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康复培训范文

时间:2023-11-23 17:20:12

健身康复培训

健身康复培训范文第1篇

关键词:澳大利亚;体育职业教育;专业发展;培训;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6)06-0061-02

澳大利亚体育活动组织(Physical Activity Australia,简称PAA)自1982年开始一直在给予体育与健康专业支持、建议和引导,为体育与健康专业注册已经超过30年,工作目标致力于宣传、支持人们更为积极地投身于体育与健康专业。…教育培训和专业发展是其主要的工作任务之一,澳大利亚国家体育教育、健身、娱乐培训以培养从业者在体育教育、健身、娱乐职业领域中不断更新实际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目标,重视对其在实践中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专业素质的培养。培养对象是起步者或已工作多年的从业者,通过国家培训成为促进其专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培训的内容面向体育与健康专业实践,尤其是聚焦学员专业发展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将最新的体育教育、健身、娱乐理论与方法应用于实践;培训是一种职业型的教育,它注重应用性而非纯理论性。培训机构通过提供一系列的课程、项目和研讨会,以帮助相关人员在专业领域内保持竞争力,提高其在体育专业领域中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目前成为澳大利亚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专业人才的主要途径。

澳大利亚国家体育教育、健身、娱乐培训通过一系列的措施确保体育职业教育和专业发展的效果。

第一,培训准确定位,以培养体育教育、健身、娱乐领域体育教师、健身教练和康复专家为中心,以培养体育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注重实际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培训的体育教师将可以完成一对一的或是团体教学的工作任务。他们不仅可以在学校完成教学任务,也可以在健身房或社会娱乐活动组织等不同的环境下为人们进行体育锻炼和健身等与健康活动有关的评估、指导和监督。他们可以提供康复锻炼指导,并成为一个与医学领域相关的健身专家;培训的健身教练将完成主要在健身行业的工作任务,健身教练开始阶段是持有一本三级资格证书。他们可以根据训练计划在健身房组织和指导一个小团体进行锻炼;培训的运动康复专家将可以专注于一对一、老年人、儿童的康复指导工作,他们也可以为精英运动员和患有慢性疾病、损伤的人进行康复指导;还可以提供高水平的体能训练、运动训练和其他相关的健身活动;还可以担当综合医疗保健员以及包括在医院、私人住宅等不同环境下的有需要的人进行指导,也有权利从事相关管理工作。

澳大利亚国家体育教育、健身、娱乐培训的目标是培养从事与体育教育、运动训练、康复和健身娱乐方面的应用型人才,为学校、社区、医院等培养具有现代体育专业理论和素养,掌握先进体育教育和训练方法及技术,精通某一具体领域,善于解决复杂体育与运动相关问题的专业人才。培养的对象不管是在行业内刚刚起步还是已工作多年的学员,关键是确保他们在相关领域的知识、技能得到不断地更新。选择正确的课程以帮助学员继续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并提高专业技能,成为最好的健身专家。在经过初步的训练之后,体育专业能力发展是学员事业发展的重要环节,澳大利亚国家体育教育、健身、娱乐培训机构将提供一系列的课程、项目和研讨会,以帮助学员在健身领域保持竞争力。这种培养目标决定了在培养过程中,教学内容必须面向体育教育、健身、娱乐领域中的实际问题,或通过体育教育、健身和娱乐实践中实际问题进行案例教学和专题研讨,以培养体育教师、运动教练和运动康复专家的实际专业能力。

第二,专注专业发展,不断改革和完善培训内容与教学方法。澳大利亚国家体育教育、健身、娱乐培训始终紧跟运动训练、体育教育和健身康复领域发展与改革的进程,关注专业发展的实际,这是澳大利亚国家体育教育、健身、娱乐培训持续发展并兴旺的主要原因。澳大利亚国家体育教育、健身、娱乐培训的产生与体育产业事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培训作为一种职业教育,被明确提出来并付诸实施。在专业发展学分方面,学员最初的资格是通往具有挑战的健身行业的第一步。下一步成为健身专家将意味着需要不断提高专业发展以维持受训者在健身行业的能力。当然,无论学员选择哪一方面,澳大利亚国家体育教育、健身、娱乐培训都能提供一系列广泛的课程供学员选择。这些课程和项目将围绕特别的环境来展开,提供的每一门课程都是有利于学员的专业发展,比如水上项目,或者专注于为某一类人服务,比如小孩、老年人。澳大利亚体育活动组织要求学员在两年注册期间要获得六个职业发展学分,同时在这六个学分之中,至少有一个是健康和健身的课程或项目。所有的课程都被澳大利亚体育活动组织认可,并在网上告知学员。学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获得职业发展学分:就业证明是一个最简单的方式以证明学员积极利用专业知识和技术进行实践。提供一个恒定标准,即如果学员是兼职工作(一周达到20小时,最少12个月),将获得一个职业发展学分,全职(一周超过20小时,至少6个月)则可获得两个职业发展学分。另外,学员可以通过面对面的课程、网络在线课程、参加有关健身的会议或研讨、高等教育机构组织的与健身内容相关的课程学习,或订阅协会的专业刊物、展示活动、被认可的与健身相关的课程,查阅与健康、健身领域相关的课程等方式来实现。

健身康复培训范文第2篇

一、服务设施建设

抓好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4月底前完成资产评估,6月底前完成资产收购,12月底前完成康复中心内部装修改造并投入运行。加强和完善综合服务机构建设,按照定点机构建设标准,进一步规范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的听障、智障康复机构和市中医院脑瘫康复机构建设,全面提升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水平。

二、康复工作

组织实施残疾儿童康复“春苗阳光”工程,开展0—10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服务工作。规范完善市级各类残疾人技术指导中心、镇(街)康复指导站、村(居)康复服务站三级网络;继续深化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工作,突出抓好康复示范点建设和社区康复工作,加大康复管理人员和康复专业人员培训力度,提高康复质量和水平。继续开展“四个示范市”创建活动,力争进入先进行列。

加强残疾人康复服务和政策保障体系建设,推动残疾人康复由项目救助向制度化、规范化转变;进一步扩大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报销范围。

三、劳动就业工作

坚持就业与创业相结合,加强残疾人培训和从业就业工作。鼓励并推动按比例就业、集中就业、个体就业和自主创业。采取多种形式,多层面、多层次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残疾人培训率和就业率,使有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的残疾人实现充分就业。依托市残疾人培训基地,全年培训残疾人6200人(次)以上。巩固建设扶贫基地12处,新增按比例安置稳定就业80名,扶持30名贫困残疾人实现个体就业。

强化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征缴和管理使用,完善征管手段,以征收促进就业。

四、服务保障工作

(一)落实贫困残疾人救助政策。把符合条件的贫困残疾人逐步纳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落实低保重度残疾人生活补助政策,为1720名低保重度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鼓励残疾人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为300户特困残疾人家庭、200名贫困残疾学生或贫困残疾人家庭在校子女提供救助。为考入大专以上院校的残疾学生提供助学补助。为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发放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

(二)保障残疾人基本医疗需求。扩大城镇和农村残疾人参加医疗保险和新农合比例,对农村残疾人加入新农合个人缴费部分给予补助。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落实部分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范围。进一步落实好残疾人优惠医疗政策,切实减轻残疾人医疗负担。

(三)落实贫困残疾人家庭危房改造项目。继续实施“温馨安居工程”,加大资金投入,为20户贫困残疾人危房户或无房户实施新建和改造住房,保障贫困残疾人家庭基本住房需求。

(四)稳步推进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加大贫困重度残疾人托养服务力度,积极开展“阳光家园”示范创建活动,探索建立机构托养、社区服务、居家托养等多种形式服务模式。

五、宣传文体工作

组织开展“残疾人文化周”活动,推进残疾人文化进社区工作。参加市第七届残疾人文艺汇演和市第八届运动会残疾人组比赛,做好残疾人运动员选拔工作,提高残疾人竞技体育水平。组织开展“自强健身工程”、第三届“残疾人健身周”活动、第七次全国特奥日活动,完成残疾人体育健身指导员培训和建立残疾人健身活动站工作。

六、组联维权工作

(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完善以市残联为主导、镇(街道)残联为骨干、村(社区)残疾人协会为基础的残疾人组织网络,进一步夯实残疾人工作基础。加大镇(街道)残联专职干事考核管理力度,提高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做好专门协会工作,推动协会工作向基层延伸,充分发挥协会联系、凝聚和服务残疾人作用。

(二)加强残疾人维权工作。贯彻落实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办法,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残疾人法制观念和维权能力,不断增强全社会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的意识。依托市法律援助中心和法律服务站,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工作,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

(三)抓好扶残助残工作。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扶残助残活动,帮助残疾人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做好第二代残疾人证办理及数据库管理工作。深入开展创建无障碍城市活动,大力推行无障碍建设,扩大无障碍设施建设范围。

健身康复培训范文第3篇

安徽省体育保健与康复类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情况

1安徽省体育保健市场现状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安徽省大部分城市的功能渐趋完善。社会体育、休闲体育、社区体育等伴随着城市化发展而快速兴起。如合肥市37个街道下辖300个社区的体育设施已全部达标,马鞍山市12个街道171个社区也已全部达标。不少街道还成立了社区全民健身指导中心、指导站,建立了由社区管理的指导站、俱乐部,如合肥市柏景湾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蚌埠市沁雅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等已建成为部级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但据了解,很多社区的活动场所、体育健身器材、社区活动经费已全面落实,但能够现场施教,指导人们正确运用科学健身的体育保健专业人才几乎为零,不能适应社区体育的发展要求,制约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全面深入实施。安徽省体育局调查显示,目前全省有366家体育经营场所,主要有健身房、健身娱乐中心、健美中心、舞蹈训练中心、游泳池、武术馆等。随着人们体育意识和体育需求的不断增强,健身娱乐市场方兴未艾。通过对安徽省20家体育健身场馆的84名健身指导员的从业背景调查显示,在执教的健身指导员中,体育保健专业毕业的仅有4.8%,体育专业毕业的人员也只占32.5%。体育爱好者和退役运动员的比例达到了62.6%(见表1)。这部分人员的专业技能可能较高,但在运动方案的制定、运动保健指导等方面存在很多不足,与人们日益提高的健身意识和需求是不相符的。根据我们对部分健身中心经营者的专访,这些机构招聘具有专业的行为动作训练指导人才不是难事,可以从运动员、体育院系的学生中解决,但急需的具有运动保健、运动营养、运动医学及康复专业知识的训练指导人才却很难找到。课题组还对参加安徽省教练员培训班的86名教练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配有专业队医的运动队仅占53.5%,且多数来源于一般医务人员(见表2)。92%的教练员希望配备体育保健康复类的专业人员,加强运动医务监督工作。科学运动对健康的促进和国民体质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缺乏科学指导的运动,或是缺乏医务监督的剧烈运动都可能给运动者带来运动疾病、创伤、甚至猝死等严重后果。安徽省政府明确提出,到2020年初步建成体育强省。但以上的调查情况表明,目前体育保健与康复类专业人才的数量与竞技体育和社会体育的迅猛发展是不相适应的。

2安徽省运动康复市场现状

康复医学和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并称为现代医学的3大主要组成部分,运动康复则是现代康复医学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全国第2次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有8296万残疾人,其中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接近5000万人。同时,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60岁以上老年人已超过1.7亿,其中约7000万老年人患有各种慢性病,需要康复服务。再加上大量因慢性病致残的患者,全社会需要康复护理的人群已过亿人。目前我国大约需要35万康复技术人才,而事实上仅有2万人,医疗技术人员、社区康复员和咨询员等康复医学技术人才奇缺。安徽省现有各类残疾人358.6万人,需要康复的占残疾人总数的60%左右,其中很多是需要进行运动康复治疗的肢体残疾和功能障碍者,并且这类人群每年的增长速度是最快的。但安徽残疾人联合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省仅有3782名肢体残疾人进行了较系统的康复训练。我国提出在2015年初步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康复人才的匮乏却是制约我国康复医学事业发展的“瓶颈”。所以采用多种形式培养康复技术人才,满足社会需求是当务之急。

安徽省体育保健与康复类人才的技能需求趋向

相关文献资料显示,目前我国高职高专体育保健康复专业主要就业去向是康复机构、运动队及健身场所。体育保健康复专业毕业生到康复科、康复医院、社区康复中心等康复机构主要从事运动康复治疗工作,专业技能要求较明确。因此,课题组主要选取了安徽省86名专业运动队教练员和20家体育健身场馆的84名健身教练、230名会员分别进行了问卷调查。从会员对健身指导员应具备的职业技能的调查显示(见表3),健身指导员的设计运动处方能力是最受认同的,排在第1位,其次为动作指导能力、体能评估能力、运动营养搭配能力、运动医务监督能力。而对健身指导员职业技能的自我评价调查显示(见表4),动作指导能力排在第1位,其次是策划与交际能力、管理能力。对于人们最想的健身指导员应有的设计运动处方能力、体能评估能力分别排在第4、6位。能根据消费者实际情况制定运动处方的健身指导员仅32.5%,在健身指导过程中能进行医务监督的仅有27.7%。说明目前健身指导员的能力还较单一,与市场要求的能力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对安徽省教练员的调查结果显示,专业运动队要求的体育保健专业人员的技能主要为能对运动员进行疲劳恢复及伤病的康复治疗,推拿、针灸等中医诊疗技术。以上调查结果显示,体育保健与康复类的技能型人才应是既掌握体育科学、人体科学又掌握运动医学、康复医学和传统医学的复合型人才。

安徽省体育保健与康复类专业发展情况

健身康复培训范文第4篇

一、强化组织,创造良好助残氛围

社区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研究出台了《恒利社区帮扶救助弱势群体工作意见》,《恒利社区服务残疾人实施办法》,社区设立了残疾人服务组、康复服务指导站,爱心服务站,志愿者联络站等机构,促进了社区残疾人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在制定扶助残疾人措施中,着重抓组织健全、制度健全、队伍健全的“三个健全”和认识到位、宣传到位、措施到位、落实到位的“四个到位”,在具体助残工作中体现诚心、爱心、关心、热心、细心的“五心”服务,为完善残疾人服务网络,社区建立了内容详尽、资料完备的残疾人基础档案,设立残疾人基本情况表、助残志愿者服务登记表“二表”残疾人工作记录簿,残协活动记录簿“二簿”,残协组织网络名册,残协工作计划册、残协职责制度册、残疾人花名册、助残志愿者名册、残疾人康复档案册“六册”,做到残疾人家庭情况清楚,各类需求清楚,为服务残疾人提供了可靠依据。

二、强化服务,打造优质助残工程

社区发动和依靠社区党支部、党小组长、楼际组长、小区管理员等基层骨干力量,在社区推出“关爱残疾人事业,奉献真情爱心”主题活动,开展“助残扶贫”工程。首先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树立一个党员一面旗帜,爱心奉献残疾人的服务意识,深化了送温暖工程,让共产党员在助残中亮相。社区建立了联系挂钩制度,责任查房制度,还落实助残工作定人员、定时间、定对象、定项目、定效果“五定”,社区残协对社区残疾人做到两个掌握,一是心理状态掌握,二是眼前需求掌握。切实解决残疾群体在生活、学习、就业、康复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一是生活上照顾,发动党员开展向残疾人捐款献爱心活动,率先成立了社区慈善总会。以在职党员“三包五带头”为载体,落实党员与残疾人帮扶结对,经常为他们解决燃眉之急,使辖区内的残疾人遇到困难有人帮,遇到急事有处找,遇到患病有人送。如辖区内一位残疾人,20年前因患中风半边瘫痪,3年前又因肿瘤左腿截肢,整天躺在床上,精神萎靡不振,社区残协主席在一次次上门访问中发觉其有厌世消极神态,心里很酸,就隔几天登门看望,鼓励他鼓起生活的勇气,终于使他再次扬起了生活的风帆。几年来,逢年过节开展走访慰问,送去大米、食油、生活用品和慰问金,对9户特困残疾人家庭,社区干部与共建单位牵线搭桥结对,还为他们办理低保手续……二是学习上帮助,对有些困难残疾户,难以支付小孩的读书费用,社区发动辖区内共建单位参与救助。为两户残疾家庭子女结好帮困助学对子,资助缴纳学杂费。如俞建都的儿子俞栋与国税局支部结对,每年支助学杂费1800元,聋哑残疾家庭小孩何吉妮与水利局结对,每年资助1000元,使残疾人家庭出生的少年儿童感到社会的关爱……三是就业上关注支持,一方面搞好宣传发动,教育残疾朋友要身残志坚,如肢残青年郭金龙,刻苦学习,努力掌握家电维修技术,不仅在生活上能自食其力,而且被群众推荐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另一方面社区想方设法为残疾人掌握一技之长牵线搭桥,举办各种培训班,还跑穿鞋跟,磨破嘴唇,为残疾人联系介绍寻找就业门路,至今已有陈旭东等4位残疾人通过参加实用技术培训后找到了工作,使残疾兄弟姐妹沐浴在同一片蓝天下的温暖阳光。另外,我们还十分注重从人格上尊重残疾人,在精神上与他们融为一体,否则可能对他们的帮助变成了怜悯和施舍。平时残疾人有事来社区,社区特别注重情感投资,做到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让座,一杯开水暖心,一句好话相送,一心使残疾人满意,把对残疾人的尊重、理解和关爱体现在朝朝夕夕、一言一行的细微之中。

三、强化活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一是添置残疾人学习、活动设备,在社区图书室、阅览室专门为他们添置一批适合残疾人学习的读物,并定期组织学习辅导。二是组织残疾人开展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文娱活动,社区残协利用重大节假日庆祝联欢活动,组织残疾人参加棋类、书画、说唱、写作、歌咏等比赛活动,尽力为残疾人参加活动创造条件,提供安静、温馨的情感交流场所,加深与健康人之间的相互沟通,融合了人与人彼此的关系。三是选拔有一技之长的残疾人参加市、街道举行的各类比赛,我们凭着重在参与的原则,让残疾人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丰富精神生活,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克服困难的信心。

四、强化实施,开展助残康复工作

为了进一步做好助残康复服务工作,社区安排每月一次的健康知识培训和康复锻炼。每年对辖区内的残疾人进行一次健康检查,社区卫生院专职医生负责社区残疾人康复工作,详细记录每个残疾人的健康状况,同进把有康复希望或者有恶化可能和有并发症可能的残疾人列入重点对象。根据不同残疾人的心理区别,有针对性地做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跨越障碍,树立康复的信心。

筛选康复对象,建立健康档案,制定康复计划,进行康复指导。去年,筛选出17位残疾人康复对象,建立康复服务记录表,收到了一定效果。今年又筛选出22位残疾人作为康复对象,每月进行1~2次上门服务,社区康复医生给残疾人做示范动作,有针对性地锻炼局部肌肉,有些残疾人因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觉得无时间进行康复训练,经我们的耐心教育,热心服务,悉心指导,他们都被我们的真诚所感动,对康复充满了信心,积极配合我们认真参加康复训练,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锻炼,使不少残疾人的运动功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同时对康复训练更坚定了信心。胡小明,今年36岁,四年前因车祸致前臂粉碎性骨折,胸椎骨折,经手术治疗后骨折愈合,但神经和肌肉损伤,平日脊背酸痛、左肩臂及手指麻木,手臂功能局部障碍,肩关节粘连、左臂肌肉轻度萎缩,肌力四级,两年多来坚持每天康复锻炼,并配合药物治疗,现在胡小明各种阳性体症基本消失,左肩关节活动明显改善。

健身康复培训范文第5篇

摘 要 水中健身操利用水的阻力以及浮力进行走、跑、跳、等各式各样的组合动作。主要是以增强大众体质、提高国民身体素质为目的。它具有陆上运动无法企及的健身价值。作为新兴体育运动,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

关键词 水中健身操 价值 开展概况

一、水中健身操的价值

(一)减脂增肌价值

Andrea Cespedes在《Water Aerobics Benefits》中指出水中有氧健身操它对于关节、肩背问题,足、腿的损伤以及膝关节的状况有着很好的改善作用。通过一个小时的水中有氧操的运动可消耗400-500卡路里的热量。

肖红在《中年女子水中运动的健身效果》中针对西安市中年女子,进行了近8周的水中健身锻炼实验分析,她分别对受试者BMI、腹部和大腿部位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在水中运动,减脂效果非常明显。

(二)塑身康复价值

Else Marie Bartels等在《Aquatic exercise for the treatment of knee and hip osteoarthritis》800名患者进行水中运动发现:水中运动治疗膝及髋退化性关节炎,短期有所帮助。根据此报道,可建议膝及髋退化性关节炎患者作较长期的水中运动

(三)中老年人群锻炼价值

Amy L. Nikolai等在《Cardiovascular and Metabolic Responses to Water Aerobics Exercise in Middle-Aged and Older Adults》中通过对14名经过50分钟的水中有氧健身练习的中老年人心血管系统和新陈代谢的监控发现,水中健身运动能够保持中老年人心血管系统的健康。

通过查阅文献,并结合以上学者的观点,总结得出水中健身操的锻炼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群学习和锻炼,充分合理利用水的特性有助于不同人群达到不同健身和康复效果。水中健身操是一种在水中进行的有氧运动,利用水中的阻力和压力可以增肌减脂;通过水中健美操的一些动作,能够让身体各关节部位得到很好的锻炼,身体的柔韧性和灵活度也更大程度的提高。

二、水中健身操开展概况

(一)国内水中健身操开展概况

国内最早开展水中健身操项目的人当属陈琦,作为前国家队女子花样游泳运动员,她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并根据多年花样游泳方面的经验,结合大众健身的特点,创立了《陈琦水中健身体系》。天津体院的朱笛副教授,曾经在日本筑波大学留学,回国后便把日本当地的水中健身操项目的先进理念带回国内,并首次在天津体育学院开设了水中健身操课程,这也是全国首例。综上所述,水中健身操是基于国外的技术和理念,将花样游泳和有氧运动结合而形成的适合我国发展和推广的一项大众体育运动。

(二)全国水中健身操教员培训

国家体育总局目前共举办了八届全国水中健身操比赛,在此期间,开展了全国水中健身教员、花样游泳教员培训班。培训班的开展进一步推动了水中健身操的开展,完善了水中健身初步发展阶段的理论建设。

(三)全国水中健身操比赛

随着国家体育总局的大力推广,我国共举办了8届全国水中健身操比赛。从2007年98人参赛发展到2013年的198人参赛,从数量上可以看到参赛人数是不断增加,说明普及的情况越来越好。竞赛规则也从最初的宽泛到具体,具体再细化。根据近6届比赛项目来看,呈现多样化趋势,2007年全国水中健身操比赛只有徒手和器械两个项目,而到了2014年第六届全国水中健身操比赛,项目已增加至有双人和集体的规定动作徒手操、器械操,甚至是深水操。

2013年(修订版)规则中,能够自由的创编的徒手操变为规定动作,器械操规定为只能用棒操以及板操两项。

(四)大众水中健身操课程的开展

通过调查目前北京已经开设了水中健身操课程,内容包括水中有氧操、康复操、形体操等健身课程,上课的地点相对集中在星级饭店、写字楼的附近的健身房、CBD商圈或俱乐部。对于新兴的健身项目,还缺乏水中健身操相关的场地设施和专业的师资人才,还存在很多需要解决和完善的地方。

参考文献:

[1] Water aerobics benefits. http:///article/133611-water-aerobics-benefits/.

[2] 肖红.中年女子水中运动的健身效果[J].体育学刊.2003.10(5):52-53.

[3] Else Marie Bartels. Aquatic exercise for the treatment of knee and hip osteoarthritis.http:///doi/10.1002/14651858.CD005523.pub2/abstract.

健身康复培训范文第6篇

——李素红

2004年的一场车祸,使一个43岁的文静秀气的女子的颈椎、腰椎严重受损,几乎瘫倒在床。这无异于晴天霹雳,其灾难性的后果,无论是对于一个家庭、亲友、她本人,都是难以承受的。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通过习练健身气功,使她重新站了起来,生活变得更加充实,而且她还现身说法,在推广传播健身气功上成了一名颇有影响力的社会体育辅导员。她,就是陕西省宝鸡市部级健身气功社会体育指导员李素红。

那场车祸是发生在一个傍晚,致使她的腰部和背部受伤,其脊柱侧弯变形,第三、四腰椎脱出,第七胸椎和颈椎错位,经过近两个月的治疗,人虽然能站起来了,但头不能转,腰不能弯,还伴有胸闷气短、肠胃功能紊乱等症状。

就在她悲观失望、对生活缺乏信心时,得知市体育局正准备开办健身气功·六字诀、八段锦培训班。在家人的鼓励下,她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参加了培训。“摇头摆尾去心火”、“两手攀足固腰肾”,这一个个听着就感觉新颖的名称吸引着李素红,她很快就投入到练习中。通过一段时间的习练,腰慢慢地能弯下去,她初步尝到了健身气功的甜头。之后,李素红又参加了健身气功·易筋经、五禽戏的培训。在一次五禽戏习练中,她突然能蹲下去了,这使她欣喜若狂。每当健身气功优美的音乐响起,李素红便会进入一种绵绵若存的松沉状态。练完一套后,身上就微微出汗,感觉气息畅通,神清目明,胸襟开阔,琐事不萦于怀。几个月后,她的身体关节逐渐变得柔软,摔伤后腰部的僵硬、腹部胀痛等症状都逐渐消失。

身体康复后的她,关节灵活,步履轻盈,气色红润,家里大小的家务都能干,甚至比受伤前还要精干。这身心两方面的可喜变化,令全家人十分高兴。摆脱了病痛折磨,焕发了青春的李素红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中华瑰宝的神奇,她要让这健身气功给更多的人带去健康和欢乐。

为了当好健身气功社会体育指导员,李素红放弃了经营多年的餐厅,坚持习练健身气功8年。她还深入学习中医学,自费学习针灸推拿专业,为推广健身气功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李素红说,健身气功指导员不能只局限于会教动作,还应全面掌握健身气功历史渊源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与底蕴。她把所学的中医专业知识和养生保健常识贯穿到功法教学中,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在市体育总会和长岭社区支持下,李素红分别在长岭文化广场和神农广场建起了活动站。她把自家的音响拿到站上,现身说法宣传健身气功。不久,活动站的学员从起初的几人发展到160多人。李素红说:“练功贵在坚持,每个套路和动作都有其科学道理,必须重视一个‘量’。如果满足于蜻蜒点水式的练习,健身气功就难以达到健身气功独特的健身效果。”她手把手地传授,努力使习练者动作准确和规范。2006年11月,国家首次在合肥组织了部级健身气功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市体育总会把唯一的名额给了李素红。

同年,李素红又到千阳、麟游、太白等县,开展健身气功普及工作。太白县和麟游县都属于山区,为把健身气功尽J陕普及到基层、乡镇、山区,临行前李素红做了认真的准备,到新华书店自费购买相关书籍、资料。在教授功法过程中,李素红了解到这里的群众非常喜爱健身气功这项体育活动,她决心把自己学到的所有功法理论及相关知识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大家。在不长的时间内,她连续举办多期学习班,先后培训学员560余人。她教功的态度认真,方法灵活,内容丰富,所到之处,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在当地体育局的支持下,建立了千阳、麟游、太白健身气功站点。在教学中她与学员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临行前学员们拉着她的手,满含热泪,依依不舍。

几年来,李素红走遍了市所辖的所有县区,对各个健身气功活动站的学员进行培训,使近千人学会了四套健身气功,李素红也成了名人。现在,大家既不直呼其名“李素红”,也不称她“李老师”,而是亲切地叫她“素红妹妹”。在神农广场活动站里,中年妇女吴爱兰因便秘发展到胃底、直肠溃烂,吃了多年的药也无明显效果,不到退休年龄就病退了。就在医院下病危通知时,她遇见了李素红,并开始习练健身气功,坚持了一个月,病情便有所起色。她高兴极了,一边配合医生积极治疗,一边坚持每天习练功法。如今的吴爱兰已完全康复,体重恢复到110多斤,她感慨万分地说:“是健身气功把我从死神手里拉了回来,李素红是我的救命恩人!”

练功之余,李素红还鼓励大家订阅健身气功杂志,组织大家阅读专家学者的专业文章以及功友的心得体会,丰富大家气功知识的同时,也促进了交流,增进了友谊。

2007年《宝鸡日报》刊登了《李素红与健身气功先进事迹》;2009年陕西电视台体育频道拍摄专题片《李素红——健康是这样练成的》,在元旦黄金时段播出;2010年陕西省电视台体育频道又制作的14期由李素红讲解示范的健身气功专题片,连续滚动播出;2011年李素红在陕西省西安市法制教育基地任教并担任健身气功指导工作,工作中成绩突出,被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教育转化能手”称号;2011年被陕西省体育局授予“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称号;2006年2012年多次担任陕西省、市健身气功比赛裁判员、裁判长工作,并担任陕西省健身气功国家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工作;2012年李素红的先进事迹被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编入《健身气功社会体育指导员风采录》一书;2012年还被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授予全国优秀健身气功社会体育指导员称号。

健身康复培训范文第7篇

8月9日,哈尔滨市南岗区残联、南岗区安监局、哈尔滨市公安交警支队南岗大队与南岗区肢残协会在南岗区残疾人服务中心举行了“庆祝全国肢残人活动日暨残疾人车友坊成立大会”。大会围绕全国肢残人活动日的主题“热爱学习、改善生活”成立了南岗区残疾人车友坊,并聘请哈尔滨市公安交警支队南岗大队的警官为代步车驾驶员宣讲了道路交通安全法规。

“车友坊”的成立既提升了肢残协会自我发展能力和服务水平,又达到了增加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的机会,改善了残疾人生活质量,增强了残疾人驾驶员遵纪守法的意识,进一步明确了残疾人代步车给社会的良好交通环境带来的深层次的影响,同时为肢残人与社会沟通架起了桥梁。

(哈联)

助残慰问解难题

今年8月11日是第二次全国肢残人活动日,主题为“热爱生活,改善生活”。漳州市残联领导及市肢残协会主席一行看望慰问了十几户贫困肢残人家庭。为他们送去慰问金、大米、保健品、生活用品等。每位残疾人对于领导的到来都非常高兴,脸上洋溢着激动的笑容。残疾人小陈今年10多岁,自幼残疾,双腿无力不能行走,经手术后,还是无法站立,由于自身缺陷无法进入学校就读,平时靠老师上门为他上课辅导。此次漳州市残联领导的到来,他非常开心,漳州市残联领导鼓励他要好好锻炼,刻苦学习,克服困难,多学一些知识。小陈也表示会努力学习,将来好好回报社会。

(朱惜珠方仁荫)

爱心轮椅方便出行

8月11日是全国第二个“肢残人活动日”,家住抚宁县大新寨镇迷雾村的7岁脑瘫儿童武亚婷幸运地获得了一辆由“明门慈善基金”捐赠的价值万元的“便携式残疾儿童轮椅”。

为减轻贫困残疾儿童家庭的“出行难、护理难、负担重”问题,秦皇岛市残联向上级有关部门积极争取资金和项目,7月20日,由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设立、台湾明门实业有限公司投资的“明门慈善基金”,通过河北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为秦皇岛市残疾儿童捐赠了总价值近lO万元的10台便携式残疾儿童轮椅。此次免费发放的轮椅在材质和功能上根据残疾人身体特征进行设计,同时具有轻便、可伸缩特点,目前,通过秦皇岛市各县(区)残联严格的筛查、审核,该市10名符合条件的儿童已全部获赠爱心轮椅。

(秦联)

参与健身融入社会

8月8日是第三个“全民健身日”,宁夏银川市的光明广场热闹非凡,为推动宁夏残疾人群众性体育工作不断发展,宁夏残联在这里组织广大残疾人朋友开展体育健身活动。当天,共有来自全区的200余名肢体和视力残疾朋友参加了“全民健身日”活动,他们分别进行了柔力球项目的运动和跳绳项目的运动,自治区残联还请来了老干部局的太极拳协会常年参与柔力球健身运动的离退休老干部们,给大家进行现场展示,并指导大家学习有关柔力球运动的技巧。这样的体育活动为广大残疾人朋友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享受社会发展成果,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冯刚)

培训辅具康复工程师

为进一步提升门头沟区级辅助器具服务中心和街镇、社区(村)级辅助器具服务站的服务水平,北京门头沟区残联于8月8日至8月12日举办了辅助器具康复工程师培训班。来自全区各街镇、残疾人温馨家园的40名学员参加了培训。培训期间学员们聆听了专家授课、参观了北京市辅具资源中心并参加了笔试和实操考试。

通过培训,学员们不仅掌握了辅助器具适配的基础理论以及相关实践知识,对“个性化适配”这一观念有了全新的理解,加深了对辅助器具工作的认识,而且通过利用中心的辅具资源广泛接触大量辅具,增强了实操培训效果,对今后全区开展辅具适配工作更具切实的指导意义。

(门联)

民生工程全面提速

自今年4月下旬开始,安徽芜湖市镜湖区残疾人民生工程再次全面提速,推进了贫困重度残疾人生活特别救助、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和贫困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等活动的开展,为1218名残疾人通过“一卡通”共发放121.8万元生活补助;为90名患者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另外,为394名贫困精神病人每人每年500元服药救助也在8月12日前发放完毕。

为了提升群众对残疾人民生工程的知晓度,镜湖区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专题宣传,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40余次,印发宣传单7000张。在实施贫困重度残疾人生活救助、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精神病患者服药救助过程中,社区工作人员利用入户摸底登记机会上门宣传,宣讲民生工程的申请条件、办理程序,使两项民生工程真正深入民心,落到实处。

(镜联)

开展手语学习提高服务品质

自2011年8月18日开始,山东青岛开发区残联在区残联二楼培训教室举办为期一周的手语培训。各街道办事处残疾人专职干事以及社区康复员等共36名基层残疾人工作者参加了培训。

培训班邀请了青岛胶南市聋哑学校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进行授课。老师将指导大家采取集中学习、自主学习、对话实践等多种方式,学习日常沟通中最常用的手语基本词汇以及会话等。同时为了让本次培训更加扎实有效,手语老师还将针对学员们在具体工作中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讲授相关手语。此次培训搭建了基层残疾人工作者与广大聋哑残疾人沟通的桥梁,必将有效地提高基层残疾人工作者的业务技能,提升为残疾人服务的品质。

(孙颜平)

康复培训改善生活

今年8月11日是第二个“全国肢体残疾人日”,活动的主题是“热爱学习,改善生活”。上午,长沙市天心区残联联合长沙市中心医院在医院办公楼多功能厅会议室举办了“给力康复、快乐成长”知识学习讲座活动。医院康复科医务人员、全区星级明星社区康复协调员、区肢体残疾人代表等80余人参加活动。

活动中,医院的康复治疗师分别就社区康复、康复医学等内容进行了学习讲座。之后,全体参会人员还参观了医院康复治疗大厅的康复设备,医务人员对每个设备的使用做了全面详细的讲解。大家感到,社区需要这样的康复设施,还需要专业的康复人员,非常感谢区残联、中心医院为大家提供这样一次机会,让他们又学到了很多康复知识。

(天联)

微笑行动点亮生命

为帮助更多贫困家庭的唇腭裂儿童获得免费救治,内蒙古通辽市残联积极争取“内蒙古国际微笑行动”项目,为通辽市唇腭裂儿童实施免费手术。

通辽市残联高度重视此项行动,积极协调卫生、计生等部门共同行动,精心组织实施,认真开展筛查,指定专人负责,全程跟踪服务。7月26日,经北京专家的仔细筛查,通辽市有15人适合手术,并于7月27日~8月1日在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医院成功进行手术,手术均由北京专家实施,患者住院费、手术费及药费全免,每名患者直接受益L0000元,极大地减轻了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免费手术使患儿恢复了语言功能,帮助他们重新找回自信,改变人生命运,再现灿烂笑容。

(通联)

才艺展示共享精彩

日前,辽宁省朝阳市火车站广场灯光闪耀、歌声飞扬,朝阳市残疾人文化周启动仪式暨专场文艺演出在这里隆重举行。

这场演出以“乘爱飞翔”为主题,在舞蹈《爱的呼唤》中拉开帷幕,残疾人演员的真情演出,不仅引起了现场观众的强烈共鸣,也令许多观众感动不已。两名轮椅上的残疾人充满真情的诗朗诵Ⅸ我要站起来》把演出推向高潮,赢得了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演出在《难忘今宵》的歌声中落下帷幕。

朝阳市残疾人文化周,将陆续开展残疾人专场文艺演出、残疾人社区文艺展演、残疾人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展、残疾人参观科技馆等系列活动,以此丰富残疾人的文化生活。

(郝起)

技术培训见实效

8月10日上午,肢残学员在北京市西城区残疾人服务中心接受电脑软件课程的培训。北京市西城区残疾人服务中心作为西城区唯一的综合性残疾人服务机构,于2007年建成并投入使用,能够为区内残疾人提供包括职业培训、康复治疗、就业咨询、文体活动等多方位的服务。

据了解,西城区残疾人服务中心开办的职业培训课程都是按照残疾朋友们的生活和工作需要而设置的。今年以来,已经相继开办多期《Photoshop图片处理》和《会声会影X2》等电脑实用技术的培训,深受广大残疾学员的欢迎。该中心还帮助残疾人联系工作。据介绍,一些接受过电脑培训的学员在结业后,已经成为了计算机工程师,可以拿到5000多元的月薪。

健身康复培训范文第8篇

残疾人体育是残疾人事业和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参加体育活动,是残疾人依法享有的权利,也是残疾人康复健身、增强体质、参与社会、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县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小康社会的主旋律,加快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我县残疾人体育工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残疾人体育活动日益活跃,残疾人参与体育活动的愿望日益迫切,残疾人体育工作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县残疾人体育发展还不均衡。基层残疾人群众体育活动不够活跃,参与率较低,适合残疾人群众体育活动和健身的场所、设施、器材十分缺乏,为残疾人提供群众体育活动服务的能力与残疾人的需求仍有较大的差距,残疾人群众性体育活动还不能适应形势发展和残疾人健身康复的需求。

残疾人群众体育是残疾人体育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坚持普及以康复、平等参与为目的的残疾人群众体育是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的中心任务和重点工作。残疾人群众体育是竞技体育的基础,可以为竞技体育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和人才资源。大力发展残疾人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满足残疾人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是社会文明进步和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对残疾人加强体育道德教育,全面提高残疾人素质的重要举措。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残联、市体育局、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关于切实加强新时期残疾人群众体育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现结合我县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深入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和加快建设文化大县、体育强县的要求,以满足广大残疾人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为出发点,以增强残疾人体质、提高整体素质为根本目标,紧紧围绕提高我县残疾人体育发展水平,加强政府推动、明确部门分工、强化组织保障、扩大残疾人开展群众体育活动的基础,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体育生活,促进我县残疾人群众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残疾人群众体育为提高残疾人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服务,残疾人群众体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方针。

(二)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普及为重点,努力提升残疾人群众体育发展水平,为残疾人竞技体育夯实基础。

(三)坚持城市与农村相结合,以农村为重点,努力加快残疾人群众体育事业发展。

(四)坚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推动残疾人群众体育科学发展和队伍建设,努力促进我县残疾人体育可持续发展。

三、主要目标

到2015年,残疾人参与体育健身意识进一步增强,参加体育锻炼的残疾人数量显著增加,残疾人精神文化体育生活较为丰富,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明显增强。

(一)参加体育锻炼的残疾人数量进一步增加。残疾人对体育运动康复健身功能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体育健身意识普遍增强,体育健身成为更多残疾人的基本生活方式之一。残疾人参与体育健身的比例逐年增加,有活动能力和意愿的残疾人参与体育健身的比例不低于65%。

(二)各类公共体育健身机构为残疾人提供服务的能力明显增强。各类公共体育场馆按有关规定向残疾人开放,无障碍条件和环境不断改善,根据需要配置适合残疾人身心特点的健身设施,不断增强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

(三)残疾人健身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大力开展田径、游泳、乒乓球、羽毛球、足球、篮球、排球、网球、盲人门球等竞技性强、普及面广的体育运动项目,广泛组织开展象棋、飞镖、轮椅舞蹈、太极柔力球等残疾人喜闻乐见、简便易行的健身活动。

(四)残疾人健身指导队伍加快发展。残疾人健身指导员队伍加快发展,积极培育为残疾人服务的体育指导员,并经常性对残疾人开展健身指导。

(五)残疾人群众体育组织和机构不断完善。建立1个残疾人体育健身示范点。继续完善县残疾人体育协会并加强指导、组织开展残疾人群众体育活动。

(六)特奥运动蓬勃发展。经常性组织开展特奥运动,每年开展“特奥日”活动。

四、主要工作措施

(一)深入开展残疾人体育健身宣传教育。积极普及和宣传残疾人体育和运动康复科普知识。利用网络、电视、报刊、广播等多种媒体,采取专栏、宣传板报、体质测定、健康咨询、科普讲座等形式,推广和普及适合残疾人广泛参与的科学健身项目和方法。利用全民关注体育、参与健身的契机,不断增强残疾人的科学健身意识,吸引更多的残疾人走出家庭,融入全民健身活动。动员和组织学生关心、支持残疾人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在广大学生中培养助残为荣的良好风尚。

(二)广泛开展残疾人全民健身活动。认真实施《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省残疾人保障条例》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保障残疾人参加全民健身活动的权益。根据残疾人特点,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广泛动员、积极组织广大残疾人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不断提高残疾人参与全民健身活动的比例。

(三)大力发展城镇社区残疾人体育。将残疾人体育作为城镇社区体育工作的基本内容,统筹规划,加大投入,以城镇社区公共体育设施无障碍建设为重点,不断改善社区残疾人居民体育健身环境和条件,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完善体育健身指导站、体育俱乐部等体育组织的功能,提高为残疾人参与体育锻炼服务的能力。在组织开展社区体育健身活动时,鼓励残疾居民积极参与。

(四)积极推动农村残疾人体育工作。因地制宜,开发适合农村残疾人特点的群众性体育项目、器材,引导农村残疾人参加自强健身活动。重视提高农村残疾人的体质与健康水平,充分发挥各级农民体育协会的作用,并与文化站协同配合,确保每个乡镇每年开展残疾人体育活动(竞赛)不少于一次,使更多的农村残疾人能参加体育活动。将组织开展农村残疾人体育健身活动纳入各地年度全民健身活动表彰内容。

(五)切实加强残疾人青少年体育。坚持健身和康复为第一指导思想,把增强残疾学生体质作为特殊教育学校的基本目标和重要评价内容。健全特教学校体育工作机制和督导制度,提高体育教育、教学质量。参照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积极参与“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保证残疾学生在校期间每天至少参加1小时的体育锻炼活动。积极开展课余体育训练,倡导科学、健康的体育健身和生活理念。

(六)大力开展残疾职工体育活动。充分发挥残疾人体育协会、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会作用,广泛建立福利企业、单位残疾人体育俱乐部和体育健身团队,开展符合单位特点和残疾人身心特点的体育健身和竞赛活动。鼓励福利企业、单位制订针对残疾职工的体育健身指导方案,为残疾职工参与体育健身提供必要的时间保障。有条件的单位可每年举办全民健身运动会并组织残疾职工参加。

(七)组织开展残疾人体育研究。在县内有条件的高校开设有关残疾人体育的课程,研究开发适合残疾人身心特点的体育健身康复手段,培养更多的残疾人体育专业人才,更好地指导和服务于残疾人群众体育工作的开展,促进残疾人体育整体水平的提升。在研发全民健身器材时,充分考虑各类残疾人的身心特点,有关研发和生产机构要积极开发适合残疾人活动的健身设备和器材,便于更多的残疾人参与健身活动,提高身体素质,增强自信心。

(八)打造我县残疾人体育特色。广泛挖掘和大力推广具有本地区特色的残疾人群众体育健身项目和方法,并鼓励残疾人积极参与,打造特色团队和项目,逐步形成我县残疾人群众体育“一地一品”的特色。

(九)发挥残疾人体育赛事对残疾人群众体育健身活动的推动作用。改革完善残疾人体育竞赛制度,拓展适合大众化、易普及的残疾人体育项目,定期举办各级、各类残疾人体育比赛,推动残疾人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县残联每四年举办一届综合性残疾人运动会。在组织全民健身运动会、农民运动会、行业职工运动会、社区运动会、家庭运动会时,设置残疾人组和适合残疾人参加的项目。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残疾人体育机构建设。各镇(街)要逐步建立健全残疾人群众体育的指导机构和残疾人群众体育组织,并积极发挥作用。

(二)加强对残疾人群众体育的指导。各镇(街)要将残疾人群众体育纳入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内容,积极支持、指导社区以及各类企事业单位开展残疾人体育活动,促进残疾人群众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三)保障残疾人群众体育经费。各镇(街)要多渠道、多形式筹集资金,每年安排必要的财政经费,保障残疾人群众体育工作的开展。鼓励社会力量赞助、支持残疾人体育事业,为残疾人参与群众体育健身和康复活动提供支持和保障。

(四)不断完善残疾人群众体育设施。各镇(街)要大力实施全民健身助残工程,加强残疾人体育设施和器材规划、配备力度;完善残疾人体育健身器材和设施管理办法;在城乡公共健身场所、全民健身苑点、社区体育健身站(点)、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小康·阳光庇护中心等配置适合残疾人身心特点的健身康复器材。公共体育设施要进行必要的无障碍改造,为残疾人参加体育活动提供便利。加强残疾人体育健身示范点建设,以点带面,在人员培训、场地设施运转和利用等方面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保证残疾人体育活动需要。要充分利用各类公共体育场馆、中小学校和企业、单位的体育设施等现有体育资源和社会资源,为残疾人参加体育活动提供场地和设施。要督促托养中心和有条件的福利企业等残疾人相对集中的单位和场所,开辟一定面积的场地并配置足够数量的体育健身康复设施,确保残疾人能正常开展体育健身活动。

六、组织实施

(一)各镇(街)要认真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和县委、县政府关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建设体育强县等重大决策,加强对残疾人群众体育工作的组织领导,进一步提高残疾人体育健身工作的服务能力和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的能力。

(二)要依托各级政府,以全民健身发展规划为总体目标,将残疾人群众体育健身活动纳入本地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和全民健身总体规划。

(三)各镇(街)残联要利用“全国助残日”、“全民健身日”、“国际盲人节”、“国际聋人节”、“国际残疾人日”、“残疾人文化活动周”等重大节日,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残疾人群众体育健身活动,号召、组织广大残疾人积极参与。

(四)体育行政部门要鼓励、组织、扶持残疾人开展群众体育活动,保障残疾人“人人享有基本体育权益”。要充分利用现有体育资源,积极探索适合残疾人特点的基层残疾人体育的组织方式和活动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基层残疾人体育活动。发挥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和基层体育组织的作用,做好社区残疾人体育工作。充分利用“全民健身日”这一载体,举办各种形式的适合残疾人广泛参与的体育活动,并为其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

(五)教育行政部门要发挥各自优势,对学校开展残疾人体育活动予以指导和帮助,提高残疾人参加体育锻炼和活动的人数比例。经常性组织残疾学生开展适合其特点的日常体育活动。学校体育测试要充分考虑残疾学生的特殊情况,体现人文关怀。有条件的学校要争取设立残疾人体育培训和训练基地。

(六)民政部门要结合实际情况,积极支持、指导、帮助残疾人福利企业、单位经常性组织残疾人开展体育健身活动,每年至少集中开展一次适合残疾人参与的体育健身活动。

健身康复培训范文第9篇

关键词:建设发展;社会市场;健身指导;休闲保健;康复保健

一、专业基本情况

(一)历史沿革

1998年7月,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由教育部正式颁布实施,原专业目录“体育类”中的“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和“体育生物科学专业”依照科学、规范、拓宽的原则,调整合并为一个专业“运动人体科学专业”。2004年12月,国务院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中使用体育保健专业这个名称,专业代码为:660304;并在随后颁布的《本专科专业对应表》中规定体育保健专科专业对应本科的运动人体科学专业。

(二)培养目标与要求

体育保健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为全民健身运动、专业(职业)运动的个人、单位包括各种运动队、运动俱乐部和运动训练基地等提供保健指导和卫生服务以及为家庭、社区以及各种保健、康复行业机构(部门、企业)从事医疗、保健及相关服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

要求学生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并忠诚于民族和祖国,有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继承民族光荣传统,发扬先辈进取精神;在德、智、美、体、劳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培养自我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较强的、综合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能自发地、自觉地服务于民族,服务于祖国,服务于社会。

要求学生能够掌握运动人体科学(包括体育生物科学与体育保健康复学等)的完整体系、民间传统医学(中医学)和现代医学的基础知识以及体育运动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在理解“健康第一”这大众体育观念的基础上,能运用保健理论指导体育健身,运用保健方法服务于体育健身,能把体育运动作为有效简便的方法运用于保健和康复。熟悉保健的广泛领域,能综合医药卫生、体育运动等多学科知识应用于体育事业、保健事业。

二、专业建设发展与社会市场需求的情况

(一)社会市场对体育保健专业人才的需求现状

国家在“十二五”规划中,强调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要以人们更高的生活质量为基础,同时,国务院颁布的《全民健身条例》的实施,使大众健身和保健康复市场中的专业技能人才需求空前高涨,并逐步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当前,国家社会安定,文化教育发展迅速,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改善,消费结构优化,体力活动减少,多种慢性病和亚健康体质越来越困扰着人们,健康教育和促进已经成为人民群众最为关注的问题。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人们迫切需要体育保健专业人员的专业服务和指导,进行科学健身与合理康复来提高健康水平。

竞技体育中,现代运动训练的特点是运动负荷越来越大,运动技术难度增大,运动疲劳和运动损伤已成为影响优秀运动员提高成绩的制约因素。因此,运动康复和运动营养在科学训练中越来越占据了重要的位置。08年奥运会以来,我国各省市体育局相继建立或筹建体育医院(运动康复中心),专业运动队急需高水平的体育保健和运动康复专门人才,为运动员进行伤病康复和体能恢复,以保障运动员的训练质量和身体健康。

按照卫生部的有关标准,康复治疗师人数应为康复医师人数的两倍。有关部门统计,现今我国康复治疗师人数不足万人,今后十年内相关人才缺口在几十万以上。目前,国内从事体育保健、养生康复、膳食营养指导等相关的职业者少之又少,竞技体育部门从事训练恢复的专业人才也十分缺乏,对于整个行业和市场而言,体育保健相关人才在就业市场上供不应求[1]。

(二)体育保健专业的开设情况

原国家体育总局直属的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等6所体育高等学府和部分地方体育院校,设立体育康复保健专业(现为人体运动科学专业)都有10年以上的历史。随着《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的颁布而规范了体育保健专业的名称后,各地体育院校、高职高专的体育系,甚至有些医学院校都纷纷开设了这一专业。但笔者所在的四川省,所有高校中只有阿坝师专开设有以“体育保健”为名称的专业,本科学校开设的是“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而其它高职高专均没有这一专业,个别学校的社会体育专业有“体育保健、康复”这一培养方向。可见,社会市场对体育保健专业人才的需求很大的同时,而专业的开设与发展存在不平衡。

三、面临问题与解决方法的探讨

(一)面临的主要问题

1.社会认可度不高

受民众对该专业的认识不足以及就业体制僵化的限制,体育保健专业毕业生招生就业渠道不够通畅。在体育院、系开设体育保健专业,其可行性是经过充分论证的。高等院校对人才的培养应该是多方位、多渠道和多层次的,大量培养体育保健专业的人才不但是医学院校的义务,也是体育院、系的责任,在体育院系开设体育保健专业会更具有专业特色。但自体育保健专业建立后,多数民众对它并不十分了解,甚至有部分人根本不知道有这个专业的存在。在相当一些人的潜意识中,虽然知道体育锻炼能增强体质、促进健康,但一谈及保健康复,都认为是医疗卫生部门的事,培养该方面的专业人才也应该是医学院校的责任,体育院系设置体育保健专业似乎不合常理。这些错误观念无疑会对体育保健专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提高民众对本专业的认识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2]。而高职教育的工作者往往喜欢盯住“保健”这个词,将其理解为“医疗保健” 并作为依据而把体育保健专业按医学专业模式培养,这样又无法得到社会市场的认同,使专业建设面临学生就业困境。

2.专业毕业生没有医疗卫生职业的资格认证

虽然现在许多部门和单位十分缺乏体育保健专业的专门人才,但真正具有这方面专长的人才却难以被录用。国家卫生部根本就不允许非医学专业学生取得如医师资格证、康复治疗师资格证等医疗卫生职业的认证。所以,由于没有准入通行证的限制,该专业毕业生较难进入医疗卫生部门,即使能够进入,也不能获得处方权;所以只能在医师、康复治疗师的监督、指导下进行一些相对简单的、辅的康复理疗操作,如:按摩、刮痧、拔罐和熏洗等,这给他们的印象是:一辈子都当徒弟。由于工作缺乏思想性、创新性以及可让工作者持续发展的职称制度保障,时间稍长便使人产生厌倦并对前途出现迷茫情绪,于是造成了体育保健专业学生毕业就业后从事康复保健工作却很快就转行的现象[3]。相当数量的医疗单位为了升级的需要而设立康复科室,却受重视程度往往不高,或限于编制原因而成为单位的“政协”,鲜有接收具备专业知识的康复专业毕业生,更何况是非医学性质的体育保健专业毕业生。[4]

(二)对策探讨

1.明确专业目标定位,构建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体育保健中的“保健”是“保卫健康”之意,在医学中属于预防医学的范畴,而本身却包罗万象,环境、医药、营养、体育运动等等都与保健密切相关[5]。体育保健专业的培养方向包括康复保健、休闲保健与健身指导这三大方向。而这其中康复保健(或称康复理疗)方向不应作为专业发展的分支,除非这个专业在医学院校中开设并被卫生部门认可为医学专业,否则会让毕业生置于“无证上岗、非法行医”的尴尬与无奈中。社会市场对休闲保健与健身指导人才有极大需求量,没有必要让学生去挤医疗工作的路子,何况这不是体育保健专业学生强项。而且,休闲保健(含康乐服务)与健身指导工作给员工提供了更多的个人业务水平提高、职位上升的空间,使人在工作中更容易获得成就感。

作为普通高等院校专业,会有一套比较成熟而完整的培养模式,其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相对固定,,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培养体系,而且有着可资比较的中外培养体系框架。但作为高职教育,并不是普通高等教育的附属,而是高等教育的另外一种形式、类型。因此,体育保健专业必须要有自身特色的培养体系,不能做成本科的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压缩饼干,或是仅仅将原有的学科课程简单重组。如果因学生“专升本”或筹划本专业“升本”的需要而套用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培养体系,拚弃了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宗旨,把体育保健专业当成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预科”或“简版”来办学,势必对学生就业带来极大负面影响[5]。

2.优化专业课程组合,人才培养切合社会市场的需要

阿坝师专体育保健专业课程大体上可分类为体育健身类、体育生物科学类(与基础医学科目整合)、医学类(含传统医学)、体育保健与康复综合类以及体育保健相关应用类(如体育营销、医药营销、体育管理、医疗保险等),这五大类课程构成了专业知识体系的框架,涵盖了专业培养的主要方面。优化课程组合,特别强调增加体育健身类与体育保健应用类选修课程的数量,让学生根据需要选择与自己人生规划更为相符的课程。如,体育健身类应开设与社会健身密切相关的《休闲体育学》、《太极运动》、《武术基础》、《健身操》、《健美运动》、《体育舞蹈》、《户外运动》、《网球运动》、《高尔夫球运动》和《轮滑运动》等课程;而与体育保健专业学生就业相关的应用类课程如《卫生经济学》、《体育经济学》、《医疗保险与工伤保险》、《医药商品与市场营销学》、《体育营销学》、《医药市场调查与卫生统计学》、《医药营销策划》、《医药广告学》、《商贸与物流》、《卫生管理学》、《体育管理学》《职业卫生学》、《儿童少年卫生学》、《老年卫生与护理》和《公共关系与社交礼仪》等也应开设为选修课。体育生物科学类(即运动人体科学基础类)课程包括《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营养学》和《运动生物力学》等学科,也可以根据需要把基础医学中的《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临床营养学基础》和《医用物理学》等整合到上述的体育生物科学类课程中,减少课程科目数量,避免教学内容重复,实现资源共享[5]。

3.加强职业资格的培训,以岗位要求为标准

加强职业资格的培训,其指导思想就是更加注重以岗位能力为本位开发课程体系,使构建的课程体系所实施的技能更加接近企业的岗位标准,接近用人单位的标准[5]。我们学校把体育保健综合应用类主要分以下几个小模块:康复保健类、休闲保健类、营养健康类以及运动人体科学应用类。康复保健类的课程主要有《推拿学》、《反射疗法学》、《中医筋伤与康复疗法学》、《运动创伤学》和《全科医学》等;休闲保健类的课程主要有《芳香保健学》、《美容彩妆与美体护理》、《休闲保健学概论》和《康乐服务与经营管理学》等;营养健康类的课程主要有《营养学》、《健康教育与健康管理学》、《中医养生学》和《预防医学》等;运动人体科学应用类的课程主要有《体育测量与评价》、《运动训练与竞赛的生物学监控》、《生理机能评定》、《健美运动基本原理》、《传统体育养生学》和《康复体育与运动处方》等。这些课程特别加强了与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相结合,为学生获取社会体育指导员、保健推拿师、足部按摩师、反射疗法师、保健刮痧师、营养师、健康管理师、芳香保健师和康乐服务师等相关职业技能资格提供了保障。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导,构建基础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二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体现技能和理论紧密结合,着眼于职业岗位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社会体育大量需要懂得科学健身的专业人才,体育保健专业的发展前景是广阔的,这要求教育工作者深入探讨在专业发展中出现问题的解决办法。体育保健专业的学生的就业是不应仅局限于某些事业单位和升本,他应有自身更广泛的发展空间,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应摈弃传统的就业观念,要做到哪里能发挥个人才能就到哪里去。(作者单位: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基金项目:阿坝师专校级青年课题(ASC09-09)

参考文献:

[1] 黄昀,李杰,蒋寅.关于体育高专体育保健专业教材特色化建设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1,694(18).

[2] 王乃茹,黄辉.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体育保健专业课程设置及就业前景的调查分析[J].现代企业文化,2009,132(20):195-196.

[3] 覃荣周,王琪林.成都休闲保健服务行业的市场分析[J].商.2012,(16):169.

[4] 王永亮.民族医学院校体育保健康复专业发展的思考[J].内江科技,2012,(09):3-4.

健身康复培训范文第10篇

摘 要 本文通过对私人健身教练职业现状和培训机构现状进行研究,结合体育院校学生就业现状、现有的课程设置、开设私人健身教练专业优势进行分析,认为体育院校具备培养大批专业水准高、服务意识强的私人健身教练,能使私人健身教练培养模式走向科学化、系统化、规模化和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词 体育院校 私人健身教练 课程设置

一、前言

随着现代物质文明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和健身的需求日益增长,使得健身行业尤其是私人健身教练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市场对私人健身教练的需求也会大幅度增加,无疑给高等体育教育带来了可遇而可求的发展机遇。在欧美国家,私人健身教练被成为“体育界的贵族”,而在国内私人健身教练这一职业发展尚不成熟,关于私人健身教练学习培训体系尚不规范,高素质体育人才更是寥寥无几,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因此,私人健身教练课程的开设不仅增强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社会实践能力,还能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体育学院、湖北大学、湖北师范大学、江汉大学等湖北省5所具有体育专业的高校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

三、结果与分析

(一)私人健身教练职业现状分析

1.私人健身教练职业发展缺乏政策法规支持

目前,我国的劳动部门还没有将私人健身教练确立为一个正式职业,国家还没有制定私人健身教练的职业标准和配套的管理体制,更没有出台激励这一职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没有政府的引导,私人教练职业还处于一种无序的自然发展状态。部分体育院校已将健身私人教练纳入专业学习范畴,但是由于无法获得颁发相关资质认证的资格,使得专业发展进退两难,培养出的人才可能最终无法作为私人健身教练直接进人健身俱乐部从业,反而要进入外界培训机构获得相关证书再就业,无形中加大了体育院校培养私人健身教练的难度和成本。许多私人教练对此职业缺乏认识,对教练行业理解也不够深入,有的仅仅为了找到一份工作,盲目选择私人健身教练的职业,没有良好的技能基础,大大降低了该行业的整体水平。

2.健身私人教练职业定位存在偏差职业证书市场混乱

目前,人们对私人健身教练这一新兴职业的认识还不清楚,浮于表面,对私人健身教练在商业健身俱乐部中的扮演的角色和价值缺乏深刻的理解。对于私人健身教练应具备的职业素质缺乏深层次的认识,私人健身教练对于商业健身俱乐部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还没有真正得到理解。对私人健身教练资格认证缺乏统一的审核机构和审核标准,认证审定缺乏可信度,证书发放和资格认证混乱。私人健身教练培训机构则更是鱼目混珠,良莠不齐,培训的质量问题越来越突出。私人健身教练培训基本处于无管理、无鉴定、无保障的状态。

3.私人健身教练的质量问题突出

由于私人健身教练这一职业发展的时间不长,加上缺乏有效的证书与培训质量管理体系,导致体育劳动力市场上私人健身教练的职业水准与快速发展的市场需求还有很大差距。随着人们健身观念的增强,对私人健身教练的需求增加,是私人健身教练供不应求的主要原因。私人健身教练行业从业门槛低,一些民间培训机构通过短期培训就能拿到从业资格证书,通过再培训,就能得到“资深”“部级”甚至“国际级”的称谓,而实际能力还相差甚远;一些俱乐部的管理者在岗位极度空缺时,在招聘的时候降低了要求,一些人甚至通过公司内部短期的培训就走上私人健身教练岗位,然后在宣传私人健身教练时冠上许多虚无的头衔,而实际指导水平令人担心。

(二)体育院校培养私人健身教练的优势所在

1.社会健身需求和政策保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改革的突飞猛进,体育产业也在不断改革和发展,体育人才市场也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健身、健美指导员,康复保健师,体育经营管理人才,社会体育指导员以及残疾人体育指导员等社会对这些体育健身专业人才更是求贤若渴。而今在体育院校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为健身领域提供更多的专业人才。面对这一挑战,我省体育院校应积极转变体育教育观念,培养一专多能型的体育人才,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设置私人健身教练专项课程是我国体育院校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

2.体育院校的专业优势

私人健身教练是综合型人才,必须掌握体育与健康教育学科及教育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以体育院校的师资力量和场地和设施来培养健身私人健身教练能达到规范化和职业化,并能有效缓解体育专业学生就业压力。湖北省体育院校具备这方面的专业优势,在体育学院目前设置的大部分课程都涉及到体育运动训练和运动人体科学健身方面,比如《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可以提高自身的坚实理论基础;《体育保健学》《运动康复学》《推拿按摩》等课程的设置可以让学生针对健身者训练过程中出现的运动损伤、运动疲劳等问题制定科学的恢复手段。

(三)体育院校开设私人健身教练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上一篇:城市车辆管理范文 下一篇:环境艺术设计知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