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风水论文范文

时间:2023-11-21 22:02:41

建筑风水论文

建筑风水论文篇1

【关键词】建筑风水学 科学 具体表现 居住区 规划设计 

建筑风水学不是迷信,它是人类文化的积蓄,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建筑风水学将会不断地发展。居住区作为当代城市人类聚居的基本单位,对广大市民的生活质量影响是深远的;为了建造适合中国人居住的环境,有必要用风水学思想指导居住区规划设计。 

一、建筑风水学的概述 

建筑风水学,是一门研究建筑“风水”的学科,是一门察天观地的学科,是古代关于“生气”的学说,生气是万物生长发育之气,是能够焕发生命力的元素,实际上是地理学、气象学、生态学、规划学和建筑学的一种综合的自然科学。它通过对事物的安排,从建筑奠基到室内装饰,对室内气氛产生一定影响。它有助于人们利用大地的自然力量,利用阴阳之平衡,来获得吉祥之气,从而促进健康,增加活力。我认为,风水学是一种传统文化现象,一种广泛流传的民俗,一种择吉避凶的术数,一种有关环境与人的学问,是人们长期实践经验的积淀。 

二、科学正确地诠释建筑风水学 

在研究中,学者们认为自然界的一切物质都会产生于人体有作用的超微离子和磁场。这些磁场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也会随着人体自身场态的变化而变化,可以使我们心情愉快、思维敏捷、健康长寿,也可以使我们精神萎靡、反应迟钝、多病短寿。建筑风水学就是在地基、居所布局的基础上增加某种信息符号,以满足人们避凶趋吉的心理要求。 

北方人住砖瓦房,西北高原人住窑洞,云南人住吊脚竹楼,这些都是生态建筑学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表现。风水的宗旨便是理气,即寻找生气,而这样的地方应该是避风向阳,山清水秀,流水潺潺,草木欣欣,鸟语花香之地,这恰恰和生态建筑不谋而合。 

现代风水学的使命就是将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科学地重新阐述,每种文化的存在都有其必然性,何况几千年长久不衰。 

三.建筑风水学的具体表现 

“有钱不建东西房,冬天不暖夏不凉;建房首选南北向,通风采光又向阳;冬天能挡北风吹,盛夏南风吹又凉”,这是古今通晓的道理,是根据我国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总结出来的,在室内住宅和建筑构造上,有着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我国的建筑中,很多也都蕴含着风水学,预示着美好与祝福,比如北京的颐和园,园中的昆明湖整体是一个寿桃的形状,昆明湖后面的福寿山,又呈一个蝙蝠状。整个布局暗含着“福寿”的寓意,也是乾隆皇帝为母后献寿的初衷。再比如鸟巢和水立方,圆形的鸟巢和方形的水立方,契合了“天圆地方”的风水学论,标识着我国的国运昌盛。 

四、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科学应用风水学 

居住区是当代城市人类聚居的基本单位,它设计得是否合理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的质量。笔者通过观察发现,大量的居住区在设计上存在着好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盲目地学习欧美,相互抄袭,缺乏新意,没有民族的特色等等。面对这些问题,如果在居住区规划时把风水文化引入其中,就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1、风水学在居住区总体规划布局中的应用。风水学在居住布局时的应用应在已经圈定的区域上进行,这基本上涉及不到居住区的选址的问题,只能是在现有的情况下趋吉避凶,变不利为有利。风水学认为建筑应与环境协调一致,顺势顺气,讲究固有磁场的效应,不搞大填大挖,这也应该成为居住区规划的总体指导思想。 

2、风水学在居住区建筑设计中的应用。(1)风水学主张建筑坐北朝南,坐北朝南这与我国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有着紧密的联系。在一个居住区内高层的建筑应尽量建筑在北侧,它成为南侧建筑的靠山,为整个小区创造较为理想的小环境,另外高层的还可以结合居住区小游园布置,小游园布置在高层的北侧,这样,居住区立面构图更容易处理。(2)“藏风聚气”是风水学一项重要的内容。怎样的环境才能够藏风聚气呢?简言之,就是四周山岭环抱的地方,就像一个大的四合院。那末藏风聚气在建筑布局中的表现就是:建筑布置应错落有致,相互间顾盼生情,形成一个个类似院落的小空间,成为周围居民的共同活动的公共活动的空间,调查表明居民很喜欢这样的空间。我们只要稍微留意一下就会发现许多城市的居住区的建筑布局成排成列,像兵营一样,毫无生机,这样的楼盘通常都不容易卖。(3)风水学中的避煞对建筑的影响。避煞是风水学中的一项重要的内容,“煞”简单地说就是对人生存不利的因素。比如,门窗不宜对着树林,也不宜对着高塔、线杆等尖锐的建筑物,主要考虑防止雷电等自然灾害。至于对人们心理上的影响,并没有直接的必然联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建筑中不考虑这些因素。因为风水学中的避煞在民间广泛的流传,很多的人都知道这些,都或多或少地把避煞作为建筑选址的原则之一。所以,做建筑设计一定要考虑居住者的文化背景和心理因素。 

3、风水学在居住区交通设计中的应用。(1)道路要畅通,不错不堵。在居住区内划分各个居住小区或独立街坊的道路系统之间,要求互相顺通,避免互相错位或出现尽端式的“断头路”,从而形成堵截或丁字交叉点。要避免产生正对道路的建筑,这是风水学形法所忌的,否则也会给居民带来生活、交通的不便。道路互相错位则形成较多的交叉路口,很容易出现交通事故。(2)主路力求平直,避免无意义的弯曲。这不仅有利于工程管线的设置和工程经济,而且有利于风水学环境需要。道路弯曲产生的反弓及路冲方向不利于布置建筑,也是风水学形法所忌。(3)道路交叉力求正交,避免斜交。斜交不仅不利于工程管线设置,妨碍车辆的良好通行,而且会造成风水学上的剪刀煞地段,损害这一地段的环境质量和土地利用价值,也不利于布置建筑。 

4、风水学在居住区绿化中的应用。绿地是优化居住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与人类互依 

互补。植物具有防尘、防噪、遮阳、防风、调节小气候、美化环境的功能。同时也具有藏风聚气、避煞气(不利于人的场气)、引吉气的风水功能,尤其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人对许多绿化 

植物积累了不少感官上的美丑善恶习惯印象,流传下来的习俗文脉在规划布置中也是不可忽视的。植物的这种非生物学上的“善恶”,是一种习俗文化认定。如“椿”,被视为长寿之木, 

属吉祥。《庄子·逍遥游》云:“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槐”,民间有谚语:“门前一棵槐,不是招宝,就是进财。”“合欢”:属落叶乔木,羽状对偶复叶,夜间双双闭合,夜 

合晨舒,象征夫妻恩爱和谐,婚姻美满,故称“合婚树”等。植物与人生息息相关,有时小问题也可影响大的居住区规划的关系,所以在居住区规划时应予以重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居住区规划及环境设计应严格遵守上述风水格局,对中国五千年来的风水理论,要去粗取精,把中国的风水理论与现代规划理论科学地结合起来,古为今用,创造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城市居住区。 

参考文献: 

[1]冯明国.风水理论与建筑、规划[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2]焦士兴,冷传明等.风水模式对生态住宅选址的启示[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3,25 

[3]薛?.建筑风水学浅谈[M].四川建筑,2006,(4) 

建筑风水论文篇2

关键词:风水;建筑风水;建筑设计;科学性;措施

Abstract: the feng shui and superstition is cannot be equal. Feng shui: originally is a site the school was the method of geography, also called phase. A perfect feng shui originated in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of learning. Feng shui culture into the building, in China also have several thousand years of history, and even formed the Chinese feng shui industry, as an industry, began to enter into the people live a vision. In building up the feng shui student protests today, we have more to it of the scientific thinking, below to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feng shui some new attitude and in building using building feng shui made some Suggestions related measures.

Keywords: feng shui; Building feng shui; Architecture design; Scientific;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说到风水一词,人们很容易就联想迷信,其实风水与迷信是不能等同的。风水,原本是一种临场校察地理的方法,也称为地相。较为完善的风水学问起源于战国,它的核心思想是人与大自然的和谐。

虽然风水学问的历史悠久,但是关于风水文化的一些问题,我们却一直没有机会找到答案。例如我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会因环境的改变而受到多大的影响;这些影响是主动改变还是应该被动接受;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采用怎样的方法等等。也许这些方法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但是怎样能实现某种现实价值,并产生一定的连续性,仍是一个需要突破的问题。

把风水文化融入建筑中,在中国也已经有几千年的发展史了,甚至形成了中国风水业,作为一门产业,开始进入了百姓安居的视野。无论是从雄伟的皇宫、皇陵的规划建设,还是到普通民宅的建筑,都无不留着风水学的痕迹。建筑风水学之后还传入了西方,并且得到了西方学者的认同,还受到了高度的重视。不难想象,中国建筑风水学势必将扮演重要的角色。但在科技发展快速发展的今天,建筑风水的科学性也同样有新的发展,下面我们就来针对这些问题探讨和研究。

一、建筑风水的科学内涵

学者认为自然界的超微离子和磁场会对人体产生明显的正负影响,这些影响会随着环境而不断改变。它有可能会使我们心情舒畅、延年益寿,也可能会使我们心情烦燥、多病短寿。基于这种情况,建筑风水就在地基、居所布局基础上增加某种信息符号,来满足人们避凶趋吉的心理要求。

二、建筑风水学派系

1、建筑风水学共有三个派系。

第一种派系认为,建筑风水学应与建筑生态学保持一致的步调。这种派系曾被人认为是一种迷信。但是专家也指出,风水不能全等同与迷信,什么地方建什么样的房子,什么地方又不该建,我们的老祖宗已经总结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还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的。建筑生态学与风水学应保持一致步调。风水之所以能保留几千年,必定有它的道理,是经过长期实践和思考后概括出来的,不能片面地定论为是一种迷信。

2、第二种派系认为,建筑风水是一种巫术观念,虽然也有些许科学道理在内,但多数还是带有宗教巫术色彩的。中国百姓不像西方在可以去教堂进行祷告,只能求助于建筑风水。

3、第三种派系认为,风水就是伪科学,是一种祸害。一些学者认为,建筑风水的基础是建易学,《易经》里纵然有很多具有智慧的东西,但毕竟是两千年前的书,怎么会管得住两千年后的建筑规划?其实现在的易学已经被歪曲了很多,连算卦、看相等归于易学,这两都分明是不同的。如此既妨碍了真正的科学,混淆了研究的方向,另外还使骗子有可乘之机,害人不浅。

三、建筑风水持有的新态度

1、要用辨证地眼光来看待及对待,事事不可能完美,建筑风学也是如此。建筑风水学在经历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历史的洗礼下仍然保留了下来,一定有它的可取之处,说明还是有其科学道理的。因此,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是我们正确对待建筑风水学的态度。

2、应该遵循“论从史出”的态度,用科学的原理对风水理论进行取舍时,往往无意中就进行了一种置换,一种将历史事件置入现代语境的操作。不能用逻辑解释的历史事件,通通说是迷信。但事实上却是,你所看见的一万可能只是宇宙中的万一,你未看见的并认为是万一的东西却很有可能是宇宙的一万。建筑风水学中有很多原理很难在当今科技水平的范围内找到合适正确的解释,即便如此,也不是说这些原理就是荒谬的。

四、相关措施和建议

1、风水文化的应用有两种,一种为后天应用,另一种为先天应用。建筑风水文化应从后天转向先天。后天应用,指先有建筑物,再评估风水好坏;先天应用,指先按照风水的原则,再进行设计建设。由此可见,风水文化的应用应采用先天,它的优势要远远大于应用于后天。

2、重视生态化建筑,保护好环境。风水的原则其实与环境保护的原则是一脉相承的。建筑风水中尤其对水极特别看中,甚至已成为了一种百姓习俗。建筑景观中要有循环的流动的水,使用净化装置来收集的地表水、雨水、污水等,以此达到景观用水的标准。

3、风水文化与建筑理论相融合。正因为不同文明的相互冲突,推动了人类的文明进步。中国风水文化传统的好坏,绝不能单凭主观愿望来区别,要在创造未来的实践中鉴别。传统是否被保存或被淘汰,取决于它在创新文明的实践中是否有积极的贡献。中国风水文化作为环境文化和环境艺术的结合,不仅包含了某些科学和技术的因素,还包含了终身的价值选择和产业的道德规范。

中国的建筑产业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需要有创新文化的加入。我们要抱有科学的态度,宽容的胸襟,把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把传统的惯性转变成创造的动力,使健康的概念融合到我们建筑中。继承、弘扬中国的风水文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服务,为全世界能居住上健康的居所作出我们中华民族及科学、建筑风水文化的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风水的科学释义》,余卓群,四川建筑出版社,1999

2、《风水观念的非理性层面剖析》,王贵祥,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9(1)

3、《风水研究杂感》,余健,新建筑,2001(3)

4、《从传统风水理论到当代景观环境设计》,邓洁、唐晓岚,山西建筑,2008(8)

5、《浅析古代风水学的科学性》,张霄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04(1)

建筑风水论文篇3

关键词:建筑风水;建筑设计;科学性研究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feng shui in today's society, by the people and the misunderstanding of the rejection, feng shui often understood as superstition, it is wrong, the feng shui include potential science, in modern architecture also ha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Keywords: building feng shui; Architecture design; Scientific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当说到风水一词的时候,人们常常会联想到迷信,风水和迷信是不一样的,风水的研究是为了保证自然与人的和谐,风水研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它是对地理位置的研究,我们也称为地相研究。如在城建房屋时人们往往会对它周边的环境,所在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进行研究,这也是建筑风水的研究。

风水研究在我国起源很早,比较完善的风水学问起源于战国时期,在我国发展的历史悠长,但还是有很多问题直到今天,也没有科学的解释,如随着环境的改变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多大的改变,用什么样的办法能够得到一个衡量,面对这些改变我们能用什么样的办法来加以计算,怎样才能使之向好的方面发展。这些问题任然需要我们突破和解决。

受到历史的影响人们都讲究天地人三者合一的想法,把风水融入到建筑学中,在我国也有了几千年的历史,甚至在当今形成了一个专业的学科,进入了人们的视线。如在2005年南京大学准备开设“风水班”的消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从历史来看不论金碧辉煌的皇宫,还是雄伟的历史皇陵的建设,甚至是人民的普通住宅,都展现出风水的痕迹。我国的建筑风水学还传入了国外,还得到了国外的认可,得到了很高的重视。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中国的建筑也不断发展,与此同时风水学也有了新的发展动向,以下我们进行建筑与风水间相关问题的研究。

一、建筑风水的科学内涵

许多人认为自然界中的磁场和超微离子会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然而这些影响会跟随环境的不同而发生改变。这样可能会造成人的寿命延长或者变短,也会使人们变得愉快或者易怒等等。根据这样的情况,风水师就在所居住的环境或地基上增加某种东西,以此来增强某种信号,来起到逢凶化吉的作用,以此来满足人们心理上的需求。

二、建筑风水学派

1、学院派

学院派一般是研究所和重点大学的一些学者教授,从规划学、建筑学、建筑历史学、哲学等方面写的一些书籍与论文,主要是对风水理论和风水历史的研究。学院派注重的是理论研究,很少有风水方面的实践经验。

2、江湖派

江湖派主要有社会上的无业游民和师传的职业风水师组成,他们也有自己的观点,观点有三种:第一种认为建筑风水学应该和生态学的发展步伐一样,这种人的想法,常常被人们人为是一种不科学的迷信。但有关学者指出风水不是迷信,在历史记载中已经有了一套完整的理论,在什么地方建什么样的建筑,建筑的朝向,包括门窗的开设方法,门窗的高度、宽度以及朝向。什么地方能建房子,什么地方不能建房子。这些理论有一定的科学道理,不然就不会经过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依然保存了下来。所以我们不能把它定义为是迷信。第二种认为风水就是一种巫术,可能也有一点科学道理,但还是有很大部分的宗教色彩存在。中国老百姓没有去教堂祷告的习惯就只能相信建筑风水。觉得建筑风水就是一种巫术。第三种观念认为伪科学就是风水,是一种灾难,许多风水师认为建筑风水学,应该建立在《易经》的基础上,虽然《易经》里有很多科学和汇聚了人们智慧的东西,但是经过几千年的历史已经有很多地方不再适合现代建筑学的发展和当今建筑上的改变。这种思想严重的影响了现代科学的发展方向,不但严重的阻碍了发展,并且只是在一味的啃老,歪曲了现在发展中的很多事实。现代好多把看相、算命都认为是易学,这两个方面是完全不同的,使那些江湖骗子利用此方法赚钱。

三、建筑风水学的新态度

第一,我们要用唯物辩证法去看待事间的不完美,在建筑风水学里也是一样的,风水学经过几千年的风风雨雨都保留了下来,里面一定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们应该把好的地方加以发扬光大,去掉那些对现在没有帮助,甚至带来危害错误的地方,这才是现代建筑风水学应该有的态度。

第二,不能用科学方法解释的事情,全都是迷信。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有的现象只是我们当今的科学还不够发达,对这个世界和大自然认知力不够强所造成的。因此我们不能用逻辑思维去解释的也不一定全都是迷信。在建筑风水学里有很多的现象我们还不能解释,还需要我们去突破。

三、相关的措施

首先,风水的文化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先天应用,另一个是后天应用。先天应用是在进行房屋建筑时,先进行风水设计,然后才进行后续的房屋建造。后天应用是房屋已经建成,用建筑风水的理念去评判该建筑的风水好坏。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先天,那样比后天应用意义更大,也更加具备优势。

其次,要注重生态化建设,保护好环境。建筑风水的原则和环境保护的原则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从风水这个词可以看出,在建筑风水别注重水。水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都非常的重要,在风水里把水比作财气,常常认为有水就有财。在民间也有人们收集雨水、污水等用净化装置进行过滤,从而进行利用。

还有,风水文化和建筑想法应该要互相融合。人类的向前发展和不断的改革,都是因为在生活中不同的文化、思想发生碰撞的结果。判定我国建筑风水的好坏不能用人们的主观想法,要用在建设过程中的客观事实去鉴定。传统的建筑风水文化,是被遗弃还是保留,都要看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否带来可借鉴的地方能否服务于我们以后的幸福生活,能否给我们以后的生活做出贡献来判定的。

结束语

综上所诉,我国的建筑风水研究目前还有很多值得去突破和商讨的问题,它们需要每一个风水专家学者都用心去研究。目前,我国的建筑风水学已经传入了国外,并且得到了国外许多建筑设计人士和民众的认可,在许多建筑设计上,风水学都受到了较高的重视。因此,风水学也随之有了新的发展动向,我们要用科学的态度,把传统的建筑风水学和现代风水学结合在一起,好好的利用起来,把我国的建筑风水学带上正常的发展轨道,为加强我国的环境美化和优化我们的生活环境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余卓群.《简论建筑风水》[J],长江建设,2007,03,12

[2] 张霄鹏.《浅析古代风水学的科学性》[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04,05,03

[3] 王贵祥.《风水观念的非理性层面剖析》[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2001,07,10

建筑风水论文篇4

建筑风水文化是古代祖先长期社会生活实践经验的总结,其易道博大精深,渊源流长,现在我们共同探讨建筑风水文化与建筑设计问题。

说到风水文化我们很多问题一直没有机会找到答案,比如环境的改变对我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有多大的影响,这些影响是应该被动的接受还是主动的改变,如果要改变的话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用什么样的方法?这些方法有规律吗?有人说这些方法可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好,方法论也好,在现代社会还有什么样的现实价值呢?这个现实价值怎么连续、怎么使用等等太多的问题。

风水研究领域目前正在突破也是最难突破从文化来讲就是创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产生与现代的结合,文明的进步是靠文化的融合,现在我们不是克隆工业化,要把传统和现代融合,建筑文明是新文明的一部分。

中国有一句格言:风水宝地,人丁兴旺。中国是风水宝地,养育着中华民族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历史上曾定都在西安、南京、北京等地,这些地方都是风水宝地,拿北京来说东有渤海,西有燕山山脉,富贵之地能使我们国家昌盛。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悠久的文化和历史,建筑风水是中国古代建筑理论的三大支柱之一,是中国古代建筑领域的灵魂,随着文明的进步,社会的发展,风水应有的主导地位,在城市大规模园区的整体风水规划,房地产开发的整体策划,房产风水策划是从根源上把住了建筑风水的关键,从而为更多的百姓营造出一个事业顺随、家庭和美、身体健康的吉祥场所。同时也给开发商带来了回报。

中国的建筑风水学科是内涵非常丰富的,结合我们中国的建筑设计来讲,把建设风水科学与我们现代的设计理念相融合,这样才能体现出中国在21世纪建筑应该具备的特色。

易经是中华五千年最古老、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其中内含天象、地理各个方面,目前易经的研究和应用已经受了国内外甚至全世界人们的欢迎和重视。近几年来尤其在东南亚各国众多的易学爱好者,纷纷把易学知识应用到不同领域当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自从2003年秋在印度尼西亚成功举办“环保与易经”大会以后,引起了学者们的兴趣,更多的学者把易经风水学和现代建筑、现代家居、现代环境很好的结合在一起,使之古今结合,古为今用。人们不再要求简单的、外在的气派、豪华,更多的是追求内在的温馨、舒适、实用、健康,体现以人为本的物质享受、精神享受。

建筑风水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看法有人扬之,有人抑之。扬者认为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抑者认为是封建迷信。中国建筑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有一些古建筑文化是古代祖先生活经验的总结,在中国建筑文化乃至在世界文化中有一定的影响。随着建筑行业和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不断产生,更希望建筑风水文化能在新时代得到不断发展和重视。

中国文化传统与现代建筑的理论结合,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传统之所以必须尊重是因为它是创新文明的必要条件之一。世界和中国的历史都表明,不同文明的冲突与融合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融合曾经创造了工商文明,未来的文明必定在文化的融合中产生。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下,我们必须对自己的文化传统有自知之明,中国风水文化传统的良莠,不能单凭主观愿望区别,只能在创造未来的实践中鉴别。传统是被保存或淘汰,决定于它在创新文明的实践中是否有积极的贡献。作为环境文化和环境艺术的中国风水文化,不仅包含某些科学和技术的因素,而且包括有终身的价值选择和产业的道德规范。

世界正处在从现代向后现代过渡的历史性转折时期,中国正处在与世界文化融合的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建筑产业正处在一个创新文化的关键时期。让我们以科学的态度,宽容的胸胸怀,通过传统与现代结合的讨论,把传统的惯性转变成创造的动力。

建筑风水论文篇5

实践经验。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风水文化日益受到了重视,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传统文化有雅

文化,也有俗文化,说起风水文化,它是雅俗兼有,雅俗兼具。它有五千年的发展历史,它源远流长,经过几千年的发

展、丰富、充实、提高,可以说是历久弥新,它越来越放射出它的光芒。建筑风水文化在建筑学中有它的特殊价值,因

为它集天然、地利和建筑为一体,它全面讨论建筑的布局、空间的分割、方位的确定、以及配套的设施等等问题,它的

其中蕴含着东方审美的意识,它是一种人文意识,建筑本身是一门艺术,而风水学在这门艺术当中有它的特殊作用。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风水文化日益受到重视。作为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它已有五千年发展史,源远流长,不断

丰富,久而弥新。建筑风水文化,在建筑学中有其特殊价值,它集天文、地理、建筑为一体,全面探讨建筑布局、空间

分割、方位确定、陪衬物设施等问题,蕴含着东方审美意识,同建筑工程学虽大异其趣,却相得益彰。

风水文化对建筑工程的作用,主要在考虑如何趋吉避凶,使建筑物对人的胜利、心理产生良性影响。它由古代神秘

文化演变而来,至今有着特殊研究价值,不可以迷信视之。风水术无论理论基础、思维模式,还是价值取向,终极目标

,都深受《周易》思想影响,二者有着千丝万缕联系。

易学实已成为古代风水学与建筑学之间的桥梁。周易的八卦怎么看待风水的问题,所以我的题目叫建筑风水文化的

哲学思考。不过实质上的哲学的内容不多,我只考虑到五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天人统一学说,奠定了风水学的理论基础。

风水学的理论基础我个人认为是周易的基本观点就是天人同一学。风水术,本来是方式操作的一个课题,只是因为

不断的总结,形成自身理论体系的一个风水学,本来是一种操作的技术,是人人相传的技术后来形成了风水学。风水学

是研究历史的自然环境对人的身心影响为中心而用,所以有这样的名称,成为地台环境的生态环境的风水学。风水学遵

循周易的思想,勘明大自然的现象,有天地自然有万物,有万物自然有男女,有男女自然有夫妇,有夫妇自然有子女的

形成。天地万物那种自然的发展史为先,那么夫妇、夫子、君臣等等人类的社会发展史在后,是先有天地万物然后才有

人类,有了人类才有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因此人应该尊重自然,如同儿子应该尊重父亲一样。应该依靠自然,和它融为

一体,绝不应该剥离它,更不能够跟它相割裂。现在我们从生态环境的破坏就可以看出来,就是人与自然为敌,人类受

到了严重的报复。所以一定要主张天地的核心论,与鬼神和气,人的思想和行为都要和天体的运动、自然的变化协调一

致。只有美好的自然,人类才有幸福。《黄帝内经·素问》里面说为求身体健康,必须发于阴阳,得于术数。人和自然

是息息相通的,一刻也不能离开“气”,我们风水学主要是讲“气”的问题,风水的名家都指出来风水是以“气”为主

,人之于气,如鱼之于水,不可须萸离。人要能够自由、自在的生活在大自然之中,风水不曾堪舆,堪是天道也,舆是

地道也,这都是在讲天体的变化和地理的变化,也就是人如何选择形势,以适应天下的变化。风水学以顺天又顺人为主

,天人同一为它的学说。风水术就是天人同一术,离开天人同一的学说,风水学就失去了灵魂。作为中国的传统建筑理

论蕴含着很深厚的、充实的学问,值得深刻的探讨。风水术者,天人统一术也。离开天人统一学说,风水学将失去灵魂

。此种中国传统建筑理论,蕴含着合理内核,值得深入探讨,不可等闲视之。

太极思维是风水学的思维模式,什么是太极思维呢?太极思维就是整个周易的思维模式,我们简称为太极思维,这

种思维可以说是东方思维的精华。我们中医学的思维方法我们建成为整体思维方法,它讲究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

作用,全面的考察事物如何对称,是否互补,观察事物演变的规律,然后再作出整体综合评价,这是我们周易思维的方

法,趋向理论,从整体着眼。我看风水学就是吸取了太极思维的优点,再加以巧妙的运用。注重的是龙、砂、水与穴、

堂、案六维统一的整体环境结构。六维之中,可分两部。觅龙、审砂、辨水,考察山川自然形势,类似易学的三才统一

,任何一方有缺陷,就会影响穴位的确定。至于点穴位,观明堂,睹朝案,是从整体着眼,评论其综合效应。穴不正,

堂不广,案不秀,则龙、砂、水难以体现优势。觅龙、审砂、辨水过程中,以整体思维为指导,密切观察山川形势是否

阴阳对称互补,达到整体平衡。点穴、观堂、睹案过程中,从整体思维着眼,考察穴位高低是否适中,明堂矿光是否有

毒,朝案远近是否相称。目的在于营造足以令人身心舒适、视野开朗、生意盎然的最佳生态地理环境。

第三个观点:是燮理阴阳主导风水学的价值取向。

周易哲学的核心是阴阳学说。易传云:“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周易可称

“宇宙代数学”专论宇宙万有运动变化。主张:“阴阳接而变化起”,“刚柔相推而生变化”。强调一阴一阳的矛盾双

方是事物运动变化的内在动因。风水学吹捧利用这一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相结合,形成自己的理论骨架。常言“地理

之道,山水而已”。山指龙与砂,龙有生有死,砂分阴分阳,水则有来脉与去向,是谓天门、地户,无非阴阳之别名。

风水者,阴阳之道也。“相其阴阳”,旨在燮理阴阳。观山察水,目的在判明二者是否阴阳调和。或重形势,或重理气

,千言万语,总在谋求营造一个山水融结、阴阳合和的最佳穴位。观山察水,还须结合天象变化。天体运行,气象变化

。形成阴阳之气的升降浮沉,影响地理生态,故“气”在风水学中成为重要范畴。气与、水,关系密切。明人徐善继《

地理人子须知》写道:气之来,有水以导之;气之止,有水以界之;气之聚,无风以散之。故曰:要得水,要藏风。无

风则气聚,得水则气融。”天象变化,制约地理生态,必然影响人的身心。风水学从整体形势、长远趋势着眼,进行整

体综合评判,而以燮理阴阳、藏风聚气为其价值取向。

第四个观点:风水学的终极目标是顺天休命。

山、面水、向阳。背山,则树

第五个观点:直觉思维是风水术成功的奥秘。

在进行以上诸方面综合评价时,首先当遵循风水理论指导。或重形势,或重理气,虽理论体系有别,最终目的则一

致。正如《易传》所云:“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归根结蒂,妙在点穴。然而点穴之微妙,绝非单纯依据风水学

理论进行逻辑推论所能定夺,端赖术数家灵机一动的直觉。《易传》曰:“阴阳不测之谓神。”又曰:化而裁之存乎变

,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强调的是人在平日博学、审问,慎思,明辨,胸有成竹;关键时刻,“心有

建筑风水论文篇6

选取在老子思想和现实世界中都非常重要的“水”作为载体,分析了水的性质和对水的文化理解,主要包括“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不断循环运动变化、广纳万物等性质。揭示了在国内当代建筑行业中存在着大量的破坏环境,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等问题。探讨了水的特质在建筑理论和现象中的体现,包括了建筑理论的不断更新、发展变化趋势、建筑本身性质、建筑现象循环回归等,并提出了怎样使水与建筑相融合,达到建筑与人、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问题。

[关键词] 老子 ; 水 ; 特性 ; 建筑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如老子所言,水是接近“大道”的物质,也最代表智慧和生命。它是生命的起源,人类文明的发源地都在水域,几乎万物中都有水的存在。不断的运动变化是水的明显性质。“流水不腐”,为了保持“清有许”,需要“源头活水来”。水极强的包容性让我们理解至纯的东西在自然界是极少存在的。天、地等自然而生的东西都是兼容并包的,如空气,土壤,河流等都包容了大量各种物质,人体内也包含了众多元素。不主动接纳,就要被动接纳。所以当前建筑界提出“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正符合这一思路,和自然协调关系,和谐共处,才能彼此相安。

一、中国当代建筑设计的现状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摆在面前的事实是近两百年来工业社会给人类带来的巨大财富,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全方位的变化。现实问题迫使人类重新认真思考―今后应采取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是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还是注重科技进步,通过提高经济效益来寻求新的发展契机?这是现代建筑师、室内设计师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产物,但同时也出现了人类文明的异化。高层建筑采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宛如一个大型金属网,人在其中,如同进入一个同自然隔绝的空间,人体无法保持平衡的状态,常常感到不安和恐慌。随着人类对环境认识的深化,人们逐渐意识到环境中自然景观的重要,优美的风景、清新的空气既能提高工作效率,又可以改善人的精神生活。不论是建筑内部,还是建筑外部的绿化和绿化空间;不论是私人住宅,还是公共环境的幽雅、丰富的自然景观,天长日久都可以给人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满足了人们对环境的基本需求后,高楼大厦已不再是环境美的追求,回归自然成了我们现代人的追求。现在,人们正在不遗余力的把自然界中的植物、水体、山石等引入到环境艺术设计中来,在人类生存的空间中进行自然景观的再创造。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使人们在生存空间中最大限度的接近自然成为可能。

由于市场的不规范,在建筑施工中所使用的一部分材料和设备,如涂料、油茶等都散发着污染环境的有害物质。无公害的、健康型的绿色建筑材料的开发是当务之急。

二、 “水”与建筑

开篇提到对于“水”有如此奇特的性质,当它与建筑相融合更能体现出来。

建筑从古至今是在不断演变的,所以建筑的指导理论、思想也应该不断变化,保持水一样的灵动,才能跟的上时代的发展,给予建筑的发展以切实有效的指导。“流水不腐”,跟不上时代的建筑思想必然被迅速淘汰更新。纵观建筑历史,形形的建筑风格“你方唱罢我登场”,尤其是自1900年以后,新、旧风格的更替就在以一种内在的加速度向前推进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工业文明节奏加剧,社会整体文明程度大大提高不无关系,但也与许多现代建筑风格盲目追求高新技术和表现形式,而背离建筑历史哲学,和人性本质需求渐行渐远等密不可分。

对于建筑来说,同样应该“善利万物而不争”。建筑应该与人、自然环境、人为环境等因素和谐共存,应该“自然而然”的生长在环境之中,而这正是建筑师进行创作中所追寻的目标。“水”的这个特性体现在建筑上主要可以从有机建筑论,特别是绿色建筑来理解。

1、有机建筑论

有机建筑论,受东方哲学启发而开创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建筑风格的美国建筑大师赖特以崇尚自然的建筑观和有机建筑论闻名于世。他认为自然界是有机的,建筑师应该从自然中得到启示。房屋就应该象植物一样,是“地面上一个基本的和谐的要素,从属于自然环境,从地里长出来,迎着太阳”。他把自己的建筑称之为有机建筑,它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建筑,它的目标是整体性―哲学意义上的整体性,是与环境融为一体的。可见,有机建筑的内涵正体现了“水”的这种“善利万物而不争”,与环境有机的结合。赖特所设计的塔里埃森,与基地环境是共生而相得益彰的。同时,在住宅设计方面,赖特努力使其具有一种协调的感觉,一种结合的感觉,使它成为环境的一部分,给环境增添光彩,而不是破坏环境的协调。如同著名的“流水别墅”很自然的从那丛林山涧中“长”出来一样。

2、绿色建筑论

绿色建筑,也称为生态建筑,虽然叫法不同,内涵却是一致的。绿色设计是20世纪80年代末出现的一股国际设计潮流,它反映了人们对于现代科技文化所引起的环境及生态破坏的反思,同时也体现了设计师道德和社会责任心的回归。对绿色设计直接产生影响的是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巴巴纳克,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他出版的《为真实世界而设计》强调设计师的社会及伦理价值。设计的最大作用并不是创造商业价值,而是一种适当的社会变革过程中的元素,强调设计应该认真对待有限的地球资源使用问题,并为保护地球的环境服务。

三、以水为理念建成环境启示

德国的埃森RWE办公大楼有英恩霍文欧文迪克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的,是一栋圆柱形的办公大楼,矗立在其自带的湖水和绿色花园的环绕之中,25m高的入口环形遮阳棚,使得该大厦整个形体向外扩张,成为一个公共空间。

节约能源是该建筑的一个主要设计思想,它主要取决于建筑的形体及所采用的设备。圆形平面不仅有利于面积的使用,而且圆柱状的外形既能降低风压、减少热能的流失和结构的消耗,又能优化光线的射入。透明的玻璃维护体,使得建筑体中的各种功能清晰可见:门厅、办公楼层、技术楼层、屋顶花园等。垂直的交通网位于圆柱体外的长方形电梯筒内,使人们可以轻松地在每一层辨别方向。塔芯的一部分布置设备管道,另一部分则用做内部水平与垂直交通网的连接。固定外层玻璃面的铝合金构件呈三角形连接,使日光的射入达到最佳状况。内走廊的墙面与顶部采光玻璃,使射入办公室的阳光再通过这些玻璃进入走廊,这既改善走廊的照明状况又节约了能源。大楼的外墙是由双层玻璃构成,通过内层开启的无玻璃窗,办公室内的空气可以自然流通。30层上的屋顶花园通过高矗的玻璃防止高空的风力,从而得到保护。

大楼的技术设备是根据各种不同的功能需要设计的,每个空间都可以按照各自的愿望进行调节 ,如间断通风或持续通风、照明的亮与暗、温度的高与低,以及遮阳的范围等。达到“水”的“善利万物而不争”的境界。使建筑与自然共生。

在未来的发展中,现代建筑如果仍然只是一味的在造型上、技术上等肤浅的表面寻求突破,而没有在哲学高度上产生超越的话,很难解决自身所存在和即将愈演愈烈的问题。热爱绿色、崇尚自然,以“水”为切入点,真正做到水与建筑的融合,作到人、自然、建筑的和谐共生。

建筑风水论文篇7

关键词:风水文化;建筑环境设计

中图分类号:TU-02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所谓风水,最早史书记载见于晋代,“葬者,乘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郭璞《葬书》)。清人范宜宾为《葬书》作注云:“无水则风到而气散,有水则气止而风无,故风水二字为地学之最,而其中以得水之地为上等,以藏风之地为次等。”就是说风水是一门有关生气的术数,只有在避风聚水的情况下才能得到生气,生气是万物生长发育之气,是能够焕发生命活力的元素。风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有关建筑环境的基地选择与规划设计的理论,又称“堪舆学”。千百年来,中国的建筑活动无不受其影响。

一、风水文化的内容

1、气

“气”的学说是古风水理论的核心内容,“气”也是中国传统哲学中最重要的范畴之一。气”说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气”的涵义,二是“气”的性态,三是“气”的功用。风水中有关气的构成分为生气、死气、阴气、阳气、土气、地气、乘气、聚气、纳气、气脉、气母等,认为不论是生者还是死者,只要得到生气,才能有吉兆,因此,风水的宗旨是理气,即寻找生气。

明代蒋平阶在《水龙经》论“气相妙运”时说:“太始,唯一气,莫先于水。水中积浊,遂成山川。经云:气者,水之体于父母,本骸得气,遗体受荫。盖生者,气之聚凝,结者成骨,死而独留。故葬者,反气内骨,以荫所生之道也。经云:气感而应鬼神及人,是以铜山而崩,灵钟东兴,木华于春,粟牙于空。气行乎地中,其行也,固地之势;其聚也,固势之止。丘陇之骨,冈埠之支,气之所随。经云:气之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

古风水理论所论之气带有一些朴素的唯物论色彩,认为气是构成世界本原的元素,它变化无穷,变成山,变成水,在天空周流,在地下运行,滋生万物。天地万物间的交互感应,也都被认为是“气”的作用,在居住中,自然、建筑、人生都会交互影响,对人的生命存在与精神活动等都有不同的作用并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违背其中道理,破坏人生之气与自然之气的和谐对应就难于安身立命。所以,孜孜以求宅居环境应处于合宜的“气”中,取得与自然及人伦社会的协同和协调,形成人、建筑、自然的和谐共处。

2、龙脉、阳宅、明堂

龙脉实指山川,山川的走势绵延盘亘,如龙伏、如龙舞,故名为龙脉。风水学认为龙脉源于昆仑。生气总顺着龙脉运行,因此,观龙脉即指观山脉走势、顺逆、聚散、气止、支干、高低、飞潜等等,并籍此意喻人的祸灾福吉。

生者所居为阳宅,根据气说,阳宅需有生气家庭才能旺象,因此需纳气,一方面吸收地下生气,另一方面从大门召气。因此,选好地址和房门朝向至关重要。风水学认为上等之地为东面有河流,西面有大道,南面有平地,北面有丘陵,以此达到被称为青龙、朱雀、白虎、玄武四神相应之妙。在建筑物的布置方面有些重要原则,如座北朝南,面迎阳光;靠近河流、水塘但忌讳背水等。

风水学把明堂作为穴前之地。明堂有内外之别,凡山势缓和、平平结穴、龙虎山环抱、案山当前就称为内明堂,内明堂之外的为外明堂。明堂之中是平地,四周有山,这些山左称青龙右称白虎,又有捍门、华表、辅弼等。

在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有机结合及大规模建设组群布局等方面中国古代建筑在空间环境的整体处理有着极高的艺术造诣和较强的科学性、合理性。因此,正确认识风水文化,不能简单地视风水为迷信,其有许多值得借鉴的理论,应本着批判继承的态度,汲取精华去其糟粕,发扬中国传统勘舆学的哲学思想,指导今日人居环境建设,现实意义重大。

二、风水文化对建筑环境设计的影响

1、生态学思想

人地协和。在西方近代,人对自然的控制、征服、对峙、斗争是社会文化的主题之一,历史地反映了工业革命和现代文明不象农业社会那样依从自然,而是用科技工业变革自然、征服自然、破损自然、毁坏生态,表现出“人地对抗”和“冲突”的关系。时至今日,在发达国家或后工业社会及发展中国家,这种现象依然存在。顺应自然、利用自然、装点自然是几千年来中国堪舆学家对人和自然关系的一贯主张。风水文化难能可贵之处在于不急功近利、不以地形复杂为坏事,而是抓住山水做文章,在住宅建设中,因山水而建筑,用建筑美化山水,借助自然景观保护山水的美,同时也衬托建筑物的美,高度统一人与自然的协和,逐渐形成人与自然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良性循环关系。

环境保护。风水是门有关人和环境关系的学问体系和信仰体系。作为学问体系,风水除教导人们如何进行建筑,还教导人们如何植树以培生气;作为信仰体系,风水除教导人们不该如何进行建筑,还教导人们不该如何开挖采掘以护形势。“培生气”和“护形势”保护了环境,保护了生态,保护了自然。风水学认为“天人合一”、“天人感应”,要求人们顺其自然,把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纳入自然生态的良性循环之中。尽管古人改造大自然的能力非常有限,然先哲们依然悟出其中的哲理。在人类通过大规模建设活动使得地表性态改变的能力极强的今天,更应遵循这一基本原理。近年来全球范围的绿色革命运动、建筑学领域的生态建设、绿色建筑研究活动等,从其基本出发点来说,是与传统的生态学思想相吻合的。

2、绿色建筑环境设计

绿色建筑的研究对象是由人、建筑、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组成的人工生态系统。对于人和建筑环境并重的人工生态系统而言,完善的自然生态系统不但是人工生态系统存在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先决前提,而且对人类来说具有审美愉悦的功能,是建筑环境不可或缺的一种文化资源。因此,在仿效自然生态系统而创造人工生态系统时,应实现能量流和物质流的平衡,即生态平衡原则。保护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完善生态建筑环境,改善人居环境质量。一方面利用技术,通过对自然生态系统要素的监测与分析,达到对自然环境的全面深入了解,并利用建筑设计减少对人工调节的依赖;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新技术,满足生态建筑,如地下空间开发、太阳能利用、风能利用、水能利用等等。

建筑环境设计方面可采用绿色规划设计法。如,北方四合院平面尺度较大,四周围墙紧闭,在寒冷的冬季能获取较多的太阳辐射热量,以免院内及室内阴气过盛;而南方四合院平面尺度较纵向尺度大,顶部仅留小尺度天井口,以求在炎热的夏季减少辐射热量,增大纵向自然对流;天井下部地面设置水池、蓄水花坛等,增强水份蒸发进行吸热,以免院内阳气过盛等等。这些手段把建筑作为自然生态循环链中的一环,通过其自身的自净机能,使其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作用限定在环境容量范围之内。

三、结语

风水文化中包含有许多附会类比的成分,但它却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人居环境建设经验的积累,是中国传统人居环境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建筑环境设计时应结合现代建筑科学技术,充分挖掘中国传统建筑设计理论中的绿色经验和设计精华。在现代人居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研究风水文化对建筑环境设计的影响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远国:《中国古代建筑风水学在现代建筑中的影响与运用》[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5(04)

[2]谢浩:《风水学与居住建筑设计》[J]房材与应用,2004(03)

建筑风水论文篇8

【关键词】建筑结构; 安全水平;合理设置

1前言

建筑结构的安全水平是衡量一个结构的重要质量指标,是国际结构可靠性讨论的热门话题,更是一个至今没有取得一致见解的问题。实际上,一个国家的建筑结构安全水平的设置于本国的工程实践和现有的规范水平息息相关。众所周知,由于一些历史性的原因,我国的建筑结构安全水平仍处于较低水平,新中国建立以来功能是出现了下滑的趋势,与我国飞速上升的国民经济水平形成了巨大的反差。面对建筑结构安全水平上存在的问题和风险时,我国往往把研究的重点放在正常使用阶段,而忽略了出现较高风险率的老化阶段和建造阶段。如果想要降低建造的成本,就需要降低用钢量,这样做的结果不仅会给施工带来很大的难度,还会使结构的耐久性变差,无形之中增加了维修加固的费用。

2建筑结构的风险决策理论及准则

目前,建筑工程结构的风险决策原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建筑的经济消耗降到最低;第二,建筑的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为了使建筑工程的经济消耗情况降到最低,应该做到从正常使用、平均风险率建造、老化这三个阶段来减少结构消耗。近年来,大多把消耗最低的经济成本作为确定建筑结构安全水平的原则。最高级的建筑结构安全水平的决策模型是按照建设时间轴的设定来展开的,必须要考虑到一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要考虑的是建筑结构的性能会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使得在建筑维修方面带来不可避免的问题。在此阶段如果不进行维修或者维修工作没有做到全面,很有可能是建筑结构在有效使用年限内因维修不当而造成巨大损失,进而增大建筑设计的总费用;此外,如果进行过度维修就有可能造成建筑结构维修费用过大,也会增加建筑结构的总费用,从而导致建筑维修过程中出现不科学、不经济的情况。所以,建筑结构安全水平的风险决策理论必须要合理,以最优的维修策略作为基础,确定建筑结构最合理的安全水平。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水平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然而我国建筑安全水平却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与我国高速发展的经济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归根结底在于,我国建筑结构安全水平的设置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以往那种只考虑建筑结构正常使用时的安全水平已经满足不了现在的需要,更不能对建筑结构的整体安全水平作出全面的评估。

3建议的目标可靠度

3.1目标可靠度的确定原则

近年来,我国建筑结构安全水平要不要提高已经不再是争论的焦点,而建筑结构安全设置提高的幅度已经变成了现在所争论的焦点。几乎是所有的国家在保证其正常发展的基础上,在建筑结构安全水平设置上都是根据本国的建筑工程实施情况来进行逐渐提高的。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已经有了半个多世纪的建筑工程实践经验,虽然整体安全水平还是让处于较低的水平,但是从整体看来,建筑结构安全水平的发展情况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由于在一定范围内,建筑结构在最佳状态下的安全水平没有经济总消耗反应敏感,因此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对如何合理提高安全水平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和探索。

从风险这一角度看来,相对经济消耗来讲结构的安全水应不敏感,并且不同的安全设置水平对应的风险大小也不是一样的。如果出现同样的经济损失的情况下,结构失效的概率越大,所带来风险的概率就越高。同理,如果建筑结构失效的概率保持不变,那么经济损失的概率增加,相应额风险的概率也会增加。随着人民的需要和国家的发展,必须降低人民所要承受的风险,至少要保证现在国家和人民所承受的风险一定不要比建国初期人们所承担的风险要高。这是最低的底线,也是确定目标可靠度的最低取值和最低原则。

3.2目标可靠度的经济原理

如果要使不一样的技术方案在相同的基础之上进行评价和比较,就需要存在相同的可比原理。在评价某一具体方案时,可按照相同的可比原理对各种技术方案进行调整,使各方案之间出现可比性,然后再进行技术方案的选择和评价。本文为了使不同时期的建筑结构风险水平可以进行相互比较,因此考虑使用可比原理,建筑结构损失取为其保护的财产价值和建筑结构本身的价值,即对不同时期的国民生产总值分别进行宏观分析,从而反映出服务生产和货物生产的规模和变化。

3.3目标的可靠度

现在,国家规定相关人员的思路应该是将安全水平在原有的基础之上做了进一步提高,这样做不仅可行度较高,还是一个尊重工程实践、符合国际惯例的合理思路。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要想大幅度提高建筑结构的安全水平就应该在现有基础之上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虽然现在我国建筑结构的安全水平已经有所提高,但是提高的幅度还是不够,也就是说,按照现有的建筑结构安全水平设置的标准,钢筋混凝土的抗弯结构比建国初期抗弯破坏所存在的风险还要高,因此需要把建筑结构抗弯失效的概率在现有的基础之上再降低一个层次。对于现有的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来说,套用校准方法得来的指标数据还没有能很好的适应现行的规范,仍然处于取值偏低的状态,还有待于提高。二级决策模型、风险决策准则、目标可靠度的最低准则以及计算原则,可以进行扩大,比如:扩大到钢筋混凝土构件以外的其他构件,按照这种办法对现有的建筑结构安全水平的合理设置提出成套的完整的修改意见。

4总结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不断提高,人类对建筑结构安全水平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众所周知,建筑结构的安全水平应该尽快追上经济的发展水平,任何一个国家的建筑结构安全水平设置都要充分考虑到工程实践的影响,不断的根据现实生活中建筑结构的实践经验进行改善和提高。虽然在长期的探索实践中,我国的建筑结构安全水平在合理设置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与国外那些发达的国家相比较,我国建筑结构安全水平设置在质量、技术、监管等方面仍然存在着许许多多的不足之处。因此,我国仍需要加大对建筑结构安全水平合理设置的力度,提高建筑结构和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不仅是城市化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还是发展城市化建设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周朝.建筑结构安全水平的合理设置.《中华民居》.2012年7期

[2]高永生.基于4D技术的施工期建筑结构安全分析研究.《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年13期

上一篇:生态建筑论文范文 下一篇:本科毕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