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范文

时间:2023-03-01 14:09:58

建筑施工

建筑施工范文第1篇

2.上海外滩通道综合改造工程中的深层障碍物清除技术葛国华,GeGuohua

3.FCEC内螺旋钻外全套管钻机超深桩基清障施工技术汪海天,WangHaitian

4.槽壁加固与地下连续墙施工质量的关联性分析汪海天,WangHaitian

5.高低坑设计方案对营运中的隧道保护施工中的应用汪海天,WangHaitian

6.上海外滩文物保护建筑在双侧开挖情况下的沉降变形分析钟铮,ZhongZheng

7.信息动态

8.上海外滩通道综合改造工程中的总承包管理于松,YuSong

9.扩大头锚索在深基坑支护工程中的应用建筑施工 邹思源,ZouSiyuan

10.叠合梁浇筑法在苏州中心基坑栈桥支撑施工中的应用王建平,王青,张建平,黄应仲,董松,WangJianping,WangQing,ZhangJianping,HuangYingzhong,DongSong

11.强夯半置换法在地基处理中的应用岳效宁,YueXiaoning

12.广西河池机场高填方施工技术王会成,WangHuicheng

13.复杂地质条件下的超长桩施工技术刘磊,刘晓青,张飞,LiuLei,LiuXiaoqing,ZhangFei

14.硬切割法钻孔咬合桩施工技术的应用屠春军,TuChunjun

15.接触式钻孔灌注桩成孔质量检测系统的应用蓝树猛,周锡芳,李飞,LanShumeng,ZhouXifang,LiFei

16.对超规范沉降变形要求的钻孔灌注桩施工控制技术徐爱清,XuAiqing

17.沉降控制复合桩基在大型混凝土结构水池中的应用钱志斌,QianZhibin

18.真空深井分层降水施工技术在弱渗透性黏性土层中的应用卢则阳,祝兆锋,宋玉叶,LuZeyang,ZhuZhaofeng,SongYuye

19.超高层建筑钢结构吊装施工技术邓利辉,彭文海,李仕许,DengLihui,PengWenhai,LiShixu

20.广州新客站高架候车层的设计与施工刘岩,盛平,LiuYan,ShengPing

21.中国刀剪剑博物馆改造加固施工技术陈伟,ChenWei

22.城市快速公交车站点式玻璃幕墙的应用周林松,周求灵,ZhouLinsong,ZhouQiuling

23.地面工程的防滑及验收周序洋,钱艺柏,ZhouXuyang,QianYibai

24.长距离管道顶进注浆减阻施工技术应用钟晓晖,ZhongXiaohui

25.软土地区越江隧道区间风井通风口吊筑法施工技术姜峰,屠春军,JiangFeng,TuChunjun

26.沉井施工致相邻建筑物倾斜事故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乔建丽,QiaoJianli

27.厂房地坪起壳、裂缝实例分析及修补措施罗慧芬,LuoHuifen

28.房屋结构裂缝成因及其质量安全鉴定毕毅,BiYi

29.轮扣式支模架施工技术张明星,ZhangMingxing

30.再谈组合钢模板的发展空间糜嘉平,MiJiaping

31.超大型不规则钢箱梁高架桥定位技术研究陈坚,ChenJian

32.102m系杆拱桥跨铁路站场顶推施工技术成志宏,ChengZhihong

33.公共建筑节能减排能效计算策略的研究周玲玲,ZhouLingling

34.建筑施工企业的关系营销策略及其运用杜曼,DuMan

35.浅谈市政工程的造价控制与管理杨国义,YangGuoyi

1.上海世博演艺中心飞碟状钢结构屋盖卸载仿真分析李冠群,宋胜录,伍小平,杨兴富,罗国锋,封杰,LiGuanqiong,SongShenglu,WuXiaoping,YangXingfu,LuoGuofeng,FengJie

2.世博演艺中心劲性钢管斜柱内的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技术金振士,周晓莉,薛文杰,JinZhengshi,ZhouXiaoli,XueWenjie

3.世博演艺中心C60自密实混凝土的研制张皓,张海峰,董毅君,黄诚,朱一峰,ZhangHao,ZhangHaifeng,DongYijun,HuangCheng,ZhuYifeng

4.广州新电视塔结构施工关键技术林锦胜,吴欣之,龚剑,陈安民,高俊岳,崔晓强,陈刚,LinJinsheng,WuXinzhi,GongJian,ChenAnmin,GaoJunyue,CuiXiaoqiang,ChenGang

5.广州新电视塔结构施工控制技术崔晓强,胡玉银,吴欣之,陈安民,陈刚,CuiXiaoqiang,HuYuyin,WuXinzhi,ChenAnmin,ChenGang

6.建筑施工 广州新电视塔大型倾斜柱脚施工工艺陈晓明,郁振华,吴欣之,严玉龙,邵泉,ChenXiaoming,YuZhenghua,WuXinzhi,YanYulong,ShaoQuan

7.广州新电视塔钢管混凝土的施工倪杰,林海,陈安民,NiJie,LinHai,ChenAnmin

8.广州新电视塔施工机械设备的选型和定位崔晓强,林锦胜,吴欣之,林海,陈安民,陈刚,胡志桥,CuiXiaoqiang,LinJinsheng,WuXinzhi,LinHai,ChenAnmin,ChenGang,HuZhiqiao

9.广州新电视塔大型外挂塔吊的应用及外挂系统的实测研究郁政华,陈晓明,吴欣之,邵泉,YuZhenghua,ChenXiaoming,WuXinzhi,ShaoQuan

10.广州新电视塔超高异型核芯筒施工技术林海,倪杰,崔晓强,龚剑,刘伟,陈安民,李子旭,尹穗,胡志乔,LinHai,NiJie,CuiXiaoqiang,GongJian,LiuWei,ChenAnmin,LiZixu,YinSui,HuZhiqino

11.广州新电视塔核芯筒施工阶段收缩徐变的研究崔晓强,石端学,胡玉银,吴欣之,尹穗,陈刚,CuiXiaoqiang,ShiDuanxue,HuYuyin,WuXinzhi,YinSui,ChenGang

12.广州新电视塔钢结构安装总体技术概述吴欣之,陈晓明,WuXinzhi,ChenXiaoming

13.广州新电视塔钢结构工程空中漫步道施工技术郁政华,张连明,刘建华,陈晓明,林舒,YuZhenghua,ZhangLianming,LiuJianhua,ChenXiaorning,LinShu

14.广州新电视塔钢结构测量技术郁政华,张连明,严玉龙,尹穗,YuZhenghua,ZhangLianming,YanYulong,YinSui

15.广州新电视塔外框筒钢结构温度监控赵大鹏,崔晓强,刘全羽,李子旭,陈刚,ZhaoDapeng,CuiXiaoqiang,LiuQuanyu,LiZixu,ChenGang

16.地铁及建筑群环绕中的城市地下交通枢纽基坑方案的设计与决策赵菊梅,ZhaoJumei

17.复杂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孙乐宁,肖宗跃,刘云荣,王德洪,SunLening,XiaoZongyue,LiuYunrong,WangDehong

18.利用混凝土支撑修筑下坑栈桥解决大型深基坑深层土方挖运的成功实践范裕明,唐九如,FanYuning,TangJiuru

19.厚砂层地质条件下旋挖钻机施工大直径钻孔桩关键技术连海建,李金元,LianHaitian,LiJinyuan

20.钻孔灌注长桩进入砂层的后注浆技术应用研究杨红玉,沙峰峰,YangHongyu,Shafengfeng

21.管桩废浆再利用技术研究和应用卢金国,LuJinguo

22.盾构机水平冻结法进洞技术郑世兴,ZhengShixing

23.超长结构混凝土无缝施工综合技术研究杨鼎,戈祥林,YangDing,GeXianglin

24.PC结构在"北京万科万恒家园"工程中的应用季方,JiFang

25.预留预埋件施工的质量控制陈海雄,唐恩宽,汪建辉,ChenHaixiong,TangEnkuan,WangJianhui

26.昆明新机场航站楼橡胶隔震支座施工技术唐际宇,吴代奖,戈祥林,TangJiyu,WuDaijiang,GeXianglin

27.波形防水板在契合瓦屋面的应用袁俊,姜文,张祖平,施文剑,王德洪,YuanJun,JiangWen,ZhangZuping,ShiWenjian,WangDehong

28.大型商业广场无法兰风管安装技术周凯文,ZhouKaiwen

29.碗型混凝土箱梁施工组合模板及支撑体系应用研究刘君,屠汉林,何新,王兴昌,欧阳俊,LiuJun,TuHanlin,HeXin,WangXingchang,OuYangjun

30.全工具式悬挑钢管脚手架施工技术张学形,ZhangXuexing

31.喷涂硬泡聚氨酯涂料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及质量通病的防治斯新,杨加爱,周杨海,王德洪,SiXin,YangJiaai,ZhouYanghai,WangDehong

32.混凝土减缩剂及其工程应用建筑施工 郑捷,ZhengJieHttP://

33.加强党建以科学发展观引领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康春江,KangChunjiang

1.我国最大的船坞工程,中船长兴造船基地施工报告——不良地质条件下的格形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朱建明,肖鹏,李耀良,袁芬,ZhuJianmin,XiaoPeng,LiYaoliang,YuanFeng

2.超大面积港池基坑的陆上和水下开挖施工技术李耀良,王理想,余振栋,袁芬,LiYaoliang,WangLixiang,YuZhengdong,YuanFeng

3.旋喷锚杆施工及承载性能的试验研究袁芬,王理想,赵伟成,李耀良,YuanFeng,WangLixiang,ZhaoWeicheng,LiYaoliang

4.上海环球金融中心裙房逆作法施工中取土洞口及栈桥的合理设置孙小华,张德标,SunXiaohua,ZhangDebiao

5.深基坑内承压井的封井技术孙小华,张德标,SunXiaohua,ZhangDebiao

6.复杂地质条件下深基坑施工中的关键技术林备战,卓丞权,陆志君,陈利,LinBeizhan,ZuoChengquan,luZhijun,ChenLi

7.软土地区建筑基坑无撑开挖探讨徐增祥,徐翔之,XuZengxiang,XuXiangzhi

8.狭小场地、敏感环境下的深基坑工程施工技术邾根荣,ZhuGenrong

9.深大基坑内相邻基坑施工时的相互影响分析张睿华,ZhangRuihua

10.深大基础施工对相邻建筑影响分析罗雪萍,LuoXueping

11.深基坑内高承台塔吊基础的设计施工顾靖,金振士,毕炤伯,GuJing,JinZhengshi,BiShaobo

12.钻孔灌注桩斜桩施工技术研究李红伟,徐伟,LIHongwei,XuWei

13.非开挖拉管施工技术刘如先,刘道安,LiuRuxian,LiuDaoan

14.地质雷达在PHC预应力管桩桩顶锚固钢筋无损检测中的应用潘延平,李庆,杨长城,PanYanping,LiQing,YangChangcheng

15.单元式幕墙的结构系统及细节设计方瑾,FangJin

16.蒙网结构体系的受力性能分析张彬,邹科华,ZhangBin,ZhouKehua

17.轨道式组合机械大型升降舞台施工技术顾国忠,吴鹏辉,龚浩平,李金兴,胡剑兴,GuGuozhong,WuPenghui,GongHaoping,LiJinxing,HuJianxing

18.现浇大跨结构后张法预应力张拉施工中的监控要点陈静,ChenJing

19.高层建筑顶端型钢外悬挑遮阳板施工中采用的操作脚手架安占法,王喜国,AnZhanfa,WangXiguo

20.某商住楼火灾后混凝土结构检测及加固邓琼,王晓波,崔苗,史晓强,DengQiong,WangXiaobo,CuiMiao,ShiXiaoqiang

21."亚洲第一弯"拆除之混凝土切割施工技术金剑亮,卢苇,吴勉,JinJianliang,LuWei,WuMian

22.建筑施工 不同水泥掺入比对水泥土力学性能影响徐明宝,XuMingbao

23.高速公路桥梁大跨度后张法预应力T梁施工技术陆新辉,尤雪春,LuXinhui,YouXuechun

24.54m跨预应力T梁施工实践叶智勇,YeZhiyong

25.桥坡沉降分析与处理方法赵兴祥,徐云龙,刘建新,王红伟,ZhaoXingxiang,XuYunlong,LiuJianxin,WangHongwei

26.论建筑施工企业的目标成本管理王小芳,WangXiaofang

27.对现实中"黑白合同"的工程造价认定田洁莹,TianJieying

28.住宅建设工业化若干问题的实践与探讨金毅程,赵兴祥,JinYicheng,ZhaoXingxiang

29.室内建筑装饰设计的发展与软件开发陈燕,ChenYan

1.特殊条件下超大型基坑施工及环境保护技术研究夏国星,黄玉忠,肖炯,徐亮,XiaGuoxing,HuangYuzhong,XiaoJiong,XuLiang

2.上海银行大厦深基坑围护工程施工技术韩爱民,HanAimin

3.贴近地铁边缘的深基坑施工及其环境保护技术施群,裘磊,ShiQun,Qiulei

4.深于地铁车站的站体附属结构基坑围护优化孙云飞,姜峰,李筠,SunYunfei,JiangFeng,LiJun

5.地铁工程中承压水控制的施工技术周铮,ZhouZheng

6.深基坑圆环形支撑施工技术运用秦立标,陈永康,QinLibiao,ChenYongkang

7.爆破技术在闹市区基坑混凝土支撑拆除上的应用周伟,王维,ZhouWei,WangWei

8.设备深基础施工中沉井技术的应用与计算郑明月,徐一鸣,ZhenMingyu,XuYiming

9.重力式搅拌桩挡土墙基坑围护工程事故的实例分析范波,徐整伟,FanBo,XuZhengwei

10.超长钻孔灌注桩基础工程的质量通病与防治封定远,FengDingyuan

11.金陵第一楼-南京紫峰大厦主楼第一道桁架层施工技术孙允英,唐雄威,SunYunying,TangXiongwei

12.钢梁与混凝土墙后锚固连接的试验研究及应用邬荒耘,张卫海,WuHuangyun,ZhangWeihui

13.楼层后浇带愈合条件浅析建筑施工 王燮良,张文健,王小荣,武长勇,WangXieliang,ZhangWenjian,WangXiaorong,WuChangyong

14.高流态混凝土在清水柱中的应用黄薪,耿涛,王志刚,HuangXin,GengTao,WangZhigang

15.采用高抛振捣法浇捣超高大截面钢管混凝土施工技术顾伟文,朱海峰,廉欣予,GuWeiwen,ZhuHaifeng,LianXinyu

16.自撑式支架在上海浦东机场南进场地道侧墙单侧模板施工中的应用陈永康,马爱民,ChenYongkang,MaAimin

17.超高层建筑地上剪力墙结构收缩裂缝的控制闵锐,MinRui

18.小高层住宅梁式框支转换层积渗水的原因与防治施涛,ShiTao

19.南京紫峰大厦钢结构工程塔吊布置形式和转换工艺金俞槐,罗魏凌,周鸣岐,JinYuhuai,LuoWeiling,ZhouMingqi

20.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二期钢结构工程超大型龙门吊的设计研究黄毅,袁鼎,周杜鑫,HuangYi,YuanDing,ZhouDuxin

21.用变频器改善电动行车起重特性的探讨齐小屏,曹学明,QiXiaoping,CaoXueming

22.特殊环境条件下的旧建筑综合改造技术研究梅竹,MeiZhu

23.胶粉聚苯颗粒外饰面粘贴面砖外保温施工技术王洪海,陈玉庆,WangHonghai,ChenYuqing

24.硬泡聚氨酯外墙保温复合装饰板的施工技术赵清苗,ZhaoQingmiao

25.紫都·上海晶园别墅开放式石材幕墙的外墙防水措施俞培德,YuPeide

26.用大电流测试大型接地网接地电阻的探索张明,ZhangMing

27.建筑电气安装工程中常见的缺陷和防治方法沈燕,倪建浩,王向群,ShenYan,NiJianhao,WangXiangqun

28.建筑施工 第四讲:超高层建筑施工垂直运输体系的构成与配置(二)胡玉银,HuYuyin

29.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审判法庭办公楼工程创优的质量管理徐整伟,XuZhengwei

建筑施工范文第2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 A

环境保护越来越被各方重视,各方也都在采取行动,保护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在工程建设领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以前的基础上于2014年4日15日第408号公告,批准了新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为国家标准。如此,要建设绿色建筑,工程建设中就必然涉及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文章简要阐述了绿色施工技术中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等技术以及环境保护措施。

一、节能与能源利用技术

(一)太阳能利用技术

1.主动式太阳能利用技术。主动式太阳能利用技术广义上指太阳能的热能利用,其应用分为以下两种方式:一是太阳能热能利用方式,例如建筑取暖或者热水器烧水等方式将太阳能转化成热能;二是对电能的一种利用与收集方式,即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所以主动式太阳能利用技术设备包括风机、太阳能集热系统及散热器和泵等。其运行原理是利用高效率的集热装置系统来吸收太阳能,通过风机或者盘管等设备将所收集的热量传输到建筑的内部,用于建筑采暖和水的加热。此外,太阳能利用还要设计蓄热装置,以储存收集到的太阳能。

2.被动式太阳能利用技术。被动式太阳能利用技术的原理为温室效应:根据建筑的朝向和周围环境对其空间分布、外部形体等进行合理的设计,通过将色彩、关建筑材料、建筑结构配件优化组合,进行太阳能采集、储存、辐射分布的设置,来解决建筑冬季采暖等问题。如果夏季采取被动式太阳能利用技术,要控制阳光和空气,使二者可以在合理时间范围内进入到建筑内部,达到存储与分配热量、隔绝热空气的目的,这样就可以合理的组织自然条件下的通风、散逸室内多余的热量,达到致凉效果。

(二)风能利用技术

风能利用技术是利用自然界的风吹动风叶,形成风能并将风能通过设备转换成电能输送到其他用电单位。风能既方便又环保,是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天然能源。利用建筑环境的风能发电并直接用于建筑本身,则可降低所产生的电能在输送上的投资和损耗。风能利用和太阳能利用,两者各有千秋,可以弥补相互间的不足。如遇阴雨天气,则可利用风能,晴天则可利用太阳能,如此能保障建筑工程施工不间断地进行。

(三)地源热泵节能技术

地源热泵是利用地能与水进行冷热交换,是水源热泵具备冷热源:冬季时,地源热泵从地下水、土壤或地表水中将热量“取”出来,供给建筑室内采暖,此时地能相当于“热源”;夏季时,地源热泵则将建筑室内的热量释放到地下水、土壤或地表水中,此时地能相当于“冷源”。与传统空调和供热系统相比,地源热泵系统具有占地面积小、运行费用低、节约水资源、可再生利用以及有利环保等特点。

(四)门窗节能施工技术

一般情况下,门窗的保温效果在建筑围护结构最为薄弱,其传热系数为3.0W/(m2・k)左右,而建筑物外墙的传热系数只有0.6W/(m2・k)左右,门窗,二者相差数倍,窗墙之比越大,建筑物能耗则越高。因此,建筑设计和施工中,在保证建筑物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外窗的面积不宜过大,窗墙比要合理,尽可能降低能耗。节能型建筑材料选择是门窗节能施工技术的重要方面,型材宜选择塑钢节能门窗,玻璃宜选择中空玻璃。

(五)屋面建筑节能技术

屋面建筑节能技术主要有“隔离太阳辐射”和“冷屋顶”两大技术。其中“隔离太阳辐射”技术包括屋面绿化、浅色坡屋面和架空屋面技术。屋面是太阳辐射最直接、最强烈也是时间最长的部分,要降低建筑物的整体能耗,就需要有效地隔绝部分太阳辐射热量。“冷屋顶”是一种反射率高的屋顶节能技术,是通过涂抹高反射率涂料来减少对太阳光的吸收,调节室内昼夜温度。

二、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技术

(一)场地布置。工程施工阶段节地的主要措施在于对临时设施如何处置和施工道路如何设置。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实际合理规划工地临建、施工便道及硬地坪,并充分利用原有建筑物、管线、道路等为施工服务;还应根据施工人员的数量、现场条件、施工规模以及材料和设备需用计划等确定施工用地面积;施工现场所需仓库、材料堆场、作业棚、加工厂等布置应靠近既有交通线路,以便于缩短运输距离;材料宜采取分批进现的方式,以利于减少材料堆放占地量;砂浆搅拌站宜布置在施工道路与在建建筑之间。

(二)施工技术方面。临建建设禁止使用粘土砖。土方开挖施工应根据工程需要采取比较先进的施工技术,以减少土方开挖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土地的扰动。

三、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技术

(一)节水龙头。据有关数据,节水龙头与普通的传统水龙头相比,每分钟水龙头出水量可降低约80%。现在节水龙头采用的节水技术有加气、限流、提高器具密闭性、抗结垢性能等,通过控制水龙头的过流断面降、低水龙头的出流量来控制水流的大小,进而达到节水的目的。随着建设进步,现在还有采用感应龙头、延时龙头、定时关闭水龙头、节水型多功能淋浴喷头等特种龙头,来达到节水的目的。

(二)节水便器、节水淋浴器。节水便器是在保证卫生要求、使用功能和排水管道输送能力条件下,一次冲洗水量不大于6L水的便器。节水便器有很多种类,其中虹吸式便器较为适用,它是将负压的原理应用于冲洗水头和排便管道,利用负压将粪便等吸出排放。虹吸式便器经过结构优化,其水封、卫生及密封性能都比较好,冲洗用水量一次只有3~6L(即大便用6L,小便用3L)。节水淋浴器节水原理与水龙头相似,通过在淋浴器内增加增压设施或者采用加气装置,从而减少水的过流量,达到节约用水效果。

(三)水输送过程的节水技术

1.水压控制。为了让水供应到高层的住户,都会安装一个高压泵之类的设备,如此会使底层住户的水压过高,容易造成水的浪费。一方面合理限定配水点的水压,在设定合理的配水水压时,必须要依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进行配置,要详细调研,对整个区域、整栋楼层都做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得出合理的水压值。另一方面采取减压措施,为了使水压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可以尝试在底层采用一些减压的设备,如减压阀、减压孔板、节流塞等,这样在流出端就能够减少超压带来的水资源浪费。

2.减少热水系统无效冷水量。建筑热水供应的过程中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例如,居民在需要热水时,首先必须放掉水管里面的冷水,这一部分冷水往往就直接浪费了。可以通过选用支管或立管循环方式,降低调节温度的过程中水的流失,减少调温时间,样就直接减少了调温带来的浪费。另外,热水箱的选用上也必须特别注意,要选择那些水温稳定的热水设备,否则一会热一会冷会造成水更多的浪费。

(四)中水循环利用技术。中水是指城市中的生活污水如洗菜、洗碗等水,经过相应的处理,去除污染水体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最终符合国家规定的水质标准,可在一定范围内使用的非饮用水。建筑中水回用系统中的水源取自本建筑系统内的杂排水,该排水经集流处理后可为建筑内冲洗便器、建筑外清洗车、绿化等提供水源。中水处理设施可根据该建筑的条件差异设置在其内部或相临近的外部。

四、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技术

工程项目施工成本中,材料成本占工程总成本的70%以上。在施工中材料浪费现象普遍存在,故而,降低材料消耗、材料回收利用是绿色施工的内在要求。

(一)提高废料的利用率。施工单位要制定严谨的材料存、领、用方面的管理制度,实行定额、限额领料,防止多领、超用,控制材料的消耗。废料回收利用方面,编制可回收再利用废料清单,并在施工现场设立回收场所,将清单中的废料进行集中存放,以利于下次再用,进而提高废料的利用率。

(二)合理采购。采购是节约材料的重要环节,施工单位要根据材料周转时间、材料库存情况以及施工进度等情况,制定合理的材料采购计划,避免采购过多而造成积压或者浪费。同时,对所采购的材料要按照材料存放要求和施工现场平面进行合理布置,以免现场存放条件不合理或二次搬运过程中导致的浪费。

(三)深化施工方案设计。施工方案可行与否不仅影响工期也影响材料消耗,为此,实体材料方面,要对钢筋、混凝土等主要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在钢筋加工、绑扎等环节中降低钢筋损耗,混凝土收料要严格,避免超耗;非实体材料方面,要对脚手架、模板等专项方案进行优化,施工工期要优化合理安排,以提高脚手架、模板等材料的周转频率,降低和减少非实体材料的投入和消耗。

五、环保措施

(一)噪声的控制。建筑施工现场的噪声对周围居民影响比较大,应设置隔音设施和噪声监测装置,如发现噪声超标,要查明原因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夜间施工时,噪声指标要符合国家规范相关规定,施工机械和设备要尽量选择先进的低噪声的,同时要做好维护和保养。

(二)固体废弃物控制。工程施工都会有固体废弃物,这些废弃物大多被直接运送到城市周边的垃圾场,不利于保护城市环境。施工中应将固体废弃物进行分类后,分类集中堆放,有条件施工单位可将建筑垃圾粉碎回填;对于所开挖的土石方,不能利用的应尽量回填,保护水土。

(三)控制施工污水排放。施工中的污水主要源自有生活、施工等用水。其中施工用水主要是搅拌砂浆的余水,基础开挖时抽取基坑的水,洗车水,这些水一般都混合较多的泥砂,可通过沉淀处理,然后再排入市政管道。施工中的卫生、食堂等用后的生活污水,要经过化粪池处理才能外排。雨水则可于建筑物的四周、道路的两边设置集水、排水沟,将雨水统一收集到沉淀池,经过过滤处理后再外排。

(三)扬尘的控制。施工现场有无扬尘,是检验施工环境的指标之一。对施工现场的扬尘可采取几种措施加以控制:一是施工现场洒水、清扫,来保持施工场地整洁,洒水可使用施工中经过沉淀处理的污水,不要使用市政自来水,以达到节约用水和水资源再利用。二是土方处理,对堆放的土方,可对其进行覆盖;的土地面很容易产生扬尘,则可通过覆盖或者种植易生长的草和植物来控制;运送渣土、土方等车辆也易产生扬尘,必须进行遮盖或封闭;如果施工现场位于市区内,可在进口和出口处设置吸湿垫及冲洗池,以保持进出施工场地的车辆清洁。

(四)控制光污染。施工现场所使用的大型照明灯具,要严格控制照射角度和照射方向,防止强光外射,造成光污染。一般采取定式的弧光防护罩对大型照明设备进行防护。夜间进行焊接时,应采取遮光措施或者设置遮光棚。

结束语

绿色施工技术还有许多种类,本文只是对其中的一部分做了简要阐述。在具体工程施工中,施工单位要根据地域特征、气候地质状况以及建筑特点等,合理选择绿色施工技术。随着对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绿色建筑将越来越普及,绿色施工技术必将得到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绿色施工导则[S]. 建质[2007]223号.

[2]DB11/513D2008 绿色施工管理规程[S].2008.

[3]刘宁华.基于节能视角的绿色施工要点分析[J].价值工程, 2010,(22).

建筑施工范文第3篇

关键词:绿色;建筑;施工;环保材料

前言:建筑行业是资源能源消耗巨大的行业,在民用建筑施工过程中,如果不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充分利用,就可能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民用建筑施工中逐渐产生绿色施工新理念,诞生了绿色施工技术。绿色施工技术不仅对建筑施工企业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还有利于提高民用建筑施工质量和效益。今后在民用建筑施工实际工作中,为了更好的开展绿色施工,运用绿色施工技术,需要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策略。文章在分析绿色施工技术的概念与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民用建筑施工中运用绿色施工技术的策略,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关注,能够对民用建筑施工的实际工作发挥借鉴指导作用。

一 绿色建筑施工的基本要素

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 绿色建筑施工的基本要素是指用于建筑施工的材料必须具备某种性质才能称为是绿色建筑施工。绿色建筑施工主要有四个基本要素:第一,绿色建筑施工对于材料的使用,能够起到隔音及保温的效果的同时,也要增长其使用周期。使用时能达到安全、健康、环保、无毒等要求。第二,绿色建筑施工所采用的原料是工业固体废弃物, “变废为宝”,对废弃物的充分利用能够减少在对资源的开发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第三,在绿色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能够符合排放标准,达到环保的要求。第四,绿色建筑施工必须是可以循环利用的,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达到最大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如净化污水、固化有毒有害工业废渣的水泥材料,或经资源化和高性能化后的矿渣、粉煤灰、硅灰、沸石等。

二 绿色建筑施工的意义

绿色施工,是现代建筑工程开发高速发展的趋势。在当今环保意识风行之下,实施绿色施工,对于促进现代建筑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非常显著的意义:(1)绿色施工有利于实现现代建筑模式的转型。 (2) 绿色施工有利于当前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绿色施工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工程建设施工中的应用与体现,是绿色施工技术的综合应用。 (3) 绿色施工有利于创建生态环保型建筑环境。传统建筑施工技术,由于受诸多客观因素制约,往往会存在破坏相关土地资源,浪费大量的水电资源以及建筑材料,造成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绿色施工技术正是针对这些建筑问题实施的建筑施工与环境保护与优化。 (4) 绿色施工有利于提高建筑.亡程的综合效益。

三 绿色建筑施工的标准

在建筑业高度发展的新形势下,绿色建筑施工仍需要遵循一些标准,这样才有使其有序、高效的发展下去,具体标准如下:(1) 整体优化。绿色建筑施工要全方位根据施工的具体要求,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尽最大可能考虑和优化绿色施工方案的整体性及可实施性。 (2) 减物质化生产。尽可能的规划出一种物料和能耗最少的实施方案,它包括减量化、再使用、循环再生利用等方面,绿色施工始终以节约施工材料和资源利用最大化作为最终的目的。(3) 清洁生产。是在满足施工的具体需要的同时,又能合理应用各种资源物质,而且是以保护自然环境为前提条件的,以节能、降耗、减污、降低产品成本为目的,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4) 科学管控。绿色建筑施工要针对施工策划、各种材料采购、实际施工、工程验收等阶段进行必要的掌控,严格管理和监督整个施工过程,确保环境保护、节材节能和资源的高效利用。

四 绿色建筑施工成为未来发展方向

绿色建筑施工,与其他方式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节约资源、做到环保,通过适宜技术、材料的运用、更加合理的空间设计、完善的功能布局,打造更宜于人居、更符合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建筑。

绿色建筑施工与传统施工技术相比,并不是全新的技术,不是独立于传统的施工技术,而是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施工技术,涉及到生态与环境保护 、资源与能源的利用、 社会经济的发展等可持续发展的各个方面,这种全新的理念也必将带给建筑业经济、社会、环保等多重效益。建筑业覆盖和涉及的行业多,绿色建筑产业对发展低碳经济和建设两型社会起到重要的引导和带动作用。

未来建筑业的发展方向就是发展绿色建筑,这即将成为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新的突破口。建筑业应该抓住当前发展绿色建筑这一机遇,推动建筑设计行业的转型升级、绿色发展。同时,要不断强调绿色建筑发展中因地制宜的重要性,发展低成本、无增量成本的绿色建筑技术和产品。

当前,我国正在向工业化、城市化、新农村建设高速发展期,发展绿色建筑不仅有利于转换城镇发展和建设模式,促进新产业的开发与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这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利益和国家的长远利益,发展绿色建筑势在必行。

五 开展做好绿色施工技术的管理和创新

绿色施工管理应在传统施工管理基础上理念与体系上全面提升,应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绿色施工评价指标进一步量化,结合实际施工技术水平与企业实际制订若干规章,逐步形成相关标准和规范,使绿色施工管理有标准可依。在实施绿色施工中,要引进信息化技术,依靠动态参数,进行定量、动态的管理,以最少的资源投入完成工程。要继承、优化、集成传统适用施工技术,总结提升传统适用技术实施绿色施工,重点推广建筑业10项新技术在民用建筑工程上的应用。对施工工艺技术的改进以实现绿色施工,如清水饰面混凝土技术,表面不抹灰、喷涂、干挂等装饰,节省资源,减少垃圾量;新材料如大坍落度混凝土的应用,可以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避免噪音的产生。在吸收应用国外先进绿色施工技术的基础上再根据中国国情创新应用,如中建八局与同济大学开发的平面快拆模板钢架体系,这个体系的主梁、次梁都是装配式的,可以放大和缩短,此体系比原来的模板体系节约,少排放碳50%以上。

结束语

伴随着现代人生活观念及环保意识的转变,绿色建筑正成为建筑施工的新航标,绿色施工是环保理念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建筑业的实践。在新的历史时期,绿色施工需秉承科学发展观,坚持绿色施工材料和技术的创新开发,推动现代建筑行业更快、更稳的发展,是为大众创造绿色生态居住环境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刘茂军.绿色建筑施工在我国可持续发展探讨[J].中国科技博览,2010,(35):68-68.

[2].绿色建筑施工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3).

建筑施工范文第4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放线工作;放线技术

1.引言

建筑物是人类改变自然界、提高自身生产生活条件的基础条件。人们为了更好的生存和发展,不断地采取各种措施和手段,构建了各式各样的、如诗如画般的建筑物。而建造这些精品、方便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为居民提供住处,离不开建筑的施工技术。放线技术作为建筑工程的标准线,是整个建筑工程的起始环节,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在实际放线过程中,工作人员须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及管道规划、建筑设计图纸等多项内容进行放线,尽量避免对动土区内已经存在的光缆、管道等造成损坏,对需要修改的光缆等管线,及时联系相关部门,做好相应的处理工作,避免给未来施工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本文分析了一般矩形建筑、常见非矩形平面建筑施工放线技术的施工步骤,对建筑施工放线技术进行了浅要的探讨。

2.建筑施工放线时应注意的问题

严格的说,施工放线就是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放线的目的是为现场施工提供标志,也就是把具有标志性的建筑物的位置在现场定出来,然后工人根据放出来的线进行挖土方、做基础以及上部结构等。在实际放线过程中,工作人员在布置管线时必须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及管道规划,同时尽量避免对动土区内已经存在的光缆、管道等造成损坏,对需要修改的光缆等管线,及时联系相关部门,做好相应的处理工作,避免给未来施工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并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3.一般矩形建筑物放线技术探讨

(1) 一般矩形建筑物施工放线的第一步

施工放线的第一步是复核规划定点位置。一般施工总平面图上绘出的坐标,由规划技术人员现场定位,而规划定位是理论值,与现场建筑物施工时的实际位置略有差别,一定要复核、纠正。如2009年由本公司负责承接施工的某办公大楼工程,若按规划定点放线,一条长长的弧线错位将近1米,无法与吻合。由于相关尺寸较多,面积比较大,有关坐标设计的理论 存在缺陷。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经更改设计图后再规划定点重新放线,然后将控制点引出建筑物场外,保护桩位,完成此工作就耗费了l 0多天的时间。因此,建筑施工放线时,不能完全按规划定点放线,需综合设计者的设计意图,依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位置。

(2) 一般矩形建筑物施工放线的第二步

建筑施工放线的第二步是测定建筑物的轴线、标高。常规做法是打龙门桩、钉铁钉,标记红三角标高。再接各分层工序,依次往上弹线;挖土方,洒灰线,捣制垫层后弹墨线,特别注意,垫层上要弹出柱子的位置,且用红油漆标记四个角,以便柱子钢筋定位。在地梁处准确弹出各轴线网,且要复核。各轴线垂直引上,分楼层弹置确定控制轴网,标高由一条柱、墙角处引上,四周每道墙、柱上均弹水平线。施工放线是一项严谨、细致的工作,要按部就班,一步一个脚印,来不得半点马虎。关键轴线、尺寸都应由施工技术员亲自操作。

4.一般非矩形平面建筑放线技术探讨

(1) 弧线平面建筑放线技术

一个圆或一段弧线如果有圆心和半径,很容易就能够得到相应的放线点。如果没有圆心,可以采用弓高法微积分求得。如在某广场的工程施工中,有一半径为100米,圆心在室内的一段弧线,通过圆弧上的两点,计算出下一个点后,再分段求得另一个点,逐步以微小的直线段组合成弧线。

(2) 建筑施工中楼梯放线技术

按照国家质量评定要求、建筑设计图的要求,楼梯踏步间距的高差一般不能大于10mm。这就要求楼梯放线时,必须准确定位才能保证放线的质量。在放线时,首先准确定出第一步和楼层处的踏步标高,然后将分格网弹于楼梯的墙面上,那种只拉斜线的分踏步方法是不妥的,很容易在后续的施工中产生误差。

(3) 直角、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法在建筑施工放线中的应用

建筑施工中直角放线法,是施工放线中最常见的放线方法,每个工程都要用无数次,在放线时,应根据实际情况使用,使建筑放线工作快速、高效的完成。勾股定理是最简单方便的手工放线方法,适合20米以内的定位放线。若距离过长,容易产生误差。等腰三角形法一般在墙体的应用较多,即已知一条直线段,做其垂线段即可准确、快捷地做出所需的垂直线。

(4) 借助经纬仪定位放线

如果建筑物长度超过20米,必须采用经纬仪放线。经纬仪放线的其优点是精确度高,但速度较慢,搬动仪器、定垂直线、转角时容易出现误差,在每一平面放线时必须做一个闭合差的计算。

(5) 建筑施工放线时圆心的引用

建筑施工时,如果圆心所在场地比较平整,可以尽可能多的利用圆心进行放线。如果圆心被土方、建筑占用或无法延高,需采取引线控制的方法。如,某行政办公大楼的圆心点从开始 到最后抹灰都会用到,所以需要将其精确地引出,挖基础土方时,需保留其到其他基础垫层,完成弹线后才能将其破坏。

5.结语

建筑施工放线技术是一项运用立体几何与平面几何、解析几何等多项知识结合的综合技术, 包含多种技能,需要技术人员不断总结经验、善于运用经验,掌握放线的技巧。由于建筑施工放线工作贯穿于建筑工程施工的始终,而房屋造型设计不断更新,放线工作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因此,建筑施工技术人员应仔细分析研究建筑设计图的特点,根据建筑的轴线形状、竖向结构特点,找出建筑施工放线的关键控制点。同时,建筑施工技术人员也应有与时俱进的思想意识,不断学习新的建筑设计思想、新的建筑施工放线技术,为推动建筑施工放线技术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钟孝顺. 测量学[M].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0.

[2] GB50026―93, 工程测量规范[S].

[3] 欧建岸. 建筑工程测量(第三版)[M].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1.

建筑施工范文第5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结构设计;施工管理

Abstract: This paper expounded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and a brief introduction for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course of construction, carry out a detailed analysis, and from the height of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proposed a few method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onstruction.Keywords: construction; structural desig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

一、前言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各类房屋建筑面积逐年上升,建筑施工设计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建筑设计是一项繁重而又责任重大的工作,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全、适用、经济和合理性,但在实际设计工作中结构构造是结构设计的保证,从概念设计入手,加强构件中连接构造,保证结构有较好的整体性和足够的强度、刚度,对抗震结构,尚应保证结构的弹塑性和延性,对结构的关键部位和薄弱部位应加强构造措施[1]。

建筑施工的基本原则[2]

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它包括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等。施工作业的场所称为“建筑施工现场”或叫“施工现场”,也叫工地。

在建筑施工的结构设计中,要严格贯彻执行国家、省、市的技术政策和现行的规范、规程、标准。结合工程具体情况,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保护环境,要积极采用成熟的新技术、新结构、新工艺、新材料。设计前必须对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工程特点、材料供应、施工技术条件、场地自然条件、地质地形等进行充分调查和研究分析。设计条件及设计要求应收集齐备,形成书面的设计任务书,并归档备查[3]。

2.1 确定施工方案

施工流向和施工顺序,施工阶段划分,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选择,安全施工设计,环境保护内容及方法。

2.2部署建筑施工计划

项目的质量、进度、成本及安全目标,拟投人的最高人数和平均人数,分包计划,劳动力使用计划,材料供应计划,机械设备供应计划,施工程序,项目管理总体安排,措意要制定施工进度计划,施工总进度计划。

三、建筑施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3]

3.1建筑施工引起的环境污染

建筑工程中的环境污染主要有噪音污染、泥浆污染、灰尘固体悬浮物污染、基坑开挖时对周围环境的危害、光污染和固体废弃物产生的污染。其中噪音是建筑施工中居民反应最强烈和常见的问题。据统计,在环境噪声源中,建筑施工噪声占5%,施工时打桩机的噪声瞬间值超过90dB(A),混凝土浇捣时的噪声达到80dB(A),可见施工噪音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而泥浆污染、灰尘固体悬浮物污染、基坑开挖时对周围环境的危害、固体废弃物产生的污染是比较传统的污染;而光污染是近年来才提出的问题,城市建设中的光污染主要来源于建筑物表面釉面砖、磨光大理石、涂料,特别是玻璃幕墙等装饰材料形成的反光。施工中电弧焊或闪光对接焊工作时发出的弧光也是重要的污染。强烈的反光和电弧会刺伤眼睛,引起视觉紊乱,甚至引起 交通 事故。同时这些也是施工现场引起火灾的重要来源。

3.2建筑施工中的安全问题

建筑生产活动多为露天高空作业,不安全因素较多,有些工作危险性较大,是事故多发性行业。每年死亡人数仅次于矿山,居全国各行业的第二位。从伤亡事故数量来看,仅次于矿井,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大很损失,制约着建筑业的进一步 发展 。近几年来,建筑施工中的多发性事故不断发生,据统计,因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坍塌这五类事故占事故总数的85%以上。建设部最新统计显示,2004年1月至11月,有关部门沟通不力,事故处理不当,造成全国共发生建筑施工事故956起、死亡1125人,很多同类事故。与去年同期整理相比分别下降19.05%和19.2%。但进入11 月以来,全国建筑施工一次死亡3人以上重大事故就发生了6起、死亡22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上升50%和69.2%。根据事故致因 理论 ,事故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两大因素作用的结果。据有关统计 分析 ,90%左右的伤亡事故是由于违章指挥、违章作业造成,80%以上的事故发生在民工、临时工身上。引起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一线操作人员安全意识和技能较,2. 以包代管,导致安全管理薄弱,3.安全制度形同虚设,监管部门力度不够。

3.3建筑施工中的管理问题

在传统设备管理体系中,设备管理在设备的技术、 经济 、管理三者关系方面,侧重于技术管理,忽视经济管理和组织管理,工作主要集中在设备的维修方面,很少注意到设备全过程的管理,并把设计制造过程的管理与使用过程的管理严格区分开来,这种管理体系缺乏系统的观点,因此也就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还有就是因为现在的施工单位大部分是以包代管,管理制度相当不完善,导致出现安全问题,所以有的管理专家常说,所有的问题都是管理的问题。

3.4建筑施工方面的质量问题

当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从总体上讲是逐年不断提高,但由于一些施工 企业 的技术素质低"质量管理差"懂技术管理的人员少,对规范、规程、质量标准贯彻不到位,以至产生一些质量通病,严重 影响 工程质量。常见的质量问题主要有: 1.质量保证内页资料方面存在的问题,2. 砌体结构存在的问题,3. 地面工程存在的问题,4. 暖卫工程存在的问题等等

四、提高建筑施工管理质量

对于不同时期的施工项目,质量是施工人员与管理者必须要把握的重点。这就需要我们选择科学有效的方法,加强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的全过程科学管理[5]。

4.1 完善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施工方案是整个建筑工程的指引,在施工方案编制时需要关系到的内容包含全部施工环节采取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策略、质量检测等等,在编制设计方案时必须把技术作为重点参考,对于存在的施工难题、经济效益等问题,需在方案设计环节给予正确控制,全面实施有效的技术、工艺、操作、管理、经济等措施外维持良好的工程质量。

4.2 完善施工中的质量管理

完善工序的质量控制,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采取控制措施则需要坚持把工序质量控制当成核心,对每项施工工序积极完善的原则,而各道工序的组成结构都涉及到了人员、设备、材料、方案、环境等等,控制施工质量时也必须要围绕这些因素开展工作,从而准确把握好质量的控制点,结合工程的实际需要来加强影响质量因素的控制。并且参照科学的质量体系、质量检查制度,对不同项目的施工工序给予改善,特别是针对工序中的关键的结果与位置重点改进。对于存在的不稳定因素,我们必须要预想其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及时判断分析后实施预防措施,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把问题得到解决,维持每个工序之间的持续结合。施工时需保证良好的工序交接,对程序内容及时讲述清楚,从根本上加强质量控制。

4.3 加大检查力度

鉴于建筑工程施工的复杂性,在施工前期采取必要的准备措施能够保证操作秩序的顺利进行。工程技术、作业人员应该尽早达到施工现场,熟悉周围的环境,仔细研究工程图纸后,结合实际情况做好施工布置准备。而检查工作则是针对违章操作、设计违规、规范缺缺失、治疗过差等问题的提早发现,一旦检查出存在这类问题后在必须要及时告知处理,避免给整个建筑施工造成质量损坏的影响。而对于工程的核心环节,则需定期实施检查审核处理,尽早发现建筑质量存在的问题,维持施工质量处于标准状态。

五、结语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我们要有效的采取相应的策略,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我们的建筑质量水平。为了保证施工项目顺利进行,建筑工程单位应在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等各个环节里采取必要的措施,为整个建筑施工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孙培秋.议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J].广东建材,2007(2).

[2] 黄剑峰.建筑施工设计几个具体问题分析[J]. 科协论坛(下半月). 2008(05)

[3] 张玉明,王娟.现代建筑施工设计的关键技术发展[J]. 民营科技. 2009(07)

[4] 钟荣发.建筑施工设计过程中常见问题探讨[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21)

建筑施工范文第6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外墙防水技术;工程施工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 A

一、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的重要性

1、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创新能推动工程的生产效率

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在自动化、机械化和智能化的辅助作用下,能够降低不必要的人工费用管理成本,以及机械费用,使工程施工技术在科技发展的推动下,使经济效益最大化,把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渗入到各个施工环节中去,提高建筑工程的生产效率。

2、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创新能推动我国建筑施工的自动化进程

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是工程项目建设施工的关键环节,施工技术的创新,捉进了建筑工程的飞跃,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传统的建筑施工并不能满足当前建设工程的发展需要,因此,启动化便成了建筑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比如互换性和流水线的活动,工厂化和标准化的成套技术等都为我国的建筑自动化提供了必要可行的途径。

3、建筑工程的施工创新技术是促进生态节约能源的重要手段

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是人类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方法之一随着人类对生存环境的关注度加强,社会生态化的需求日益重要,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生态化已经成为必然趋势,施工技术的发展创新和改进应时顺势。在建筑工程的过程中,施工技术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得用节能环保材料,运用自动化技术,防止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不利因素的发生,力求做到节能减排捉进生态平衡。

二、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的应用

1、深基坑施工技术

深基坑施工技术是为了保证建筑工程地下结构安全、保证基坑周围环境安全而采取的对周边环境加固、支档的措施。由于我国高层建筑的增多,深基坑施工技术越来越得到业界的重视,目前有两个方面得到了较大发展:

1.1桩一桩一锚支档体系。深基坑施工技术的创新之一就是桩锚支档体系的应用,对于深掘深度较深的土建施工,如果土质情况差、开挖深度大、坑壁岩石涌透性大时,往往会采用这种方式进行灌注桩加预知应力锚杆体系。采用套管水冲法成锚工艺。但是,这种施工体系由于难度较大,一般施工效率低下。

1.2支档与承重结构一体化。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用于临时支挡的桩、地下连续墙和永久性柱以及地下室墙一体化后,实现支挡与承重结构一体化。一体化的承重与支档系统既能够满足支档的需要和承重要求,又能够提高施工速度,节约资源、能源,提高建筑施工工程的社会效益,从而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

1.3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技术。我国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技术是随着高层建筑数量增多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在目前较为成熟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钻孔技术已经能够在完善的图纸中显示标注而各单位也会通过自我需求运用现代化的技术和手段对施工设备、材料、工艺进行选择和应用因此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技术在这样的需求下更显得明确和规范并且正趋于更完善与成熟。另外旋挖作为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运用更加先进的施工工艺已经投入使用使成孔质量得到保证,并且能够减少不确定因素对施工质量的影响。

2、新型预应力技术

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中还有一项新的创新技术,即体外预应力的创新与发展。体外预应力的应用范围一般有三个,包括大跨度建筑工程和关于预应力混凝土的施工以及特种的结构施工。体外预应力中有一种十分重要的体系,即粘接体外预应力,它是预应力中的典范,因为其产生的摩擦损失小,这样就有利于后期的处理及其维护便于控制。除了粘接体外预应力之外还有一种无粘接力体外预应力体系,它也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体外预应力。关于其优点有很多,比如施工过程中的操作较为简单摩擦损失小特别是单根无粘接体系。通过这一系列的描述不难看出体外预应力的创新对于施工过程的重大作用节省了更多资源的同时也同样使其经济效益提高。它的创新带给了我们更多的便利是一个伟大的进步。

3、逆作法的施工技术

逆作法施工属于现在建筑施工的新技术,它为建筑施工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在施工之前,将使用一个封闭建筑的混凝土墙与楼板。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采用逆作法施工模板以及钢筋绑扎等。墙体结构组成部分的楼板与柱能够起到很好的临时支撑作用。所以,在建设过程中,建设的各个环节需要加强监控,控制基坑变形以及沉降。在工程建设中,逆作法施工不仅能够作为连续墙,还能够将其用于钻孔桩挡土结构的设计。一般而言,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第一个环节就是连续墙施工,之后才会实施钻孔灌注桩施工,该部分施工主要是用于地下连续墙以及中间的支撑。而在地下一层的土方开挖施工过程中,在施工前,需要做好垂直和水平方向的支撑工作,尤其是支持顶部的圈梁与腰梁。当完成了梁、楼板以及柱结构的建设后,可以进行地下二层的土方工程施工。开挖土方工程完成,就能够实施楼板的养护工作,然后采取下一环节的施工。逆作法施工能够进行地面与地下施工同时进行,这样不仅可以缩短施工工期,还采用立体交叉设计结构,设计成为为封闭的地下维护结构,最大程度的减少基坑给周边环境带来的影响,并且能够将变形度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对于周围的建筑不存在任何影响。挡土墙建设过程中的挡土防渗效果非常明显,同时,由于其良好的承载作用,也能够将其作为地下室的外墙。此外,地下室的墙壁、板、和柱均能够实施地坑水平支撑系统,大大减少了基坑的变形。

4、屋面防水

防水新技术在铺设道路、房屋建筑方面的使用已经是一个老话题了。防水主要是降低建筑物和水接触的界面发生漏渗现象,减少影响建筑质量裂缝的出现,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对防水新施工技术引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桥梁、隧道等类型建筑物的寿命。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依据施工原则,对防水材料和施工工艺进行合理的选择。聚合物水泥基复合涂膜经常被用于屋面防水施工中,在使用该技术时首先要对节点、板缝、基层做好处理。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主要由无机粉料和有机液体两种材料符合而成的。在建筑上完成涂抹后可以形成具有高弹性的一层保护膜。该材料无毒无污染,且操作简单。但在使用过程中有需要注意的是在防水层收头等特殊部位要进行多次涂刷,确保不会出现堆积和流淌状况,否则将会导致墙面反层。

5、工具式模板脚手架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建筑物结构的改变,传统的木模板脚手架已经不适合现在的施工工艺了,为了适应现在工艺的要求,工具式模板脚手架技术在建筑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而取代了传统的脚手架技术,这不但使建筑物的质量得了提高,同时也降低了成本。在对工具式模板脚手架技术应用中,企业更青睐于对浇模板进行应用以及进一步开发,想要使工具式模板脚手架技术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施工人员就必须做好配板以及浇灌方案的设计。

三、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策略的研究

1、健全施工技术创新的管理体制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只有具备健全的管理体制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这是因为,只有具备健全管理体制,才使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拥有创新的基础,才能使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不断的发展完善。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一定要依靠科学的施工方法,通过对现有的技术知识充分掌握的前提下,致力于发掘工程的深基坑技术。例如,就深基坑的支挡方面分析,可以逐步建立起桩与锚、支挡与承重的一体化结构体系,传统的施工技术无法在施工过程中做到尽善尽美,以至于在传统技术下施工的项目也无法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另外,传统施工技术工作效率也很低,但是通过对新技术的研究可以有效缓解这一现象,这对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工程质量,减少工程投人,实现效益最大化具有极大的创新意义。

2、提供相关技术创新的平台

要不断创新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紧随建筑工程市场的发展,与持续发展的生产力相适应,管理方面的创新要从组织机构、观念和技术等方面来着手进行。其中不断创新观念需要依据施工管理体系内在的要求及施工单位具体情况来确定与实际相符合的管理模式。所以,要与市场的发展规律及运行体系向适应。出于这个原因,建筑工程建设技术创新建设需要一个合适的技术平台,为企业和产业发展,建筑工程建设和建筑公司在建筑行业应该为设计师、技术员和工程师创造创新的工作环境,建立一个创新的平台,提供建筑工程建设作为一项后续行动,以帮助长期支持到建筑工程施工的技术创新和产业的健康发展,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融合,推动其创新。

3、拓宽创新层次,提高技术创新水平

建筑施工企业应努力构建科学、有效的创新机制,通过对施工技术的创新,以为建筑行业发展及企业的经济效益提供新的增长点,以促进各种新技术产品的开发及推广。施工企业必须要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并努力做好施工技术的创新机制体系,以便为现代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优化与创新提供更好的指导,以促进施工技术的应用及推广。同时,通过构建施工技术创新平台,以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与机制,并对核心施工技术进行深层次的研究与创新,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另外,还要不断健全激励机制,以促进技术创新人才及创新思维的培养,以培养专业技术水平、综合素质较高的施工技术人才,以实现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优化及创新。同时在激励机制下,能有效提高相关人员的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不断拓宽施工技术的创新层次及水平,从而提高我国建筑工程整体的施工技术创新水平。

结束语

建筑施工是一个综合性技术体系,因此要重视每一项施工环节,并实现各环节之间紧密的配合,才能发挥总体施工效果。新型施工技术从很大程度上帮助了施工效能的实现,增强了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是施工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参考文献

[1]叶慧珍.建筑工程土建施工关健技术探讨[J].科技资讯,2012(10):217.

[2]张希黔.创新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2011(9):56-57.

建筑施工范文第7篇

监理人员不合格甚至无资格是房屋建筑施工监理工作中最严峻、造成后果最严重的问题。监理工作的配置人员不合格、无资格,会使整个施工监理工作无计划无概念,导致工程质量与安全摇摇欲坠,此问题该尤其严加对待。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应严加审核报审人员与施工现场实际到位人员是否一致,如有人员更改,应该及时做好记录,备案入档,并且对监理人员的技术专业资格进行严格的考察和审核,坚决禁止不符合资格的监理人员妨碍正常的施工监理工作秩序。

2关于房屋建筑施工监理控制的重点浅析

房屋建筑施工监理控制重点有四个方面组成,分别是施工监理质量、施工监理进度、协调组织管理工作、资料备份与管理。相对应的,我们在房屋建筑施工监理工作中,可以通过提高把握建筑施工和监理的质量、合理控制施工监理的进度、协调组织工作以及对建筑中各项资料的保存和管理,来从总体上加强对房屋建筑施工监理的控制。2.1质量方面在整个房屋建筑过程中,“质量”无疑是最重要的一关,是完成建筑设计的最根本基石。想要在质量上获得不断的提高,就要严格进行质量控制。针对房屋建筑施工监理的质量控制,主要有第一步见证取样、第二步平行检测、第三步旁站监督。其中,见证取样是在采购、制作以及运用与建筑结构安全相关的的试块试件时,全部根据我国《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实施见证取样和送检规定》(2002)进行质量检测与监督,它是整个质量控制的根本。平行检测分为建筑测量放线与核实,主要作用是保障建筑物尺寸的精确性。旁站监督是针对建筑物是否具备设计时所预想的功能性的检测,如电气设备检测、灌水试验等,检测结果由施工方质检员进行记录备份,最后必须由监理人员审核是否属实并签字才具有效用。2.2进度控制建筑施工工期延迟是进度控制面临的重要课题。建筑工程项目无法按时交付是致使房屋建筑施工费用超支的直接原因。为了减免这些利益损失,监理人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积极参与图纸会审,实地勘察施工现场。二是建立并不断完善工期管理制度,定期制定工期计划。三是监理人员实行岗位责任制,明确分工。四是强化对分包的管理工作,积极协调分包与施工方。2.3资料管理、合同管理资料管理是合同管理的首要前提。资料管理围绕施工质量这个主题开展,主要涉及建筑施工质量检测报告、分部工程质量检测与验收报告等。它的目的是方便在工程竣工验收时需要查找、调用以往各项目完成的质量与进度信息,以及避免工程纠纷,因此,施工监理人员应配合施工单位、建设单位对各种工程检测与验收报告进行及时准确的搜集、整理。2.4协调组织房屋建筑施工监理在工程施工和各项目阶段的验收工作中,除了对质量、进度的控制、对资料的存档,还应极其重视监理工作的协调和组织。监理人员应与施工人员共同解决施工安排、施工进展、工序交接、施工成品保护等问题,及时检查施工进度安排,积极与工程检测单位、设计单位交流沟通,以便急躁的发现工程施工潜在的不良因素,减免不必要的损失。对建筑施工合同有不同程度上的理解、彼此立场不同导致根本利益不同、或者是合同本身不够明确不够完善,这些都是建设、施工与监理单位之间普遍存在也是必然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正视问题、正确面对,在共同解决问题与矛盾的过程中,监理人员须以良好的精神面貌、积极的沟通交流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化解分歧,对房屋建筑施工工作有良好的干预。2.5投资控制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投资控制是否合理,与其质量、进度和多方的工作组织协调不可分割的关系。加强建筑施工定额的理解,强化对施工预算管理的工作。房屋建筑施工的投资控制工作主要有工程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与检查七个环节。成本预测是估算工程施工的成本水平和发展趋势。成本决策是筛选最低成本的施工方案。成本计划是形成书面计划,落实具体的条款项目,为成本控制和核算提供必要的依据。成本核算分为计算施工实际发生额以及计算施工项目的单位工程和总成本两部分。成本分析用以检测成本计划是否持续具有合理,成本检查是指在施工结束后,检测对工程施工费用预测和结果所形成的比较。

3总结

以上就是本文对施工监理控制的作用和常见问题的一些浅显的分析。现在社会的发展迅速,日新月异,建筑设计的样式和技术也在不断革新,合理正确的施工方法能够更好地实现现代各种优秀、多样化的建筑设计,能够为个人以及社带来巨大的利益,如果施工管理不恰当不完善,就会造成相反的效果,为个人以及社会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这就需要我们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最大程度优化房屋建筑施工控制的管理。

建筑施工范文第8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问题;管理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尽可能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控制施工问题的产生,以保证建筑物具备良好的耐久性和结构稳定性。在进行建筑施工时,如何提高施工管理质量,达到安全施工优质施工是管理者关心的问题。现就建筑施工管理技术做简要分析。

1 建筑施工的技术

建筑施工中会用到许多技术,例如:土方工程、桩基础施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工程、结构安装工程、砌体工程、防水工程、装饰工程等。这里主要谈一下建筑施工开工前的施工测量放线、开挖基槽时怎么控制标高、垫层浇筑后怎么放基础的轴线等基础问题。

1.1 放线技术

开工前的施工测量放线无非就是施工的定位测量放线:根据测绘(市规划局)给出的三个基准点结合施工总平面图的设计坐标和高程,首先先找到建筑物的四个大角的坐标点(定桩做好保护),再根据某一个角的坐标依次放出几道建筑物的主控制轴线(定桩做好保护),依次类推根据主控轴线放其他的轴线控制线,最后强调一下,控制桩位最好一次性做好一般定到开挖基槽放坡线以外2-3m以防施工中扰动,最好每个控制桩做两个点,以前以后以备使用。

1.2 开挖基槽的控制标高

建筑物的标高控制点也是有规划单位给出来的,一般只给一个点,有的给出三个点,需要把给出的点通过换算用水准仪导到不容易破坏且又利于施工使用的地方,一般都是绕建筑物的周圈每个边最少两个控制点,且做好控制桩,可以把它导到附近的永久性的建筑物的墙体上用红漆标注清楚,以备以后施工方便查找和使用。开槽时把水准仪支到离施工点较近的地方,先找到事先布置好的高程控制点把标高引过来,一个人拿着塔尺到开挖的基坑里另一个人在外面用水准仪随时校正开挖的标高,标高合适了就在放塔尺的地儿发点白灰,以便挖土机司机参考。

1.3垫层浇筑后放基础轴线

浇注垫层后的放线尤为重要,因为开挖时如果放的轴线什么的还可以通过挖土或者垫层找平能找回来误差,而垫层打完后就属于基础的放线部位了要求必须精准。轴线偏差不得大于3mm。垫层的放线也类似开槽前的放线一样要求必须精准。首先用经纬仪或全站仪把事先定的主控制桩点校和一边,看是否能够交圈,确定桩点没用被动过后再依次根据个主控制轴线放出各小控制轴线来,放完后再校和一边确定无误后通知监理单位验线。

2建筑施工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建筑施工是很大的工程,只有保证施工工程中的安全问题才能保障工程的顺利完成。我们不但要保障施工人员的工作态度必须端正,还要保障大型机械的安全检查,这样才能实现安全施工。

2.1个人的不安全因素

包括人员的心理、生理、能力中所具有不能适应工作、作业岗位要求的影响安全的因素。

2.1.1 心理上的不安全因素有影响安全的性格、气质和情绪(如急躁、懒散、粗心等)。这就要事先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尽量找有从事多年施工经验的人员进行重要环节的工作,这样不但保证了工程的质量,还能缩短施工时间。

2.1.2 生理上的不安全因素大致有5个方面。

(1)视觉、听觉等感觉器官不能适应作业岗位要求的因素。

(2)体能不能适应作业岗位要求的因素。

(3)年龄不能适应作业岗位要求的因素。

(4)有不适合作业岗位要求的疾病。

(5)疲劳和酒醉或感觉朦胧。

2.1.3 能力上的不安全因素包括知识技能、应变能力、资格等不能适应工作和作业岗位要求的影响因素。这就要求对整个工程队的人员要有个基本标准作为衡量,使各个环节的人员都有能力去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

2.2 机械的不安全因素

2.2.1 沥青洒布车注意哪些安全

工作前应将洒布机车轮固定,检查高压胶管与喷油管联接是否牢固,油嘴和节门是否畅通,机件有无损坏。检查确认完好后,再将喷油管预热,安装喷头,经过在油箱内试喷后,方可正式喷洒。

满载沥青的洒布车在路作中应中速行驶。遇有弯道,下坡时应提前减速,尽量避免紧急制动。行驶时严禁使用加热系统。

喷洒沥青时,手柄的喷油管部分应加缠旧麻袋或石棉绳等隔热材料。操作时,喷头严禁向上。喷头附近不得站人,不得逆风操作。

2.2.2 沥青混合料摊铺机应该遵守哪些规定?

(1)驾驶台及作业现场要视野开阔,清除一切有碍工作的障碍物。作业时无关人员不得在驾驶台上逗留。驾驶员不得擅自离位。

(2)运料车向摊铺机卸料时,应协调动作,同步行进,防止互撞。

(3)换挡必须在摊铺机完全停止进行,严禁强行挂挡和在坡道上换挡或空挡滑行。

(4)熨行板预热时,应控制热量,防止因局部过热而变形。加热过程中,必须有专人看管。

(5)驾驶力求平稳,不得急剧转向。弯道作业时,熨平装置的端头与路缘石的间距不得小于10cm,以免发生碰撞。

(6)用柴油清洗摊铺机时,不得接近明火

2.2.3 平板拖车运输大型预制构件的安全要求

大型预制构件平板拖车运输时速宜控制在以内。简支梁的运输,除在横向加斜撑防倾覆外,平板车上搁置点必须设有转盘。刮刀的回转与铲土角的调整以及向外倾斜都必须在停机时进行,作业中刮刀升降量差不得过大。

3 建筑施工的质量管理

质量是产品的生命,没有好的质量,产品就没有市场,只有高质量的产品,在市场上才有竞争力,建筑设计也是同样如此。只有在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上做文章,才能产出高质量的建筑设计成品。

3.1 健全建筑设计质量管理保证体系

3.1.1 建立法人挂帅的组织机构。成立监督机构,即法人亲自挂帅,专家起主导作用的全方位的有机结合体。设立质量检查小组,每个项目均设质检员。以专家为主导是为了掌握专业技术的高标准高质量,法人挂帅是保证质量管理体系顺利运行。主要目的是使这项工作经济化,制度化,责任化。

3.1.2 健全可操作的规章制度。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规章制度的制订要结合实际情况,一定要具体化、细化、量化,特别是要具有可操作性,以保证其运用的经常性和可检查性,以其达到预定目标。二是规章制度要量化,做到可以制成表格分门别类填写打分。三是设计人员行为要规范,原则性要强,只有我们自己有效地规范了行为,才能使我们的服务对象满意。四是跟踪服务、反馈信息及时更正与处理。五是事前计划要具体,事中控制有措施,事后总结有效果。

3.2 建筑设计质量优化管理的运作

建筑设计质量优化,不仅是为了设计产品合格,满足设计规范的要求,而是为了高标准的追求。在设计优化管理运行的前后,从计划到分工、从人员到产品,从部分到整体等都是为了筛选出最优的方法和手段,产出最佳产品。

3.2.1 在定岗定位人员时即时挑选,既要进行优化思想教育,又要注重量才使用,使每一个设计人员都有进取精神,思想中时刻存在着争夺市场的竞争意识。这就是人员的优化组合。

3.2.2 设计项目的优化统筹安排。设计项目的各个专业及专业内部的不同程序的交叉运行必须要进行周密地安排。只有这样才能使各个专业及专业内部密切联系,避免出现差错,大大地缩短设计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3.2.3 随时制订与研究项目的创新计划。凡是设计项目运行过程出现新情况新问题,都应该进行分析研究。只有不断地向较高的目标前进,优良产品才会不断产出。

3.2.4 提高设计人员整体水平和素质,给设计对象创造更多的学习,深造的机会,使他们在设计运行中的各个环节都能独当一面。

3.2.5 建筑设计方案的优化管理。建筑设计方案对于设计项目十分重要,建筑设计方案的确定不仅仅是为了评选好的方案,优化选取方案不是目的,重要的是在建筑设计方案运行中进行优化管理。当建筑设计方案选取后,按专业部分进行优化、细化、量化而后运行。建筑设计方案优化管理,旨在于打破旧的、固定不变的教条,采取积极地动态管理方法。

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首先在于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然后才是管理。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关键在于建筑设计思想目标的确立,建筑设计思想的优化。

4 结语

建筑施工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到施工人员的安全,还关系到人们正常生活的安全,只有质量好的工程才会造福人民,给人们带来方便,因此,建筑施工的技术及安全管理一定要重视起来。

参考文献:

[1]曾祥哲 余复兴 河南省土木建筑协会 2010-5.

建筑施工范文第9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 技术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中国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概况

近年来中国建筑业发展迅猛,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发展,一大批单项施工技术赶上或超过发达国家,在总体上也接近了发达国家水平。中国建筑施工技术发展的成就①大型工业建筑、高层民用建筑施工的成套技术。 ②地基处理和基础工程施工专项技术(钻冲孔灌注桩、旋喷桩、挖孔桩、振动法、深层搅拌桩、强夯法、地下连续墙、“逆筑法”等新技术)。 ③现浇钢筋混凝土模板工程(大模板、液压滑升模板、爬升模板、台模、隧道模、组合钢模板)。 ④钢筋工程(钢筋气压焊、钢筋冷压连接、钢筋锥螺纹连接)。 ⑤混凝土工程(泵送混凝土、喷射混凝土、高强混凝土,混凝土制备与运输机械化和自动化)。 ⑥预制构件制作工艺(挤压成型、热拌热模、立窑和折线型隧道窑养护技术、预应力无黏结工艺、整体预应力结构)。 ⑦结构吊装技术(大跨度、高耸结构物)。 ⑧其他方面,如墙体改革、防水技术、建筑装修、工艺理论、计算机应用等也取得了长足发张。

2、建筑施工阶段的划分

施工单位从接受施工任务到工程竣工验收,一般可分为施工任务、施工规划、施工准备、组织施工和竣工验收等五个阶段。

2.1确定施工任务阶段

一是国家或上级主管单位统一安排、直接下达的任务;二是建筑施工企业主动对外承接的任务或是建设单位主动委托的任务;三是参加社会公开投标而中标得到的任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筑施工企业和建设单位自行承接和委托的方式较多。实行招标投标的方式承包和发包建筑施工任务,是建筑业和基本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

2.2施工阶段规划

企业与建设单位签订施工合同后,施工总承包单位在调查研究、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拟订施工规划,编制施工组织设计,部署施工力量,安排施工总进度,确定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规划整个施工现场,统筹安排,做好全面施工规划,经批准后,组织人员进入现场,与建设单位密切配合,做好施工规划中确定的各项施工准备工作,为建设项目全面正式开工创造条件。

2.3施工准备工作

施工准备工作是建筑施工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施工准备工作主要包括技术准备、物资准备、劳动组织准备、施工现场准备和场外准备。建立现场管理机构,组织图纸会审,开展技术培训,编制和报批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图预算和施工预算;组织材料、构配件的生产和加工运输,组织施工机具进场,搭设临时建筑物,调遣施工队伍,进行场地勘测和建筑物定位放线等准备工作。完成上述施工准备工作后,施工单位即可向主管部门提交开工报告。

2.4组织施工阶段

组织施工阶段是建筑施工全过程的高潮,是建筑产品的制作、加工和生产过程。它必须在开工报告批准后方可实施。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采用施工组织规定的方法和技术措施,完成全部的单项、单位、分部、分项工程施工任务。这个过程决定了建筑产品的质量、成本以及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在施工中要跟踪检查,实施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和工程成本的控制,达到预期的目标。 施工过程中,往往有多单位、多专业进行协作,必须加强现场指挥、调度,进行多方面的平衡、协调,全面地统筹、安排,组织均衡、连续的施工作业。

2.5竣工验收阶段

竣工验收、交付使用是建筑施工的最后阶段。在此阶段对工程项目进行全面检查验收,绘制竣工图,将有关建筑物合理使用、维护、改建、扩建的参考文件和资料等提交建设单位保存,入档备查、备用。

3、建筑施工技术

3.1地基基础施工技术

有关地基基础施工常用的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换填垫层、强夯和强夯置换、排水固结和水泥土桩等技术处理手段。地基是一房屋建筑工程的基础,对地基采用合适的技术处理对提高一房屋建筑的质量起到重要的作用。

3.11换填垫层法是一种比较常用的地基处理技术,特别是对于那些土质松软和不牢固的地基,常用于低层房屋地坪处理、堆料场地及道路工程等,处理深度通常控制在3米以内较为合适。

3.12强夯法在处理一些地基土质为砂土、湿陷性黄土等土质的情况。而采用当采用强夯置换的方法处理一些特殊土质是,我们应当首先进行试验性测试,以保证其实用性。

3.13排水固结法对于一些地基中含有大量水分的土质是比较适用。其中,有机质土一般采用砂并联合超载预压的方法、真空预压法适川于均质黏性土及含薄粉砂夹层黏性土等地基的加固。对于砂性土地基,加固效果不甚理想,一般认为有效加固深度在10米以内。真空预压的方法对于在不能够切断要加固的地基的水源补给时尽量不要采用。对渗水系数小的软黏土地基,真空预压和砂井或塑料排水带等竖向排水相结合方能取得良好的加固效果

3.14水泥土搅拌桩是通过特殊的搅拌机器设备将水泥注入地基深处并和地基的土进行搅拌,从而形成比较稳定的地基结构的一种处理方法,在那些能够和水泥充分发挥反应的土质的地基使用。

3.2钢结构施工技术

3.21在对钢筋结构进行施工之前,施工人员要仔细检查钢筋的表面,确保钢筋表面清洁方能进行使用,对于钢筋表面的一些特殊污渍要采用特殊的技术方法进行处理。

3.22在实施完上述步骤后,施工人员还应检查钢筋的笔直度,对于些弯曲的钢筋,可以采用特别的机械设施或则由施工人员进行调直。对于一些确实很难调直的钢筋,施工人员要弃之不用或采取特殊技术手段使钢筋具有可用性。

3.23对于钢筋的切割,施工人员要按照正常的步骤进行,即先长后短的顺序,尽量减少在钢筋切割过程中对于钢筋的损耗,同时还要保证切割后钢筋的长度符合房屋建筑工程的规格要求。

3.24钢筋的安装可以基础钢筋、剪力墙、柱钢筋、梁钢筋、板钢筋的安装,不同部位的钢筋都有不同的安装方法,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具体的施工技术进行安装,以保证钢结构安装的质量。

3.3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在对混凝土结构施工前,施工人员首先要确保模版应检查模板的各项数值能够达到房屋建筑工程的混凝土结构施工标准,如模版的高度、稳固度和尺寸等。其次,要确保模版内的钢筋和预埋件符合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要求,同时要保证模版内的清洁和密封性。最后,为了顺利进行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施工人员可以再施工前在模板中加入少量的水,并按照一般的由低到高的施工顺序进行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工作,还要认真检查浇筑后的混凝土结构,保证其符合房屋建设工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标准。

3.31在对竖向的混凝土结构进行施工时,施工人员要做好混凝土结构的底部做好先期处理工作,确保其底部能够和要浇筑的混凝土实现充分融合,从而保证其质量。

3.32对于浇筑过高的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3m),施工人员要采取如振动等技术措施,是这些混凝土结构牢固的溶合在一起。

3.33在对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要时刻注意检查能够影响施工质量的各种因素,如模版、支架等。一旦出项不符合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要求的情况,要采取好相应的处理手段。

3.34在施工完成后,要做好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的养护工作,为混凝土结构的成型提供各方面的条件。如在混凝土结构上覆盖湿布以防止日光的暴晒。

3.35在对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进行拆模是要确保成型的混凝土结构达到工程的各项要求,在拆除过程中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混凝土结构模版的拆除工序进行拆除工作。可以先拆除一些不承重的和不影响混凝土结构固化的模版。而对于那些承重的模版,只有在保证混凝土结构完全能够设计要求时方能拆除。

4、结束语

总之,建筑施工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仅仅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因此我们在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应该将施工的技术同能够影响施工的各种因素相结合,这样才能切合实际地利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使其在确保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从而在有效利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同时,也保证房屋建筑工程的顺利完工,为提高人民的生活品质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国强,房屋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施工技术的探讨[j].科技传播. 2011(16)

[2]刘建华.房屋建筑中砖砌体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2011(04)

[3]周秋兰.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探讨[j].江西建材.2011(04)

[4]樊桂花.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j].江西建材.2011(04)

建筑施工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建筑;施工;抗震;技术框架结构和砖混结构是我国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两种结构形式,汶川大地震、青海玉树大地震引起的房屋建筑大面积倒塌损毁,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房屋建筑中虽然进行了抗震设防,但设计只有通过施工才能付诸实施。施工质量良好的房屋建筑具备较好的抗震能力,因此,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施工管理,改善房屋建筑的强度和整体性能,提高房屋建筑的强度,对于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影响建筑抗震性能的因素影响建筑抗震性能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并且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外部原因是建筑没有按规范建设,包括抗震构造措施不合理、施工质量不高、结构设计不合理、建筑规划和选址不当等;就建筑本身而言,主要是房屋的结构、房屋的年限、房屋的后期改造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就建筑本身而言,做出以下几点探讨:

1.1 房屋的结构

结构规则、均匀、对称的房屋抗震性能在同等条件下较强。上大下小,头重脚轻的房屋结构叫竖向不规则,平面局部凸出的L型、“丁”字型叫平面不规则,一头沉一头轻的叫扭转不规则,这些情况下建筑抗震能力都较差。跃层、复式和错层户型的房子虽然在居住的舒适和美观度上有着平层无法比拟的优势,但从抗震的能力上来讲,平层房屋抗震性能最好。

1.2 房屋的年限

一般较早的房屋依据的抗震设防标准相对较低,由于认识水平和财力的提高,后建的房屋抗震性能相对较强。一般来说抗震标准会根据实际情况每十年进行一次调整,随着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发展,这种标准也会越来越严格,标准也会越来越高。从这一点来说,年代越是久远的房屋抗震性能就要越差一点。

1.3 建材及施工的质量

住宅的抗震性能主要取决于建材质量的好坏,混凝土标号够不够,钢筋是否合格,有没有偷工减料等都很重要。同时施工技术也十分关键,技术到位,房屋质量就好,抗震性能就好;否则设计再好,施工技术不到位也会出现质量问题。

1.4 房屋的后期改造

在房屋的设计中,有许多结构都是按照房屋的抗震需要建造的。屋内有些地方是坚决不能改动的,否则一旦破坏房屋的整体防震设计,在遇到地震时就会极其危险。尤其是目前有不少临街居民楼将一层、二层改为商铺。一般情况下,如果一楼的居民将承重墙拆除,将会导致该楼的抗震性能减弱,负荷应力出现异常,如果此时发生强震,楼体很可能会发生整体坍塌。另外,承重墙也不能随意凿洞,屋内墙上的门窗尺寸也不能随意拆改,扩大原有门窗尺寸或者另建门窗,这都会有损于房屋的抗震性能。

2 基于抗震性能分析所提出的建筑施工过程建议

2.1 对墙体砌筑的建议

墙体的框架结构是围护构件,在砖混结构中是承重构件。虽然砖的强度比混凝土弱一些,但是抗震性能高低主要取决于建材质量的好坏及承重结构的连接形式、施工质量和地基的状态。而砖混结构的建筑,则通过增加圈梁、柱子的数量来增强房屋的整体性。因此,整体性和强度是墙体抗震设防的关键,而保证墙体的整体性和强度主要从砂浆强度、组砌方式、拉结筋设置三方面控制。砌块要通过砂浆的粘结构成整体,要达到抗震设防的要求,除了采用高标号水泥外,也要严格控制砂浆配比,保证砂浆强度。在施工过程当中有的润砖不彻底,干砖上墙使砂浆在墙体内还未达到设计强度,水分已被砖吸收,从而使砂浆强度降低。另外,规范要求墙体的砌筑砂浆饱满度必须达到80%以上,在实际施工中,墙体的砌筑常采用“三一”砌砖法,水平灰缝一般可以达到此要求,但竖向灰缝就比较难以控制,这就要求在“一铲灰”中下功夫,保证砖块端部的砂浆到位。

在框架结构施工中,预先在墙体内埋置短钢筋,砌筑前再焊接,与墙壁体砌筑时在框架结构中后植入钢筋的方法相比较,前者连接牢固,但同时易造成预先埋置钢筋的位置不够准确,造成拉结筋在墙体中随意摆放、弯折而影响结构质量的问题。这就要求在施工中,从标高、轴线等多角度控制预埋钢筋位置的准确性,保证拉结质量。砖混结构中砖墙转角、交接处设置拉钢筋,在施工中拉筋常被遗漏,或未按规范布置;配筋的砖缝砂浆不饱满,露筋年久易锈。因此,施工中对所砌部位的配筋应一次性备齐,并检查有无遗漏。

2.2 对构造柱和圈梁施工中的建议

砖混结构的抗震能力主要通过设置构造柱、圈梁来保证。为获得整个砖混结构房屋的最大抗震能力,必须对构件间的连接采取加强措施。构造柱与墙体的连接处,在施工中通常采用“退四皮砖进四皮砖”沿墙高砌成马牙槎,避免构造柱与墙体之间形成通缝,并沿墙高每隔500mm设置两根拉筋与构造柱连接,可有效提高砖墙的抗震能力,防止砖墙倒塌。一般待墙体砌筑二天到三天后使墙体砂浆有充分的凝结固化时间,再进行构造柱混凝土的浇筑,避免后续施工中对砖墙撞击晃动造成损伤。在构造柱浇筑混凝土前,必须将根部处的碎砖块等杂物清除干净,将砖体和模板浇水润湿。施工中构造柱与圈梁连接,构造柱的纵筋应穿过圈梁主筋,使构造柱纵筋上下连通,保证连接处的可靠强度。构造柱和圈梁的横竖相交,构成了房屋的骨架,从而有效地约束墙体,加强了纵横砖墙的连接,有效地提高了房屋的整体抗震能力。

2.3 框架节点抗震施工的建议

框架节点起着连接框架柱、梁的重要作用,框架节点如果首先被破坏,必将导致房屋结构位移或倾倒,因此,抗震要求框架节点的破坏必须滞后于梁、柱。因此必须对节点区混凝土的强度、箍筋的配置要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在框架结构的设计中,为限制底层柱截面,通常框架柱强度等级比框架梁要高出不少。而在施工中,通常将混凝土浇筑到梁底标高,框架节点的混凝土随后和梁板一块浇筑。这样,框架节点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就低于设计者的要求,为杜绝施工隐患,施工人员要提高抗震意识,在建筑施工中严格按照施工图纸、抗震构造图施工,保证框架柱的强度。

在节点区,由于框架柱截面包容梁截面,因此,同时配置柱箍筋、梁箍筋是施工中的难点。框架节点区内柱箍筋配置到柱边;框架节点,柱、梁节点附近内的箍筋绑扎均按加密区考虑。在施工中,为避免“形式箍筋” ,应采用焊接封闭箍筋,保证节点箍筋的整体质量。若配筋中采用拉筋,拉筋应紧靠纵筋并且钩住封闭箍筋,以保证箍筋能够对混凝土的抗压起到良好的约束作用。

3 结语:

因此在设计规范中,,由于多层砖房在城乡建设中量大面广,应加强多层砖房的抗震设计,使民用建筑的地震破坏降低到最低限度。应按照概念设计的原则重视抗震概念设计,避免因部分结构或构件破坏而导致整个结构丧失承载能力,从根本上消除建筑物中的抗震薄弱环节,较好的控制震害的发生。

参考文献:

[4]郭旭飞.关于建筑施工中抗震设防的几点认识[J].山西建筑,2010,(23).

上一篇:建筑施工企业文化范文 下一篇:建筑工程成本控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