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团建的活动范文

时间:2023-12-13 14:31:12

适合团建的活动

适合团建的活动篇1

一、我厂团组织建设的成功做法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们以党建带团建为根本,坚持从严治团,抓好基层团组织建设。一是根据工厂组织机构调整及团支部人员的流动情况,对部份团支部及时进行了组织更名和调整设置,坚持做好团支部改选工作。二是着眼团支部建设,坚持开展了创建“五四红旗团(总)支部”活动,评选表彰了21个“五四红旗团(总)支部”。三是按照《共青团工作标准》,加大基层团组织的考核力度,做好支部建设情况的跟踪反馈,定期开展团内交叉检查,促进支部的平衡协调发展。四是切实做好了“双推”工作,认真抓好优秀团员的培养、考察、推荐工作。五是通过开展重温入团誓词、新团员入团宣誓等活动,定期做好团员评议和团籍注册工作,加强团员意识和团纪观念教育。六是坚持抓好团干部的素质培养,定期进行团干培训。七是广泛开展适合青年特点的文体活动,丰富组织生活,增强组织的生机和活力。

通过本次深入调查了解,综合平时跟踪掌握的信息,可以反映出工厂团组织建设整体情况较好。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企业改革改制的稳步推进,也凸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有:

问题之1、团组织工作空间缩小。一是团组织机构锐减。随着主辅分离的推进,辅业单位相继改制分离,其团组织也相应转交地方管理,工厂团的组织体系将发生相当大的变动。明年辅业单位改制分离工作完成后,团(总)支部将由原来的30个减至20个。20个支部再根据团员数量作相应整合后,将只剩下10来个支部。二是团干部工作热情呈下降趋势。主要是因为团干部成长渠道不畅,受工厂精减机构、压缩编制的影响,团干部转向、提干都受到很多制约。再就是因为受功利主义等思想的影响和经济利益的驱动,许多团干部普遍认为“干团的工作没有好处”,付出的和得到的不对等,奉献意识不强。同时也有团委自身工作不到位的原因,尤其是基层团干部的选拔机制不能很好地适应形势要求,团干部交流互动机制不健全,团干部培训没有做到长期性,团干部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与共青团事业发展有脱节现象。三是团员的组织意识呈淡薄趋势。团组织是一个群众组织,没有法律约束性,很难为广大团员带来眼前的物质利益,再加上市场经济的冲击、企业改革的深入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思想在他们中间占据了很大的份额,团员对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持消极态度者居多,很多团员只认眼前利益和个人利益,集体意识和大局意识相对淡薄。

问题之2、团员队伍急剧萎缩。近几年来工厂新招员工不多,全厂35岁以下青工有1472人,其中28岁以下团员青年404人(含党员57人、青年29人、在册缴纳团费的团员318人),404人中,84年1人、83年3人、82年26人、81年42人、80年43人、79年81人、78年90人、77年128人,每年充实到团组织的优秀青年只有为数甚少的退伍分配、院校毕业生进厂的新员工。如果剔除改制单位的近100人,整个队伍将缩减得更厉害。

问题之3、团员青年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高。社会的迅速发展和市场各类活动的多元化,更能吸引年轻人的眼球,很多年轻人已经不愿意局限于厂内开展的活动,外面生活的丰富多彩更具有诱惑力。很多年轻人通过参与社会活动,自我意识更强、自主意识更强,认为“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集体活动麻烦”,“做自己的事,灵活自由”,我们的工作很难迎合年轻人的口味。归结到团组织本身原因,主要表现在:开展的活动没有完全适应青年需求;有的活动形式很好,策划也不错,但开展不持久,没有深入人心;有的活动过于复杂化,形式多于内容;“静”的活动与“动”的活动开展不协调,不适合青年活跃好动、争强好胜的普遍特点。

二、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的措施

1、明确目标,加强指导,提供工作依据。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化和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完善,共青团的工作必须与时俱进,理顺新的思路,明确新的目标。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建带团建,坚持服务青年成长成才、服务生产经营的宗旨,坚持与工厂改革发展相适应的原则,确定工作思路。要从社会、企业、工厂三个角度,给共青团工作定位。以建立创新型、服务型、学习型“三型组织”为总体目标,根据实际建立科学的目标体系,给基层团组织开展工作提供目标依据。要充分利用工厂的信息载体,建立信息工作体系。加强基层团组织的信息反馈,及时掌握工作动态,有针对性地指导团组织的日常工作。加强团的工作调研,了解工作情况,分析工作问题,为进一步开展好工作提供依据。

2、把握特点,灵活设置,增强组织活力。在巩固现有团组织的基础上,要适应体制改革的新变化,按照主辅分离后企业生产要素重新组合的要求,科学设置团组织。主辅分离后,一方面要完善组织体系,建立静态组织模式,设立好“固定型”基层团组织。根据各单位团员青年的分布情况,依托行政组织,在相应的党组织下建立团组织。另一方面,根据团员青年的工作生活特点设置团组织,建立动态组织模式,设立“灵活型”团组织。一是根据青年的岗位性质建立团组织。二是根据青年的兴趣爱好建立团组织。三是根据团员青年的年龄层次建立团组织。四是按照团员青年的籍贯建立团组织。五是根据重点工作项目建立团组织。六是按照居住地点建立团组织。通过建立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团建模式,更好地把握工厂工作中心和青年特点,为发挥团组织服务功能,满足工厂和青年的需求,打好组织基础。

3、完善机制,改进方法,提高工作水平。要适应团员青年需求多样化的趋势,努力创新和完善面向团员青年、具有共青团特点、开放互动的运行机制,改进让青年乐于接受的、富有实效的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水平。

首先,在完善工作机制上下功夫。一是坚持和改善日常工作制度,以求真务实的精神,突出实效的原则,简化日常工作程序,建立动态性的软件台帐,避免走形式、搞应付。二是要健全团内民主制度。在传统的团内民主方式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公示机制,调动团员青年参与组织生活的积极性。三是创新团内管理模式。把现代管理知识借鉴到团的管理中来,大力推行项目化运作和目标管理,引用营销管理模式和品牌管理理念,促进团的工作有效发展。四是完善团内激励机制。要大力开展团内个人和集体的竞赛活动,如创建“五四红旗团(总)支部”、争当“优秀团员(干)、”“十佳青年”等五四表彰活动。根据各基层组织的特点完善竞赛办法和充实考评内容,将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紧紧结合起来,增强活动的内在动力。

其次,在改进工作方法上下功夫。一是改进和丰富服务手段,积极探索途径、拓宽渠道、丰富手段,努力实现服务形式的多样化。二是要寻找新的载体,在工作中和青年中寻找开展工作的最佳结合点。三是要拓展领域,由八小时之内向八小时之外转变,努力增大共青团工作的触角和范围。四是在活动组织上,工作时间内要突出引导青年立足岗位,建功成才。工作之余,要从大型集中向小型、多样、业余自愿转变开展活动。

4、加强教育,以人为本,提高队伍素质。不断提高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要以人为本,坚持不懈地抓好团员青年的教育和团干部的培训,提高青年队伍的整体素质。一是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创新团干部的岗位设置,合理配备团干部。根据兼职团干多的特点,努力争取党政的支持,积极采取激励措施,为团干部岗位创造更好的工作条件。兼职团干虽然从事团的工作时间和精力都相对专职团干减少,但是并不代表兼职团干工作干不好。如果掌握兼职团干部的特点,找准加强这支团干部队伍建设的切入点,采取有效措施,同样能发挥出与专职团干一样的作用。兼职团干既具有本职岗位的工作能力,也在团干岗位接受锻炼,今后转岗顺利,也是团的组织建设的一大优势。要持之以恒地抓好团干部的培训。根据团干部的素质结构和工作要求,采取自学、交流、讲座、参观等多种形式长期抓好培训工作。二是加强团员队伍教育和管理力度,增强团员意识和先进性。在坚持“”制度的基础上,改进思想教育方式,保证教育效果。丰富团日活动内容和规范团的活动仪式,吸引团员积极参与。根据团员岗位流动频繁的实际,建立团员交叉管理制度。发挥共青团的组织优势,推行“推优”公示制,进一步做好“双推”工作。三是要掌握团员队伍的特点,开发人力资源。主辅分离后,团员队伍中一线员工、退伍分配和院校毕业进厂员工比例大,要掌握这些团员的特点,分类抓好教育和管理,充分发挥好他们的优长和潜力,努力建立一支有特色的团队。院校毕业生,他们都是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都接受过正规院校的系统教育,综合素质较高。退伍军人经过部队的严格磨练,到了工业战线,他们身上的艰苦奋斗、不畏艰难、敢打敢拼的军人风采,没有褪色。他们身上的军营文化气息,没有消失。团员队伍中这两类人员,是十分有价值的人力资源,这对加强团员队伍建设和带动青年成长成才,将起到积极作用。同时,50.26%的团员在一线岗位,为紧贴一线生产开展好团的工作,发挥团员生力军作用,提供了人力资源保证。

适合团建的活动篇2

【关键词】国企;共青团;工作创新

一、提高认识,增强做好新形势下企业共青团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加强团建创新是团结带领广大青年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时代重任的必然要求。党的十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发出了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时代号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共青团要牢牢把握党的要求,主动适应时展要求和当代青年特点,切实担负起团结带领广大青年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时代重任。

(二)加强团建创新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企业应对全球化、国际化挑战,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企业竞争力,从单纯做大向做强、做优、做久转变,不仅需要有强有力的领导,而且需要有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因此,加强团建创新,把共青团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创新优势和科学发展优势,对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加强团建创新是促进企业管理创新的必然要求。随着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深化企业改革的进程不断推进,企业越来越重视通过提升管理来促进发展。企业将通过不断深化管理创新,提升快速响应或引领市场需求的能力,不断提升效率和效益。以“服务企业发展、提高经营效益、保证健康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企业党建也在创新提升中不断提高科学化水平。

(四)加强团建创新是推动团组织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企业团组织自身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从组织建设方面来看,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和企业改革的深化,传统的团组织设置模式已不完全符合企业及青年发展要求,随着80-90后的员工占比越来越大,团组织必须主动适应企业发展的新规律,适应青年的新特点,构筑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工作新机制,不断提升团组织在企业改革发展中的贡献力。

二、主动作为,努力提高企业共青团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要引导青年更新观念,主动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企业青年员工的思想引导工作一定要结合企业实际,要针对不同青年群体开展分类引导,要善于把党团组织的“大道理”转化为青年易于接受的“小道理”,转化为符合青年岗位特点的理念。不断增强青年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开拓创新意识,强化团队意识,自觉地在勤奋与创新中提升职业素养。

(二)要带领青年勇担重任,在企业改革发展中发挥生力军作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企业共青团的工作主线,将青年的价值观与企业的经营理念、经营目标融合在一起。结合创新型企业建设,大力开展青年创新创效活动,鼓励青年技能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广泛开展技术改造、技术革新、技术攻关活动,增强企业科技研发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要引导青年积极参与管理创新,广泛开展管理提升实践活动,提高青年对标准化管理的认知,促进青年努力提升岗位素质,严格执行岗位标准。

(三)要创新工作思维,服务青年成长成才。企业团组织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协助开发好青年人力资源,促进青年岗位成长成才。要针对青年学习理论知识的需求、实践锻炼的需求、职业晋升的需求,发挥共青团组织的育人优势。通过十大杰出青年、青年之星等评选活动,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在关注青年个人成长和事业发展的同时,还要注重加强对青年的人文关怀,关心青年的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增强青年对企业的归属感。

三、创新方式,不断扩大企业共青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一)始终坚持党建带团建。团的政治属性决定了团的工作必须坚持党建带团建。党组织是团组织的坚强后盾,把团建纳入党建体系,加强党对团的领导。坚持党建带团建,要求团组织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创造性,借助党建成果推动团的建设,以有为换有位,把企业党政关心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与团组织力所能及的工作相结合,主动寻求党组织的支持,通过党组织为团建创新铺路搭桥。

(二)完善共青团的工作机制。团的制度建设是团组织正常运转的根本保障。要结合企业特点和青年实际,从组织设置、组织生活、团内民主等方面,不断完善团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起基层团建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推动整体联运、层层抓落实,进一步形成组织建设与团的工作整体活跃的良好局面。要完善团内绩效考核机制,按照项目细化、工作量化、结果公开化、考核激励一体化的原则,把团内绩效考核作为推进团的工作的重要手段。

(三)在组织建设上加强覆盖。要根据企业发展实际、青年群体结构及分布变化,及时创新企业团的组织形态,使之与企业改革相适应、与青年需求相适应,努力做到“哪里有团员青年,哪里就有团组织”,实现对最广大青年的覆盖。一是紧跟党走,按照团员青年分布情况,依托党组织建立团组织;二是灵活设置,坚持实事求是、机动灵活的方针,打破团组织服务、联系青年的时间、空间限制,建立团组织片区或协作区,既有利于“强强联合”,又能充分调动基层团组织和广大青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真正启动团组织的自转力和向心力。

(四)紧跟时代节拍创新工作方式。团组织的工作要与党政中心工作紧密结合,与青年的需求紧密结合,与时展节拍紧密结合。要高度重视和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建立网上新型组织联系纽带,通过网络凝聚青年。要加强横向交流,实现资源优化组合,以自己的组织优势、人才优势整合其他部门的财力优势、物力优势,努力达到“双赢”。

(五)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要增强团组织对青年的吸引和凝聚,团干部的个人魅力和对青年的感情很重要,在此基础上,团干部必须有很强的协调能力和综合素质。要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素质优良、作风过硬的团干部队伍。一要加强团干部党性锻炼,不断增强为党做好青年群众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要注重学习实践,注重在实践中学结,不断增强做好共青团工作的本领。三要提高执行力,善于把青年工作与企业的发展结合起来,善于协同性地组织开展团的活动,这样的团工作才能虚工实做、有血有肉。四要转变作风,深入基层、深入青年,锤炼扎实的工作作风,才能成为“忠诚党的事业、热爱团的岗位、竭诚服务青年”的优秀团干部。

适合团建的活动篇3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创新 党建带团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今天,创新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成为各种组织生存、发展的关键。共青团组织是教育和服务青年的组织,要想在新的形势下有新的作为,获得更大的活动和发展空间,就必须在创新中拓展新的天地。观念要创新,方法要创新,管理和运行机制也要创新,可以说创新是共青团跨世纪发展的必由之路。

近两年来,黑龙江省航道局团委,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了团的建设,认真履行了团的职能,本着青春不停步、永远跟党走的原则,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用科学的理论,科学的方法,科学的制度,创新了共青团工作。

1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新共青团组织建设。

团的基层组织是团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团组织的设置,必须适应所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和新的劳动组合方式,与生产建制和青年从业流向变化相适应。我们航道局团委着手于一切从实际出发,对团的组织设置进行大胆的科学的改革和调整,打破地域界限和行政隶属关系,建立起灵活多样、动态开放的组织网络,实现团组织对团员青年的有效覆盖。我们一是通过实施“党建带团建”的战略,切实规范了基层团组织建设。二是加强督促检查力度,提高基层后进团支部的自律性。再次是完善制度建设,使基层团组织工作有章可依。

2 学习科学发展观、创新共青团工作思路。

良好的工作思路是搞好共青团工作的基础,良好的工作思路,能促使共青团工作目标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就象我们的船舶航行需要准确的航标,来指引航向。为此,对每一项团的活动和每一个时期的共青团工作都要结合各种实际情况,创新工作思路,使团的各项工作任务能够按照确定的思路顺利得以实现。

要想创新共青团工作思路,首先必须按照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在服务大局的前提下进行,要正确处理好三个服务的关系,既要考虑国家总体需求,也要考虑社会急需,更要考虑团员青年成长的切身要求。

其次,必须在服务大局和服务社会中实现服务青年的成长成才。把“加强青年思想教育,推进青年群体文化建设,竭诚服务青年”作为共青团工作的思路,深化了“创建青年文明号、争当青年岗位能手、兴趣小组”活动和“基层团建创新计划”,深入推进“三点为重”的教育模式,以团的支部建设作为青年思想凝聚“支撑点”,有效做到青年思想教育工作的重心下移和受众群体的最大普及;努力争做龙江航道承先启后的传承者和美好未来的缔造者。

再次必须服务于行业文化建设,服务于实现高素质青工队伍的建设实现青年成才成长。把“以‘立足新起点,创造新业绩’主题活动为牵引,以行业文化建设为平台,大力推进青年文化建设,争当企业文化建设生力军”为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团组织参与和谐企业创建的有效途径,着力打造青年归属感、荣誉感和责任感,组织开展企业精神、核心价值观等大讨论,寻求航道青年文化发展方向,引导团员青年自觉成为企业文化创建、实践、传播的生力军。开展了发扬“创业、创新,争先、争光”的新时龙江航道精神,来引导青年主动传承龙江航道人艰苦奋斗、敬业奉献的光荣传统,进一步塑造和谐、团结、活力的崭新航道形象。以人文精神培养为核心,以素质拓展为目的,以灵活多样的活动内容来满足青年成长的需要,以服务青年成长来创新工作方法,是共青团工作的新起点,同样也是推动航道实现新跨越的有利保证。

3 学习科学发展观、创新共青团工作内容。

创新共青团工作内容就是要在当今知识不断更新,科技日新月异的新时代,使团的工作更加适应时展,更好地适应青年的需要,实现团结教育青年的目的。

首先是共青团工作服务理念要创新,本着“以服务求活跃,以服务促发展”的原则,巩固“三个竭诚服务”的工作理念,积极做好以“三个竭诚服务、三个帮助”为核心的服务青年工作。基于以上三个服务的工作理念,我们在思想上要继续做好“三个帮助”,即:帮助青年树立崇高理想和坚定的信心;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青年养成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道德准则。

其次是共青团活动方式、方法要创新。我们团委开展了新时期航道精神、核心价值观等教育活动,为了创新行业文化建设新内容,我们在黑龙江航道系统内开展了“2008感动黑龙江航道优秀青年人物、群体评选大会”。通过此次活动的开展,使广大青工能够在心灵深处对行业文化建设产生共鸣,从而形成合力推动航道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为了实现工作内容的创新,针对建团90周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我们开展了“红色五月”系列活动,即:《五月放歌》红歌会、《走进历史、感悟中国》爱国主义教育、《因为有你》青年党员、积极分子交流会、《感恩五月》公益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建团90周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有青年特点,符合青年需要、符合社会要求。

再次是共青团常项工作要创新。我们在深化青年文明号,争当青年岗位能手的创建工作中,制定了考核标准,通过严格的审查、联评选出八届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标兵。以此同时,我们本着丰富载体,增强创建实效性的原则,做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加强工作资源的整合,适时开展了成才杯、建功杯活动。

随着终身学习时代的来临,如何培养学习型青年群体是每个青年工作者都深深思考的问题。针对黑龙江航道青年特点,我们团委把“提高青工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造就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的青工队伍”作为目标任务,积极推进了学习和兴趣小组工作向纵深开展,培育青年树立六种理念:即树立“学习为本”的理念;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树立“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理念;树立“提高学习力”的理念;树立“创新性学习”的理念;树立“团队学习”的理念。我们还建立四种学习机制即:建立层次型学习机构机制,建立成果型学习推广机制,建立奖励机制,建立丰富学习机制。

最后是共青团关注青工身心成长工作要创新。爱心、感恩意识的培养提高是社会文明的发展进步,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关注青工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为了提高航道青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服务社会意识,我们团委开展了“绿丝带”航道青工志愿者活动。

绿丝带志愿者活动主要是照顾鳏寡孤独的老人,对他们进行心理、精神关怀;对航道局困难家属进行帮助,对困难家属子女进行学习辅导和生活关怀;以及根据社会需要进行志愿者工作,在进行志愿者活动时,要求航道志愿者右手系上绿丝带。绿丝带活动把航道青工的爱心彰显出来,在为他人进行志愿活动之时青工们更懂得感恩、回报社会,提高青工们思想道德素质和服务社会的意识,从而形成强大航道人文精神,推动航道事业的不断发展。

适合团建的活动篇4

关键词:团基层组织;新型团建工作;注册团支部;动态团支部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36-0204-02

高教改革的全面深入使得共青团的工作目标、工作基础、工作环境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代大学生是渴望实现自身的理想与价值,肩负着在21世纪建设祖国的重任。而作为共青团组织“细胞”的高校基层团组织的工作,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高校的班级团支部和院级分团委是共青团工作的基本单位,是共青团组织与广大团员相联系的桥梁[1]。而民办高校团建工作普遍存在团组织工作经验欠缺,团干部少、经费不足、生源质量和特点参差不齐的现实状况。这就要求我们对新形势下民办高校团建工作做出前瞻性的研究和思考。本文以广东培正学院作为研究范本,在实践中探索。

一、调研的基本情况

为了全面了解我院基层团组织建设状况,推动我校团建工作,更好地发挥团建新模式在对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我院团委于2010年12月组织了关于团建新模式的调研工作。调研以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共发放调查问卷1 000份,收回有效问卷974份;其中男生532人,占54.63%,参加填写调查问卷的学生中,党员占4.23%,团员占89.21%,一般学生占6.56%;文化程度本科生占83.95%,专科生占15.5%;其中学生干部占34.07%。

二、调研结果分析

调研结果表明,目前我校团建模式较为单一,仍然以班级建团为主,其他新型团建模式数量较少,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本次调查中,班级建团模式占所有团建模式的95.9%,其他如网络建团、学生宿舍建团、学生社团建团、活动建团等团建模式仅占4.1%。

(一)班级建团是我校团建的基本模式,在团员教育和管理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班级建团是指以班级为单位注册的团支部,又称为注册团支部。截至2011年1月,我院共有十个分团委、314个团支部、11 898名注册团员,团青比例为82.3%。本次的调查中,认为班级团支部在团员教育管理中,作用发挥较好的占60.1%,认为作用发挥一般的占29.8%,认为不发挥作用的占10.1%。这充分表明,班级建团仍是高校团建的基础环节,是被大学生所接受和认同的基本团建模式,在团员的教育、管理和组织发展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为此,应进一步加强对班级团支部的建设和管理,完善支部制度建设,着重发挥其在团员教育和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二)网络建团是我校基层团建的重要模式

在现代社会,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手段。网络知识的普及和应用,微博时代的来临,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和思维方式,结合这一实际,通过树立精品网站(培正梦飞翔等)和培正学院团委等官方认证微博,打造特色,贴近学生生活地开展团的教育工作,如学生通讯社大学生原创杂志《NEWE》、集益文学社《集益》文学杂志来全方位宣传团学工作(共青团和学生管理工作)。另外,我校各系部基层团支部均建立了网络团支部,比如qq群、飞信群、空间、微博等方式在网上组织团的思想教育,组织引导团员青年互动交流,实现团的组织、工作、阵地、制度、教育活动等资源的共享。在本次调研中,网络建团模式仅占36.2%,在团员思想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占85.6%。这充分表明,网络建团是被学生所喜欢和渴望的新型团建模式,如果能够加强网络建团的管理,丰富网络团建的内容,必将在团员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学生宿舍建团是我校团建模式的有益补充

我校实行的是完全学分制,班级职能弱化,但结合学生住宿相对稳定的实际,我校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2010年3月开始在学生公寓试点设立团组织,学生宿舍建团可以以宿舍为单位设立兴趣型团支部,或是以学生宿舍为活动阵地设立团总支,主要通过宿舍联谊的形式,引导团员青年开展宿舍团支部的活动。另外,今年10月开始,我院系分团委把党团办公室建在了宿舍楼中,就是为了更加贴近学生,更好地服务学生。在本次调研中,学生宿舍建团占所有团建模式的3.5%,在团员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占72.6%。这充分表明,学生宿舍建团应积极发展,通过开展有益的宿舍文化活动,引导广大团员青年在活动中受教育,使其成为我校基层团建的有益补充。

(四)学生社团建团是我校基层团建的今后重点发展方向

我校社团联合会下辖38个学生社团,学生社团建团是在学生社团中建立团支部,学生社团是依据学生兴趣爱好而自发组成的学生组织,具有成员相对稳定,凝聚力较强等特点,因此,学生社团建团可以在一个社团中建立团支部,也可以在学生社团联合会中设立团总支,主要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活动为重点,引导团员青年成长成才。我院社团励志者成功协会在我院推行“无锁自行车”践行大学生诚信的活动,在推行的这一年来颇受师生欢迎。虽然目前我院学生社团建团占所有团建模式的数据为零,但在对学生的调查中,认为喜欢学生社团建团模式,在团员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占90.5%。这充分表明,学生社团建团是被大学生所喜欢的团建模式,应该大力发展,并注重引导学生社团组织开展理论学习等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使其成为高校基层团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活动建团等其他团建模式需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活动团支部以团员教育为主线,抓住各类外出活动为契机建立临时的团组织,例如以广州亚运会、“挑战杯”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计划大赛、社会实践、学生学术科研项目等届次化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围绕团的活动项目设立临时团支部。

三、存在问题和困难

(一)民办高校对基层团建工作重视度不够

民办高校自身“重经营管理、轻党团建设”的现实仍制约着团组织的发展。与普通高校相比,民办高校更加追求经济效益。目前,在思想上还存在不重视团组织建设的现象。我院党委于2008年底才正式建立,有两名院党委委员直接主管共青团工作,而我院党建带团建工作尚处于探索阶段,尚未系统化、制度化、规范化,如尚没有定期建立团组织向党组织汇报制度,以及党建带团建的作用发挥的不够充分。

(二)学生特点的变化给我校团建工作提出了新课题

共青团是党领导下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必须坚持用先进的思想吸引青年。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使共青团工作对象进一步复杂化,弹性学制和学分制的实施,使共青团工作组织模式不适应学校收费制度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对共青团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在这种情况下,开展团教育的活动,要考虑如何更好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外学生成为了教育的消费者,他们需要获得相应的权利,在“以学生为本”的情况下,共青团过去只重视对学生的教育引导,而忽视了为学生服务的思想也面临着如何转变的问题。

(三)我校团组织自身的不适应使高校团建工作面临新问题

我校团建模式单一,仍然以班级建团为主要团建模式,这已很难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面临新形势,我们只有不断创新、不断进取,建立适应时代特征,符合学生特点,被学生所接受的团建模式,才能让团建工作占领新的制高点。另外共青团的工作职能发生了变化,要围绕素质教育来开展,要通过团建新模式,更多地为团员青年提供教育和服务平台,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四、对我校新型团建模式建设的思考

学校团委要强化为基层团组织服务意识,基层团组织要强化为青年学生服务意识,通过服务青年学生来达到凝聚青年学生、激发基层团组织活力的目的[3]。我校积极探索新型团建模式,并初步建立了注册团支部与活动团支部相结合的团建新模式。

(一)注册团支部

注册团支部指以班级为单位建立的团支部,是高校团建的基本模式,学生的行政、教学管理等日常事务也是通过班级这一形式组织实施的。因此,巩固班级团支部建设,发挥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是我校团组织的重要工作,抓住重要的时机开展形式多样的团日活动,吸引团员积极参加大讨论,例如近期我院校训的宣传工作,就在团支部中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主题团日,既宣传了我院新校训,又吸引团员青年参与学校校训的深入学习。

(二)动态团支部

动态团支部是指依托学生宿舍、网络、活动项目、社团等载体,由来自不同注册团支部的学生组成动态团支部,负责担任团的活动项目,完成团组织的工作职能。动态团支部也可以分担部分对团员进行考核的功能。这种团支部具有动态性、灵活性,适应性强。

1.学生宿舍团组织

我校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分团委率先于2009年在学生宿舍建立了团总支,坚持“活动引导,团队一体,分层教育”的工作思路,结合宿舍团建,着力强化青年学生思想引领,取得了良好效果。实践证明,学生宿舍团总支能更好地发挥团干部、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点带面促进工作;规范学生宿舍制度建设,形成学生宿舍管理的制度保障;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建设活动;服务不同专业、年级的团员青年专业互补、共同提高,丰富知识结构,实现全面发展。

2.网络建团

我校团委创建了属于自己的思想教育网站(梦飞翔)和开通培正学院团委官方微博,对青年进行有效网上思想引导和沟通。通过“网上团支部”进行网上思想教育、团建创新经验的推广、特色活动的介绍和团支部的日常管理。“网上团支部”也便于学校团委及时了解基层团的发展建设情况,促进团建创新工作向科学化、信息化迈进。

3.活动建团

我院抓住亚运会契机,在亚运会服务期间,以亚运会活动为中心设立临时团委,引导、启发和教育学生,使团的活动与亚运活动结合起来,提高了团员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效果。另外还依托学院文化艺术节、学术科技节、社会实践、学生学术科研项目等项目成立团支部,举办集中式、开放式和互动式的团组织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团日活动,促进团员青年的学习和成长。

总书记要求共青团组织在新时期、新阶段面对新形势的考验时,工作思路要创新、工作方式要创新、自身建设要创新。要从实际出发,着眼于青年群众的现实需求和共青团组织的长远发展,有规划、有目标地进行团的理论创新、文化创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模式创新和方法创新[4]。团建新模式实现了注册团支部和活动团支部的有机结合,有效地增强了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注册团支部在团员教育、管理和发展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新型活动团支部则在增强团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服务青年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二者在相互促进、相互补充中有效地体现了共青团的工作优势。

参考文献:

[1]王玉璇,陈淑华,陆俊.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工作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林业教育,2011,(7):24-27.

[2]李忠伟,姚远,孙德刚.新形势下做好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思考[J].中国青年研究,2007,(1):51-52.

[3]雷勇泉.创建团建工作新模式[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2):60-64.

适合团建的活动篇5

在工商系统内,团组织的工作历来是各项工作中的一项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如何培养更优秀的共青团员为工商工作贡献出更多的活力一直是工作的中心。随着公务员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公务员招聘体制的逐步完善,如何让新招录工商系统内的年轻公务员在共青团工作中特别是在各个基层团组织工作中能发挥自己的特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工商系统中的共青团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怎么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探索新方向、构筑新格局,保持团工作的在各个方面的新鲜发展势头,是我们必须探究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带着这个问题,我用这两年在团委工作的见闻与感受,现对我工商系统团组织的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柳州市工商局团组织建设现状以及建设特点

柳州市工商局是柳州市政府主管市场监督和行政执法的职能部门,于1998年实行了省以下垂直管理。目前,市局下设16个职能科室,3个协会(学会),下辖7个分局,6个县局,全系统核定编制数1039个,其中行政编制934个,事业编制95个,实有干部职工914人。局团委下有8个团支部,团干23人,基本都是由党员兼任。团员青年仅20人。各基层团组织通过开展咨询、教育、培训、帮困、服务等活动,切实帮助上门来的办事人员解决各个方面遇到的问题,最终在工作和生活上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同时也让共青团员的活力渗透到了工商系统内部的各个领域。

在工商局的团员活动中,经常组织团内年轻的团员参加献血、植树,义务劳动等相关社会服务活动。我局在团组织建设过程中有这么几个特点:一是坚持党建带团建;二是注重使用机关部门内年轻的力量开展相关工作;三是积极参与社会相关活动,发挥青年团组织在社会上的先锋模范作用,调动团员为民服务的意识,也更好的将工商系统对外的优秀形象给树立了起来。

二、当前柳州市工商局团组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随着公务员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公务员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工商基层团组织工作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和不足。

第一、团员人数补充相对不足,造成难以开展大型活动的局限。工商局内的公务员都是经过公务员考试进入到工商系统内的人员,因此公务员人数不能向其他企事业单位的人员人数那么多,每年都只有几个公务员进入到系统内,因此年轻人的数量一直是相对较低的。比如在我局,近两年只新录用了三名适龄公务员,有些基层团支部这两年都未补充新团员,年轻人数量较少,团组织也相对较小,因此要组织相对大型的团员活动就比较困难。

第二、工商局的一般团组织活动很普遍,但是却没有相关工商特色的团内活动。青年的活动中缺乏新思路及影响力,难以造成较大的社会影响。虽然工商局内为每个团员设置了相关团员标志,显示每个团员的身份,也能很好地参加与完成社会上组织的团员活动,但是鲜少有自己工商局特色的团员活动和服务内容。因此,不能将工商自己的特点以及服务特色向社会铺开宣传。

总结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因为公务员招考人数的限制,从而使得系统内部的人员新鲜血液相对不是很多。因此各个团支部下属的人员就会比较少,人员的数量少造成很难具体开展相关大型活动。二是团内人员只注意参加相关社会活动,却没有积极思考是否有更合适工商内团员发展的相关活动。虽然并没有消极的去不参加活动,却没有能用时间再考虑更好更适合工商系统的活动,造成工作上的滞后和没有新鲜感。

三、对于如何夯实我局团组织建设,强化团组织功能的几点意见

每个工商分局团支部都是柳州市工商局团委的一个基础组织单位,是它下属的团支部。每个团支部又成为了支撑这个团总支不可缺少的部分。这样互相支撑的关系将在整个团组织的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作用。在工商局内这些刚刚成为了公务员的青年人们迫切的需要团组织联系他们、引导他们成长成才,组织好这些青年人参与到团组织建设、促进团组织发展的工作中去发挥作用。因此,基层团支部的工作是一个崭新的舞台,更是一个当前团组织应该承担的一项重要工作。结合我对柳北分局团支部的调研实际,谈几点对于团组织建设的几点看法和建议。

第一、坚持以党建带团建,进一步加强整个工商局团组织的规范化建设。调研中我们发现柳北分局人员大多数都已经超龄,而且绝大部分都已经成为了党员,而团内的工作才刚刚起步,当前柳北分局内的团组织在团干部的配备、团组织制度的实施、团员的日常管理等多个方面都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加强基层团组织的制度化建设、规范化管理是当务之急。共青团作为党的后备军,党组织一方面在工作中为共青团的工作确定了指导思想,另一方面在进行党的建设过程中为团组织提供了非常值得借鉴的经验。团组织在日常的工作中要积极争取党组织的支持和指导,使党委及时把团建工作纳入到党建工作中,切实促进团建工作向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同时应该加强学习党的指导思想和党的建设经验,为团的工作确定指导思想,提供新的思路。

第二、优化团干队伍,加强团干部的选拔、培养、任用机制的建设。团干部是工商工作开展的主力军,是团工作的实施者,培养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优秀年轻干部队伍对于工商系统内团的建设尤为重要。基层团组织应当进一步完善团干部选拔、培养、使用、交流、转岗等工作机制。积极选拔任用一批工作热情高、工作态度好、发展潜力大的年轻干部到基层团的岗位上培养锻炼,建议多举办一些针对基层的培训班,切实提高基层团干部适应新形势、开拓新思路、实现新发展的能力和本领。

第三、加大各个分局的联系,使得每个分局的团支部能更紧密的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好的互动机制,也更有利于组织更多更大型的工商内部团组织活动。在过去,除了局团委统一组织的活动,鲜少见到各个支部联系组织活动,在此,应该多鼓励支部走出去,和别的支部一起组织相关活动,这样不仅解决了人员不多大型活动难组织的问题,也更好的让团组织在工作中得到更多更全面的意见和相关活动结果,为找出更适合工商的团组织活动汲取更多更加实际的经验。

第三、培育工商自我的青年文化特色,打造青年活动的品牌,形成广泛的社会影响力。把工商发展主题与青年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是这次我到柳北工商分局团支部调研的核心内容。而组织各种社会活动是青年们参与到团组织工作的主要方式,开展好的活动,打造成功的工商青年活动品牌对年轻的公务员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开展青年活动的过程中一是要清楚举办活动的目的是服务和发展青年,开展活动的基础是青年们乐于参与、需要参与;二是在保证活动质量的基础上注重对活动本身的宣传,在青年工作的探索阶段应该注重宣传自我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及时发现工作的不足同时也形成社会对青年关注的合力;三是敢于办大活动,依托富有活力的活动锻炼团的干部、培育公务员干部,并且在活动的过程中提高团干部和青年们的积极性,完善团组织的建设。

适合团建的活动篇6

即将过去的xx年年,我院团委在医院党委和上级团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组织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团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党建带团建的工作思路,立足服务大局、服务青年、服务社会的宗旨,紧紧围绕医院工作中心,扎实有效地开展了各项工作。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坚持“党建带团建”,切实加强团组织建设。共青团组织的自身建设是共青团工作的基础,也是共青团完成党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的保证,更是共青团工作适应新形势、开拓新路子、构建新格局的保障。我院第二届团委于今年任期届满,在医院党委和上级团委的指导下,院团委通过民主选举,于今年七月份顺利完成换届选举工作,把一批年龄轻、肯吃苦、愿奉献并且有一定组织协调能力的青年团员充实到团的干部队伍中;并对全院团干部进行团的理论和团务工作培训,以提高团干部的理论水平、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也增强了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通过实践证明,这是一个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团结拼搏的团组织领导集体,从而为共青团工作的持久深入开展提供组织保证。在团组织建设中,院团委大力推行目标管理,推行团委、支部两级负责制,建立了一级抓一级、层层负责的工作体制。同时将团委的工作重心下移,大力鼓励和提倡以支部为主体开展特色活动,以有效激活基层团组织。这样,既能加强对各团支部工作的宏观指导,保证其思想上的统一性、行动上的一致性,又注重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我们还按照“以评促创、以评促建、重在建设”的方针,以各项创建活动为载体,通过评比、表彰、交流,形成上下互动的良好工作局面。逐步建立适应新形势、新阶段、新变化的适合团员青年发展的,自我运转能力强,团员参与程度更深,社会化水平更高,更加富有效能的运行机制。

二、不断加强阵地建设,作好青年“推优”工作。团的阵地建设是共青团各项教育活动的基础和保证,是服务青年的依托。我们进一步规范团员教育,配合医院职能科室对全院团员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例如:配合行风办开展青年医务人员人性化服务培训班,配合医教科、护理部开展青年医务人员技术比武等;同时,积极探索团员青年思想教育的新形式、新载体,以院内橱窗、宣传栏、院报及各家媒体为宣传教育工具,大力宣扬我院青年医务人员中涌现出来的优秀代表,努力推进团员青年的思想*工作。另外,我院团委严格按照党团共建、齐抓共管的原则,建立健全推优制度,不断完善推优机制,规范工作程序,建立推优档案,将“推优入党”和培育优秀团员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切实加强对团员青年进行先进性教育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教育,在全院团员青年中发现、培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医德医风好的同志,引导广大团员青年积极向党组织靠扰,确保了“推优入党”工作走上规范化、正常化的轨道。通过扎实有效的推优工作,今年我院共有8名优秀团员青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党。

三、建立健全团的制度,有力促进团建工作。在新的形势下,团建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一届团委班子成立后,我们在党委的指导下,本着“依托党建,强化制度,注重实效”的原则,坚持从医院发展的实际出发,切实加强团组织的各项制度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团委工作职责》、《团员组织生活制度》、《团费收缴与管理使用制度》、《推优入党制度》、“”制度等团建各项制度,从而在制度上保证了团的工作的顺利开展;另外,院团委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团委班子成员相互尊重、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遇重大决策集体商量,民主决策,有力地促进了团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加强青年素质教育,提高队伍整体合力。为确保我院双争活动走上规范化、程序化的轨道,在院党委的指导下,院团委制订了具体的争创要求、评选条件和各项细则,在全院3 5周岁以下团员青年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争创工作。鼓励支持团员青年争创“十佳医生”、“十佳护士”等,通过努力,在全院团员青年中形成了浓厚的争先创优的氛围,增强了广大团员青年爱岗敬业、岗位成才的意识。在今年的增强共青团员意识教育活动中,在接到上级团委的通知和部署下,我院团委迅速研究制定我院增强团员意味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并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明确责任,分工到人,形成层级传递的责任体系,以保证我院主题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在教育活动中,院团委要求全院各团支部及全体团员按照活动计划认真贯彻落实,规定动作一个不能少,自选动作要出新出效果。在这次活动中,全院团员认真学习上级各项文件精神;同时,将主题实践活动与医疗实践工作相结合,大力提倡岗位练兵,岗位奉献,不断促进青年医务人员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提高,挖掘了青年人的工作潜力,激发了广大团员青年积极投身立足本职、钻研业务、文明行医、争当先进的浪潮中来。 2012年度医院团委工作总结相关文章:到 党团工作总结 栏目查看更多内容 >>

适合团建的活动篇7

近年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一跃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推动经济市场化进程的重要力量。伴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崛起,越来越多的人聚集到企业中,成为企业的主体。如何适应新的形势,在这些企业中广泛建立团组织,是当前的一个新的时代课题,对更好的服务企业经营发展,更好的服务广大职工有着非同寻常的作用。

一、现状及特点目前,街道产值万元以上的非公有制企业共有家,其中符合建团条件的家,已建家,创建率达%,其中单独建团的家,占%,联合建团的家,占%。为了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团组织建设,我们做了大量工作:

⒈抢抓机遇,加强领导,加快非公有制团建步伐。随着非公有制经济在全市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迅速提高,大批人员到非公有制企业就业,为扩大团组织的覆盖面,我们及早调整工作思路,连续几年将非公有制团建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要求基层团组织抢抓非公有制党建工作的有利时机,加大团建工作力度。平时,我们经常分赴各企业进行调查摸底,努力做到“四清”(企业底数清、类型清、职工人数清、职工需求清)。

⒉试点进行,探索创新,组织设置和管理方式日趋灵活。为了更好的搞好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团建工作,我们采用试点先行、规范推行的原则,努力探索非公有制企业中团建工作新途径、新方法。近年来,我们屡屡开展调研工作,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努力从加强领导、宣传发动、组织设置、建立阵地、完善制度、开展活动等方面入手,开展试点工作,率先在基础好、实力强、人数多的企业中建立团组织。在创建过程中,我们始终把握“成熟一个建立一个,建立一个巩固一个”的原则。

⒊立足服务、活动引路,非公有制企业中团组织的工作日渐活跃。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结合企业实际,“为企业所需、为业主所理解、为职工所欢迎”为出发点开展活动,以活动求活跃,以活动求深化,取得实效。近年来,我们积极发动和组织非公有制企业团支部组织各类技术培训班和文体活动,同时还开展岗位操作比赛和技术比武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在活动规模上,我们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坚持小型、灵活、多样;在活动形式上,借助企业文化活动开展活动;在活动时间上,把脱产与业余相结合,既严格组织生活制度,又根据生产经营实际开展活动;在活动内容上,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实际,以各种创新创效活动为载体,广泛组织职工开展各类实践活动。

二、存在的问题⒈创建滞后,覆盖率不高。止年底,全市非公有制企业中团组织的创建率不到。共青团中大量已建团组织集中在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领域,更多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团员青年游离于团组织之外,无法适应非公有制经济团建工作发展。分析原因,一方面各类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以中小企业为主,面广、量大,构成复杂,所有制性质及管理模式各不相同,原有构建模式与之不相适应;另一方面团组织创建力度不大,工作方式方法跟不上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势的需要。⒉观念滞后,对非公有制企业中团组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首先表现在相当一部分非公有制企业业主不理解、不支持团工作,还有个别业主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企业是追求经济效益的,团组织是政治组织,担心多一个机构多花钱,怕增加开支并影响正常管理和生产经营。其次,由于一些团干部对党政组织的依赖思想很强,党政领导支持,团工作就能干好,党政领导不支持,团工作就没法干的观念和认识严重影响了一些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⒊服务滞后,团组织向心力、凝聚力不强。非公有制经济拥有的职工群体具有层次不同,需求多样的特点,而广大基层团组织缺人手、缺经费、缺时间,没有真正把服务职工作为工作的出发点,没有营造出有利于职工成长的良好环境,因而散失了有效地凝聚、引导和教育广大职工的基础,导致部分职工对团组织没有认同感,向心力、凝聚力不强,团组织作用得不到很好发挥。⒋教育管理滞后,广大职工的团体意识不强。由于多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资产规模小、人员流动快、企业作息时间灵活,职工上下班时间不一致,大多处于分散状态,对职工的教育管理难免流于形式,不能取得实效。加之不少企业的经营处于起步阶段和资本积累阶段,市场压力较大,抗风险能力较弱,企业开业、关闭此起彼伏,使团组织对职工的教育管理呈现不稳定性。⒌规范巩固滞后,缺乏行之有效工作运行机制。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经营理念更趋向于追求利润最大化,治理结构、劳资关系对团的工作的接纳度较小,团组织在其中通常没有制度化的安排,限定了团组织的活动空间。加之多数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团组织,都是出于政策性的考虑,工作受业主的认识程度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较大。经济效益一旦出现波动,团组织的工作和活动也同样随之起伏,难以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工作运行机制。

三、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企业中团建工作的对策⒈强化源头参与,加大工作力度,优化两个环境一是坚持党建带动团建,进一步优化外部环境。要通过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从思想上、组织上、干部上、队伍上、作风上全面带动团建,以党的思想建设带动团的思想建设,以党的组织建设推进团的组织建设,以党员队伍建设促进团的队伍建设,以党风建设带动团的作风建设,做到组织同步抓、教育同步搞、活动阵地同步建、班子同步加强、工作同步考核的“五同步”,逐步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二是进一步提高对非公有制团建重要性的认识,优化内部环境。针对部分非公有制经济业主对非公有制团建的担心和疑虑,各级团组织要通过树立先进典型,用身边看得见、听得着的典型,对他们进行有效引导,使之了解团组织的性质和任务,充分认识到加强非公有制团建工作对提高职工的思想文化素质、劳动技能水平以及推动非公有制企业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赢得他们对非公有制团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营造一个非公有制企业内部认同团工作的宽松环境。⒉坚持因势利导原则强化四个创新不断扩大团工作覆盖面一是团组织设置方式创新。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非公有制企业团建以“该独则独,能联则联,宜统则统”的原则,解放思想,因地制宜,灵活设置,不断提高团组织的覆盖率。要逐步形成“打破地域、条块结合、动态创建”的新模式。二是干部队伍建设创新。能否做好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团工作,干部是关键。要按照“重在素质,合理兼职”的要求,努力探索干部队伍建设的新机制。在选拔配备上要积极倡导“公开选拔”、“民主推荐”、“竞争上岗”等方式,挑选一些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文化程度高的同志担任团干部,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时,要重视非公有制企业中团干部的培养和教育,经常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出点子,想办法,加强工作的指导,同时,切实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帮助他们成长成才。要做好“荐才”工作,为团组织的干部成长成才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渠道,赢得更大的发展。

适合团建的活动篇8

论文摘要:学生社团是高校文化的重要载体,是高校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各学生社团通过正确定位并结合自身的状况,制定合适的社团建设体制,打造社团品牌,提升社团的实力和层次,促进社团发展和壮大;实现和推动第二课堂,最终达到促进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的目的。

一、高校学生社团现状

高校学生社团是指在校大学生基于相同或相近的兴趣、爱好、特长、信念、观点或自身需要为基础自发组成的群众团体。

从现今各大高校的整体情况来看,社团种类复杂,名目繁多,各个社团的管理都较为松散,所组织的活动都甚少有新意,以至学生参加活动的兴趣不浓,很大一部分社员甚至在加入社团不久就退团,导致社团的人员流动性很大,并且凝聚力不强,社团整体上士气低落。尤其是在学分制条件下,课程的成绩和“学分”成了学生关注的焦点。同学们对于有学分的课程或者特别有吸引力专业性又较强的活动会努力学习、积极参与;没有学分的课程或活动往往放到第二位考虑。

而从社团的发展上来看,各高校社团的发展情况良莠不齐,差别极大。发展好的社团及其管理层都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宗旨,通常有自身的品牌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形成了自身的社团文化和社团精神,能给社员创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活动环境。而发展较差的社团通常活动较少或社员极少,管理层组织松散,没有明确的目标和发展方向,领导者对社团建设积极性不高,从而不能调动社员的参与热情。其原因虽然各不相同,但也万变不离其中。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是:

1.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来看,多数学生社团还没有很好地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多数是依样画葫芦,学习大型社团的组织和管理,未能根据自身的社团情况,建立适宜的管理制度。

2.从资源获取来看,社团的资源整合能力还不够强,一些学校的扶持力度有待加强。社团资源(尤其是资金上)有很大的缺口,主要靠社团刚入团时所交的经费维持社团的活动和发展,这就使得社团在活动开展上捉襟见肘,因此,资源问题也是社团无法得到更好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3.各高校对社团指导教师的选配情况也不一样,社团一般都有挂名的指导教师,但由于学校对社团的重视程度不一样,指导教师投入的精力也不相同。而大部分教师自身工作、学习较忙,又无专门的补助,因此,有不少社团实际上处于无教师指导的状况。

二、打造社团品牌,提高社团竞争优势

品牌是一种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图案,或是他们的相互组合,用以识别企业提供给某个或某群消费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与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相区别从而体现出自己的优势。而品牌在现代社会不再仅对某企业而言,对于一个社团也很重要。同质化的社团是没有竞争优势的,我们必须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所以品牌社团建设将成为未来社团发展主流,有人说:“品牌建设犹如炼金术。”那么,如何充分发挥每个社团的特色,创建社团品牌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各社团要创建社团品牌就必须立足于以下几点:

1.建立共同愿景:共同愿景是社团根据现有资源和未来发展的的方向进行分析、切磋和交流,达成一个共同的目标,是学生社团存在的基础和发展的动力,在为实现共同愿景的过程中,依靠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断增强本社团的综合实力以及影响力。

2.合理的组织结构:组织结构是组织生存和发展的主要架构,是对工作任务如何分工、合作的协调。任何一种组织结构都是为了适应一定的环境而产生的,环境的变化必然要求组织结构随之改变。合理的组织结构可以通过共同设计的项目将各部门有机结合起来,合作和沟通将成为部门间联系的纽带,能够对持续变化的环境作出快速的反应,提高社团各部门运行效率,克服官僚主义。

3.科学的制度建设。品牌社团在适应环境发展变化的同时,必须要有应急措施,面对突变的环境能够很好地应对,久而久之可以形成一种成文的制度。这种制度可以在社团日后的发展中巩固、优化,甚至成为精神文化,使学生的社团更加的民主化和法制化。

4.良好的文化氛围。社团文化是一种精神和价值取向,属于观念形态的东西,高校学生社团的文化能引导和塑造成员的行为及价值取向。它是学生社团服务精神与文化意义的融合,是社团在为学校、为同学服务过程中形成的工作理念,最终内化为成员对社团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外化为成员的行为风格,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社团的质量。

5.合理的资源利用机制。学生社团的资源不仅在人,还应包括社团所处环境中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一个成功的品牌社团,更擅长于利用各种资源,如学校一流的师资、各种社会力量等等。

6.加强社团品牌维护力度,和社团品牌管理。提高自主能力,形成独创社团品牌意识。从某种意义上说,社团品牌建立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要把它维护好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了。许多社团的品牌建立问题应该说是略有启动的,但是在维护和管理方面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许多社团,只顾追求量的累积,增加会员人数,漠视质的发展。只是要求把人管严,忽视人的潜在发展和培养,不能形成人性化的管理体系,

从而压抑着成员活跃的思维,造成社团死气沉沉,毫无生机。

品牌的内涵在于文化的体现,社团文化搞得好,搞得出色,最终会带动社团之间的竞争与发展,从而提升整体实力。

高校学生社团及其成员,必须不断的加强自我调整,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充分认识创造品牌社团对于社团前途命运的作用,把创建品牌社团作为一项长期战略目标并付诸实践,努力构建品牌社团,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

我们要树立建设品牌社团意识,按照品牌推广模式加以运作,加快社团组织的建设步伐,从而使社团在校园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体现出自己的优势。

三、高校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它主要包括:以青年学生为代表的文化观念以及由引所规范的学生特有的思维特征、行为特征和方式;学生课余生活中一切以群体形式出现的文化活动,如诗社、俱乐部、书社、文学社等社团活动,其中最能体现校园文化本质内容的是校园风气和校园精神。

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是任何课程所无法比拟的。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品性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拓宽同学们的视野,培养跨世纪人才具有深远意义。

校园文化是一种体系。在高校里,校园文化的主题体现的应是“社会主义文化和优秀的民族文化”。这里的社会主义文化和优秀的民族文化,不仅包括古今中外的文化学术精髓,而且还包括了优秀的民族品质和道德情操。它涵盖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是人类文明和智慧的再现和创造,是对人类以往文明的发扬和继承,对人的品质的塑造起着重要作用。

四、社团对高校校园文化的促进

高校社团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给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促进了校园文化多渠道、深层次、高质量的发展。

一所高校长期形成的文化积淀、办学理念和人文精神可以通过学生社团加以传承,这是因为学生社团活动有利于把大学生吸引到健康发展的道路上来,培养他们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有利于通过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展示,塑造优美的校园环境,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学生可以在社团成员群体中自觉地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陶冶自己的身心,激发对生活的热爱,使学校的风气整体上呈现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另一方面,社团的学生来自许多不同的专业,当他们加入到社团这样一个具有较强发散性的组织中,在平时的活动和交往中会感受到不同专业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知识背景,这种交叉影响使社团成员受益匪浅。同时也带动了社团活动的气氛,多种不同价值观的碰撞融合,把校园文化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

实践证明,学生社团建设是否规范,作用发挥是否正常,对校园文化的建设均会产生重要影响。而大学生社团自诞生以来,一直是按照参与的自愿性、活动的灵活性和开放性等原则来组织,,依照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按照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三自”教育思想,,在校园中形成一种轻松、活泼、平等的学习、活动氛围。而以学术性社团为例,一般情况下,此类社团与高校的特色专业、学科息息相关。

社团本身是高校文化的载体,是第二课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学术类社团则更好地作为了课堂教育的补充和扩展,因为其专业的交叉性、活动的实践性、组织的社会性而具有实践和教育功能,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有效舞台,也调动了大学生提高自身素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专业的指导老师也成为了学术性社团的一大特色,使其在活动组织上、大体方针政策上更加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从而推动和促进学生更好的加入社团的活动中来,参与到社团的建设和发展中来。

五、战略总结

学生社团通过创立自身的品牌,形成具有特色的社团精神,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社团的层次和实力,并以其独有的特点,充分使大学生由“被动接受型”转向“主动探索型”,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同时,学生社团是青年学生自我发挥的舞台,是青年学生自我教育的阵地,通过社团,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形成正确的社会意识,使得社员能在大学毕业之后自然地融入社会之中。

再者,学生社团是拓展专业教学的重要载体,是对第一课堂的有机延伸,是与第一课堂共同实现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营造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良好氛围,成为学生课堂学习的有益补充。尤其是学术类社团,其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是同学们施展才华,培养能力,结交益友的平台,他将专业知识和学生的兴趣相结合,在兴趣的带动下,更加深入地提高社员的专业知识水准。我们通过开展第二课堂教育教学活动,拓展和整合了课内外实践教学环节,积极探索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育教学新形式和新途径,技能是具体操作的工具性要求,而能力则是内在的活力,相比之下,能力培养更为重要,能力的核心在于创造性和适应性,学生社团因其相对自由开放的组织结构和运作方式,以及内部平等、轻松的成员关系,具备不断更新、创新的特性。为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提供了宽广的空间,促进了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英《新时期大学文化建设的内涵及建设》[J].理工高教研究,2003

[2] 李安英,樊习英《关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与教育问题的思考》,教育探索,2007(3)

[3] 韦文学:《大学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当代青年研究2005年第4期

上一篇:教师节祝词范文 下一篇:团队团建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