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人类课程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7 11:15:26

化学与人类课程论文

化学与人类课程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绿色化学 医用基础化学 多媒体教学 教学改革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它的核心内涵是在反应过程和化工生产中,尽量减少或彻底消除使用和产生对人类健康、社区安全、生态环境有害的物质。

化学教育尤其大学化学教育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医学类职业是与人类生死、健康休戚相关的事业,保障人类健康离不开药物,药物合成又离不开化学,而化学工业的发展又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了人类的健康。如何在这三者之间构建和谐,绿色化学是唯一出路。绿色化学不应是一门独立学科,而应是一种指导思想,是人们应该倾力追求的目标[1]。作为大学化学教师,我们首先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将绿色化学教育渗透到教学工作中去,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让学生树立起绿色化学意识,培养出具有绿色化学意识的一代新人[2]。绿色化学成为医用基础化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给改革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1.提高自身实施绿色化学教育的能力和专业水平。

绿色化学是化学科学与物理、生物、材料及信息等科学结合的产物,是化学科学的发展与进步。因此教学人员不但需要具备化学基础知识、理论和技能,还要系统地学习关于绿色化学的理论知识,了解有关绿色化学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方向,掌握相关学科的知识。

2.改革实验方式,避免实验污染物产生。

化学实验中总有气体、液体或固体产物的生成,或多或少地会产生有害或有毒的实验废弃物。笔者所在的安徽三联学院医用基础化学课程针对的是文理兼收的医药营销专业学生,他们毕业后从事药物开发、合成的可能性很小,进行化学实验实际意义不大,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取消了实验操作环节。对于个别必要的实验,借助网络,利用录像、多媒体课件、Flas、计算机虚拟实验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演示,避免了化学污染物的产生。

3.针对职业需要,整合医用基础化学知识结构,添加绿色化学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笔者选用了张法浩主编的《医用基础化学》,该教材包含了无机、分析及有机化学的内容。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根据专业的特点及教育部对高职学生理论知识“够用为度”的原则,我院该课程总学时只有72节,比过去减少了二分之一,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思想、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做出调整,以适应新世纪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3]。要更多地将医药营销工作中实际需要的知识融入教学过程,摒弃那些不重要又晦涩难懂的知识,使医用基础化学真正成为理论的基石。现行教材内容与职业缺乏紧密联系,忽视了与实际的联系,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笔者对课程进行了重新整合,删减和压缩了教材中电解质溶液、酸碱滴定法、配位化合物、分光光度分析法、分子轨道理论等章节内容。将压缩的理论和实验课时用以补充绿色化学内容[4][5],多元化、多层次、多角度地向学生揭示、展现绿色化学与基础化学的紧密联系。对晦涩难懂的内容以教师精讲为主;常识性的内容由学生讲解;与生活息息相关相关的内容设计题目,让学生发表见解、分组讨论或辩论,然后由教师进行总结。这样既突出了重点、难点,又培养了学生自学的能力,提高了学习兴趣。

4.学生应用化学知识、原理,结合绿色化学,撰写科技小论文。

作业是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继续和延伸。除了布置教材习题外,为让学生更深入更主动地将绿色化学的理念渗透到传统化学学习中,在课程结束前,笔者布置学生选择与“可持续发展”有关的选题,通过探究和调查,查找相关文献、资料,并对其进行分析、解释、评价、调查、讨论、研究,写出科技小论文。从对连续三届学生提交的论文情况看,由于平时的教学中始终贯穿了“绿色”这个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的主题,学生兴趣浓厚、选题广泛、立意明确,从问题的提出到问题的解决,学生始终是决策者、行动者。学生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去关心环境及环境问题,更深刻地理解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认识到他们的态度、行为和决定将对现在和未来的全球环境、整个社会产生影响,激发了学生的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5.改革教学方式及成绩评定方式。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多媒体教学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五年的教学中,笔者经历了传统教学――传统教学+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这一教学手段改革过程。实践证明,利用多媒体教学,无论信息量还是教学效果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完整的教学过程应该包括成绩的评定,考试方法的创新是教学改革不可缺少的环节。从2005级开始,课程成绩的评定项目包括:平时成绩20分,科技论文40分,理论考试40分。前两项是基本体现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占总分60%,比重超过了理论知识的考核,既有利于调动学生提高自身素质的积极性,又促进了教改的不断推进和完善。

笔者经过几年尝试性地将绿色化学融入到医用基础化学的教学探索,逐渐实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中及时渗透绿色化学方面的知识,适当地加深和思维拓展,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绿色化学教育,成为有绿色化学理念的新一代高职大学生,是时代的要求,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马莉,冉呜.绿色化学的提出与发展.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9,(6).

[2]何树华,田开江.大学化学专业应加强绿色化学教育.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0,18,(5)

[3]乔秀文,杜志坚,李洪玲,曾宪佳.医用基础化学教学改革探讨.农垦医学,2004,II(1):47

[4]汪朝阳.2004年美国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当代化工,2005.34,(1):46-48

化学与人类课程论文范文第2篇

日本中小学的学习指导要领每10年修订一论文联盟次,2009年3月日本文部科学省公布了新修订的“高中学习指导要领”。在这份新修订的高中学习指导要领中,理科课程的设置发生了新的变化,取消了设置近40年的“理科基础”和“理科综合a、b”综合类课程,新设了主题综合性的“科学与人类生活”课程和突出研究性学习的“理科课题研究”课程。这2门新设课程有什么样的性质和特点呢?

1 日本高中学习指导要领的修订与理科课程设置的新变化1.1 日本高中学习指导要领修订的新变化

日本现行的“高中学习指导要领”于1998年,2003年正式施行。新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日本社会,尤其是教育界深感过去实行的“宽松教育”政策已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为此,日本开始着手对现行理科课程的施行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和国际比较,以为修订高中学习指导要领提供基本依据。

日本教育机构的有关调查结果显示,在“宽松教育”政策的影响下,2003-2007年间,日本学生在“国际教育成就调查委员会”(iea)举行的“国际数学与科学学习趋向研究”(timss)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举行的“国际学生学习达到程度”(pisa)调查中,日本中小学生的基本学力,特别是独立思考能力、判断能力和表现能力呈下降趋势,学习兴趣和意愿在减弱,学生的理科学力排名也出现明显的下滑[1,2]。在2007年的timss调查中,虽略有好转,但不显著[2]。

面对不利的局面,日本提出了应对“知识基础社会”来临、为提升日本学生的竞争力而改革教育课程的主张,并确立了本次修订高中学习指导要领的3个基本方针[3]:

(1)应对日本教育基本法的修改,以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为修订的基本理念;

(2)重视知识、技能的习得与培养思考能力、判断能力和表现能力的均衡发展;

(3)充实道德教育和体育,培养丰富的心灵和健康的体魄。

根据这3大基本方针,日本提出了本次修订学习指导要领的“五充实一改善”具体措施[4]:①充实日语语言活动;②充实理科与数学教育;③充实传统文化及相关教育;④充实道德教育;⑤充实体验活动;⑥改善与职业相关的课程设置。

依据这6项措施,日本在修订高中学习指导要领的过程中,对高中阶段的课程进行了结构性的调整,理科课程的设置方式及内容均在本次调整中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1.2 日本高中理科课程设置的新变化

日本在本次修订高中学习指导要领的过程中,以提升日本学生“理科学力”方针,对理科课程的设置结构进行了调整,拟从2013年开始施行的日本高中理科课程新结构如表1所列[5]:

注:日本中学的1学时为50分钟,1标准学分对应35学时。高中修业学分总数(含综合学习时间学分)一般要求达到74学分。

从表1可见,日本本次修订高中学习指导要领时,理科类课程的设置呈现出了3个方面的新变化:一是减少了学习科目,将现行的11门课程合并重构为10门;二是取消了设置近40年的“理科基础”、“理科综合”两级综合课程,新设了主题综合的“科学与人类生活”课程;三是将原来分设在理科各科中的“研究课题”进行归并,重新整合后设置为专门的“理科课题研究”课程,以强化探究性学习。

2 “科学与人类生活”课程的性质及特点

2.1 课程的性质与目标

“科学与人类生活”是本次日本修订高中学习指导要领时,新设的一门主题综合理科课程。为什么要设置“科学与人类生活”课程?其学习的性质是什么?日本在本次改订的高中学习指导要领中明确提出,设置这门课程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起到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科学技术与人类日常生活、与社会进步的联系,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关心的作用。并将其设置为必修课程。

尽管“科学与人类生活”是一门新设的课程,但这门课程的目标与日本高中理科的学习目标有着紧密的联系。日本本次修订高中学习指导要领时,新设的理科总目标与现行理科总目标对比如表2[5]:

从表3可见,新设的“科学与人类生活”课程也注意延续原“理科基础”和“理科综合”课程目标的某些内涵,既是过去综合理科课程的革新,也是其延续和进一步的改进。

2.2 内容构成及特点

日本在新修订的高中学习指导要领中,为“科学与人类生活”课程编选了3大主题内容[6]:

科学与人类生活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生活中的科学?今后的科学与人类生活

各学习主题的具体内容构成如下:

(1)科学技术的发展

学习目的:理解科学技术发展对今天人类生活的贡献。

内容构成:以身边的科学技术为例,涉及有关科学技术的变迁与人类生活变化的关系。例如,像信息传播、交通、防灾、医疗,能源与资源的有效利用等相关内容。

(2)人类生活中的科学

学习目的:利用身边所涉及到的自然事物、现象来了解科学技术在日常生活及社会中的广泛应用,加深认识科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该主题的具体内容构成是:

①光学和热学:光的性质及其利用、热的性质及其利用;

②物质科学:材料及其再利用、衣料与食品;

③生命科学:生物与光、微生物及其利用;

④宇宙和地球科学:身边的天体与太阳系中的地球、身边的景观与自然灾害。

(3)今后的科学与人类生活

学习目的及内容构成要点:学习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科学技术对于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并就科学对人类今后生活方式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探讨。

2.3 内容编选的理念与学习方式

对于如何确定“科学与人类生活”课程内容的编选范围及学习的程度,日本高中学习指导要领提出了5项建议性原则[7]:

(1)以身边的科学技术应用事实为例来探讨科学技术的变迁与人类生活变化的关系,促进学生养成科学的见解和思考方式,增进对科学的兴趣和关心;

(2)设置“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生活中的科学”和“今后的科学与人类生活”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加深理解科学技术对于人类生活和社会的影响,使理科学习更具实感,能够激发学生对于未来生活持续的兴趣和关心,能用科学的观点深入认识与日常生活和社会相关联的内容。

(3)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主题中,就是要通过择取一些具体的事例来导出从自然现象和事例中发现的新理论及产生的新技术、新发明,以及它们在人类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学生感受到科学技术对于人类生活具有不可缺少的作用。

(4)在“人类生活中的科学”主题中,则要从人类生活与社会的关系层面认识自然事物与科学技术;为了扩展学习的领域,设置了光学和热学、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宇宙和地球科学等4个学习项目,以供选择性学习。在具体知识内容的学习中,则要重视观察、实验,并注意运用科学史事例来进行分析说明。

(5)在“今后的科学与人类生活”主题中,主要涉及自然与科学技术对将来人类日常生活和社会的影响等问题,并通过设置适当的学习课题来培养学生考察自然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提高对科学的兴趣和关心,使他们认识科学的有用性。

转贴于论文联盟

在课程的学习方式上,“科学与人类生活”是按照必修课程来设置的。如果学生选择这门课程,只需再从物理基础、化学基础、生物基础、论文联盟地学基础中自选1门作为必修课程。若不选修“科学与人类生活”课程,则须从物理基础、化学基础、生物基础、地学基础中选择3门作为必修课程。

3 “理科课题研究”课程的性质与特点

3.1 课程理念与目标

“理科课题研究”也是日本在本次修订高中学习指导要领过程中新设的一门研究性学习课程。其设置的目的就是为了提升日本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科学的态度、养成创造性的思考能力。日本设置这门课程的基本定位是:“理科课题研究”是高中理科学习基础的、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促进其灵活运用于探究活动的一门基础性学习科目。因此,这是一门以实践性探究学习为主的课程。

日本为“理科课题研究”课程确立的目标是[7]:“设定与科学相关的课题,通过观察、实验进行研究,在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态度的同时,培养创造性的基础。”

在上列目标中,日本高中学习指导要领为“通过观察、实验进行研究”提出的具体要求是:学会设定假说、编写实验计划,能够运用实验验证、实验数据分析、解释和推论等探究的方法进行研究。

而“培养创造性的基础”则主要是要求在课题的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让学生通过独自的研究,学会如何撰写研究报告书,进而认识进行独立研究的重要意义,以此达到培养创造性思考能力的目的[7]。

3.2 内容构成

“理科课题研究”课程的内容由以下4个体现探究性的实践学习主题构成[7]:

(1)有关特定自然事物、现象的研究

日本高中学习指导要领建议学习时,可涉及以下具体内容:

①观察、观测及相关分析方式:包括有关物体运动的研究,天然产物成分的分离、提纯与分析,植物的生长与环境条件的关系研究,动物的行为研究,火山岩的观察与分类研究,用化石探究古环境和进化的研究等内容;

②装置的制作与物质的合成:机械装置的构造与制作研究,高分子化合物、染料、洗涤剂的合成研究,电池的制作及性能研究,天文望远镜的制作;

③有关模型和计算机的利用:电路特性的研究,中和滴定曲线的研究,断面模型的实验研究。

(2)有关新兴科学和交叉学科领域的研究

高中学习指导要领建议该主题可涉及学习以下6个方面的研究性课题:

①机器人的制作;

②传统工艺技法与先进技术,如:漆器、烧制绘画与电子产品的关系,织物与碳纤维的关系,先进技术与日本传统技术的研究;

③有关光触媒和太阳能电池等光反应技术;

④动植物的组织及细胞培养;

⑤利用数据库解析基因组的研究,如:遗传基因与蛋白质的核酸配对数据库的利用,有关生物系统的研究;

⑥运用摄影图像资料研究天体,如:图像处理软件的使用,利用天文望远镜拍摄的图片资料,特别是星团的hr图研究到疏散星团的距离,有关开普勒定律、哈勃定律的研究。

(3)基于自然环境的调查研究

①有关区域自然环境的化学调查研究,如:河流和湖泊水中的含氧量、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变化研究,大气中二氧化氮、悬浮微粒浓度的连续测量,人类生活对自然环境恶化的影响研究等;

②有关生物栖息地中某些特定生物的生活习性及分布状况与季节变化关系的研究,如:有关植物与土壤动物、水生物的不同栖息环境及分布状况、随季节而发生变动的研究等;

③有关学校周边居住地域的地学调查。

(4)有关促进科学发展的实验研究

该主题主要涉及有关科学发展史的学习与研究。日本高中学习指导要领提出,可把科学发展史上一些著名的原理形成实验和案例作为课程学习的内容,并提出了以下2个具体的学习主题:

①运动的研究与物理学的发展,如:伽利略斜面实验、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等历史再现实验,确立运动与能量概念的相关实验研究;

②对化学科学发展中具有代表性的定律的形成实验进行验证,如:验证赫斯定律、法拉第电解定律、波义耳定律等的研究。

除上列建议的课题研究内容外,日本新订的高中学习指导要领还建议在实施时,应当注意与大学的研究机构、博物馆、科学馆等进行协作,为学生提供实践性的学习研究活动,并由研究人员解答高中生提出的科学咨询问题。

化学与人类课程论文范文第3篇

大学毕业后,笔者一直在从事高师院校无机化学课程的教学。无机化学是小学自然、中学化学及日常生活化学所涉及化学知识最多的一门课程,也是大学各化学专业第一门专业必修(或专业基础)课,也称化学奠基课。因此针对刚进校的新生,在教学中如何“以生为本”,通过高质量教学来阐释高等教育的教育观和育人理念应该是教师时常思考的问题。

一、深化无机化学教学中的育人理念

1 学习精神与奋斗目标的定位

教书育人是每个教师的职责,应落实到每个教学环节中。作为大学一年级课程的无机化学,其教学对象是从高中进入大学的新生,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无机化学及相关科学知识,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形成良好的情感与做人品质以及明确人生的奋斗目标就尤为重要了。近十多年来,在每届新生进校后,都要结合专业介绍,给他们进行专题讲座,如《走进化学世界,从无机化学开始》《成材从无机化学开始》《认识神奇的大学的生活》《大学生与人才素质》等。

2 注重化学发展史的教育作用

化学发展史上拉瓦锡、门捷列夫、诺贝尔、玻尔、居里夫人等许多科学大师名垂千古,他们的功绩如一座座灯塔矗立于化学学科的海洋中,指引一代代求知青年追寻真理之岛。他们为人类留下的不仅仅是某个原理的发现或某个新物质的合成,还包括他们不畏任何艰难险阻的顽强意志、严谨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聪明机智的研究艺术和深邃辨证的思想方法,以及光明磊落、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为后代展现了一幅幅科学不断完善并促进社会进步的精神画卷,成为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明社会发展的象征。因此,通过化学发展史教育,使学生受到科学家们治学态度、科学思想和人生观的熏陶,指导同学们正确的规划自己的人生之路。

3 强调化学与人类社会发展及自然的联系

化学与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远古的人们,由于火的使用,才结束了茹毛饮血的岁月。从陶器的出现到铜铁的冶金、纸的发明、火药的使用,乃至石油和核能的开发、新材料的合成,衣食住行到重大的社会课题,诸如粮食、能源、环境、医药、计算机、信息高速公路等,一直到生命的过程包括出生、生长、生殖、衰老、死亡和记忆、思维、情感等都与化学密切相关。但不可否认的是,化学的发展也给人类社会带来诸如环境恶化、核战争等许多副作用。因此,在无机化学专业课教学中,教师应努力使学生了解人类进步历程,激发他们对人类历史文明的热爱,对人的生命的珍惜,对和谐大自然的鉴赏,以及人道主义和社会责任感。为了配合教学,还组织学生进行周边环境状况和市民环境意识调查,通过网络收集有关资料,大大增强了学生的生存和环保意识以及热爱大自然、热爱地球、热爱生活、热爱人自身的和谐人格。

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1 透析无机化学的学习思路

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方法、创新意识和科学素质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而且将使学生终生受益,尤其是当这些师范专业学生毕业后走上中小学讲台时,这就是新教育理念带来的教育效益的延续性。因此,教室既要研究教法改革也要探讨学生的学法,使学生能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及主动构建自己知识与能力结构的自主性,培养学生有效学习的能力和方法,是“学为主体”的具体体现。

例如在无机化学理论以及实验课程的教材中,种类繁多的化合物千变万化,反应现象和反应式十分复杂,化学原理模型也多种多样,表面上看毫无头绪,一直是刚进大学的学生学习很为头痛的事情。因此,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告诉学生化学反应和实验现象是什么,更重要的是以科学的思维分析方法引导学生透过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去揭示联系、寻找原因、总结规律,领悟无机化学乃至整个化学、自然科学的本质,这就是高质量教学内涵的深化。

(1)学会逻辑推导方法。通过“物质的性质是由物质的多层次结构所决定(电子组态原子结构分子结构、晶体结构物质的物理及化学性质物质在自然界的存在方式、制备方式及其应用)”这一理念的教学与分析,让学生学会用类似于数学逻辑推导的方法,明晰过程的脉络,理解物质存在形式和物质性质的多样性与物质结构的独特性之间的哲学关系。学生会惊叹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的秩序奥秘,下定决心投身于对化学学科的终身追求。

(2)学会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用不同的方法、通过不同的思路去分析同一个问题,如用结构理论、化学平衡、酸碱理论、氧化还原的原理分别讨论一个化学反应进行的原因以及反应的程度与结果。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会随着视角的每一次转换而加强,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而深刻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视角开阔,思维敏捷。这一方法尤其适用于无机化学下册部分的教学,针对某些重点内容的教学与讨论,会帮助学生学会由点到面,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3)理解普遍联系变化的规律。无机化学原理部分中,许多概念、理论和公式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和一致性。如从热力学的能量角度(宏观)与化学键的结构角度(微观)分别分析质子酸碱反应、配位离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共同点,最后得到任何化学变化都符合自然界能量最低原理的普遍变化规律的认识,使学生能理解和掌握无机化学原理及其应用的精髓。这就要求教师既能钻研教材深入进去,又要跳出教材引导学生上升到方法论的高度理解问题,使学生在化学知识、科学素养和学习能力方面达到较高的深度和广度。

2 教师职业能力的培养

对师范专业而言,最能体现其特色的就是教师职业素质与能力。一方面无机化学课程一直尝试课程结业论文写作的教学环节。同学们根据论文题目,有的反复钻研教材,有的到图书馆或上网查阅资料,有的自己拟订实验方案,利用双休日去实验室反复实验,有的去校外进行信息调查和获取数据,最后按照正规格式撰写出研究论文,举行论文报告会,最后编辑出封面设计优美、内容丰富的课程结业论文集。在此过程中涌现出的优秀学生吸收到老师的课题组,直接参与教师的教研与科研。在这种创造性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得到发挥,也打下从事教科研工作的基础。另一方面,在下学期教学中,无机化学侧重于元素制备、性质、应用,学生有了上学期的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每周固定一个单位时

间,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参与作业的研究、批改、评价。每章作业批改完后,老师组织学生一起讨论,再选出学生代表在课堂上进行作业的评价与讲解。这种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教学模式,学生才有可能对教材作出有“意义的发现”,产生特有的学习动机。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强化他们“我是教师”的观念,提高教师技能水平,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使他们在成功与失败中完善自我,品尝“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艰辛。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教师一起检查作业、批改作业,讲解作业。同学们不但理解了问题,提高了学习成绩,而且组织能力得到增强,综合素质得到提高。这种教学方法也与新课改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是相一致的。

3 建立网络学习平台

《无机化学》课程建立了精品课程网络系统,系统包括首页、申报页面、课程简介、教学队伍、教学大纲、教学内容、视频教学、练习与测试、实践教学、考试大纲、参考文献、教学资源等栏目,内容丰富而充实。申报页面里的精品课程申请报告是整个《无机化学》精品课程前期建设的浓缩;课程简介介绍了无机化学课程30年发展的历史过程;教学内容和视频教学中给出了主要任课教师完整的课件教案(PP,r形式);练习与测试中,有思考题及解答,习题及解答;教学资源栏目中有课程建设规划、教师的教学研究项目与教研论文、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方案与课程论文、学生对本课程的评价以及学习体会等,大量的文字与照片是多年教学过程的真实写照。通过网络平台,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利用多种教学资源自学、自评的能力,而且丰富的材料也是最好的育人资源,使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情感与做人品质,这就是教书育人的外延,尤其对师范教育学生就更为重要了,这也是评价课程建设和教师教学的一个重要关节点,是精品课程建设所追求的一种意识、精神与境界。

三、无机化学教学育人的升华

1 化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早在20世纪70年代的人本主义教育运动,就强调学术性课程应与社会实验课程和情意课程和谐平衡。其实自然科学发展的一个明显趋势就是许多学科的相互关联与相互渗透,甚至是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交融。因此,教师如果在教学中利用发散性、迁移性思维方法强调化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并利用这种联系进行深层次的育人,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围绕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原子结构模型演变内容的教学讨论中,老师进一步问:总结这个演变过程你能得到什么启示?同学们的讨论涉及创新科学实验的重要性、理论对实验探索的指导作用、学生要敢于突破老师的思维模式、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哲学思考、科学思想与审美的关系等许多方面,这种讨论远远突破了教材中化学知识的局限,达到的教学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又如在化学平衡的应用的教学讨论中,同学们讨论的话题十分广泛,从环境保护、生态平衡、文化意识、人口问题、经济发展到饮食结构、情绪与健康、个人与集体、和谐社会构建、民族性与国际性等许多领域和敏感话题。各种因素构成一种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链。这样同学们的思维空间很自然的从化学迁移到整个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学科中,而且学会如何发现不同事物的共性与个性,寻找相互之间联系的桥梁与和谐,即不同知识的节点,并能够对当前化学热点问题和新的社会问题作出积极而友好的反应。无形之中,学生增强了对生命、社会、大自然的热爱和责任感。

2 塑造学生和谐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无机化学教学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在科学、哲学、美的和谐思想指导下指导学生学习。哲学是自然科学的最高境界,美的思想无处不在,无机化学学科也不例外。优秀的教师在富有魅力的化学教学中不仅能够体现显著的科学性和思想性。而且还要让学生领悟化学中的哲理性、艺术性以及对称性、统一性和奇异性的美。例如,元素单质和化合物中有物质形态和成键方式的特殊性和多样性;物质由等离子态变为气态、液态、同态的定型过程体现变化的渐进性;化学键理论、氧化还原理论、酸碱理论、配位理论等无机化学基本原理中,充分体现了矛盾的对立统一和能量守恒与转化规律,以及许多概念、理论和公式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和一致性;“点石成金”的否定之否定过程;大量无机物的形态、结构表现出简明、和谐、对称、均匀、节奏、新奇等美感。富勒烯、纳米管、分子开关等,看似深奥,其实它们都是由碳元素通过完美和谐精密地组装而形成的具有对称美感的特殊物质,是美与创新的完美结合。无机化学实验中也有实验仪器的精美,各种化合物的色彩美,在晶体的生成与结构实验中,显微镜中展现了无机物的另一个美好世界。无机化学辨证思维的哲学思想和审美意识也是与创新精神紧密相联的,历史上许多化合物的合成,定律的发现,理论的提出,化学家在创造性思维过程中都充满着对美的追求。2l世纪,绿色化学与绿色化学教育日趋受到教育界的重视,这既是人类关注自身安全的结果,又是世人追求真、善、美意识提高的反映。通过这种多视角的教学,学生会逐步领悟自然科学中所隐含的深刻哲学思想和丰富的美学内涵,认识事物的内在美的规律,运用这种规律性的东西塑造学生和谐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逐步认识到社会的进步(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在这种将无机化学教学与哲学与审美相结合的指导思想下,学生对无机化学(或者说对自然科学)的理解与认识就会升华到一个新的层次。

3 培育良好的育人氛围

21世纪的高等教育更注重情感教育和团队精神培养。在教学实践中意识到,我们所追求的高质量教学的目的是将化学的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变成师生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愉悦的人生体验。因此,教师应不断追求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和谐结合,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首先教师应该表现出对知识和真理的执着、对自己的事业的敬业,这是一种美德、一种涵养、一种修炼、一种境界;同时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关心、爱护学生,用真挚的情感去激励愉悦学生,平时应尽可能抽时间参与学生的春游、文艺晚会、体育比赛等活动,指导学生的课外学习,回答学生的各种学习和生活疑问,使师生间有正常的情感交流,达到关系融恰。这样学生对教师的敬重与爱戴会迁移为对化学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学习会变得更加自觉,会在高效率中完成学习任务,在提高智能水平的同时,在情感上得到美的熏陶;当教师在教学中由职业的需要上升到职业情感时,当学生的认知需要上升为情感需要时,教学就会超脱“有用”的功利观念,转向“移情”和“无我”的超功利意境,从而进入教学育人的和谐美境界。为了更好地营造育人微环境,结合精品课程建设(无机化学是省级精品课程),无机化学课程还建立了宣传橱窗,开办了学习园地,建立了课程建设展室等等。同时也举办优秀教师、优秀高年级学生与低年级学生之间对话与经验交流会,形成一种和谐的“成长生物链”“和谐学习氛”。

四、教书育人对教师的要求

教学是教与学之间的相互作用,高质量的教学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和谐作用。虽说现阶段教学理念强调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但要通过高质量的教学完成教书育人的目标关键在教师。古人把教师的职责归纳为“传道、授业、解惑”,作为2l世纪的教师的职责,则赋予了新的内涵,提出的标准要求更高,应该是知识、素养、能力、情感、境界的高度和谐。这种集合给学生展现的就是教师的人格魅力,它对学生的成长所产生的终身激励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在2003级论文与留言集的刊后语中作者写出自己的一段感悟:教育所关心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传输,也不仅仅是职业技能的增强,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深刻理解人生的意义。教师给予学生的也不仅仅是尊严、敬仰,而是人格魅力的感召,情感滋润如沐春风,情感的充溢在于每一时每一刻,每一言每一行,即教育的作用应体现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如水中的盐,无痕有味。高质量的教育对学生的影响会使学生终生受益,受益于人生的每一个方面。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有句名言“教育就是培养完美人格(德、智、体、美)”,我想就是这个意思。

化学与人类课程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中化学 科学 人文精神

本文认为化学教育中要实现科学人文价值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维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质

高中化学的教学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化学学习能使人形成严谨、朴实的态度。因此,教师要创设有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使学生通过“做化学”的方式实现化学的“再认识”、“再创造”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让他们自己“做化学”,让他们通过观察、猜测、交流等活动实现化学的“再创造”过程。

二、营造良好的课堂文化,实现人文价值

1.化学教育应培养学生求真、求善的良好品质。如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介绍门捷列夫、居里夫人在科学上的巨大贡献和无与伦比的个人魅力及对他们所生活的时代曾有过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让学生明确化学结论的准确性,理论推断、实验证明的严谨性,感悟到“求真”是一切行为的准则,感受到人性中“善”的一面。

2.化学教育中应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和坚韧的意志。奋发向上的精神是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时代的需要。激励学生大胆去探索,去克服困难,从而使学生树立为科学奋斗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3.化学教育中应培养学生合作、民主的精神。无论是课堂还是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教师都应在学生中多开展合作探究学习,使学生感受到合作、民主的气氛,培育他们的民主精神。合作学习,还可以增进同学间的情感,培养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格,谦逊的品格,使学生有机会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4.通过化学史,焕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介绍《钠的化合物》时,教师可联系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制碱法等事例,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增强他们的民族使命感和责任感。

作为传承人类文化的化学课程,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它正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存在,对学生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发生着重要影响,使化学课程真正成为一门以培养具备科学文化素质与人文素质全面发展的学生为出发点,强调实现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相互沟通与融合的现代化课程。

参考文献:

[1]庞正龙.化学教育中渗透化学史教育的研究.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硕士论文

化学与人类课程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为探讨森林文化学的概念及其学科体系的组成,该文通过对中外森林文化思想的产生和我国森林文化研究发展历程的考证,提出了一个森林文化学的定义,即森林文化学是研究在物质、制度和精神层面上的森林文化现象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文章考虑了一个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森林文化学学科体系应该涉及的范围,认为森林文化学课程是林学等相关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森林文化学有益于学生知识结构的改善、人文素质的提高和人格的培养。生态文化学科群的建设,将对我国高等林业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同时文章建议我国应建设面向世界的森林文化学术组织和研究机构。

随着全球资源与环境状况的不断恶化,人口众多、耕地稀缺的中国更是出现了日益严重的资源和环境问题。近20年来,我国林业教育的重心也逐步转移到了国家生态建设、森林的可持续经营与管理、生物多样性与国家生态安全保护、高效低污染的林业工程等方面,并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批新兴的林业学科群。其中,由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和森林文明建设的需要,森林文化这个新学科应运而产生和发展。在此,笔者根据现有森林文化的概念,提出一个森林文化学的定义,并探讨其内涵、外延、学科体系及在高等林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森林文化学研究的发展历程

(一)林学家森林文化思想的产生

森林是人类的摇篮,从人类诞生之初,我们的祖先就从生活实践中认识到了森林对人类的重要性。但笔者认为,真正把人与森林的关系作为一个文化问题来研究,还应该是在林学产生之后。

世界林学的创始人、德国林学家柯塔在大约200年前出版的((森林经理学》一书中指出:“森林经营的一半是技术,一半是艺术。”同时,150多年前,在德国产生的森林纯收益学说强调了森林的文化属性和价值。

我国林业科学与林业教育的奠基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任林业部长梁希院士对林业所描绘的一个美丽的远景是:“无山不绿,有水皆清,四时花香,万壑鸟鸣,替河山妆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新中国的林人,同时是新中国的艺人。

由此可见,从中外林学的形成之初起,森林的文化意义和文化价值就被中外林学家认识到了。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来看,整个林业的确一半是技术,一半是艺术,林学家同时也是大地艺术家。所以,森林文化的思想应该是从中外林学的奠基人那里就开始产生了。

(二)我国森林文化研究的发展历程

从正式文献看,我国森林文化的学术研究始于20世纪末。郑小贤等人于1999-2001年间,先后发表了3篇论文,首次从人类对森林的需求和认识这两个不同角度提出了两个森林文化的概念,并就森林文化的属性、类型划分、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森林文化对森林经营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这可以认为是我国森林文化研究的开端。

2002年1月,蔡登谷从人类历史的角度提出了一个森林文化的概念,并就森林文化的起源、内涵、与人类文明进程的关系、表现形式和构架体系等问题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2002年3月,江泽慧提出森林文化是人类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不断认识、调整人与森林、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必然产物,是森林人格化的真实体现。森林文化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走过了漫长的历程,影响并推动着经济发展与社会文明进步。

2002-2003年,但新球分别就森林文化的社会、经济及系统特征和中国不同历史时期森林文化的展进行了讨论。他提出了一个人类对森林文化的认识与需求关系图,形象地解释了森林文化的特征。

2004年,苏祖荣和苏孝同出版了一部名为《森林文化学简论》的专著。该书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系统论述了森林文化的概念、内涵与外延、基本构成、发展历程、文化形态与运动形式、新时期森林文化的特点及目标和任务、森林文化产业和森林文化的时代构建等问题。

另外,近年来各地作者还就森林文化的某个具体分支领域,如不同树种、不同民族、不同花卉的森林文化现象和森林美学等发表了不少论文,积极地推进着森林文化研究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我国森林文化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已初步形成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森林文化学框架,并在全国林学和社会科学工作者中引起较大反响和积极参与的热情。

二、森林文化学的概念及学科体系

(一)森林文化学的概念

森林文化学是在人类对森林文化现象的认识上升到了理性阶段而产生的一门跨文理的综合性学科。

2004年,苏祖荣和苏孝同提出了一个森林文化学的概念。他们认为:“森林文化学是研究森林文化现象及文化规律的一门科学。这是一个非常简明、准确的定义。

但由于社会公众和绝大多数林学家、林业政府部门官员对森林文化分为技术领域的森林文化和文学艺术领域的森林文化不太了解,他们只有文学艺术领域的森林文化的概念。同时,他们对文化包含物质、制度和精神等三个层面的深刻含义也同样不十分了解,多数人把森林文化误解为纯精神层面的文学艺术范畴。因此,为了表达森林文化的多重性,强调它与森林可持续经营、林政管理、政策法规等技术、制度领域的密切关系,笔者在此对森林文化提出如下定义:森林文化学是研究在物质、制度和精神层面上的森林文化现象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它是人类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认为,这个定义更能体现世界与我国林学奠基人柯塔和梁希对森林文化意义及作用的理解。它的内涵是自然林学与人文林学的相互交叉渗透,包含了生态性、人文性、民族性、地域性、统一性和社会性等。它的外延可以扩展到包括竹文化、茶文化、桑文化、果树文化、园林文化和花卉文化等在内的广义的森林文化。

(二)森林文化学的学科体系

由于森林文化学是属于哲学、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等多学科领域交叉的边缘学科,所以,它的学科体系也是由多学科领域共同组成的,而且这些相互交叉的学科领域也是处于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中的。一般说来,学科的建立往往是滞后于实践的。学科由理论、技术和社会需求三部分组成。目前,森林文化学的理论与技术还不成熟,也还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

笔者认为,建立森林文化学学科体系应该考虑到的学科和领域包括:森林哲学、森林伦理学、森林人类学、森林社会学、森林文化史学、森林文学、森林艺术(以森林为背景的音乐、美术、摄影等各类艺术)、森林美学、森林旅游学、森林经理学、景观生态学、土地利用规划、森林培育学、林业工程学、园林文化学、花文化、竹文化、茶文化、桑文化、果树文化等多学科或领域。随着研究的深人,森林文化学的学科体系会逐步形成,并逐步得到完善。

三、森林文化学在高等林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森林文化学的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由于国民经济建设急需大量木材,我国的林业建设形成了以木材采运、加工利用和迹地更新为主体的格局。为适应这种以木材生产为主体的林业建设需要,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的高等林业教育在学科、专业和课程设置上也以森林工程和营林为主。近20年来,随着我国林业工作的重心向国家生态建设的转型,我国高等林业教育的重心也转向了与生态建设和林业可持续经营管理有关的学科和专业,同时,也分化和整合出一些新兴的学科领域,生态文化学和森林文化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本文的第二作者,在北京林业大学提出建设8大学科群的构想,其中之一便是今后要以人文学院为基础,建设生态文化学科群。就目前教育部制定的我国高校学科体系来讲,虽然生态文化和森林文化还没有被正式列人其中,但我们可以通过不断的努力来逐步建立这个学科群。将来,森林文化学的地位应该是定位于生态文化学科群下面的二级学科。森林文化学既不是纯粹的林学分支,也不是纯粹的人文科学分支,应该把它看成是一个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相互交叉融合的综合性学科。

当然一个学科要经历较长时间的发展才会成熟,我们可以先依托森林经理学科和人文学科,分别从林业技术领域和人文社科领域这两个不同的角度开设本科生的森林文化学课程,把森林文化学作为林学和人文相关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或选修课。例如,北京林业大学森林经理学教授郑小贤已经为林学专业本科生开设了森林美学等课程。对非林学专业背景考人林学相关专业的硕士生、博士生而言,森林文化学应该是他们的补修课程。最后应积极创造条件,把森林文化学逐步建设成为具有硕士、博士点的交叉性、综合性的二级学科。

由于森林文化学是一个交叉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必须打破院系的界限,由有关林学学科和人文学科的专家、学者共同参与建设这个新学科,大家都是这个学科中平等的一员。其中,林学家侧重研究技术领域的森林文化学,人文学家则侧重研究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森林文化学,然后再交叉融合。

我们相信,将来在高等林业教育中,森林文化学将会成为继林木遗传育种学、森林生态学、树木生理学和数理统计学之后的第5门主要专业基础课。从而成为森林经理学、森林培育学、水土保持学、园林设计、花卉学和林业工程等主要专业课的重要理论基础。

(二)森林文化学的作用

1)对学生的作用。从本质上看,东方人比西方人更亲近自然。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就是中华民族自然观的典型代表。但由于科举制度的传统影响和现代高考、就业制度的压力,我国高校学生普遍缺乏对自然的亲近感和认同感,在美育和与自己专业有关的文化领域接受的教育非常有限。所以,在我国林业高等教育中开设森林文化学课程,将对学生知识结构的改善、人文素质的提高和人格的培养起到关键的作用,它将培养学生在今后森林经营管理中的文化意识。使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仅是林业工程师,而且还是大地艺术家。实现梁希先生“新中国的林人,同时是新中国的艺人”的夙愿。

2)对学科和课程建设的作用。生态文化、森林文化学科群的建设,将对我国高等林业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哲学、人文社会科学与传统林学的交叉与结合,将使我国高等林业教育的学科体系产生根本的变革,林学学科体系将从单一的工程技术性学科体系,逐渐融合成为工程技术与哲学、人文社会科学交叉的复合型学科体系。各相关学科在边缘部分将会有较大的重合与交叉。这正是21世纪高等教育学科体系的典型特征。从课程建设的角度看,森林文化学作为专业基础课的开设,将促进林学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的建设,使得林学专业的课程体系真正成为由文、理、生物技术共同组成的综合课程体系。

四、建议

化学与人类课程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公共选修课;化学与社会;教学

为了适应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实施创新型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我国21世纪教育的必然趋势。独立学院作为一种全新的高等教育办学机制与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应用人才的培养。《化学与社会》课程是高校面向非化学化工类学生开设的一门自然科学选修课,应该担负起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的任务。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高等教育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给予了高等教育更多的机会。教育改革在经历了知识教育、能力教育之后,如今的素质教育成为最主要的内容,其核心在于加强科研与教学的紧密结合,大力提倡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新型人才。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今年作者所在的长安大学兴华学院开设了多门公共选修课,其中包括《化学与社会》。本论文通过分析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形势,阐明现代社会独立学院开设《化学与社会》公共选修课的必要性;同时结合本人讲授《化学与社会》过程中的体会,探讨了如何在独立学院提高公共选修课《化学与社会》的教学效果,并呼吁应加强三本学生自然科学素质的培养。

一、独立学院开设《化学与社会》公共选修课的必要性

公共选修课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益选择。我国现行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大多偏重对学生本专业的学习要求,而对学生在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掌握以及素质修养则鞭长莫及。公共选修课在帮助学生完善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提高素质修养方面大有可为。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应用复合型。公共选修课是高校实现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的应用复合型人才的重要且必须的课程结构模块,是独立学院因时制宜地因材施教、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必不可少的环节[1]。且公共选修课作为高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各个方面的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因材施教原则,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公共选修课的开设,使学生可以不拘于专业和年级的限制,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和主讲教师,这一方面为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素养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高授课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2]。

随着现代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化学这一古老而又现代的科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渗透到了环境保护、新材料、医疗卫生等各个领域。对于现代社会来说,离开化学科学是不可想象的。但是,相对于化学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化学知识的普及远远的落后了[3]。相反,由于各种传播媒体无意或有意的宣传,在大众的心中,化学却越来越多的与一些负面影响相联系,例如环境污染、能源消耗等等。固然,化学作为一门传统科学,必须正视这些已经存在并不断发展的问题。但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科学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由之道,只有通过科学的发展我们才能消除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开设这样一门课程,向大学生普及化学知识,使其全面客观的认识化学对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化学科学的进步来解决人类目前所面临的种种问题,随着我国独立学院数量的增加,独立学院亦如此。通过《化学与社会》这门课程的学习能“大大开阔视野,丰富生活情趣,充分认识化学与人人有关,衣食住用样样离不开化学,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时时为化学提供实用的机会。同时本课程的学习对提高人的素质,改善生活质量,增强人体健康、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社会的进步也大有帮助。本课程的特征是知识性、科学性、实用性、新颖性的统一。

二、《化学与社会》公共选修课的主要内容

公共选修课《化学与社会》开设对象是全校性不分专业不分年级的三类本科大学生,考虑到三类本科学生的特点,内容的安排要以必需和够用为度,不求理论的系统性。课程内容不宜涉及到过于专业的化学知识,而应结合学校整体教学规划和选课学生的专业特点拟订合适的教学内容。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笔者力求与社会发展同步,不断补充最新最前沿的科技成果,重点讲述有关化学发展和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而不再遵循以往教科书按章节进行教学,笔者按照化学与社会的关系,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将课程分为5个部分,分别讲述了化学与能源、环境、日常生活、材料、计算机科学的关系。课程所涉及对象从全球变暖、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等大的方面,到空气、食品、能源等日常生活中赖以生存的用品,以具体而有趣的实例讨论化学在社会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普遍反映良好,在扩大了学生知识面的同时还增加了许多日常生活经验常识,尤为重要的是为非化学专业的同学打开了一扇了解化学世界的窗口[4]。

三、如何针对学生特点提高《化学与社会》公共选修课的教学效果

1.设置具有科学性、趣味性、新颖性、先进性和适用性的课程内容

为三本学生讲化学,重要的是要引起他们对化学的兴趣,并让他们真正学到有关的化学实际应用的知识,同时要注意到其在中学时的化学基础。所以讲授的基点不是放在大量的化学分子式、化学反应式、化学原理上,而是从化学角度来讨论一些社会问题,更多的是大量素材的归纳和实际应用知识,让学生“认识”化学,理解化学和我们日常生活、国家经济建设、保护环境、增强人民体质的关系等。所以,设置具有科学性、趣味性、新颖性、先进性和适用性的课程内容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首要途径。例如:(1)我们在讲化学能源部分,首先从最近的油价上涨开始,向学生介绍了人类利用能源的历史,尤其是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开采利用的历史;然后介绍了世界当前能源危机产生的原因以及化学在缓解这一危机中所做的努力,其中不但讲解了电池的发明和应用,还包括了最新的生物柴油技术和扩展的燃料电池技术,以及混合动力汽车、氢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等最新的科研成果;最后对未来的能源开发进行了展望,其中更详细探究了核能与矿物能之间的比较,并引入了2008年北京奥运的氢能源汽车。(2)在讲化学材料时,我们讲到了“神七”太空漫步时穿的太空服的特殊化学合成耐高温材料芳纶1313。(3)在讲化学与日常生活时,在讲述“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基础上,介绍元素在生物体中的含量、微量元素的主要功能;然后讨论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着重介绍微量元素与某些地方病如克山病、甲状腺肿、氟中毒营养饮食与键康的关系,并结合有关当前学生营养、体质状况的调查材料以及饮食与某些地方病的关系,引导学生要正确树立平衡营养观念;就学生所关心的问题介绍了皮肤的结构、护肤品中常用原料的化学成分、护肤品中有毒成分以及防晒的基本知识;结合日常生活讲解了日用洗涤剂的种类、去污原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洗涤剂与环境、人类健康的关系;同时还讲了“三鹿奶粉”事件中添加的三聚氰胺的化学检测法,西安市场出现的硫磺生姜事件中硫磺生姜的危害与辨别以及硫磺熏制食品时发生的一系列化学变化等。

2.利用不同课程教学形式来提高教学效果

开设化学与社会选修课,其目的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使学生能更好地利用已有的化学知识,对当前社会的焦点问题有更清楚的了解,化学与社会选修课在教学形式上要体现灵活性:

第一,以专题讲座为主,采用多媒体系统进行教学,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口头和书面表达的再好也不及多媒体对信息传递的直观和有效。对于《化学与社会》这种公共选修课程来说,多媒体的合理使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笔者准备了内容丰富的多媒体课件,大量的图片和图表使得学生理解更为便捷。此外,笔者还根据课程的安排精选了多部科教影片,在课程讲解完成后播放,学生看完后进行分组讨论,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于课程的理解,从而增加知识的容量;

第二,摆脱传统习题模式,布置思考题,引导学生去发现化学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作用与价值,培养学生分析与判断能力;

第三,鼓励学生将自己感兴趣的选题制作成PPT(PowerPoint)演示文稿,在班上作口头交流,这种方式特别受到学生欢迎,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创造性。

3.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科学的发展是一柄双刃剑,在带给人们便利的同时也在不断影响着周围的环境,对于化学来说这一点尤为明显。不可否认近现代的化工工业的飞速发展对于环境的伤害是巨大的。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大学生在毕业后将成为社会生产建设的主力军,增加他们在环保方面的知识素养,对于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应不断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为此,课程中专门安排了“化学与环境”一节,从环境污染的源头、现状、后果以及目前的应对办法进行全面而细致的介绍;除此之外,在其它内容的授课中,也需要不断渗透环保方面的知识。

四、结论与建议

化学科学是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核心学科,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对于促进大学生知识结构的全面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也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公共选修课《化学与社会》较全面的介绍化学科学的发展现状与应用情况,内容丰富且浅显易懂,适合全校性文理科学生扩大知识面,对学生具有长远的现实意义,因此独立学院应该努力提高各类人员对《化学与社会》的认识,建议有条件的独立学院尽可能开设《化学与社会》公共选修课。

参考文献

[1]陈媛媛.提高独立学院公共选修课质量的思考[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2(7):37-38,42.

[2]郭娟.关于高校公共选修课建设与管理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6(2009):39-40.

[3]阚春.公共选修课化学与社会的教学初探[J].科技信息.

[4]段连运等.化学与社会[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化学与人类课程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优化内容;改革方法;寓学于乐

中图分类号:TQ;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2)04-0053-03

在当今科技高度发展、学科交叉进一步加强的时代,化学已经渗透到建筑、信息、材料、能源、机电、生命、环保等学科领域。大学化学是高校建筑类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它在化学基本理论与工程具体实践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大学化学课程对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用化学的观点分析、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实际中的化学问题,对把学生培养成为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围绕专业需求,安排教学内容

大学化学是建筑类专业学生大学期间唯一一门化学类课程,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完整性。教师在讲授大学化学时,经常会犯“讲得过多”和“讲得过少”两类错误[1]。所谓“讲得过多”是指教师系统地介绍现代化学的所有内容,力图追求化学理论知识的完善;而“讲得过少”则是指教师只罗列一些与化学有关的热点问题和案例,基本不阐述化学的基础原理和规律。实践证明,“讲得过多”和“讲得过少”都不利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不利于建筑类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因此,要针对建筑类专业的实际需要[2],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删减、强化、增加。删减、回避过细的化学计算和复杂的化学公式;强化水化学、胶体化学、材料化学等建筑领域中所必需的化学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能运用化学理论、观点和方法审视环境、能源、材料等社会热点论题;增加化学学习与专业应用之间的联系以及化学在工程实践应用中新成果。如华中科技大学针对建筑类专业学生的特点,在电化学原理部分的教学中,增加了阳极氧化和电解抛光知识。从电化学的角度出发,介绍了阳极氧化和电解抛光原理以及电解液的选用,分析和讨论这两种工艺的应用及其优缺点,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与专业实际息息相关,与工程技术紧密联系,并能学以致用。

二、改革教学方法,贯彻启发式学习理念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是教育的关键,而创新源于兴趣、起于自主、发于尝试。传统“教师中心论”的教学模式,教师处于完全的主导地位,在课堂上只向学生灌输知识,而不注意把握学生的心理,这与创新格格不入。因此要改革教学方法,贯彻启发式学习理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理论讲授要精心设计,遵循学生认知思路,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教学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化学基本原理中大量公式的教学,应当是在教师引导下训练学生有意识地进行抽象逻辑思维活动。教师要设计一系列问题,并留出学生积极思考的时间,通过师生间的讨论和交流,使学生主动得出结论。如在讲授化学热力学中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断时,教师可以设计下列的教学程序。

首先,在压力为标准态和温度为298.15 K时,判断标准是ΔrGθm(298.15 K),它可以由参与反应的各个物质的ΔfGθm(298.15 K)而计算出来,这一点学生都清楚。其次,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若压力仍是标准态,但温度不是298.15 K,该怎么办?”并提示ΔrHθm(T)和ΔrSθm(T)与温度无关,提醒学生可以用吉—亥公式求解。然后,进一步发问:“若压力不是标准态,温度也不是298.15 K,该怎么办?”此时提示学生利用热力学等温方程式中的ΔrGm与ΔrGθm的关系,将非标准状态化为标准状态,从而求解。

通过学生和教师间的这种互动、提问、设疑、解答,学生在自觉、主动、多层次的参与过程中不但学会了复杂的化学反应原理,而且也掌握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二)应用部分要勇于放手,让学生走向讲台

教育的关键是使学生具备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的能力。化学应用部分的目的正是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的化学原理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学生课后自学和相互讨论的基础上,学生和教师换位,由学生讲解该部分内容,对专业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如金属腐蚀的防护与利用上升到化学原理加以分析,论述自己的观点。学生为了讲解清楚课堂内容必须认真预习,做好充分的准备。因此,他们在主动获取知识的同时,无形中提高了对这门课程的学习积极性。

(三)改革考试方法,以课程论文、实验设计代替闭卷考试

学生学学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目的不是为了成为化学家,而是具备基本的化学素养的化学思维,能以化学的眼光、角度、世界观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中遇到的化学问题。若通过做习题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不管是开卷或闭卷的考核形式都没有意义。相反,布置课程论文,让学生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对一些典型案例抽象化,建立理论模型,再用课堂上所用的原理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或者要求学生运用化学基本原理,结合专业特点,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自行构思、自拟方案,完成一个综合实验设计,并通过实验验证。这两种方式表面上不直接考察学生理论知识,实际上考察他们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更深层次的要求[4]。

实践证明,布置论文或综合实验设计的考核方式行之有效,很多学生写出了较高质量的论文,大学化学实验设计也深受学生欢迎,真正达到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四)开设专题讲座,配合课堂教学

化学与人类课程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 高中化学实验 特点 案例设计

“化学是一门实用的中心学科,它与数学、物理学等学科共同成为当代自然科学迅猛发展的基础。化学的核心知识已经应用于自然科学的方方面面,与其他学科相辅相成,构成了创造自然、改造自然的强大力量”①。化学学科的发展与人类社会有紧密联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化学这门学科的发展与进步。化学实验作为化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化学现象、总结化学经验的重要手段,只有通过不断模拟和探索实验才能够使问题得到解决。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化学实验教学是整个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是整个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笔者认为,了解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特点是更好地实现化学教学目标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根据化学实验教学的特点设计化学实验教学才能更好地实现化学教学目标,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提高。本文以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所具备的特点。

1.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特点

1.1高中化学实验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密切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化学实验内容应当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学习到的化学突破书本和试卷的限制,从理论走向实际,成为有用的化学。作为基础课程,化学实验教学就是能够“通过化学实验与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的密切联系,一方面使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另一方面使学生在掌握化学知识的基础上,能够清楚所学的知识能做什么和怎么做,从而对化学的本质和价值有一个正确的认识”②。

1.2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应当遵循新课标的要求

《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应当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化学实验的趣味性、安全性和无污染性。注重化学实验教学的趣味性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从而不断进行探索和发现;重视化学实验教学的安全性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使学生在实验教学中不仅获得知识、开发自己的思维,还能保障自身的安全;重视化学实验的无污染性突出了对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有些化学试剂是存在一定的污染性的,如果做完实验之后将实验器具等乱丢弃就会造成环境污染,也可能会对自身造成一定的危害。总之,化学实验教学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符合时代和社会的要求的。

1.3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应当凸显探究性的特点

探究性的教学方式是鼓励学生自主获取知识与技能,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塑造良好的创新意识与科学价值观的重要方式。在我国的传统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是整个实验的操作者,学生只是围观教师的整个操作过程,对整个实验的过程和其中出现的实验现象很少进行思考和分析,而在自己动手操作时也只是简单模仿,目的是获得与教师一样的实验结果。这种单纯模仿和重复的过程实际上限制了学生的个性思维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当着重凸显探究性特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使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可能。

1.4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应当强化应用性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与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有紧密联系。但是在传统的化学教学中,化学实验仅仅是被当做巩固“双基”的手段和工具,其应用性基本上是被忽视的,这就导致学生认为化学实验仅仅是在化学实验室里进行定理验证和假设的,造成学生对化学学习兴趣的缺失。因此,《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提出:“要注重强化化学实验的应用性,将化学实验与学生的日常生产、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产生对化学实验的浓厚兴趣,并积极参加化学实验,从中获益提高。”

2.高中化学实验案例设计

高中化学实验在设计时要注重突出化学实验的探究性、应用性及密切联系生活等特点,从而使化学实验教学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可以设计“CuSO■和NH■・H■O的配合实验”介绍配合物的性质及其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后通过简单的实验仪器比较CuSO■・5H■O固体、CuSO■固体分别与氨水溶液培养产率的高低,比较Cl、H■O与Cu■的配合能力的强弱,测定CuSO■溶液和氨水溶液配合前后温度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发现许多物质都能够与CuSO■配合,而且反应过程也是比较明显的,易于学生观察反应现象。教师在实验过程中要不断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思考和总结,让他们在掌握科学知识和试验技能的同时能够积极调动自己的思维思考问题,探究该实验与日常的生产和生活的关系,从而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注释:

①白春礼.中国化学的发展与展望[J].大学化学,2000(4).

②吴琦.新课程中的高中化学实验的研究[D].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参考文献:

[1]白春礼.中国化学的发展与展望[J].大学化学,2000(4).

[2]吴琦.新课程中的高中化学实验的研究[D].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3]龚长安.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点滴[J].教学仪器与实验,1998(10).

化学与人类课程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化学教学;化学美学;人文素养;课堂生态

1.化学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内涵

人文素养是人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理想人格、审美情趣、道德情操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在化学的学习中,主要包括:体会化学价值观念、感悟科学精神、关注科学伦理、提高哲学感悟、增强品德修养、培养审美情趣等方面。

化学学习中的人文渗透,是从人文主义的观点出发,强调“人”的发展、重视人文关怀,通过化学教与学的方式的优化,引导学生高效学习,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化学教学的首要功能是育人。《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有3项条目明确提出了人文素养内涵的理念。

(1)结合人类探索物质及其变化的历史与化学科学发展的趋势,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2)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

(3)在人类文化背景下构建高中化学课程体系,充分体现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发挥化学课程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积极作用。

《课程标准》明确了高中化学的课程目标“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并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具体表述了课程目标。反复研读不难看到,《课程标准》结合化学学科特点和高中化学教学实际,已将人文素养基本内涵融入课程目标之中。

其实,科学素养本身就蕴含着人文元素,如科学精神、科学观念、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等。从化学学科发展史也能看到,人类在长期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过程中积累和形成了认识事物的观点、方法和化学基本思想,并演绎运用于研究和探求未知的化学变化中。同时,又借鉴、应用其他学科研究的方法及成果于化学研究中,才使化学成为当今“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重要学科。这种学科研究中的哲学思想、认识方法、思维方法、价值观念、创新精神等均是人文素养的重要内涵。

2.化学学习中人文渗透的哲学内涵

化学学习中进行人文渗透,其自身有着极丰富的哲学内涵。

2.1正确的物质观:原子分子论的提出,不仅是化学上研究物质组成的一种主导理论,也为哲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即把复杂的宏观现象归结为微观的简单要素的认识方法。质量守恒定律的提出,使人们认识到了物质变化的规律和本质。

2.2量变与质变的辩证观:世界万物都处于永无休止的运动和变化中,这种运动和变化遵循着一定的规律,表现为各种运动形式之间能够互相转化。在化学中,量变是指物质的组成成分在数量上的改变或物质微观结构状况的改变(或两者同时兼有)。如元素周期律,在教学中突出了由于元素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引起元素性质的改变,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核电荷,就形成另一种性质不同的元素。又如有机化学中每一个同系列,都证明由量变到质变的规律,每增加一个CH2原子团便形成一个和以前的物质在质上不同的物质。

2.3事物对立统一观:矛盾的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化学变化中的对立统一无处不在,溶解――结晶、化合――分解、氧化――还原、离解――分子化、化学键的断裂――形成等,应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相关的化学概念、化学变化,不仅能科学掌握化学知识,而且能获得把握变化规律的认识方法。

2.4事物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观点:在化学学习中,有许多是矛盾对立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如盐类的水解反应是酸碱中和反应的逆反应,盐类水解能进行、及其水解程度大小主要由盐的本性所决定。但当水解反应达平衡时,它跟其他平衡一样,也受温度、浓度等影响。

2.5内因与外因的关系:事物内部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引导学生探求物质变化的内因,又要注意反应条件。如讲化学反应速度受外界条件影响时,分析内因是反应活化能,外界条件改变是外因,温度、浓度、催化剂等外部条件可以影响化学反应速度。

3.化学学习中的人文渗透是化学美学的体现

3.1化学美学是化学与人文的结合点

从美学原理看,化学中充满着美:天然晶体彰显着化学的自然美,化学语言表现出化学的形式美,物质结构透露出化学的结构美,化学反应展现着化学的变化美,衣食住行反映的是化学的实用美。化学美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客观物质世界在化学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美”的属性;二是指化学理论体系中能引起人们审美体验的形式和内容。化学美的原因就在于主体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与客观化学运动规律相符合。化学是一个充满美感的和谐体。在这个和谐体中,形式是本质的反映,本质是客观的内在,应用则是两者的升华。

化学美学是化学与人文的结合点。人文以丰富的变化内涵展示人类社会的真善美,为人们提供充足的文化养料,滋养人的内在的人文精神,使其达到更高的思想境界。在化学中,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把美感引入化学课堂,通过化学的、以及其他各种美的事物,把化学知识教育与审美教育融为一体,使教育教学过程成为美的欣赏、美的表现和美的创造的活动,成为内在逻辑美和外在形式美的和谐统一、静态和动态的和谐统一的整体,用美学的眼光来审视化学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欣赏到化学美,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减轻教学负担。

3.2化学教学中人文渗透的美学表现

3.2.1理论美

【例1】《从葡萄干面包模型到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

人类一直在探索着: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古典原子论提出了“原子”,那是通过思辨的方式提出的模糊的思想;道尔顿的近代原子学说,解释了一些结论,但仍有许多无法解释的现象;汤姆孙的葡萄干面包模型揭示了原子是可分的;卢瑟福的行星模型揭开了原子内部秘密的冰山一角;现代的原子理论使人类对原子的认识越来越清晰。本节的题目是《从……到……》,所以强调的是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过程,另外还有一条暗线融入其中: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这个内容就是引导学生追求美的过程。因为“美”是建立在“真”的基础上的,对原子本质的探索,使学生对物质世界的认识由模糊逐渐清晰,体现了化学的理论美。

3.2.2规律美

【例2】《探秘化学元素规律》

1867年,伟大的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编写《化学原理》一书时,他面对的情景是何等的不美:浩如烟海的化学资料急需系统整理,60多种已发现的化学元素杂乱无章地组成化学迷宫。门捷列夫决心描绘出一幅统一的和谐的化学图景,找出一切化学元素都服从的化学秩序。他冲破经验性研究的束缚,采取比较法,终于在1869年发现了自然科学的一条基本定律――元素周期律,为科学与化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元素周期律的学习过程,不仅仅让学生感受的化学的规律美,更由门捷列夫的研究过程,揭示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

3.2.3实验美

【例3】《乙烯的性质》

如下图,实验操作步骤:

(1)先往环颈双球漏斗中滴入1滴管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再滴入1滴管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2)用注射器吸取4mL乙烯利,从具支口注入乙烯利,立即塞上橡皮塞;

(3)一开始反应速度较慢,可以用手捂住试管底部,借助手温使反应速度加快;

(4)观察双球中溶液颜色的变化,记录实验现象。

(5)点燃乙烯,观察火焰。

这个实验装置是简洁的,设计是巧妙的,现象是明显的,操作是方便的,整个过程展示了化学的实验美。

3.2.4形式美

【例4】《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

为了简明地表达反应过程的热量变化,我们把反应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写入化学方程式,即热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明了一个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还表明了一定量物质在反应中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热化学方程式属于化学用语,化学用语蕴含着和谐、简洁之美,是一种以最佳抽象形式表现感性内容,体现了化学的形式美。

3.2.5情境美

【例5】内容:《铁的化合物》

在做“硫酸亚铁与碱的反应”的实验时,教师边演示,也慢慢强调:“盛碱滴管更细长,插入盐液莫慌张,屏气缓滴不摇荡,白色沉淀呈絮状;倘若固执不照办,反应就给(你)颜色看。”

这样看似低调的处理蕴藏着规范实验、仔细观察、一丝不苟的态度,这种认真的情绪势必会感染学生,是教师精心设计的情境美。

3.2.6语言美

【例6】《化学平衡》

教师是这样讲述的:

请同学们体会这首诗的意义:似静绝非静,虽动鼎足定,一朝东风起,周便起兵。

平衡不单单是一种化学思想,更是一种有普遍意义的理念:

营养专家说,平衡就是身体的摄入量与消耗量相等,摄入大于消耗则肥胖,摄入小于消耗则消瘦,平衡了就是体重不再变化了。

《动物世界》说,保护自然界的物种,就是保护生态平衡。

军事专家说,世界的多极化发展是在构建新的平衡体系。

孔子说,“中庸”就是平衡,做人做事要恰如其分,不过分,不偏激。

我们的总书记带着稳重、睿智,用极具亲合力的语气说,平衡就是科学发展观,就是构建和谐的社会。

今天,老师也要说,平衡是一种思想,是一种超越化学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思想,它的灵魂是哲学上的对立统一规律。

这段课堂结语,很好地把科学与人文结合在一起,体现了化学课堂教学中的语言美。

4、构造化学课堂的人文生态化

4.1教材处理的人文生态化

教材处理的人文化,要求在备课环节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时刻牢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师的引导下,挖掘化学教材内容的探索性,让学生在“做”中学,挖掘教材内容的启发性,让学生在“想”中学,挖掘教材内容的开放性,让学生在“乐”中学,探索教材内容的情感教育性,让学生在“感”中学。

例如,尽可能多地把演示实验设计成学生的分组实验,让学生自主探究,相互协作,共同参与,培养兴趣,在实践中增长知识,提高能力。这样做,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从而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中学化学教材内容的人文化和教材处理的人文化,不仅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教给学生科学结论,而且可以教给学生获得结论的科学研究过程以及科学家具备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方法等,教材的活化处理也防止了课堂教学中“照本宣科”现象的产生,还能诱发学生上升到对人生观、价值观的高度来思考化学学习,真正实现新课程下高中化学教育中知识掌握、能力发展、人文素质的并重提高。

4.2教学过程的人文生态化

高中化学人文生态课堂要求教师从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内容的传授、教学形式的采用以及课堂教学的管理等诸方面,都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让课堂始终充满人文关怀,让学生的生命能够自由生长。这种课堂,其理想状态是构成课堂的诸要素彼此和谐,生成最大效能,突出人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的认识、情感、兴趣、动机和潜能。

首先,化学课堂教学语言的人文化在生态课堂的建构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例如,在讲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时,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关系可用一句话概括“既不共戴天,又藕断丝连。”形象地比喻了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既不能大量共存,又有一定关系。某溶液加水稀释时,溶液pH的变化趋势用“君子之交”(学生会自然联想到“淡如水”),就画龙点睛地进行了总结:溶液的pH往7靠近。

其次,要在课堂上传播化学文化要素。如:我国古代化学上的发明创造;现代化学的伟大成就;我国地大物博,有着丰富的化学资源;我国历代化学家的爱国故事,等。这些都会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在教学中只要我们不失时机,化学课堂教学就能在实现知识目标之外渗透情感、品格、社会的人文精神,打造出生态化的人文课堂。

再次,有文采的课堂语言也会使学生感受到人文的沐浴。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巧妙运用双关、借代、反语、比拟等修辞方法,创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对于汽车产生空气污染的讲述:“人们常说,城市最大的污染源是汽车,于是就武断地认为,污染是汽油造成的。其实,对汽油来说,那真是天大的冤枉啊!它哪里知道,在它燃烧的时候,空气中本来和平相处、世世代代相安无事的N2和O2,居然利用这里火花放电的环境,偷偷地生成了NO,与汽油燃烧产生的气体一块被释放出来,既污染了空气,也污染了汽油的声誉。”化学课堂上借用文学语言,会使课堂有灵气、有色彩、有乐趣。下面仿照宋词对白磷性质的总结,学生就兴趣盎然:“我生性豪爽/面白生光/长年累月住水下/历尽沧桑/莫提起/提起来我怒火满腔。”再如,从结构上区分醇与酚这两类物质,下面的处理方式就很受学生喜爱:“桔生淮南为桔,生淮北为枳,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羟基连于苯环为酚,羟基连于链烃基为醇,所以然者何?烃基异也。”

最后,要在课堂上渗透人文化的因素。人文化的渗透可从两方面来着手:一是重视化学情商的培养,二是强化化学素质(主要指化学思维、化学意识)的训练。教学实践表明,中学化学教学中的情感因素明显影响学生学习化学的动机、效率和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这些情感因素的来源和培养主要还是来自于学科本身。同时,化学探究中的挫折可培养学生坚毅勇敢的精神、爱憎分明的态度、严谨求实的作风,有利于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和保持勤奋学习的激情。

4.3教学手段的人文生态化

化学课堂教学的人文生态化要求学生在动态的、开放的、和谐的化学课堂教学环境影响下共同达成化学学习目标,其构成要素是学生、教师和教学媒体。人文生态化的课堂可借助化学学科特色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共同建构健康的人文生态课堂文化。

课堂教学的信息化是中学化学教学发展的必然,适应时代要求的教学实践才能为化学教学带来生机与活力。在传统化学教学中,化学教师往往觉得化学课沉闷有余、生气不足,学生往往觉得化学冷漠乏味、机械刻板,化学课堂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信息化由于其动态性、形象性、多向性、过程性、可重复性等特色,其引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来学习效率的提高,而且有助于学生健康情感的培养,能使学生在接受知识和发展能力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出独立、完满的主体人格。

4.4教学目标的人文生态化

任何一个学科,不仅有着学科本身的知识价值,更有着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德育价值,都包含着许多丰富、生动、具体的德育教育的题材。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比比皆是,适时渗透德育教育是广大化学教师的责任。教学目标的人文生态还有很多,又如生命健康教育、知识产权教育、合理利用资源、环保意识培养等。在这些教育中,作为教师,我们应该重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坚持不懈,应以教材为主,依据学科特色实现学科渗透,有的放矢;要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方法,课内外结合;要坚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

5.浓郁化学活动中的人文氛围

化学活动包括课堂内外的各种学习过程。除课堂教学中的人文渗透外,在课外化学学习的指导中,也有人文的因素存在着。

5.1探究活动的人文引导

比如,文献研究法的实施,教师引导学生围绕已确定的探究主题,在提出相关的问题后,进行文献搜寻、资料查阅,开展讨论。这里要告诉学生:对摘录的文献资料要注明出处,是对别人知识产权的尊重;不同出处的数据由于在测定方法上的不同,可能缺乏可比性,注明了出处,既增强了可信度,又便于核对。

又如,在“化学与资源开发利用”主题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氯碱工业发展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查阅氯碱工业的发展资料,讨论科学技术对促进社会生产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从氯碱工业发展的过程中学习有关化学知识和生产技术,获得科学研究应用于工业生产的方法,体会充分利用资源促进社会发展的价值观念。

再如,模拟化学家发现的实验探究活动,从中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事业的品质和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在这里,特别要注意介绍我国科学家在艰苦的条件下进行科学探究取得成果的先进事迹和他们的爱国情怀、创新精神。如“侯氏制碱法”的原理及其所体现的“绿色化学”思想。

5.2校本课程的开发

教师可以联系各地的矿藏分布、化工生产、传统工艺等开发出适合本地区学生使用的校本教材,如《我们身边的化学》、《趣味化学》、《化学与食品安全》、《化学小实验》等校本课程。这些校本课程的开发对于追踪科学的起源和发展脉络,消除学生对化学的神秘感和畏难心理,建构起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有着无可比拟的作用,也为化学教学的人文化提供了进一步的可能。

5.3化学小课题的研究

结合化学学习内容和学生兴趣、学生个体条件,组织学生确定化学小课题进行研究,并指导学生撰写化学小论文和小型答辩会。引导学生不仅运用化学知识、化学原理分析问题,而且要提出观点,进行必要的论述,不求多,但求新。通过研究,多方面提升学生的科学品质、科学精神、研究意识、创新意识等。

5.4化学评价的人文性

化学评价不能仅看结果,学习态度、学习过程是化学评价的更主要的方面。另外,就算是传统的考试,也要在试卷命制时体现人文性,如:同一道试题的排版尽量不翻页;题目信息以多种方式(如图形、表格、模型、文字、图像)提供;保证试题的科学、严谨、适度(难度、题量);剔除无用的信息,使文字简捷,等。

化学教育是科学教育的一个方面,它与人文教育相得益彰。科学,是立世之基,只有懂得科学、掌握科学,尊重客观规律、顺乎客观规律,才能立于世上。人文,是为人之本,只有重视人文,领悟人文,融入人类社会,尊重人类尊严,才能合乎人的基本规格。在化学学习中融入人文素养,是我们化学教师的责任。

【参考文献】

[1]范汝广.《课堂教学中的特色化学语言》.《化学教学》,2012年4月

[2]程国清.《浅谈化学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教育》.《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1年第5期

化学与人类课程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人与环境;研讨式教学;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3-0140-02

一、人与环境的关系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对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手段日益发达,规模空前扩大,这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是不适当的开发利用却使自然环境遭到了巨大的破坏,导致了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正确的认识人与环境的关系,才能更好的保护环境,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由美国海洋生物学家雷切尔・卡逊编写的著作――《寂静的春天》,以小说的形式预言农药对人类环境的危害。在书中,蕾切尔详尽细致地讲述了以DDT为代表的杀虫剂的广泛使用,给环境所造成的巨大的、难以逆转的危害,并向人类提出警示,使人们明白自然的平衡是人类生存的主要力量。这本书强烈震撼了广大社会民众,呼吁人们要重新端正对自然的态度,重新认识人与环境的关系,思考人类社会的发展道路问题。

人和环境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首先环境是人类生存的条件,也是人类发展的根基。人类为了生存,必须从环境中吸取营养物质,并将其活动产物排放到环境中,同时环境要具有容纳并消除活动产物的能力,因此人类离开特定的环境则无法生存和发展。人类生产生活排放出的废气、废水、废物,输送到环境中,造成环境污染、土地沙化、生态破坏和资源枯竭,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和生存,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和条件。[1]因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人和环境的辩证关系,尊重客观规律,努力寻求和解决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兼顾到环境利益,以求得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人与环境》课程的重要性

当前,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在“十一五”期间,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各地区各部门都要把保护环境作为一项重大任务抓紧抓好,采取严格有力的措施,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切实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2]。随着对环境问题的重视,许多高等院校陆续开设了环境及其相关专业,涉及水资源处理与供给、排水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与处置、噪声控制工程、环境影响评估等,帮助学生从专业技术层面了解和认识环境问题。对于环境专业的学生而言,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能够较为全面的了解和认识环境问题;对于非环境专业的学生,缺乏专业的途径来认识当下的环境问题。作为一门选修课程,《人与环境》课程的设置不仅面向环境专业学生,更是以非环境专业学生为授课对象,从本专业的角度,向他们普及环境方面的相关知识,介绍当前热点环境问题的由来、发展现状、相关的政策措施以及对于未来发展方向的预测等,有助于他们更加深入的认识环境问题。然而,由于这部分学生并没有专业基础知识,如何能够将其自身的专业知识与课程联系起来,保证教学的效果和质量,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在近三年的教学中,我们对《人与环境》课程的教学活动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

三、《人与环境》课程的教学探究

1.优选教学内容。由于客观环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人类特有的改造和利用环境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和环境呈现着极其复杂的关系。《人与环境》这门课程重点探讨人与环境间和谐共存,共同发展的问题,除了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点的掌握之外,更应该重视对当下热点环境问题的关注。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淡水资源危机、全球变暖与温室效应、固体废弃物处理、电磁辐射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气候变化与温室效应、海洋污染、臭氧层空洞、土壤荒漠化、化学污染等成为目前较为严重的威胁人类生存的问题。本课程的内容基于以上热点问题,展开教学,向学生全面介绍相关问题的现状、形成原因、目前的应对措施以及我国乃至全世界对该问题的长远计划,使得学生更加具体、形象地认识人与环境的关系,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2.重视教育相长。作为一门选修课,选修《人与环境》课程的学生来自同专业。近三年来,选修本课程的学生来自医学、土木建筑学、统计学、会计学、护理专业等不同专业,这些学生本身并不具备环境方面的相关知识体系,如何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特点,将教与学有机联系起来,并且互为补充,实现教育相长是我们教师要考虑的问题。考虑到这门课程涉及内容广泛性,并且课时有限,我们认为构建一个开放的、研讨式的课程体系更能够使学生充分融入课堂,更好的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的发挥有利于知识点的理解和贯通。开课时,在简单介绍当前环境方面的热点问题后,由学生自由选择感兴趣的方向,进行统计后,在后续的课堂上按照选定的内容做专题介绍。同时为进一步增加课堂互动性,可安排学生自助选题,在课后查阅文献,制作幻灯片,并进行讲解,其他同学可以围绕这一主题深入提问和探究。每个专题由2~3名学生介绍其查阅的相关进展,每次上课用1/4多的时间,用于学生PPT讲演。一方面在PPT制作过程中,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发现疑问,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在讲解和提问的过程中,也锻炼了其口头表达和快速反应能力,为日后的论文答辩乃至工作应聘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两年多的探究,这种人人参加的课程建设和授课方法,已得到学生的遍及认可和喜欢,并且环绕课程主题进行深入的交流,拓宽了课程内容,起到十分积极而正面的效果。

3.改进考核方法。目前教学考核方式主要是试卷考试,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但是单纯知识点的考核并不能满足《人与环境》课程设置的目的。《人与环境》课程更是要考察学生对人与环境关系的认识,并且结合对学生科学论文写作素质的要求,因此在考试的过程中,减轻常识点的考核比重,用综述性论文取而代之。比如要求学生以与环境保护相关的内容为论题,查阅文献资料,阐述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目前的现状、解决的办法,尤其要求学生充分结合自己的学科特点,提出专业性的建议和意见。课程论文形式参照《环境科学与工程》论文的要求,包括题目、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等部分。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的机会,能够有效的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通过对问题的描述、发展现状和解决办法的概括和凝练,极大的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语言组织等能力,为他们终生学习和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4.授课内容的多元化。鉴于人与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并且环境问题是多方面交叉作用的结果,因此要理解和解决环境问题必然需要多学科交融。目前许多高等院校都设有环境及其相关专业,且师资力量充足,引入的相关老师研究方向涉及生态学、生物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毒理学、安全工程等多个学科,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不同,设置各个专题,由一位老师牵头,各个老师根据自己从事的研究方向选择专题进行授课,学生不仅可以掌握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更能够了解和熟悉各个专业最新的研究内容和前沿动态,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并为其将来的职业选择提供多元化思路。

5.调查与专题探究相互合作。课堂讲解、专题论述等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在知识水平层面加深对人与环境关系的了解,如果能够使学生亲身体会到人与环境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则能够极大的激发他们对环境类专业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安排课后环境保护调查项目,比如以校园及周边区域为调查对象,调研相关的污染状况,了解污染来源,对周边动植物环境的影响,并对此状况提出自己的建议或意见;通过造访周边的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等污染处理终端,与相关工作人员交流,切身了解城市垃圾的现状、处理方式以及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或是选择与日常生活相关的选题,如校园试验废水、教学楼粉笔粉尘、食堂里的一次性塑料袋、宿舍里的废物和废水等,调查这些垃圾产生的原因、相应的处理方式以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等。通过实地调查活动,一方面能够拓宽课堂教学内容、添补实习教育的空白,另一方面能够有效的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程中来。调查过程中,学生通过对实地考察,培养其敏锐的观察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调研,分工协作,有助于其团队合作能力发发展;同时还需要与相关的工作人员或是其他同学、老师交流,可以锻炼其沟通的能力。这一系列的体验,不仅使学生体会环境与自身密不可分的关系,将环境保护的理念深入心中,更是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其将来步入社会、参加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结束语

在《人与环境》专题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总结与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不断的进行探索,逐步形成了开放式的教学体系,真正发挥学生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有限的教学资源和时间得到充分的利用。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切身认识到人与环境密不可分的关系,并在实际行动中以身作则贯彻环保理念,同时通过课堂讲演以及课程论文的训练,显著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科研素养。

参考文献:

[1]钱易,唐孝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上一篇:高工论文范文 下一篇:化学与人类生活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