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博士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8 14:03:06

化学博士论文

化学博士论文范文第1篇

研究缘起

任何学科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积累数量庞杂的学术成果。这些成果在研究主题、研究方法、研究结论等方面的价值都值得探究。为此,整理学术发展脉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既有学术史方面的价值,又可以对当前的研究提供借鉴。走过三十年历程的我国广告学正处于这一阶段。部分学者已经从新闻传播类、广告类期刊上的学术文章以及硕士论文入手,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梳理了国内广告学术研究的发展轨迹。归纳起来,这些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两类:

(一)梳理广告学术发展轨迹以定量研究手法进行历时分析,描绘广告学术研究文章在数量与分布、研究主题、论文著者、原载刊物及其他方面所体现出的特点,并对中国广告学术研究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加以阐释,揭示出我国广告事业的阶段性发展历程。例如,何佳讯、王智颖分析了《中国广告学研究20年主题分布与阶段演进》[1];姚曦、李名亮选取了1979-2002年《全国报刊索引》收录的共计2375篇广告学文献,统计了广告学论文的发表时间、著者、研究方法、研究取向、研究主题及刊载情况,对中国大陆广告学论文研究现状做了详细的评析[2];于静对广告学期刊论文的数量及主题分布、著者及机构、期刊类别及核心期刊进行了定量分析[3];郑欢在分类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广告三大学术期刊在2008年所发表的学术研究文章的研究方法[4]。

(二)对广告学术研究的反思和规范李彪通过对1995-2007年我国四种主要新闻传播学术期刊的考察,发现大量的文章采用定性研究方法为主,尤其是思辨论证法,而定量方法很少运用[5];丁俊杰等对1979-2008年我国五种主要新闻传播学术期刊的梳理,指出广告学术论文研究方法简单陈旧、论证深度不强、缺乏实质性理论突破等问题[6];杨柳基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新闻与传播》的统计和分析,认为我国广告业存在“重术轻学”、研究领域不平衡、广告专业学术期刊缺失等问题[7]。此外,彭子玄基于对1998到2006年九年间美国《广告杂志》杂志的内容分析,从研究主题的变化预测了西方广告理论研究的发展[8];郑欢等基于传播类博士论文选题的实证研究,对传播学“5W”领域的研究进行了评述[9]。可是,目前关于广告学博士论文的研究仍是空白。在正常的学术环境下,博士论文的研究主题、方法和结论应代表本学科发展的前沿和最高水平。

研究思路

本研究试图以历年的广告学博士论文为对象,从研究主题分布、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参考文献的专业性、学科之间的交融性等方面进行分析。本文所提到的广告学博士论文,包括研究者所能搜集到的不同学科以广告为研究对象的论文。

(一)研究样本的收集与整理在CNKI网站的博士论文库和国家图书馆学位论文馆藏电子目录中,共发现题目或关键词中带有“广告”的博士论文(以下简称为广告学博士论文)共71篇,发表时间为1996年至2009年。研究者分别对论文的研究主题、学科、研究方法、参考文献、学校、专业、论文题目、年份进行编排和列表。

(二)研究内容广告学博士论文的数量变化及在不同学科的分布、研究主题的分布及不同学科的比较、研究方法的整体分布及不同学科的异同、参考文献的来源及构成等四个方面。

研究结果分析

(一)广告学博士论文的数量变化及学科分布

本研究共涉及71篇广告学博士论文,时间跨度为1995年至2009年。第一篇广告学博士于1995年,是复旦大学新闻学博士撰写的《中国报纸广告史论》。但1995年-2002年每年的广告学博士论文数量寥寥无几,一直在1篇到3篇间徘徊。从2003年开始论文数量开始攀升,虽然在2004年数据回落至3篇,但从2005年到2007年一直保持着比较稳健的增长势头,并在2007年到达了15篇的顶峰,论文数量在2008年又跌落到3篇。在2009年,广告学博士论文的数量重新上升至6篇(见图1)。表1各一级学科撰写的广告学博士论文数量表(单位:篇)一级学科数量一级学科数量一级学科数量一级学科数量新闻学与传播学17外国语言文学6控制科学与工程2地理学1管理科学与工程10心理学6艺术学2法学1中国语言文学8历史学3应用经济学2农业经济管理1工商管理6社会学3理论经济学2哲学1历史学、社会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艺术学、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地理学、法学、农业经济管理、哲学等(见表1)。从学科分布来说,这些论文来自16个国家一级学科,30个不同的专业。其中,来自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广告学博士论文数量最多,共计17篇。其他学科包括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心理学、历史学、社会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艺术学、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地理学、法学、农业经济管理、哲学等(见表1)。

(二)广告学博士论文的研究主题分析

1.广告学博士论文研究主题分布本研究将博士论文的研究主题共分为6大类,分别是广告理论(广告传播理论、广告经济理论、广告语言)、广告经营实践(新媒体广告、广告策略、广告效果、广告投放、广告投入策略、广告经营管理、受众研究)、广告社会影响(广告与社会、广告与文化、广告批评)、广告史、广告监管、广告总论(广告产业和广告市场)。分类统计发现,研究主题为经营实践类博士论文最多,为28篇;广告社会影响类论文次之,为22篇;广告理论类论文位列第三,共12篇。以下依次为广告总论、广告史和广告监管类(见图2)。进一步分析发现,2002年之前(包括2002年),广告学博士论文集中在广告理论和经营实践领域中有限的细分类别,每个类别中也仅有一两篇。2002年以后,广告学博士论文数量迅速增长,研究主题也更为宽泛。除去在“广告经济理论”、“广告投入策略”和“广告市场总论”,广告学博士论文对其余14个细分类别均有涉及。其中,“广告社会影响”中三个细分类别的论文增长数量都在4篇以上,一跃成为最受关注的研究主题。此外,研究新媒体广告经营实践的论文达到7篇,与广告策略研究的论文数量持平。广告总论、广告史和广告监管类博士论文数量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国广告业发展中重术轻学、重实践经验而轻理论研究的问题。

2.来自不同学科的博士论文研究主题比较新闻与传播学科的博士论文除了广告监管这一研究主题未涉猎之外,其他五类主题都有研究成果呈现。但选题主要集中在“广告的社会影响”(7篇),广告基础理论研究文章仅有3篇,广告传播客体(受众)的研究缺失。来自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博士论文主要集中于新媒体广告的投放及设计、广告策略中企业的广告决策问题和广告效果的影响因素三个方面;心理学科的博士论文注重广告受众的研究,通过研究广告受众的信息处理方式找到广告认知的规律、影响广告效果的因素;应用经济学和理论经济学科的博士论文主要对广告学总论进行了探讨,例如《广告市场研究》、《中国广告产业发展研究——一个关于广告的经济分析框架》;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社会学、艺术学、哲学等学科的博士论文主要运用文本分析法对报纸或电视广告进行分析,通过广告中的各种元素映射出社会变迁或居民的意识形态;外国语言文学的博士论文主要是利用语言学理论对广告语篇进行分析,以找出其中的特征;社会学的博士论文中,有两篇通过对广告的内容分析解读社会的变迁,另一篇则运用社会学理论阐释了青少年广告态度的影响因素;艺术学的博士论文中,一篇是《基于先进信息技术的数字交互广告设计理论研究》,从设计艺术学的角度探讨数字交互广告的设计准则,另一篇通过对广告视觉语言的研究,梳理西方价值理性视野中的广告文化批判观点并总结中国近20年来广告文化研究;法学的一篇博士论文对广告监管进行了研究。此外,地理学和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论文分别从这两个专业领域对户外广告投放和农产品广告市场的广告投放及受众研究做出了分析;哲学学科的论文则对广告道德进行了研究。#p#分页标题#e#

(三)广告学博士论文研究方法分析

1.广告学博士论文研究方法整体分布一篇论文的研究结果是否具有可信性,其关键指标就是研究方法是否科学。作者在郑欢等对传播类博士论文研究方法的分类基础上,进行了一些补充和修改,具体分为统计分析法、实验法、理论演绎法、理论建模法、案例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规范分析法、内容分析法、二手资料法等类别。鉴于大部分广告博士论文使用了不止一种研究方法,研究者对论文中使用的研究方法都进行了统计,因此,论文篇数之和会大于总体论文数量。由图3可见,理论演绎方法在博士论文中运用较为普遍,其次是统计分析法,理论建模方法居第三位。内容分析法、实验法、案例研究法和二手资料法所占比例相近,都在17%左右。规范分析法运用较少,仅为4%。

2.不同学科的博士论文研究方法比较通过学科之间的比较发现,作为广告学所隶属的新闻学与传播学科的博士论文,运用的研究方法有理论演绎法、统计分析法、内容分析法、实验法、比较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等。但是,除了理论演绎法,其余研究方法很少被单独使用。在该学科的15篇广告学博士论文中,有7篇论文只运用了理论演绎法,即在某些理论或者研究范式的指导下,运用思辨的方法得出结论,如《广告伦理研究》、《广告文化批判研究》。另有6篇论文运用了统计分析和其他研究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还有2篇论文运用了简单的理论建模和内容分析方法。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对广告学的研究论文多使用理论建模的研究方法。例如,《最优广告投入策略的研究》运用了两类建模方法,《基于公众利益的广告监管模型及其策略研究》运用了文献研究、理论研究、数学建模研究、案例研究,并结合了定量与定性分析方法。心理学科的论文多使用实验法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例如,《受众卷入的作用机制及其与广告诉求方式的匹配》是所收录的广告学博士论文中唯一将眼动技术引入到实验中的论文。但是,有的论文实验的被试量过少,如《网络旗帜广告的认知效果研究》有效被试量为30人,无法代表中国整体网民状况。中国语言文学与外国语言文学在对研究方法的选择上,多运用理论演绎法或理论演绎、内容分析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即使运用了统计分析,也多为简单描述统计,基本不涉及回归分析、方差分析等统计研究方法。

3.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论文研究方法分析统计分析法、实验法和理论建模等方法已经应用到广告类博士论文中,表明广告学博士论文研究方法开始趋于多样化。完整的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眼动技术、加工分离程序、节目分析器的运用,明显的提升了研究过程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与此同时,从整体上来说,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论文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为:

(1)运用理论演绎的方法进行研究的论文数量较多(7篇),占该学科论文总量(15篇)的将近一半以上。仅仅应用理论演绎法,而不纳入统计调查分析对理论进行验证,会使研究成果的说服力明显降低。

(2)部分论文的研究方法过于简单,专业性不强。例如,某论文在比较两个国家大学生的电视广告心理效应时,仅选择155人样本进行实验,在分析时也仅用了方差分析一种统计方法。有的论文开篇介绍称其研究方法为“质化与量化相结合,运用文化研究中的文本分析和社会学研究中的统计分析和图片分析法,在内容分析基础上用文化学、社会学、传播学、符号学、美学理论深入剖析电视广告审美特性”,而实际上运用的统计分析只是简单描述性统计分析,所提到的“内容分析”既没有对抽样方法与步骤进行详细描述,也未对研究文本进行严格编码和统计分析。

(四)论文参考文献构成分析

参考文献是科研工作的起点,也是综合评价学术论文的规范性、创新性的一个重要指标途径。具体来说,来自权威学术期刊的论文在参考文献中所占的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作者对本学科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的把握程度。鉴于欧美等国的广告研究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外文参考文献的比例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对国际学术前沿的关注程度。为了细致透彻的分析,笔者将总体参考文献划分为“外文学术文献”、“译著文献”、“非译著中文文献”和“其他文献”。外文学术文献包括SSCI期刊中的文章、其他专业期刊、硕博论文、会议论文、书籍等;译著文献包括国内学者翻译的外文书籍和论文;非译著中文学术文献包括CSSCI期刊中的文章、其他专业期刊的论文、硕博论文、会议论文、书籍等;其他文献包括报纸、网络文章等。本文共研究了71篇广告学博士论文,但只研究了其中68篇博士论文的参考文献。原因在于,《俄语电视广告语篇研究》和《蒙古国与中国大学生的电视广告的心理效应的比较》两篇博士论文的参考文献中包括俄语和蒙古语文献,我们无法判断这些文献是否来自于专业学术期刊。另外,《中国报纸广告史论》写于1995年,文中没有给出参由图4可以看出,广告学博士论文的参考文献主要以非译著中文文献为主,外文学术文献为辅,占第三位的是译著文献。

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广告学博士论文的参考文献中,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中文书籍(26%)、外文学术论文(19%)和外文书籍(14%)。而中文学术论文和外文行业期刊所占的比例甚少,均未超过10%。这一分布比例显示,广告学博士论文的参考文献仍然以中文书籍(而非学术)论文为主,且其比重远远超过后两者。但其对外文论文和外文书籍的重视程度也值得肯定。笔者在对外文论文、外文期刊、中文期刊这三类文献研究时,进一步将其细分为广告类和其它类文献。从图5即可看出,尽管广告学博士论文中参考的外文论文和著作较多,但所借鉴的广告学专业论文和行业期刊文章中文献的比例均不到20%,同样情况也出现在对中文行业期刊的借鉴中。更值得关注的是,在71篇博士论文中,有11篇论文没有引用外国文献,分属于新闻学与传播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艺术学、哲学。这些论文都是2003年后撰写的,其中一篇是2009年完成的。此外,有19篇博士论文未参考外文学术期刊论文,11篇博士论文未参考外文书籍,20篇博士论文未参考中文学术论文,2篇论文未参考中文书籍。

结论

(一)撰写广告学博士论文的专业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共有30个专业的学生撰写了与广告相关的博士论文,充分体现了广告学跨学科的复杂特征。尤其是来自新闻传播学科之外的博士论文为广告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思路及方法。但是,部分跨学科的博士论文仍停留在运用本学科的理论对广告实践进行解释分析层面,鲜有探寻广告运作规律、创新广告研究方法、提出崭新框架的佳作。#p#分页标题#e#

(二)广告学博士论文的研究方法渐趋科学化在广告学博士论文中,除了理论演绎法之外,统计分析、理论建模、内容分析和实验法的使用也占很大的比例。相比于广告期刊、杂志上的论文,广告学博士论文研究方法的规范性较强。但是,来自不同学科的博士论文常常拘囿于本学科常用的方法,能同时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并且应用层次较精深的博士论文极少。同时,大部分广告学博士论文仍采用理论演绎法。部分论文虽然运用了统计分析法或内容分析法,仍存在科学性、严谨性不足等问题。

(三)广告学博士论文的研究基础尚不够扎实参考文献,反映了研究者对本研究领域的历史、现状、趋势的把握程度。对参考文献的搜集和整理力度不足,无疑会影响论文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指导性。本研究发现,广告学博士论文参考文献所涵盖的外文文献和专业学术论文所占比例还没有达到半数,部分博士论文甚至没有来自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的文献。这种情况在新闻学与传播学科的博士论文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四)来自新闻学与传播学科的博士论文对广告学基础理论关注不足传播学专业广告学方向的博士论文研究对象多以传播学为主,对广告学科应用实践和理论基础建设帮助不大;广告学专业的博士论文对广告学科的贡献明显强于前者,但其关注点多集中在广告学热点问题,如新媒体广告的经营以及对受众的影响上,而对广告学基础理论的研究缺失。张金海教授曾指出,“长期以来,广告学研究深陷‘学不精’、‘术不深’的尴尬之中”[10]。由此可见,三十年来,广告学博士论文从无到有、数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但在关注主题、研究方法、参考文献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本研究不足之处

化学博士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科学计量学;体育科学;博士学位论文;共词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知识图谱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10)12-0118-08

Tracks of development of sports science researches in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knowledge spectrum

――A visualized analysis based on the network of common key words in doctoral sports science

theses published between 1991 and 2009

WANG Qi1,2,XU Cheng-li3

(1.Sports Science Institute,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Tianjin 300387,China;

2.Sports Science Institute,Fujian Normal University,Fuzhou 350007,China;

3.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Wuhan 430079,China)

Abstract: Doctoral sports science theses can reflect the condition and performance of high level academic researches in the sports science area within a certain period. Key words are an important constituent part of academic theses and the reflection of literature research areas and contents. By applying methods such as word frequency analysis, common word analysis and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and by means of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software and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software, the authors analyzed 1,952 key words in 546 doctoral sports science theses published in China between 1991 and 2009, sorted out the cours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development of sports science researches in China, and finally predicted the future of development of sports science researches in China in such 4 aspects as boosting sports science research performance based on sports practice, realizing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various disciplinary researches, forming a comprehensive community to enhance the overall strength of sports science researches, and moderately opening and strengthening transdisciplinary fusion.

Key words: scientific metrology;sport science;doctoral thesis;common word analysis;social network analysis;knowledge spectrum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迅速发展和体育运动的不断普及,体育科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科学,在提高竞技运动水平、丰富人民文化生活、增强人民体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体育科学的发展及其社会效应的实现与我国体育科学教育的发展,尤其是研究生科学教育的发展息息相关。研究生教育肩负着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创造型人才的重任,将成为我国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和未来夺取世界知识经济制高点的重要支撑力量[2]3。

博士学位是我国学位制度中级别最高的学位,体育学博士教育担当着培养高质量体育科技人才的重任,是体育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与推动力。1985年,我国批准设立了首批体育学博士学位授权单位,截至2008年底,我国先后有19所高等院校获得并设有26个2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根据黄汉升[3]4的统计,从1991~2008年,我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培养规模不断扩大,招生人数从1991年的2人发展到2008年的244人,年均增幅为43.8%;在读博士研究生人数从1991年的6人发展到2008年的748人,年均增幅为35.0%;毕业博士生人数从1991年的1人发展到2008年的199人,年均增幅54.8%,其中,授予博士学位人数从1991年的1人发展到2008年的182人。2009年,我国授予博士学位人数已达到190人[3]4。

大多数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都与当前体育科学研究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密切相关,有的甚至是某一重大体育科研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体育科学的发展现状与态势,对整个学科水平的提高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体育学博士学位论文能够反映一个时期体育科学领域较高层次的学术研究现状与水平[3]4。在一篇学位论文中,关键词是学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往往只是2~5个词,在论文中所占篇幅最少,但却是论文的精髓。人们不仅可以利用关键词检索到文献,还可以通过关键词了解到文献涉及的领域和内容[4]。因此,本文拟通过对我国1991~2009年间体育学所有博士学位论文关键词的分析,回顾和总结近20年体育科学研究的发展历程及特征,以期为我国体育科学研究和博士生教育的发展提供科学的参考。

1研究对象、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体育学博士学位论文关键词之间的连接网络为研究对象,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两个数据库:其一,中国知网“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该数据库较为完整地收录了2000~2009年的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其二,中国国家图书馆学位论文收藏中心(该收藏中心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指定的全国惟一负责全面收藏和整理我国学位论文的专门机构)的博士论文数据库,该数据库收录了体育科学领域从1991~2009的绝大多数博士学位论文。上述两个数据库中采用复合检索,时间段选择1991~2009年,将专业、研究领域、题名以及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所有与“体育”相关的博士学位论文全部检索出来,然后进行去噪。共获得体育学博士学位论文546篇,1 952个关键词。(由于体育科学的跨学科性质,共有28位非体育专业的博士生选择了与体育科学相关的选题,还有5位体育学者跨学科攻读博士学位,这33篇论文虽不属于体育学一级学科,但选题也涉及体育,因此纳入本文的研究对象)。

本研究主要采用词频分析、共词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等研究方法。词频分析法利用能够揭示或表达文献核心内容的关键词在某一研究领域文献中出现的频次高低来确定该领域研究热点和发展动向。共词分析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关键词之间的连接强度的分析,可以显示关键词之间的亲疏关系,揭示关键词所代表研究内容的结构。与单纯的主题词的统计排序进而分析研究热点的词频分析相比,共词分析不仅能寻求高频出现的词,更注重这些词之间的联系[5],从而更好地反映知识之间的关系。社会网络分析作为近20年来才兴起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已被成功运用到科学计量学研究当中。社会网络分析是对社会关系结构及其属性加以分析的一套理论和方法[6]。社会网络中的行动者、群体和关系等要素以及体现社会网络特征的规模、密度和中心度等主要指标同样适用于科学知识网络。科学知识图谱是以科学知识为对象,显示科学知识的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的一种图形,它能直观显示知识元或知识群之间网络、结构、互动、交叉、演化或衍生等诸多复杂的关系[7]。基于此,本研究采用国际上广泛使用的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和绘图软件Netdraw绘制科学知识图谱。

对检索到的1 952个关键词的初步观察后发现,博士学位论文注重追求创新,学位论文研究的内容重复性低,关键词的内容差异明显;我国体育科学研究者在关键词的标注上也存在一定的随意性,使得85%的关键词只出现1次,关键词共现的概率较低。为了解体育科学研究的发展路径,将1991~2009年近20年的时间平均划分成5个时间段,分别取5个阶段中共现超过1次的关键词绘制共词网络知识图谱。此外,为获得体育学博士论文重点研究领域的全景图,利用20年间频次和共现频次超过两次的关键词绘制共词网络知识图谱。

220年体育学博士学位论文关键词共词网络的可视化分析

在关键词共词网络图谱中,每一个节点代表一个关键词,节点的大小代表其中心性的大小,中心性是测量一个点在多大程度上位于图中其他点的中心和重要位置[8]。节点越大,控制网络其他节点的能力就越大,从而该节点在网络中占有的地位就越重要,节点之间的连线代表两个关键词之间的关系,连线的粗细代表关键词之间联系紧密程度。

2.11991~1995年体育学博士论文关键词共词网络图谱

图1清晰地显示,在1991~1995年期间,关键词的数量非常有限,这反映了该时期我国体育学博士教育刚刚起步,博士招生人数和毕业人数少的现实。根据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的2级学科分类,可以看到这些关键词构成了3个清晰的2级学科知识群:运动人体科学知识群、体育人文社会学知识群和体育教育训练学知识群。

1991~1995年关键词网络规模较小,表现为包含的关键词数量较少;每个关键词之间的连线较细,说明他们之间的联系程度不紧密,从而使整个网络的密度较低;从网络的中心性来分析,所有关键词的中心性都为0,表明这一时期学者们的研究内容比较分散,没有形成较为集中的方向。关键词子网络的内容分析结果表明,该时期的体育科学研究以单一学科研究为主,较少使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体育问题。

2.21996~1999年体育学博士论文关键词共词网络图谱

在1994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总理提出了“硕士生、博士生培养基本立足于国内”的战略目标,进一步推动了我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快速发展[2]4。1996年底,我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学科专业不断拓展,由原来的3个学科专业发展到运动生理学、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运动训练学、体育理论、运动生物力学、武术教育理论与方法、运动生物化学等7个学科专业;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了《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设置体育学1级学科,2级学科从11个学科专业压缩成4个学科专业,即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在4个2级学科下设置若干个研究方向。体育学博士生的招生人数和获得博士学位的人数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同时,随着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奥运争光计划》的提出与推行,以体育学为主攻方向的硕士点、博士点日益增多,基本涵盖了体育科学领域的各个学科专业[3]4。中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教育进入了一个大发展时期。1996~1999年期间关键词网络节点的规模也映射出博士学位论文数量的增加。图谱的结构显示,体育学博士论文的4个2级学科都形成了独自的知识群,“肥胖”、“骨骼肌”、“大鼠”、“有氧运动”、“运动训练”、“运动”等6个关键词的中心性最高,是整个关键词网络的核心词,而“肥胖”、“骨骼肌”、“大鼠”等3个关键词的重要程度又远远高于其他3个关键词,反映出运动人体科学是该时期学者们重点关注的学科,肥胖问题则是体育科学的研究热点。另外,通过对与核心词相连关键词的内容分析,发现体育学者开始注重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体育领域的一些关键问题。仅以“运动训练”关键词为例,在1991~1995年期间的关键词共词网络中,与“运动训练”相连的关键词只有“力量素质训练”和“整体动作力量素质”,而在1996~2000年的共词网络中,与“运动训练”相连的关键词则既有生理学领域的“心脏结构”、“心脏功能”和“心钠素”等,也有属于系统论领域的“自组织”等,还有属于人文社会学学科的“价值”等。

2.32000~2004年体育学博士论文关键词共词网络图谱

进入新世纪,随着社会对高层次人才需求的迅速增长和研究生教育社会需求的日益增强,国家调整了研究生招生政策,研究生规模迅速扩大。经过1997年《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的调整,我国体育学学科建设进一步加强,学科体系进一步完善,体育学博士研究生教育也进入快速发展时期。2009年,黄汉升[3]对1991~2009年体育学授予博士学位的数量做了统计,从其统计可知,获得博士学位的人数在2000年出现明显的增长拐点,新世纪初的关键词共词图谱的密度也印证了上述统计结果。关键词共词网络图谱的规模迅速增大,除反映论文数量的增长外,还反映了4个2级学科研究内容更为丰富,尤其是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大辐增加。

整个关键词共词网络形成了两个重要的知识网络,其中,中心性最高的“低氧”、“运动”、“基因表达”、“细胞凋亡”、“训练”、“运动负荷”、“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大鼠”、“线粒体”等关键词形成了最大的知识网络,这个知识群代表了此时期体育科学研究的核心领域。在这些核心关键词中,除“训练”外,其余的关键词均属于运动人体科学领域,可见,运动人体科学仍然是该时期体育科学研究的重点学科。通过代表中心性的节点来看,“低氧”、“基因表达”和“细胞凋亡”的重要程度尤为突出,与前一阶段的核心关键词相比,这一时期的关键词反映出体育科学研究不断细化。研究还发现,在核心知识群中,关键词“训练”的中心性与前两个时期相比明显提高,另外,“训练”在网络中的位置发生改变,它在前两个时期一直处于体育教育训练学知识群,而在2000~2004年,它与运动人体科学领域的核心关键词联系非常紧密,这些现象说明运动训练日益被学者们重视,其科学化程度明显提升,运动人体科学为运动训练科学化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

此外,还形成了另一个较大的知识网络,中心性较高的关键词有:“中国”、“竞技体育”、“大学生竞技体育”、“职业化”、“可持续发展”和“战略”等,这表明学者们开始围绕我国竞技体育本身发展存在的问题展开探讨,如竞技体育职业化问题、学生运动员问题、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问题。学者们研究的这些问题与我国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的竞技体育职业化发展的大趋势及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的大环境是密不可分的。

新世纪以来,体育科学的跨学科特征不断显现,根据对体育学博士学位论文授予单位及作者专业背景的初步统计,2000年至今,共有24篇与体育科学相关的博士学位论文由非体育专业的博士生完成,整体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与此同时,体育科学领域攻读其他专业博士并获得学位的学者也开始增多,学科之间的良性互动促进了体育科学与其他学科的知识交叉、渗透与融合,进一步丰富了体育科学的知识结构。

2.42005~2009年体育学博士论文关键词共词网络图谱

2005年至今,我国体育学博士生教育继续实现快速发展,体育学的硕士点、博士点日益增多,招生人数、在读人数以及毕业人数都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图谱4显示,体育学的4个2级学科的研究内容不断丰富和完善,特别是民族传统体育学的研究内容较前3个时期丰富和深入得多。2005~2009年间,中心性较高的关键词形成两个较大的核心知识网络。在最大的核心知识网络中,中心性最高的几个关键词不再完全以运动人体科学领域的关键词为主,“中国”、“训练”、“大学生”、“运动员”、“青少年”、“体育课程”、“文化”、“市场”、“改革”等关键词占据了较为重要的地位。同时,由“奥运会”、“休闲体育”等两个中心性较高的关键词形成了另一个核心知识网络。这些关键词的学科归属反映出2005年以来我国的体育科学研究逐渐打破了以运动人体科学单一学科研究为主的局面,出现各个学科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召开使得奥运会成为学者们关心的热点课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大众体育、休闲体育得到迅速发展,并受到体育学者的关注。虽然运动人体科学的核心关键词数量在减少,但运动人体科学研究的微观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在运动人体科学知识网络中,有相当一部分关键词与运动训练和肥胖相关,体育科学在竞技体育和大众健康两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51991~2009年体育学博士论文高频关键词共词网络图谱

为使图谱结构更加清晰和更能说明体育科学研究的重点,利用1991~2009年频次和共现频次超过两次的86个关键词进行共词分析和知识图谱绘制,获得体育学博士论文重点研究领域的全景图。通过频率和共现频次都超过2次的关键词所形成的共词网络图谱5,可以清晰地梳理出体育科学研究的热点主题以及主题内部的知识结构。在过去20年中,我国体育学博士学位论文关键词主要构成了3个知识群,分别代表了体育学的3个二级学科:运动人体科学、体育人文社会学和体育教育训练学,这3个学科是我国体育科学研究的重心。作为体育科学4个二级学科中的民族传统体育,其高频词极少,尚未形成知识网络,这反映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相对薄弱。

在体育学博士论文重点研究领域的全景图中还存在3个核心知识网络,这3个核心知识网络主要由12个频次和中心性均最高的关键词构成,分别为:中国、运动、可持续发展、竞技体育、训练、骨骼肌、大鼠、低氧、体质、离心运动、体育锻炼、体能。它们代表了1991~2009年体育科学研究的重中之重。从12个高频词和高中心性词的分布来看,运动人体科学词汇所占比例最大,并形成了两个核心知识网络。体育教育训练学和运动人体科学这两个学科联系紧密,“训练”是关键节点,它扮演了两个学科中介桥梁的角色,说明我国运动训练不断走向科学化以及人体运动科学研究成果为竞技体育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持。在运动人体科学知识群中,另有一个由“运动”和“大鼠”两个关键词形成的核心知识网络,通过这两个词以及与之相连的其他关键词的分析,可以看出动物实验仍是运动人体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体育人文社会学知识群和运动人体科学知识群之间距离较远,没有产生联系,这与两个学科有各自不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式有关。体育人文社会学知识群中形成了核心知识网络,这个网络包括两个热点主题,即中国竞技体育发展和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

除了3个核心知识网络,还有一些小的知识网络分布在3个学科知识群中,主要涉及到了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生物力学、体育社会学、体育传播学、体育管理学、体育教育学、运动训练学等学科。

3知识图谱视野下我国体育科学研究的演进路径

进入新世纪以来,科学知识图谱与知识可视化得到迅速的发展,已成为科学计量学的主流研究领域。在此背景下,通过运用新兴的科学计量学方法和可视化的知识图谱,将我国体育学博士学位论文关键词绘制成可视化的“知识地图”。体育学博士学位论文关键词共词网络图谱的演变,映射出我国体育科学研究20年的发展路径。

我国体育学博士生教育从无到有,规模不断扩大,走过了快速发展的20年历程,构建起了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4个2级学科体系。

体育科学的研究内容不断丰富和完善,涵盖了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等4个2级学科,运动人体科学始终是体育学者关注的核心学科之一。体育教育训练学起步较早,逐渐发展为整个体育科学研究的核心学科,并且与运动人体科学的关系越来越紧密,训练科学化特征日益明显。体育人文社会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尤其是民族传统体育学发展迅速,但它作为我国的特色学科,博士生培养历程较短,与其他3个学科相比相对薄弱。

体育科学研究呈现出明显的综合化、微观化趋势。我国体育科学研究逐渐从单一学科研究,发展到多学科研究和跨学科研究,跨学科性和多学科性的综合研究成为当前体育科学研究的鲜明特征。体育科学研究还呈现一种微观化趋势,这一点在运动人体科学研究中有明显的体现,运动人体科学的研究已从最开始的骨骼肌、线粒体领域深入到当前的分子和基因等微观世界。

我国体育科学研究发展的动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以奥运会为最高层次的竞技体育战略、现代文明引发的大众健康问题以及学生体质问题3方面的实践需要。

4我国体育科学研究发展展望

1)以体育实践为本,提升体育科研水平。

离开体育实践也就失去了体育科研存在的价值和生命力[9],随着世界竞技体育竞争的日益激烈,世界各国都在加强体育科学研究,并不断地将其研究成果应用于体育运动实践,使其运动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竞技体育实力不断增强[10]。对于我国的竞技体育发展来说,进一步提高体育科学研究水平,促进运动训练科学化仍是未来体育科学研究的归宿。此外,现代工业文明给人类健康带来正面促进和负面致病的双重效应,我国的大众健康水平和学生体质都出现下降,以改善健康为使命的体育科学只有不断提高研究水平,才能满足大众体育和学校体育发展的迫切需要。

2)实现各学科研究平衡发展。

各学科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体育学各学科之间更是存在共生共荣关系。体育科学研究应坚持体育学4个2级学科研究的平衡发展,尤其是加强目前相对较薄弱的民族传统体育学的研究,争取在民族传统体育学领域做出新的突破。如何继续提高其他2级学科现有的研究水平,并利用其优势来给予民族传统体育学以支持与援助是今后需要思考的问题。

3)形成综合集群,提高体育科学研究整体实力。

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曾指出:“科学是内在的统一体,它被分解为单独的部门不是由于事物的本质,而是由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实际上存在着从物理到化学,通过生物学到人类学到社会科学的链条。”[11]这告诉我们,知识虽划分为各种不同的学科,但这些学科并非绝对割裂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特别是在研究问题复杂化、科学研究“大科学化”的背景下,打破单一学科研究之间壁垒和障碍,形成整体实力,是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而目前在体育学内部,除运动人体科学和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联系较为紧密之外,其他学科之间各自为战,相互沟通较少。因此,体育科学还需进一步加快学科内部之间的交叉融合,提高体育科学研究整体实力。

4)适度开放,加强学科外部融合。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学科之间的边界将变得更加模糊,学科之间相互融合、作用和转化速度加快,逐步形成统一的科学体系。现代科学研究的多学科性和跨学科性由此也日益明显。在这种趋势下,体育科学应广泛开展体育科学的多学科以及跨学科研究,进一步加大体育科学与其他学科的研究合作力度,加强体育学博士授权单位与非体育学博士授权单位的博士生联合培养,建立开放性的学位授权体系,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大的智力支持和知识贡献。

参考文献:

[1]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2006―2007中国体育科学学科发展综合报告[M].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3.

[2] 杨贵仁,黄汉升,方千华. 新时期我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教育审视[J]. 体育科学,2005,25(6):3-12.

[3] 黄汉升. 体育科学研究的方法学探索――基于中国体育学300篇博士学位论文的调查与分析[J]. 体育科学,2009,29(9):3-17.

[4] 刘则渊,尹丽春. 国际科学学主题共词网络的可视化研究[J]. 情报学报,2006(5):635-640.

[5] 邱均平. 信息计量学[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448.

[6] 林聚任. 社会网络分析:理论、方法与应用[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

[7] 刘则渊. 科学知识图谱:方法与应用[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2.

[8] 刘军. 整体网分析讲义[M]. 上海:格致出版社,2009:100.

[9] 黄汉升. 论现代体育科学研究的方法学特征[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1999.

[10] 蒋志学. 备战2008年奥运会我国体育科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在首届中国体育博士论坛上的主题报告[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41(1):1-5.

化学博士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Rasch模型;初三学生;化学定量化能力;检测

在九年级的化学学习中,采用“定量化”来解决化学学习过程中常常涉及到化学问题的数学处理过程――对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量化过程。[1]传统化学课程中将“化学计算”作为一项基本技能,但实际上从量的角度解决化学问题并非单纯的数学运算,也并非简单的方法、技巧等技能的操练,而是以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为基础,以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及溶液组成等蕴含的量的关系为依据,进行分析、判断、推理、运算的过程,故本研究基于Rasch模型,从量的角度解决化学问题,从而折射出学习者在此过程中心智思考的成分。

一、化学定量能力的内容依据与体系

1、内容依据

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对定量化能力学习内容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三个一级主题: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中。[2]

2、内容体系

我国化学课程体系的初中阶段涉及内容主要以质量为核心,涉及根据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溶液组成中的定量关系进行有关的运算。[1]

二、化学学科能力测验工具的构成

随着初三化学学习进程的展开,要求从量的方面来描述和探究物质的结构、组成和变化。以期使学生能够在更高的智能水平和研究方法上认识和探究物质的结构、组成和变化。

1、Rasch模型应用机理

Rasch模型(Rash Model)也类似于项目反映理论测量模型,由丹麦数学家乔治・拉希(Georg Rasch,1901-1980)上世纪60年代创立。他认为被试对某个项目的反应存在一个数学关系,它控制着被试正确回答特定项目的概率;被试正确作答的概率取决于被试能力与项目难度之间的差异,被试能力越高,越有可能答对越容易的项目(即答对概率越高);被试能力越低,越不易答对难的项目(即答对概率越低)。[4]

在 Rasch模型中,受试者能力和项目难度并不是直接观测的,需要通过受试者在一系列项目上的反应,运用最大概率估计法(maximumlikli-hoodestimation)进行估算,也称受试者能力参数估计和项目难度参数估计。[3]参数估计可以通过一定的计算机程序加以实现。

2、定量化水平层次分析

Dori(2003)认为有关物质的量的化学计算问题可以从复杂性和转换水平两个维度来分类。若多次转换,问题就越复杂,则学生解决化学计算问题遇到的障碍就越多。[3]学生定量化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基础到综合、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初三化学“定量化”水平层次

三、研究设计

1、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华东师大杨玉琴的博士论文《化学学科能力及其测评研究》中对“化学定量化能力”测验部分的测试问卷,共13道选择题(Q1―Q8),以及Q9―Q13是建构反应题(建构反应题要求被试组织或建构一份答案,在考查学生的高层次能力上具有优势,建构反应题答案有封闭性和开放性两种答案)。[1]

2、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了延吉市S中学初三年级的四个班220名学生作为被试,如表1。

3、数据处理

用SPSS18.0、Excel2007等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四、研究结论

学生的学习水平随时间推移而发展变化的轨迹可以通过测量与评价来概括,不但使得评价与标准之间的关系明了、具体、可行,而且可为教师及教材编者进一步了解学习者学习表现特征,改进课程与教学。研究发现,四个班的学生在“定量化”能力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同一水平(水平3)上,这需要在教学中设计更多的项目,充分考察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水平,以建立起更为精确的“定量化”能力评价的框架。

参考文献:

[1]杨玉琴.化学学科能力及其测评[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2;129.

[2]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Dori Y J..Hameiri M.Multidimensional Analysis System for Quantitative Chemistry Problems:Symbol,Macro,Micro,and Process Aspects[J].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2003,40(3):278-302.

化学博士论文范文第4篇

忘不了老师的纠正

我出生在远近闻名的江南南古都——浙江绍兴。小学阶段颇为“飞黄腾达”,当过跳班生、三好生,差不多年年是学习委员。据我妈妈说,从小我没有因为分东西而与弟弟哭鼻子,但可以为做不出作业掉下眼泪。后来不景气了,我上的初中是半工半读学习班,上午由收音机上课,下午劳动。一年后,“文化革命”开始,学习中断。17岁下乡插队,还当过电话员、广播员、邮递员,在农村一干三年半。后来又到杭州一家工厂当热处理检验学徒工,又是两年半。

我是1975年上大学的。我心里明白,我的文化基础只相当半个初中生,英文只识ABC,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也不会求。除了一口浓浓的南方口音,就剩下一股学习文化的渴望。

那时候,人们都说读书无用。事实上,许多人都把上大学看成“跳板”,并不真在功课上下功夫。但我知道,像我这样普通家庭的孩子能上大学实在不容易,如不珍惜这个机会,既对不起国家父母,自己也会后悔一辈子。经过3年刻苦学习,1978年大学毕业时,我以当时较好的成绩通过了10年动乱后的第一次研究生入学考试。当然,在成绩后面凝结着的是培育我的老师的大量心血和殷切希望。记得有一次,我在一个会上表示要甘当“铺路石”,这样的话当时大家都在说,但是一位老师却十分认真地纠正道:“小冯呀,你是大学生,要争取做国家的栋梁。”事后,我反复思考,觉得这话语重心长,很有分量,老师在教我如何树立远大理想,更好地报效祖国。

我爱说:“待儿学成归”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中国,学校安排我参加第一次全国出国人员英语统一考试。经过一个月认真的准备,我通过了出国考试。1979年10月,我踏上了出国学习之路。

经过半年的语言学习,我来到英国利兹大学。按照最初的安排,我应在燃烧与能源系学习,但我发现该系的专业内容与国内单位的急需有一定差距,于是就主动向该系主管教授提出转到物理化学系学习。老教授对我的要求并不理解,因为这个系学术水平很高,也有国际声望。我解释说,我们国家大,农业和工业中需要用到炸药和炸药理论的地方很多,国家需要这方面的人才,我应该学习国家急需的知识。教授听我这么说,便积极帮我联系,使我成为两个系共有的研究生,他也成为我的导师之一。

一寸光阴一寸金,在国外学习,时间更显得宝贵。我每天早上早早到校,中午随便在实验室吃点什么,或在计算机旁啃一点面包,晚上常常在实验室或计算机房干到11、12点,甚至更晚。当别人晚上围坐在电视机旁的时候,我仍在工作,但我从不遗憾。有时,夜深人静,我走出实验室,虽十分疲倦,但内心往往充满喜悦。当徐徐的冷风吹在脸上,路灯垂头迎送于两旁,一种甜甜的幸福感就涌上我的心头,因为我是在为祖国而学习。我经常想到的一句话是:“祖国建设需人材,待儿学成归。”一个圣诞节前夜,导师和妻子上街经过学校,看到我实验室的灯光,第二天我应邀到他家过圣诞节时他幽默地对我说,你昨天都在工作,使我们深感惭愧。1982年他在给国内一位科学家的信中赞扬我“是一位聪明、刻苦的学生”。人们敬佩中国留学生刻苦治学的精神。

在完成博士论文的最后两年中,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彼得·格雷教授几乎每天都要与我就学术问题讨论一个小时左右,实在忙的时候也要谈十几分钟到几分钟,这在他指导的学生中是不多见的。在讨论中,他常常提出一些新想法,我就循着他的思路思考、研究,往往第二天就有一个初步的结果给他。这使他非常高兴。当时,格雷教授还亲自指导着另一名英国博士生,比我高一年级,很用功,发表了不少学术论文。我暗下决心,以他为标准,多出成果为祖国争光。这样,当我获得博士学位时,我已数次出席英国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3次离英国出席国际学术会议,发表成果4次,和导师一起14次,这些论文受到国外学者好评,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写在博士论文的扉页上

我在英国一呆4年,深切体会了不同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以及不同的生活习惯乃至教育科研制度方面的差异,所有这些使我产生了一个信念——用我学到的知识把我的祖国建设得更美好、更先进。有些外国同学喜欢在博士论文上写一句诸如“本论文献给我的妻子”之类的言辞,这可能是他们的真心话。我心里想说的却不是这些话,所以我就工工整整地用中英文两种语言在博士论文扉页上写道:“本论文献给我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留学4年当中,始终有一个准则指导着我,这就是“充分发挥优势,加速成才”。我经常想,上大学的人,受正规教育的人,实际上是从国家政府那里取得了一种成才优势,这种优势是政府和国家通过财政投资创造出来的。从现象上说,上大学的人是通过统一考试“考”上的;从本质上说,我们取得的这种优势,具有社会性,是任何一个个体所无能为力的。我们青年人受到党和国家的培养,即使由于自己的努力取得了这一优势,也没有理由忘记国家。我能到英国深造不是因为我家里有钱,也不是因为外国大学开了恩,而是我们国家开放政策带来的结果。即使人家给了奖学金,实际上,小学 、中学、大学这一系列前期优势也是国家给的。所以我觉得,对我来说,用知识报效祖国是天经地义的。

1983年12月,在博士论文答辩后没几天,我便准备回国。我计划启程的日期距学校博士学位授予典礼只差两三天。这是英国高等学府最隆重的仪式,也是人生难忘的时刻。作为年轻人,我也很想参加,但我更急切惦记着早日回国开始我的研究工作,决定仍按原计划启程。12月中下旬之交,我回到了北京。1984年初,我的博士论文获英国利兹大学1982/1983年度J·B·Cohen Prize(最佳物理化学博士论文奖)。

回国前,一些留学生和外国朋友都曾向我表示过一种忧虑:许多中国人在国外研究中有所成就,但回国后,一年过去了还没有找到科研经费,两年过去后才有课题,而研究条件又不全然具备。有的博士不能独立进行课题研究,仍然是原来导师的助手。其他一些博士,不能带研究生,又没有助手,孤军作战,效率很低,遇到重大课题就孤掌难鸣。我承认这种担忧并非毫无根据,中国现在的研究条件确实不如一些发达国家,但如果等到国内条件赶上外国再回国,国家派我们这些人出国还有什么意义。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就是缩小中国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别,其中也包括科研方面的差别。

回国后,我并没有因为我有了知识而向组织要这要那。报到后,组织上给我一个月假,但我稍事休息便上班了。院、系两级领导多次找我谈话,鼓励我积极工作,帮助我熟悉国内情况,为我争取研究课题。不久,我申请了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基金,当年就得到了批准。学校也专门为回国人员设立了研究基金。回国不到一年,我就接受了3个研究题目。

1984年是我回国的第一年,当年我开了3门课,还为中青年教师辅导英语口语。每周上五六次课,十几节,同时还编写教材。一位中年教师在讲授专业课时,遇到一个脱产进修英语的机会,考虑到这位教师的困难,我接过了这门课的理论部分。一位老教授原来给研究生讲授“热爆炸理论”,因患病停课一年多。我稍经准备就为研究生开出了这门课。

我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热自燃理论,其中涉及十几个专题。自从1982年我和导师一起发表第一篇学术论文起,至今已40余篇。这些成果在燃烧、爆炸、化工、传热和安全工程中有广泛的应用意义。我还在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专著《热爆炸理论》,另外还有两本书正待出版。

英国人的祝贺

1985年,我获得北京工业学院当年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1986年荣获首届北京“青年科技奖”。喜讯传到英国利兹,具有百年历史的利兹大学以此引为学校的荣誉,消息登上了校刊,校方还为我发表祝贺的信。1987年2月,我又因科研成绩显著,荣获中国科学院颁发的青年奖励研究基金。1988年,我又获得了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首届“全国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首届“青年科技奖”。

1985年,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86年,我又被破格晋升为副教授,我的导师格雷听到这个消息,十分高兴,来信说:“这是一个非常突出的好消息……中国科学的未来,在你们这一代青年手上。如果你们的国家能给你们提供必要的机会,那么更加令人难忘的时刻就在前头。”今年我又被破格晋升为教授,还被《中国青年》杂志和团中央、全国青联分别评选为“青年十杰”之一。

化学博士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博士学位论文;引文;信息素养;信息资源建设;信息服务

doi: 10.3969/j.issn.2095-5707.2014.01.006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Literature Reference in the Literature Cited Section of the Doctoral Dissertations from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Lv Xiaoyan1, Song Yilun1*, Liang Yongxuan1, Liu Hong1, Wang Limin1, Shi Xuehong1, Chen Jianqing2, Zhang Xiaomei2

(1.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Library, Beijing 100029, China; 2. The Medical Library of Chinese PLA, Beijing 100039, China)

Abstract: The aim of the paper is to analyze and summarize the literature references in the literature cited section of 160 doctoral dissertations from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during 2004-2011 based on the publication type, publication language, publication time and number of the literature cited.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howed that the publication types of the literature reference included periodicals, monographs, academic dissertations, conference proceedings, network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collection, patents, experiment data, and technical descriptions; The publication languages were mainly Chinese and English; The earliest periodical in Chinese was published in 1960, the earliest monograph was published in 1919, the earliest periodical in foreign language was published in 1944, the earliest monograph in foreign language was published in 1913, whereas the earliest classic in Chinese was published in the Ming Dynasty; And the yearly average numbers of literature cited per dissertation during 2004-2011 was between 138.75~206.25, whereas the average number of literature cited per dissertation in 8 years was 178.88. The results can be used as a reference for gener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education institutions to evaluate the level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of Chinese medicine Ph.D. thesis author, and provide strateg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and information service for the general TCM libraries.

Key words: doctoral dissertation; citation; information literacy; literature resource construction; information service 在现今已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中,信息素养和信息服务是两个不可回避的主题。信息素养是生活在信息化社会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它能使人们意识到什么时候需要信息,以及为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怎样查找、筛选并有效地利用各种信息。尽管获取信息的途径很多,但在科研、教育及其它学术机构工作和学习的人员,仍然把访问图书馆视为最可靠的信息获取途径,图书馆也就承担着不可或缺的信息服务职责。图书馆信息服务职责的履行,主要依靠其收藏的各种介质的信息资源。因此,人们非常重视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包括传统意义上的馆藏)建设,陆续开展了很多相关的调查研究,以期加强或改善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使图书馆更好地履行其信息服务的职责。

本课题拟从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2011年间8届博士学位论文的参考文献入手,调查这期间博士学位论文的文献引用情况,分析博士学位论文作者的信息素养水平,探索加强和改进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和信息服务工作的对策。

1 样本选取与研究方法

1.1 样本选取

北京中医药大学于二十世纪90年代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截止2011年,我们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本校学位论文数据库”中,检索到1997-2011年间的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共1 419篇。经过分析和统计,我们发现前7年的(1997-2003年)博士学位论文总数为291篇,年均约42篇;而后8年的(2004-2011年)总数为1128篇,年均141篇,涉及中医基础理论、中医临床基础、中医医史文献、方剂学、中医诊断学、临床中药学、中西医结合基础、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妇科学、中西医结合临床、针灸推拿学、中医骨伤科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中药制药学等17个专业。

为了使选取的研究样本更具有代表性,我们决定从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2011年间的博士学位论文中选取论文样本。论文样本的选取,采用的是一种不完全随机方法,即先随机从每年每个专业中抽取1篇论文,然后再从当年人数最多的专业中重复抽取论文加以补充,以使每年所选取的样本量满足20篇;从当年同一专业中抽取2篇论文时,还要考虑论文作者的性别因素。我们所采用的这种不完全随机取样方法,能最大限度地使论文样本具有整体代表性。本文实际选取8年间的博士学位论文样本共160篇,年均20篇。

1.2 研究方法

用文献统计方法,对所选取的博士学位论文样本的参考文献,按类型、语种、发表时间及数量等4个方面进行统计和分析,根据研究结果评估博士学位论文作者的信息素养水平,并探讨加强和改进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和信息服务工作的对策。

2 结果与讨论

2.1 参考文献类型

我们对样本论文的参考文献按照其著录信息分别进行统计并去重(3.2、3.3操作同此),发现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2011年间博士学位论文所引用的参考文献类型有期刊、专著、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网络资料、资料汇编、专利、实验资料、技术说明书等(见表1),其中以期刊和专著为主,其次是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和网络资料,而资料汇编、专利、实验资料、技术说明书等文献类型则被引用得很少,这与其他单位的中医药学科[1]、现代医药学科[2-4]及其他学科[5,6]的博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的文献类型基本一致。这表明,正式出版物(期刊、专著)是博士学位论文作者最重要的参考文献来源,学术性很强的非正式出版物(学位论文和会议论文)是参考文献来源的重要补充,而网络资料也正受到重视。

注:*总体百分比指某一文献类型在全部文献类型中所占的百分比;**专著包括现代专著、现代再版中医药古籍和中医药线装古籍(下同);***其他文献包括资料汇编、专利、实验资料、技术说明书等文献类型(下同)

2.2 参考文献语种

参考文献语种的统计结果(见表2)显示,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2011年间博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语种有中文、英文、日文、俄文、意大利文和韩文,主要是中文和英文。对于外文文献来说,英文文献是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不可或缺的参考文献,这种情况同其他单位基本类似[2-3,5]。

2.3 参考文献发表时间

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2011年间博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的发表时间跨度,中文期刊为1960-2011年,中文专著(包括现代专著和现代再版中医药古籍)为1919-2010年,中医药线装古籍为1468年(明 朝)-1897年(清朝),外文期刊为1944-2011年,外文专著为1913-2010年。而一些相关单位的研究结果[1-4,6]显示,被引用的中文文献的最早发表时间为1644年,被引用的外文文献的最早发表时间为1735年,这说明一些出版年代久远的老文献对于博士学位论文的作者来说仍具有参考价值。

2.4 参考文献量

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2011年间博士学位论文样本的年篇均参考文献量为138.75~206.25篇(见表3),而8年论文样本的篇均参考文献量(8年篇均参考文献量之和÷8)为178.88篇。文献[6]表明, 1999-2006年间全国12个学科(含医学)的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篇均参考文献量在100.25~247.81篇之间;其中,优秀医学博士学位论文的篇均参考文献量为148.49篇。而某些医药(含中医药)科研及教学单位不同年限内的博士学位论文(或论文样本)的篇均参考文献量分别为76.79篇(2002-2003年)[2]、111.86篇(2000-2005年)[3]、148.65篇(2007-2009年)[1],以及177.05篇(2004-2007年)[4]。

根据上述数据,可以认为,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作者的信息素养水平位居中上等。不过,我们认为,尽管可将一定年限内的论文篇均参考文献量作为一个参考指标,来衡量某个论文作者群体的信息素养水平的高低,但在实际应用这个指标时,则应考虑样本的年限、样本量,以及专业类别等诸多因素对篇均参考文献量的影响。

3 结论与建议

我们采用文献统计方法,对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样本的参考文献类型、参考文献语种、参考文献发表时间及参考文献数量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显示,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2011年间的博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类型有期刊、专著、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网络资料、资料汇编、专利、实验资料,以及技术说明书等;参考文献语种主要为中文和英文;参考文献最早的发表时间,中文期刊为1960年,中文专著为1919年,外文期刊为1944年,外文专著为1913年,中医药古籍为1468年(明朝);年篇均参考文献量为138.75~206.25,而8年篇均参考文献量为178.88。这些数据优于或相当于中医药学科[1]、现代医药学科[2-4]及其他学科[5-6]的博士学位论文的参考文献数据。

期刊和专著是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作者最重要的参考文献来源,学位论文和会议论文是其参考文献来源的重要补充。中医药古籍和一些出版年代久远的老文献对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的作者来说,仍具有参考价值。英文期刊和专著也是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作者的不可或缺的参考文献。这些情况与兄弟单位同学科博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1]。这说明,中医药学科图书馆在进行信息资源建设时,要把重点放在各种介质的期刊和专著的采购上;在进行馆藏剔旧时,一定要全面调查和掌握用户对老文献的利用情况,做到慎重行事;对于中医药古籍,则要尽可能全地采购其现代再版的各种版本(包括电子版),并对其线装版本在加以保护的同时,积极对用户开放;同时,还要充分利用馆际互借等同行合作与业务交流的方式来弥补本馆信息资源的不足。

研究结果证明,北京中医药大学成功地对博士生进行了信息素养教育,其博士学位论文体现出了较高的信息素养水平。与此同时,研究结果也说明了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所提供的信息服务很好地满足了博士生教学工作的需求。我们的研究结果也可以作为一般中医药教学部门评估中医药博士学位论文作者的信息素养水平,以及一般中医药专业图书馆制定信息资源建设和信息服务工作对策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孟凡红,侯酉娟,蒋丁,等.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引文分析[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2,19(8): 27-30.

[2]叶琦.博士学位论文引文分析与研究[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5,14(5):62-64.

[3]汪新久,王桂清,刘秉文.从博士论文引文看医药院校文献资源建设[J].锦州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4(4):94-97.

[4]刘晓宁.药理学博士学位论文引文分析及其文献需求―以南京医科大学为例[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64-66.

[5]白瑞雪.从我校博士生吸收国外文献的能力看我馆外刊馆藏建设[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4,15(4):102-106.

[6]姚蓉,廖永霞.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参考文献分析与研究[J].图书馆建设,2007(6):127-130.

化学博士论文范文第6篇

在希腊神话的人神奇境里,建有一套隐喻性的世界观,“金羊毛”像是某种“信物”,象征着通过无数艰险和努力后最终取得的成功和胜利。一代国学大师钟敬文老先生就曾经“决心要去寻找学术上的‘金羊毛’”。可以说,“寻找金羊毛”已经成为一种探索真理、执着敬业的生动的文学表达。而在我国的民俗学界、也有着这样一位寻找“金羊毛”的著名民俗学家,他就是本文的主人公――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陶思炎。

陶思炎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受古都文化和秦淮市井风俗的熏染,他自幼对中国民俗文化情有独钟。他曾先后在中国的三所著名大学分别攻读建筑学、中国语言文学、民俗学。在上大学之前,陶思炎还在苏北农村“插队”当过农民,后来又到工厂做过工人,较为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多学科的知识积累为他的民俗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82年,神话学尚未在中国学界成为“显学”之时,一篇题为《比较神话研究法刍议》的论文引起了广泛注意,该文还被日本西南学院大学选为教材,其作者是一位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后来的几年,又见到该作者的《神话文体辨正》、《是神话和童话的交融吗》、《五代丛葬品神话考》、《试论神话的语言》、《鱼考》、《论水难英雄》等十数篇论文接连刊出。由此,学术界知道了这样一位专注,执着的青年学者――他就是陶思炎。1987年,陶思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开始攻读民俗学博士学位,师从张紫晨教授。3年后,陶思炎完成了洋洋12万字的《中国鱼文化》的博士论文,该论文也是中国较早一篇民俗学博士论文。

博士毕业以后,陶思炎到东南大学任教,继续着自己的民俗学研究。多年以来,陶思炎一直活跃在国内、外的民俗学研究领域,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曾多次赴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讲学访问、出席会议、合作研究和田野考察。

1996年陶思炎获日本学术振兴会长期项目,于1997年赴日本进行将近一年访问研究,与日本东北大学文学部和宗教学研究室铃木岩弓教授合作,完成了题为“中日民间信仰的比较研究”项目。他在日本东北地区的宫城县、山形县、青森县、岩手县、福岛县等地开展了有关宗教民俗学的田野调查,并在东北大学、驹泽大学、仙台市民俗资料馆做了学术报告,还参加了日本民俗学会的年会、日本印度学宗教学年会等高层次的学术会议,在印度学宗教学大会上做了题为“中国江南的民间信仰”的学术报告。在日期间,他还和留学生、访问学者一道,受仙台市日中友协的邀请和安排,到乡村农家住宿和参加农村文化活动,积极推进中日民间的友好关系。

在陶思炎看来,作为一个文化学者,最好的社会服务方式就是向民众普及渐渐被淡忘的民族文化知识,并为民俗文化的开发利用把握方向和献计献策。

陶思炎教授给政府的提案大都旨在留住中国传统文化记忆,推动对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促进当代的文化建设。除此之外他还经常借助电视、报纸、广播、互联网等媒体,发表有关民俗知识、文化保护、文化开发的意见,并对社会上歪曲、伪造、附会有关民俗文化方面的说法和做法提出批评,在一次他主讲的公益性文化讲座上,前来听讲的南京市民竟多达1300余人。他曾在中央电视台4频道主讲“元夕民俗”,受到普遍关注,还在江苏电视台12集的《漫话春节》节目中主讲传统民俗,该片荣获部级的专题片奖。最近,陶思炎还担任了100集专题片《南京民俗》的总顾问,并任文稿的终审。

近年来,陶思炎教授从书斋中走出来,关注民俗文化的应用。他曾经向南京江心洲乡等地区提出了发展民俗旅游的建议,并为该洲策划了一系列小型民俗博物馆,该景区建成后仅一年即被评定为国家AA级景点。此外,陶思炎还为南京高淳老街、天目湖风景区、江南水乡周庄等地提出民俗开发的意见,为当地发掘本地资源、打造文化品牌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化学博士论文范文第7篇

勤奋求学 不懈科研

1986年,魏晶出生于陕西西安。2003年,获得第17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决赛)暨冬令营二等奖,并被保送到复旦大学化学系理科基地班学习,获得理学学士学位。2013年6月,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师从中国科学院院士赵东元教授。2013年9月―2016年9月,在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化工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同年10月,成为西安交通大学生命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新型纳米多孔材料的控制合成及其在新能源、生物医药的应用研究。

在国内求学期间,魏晶博士主要从事新型纳米多孔材料的可控合成及功能化研究。在纳米尺度上精确调控纳米多孔材料的孔道结构及孔径大小是多孔材料领域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之一。在赵东元教授的指导下,魏晶博士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型模板分子,并基于超分子模板技术,合成了多种孔道和孔径大小可控的纳米多孔材料。提出了溶剂挥发诱导聚集组装的界面组装新策略,为进一步调控材料的结构提供一种新思路。基于多孔材料,还构筑了多种功能性复合材料,比如多孔金/二氧化硅纳米反应器用于苯乙烯环氧化催化反应、氮掺杂的多孔碳电极材料用于超级电容器及厥移体二氧化碳的捕获等。

在国外工作期间,魏晶博士主要以低温燃料电池技术及海水淡化为导向,设计多种新材料解决相关技术的瓶颈问题。比如,电催化材料在新能源技术里面起着重要作用,但是所使用的催化材料往往都是贵金属(如铂),开发新型非贵金属材料替代铂可以促进相关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基于此,魏晶博士采用廉价、易得的天然多酚配合物为原料,制备了高效的碳基电催化材料,为开发铂替代材料提供了新思路。另外,魏晶博士设计了一种三维互穿的水凝胶/聚氨酯海绵复合材料,解决了水在水凝胶颗粒之间的传输问题,使水通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为正向渗透法淡化海水提供了新材料支持。

硕果累累,再接再厉

在科研上不懈的努力下,魏晶博士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已发表48篇学术论文,论文总被引用数超过2000次,H因子20。其中包括自然化学(Nature Chemistry)1篇、Chemical Society Reviews 1篇、美国化学会会志(J. Am. Chem. Soc.)7篇、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9篇。授权中国专利4项。参与撰写了于吉红教授和闫文付教授主编的《纳米孔材料化学:合成与制备(1)》第6章:大孔径有序介孔材料。

基于在学术上的研究成果,魏晶博士获得各类学术荣誉与奖励10余项,如陶氏可持续发展创新一等奖、复旦大学先进材料-巴斯夫优秀奖学金、第26届复旦大学光华自立奖等。他还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比如,2013年,在日本大阪举办的第八届国际介观结构材料研讨会上做口头报告。此外,还获得了2014年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2016年,入选西安交通大学青年拔尖人才计划A类。

化学博士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西欧国家;医学教育;医生培养

一、西欧国家的医学教育制度和医生培养体系

(一)英国

英国的医学学位包括内外科学士、外科学硕士和医学博士等类型。

1.内外科学士学位

医学本科教育学制5-6年,其中包括2-3年临床前学习阶段和3年临床学习阶段。在第6年,医学生将集中学习作为住院医师所应具有的主要知识和技能,并分担住院医师的部分工作。对于成绩合格的医学毕业生可获得内外科学士学位。大约90%的医学生在获得内外科学士学位后选择进入医院从事内科医师或外科医师的临床工作,其余10%的医学生选择继续攻读理学硕士、哲学博士等研究型学位。英国共有27所医学院校,每年约有4900名医学生毕业,医学院对报考学生的学业成绩要求较高,平均报考录取比为6:1。

2.外科学硕士学位

通过毕业后教育的外科医师可以在职申请外科学硕士学位,学位授予标准为:从事1-1.5年与外科有关的临床研究工作并取得成果。外科医生只有在取得外科学硕士学位之后,才有可能被提升为顾问医师。

3.医学博士学位

通过毕业后教育的内科医师可以在职申请医学博士学位,学位授予标准为:从事3-5年与内科有关的临床研究工作,在注册后的5年内,提交博士论文,对于资历较高的医生,可以提交已发表的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内科医生只有在取得医学博士学位后,才有可能被提升为顾问医师。

英国1983年颁布的《医学法规》明确规定:取得医师资格的首要条件就是拥有英国任何一所大学授予的内外科学士学位。英国没有国家统一的医师执照考试,凡是获得内外科学士学位并达到英国医学总会实习医师标准的医学生,将自动成为临时注册医师,在教学医院内科和外科各进行6个月的轮转实习。

英国医学总会和毕业后医学教育培训委员会负责对全科医师和专科医师开展培训,包括制定培训标准和进行培训质量控制。全科医师培训3年左右;专科医师(58个专科)培训5-9年。培训通过者成为注册全科医师或注册专科医师。

(二)法国

法国医学教育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2年)和第二阶段(4年)为医学院教育,第三阶段为毕业后医学教育(全科医生3年,专科医生5年)。法国有49所大学医学院,平均每个医学院每年招生140人。法国每年的高中毕业考试由政府统一命题,通过率约70%。凡是通过高中毕业会考的学生都可以进入医学院学习,没有名额限制,但在医学院学习过程中要经历两次“医学会考”的严格淘汰。在第一次医学会考时,法国卫生部按照人口与医生比值以及各大学医院接受医学生能力,确定进入第二学年的医学生人数,通过率一般在15%左右。第二次医学会考指的是每年6月份全国专科医师选拔统一考试,完成第二阶段学业的医学生必须通过这次会考,才能获得第三阶段毕业后医学教育的国家医学博士(专科医师)资格。

法国医学教育第一阶段(PCEM)主要课程包括人文科学和公共基础课程,以及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学、医学心理学、遗传学、生理学等生物学课程。PCEMl阶段相当于大学预科,全国第一次医学会考通过率较低,体现出医学教育的“精英”特征。第二阶段(DCEM)各学年的课程有所侧重,在DCEM1学年,医学生主要学习基础医学课程;在DCEM2学年,医学生需要学习解剖学、病理解剖学、药理学、诊断学等课程;在DCEM3和DCEM4学年,医学生需要学习临床医学必修和选修理论课程,同时在医院的临床科室轮转见习。第三阶段(TCEM)包括毕业后教育的全科医师和专科医师培训。完成第二阶段学业的医学生,必须参加每年6月份举行的全国专科医师选拔统一考试。根据成绩排名和个人志愿,通过者被分配到某医院临床专科,进行5年专科医师培训,学业结束时须提交博士论文,成功通过论文答辩者获得“国家医学博士(专科医师)”证书。而那些没有通过全国专科医师选拔统一考试的医学生,则进入3年的全科医师培训,医学生通过临床理论课程考试,完成临床实践和论文答辩,获得“国家医学博士(全科医师)”证书。法国法律规定,只有通过医学教育第三阶段TCEM,获得国家医学博士学位,并向医师协会注册取得医师资格者,才能开业行医。

法国医学教育制度和医师培养体系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住院医师培训是在高等医学教育的第三阶段进行,承担住院医师培训的医院都是综合性或专科性国立大中型医院,医院临床科室主任均是大学医学院的临床授课教授。二是住院医师培训纳入国家整体计划,接受培训的住院医师,按照培训计划学习临床理论课程,在教授指导下参加科室临床轮转培训,并具有独特的“双重”身份,既在大学注册为医学生,又在卫生局注册为医院雇员,由国家付给相应工资。

(三)德国

德国有39所大学医学院,全国每年招收医学生约12000人。高中毕业生可以凭借“完全中学毕业证书”直接进入医学院学习,但医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要经过两个阶段的国家医师考试,淘汰率均为30%-40%。第一阶段考试在第二学年末,通过第一阶段考试者才有资格参加第二阶段考试;第二阶段考试在第六年末,通过者才可获得国家医师考试合格证书。

德国的医学教育学制6年。医学教育计划包括课程学习、急救工作训练、3个月护理实践、4个月医院见习和1年临床实习等教学内容。德国没有设置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德国医学博士学位属于研究型学位,医学博士学位和医生职业准入没有关系。对于那些完成教学计划规定学业,通过两个阶段国家医师考试的6年制医学生,颁发“国家医师考试合格证书”和“大学毕业文凭证书”(相当于我国的硕士学位)。德同对医师职业实行严格的行业准入制度,只有获得“国家医师考试合格证书”和“大学毕业文凭证书”者,才能成为注册前住院医师。注册前住院医师在医院没有处方权,必须在上级医师指导下,经历18个月培训后,到各州医学会申请注册医师资格,经官方认可后,在各州的医学执照管理机构注册并获取行医执照,方可成为独立行医的注册住院医师。在德国,参加全科医师培训的比例为35%-50%,培训时间3年,合格者获得全科医师资格证书;参加专科医师培训的比例为50%-65%,培训时间4-6年,合格者获得专科医师资格证书。

二、西欧国家医学教育和医生培养的特征分析

西欧主要国家医学教育制度和医生培养体系在医学学位和医师准入的关系、院校教育和毕业后教育的衔接等方面,都和美国医学教育模式存在一定差异。

(一)医学学位和医师准入

在美国。医学博士学位(MD)是第一级专业学位,是医师准入的基本要求;医院的毕业后教育不再授予高级专业学位。

在西欧国家,毕业后医学教育还可继续授予医学专业学位。英国内外科学士学位是第一级专业学位,是医师准入的基本要求;通过毕业后教育,医学生可获得外科学硕士和医学博士学位。法国医学专业学位只设博士层次,包括国家医学博士(全科医师)和国家医学博士(专科医师)两类,医学生在毕业时就已是具有行医资格的全科医师或专科医师。德国医学院的毕业文凭证书类似第一级专业学位,是医师准人的基本要求;医学博士学位是科学学位,和医师准入制度无关。

(二)院校教育和毕业后教育

在美国,医学院校教育和毕业后教育(住院医师培训)阶段划分明确。获得医学博士学位(MD)只是住院医师培训的准入条件,一名专科医生的学习和培训时间从大学起,可长达15年之久(文理学院4年+医学院4年+住院医师培训3-7年),并需要通过多次考试。在医学院,医学生前2年学习解剖、生理、生化、病理、药理、微生物等基础医学课程;后2年进行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精神病科和家庭医生科等临床专业训练。在二年级结束时参加全美医师资格考试(USMLE)的第一部分测验,通过测试后方可进入高年级学习。医学院毕业前进行USMLE的第二部分测验。通过全美医师资格考试第一、第二部分的医学院学生,才可获得医学博士学位。MD获得后,在1-3年内参加USMLE的第三部分测验,通过者获得行医资格。其后,还需进入为期3-7年的按专业定向的住院医师训练,住院医师培训期末,再参加由各医学专科委员会组织的专科证书考试,通过者获得专科医师资格。在医院工作的专科医师收入高于主要在社区工作的家庭医师。家庭医师培训时间一般为3年。

在法国,医学院校教育和毕业后教育(住院医师培训)阶段有机融合。医学生完成本科医学教育第一、第二阶段(共6年)学习后,在第三阶段的毕业后医学教育期间,凡通过临床专科培训(5年),论文答辩合格者,可获得国家医学博士学位(专科医师)证书;其他进入全科医师培训(3年)者,通过论文答辩,可获得国家医学博士学位(全科医师)证书。

在英国,住院医师培训阶段的内科医师可以申请攻读医学博士(研究型学位),外科医师可申请攻读外科学硕士学位(高级专业学位),只有获得医学博士或外科学硕士学位的医师才有可能成为顾问医师。

三、借鉴与实践

长期以来,我国受到美国医学教育和医生培养体系的影响,毕业后教育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之间的关系一直没有理顺。问题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毕业后医学教育要不要授予临床医学研究生专业学位,二是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否需要强化住院医师规范化临床技能训练。在西欧国家,我们看到,医学院校教育和毕业后教育(住院医师培训)阶段是有机融合的,并且毕业后医学教育和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紧密结合的。如法国医师培养体系的最显著特征就是接受培训的住院医师具有独特“双重”身份,既在大学注册为医学生,又在卫生行业注册为医院雇员。

化学博士论文范文第9篇

――《道德经第八章》

费孝通先生曾提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指出:“人类文化向艺术更高层次的转向”的学术思想,言中蕴涵着中国传统诗性文化的深厚底蕴,在实践层面上对美学和人类学的科技整合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同时说明美学与人类学的整合是学科发展的逻辑结果,兼备诗性精神和美学情怀,是重建信息时代和谐、宽容、劲健的人文世界的一个理想方向。

在这个世界上,总有那麽一些志士,为社会理想的实现而鞠躬尽瘁,霍志钊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凭自身努力获得广州美术学院文学硕士与中山大学人类学法学博士,可谓集美学与人类学之大成的文化人。他将美学思想与人类学知识相互渗透,交相辉映,相得益彰,为“人类文化向艺术更高层次的转向”贡献着精力。

【修身篇】 俯仰无愧君子本色

孔子学《周易》而达到“韦编三绝”的境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同样,霍志钊先生也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榜样,实为“活到老,学到老”的典范。他在知识领域中从不知满足,尽己之力,学习一切有益有趣之学识,学而不厌,严於律己,追求至善至美,堪称一位“知识狂客”。

执著画道的艺术家

霍志钊从小就对画画有着浓厚兴趣,七岁开始就经常为老人家画观音像,其才气自然流露。因为当时的社会环境,父母常告诫子女说“穷画家千万不要做”,所以,年轻时的霍志钊听从父母之言,放画画而赴香港求学,後进入何鸿博士主持的澳门旅娱乐有限公司工作,且一就是四十年。现任澳博文康社会事务部行政经理和澳博娱乐场员工俱乐部会长等职。在物质生活上,霍志钊的家庭早已是衣食无忧。不过物质上的满足没有阻碍他在精神上的求索,为了实现儿时当画家的理想,他开始了自己不懈的学艺之途。

先前,霍志钊先生曾赴珠海学习绘画艺术,每星期一次的来往奔波,他坚持了三年。1989年,受一位老教授的推荐进入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继续研习进修。当时正值国内发生“”,家人出於安全考虑劝告他不要去内地,但他说:“我对国家有信心!”简单一句话,饱含着深深的爱国之情。

进修一年後,霍志钊先生申请参加1990年的全国统考,在当时六个学系39个考生中录取5名研究生,中国画系有1个名额的情况下,他凭藉实的基本功和理论知识,成功进入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就读研究生。通过进一步深造,他对中国画的理解显著提高,师承两位岭南派国画大师关山月和黎雄才教授的大弟子梁世雄教授,期间还经常受到关、黎两位大师的亲自指导,一直与两位大师保持着良好关。霍志钊先生始终保持着一颗勤奋进取的心,无论是在中国画的技法还是技巧上,他都更上一层楼。1992年,霍志钊先生顺利完成学业,获颁文学硕士学位,成为澳门第一个拥有硕士学历的中国昼画家,当时澳门的媒体对他进行了大量访问与报道。

从古而今,艺术家多有赖於对画道的参悟。画道包含“画理”和“画气”两个方面的统一,画气是画家自身内在气质的自然流露,带有先天性质,而画理则通过理性思维来领悟和把握,天道酬勤是後天可补可学的。霍志钊先生的“画气”从小就显露出来了,再加上他後天勤学“画理”,两者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因而必然就能创造出格调高超的艺术佳作。

霍志钊先生擅长画榕树,他画的榕树盘根错节,展示着顽强的生命力,而他在榕树旁画出的澳门建筑也是别有情调。理与气合,景与情融,呼合澳门人的生活情趣,以技入道,自然神妙无穷,超凡脱俗。1997年,他的个人艺术传略与作品《榕荫小径》被收录於国家文化部艺术出版社出版的《跨世纪著名书画艺术家精典》;1998年,他的作品《榕林白鹭》入选第八届全国美术展览会,应邀出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五、六届全国代表大会;1999年,他的又一作品《激流》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为湖南省博物馆所收藏,应邀出席1990年建国五十周年,国务院第三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及获国务院颁发荣誉证书,获聘为《诗词创意画集》编委会副主任,作品入编其中被评为三等奖,其个人也获得中国美术家协会颁发的“组织工作奖”,2004年被聘任为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艺术作品展中国画评委……

虽然所获荣誉不可胜数,但霍志钊先生从未为自己办过一次画展,也未出过一本属於自己的画册。关山月大师和广州美术学院的教授们都为此劝过他好几次,关山月大师还亲自为他写好词序,但苛求完美的霍志钊先生总认为自己做得还不好,一派谦谦君子之气概。

关注社会的人类学博士

今年6月7日,修读於中山大学人类学系2002届博士研究生的霍志钊先生,接受了最後一次正式答辩,获得答辩委员会教授的一致通过,授予人类学法学博士学位。其撰写的二十万字的博士论文《从单一到多元――土生葡人变迁研究》填补了这一领域的文献空白,为推动关於土生葡人的方面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当问及霍志钊先生当初为什麽会选择人类学这一领域时,他回答:“因为我一直非常关心社会,自己也参加了很多社团活动,刚好在公司也担任着员工俱乐部会长,而人类学正包含了民族学、社会学的元素,所以希望做一下相关方面的研究,以更好地服务社会,更科学地管理好俱乐部。”霍志钊先生就是抱着这样一颗服务之心,也不顾自己工作繁忙,社团活动多所带来的学习上的困难,毅然再次走上了求学之旅。

作为澳博的文康部行政经理和员工俱乐部会长,霍志钊先生可谓是事务繁忙,难怪他笑言“白天是不属於自己的”,有到晚上十一点後,那才是真正属於他自己的私人时间。因此,当别人开始进入梦乡时,他在抓紧时间学习,从晚上十一点一直到第二天早上三四点。六年来,他坚持不懈,二十万字的博士论文也就是在这样与时间赛跑中铸就的。

每星期一天霍志钊先生都要背上一大袋书本到广州中山大学研究生院上一整天的课,因为工作繁忙,又得挤时间来看书写论文。其辛苦程度可想而知。“其实中间也想过放,这个学科对我来说,是完全陌生的,一切都得从头开始,真的很辛苦,不过经过三天的仔细思量後,我还是决定坚持下去。”现在回忆起来,霍志钊先生仍是感触深刻。其实,大家都知道,人类学在我国起步相对较晚,很多研究得藉助外国书籍。在完成二十万字的博士论文期间,他阅读了百多本书籍,其中有一半是还未翻译过来的英文书籍,这就更加大了研读难度。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霍志钊先生凭着顽强毅力默默坚持了六年。六年时间,他几乎很少看过电视,他说,“有一天晚上回家看到家人在看电视,觉得很好看,本想坐下来看一会,可感觉内心有一个声音在跟自己说‘霍志钊,你为什麽那麽空啊?’然後就不知不觉走进了书房。六年来,我就是这样自己监督自己,不学习时感觉自己的良心过不去。”好学之切,甚於一位年轻人。

土生葡人文化研究是一项很深且很冷门的课题。霍志钊先生是土生土长的澳门人,在此研究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呈报选题时,他选择了从宗教角度研究土生葡人文化。没想到,这个选题竟开了先例,澳门前主教林家骏听了他的选题後,对他说:“你的话题我们也谈过,但在文献上这还是一个空白,中山大学人类学导师认为目前在国内从没人研究过,相信目前全国有你从宗教上来研究土生葡人的文化。”因此,开题时,所有的教授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充分肯定了他的研究角度,给出了87分的高分。霍志钊先生一向就是如此,要求自己要做就要做到最好。开题结束後,主任还特意召集所有在场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对他们说:“我以前从来没有看过一个学生在答辩之前的一个小时在现场自己去做练习及备的,霍志钊可以说是你们的典范。我从来没有看过你们中有谁像他这麽用功的,你们真的应该向他好好学习。”受此表扬,谦虚的霍志钊先生反而感觉有点不好意思。

撰写论文时,霍志钊先生一面翻阅书籍,一面开展“田野调查”,田野调查是人类学研究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调研方法。从十五岁的学生到八十多岁的老人,他都访问过,深入到土生葡人的居住圈中,获得了非常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他发现,现在澳门葡人特别是年轻一代受华语社会的影响越来越深,在他们身上出现了中西兼容的特点。凭着敏锐的观察,深入的访谈与广泛的阅读,霍志钊先生出色地完成了二十万字博士论文的写作。其实开始时,他打算写十二万字,但导师鉴於这个选题对澳门的深远意义而要求他将论文增至十八万字左右,最後,他交上了一份二十万字的论文,在答辩中获得教授的一致认可。专程从校外请来主持论文答辩的以研究土生葡人文化著称的教授当场就表示许,建议他将论文整理出书,以作为研究土生葡人的参考资料保存。论文部分内容公开後,澳门的葡人报纸访了霍志钊发表一篇文章,标题为“霍志钊把土生葡人的心灵打开了”,这篇在土生葡人自身文化越来越淡的关键时刻发表的论文,具有着历史性的意义。

问及霍志钊先生为何在晚年依然如此勤奋时,他回答:“我做这些,最大的满足在於,在上对96岁的老母亲有所交代,在下为我两岁多的孙子树立一个榜样。”肺腑之言,感人心扉。

【治企篇】 以人为本和谐共进

世界管理大师克•韦尔奇这麽说过:“管理,要靠好的理念来获胜,而不是靠鞭子和枷锁。要把重点放在整个组织的效能发展上,而不是个人权力的扩张和强化。”霍志钊先生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管理者,他运用自身学识,将管理当作一门艺术,以人为本,关心员工,因而深孚众望,对於推动澳博的稳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先前他担任澳博纪检部主任时,在13年里,将部门由八十个员工发展至三百多人,他不辞劳苦地秉公办事,不畏艰难,解决着各种各样的人事纠纷,处理及代表公司出席法庭检控着形形的违规事件。他那公道正派的作风不仅为老板所赏识,还深得员工与社会其他人的信任,在很大程度上维持了公司的运行制度,保护了公司的合法权益。

现今作为澳博文康社会事务部行政经理和娱乐场员工俱乐部会长,霍志钊先生又肩负起了构筑、发展企业文化的重任。一方面,他带领文康部充分发挥公司与外界联的桥作用,对外展现公司的面貌与风采。另一方面,按照何鸿博士的意思,霍志钊先生带领一批员工於1995年创办员工俱乐部,以丰富员工业生活。的员工因为生活规律与外面的人不一样,所以显得较为自闭,甚至被称为是“六亲不认”, 霍志钊先生创建这个员工俱乐部,开设舞蹈组、太极班、武术班、跆拳道等,在丰富员工业生活时,还经常应邀组织会员参与外面的社会活动,如今年四川地震发生後,俱乐部太极班学员参加义演筹款,反响很好。霍志钊先生笑着说:“通过开展相关活动,既可以让澳门各界了解业员工的精神面貌,有效提升公司的公众形象,又可以加强员工与外界的交流,以丰富员工的生活。”现今俱乐部拥有会员一万二千多人,已发展为澳门较大的社会团体,对澳门的繁荣稳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另外,霍志钊先生还非常关心员工,像朋友一样帮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经常鼓励他们。他常说:“我喜欢在群众中走走,解它们的实际情况,尽力来帮助他们。”因此,他深得员工信赖与尊敬。有些事情别人叫不一定做,但要是霍志钊先生的安排,员工们都乐意为之。

霍志钊先生作为一个管理者,还能做到任人唯贤。访当日,他的助手向笔者介绍时就说,“我在澳博工作了39年,是霍先生把我从几千个员工中提拔上来,受到他的器重,我工作起来也充满乐趣。”与外资企业相比,澳博是一个充满人情味的公司,员工们拥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霍志钊先生说:“何鸿博士就很看重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是一个人情味很重的老板。因此,在公司,员工都感觉像家一样亲切。”有了这样的老板和管理者,公司才会上下一心,和谐共进。

【奉献篇】 赤诚似火无私无畏

管工作十分繁忙,霍志钊先生还担任着超过二十多项社会公职,其中尤以文化和艺术领域居多。霍志钊先生有一个愿望――希望通过政府与民间的努力将澳门打造成一座文化之城。他说:“澳门绝对不是有赌,我们一定要改变外面人这种看法,让他们感受到澳门浓厚的文化氛围,特别是独一无二的中西交融文化。将澳门从东方蒙地卡罗转为一座文化都市,我相信这完全有条件做到。”推己及人,霍志钊先生在修身之,更将眼光关注到整个澳门社会,为澳门的繁荣稳定献策献力。

今年9月26-27日,由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台湾两岸文化艺术联盟、澳门中华文化艺术协会主办,由澳门中华文化艺术协会协办的“两岸文化交流协商会议”在澳门成功举办。两岸四地一百多位文化学者、艺术家出会。为两岸沟通、增进亲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作为澳门中华文化艺术协进会理事长的霍志钊先生为大会默默付出,贡献良多,受到称。

另外,作为云南省政协委员的霍志钊先生还非常关注云南省的发展。五年来,他认认真真做好每一个提案,大力扶持贫困少数民族地区,为改善群众生活环境建言献策,因此,他於2007年被授予“全省先进提案工作者”称号。另外,由他倡导组织了云南省澳门委员成立了澳门云南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还出任董事长。他希望通过投资加大澳门和云南的经济交流与合作,拟定将公司盈利的大部分捐献给云南省,用以发展教育,保护民族文化等诸多方面。

业时间,霍志钊先生依然是寄情山水,於中国画中陶冶情操,滋养元气。言及今年中秋节日中,有感於节日气氛,他写意出一幅《清泉石上流》,一棵松树,一轮圆月,泉水在石涧上轻轻流过。“笔愈简而气愈壮,景愈少而意愈长”,情境深远,意味悠长,这正是昼人生活中的一些激情。其实,与霍志钊先生谈话,感觉他就像一本厚重的书,其中积淀着丰富的知识,沉淀着高尚的情操,令人知之不尽,学之不竭,如江水般为他人与社会输送着汩汩智慧与贡献,“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人物简介】

化学博士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博士教育;培养目标;学科差异

一、问题的提出

传统上,培养学术研究人员是博士教育的目标。美国卡内基博士教育项目(CID)将博士教育的目标界定为培养“学科看护者”(the steward of discipline),也就是培养未来学术界的继承人以推进学科知识的发展。但是,随着博士教育规模的扩张、劳动力市场的变迁以及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型,博士教育的目标逐渐发生变化并呈现多样化,诸如“可雇佣的人”、“高级知识工作者”等概念的提出。21世纪初,阿什(Usher)提出今天的博士生应该具备如下特质:他们必须具有适应性和多方面的技能,并有开放的学习态度;他们必须对全球化过程和信息革命中的工作环境有充分的把握,至少应懂得网络信息技术。这些技能在问题解决、写作、领导和知识应用中被形容为“软技能”和“知识密集型技能”――问题解决能力、合作工作能力、领导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

这些要求超出了传统上学科教育的范畴。已有研究表明,学术不再是博士毕业生的唯一或主要归宿,美国只有不到一半的受调查博士从事学术职业。从博士生的就业意愿来看,70%左右的英语系博士生期待能从事学术职业,而在化学学科,只有34.8%的博士生对教职感兴趣。伍尔夫(Wulff)等人采用回顾性评价方法研究了分布于6个学科已经工作10年到14年的博士毕业生的职业发展,发现博士毕业生提及频率最高的是对劳动力市场更好的准备,强调跨学科和市场化的技能。

显然,博士教育目标从“学科看护者”到“可雇佣的人”的转变已引起了学界的关注。不少文献指出,培养学者不再是博士教育的唯一目标,应该在学术型博士学位之外建立专业博士、项目博士等多样化的博士项目。尽管这些研究试图将触角伸向学术型博士项目之外寻找解决博士教育危机的出路,但不可否认,学术型博士教育也未能逃脱当前知识生产模式转型的挑战。“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型不仅促进了博士学位类型的多样化,同时也促使传统的学科进一步分化,而且在某些学科领域导致博士生培养模式的变化。”那么,学术型博士教育的目标究竟发生了何种变化?不同学科的教师是如何定位博士教育的目标?教师认为博士学位获得者应该具备哪些能力或素质?

本文的资料来源于笔者2010-2011年在美国中西部一所研究型大学(以下简称R大学)进行的质性研究资料。R大学是一所具有近两百年历史的公立、博士-研究型大学,并且是美国大学联合会(AAU)的成员机构,它在全美共有八个分校。笔者主要在主校区进行田野调研。就具体的资料收集而言,大体包括文本资料(R大学研究生院、学院和系的文件),正式访谈资料(对9个学科35位教授的访谈,全部录音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以半结构化访谈为主,同时辅以观察),非正式访谈和参与式观察资料(在R大学研究生院待了近一个月,访谈研究生院管理人员15位,参加各种会议3次)。本文主要选择化学、数学、经济学和英语作为典型学科进行分析论证。这四个学科的12位受访教师的具体情况如下(表1)。

本文采用扎根理论的三级编码进行资料分析,其具体操作过程是:一级编码,开放式登陆,以开放的心态呈现资料本身的概念和意义,发现概念类属,对类属加以命名,确定类属的属性和维度,然后对研究的现象加以命名及类属化;二级编码,关联式登陆,发现和建立概念类属之间的各种联系;三级编码,核心式登陆,在所有已发现的概念类属中经过系统分析以后选择一个“核心类属”,将分析集中到那些与该核心类属有关的码号上面。

二、不同学科教师对博士生培养目标的定位

(一)化学学科

当问及“您认为化学学科博士生培养的目标是什么”时,受访教授普遍宣称是培养独立的科学家。那么,化学学科的教师注重培养博士生具备哪些能力与素质?

在化学学科,对独立科学家的素质要求既包括学术研究与筹划的能力,也包括沟通和交流的能力。也就是说,独立的科学家应该能提出研究问题、理解研究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同时应该具备沟通能力、做报告的能力、独立思考和写作的能力,毕业后具有就实验室事务做出决策与计划的能力。对此,卡内基博士教育创新计划全面概括了化学学科博士应该具备的十个方面的专业能力:人际交流、写作和学术报告能力、团队工作能力、技术领域新技能的运用、道德伦理与公共关怀、了解企业策略和技术转移、接触其他领域以拓展知识广度、国际视野、了解工业界的机会、了解经济驱动对私企成功的重要性。

导师是如何培养化学学科的博士生具备上述能力呢?导师除了提供资源和好想法、给予指导和传授实践经验外,还教给博士生有关化学研究的基础知识、研究策略,并创造良好的科研氛围。一位化学教授陈述他作为导师的任务是:“教给博士生化学基本知识并习得研究过程,向博士生传授如何批判性并带有好奇心地观察科学世界的工具,希望博士生具有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有效沟通的技能;我很高兴能创造一个有利于研究、学习和将博士生培养成为独立科学家的氛围”。博士生要做的事情是做实验,主动从事研究并在需要之时寻求导师的指导。博士生在此过程中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了自主推进研究项目的经历以及相应的专业能力。此外,受访导师指出,指导博士生参加学术会议、与同行交流是获得沟通、报告、表达和展现能力的重要方式。下面是一段受访者的原话:

“我们教博士生如何沟通,包括口头沟通能力和阅读写作沟通能力。科学家喜欢讨论某一话题的研究进展,因此我们也喜欢参加专业学术会议,做20分钟的报告。我们的确花不少时间培养博士生如何做报告,如何画精致的图形,如何清楚地表达,如何机智地回答与会学者的问题。我们指导博士生如何有逻辑地、清楚地组织报告……我们不仅通过带博士生参加会议锻炼他们与人沟通的能力,也鼓励博士生与系里的访问教授交流。”

化学学科不仅注重培养博士生的学术研究能力,而且更看重博士生掌握一些可迁移技能。因为劳动力市场看重的是化学学科博士学位获得者作为科学家管理和指导研究团队的能力,而不仅仅是从事基本分析的能力。大部分博士生在毕业后会做两年左右的博士后,然后再选择到学界、工业界或者政府部门就业。越来越多的化学博士毕业生在公司或国家实验室工作,或自己开公司,这部分博士占了将近三分之二的比例。同样,导师认为对博士生的培养也并不局限于在学术界工作的科学家,也应考虑学术界之外的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如一位资深化学教授所说:“劳动力市场给我的触动是我们需要培养更多的化学家。我们国家,甚至是整个世界,都需要更多的科学家。”因此,化学学科越来越需要培养服务于社会各种技术需求的科学家。而对博士生可迁移性技能的培养,使化学学科的博士生获得了在学界内外就业的基本素质。

(二)数学学科

受访者指出,如何培养博士生成为独立有潜质的研究者是数学学科博士教育的核心目标。借用卡内基博士教育项目的定义,数学学科的目标是培养生产、积累和转化学科知识的研究者。据统计,学术界是数学学科博士毕业生最主要的就业市场,占三分之二以上。学术就业市场对数学人才的挑选注重博士生的研究工作及其所展现的研究潜质。也就是说,数学学科评价博士生的标准是学术论文所体现出的研究水平――博士生要生产出具有创新性的、有结果的学术论文,并以此证明自己是有研究潜力、出类拔萃的研究者。

“学生研究做得比较好的、出类拔萃的,自然容易找到工作。对老师来讲,希望学生找到好工作的话,就要让学生做出好的成果来,对于学生来说就是希望写出好的论文。但是具体做什么样的题目,关系不是太大。例如说,数学系在招人的话,不管你做什么东西,只要做得好就可以,这说明你有研究潜力。”

尽管大部分博士生毕业后从事学术之职,但就“培养什么样的博士生是成功的”而言,数学学科的教师并非将博士生毕业后是否从事学术职业作为唯一衡量标准,有些教授更看重博士生在读期间的智识探索经历,诸如博士生是否具有自我激发(self-motivated)的能力,以及能否创造出有价值的研究。一位受访教师说:“如果学生获得博士学位后,没有进入学术界,没有成为教授,而是成为保险精算师,为公司工作。我认为这也是成功的,因为博士生拥有的这段智识探索的经历,将使其终身受益。所以,我希望他们在读期间有一个很好的智识探索的经历,并创造出一些有价值的研究。”

此外,博士生的教学能力也是导师提及的博士生应该具备的素质之一。数学学科博士生的资助主要靠教学和奖学金。教学是数学学科博士生的重要任务之一。这与英语学科很像:“博士生基本上是靠教课获得资助的,有很多教课的机会,因为我们有很多学生要教。在数学领域,我们的教学任务远远多于其他系,英语也是。”总体上看,博士生有两项任务:研究与教学。但是,如何平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是数学学科博士生面临的难题。正如受访导师所分析:一方面,博士生需要花大量时间用于教学以获得资助,但不可否认的是过多的教学实际上挤占了从事研究的时间与精力;另一方面,无论是从获取博士学位的要求,还是劳动力市场的选才标准看,研究的重要性远远大于教学。

(三)经济学科

与其他学科相比,经济学教授在访谈中更强调博士生的就业能力与专业技能的培养。经济学博士学位获得者既有到学术界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也有到工业界、联邦机构或投行从事研究或实务工作的。经济学博士生培养具有灵活性与多样化的特点,而不单是对“学科看护者”的培养。

当笔者询问:“您在指导博士生时的首要目标是什么?”经济学科的受访教师均指出他们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博士生具备就业能力并顺利谋得职业。经济学科教授对职业一词的理解不仅包括学术职业,也涵盖非学术职业。经济学专业的博士生有各种各样的职业选择和发展路径:一条路是学术职业,即进入高校从事学术研究或教学之职;另一条路是非学术职业,这是经济学博士生的重要就业途径。非学术职业包括两类:一类是非营利机构,如国际经济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美国政府机构(美联储、财政部等)、智囊团(兰德公司);另一类是商业机构,诸如投资银行、其他金融机构、咨询公司。

灵活多样的就业去向实际上也要求导师对博士生的培养要具有灵活性,教师通常倾向于结合不同学生的职业定位培养博士生。受访者明确提出对经济学博士生的指导并非只有一种模式,不同职业对博士生的素质与能力的要求会有差异。一位教授的陈述体现出经济学科博士生培养的灵活性以及对博士生就业意向的重视:

“对不同学生的定位不一样。我的标准根据博士生的就业期待不同而有所不同。例如,很多韩国学生想毕业以后回国在研究所工作,那么这个标准就是很不一样的,对吧?如果你打算在美国的研究型大学谋职,这与去韩国的研究所工作的标准是不一样的。所以,根据工作的特质以及我对学生的期待,标准有所不同。如果你想在美国从事学术职业,也就是从事学术研究,你得有创新能力,得有思想、有原创性的思想。如果你要回韩国的研究所工作就不是这样的标准,因为韩国的研究所大多数研究工作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的不是原创性的思想,而是要看你有没有实用性的技能。”

既然导师指导博士生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博士生获得就业能力,那么博士生应该掌握哪些技能或具备什么样的能力?通过对访谈资料提取高频词,发现“技能”一词在经济学科受访教师的话语体系中频繁出现,例如在受访教授EC_2的访谈中出现了18次,EC_3提到了13次。受访者提到的与技能相关的词有:研究技能、教学技能、沟通技能、实用技能、计算技能、英语技能、计算机技能、技术性技能、理论技能、计量经济学技能以及整套技能、所有各种各样的技能。从以上所列各种技能,可以看出经济学科教授的话语体系里对“技能”的宽泛界定,以及学科本身鲜明的实用取向的文化特征。

可以将受访者提到的博士生应该掌握的技能概括为四大类:专业技能、技术性技能、教学技能和软技能。其中专业技能是经济学博士生必须掌握的核心知识,是指经济学科本身的知识。但是,随着经济学学科的发展,导师越来越重视培养博士生的技术性技能。受访教授指出,现在对博士生的培养开始重视技术化的知识和技能,诸如数学、统计和计算机方面的技能。拥有数学、计算机等学科知识背景的学生在博士项目的录取中越来越受到青睐。拥有跨学科知识也是导师培养博士生技术性技能的一方面。“做一名出色的经济学家,不仅仅意味着精通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数学和统计学的知识是必备的,当然,任何一位像样的经济学家必须会说专业语言。但是一名更出色的经济学家应该意识到与其他学科专家交流思想是有利可图的。经济学思维方式的专家通过与哲学家、政治理论家、社会学家、艺术史学家、文化人类学家等研究人类状况的专家交换思想,能够使自己充实。”总之,博士生应该掌握整套的技能或各种各样的技能。“如果博士生想找到一个好工作的话,必须具备各种工具性技能,这是必需的。我也希望他们不仅具有理论技能,也要拥有计量经济学和实用技能……我认为与过去相比,今天获得这些整套技能、学习各种各样的技能更为重要。”

(四)英语学科

英语学科的受访教授认为,帮助博士生从学生向“专业化学者”的顺利转型是其博士教育的目标。英语学科教师眼中的“专业化学者”应该具备哪些能力和素质呢?扎根于访谈资料,可以发现英语学科教师对博士生培养中的“专业化学者”素质的界定大体包括:参加学术会议并做报告的经历与能力;写作与发表学术论文、博士论文具备出书的水平;教学经历。以上三方面是普遍被英语学科教授所认同的,同样也是就业之时劳动力市场所看重的评价维度。

首先,博士生应该具有参加学术会议的经历,而且导师鼓励博士生准备学术论文并做会议报告。参加学术会议更重要的目的是丰富作为专业化学者的经历与经验。同时,这一经历会在就业之时给博士生添砖加瓦。

其次,导师评价博士生学术研究成果(包括准备发表的期刊论文、博士论文)的标准是研究本身的创新性。导师认为,博士生向专业化学者的转型应该始于资格考试完成之后。也就是说,在资格考试之前,导师所看重的是培养博士生在专攻领域的基础知识的学习与积累,而在资格考试之后才开始对博士生进行专业化学者的学术训练。

第三,对英语学科的博士生来说,教学能力也是作为专业化学者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在导师看来,虽然更注重培养博士生的研究能力,但教学能力对博士生作为专业化学者的发展同样也是不可或缺的。从就业的角度看,英语学科的博士生多在大学任职,而美国的社区学院和教学型大学尤其看重求职者的教学能力;即使是在研究型大学从事学术职业,教学能力也是考核的标准之一。因此,英语学科博士生在读期间需要承担大量的教学工作。以R大学为例,一般情况下,博士生一年至少教三门课,这也是博士生获取资助的重要来源。

从就业的角度看,英语学科的教师希望博士生毕业后从事学术职业。英语学科的教师之所以比较看重博士生能否到学界就职,一方面源于纯基础学科研究本身的价值与社会应用部门的联系不紧密,另一方面也与英语学科趋于严峻的学术就业市场相关。英语学科的教师不断地表现出对博士生就业的担忧。“由于学术就业市场不容乐观,越来越多的博士生选择到非学术部门就业,但是很少有英语系出于就业市场的原因而改变博士生培养的课程结构。尽管我们开始尝试做20年前不会做的事,例如教研究生职业性和技术性的写作,因为学生可能需要到工业界撰写文案和宣传册”,但是,“英语是相当传统的学科,很多学校仍怀抱博士生生来就要成为学者的理念”。在这里我们看到劳动力市场、学科文化传统以及博士生培养理念之间的多重张力。以学术职业和专业化学者为博士教育首要培养目标的英语学科,处在保持学术传统与适应新兴环境的藩篱中,现实张力下的博士生培养究竟何去何从?

三、学科文化与博士生培养目标的学科差异

通过对化学、数学、经济学和英语四个学科案例的分析,我们认为,博士教育目标的总体趋势是从学科看护者向可雇佣人转化,但博士生培养目标呈现显著的学科差异。尽管所有学科的教师都注重对博士生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但是不同学科的侧重程度以及对学术研究之外的其他能力的强调呈现差异。英语学科博士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专业化学者;化学学科的教师将博士教育目标界定为能在各行各业工作的科学家;与英语学科相似,数学学科注重博士生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经济学科直接着眼于培养博士生成为“可雇佣的人”,当然这里所说的“可雇佣的人”包括学术部门和非学术部门。

这一差异可以用学科文化的理论进行解释。托尼・比彻(T.Becher)指出,学科是一种文化现象:体现于心智相似的人组成的共同体中,每个学科具有其行为方式、价值体系和独特的智识任务。导师对博士生的培养活动本身就是学术训练的过程,是将博士生进行学科规训或学科社会化的过程,因此,学科文化会对博士生的培养目标产生影响。之所以不同学科的博士生培养目标呈现差异,是因为学科文化所追求的行动理性不同。行动理性是指学科成员在行动中遵循的标准,他们可以遵循价值理性的标准,也可以遵循目标理性的标准。区分的标准是学科知识本身对应用的关注程度。纯基础学科是追求价值理性,即为学术而学术,其知识生产是纯粹智识探索的过程,典型的学科如数学和英语。因此,这类学科将博士教育的首要培养目标定位为学者或研究者,更强调博士生的学术研究能力。而应用学科遵循目标理性,谋求博士生的职业发展或者解决某个实际问题,研究关注应用性,对博士生的学术训练不仅注重学术本身,更强调知识的目的和应用性。因此,应用学科博士生的培养目标在强调学术研究能力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博士生的专业技能或就业能力,教师将博士生的就业去向定位为学术职业和非学术职业两条路径,典型的学科是经济学和化学(表2)。即使在当今博士教育的外部环境(就业市场)发生变化并对博士生培养形成挑战的情境下,学科文化仍旧以强有力的作用对不同学科博士生培养的理念产生影响。

对于从事高深知识研究的博士生、尤其是学术型博士生来说,对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几乎是所有学科的目标。但是,不同学科教师对博士生应具备的学术研究之外的其他能力,以及学术能力与其他能力的强调程度所持的观点是存在差异的。

纯基础学科对“职业”一词的理解往往限于学术职业,也就是说,培养博士生从事学术职业。根据“博士十年后”调查(被调查者于1982-1985年之间获得博士学位),大约四分之三的英语学科的博士学位获得者在学术界工作。英语学科对“专业化学者”的培养要求是:参加专业学术会议、发表学术论文,博士论文的研究要具有与学术领域对话的能力,并且能定义博士生的学术身份认同;同时,对博士生教学能力的培养也是作为专业化学者成长的重要方面。同样,数学学科大部分博士生毕业后都在高校从事教学科研之职,因此教师也看重培养博士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他们认为,使博士生善于提出好问题,养成独立思考、自我激发和创新性的思维方式是博士教育的核心目标。

在应用学科,研究会受到外部实践需求的驱动,强调研究的实用价值,而且知识的应用范围较广。因此,这类学科对博士生的培养尽管也注重学术研究能力,但更注重博士生的专业能力与可迁移性技能,诸如经济学对技术性技能的强调,化学对解决问题与合作能力的重视。也就是说,应用学科注重博士生应用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博士生培养目标不仅仅定位于学术界,从事非学术职业也是博士生教育的目标之一。化学学科对科学家的界定较广,不仅是指服务于大学的学者,也指在工业与政策等部门的就职者,是培养各行各业的科学家。

四、讨论与启示

长期以来,我国的博士教育目标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以下简称《学位条例》)的界定:培养博士生扎实宽广的学科基础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以及具有独创性质的科学或专门技术方面的成果。《学位条例》体现的是一种整体化的培养学术型人才的理念,即主要培养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学术研究者。

但是,不同学科的知识特点不同,相应地呈现出不同的文化特征,因此,从博士生培养实践来看,尽管学术型博士教育以培养学术界人才为主,但应当有符合学科知识特征的具体培养目标。例如,化学、经济学等学科呈现出追求目标理性的学科文化,那么,博士教育可以培养从事学术职业与非学术职业的人才为目标,这符合这类学科对实用文化的认同。而在英语和数学学科,呈现出追求价值理性的学科文化,知识本身对纯粹价值的偏爱决定博士教育的目标多局限于培养学术型人才,应当注重培养博士生从事学术研究的知识和能力,同时,也要加强对博士生教学能力的培养。

从世界范围看,当前博士教育也面临着外部环境变迁所带来的重重张力。一方面,高深知识生产的工作条件不断受到外界的影响,尤其是“知识生产方式的转型对作为未来的知识工作者的博士生提出了诸多的要求,例如从事跨学科研究、从事与社会利益密切相关的研究、团队合作能力,等等”。另一方面,今天的博士生也许并不是为了追求学术职业而攻读博士学位。美国、澳大利亚和英国的博士学位获得者在学术系统工作的比例分别为47%、44%和40%。从中国1995年到2006年间博士学位获得者的就业分布来看,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从事教学和学术研究的博士毕业生占总数的65.5%。进入企业、事业单位的博士生比例不断提高,从1995年的4.9%上升到了2006年的21.1%。但是,博士学位获得者进入非学术部门就业的比例呈现明显的学科差异性:自然学科进入非学术部门的比例高于社会学科,而社会学科的这一比例又显著高于人文学科。本研究的访谈资料也表明,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的教师对培养博士生进入非学术部门的准备更好,而人文学科的博士生教育却明显准备不足。

上一篇:化学课改论文范文 下一篇:食品化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