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3-02-21 13:24:49

健康调查报告

健康调查报告范文第1篇

公务员健康状况调查报告坐办公室是令很多人羡慕不已的职业,殊不知,坐办公室也有很多烦恼,河南最近一项公务员体检分析单显示,很多公务员久坐成病。今年3月,河南省委、省政府下发文件,重提落实干部职工休假制度,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带头休假,并积极鼓励、支持其他同志休假。此举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认为是以人为本精神的具体体现。据记者了解,早在1991年,河南就出台了公务员带薪休假制度,但休假的实际执行情况却不容乐观。是什么触动了河南再提干部带薪休假制度?公务员健康状况堪忧原因何在?带薪休假为何难以执行?记者对此进行了专题调查。一份震动省长的体检分析报告年仅32岁、坐了6年机关的省直某单位公务员小李,在去年11月下旬随单位职工体检时一下子查出了4种病:糖尿病、颈椎病、脂肪肝、高血压,体质年龄比实际年龄衰老近10岁。医生说,像小李这样的公务员数量正在逐年上升。今年年初,一份由河南省社会医疗保险中心呈送的《省直机关公务员健康状况堪忧》重要情况专报,摆在了河南省省长李成玉案头,这份报告附有20xx年度和20xx年度河南省直机关公务员体检结果分析单,该体检结果分析单显示:20xx年度,公务员颈腰椎病发病率高达42;脂肪肝发病率为18;占位病变32例,最后确诊为恶性肿瘤的26例。20xx年度,亚健康人数占参加体检人数的51,其中脂肪肝为20,前列腺增生为9。公务员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的现实让李成玉省长十分震动,他挥笔做出批示:关于休假问题应与组织部衔接,应该普遍执行,年度体检必须坚持,单位的工间活动、节日体育活动、文化娱乐活动应该经常性开展。今年3月10日,河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干部职工年休假制度的通知》,要求各省辖市党委和人民政府、人民团体和企事业单位认真落实1991年下发的《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职工休假和恢复离休干部健康休养制度问题的通知》规定,各级领导干部带头休假,并积极鼓励、支持其他同志休假。公务员健康状况到底如何?记者近日走访了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省胸科医院、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黄河医院等一些曾接待过河南省直机关公务员体检的大医院。这些医院体检中心的医生普遍认为:这些在省内享有最好办公条件的人群不该得这么多病。记者从河南省中医院获悉,去年该院在对某省直单位职工进行体检时发现,该单位二三百人中所有的男职工都患有脂肪肝,所有的女职工都患有乳腺增生。4月1日,记者在河南省胸科医院体检中心看到省直某单位的体检结果:这家86人的单位,健康人员仅5名,异常率为94.19。其中高居前八位的疾病依次为:颈腰椎体疾患、心脏疾患、高血脂、脂肪肝、高血压、血糖异常升高、子宫疾患、前列腺疾患。原先没有新建住院部大楼时,我们医院有500张床位,使用率在90,如今我们有了23层的住院部大楼,一下子有了1000多个床位,却天天爆满。病号越来越多,其中相当数量是国家公务员。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体检中心主任陈可劲说。

心累是百病之源公务员的健康不容乐观,河南省社会医疗保险中心主任王长钦分析,病根在于国家机关公务员的工作任务重、加班加点多、长期伏案工作、生活习惯单一、日常活动量小等方面。过劳是公务员健康受损严重的重要原因。河南省人民医院体检中心主任吴景忠说。他提供的国内某调查机构最近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机关干部和公务员排在过劳排行榜的第4位,而前3位依次是:科研人员、国有企业领导及民营企业家、新闻从业人员。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体检中心主任陈可劲说,公务员特别是年轻公务员高血脂、高血压、脂肪肝多发的原因,主要是工作压力大、竞争激烈、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从而导致肾上腺素分泌过多,引起血管收缩导致这些病的出现。坐办公室使很多人对公务员羡慕不已,但不幸的是,很多公务员正是病从坐起。长时间坐着工作,特别是伏案书写、打电脑,容易患颈腰椎疾病,甚至形成脊柱侧曲或驼背,且可影响下肢静脉血流回流,促使腹腔和盆腔静脉淤血,易招致消化不良及痔疮发生。女性长期坐着工作,会使盆腔器官长期处于充血状态,易发生月经不调和痛经。此外,长期坐着工作骨盆底部的肌肉缺乏锻炼,久之,可导致肌肉松弛无力,易发生便秘。除此之外,久坐办公室的人患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更大。长期静态工作加上不积极运动在客观上提高了患病率。河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专家赵志刚认为,运动少、摄入食品热量多、精神长期紧张、生活没规律是诱发公务员糖尿病频发的主因。今年3月,他曾接治一个年仅30岁的公务员糖尿病患者,据这个患者说,他们单位百十来号人,近两年查出6个糖尿病患者。对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公务员来说,从无病到有病甚至不治之症常常仅一步之遥。记者在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体检中心采访时,正碰上某单位组织职工来这里体检。据负责体检的同志说,去年4月体检时发现有1人患了肝癌,之前此人也曾检查过身体,那时尚未癌 变,中间没隔几个月癌变了。前年,他们单位还查出两名癌症患者,如今都不在了。不疼不痒权当没伤、轻伤不下火线、小车不倒只管推,大家都这么想,怎么能防患于未然呢?与心累相比,身体的疲惫也许还不是主要问题,很多公务员倒在了积极要求进步的台阶上。河南省省直某机关一宣传处同志讲,随着形势的发展,综合实力越来越成为决定公务员升迁的重要因素,工作干得好还不行,还得会社交、懂经济。公务员提拔年龄上卡得比较严,许多公务员在正常的工作时间表以外另有一个进步时间表,根据自己的年龄进行升迁时间倒计时,在有限的时间里,既要干好工作同时又要考虑如何让领导了解、信任、赏识自己。心累是百病之源。河南省胸科医院医保办的杨瑞主任说,心理压力是造成公务员亚健康状态的重要原因。压力直接影响到人的心理状态,当人的心理调整出现问题,人的情绪障碍,如焦虑、抑郁、恐惧、气愤等负面情绪使身体的神经内分泌紊乱,人体内抗体减少,机体对外界有害因素的抵抗力减弱,这种紊乱便成为亚健康的物质基础。带薪休假何其难据河南省人事厅办公室主任夏继水介绍,河南省于1991年和20xx年都下发了安排干部职工年休假的通知,但由于种种原因,这方面的规定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落实。河南省委办公厅和省政府办公厅此次专门下发通知,是为了增强干部职工的医疗保健意识,对可能发生的疾病早发现、早治疗,达到防治结合,以便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公务员是国家的管理者,也是为人民服务的主力,如果身体都搞坏了,病恹恹的怎么能为国家、为老百姓服务呢?一位普通市民如是说。休假制度我们早就知道,可执行很难。一是工作根本脱不开身,二是领导都不休假,一般同志也不好意思提休假的事儿。河南省公安厅政治处的一位同志说。据介绍,从1997年开始,河南省公安厅连年下发通知,要求各级公安机关落实休假制度,甚至1998年和1999年两年都下文提出对不好好落实休假制度的单位要进行通报,但收效甚微。采访其他的省直单位,记者得到了类似的答复。根据温州、苏州等地推行休假制度的做法,年初各单位都应制定详细的休假计划,但在河南许多省直单位,记者都没发现有这一计划。让同志们自己报吧。一位人事部门的负责人说。有人说带薪休假制度不完善,其实无论《劳动法》还是一些行政性文件,对带薪休假都有明确规定,休不休、如何休是各单位是否愿意执行的问题。谁不想休?只是风气没形成,大家谁也不愿意出这个风头。一位省直部门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说。有了病不愿让领导和同事们知道,主要是怕影响自己的前途。同时,领导还不提休假的事呢,我们怎么好意思提呢?其实在我们单位去年体检时,身体查出有问题的人占95,都快成病人院了。外界如果知道我们单位这个情况,对我们的整体印象也不会好。一个省直机关宣传部门的同志说,工作是你的本分,不分上下班,为了把工作干好,即使牺牲一些休息时间也是正常的。在体验中被查出有4种病的河南省直某单位公务员小李,坦诚地向记者倒出了自己的苦水:大学毕业时55公斤,人很瘦。如今70公斤,大腹便便,想减肥没时间。春节回家,乡亲们都说我越来越像个大官,其实我心里难受呀。小李毕业于北京一知名大学中文系,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省直某机关做秘书工作,从开始的徒手写作到这两年的键盘工作,他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办公室的方寸之地里伏案度过。起初两年我像一头累且快乐着的驴子,驮的东西越多被赶得越紧越高兴,觉得生活很充实,大家这么看重我,我一定得做好每件事。加班加点、甚至通宵工作是家常便饭,越累越有荣誉感。上班从不迟到,下班肯定晚走,脑子里根本没有八小时工作制的概念。工作就是生命的全部。机关有食堂,起初几年小李吃食堂,后来工作上认识的朋友越来越多,饭局也越来越多,而每顿饭必有酒。开始推辞不喝,后来架不住大家软磨硬劝,经过一年时间,小李酒量从二两猛增到一斤。领导看他在这方面有特长,应酬时就爱带上他替酒,喝酒也是工作,有时一个月没有一天不喝酒。休假哪好意思向领导提出来,除非累倒。平时感冒发烧,不到连话都说不出来时都不愿请假看病,总怕给领导留下坏印象。刚参加工作时住的离单位挺远,上下班骑自行车也算锻炼,现在住的离单位走路只要5分钟,连锻炼的机会都快没有了。

令人反思的传统观念谁提休假好像是敬业精神不强,一位公务员道出了他不愿休假的原因。对这一现象,河南省社科院副院长刘道兴研究员从社会学的角度进行了分析。他认为,这与长期以来我们提倡的牺牲自我、敬业奉献的价值取向分不开。在人们的习惯思维中,要求进步的表现就是不顾自己的身体健康、忘我工作,要求休假成了一种落后自私讲究享乐的表现,谁要求休假,好像就是工作不安心,往往会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这一切受整个舆论环境的影响,在对先进人物的宣传中,往往有不顾身体拼命加班加点工作的故事,还有妻子分娩不在身边、父母去世不在身边的感人情节,好像没有这些牺牲就不够先进似的。其实这样宣传有很大的片面性,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公务员应该既会工作又会休息和生活,这样才能保证可持续工作。河南省委办公厅和省政府办公厅通知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带头休假是个可行的办法。领导带头了,一般同志才好跟进。比如在美国等西方国家,总统、部长、市长等休假都要提前告知公众,在他们看来,休假也是正常政务工作的一部分。刘道兴说,如果我们的省长、市长也公开休假,并通过新闻媒体广而告之,自觉休假的风气就容易形成,普通的公务员就不会有太多顾虑。当然,公务员的健康问题不是一个休假制度所能一举解决的,但这至少是一个导向。

[1]

健康调查报告范文第2篇

一、 调查背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明显加快,生活习惯亦随变化。学生家庭经济能力的提高,养成挑食的坏习惯,不注重饮食结构,致使营养失衡。好吃的零食,好吃甜食在学生中是存在的,这样的饮食对学生的身体受到极大的伤害。

许多中学生不吃早餐,应付中餐,晚餐不在乎,使正处于长身体阶段的中学生面黄肌瘦,身体免疫力差,频繁生病。更另人担心的是许多人买吃的不看保质期,时常买到过期食品。而街头小吃的流行,更是加大了学生的饮食卫生问题。除了饮食卫生,就是中学生的校食堂的问题了,有的学校食堂卫生状况令人担忧,餐具不干净,饭菜不卫生,不时会发生学生中毒事件,使学生、家长忧心重重。

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有叫外卖的习惯,或是不在学校食堂吃饭,很有一些女同学也朝这方向去发展,为了形体的美,或者是说找一些借口不在学校吃饭,说学校食堂饭菜不好吃,排队时间太长,饭菜里有不干净的东西,不过根据我们的调查一些学校食堂的卫生饮食也确实有问题,例如饭菜里有石头、昆虫,甚至烟头等这方面的问题,食堂的这么不注意,当然就加大了中学生在食堂饮食的逆反心理。问题很明显就出来了。所以说如果说住读学校要求一定要在学校食堂就餐,那么食堂就更应该注意饭菜问题、清洁工作,加强这方面的管理。至于学生呢?要改变长期认为学校食堂漏洞的问题,出现问题要及时于食堂相关部门反映。这样学生与学校双方配合,才能进一步解决这一问题。

1、 关于正餐的分析。

经过校内大部分学生询问得知,有许多学生有不吃正餐的习惯。不吃正餐的主要原因是:时间仓促,其次是为了减肥。只有少部分表示不吃正餐是由于饭堂伙食差,没胃口。不吃正餐,那些中学生就选择叫外卖、面包和方便面代替正餐,更有少部分人以零食作为主食。

学习任务繁重使中学生深感时间的不足。而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更使本来就紧张的时间更显紧张。为求学业和活动间的平衡,大部分学生会从生活时间中挤压,如吃饭、睡眠的时间。于是就有学生出现有不吃正餐的现象。饭堂的伙食是经学校管理,食物安全系数相对较高,营养结构比较科学合理,价格也比较公平。选择饭堂的伙食,不仅有安全保障,而且有利于中学生的身体发育、节约金钱。然而在饭堂打饭要浪费时间,这无疑使时间紧张的中学生舍而避之。而有的中学生特别是女同学,为了追求形体美,忍饥挨饿,以至营养不足,更有甚者危及生命健康这种盲目的行为无疑是不可取的。

因此,尽管时间仓促,中学生还是应该食用正规的正餐。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中学生才应考虑以其它食品代替正餐。而正处身体发育中的中学生更不应盲目追求形体美而对身体造成伤害。

2、关于中学生食品的安全意识分析

中学生在某种特殊情况下会选择购买食品代替到饭堂吃饭,那么中学生对购买食品的安全意识又如何呢?

少部分的中学生在购买食品时会看食品的生产日期等基本信息,如知晓食品过期后不会进食该食品。由此我们可以发现,中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并不高。只有约为一半的中学生会注意食品包装上的信息,这无疑加大了中学生食物中毒的风险。在面对食物中毒的情况时,有的中学生会选择自行急救,或马上到附近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有的会先找些药吃,或因情况而定,甚至有的会置之不理。由此,我们可得知大多数中学生能正确处理食物中毒的现象,但仍有少部分中学生没有意识到食物中毒的严重性并及时进行处理。所以,引导中学生正确处理食物中毒事件是十分有必要的。

因此,提高中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任重道远。

建议:

1、 学习科学安排学习时间,帮助学生正确安排学习和生活时间。

学习任务重,在加上丰富的校园活动,中学生的时间十分紧迫。于是,大部分中学生选择牺牲吃饭、睡觉等生活时间,以求取得学习与课外活动的平衡。为学生的身体健康,学习应适度调整时间安排,引导学生正确地安排时间,帮助学生认识到吃正餐对身体的重要性。

2、 中学生应提高对健康的认识,学会正确地处理学习和生活的关系。

中学生有不吃正餐的情况,可见中学生对身体健康的重视和认识不足。因此,中学生应提高对身体健康的认识,学会正确的处理学习和生活的关系,提高学习效率,科学地安排时间。另外,广大中学生不应以身体健康为代价追求所谓的形体美。

3、因学生对食品安全的忽视,才会发生各类的食物中毒事件,所以学校各宣传部门机构应积极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和食品中毒的急救知识。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也是学习的本钱。中学生只有从运动、饮食等方面保持身体健康,才有可能有最佳的学习状态。因此,面对时间仓促的问题,中学生应更注重时间的安排,做到使生活与学习平衡。

中学生在生活中应更关注食品安全问题,购买食品时注意查看生产日期和其他基本信息。另外,中学生选择食品时应更多地从营养角度考虑,不要只是一味地追求口味。

健康调查报告范文第3篇

在暑假来临之际,我们关注了几组校长生活的镜头,看看校长们的暑假生活存在哪些误区。更重要的是,这些误区背后反映了中小学校长们令人担忧的身心健康状况。

暑假里的校长们

镜头一:

万校长是某农村中学的校长,已经接近退休的年龄,在校长的岗位上干了十几年了。平常工作中他勤勤恳恳,认真负责,可是最近几年一到过暑假的时候万校长的烦恼就来了。原来万校长刚接任校长的时候,雄心勃勃,决定要把学校建设成县城里中学的好学校。每个寒暑假他都不肯休息,去重点中学考察交流、申请教育经费、翻修校舍、更新教学设备、组织校长培训……所有的事情他都要亲历亲为,严格把关。经过几年的努力,学校的教学质量上去了,万校长却累垮了。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很多疾病找上门来了,尤其是一到夏天,高温来临,闷热潮湿,万校长就感觉胸口像塞了一团棉花似的堵得难受,还经常会头晕脑胀,血压升高。最近几次过暑假,万校长再也没有精力操心学校事务了,只能小心翼翼地待在家里,和恼人的天气与疾病作斗争。

点评:万校长的经历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俗话说“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劳逸结合的方式才是适合现代人工作的好方法。校长们精力充沛、热心工作是好事,可是不能忘了给自己身体一个“放假”的机会,不能过度透支自己的精力。

镜头二:

张校长是某市区中学的校长,一到暑假,不用整日埋头工作,他反而有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不知道该做些什么。上班的时候,每天被各种事情缠住,虽然有压力,却有种充实感。在假期里张校长不用工作,自己也不知道该干些什么,渐渐地觉得非常空虚、茫然,脾气也开始变坏了,动不动就朝家人发火。本该是难得休息机会的暑假,却让张校长烦恼不已,好像患上了“恐夏症”。

点评:很多日常工作比较紧张的人都遇到过张校长情况,已经成为日常生活重要组成部分的工作忽然中断,会给人带来一种失掉重心的心理状态。我们应该做好心理准备,积极应对,主动调整,可以通过处理别的事项来转移注意力。

镜头三:

刘校长是个麻将爱好者,平常整日忙于工作,也要在教师面前以身作则,从来没有机会打麻将。暑假到了,刘校长开始不分白天黑夜的打起麻将来,吃饭、睡觉变得毫无规律。家人劝他注意身体,他却说平日哪有这么好的机会,再说现在是放假时间,打打麻将也是为了放松。

点评:适当的娱乐是可以的,但像刘校长这样沉溺于某项娱乐活动则是不足取的。放假本是为了给辛辛苦苦工作的老师、校长们一个放松与休养的机会,刘校长的做法不仅没有达到这一目的,反而使自己的身心更为疲劳。

校长们平常工作任务重,休息时间少,暑假时如果再不懂得合理安排生活,身心长时间处于疲劳或受损的状态而得不到休整,其结果必然会导致健康状况的不断下降。我国中小学校长的健康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中小学校长身体健康状况调查

中国青年报社调查中心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小学校长健康状况如下图所示:

且这一结构呈逐年恶化趋势,90%以上的校长普遍存在身体状况欠佳的情况。其中,40岁以上的校长患一种慢性病的占80%以上,患两种慢性病的占70%以上,患三种以上病的占30%以上。患病者以颈椎病、腰椎病、咽喉疾病、高血压、胆囊炎、消化道疾病居多。

江苏某市对该市所属中小学校长进行了体检,共涉及52名校长,其中男校长42名,女校长10名。经统计,受调查的52位校长中,患身体疾病人数占31.5%,健康人数占20%,亚健康人数占48.5%。多数校长患有1种以上身体疾病,有不少校长同时患有两种以上疾病,其中11种疾病中,患病率最高的四类疾病依次为:第一,消化系统疾病,患病率34.2%;其次是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20.2%;排在第三位的是神经系统,患病率15.5%;第四是骨关节疾病,患病率15.3%。

从调查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亚健康问题在校长中普遍存在。所谓亚健康是一种临界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虽然没有明确的疾病,但却出现精神活力和适应能力的下降,如果这种状态不能得到及时的纠正,非常容易引起心身疾病。它是大多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疾病前状态,大多数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均是从亚健康人群转入的。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校长们需要提高警惕,尽快摆脱亚健康的威胁。

另一方面,通过对校长多发疾病的类型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慢性疾病、长期疲劳导致的疾病在其中占主导地位。这一事实反映了校长们的工作时间过长,身体某一器官或部分一直处于工作状态得不到休整,久而久之,身体机能受损,留下了难以修复的问题。

中小学校长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福建省心理学会的调查发现,近半数校长的心理健康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压力大,经常出现焦虑情绪、强迫症状 58.1%

在被调查的校长中,高达42.5%的校长常常感到疲劳,38.1%的校长处于烦躁和焦虑之中,33.8%的校长出现了失眠或睡眠状态不好的状况,30.6%的校长觉得不安。还有的校长出现了过敏、多疑、抑郁、精神不振等症状。因为情绪上的波动,38.4%的校长“有时会在工作中不自觉地流露出”,21.9%的校长“感觉到在工作中也很烦”。无疑,他们把这种情绪带入了工作。当校长感到自己情绪不良时,运动和睡觉成为校长舒缓的方式,各占比例53.7%、41.5%。但有23.8%的校长找不到宣泄的方式和方法,同时,3.6%的校长对药物产生了依赖关系。

校长身为领导者与管理者,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又在哪里呢?主要是巨大的工作压力。校长作为领导管理者,所承受的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是常人难以体会的。调查显示,几乎所有的校长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实行校长负责制后,随着校长权力、责任的增大,校长的心理压力也随之增大。从当前学校中的工作环境和校长们的普遍感受来看,容易给校长造成心理压力,导致心理挫折的因素,主要是客观存在的外在压力。

首先是来自于学校安全工作的压力。在以人为本,人权至上的今天,学校安全工作得到高度重视无可厚非。然而安全责任套在校长这个第一责任人的头上,校长所承受的压力是显而易见的。有领导曾苦口婆心如是说:校长们一定要抓好安全,教育教学工作没抓好最多只挨批评,安全出了问题弄不好是要付法律责任的!其言亦善,其情感人。可是学校安全谁又能保证一点问题都不出呢?有校长说,我就什么事都不管,一心抓安全,也不可能考虑得十全十美,保证不出一点问题。

其次是来自于学校管理方面的压力。大部分校长都会面临工作上的困难,如经费紧张,创收无门,在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下,部分教师金钱意识增强,奉献精神减弱。再加上当今学校面临着新课程改革,校长们也在头疼。既要认认真真实施素质教育,又要提高应试考分来体现教育质量,虽然在观念上已趋于统一,但在实践中,却也真实地存在着操作两难的尴尬情况。有些校长还面临人际关系上的障碍。如班子内部不够协调,意见不能统一,工作上不能很好地配合,甚而引起下级的不满、指责等。

还有是来自于家庭方面的心理压力。校长在学校既是领导者,也是管理者,其第一责任人的角色定位决定了他必须放弃在家庭里的一些角色:对长辈的尽孝,对子女的关爱,对爱人的安慰等,事事皆不能周全。可以这样说,一个好校长,对家庭永远是愧疚的。如果家庭成员不理解,不支持,就会导致家庭产生不和谐,甚至出现危机,从而给校长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

最后是来自于社会方面的心理压力。安全出了问题,法律要制裁;工作出了纰漏,领导要批评;质量下降了,社会、家长要指责。就连学生在校外行为不规范了,他们也会打个电话给校长,首先是责问:你们学校是怎样教的学生?

结语:大量的数据和事实告诉我们,校长们的身心健康状况已经成为了不容忽视的问题,更为严重之处在于,无论是他人还是校长这一群体本身都没有意识到自己身体所发出的危险信号,自然也很少考虑抽出时间来放松和调养。校长在学校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身心健康的“不及格”,显然不利于校长开展工作,不利于领导学校前进。

健康调查报告范文第4篇

一、报告说明

1.背景概况

xx年8月30日下午,2xx(第三届)中国城市健康状况大调查在广州举办启动仪式。本次大调查由慈铭健康体检管理集团、中国医师协会HMO、中国医院协会MTA、北京市健康保障协会发起,在北京启动,并分别在广州、上海举办新闻会,活动为期半年。

本次大调查得到了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广东省卫生厅、合肥市政府、美国健康与生产力管理协会(IHPM)、上海市健康教育协会、天津市健康管理协会、天津市音乐治疗专业委员会、湖北省企业家协会、中国医疗旅游集团的特别支持下,并联合新华网、新浪网、腾讯大楚网、大洋网、中国医疗旅游公司、慈铭奥亚国际医疗会所、北京明德国际医院、北京关爱保险经纪等多家强势媒体及专业行业机构共同举办。

广州的调查启动新闻会在广东省卫生厅的支持下举办,是本届大调查活动宣传的第三站,重点针对青年白领、适龄婚育人群、精英阶层和将离退休人群等四类人群进行调查,主要将调查的重点放在老龄化趋势下这些城市居民的健康状况及心理。

中国城市健康状况大调查,通过不同区域、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人群进行分类健康数据调研,既传播了健康理念,推广了健康教育,也将大大促进全民健康素质的提升,更重要的是通过调研分析,将为政府制定行业相关政策和健康便民措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具有非常积极的影响和意义。

2.调查对象:青年白领人群。

3.调查方式:体检数据抽样检查+问卷调查。其中问卷调查采用网络在线调查和访问调查方式进行。

4.调查时间:xx年8月30日-20xx年10月20日

5.实际参与人数:26万

二、主要发现

本次调查主要针对20-45岁的青年白领人群,他们正处于事业攀升阶段,对于将成为社会中坚力量的他们,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由慈铭健康管理集团、中国医师协会HMO等机构发起的青年白领健康状况大调查中,青年白领的健康状况却并不是十分乐观,值得引起警惕。

本次调查中20-30岁占53.8%、31-40岁占7.7%、41-45岁占38.5%,当中男性占61.5%、女性占38.5%,其中被访者中53.8%未婚。个人学历在本科占46.2%、大专46.2%、硕士及以上占7.7%。

1

发现一:近八成青年人睡眠质量差

人生有三分一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睡眠是大脑和身体休息、休整、回复的重要途径。

本次健康调查发现,近七成人睡眠时间在6~8小时,这一数字基本正常。问卷却同时反映了另一个事实,即:虽然被访者的睡眠时间还算充足,可是只有23%的人表示睡得很好,另有23%的人表示极易入睡,但即使一夜睡很久,白天依然十分想睡 、23%的人表示失眠多梦,醒后头晕脑胀或浑身酸痛,还有23%表示难以入睡、睡后易醒或彻夜不眠 ,约8%的人表示不能自主入睡,需要借助药物。看来,睡得差是困扰青年人的重要问题。

慈铭体检专家指出,缺乏良好睡眠,不仅免疫能力大幅度降低,每天的衰老进程是正常人的4-5倍,还能影响大脑的思维、影响皮肤的健康、引起肥胖甚至导致疾病发生。

您的睡眠质量如何?

发现二:过八成青年感觉压力大

睡得不好,和压力有关。这一点,本次大调查的问卷相应给出了答案。调查显示,感觉到压力非常大的占11.90%,压力比较大的占35.80%,表示压力很小或没有压力一共占17.2%。对于压力主要源头的问卷显示,青年人群压力来源前三位是工作、家庭、购房,分别占比32.3%、20.8%、12.2%,青年人群工作处于爬高状态,压力之大是不容置疑,另外成家置业以及维持家庭支出成本的上升也给人带来无形的压力。

你目前的压力

你的压力来源

比较大

35.80%

工作

32.30%

一般

35.10%

家庭

20.80%

非常大

11.90%

购房

12.20%

压力很小

9.70%

人际关系

11.80%

没有压力

7.50%

性生活

8.20%

购车

7.90%

其他

6.80%

精神压力过大直接反映在青年人的工作时间上。调查中,53.8%的人表示每天坐着的时间有4-8小时,30.8%的人有8-12小时,而为此带来的不良影响有,17%感到头晕头痛、17%感到腰酸背痛、12.8%感到视力模糊,还有心跳过快、肩颈酸痛等症状。

近五成人认为是压力大导致失眠的。说明了青年人的精神压力得不到应有的释放,长期的精神压抑必然对身体健康造成巨大的影响。

慈铭专家指出:压力在某程度上是一种动力,是推动发展的因素之一,但是过大的压力加上持续时间较长却会压垮意志,巨大的压力不仅造成睡眠质量下降,甚至失眠。还会造成体内激素分泌不平衡和代谢功能异常等情况。适当的运动、多参与户外活动、保持心情乐观开朗可以舒缓减轻压力。

发现三:青年人患病率排名前三:鼻咽炎、胃肠病、肩颈疾病

和青年人普遍作息不规律、饮食不均衡、久坐少动等特点相吻合的是,本次大调查中,有一项关于您被诊断患有何种疾病?的调查结果显示,青年人患病率排名前三的是鼻咽炎、胃肠病、肩颈疾病。

发现四:北上广深四大城市,广州青年血脂最高

慈铭体检对数据库中近百万人体检数据进行各年龄阶段的健康指标对比。对比发现,不少指标的异常都青年阶段高发,说明青年阶段是把控健康的关键。

北上广深四大城市中,20-29岁阶段的体检人群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人数占总样本量11.07%,但到30-39岁阶段这一人数占比就升至15.49%,增幅达39.93%。随后中老年阶段保持在高比例水平。

再通过对比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大城市中被检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的人数占比,发现广州人群比北京、上海、深圳的人群出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的占比要高,从20-29岁阶段开始随年龄越大这一数据与另外三大城市的距离越大,到50-59岁阶段后差距开始收窄。

总胆固醇是指血液中所有脂蛋白所含胆固醇之总和,通过对比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大城市中被检出总胆固醇升高的人数占比,广州地区的总胆固醇升高的占比比另外三大城市要高。从指数的走势上看,显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总胆固醇之间存在一定的直线相关,这与我国《血脂异常防治建议》中总胆固醇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关系的数据相符。

慈铭专家指出: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指数和总胆固醇指数中出现广州与北上深的数据差异,这现象与广州人饮食的习惯有很大关系,吃得精、吃得好是广州人对食物要求,一边是久坐缺乏运动,一边是海鲜、老火汤等营养食物造成胆固醇摄入过多进而造成血脂异常。

慈铭体检首席专家于世北教授指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降低,意味着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危险性增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总胆固醇的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信号,有研究表明总胆固醇每降1%,冠心病的危险性可降2%。因此,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预防冠心病十分重要的措施。

发现五:青年人体重常常偏离正常值

慈铭体检对近百万的体检数据进行分析显示,20-40岁青年人群里,超八成人体重指数出现异常(包括:消瘦、超重、肥胖)。从图表上我们得到,20-29岁有14.15%出现消瘦的情况,到了30-39岁消瘦的占比降到了5.58%,降幅为60.57%,然后,往后的年龄段里降幅大幅缩窄。消瘦是人体内的肌肉、脂肪含量过低,体重指数BMI小于18.5。消瘦者不仅容易疲倦、体力差,而且抵抗力低、免疫力差、耐寒抗病能力弱,易患多种疾病,消瘦的青年常伴有胃(肠)道疾病。

再通过对比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大城市中被检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的人数占比,发现广州人群比北京、上海、深圳的人群出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的占比要高,从20-29岁阶段开始随年龄越大这一数据与另外三大城市的距离越大,到50-59岁阶段后差距开始收窄。

总胆固醇是指血液中所有脂蛋白所含胆固醇之总和,通过对比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大城市中被检出总胆固醇升高的人数占比,广州地区的总胆固醇升高的占比比另外三大城市要高。从指数的走势上看,显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总胆固醇之间存在一定的直线相关,这与我国《血脂异常防治建议》中总胆固醇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关系的数据相符。

慈铭专家指出: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指数和总胆固醇指数中出现广州与北上深的数据差异,这现象与广州人饮食的习惯有很大关系,吃得精、吃得好是广州人对食物要求,一边是久坐缺乏运动,一边是海鲜、老火汤等营养食物造成胆固醇摄入过多进而造成血脂异常。

慈铭体检首席专家于世北教授指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降低,意味着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危险性增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总胆固醇的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信号,有研究表明总胆固醇每降1%,冠心病的危险性可降2%。因此,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预防冠心病十分重要的措施。

发现五:青年人体重常常偏离正常值

慈铭体检对近百万的体检数据进行分析显示,20-40岁青年人群里,超八成人体重指数出现异常(包括:消瘦、超重、肥胖)。从图表上我们得到,20-29岁有14.15%出现消瘦的情况,到了30-39岁消瘦的占比降到了5.58%,降幅为60.57%,然后,往后的年龄段里降幅大幅缩窄。消瘦是人体内的肌肉、脂肪含量过低,体重指数BMI小于18.5。消瘦者不仅容易疲倦、体力差,而且抵抗力低、免疫力差、耐寒抗病能力弱,易患多种疾病,消瘦的青年常伴有胃(肠)道疾病。

从超重情况上看,20-29岁阶段有17.8%出现超重的情况,但到了30-39岁超重的占比就升至29.65%,增幅为66.57%,此后的年龄段里升幅缩窄。

而肥胖人数的占比在20-29岁阶段占有6.62%,但到了30-39岁肥胖人数的占比就升至10.82%,涨幅达到了63.44%,此后的年龄段里升幅也逐渐缩窄。

慈铭私人医生专家团指出,从以上图表中看出,20-39岁阶段的人群,体重指数变化是最明显的,说明了这时他们体内脂肪迅速积聚,这与其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的变化有着密切联系,缺乏适当运动,工作应酬增多,精神压力增大等各方因素影响着这人群的体重。

此外,从体检人群体重的趋势看,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指数和总胆固醇指数的趋势上是一致的,肥胖的人更容易出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和总胆固醇升高的指数异常情况。

无论是消瘦、超重、肥胖都是属于一种不健康的状态,出现超重情况说明被访者缺乏运动、饮食不健康等不良习惯,如不加以控制发展为肥胖,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等疾病,对身体的危害就更加巨大。

三、七成青年人群不太

随着11月11日临近,对于单身的剩男剩女们,人们再一次将关注点放在了他们的感上。

其中一调查项目中被访者对状态的感受有七成人表示并不。被问及原因,超二成人的答案是工作生活压力太大。在发现一、发现二中也说到青年人群因为压力大引致睡眠质量差,以及长时间的工作使之出现各种的不适。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精神压力影响到他们的性生活。

另外,肥胖也会一定程度上影响的,对于肥胖男子的雄激素减少和雌激素的增加,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弱。对于肥胖女性会使促性腺激素减少,引起的下降。

接下来的调查中在被问到有多少,只有1个伴侣的占69.2%、有2个的占15.4%、没有伴侣的占15.4%。

对性生活的频率调查中,30.8%的青年人群每月少于1次、23.1%的人每月1-2次、23.1%的人每月5次以上。

性生活的频率根据不同的体质体能各有不同,不能一概而论,但是有不少男性认为性生活频密是证明自己的能力,其实是一个误区性生活过度可能会出现周身乏力、心神恍惚、头重腿酸、食欲不佳等现象,长期过度的性生活还会造成阳痿、肾虚等情况。其次,有单一固定伴侣性生活更安全,发生性病的几率也会降低。

近年社会上剩男剩女的问题突显,没有固定伴侣的他们在性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会怎样解决呢?在大调查的问卷中,有超过五成的人选择了、23.1%的人选择了压抑或转移注意力、15.4%的人选择了成人用具。

性需求得不到满足你怎样解决呢? 不会引起人体生理的异常,也不会引起障碍,但是心理影响方面存在多种隐患,尤其是年纪较轻的青年人尤为不利,频繁会引起减退。无论哪种方法,健康适度安全的才能令人身心健康发展。

慈铭专家指出:性对于人的身体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正常的性生活可以减轻女性经前期综合征症状。男性健康适度的性生活,可使酮分泌量增多,使男性的肌肉更发达,体重增加,提高了骨髓造血功能,而且还能减少体内脂肪的积存。也是一种止痛剂和镇定剂,能够舒缓身体的多种伤痛,也可以使人更容易入睡。对于有美满性生活的夫妻,能减轻人的负面情绪,日常生活更和谐。

四、健康观念:多数青年人有良好的健康意识,但需加强健康体检的主动性

从本次调查问卷中显示,青年人的健康意识总体不错:多数青年人都有每天吃早餐的习惯,超六成人从不抽烟,近七成人表示饮酒也是偶尔尽兴一次。

但关于运动习惯的调查中,我们发现有超五成的青年人每周只运动1次,甚至没有运动习惯。运动是成本最低的保养方式,通过适量的运动可以心理压力可以得到舒缓、增广社交、还可以增强身体抵抗力,支持健康,专家建议每周运动三次,每次30分钟以上可以使身体更健康。

在调查中青年人获取健康咨询的渠道较多,健康类网站、健康书籍、报纸、电视、微博等都是他们的信息渠道。

对于健康投资意识,在青年群体中,46.2%选择每年花费1000元以下在健康体检上,有46.2%则会花费1000-3000元做定期体检。7.7%则不愿花费在定期体检上,并认为会根据体检结果主动改变生活方式,这证明青年人对健康还是比较重视的。但是,青年人群对健康体检缺乏主动性。有七成人表示不会主动体检,除非单位体检或朋友赠送。这样把健康体检寄托于单位或他人身上的做法,显示出青年人多少对健康不太重视的态度。慈铭体检专家指出,主动的去了解身体健康状况并对疾病进行预防,比出现症状后再去进行检查治疗要更重要、更节省医疗费用。世界卫生组织关于此也有确切的数据证明,健康体检投入一元钱,后期医疗投入可以省下九元钱。

有一个问题在本次大调查活动中引起了慈铭体检专家团的关注,那就是青年群体在和中老年群体进行比对时,在有些参数上,即使参数上没有中老年人高,但是参数的增长是各年龄段里最快的,这也提醒了青年人群身体健康要从现在抓起。

五、专家提示

经过政府的倡导,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共同作用,如今市民健康观念的确是增强了。从本次调查的青年人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运动习惯上,总体来说还是呈现更科学的趋势。

卫生部相关数据显示:随着社会环境的恶化,慢性病患病、死亡呈现持续、快速增长趋势,目前确诊的慢性病患者已超过2.6亿人,因慢性病死亡占我国居民总死亡的构成已上升至85%,慢性病在疾病负担中所占比重达到了70%。慢性病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水平提高、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

健康调查报告范文第5篇

一、加强领导、认真培训

二、充分发动、全员参与

由于我县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的厂矿单位比较多,此次调查任务时间紧、任务重,各中心卫生院领导高度重视,均进行了入厂调查人员的业务培训,**某镇卫生院、某卫生院更是全员参与,划片包干、责任到人,充分调动每一位职工的积极性,在此期间,疾控中心专业技术人员巡回技术指导,确保了调查工作的圆满完成。

三、行动积极、效果显着

从2012年1月4日到3月18日,历时两个多月的时间,对辖区内655家企业全部进行了调查核实。其中省下发企业数646家,新增企业数9家。调查的企业中关停115家,经核实后尚在营业的企业数为540家,存在职业危害因素企业数为435家。到目前为止已完成调查435家,调查率100%,纸质材料的填写和企业电子版本的录入、导入和审核工作已全部完成,审核符合率为100%。调查发现,我县存在职业危害的企业所涉及的职业危害种类较少,主要为粉尘、噪声和CO。

四、存在问题

通过此次职业健康状况调查工作发现,由于我县职业卫生工作基础薄弱,在一定时期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和职业健康体检工作几乎处于停滞状态,近两年来才开始职业卫生工作,再加上调查员素质参差不齐,前期的宣传工作不到位等因素,导致大部分企业对此次职业健康状况调查工作的意义了解不充分,抵触情绪很大,所以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例如职业危害因素识别不清、表格填写不规范、组织机构代码不填写等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及时制定了质控措施,并于3月15再次对调查员进行了培训,要求调查员重新填写,重新录入,有效的提高了数据的质量,为后期审核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下一步工作安排

针对本次职业健康状况调查中出现的问题,我们今后将努力提高人民群总对职业病防治的认识,继续采取多种形式来宣传《职业病防治法》,强化社会职业病防治意识。督促企业组织接害工人定期进行职业病健康检查,以保障接害工人的身体健康。

健康调查报告范文第6篇

目前,我市参与体育锻炼的情况呈现骆峰形,青少年和老年人数量高,中年人数量低,机关干部尤其低。据初步了解,我市现有科级干部1192人,其中51岁以上438人,占36.7%;40-50岁489人,占41%;40岁以下265人,占23.3%。全市事业单位管理人员1665人,50岁以上338人,占20.3%;40-50岁477人,占28.6%;40岁以下850人,占51.1%。全市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6497人(含833名管理人员),50岁以上1084人,占16.7%;40-50岁1906人,占29.3%;40岁以下3307人,占54%。从年龄结构上看,机关干部大部分是中年人,然而经常活动锻炼的机关干部比较少,繁忙的工作、学习以及社会应酬,很难让其按时作息,经常违反生物钟的运转规律,普遍存在透支睡眠、饮食不调、缺少健康知识,有的还过量饮酒和吸烟。据调查,2007年我市部分机关干部健康体检,其中在市医院体检的有6942人,亚健康人数达5560人,占总数的80%,其中大多数为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高血糖、肥胖症、颈腰椎病等“富贵病”患者。

二、存在的问题

从亚健康产生的原因可以看到,社会环境压力和人的自我调节能力是与亚健康密切相关的外部和内部因素,但每天保证一定运动量的户外体育锻炼活动,能摆脱亚健康的困扰。而我市机关干部参与并长期坚持体育锻炼的相对较少,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一是体育健身意识不强。目前,在一些机关干部的意识中,对体育健身的看法还存在一些局限性,特别是在35-50岁这一个层面,由于家庭负担重、工作压力大,要他们坚持运动锻炼比较困难。有些机关干部对体育兴趣不浓,不懂锻炼方法,生活习惯不良,工作之余就是喝酒、打牌、摸麻将、钓鱼等;有的认为年富力强,身体事业如日中天,容易把运动健身同工作对立起来,尤其是一些领导干部,要他们参加运动,他们会说:“运动健身固然好,可惜现在工作太忙”。二是对体育健身组织不够。有些单位领导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把体育锻炼当成一项重要工作来对待,甚至在认识上还有偏差,认为参加体育活动完全是自己的事;单位组织管理工作不力,在组织与管理上缺少规划和措施,只注重短期行为,日常健身活动处于无人组织和无人管理的状态,健身群体出现“两头热、中间冷”的现象。三是公共体育设施不足。目前我市体育活动场所严重不足,器材、设备不全,是典型的“四无”县市,即无专门的锻炼场地、无专职的健身辅导员、无专门的体育组织、无形成制度的各类赛事。除了学校、四特集团有运动场所,部分企事业单位有篮球场、排球场、乒乓球桌等设施外,其他公共场所、住宅区运动设施比较少,居民体育活动场所主要是公园、街头巷尾、江河湖畔等非正规体育场所,参与体育锻炼不是很方便。到收费的体育场馆锻炼收费高,影响了其锻炼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三是社区体育发展滞后。由于单位、学校、社区所拥有的体育设施相对封闭,部分场馆开放又带有盈利目的,社区体育的组织和规模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要,且存在严重的发展不平衡的现状。

三、几点思考

生命在于运动,幸福源于健康。现代医学研究证实,人体从30岁开始出现形态和功能上的退行性变化,从而导致机体各种能力的减退,且这种身体的衰老现象到40岁时将愈加明显。因此,体育健身不仅体现在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或者是老年人的延年益寿,它对中年人,尤其是机关干部中占绝大多数的这一特定的人群,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和积极意义。

1、强化健康教育,经常性开展大众文体活动。要让广大干部懂得身心健康是履行职责的基础和前题,重视自身的健康既是一项权力也是一项义务,不断增强机关干部体育锻炼意识,尤其是领导干部要身体力行,带头参与体育锻炼,逐步形成体育锻炼的制度。要帮助机关干部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调节生活方式,养成良好习惯,坚持长期锻炼。提倡高雅文明的接待方式,推广健康食谱和节约用餐方式。将机关干部健康教育有关内容列入机关干部培训内容,按机关干部培训管理办法进行管理。根据机关工作的特点,大力开展广播体操、眼保健操等大众参与的活动。每年有针对性地举办形式多样的体育竞赛活动,如各种球类、游泳、跳绳、长跑、和书法、绘画等活动,举办太极拳、声乐讲座培训班、舞蹈等文体骨干培训班,陶冶机关干部情操。

2、加大体育投入,不断完善体育设施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努力构建起政府牵头示范、社会和企事业单位共同参与投入建立一般性体育设施场所的模式,如丰城、高安、袁州等县(市、区),政府先投入体育设施建设资金,建起示范体育场地,如一个篮球场、一个乒乓球馆、一个羽毛球场、一个网球场等,从而带动社会、企业、部门单位积极投入体育设施建设。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可在空地(本单位有的或政府提供的均可)建设一批体育设施。进一步完善市委、政府办公区和集中住宅小区体育设施,将现有的游泳馆和室内综合体育场所,对机关干部实行优惠开放,以提高机关干部的健身积极性。各部门、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购买一些健身器材,创造幽雅的工作、健身环境,将全民健身活动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健康调查报告范文第7篇

农民健康工程,涉及三大任务、12项具体内容。但从我镇情况看,长期以来,虽然广大渔农民的卫生条件不断改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但不少渔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仍然存在。究其原因,一是因为缺乏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二是因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相对薄弱。此次由政府出面为农民购买公共卫生服务,将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责任到人,工作更加细化,这确实是一项“治本”的措施,必将有力改善广大渔农村的公共卫生服务状况,使我们乡镇卫生院在开展农民卫生服务工作时有了强有力的政策和财政保障。

根据省、市关于全面实施“农民健康工程”的部署和要求,我院就实施农民健康工程,开展渔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提出如下初步打算。

一、加强预防保健,抓好健康保护,让渔农民少生病。

1、发挥社区功能,开展宣传教育和健康管理。要保证农民享有基本卫生服务,首先要建立和健全乡村一体化管理和社区卫生服务建设。我院将加紧全科医生的培养,争取按2000:1的比例配备社区责任医生。同时根据不同的地理位置、渔农民居住特点,建立2-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通过各社区卫生服务站,加强对群众的健康教育和宣传,普及渔农民卫生知识。在服务方式上,要由过去的“坐堂行医”转为“上门送医”,积极采取主动上门、电话预约、出诊巡诊等形式为群众提供优质方便、经济有效的、一体化的医疗保健服务。社区卫生服务站将逐步为每一位渔农民建立健康档案,实行周期性体检,开展针对性的健康干预,有专人负责对传染病、慢性病、常见病进行监督、指导和管理,真正让每一位渔农民感到拥有自己的保健医生、保健措施和保健成效。

2、提供重点人群的健康保健服务。十多年来,我院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大力抓好预防保健工作,防保工作成绩比较突出。如2012年,我镇0-7岁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达到95%以上,0-3岁儿童建卡率、系统管理率和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均达到90%,传染病发病率、孕产妇、新生儿与婴儿死亡率均下降到最低水平。今后,我院将继续巩固和扩大上述预防保健工作成绩,积极、有条不紊地落实预防保健措施,并在渔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到位的情况下,对儿童和孕产妇保健服务费用减免,对育龄已婚妇女每三年一次进行妇女病检查,确保农村重点人群的健康。

3、协助和落实疾病控制和卫生监督措施。我院将积极协助县疾病控制中心、县卫生监督所落实疾病控制和卫生监督措施,专人负责公共卫生信息的收集和整理,配合做好村居环境综合整治和改水改厕工作,协助开展饮用水水质监测和除“四害”工作。同时承担或协助做好传染病病人的消毒隔离、治疗和其它防控工作,协助开展本镇公共卫生检查、疾病监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

二、加强硬件建设,提高医疗力量,让渔农民看得上病。

从我镇实际出发,解决渔农民看病难,我们的计划是:一是通过增加社区卫生服务站数量,全面形成社区卫生“十分钟服务圈”,让90%以上农民只要步行10分钟就能享受到社区卫生服务,平时只要打个电话,社区全科医生就会上门看病。二是对于交通不便,居住人口稀少的偏远岛屿、村岙,由卫生院建立巡回医疗小组,定期开展巡回医疗服务,及时防治居民常见病、多发病,并在医疗收费上尽量给予减免优惠,有效缓解这些散居群众的看病难。三是进一步改善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基本医疗服务设施,增加硬件投入,如配备心电图、显微镜等,提高医疗诊治能力。四是为实现渔农民“小病不出镇、大病能救治”的愿望,积极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法提高技术水平,一方面请上级医院专家就地进行诊治指导,另一方面轮流派出临床医生进行培训学习,不断提高基本医疗服务水平。

三、建立医疗保障,降低医疗费用,让农民看得起病。

健康调查报告范文第8篇

辖区内建有社区服务中心、幼儿园、商场、银行、邮局等基础服务单位。社区人口的老龄化现象已相当突出,针对这一情况,社区在建设健康社区过程中,结合社区的实际情况,紧紧围绕“营造健康环境,拥有健康人群”这一主题,以关注社区老年人身心健康,享有健康幸福生活,营造社区健康的环境,培育健康的理念,拥有健康的人群,做了一些尝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二、建设目标

目标一:关注社区老年人身心健康,享有健康幸福生活。

目标二:加强生态型居住环境的建设与管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三、工作进展

(一)关注社区老年人身心健康,享有健康幸福生活

1.开启健康心扉大门

当我们制定打造健康社区精品工作方案,把目标之一锁定在关注社区老年人身心健康,享有健康幸福生活,也并非空穴来风。2004年社区在苏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支持下,我们对社区老年人进行心理健康问卷调查。从调查结果中发现不少老年人,特别是独居和空巢老人,在社会转型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孤独、失落、悲观等心理状况,他们把自己封闭在一个狭隘的圈子里,成为社区里的游离者,其原因错综复杂。这一现象表明老年人心理健康已是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在建设健康社区时需要重视,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为缓解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一是社区建立了老年心声站,通过读报学习组,上门走访谈心等形式,为老年人提供倾诉心声、交流沟通、宣泄情绪的平台,三年多来共接待300次,通过倾听老年人的心声,以及采取上门走访关心老年人生活等形式,热心疏导和缓解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例如,一位近八十岁的王阿婆,老伴去世后一直闷闷不乐,对晚年生活一度失去信心,在社区干部和社区志愿者上门疏导下,增强了生活的信心,经常走出家门,参与社区事务和活动。现在,老人把社区老年心声站当成自己倾诉心声的地方,心里苦闷时,就来找社区干部聊聊心里话,在老人倾诉中,流露出来的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事、烦心事,社区干部想方设法,一一帮助解决,使老人融入到了社区大家庭中去。二是设立社区心理卫生课堂。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相当一部分老年人在20年前,都曾是企业的佼佼者,都为企业无私地贡献过。而现在退下来后,却产生一些失落、焦虑、孤独的心态,社区到市广济医院聘请精神卫生专家,为社区老年人上了有关老年人心理健康知识的讲座。市广济医院原院长杨健身教授等专家,经常到社区讲课,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老年人应如何提高自我调节心理状态的能力,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杨教授还将自己家庭电话告诉大家,欢迎大家随时进行心理咨询,到会的老年朋友都说“心理健康课讲得太好了,使我们茅塞顿开,调整了心理落差。

2.创新健康服务内容

创新健康服务内容,是创建健康社区的重要一环,怎样注重服务内容的人本性,特色性,开放性,生活性,是健康社区建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1)开展健康服务活动。三年来为了引导社区居民崇尚健康服务内容,我们每年多次分别邀请市老科协的专家教授为居民进行老年病防治讲座,在饮食结构与健康方面,邀请了国家粮食局部级教授,前来社区讲课,我们还邀请了育儿知识专家讲解幼教知识。联合苏大附二院举办了“送健康进社区”活动,组织居民参加各种类型的健康知识讲座,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有了更为深入客观的了解。我们积极配合社区卫生服务站,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目前已建立了1100份,并协助开展家庭病床服务。为了保障老年人出行安全,我们又为社区部分高龄老人制作了150多份“爱心联系卡”,上面详细记录了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忌用药品,子女及社区的联系电话,以防不测。社区医疗组成员每周二、三为居民量血压,进行医疗咨询。平均每年共计1300多人次。党员医疗志愿者每月都不定期地上门为社区孤老以及重病人员进行医疗服务,深受老年居民的好评。针对社区的不同人群,我们为育龄妇女建立了计生工作服务平台,设立了计生宣传材料与工具的专柜,实行跟踪服务。

(2)构建健康管理网络。对辖区内退休人员实行了社会化动态管理,初步形成了创建健康社区的网络系统。随着城区人口的老龄化愈加突出,辖区内老年人数量呈上升趋势,加上青壮年人口向外迁移不断加剧,辖区内空巢老人、独居老人有增无减,使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无法得到家人的直接看护和侍奉,老人迫切需要得到社会的帮助。面对老年人的养老和照顾问题日益突出,我们依托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资源,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各种类型的助老服务,如: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医疗服务、精神文化服务等。低保残疾人张静兰已80高龄还有一个双目失明的女儿,生活照料十分吃力,我们就联系居家养老服务人员每月两次到她家,提供免费家政服务,社区志愿者张医生也经常到她家进行医疗服务。百岁老人顾老太也是社区免费提供养老服务对象之一,她的子女也都已经近80岁的老人、且又体弱多病,社区就安排免费家政服务人员每月两次上门为顾老太清理个人卫生及家庭卫生。今年6月,街道与社区共同为老人举办了百岁生日庆祝活动。为了满足社区老年人的不同需求,我们还为社区老年人免费介绍家政服务,并为辖区内部分离休老干部,市级以上的劳动模范,低保家庭老人提供免费家政服务,使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深入到老年人的家庭。

(3)丰富居民健康生活。为满足社区居民文化生活需求,在街道办事处的大力支持下,2005年共投入了7万余元,重点扩建了老年活动室、图书室。目前,社区的图书室藏书2000余册,订阅的报刊杂志30余种;社区活动室添置了远程教育、投影仪、音响功放等设备,全年365天对居民开放。社区还为歌咏队、门球队购买了服装,共计2900多元。社区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组织文体团队参加春节文艺演出、新年舞会、庆“七一”演出;“三八”妇女节还举办了社区家庭饮食展示,吸引了社区,众多家庭参加;多次举办了有辖区单位、共建单位共同参加的“红五月歌会”、“金秋歌会”等社区群众性歌咏会;利用社区人才资源,举办社区书画展。通过开展活动拉近了相互距离,为社区工作大家参与提供了平台。三年来,社区门球队参加了市老干部纪念抗日战争六十周年门球赛,还参加了苏苑街道门球邀请赛、东山门球邀请赛,取得了较好成绩。社区象棋队、乒乓球队与不少社区进行了友谊赛.老人们不仅愉悦了身心.,还结识了很多新的朋友。根据社区居民不同文化生活层次的需求,社区每周六下午在党员服务中心举办社区舞会,还吸引了周边社区不少居民共同参与。近年来,还组织老年居民到浙江奉化、嘉兴,常熟沙家浜,昆山,无锡等地旅游,大家在旅游中放飞了心情,强健了身体。

(二)加强生态型居住环境的建设与管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1.增强环保意识主题

改善环境与促进人们健康是城市发展的终极理念。城市化建设以来,环保意识淡薄,威胁着居住人群的健康。加强生态型环境建设与管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是创建建康社区建设的最高目标。我们通过制定居民环保公约,成立社区环保服务队伍,加强对社区环保的力度,提高了居民的环保意识,在科普广场举办了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关注环保、关注生活的一系列环保活动。组织居民参观“创元双喜乳业有限公司”牛奶生产线及养殖场,苏州农林大世界,开阔了大家的眼界,增强了绿色环保知识。我们还在居民中开展“人人向前迈一小步,文明向前迈一大步”的主题活动,使社区居民切身感受到社会的文明与每个人的一言一行息息相关。改变陋习,倡导健康环保的社区生活,是现代文明人的体现。三年来我们共创建了13幢特色文明大楼,在楼道内广泛宣传创建健康社区的相关内容,改变了楼道公共部位的环境面貌,增强了居民的环保意识,促进了社区文明建设。

2.共同参与社区建设

我们通过社区居委会自治功能,倾听居民群众的意见,成立了多支以党员为骨干力量的社区志愿者队伍,其内容涉及到社区服务、社区治安、社区教育、社区环保等方面,共有十六个岗位,二百多位社区志愿者共同参与。充分发挥其在维护社区环境和倡导文明新风的重要作用,护楼护绿志愿者每天按组团巡视,发现有损坏绿化、破坏公共设施的不良行为,坚决进行教育与抵制,并且用实际行动来维护绿化行动的整洁。针对小区里汽车停放车位的扩大,我们协助社区物业站,加大了对辖区内主干通道的疏导和管理了严禁乱停乱放。我们还举行各种类型的居民听证会,针对各种损害健康社区建设的陋习进行听证,听取居民们建设性意见,弘扬文明新风,增强环保意识,引导居民共同参与社区建设。为了提升居民文明素质,我们强化了宣传力度,以社区教育为抓手,开展普法教育,在社区科普广场与共建单位市检察院举办“法律进社区”活动,联合区司法局、文正学院法律系学生开展法律咨询活动;参加了由区街道牵头的大型广场“珍爱生命,远离”的禁毒宣传活动,反宣传活动以及利用板报、橱窗宣传“反对,珍惜生命”等法律知识;积极地参加了街道组织的法治宣传黑板报比赛并获二等奖,我们还邀请了消防专业人员为居民进行加强宣传培训,让社区居民掌握家庭防火小常识,从而防止家庭火灾的发生。三年来为了做好创建健康社区的宣传教育工作,我们设计制作了宣传板块160多块,共花费8000余元,共出专题黑板报15期、宣传橱窗18期,举办各种知识讲座16期。

如今的社区呈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的宜人景象,老人、孩子在鸟语花香的环境里聊天嬉戏,和谐健康的氛围不但吸引着其他社区居民羡慕的眼光,还吸引了世界健康联盟秘书长中村桂子、“人口发展国际援助研讨会”的到会代表和“港澳健康城市论坛”的外国朋友以及各地来苏参观考察人员的称赞,他们一致认为,我们这个社区是一个最具人居环境的社区之一。

四、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在城市化建设飞速发展的今天,社会老龄化问题越来越凸现在我们面前,在建设健康社区的具体工作中,需要我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去谋划好关注社会老龄化问题每一步。应该说,我们做了一些工作,但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

一是建设健康社区宣传教育深度不够,手段单一,需要我们要以创新思维的理念去不断改进。

二是建设健康社区公共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如何树立“以人为本”服务理念,是建设健康社区的根本方向,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是建设健康社区的基础,需要我们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去不断探索。

五、发展与对策

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看,建设健康社区是一项永恒的主题。通过老新村改造后,居住环境得到很大改善。社区开展居家养老工作,初步形成了社区养老的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今后,需进一步做好几方面工作。

一是在硬件设施上,提供完善的适合老年人的公共活动场地。

二是增强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

健康调查报告范文第9篇

欧美一些国家的情况表明,有效的控烟干预可明显遏制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上升,并使之下降。研究还显示,吸烟者即使中年戒烟,也会减少患肺癌的危险。对吸烟者来说,任何时候戒烟都不晚,当然越早越好。

在全球,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癌症之首。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早期发现手段,中晚期病例治疗花费大而且收效小(5年生存率仅约10%),使得肺癌防治成为癌症防治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的控烟与肺癌防治工作面临十分复杂艰巨的情况,政府有关部门和相关的社团组织,只有持之以恒,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才能使这一问题逐步得到解决。首先,应加强健康促进工作,建立政府领导、多部门合作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机制,使控烟与肺癌防治工作形成合力,制定并实施国家控制烟草行动规划与计划,并付诸实施。其次,尽快制定并颁布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全国性法规。三是加强癌症等疾病发生及死亡的信息收集与相关危险因素(如吸烟)的监测。四是加强肺癌早诊早治的研究,制定并推行肿瘤临床专业设置准入标准及肺癌临床诊治指南。相信在此基础上,中国的肺癌防治与控烟工作会渐显实效。

癌症及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我国的主要疾病负

担,严重威胁人民健康。其中,肺癌的危害令人瞩目。吸烟是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众多的烟民成为推动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攀升的主要原因。值此2006年世界无烟日之际,提出控烟与肺癌防治的报告,目的在于引起政府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的重视,以便制定政策,积极应对。

1 2 3 4 5 6 7 8 9一、吸烟的流行与控烟吸烟过程中可产生60多种致癌物质,其中与肺癌关系密切的主要有多环芳烃类化合物、砷、苯及亚硝胺。这些致癌物质可通过不同的机制,导致支气管上皮细胞遗传物质的损害,引发一系列使细胞生长和调节失控的重要事件,最终导致细胞癌变。

吸烟不仅危害吸烟者本人健康,还会因为非吸烟者被动吸入大量环境烟草烟雾(ETS)而危害其健康。环境烟草暴露和肺癌发生有很强的病因学关系,已经被40多个流行病学研究证实。ETS包括主流烟雾和侧流烟雾,侧流烟雾较主流烟雾含有更高水平的致癌化合物。因此,造成他人被动吸烟是极不道德的。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证明了吸烟与肺癌发生的密切关系,吸烟使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上升,而戒烟可使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下降。英国1950年和1990年两项大样本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吸烟者即使中年戒烟,也会减少患肺癌的危险。中年以前戒烟,可减少90%以上归因烟草的危险。对吸烟者来说,任何时候戒烟都不晚,当然越早越好。

1 2 3.吸烟成为我国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及有关专家多次指出,烟草成瘾正在成为我国人民健康的第一杀手。2002年的抽样调查显示,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为35.8%,其中男性和女性吸烟率分别为66.0%和3.1%。据此估计,吸烟者约为3.5亿。此前,1996年全国吸烟行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全国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为37.6%,其中男性和女性吸烟率分别为66.9%和4.2%。将两次调查结果用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进行标化后进行比较,2002年人群吸烟率比 1996年下降了1.8%,男女分别下降了3.1%和1.0%。但是,由于人口的增长及老龄化,吸烟人口较1996年仍增加3000万。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目前存在吸烟低龄化的倾向。15~24岁年龄组人群吸烟率上升,开始吸烟的平均年龄由1984年的22.4岁下降为19.7岁。此外,我国男性吸烟者中,高学历者所占比例较高,其中,医生和教师的吸烟率达50%以上,是世界上男医生吸烟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如此严重的吸烟行为,其后果就是肺癌等与吸烟密切相关的疾病的高发及由此引发的沉重社会经济负担。通常,肺癌死亡率的上升,都在吸烟流行20~30年后出现。例如,美国男性吸烟流行高峰在20世纪50~70年代,70年代后开始下降,而肺癌死亡率的高峰在80~90年代,90年代后才开始下降。中国烟草消费在20世纪90年代达到高峰,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人均烟草消费增加了4倍,现在仍处于高峰期。由于吸烟对健康的滞后效应,目前,肺癌等与吸烟相关疾病的死亡是20世纪70~80年代人群烟草消费的后果。现今烟草消费的后果将在未来 20~30年显现,肺癌等疾病的死亡率会继续上升。此外,人口老龄化和城镇工业化进程的加剧,以及生活环境的污染与破坏,也是我国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继续攀升的原因。

1 2 3 烟草生产促进烟草消费,由此带来的经济利益促使吸烟流行,引发肺癌等疾病的沉重负担,而后,社会出巨资为此“买单”。吸烟已成为我国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二、肺癌的流行与防治全球范围内,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男性均高于女性。2002年,世界男性肺癌发病率为35.5/10万,死亡率为 31.2/10万;女性发病率为12.1/10万,死亡率为10.3/10万;发病率和死亡率男女性别比分别为2.93和3.03。不论男性还是女性,肺癌的高发区主要位于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如北美、欧洲、澳大利亚、新西兰等。

1 2 3 4 利用两次全国肿瘤死因回顾调查原始数据,以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991-2000年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有关肺癌死亡率的数据,经年龄标化后制图。结果显示,我国男性及女性肺癌死亡率由20世纪70年代到21世纪,呈持续上升的趋势(图1)。

注:肺癌死亡率均以2000年世界标准人口进行标化

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地区分布差异,城市明显高于农村。20世纪70年代,城市和农村肺癌死亡率分别为12.74/10万和5.19/10万;90年代,城市和农村肺癌死亡率分别为21.76/10万和12.63/10万。1993-1997年,全国12市县肺癌的发病和死亡资料显示,不论男性还是女性,城市的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农村。其中上海、北京、天津、武汉和哈尔滨等大城市的死亡率最高。

1 2 3 4 5 6 7 8 9我国肺癌的发病及死亡年龄自40岁以后迅速上升,70岁达到高峰,75岁以后略有下降。女性和男性年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在肺癌死亡率迅速上升的城市,不同时期的肺癌死亡率年龄曲线显示,肺癌死亡率高峰出现前移。如北京,20世纪70年代与80年代相比较,70年代肺癌死亡率由40岁年龄组开始迅速上升,而80年代则由30岁年龄组就出现上升,前移了5~10年。天津、沈阳等地也有类似现象。调查表明,我国肺癌的发病及死亡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向。

3.肺癌的临床诊治效果不佳:肺癌早期少有症状,因症状就诊者多属中晚期,疗效不佳。因而早期发现,早诊早治是提高肺癌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但是,目前全世界尚没有成熟的肺癌筛查方案。痰细胞学检查及胸部X线检查作为肺癌的筛查方法应用已有半个多世纪,痰细胞学检查因受多种因素影响,假阴性偏高;胸部X线对于直径<1厘米,隐藏在心脏和大血管后方的病灶,漏诊率较高。以上两种方法对于降低肺癌的死亡率收效甚微。我国云南个旧锡矿矿工中,肺癌早期发现的研究也得到类似结果。目前,发达国家提倡的液基细胞学检查及低剂量螺旋CT等方法,在我国开展筛查的条件尚不具备,因此,肺癌早诊早治的实施难度颇大。

近20年来,肺癌的影像诊断及临床治疗技术有了相当程度的进展,医院收治的可根治切除的肺癌患者,其5年生存率约为25%~30%。肺癌总的5年生存率在发达国家约为15%,我国低于10%。究其原因,主要是绝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失去外科手术治疗的指征。我国目前尚无肿瘤临床专业准入标准,肺癌的临床诊治也急待规范。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肺癌的防治仍有较大差距。

1 2 3 4 5 6 7 8 9三、控烟与肺癌防治策略建议 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的控烟与肺癌防治工作面临十分复杂艰巨的情况,涉及社会经济增长与就业,涉及某些地区的生计,涉及烟民的行为习惯,涉及青少年的教育,涉及研究和开发有效的戒烟措施,以及有效的基于人群的控烟模式和经验。政府有关部门和相关的社团组织,只有持之以恒,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才能使这一问题逐步得到解决。为此,建议如下。

首先,应加强健康促进工作,建立政府领导、多部门合作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机制,使控烟与肺癌防治工作形成合力。在开始阶段,这种机制可能是一个多方参与的交流平台,使相关的专业机构及社团组织能够充分理解政策制定者的依据,也使政策制定者能够更多地倾听前者的声音,使政策更符合科学,更符合实际,使各方在控烟与肺癌防治方面的努力得到有效整合。目前,发展改革委、卫生、外交、财政、工商及税务等国家12个部委建立了履行公约的政府间协调机制,应尽快制定并实施国家控制烟草行动计划,以使控烟的各项措施能落到实处,尤其重视青少年的健康教育及控烟宣传。

1 2 3 4 5 6 7 8 9其次,应尽快制定并颁布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全国性法规。

三是加强癌症等疾病发生及死亡的信息收集与相关危险因素(如吸烟)的监测,为科学决策及评价提供依据。

四是加强肺癌早诊早治的研究,制定并推行肿瘤临床专业设置准入标准及肺癌临床诊治指南,以使患者得到更好的临床服务。

相信在此基础上,中国的肺癌防治与控烟工作会渐显实效。

资料来源

1 Parkin DM, Bray F, Ferlay J, and Paola Pisani CA Cancer J Clin 2005. 55:74-108

2 Ferlay J.The Globocan 2002 database.IARC3 李连弟,鲁凤珠,张思维,等.中国恶性肿瘤死亡率20年变化趋势和近期预测分析.中华肿瘤杂志,1997,19:3-9.5 王启俊,祝伟星,邢秀梅,等.北京城区居民1982年-1997年癌症发病趋势.中国肿瘤,2001,10:507-509.

6 杨玲,李连弟,陈育德,等.中国肺癌死亡趋势分析及发病、死亡的估计与预测.中国肺癌杂志,2005, 8:274-278.8 杨功焕. 1996年全国吸烟行为的流行病学调查(摘要).中国肿瘤,1998,7:3-5.

9 杨功焕,马杰民,刘娜,等.中国人群2002年吸烟和被动吸烟的现状调查.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77-83.

健康调查报告范文第10篇

过劳是公务员健康受损严重的重要原因。*省人民医院体检中心主任吴景忠说。他提供的国内某调查机构最近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机关干部和公务员排在过劳排行榜的第4位,而前3位依次是:科研人员、国有企业领导及民营企业家、新闻从业人员。

*中医学院一附院体检中心主任陈可劲说,公务员特别是年轻公务员高血脂、高血压、脂肪肝多发的原因,主要是工作压力大、竞争激烈、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从而导致肾上腺素分泌过多,引起血管收缩导致这些病的出现。

坐办公室使很多人对公务员羡慕不已,但不幸的是,很多公务员正是病从坐起。长时间坐着工作,特别是伏案书写、打电脑,容易患颈腰椎疾病,甚至形成脊柱侧曲或驼背,且可影响下肢静脉血流回流,促使腹腔和盆腔静脉淤血,易招致消化不良及痔疮发生。女性长期坐着工作,会使盆腔器官长期处于充血状态,易发生月经不调和痛经。

此外,长期坐着工作骨盆底部的肌肉缺乏锻炼,久之,可导致肌肉松弛无力,易发生便秘。除此之外,久坐办公室的人患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更大。长期静态工作加上不积极运动在客观上提高了患病率。

*省人民医院内分泌专家赵志刚认为,运动少、摄入食品热量多、精神长期紧张、生活没规律是诱发公务员糖尿病频发的主因。今年3月,他曾接治一个年仅30岁的公务员糖尿病患者,据这个患者说,他们单位百十来号人,近两年查出6个糖尿病患者。

对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公务员来说,从无病到有病甚至不治之症常常仅一步之遥。记者在*中医学院一附院体检中心采访时,正碰上某单位组织职工来这里体检。据负责体检的同志说,去年4月体检时发现有1人患了肝癌,之前此人也曾检查过身体,那时尚未癌变,中间没隔几个月癌变了。前年,他们单位还查出两名癌症患者,如今都不在了。不疼不痒权当没伤、轻伤不下火线、小车不倒只管推,大家都这么想,怎么能防患于未然呢

与心累相比,身体的疲惫也许还不是主要问题,很多公务员倒在了积极要求进步的台阶上。*省省直某机关一宣传处同志讲,随着形势的发展,综合实力越来越成为决定公务员升迁的重要因素,工作干得好还不行,还得会社交、懂经济。公务员提拔年龄上卡得比较严,许多公务员在正常的工作时间表以外另有一个进步时间表,根据自己的年龄进行升迁时间倒计时,在有限的时间里,既要干好工作同时又要考虑如何让领导了解、信任、赏识自己。

心累是百病之源。*省胸科医院医保办的杨瑞主任说,心理压力是造成公务员亚健康状态的重要原因。压力直接影响到人的心理状态,当人的心理调整出现问题,人的情绪障碍,如焦虑、抑郁、恐惧、气愤等负面情绪使身体的神经内分泌紊乱,人体内抗体减少,机体对外界有害因素的抵抗力减弱,这种紊乱便成为亚健康的物质基础。

带薪休假何其难

据*省人事厅办公室主任夏继介绍,*省于*年和*年都下发了安排干部职工年休假的通知,但由于种种原因,这方面的规定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落实。*省委办公厅和省政府办公厅此次专门下发通知,是为了增强干部职工的医疗保健意识,对可能发生的疾病早发现、早治疗,达到防治结合,以便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公务员是国家的管理者,也是为人民服务的主力,如果身体都搞坏了,病恹恹的怎么能为国家、为老百姓服务呢?一位普通市民如是说。

休假制度我们早就知道,可执行很难。一是工作根本脱不开身,二是领导都不休假,一般同志也不好意思提休假的事儿。*省*厅政治处的一位同志说。据介绍,从*年开始,*省*厅连年下发通知,要求各级*机关落实休假制度,甚至*年和*年两年都下文提出对不好好落实休假制度的单位要进行通报,但收效甚微。

采访其他的省直单位,记者得到了类似的答复。根据*、*等地推行休假制度的做法,年初各单位都应制定详细的休假计划,但在*许多省直单位,记者都没发现有这一计划。让同志们自己报吧。一位人事部门的负责人说。

有人说带薪休假制度不完善,其实无论《劳动法》还是一些行政性文件,对带薪休假都有明确规定,休不休、如何休是各单位是否愿意执行的问题。谁不想休?只是风气没形成,大家谁也不愿意出这个风头。一位省直部门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说。

有了病不愿让领导和同事们知道,主要是怕影响自己的前途。同时,领导还不提休假的事呢,我们怎么好意思提呢?其实在我们单位去年体检时,身体查出有问题的人占95%,都快成病人院了。外界如果知道我们单位这个情况,对我们的整体印象也不会好。一个省直机关宣传部门的同志说,工作是你的本分,不分上下班,为了把工作干好,即使牺牲一些休息时间也是正常的。

在体验中被查出有4种病的*省直某单位公务员小李,坦诚地向记者倒出了自己的苦水:大学毕业时55公斤,人很瘦。如今70公斤,大腹便便,想减肥没时间。春节回家,乡亲们都说我越来越像个大官,其实我心里难受呀。小李毕业于北京一知名大学中文系,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省直某机关做秘书工作,从开始的徒手写作到这两年的键盘工作,他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办公室的方寸之地里伏案度过。

起初两年我像一头累且快乐着的驴子,驮的东西越多被赶得越紧越高兴,觉得生活很充实,大家这么看重我,我一定得做好每件事。加班加点、甚至通宵工作是家常便饭,越累越有荣誉感。上班从不迟到,下班肯定晚走,脑子里根本没有八小时工作制的概念。工作就是生命的全部。

机关有食堂,起初几年小李吃食堂,后来工作上认识的朋友越来越多,饭局也越来越多,而每顿饭必有酒。开始推辞不喝,后来架不住大家软磨硬劝,经过一年时间,小李酒量从二两猛增到一斤。

领导看他在这方面有特长,应酬时就爱带上他替酒,喝酒也是工作,有时一个月没有一天不喝酒。

休假哪好意思向领导提出来,除非累倒。平时感冒发烧,不到连话都说不出来时都不愿请假看病,总怕给领导留下坏印象。刚参加工作时住的离单位挺远,上下班骑自行车也算锻炼,现在住的离单位走路只要5分钟,连锻炼的机会都快没有了。

令人反思的传统观念

谁提休假好像是敬业精神不强,一位公务员道出了他不愿休假的原因。

对这一现象,*省社科院副院长刘道兴研究员从社会学的角度进行了分析。他认为,这与长期以来我们提倡的牺牲自我、敬业奉献的价值取向分不开。

在人们的习惯思维中,要求进步的表现就是不顾自己的身体健康、忘我工作,要求休假成了一种落后自私讲究享乐的表现,谁要求休假,好像就是工作不安心,往往会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这一切受整个舆论环境的影响,在对先进人物的宣传中,往往有不顾身体拼命加班加点工作的故事,还有妻子分娩不在身边、父母去世不在身边的感人情节,好像没有这些牺牲就不够先进似的。其实这样宣传有很大的片面性,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公务员应该既会工作又会休息和生活,这样才能保证可持续工作。

*省委办公厅和省政府办公厅通知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带头休假是个可行的办法。领导带头了,一般同志才好跟进。

比如在美国等西方国家,总统、部长、市长等休假都要提前告知公众,在他们看来,休假也是正常政务工作的一部分。

上一篇:阅读调查报告范文 下一篇:职业调查报告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