分的就业机会实现潜能的自信;我国学者赵颂平、赵莉认为就业能力是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能够在社会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核心素质群,是一系列能够适应就业的素质群。我们经过调查发现,在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要素,对大学生顺利就业影响最重要的是以下三个方面:(1)专业能力:这是所有其他就业基本技能的基础,因为这与将来个人能否取得成功是密切相关的。大学生的专业能力是指大学生在高校中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全面而系统地掌握了本学科、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方法,掌握了从事相关职业所需要的技能与相应的知识,适应工作需要,具备运用所学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专业能力又具体分为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知识两个方面。(2)实践能力:实践能力是指在生产经营、科学研究、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能够将书本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表现出来。大学生毕业后,在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时就需要具备相应的实践能力。实践能力包括新技能掌握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制度执行能力五个方面。(3)创新能力:这是大学生顺利就业的核心,指敢于冲破传统思想和陈腐观念的束缚,在工作中提出新理论、新概念,发现和解决新问题、开拓新局面的能力。

三、体验式教学在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中的应用

(一)体验式教学过程

体验式教学过程由以下五个阶段组成:

(1)激发动机阶段

激发动机是体验式学习的启动阶段,对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具有活力、指向、选择、维持、强化的功能。为了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引发其体验的愿望与需求,教师可指导学生从自身的兴趣爱好出发,并引导其观察社会生活中的事物与现象,激发其情感,促使他们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2)创设情景阶段

当学生对所要从事的活动产生某种愿望与需求后,这时教师就需要设计一种情景。创设一种情感氛围,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进人这种境界,置身于特定的教育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去探索,进而达到自我感知、自我认识、自我教育的内化效果。

(3)实践感受阶段

学生的实践感受是体验内化的前提,也是体验内化的源泉。由于学生年龄小,知识少。经验缺乏,可塑性大,因此实践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有的学生全身心主动参与。也有的则被动消极对待。因此教师要坚信他们的主体潜力,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切忌包办代替,也不能放任自流。

(4)体验内化阶段

体验内化阶段是体验过程的关键。体验内化过程是个体心理矛盾斗争运动的过程,在这一阶段教育学论文,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激励手段这一阶段的指导,教师还可采用目标激励、期望激励、情感激励等手段

(5)反馈外化阶段

反馈外化是指个体形成的一定认识和心理品质以相应的言行举止等外部表现显示出来。如语言、文字、行为、表情等反馈外化应贯穿于整个体验式学习过程之中,这一阶段教师组织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表达或表现他们的聪明才智,展示他们的成功收获,使之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体验式教学的实施原则

1.以学生发展为主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先定内容然后再去制订教学任务。教师在这种认识的背景条件下,制订教学计划时要讲具体的内容,他眼中看到的首先是教材,而没有首先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学生的需求和学生的发展,直接导致的结果是要求学生被动地去适应核心期刊目录。从这个意义上讲,体验式学习做了根本的转变,它首先考虑到的是学生的实际和学生的发展,究竟需要发展到什么水平,达到什么目标,然后根据这样一个最基本的思考再去选择适当的活动、适当的经验、适当的运动项目来实现这样一个目标。让学生自愿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在体验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从而得到全面发展。

2.以实践活动为主

体验式学习往往从实践开始,经过体验、感悟、反思等环节,最后达到获得或再创造的目的。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都有亲历和反思等心理活动。以实践活动为主的方式原则,体验式教学有两个含义:一方面,可以拓展课程时间,使学习不再仅仅指一堂课所学的内容,它穿越了空间的界限,把所有的有关知识技能浓缩在一起,供学生采摘。老师和学生也不再教教材,而是用教材。另一方面,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理解和体验,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深入感悟,使他们不断领悟生活的意义,使他们在与生活的沟通中感受生活的美丽,使精神世界日益丰富起来。

3.密切联系生活实际

体验式教学着眼于学生未来的生活,体验式教学要求要贴近生活来学习,使学生意识到知识技能与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可针对性地创设一些生活化情境,使学生置身于生活的氛围中,从而让教学真正活起来,让学生真正乐起来、玩起来,为学生“终身教育”意识的确立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就完全可以让学生来体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角色。以现实生活为基础,我们还可以创编一系列活泼生动的游戏教育学论文,让学生在游戏中激发兴趣、掌握本领,使身体得到锻炼。总之,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学习过程中,实现能力与生命的同步发展,体会成功的喜悦,使学生在生活中体会学习,感悟学习。

4.主体平等独立

在体验式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将建立起基于个体独立自主的平等新型师生关系,这是由体验式教学的特点决定的。在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居于主导地位,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由教师来确定,学生居于从属地位,懂得跟随教师学习知识。没有真正的师生之间的思想交流、情感或心灵的沟通,课堂气氛也很难调动。在体验式教学活动中,学生就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活动从形式到内容都是为学生服务的。在体验的过程中,每个个体都是独立的,教师侧重进行引导和点拨,和同学进行平等的讨论和交流。当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与分析发表不同的意见时,教师应及时组织学生讨论、争辩、师生合作探索。在这种师生互动、体验学习的课堂情境中,教师的合作意识、民主风范也会对学生尊重他人意见、自我角色的定位、努力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目标的意识和习惯的养成产生深刻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郁建兴,瞿志远.就业能力理论及其中国应用[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9.

[2]谭诤.大学生就业能力概念辨析[J]. 江苏高教,2010,4.

[3]张金华,叶磊.体验式教学研究综述[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6.

[4]刘冰.情景参与体验式教学模式初探[J]. 中国成人教育,2010,16.

[5]胡尚峰,田涛.体验式教学模式初探[J]. 教育探索,2003,11.

 

体验教育论文篇4

一、运用多媒体演示的直观、形象化教学导出概念,激活学生兴趣

由于初中学生们刚开始接触化学这个比较新颖的学科,他们对于化学的概念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还谈不上能够很好地接受和理解化学的概念,而且学生们一般是采用死记硬背的记忆方法记下化学的相关概念,但是效果并不明显。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化学概念形成的特殊性,为了让学生们尽快接受和理解化学概念,在教学时,应该尽量运用多媒体,采用形象化的教学,通过运用多媒体趣味性、新颖性、艺术性、生动性的特点,将多媒体技术与化学教学巧妙地结合、优化、组合,同时遵循学生们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规律,以启发的方式来培养学生们由现象上升到概念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情绪处于亢奋状态,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使他们思维的积极性得到发挥。比如,在学习“催化作用”和“催化剂”这两个化学概念的时候,做好氯酸钾加热分解的实验及其几个对比的实验是非常重要的。做这个实验的时候对学生来说会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只能观察一次,是很难说明其中的问题及现象的,而反复地去做这个实验,即浪费时间又浪费材料。但是,如果做一次这个实验后,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来进行反复的播放,就能够得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了。而学生们则会比较容易观察到加热氯酸钾时放出的氧气速度较慢,加热二氧化锰则不会放出氧气;而加热二氧化锰和氯酸钾混合物的时候放出氧气的速度会相对较快。这时,如果把加热二氧化锰和氯酸钾后产生的剩余物进行分离,然后再把分离后得到的黑色粉末再次和氯酸钾一起加热,还是可以看到放出氧气速度依然会很快。这样,学生们不仅能够建立起清晰的催化剂概念,即掌握“一改变,二不变”的规律,而且还能够掌握获得概念的有效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认识发生质的飞跃。

二、课前要经常运用多媒体来播放相关实验的过程,以减少学生们实际操作的时候出现的失误

由于初中化学课的特点是实验相对较多,而有些化学实验如果在操作时出现失误,会造成严重的危害和后果,如:(1)吹灭酒精灯;(2)在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首先要撤酒精灯,然后才能移出导管;(3)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不认真检验或忘记其纯度;(4)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应该先加热后再通入氢气等等。为了使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真正地认识到因不遵守实验操作规程而造成这些严重的后果,同时又能有一个真实的感受。因此,在实验课前,老师可以把这些违反实验操作规程的严重后果制成多媒体视频或动画,例如,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后,先撤酒精灯然后再移出导管,就会导致水倒吸进试管的实验过程和烧烫的试管遇水炸裂的实况制成视频或动画。老师还可以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将这些实验以图片的形式在化学课堂教学的相应环节中为学生们展示出来,这样既能够突破教学中的难点,让学生们深刻实际地体会到遵守实验操作规程的重要性,同时还能防止他们在往后的实验中避免出现类似的错误操作而导致严重的后果。

三、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启发思维,增强直观性,激活潜能

体验教育论文篇5

一、教育论文也叫教育科研论文,简称教育论文。它是用来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描述教育科研成果的文章。教育论文是学术研究的结晶,那些既无明确的研究目标,又无新的发现和认识,只停留在感性经验、工作过程描述上的工作总结,则不能称作教育论文。教育论文应有学术性,所以它是学术论文。

二、教育论文的特点。(1)学术性。教育论文是学术成果的载体,是学术研究所形成的产品。它侧重于对教育现象进行抽象地、概括地叙述或论证,其它具有深思熟虑的学术见解,但不是偶感式的杂谈或社会性议论。内容是系统性的、专门化的。它不是教育现象的外部直观形态和过程,而是教育发展的内在本质和发展变化的规律。(2)科学性。教育科研的任务是要揭示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探求客观真理,建立和丰富教育理论,使之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南。它包含在内容上的充实、成熟、先进、可行;表述上的准确、明白、全面,无暇可击。科学性是教育论文的生命。(3)创造性。教育论文应浸透作者的心血,闪耀作者智慧的光华,表现作者独到的见解。(4)理论性。教育论文的理论性是指论文的理论色彩。有理论高度,要符合教育规律、教育原则的新要求(规律: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学生的整体发展与个别差异规律、认知规律、迁移规律,学习动机理论。中小学常见原则:科学性与思想性想结合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直观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想结合原则,整体性原则。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启发式是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要从具体事物出发,把感性的东西,上升到理论高度来分析,作出科学的结论,作到以理服人,要运用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和专家对教育的论述以及专业性名词术语、理论概念,并融合为论文的内容,使论文具有较浓的理论色彩,可以说,理论性是教育论文深度的标志。(5)探索性。就是对尚未解决的问题,以新的观点进行探讨、寻找、搜索、找到改革的突破口。(6)实用性。教育论文应面对现实针对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进行学术上的研究探索,并力求给予科学的解释和回答,达到“有的放矢”地指导人们新的教育实践活动。

第 1 页 共 5 页

三、什么是教育经验。教育:广义的教育是指一切有目的的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道德品质的活动;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教育者按照一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和体力,培养思想道德品质的系统影响活动。经验是指人们的经历和体验。在哲学上通常指感性认识。有的也泛指人们在实践中的知识和技能。教育经验总结则是指教育实践者在回溯性研究活动中根据一定的价值取向和相关理论,分析,归纳自己在驾御实践活动中的体会和所取得的成绩,并把这些感性认识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从中找到带规律性的东西,再通过加工、制作、整理,形成较为系统的、合符逻辑的、有借鉴价值的书面材料。它反映和评断自身的教育实践活动,并指导教育的再实践。教育经验总结的层次按其对教育现象揭示的深度和对总结要求的不同可分为一般(即经验性)经验总结和科学性经验总结。一般教育经验总结带有“经历”的意味。主要叙述已发生的教育现象的过程和状况。回答这些现象“是什么”的问题。表现为一段教育经验中某些感觉的有序结合。我们把所感觉到的这些事物的时间和空间序列,如实地叙述出来,就是一般教育经验总结。科学性教育经验总结是教育经验总结的最高层次。它必须建立在一般经验总结的基础上,但它不满足于或停留在对教育现象的直观叙述,而要进一步对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和过程作出解释和说明。回答这些现象“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即它要在一般经验总结的基础上,进行逻辑的、理性的分析,揭示经验的实质,主要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在教育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

四、教学研究论文的类型

1.经验总结报告(最低层次,最常见)2.调查报告。对某个教育问题的调查(很实用)3.实验报告。对某种教育现象实验,要参与后。4.专论。5.评述。6.综述。7.学位论文

五、怎样把教育经验变为教育论文

(一)、教育经验和教育论文写作角度的异同

真实的、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是教育经验和教育论文写作的基础源泉。所以,

教育经验和教育论文在内容上相互联系,有相同之处:它们都源于实践高于实践,都要回答“为什么”、“是什么”、(什么是)“怎么办”(怎么做)的问题,都要从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去揭示教育规律,阐明新观点、新思想、新成果。然而其写作角度却有所不同:

1.从写作目的看:经验是让读者相信并学习这一成功的做法,使其经验得到交流、借鉴;论文是让读者赞成其主张,吸取其学术观点,使其科研成果得到应用、推广。

2.从写作任务看:经验是揭示教育措施和教育效果获得的内在机制;论文则要以充足的论据阐明自己创新的学术见解。

3.从用笔着力点看:经验重在写做法,从有效的做法中说明成功的经验是什么;论文重在讲观点,从富有的逻辑的论证中阐明自己对某一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学术观点是什么。

4.从具体内容看:经验内在回答“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的问题上多用叙述、说明的方法,落脚于从自己的做法上讲所取得的成效,说明经验之所在;论文在回答“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的问题上多用,多用论证的方法,落脚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阐明的独到见解和创新观点上。为了论证自己观点(中心论点)形成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作者可以用自己的改革实践作例证,也可以调动自己平时的知识、经验,还可以站在局部的感性经验上从更广阔的背景上(直至古今中外)系统地搜寻组织论据(材料)。这就是说教育论文的所有内容,都是未了证明中心论点并被中心论点所统帅。

5.从构成要素看:经验由思想认识、具体做法、教育效果三要素构成,有一定的理论色彩;论文则由鲜明的中心论点、充分的论据、严密的论证三要素构成,有很浓厚的理论色彩。

6.从文章构思看:经验讲做法、谈体会、反映因果、探索规律上去介绍成功的做法(经验);论文从 论证观点、认识事物、得出结论上去阐明深邃的学术见解。

7.从思维运行特点看:经验总结要围绕工作(做法、结果、体会)做文章,可以纵向归纳几个步骤,也可以横向综合几个方面,以给读者真实、具体的印象;论文所

注重的不是清晰的过程、实在的结果、深切的体会,它探讨和研究的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问题,透过对某个问题的探究,揭示出内在的规律,从而给读者一新鲜的认识和理性的启迪。

8.从表现方法看:经验主要采用描述、概述和说明的表现方法,在谈体会时行文比较自由;论文主要采用论证的表现方法,在逻辑推导上十分严密。

(二)、教育经验变教育论文

1.在文章观点形成上下功夫。要认识经验中的规律性联系,并把这种认识加以提炼,对原所阐述的每一条经验,形成一个完整的论证火车,经过论证后,进一步概括升华,使经验上升到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上,形成自己创新的学术观点,并把每一个小标题变成相应的分论点。

2.在文章要素上变角度。要在论证的过程中,充分阐述自己的学术见解,把原来经验中的概括的成功“做法”,变为自己的“看法”(观点),再把经验中用来作为效果的材料,在论文中作为例证,作为论点、分论点的依据,而不要停留在说明成功做法的实效上。

3.在表现方法上做文章。在表现方法上,要处处注意自己是在论述阐述学术观点,而不是在说明做法、介绍经验。因此,行文时必须灵活用多种论证方法,并恰当地用好“可、要、宜、应、应该、能、就能、会将会、须、必须”等词表明观点;用“因为……所以……”、“既然……就……” “即使……也……”、“不但……而且……”等关联词语,使文章前后连贯,结构严谨。(如谈做法:在教学工作中我做到了教学“六认真”;一改传统的填鸭式为启发式。讲观点:在教学中要做到教学“六认真”;运用启发式教学。)

4.在理论色彩上增浓度。要特别强调增强文章的理论色彩,引经据典,给人以理性上的思考。(智力发展理论、行为主义理论、认知发展理论、动机理论:(1)动机因素论,(2)归因理论,(3)动机激发论。

当然,这仅是“变”的要领,而不是机械的模式,在“变”的过程中,要特别作到从理论上升华,抓住中心论点,从总体上考虑,进行逻辑严密的论证

举例讲做法:我在进行教学时,力图创设一个情景,并把学生的注意力和情绪集中到这个情景之中,使学生进行情景再现有了基础。(概括自己成功的做法,谈了自己的认识,提炼出一条经验)

讲观点“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力图创设一个情景,并把学生的注意力和情绪集中到这个情景之中,这是学生进行情景再现的基础。(把成功的做法,粗浅的感性认识上升为一中理性认识,以形成自己的观点)

教育科研并不神秘,教师已进行了教育实践,有了教育实践经验,研究教育理论就有了基础和前提,只要教师们注意学习教育学理论。提高理论自觉性和视野,不囿于一己经验之所得,不怕付出脑力劳动的艰辛,注意进行科学的抽象和概括,就能将教育经验上升为教育理论,丰富教育科学的宝库。

李茂良

体验教育论文篇6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初中;模块;教学

前言

在传统的体育课中,教师是主体,学生围绕教师的指挥棒转,一切行动听指挥。这种按部就班式的学习方式,忽视学生身心体能的全面发展,忽视个体差异,缺少生动活拨的教学形式,极大的限制了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压抑学生的个性,妨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广州市某学校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共80名初一学生。选取的试验班共40人。其中男22人,女18人;对照班也是40人。男23人,女17人。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有关教育学、体育教学、体育心理、教育心理学和一些相关的论文,了解关于分层次、合作和竞赛的基本理论、心理学基础以及标准测试量表。比较全面系统地了解这些领域的研究理论和动向,最后综合这些理论方法,找到适合本论文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1.2.2教学试验法

1.2.2.1研究时间:2014年1月-2014年12月

1.2.2.2教学试验的组织

对选取的试验班和对照班进行干扰变量的控制,即人数、性别比例要大体相等;学生的身体素质(50米跑的成绩)大体相当;在我们的教学试验中试验班和对照班学生人数相同,男、女生的分配也不相上下。

2.实验结果与分析

2.1实验步骤

2.1.1实验实施

教学分组:教学分组遵守一个原则就是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学生性别比例平均,学生合作意识与能力平均,而同组中学生的能力要有一定的差别。两组学生的学习任务就是学习新的动作,巩固学过的动作。

小组合作教学法:将实验组分成8个组,每组5个人,分组时尽量保持各实验小组能力上的平均。

2.2实验结果的分析

2.2.1实验前测

从表2-1学生的身体状况统计表中,实验班和对照班在身体状况方面情况接近,说明两个班的情况接近,说明两个班的情况基本一致,保证了非实验性因素的均等,便于小组合作学习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从而保证教学实验组和教学对照组在实验开始前处于同一个水平段。

2.2.2实验后测试

从表2-2实验班实验前后学生技术水平的对比中,经过实验前和实验后的对比发现,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实验教学后,实验班的学生在足球技术水平也就是在绕杆和脚背内侧传球两个方面有着明显的进步。

2.2.3实验后分析

通过教学实验,小组合作学习法能不能成功运用体育教学取决于学生与学生以及学生与老师之间是否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习兴趣,通过兴趣提高运动技能,同时小组合作学习也使学生之间增进彼此的感情,并体会体育课的乐趣。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合作学习是以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的这样一种教学方式。合作学习强调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竞争与合作兼容并存。

3.1.2“合作教学模式”强调合作,为教师和学生营造了竞争和个体兼容的学习环境,培养了学生的共存能力。并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学生合作技能和意识。

3.1.3合作学习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也激发了学生学习情感和学习积极性,进一步优化了教学环境。

3.2建议

把小组合作学习运用在体育教学中,不仅要求教师掌握小组合作学习理论相关的知识,而且要求体育教师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基础上,把合作学习理论和技能技术的传授有效衔接起来。老师要擅于表扬和鼓励学生,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每一次进步,及时表扬讨论中有积极发言的学生,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肯定讨论的结果。体现小组合作学习在体育教学中互相帮助的精神,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兴趣提高运动技能。

【参考文献】

[1]刘丽娟.初中体育“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实践研究[J].资治文摘,2009.5.141-141:173

[2]林开青.浅析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合作学习[J].河南科技,2010.8

[3]独家海.合作学习在中学生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研究生论文专刊,2008.10

[4]顾德贵,汤晓夏.浅淡小组合作学习在体育课堂中的应用[J].体育教学少年体育训练,2006.3.25

[5]何珈.谈合作学习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9.17

[6]徐文全.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合作教学[J].中国教育科研与探索,2008(3):112

[7]陈优良.体育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合作教学模式群体效应分析[J].体育与科学,2007(5):92-94

[8]蒋钦亮.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合作学习[J].体育世界.学术2010.5.62-64

[9]易思东.体育教学中“合作学习法”探究[J].读与写杂志2010.1.Vol.7.No.l163

[10]王杰尘.对新课程理念下体育教学模式的探讨[J].体育教学,2005.2.15-16

[11]马德良.走进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能力[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1)

体验教育论文篇7

【英文摘要】From  the  vie

  以往许多研究仅仅从精神文明的角度思考精神文化,将其局限于单纯社会道德建设的视野之中,排除了对精神文化的本体论研究。从教育实践看,学校文化始终走不出“物质文化”建设的思路,基本上是一种文化环境的布置或文化活动的设计,这就是为什么学校文化丰富了,却不能把幸福和快乐带给学生的根本原因。文化观的价值转向,使学校文化理论能够建立在生命哲学的基础之上,让文化真正回到学生自己的精神生活之中。

一、精神文化的哲学本质

(一)精神文化的解释范式

关于精神文化,有两种基本的解释范式。一种是道德哲学的解释范式。近代哲学将文化的概念推向精神的高度,并提出精神文化这一概念,是出于人类对物质文化和技术文明的反思,试图从物质文明的陷阱中得到解救,表现了人类重新探寻未来文化发展方向的危机意识。斯诺关于“两种文化”的著名论断告诉人们,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尖锐对立,已成为当今人类面临的重要危机。科斯洛夫斯基则直接用“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这对范畴,再次表达了斯诺关于两种文化对抗的担忧,从而使精神文化获得一种特殊的时代意义和历史内涵。从这个意义上看,精神文化被看作与物质文化和技术文化相对立的一种文化价值,它强调人类文化生活的伦理和道德内涵,表现了人类对精神世界和伦理生活的重新发现。文化哲学和社会哲学对精神文化的解释大多站在这一立场之上。另一种是生命哲学的解释范式。第一次从人或生命的角度讨论“精神文化”,始于德国文化教育学派的思想家。狄尔泰的生命哲学、斯普兰格的文化陶冶论、博尔诺夫的精神漫游说等等,为文化的精神概念奠定了基础。在此之前,文化一词经历了古代希腊人的“教养文化”、泰勒的“总体文化”,以及新康德主义的“价值文化”等等。然而,文化的含义尽管不断得到拓展,但始终没有能真正与人的生命过程和精神生活走到一起。文化教育学派的思想家们,最早将文化与人的生命意识结合起来,使文化作为一种教育资源所具有的内在性质得到揭示。斯普兰格曾解释了之所以要以生命为起点理解文化的本质,是因为文化对人精神生命不可或缺的意义。他认为,学校文化的价值在于“唤醒生命”,而不在于传递知识。教育应当“一直到精神生活运动的根”,“教育之根和文化之根的寻求,只能通过人的灵魂的唤醒才能实现。”(注:邹进.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派[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73、99.)文化只有与精神相结合,即只有用“精神文化”这一概念才能真正表达文化的生命本质。生命哲学的解释范式,并不拒绝精神文化所具有的伦理价值,但它更关注学校文化与人的生命意志之间的对话,将精神文化视为人的一种内在生活形式。

(二)生命意识:内在生活形式的根本特征

文化的概念几乎涉及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文化的概念与人性的概念一样广阔,文化的多元定义即是文化研究的开放性(注:周勇.论教育文化研究——教育研究的困境与出路[J].教育发展研究,2000,(7).)。文化概念的不断精神化,始于哲学家们不断用人性的视野看待文化问题,从而逐渐推论出文化的生命本质。在狄尔泰的生命哲学中,无论是文化还是历史,都只不过是生命的不同表现形态,生命是理解人类一切活动的根源。叔本华提出著名的生命认识论,把认识活动定义为生命体验,而不是“逻辑统一性”,他说,“世界当然不是指理论上可以认识到的世界,而是在生命的进程中可以体验到的世界。”(注:费迪南·费尔曼.生命哲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28-29、28.)柏格森和施本格勒则将这种生命认识论运用于文化的解释之中,新儒家的方东美则直接提出“生命本体”的文化观。在他们的文化视野中,任何文化只是生命的符号形式,是不同生命形式的文化表达,抓住了生命,才抓住了文化的本质。日本学者池田大作认为,“文化的本质理所当然就是对人类生命和精神的开发。”(注:池田大作.人生寄语[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103.)视精神文化为人的内在生活的形式,这就是站在生命立场上的文化信仰。

从某种意义上看,精神文化的确是一种平衡物质文化或技术文化的手段,具有丰富的伦理意义和道德内涵,但是,如果把精神文化看作是纯粹限制物质文明的工具,尤其是将其视为实现社会目的的手段,单纯从政治目的或伦理意义上理解精神文化建设,则可能使我们陷于误区之中。在学校文化建设中,为什么许多教师常常只关心外在的文化形式,而不关心学生的内在文化体验,究其原因就在于未能确立生命本体的文化观。这种背离生命的学校文化,必然只能走向学生精神发展、个性发展和素质发展的反面。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处于分裂之中的学校文化,比如,物质文化建设是审美性的,而制度文化则仍是传统的规范建设。这样的学校文化建设,不仅不能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而且也不能带给他们真正的精神幸福,反而可能给他们带来精神上的压抑和困惑。因为,离开了学生内在的生命需要,再丰富的文化生活,都不可能成为促进学生精神发展的力量。

从生命哲学的视野看,只有精神活动才是人的生命活动的最高形式,因而也只有精神文化才真正表现出文化的生命特征。如果没有人类的精神活动,人类文化的生命特性不仅不可能得到表现,而且也将变得毫无意义。正因为如此,文化教育学派的思想家们才用生命概念重新构建教育的文化哲学。斯普兰格曾经说过,只有生命才需要用文化去陶冶和唤醒。在这里,文化一词已经不是单纯指一般意义上的文化,更不是指物质文化,而是指真正意义上的精神文化。因为他用“生命唤醒”来表达文化陶冶的实质,可见文化绝不是单纯指外在的文化形式,而是指一种内在性的精神文化。雅斯贝斯在讨论文化陶冶时,认为文化陶冶是“心灵净化”,是使“心灵深处无限开放”。如果离开人的生命意识,任何文化的思考都没有真正的教育价值,因为学校文化在本质上是学生进行生命交流的过程,而不是孤立存在的运动过程。

二、精神文化的理论架构

(一)精神文化的生命基础

最能表达生命存在的直接方式是人的体验性,因而体验为精神文化建设确立起内在的生命基础。狄尔泰最早开始在哲学视野下关照教育的生命主题,让体验在理论上获得教育的名义和身份。狄尔泰提出生命本体问题,将“体验—表达—理解”三种生命过程,视为替代传统教育的新范式,在此,体验被看作是教育的本体论起点。在狄尔泰思想中,哲学对体验的关注,是哲学关注生命的开始,正是体验这一概念,才真正改变了传统认识论远离生命的谬误。他的继承者伽达默尔则进一步细化了体验的生命特征,认为体验使人的求知过程更加靠近人的生命本身。在他看来,体验的最大生命特征是直接性,这预示着个体认识的不可替代性,“所有被经历的东西都属于这个自我的统一体,因而包含了一种不可调换、不可替代的与这个生命整体的关联。”(注: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87.)叔本华则把生命视为时间性的,因而生命只有在具体的体验中才有意义,生命是通过每一个体的体验而被证明存在。(注:费迪南·费尔曼.生命哲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28-29、28.)伽达默尔还进一步确证,体验在本质上不同于“经验”,经验中更多显示的是知识的规定性,以及权威和传统的制约性,而体验则力求排除这些外在的干预,更强调个人化的精神感受。人的精神活动及其感受力是生命的根本力量,体验作为生命的直接形态,由精神文化的生命本质所规定,只要精神文化以生命发展为本质,体验就必然是教育的直接出发点,因而只有从生命体验出发的教育,才能真正反映精神文化以生命为本体的教育性质。

作为生命的基础,体验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先性。但体验不是无所不能的,体验不能否定和代替其他生命过程。体验需要教育的规约和引导,在这种引导中为体验重新安置价值本质。在生命意识已经普遍深入人心的今天,强调这一点显得特别重要。有些研究者对体验的教育价值给予过高的期望,不仅将体验视为基础性的,更视为惟一性的,把体验等同于生命本身。在他们看来,体验是完全自由的,顺从体验的指引就是尊重生命的教育。狄尔泰将体验视为教育的基础,但从没有止步于此,在他的本体论转向中,通过“表达”和“理解”进一步展开体验的生命意义,通过与学生的精神交流,完成教育的引导和规约作用。狄尔泰对体验的讨论为我们理解体验的教育意义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理论启示。我们常常过分关心学生的自然体验,而拒绝了学生的精神体验。精神体验不同于对自然对象的直观,而是对美和善的体验,是对生活意义的体验。精神体验必然包含着体验者的道德思考,以及与另一生命主体的对话和交流,即便是自然体验,也同样包含着价值和意义的认识,以及道德和良知的选择。因此,在精神文化建设中,不仅需要对体验持更多的同情,而且需要对体验进行价值引导。学校不仅应当提供丰富的文化生活,也同样应当提高教育者的引导能力,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体验的教育意义。

(二)精神文化的本体形式

1.教育的生活世界。回归生活是现代哲学走向生命世界的基本思路,在一些学者的眼中,生活世界已经被理解为是一个研究框构(注:杨善华.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84、190-191.),具有了方法论的意义,通常成为批判传统教育的一般起点。然而,我们对生活世界这一概念的本质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在许多研究者的观念中,生活世界被诗化了。事实上,哲学中的概念仅仅提供了我们思考教育问题的一个理论起点,只有与教育活动结合之后,才能使之成为一种真正有意义的教育话语。

教育中的生活世界,虽然也有哲学概念的含义,但就教育而言,生活世界最重要的含义是尊重学生作为教育生活中精神主体的地位。正因为传统教育损害了这种主体地位,所以教育才失去生活世界的本质。回到生活世界之中,就是要让学生的精神活动和生命体验成为学校文化生活的中心。回归生活世界不是在形式上由课程学习转入日常生活,放弃了课堂和知识并不等于就是回到生活世界。生活世界的本质,并不在于是课程学习,还是日常生活,而在于学生的主体精神,换句话说,也就是所谓内在的生活形式,而不是外在的生活形式。生活世界的殖民化,其实质是生命的殖民化(注:杨善华.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84、190-191.)。要回到生活世界中,就是要回到生命世界中,使人重新成为生活的主体。因此,所谓课堂生活或日常生活并不是生活世界的本质区别,只要学生能够作为精神主体出现在教育生活中,那么,无论是课堂生活,还是知识学习,都可以看作是日常生活,是真正的生活世界。相反,如果学生不能作为主体支配自己的教育生活,那么,即便是所谓日常生活,也失去生活世界的本质,也只能是被统治、被压迫的生活,没有生命价值的生活。

传统的文化理论,并未彻底排除生活世界的意义,恰恰相反,还非常注重学校的文化生活。然而,传统的文化观,只注重文化形式的设计,丰富的文化形式掩盖了学生的生命之声。强调学校的文化生活,不是传统文化理论的错误,关键是它只看到文化生活的外在形式,而忽视了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生命感受。丰富的文化生活,只是为了实现教育者的目的,教师往往为了“文化”而“文化”,创造了丰富的文化生活,却把学生当作文化或生活的木偶。这种文化在本质上是一种“自私”的文化,文化不是学生的文化,生活不是学生的生活,文化是教师的工具,生活是教师的游戏。精神文化不是要否定学生丰富的文化生活,而是要填平教育生活中的空场——生命体验。

2.学生的心灵生活。心灵是精神活动的场所,心灵的本质就是精神,没有心灵精神就失去了居所和意义。作为一种新的文化观,心灵的培育要比任何文化形式的设计都更重要。心灵的概念意味着精神生活的独立性,以及精神生活所具有的不可侵犯的自由本质。德国哲学家奥伊肯认为精神生活具有特殊的生命意义,精神生活是独立于物质生活的生活世界。在他看来,精神生活不是生活世界的“一个方面”,精神生活“它本身就是一个世界”,而且是一个独立的“现实世界”。(注:鲁道夫·奥伊肯.新人生哲学要义[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260-267、9、9、72.)心灵不可以被规范,也不可以被限定,心灵是一个自由生长的主体。心灵正是以自己无限的可能性而获得生存的意义。从心灵的视野看待学校文化,文化就会显现出新的意义。比如,在传统文化的观念中,像“班级日记”这样的文化形式,往往不为教师们所重视,他们更看重的是能够展示班级名誉和个人声望的各种竞赛活动,诸如数学、物理竞赛等。但在精神文化的概念中,像班级日记这种文化形式可能比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更重要,更具有文化的精神价值。关心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的心灵活动得到教育的真诚关切,在精神文化建设中占有更为重要的位置。

日本教育家小原国芳曾专门论述教育的“心灵化”问题,他把心灵化作为教育的基本取向,教育就在于向心灵的靠近,越是能够接近学生心灵的教育越是完美的教育。只有心灵的教育,才能达到精神的高度。心灵具有内在性,心灵只有靠体验和理解才能把握,没有真切的体验,没有同情和理解,心灵是不可接近的。教育只有把通向心灵之路引入学校的教育生活,才能最后达成生命教育的精神境界。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同样十分重视学生精神世界的建设,他在《学生的精神世界》、《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等著作中,系统论述了学生精神世界的培育问题。他写到,“教育——这首先是教师跟孩子在精神上的经常接触”(注: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3、28.),“人的精神生活,即内心世界是否丰富,取决于他同周围世界的实际关系是否丰富多样,取决于他同自然界和其他人的相互作用的内容与性质。”(注: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3、28.)在他看来,精神世界就是学生的心灵世界,主张用丰富的生活内容与学生的心灵世界沟通,并把心灵世界的建设看作学校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精神文化建设与物质文化建设具有不同的起点,精神文化建设从学生的心灵活动开始,重心是学生的文化体验和精神感受,以及在这种体验和感受中学生获得的快乐和意义。

三、精神文化的建设路径

(一)文化陶冶理论

文化教育学派的陶冶理论改变着学校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为精神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向。文化教育学派,不仅第一次提出“精神文化”这一概念并赋予其独特的哲学内涵,而且还第一次提出了“文化陶冶”的教育观,为学校精神文化建设提供了哲学基础。雅斯贝尔斯站在文化陶冶观的立场上,重新讨论了教育的本质问题。在他看来,陶冶的性质是“全面地展开精神运动”,就是“全面地造就人,铸造人的本质”,他写到,“人的文化的一个要素就是作为他历史性知识方式的陶冶,陶冶作为某一时代世界和宗教的历史现实性之语言是充满生命力,同时陶冶又是交流、唤醒和自我实现的中介。”(注: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1991.103.)他认为文化陶冶是教育的本质,而不是像传统理论那样,将“文化传递”定义为教育的本质。无论是知识作为一种文化,还是生活作为一种文化,其教育的功能都只在于陶冶。学校的一切,都可以被看作是文化,因为学校的惟一功能是对学生的精神陶冶,这就是文化教育学派的教育本质论。

体验教育论文篇8

【关键词】灾难教育 ;体育课程; 理论基础 ;教育内涵

研究背景

面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现今各种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的频发,使得灾难教育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严峻问题,防灾减灾更是当今世界各国研究的重要课题。

《我国小学生灾难教育主体归属问题探究》[][1]一文中提出,当前我国小学生灾害教育的主体是家庭、学校、媒体、自我和社会,研究发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媒体教育、自我教育对小学生灾害知识的掌握具有非常显著的正向影响。在我国教育领域里,并没有灾难教育的一席之地,各级各类学校没有专设学科、学时对灾难教育进行传授。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灾难教育多数停留在口号上,做得深入的部分学校通过图片展览、主题班会、参观学习等方式,让学生获得一部分灾难教育的理论知识,对需要实践掌握的灾难逃生,灾难自救、互救的知识几乎为零。

面对我国灾难教育问题的缺失,本文从灾难教育的理论基础及教育内涵两方面进行阐述,探知灾难教育融入体育课程的本质特征,以便为灾难教育找到走进学校教育领域的切入口,为指导灾难教育提供方向。

理论基础分析

灾难教育除了对灾难知识的了解外,把学习的间接理论知识通过体验内化为直接的实践知识,更多的是体验式的教育活动。当然这个过程与很多的学科联系在一起,诸如心理学、教育学、地理学、社会学等等,其理论基础和内涵较为丰富。

(一)国外的理论分析

1.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

卢梭[[1] 魏彤儒,祝明银,张小燕.我国小学生灾难教育的主体归属问题探究[J],西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5)

[2] 卢梭.爱弥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5-360][2](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是十八世纪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是西方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物。他的自然教育论核心是“归于自然”,他认为教育应顺从与大自然的法则,其教育思想的培养目标―――“自然人”,教育方法―――“适应自然”,这些方法归结到一点就是要遵循“自然”的进行,这是一切教育方法的出发点,即“以行求知,体验中学”。卢梭说“我们正真的老师是经验和感觉。”并强调说“我们只主张我们的学习从实践中去学习。”

2.杜威的经验主义理论

杜威[[3] 美.约翰.杜威.赵祥麟,王承绪译.经验与自然[A].杜威教育论著选[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266

][3](John Dewey 1859-1952)美国现实主义教育家。“经验”是他的教育哲学中最重要的一个词,教育哲学是实用主义经验论,是整个教育思想体系的核心。杜威认为,“经验”是人的有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或称为“统一体”),是人的主动的尝试行为与环境的反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结合。从实用主义经验论出发,杜威认为,“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这种改造或改组,既能增加经验的意义,又能提高后来经验进程的能力。”在认识论层面上,表明认识心灵在自然之内,参与者的认识方式取代了旁观者的认识方式。杜威的知行合一是从其实验性认知理论引申出来的,强调互动,侧重于行动,主要包括行动与反思两个方面。

3.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4] ][4](Jean Piaget 1896―1980),瑞士日内瓦学派的创始人,是当代一位最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和发生认识论专家,皮亚杰理论体系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是图式(schema,在他后期著作中用scheme一词)。图式是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即认知结构。这个结构以同化、顺应和平衡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认知结构就是学习者头脑里的知识结构,它是学习者全部观念或某一知识领域内观念的内容和组织。学习使新材料或新经验和旧的材料或经验结为一体,这样形成一个内部的知识结构,提高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稳定性、清晰性和可辨别程度等,对于有效的学习和解决问题是有作用的。以此种原理来解释体验学习,就更能说明体验学习对学习者的认识发展过程了。

4.大卫.库伯的体验式学习理论

大卫・库伯[[5] D.A.库伯著.王灿明著,朱水萍译:《体验学习:体验――学习发展的源泉》[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5](David Kolb 1939-),美国凯斯西楚大学知名教授,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教育家,也是一位著名的体验式学师。20世纪80年代在总结了约翰・杜威(John.Dewey)、库尔特・勒温(Kurt Lewin,1890~1947)和皮亚杰经验学习模式的基础之上提出自己的经验学习模式亦即经验学习圈理论(experiential learning)。体验式学习理论的完整提出,在他的著作《体验学习:体验――学习发展的源泉》(Experiential Learning: 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一书中提出了颇具影响的体验学习概念。并且,他把体验学习阐释为一个体验循环过程:具体的体验――对体验的反思――形成抽象的概念――行动实验――具体的体验,如此循环,形成一个贯穿的学习经历,学习者自动地完成着反馈与调整,经历一个学习过程,在体验中认知。

(二)国内理论分析

1 .古代的教育哲学理论

早在公元前6世纪,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奠基人,也是大思想家孔子就提出了“学习的过程”这种体验式的学习。《论语.述而第七》中记载“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他认为一个“君子”不仅要有“道”、“德”、“仁”,还必须有体验式的“艺”。并且孔子还非常重视学生的情绪体验式学习过程中的作用,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

教育家荀子曾指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行之,学至行之而止矣。”强调了“知”与“行”的辩证关系,及“行”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为我们灾难教育与体育课程相契合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养料。

2. 的实践论

的著作《实践论》中,论述了 “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他指出,认识的过程首先是感觉阶段 ,其次才是判断和推理的阶段。并强调说,只有感觉的材料十分丰富(不是零碎不全)和合乎实际(不是错觉),才能根据这些材料加工出正确的概念和理论来。同时,同志还指出:“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在实践和认识的每一个内容,都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这都为灾难教育在理论与实践循环往复的过程中树立理想、坚定信念、承担责任、内化知识。

三、 灾难教育融入体育课程的教育内涵

在日本岩崎信彦等人主编的三卷本《阪神.淡路大震灾难社会学》中,对灾难的定义为:“对社会系统来说,灾难是一种突发事态。在物理空间轴上,受灾区域呈现为以受灾地区为中心的同心圆。某个特定地理范围区域内的日常社会系统突然遭遇灾难,起影响会波及各个层面的各种社会单位;同时,对灾难的社会应对也表现为各个层面的个各种社会单位在紧急应对、复旧、复兴等不同阶级的行动过程。[[6] 蔡.一门关于灾难共生实践的学问[J],国外社会科学.2012(5)

[7] 夏思永.体育教学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8-49][6]

(一)素质教育的需要

灾难教育不仅是一门从娃娃抓起的课堂必修课,还应是一门人生的必修课,而且也是一门凝聚民族自信心的重要课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灾难教育的程度体现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而国家文明程度和国民防灾减灾素质的提高,首先需要从普及灾难教育开始。灾难教育是一项专业的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涵盖了防灾、减灾、预防事故的发生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爱国主义教育等内容。这就需要把灾难教育进行系统、规范的科学教育与训练,包括意识、知识、技能的训练及学校、家庭、社会的通力配合。

(二)体育课程实践性教学法的优势

灾难教育最需要的优势就是体育课程实践性教学法的特点。体育学科是要通过身体活动的实践途径来实现的体育课促进学生机体活动,增进健康,提高身体活动能力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并在体育教学理论中,反映对体育活动能力,如对体育活动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特别是直觉思维能力)、组织能力、操作能力、应变能力以及身体活动的学习能力等的培养。[[8] 蔡.一门关于灾难共生实践的学问[J],国外社会科学.2012(5)

][7]其他学科的教学主要是学生通过思维活动来学习和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科学知识和技能,这是体育教学和其他教学最根本的区别。没有实践知识和能力培养,灾难教育就等于纸上谈兵。

(三)灾难共生论――“容纳灾难,与其共生。”[

作者简介:李萍(1979-),女,重庆市人,体育学硕士,四川外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讲师

][8]

灾难共生论不是消极的宿命论,而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积极灾难应对。强调每个居民、每个单位在防灾减灾的对策方面,认为只有在每个人、每个单位都切实地承担起防灾减灾的责任时。“灾难共生”才可能从理想成为现实。一种实践论。“灾难共生”是一个贯穿整个灾害过程的实践过程。学校如果开设灾难教育课程,加强学生的灾难教育、生存教育和挫折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生命的内涵,懂得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进而珍惜生命,从灾难中认识自然规律,学会顺应自然,努力与自然和谐相处,不断提高防灾能力,趋利避害,并把灾害中迸发的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

四、结束语

自然灾害和社会灾害的巨大威胁,迫切需求在国民中深入开展灾难教育。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计划”明确指出:“教育是减轻灾害计划的中心,知识是减轻灾害成败的关键。”国内外实践的经验反复证明,在整个防灾、应灾、减灾工作链环中,灾难教育是基础,关键的一环。

上一篇:适合教育论文范文 下一篇:投稿教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