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管理范文

时间:2023-08-09 11:11:17

基础知识管理

基础知识管理范文第1篇

A.同级机关

B.同一系统的机关

C.三个以上的机关

D.行政主管机关与业务指导机关

2.公文区别于其他信息记录的特点是()

A.传播知识

B.具备查考价值

C.书面文字材料

D.具备法定的权威性

3.在行政决策组织体系中被称为“神经系统”的是()。

A.信息系统

B.中枢系统

C.控制系统

D.研究咨询系统

4.公文的语言应当()。

A.诙谐幽默

B.古朴典雅

C.庄重规范

D.华丽流畅

5.我国国家行政机关实行()

A.职务分类制

B.职位分类制

C.品位分类制

D.职级分类制

6.政企分开的主要措施不包括()

A.解除政府主管部门与所属经济实体的直属企业的行政隶属关系

B.大量裁减政府专业经济部门

C.大力裁减社会中介组织

D.加强和改善对国有企业的监管方式

7.下列人员()可以由委任产生。

A.乡长

B.镇长

C.县长

D.国务院各部委副部长

8.下面不属于一级政府派出机构的是()

A.行政公署

B.区公所

C.村公所

D.公安派出所

9.公文的基本语气是()。

A.祈使语气

B.陈述语气

C.疑问语气

D.感叹语气

10.下列文稿中具有正式公文效用的是()

A.议论稿

B.送审稿

C.征求南京市意见

D.定稿

11.在归部委管理的国家局中,国家技术局归哪个部(委)管理?()

A.国家计划委员会

B.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C.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

D.国家教育委员会

12.政府机构之间最重要的关系是()。

A.协调关系

B.业务关系

C.协作关系

D.领导关系

13.轮换又称()。

A.转任

B.调任

C.挂职锻炼

D.轮岗

14.公务员必须退休的条件是指()。

A.工作年限满20年

B.工作年限满30年

C.男年满55周岁

D.女年满55周岁

15.行政管理体制的物质载体是()。

A.权责体系

B.组织结构体系

C.运行机制

D.行政权力

16.行政管理的主体是()。

A.社会公共事务

B.政府

C.人民群众

D.企事业单位

17.申诉期间原机关处理决定()。

A.不再执行

B.继续执行

C.变更执行

D.废止

18.下面哪种社会关系,公务员可以不用回避?

A.夫妻

B.密友

C.甥子女

D.祖父母

19.批复是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的()

A.下行文

B.平行文

C.上行文

D.具有行政约束力的规章

20.行政管理的首要环节和各项职能运行的基础是()。

A.行政权力飞

B.行政法规

C.行政领导

D.行政决策

21.下列公文中,不需要指明主送机关的是()。

A.通知

B.请示

C.报告

D.决议

22.国家公务员向有关单位提出申诉的必要理由是()。

A.对公务员个人的处理不公正

B.公务员对涉及本人的人事处理决定不服

C.公务员认为自身受到的处理或待遇不合理

D.须有涉及公务员个人的处理决定

23.在国外被称为“智囊团”的是()。

A.研究咨询系统

B.决策信息系统

C.审批控制系统

D.行政决策的中枢系统

24.关于行政效率,总的原则是()。

A.效率第一,公平第二

B.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C.效率为主,公平为辅

D.公平优先,兼顾效率

25.“三讲”教育的对象是()。

A.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

B.县级以下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

C.省部级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

D.省部级以下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来源:考试大-公务员26.管理幅度和管理层之间是()关系。

A.正比

B.反比

C.随机

D.不确定

27.在领导者的诸多素质中起主导作用的素质是()

A.职能素质

B.基础素质

C.业务素质

D.核心素质采集者退散

28.要重视搞好领导班子的群体配备,实现领导班子的()。

A.高效稳定

B.优化组合

C.整体效能

D.合理搭配

29.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属于政府的()。

A.政治职能

B.文化职能

C.经济职能

D.社会职能

30.调查报告的结构一般包括()。

A.标题、导语、正文、结语

B.标题、正文、落款

C.开头、导语、主体、结尾

D.标题、正文、结语

31.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不包括()。

A.一文一事,中心明确

B.用语庄严、简明、通顺、平实

C.为使各方面了解情况,多印发文件

D.符合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

32.陈述性文件有()。

A.通报

B.指示

C.请示

D.决定

33.商洽性文件有()。

A.会议纪要

B.决定

C.指示

D.函

34.下列属于我国行政外部监督体系的是().

A.法制监督

B.财务监督

C.审计监督

D.主管监督

35.政党监督的主体除了党委和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外,还有()。

A.党的宣传部门

B.党的基层组织

C.党的组织部门

D.党的领导集团

36.职权集中,责任明确,指挥灵便,行动迅速,可以减少权力冲突和内部摩擦的一种领导体制是()。

A.首长负责制

B.委员会制

C.混合制

D.直线职能制

37.公务员必须遵守的纪律有()

A.不,贻误工作

B.不贪污,不行贿

C.不违公德

D.不得参加非法组织

38.下列哪个属于公务员之列?

A.企业工人

B.农民

C.转业军人

D.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39.不属于派出机构的是()

A.行政公署

B.公安派出所

C.内蒙古自治区驻京办事处

D.街道办事处

40.在领导体制中,行政监督机关和审查机关都实行()。

A.业务领导制

B.首长负责制

C.委员会负责制

D.双重领导制

41.行政管理体制的核心系统是()。

A.结构体系

B.运行机制

C.权责体系

D.规章制度

42.批复是答复下级请示的文件是()。

A.被动文件

B.主动文件

C.是对报告的批件

D.下级没有请示,用来指导工作的

43.办公室更改电话号码,可用()公布周知。

A.通知

B.通告

C.启示

D.布告

44.区公所是()的派出机关。

A.乡人民政府

B.国务院

C.省、自治区人民政府

D.县人民政府

45.我国机构改革的关键是()。

A.精简机构

B.裁减人员

C.转变职能

D.核定编制

46.规范性公文标题的时间是()。

A.公文的时间

B.公文撰写的时间

C.公文打印的时间

D.公文讨论的时间

47.国家公务员可以辞职的条件是()

A.未满最低服务期限的

B.在涉及国家安全,重要机密等特殊职位上任职的

C.女性公务员在孕期、产期及哺乳期的

D.正在接受审查的

48.我国公务员制度同西方文官制度强调的文官“政治中立”具有的本质区别是()

A.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

B.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C.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D.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

49.不能联合行文的机关是()。

A.同级政府之间

B.政府各部门之间

C.上级党委和下级政府之间

D.政府部门和同级人民团体之间

50.清退保密文件时,要()。

A.摘录文件内容

B.复制原文

C.按原文标注密级处理

D.按平件清退

参考答案

1.D2.D3.A4.C5.B6.C7.D8.C9.B10.D

11.B12.D13.D14.D15.B16.B17.B18.B19.A20.D

21.D22.B23.A24.B25.A26.B27.D28.B29.D30.A31.C

32.C33.D34.A35.B36.A37.D38.D39.C40.D41.C42.A43.C

基础知识管理范文第2篇

A.同级机关

B.同一系统的机关

C.三个以上的机关

D.行政主管机关与业务指导机关

2.公文区别于其他信息记录的特点是()

A.传播知识

B.具备查考价值

C.书面文字材料

D.具备法定的权威性

3.在行政决策组织体系中被称为“神经系统”的是()。

A.信息系统

B.中枢系统

C.控制系统

D.研究咨询系统

4.公文的语言应当()。

A.诙谐幽默

B.古朴典雅

C.庄重规范

D.华丽流畅

5.我国国家行政机关实行()

A.职务分类制

B.职位分类制

C.品位分类制

D.职级分类制

6.政企分开的主要措施不包括()

A.解除政府主管部门与所属经济实体的直属企业的行政隶属关系

B.大量裁减政府专业经济部门

C.大力裁减社会中介组织

D.加强和改善对国有企业的监管方式

7.下列人员()可以由委任产生。

A.乡长

B.镇长

C.县长

D.国务院各部委副部长

8.下面不属于一级政府派出机构的是()

A.行政公署

B.区公所

C.村公所

D.公安派出所

9.公文的基本语气是()。

A.祈使语气

B.陈述语气

C.疑问语气

D.感叹语气

10.下列文稿中具有正式公文效用的是()

A.议论稿

B.送审稿

C.征求南京市意见

D.定稿

11.在归部委管理的国家局中,国家技术局归哪个部(委)管理?()

A.国家计划委员会

B.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C.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

D.国家教育委员会

12.政府机构之间最重要的关系是()。

A.协调关系

B.业务关系

C.协作关系

D.领导关系

13.轮换又称()。

A.转任

B.调任

C.挂职锻炼

D.轮岗

14.公务员必须退休的条件是指()。

A.工作年限满20年

B.工作年限满30年

C.男年满55周岁

D.女年满55周岁

15.行政管理体制的物质载体是()。

A.权责体系

B.组织结构体系

C.运行机制

D.行政权力

16.行政管理的主体是()。

A.社会公共事务

B.政府

C.人民群众

D.企事业单位

17.申诉期间原机关处理决定()。

A.不再执行

B.继续执行

C.变更执行

D.废止

18.下面哪种社会关系,公务员可以不用回避?

A.夫妻

B.密友

C.甥子女

D.祖父母

19.批复是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的()

A.下行文

B.平行文

C.上行文

D.具有行政约束力的规章

20.行政管理的首要环节和各项职能运行的基础是()。

A.行政权力飞

B.行政法规

C.行政领导

D.行政决策

21.下列公文中,不需要指明主送机关的是()。

A.通知

B.请示

C.报告来源:

D.决议

22.国家公务员向有关单位提出申诉的必要理由是()。

A.对公务员个人的处理不公正

B.公务员对涉及本人的人事处理决定不服

C.公务员认为自身受到的处理或待遇不合理

D.须有涉及公务员个人的处理决定

23.在国外被称为“智囊团”的是()。

A.研究咨询系统

B.决策信息系统

C.审批控制系统

D.行政决策的中枢系统

24.关于行政效率,总的原则是()。

A.效率第一,公平第二

B.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C.效率为主,公平为辅

D.公平优先,兼顾效率

25.“三讲”教育的对象是()。

A.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

B.县级以下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

C.省部级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

D.省部级以下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26.管理幅度和管理层之间是()关系。

A.正比

B.反比

C.随机

D.不确定

27.在领导者的诸多素质中起主导作用的素质是()

A.职能素质

B.基础素质

C.业务素质

D.核心素质采集者退散

28.要重视搞好领导班子的群体配备,实现领导班子的()。

A.高效稳定

B.优化组合

C.整体效能

D.合理搭配

29.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属于政府的()。

A.政治职能

B.文化职能

C.经济职能

D.社会职能

30.调查报告的结构一般包括()。

A.标题、导语、正文、结语

B.标题、正文、落款

C.开头、导语、主体、结尾

D.标题、正文、结语

31.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不包括()。

A.一文一事,中心明确

B.用语庄严、简明、通顺、平实

C.为使各方面了解情况,多印发文件

D.符合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

32.陈述性文件有()。

A.通报

B.指示

C.请示

D.决定

33.商洽性文件有()。

A.会议纪要

B.决定

C.指示

D.函

34.下列属于我国行政外部监督体系的是().

A.法制监督

B.财务监督

C.审计监督

D.主管监督

35.政党监督的主体除了党委和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外,还有()。

A.党的宣传部门

B.党的基层组织

C.党的组织部门

D.党的领导集团

36.职权集中,责任明确,指挥灵便,行动迅速,可以减少权力冲突和内部摩擦的一种领导体制是()。

A.首长负责制

B.委员会制

C.混合制

D.直线职能制

37.公务员必须遵守的纪律有()

A.不,贻误工作

B.不贪污,不行贿

C.不违公德

D.不得参加非法组织

38.下列哪个属于公务员之列?

A.企业工人

B.农民

C.转业军人

D.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39.不属于派出机构的是()

A.行政公署

B.公安派出所

C.内蒙古自治区驻京办事处

D.街道办事处

40.在领导体制中,行政监督机关和审查机关都实行()。

A.业务领导制

B.首长负责制

C.委员会负责制

D.双重领导制

41.行政管理体制的核心系统是()。

A.结构体系

B.运行机制

C.权责体系

D.规章制度

42.批复是答复下级请示的文件是()。

A.被动文件

B.主动文件

C.是对报告的批件

D.下级没有请示,用来指导工作的

43.办公室更改电话号码,可用()公布周知。

A.通知

B.通告

C.启示

D.布告

44.区公所是()的派出机关。

A.乡人民政府

B.国务院

C.省、自治区人民政府

D.县人民政府

45.我国机构改革的关键是()。

A.精简机构

B.裁减人员

C.转变职能

D.核定编制

46.规范性公文标题的时间是()。

A.公文的时间

B.公文撰写的时间

C.公文打印的时间

D.公文讨论的时间

47.国家公务员可以辞职的条件是()

A.未满最低服务期限的

B.在涉及国家安全,重要机密等特殊职位上任职的

C.女性公务员在孕期、产期及哺乳期的

D.正在接受审查的

48.我国公务员制度同西方文官制度强调的文官“政治中立”具有的本质区别是()

A.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

B.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C.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D.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

49.不能联合行文的机关是()。

A.同级政府之间

B.政府各部门之间

C.上级党委和下级政府之间

D.政府部门和同级人民团体之间

50.清退保密文件时,要()。

A.摘录文件内容

B.复制原文

C.按原文标注密级处理

D.按平件清退

参考答案

1.D2.D3.A4.C5.B6.C7.D8.C9.B10.D

11.B12.D13.D14.D15.B16.B17.B18.B19.A20.D

21.D22.B23.A24.B25.A26.B27.D28.B29.D30.A31.C

32.C33.D34.A35.B36.A37.D38.D39.C40.D41.C42.A43.C

基础知识管理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力军,高校辅导员队伍承担着培养人、教育人的重任,必须通过开展专业化培养,提高辅导员破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题的能力,提升他们的职业素质,更好地发挥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为辅导员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校政治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主要力量,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引路人、心理健康的指导者、就业指导教育的培训师。当前的学生工作领域已由原来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拓展到助学服务、心理辅导、就业指导、课外活动指导等多领域。辅导员需要运用多种知识去解决工作中的各种问题,仅仅依靠思想政治教育单一学科很难培养适应学生工作专业化的发展。辅导员专业化是指辅导员应具备完成思想政治引导、学习生活指导、心理健康辅导、就业指导等工作所必须的知识、能力和经验,以及相关的职业理想与职业素养。那么在新形势下,做好专业化的高校辅导员应具有哪些专业素质呢?本人就几年来的工作经验谈几点体会:

1思想政治理论知识

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一定要具备学科专业背景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门知识。(2(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高校辅导员必须首先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理论素质。一方面这是辅导员保证自身有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的需要,另一方面“育人者先育己”,只有辅导员自身充分掌握了有力的思想武器才能更好的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这就要求辅导员要加强对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并且在学习中做到学以致用、理论结合实际。通过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做到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社会,认识社会,在复杂的环境中分析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尤其是在当今社会十分复杂的情况下,辅导员也只有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才能明确政治方向,坚持政治立场,提高鉴别能力和政治敏锐性,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始终同以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同时,辅导员也只有不断用思想政治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才能将所学的理论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才能更好的在学生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2管理学知识

管理是保证组织有效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组织的作用依赖于管理,管理是组织中协调各部分的活动,并使之与环境相适应的主要力量。高校辅导员面对的是思维活跃、情绪高涨、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当代大学生,要想管理好这样的群体,学习一些常用的管理学知识是必不可少的。尤其目前我国高校扩招的现状,一个辅导员往往管理若干班级,或者是跨年级的几个班级,甚至是整个二级学院的全体学生,管理人数多,层次差别大,要想有效的发挥组织的作用,做到科学管理、人性化管理,更需要辅导员具备管理知识,懂得管理的艺术。管理学应该是一门集多种学科为一体的学科,它需要我们有哲学、逻辑学、心理学等一些学科的知识。学习管理学知识对我们的意识形态、思维方式、洞察能力、个人修养等综合能力的提高都会有所帮助。

3心理学知识

在社会与高校都越来越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今天,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一线人员,是与学生交流最多、接触最广、影响最深的教育者,也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第一道防线。辅导员往往是最能掌握学生心理动态、了解学生心理变化、感触学生内心世界、贴近学生真实生活的人。因此,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辅导员扮演着无可替代的重要角色。然而,如果没有足够的心理学知识作为基础,很有可能就丧失了对心理问题学生初步开导的机会。所以,专业化的辅导员必须学习心理学的知识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有利地位,对学生进行先期心理健康教育。

4法律知识

“大学生状告母校”的事件近年来时有发生。一些大学生触犯校规后,认为学校的处罚太重,于是将母校告上法庭。高校对违纪学生的处理,再也不是仅由学校领导、院系领导说了算了,大学生民主与法制观念的养成和法律意识的逐渐增强,迫使辅导员必须补上法律知识这一课。辅导员学习法律知识一方面可以更合法的处理学生事务,用法律规范管理行为、解决学生争端,另一方面有利于开展学生普法知识教育,浓厚教育环境、校园环境的民主与法治氛围,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有利于校园的安全稳定和学生的人身安全的自我保护。同时使大学生知道自己的行为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哪些是违法行为,懂得正确运用法律知识去保护自己和其他人的合法权利。

5教育学知识

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和问题、揭示一般教育规律的科学。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教育现象和问题,以及教育的一般规律。作为高校教师,辅导员学习教育学有关知识是要了解高等教育的基本理论,确立科学的教育观念,掌握从事高校的教学、德育及科研等工作的基本知识。顺应教育的一般规律,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习观,为学风建设打牢思想基础。通过行之有效的教育活动,引导学生自觉地把实现个人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统一起来,树立为祖国繁荣富强贡献聪明才智的远大理想,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6就业指导知识

就业指导是帮助和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意识,了解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帮助学生作好职业规划,为学生提供毕业前的就业服务等等。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使学生对就业能有客观的认识,从而正确择业,并通过科学的指导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增加求职的成功率。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及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和深入,通过人才市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已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方式。实施毕业生就业率公布制度以后,高校就业工作在调节、引导学校招生、培养以及学校声誉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或就业率的高低,不只是毕业生个人的事,同时也是对高校的教育教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的一次实际检验。因此,有针对性地对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对于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实效和改进就业指导工作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此外,在实际工作中高校辅导员还要学习学生事务管理、计算机与网络、形势与政策等方面的相关知识,熟悉国家和学校的贷款政策、贫困生救助政策、组织发展程序等政策、规定,具备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个别谈话和谈心的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发现、培养和使用人才的能力,总结工作的能力。高校辅导员只有通过系统学习相关专业知识,才能顺利的实现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换,由权威型向对话型转换,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换,由知识的单一型向复合型转换,由非专业化、非职业化向专业化和职业化转换。

7参考文献

1曹琨.论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学理支撑[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2).

2翁铁慧.建设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科学化模式、专业化培养、多样化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2008,(5)

基础知识管理范文第4篇

一、对联的起源

对联的起源可追溯到唐以后的五代时期。后蜀主孟昶于归宋前之岁除日,题桃符于寝门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此为传世第一联。到了宋代,春联还是叫桃符;直到明朝开国之初,人们才开始用红纸写春联,称之为春联。

二、对联的特点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对联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2、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3、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4、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覆。

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

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

根据对联特点分析对联一则:

万里山河添异彩

千年历史写新篇

这副对联,上下联都是七字;上下联的词性排列都是数词、名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名词;上联的平仄分布是“仄仄平平平仄仄”,下联是“平平仄仄仄平平”;上联末字仄声,下联末字平声;上下联讲的是新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万紫千红的景象,内容紧密相关;上下联的结构都是“定——主——谓——宾”式;其节奏都是前四(字)后三(字)。

三、对联的种类和形式

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包括谐趣联....)等。

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我们仅谈常用的正对、反对和串对。

1、正对。上下联内容相似或者相关(即只有一面性)的对联。如:

松竹梅岁寒三友

桃李杏春风一家(上下联内容相似)

爆竹声声喜庆丰收岁

梅花朵朵笑迎跃进年(上下联内容相关)

2、反对。所谓反对,顾名思义,就是上下联意思相反。因为内容相反,就形成了上

下联的鲜明对比,引人注目,能收到更好的艺术效果。如:

破千年旧俗

立一代新风

红日消残雪,反动派同悲末路

曙光照征途,无产者共向未来

3、串对。串对又叫流水对。它的特点是一个意思分成两句来说,其实两句是一个整体

上下联独立起来都没有意义,至少是意义不全。串对的上下联一般都有因果、连贯、递进,条件假设等关系。如:

莫愁前路无知己

西出阳关多故人(因果关系)

除夕刚饮祝捷酒

新年又看报春花(连贯关系)

正对、反对和串对,什么时候该用哪一种,要根据内容的需要与可能去选择。

三、练习

1、海内存知己,。

2、,领异标新二月花。

3、桃李满天下;。

4、英雄肝胆男儿血,。

5、春夏秋冬,四季服装皆溢彩;,。

答案:1、天涯若比邻

2、删繁就简三秋树

3、教化遍中华

4、祖国疆土母亲心

基础知识管理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在设计专业基础教学中,如何将基本的工程技术基础知识渗透给学生,目前是个模糊且值得探讨的问题。如果直接沿用工科专业所开设的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材料力学、金属工艺的教学方法来对待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教学显然不再适用。因此,要进行改革。要根据专业的特点,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能力培养等方面研究出一套符合专业发展需求的、学生可以方便接受的教学模式,从而促进专业的深层次发展以及学生能力的提高。

工业设计专业是结合了艺术、人文、历史、经济、工程技术等学科,着重研究人—产品—环境—社会等关系的一个复合型学科。近年来工业设计专业得到快速的蓬勃发展,根据统计资料,在全国已有超过一百所院校开设了工业设计学科,有超过四百所院校开设了设计类学科,但在基础研究上,特别是系统的教学研究上相对滞后而无法满足日益发展需求的设计教育状况。工业设计是工、文、理兼容的学科,学科跨度大,培养人才的目标、方式均有别于其他专业,因此对教学的形式研究尤为重要。要使教学方式上符合人才目标培养的要求,就必须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以适合学科专业的发展需求。

在基础教学中,工程技术基础是辅助造型基础课程知识面的完善及造型能力的提高,使造型实用化的一个保证。因此,机械原理基础知识,机械零件基础知识,材料力学方面的基础知识,金属材料特性及工艺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非金属材料特性及加工方法的基础知识,应该对学生有所渗透和讲解。这些内容对工业设计专业,应该是必备的。不然,在纸面上完成了造型设计之后,要进一步完成草模制作,仿真模型制作以至造型得以应用,将会举步为艰。对于学产品设计这样一个方向,表现的就更加突出。产品设计共有四大要素:人的要素、技术要素、市场环境要素、审美形态要素。由此可见,技术要素(主要指工程技术)是本学科学生培养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长期以来,工程技术含概的各个分支课程已形成了一种相对稳定的传统教学模式,即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上都是典型的工科类教学办法。对于由艺术类招考录取的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是不适用的,因为艺术类考生无论是数学知识还是逻辑思维都相对薄弱,沿用是不可取的,只能量体裁衣。即根据专业的特点和需求,在教学方法上创造一种适合于工业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进行工程技术基础知识的渗透。

1、方法合理事半功倍

前面提到,工程技术基础是辅助造型基础课程的一个知识面,因而在开展造型基础课程的同时,渗透工程技术基础知识,使造型基础课题在方案设计,模型制作,市场推敲一系列环节中顺利完成。这样,不但不会导致学生的厌学心理产生,反而会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好奇心理,有强烈的冲动去了解,去实践,从而将知识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效果自然产生。

在我带过的造型基础课程中,有一部分课题是这样布置的。观察身边的自然物和人工物,剖析其结构特征和运动关系,制作一动态玩具模型。要求造型新颖,选材恰当,运动关系合理,制作方便,有一定的实用性。该课题要求在四周内完成。前期,老师统一组织学习相关的知识点(以案例分析的方式进行),分解课题开展的步骤。接着,分组(课程组老师全部参与)审阅方案,包括方案的合理性,方案的可操作性,学生必须将方案做细。方案通过之后,着手模型制作。这时,学生的选材,加工都是自主进行的,碰到制作中的工艺问题,运动关系问题,装配问题,有老师和实践制作车间的师傅共同指导。结果发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作欲望都得到了提高,课题完成的很顺利,质量也不错,个别特用心的同学制作出的模型还很有价值。在最后的课题评价中,学生的探究意识仍不减,还希望老师给予更多的意见。

由此看来,好的教学方法确实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重点问题巧妙处理

第一通过案例分析引出相关的知识点。

从实际出发,以典型的产品设计为案例。譬如手机的翻盖和滑盖设计,这两种类型的手机在外型上看,都是有两部分装配而成。从运动关系上分析,翻盖手机允许有一个旋转的运动关系,且旋转运动有一定的限度,手机盖关闭后,要求有适中的自压紧状态;滑盖手机允许有一个移动的运动关系,且移动位移有一定的限度,手机盖关闭后,要求有很好的回位状态。通过分析,可以马上给学生引出几个工学方面的概念,“自由度”、“限位”、“自压紧”、“回位”等。如果这些概念硬生生地提出来讲解,可能会给学生讲的一头雾水,但是通过实际产品的应用,学生们就会马上有所联系,进而理解这些概念,并且领会处理的办法。

第二利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相关知识点的动画演示。

譬如之上提到的自由度的问题,通过一个案例了解了一种形式,要想把这个概念涉及的种种类型以及应用一一讲解出来(包括多自由度),恐怕又会引起学生的不理解,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将枯燥的板式教学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通过形象的动画演示,学生本身就会有一种兴趣,且理解起来又直观。所以这种教学形式既能生动地表述既抽象又无味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增大学习的信息量,可谓一招多得。

第三动手实践过程中培养主动学习的意识。

模型制作阶段,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方案,要选择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成型办法。如果是动态模型制作,又会选择不同的传动关系。如此多的问题,如果是老师一一地去解答,工作量会非常之大,如果学生不主动问的,可能问题就不了了之了。所以,在这个阶段,最好是提醒同学有一种主动探讨,主动查阅资料学习的精神,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又能够培养学生的坚韧精神。对于自身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再来请教老师和师傅。此举在我的授课过程中不断尝试,且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结束语

工程技术基础教学可以说是工业设计专业教学的一个难点,如何做到师生双方的愉快学习,是笔者一直在探讨的问题。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探讨外,还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强调教学效果,运用新技术手段加强教学内容的可视性、可传性、可用性,从而建立一套针对设计专业特点的教学体系。以上是笔者在多年的工程技术基础授课过程中积聚的一点教学经验,希望能够给同行带来一点启示。

参考文献

1柳冠中.建立"人为事物"的概念(M).99设计教育论,大连:大连人民出版社1999.10

2宗明明.德国斯图加特国立造型学院工业设计教学片断(M).装饰.北京:中国装饰杂志社,2000.3.

基础知识管理范文第6篇

论文摘要:当前,面临知识经济形势下需要开展知识管理这一新课题,广大中小企业大都感觉找不到着手点。本文立足知识管理的系统性要求,提出我国中小企业可从加强信息化建设,完善企业知识管理基础设施入手,采取渐进式发展策略,逐步提升知识管理水平和能力。希望能对中小企业实施知识管理提供有益借鉴。

在知识经济时代和日益动荡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实施知识管理已成为企业培育核心竞争能力,赢得市场竞争的关键所在。我国的中小企业占居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创造了50%左右的经济总量,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言而喻。然而,面对知识经济大潮的冲击,我国中小企业受自身种种因素的制约,很少企业能系统和成功地实施知识管理。鉴于知识管理是一个长期构建的系统工程,针对我国中小企业实际情况,从信息化建设人手,夯实开展知识管理所需的基础设施平台,循序渐进推行知识管理,应该是一种更为稳妥和可行的策略。

1.实施知识管理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1.1知识经济和知识管理

知识经济理论形成于20世纪8o年代初期。1983年,美国加州大学教授保罗·罗默提出了“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知识是一个重要的生产要素,它可以提高投资的收益。该理论的提出,标志着知识经济在理论上的初步形成。按照世界经济合作及发展组织(oecd)的说法,知识经济就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知识经济的兴起,使知识上升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地位,知识成了最重要的资源,“智能资本”成了最重要的资本。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知识管理理论营运而生并不断丰富和发展。知识管理作为知识经济环境下企业发展的一种战略选择,就是要通过对企业知识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从而提高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尤其是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推动企业持续获得领先于同行的竞争优势。

1.2知识管理的核心内容

实施知识管理,就是要在企业或组织中建构一个量化与质化的知识系统,让企业组织中的信息与知识,透过获得、创造、分享、整合、记录、存取、更新、创新等过程,不断的回馈到知识系统内,形成永不间断的累积个人与组织的知识,成为组织智能的循环,在企业组织中成为管理与应用的智慧资本,帮助企业组织做出正确的决策,以应对竞争和挑战。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其核心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1.2.1知识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导入

要开展知识管理,首先是要让企业的员工都了解它,并积极主动地参与进去。这就是知识管理的导入。

1.2.2知识管理内容体系的建立

第一,在总体上监控和管理的知识,处于知识管理体系架构最上层。主要包括:总体经营规划、总体质量监控、总体产销监控、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以及设备管理。这些监控和管理贯穿于知识管理工作链,并为工作链服务。

第二,支持业务工作的知识,处于知识管理体系架构的中间层。主要包括工作经验、体会与方法、工作计划总结、工作成果(报告、报表、结论)、工作相关信息、工作基础知识、工作制度以及专家头脑中知识等。

第三,基础方法理论和基本产品知识,处于知识管理体系架构的基层,对企业开展知识管理提供不可或缺的基层支持。主要包括:知识信息管理知识、学科基础知识、产品知识、产品介绍、产品基本特性说明等。

以上三方面的内容构成了三个层次的企业知识管理内容体系结构。

1.2.3企业知识管理信息技术平台建设

企业知识管理落到实处的过程包括知识沉淀、知识发掘、知识引出、知识固化、知识共享、知识传播、知识默化以及知识优化等。这些分步过程需要一个平台,这就是基于网络计算机技术的信息技术平台。

1.2.4知识管理的组织和制度保障

知识管理的平台建立起来以后,并不能说明知识管理就能有效地落实,必须要有完善制度或运行机制来保障。

2.中国中小企业开展知识管理面临问题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崛起,已成为支撑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和参与全球经济大循环的重要动力来源。但近几年来,持续上涨的原材料价格,不断攀升的人民币汇率,国家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以及国内外严酷市场竞争环境,给广大中小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生存压力,迫使中小企业必须进行发展创新。实施知识管理虽然是广大企业寻求发展创新突破的重要途径,但对于85%以上以传统产业领域经营的中小企业,由于自身在资金、技术、市场、管理、理念、人力资源等方面存在先天不足,面对知识管理这一现代企业运行管理新模式,感觉到象是画饼充饥,一下子难以找到策略突破口和操作着眼点。

3.推进信息化是中小企业开展知识管理的有效突破口

知识管理是顺应知识经济的发展应运而生的,而信息技术是知识经济的支柱,因此实施知识管理必须与信息化技术有机结合。广大中小企业由于管理基础落后,市场信息陈旧,缺少现代的传播工具,信息的交流渠道单一,管理人员信息意识不强,这就注定在中小企业实施知识管理将是一个长期性的系统过程。

从知识管理的发展历程看,知识管理从信息化管理实践和理论中丰富了自身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内涵,知识管理与信息化管理有着割舍不断的内在联系。如果说第一代信息化管理的是数据,第二代信息化管理的是信息,目前已经进化到第三代的信息化管理的重点就是知识。所以,基于知识管理和信息化管理的这种内在联系,笔者认为,从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平台建设入手,加快推进和提高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和综合管理能力,在此基础上,分阶段推进和实施知识管理,不失为一条切合中小企业实际情况的有效途径。

4.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内容、途径和基本架构

4.1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中小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就是在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管理、经营等方面广泛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完善信息服务,建立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生产、管理的自动化。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

1)生产过程的信息化。就是要形成以产品创新为核心、技术创新为动力的企业自动化生产信息运作系统,使生产要素的资源信息化、数字化,实现生产过程的优化和生产技术装备、原辅材料、人力资源、资金等生产要素的集成化和高效利用。

2)流通过程的信息化。就是要建设使企业能适应外部经济、市场变化,可快速、灵敏反应的企业运营信息化系统,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顾客需求为目标,企业与市场有效沟通的业务运营信息化管理体系,以便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市场机会。

3)管理决策的信息化。就是要建立实现人、财、物、技术等生产要素相互紧密结合并有效发挥作用的生产经营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人流、物流、资金流和技术流程交互衔接运作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以及高效的经营管理决策支持系统。

4)组织结构信息化。就是要建立与信息化相适应的组织结构模式,实现对组织中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资源的高效管理。可以预见,今后的企业运营管理组织体系将进一步朝着以知识和技能为基础、以临时性、多学科、跨部门的协同小组为主导、扁平化运行的组织结构体系发展。

4.2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策略途径

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在企业管理的本质上并没有太大差异,但中小企业信息化的需求和解决方案与大型企业有明显不同。广大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基础薄、资金少、人才缺、起点低,不能照搬大企业“高投入、长周期”的信息化模式,应当根据自身实际需要,把握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寻找一条经济、实用、方便、有效的信息化建设途径。笔者认为,应用服务提供商asp模式应该成为当前中小企业实施信息化管理的有效策略和途径。

asp模式就是集中为企业搭建信息化所需要的所有网络基础设施及软件、硬件运行平台,负责所有前期的实施、后期的维护等一系列服务,使得企业无需购买软硬件、建设机房、招聘it人员,只需前期支付一次性的项目实施费和定期的asp服务费,即可通过互联网享用信息系统。同时aspj]~务商会通过一定的技术和措施保证每家企业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在效果上与企业自建信息系统基本没有什么区别。这样,将大幅度降低了中小企业信息化的门槛与风险,既可以节省用于购买it产品、技术和维护运行的资金,又能使中小企业象打开自来水龙头,就能用水一样,方便地利用信息化系统。

asp模式在满足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化的基本需求方面,同传统的信息化模式基本一样,诸如寻找客户、扩大市场、财务电子化、生产计划、销售和存货信息管理等,asp模式都可以很好地解决。对于一些传统方式不易解决的问题,如多地点管理、多分支机构、扩展应用和升级换代等,asp可以提供更加方便可靠的解决方案。asp服务商,与网络营运商、咨询顾问公司、公共服务公司以及应用软件供应商,形成稳定、强大的服务联盟,可以无时间限制、无地域限制地为中小企业提供功能丰富的应用软件平台租用,使企业减少信息化后顾之忧,集中精力致力于本业发展。在国外,asp应用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美国60%以上的中小企业不同程度地采用了asp模式。可以断言中小企业信息化的asp模式,定能成为国际性的潮流。

5.在信息化建设深入推进过程中提升知识管理水平

基础知识管理范文第7篇

关键词:物业企业 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体系

引言

2000年左右,知识管理在中国落地应用。当前,物业管理市场竞争愈加激烈,而行业发展至今暴露出诸多问题,如管理理念落后,管理水平低,经济效益差,专业人才匮乏等。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物业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同时,物业企业员工在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体会感受,这些知识资源如不能及时的存储、交流、共享和利用,势必会流失。知识流失必然会对企业发展乃至行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很多人认为物业企业属于传统的劳动力密集型企业,经济效益差,管理水平低,这与一般意义上需要且能够实施知识管理的企业看似有着巨大差别。实际上,物业管理行业转型已经在进行,知识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念、模式在物业企业同样可以落地发挥作用。

我国物业企业知识管理现状

通过对文献的搜寻、阅读,笔者发现以物业企业为背景,进行知识管理的研究十分有限。

实践中,国内物业企业或多或少开展了一些知识活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物业企业采用了OA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成本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社区网站等。但是明确采用知识管理只有长城物业、中海物业、万科物业、中航物业等少数几家。

长城物业知识管理体系重点是做好了系统集成。中海物业携手用友打造了中海物业管理系统。万科物业知识管理体系则是作为万科地产的知识管理系统的组成部分来开发实施。知识管理体系较为成熟的还是中航物业。中航物业网络学院开设有14类学习内容共300多门课程。2008年,中航网络知识库系统正式上线并投入使用。

通过对比分析,目前正在实施或拟实施知识管理的物业企业一般是规模较大、赢利较好,具有长远发展规划的企业。而这些企业知识管理的层次水平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大多是进行了一些信息化建设,能够完整进行知识管理的物业服务企业更在少数,且少数企业也远远还没形成卓有成效的知识管理整体系统。

基于知识管理视角的物业企业管理体系构建

(一),基于知识管理视角的物业企业管理体系构成

作者认为基于知识管理视角的物业企业管理体系应由三大子体系构成,即知识管理战略、知识管理的运行体系和支持体系。物业企业知识管理战略明确了企业知识管理的目标、方向、要求,制定企业知识管理实施的原则。运行体系是体系的核心部分。另外,为保障企业知识管理战略的有效实施,确保知识管理运行体系的效果和效率,还需要构建支持体系。

国内物业企业中明确开展知识管理的只有少数几家,且这几家企业知识管理尚不能称之为成熟,因此在物业企业知识管理体系构建研究中,将重点放在知识管理战略和支持体系构建。

(二)物业企业知识管理战略

物业企业知识管理战略的制定首先需要对企业知识资源进行分析梳理,结合企业面临外部环境和拥有内部资源分析基础上,依据企业发展目标和战略进行确定。

1.物业服务企业知识资源的分析。物业企业知识资源丰富,与其他行业知识相比,其知识资源具有以下特点:知识、技术类型多,高度密集;行业人才匮乏,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知识流失严重;经验知识为主,专业知识为辅;知识更新速度较慢;知识多是以个体的隐性知识体现等。

2.物业服务企业知识管理环境分析。本文采用SWOT分析法对物业企业的内外环境进行分析,以此来研究我国物业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机会、威胁以及企业自身的优势、劣势等。

一是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机会分析(O)。首先,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为物业企业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近十年来,我国GDP、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均保持了10%左右的增幅。在强劲需求的拉动下,房地产投资连年高幅度增长,这为行业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空间。其次,政策层面为行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支持。相关法律法规的相继出台,进一步规范了物业管理行为,增强了全社会的物业管理意识;连续两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物业服务业。这些都为行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可靠支持和保障。最后,城镇化、城市现代化为行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当前,中国城镇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大中城市的现代化更是大步前进。城镇化、现代化离不开物业管理提供保障和支持。

威胁分析(T)。首先,市场不成熟,竞争不规范。当前,物业管理市场机制还未完全形成,行业普遍存在社会评价低、企业信用差,恶性竞争等问题。其次,企业经济效益较低,行业发展后劲不足。与其他行业相比,大多数物业企业经济效益相对低,据《物业管理行业生存状况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调查企业中反映企业连年亏损的有1446家企业,占被调查企业总数的31.43%,反映企业效益低,发展慢的占57.76%,反映企业发展后劲不足的占27.80%。最后,竞争压力越来越大。除现有企业竞争外,企业还面临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介入,如专业公司、开发企业、中介公司涉足物业管理业;近几年国外物业企业的进入使得国内企业更是面临巨大冲击,目前第一太平戴维斯、戴德梁行、世邦魏理仕等都采取了物业管理顾问的经营模式进入大陆物业管理行业。

二是企业内部环境分析:

优势分析(S)。首先,物业企业专业、技术类型多,知识高度密集。物业企业在运转中需要对物的管理,需要有对人的服务,需要协调处理多方关系,需要的知识复杂、多、广,知识高度密集。其次,物业企业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应用不断普及。企业信息化的实现为知识管理体系构建提供了基础性条件。第三,大型物业集团组建,竞争优势明显。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行业面临变革,企业面临转型。在此形势下部分物业企业进行了重组整合。通过重组兼并,大型物业集团体现出明显竞争优势,形成了区域范围乃至全国范围的知名品牌。最后,物业企业服务水平显著提高。物业企业广泛注重服务品牌的培植和运用,服务的品质和品牌意识已在全行业深入人心。

劣势分析(W)。首先,企业创新性差,缺少创新氛围。行业创新性差、企业经济效益差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行业创新氛围的缺少。其次,员工素质较低,专业人才缺乏。据《报告》,被调查企业中反映从业人员最集中最突出的问题是从业人员待遇低,人才难寻难留,人员流动性大。反映同类问题的占被调查企业总数的77.93%,认为企业缺乏管理和技术人才的占46.98%,认为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能适应物业管理发展要求的占49.65%。第三,物业企业组织结构存在问题。当前,大多数物业企业距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仍相差较远,企业制度化建设不够,管理不强,职能部门工作效率低。最后。企业文化缺失。部分物业企业缺乏长远规划,不注重企业文化的营造,忽视企业文化的作用。企业文化的缺失不利于员工知识的交流、共享和创新。

从企业外部环境分析来看,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政策层面的支持、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都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很大机遇,这也为物业企业知识管理实施带来了便利。虽然物业企业也面临着行业竞争不规范、竞争压力增大、企业效益低、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但综合分析本文认为当前物业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机会大于威胁。

从企业内部状况分析来看,物业企业知识高度密集,知识资源丰富,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在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大型物业集团出现并拥有明显竞争优势,服务水平显著提高。但是企业创新性差、专业人才缺乏、没有意识到知识资源的重要性等都会对知识管理的实施带来很大影响。综合分析认为当前物业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劣势大于优势。

根据以上对物业企业外部环境、内部资源的分析,借助物业企业知识管理SWOT分析,如图1所示,确定当前我国物业企业知识管理的实施重点。

在第Ⅱ象限中,能够反映出物业企业外部环境中存在战略机遇,但企业现有的知识资源处于劣势位置,企业很难快速抓住机遇获得竞争优势。这就要求物业企业从基础工作做起,着重改变企业内部的知识资源现状,以便能够快速有效地利用外部环境带来的发展机会。借助SWOT分析工具,确定出当前我国物业企业知识管理的实施重点是构建基础知识管理。本文认为基础知识管理的构建应该是在现有基础上,从物业企业的组织结构、企业文化、企业制度、信息技术等方面着手实施。

3.物业服务企业知识管理战略选择。

一是竞争位置和知识差距分析:

基于知识的竞争位置与差距分析能够帮助物业企业在各个知识层面上识别拥有的优势和面临的劣势,从而帮助企业确定出与竞争对手比较是处于领先还是落后位置。物业企业拥有的知识资源可谓是丰富,但多数知识属于行业基础知识,企业拥有的创新知识更是缺乏。

我国物业企业在知识市场的竞争位置是: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落后者。在明确了物业企业的竞争位置是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落后者后,需要对物业企业进行知识差距分析。当前物业企业在行业竞争中处于落后者的位置表明物业企业有较为明显的知识劣势。此时企业必须快速构建核心知识。

二是物业企业知识管理战略选择:

通过前面SWOT分析、竞争位置和知识差距分析,我国物业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机会大于威胁,这为实施知识管理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但是我国物业企业的自身劣势多,使得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优势不是太明显。这种情况下物业企业很难较为迅速的抓住机遇获得竞争优势。这就要求企业必须要采取有效的促进机制去保证实施。根据以上分析,结合行业知识的特点,本文认为我国物业企业应采用知识管理战略是知识激励战略和知识整合应用战略相结合的组合战略。具体如下:

激励机制。物业企业需要建立有效的知识管理激励机制,一是保证管理人员、员工能够深刻理解知识管理的思想,二是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员工积极参与知识管理活动中。

整合企业内外部知识。整合物业企业内部、外部知识资源,进而达到对企业所有知识资源的规划和管理。这是知识管理的基础工作。

构建知识管理系统(KMS),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物业企业中大量知识都是隐性知识,且是以个体方式存在。物业企业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构建起知识管理系统,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实现信息的传递与共享。

建立企业知识库(KB)。建立企业知识库能使企业大量杂乱无序的知识有序化,能加快知识和信息的流动。有利于知识共享与交流。

(三)物业企业知识管理支持体系

在确定出知识管理战略后,物业企业需要建立起能够保障知识管理实施的支持体系。基于之前论述,决定了物业企业知识管理的起点应低,需要从基础、简单做起。这要求物业企业知识管理支持体系必须符合实际,切实可行。本文把组织机构、激励机制、企业文化、企业制度作为支持体系的重要内容进行研究。

1.建立知识型企业组织结构。知识管理的有效实施需要企业有一个合理的组织结构作为其运作的载体。物业企业应建立知识型组织结构。适应知识管理的企业组织结构基本要求是有利于知识的交流、共享,确保知识在企业内有效利用。物业企业的组织结构应突破传统的机械管理模式,推行扁平化、网络化、柔性化的组织结构。组织结构扁平化有利于知识在企业中进行传递、共享,减少信息失真的情况发生。柔性化本质就是“以人为本”。网络组织结构是企业适应知识管理的核心管理模式。同时还要设立专门的知识管理部和知识主管(CKO)。

2.基于知识管理的激励机制。激励机制对于企业知识管理实施有着巨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当员工对知识的共享、利用还没有成为一种自觉时,企业需要建立激励机制,以此激发员工的参与积极性,调动员工的投入性和创造性,使员工乐于共享知识、利用知识,最终实现物业企业知识管理的目标。出于研究的需要,把企业员工分成普通员工、知识型员工,以此设计出不同的激励内容:

一是普通员工的知识管理激励。普通员工是物业企业基层的工作人员,是企业中人数最多的群体,从事的大多是简单、重复性劳动。这些工作知识技术含量低。但是普通员工又是知识管理实施中重要的环节。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普通员工工作的主要目的是满足生理和安全的需要。面向普通员工的知识管理激励应以此作为出发点,应以物质激励为主,可以采用“80%+20%”激励法,即采用80%的物质激励,结合20%精神激励的方法。物质激励可采用工资、奖金、物质奖励等,精神激励可采用尊重激励、参与激励、荣誉激励等。

二是知识型员工的知识管理激励。知识型员工是指具有相应的专业特长和较高的个人素质,在企业中拥有核心技术、掌握重要技能、控制关键资源,对企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员工,这部分人是企业的核心力量,是企业宝贵的知识资源。本文把物业企业中的中高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设定为知识型员工。知识型员工有着很强的自主性。更倾向于拥有一个自主的工作环境,他们从事的是有着较高价值的创造性劳动,其劳动过程难以控制,工作业绩难以衡量。知识型员工有着强烈的自我价值实现愿望,其需求与普通员工相比一般在比较高的层次上,他们往往更在意自身价值的实现。并强烈期望得到单位、社会的认可。借鉴玛汉·坦姆仆的研究成果,同时考虑到物业企业经济效益较低的实际状况,物业企业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设计为“60%+40%”激励措施,其中物质激励占60%,精神激励占40%。知识型员工的物质激励主要有工资、奖金、分红、公司股权分享等。精神激励设计为增大工作自、培训、学习、深造、参与决策、职务晋升等。

三是其他常用激励手段。采取知识成果署名制度、知识成果公开制度、知识成果归档制度、知识管理失败允许制度等。

3.知识导向型物业企业文化建设。通过前面分析,关于企业文化方面需要建立知识导向型的企业文化。知识导向型企业文化的基本特征是企业文化要求以知识为导向,有利于知识的共享和增值。物业企业知识导向型企业文化建设应围绕构建信任的文化、开放的文化、团队协作的文化、创新的文化、学习的文化。

4.基于知识管理的物业企业制度。物业企业要想有效实施知识管理,还需要建立完善一系列知识管理制度。其中知识共享制度、知识分配制度是重要关键的两项制度。

知识共享制度可分为企业内部知识共享制度和企业外部共享制度两个层面。企业内部知识共享制度如企业的培训制度、岗位轮换制度等。外部知识共享制度如与业主的交流共享制度、与供应商、合作者的知识交流制度等。知识分配制度是物业企业对知识型员工的有效激励制度,前面已做分析,这里不再赘述。

(四)物业企业知识管理运行体系

物业企业项目多,类型复杂,这就决定了知识管理中转移、共享的知识不尽相同。物业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不仅要与业主交流,还要与开发商、政府部门、合作伙伴等交流共享知识,物业企业知识管理的对象既包括可编码的显性知识,更多的还包括大量的隐性知识。这些知识都包含在企业业务流程中。通过前面分析,我们认为物业企业知识管理应该是基础知识管理,重点是要做好知识的整合应用。

所以,本文认为物业企业知识管理运行模式可采用基于业务流程导向的知识管理。物业企业以业务流程导向的知识管理需要紧紧围绕企业的主要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建立企业的知识库。运用适当的知识管理技术工具,能够达到将知识随时提供给所需的部门和人员。同时注意搜集知识资源,经汇总、甄选、编码、编辑、索引后存于知识库,用于指导以后业务流程的改进、工作方法和模式完善。

(五)基于知识管理视角的物业企业管理体系模型

基于以上分析,根据迈克尔·波特价值链模型,构建物业企业管理体系,如图2所示。

结论

基础知识管理范文第8篇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企业最重要的战略性资源。知识管理则是企业适应知识经济发展而做出的战略性的反应,正如美国德尔集团创始人之一卡尔・弗拉保罗认为,知识管理是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的新途径。从一定意义上讲,知识管理就是企业管理其所拥有的知识和运用知识进行管理的过程。

企业档案管理模式是企业档案管理的组织、制度和机构、机制或组织结构的形式,是企业档案管理的式样。企业档案管理模式随时展而不断优化,将先进的管理思想、管理手段不断吸收,用来改善企业档案管理环境,提高档案管理效率是时代的要求。

2 知识管理背景下企业档案管理的新特征

知识管理要求档案管理具有新的特点:一是知识管理要求拓展和完善企业档案管理职能。由于企业知识管理的加强及信息技术的不断运用,档案管理的职能也发生了相应转变,其转变主要体现在:从过去对档案实体的管理转向注重对档案内容即知识的管理,并强化对档案知识的开发利用,实施档案管理的智能化服务,实现企业档案知识资源的共享。二是知识管理要求企业完善和优化馆藏。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电子文件大量产生,档案工作者须投身对其的产生和控制过程中,进行价值鉴定,确定接收内容,积极接收磁盘、照片、录像带、光盘等非纸质档案。三是知识管理要求企业提高档案管理技术。档案信息化离不开企业信息化,须纳入企业整体信息化建设中。

3 知识管理背景下企业档案管理模式的建立

3.1 将知识积累电子化、信息化,建立企业档案电

子信息库。应将档案管理看成是企业知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改变过去重藏轻用的现象,制定适合本单位的知识资源管理整体规划,全面收集各种信息、知识,采用统一的数据格式和元数据标准,对文本、音像、音频、视频等档案信息资源,采用标准规范对其进行加工、组织、整合,使多元的档案信息资源得以顺利存储、管理、使用,完善档案管理职能。

完善和优化馆藏资源是档案工作的基础和重点,而其重要手段则是数字化档案馆的建设,同时,也是深化知识管理的重要环节。在数字化档案馆的建设中,档案工作者不仅要介入电子文件的产生和控制过程,对电子文件进行价值鉴定,确定接收内容,并积极接收磁盘、磁卡(照片) 、录像带、光盘等非纸质档案,而且,要借助信息网络传送、储存、查询等数字化手段去挖掘档案中的知识成分,引导知识资源的拥有者,积极提供专业领域的知识和诀窍,用知识的语言进行有效的整合,形成系统的企业知识体系和企业知识库,以完善和优化馆藏。

3.2 建立档案资产管理部门,探索企业档案知识管理的长效机制。知识管理背景下,集聚有企业各类文献型知识与分散记录型知识的企业档案是企业知识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联合企业决策部门成立企业档案知识资产管理部,改革传统的企业档案管理模式,构建基于数据挖掘机制的企业档案知识管理信息系统,探索实施企业档案知识管理的具体方法与途径,是当前企业档案管理改革的基本方向。企业档案知识资产管理部主要为企业的高级管理决策层服务,是实施企业管理功能的一个重要组成机构。其主要任务应该是针对现实需求、联系决策过程,对隐含在企业档案中的关联知识、知识因子及一些具备统计特征的累积数据等进行实时挖掘与发现,并以特定的方式提供给企业的各级管理层与决策层,以实现企业档案知识资源的最优配置和企业管理的最优化。

3.3 知识管理要求企业档案管理要科学化、标准化和系统化。现代化的管理科学中存在的反馈原则、能级原则、整分合原则和有效原则等都应引入档案管理中去。要做到档案管理的标准化,需要档案部门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上铺平道路,使档案部门能按照统一的规则,统一的标准,运用统一的标识符号、分类方法等来进行操作,使档案工作更加高效地进行,大范围推广。档案管理是解决企业发展问题的基础知识库。企业需要大力完善其发展,规范其各项基础设施,细化工作流程,将档案管理的分类、编目、标引等各要素科学化、标准化和系统化,提高知识、材料、信息等资源的利用效率。

基础知识管理范文第9篇

〔关键词〕知识管理;知识转化;生命周期;培训策略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而知识的主要载体是人,通过对知识的交流、共享和应用对其进行创新,以获得更多的知识。在充分完善知识使用机制,发挥知识作用的情况下,就能依靠知识创造更多的价值,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1 知识管理相关知识知识管理研究如何共享知识,以发挥知识工作者的最大潜力,使知识发挥最佳作用;研究更新组织结构、改变组织行为方式,为知识使用和生产创造最佳环境;研究如何管理知识资产以加强其核心能力,创造最大价值。

1.1 知识管理定义目前国内外学者关于知识管理的定义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笔者在结合国内外学者现有定义的基础上,认为知识管理是一个组织对知识的收集、分析、存储、交流、共享、应用和创新等过程的管理,以及与知识相关的人、技术、知识等的管理,其最终目的是要发挥知识价值并获取更多的新知识,使更多的人掌握更多的知识,扩大知识共享的广度和深度。对于企业而言,知识管理就是对员工、信息技术以及组织知识的管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企业员工知识层次和水平,拓展企业内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对内而言,主要是对企业隐性知识的管理,这表现为对人的管理,即通过建立知识分享交流制度和完善培训体系,提高企业员工技能和综合素质。对外而言,主要是对显性知识的管理,这表现为对知识本身的管理,即对文档、数据等信息的收集、获取、加工和利用,以丰富企业的知识储藏。

1.2 知识管理内容和功能

1.2.1 知识管理的内容(1)对人的管理,主要包括知识员工管理、知识创新管理和知识应用管理。知识员工管理主要是管理组织内知识型员工的隐性知识,激发其创造力和潜能,促进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相互转换,拓展员工个人知识广度和深度,同时提高员工个人的知识资本价值。个人知识资本价值包括人力资本、知识产权资本和声誉资本。知识创新管理是指创新知识的模式以及应用等,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相互转换带来的创新研究,它是建立在知识共享基础之上的,其前提是知识共享。知识应用管理是指为达到组织既定目标,个人应用知识为实现组织的变革管理采取的解决方案。(2)对组织知识的管理,主要包括知识资源管理、知识组织管理和知识资产管理。知识资源管理是知识管理的基本内容,它包括对智力资源、信息资源、知识资产以及创造和其拥有的无形资产。知识资源管理主要是促进知识的交流和共享,并以创新为目的拓展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丰富组织内的知识储藏。知识组织管理是指为促进或实现主观知识客观化和客观知识主观化,面对知识客体所进行的整理、加工、引导、揭示、控制等一系列组织化过程及其方法。知识资产管理是指管理组织的知识资本,包括对客户关系资产、人力资本资产、结构资产、知识产权资本的管理,避免无形资产的流失,保护组织的智力资源。(3)对借助于技术工具实现知识管理,主要包括知识共享管理和知识管理的激励系统。知识共享管理是以技术工具或软件系统为中介,进行的知识交流与学习。知识共享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共享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包括来自于人、软件工具和组织变革的压力。知识管理的激励系统是指构建一套绩效考评体系和激励制度对员工和组织知识的交流和共享进行评估。

1.2.2 知识管理的功能从知识管理对知识创新的促进作用来看,知识管理的功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帮助员工获取所需知识,为知识创新提供条件;直接参与研究过程,成为知识创新的组成部分;促进知识传播;关注知识的扩散与转换,特别是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之间的转化。实现知识创新这一目标主要是通过以下4种功能来实现。(1)改善显性知识的组织,即创建企业知识库。对企业的外部显性知识、内部结构化知识以及内部的隐性知识进行收集与储存,对组织知识进行有效管理,及时满足组织成员的信息需求,并能明确如何满足这种信息需求。(2)挖掘隐性知识。隐性知识是存在于组织员工头脑中的难以规范化、难以用言语表达的知识,即所谓的“意会知识”。通过“师傅制”、“员工激励”等模式挖掘隐性知识。(3)促进知识共享,构造企业知识共享系统,营造有利于知识交流、共享、转移和使用的环境。通过交流促进组织内外部知识的扩散和应用,如可通过知识分享会、借助于员工培训进行知识交流,一方面这能促使员工进行知识交换,丰富其知识广度,另一方面扩展员工知识深度,获取更多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4)促进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转化与融合。促进员工隐性知识显性化,最终目的是使显性化了的隐性知识能为员工所用,继而成为存在于他们头脑中的隐性知识并熟练应用。2 知识管理与企业培训的有效整合

2.1 知识转化层次及场理论根据知识的形式可将其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知识管理本质上也是对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相互转化的管理。知识转化是指知识在不同的环境下,在不同的人群间由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过程。简单而言,知识转化实质上就是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在不同介质间的相互转化,这种介质可以是组织也可以是个人。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相互转化可以细分为4个层次,即: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化,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化,这4个层次概括而言就是知识社会化——外化——组合化——内化。这4个层次是知识转化层次,同时也是知识交流、共享、创新和增值的全过程。不论是人的学习成长,还是知识的转化、更新与创造都需要在一个大的社会环境下进行,而知识转化的4个层次每一个阶段都是螺旋上升的状态,每一次螺旋上升的过程都有一个“场”与之对应,如图2所示。

图2 知识转化模式及“场”阶段 原始场对应知识转化的起点,即社会化阶段,是隐性知识的转移和转化,这一阶段强调人与人间的直接接触,以利于隐性知识的交流和转移。对话场是知识转化的关键节点,即外化阶段,是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化,这一阶段十分重视开放式的交流与沟通,以便于为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间的转化提供条件,同时创造新知识,提升知识价值。系统场对应的阶段是组合化,是知识经过加工整理外部显性化的过程,这一阶段强调利用外部工具对知识进行编码和有序化。练习场对应知识转化层次中的内化,为知识内部隐性化提供必要的场所,通过练习将各种显性知识隐性化。

2.2 基于个人和团队双重视角的知识转移知识转移不同于知识转化,前者是指知识客体在知识主体之间的流动,主要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知识发送者、知识接受者和转移的知识内容。后者是知识形态的变化,主要是指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相互转化。不论是个人还是组织的知识转移都必须基于团队共有的知识才能进行,而知识转移实际上是对共有知识,包括共有的显性知识和共有的隐性知识的转移。影响团队创造共有知识的因素主要是创新能力、共享价值观、领导能力、公司战略和工作压力等。一个简单的知识转移过程主要由4个要素组成,包括:知识提供者、知识接受者、知识类型和任务性质。简单而言知识转移就是显性或隐性知识从一个人转移到另一个人头脑中,其转移过程是一个闭环化的流程,3 知识管理与企业培训的整合分析知识管理是借助于IT技术工具对个人和组织的显性和隐性知识进行管理,通过IT技术工具和相关的制度体系,为个人和组织提供知识交流、分享、创新以及知识转移的外部环境,从而加快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相互转换速度,促进知识转移,提升知识价值,拓展个人和组织的知识广度与深度,更多的获取新知识和新技术,最终扩充知识总量,建立学习型组织,这也是企业知识管理的目的所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尽快掌握新知识和新技术的重要性,而培训是掌握这些新知识和技术的主要途径。培训为企业员工提供了二次学习的机会,通过各种不同类型的培训,员工可更多的掌握岗位要求知识及技能,更好的服务于企业。企业培训从长远角度来看,有利于学习型组织的建立,能在企业内部营造学习新知识和掌握新技术的氛围。企业培训从狭义角度来理解是为了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而对组织内全体员工进行的知识技能教育,以提高员工个人素质和技能水平,更好的适应岗位工作;从广义角度来看,企业培训实质上是对组织和个人显性、隐性知识的管理,培训为显性和隐性知识的交流、分享与创新提供途径。企业培训实际上是知识管理在企业应用中的实际体现,二者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二者间的关系如图4所示。

图4 企业培训与知识管理的关系 从图4可以看出,知识管理与企业培训的最终共同目的都是要建立学习型组织,二者的出发点都是对组织和个人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进行管理。知识管理是从知识的角度来对知识进行管理,为知识共享、交流提供外部平台和环境,最终是要促进组织内外部知识共享和创新,使组织内外部知识增值,从而扩充知识总量,拓展知识深度。企业培训是从市场竞争的角度出发,对组织内个人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管理,通过培训提升组织内成员素质,提升岗位绩效工作水平,提高员工和企业竞争力,从而使整个组织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优势地位。培训过程实际上是对组织内成员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管理,通过培训在组织内外部形成学习氛围,从而建立学习型组织,这与企业知识管理的最终目的相同。从图4和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企业知识管理和培训都是通过对组织内成员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进行管理,最终目的都是建立学习型组织,从而提升企业在未来市场的竞争力。二者的共同构成部分是对知识和组织内成员的管理,通过培训促进知识共享和创新,扩大知识共享广度,拓展知识深度,其实质上是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培训。

4 知识生命周期与培训策略根据市场营销学中的产品生命周期矩阵和行业发展不同阶段推导出知识生命周期矩阵以及在相应阶段所采取的知识措施和策略,如图5和图6所示。

图5 知识生命周期矩阵图 图5表明,任何一种知识都会不同程度的对目前和未来竞争格局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要提高企业在未来市场的竞争力就必须不断学习,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在企业内部构建学习型组织,强调基础知识和关键知识的掌握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只有掌握了基础知识,把握关键知识,才能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保持并提升企业未来竞争力。对于各种不同类型的知识,需要分析其在目前和未来的竞争影响力,掌握不同类型知识。总体来看,对于企业和个人而言,应该掌握基础知识,搞好“筑底”工作,同时把握关键知识,提前做好资源储备,提升未来竞争力。

图6 不同知识生命周期的培训策略 从图6可以看出,知识成熟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且二者间成正比关系。知识从导入期到成熟期学习、分享、应用和扩散速度非常快,这一外在表现形式对企业知识管理也有相应启示,即:了解企业员工个人知识储备的发展阶段,以便应对激烈的市场变化,采取有效措施;同时抓住成长期与成熟期的发展机遇,大力开展知识分享与应用研究,扩散组织整体知识的效度与深度。

5 结 语通过分析,笔者认为,在信息化时代,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缩短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从员工角度而言,每个人都应及时获取新信息和新知识,更新知识储备;从企业角度而言,员工的培训应制定中长期计划,融入知识管理理念,结合知识生命周期,才能使培训彰显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沛君.企业知识资源管理研究[J].企业经济,2006,(9):59.

[2]蒋永福.图书馆与知识组织:从知识组织角度理解图书馆学[J].中国图书馆学报,1999,(8):19.

[3]胡丽萍,李蓉.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培训体系构建[J].现代情报,2008,(10):176-179.

[4]黄慧怡.企业培训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J].广东科技,2008,(5):20-21.

基础知识管理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军队后勤人力资源知识管理

随着后勤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后勤人力资源建设的重要作用不断显现。在知识经济环境下如何开展后勤人力资源建设,加快后勤建设步伐,是一个值得重视和深入研究的课题。实施知识管理对解决后勤人力资源建设矛盾,合理配置后勤人力资源,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知识管理的内涵及特征。

知识管理作为专门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著名的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在《知识社会的兴起》一书中明确提出了对知识进行管理的思想,被认为是知识管理的先驱。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扩展,世界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个时代背景下,知识管理被地方企业广泛运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知识管理就是以“人”为中心,以信息资源为基础,以技术为手段,以创新为目的的系统化、组织化的识别、获取、开发、使用、存储和交流组织所需的知识并将其转化为提高核心能力的思想和活动。简单概括,知识管理就是在最合适的时候,将最有用的知识以最快的速度提供给最需要的人以助其做出最佳的决策。

知识管理是一种特殊的管理方式,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知识为战略管理。知识管理的实质是对知识价值链进行管理,并优化知识价值链各个环节之间的关联,加强知识流动的速度,使知识在流动中不断增值,使知识成为永不枯竭的资源。二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知识管理提供了物质技术保障,而且大大改善了人们进行信息交流的手段,是构建知识管理的基础,也是知识管理的有效载体。三是以调动人力资源潜能为关键。对人力资源的管理是知识管理的关键一环,人是知识的载体之一,知识要靠人来掌握和使用。知识本身不能创造价值,知识管理的关键是最大限度地调动人力资源的潜能。四是以学习型组织为模式。知识管理既注重挖掘个人的潜能,又强调团队精神的发挥,要求每个成员都要努力地学习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内外部环境,从而提高管理效能。

2知识管理在后勤人力资源建设中的现实意义。

2.1有利于后勤人力资源信息的有序化。

通过对知识的整理和分类,可将后勤人力资源大量无序信息有序化,使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过程更加流畅,各个阶段更加紧密有序,为管理人员提供知识共享的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质量。

2.2有利于后勤人力组织创新机制的完善。

后勤人力组织需要完善的创新机制作保障,包括规章制度、程序和反馈等。完善的创新机制要求后勤人力组织具备畅通无阻的沟通、及时的反馈,各个部门之间建立起获取、创造、积累、保护、探索知识的机制,对创新人员的业绩进行科学的评价,对知识人员的贡献给予合理的回报。

2.3有利于锻造后勤人力组织核心能力。

核心能力是指组织内特别的知识、技能,是外界无法模仿的。核心能力的表现形式多样,有超强的学习、创新能力,超强的开发能力等。核心能力实际上是组织内部内隐知识释放的结果,知识管理则注重对组织内隐知识的管理,从一定意义上讲,知识管理就是一种有效的核心能力培植机制。

2.4有利于加快后勤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

知识管理可以充分挖掘信息资源,降低管理费用,提高管理效率,最根本性的转变就是由过去人机系统适合人和机构的要求与工作特点转变为人和机构要适合人机系统的变化性特点,这必将促进后勤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加快后勤人力资源管理变革,提高管理水平。

3知识管理在军队后勤人力资源建设中运用的措施。

知识管理具有“人本基因”,强调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将人力资源作为一种战略性资源来运营,主张通过在职学习、联机培训、远程教育和知识网络等方式使后勤人力组织成员学习新知识,从而提高组织成员的技能。

3.1构建以“知识”为核心的后勤人力资源培养模式。

后勤人力资源培养应该面向后勤建设与发展,适应军事斗争后勤准备需要和顺应军事革命与未来技术的发展变化。从知识管理的角度讲,新型后勤人力资源模式,在知识需求上,更适应“两场”(战场与市场)、融合“三型”(指挥、技术、管理)、兼顾“两劲”(前劲与后劲)、具备“两创”

(创业与创新)精神;在知识内容上,要具备“六种知识”,即牢固的政治理论知识、基本的军事基础知识、宽厚的科学文化知识、扎实的后勤专业理论知识、必备的法律法规知识以及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知识等;在知识转化能力上,也要具备“五种能力”,即出色的后勤指挥能力、综合的业务管理能力、灵活的后勤保障能力、良好的政治工作能力和较强的发展创新能力。

3.2建立后勤人力资源知识评估与奖励制度。

传统的军队后勤评估建立在资历的基础上,影响了后勤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在后勤内部建立一种以知识为基础的评估和奖励制度,营造一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组织文化,即奖励知识型行为,以实现对后勤人力资源的有效激励。知识型行为是指在工作岗位上利用组织知识并实现知识增值的行为,包括创造与传递新知识,防止组织知识流失、泄密等。在知识评估体系的基础上,调整军队后勤的报酬制度,将后勤人员的知识型行为与晋升、休假等利益挂钩,从而形成对后勤人力资源的激励。

3.3完善以“知识”为标准的后勤人力资源选拔制度。

传统后勤将“经验”作为人才选拔的重要标准,强调工作的经历和过程,这一点符合我军后勤工作的要求。但在实际选拔过程中,应该坚持以“知识”为主、“经验”为辅的标准,以提高后勤的开拓与创新能力。当前,要尽快建立后勤人力资源使用审计制度,定期检查后勤人力资源的培训、使用和流动情况,对于压制人才、不合理使用人才现象要予以纠正,杜绝后勤人才资源浪费现象,使有“知识”的后勤人才适得其用。

3.4建立以“知识”为特色的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环境。

要有效地利用网络、通信、电子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设备建立信息控制系统,以构建知识管理的支持环境。先进的信息系统能使传统的手工工作趋于程序化、自动化,对后勤人力资源的个体知识和信息进行精心编码、存储,实现对后勤人力资源的信息化管理。组织的信息控制系统可以实现最优化的管理,因此,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设备,优化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环境,提高知识管理的效能。

参考文献:

上一篇:中学审美教育范文 下一篇:学校绩效管理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