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摘抄的现代诗范文

时间:2023-03-05 03:43:00

适合摘抄的现代诗

适合摘抄的现代诗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中学语文 现代诗教学 写作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5-0074-01

现代诗教学确实是一件极为棘手的事,同时很多语文教师认为现代诗并不重要,因为考试中几乎没有涉及,所以忽略显得理所当然。但我以为,因此忽略现代诗歌教学是中学语文教育中极大的损失。

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读诗的黄金年龄,阅读现代诗歌和学习写现代诗是陶冶情操、提高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其实现代诗歌也并不像想象中那么难教。我认为只要教师对现代诗教学给予足够重视,在中学教材的基础上注意选取一些合适的现代诗歌,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再加上恰当引导,是可以教好现代诗的。我根据个人经验初步总结出了现代诗教学五部曲。

一、注重现代诗歌的选择

初中语文课本中选取的现代诗歌可以说在数量和题材上存在较大问题。从适合的角度看,虽然有《在山的那边》《雨说》《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乡愁》、《星星变奏曲》等这些不错的诗歌,但是也有《化石吟》《天上的街市》《静夜》《雷电颂》等这些值得商榷的诗歌。适合中学生的现代诗能激发学生学习现代诗的兴趣,不适合的现代诗就会扼杀其兴趣。因此现代诗歌教学中对现代诗歌的选择显得十分重要,除了课本之外的现代诗歌必须选择一些符合中学生心理特点并且能引起他们兴趣的优秀现代诗歌。譬如童话诗人顾城的《生日》《安慰》《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和吕德安的《我和父亲》等。

二、注重创设情境

一些成功的教学实践表明,情境教学法以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弥补了很多教学的缺陷,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情境教学就是通过音乐渲染、图画表现等手段,同语言描述相结合,把学生带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情动于衷,浮想联翩,顺利地完成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为了让学生以最短的时间走进诗人情怀,感受诗歌中的主题,在教学现代诗歌中可以借助各种适合的音乐,如钢琴曲、小提琴曲和相关的流行音乐等,也可以借助借助各种画面和相关的动画。这些有效手段为学生的诵读和品读添加了催化剂,能让学生更好地品读诗歌,走进诗心。

三、注重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思路

诗歌语言精练、含蓄,有丰富的意境、强烈的思想感情。但一般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不高,因此诗歌的教学是一种挑战。在现代诗歌教学中,可以进行猜读,比如挖掉诗歌中的几个关键词或一两个句子,让学生填充或自己进行再创作。也可以把意象相互替换后进行比较阅读或者和改变成流行歌曲的诗歌进行比较阅读,这两种方式都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现代诗歌的兴趣,让他们在兴趣盎然的阅读中锻炼语感和表达,同时感受诗歌的魅力。

四、注重捕捉诗歌中的意象

一首诗歌,最易感知的东西是什么?是诗歌的情感。情感又是靠什么传达的呢?那就是诗歌的意象。意象是饱含诗人感情,染有诗人主观色彩的物象。诗人在从事诗歌创作时,总要从自然界,从生活中选取一些物象用于作品中,借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譬如,《乡愁四韵》中的“长江水”“海棠红”“雪花白”“腊梅香”四个意象,学生通过品读,分别感受到了“乡愁的绵长”“乡愁的浓烈”“乡愁的纯洁”“故土的神往”。因此,学生捕捉到了意象,自然就领悟到诗人抒发的思想感情。诗歌的教学重点就是品味语言,捕捉意象,体会诗人的情怀。

五、注重仿写、改写和摘抄

现代诗语言新颖、凝练,又不拘泥于通用的语法规范,在现代诗歌教学中,伴以仿写和改写训练,既能使学生充分感悟新诗语言的奥妙,又能提高其遣词造句的能力,进而与诗歌情感相碰撞,充分理解诗歌。仿写和改写的训练中学生应该将自己的情感完全融入诗中。另外,摘抄也是诗歌教学中很重要的部分。要求学生摘抄一些现代诗歌的名句和经典诗歌,不但能扩大学生的接触面,同时也是阅读诗歌的一种方式。中国向来有抄书的习惯,这是有其独特优点的,根据实践经验,在抄写的过程能更好理解诗歌,甚至能获得茅塞顿开的感悟。

总之,在现代诗歌教学中,如果能激发起学生学习和写作现代诗歌的兴趣,那么必然将在不知不觉中地改变其心灵,塑造出全新的人格。

参考文献:

[1]洪子诚,刘登翰.中国当代新诗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刘翔.中国当代抒情诗歌[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

适合摘抄的现代诗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语文教学;文字训练;能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4-0121-01

我们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仍存在着突出的偏向和误区。如:(1)把语文课上成情节内容分析课,一个是重在情节分析,另一个是重在内容分析;(2)把语文课上成知识讲授课或常识介绍课。因此,往往语文课上成自然或思想品德等科目,而没有涉及至语言文字的训练。那么如何加强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的训练呢?根据我个人教学中的感受和体会,谈谈如下几点:

1.正确寻找和确定语言文字的训练点

语言文字训练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有汉语拼音、识字、写字、听话、说话的、阅读、作文等。这样就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年级,不同的教材要求和基础水平来确定。低年级应注意汉语拼音、识字、写字、听话、说话的训练。如:二年级语文中有一篇课文《丑小鸭》,有位老师上这一篇课文时,一味地让学生分析故事的发生、发展、经过、结果。这样就不适合低年级的语言文字训练的要求。那么,这篇课文应该先从关键的字、词去理解课文,再让学生通过读的训练,这样学生一方面掌握和积累了一些字、词,还通过分角色进行读的训练,领会了课文的思想内容。又如一位特级教师上《阿德的梦》这篇课文,在讲解课题时先让学生理解"梦"字的意思,学生根据题目理解为"做梦",再让学生根据这个"梦"的意思引出一连串的词语:梦想、梦话……,这样学生既理解了这个词的意思,又能丰富和积累词汇。

2.要正确运用训练的方法:

2.1 加强读的训练,要加强语言文字训练,就要让学生有充分接触语言文字,多读课文。读,有默读、朗读、背诵。默读,是理解词语,熟悉句子、感知内容的好方法。朗读,既是吸收语言文字的有效手段,也是积累语言文字、培育感情的有效方法。背诵,是大量积累语言文字材料的最有效方法,以便提高学习效率。

(1)在默读中理清思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的积累训练。教师要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作者的思路,可采用默读。因为默读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冷静地思考。要求默读时对每一篇课文都要先弄清这是什么类型,板书时点明:人、事、活动、景物。比如教学《珍贵的教科书》一课时,在弄清是写事的文章之后,深入反问:写谁?谁怎么样?与教科书有什么关系?然后串成课文内容:张指导员为了保护教科书英勇地牺牲了,接着继续在默读中弄清写作的顺序,列出几种顺序,教给几种分段的方法。让学生了解《珍贵的教科书》是写事的,肯定按事件的起因、事件的经过、事件的结果分段,先分三大段,再把事件的经过分两段:取书、护书。至于写景的文章如《颐和园》,可以在默读的基础上先找出头尾两个自然段来说说是写什么?与中间部分是什么关系,理清了总、分、总关系再学习游览部分,障蜓生说明既是游记,肯定是按方位顺序写。这样一边默读,一边点拨学生,思路一清,分段的难点就迎刃而解了。

(2)在朗读中理解词语,提高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的积累训练。有感情地朗读是理解课文语言文字的有效方法。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学生可以理解词语的内涵,领悟作者写作的情感和目的。比如《昨天,这儿是一座村庄》,内容是学生所不熟悉的,又是以现代诗的形式出现,而诗的语言本身就极简练、含蓄,因此应引导学生在弄清今昔变化(昨天、今天、原因)的基础上反复朗读,在读中了解深圳的昨天是什么样,哪一个词语最能概括昨天的贫穷落后,贫穷落后体现在什么地方?对一些词语如:"遥远、渺茫、夕阳",要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理解:"遥"就是远;"渺茫"讲水势辽远看不到边,在此要灵活理解为非常落后根本看不到现代文明;"夕阳",要发挥想象力,说明是挑回的溪水中映着夕阳。在朗读"晨曦中阿爸在田间劳作,烟雾里阿妈煮饭在灶旁"时,要读出父辈日出而作,日落而歇的艰辛,口气略带悲伤;读到小孩子和姑娘时,要读出因无书可读任光阴流逝的惋惜,口气要充满无奈。在悟情的基础上自然地理解深圳的昨天是贫穷落后的,然后让学生举一反三地朗读分析明天和原因两部分,特别是读到深圳的巨变时,要以惊喜、自豪的口气读,学生就会清楚课文是采用对比的写法,就能轻松地找出"焕然一新"和"改革开放"这两个词语。最后以三个中心词提纲式地串连全诗,复述诗句,达到以读悟情、以读解词、以词概文的目的。

(3)通过背诵、摘抄,积累语言 提高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的积累训练。学习语言需要积累,而背诵是大量积累语言材料的最有效的办法。许许多多老一辈专家学者之所以能出口成章,下笔成文,就是因为他们在学生时代背诵了大量的名篇佳作。一代文豪巴金少年时代就把《古文观止》上的两百多篇文章背得很熟,后来写出文章来就游刃有余。他深有感触地说:"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也就慢慢体会到它们的好处,也就能摸到文章的调子……"因此,教材上要求背诵的段落或篇章,一定要严格要求,指导方法,让学生熟读成诵。但一定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囫囵吞枣。要在熟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

积累语言除背诵外,还要指导学生摘抄,抄那些好词佳句,课文精彩片段,新颖的句式,准确的措词以及新出现的成语等等。另外,还可以抄比喻句、拟人句以及外貌描写片段,景物描写片段等等。然后反复细读,比较欣赏,逐步消化。这样,持之以恒,日积月累,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自然会有长进。

2.2 重视复述训练,经常进行复述练习是促进学生消极语汇转化为积极语汇的有效投笔手段。比如:《昨天,这儿是一座村庄》,对一些词语如:"遥远、渺茫、夕阳",要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理解:"遥"就是远;"渺茫"讲水势辽远看不到边,在此要灵活理解为非常落后根本看不到现代文明;"夕阳",要发挥想象力,说明是挑回的溪水中映着夕阳。在朗读"晨曦中阿爸在田间劳作,烟雾里阿妈煮饭在灶旁"时,要读出父辈日出而作,日落而歇的艰辛,口气略带悲伤;读到小孩子和姑娘时,要读出因无书可读任光阴流逝的惋惜,口气要充满无奈。在悟情的基础上自然地理解深圳的昨天是贫穷落后的,然后让学生举一反三地朗读分析明天和原因两部分,特别是读到深圳的巨变时,要以惊喜、自豪的口气读,学生就会清楚课文是采用对比的写法,就能轻松地找出"焕然一新"和"改革开放"这两个词语。最后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把诗复述出来。

2.3 在教学中,指导学生理解、积累语言固然很重要,但是它是语言的开端,指导学生在理解语言的基础上运用语言更为重要,它才是学习语言的目的。因此,要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各种形式的练习,训练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适合摘抄的现代诗范文第3篇

“童话”,有着丰富的想象、诗化的语言、纯美的情境,是适合儿童阅读、欣赏、享受的阅读文本。它融合了童真童趣,协同了儿童发展,顺应了儿童认知方向,回归到儿童的生活,小学书香校园因为融合“童话”的元素,而成为儿童生命成长的伊甸园。

一、童话游艺,踏上幸福阅读专列

一学期一度的校园读书节是小学书香活动的盛事。我校的读书节启动仪式牵手童话,以儿童喜欢的童话为关键词。开幕那一天,每一个学生都把自己打扮成近期阅读的童话故事中的一个人物,手持自己制作的人物卡片,走进校园。整个操场被布置成童话图书超市,校图书馆的书籍分门别类地摆放在道路两旁,教师化身为超市服务员,协助学生自主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书。

游艺前,为了选择喜欢的角色,学生再三阅读,慎重选择,和家长交流讨论,共同准备,这是对童话文本的再欣赏与个性解读。童话角色设计与准备时的神秘与兴奋,是对阅读节的心理期待。游艺时,童话角色的扮演与互动猜测,是阅读体验的展示分享,也是一种不言而喻的童话文本推荐。童话超市的淘书行动,则完全解放了学生的阅读选择权,学生非常珍视他们精心选择的书籍,其阅读价值自然会实现最大程度的增值。

二、童话诵读,开启幸福黎明

“于清晨极静之时,听到鸟鸣,令人不敢堕落。”像沈从文先生说的那样,用晨诵开启清新静谧的黎明,让一首首诗歌委婉地润泽孩子的心田,让孩子的生命激昂、沉静、富有,捕捉一份灵性,共享一份灵犀,可以实现童心的澄澈敞亮,留下童年的悠远笛音。

我校的晨诵课程,是以适合儿童当下的童诗童谣、优美的现代诗以及中华古典诗词为主的复合课程,意在让诗歌与儿童建立关系,丰富儿童的心灵,强调儿童当下的生命与诗歌交融相汇,让我们的学生拥有博爱而敏感的心灵,拥有诗的情绪,感动于花开花落,流连于天边的一丝流云。

我们舍弃了繁琐的分析,弱化背景的负累而强化诵的乐趣。如四年级学生诵读《晚风》这首诗:

师:同学们,新的一天开始了,让我们用美妙的诗歌开启新的黎明。

师生诵读上半周学习的诗歌作为开启诗。

师: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的是台湾洪志明的诗歌《晚风》。(出示全诗,范读)

学生练读。齐读。集体正音。

师:夕阳西下,花儿睡了,鸟儿不叫了。晚风是个调皮的孩子,它还不愿意过早地安眠。

出示诗句,引读:黄昏的时候,我不经意地,从花园里走过,惊起了一群灿烂的蝴蝶,以及,满院子的花香。

指名读,齐读。

师:淘气的晚风还会惊起谁?(出示:惊起了一群 ,以及 。指名说)

师:晚风吹送,蝴蝶有什么表现呢?

出示,指名读:蝴蝶望了望,发现是我——爱散步的晚风,才安心地,一一落定。

师:请用“恍然大悟”的语气读这几句。

师:请再用“安心”的语气读这几句诗。

师:满院子的花儿呢?(出示,引读——满园子的花香,被惊扰了以后,却再也不肯停止,汹涌。)

师:园子里会有些什么花呢?把自己喜欢的花放到诗中读一读。

师:晚风徐徐,夜色正美,请男生用陶醉的声音诵读全诗。

师:晚风吹起的是幽香,留下的是诗。请女生无限向往地读。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学生在简洁明了的语言引领下,调动了积极的情绪,全身心地投入诵读,在朗朗书声中聆听风的絮语,走进花的世界、诗的画境。就这样,用最美的诗,给学生最美妙的精神之遇,引领每个孩子愉快地亮出自己的声音,感受自我的存在,心灵在诗情画意里得到自由舒展。

三、童话剧团,演绎缤纷童年

有调查显示:摘抄与读后感是学生最常用的阅读成果汇报形式,但这种机械而费时的展示方式,常常会把学生的感悟格式化,桎梏了学生的阅读思维,可能是一种吃力不讨好的展示形式。我校一学期一度的童话剧团展演活动,摒弃了这种纸上谈兵的展示方式,把学生的身心解放出来,唤醒了他们前所未有的阅读激情。

各班自由生成童话剧团,每个学生参加一个剧团。各剧团从近期师生共读的书籍中精选内容,发挥剧组成员和家长后援团的智慧合力,共读经典,共解文本,共同创编剧本,共同排练书本剧。这些剧本或长或短,内容丰富,别有韵致,有的诙谐活泼,有的委婉细腻,有的大气磅礴。在这里,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年龄特点的文本,都有自己喜欢的角色。每学年两次参演,两次创造,在精心的排练中长智慧、长胆识、长风度,人人都当主角,个个都成明星,在经典的童话里演绎自己的缤纷童年。小学6年,12次演绎就是12次心灵之旅,12次洗炼就有12次思想升华,当孩子们怀揣梦想走出小学校园时,那12次盛大的演出,将成为他珍贵的行囊。

四、童话论坛,守望童心童真

数字化书香校园是对以纸质文本阅读为基础的“书香校园”的发展,是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媒介,使阅读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的一种虚拟教育环境。我校依托校园网书香阅读频道,建立了师生阅读博客群、阅读论坛、QQ群等,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数字空间,拓展了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为学生阅读搭建了人本化阅读交流的平台。尤其是童话论坛,顺应了儿童交往需要,满足了信息时代儿童的精神诉求,成为守护童真、反映童心、点亮童年的激越舞台。

例如五年级学生在论坛上发起了重读《海的女儿》的话题,帖子摘选如下:

叽叽咕咕:人鱼公主为什么不能跟王子终成眷属,杯具!

妙人妙语:王子是个声音控,肤浅。

叽叽咕咕:如果结局可以重来,可以怎么写?

流星雨:人鱼公主不要答应女巫的要求,逆流而上,找到王子,用歌声告诉他一切。

妙人妙语:顶一个!可惜人鱼殊途,找到了又能如何?不过是徒增烦恼罢了!

小荷尖尖:不要这么悲观嘛!既然女巫能让人鱼变成人类,那么人鱼的老爹也行,看过迪斯尼版的《小美人鱼》吗,结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皆大欢喜!

叮当猫:女巫属于诈骗行为,把她揪到海底法庭,邪不压正!

流星雨:顶!公道自在人心。

妙人妙语:人鱼公主爱上王子,很美的爱情,无望的爱情。其实生活中有很多东西都是美好的,与其求而不得,不如好好珍惜身边的幸福。父母的疼爱、姊妹的亲情、美丽的海底,又怎么会舍得放弃?

叽叽咕咕:不要故作深沉啦!帮人鱼公主想办法才是王道!

……

这些对于《海的女儿》结局的帖子,虽然没有非常完美具体的续写,但不难看出五年级学生对爱情梦想的独特解读,对真善美的呵护和对美好结局的追求。论坛是一个自由、开放的天地,学生的真挚与浪漫、幻想与激情、智慧与文采,都在这里悄然绽放。

儿童文学评论家朱自强先生说:“对于儿童的精神成长而言,就不仅仅是发展,而是保持。”童话论坛就是这一片守望童心童真的原野。

安徒生说:生活本来就是最美丽的童话!童话是一种故事,一种智慧,它从儿童的哲学出发,从儿童的文化出发,从儿童的需要出发,开辟了属于儿童的阅读时空。结缘童话,童年流光溢彩,校园书香四溢。

适合摘抄的现代诗范文第4篇

[关键词]对话 内化 课前 课中 课后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7-007

小学语文“对话・内化”研究最主要的是要解决理念问题、思想问题。只有对此有比较鲜明的认识,有了明确的目标,才能保证研究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因此,在理论和实践架构上,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对话内化教学的主体意识建构。对话内化教学是由学生、教师、文本以及自我的多种对话构成,主要活动是围绕学生的学习展开的,目标也是指向学生的内化。对话内化教学的核心主体是学生。因此,课题研究着力于学生的主体意识建立,也就是作为学习者,应该拥有的积极吸收和消化的意识,培养一种主动建构的精神特质。

2.对话内化教学的原则意义探求。对话内化教学意味着教学从知识的传授走向知识的建构。学习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发生在对话与合作之中的知识生成,并被吸收和内化。因此,对话内化教学原则的意义之一是追求教学的创造性和生成性。第二,只有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关系,才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对话,也才能有独立建构的内化积淀。因此,对话内化教学原则的意义之二是追求教学的和谐化,效果的存储化。

3.对话内化教学的主题确立研究。对话教学不同于传统的谈话教学法。传统的谈话教学的话题主要是文本,师生主要围绕着如何深入理解文本进行。而对话内化教学的研读主题是师生根据文本在“最近发展区”的优化选择中产生,并不断生成和推进,对话直接指向学生的发展,以人的成长为特色。

4.对话内化教学的场景创设与生成。对话内化教学既自由开放,又严谨科学,教学中的场景应体现民主、平等、自由、向上等特性。营造这一场景可从改革课堂常规、规范课堂礼仪切入,可以通过座位安排来体现,如圆桌型、马蹄型、对阵型、舞台型、自由型等。最主要的是要营造宽松的氛围,根据不同文本特有的文化内涵,精心设计对话主题,创设“学习场”,并在学习的过程善于利用课堂生成,不断完善这个“场”,使学习始终处于有利于积极内化的氛围中。

5.对话内化教学模式的建立。对话本身具有一种自我生长的内在机制,它指向更深邃、更新颖、更富有启发性的层次。来自他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的既有经验被他人的视点唤起了,这样就可能产生新的思想。在与他人的对话中会出现不同的见解,这样会促成新的意义产生。与传统教学相比,对话内化的教学过程是充满创造性色彩的,是不断生成发展的。研究的目的就在于努力建构一种基本的操作模式,通过反复的尝试、验证、修改,以达到相对成熟的境界。

明确了以上问题,研究直指课堂教学改革。教学的根本宗旨是促进学生积极建构、内化发展。因此,教学需要教师创设适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对话情境,使教学的多个主体展开多层次、多维度的对话。过程是对话,目标是内化。对话促进内化,内化提升对话,学习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动态过程。

一、课前:主动与文本进行初次对话,为积极内化做准备

学习者拥有主动建构的精神,拥有积极吸收和消化的意识,是对话内化教学的前提。这种意识和精神是需要在语文实践中培养的。课前预习是重要的启动,如何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使其主动积极地与文本进行最初的对话呢?我们对预习提出了以下具体的要求。

(一)看看“你”的周围――背景检索

作为学生的“我”与作为文本“你”是预习中的对话主体。要对话,就得有起码的了解:“你”是谁?“你”来自哪里?文本毕竟是静止的、沉默的,它需要学生的积极阅读,才能被激活。因此,预习中对话的第一项要求是:看看“你”的周围――背景检索,对解读文本有益的背景信息查询。这里值得注意的是,网络环境下,背景材料搜集是有指向的,不能盲目求多求全,导致信息“泛滥”,失去重点。比如,《黄鹤楼送别》的预习中要求学生自主查阅下列相关信息:黄鹤楼在哪里?有过哪些诗文与之相关?李白、孟浩然之间发生过什么故事?这些信息都对解读文本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学生与文本对话起到辅助作用。

(二)走近“你”的身边――初读了解

背景只是与文本相关的信息,是了解文本的辅助材料,并非文本自己。“你”到底是什么,必须走近对话,看到“模样”――阅读文本,大概了解。不同的文本,要提出具体的不一样的预习要求。一般需要了解这一文本的大致特点:是讲述故事,还是介绍风景;是童话,还是神话;是写一件事,还是多件事等等。不仅在内容上感知了解,还要在文体上有所辨认。比如,《滴水穿石的启示》预习时有这样的要求:(1)初读课文,判断:这篇文章重点是(写人/写事/说理);(2)滴水穿石的启示是什么?(3)思考:文中讲了三个人的故事是想说明什么。

(三)抛出“我”的期待――提出话题

虽然文本一经阅读就不再沉默,就会呈现不一样生命状态,但是仍然不可能主动展开对话,对话的发起者当然还是学生――“我”。预习中为了培养学生主动对话的意识,开始会要求必须提出“话题”,与文本交流。可以是评价,也可以是质疑,可以围绕一个词、一句话,也可以是观照全篇。因为是初次对话,只要表现出“我”在思考、“我”想了解就行。摘抄、写批注、提问题是通常的做法。

综上述,预习尽管是学生与文本的初对话,但也不能忽略教师作为对话推动者的辅助作用。预习是教学这场高质量对话的起点,准备的充分与否必将影响着后面的对话进程,也必将影响着内化的效果。

二、课中:多主体间展开深层对话,积极主动内化

学生、教师、文本、作者、编者是对话的主体,其中学生、教师、文本是最重要的的元素,因为作者应该融于文本之中,编者意图应由教师解读而融于教师主体中。课堂对话应该是这三个主体之间的交互共进,目标直接指向学生的内化。

生:深。

师:与“肤浅”相对呢?

生:深刻。

师:诗中哪个词表示这个意思?

生:绝知。

师:(板书“绝知” “躬行”)我在这两个词之间加个箭头,箭头朝那边?

生:向右。哦,不对,向左。

师:为什么?

生:因为一个人亲自实践了之后,才会彻底地知道。

(板书:纸上浅

绝知躬行)

师: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

生:书本上得到的知识总是很肤浅的,要想完全明白,就得亲自去实践。

“现在我们看电视、上网、听广播或者听别人说算不算‘纸上’?”这一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与辨析。学生一边讲述自己的认识,一边倾听同伴的见解,进行着兼容和批判(同化和顺应)。把当今时代的信息注入古诗解读,丰富了“纸上”的意义内涵;同时,古今融合、形象与抽象结合、感性与理融,学生理解古诗由肤浅走向了深刻,自觉内化的不仅是语言表层的内容意思,还有文字背后的现实意义。

(三)取长补短,在多主体互动对话中积淀内化

对话的本质属性是互动。互动中,教师要接纳新思想,拓宽新思路,创造新的教学增长点,引导学生倾听、应对和反馈,取长补短,兼容并蓄,将众多的信息在积淀中内化,促进学生的自主成长。互动中,对话主体都显示出蓬勃的生长力、生命力。学生和教师不是简单地复制文化,而是共同创造文化,成为课程的组成部分。文本也不再是简单地再现,而是融进现代的审美情趣,呈现出新的意义。正如伽达默尔指出:“理解某个写出来的东西不是再生产某种过去的东西,而是共有一个现在的意义。”这个“现在的意义”是教师和学生的语感和知识“内存”跟文本对话的产物。比如,《白鹭》一文,有这样一句话:“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是在描写了白鹭的样子、姿态、觅食和停歇后,作者的感慨。教者就根据此设计了一个综合性的言语实践活动――潜心阅读文本,依据文本的内容和情境创作一首描写白鹭的诗或词。(说明:①可以写古体诗词,也可以写现代诗、歌词或儿歌。②建议两人或三人一组合作完成。③交流时要与品读、赏读原文相结合。)

学生有的写五言、七言绝句,有的模仿填词,有的写现代诗,还有的则借流行歌曲填上歌词进行演唱。比如:

《白鹭》(五言绝句)――身穿玉羽衣,水田白鲢觅。悠然登高眺,展翅黄昏低。

《西江月 白鹭赞》(词)――身披玉羽银衣,增减素深不宜。亭亭玉立叼百鲢,悠然自得站立。 黄昏时分外出,低低观赏大地。别致优雅诗一首,引人沉思陶醉。

《我喜欢你,白鹭》(歌词)――白璧无瑕的蓑毛,多纯净!亭亭玉立的姿态,多帅气!小树绝顶的t望,多美妙!黄昏偶尔的散步,多悠然!啊!你纯净,帅气,美妙,悠然,我喜欢。

创作中,提炼主题、确定文体、遣词造句、讨论修改等是多向对话的不断内化的过程,智慧的火花不断迸发。当一篇篇“五言”“七绝”“词曲”诞生并交流时,文本被激活了,升华了。学生在兴奋和惊喜中互相启发,阅读欣赏,品尝成功,共同提升,实现了言语、情感、思想的积淀内化。

三、课后:拓展时空丰富对话,内化沉淀素养

“我认为课堂上最重要的教育目的就在于去点燃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火花,如果学生在上了我的课后,没有感到他想知道的比我对他讲的多得多的话,如果这种愿望没有变成一种追求,没有变成激发用更多的时间去读书的动因的话,就是说课堂上的教育目的没有达到。”这是苏霍姆林斯基说的一句话。对话内化的课堂教学应该激发学生更广泛阅读的兴趣,拓宽更丰富的对话时空。怎样才能激发起学生阅读的兴趣,拓宽对话的时空呢?

(一)查询源头,原著阅读,进行探究对话

教材中所选文本有很大一部分是节选自名著名篇。这类文本的学习,如果仅仅停留在与这个“片段”的对话上,显然是不够的。从“例子”的功能角度来说,这类课文的学习必须激发起学生对原著的阅读和学习的热情。语文新课程标准也一再强调要进行整本书阅读。因此,教学这类课文,要设计好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与原著进行探究性对话。比如,《林冲棒打洪教头》中林冲的特点是武艺高强、谦虚、忍让,甚至有点软弱。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探究:林冲这样的性格是怎么形成的?《水浒传》中还有哪些故事反映他这样的个性?他这样性格带来怎样的命运?

(二)扩大范围,背景阅读,进行深度对话

有些文本如果放在更开阔的背景空间里,就会发现有着更加深厚的价值意义,因此由具体的一篇带动相关背景的阅读,不仅有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同时也给学生展现更为广阔的历史、社会和文化生活。通过阅读对话,提升学生对生活的认识,积淀他们的人文素养。比如,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清平乐 村居》一文,在课堂上就是要让学生充分体会乡村生活的悠闲自在,感受词的句式美、韵律美,体会作者的喜悦和陶醉;然后,告诉学生:有人认为作者不是真的陶醉于乡村生活,而是一种无所事事、报国无门的苦闷。这样让学生产生探究的兴趣,此时推荐他们阅读《金戈铁马辛弃疾》。到底怎么理解《清平乐 村居》并没有给定答案,而是让学生在阅读中自主寻找。由一首词,读一个人,由一个人,读一段历史,由一段历史,引发深度思考,这样的阅读对话,层层推进,给学生的语言和文化滋养是丰厚的。

(三)归类整理,主题阅读,进行跨越式对话

神话故事、民间故事、成语寓言故事等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不多,单单依靠课堂阅读,显然还无法对此类文本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尤其是此类文本的语言特色更是难以把握。因此,课后开展相关主题阅读和讨论显得很有必要。比如,神话主题阅读,通过不同故事的延伸阅读,跨文本的对话思索,可以进一步了解诞生神话的现实土壤(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封建专制的抗争、对自然现象的敬畏等);可以进一步体会神话故事语言口语化的特点;可以进一步感受神话故事“神人合一”的特性。只有一定量的积累,才会有质的提升。

小学语文“对话内化”教学课前、课中、课后形成一个整体,展开丰富多样的对话,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内化,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皮亚杰著,王宪钿译.发生认识论原理[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1.

2.伽达默尔著,兰金仁译.批评的循环[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适合摘抄的现代诗范文第5篇

时间:2015年5月15日

地点:澄江禄充非常阳光酒店

谈话:李泉松、澄江作者群

引言

李泉松:今天,我们在这里谈论文学,是因为我们都是搞文学的。搞文学的,都是内省的,都在观照自己的内心世界,因此,我们是有着相同生命寻找方向的。文学是人类思想的先导,是文学给人类带来了启蒙。但对我们个人来说,文学首先是一个自我认识的里程,这个里程和其他的经历不一样,它是一种对我们自身极限的挑战。所有走在文学道上的人都是困惑者,包括我。我有我的困惑,你们有你们的困惑。正是困惑成就了文学,成就了文学对世界的探进和发现。也因为困惑,我们更需要交流,在这个过程中相互启迪相互唤醒。大家轻松一些,我们一起聊聊天。

蓝伊:我们在写作的,是要反映我们所看到的真实的现状吗?

李泉松:文学一定是完全遵从写作者个人心性的东西。文学,是要从人性的角度去挖掘去发现。我们的写作,是为了呈现所发现的东西。好的作品,是写出了人人看到,但是说不出来的东西。我们说出了别人看到却说不出的话,我们的作品就有价值了。文学最重要的是在于发现,并说出来。许多作者,包括许多著名的作家,会在不断地对人性的发现中,发现自己在写作的道路上走了一条新路。我们面对和观察一个问题,所走的路和别人不一样,所走的姿态不一样,收获也就不一样,就呈现出了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一个文学写作者,他心性的基础决定了作品的高度,这是一个致命点。等回去以后,我发一篇德国的短小说《奥菲利娅的影子剧院》给大家看。一个德国作家写的。作品没有语言色彩,它的语言甚至可以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其他文本中,比如公文写作。小说是想象出来的,但是看完小说之后,会发现作者的内心被社会所压,被滚滚的历史车轮压扁了的痛。它所表达的是它无法看见“奥菲利亚的影子剧院”。作品的女主角是一个拉幕的老小姐,尽管收入也不高,但是她很爱这个工作。在社会的滚滚的历史潮流中,剧院散伙了,她就失业了。她很失落,一个人孤零零地拖着自己的影子。她发现剧院演员的影子也跟着她,她就把这些影子组织起来成立了一个影子剧团,到处巡演,大受欢迎。小说就写了这么一个事,纯属虚构。但是这个虚构的小说让读者读完以后,你内心的爱被无法比拟的激动了。我们不能把我们所处的社会极端地分成黑白,社会是存在于一个灰色地带。无法像一个法官来判断一起案子,无法像一个道德家来判定一个人的道德好坏。是凭内心的一种柔软与爱。每个人的内心里都存在着恨恶、焦虑、痛苦,都会被自己内心里的一些小利益、小邪恶所打倒,因为你没有正确的认知,就被这些小邪恶所挟制。所以人性是复杂的,人性是建立在趋利避害的本能上的。比如说,我们不吃东西,饿得耐不住的时候,看到别人在吃东西,就会去抢,这是一种本能。别人打你的头,你也打别人的头,这是一种自我保护。但要是这种本能不断被激发,就会使我们的生命也变得不再单纯,我们的文化变也成了一种被人性中的恶所捆绑的文化。当我们的内心没有爱的时候,这个世界就充满了愤怒与憎恨。文学在某个层面上,就是在揭示和告诉我们自己内心的恶有多恶。我们是按照心性去写,但我们的心性不该是被恶所捆绑的,我们一定要让心去接近神性。我们也并不是要去告诉人“不吃饭就要死”这样的道理。再大的道理也大不过人性里的美善。作为文学写作者,如果你内心没有美善,写出来的作品也很难打动读者。

尹曦然(学生作者,12岁):作为学生,怎样写好文章?

李泉松:你这么大的孩子,小说或者散文在你们的意识里还是模糊的。但没关系,有时文体本身并不重要。我给你讲给一个故事,这样的故事,就是非常好的小说。这是我讲给我儿子听的故事,是一本手绘本的故事,叫《可怕的大妖怪》。说是山上住着一个大妖怪,他住地旁边有很多小动物,有蛇、鸡、松鼠、小羊等等。这些小动物都爱到一个水塘边玩。一天,知道他自己是“又大又可怕”的大妖怪,在这些小动物们玩得兴起的时候,突然跳出来,“呔”地大叫了一声,把在水边玩的小动物们吓得四散逃窜。大妖怪觉得太满足了,所有的小动物都怕他。第二天,大妖怪再来到水塘边,那些小动物都吓得躲藏起来了。大妖怪觉得只剩它一个,非常孤独无聊。有一天,他在山上看见山底下有很多的小动物。大妖怪就下到山下,想继续吓那些小动物。在下山的过程中,大妖怪就发现,小石头变成了大石头,小树变成了大树。当他下山脚,那些在山上看着很小的动物,都成了庞然大物。躲他到了一块大石头后面,大石头是一只兔子,转身对他“呔”一声,大妖怪就被吓得往山上跑。大石头又变成了小石头,大树又变成了小树。回到山上以后,他非常孤独痛苦,坐在水塘边伤心地哭。这时,被他吓了躲起来的小动物一齐跑出来,“呔”地大叫一声,把大妖怪吓了一跳,小动物们以这样的方式容纳了他,从此,他们就在一起玩快乐地玩耍。这虽是一个讲给小孩子听的故事,但从文学的角度来看,仍然是一个好作品。它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没有值得骄傲的东西,有时候兔子的屁股都可以比磐石大,转过来“呔”一声,也就会把你吓得屁流尿流。这是非常好的小说。孩子最可贵的就是想象力,要发挥这一优势,使自己的文学意识一开始就在正确的轨道上。

卢有华:去年,我看了电视的报道,就写了一个关于代孕的事情,想把这种现状或者说人性的扭曲写出来。但是,小说写了一半,由于故事设置的线索、细节等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就写不下去了。

李泉松:代孕这种事,不止我们身边有,国外也很多,但你的小说由于线索设置过于复杂,细节支撑又不够,所要抵达的终点又太多。当我们触及这种题材的时候,我们不能简单从揭露社会的某种阴暗、丑恶为出发点和终点。这些不是小说所要承载的。我们身边的很多事,恰恰是因为阴暗、丑恶中存在着美好的东西而让人感动。作为写作者,我们笔下的丑恶阴暗一定要呈现出美好,这是一个写作者肯定要必须具备的。你这个小说很难写得下去,因为你的小说在最初的时候就没有构思好。小说一定要有一个核心的东西,即,主人公在怀着娃娃的过程中的一系列体验和感受。最初,故事中的主人公是在接一个任务,当这个任务落到她身上的时候,是她作为一个女人经历到了做母亲的历程,她的内心发生了变化,她不想把这个娃娃给别人,或者是其他一些心路历程的变化所产生行为。小说要从这方面才能找到写作的核心和归宿,要写历程中的一些细节,在写的过程中,可以写得宕荡起伏一些。我给大家讲一个巴西的电影《中央公园》,讲的是一个小男孩他母亲死了,他要去找他父亲。他先请邮局的女人写了一封信,要寄给他父亲。但是,邮局的这个女人是个坏女人。她经常把寄信人的信藏起来,不寄出去,从中把邮资贪污掉。男孩知道这个女人的不义行为,就一直盯着她。这个女人就不好下手。另一个女人就告诉这个负责寄信的女人说,可以把男孩送到某个地方收养,他们会付钱给她。于是,这个负责寄信的女人就把男孩送到了某个地方。但是,她发现自己是在干一件顶坏的事,也就是把这个男孩卖掉了。这个女人就非常纠结,最后冒险把这个男孩救了回来。这个女人不得以跟着男孩去找他的爸爸。她恨恶这个男孩,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很对立,一路吵架。两个人下了长途汽车,女人的包摆在车上丢掉了,所有的东西都在包里,身上一分钱都没有带。最后,男孩就跟她出了个主意,男孩负责吆喝,女人替别人写信,两个人合伙赚钱。他们赚了很多钱。最终男孩找到了他的亲人,但是,男孩发现他和他们根本无法生活在一起,又回来找到这个女人。这个女人把男孩送到目的地,一下子觉得心空了,像丢了魂似的。最后,两人像不能分开的母子一样走到了一起。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么一个故事?就是要告诉我们,哪怕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坏人,他内心里都有爱,这爱是上帝给的,只要有适宜温度,它就会萌发。这部电影拍得非常好,呈现出了人性的真实状态。作者在写这个题材的时候,表象上看,是一个丑陋的世界,但是内心里那种温暖和爱依然在,不会被这些污烟瘴气的东西所扼杀。回到你的小说,你写的是人性,并不是什么社会题材。写的是生命本身的阅历,要把生命本身放在特殊的阅历中去呈现。

默闻:在散文写作的过程中,很多东西都是想表达的,但是,读者很多时候会对号入座。以前,我写过一篇《女人四十》,事实上,我写这篇文章的初衷,是我刚好过完四十岁生日的后两天,心中有了很多感想,很自然就需要写这么一篇文章来表达心中的一些感受。身边的很多熟悉的人,就以文章为话题,来分析我这个人是怎么样的一个人,甚至把我分析得很复杂。在散文写作的过程中,会给作者带来很多潜在麻烦,现在我都不敢去写了。我不知道怎么去做,怎么样去避免这个问题?

李泉松:刚才我们吃饭的时候,讲到一个网络上的话题,讲到一个老师和一个学生的打伞的事情。某日,一学生为老师撑伞。路人看到后,愤愤不平,说现在的老师真没师德。学生于是将伞撑到自己头上。又有路人说,现在的小孩真不懂礼貌,老师怎么教的?老师听到后,拿过伞,帮学生撑起伞。路人又说,孩子一定有来头,这个老师趋炎附势。老师想,算了,俺自个儿用吧,于是自己给自己撑。路人又说,现在的老师真没爱心,自己有伞,不管学生。老师无奈,唉,把伞收了吧,谁都不用总行了吧。于是两个人谁都不用。又有路人说,瞧这对师生,有伞不用,老师越教越傻,学生越学越笨了。老师急了,干脆和学生手把手共握一伞。路人窃窃私语,看,师生恋!于是,教育局组织各校教师师德学习,主题是:新时期,老师该怎么撑伞?我为什么要举这么一个例子,面对同一件事情,我们的公众没有一个评价的标准。我们所处的社会,一些事通过新闻媒体报出来以后,被千夫所指。但是,它不一定真是那么一回事,因为大众的知识、评判、价值等等的差异,一个很普通的事件,就会遭受到各种各样的评头论足。所有的人都面临这样的问题,写作者也不例外。如果是一个明星或者名人,这样的事情更是随时发生。你身后更是随时会有狗仔队跟着。走路的时候,一不小心,不留意没走稳,歪了一下,扶了一下某个男士或女士,就会遭人议论。就会有人马上说,这两个关系咋这个亲密,是不是有不可告人的秘密。散文经常用第一人称来写,小说却不常常这样写。我们杂志曾经发过一个写烟农的小说,作者所在地的宣传部门认为这篇小说“严重失实”,要以此为由像告新闻媒体一样告我们家文学杂志。这是一件非常可笑的事情,小说又不是新闻,怎么会失实的呢。写散文更会引起别人的好奇心。一个小说作家的思想、观点和一些个人痕迹,通常是不能直接从作品中看见的。但是,散文写作者往往呈现出来的就是作者真实的生活。小说写作者是用第三人称写作,散文写作者往往是用第一人称。小说需要再加工、再构思。散文则不需要这些,往往是直呈的,不需要经过再织合的过程。这样,往往会给自己带来麻烦。但事实上,散文也可以用第三人称来写。在以后的创作中,如果要避免以上这些问题,就少写“我”,多写“他”。这样写,风险就会小一些。在座有很多都在写散文,我建议大家多写“他”,少写“我”。“我”写得太多了,会把自己写得过于自恋,太把自己当回事。自己的一点小感悟、小温暖、小疼爱,就会不知不觉地被夸大了,会陷入到一种自恋当中,这会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如果多写“他”,你就会学着去观察我们所处的世界。通过对世界的观察,就会从外到内,回到自己的内心反照自我,就完成了一个由外到内的自省过程,这个过程当中所产生的爱就会扩散,就变成了一种博爱。

蓝伊:我写过一篇散文,没有小说的元素,但是,有人说,这篇文章不叫散文,应该叫小说。小说和散文怎么样来区别?

李泉松:散文是个大文体,你写的那个散文,有人说他像小说,你说它是散文,它就是散文,我们没必要过多地纠结这个问题。作为读者,其评判文体归属的准确和判断性存在理解的差异。作为写作者,我们要听具有建设性的意见。我再给大家讲一个作品,刘半农写过一篇文章《饿》。写的是一个小娃娃站在门口等他爹回来。他爹不回来,他是不能吃饭的。他站在那里,就看到想到很多事情。他想他妈妈想多给他多吃点,他爹就一筷子打过来说,小娃娃吃那么多干什么。他妈就流眼泪说,情愿是她少吃,也要给娃娃多吃一点。他想他家的窗子上曾挂着一块腊肉,是他姨妈过年送的,腊肉直挂到又一次过刚才吃到。黄昏的时,他看见街对面有两个人提着一壶黄酒摇摇晃晃走过,一群小孩子围着豆花担子吃豆花,一人吃一碗豆花就散了。他心里想,这些小孩子好可怜,咋个吃一碗豆花就饱了。天都黑尽了,他爹还没回来。这个作品写得很细致,就写一个小孩子等他爹回家吃饭看到的和所想的一些事情。这篇文章被小说选本选过,也被散文选本选过。甚至还被散文诗选本过选过。我第一次读到这篇作品,是在《中国散文诗选》上。但是,刘半农写这个作品时候,是以散文的定位来写的。行家就看得出来,其实这个作品不具备小说的多个要素,更符合散文的特性。尽管作品的细节描写细细致入微。它之所以不是小说,是因为它的线条曲度不够。

有作者常与我讨论作品字数的问题,这里顺便和大家交流一下。文学作品要尽可能呈现出捕获到的信息。我不主张写太短的文学作品作品。这是我在阅读文学作品过程中所得到的一个经验。一般来说,一篇散文,不要低于5000字,低于5000字,根本展不开,呈现不出应该呈现的细节。一个短篇小说,比较合适的字数在8000字到2万字。写得太短的小说,始终存在一个展不开的问题。一个3000字的小说,一定是小小说。小小说开口一定很小,只写一个事。如果一个3000字的小说,想把一个人的半生都写进去,那么这个小说也就完蛋了。我们在写一个文学作品的时候,不一定要有主题。我们常常被主题化的思想所挟持,那是因为我们被学校教育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所束缚所教化的结果。

文学一定要呈现细节,一定要展开来写,不存在罗嗦的问题,只存在不够细的问题。前不久我在跟安宁的写作者讲小说和散文的区别。比如一个农家要出活的细节。天朦朦亮的时候,一家人就要出活去了,小孩子很高兴,要跟着爸爸妈妈去地里做活了。但是,一出门却被门槛绊倒摔了一跤,虽然摔得很疼,但还是爬起来,跟着爸爸妈妈去地里做活了。散文写到这种呈就过得去了。但小说必须更细,要这样写:清晨,第一只鸟的鸣叫从我家后墙的榆树上发出来了,东方呈现出一片鱼肚白(笑,我也是老套)。光线越过后山的森林,把天空照得越来越亮,但森林还是黑黑的一片。这个时候,张家的煤油灯点亮了,张家妈妈对小宝(笑,临时乱编一个名字)说,今天妈妈带你去地里捉蛐蛐。小宝一下子就窜起来,跳了几十跳,不断地喊万岁万岁。小宝狼吞虎咽吃了妈妈蒸的窝头,还没等妈妈收拾好装包谷的箩筐,就兴冲冲往外跑,他绊到门槛,摔了一跤。张家妈妈只听得“哎哟”一声,抬头一看,小宝已趴在地上,左边脸仿佛在地上搓着了,粘满了灰。小宝是想哭的,对着妈妈瘪了一下嘴,然后强忍着疼痛和眼泪,装做若无其事地说,不要紧不要紧,你看皮都没破。他挺着右边脸给妈妈,生怕妈妈责罚他不带他去地里了。小说就应该像这样写,要把应该展开的都展开来写。罗兰巴特说,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都可成文。我们的写作要打破传统的一些框框套套,不要被结构主义的框框套住。富民一个诗人说,写诗就像是语言的酒驾。克罗德・西蒙的《弗兰德公路》,写得太好了,就是语言的酒驾,随时都可能失控,失去对文字的控制,完全是刹车失灵的那种速度和节奏。同时,在写作的过程中,不论是哪种文体,都尽量少用或不用成语和形容词,成语和形容词是死的语言,因为它们已经被模式化了。要尽量多地用名词和动词,让你的语言具有生命和温度。

赵丽兰:如何正确理解汪国真现象?

李泉松:在中国诗歌界基本上是不认可汪国真的,其中的道理很简单,相当于格言和诗歌的差别。诗歌是有意绪线条的,格言没有,格言就是一个点。诗里是会有一些优秀的格言,比如北岛的“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当然,只有这一句是不行的,还有“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飘满死者弯曲的倒影”。诗歌和格言是不一样的,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下,缺失的东西太多了,我们的美育体育、人格塑造等都没有实质的内容,只有强灌式的所谓知识教育。当下的教育体制下,我们的教师也没有办法,他们被当下的教育体制所挟制所束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很大一部分诗歌,在这种体制下,就不可能在我们的心中沉淀下来,只有在书上被少数人阅读,没有呈现在公众的面前。所以,汪国真的这些所谓的诗歌,就以小智慧、小聪明,传播一些所谓励志向上道理,公众就以为他是一个伟大的诗人。但是,我们不能全部否定汪国真的价值,他对中国的一代青年人的励志作用,是有的。当然,那不是文学的作用。汪国真呈现出来的思想,都是浅显的、简单的思想。“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这样的句子,显然还是打动了不少人。但是,他离诗还有很远的距离。汪国真的诗集印刷量比较大,被做成明信片、钢笔字贴等,甚至被大量的青年学生摘抄,社会影响是很广泛的。当然,文学有励志作用,但文学的意义是大于励志的,是人类精神深层所呈现出来的更丰富的东西。人类的精神世界像这浩瀚的宇宙,有着相同的无限性,人类对自身精神世界的探索是一条射线,文学的历程同样是一条射线,而不是一条线段。线段是从起点到终点的一条线,射线则是有始无终的。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只有不断的向前,不断地呈现出你独特的发现,你才能成为你自己,成为射线的一个点。我读过各种各样的诗歌,很多优秀的诗歌,不断地照亮了我内心里的黑暗,这才是文学最重要的意义。年轻的时候,我读勃朗宁夫人《勃朗宁夫人十四行爱情诗》,这样的爱情诗如此美好,它是超越时代和文字技术的。勃朗宁夫人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最受人尊敬的诗人之一,小时候不幸骑马跌损了脊椎。从此,下肢瘫痪达24年。在她39岁那年,结识了小她6岁的诗人罗伯特・勃朗宁。然后两人就通信,继而相爱。爱情突然让勃朗宁夫人站立起来。爱的力量不仅在精神层面上改变了一个人,在身体层面上也改变了一个人。可以想像这样的爱有多伟大、多不得了。《勃朗宁夫人十四行爱情诗》,呈现出来的都是爱和感恩。她的感恩的不是对一个人的感恩,而是对爱本身的感恩,这是相当不得了的。我读完勃朗宁夫人,发现其实我自己也有那么一种情感,只是这种情感在生活境遇中被压迫着。诗歌带领着我向心灵的纵深去。我写,是朝着这个纵深的方向,我读,也是朝着这个方向。这让我更加认识到生命的丰富性,这是比什么都重要的事。读小说,也一样的,很多人都特别地向往巴黎,而我就觉得,我在读诗歌和小说的过程中,我对巴黎都很熟悉了。我读大量的文学作品的时候,不仅从表象上了解了巴黎,还从内在和精神气质上了解了巴黎。我对法国的好奇心就没有了。我敬重法国也喜欢法国,但我对到那里旅游就没有了特别的向往。文学作品其实从某个更重要的层面展开了我对法国的更深层面的了解。我一天的时间,早上到呈贡上班,下班回来,接娃娃,有时还买菜、做饭,晚上给娃娃讲睡前故事。每天这样循环往复,我的生命就被所谓的人生命运挟制在这样的轨道上。如果我们的生命没有信仰和文学,我迟早要去干别的事情。因为人的欲望是压不住的,它总是需要一些东西来填充。不论是找到什么样的依附物,都想挣脱出去。比如说喝酒啊什么的,天天醉到让别人扛着回家。但是我现在不需要干其他的什么事情,我一样活得很充实,因为我的生活和生命里有信仰和文学相伴。文学让我整个人内心的感觉和阅历远远超过了一些界限,是无限大的一种界面。文学丰富了我们的人生和我们的内心,文学的价值是把我们领到了一个更有意义的空间和领域。

吴渔飞:我看过一个电影,讲的是发生在农村的一对双胞胎的事,是一场故事情节非常简单的电影。但是,我边看边流泪,非常感动。电影《泰坦尼克号》我也看过,但是与这个电影相比,就觉得还是差着一种感觉。

李泉松:悲剧的确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给人看。美好的东西撕碎了,肯定是让人心疼的。不能简单地理解成写悲剧的作家心里是充满了恨,恰恰相反,他们心里没有恨,充满的是爱,他阅历过一种美好的东西碎裂带来的阵痛。在这个过程中,这种美的丧失是让人心碎的,并且这种痛是我们所有人共同的痛,这样的痛就完全不一样了。《泰坦尼克号》追求的是一种场面的铺排,离开了文学最基本的元素。影视有一个优势,可以制造场面。特别随着电影技术的进步,比如《阿凡达》,《阿凡达》这样的故事,从文学的角度来说,是对美国西部文学的抄袭,故事已经没有了新意。但是,由于影视特殊的视觉,造成了场面宏大的铺排。我们不要迷信电影,电影通常是三流文人对一流作家作品的胡改乱编。电影很少有好的,当然,这是从文学标准来看的。让人感动的东西,不在于有多轰轰烈烈。文学的力量体现在细节的感动上。

阮学才:有的小说家在追求小说写作的奇,但是现实生活往往比小说更精彩,怎样看这种“奇”的写作方式?

李泉松:如果为了奇而奇,这样肯定是不对的。是的,现实生活往往比小说还精彩。这个世界上只有小说家想不到的事,很多稀奇古怪的事,小说是想不出来的。小说所追求的“奇”,远远赶不上生活本身的“奇”。人类的好奇心也是一种天生的本能,并且,好奇心是一个人很大的动力,如果没有这个动力,我们去探究世界的力量就丧失了。科学家的世界就是来源于好奇。为什么上帝造人、造这个世界那么奇妙?微观分子下面还有更细微的物质。就是这样的好奇心引领着人类不断地去探究。许多小说家笔下的奇,并不是他所经历过的。只不过,小说家用这种奇的方式来处理来呈现。因为小说是虚构的,但是虚构不是瞎编,这是来源于生活里的一种感情和精神支持,而且不是撒谎。

施建玫:在新诗的创作中,怎样看待诗歌的口语化和古典诗歌美学之间的区别和矛盾?

李泉松:现代汉语和古汉语虽然都是汉语,但其实是两个体系。四川曾经有一群诗人曾探索并创作了一批“新古典主义”诗歌,他们创作的新古典主义诗歌,读起来很复古。但是这个群体写着写就不在了。为什么呢?这说明古典的语言对当代文学语境来说,只能是一种虚无主义。要知道,中国现代汉语诗歌的语言,并不是以古汉语为起点的,而是以一种白话化了的“杂种”语言为起始点的,即由英语、法语等语言中翻译出来的翻译语体。翻译体的语言体系,一直是中国现代汉语诗歌的语言体系。直到上世纪80年代,像我们云南的于坚等一批所谓的口语诗人,才通过大量的口语化诗歌写作,让汉语诗歌回归到母语。诗歌的口语化,其实一点都不简单,在写的过程中,操作起来是难度是相当大的。当然,在当代的诗歌创作中,的确存在着相当一部分写得非常差非常烂的所谓的口语诗,这样的诗歌毫无意义,很大一部分这样的诗歌,写作者是被愤世嫉怒的消解主义者,他们是没有方向的,他们走向了所谓后现代主义的极端的颠覆和解构。但我们不能视而不见的是在当下中国,仍有许多写得相当优秀口语化诗歌,并且口语化恰恰是我们要挣脱翻译体,回到我们母体语系的一种写作方向。回到母体的本身,这既是语言的回归,也是精神气质的回归。

关于现代汉语诗歌押韵的问题。我认为语言本身就是带有声韵节律的,现代诗歌不必去追求格律诗式的押韵。诗歌真正的韵,是气韵和意韵,不单是音韵。之所以现代诗歌被称为自由诗,就在于它没有被规定押韵的律。周兰的《清明・在鸡足山》,诗歌呈现出来的力量,不是来自于音韵,而是来自它的意韵。她发现作为一个现代人面对历史文化的尴尬,发现自己在对历史文化的寻索中只是一个假扮者,一个实际上已被抛离了的角色。这样的醒悟是把自己放在历史文化中而思考所得到的。这样的诗反而不要押韵,一押韵它就会掉入一种庸常。诗歌不只是美的,它还是自由的。著名画家黄永玉写过一首诗《老婆啊,你不要哭》,这样的标题,土得掉碴,这首诗是黄永玉时期,在农场劳动所作。,他借助安慰不在身边的老婆的口吻,呈现出真实的牛棚生活场景,深刻反映了诗人在特定历史环境下的真情实感,整首诗歌非常的口语化,却充分书写了作者曲折的人生经历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古代的诗歌,大多以景言志。“横看侧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赞美的不止是景色,而是说人观察事物时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李白却又不这样写:“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他所表达的,没有别的,就只是眼前这么壮观的景象。他就是只想表达一种气象。诗歌的写作,想呈现一种开阔的气象,你就呈现这种开阔的气象,想呈现一种柔软,你就呈现一种柔软,没有定式。柔软或坚硬,只要足够成立,都是可以的,只要有一种内在的气韵,就会有声韵线条,就具有了音乐性。雷平阳的《在日照》,写得相当奢侈:“从来没有如些奢华过,洗一次脸,我用了一片。”这样的诗,如此磅礴,洗一次脸,就展开这样的宏大的想象。另一个诗人,是一个搞天文学的,具体做太阳射电研究,他写过这样一句诗:“地球受光的部分,像一朵向日葵。”这样的诗句,完全是从宇宙太空看下来的。这些诗歌,跟古代的诗歌是有联系的,没有断,人类的传统是延续下来了的。西方的现代诗,有一部发是乱喊乱叫的,属于70年代跨掉的一代,也就是精神崩溃了,已经是丧失底线了。但是,我们会发现,人在那样的底线下,精神仍然在燃烧,只是身体不受支配,陷入到迷茫之中去了。惠特曼早期的浪漫主义诗歌,也就是那种积极向上的诗歌,其中也有传统的成份在里面。我们的创作中,恰恰要摆脱一些传统的束缚,去获得一些新的东西。这种摆脱会带你走得更远。但说到底,你真能摆脱传统吗?

施建玫:有些现代诗相当长,怎样看诗歌的长与短的问题?

李泉松:现代诗歌的长,存在着一个问题,即“水”。现在的一部分诗人,喜欢写长的诗歌,可能和稿费的计费方式有关吧(笑)。有些诗歌三个字,两个字,又折成一行。有些是没有必要,有些是有必要的。有些诗歌,很长,不可否认,作者对诗歌语言的操作能力实在强,但是这些诗歌,在整个现代汉语诗歌的写作中,是会被淹没的,生命力并不强。好的诗歌永远会让人记得。能够让人记得的诗歌,比如《致橡树》,诗歌呈现出来的主题、色彩、思想是相当明亮的。我还记得顾城的一首诗歌《分别的海》。我没有带渔具/没有带沉重的疑虑和枪/我带心去了/我想,到空旷的海上/说声,爱你/鱼群就会跟着我游向陆地。这种诗看似很幼稚,如果是我来写,也许大家会骂我装憨。如果我真这样写,就是装憨。但是在顾城那里,就不是装憨。顾城就是一个孩子。他早年写的那些诗也一样,他写一首做果酱的诗《安慰》,青青的野葡萄/淡黄的小月亮/妈妈发愁了/怎么做果酱/我说:/别加糖/在早晨的篱笆上/有一枚甜甜的/红太阳。这样的诗歌写得如此灿烂。一个北欧诗人写过一首诗《这条路》:“这条路也许并不通向任何地方,但有人从路的那边走来。”这样的诗,短短的两句,却大到了无限大的程度。这样的诗人无疑是伟大的。文学是没有模式的,我们不能被一个固定的框给框死了。

最后跟大家说说读书的事。你们一定要多读书,读好书,读适合自己的书。推荐大家读读美藉华人木心的作品,木心已把这个世界看得很透了,他的解读却又那么轻那么轻,把生命存在的状态举重若轻地作了呈现,很轻很轻。很多事情我们平常人的脑子转了二十多个弯都没转过来,木心一下子就转过来了,太厉害了。他的作品在启迪我们,把我们心中的青苔、漂浮的塑料袋都去掉,让你的心中漂流着一条清澈的河,帮助我们梳理内心,让石头是石头,小草是小草。阅读是非常重要的,阅读是体验生活的一种重要方式。平时,我们的生活圈子都被局限在了某个特定的环境中,但是阅读会带我们走到一个更开阔的空间,它会使我们的人生得到超乎想象的延伸。

适合摘抄的现代诗范文第6篇

【关键词】名著阅读;拓展性;课本剧;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19-0022-03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阅读是一种生活,是一种自由的生活、精神的生活、智慧的生活。正如萨特所说:“阅读就是自由的梦。”如何让大部分学生通过名著拓展阅读感受经典的美?如何让学生通过名著阅读深谙走进经典的快乐?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老师在实施名著导读拓展性活动课程中,导之有法,让学生读后有所收获。

语文教材中的名著导读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如何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需求,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目标,开发与之适应的课程资源?为此,我们设计了基于语文任务型生本课堂的名著导读拓展性课程――课本剧编写,基于语文任务型生本课堂的名著阅读口语交际和批判思维训练的活动课程,基于语文任务型生本课堂的学生喜闻乐见的选秀形式实施名著导读的拓展性课程活动,等等。希望通过这些参与度高,生动活泼,带有自省和实时评价性的语文文学名著导读拓展性课程的实施,展现不一样的语文课堂,让学生对经典名著阅读产生兴趣。

名著导读拓展性活动课程建立在学生对课外名著阅读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集阅读、思考、写作、语言训练和表演于一体的综合性语文活动。它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对阅读的积极性,而且使教师和全体同学共同参与,多元立体地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基于语文任务型生本课堂的名著导读拓展性课程――课本剧的编写

在我们学生的课外阅读中出现了这样的一种奇怪现象,看外国名著的学生多,喜欢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的少,因为外国名著都是近现代著名翻译家用白话文翻译,形式上没有语言隔阂,而原版的明清小说的古代白话文特别是带有方言性质的古白话文,是阻碍学生顺利理解小说内容的重要因素,让学生难以充满热情地阅读下去。经典的名著有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开始读,学生没有什么兴趣,可是一旦读进去了,就会被吸引。我们在学生刚接触名著不久还没有被情节完全吸引时候就要调动他们的兴趣,让课外名著导读拓展性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又不失语文味,我们设计采用课本剧编写的形式。之所以选择课本剧编写的形式,是因为戏剧表演是一种全面表达内心复杂情感的综合性艺术,潜台词作为戏剧表演中经常使用的重要语言表现方法之一,对于人物形象塑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生在表演过程中如果要想让人物传神,就要把自己阅读到人物内心的想法通过表演展现在观众面前,而且将小说改成剧本然后才能表演,这本身就需要学生深入的阅读和思考。“导演”陈述环节,“导演”还需要将创作意图、构思和对演员要求等方面向全班进行陈述,这就将写作教学、口语综合际等内容与名著阅读联系起来,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语文思维,还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通过这样的名著导读拓展性活动,可以将学生的表达能力、思辨能力和思维层次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有更加灵活的实施,甚至可以达到语文能力的第二次拓展。

以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为例,这部小说是九年级课外要求必读书目,语言是元明时期的白话文,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吃力。我们选择了第二十一回《青梅煮酒论英雄》作为课本剧编写的开发资源。

“玄德也防曹操谋害,就下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晦之计。关、张二人曰:“兄不留心天下大事,而学小人之事,何也?”玄德曰:“此非二弟所知也。”二人乃不复言……后人有诗赞曰:“勉从虎穴暂趋身,说破英雄惊杀人。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

原著在此回目有很精彩的心理和神态描写。通过“青梅煮酒论英雄”表现了刘备能做大事、大智若愚,策划大动作、谨慎缜密,耐力很强的性格特点,曹操的豪爽进取、竞争力强、敢作敢为,有大将之风的魅力也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适合让学生表演。

以语文任务型生本课堂的形式,6人小组进行自主阅读前二十回,然后各小组合作探究评价曹操和刘备。在对二人性格已有的评价基础上,小组和小组之间进行课本剧的编写和排练工作,其间涉及“编剧”“导演”“演员”道具“剧务”,等等。小组在人尽其才的情况下,组织分配、合作开展这次课程活动。每组选出一个语文鉴赏能力较强的学生做评委,由老师和学生一起制定合理的评判标准。

评判标准:

第一部分,评委评分

编写的课本剧语言得体(1-10分)

编写的剧情能够忠实于原著(1-10分)

演员表演对原著人物的还原度(1-10分)

服装道具的设计和运用(1-10分)

在不改变原著基础上的创意表演和情节安排(1-10分)

第二部分,学生观众评分(1-20分)

第三部分,教师评分(10-30分)

最后三部分相加合计分数就是该小组表演剧目的最后得分。

在多媒体技术的适当引入下,课本剧的背景和环境转换都用我们学校每个班级都有的多媒体投影仪。在学习九年级(上册)古文单元《隆中对》后,同学们纷纷要求用《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茅庐”作为素材来进行本学期最后一次课本剧比赛。班级里有位同学在ppt制作环节上煞费苦心,特意在周末早上到暂住房所在的附近村子里录制了自然环境的声音,他录制的声音意带着狗叫。后来在陈述小组创作意图的时候,他说“亮躬耕陇亩”在乡下种地应该在农村,所以农村就要有“柴门闻犬吠”的声音。我们都为这位同学能够在阅读中联想到这种独特的自然环境而鼓掌。我们的学生在读中思索、在思索中品味、在品味中总结,再进行课本剧创作,化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不知不觉就把名著阅读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从语文能力的培养上升到了文学素养的提高,这正是我们语文教师理想中的“大语文”境界。

二、基于语文任务型生本课堂的名著阅读口语交际和批判思维训练的活动课程

美国心理学家斯奇卡列说:“好奇是儿童的原始本性,感知会使儿童心灵升华。”面对学生,我们深感在名著导读拓展阅读中,教师承担着积极引导的重要责任。教师应立足于课堂,把徘徊在经典名著门外的学生带入艺术殿堂,潜移默化,给学生以心灵的感染和艺术的熏陶,增强学生对阅读名著的渴望,帮助学生领悟作品的情操美、品味语言美、体会作品中的意境美,让学生不断地发现美、领悟美、欣赏美。如教师教学《杨修之死》,只了解曹操阴险、奸诈的性格特点对学生来说不难。为了使学生了解得更为全面,教师可安排学生利用假期阅读《简明三国演义》,结合观看电视剧《三国演义》,了解曹操的政治与军事才能以及文学方面的成就,试为曹操写“人物评论”。相信学生不仅能有理有据地对曹操作出客观评价,还有可能颇有兴趣地为刘备、孙权及杨修写出较为中肯的评论。在这样一个从课内到课外的过程中,学生的阅读兴趣就会被激发出来。这就是认识历史人物的思维训练。

钱学森曾说,他的创新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在美国受到的大学教育――那里的教育鼓励挑战权威,鼓励提出与众不同的创见。名著导读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批评性思维。例如《水浒传》中一些情节或者说主人公的所作所为,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看具有无可厚非的正义元素。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以今天新的眼光来审视里面的事件,未必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名著之所以是名著,就是在任何时代都有重要的进步意义。相反,名著中有一些消极的甚至是与核心价值观相反的东西,这些就需要我们来辩证地阅读。因为我们课外阅读没有规定固定的版本,大多数教师规定学生看的也是原版。比如说对潘金莲的认识,如果教师不加以引导的话,学生很可能在思考不全面的情况下对她进行“定格”式的贴上了“”的标签。西门庆与潘金莲通奸的情节也会严重影响学生,给他们带来负面影响。这时候教师就要站在宏观的角度引导学生进行解读。正是那种封建社会暴政下的封建礼教把本该善良美丽的女性变成了人神共愤的“坏女人”。究其根本原因应该是那个社会造成的。以此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基于名著阅读的拓展写作,比如《给潘金莲的一封信》或者《红颜何须多薄命》等等,当学生阅读到武松等重要人物的时候可以以书信的形式给武松也写一封信《你是我心中的大英雄》等等,以此来训练学生的批评性思维。

三、基于语文任务型生本课堂的学生喜闻乐见的选秀形式实施名著导读的拓展性课程活动

阅读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在阅读中自然而然地增厚语文功底、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感悟,形成一种无形的积累。这种无形积累是阅读经历的初级阶段,能对学生的人格、各方面修养起着良好的熏陶作用。这就迫切需要阅读的主体在无形积累的基础上加强有形的积累。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世上真正能过目不忘的人毕竟少之又少。所以,进入阅读的精读阶段就要学会摘抄、记录、点评、质疑。笔者并不赞同对待每本书都持“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态度,因为书海无涯,开卷即兴笔墨对于大部分中学生都有些严谨过头了,反而阻碍了阅读的开拓性,降低了学习的效率。不过,阅读主体在博览群书之时,也要精读与略读相结合,动笔摘抄自己欣赏的、需要的语段,学习领悟作者的思想与审美情趣;归类收集文字信息,充实自己的写作资源;积累古今中外的经典故事,拓宽自己的文化涵养和储备自己的口语交际材料。

现在的学生都渴望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舞台,尽情地表现自我,完善自我;每一个人都或强或弱的有好胜心理,总是不甘落后于人;很多人都喜欢跟着潮流走,快乐地融入团队共奏的主旋律。所以,我们可以在基于语文任务型生本课堂的前提下,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选秀形式实施名著导读的拓展性课程活动,让学生乐于动笔。例如,我们曾经在《红楼梦》名著导读拓展性活动中开展过一个“大观园选美”活动。

《红楼梦》里的人物是随着情节的深入不断丰满、立体起来的。开展这个活动的时候需要学生给自己推荐的大观园里的“美女”选手写推荐词,推荐的时候要求脱稿并且用ppt辅助展示人物形象。这个活动分成几个阶段,在前二十回进行海选,再过几十回复赛,最后进行决赛。这就要求每个小组为了推选自己的选手而不断地加深阅读来挖掘人物特点,这样的活动将审美教育在名著导读的拓展性活动中渗透,体现了新课标中规定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体现语文多功能性的指导思想。

叶圣陶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在名著导读的拓展性活动中的“渔”是教师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技能和阅读方法。教师应避免名著导读的拓展性活动中阅读指导的随意性和零散现象,力求构建一个指导体系,能系统地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方法进行点拨。

第一,感受性阅读是阅读能力和方法的基础。读书,关键要去“读”。“读”了才知道名著中的人物事情理趣,“读”了才能感觉到作者那颗心为什么会如此“歌唱”,“读”了才能品尝到名著的深透与空灵,或细读有关段落,或跳读扫描,或吟诵你喜爱的句子……总之,要用“心”钻进去,去感受名著的精华。

第二,理解性阅读是培养阅读良好品质、提高品位和阅读能力的必经途径。在感性阅读的基础上,联系作者或主人公的时代前景,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及主人公的形象也就是文学性作品理解性阅读的方法之一。理解性阅读着力强调知识的迁移,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学以致用的阅读途径。

第三,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名著阅读拓展性活动课程在实施的时候要根据年级的不同进行选择性开发。七年级学生比较活泼,好动,还没有完全从小学生蜕变,他们比较容易接受生动的内容,不擅长做过深的思考。建议以《伊索寓言》《西游记》或者童话作为材料,进行课本剧编写活动。经过了七年级的语文学习积累,学生逐渐对不同文体的作品有了一些了解,特别是已经接触到现代诗歌,可以模仿类似央视《新年新诗会》的形式组织综合性朗读比赛。到了九年级就可以进行改编课本剧《三国演义》里有关的回目,这时候的学生思考问题已经有了一定的深度,有些成熟的同学已经形成了比较鲜明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做一些有深度的思辨和表达。

名著导读的拓展性活动课程,我们也只是初步探索,希望通过这类拓展课程的实施,提升语文阅读的魅力,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是对我们课堂教学的一种有益的补充,从而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促进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 霍华德・加德纳.智能的结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适合摘抄的现代诗范文第7篇

[关键词]中职 语文 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8-0168-02

在如火如荼的教改热潮中,一谈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我们往往先谈到的是如何向课堂要质量,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面下工夫。当然教师高效率地上好每一堂课非常重要,但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是一个缓慢的、渐进的过程,是一个既有听说读写,又有生活和情感体验的综合的过程。就像一个人练气功一样,并非一朝一夕能有强身健体之效,所以,要提高教学质量,就要明白下面几个问题。

一、中职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有哪些缺失

重课内文本教学而轻课外的素质培养是其一。对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习惯、方法、态度常常不满意,可又始终把它们放在语文教学比较次要的位置,平时虽有要求但没有足够的耐心和持之以恒地去引导和培养学生,也没有把它们作为评价学生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重课外阅读检查,而轻对阅读内容和方法的指导是其二。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要求往往过于大而化之,学生没有读书兴趣,迫于老师要求,为完成任务多敷衍了事,有很多学生甚至根本不读书,有的是为交差而抄书,达不到任何读书目的。课堂教学重主导作用而轻主体活动是其三。很多时候我们依然流于传统的教学形式,学生依然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磨灭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课堂教学重知识教学而轻能力训练是其四。教学目标的设置和内容的安排也是大而全,唯恐有遗漏和疏忽之处。重课堂教学而轻生活体验是其五。新教材为语文教学安排了较为丰富的语文活动,但教学过程中常常不能很好地实施,更不要说在课外引导学生观察和感受生活,寓教于乐。

二、我们怎么教中职语文

(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

对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培养一刻也不能放松,我们要用百般的耐心去诱导和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听课、笔记、观察、思考、阅读、写作等学习品质,这种养成教育比教给他们知识和方法更重要,更需要持之以恒和耐力。(展示学生的作业)大家看,为了帮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作业、做笔记的习惯,我着实下了一翻工夫。首先,学生人手一本字帖,从描字开始,教学生掌握一些书写的基本要求和技巧。磨刀不误砍柴工,学生买的字帖与教材是配套的,在练习书写的同时也熟记了字词和课文重点段,夯实了基础,可谓一举两得。第二步:临帖,指导学生用米字格规范书写,书写内容不断变换:现代诗摘抄,成语、名言。同时为了调动学生书写的热情,我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每天把钢楷书写认真、进步大的同学评为“封面人物”,在班级走廊里公示;家庭作业书写采用男女同学PK的方式,激励他们把作业写好。另外,随笔、日记我也重点检查书写的质量,每次检查,对于书写认真的同学我总不失时机地写上几句温馨的评语。

总之,把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作业习惯作为重点,同时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认识生活,丰富情感体验,积累语文素材。让阅读成为学生生活的一种需要,注重加强对课外阅读内容和方法的指导,把生活感受和阅读体验结合起来,变成阅读和写作的血液,教师要做个有思想的人,也要引导。

(二)加强课前备课和课后反思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

首先是教案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周密地考虑到自己所讲的知识将会在学生的头脑中得到怎样的理解,并根据这一特点来确定教法,力争达到教与学的统一。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知识,我总是提前设计好“思路点拨”,从不同的方面来启发学生,鼓励他们联系生活实际来回答问题。

例如:教学《詹天佑》一课时,“如何理解‘人’字形铁路更易于火车爬坡”使学生理解的难点,因此在备课时我预设了这样的思路点拨,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解:1.斜面的省力;2.适合一个火车头拉,另一个火车头推的设想。这样一来,学生借助“点拨”展开热烈的讨论,很快就有了答案。不仅理解了“人”字形线路的合理性,也有效地巩固了所学过的知识;既掌握了文章的重点问题,又符合新课程所提出的“大语文观”的教学观念。

教师要想上好课,必然要做好课前备课工作,但也要善于课后总结,即“课后反思”工作。我从来不认为教师的备课仅仅是讲课前的准备工作,备课这一环节不会随着讲课的开始就宣告结束。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真正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非在“课后反思”上下工夫不可。一节课下来之后,教学效果怎么样,教学目标是否完成,重点难点是否突破,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情绪是否积极饱满,教师的语言是否恰到好处。对于这些问题,任课教师心里最清楚。因为教师在课前备课时,已经对课堂教学效果有一个预先的期待和评估了。课讲完了之后,我总是把预期的结果与实际效果做一个全面的对比,从而形成了对课堂教学过程的“自我检查”,经常保持对自己教学工作的“自知”,对学生掌握课堂知识的多少,做到了胸有成竹,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

(三)努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我认为,语文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在课堂上保持一种生动的教学气氛,是否创造了一个充满磁性的课堂,是否放飞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只有生动,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只有让课堂充满了磁性,才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只有放飞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才能使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例如:在《穷人》一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都来当一回小作家,激励学生为课文续编结尾。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从不同角度想出了许多抚养西蒙孩子的办法:有的同学想到把孩子送到儿童福利院;有的同学想到的是周围邻居们纷纷慷慨解囊进行捐助;还有的想到桑娜的丈夫得到了一笔意外的收入,日子变得好过了起来。这不仅让我们看到孩子们丰富的内心世界,更让我们感受到孩子们一颗颗善良美好的心灵。这样,既培养了阅读新知识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将为学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及时巩固新的知识点,在纠错中巩固已学知识

学语文就要朗读背诵,在背诵朗读中能不知不觉增强语感,把握文章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逐步培养理解能力。所以,我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时,经常督促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切实做到每日一查。这样,学生的语音、语调就会有所改进,学生的语感也有所增强,理解能力自然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另外,及时巩固新的知识点,还要注意一定的练习量也是必不可少的,练习的设计应考虑本堂课的知识重难点。应该重点练习当天的重点知识,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的知识。

例如:在讲完《最后一头战象》这篇文章后,为了让学生对人物品质有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我让学生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动笔写一写自己的切身感受。(大家看,这是学生写的)这样不但巩固了所学内容,同时对学生来说,也是一次心灵的净化,精神的洗礼。

学生在做练习或考试中经常会犯同样的错误。这次错了,改正了;下次变换了题型,又做错了。由此,我便从错题入手,要求每个学生将自己无论是作业还是考试中的错题收集汇编,保留错误的答案,用红笔写上正确的答案,加上眉批一一分析理由,让学生在平时有空和临考前翻看,加深印象,这样既能巩固知识,大大减少错误率;又能提高解题能力,从而在考试中发挥出最佳水平。

适合摘抄的现代诗范文第8篇

一个学期即将结束,语文出版社编的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已经教完,我觉得很有必要将发现的问题提出来,与大家共同商讨。

本册教材现代文一共二十篇,其中有十七篇是新选入的课文。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这些新课文存在很多问题,思想性、艺术性欠佳的比比皆是,文质兼美者寥寥无几。

先从《小巷深处》说起。这篇作品是编者从《黄金时代》杂志中选来的,放在散文单元,其实应是一篇小说。该小说写的是一位独身的盲女人收养了一个弃婴,将这个弃婴养大成人,并含辛茹苦地供她读书,一直读到高三,而这个养女却由于虚荣心作怪,忘恩负义,逐渐远离了养母。最后在一个老婆婆的教导下,养女良心发现,回到了养母的身边。这是一个本来应该很感人的故事,但我给学生教过以后却很难感动起来,倒觉得文中存在严重的缺陷。L?O

(一)这篇小说的社会环境描写缺乏真实性。

扶弱助残是各级民政部门的职责,也是各族人民的优良传统。“我”的养母是个独身女盲人,按理说应该得到政府的关心照顾,得到周围人们的帮助支持。但是,小说没有一句话提到政府的关心,除了一个老婆婆给我捎钱,小说也没有任何内容描写周围群众的帮助。不仅如此,作者还花了很多笔墨描写周围的人心险恶和冷漠:“我”刚满月就被母亲抛弃,双目失明的养母将“我”拣来,居然有人挑拨道:“收养姑娘嘛,也应该挑个漂亮的”,进而丧尽天良地指责这个弃婴“黑不溜秋,眉不是眉,眼不是眼”,说养母收养了“我”是吃了亏;“我”的学习成绩好,又有人挖苦揶揄,说是吃养母卖的冰棍的结果;为了给“我”送伙食费,养母每个月都要不辞辛劳,亲自出发,“央人把自己送上汽车”,到城里下车后又摸到一个老婆婆的住处,把东西交给老婆婆,“然后又孤零零地摸上汽车”回家。养母这么劳苦奔波,原因只能是两个:要么是人们都不愿为盲人捎带钱粮,要么是养母不愿意信任何人。旁人对养母不好,她对旁人也非常厉害,她虽然是个盲人,但“当初是极泼辣的”,可以呆在别人家里,足足骂上半天。“养母”以卖冰棍为生,“生意总比别人的好”,一天能“收入十多块”,这本来是因为人们心地善良,都来照顾她的生意,才让她们母女二人得以衣食无忧,可是养母不这么看,她认为自己的冰棍生意好,原因是她敢于坚持坐在太阳低下挨晒,而对人们的同情支持只字不提。读了这些,给人的感觉就是,“我”和养母所处的环境恶劣,政府无所作为,洪洞县里无好人,村里其余的人似乎都是冷血动物。

小说的环境描写,凝结着作者的思想情感,必须有助于表现主题思想。沈从文的《边城》不但描写了翠翠与爷爷之间的深厚感情,而且还写出了湘西淳厚朴实的民风,人物形象和环境描写在小说里相得益彰,令人神往。《小巷深处》为了突出养母的爱女之情,竟以丑化老乡邻居作代价,使得人物描写与环境描写极不协调,互相矛盾。很明显,这篇小说中的环境是虚假的,算不了典型环境。因此,很难说这是一篇成功之作。以这种笔法进行社会环境描写,只能表现作者对社会的不满、对人们憎恨的消极情绪。中国的老百姓的善良朴实早已为世人所公认,人们的良心并没有坏到这种程度。实际上,一个盲人连自己的生活都无法料理,她怎么能养活一个刚刚满月的婴儿!若无众乡邻的帮助,社会力量的支援,政府的照顾,双目失明的养母和“我”都不可能生活下去。“我”能活下来并能长大成人,不仅要感谢养母,也应该对众乡邻有深深的感恩图报之心,至少应该怀着善意,这样描写丑化老乡们,实在令人寒心。

(二)小说着意塑造的养母这个人物形象,既不生动,又不真实,破绽百出,经不起认真推敲,完全是胡编乱造。养母的形象缺乏审美性,实在让人不敢恭维。作者是这样描写她的外貌的:养母是个卖冰棍的,可她并不讲究卫生,“ 因盲眼而被忽略了的手,总是留着黑而长的指甲;身上的衣服早已辨不出色彩来”,一副邋遢肮脏的形象。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盲人的女儿更应该早自立自理,可是,“养母”缺乏远见,只知道溺爱女儿。“有很多次,看着母亲太劳累,我极想帮帮她,可她总是生气地说:‘你怎么这么没出息!好生读你的书去。’” 由于养母教育方法不当,“我却被调养得像个千金小姐——肩不能扛,手不能提,只知道读一些母亲不懂的书。”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肢体健全,却全靠双目失明的养母养活,长大了也不能帮她做一点事情,一直是她身上沉重的包袱,最后还差点成了一个忘恩负义的人,这跟母亲的教导无方有直接的关系。养母性格“极其泼辣”,“我”被养母拣回去后,“她抱着我处处炫耀:‘我的丫头多可爱呀,多漂亮,……’有人听不过意,反驳了她,“我母亲听着便翻了脸,待在那人家,足足骂了半天。”“我”平时的一篇作文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养母竟然将它视为珍宝,“她一直把那篇作文珍藏着,逢人便拿出来给人看,说:“我家莉儿可了不得,老师赞她有出息。”有人看不惯,揶揄她说:“可不是,都说阿莉是你的冰棍调养出来的呢!”养母居然不懂这话中有刺,听了反倒高兴起来,“甚至卖冰棍时,我都成了她的广告宣传:‘吃我的冰棒吧,吃了就聪明,跟我阿莉一样。’如此小题大做,如此自我炫耀,结果“弄得我很难堪”,以后即使得了表扬,我再也不敢说给母亲听了。作者写这篇小说意在歌颂母爱的无私和伟大,却在这里大肆渲染养母不明智和浅薄的一面,南辕北辙,不知用意何在。#6<>

小说对养母的细节描写也不真实。例如:养母不修边幅,双目失明,指甲又黑又长,身上的衣服长期不换,以至于看不出本来的色彩来,又长时间坐在夏天的烈日底下,身上一定满是汗臭,如此邋遢肮脏,而作者写她的“生意总比别人的好”,收入可观,这是不合常理的。作者接着写道:“ 到了冬天——冰棍无处可卖的季节,母亲就会操起针线缝制出二十多条棉被,租给赶集的或帮工的乡民,每晚租金四毛到六毛不等。于是,整整一个冬天,母亲又忙于拆拆洗洗缝缝补补。”以上描写更是天方夜谈,一个连自己的衣服都无法清洗的盲人,她怎能手拿被子“拆拆洗洗”,又怎能穿针引线“缝缝补补”?“二十多条棉被”要在“一个冬天”里用手工缝制出来,恐怕正常人也难以做到,何况一个双目失明的盲人。无论中国任何地方,一般农民赶集都能当天回家,帮工的由主人安排住处,打工的都是自带被窝,他们不大可能去租被子睡觉。冬天大都是天寒地冻的,裹一条被子露宿街头肯定不行,也没有先租一条被子再去住客店的道理,作者这样描写,纯属虚构。V(Ca

描写不真实的地方还有:“第二天,巷里的人们都看到她拆掉自己住了十几年的小木棚,搬进了小巷最深处那间门口有两个滑溜溜石凳的小房子。”我想,除了这“巷里的人们”之外,恐怕全世界的人都不曾见过盲人自己动手拆屋。“我”的养母在一天之内不仅拆掉了屋,而且还搬完了家,真是不可思议。

(三)小说的语言艺术也十分拙劣。!

小说里的语言生硬,既不生动也不形象,还有用词不文明没礼貌的现象。这位盲人对主人公“我”恩重如山,“我”对自己的养母,应该感谢尊重才是,“我”却在小说开头很自然地称她为“英姨”,“瞎眼姨娘 ”,“盲母亲”,后来又叫她为“盲姨娘”,“瞎子”,“瞎眼母亲”。从这些刺眼刺耳的字眼上看,“我”对养母缺乏感情,不说关爱,就连起码的尊重也没有。《红楼梦》里的林黛玉五六岁时刚发蒙就知道为母亲避讳,她的母亲名叫“贾敏”,所以她写到“敏”字时都要缺少一笔。“我”都读到高三了,却连一点做人的道理都不知道,称盲人为“瞎子”或者“瞎眼”,这是极不文明极不礼貌的举动,况且“我”叫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救命恩人,这是何等愚蠢无知、忘恩负义!

(四)弃婴行为往往会给婴儿带来巨大的不幸和创伤,是一种极不道德、后果严重的犯罪行为。抛弃婴儿的人,不仅丧失了父性和母性,而且丧失了人性,我们对这种丑恶现象应该给予严厉的谴责。“我”刚满月就被父母抛弃,而且抛弃在人迹罕至的“村头坡顶上”,可见父母是多么残酷无情。但课文里没有一个字眼对“我”的亲生父母弃婴行为表示谴责。作品对养母无私的母爱所进行的大量描写,只会淡化人们对弃婴行为的的憎恨,让人产生错觉:父母的狠心抛弃做得不错,并没有给“我”带来灾难,反倒给“我”带来了幸福。以这篇作品作教材,无疑会对学生们道德观的形成产生不良影响。

小说还将学校教育的危机夸张到了极至:“我”在校读书的时间越长,成绩越好,越不会做人。最后让我学会做人的,不是“我”在校接受的十多年正规教育,而是一个老婆婆给“我”的一分钟教训!岂不荒谬!

总之,《小巷深处》所体现出的情感价值观存在严重的问题,不论它的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手段,都十分低劣,将它选进中学语文新教材,必将误人子弟 。

《心声》这篇小说所描写的社会环境跟《小巷深处》一样,灰蒙蒙的,令人沮丧。李京京就像一只孤军奋战的丑小鸭,既得不到老师的欢心,也得不到同学的关心,在家也得不到父母的爱心,他与老师之间、同学之间的关系都比较紧张,大家都看不起他。他读《凡卡》的时候,与文中不幸的主人公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他于是读出了感情,感动了老师,也感动了同学。读过这篇小说,我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小说里面的老师形象是如此面目可憎,严厉、爱虚荣、弄虚作假、故作姿态,里面的同学之间的关系是如此紧张冷漠,使得在校读书的李京京居然觉得自己很像那个在皮鞭下作苦工的儿童凡卡,如此不留情面地否定学校生活、否定老师同学,读起来只能叫人心情沉重,灰心丧气。尽管后来李京京感动了老师和同学,但是,仅仅凭一次课文朗读,他就能改变周围冷冰冰的一切吗?他就能从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吗?可能性不大。从这篇小说中,我们看不到光明和希望,看到的只有无边无际的阴冷和绝望。用这么一篇“批判现实主义”作品作十二三岁的初一学生的教材,显然不合适。我很纳闷,描写人间真情、能给读者带来欢乐、力量和希望的短篇小说多如牛毛,为什么编者偏偏要选这篇东西来折磨大家呢?

《勇气》这篇美国小说写了两个“卓越人物”的两种勇气:“美国青年的勇气”,和“法国女人的勇气”。那位法国妇女的勇气是不容置疑的,而那位美国大兵的言行却实在叫人失望。 iy]r2

对本文所涉及到的一些军事常识,如伞兵落地以后,敌情不明,他们会不会吹响“尖声警笛”以“集合队伍”等这些细节,我们不必去深究,姑且相信作者的离奇的想象。有一点常识是不容置疑的,伞兵一定带着武器,而且武器一定很精良,火力一定很强大,一个伞兵对付少数几个敌人应该有获胜的把握。盟军飞机将伞兵投到诺曼底来,必定命令他们主动对敌人发动袭击,而不是要他们藏起来等待部队的到来。

这位美国伞兵落地以后,知道自己“落在敌人控制的土地上了”,他所做的第一件事,是要“找个地方隐藏起来”,藏身本来未可厚非,但他藏身是为了保住性命,而不是准备战斗。从后面伞兵逃脱追兵的情节可知,伞兵所在的地方有茂密的树林。树林里本来应是他最安全的藏身之所,但他似乎看不上眼,而要朝“一栋小小的红色屋顶的农家”“奔去”,也不管“住在里面的人是亲盟国的呢,还是亲德国的,但是他总得碰碰运气啊。”倘若主人是“亲德国的”,或者胆小怕事,这位伞兵的莽撞之举无疑是自投罗网。值得庆幸的是,伞兵遇到了好人,被推进大碗橱里藏了起来。但他又是如此不幸,“转眼之间”就被前来搜查的德国兵毫不费力地拖了出来,显然大碗橱不是理想的藏身之所。伞兵被抓了,主人被杀了,美国男人和法国男人为自己的考虑不周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被捉拿归案的伞兵要么被枪毙,要么被押送到该去的地方, 故事本应到此结束。无巧不成书,作者让六个德国兵为怎么处置俘虏发生了争吵,不可思议的是,他们似乎觉得俘虏在眼前碍手碍脚,于是把他关进一间有窗户的棚屋里,也不留人看守,六个人然后一心一意地进行大辩论,让美国伞兵绝处逢生,跳出窗户逃跑了。~wL

更让人掉眼球的事还在后面。美国兵在前面跑,德国兵在后面一面追,一面开枪射击。这些德国兵不仅枪法不准,而且眼睛都不怎么好使,以至在前面逃命的敌人又折了回来,在他们的眼皮底下又跑回了法国人的房子,六个跟在后面穷追猛打的德国佬居然都没有发现,这不是海外奇谈么?

美国伞兵若是聪明的话,他应该记得,这个法国人家里除了那个大碗橱之外,再没有更隐蔽的藏身之所了,而这个大碗橱是靠不住的,他已经吃过苦头了;美国伞兵的莽撞和愚蠢不仅给自己带来危险,而且给这个善良无辜的人家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他的到来使她变成了寡妇,孩子们变成了孤儿”;倘若他为他人着想一点的话,他若有良心的话,他是绝对不会再次敲响法国农民的家门的。但是,他竟然再次登门,再次哀求:“你愿意把我藏起来吗?”这个家庭的支柱,已经为这个素不相识的伞兵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法国人的尸骨未冷,而这个美国军人,竟然没有表示任何歉意和不安,居然有脸死乞白赖地要求这个不幸的寡妇再次冒着生命危险保护自己,这简直是之尤!自私之极!毫无疑问,这个美国伞兵非常看重自己的生命,而对他人的生命权缺乏应有的尊重和爱护。

“人类的精神竟然能够达到这样的高度”,作者似乎在为自己塑造的高大形象而自我陶醉。可是,很遗憾,我看到的是另一番模样,那就是:人类的精神在狄斯尼先生的笔下竟然堕落到了这种的程度!

我们这位“巴顿英雄部队”里的伞兵,身体颀长,“而且肩膀很宽,看上去是个孔武有力的硬汉子”,居然在小小的“碗橱里整整躲了三天”。这三天里,并没有德国士兵前来搜索,而他却像一只吓破了胆的老鼠,一直不敢越出碗橱一步,“法国农民的葬礼举行的 时候,他是呆在那儿的。”他的这次跳伞行动,没有射出一粒子弹,没有抛出一枚手雷,没有打死打伤一个敌人,没有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而作者对他赞口不绝,借一位将军之口说:“青年伞兵有的是拼命的勇气。在牢笼里,他看到了而且抓住了唯一的出路。他是个勇敢机灵的孩子。”又写他“胸前闪耀着的勋章绶带,比我记忆中任何将级官衔以下的人都要多”。作者这样描写不能不令人怀疑,他如此胆小怕死,如此莽撞愚蠢,没上军事法庭接受审判就算不错了,怎么会得到如此之多的勋章呢?

中美两国的文化底蕴、伦理观念和意识形态都不相同,他们眼中的英雄,有的在我们看来其实不值一提。例如,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国女兵林奇不幸被伊拉克人俘虏,被人解救出来以后,竟被美国人视为女英雄,这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是无法理解的。同样,在《勇气》中,“美国伞兵”在我们看来是一个可怜虫,一个怕死鬼,一个自私自利者,但在美国作家狄尼斯的笔下,却成了一个“硬汉子”,一个“卓越人物”,一个反法西斯的英雄豪杰,真有点象蒲松龄写的那个故事,青面獠牙的怪物竟被罗刹国人视为倾城倾国的天仙。

这篇课文使我想起了《韩非子·五蠹》里面的一个故事:有个鲁国人跟着国君作战,三次打仗三次临阵脱逃,被人捉起来交给大司寇孔子审判。孔子问他为什么,他说:“家有老父,如果我死了就没人给他养老送终了。”孔子一听,大为感动,认为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孝子,应该借此机会向国人大力宣传这种孝子精神。于是,孔子不但不处罚他,反倒对他进行提拔重用。这一举动给鲁国带来了严重的后果,从 此以后,鲁国的士兵遇到打仗都喜欢投降,擅长逃跑,既然临阵脱逃不但无罪,反倒有赏,谁愿意拼死力战?谁没有老父老母呢?鲁国就这么日渐衰落,最后灭亡了。 *8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可我们的出版社还在犯类似的错误。把这篇《勇气》选入新教材,是很不合适的,甚至可以说是不负责任的。我们的教出的学生将来会有一部分当兵,万一发生了战争,如果他们“学英雄,见行动”,也在老百姓的碗橱里或者床底下躲上几天几夜,我们能给他颁发英雄勋章吗?

《犟龟》这篇童话也存在严重的问题。据《教师用书》在课文说明中介绍,这个童话作品“渗透了新时代的特征”,“就作者的意图看,童话的主题是正面的,肯定的。”但我看到的却恰恰相反。小乌龟不自量力,不能审时度势,鸽子飞一天的路程,足够让乌龟爬十年,连它们都说必须马上动身出发,可见路途确实遥远,时间十分紧迫。乌龟应该有自知之明,凭它的速度,是不可能按时赶到婚礼现场的,但是它还是决定出发。一路上动物们对它好言相告,有的通知说婚礼取消了,有的报告说狮子已经死了,但小乌龟都不为所动,它一再坚持说:“很遗憾,我的决定是不可改变的。”这只犟龟一意孤行到底,按理说它最后应该大失所望。但是,结尾出人意料,它最终歪打正着,侥幸赶上了新狮王的婚礼,实现了心中的夙愿。b

我们经常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人要有自知之明,不能固执己见,否则只能招来失败。小乌龟反其道而行之,偏偏取得了成功。这则饱含“新观念”的外国童话将我们过去的信条全部了,用它来教育学生,用这只侥幸成功的犟龟来动摇我们的传统观念,会产生什么影响呢?我认为只能给学生带来思想上的迷惘和混乱。

贪生怕死者成了人们心中的英雄,不听忠言、固执己见者反倒取得了成功,我们的“新教材”所阐发的“新观念”,果然惊世骇俗。

《忆读书》过于浅显罗嗦,味同嚼蜡。谈读书的文章随处可见,冰心这篇文章不论从语言艺术还是从思想内容方面看,都难以称得上上乘之作。毕竟,她写此文时已经是八十九岁高龄的老人了。文章回忆了作者小时候读过的一些文学作品,零零碎碎,东拉西扯,说的道理也很平常,很难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全文几乎没有任何值得咀嚼的思想火花,也没有一句可以回味的优美句子。与培根的《论读书》相比,缺乏令人信服的精练;与尼采的《谈读书》相比,没有令人羡慕的广博。文中三番五次批判《荡寇志》,不说学生,就是我们老师也没有机会读过。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梓坤也写过一篇谈读书的文章,不妨摘抄一段:m

“读好书是一种乐趣,一种情操,一种向全世界古往今来的伟人和名人求教的方法,一种和他们讨论的方式,一种出席各种社会活动体验各种生活、结识各种人物的邀请信;一张迈进科学宫殿未知世界的入场券;一股改造自己、丰富自己的巨大力量。书籍是全人类有史以来共同创造的财富,是永不枯竭的智慧源泉。失意时读书,可以使人重振旗鼓;得意时读书,使人头脑清醒;疑惑时读书,可以得到解答或启示;年轻人读书,可得奋进之道;年老人读书,能知健神之理。浩浩乎,洋洋乎!如临大海,或波涛汹涌,或清风吹拂,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竹林深处人家》一文内容空洞无物,拖沓冗长,描写语无伦次,没有思想文化内涵值得咀嚼。请让我们选择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进行点评:)

“江南竹乡,并不是没有别的植物。但竹子之多,给你的印象似乎是,那里除了竹,其他便什么植物都不存在了。其实不是没有而是看不到。(这三句语言干瘪,内容重复,作者一见面就给读者一记闷棒。)远远望去(这里应有一个逗号)一连几座山头,从山麓一直到山顶,不,从平地开始就全铺着竹,一层又一层的,(竹子是直立着的,而不是横躺着的,“铺着”、“一层又一层”这些词语显然不当。)不但分不出竹枝、竹干和竹叶,连房子、小径和小桥流水都看不到,仿佛全被竹的海洋淹没了。当一阵风吹过的时候,竹海里涌着暗浪,(“暗浪”一词令人费解,既然是“暗浪”,作者为何能见到呢?)一浪推着一浪,一直涌到很远,你很难知道那一片嫩青色和墨绿色的竹海有多深,只是你看竹浪的起伏和它的气势,就意味着它是非常深沉的。(最后这句欠精练,应改为:“只要看到竹浪起伏的气势,你就可推知它是非常深沉的”。

开头都这么差劲,后面的内容更是又臭又长,叫人不忍卒读,要我“不厌其烦”地继续点评下去,还真是做不到。

再说《空城计》一课。空城计虽被人们津津乐道,但此事于史无凭。陈寿写《三国志》时就没有采信此事,历史学家裴松之在《三国志》附注中周密地论证了此事“举引皆虚”,纯属子虚乌有。诸葛亮在空城之中神机妙算,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大敌当前,他还要大开城门,登楼弹琴。这两招居然吓退了司马懿的十五万人马,真是夸张到了极点。在这段文字中,人物形象脸谱化、概念化的现象特别严重,诸葛亮聪明得不像个人,倒像一位神仙;司马懿多疑胆小,不像一位统率大军的将帅,而像一个胆小如鼠的逃犯。鲁迅所批评的《三国演义》“状诸葛多智而近妖”这一缺撼在这里表露无遗。这篇课文既无真实性可信,又无艺术性可取,应该算为《三国演义》中的败笔。编者将它选为教材,不知道看上了它的哪一点。 g0Ldxn

还有《美猴王》一课也让人饱尝腻味。《西游记》虽是名著,但课文节选的《美猴王》篇幅短小,情节简单,内涵不足,况且电视让学生们早就对《西游记》的这一开头烂熟于心,选它作课文,对学生没有新鲜感,缺乏吸引力。-

这册教材新选入了一些古诗文,限于篇幅,我对诗文的内容和注释不予置评,只是谈谈编者所添加的标题。新选的古文总共只有四篇,所添加的标题也仅仅只有四个,竟然有三个不恰当,颇有画蛇添足、狗尾续貂之嫌。D(I#

《蔡勉旃坚还亡友财》一文,摘自《清稗类抄·敬信》,短短一则故事,仅仅八十六个字,编者所加的标题竟有八字之多,且将内容表露无遗,显然有失精练含蓄。更何况,这个标题还是一句病句。“坚”字在《辞海》里有三种释义:1、形容词,硬,坚固,引为坚定,坚固,坚强;2、名词,坚固的事物,无坚不摧,被坚执锐;3、一种姓氏。“坚”不是副词,“坚还”一词,纯属生造词语,不论在文言还是白话文中,都是不合语法的。

《戴震难师》一文的标题,也是编者加的,也值得商榷。从故事的内容上看,戴震的这位老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生有问必答,百问不厌,最后被学生的问题难住了,他既不搪塞诓骗,也不生气斥责,反倒感到很高兴,对学生赞许有加,说:“此非常儿也。”由此可见,这是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师。戴震后来成为大学问家,他的启蒙老师功不可没。因此,戴震小时候对他的老师应该尊敬才对,很有礼貌才是。据《辞海》释义,“难”在古代汉语里有“诘责”、“驳斥”、“拒斥”之意,如王安石的《与司马谏议书》中就有一句:“拒邪说,难任人,不为拒谏。”很显然,这标题中的“难”字不恰当,不合戴震当时的身份,有损师徒之情,故不如把“难”改为“问”好,“问”字更能体现出戴的勤学好问,对老师的彬彬有礼。

编者为《世说新语》的第二则故事所加的《乘船》这个标题,也不大贴切。因为这故事讲的不是普普通通的一次乘船经历,而是一次动人心魄的避难历程。乘船只是华王二人避难的过程,而不是他们的目的。故不如把《乘船》改为《避难》,才能更准确,更加切合故事内容。

这册教材现代文一共二十篇,其中外国作品有七篇之多,差不多占到了三分之一。这七篇课文中,竟有五篇是美国作家的作品。我认为编者对初一 学生的教材作这样安排是极不恰当的。况且,所选的五篇作品并非都是上乘之作。除了以上分析/,!/的那篇《勇气》,马克·土温的《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一文也很平常,第二、三、四自然段分段不合理,交代不清楚,很难让人明白他在报上一共讽刺了几个人。我的手边没有马克·土温的原文,估计这位大文豪的文笔不会如此蹩脚,可能是我们的翻译者水平有限,才导致译文拗口拗嘴,存在很多病句。例如:“希金斯是一家和我们对立的报纸的编辑”一句,应改为“希金斯是和我们对立的一家报纸的编辑”。再如:“尔后,我又撰文狠狠嘲笑两位知名人士——不仅因为他们的所作所为应该指责,而且也由于我认为把报纸办得生动活泼是我的责任。”这一句读起来很不流畅,其中“指责”一词用得明显不当。这句应该这样翻译:“接着,我又撰文狠狠地将两位知名人士嘲笑了一番——因为他们的所作所为应该受到谴责, 再加上我认为把报纸办得生动活泼是本人的责任。”还有一句:“他是个头号的花花公子。”其中“的”字用得不妥。这类病句在五篇美国作品里并非罕见。课文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写作的范例,编者让这么些水平低下的课文“带病”从事教学工作,可算为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观。

教育要面向世界,而不是面向美国,教材为何置其它两百个国家于不顾,而对这个超级大国的文化情有独钟呢?难道强权即真理,发达即优秀吗?这对我们幼稚的中学生将产生什么心理影响?在世界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今天,这种“罢黜百家,独尊美国”的举动是极不明智的。

编者在课文后面给学生介绍了一些现代诗歌供他们欣赏自学,这是以前教材不曾有过的,值得肯定。但我觉得教材所选的《泥土》这首诗不大适合学生。该诗小名气,但打着深深的时代烙印。它是这样写的:“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就时时怕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作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号召大家做小草,做泥土,做螺丝钉,这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颇为流行,现在看来,它既不符合时代精神,也不符合素质教育的理念。国家需要小草,更需要大树;市场需要泥土,更需要珍珠;人们需要默默无闻的螺丝钉,更需要大有作为的发动机。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让泥土变成珍珠,让小草长成大树,若是学生人人心甘情愿都当泥土和小草,那还要我们这些学校和老师干什么呢?我讲这诗的时候,为了正确引导学生,不得不将它颠倒过来,改成以下样子:老是把自己当作泥土/就时时都有被践踏的痛苦/把自己当作珍珠吧/让众人因你而美丽/让你因众人而幸福。

我们县是部级贫困县,有很多孩子的父母为了他们读书在家里节衣缩食,还有一些孩子全靠希望工程的资助才得以上学,因此,他们读书总是很认真的。他们天天呆在教室里,冻得又红又肿的小手捧着这本漏洞百出的教科书,背呀记呀写呀,那么全神贯注,那么专心致志。看着他们读书的样子,不由得使我联想到安徽阜阳那些吃了劣质奶粉的大头娃娃们。我很悲哀。

在文章的最后,我想对语文出版社的编辑们说一声:先生们,你们辛苦了,但你们的工作却让我们很失望。为了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为了千百万嗷嗷待哺的中学生,希望你们再辛苦一些,更用心一些,为我们造出一杯配方科学、营养丰富的文化奶粉来,中国不需要大头娃娃,需要的是健壮的青少年!

二五年一月十六日KJkN;4

email:.cn

适合摘抄的现代诗范文第9篇

【关键词】组织教学;合作学习;激励引导;实践锻炼

一、汉语拼音教学

在拼音课上教师注意采用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让儿童的脑、眼、口、手并用,有利于激发和保持儿童的兴趣,使儿童在兴趣盎然中掌握一个个抽象的汉语拼音字母,并掌握拼音方法。

情境图示法:充分利用课本中那些精致而传神的插图教儿童学习发音,记忆每一个字母的形体。

(1)情境化

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具体性和直观性,还要善于创设生动活泼的情境。具体方法有: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创设情境,用教师形象生动的语言、动作、神态创设情境,用各种媒体创设情境等。

(2)活动化

对初入学儿童,应把拼音学习和知识性游戏、表演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有利于学生加强记忆,牢固掌握所学内容。

(3)生活化

在拼音教学中要充分挖掘与生活的联系,将课堂向生活延伸。将拼音教学生活化,让学生感受到拼音的作用,能使学生更熟悉更容易记住拼音,掌握拼音这一工具。

二、识字写字教学

(1)识字教学

①根据“认识”和“学会”两种要求,采取相应的教学思路。

要求“会认”的字,要多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记,不要做繁琐的字形分析。老师们习惯于让学生说说“怎样记住这些字”,要注意引导学生说一些比较简单、巧妙的方法,而且要适可而止,避免学生越说越繁琐,使简单问题复杂化。要求“学会”的字,要让学生认真分析字形,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明确结构类型、结构特点,掌握书写笔顺,还要结合语言环境和生活经验大致了解字的意思。

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学中对于“认识”的要求不要过高,以免加重教师和学生的负担;教学中不要对于“会认”的字只重视认字、读字、记字,对于“会写”的字只注意写字,而忽视落实理解字义和运用生字。

②根据教材特点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思路。

单编的识字课文,往往具有几种识字的特点,其中的生字大多在字的音、形、义上有一定的规律性。教学时要重视引导学生自己发现生字的规律,体验发现的快乐,培养识字的兴趣,也要引导学生利用这些规律识字,培养独立识字能力。

阅读中的识字,属于分散识字,要重视利用上下文,把识字和阅读结合起来,在整合的学习中完成识字写字和朗读感悟两方面的任务。生字的呈现方式应该灵活多样。课题中的的生字,可在揭示课题时呈现。课文中的生字,可以在初读课文时遇到不认识的字就做个记号,再让学生根据课文后的生字条在课文中画出要求认识的字。可以让学生看着生字条自主识字,合作识字,也可以把这些生字通过生字卡片或课件呈现出来集体讨论认记,还可以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逐步熟悉生字直至完全认识。可以挑出生字单独认记,也可以挑出含有生字的词语或句子进行认读。可以先在初读课文的过程中初步认识生字,然后单独抽出生字认一认,再回到课文进一步巩固认识;也可以先让学生在初读课文、细读课文的过程中自主认字,再根据学生认字的情况,挑出没有认会或记得不牢的字,进行有针对性的认记、巩固和检查。

同时,识字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生字的特点,抓住重点,不要每个字都在音、形、义方面平均使用力量。

③灵活综合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识字。

教学中应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运用各种有效、有趣的识字方法,如集中归类识字、韵语识字、儿歌识字、谜语识字、借助拼音识字、查字典识字、利用图画、直观教具和多媒体课件识字、结合生活经验识字、在活动和游戏中识字等。

④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识字能力。

要引导学生探究、发现汉字的构字规律,领悟识字方法,并运用学到的方法自主识字。要训练学生利用拼音识字、查字典识字、利用构字规律识字、利用熟字认识新字、借助图画和上下文猜字、利用生活经验理解字义的能力。尤其在分析识记字形时,要注意简化字形记忆的心理过程,即在学生掌握了一部分独体字和偏旁之后,再学习合体字时,就要启发学生利用已学过的独体字和偏旁分析识记字形,而不要一笔一画地死记硬背。

⑤通过多种途径、采用多种方式巩固识字。

早在1956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就指出:“识字的巩固主要是靠多次的反复。反复的形式:一是重现,在课本的课文里和练习里多次出现教过的字;二是复习,复习教过的课文,教新课的时候检查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教过的字;一是运用,阅读课外读物,多跟教过的字接触。这些方式,教师要在教学工作中充分利用。有些字是没有在课本的课文和练习里反复出现的,教师要善于设计一些练习,让学生跟这些字多见面,求得巩固。”这些建议和要求现在仍然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在识字和巩固识字的教学活动中,一般可安排一下几个基本环节:借助拼音认一认,去掉拼音认一认,打乱顺序认一认,回到课文认一认,换个地方认一认,做做游戏认一认,扩展阅读认一认。此外,还要注意创设巩固识字的环境(班级、校园、家庭),及时复习,注意阶段检查、抽查等。

(2)写字教学

①重视良好书写习惯培养。

良好的书写习惯主要包括:正确的写字坐姿、执笔方法;细心保管和爱护书写工具;认真写字(写字前要认真观察,写字时要专心,写字后要检查、比较);讲究卫生(不舔、咬书写用具,不滥用橡皮,保持手、纸张和桌面的整洁)等。

②重视写字基本功的训练。

写字的基本功主要包括:笔画、笔顺、结构。书写笔画要做到笔形正确,起笔、行笔、收笔准确;掌握正确的笔顺规则;逐步学习分析汉字的结构,明确结构类型(如上下结构、左右结构等)和结构特点(如同为左右结构的字,有的左窄右宽,有的左高右低,有的左大右小等)。

③重视科学安排写字训练。

研究表明,分散练习写字胜于几种练习,练习的次数要多,但每次练习的时间不应过长,重复的遍数不应过多,低年级一个字以写3-4遍为宜。

三、精读课教学

(1)特征及任务:精读课是以深读为基础、以全面训练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综合性阅读课型;教学任务包括阅读理解、情感陶冶、知识习得、语言积累和语言运用几个方面,以培养语文能力核心。

(2)模式或步骤:

①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学程序:上课伊始,可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创设一定情境,以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动机和兴趣;接着指导学生默读和浏览课文,要求学生读准生字、读顺课文、思考、议论“这篇课文主要说了哪几件事情”这样的带整体把握的问题。这样安排的目的是:要使学生从整体上(不是只从一点或一个侧面)形成对课文的感性认识,并能初步提出一些自己尚未弄懂的问题。

操作要领:一是要想方设法把学生发动起来,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读课文、提问题;二是要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而不是只得到点滴的观感。

②精读课文,深入感悟。

教学要求:“深入感悟”是指学生对课文的主要内容、人物情感和重要词句有比较深刻的感受和领悟。而要达到这一要求,学生必须精读课文(精读:是指围绕课文的重点而深读,而深读的展开有赖于关键问题的提出,关键问题的解决是衡量深读效果的主要标志;关键问题应产生于课文的重点部分,应反映学生原有的认识水平和情感态度与课文重点部分的要求之间的差距或矛盾,应含有让学生思考的空间或进行探究的余地;关键问题的表述应具有概括性和启发性)。

操作要领:一是师生要善于提出问题和归纳问题;二是引领学生围绕所提出的关键问题反复阅读课文(读,既要保证读的时间,又要注重读的质量,要指导学生采用有感情的朗读、精读与默读、分小组读、找伙伴读、男女生赛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阅读方式来实现“读”的目标;同时要指导学生把读与思结合起来,能抓住所提出的关键问题在读中思考、读中讨论和读中体验,能围绕关键问题抓住重点段落、重要句子和关键词汇在反复阅读中体会其要义,能在朗读过程中认真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及事物的矛盾,切实提高有感情朗读的水平);三是教师的指导要以学定教、顺学而导,不以教案牵着学生走,而须根据学情的变化来调整教案。

③研读品读,深层体悟。

教学要求:有些课文不仅有表层的描述,而且有深层的意蕴。如,描写事物的,以事喻理或托物言志;描写景物的,寄景抒情;描写人物感情的,则情中有情……学生要学懂这些课文时,必须采取一个重要步骤,那就是要通过对重点段落的研读和品坊,才能达到对课文的深层意蕴的体验和领悟,使学生在思想上、情感上产生共鸣,甚至受到震撼。

教法学法:要根据课文内容的不同特点和学生在认识、情感上的不同反映来确定。这些具有深层意蕴的课文大致有三种类型,每种类型的教法和学法的侧重点应该各有不同:

第一类:以事喻理的课文。如《两只小狮子》、《乌鸦喝水》、《酸的和甜的》、《画杨桃》、《题西林壁》等等,其深层意蕴是事中之“理”,学生在阅读中面临的困难是难以弄明事中之理。突破难点的方法是:在学生真切感悟语文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反映“深层意蕴”的问题,引导学生认真研究或品读关键段及关键词句,启发思考,组织讨论,指导互评,从而使学生悟出事中之理。如教学《酸的甜的》一文,教师引导学生反复朗读、默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让大家思考和议论小松鼠和小白兔提出的问题:“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呢?”以议论“硬说”一词的含义为突破口,经过七嘴八舌的讨论,学生终于明白了这个童话故事中的深刻道理。

第二类:寄景寄事抒情的课文。如《荷花》、《黄山奇石》、《圆明园的毁灭》、《我爱故乡的杨梅》、《高梁情》、《观潮》等等,其深层意蕴是景中情或事中情。对作者借赞美自然景观来抒发爱祖国、爱家乡的感情以及通过赞荷花、迷荷花来表达作者追求纯洁、和谐、美满、幸福的思想境界,只有在教师指导下反复品读重点段落、琢磨重要词句和体验作者的情感,才能体悟课文的深层意蕴。如,教学《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师组织学生参与品读竞赛,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找伙伴读,通过朗读把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表达出来,以听读的同学是否产生共鸣来评价朗读者的体悟水平。在这种互相激励的情境中,学生完全进入了“角色”,他们细细品味课文,在想象和深思中逐渐对作者的深层情感产生了共鸣,体会到作者从内心深处发出的热爱家乡的深情。

第三类:情中寓深情的课文。如《十里长街送总理》、《再见了,亲人》等等,其深层意蕴是情中隐含的“深情”,学生面临的困难是难以体悟情中的“深情”。如,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学生对人民群众热爱的感情很快就感悟到了,而当老师提出“人民群众为什么这样热爱”这一问题时,个个面带难色。教师及时引导大家默读和有感情地朗读几个重要自然段,同时启发大家联想课前观看的电影《》及课前搜集的关心人民群众的动人事迹,然后组织大家讨论,学生终于恍然大悟:人民群众这样热爱,是因为非常热爱和关心人民群众。

操作要领:首先,教师既要准确把握课文的深层意蕴,又要善于启发学生提问题,从而归纳提炼出需要引领学生探究的能反映课文“深层意蕴”的问题。其次,要让学生自已体悟课文的深层意蕴,教师不可先讲出自己的看法,其主要决窍在于引导学生围绕所探究的问题展开研读和品读。研读包括探索性阅读和体验性阅读:探索性阅读是为探究所提出的问题而对有关段落进行的阅读(它以朗读为主,辅以默读;在读的过程中把个人的分析、比较与小组讨论、全班讨论紧密结合起来;朗读和讨论要突出重点段落,要紧扣关键词句);体验性阅读在于通过朗读和默读来体验人物的生活和情感,使学生在思想情感上达到与文中人物的共鸣(体验性阅读多用于感彩很浓的课文,所以要重视情境的创设和读者的联想,适时插播有关电影剪辑或多媒体课件等,以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品读,是指学生在朗读、默读中按照自己的体会和想象而对课文(特别是重点段落和关键词语)表达的思想感情予以品味。品读不仅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的重要思想内容的理解,还能使他们体会到祖国语言文字的韵味,如语言的节奏美、音韵美、意境美等。品读实质上是一种创造性阅读,它需要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独特的感受力。如,一位教师在指导一年级学生品读(两只小狮子》的重点段落时,就抓住了这两点。在这篇课文的末尾,狮子妈妈对懒狮子说了这样一段话:“孩子,将来我们老了,不在了,你靠谁呢?你也应该学会生活的本领,做一只真正的狮子!”教师在指导学生品读这一段话时,启发学生先体会狮子妈妈的心情、态度和语气,然后让学生按照自己的体会和想象来品读狮子妈妈的话——有的扮作慈祥的狮子妈妈,怀着沉重的心情,以语重心长的语气来朗读这段话;有的则扮作急躁的狮子妈妈,怀着焦急的心情,以气愤的语气朗读这段话……

④熟读成诵,尝试运用。

教学要求:在学生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让学生以口头或书面表达的方式初步运用所学的语言文字来表达自己学习这篇课文的体会。其目的在于促进学生把自己感悟最深的语言文字和思想情感初步转化为自己的语文能力,为全面全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奠定基础。如,学了《小白兔和小灰兔》后,很多学生争先恐后的即席发言,表扬小白兔爱劳动、肯吃苦,批评小灰兔好吃懒做、不爱劳动,并表示自己长大后要做一个爱劳动、能吃苦的人。又如,学了《水乡歌》后学生模仿着写道:“家乡什么多?树多。千棵树,万棵树,五月榴花红似火,装点家乡新生活……”

操作要领:一是要保证必要的运用时间,为了能保证全员参与,可采取“个人准备,分组交流”的方式,并且每次只取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中的一项,真正落到实处。二是要考虑学生年龄特点逐步提高要求。一般说来,一年级只训练口头表达能力;二年级除训练口头表达能力外;还可训练写作能力(可采取汉字加拼音的写话形式);三年级的口头表达可让每个学生复述课文的一个片段或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和见解,书面表达可让每个学生写一段话,把自己最想说的话写出来;4至6年级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练习的要求应当逐年提高,操练的形式应更加多样。三是要指导学生熟读所学课文,紧抓语言积累。学生学完一篇精读课文时,必须达到读熟的程度,在此基础上再抓背诵(或背诵全文,或背诵几段,应酌情而定)。

上述的精读课的教学模式(结构、环节、步骤)只是一个基本的教学思路,不是刻板机械的教学流程;教师在具体实施时,教学步骤应根据课文的不同及学情的异动而发生相应的变化。比如,学习内容浅显的课文,可将“深层体悟”与“深入感悟”合二为一;又如,学生深入感悟《荷花》一文时,可参照作者的思路,采取“闻荷香——看荷花——赏荷花——迷荷花”的顺序来学习。

3.略读课教学

(1)特征及任务:略读课文的学习目标,应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活动,达到①粗知大意——这篇课文讲的是这么一些人和事;②增广见闻——世上竟有(今天知道了)这样的情和景;③有所感悟——我们可以这么做(我有了感受、启迪、醒悟)。这是略读课文教学最基本的要求。

(2)教学策略:

①自读自悟。

略读课文的教学,在课堂教学策略的运用上,首先要以学生为主,以自读自悟、合作学习为主,突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切实让学生自读自悟,把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读书方法应用于阅读实践;教师只对学习进行组织以及点到为止的引导。

助学式教学。一是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二是引导学生把准课文重难点,分清轻重,感悟要有一定的深度;三是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激活思维,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四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强化个性感受。

自助式学习。引导学生对照“阅读提示”进行自读自悟与合作学习:一是自主阅读。允许学生自主读书——或朗读,或默读,或高声诵读,或轻声低吟,或就精彩片断反复品读,或对部分描述扫视而过,让学生按自己的阅读习惯,选择自己合适的方式,自己运用工具书,自己批注抄录,用自己的学习方法读懂课文;允许学生自由讨论——或自问自答、或与同桌交流,或以小组讨论,或离开座位和自己喜欢的同学组合。

二是自我感悟。对课文内容的感知和思想感情的体会,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允许有自己独特的主张,允许有程度的差别,有多少收获就算多少,只要是出自真性情的,就值得肯定。

自行实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语文实践,根据自己的条件和可能,做课前预习、查阅资料、摘录笔记、抒发感受……

②精略交互。

略读课文的教学,在课堂教学策略的运用上,还要注意以略读为主,在略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对“阅读提示”以及学生特别关注的重点、难点、焦点进行比较深入地精读与探究,余者必须作略读处理,做到精读与略读交互,整体感知与重点感悟交融。

整体感知求“略”。对课文的内容、词句、结构、表达方法,在整体感知的阶段,力求放开,从略处理。只求尽量快地尽量多地略读浏览,搜集信息,多角度、多方位地粗知文章大意,对全文形成一个比较粗略的整体认识。

重点感悟求“精”。在略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对课文特别是“阅读提示”所要求的重点进行探究时要采用精读方法,通过小组学习,通过研读形式,进行比较集中深入的感悟。重点精读的内容不求多,每课适宜一二个;时间比例不宜大,一节课把握在十五分钟左右。

③内引外连。

略读课文的教学,在课堂教学策略的运用上,还要注意以一篇带多篇,以一点带一片,注意以教材为拓展点,内引外连,进行课前、课中、课后拓展阅读等语文课外综合性学习与实践。

比较式教学。即凭借“阅读提示”,引导学生对本组或本册的教材进行优化整合,通过类比,把相关的教材在内容、结构及写法等方面进行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学习新知,这样既事半功倍,又能提高鉴赏能力。这种方法可以是图表式的,从教材的写作背景、主要情节、思想感情,表现手法以及语文实践等方面进行排列、对照、辨别。

引伸式教学。即以课文内容为引线,课前,引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课中,在粗知文本大意后,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焦点,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自由开掘,内引外连,由此及彼,放飞想象的翅膀,引发对相关的人、事、景、物的联想,升华独特的情感体验和阅读感受;课后,抓住有关内容,或作者,或人物,或事情,或景物,或思想,或道理,进行拓展延伸,让略读课文的学习做到略而不简,教略学丰。

【案例】

几种阅读教学模式

(1)“情境朗读”模式

〖模式定义〗

“情境朗读”模式是在学生进入并体验教师创设的各种情境的基础上,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基本方法,着重培养学生情感体验、朗读能力的阅读教学模式。

〖操作程序〗

创设情境理解感受朗读再现感情朗读

〖适用范围〗

这一模式适用于各个年级的学生;适用于描写优美景色的散文,如《索溪峪的野》、《桥》等。

〖教学策略〗

①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手段创设情境,并要用充满感情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情感,促使学生动情、入境。②虽然这一模式以朗读作为主要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但是教学中不能忽视学生对课文语言文字的理解和对作者思想感情的体会;同时,朗读训练要和其他语文训练(如理解重点词语、品味优美语句、仿写片段等)综合运用,避免“一读到底”的呆板模式。

(2)“自主选择”模式

〖模式定义〗

“自主选择”模式是以尊重并发挥学生不同的个性特长和学习风格、方法为目的,以学生自主、选择为主要特征的阅读教学模式。

〖操作程序〗

自定目标自选方法自读评议自我评价

〖适用范围〗

这一模式适用于已经初步具备自学能力、掌握自学方法的中高年级学生;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课文。

〖教学策略〗

①教师要在学生自学的各个环节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不要放弃教师的“主导”作用。②在“自选方法”这一环节,教师可提供一些具体的学习方法供学生选择,如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含义、有感情地朗读、小组合作研究、根据课文后的习题独立学习等。

(3)“探究讨论”模式

〖模式定义〗

“探究讨论”模式是以问题为主线,以学生探究、讨论为主要过程的旨在培养学生大胆质疑、主动探究精神和合作讨论、语言表达能力的阅读教学模式。

〖操作程序〗

确定问题细读深思合作探究讨论汇报

〖适用范围〗

这一模式适用中高年级学生;适用于说明深刻道理、人物性格比较复杂或能够引起某些思考、争议的课文,如《争画》、《战象》等。

〖教学策略〗

①教师要在让学生充分质疑、发表意见的基础上,与学生共同确定探究讨论的问题,问题要具有研究讨论的价值。②在学生讨论、发表意见时,教师要让学生注意倾听,尊重并善于吸纳不同的意见,讨论要以理服人。③对于某些有分歧但并非错误的观点,教师不要急于作出结论,可以适当存疑;尤其对于有创见的观点、想法,教师要及时予以充分肯定。

(4)“角色体验”模式

〖模式定义〗

“角色体验”模式是以学生对课文中人物(动物)的感受和体验为基础,通过充满情趣的角色体验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同时发展学生语言的阅读教学模式。

〖操作程序〗

感知故事深入体会感情朗读角色表演

〖适用范围〗

这一模式适用低年级学生;适用于故事性、趣味性强的寓言故事或其他适于分角色表演的课文,如《小蝌蚪找妈妈》、《狐狸和乌鸦》等。

〖教学策略〗

①教师要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理解、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再进行分角色表演,要避免课文还没有读通顺、读流利就急于让学生表演的现象。②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重点词语、句子的含义,以加深对故事中人物的认识;可适当进行一些词语比较、复述、背诵等其他语文训练。③表演不要占用太多的时间,一般应控制在10分钟之内。

(5)“言语学习”模式

〖模式定义〗

“言语学习”模式是以引导学生从感知言语表达形式入手,领悟言语表达的精妙,学生在言语积累、言语运用的语言实践中培养语感的阅读教学模式。

〖操作程序〗

感受言语领悟言语积累言语运用言语

〖适用范围〗

美眉 14:26:03

这一模式适用于各年级学生;适用于文字优美、语言运用精妙、语言形式特点突出的课文。

〖教学策略〗

①教师要运用多种有效方法帮助学生通过“感受—领悟—积累—运用”的过程,习得和积淀语感。②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潜心读课文,珍视学生对课文语言的独特感受和体会。③可以运用摘抄、背诵、听记等方法,依靠文字、画面、情景、事件等的有机结合积累言语;重视言语的迁移运用,可以安排仿写片段等环节习得言语表达经验。

(四)口语交际教学

(1)指导学生“乐于写”的基本策略——激发习作兴趣。

①创设情境法。在习作指导中,教师精心创设的情境,不仅能使学生感到有话可写,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找到需要表达的内容,而且能激发起学生浓厚的习作兴趣、调动起学生强烈的习作欲望。,让他们积累丰富的习作素材,为具体习作训练奠定基础。创设习作情境的具体方式很多,除具体实物外,还可运用图片、电教媒体、表演等方式设置情境。

②语言诱导法。教师入情入境的语言诱导就是一种极有效的方法,往往能沟通学生的心灵,激发他们创的习作欲望,活跃习作的形成。

③自主拟题法。写作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学生对习作不能产生需要、缺乏兴趣,就很难写好作文。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无论写什么文章,只要而且必须如平常写信给朋友一样,老实倾诉胸中的积蓄。”如何才能使学生对命题产生真情实感、对习作发生浓厚兴趣呢?一个很有效的办法就是把习作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主命题,写自己有真情实感、饶有兴趣的内容。比如,教师想训练学生状物绘景的习作能力,就不必给学生框定“春天”还是“秋天”“冬天”,而要放开手脚让学生自己去写、去倾诉胸中的积蓄,这样学生一定会写出自己有体验、有感悟的物和景来。即使是命题习作,教师在指导时要坚持民主、开放的原则,可提供一系列命题让学生自主选定。一般来说,学生“自主拟题”能力的形式需要经历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在开始阶段,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从交流习作素材入手,引导学生从自己积累到的习作素材中拟定习作题目,然后组织学生评比,看谁拟定的习作题目新颖有趣,让学生从中初步掌握拟题的基本方法,并且在平时的习作指导中坚持引领学生自拟题目,逐步提高学生自主拟题习作的能力。

④合作习作法。就是改学生习惯于独立习作为学生集体或相互交流式的习作,使学生在习作中互相激发思维、激发兴趣,既有利于吸收对习作的长处,又使每个学生的习作增加了更多读者。合作习作的形式一般有三种:一是笔友。笔友可以是同校同学、外校朋友,也可以是老师或社会中其也文学名人、爱好者,其中以校外的同龄笔友为首选。笔友之间除相互欣赏作品外,还可通过写信、发送电子邮件等形式告诉对方本地的风土人情以及自己的所见所闻。引导学生坚持这样做,既有利于克服学生习作不看对象的毛病,又有利于使学生更好地看到习作的价值与功能,增强习作的动机,激发习作兴趣。二是习作小组。就是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将班上学生每2至4人组成一个习作小组,并引导他们在课外就某个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等开展调查、实验、查阅图书资料等活动,并在分别习作的基础上合作讨论修改、相互欣赏激励。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和投入感,而且有利于使优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并接纳别人的意见,使差生也有发表意见的机会且有所提高。习作小组成员可由学生自己确定,但教师要加强指导,注意不同基础、不同性格类型学生的合理搭配。三是“作者—编辑—读者”群体。就是根据学生的习作能力和兴趣爱好等情况,将班上学生分成三个小组,并指导学生在课余一人任作者、一人任编辑、一人任读者,作者习作、编辑修改(有时可提出意见请作者先行修改)、读者讲讲读后的感想、学到什么习作方法及进一步的修改意见。三人的职责要轮流交换,使学生获得不同的感受,增强不同角色的责任意识和对习作的趣味性。

⑤品尝成功法。研究表明,“出于能获得荣誉和利益的喜悦”是诱发习作动机的重要心理因素之一。一是对习作采取评赏性的评改方法。就是教师首先要当好学生习作的忠实读者,从批评的取向改为欣赏的取向,使评语、评分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习作动机。比如,对学生的习作评语要具体,有鼓励性、建议性,使学生既看到自己的进步,又知道存在什么问题及怎样修改(一位教师对学生的游记习作评语:“你写了许多令人感兴趣的东西,如能按一定的顺序写,大家一定可以更快更省力地分享你的旅行快东,你可否试试?”);又如,对学生平时习作给分,不能用习作的所有“尺子”来衡量,对那些尽管还有某些不足但已基本达到本次训练目标或有鲜明个性创意的习作,都应给高分甚至满分。同时还要注意因人而异、分别对等。对“低”、“中”者应多“寻宝”少“挑刺”,重在使他们看到希望、激发内在动力,切忌一棍子打死;对“高”者在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一定要指出不足,以防止骄傲情绪滋生。值得注意的是,讲评习作宜多“纵比”(学生现在跟以前比),少用“横比”(同学跟同学比)。这有利于提高学生习作兴趣、激发潜在习作激情。二是组织广泛的作品交流活动。世界上几乎没有不为传播而写的文章。学生把习作读给同学、老师听或拿给伙伴、家长看,还可以张贴在“习作园地”里展览,甚至可以出版作文集,这些都是传播方式。因此,教师要尽力创造条件让学生的习作得以广泛地传播交流,这十分有利于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快乐、增强习作的兴趣。

(2)指导学生“有写的”基本策略——积累习作素材。

①观察积累法。要从激发学生“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出发,着力于引导学生观察积累,使万事万物汇入学生笔尖。一是引导学生积累观察到的景与物,做到胸中有物脑中有景。引导学生观察的景和物要丰富多彩:时圆时缺的月亮、东升西落的太阳、电闪雷鸣的夏夜、白雪皑皑的大地、万木争秀的群山、热闹非凡的市景、安适静谧的公园、小巧玲珑的玩具……都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积累;引导学生观察景和物要目的明确,教师在组织观察活动之前,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提出明确的观察目的、要求和重点,比如引导学生观察某种动物,可重点观察它的毛色、姿态、叫声、动作等,以固定观察方向,防止非定向活动,避免观察的随意性,提高观察积累的效率。二是引导学生积累观察到的人与事,并且赋予其人其事以灵动。写人写事是学生习作最基本的内容,可往往也成为他们最厌倦的任务,常常是写人无个性、记事不具体、缺乏时代气息。正所谓“画鬼容易画犬难”。这是因为学生缺乏留心观察周围人和事的意识和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引导学生以社会为背景去观察、发现积累周围美好的、具有特色的人和事。如观察乡村、街道的重大建设与细微变化,留心学校、家庭、社区中一些学习、生活、活动设施的添置;观察民警指挥交通、退休老工人维持社会秩序、医生热情为病人治疗、营业员服务周到、教师关心热爱学生、爷爷奶奶勤劳检朴、叔叔阿姨尊老爱幼、同学之间友爱帮助等,帮助他们在细微之处见伟大、在平凡中找奇迹。无论是引导学生观察景与物,还是人与事,都要注重培养他们记观察笔记的习惯和能力,并经常组织学生交换浏览,使观察积累的万事万物能信手拈来、汇入笔尖、融进习作之中。

②活动积累法。教师有目的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开展或参与各种活动,提供亲自感受现实生活的机会,不仅有利于学生积累真实、生动、典型的习作素材,而且还有利于他们在体验情感、提升认识的过程中深化习作主题,写出富有生活气息和鲜明个性特征的习作来。如组织学生支农体验劳作之苦,到工厂、企业听老板们的创业史以体验创业的艰辛等;体现校园文化特色、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内竞赛活动,如各种名目的赛诗会、朗诵会、歌手比赛、放风筝比赛等),又要注重把组织开展活动积累习作素材与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进行习作序列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使积累自然而然成为习作素材的活水之源并汇入学生笔尖。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中,感受了事情的经过、了解了基本的事实,学到了鲜活的语言,就会有东西可写,有感而发。

③阅读积累法。一是突出阅读积累的经典性,为学生奠定丰厚的文化底蕴。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名著,让学生形象而具体地了解文学,感受情怀,吸收经典,为雪白的童心倾注绚丽的色彩。二是体现阅读积累的广泛性,让学生博采众长丰富文化知识。现代社会的书籍和网络信息多如牛毛,我们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利用多渠道广泛地阅读书报杂志、电子书籍,看一些好的电影和电视节目等,尽量做到博采素材;一方面要教学生如何去读,让他们能巧妙运用选读、速读、精读、批注、笔记等方法。比如,针对学生阅读课外书、阅读网上信息,大多是“用眼睛”去阅读而印象不深刻的情况,教师可要求学生把书中的人物或情节概括地写下来,对好词佳句、优美段落,特别是古诗词、名言警句、谚语格言之类的语言精华,应要求学生反复记诵、灵活运用。这样的阅读积累,足以开拓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陶冶情操,让学生从中获取丰富多彩的习作素材,为他们妙笔生奇花、佳作放异彩奠定坚实基础。

(3)指导学生“写得来”的基本策略——增强习作能力。

①突出重点法。文章是一个由诸多因素构成的综合体,习作需要多方面的修养历练和持之以恒的实践锻炼。因此,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必须从整体着眼、局部着手,做到每个学段、每个学年、每个学期、每一次习作教学都有所侧重,逐步提高学生习作能力,切不可“贪大求全、眉毛胡子一把抓”。比如,我们可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的年龄特征和《新课标》确立的不同学段的习作教学目标来确定各学段不同的习作训练形式与能力训练重点:低年级(第一学段)是儿童想象活动的“敏感期”,最佳的习作训练形式是创造型的想象性写话和童话体写话(如根据故事开头说写童话、听音响编写童话、童话续编、命题编写童话),重点是培养学生有意地重现表象的能力,增强学生想象的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中年级(第二学段)是儿童观察的活动的“敏感期”,观察能力迅速发展,特别是观察的目的性、持续性、细微性和概括性显著提高,因此最佳的习作训练形式是观察作文(素描作文,如自然景物、小动物、人物动作、人物外貌、人物对话和周围环境素描等),重点是让学生获得丰富而鲜明的感性表象,帮助他们从五光十色的感性表象中“筛选”出典型的表象,并让他们通过想象生动地表现典型表象,即培养观察的目的性、条理性和典型性,形成典型表象的能力;高年级(第三阶段)是儿童抽象概念思维进入“敏感期”的阶段,其习作训练形式应该从观察习作转向有明确交际目的实用型习作(包括纪实习作和想象习作,如暑期生活交流、学写生活随记、学写读后感、学写导游词等),以培养学生归纳推理、演绎推理和发散性思维能力,增强学生思维的针对性、逻辑性、灵活性和独创性。每次习作指导都要从整体出发,把握教学重心,制定本次习作的教学目标,进行一两项习作能力的强化和训练,这比面面俱到、浅尝辄止的教学效果要好得多。比如,人教版第七册第三单元要求“写一处秋天的景色”,这对四年级学生来说,学写景物还是有较大难度的,应该属于初步练习阶段。所以,本次习作教学的重点目标应该定为“指导学生按一定顺序描写景物”,至于材料选择、富有感情、主题突出、语言形象生动之类的要求就暂别理会了,留待以后再训练。这样,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如选择最能反映景物特征的重点部分,从色彩、形状等方面写出景物特点等,并在这一过程中渗透观察景物的方法指导。这样有所为有所不为,就能保证习作教学目标集中、重点突出、训练扎实、收到实效。

②系列练笔法。就是根据习作教学的目标,结合班上学生实际,开辟多个系列的习作训练途径,引领学生多练笔,在实践中增强习作能力、领悟习作方法。主要训练序列:一是课文类系列练笔,包括利用课文中的插图培养学生观察、想象等习作的基本能力;利用课文编排进行仿写(从仿写句子、仿写片断到仿写全文);借助不同文体进行改写(常见的改写方式有古诗词特别是具有童趣的情景诗的改写、现代诗与记叙文和童话等文体的互换);利用课后、学习园地或语文大地中的词语编写故事等等。二是非语文学科类系列练笔,如品德与社会涉及的古今中外、天涯海角、美丑是非,数学的解题思路,美术的欣赏与创作,音乐的想象和歌唱,都可以作为练笔的好题材。三是影视类系列练笔,主要根据学生观看影视节目的感想和节目的思想内容展开。四是节日类系列练笔,主要围绕“儿童节”、“教师节”、“国庆节”、“植树节”、“母亲节”等一年四季中众多的节日、纪念日进行。五是游览参观类系列练笔,主要是根据春游、秋游、参观各种展览等活动的需要和过程展开,比如指导学生做计划、提方案、写总结或与有关部门展开书面联络等。六是时事类系列练笔,主要是围绕国际国内、家乡校园的大事、新事展开,教师可组织举办“课前五分钟新闻”、“一周国国内要闻荟萃”或组织小记者到校内外调查采访等活动,为学生提供素材。七是随想随写比赛类系列练笔,主要是根据师生一时的兴致展开,学生思维的融角可以延伸到无限广阔的空间,练笔效果极佳。

③仿中学写法。模仿是儿童的一种心理特性,也是他们习作起步的重要台阶。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读写结合、相似迁移”这条快捷途径,通过向学生提供好的范文引导模仿,让他们在模仿活动中渐渐消化吸收,成为其习作构思时受到启发的“原型”。模仿的对象除教材中的范文外,还要有目的地从课外读物中选择好的范文让儿童“临摹”,甚至可以把教师的“下水”文或班上学生的优秀习作当“范文”,因为“身边的榜样”学生更感亲切、乐于学习。但“读写结合、相似迁移”的方法主要适用于处于习作起步阶段的中低年级或开始进行某种文体的训练之时,因为长期简单模仿、机械照搬会限制学生思维发展,过分的循规蹈矩还会使习作陷入模式化的怪圈。因此,要在指导学生“读写结合、模仿习作”的基础上,把引领的侧重点放在方法习得、思路拓展上,给予学生多方面自由选择创新的机会。引导学生仿中学写、仿中创新的策略:一是提供多篇范文,启发学生“同中求异”,将阅读心得与平常积累的素材相结合,找到能切合自身经历的感受点,学立意、学结构、学选材,在“范文”的启发下写自己的东西。二是“先死后活”,就是先帮助学生领会范文的总体思路,然后运用这个思路习作。如写记叙文应按顺序写;写介绍动物的文章要抓外型特点和生活习性写;写游记要按一定顺序把游览的过程和所看到的景物有选择有重点地写下来;写参观记最重要的是按时间的顺序和地点的转移,将参观时所见所闻有选择、有详有略地具体地写出来,既要写人物的活动又要进行景物的描写,把参加过程(动态)和看到的景物(静态)写清楚……这些就是总体思路,是“死”的东西,应巩固掌握并灵活运用。三是先指导学生写“放胆文”,以活跃文思、自主建构,再引导学生在文中找出其“个性”与“共性”并与范文对比,使他们既能在“放胆”中获得习作的自由,又能在“小心”习作(与范文比照)中掌握习作的基本规则,促使创新习作能力的显著提高。

④情境自悟法。古代文论有“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之说。这告诉我们,习作教学要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引导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自主感悟习作方法,并依照自主感悟而来的方法自我撰文、自扬情愫、自抒心声。比如,一位教师指导学生写关于春游的话题习作,他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写,而是营造了这样的情境:“春光明媚,乌语花香,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此刻你们心里最期待的是什么?”“春游!”异口同声。“这……安全问题,再说我们的学习也不能耽误,因此我建议,取消这次活动。”教师的态度似乎有些“暖昧”。“为什么不让我们去?”“为什么不答应?”“其他班都去!”……教室里群情激愤、吵吵嚷嚷,有站起来的,有敲打桌子的,也有趴在桌子上直生闷气的……教师调整着学生的情绪。班长站了起来,大有为民请命之势:“我想问老师,为什么不让我们去?”“我也想知道,为什么你们要去?”教师巧妙地将话题引入正题,大家陷入了沉默。“你们也许不愿意明说,那大家把自己的理由写出来吧!”教师接着在黑板上写上“我们为什么要春游”几个大字,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愿望、不吐不快的激情,写下情感激荡、情理并茂、风格各异的习作。同学们在情境的激发和诱导下自悟了多种写法:有的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法:“我理解你的心情,你是为我们好,是想让我们在学习上有所长进。可是你作为一个老师,不理解学生的心情,一味地强调学习。你经常告诫我们要有张有弛、劳逸结合。我们把拳头收回来是为了更好地打出去,我们蹲下来是为了跳得更高……”;有的采用“有理有据、反将一军”的写法:“我们学过许多游览山水的文章,《青海湖,梦幻般的湖》让我们体验‘景’趣,《题西林壁》让我们明白‘志’趣,《索溪峪的‘野’》让我们感受到了‘野’趣,这次的春游一定有我们的‘情’趣,在领略祖国大好河山中陶冶我们的情操、培养我们热爱祖国的情怀,这老师不会反对吧!”……由此可见,精心创设习作情境,诱导学生自悟习作方法,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⑤命题促写法。习作命题就是一个刺激物,如果太难,90%的学生不能调集心中积累的信息来解题;或者太容易,90%的学生不用动脑筋就轻而易举完成了,都不符合“发展性教学”原则,当然也不利于学生习作能力的发展和习作方法技能的获得。根据信息(学生已有积累)与习作命题平衡的规律,成功的习作命题既要尽量满足学生的信息积累,也要有一定的难度进而促使学生创造条件解题,这样才能进入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的习作动机、促进其习作能力的发展。那么,怎样切合信息资源进行习作命题、保持信息与命题的基本平衡呢?一是切合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命题法。教师从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等实际出发进行习作命题,引导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有利于充分调动他们习作的积极性、发展他们的习作能力。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凡是贤明的国文教师,他出的题目应当不超出学生的经验范围,他应当站在学生的立脚点上替学生设想,什么材料是学生经验范围的,是学生所能写的、所要写的,经过选择才定下题目来。”中小学生的生活面虽然比成人要狭窄些,但他们有自己的生活面,大有文章可作。比如,上课听功课,随时有新的意想、新的发现,可命题习作;下了课,去运动、去游戏,谁的技术怎样,什么事情的兴趣怎样,可命题习作;读名人的传记,看了受了感动,或看了有意味的小说,起了想象,可以命题习作;自然科学的实验和观察、校内的各种集会活动和校外的参观考察等,都可以命题习作。所以,要使习作命题切合学生平日的学习、生活、思想实际,教师必须经常注重观察了解学生平时干些什么、玩些什么、想些什么……这样出题就有了考虑的范围。二是切合学生的实践活动命题法。这是指教师通过有目的的组织一定的活动,让学生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动脑、动口、动手,进入到生动丰富的场景中去感受生活,然后命题让学生再现场面、抒发感情。比如,组织学生在参与公益劳动或家务中体验劳动的艰辛与快乐,并命题习作;还可组织学生在考察家乡或周边的环境变化中懂得保护环境的意义、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并命题习作……由于每个学生都参与了、都实实在在地去做了,都有亲身的感受和体验,所以习作命题与信息之间的联系就十分紧密,学生动笔就容易多了。三是切合学生的阅读活动命题法。学生几乎天天都在进行阅读活动,切合学生的课内外阅读活动命题,就是把学生在课内外阅读的文章当成重要的信息诱因,并以此作为习作命题的依据,引领学生从模仿走向创新。比如,根据学生课内外阅读文章或书籍的标题形式、故事情节、思想内容、艺术技巧等,命题让学生仿作(如仿观察、仿方位、仿思想、仿结构、仿语言等)、改作(如改写、缩写、扩写等)、述感(如写读书笔记、读后感等)、补充(就是命题对“文本”留下的很多“未定点”和意义空白进行填补、充实等)、移用(就是把课文的精彩词句、故事等用到自己的习作中)来、评论(就是命题引导学生评论课文中的某个人物、事件、思想、写成技巧等,写成短评)。遵循习作命题与信息平衡的规律,并不是主张习作教学停滞于学生已有的信息积累的范围内,而是要求习作命题要随着学生信息图式的变化而变化,或者让学生带着一个较高难度的习作命题去收集资料,写出具有一定研究性的习作来,这极有利于学生习作能力的发展。

(五)综合性学习教学

(1)主题选定策略。

①从语文课堂学习中发现主题。

课堂拓展式。语文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富有启迪性,可以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浓厚兴趣。教师可以结合教学,抓住机会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促进语文知识、能力的运用和提高。

【案例】

学习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一》与《秋天的图画》一组内容,在多彩秋天的熏陶感染下,学生们非常激动,纷纷表示想到大自然中去接触感受一下生活中的秋天,看看生活中的秋天是什么样子的。看到学生们热情高涨的样子,教师顺势布置了“寻找秋天”的活动任务,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用图画和照片把自己找到的秋天记录下来,并准备开展一个交流会。在交流会上,教师先请学生根据自己准备的图画和照片,用一句话说说找到的秋天。然后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协商,互相合作,把图画和照片进行归类,贴成美丽的“秋天风景图”,最后再请小组代表用几句话介绍贴图的内容。

二度开发式。语文教材集中体现了编者的意图,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材料。但是,教材只是教材,教材不能等同于教学内容,也不能自动地转化成为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中还需要对教材加工处理,进行二度开发,使之适合教学的需要。语文教材的二度开发给综合性学习创造了条件和机会。

参考文献:

[1] 《教科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特点简介 》---作者:唐宏建

[2] 《教育理论与实践》作者:曾琦

上一篇:圣诞节作文范文 下一篇:描写春天景色的诗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