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健康关系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8 06:02:46

环境与健康关系论文

环境与健康关系论文范文第1篇

>> 穹顶之下的政企合谋 “穹顶之下”的高中课堂 《穹顶之下》高点击量的传播学分析 穹顶之下的心血管隐忧 穹顶之下的财资正道 从传播学角度探究《穹顶之下》背后人为因素 媒介融合的新突破:《穹顶之下》的传播思考 设计艺术穹顶之下的未来之路――绿色设计 争议中的《穹顶之下》:“新媒体”混战“旧道德” 对于纪录片《穹顶之下》的几点思考 “穹顶之下” 在大IP的穹顶之下,走出自己的创新之路 在穹顶之下探大气污染转移的法律规制 穹顶之下 民生之上 穹顶之下,勿忘烟霾 穹顶之下 绿色期盼 穹顶之下 清新何来 穹顶之下,绿色飞行 从传播学视角解读韩剧走红的原因 Under the Dome穹顶之下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艺术 > 《穹顶之下》走红的传播学解读 《穹顶之下》走红的传播学解读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向宁 向志强")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彻底改变了人际之间信息传播的方式,新媒体的高度信息扩散和多向互动特点给网络热点事件的传播搭建了一条民间通道。本文通过对柴静雾霾深度调查纪录片《穹顶之下》在网络上迅速走红的回顾,从传播学的角度审视事件的始末,以拉斯韦尔的5W(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众、传播效果)模式为框架,并且结合经典传播学理论对《穹顶之下》走红进行解读和研究。 关键词:柴静;雾霾;5W模式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04-0042-02

2015年2月28日,柴静自费拍摄的一部视频《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再次成为焦点。该视频在人民网、优酷网联合首发后,从各大门户网站首页推荐到微博、微信朋友圈刷屏转发,将视频360度全覆盖推送给网民。视频推出当天就在优酷获得600万次的播放量,被点赞6万多次,48小时内全网播放量达到惊人的2亿人次,《穹顶之下》跨平台的穿透力和引发的探讨,堪称2015年第一场“全民热议”。本文通过拉斯韦尔的“5W”传播模式进行分析,结合传播学相关理论,解读《穹顶之下》何以走红?

“5W模式”也称“拉斯韦尔程式”,是美国学者拉斯韦尔1948年首次提出的一种传播模式。拉斯韦尔认为大众传播过程包括五个基本要素,即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说、产生了什么效果。《穹顶之下》走红的“5W”模式分析如下。

一、名人效应,成就巅峰

《穹顶之下》柴静的团队就是这段视频的初始传播者。“可信度效果”的概念说明,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获取受众的信任是传播者改进传播效果的前提条件[1]。柴静作为前央视主持人和知名记者,十几年央视记者的经历,在业内有一定的知名度。她曾长期报道环境污染问题,经验丰富并且在环保领域积累了大量的资源和人脉。视频中柴静谈及女儿出生时就患有肿瘤的亲身经历引起大众的共鸣,强调这次调查是她与雾霾之间的“私人恩怨”,中国基因里的母性更增强了柴静叙述的说服力。

除了柴静的团队,传播者还有别人。《穹顶之下》由柴静、人民网和优酷联合首发,优酷网PC和移动端都给了头条位置,并在官方微博、微信进行推送,播放量评论量数据抢眼。腾讯视频上线比优酷晚14分钟,但播放量、评论量最惊人。腾讯视频不仅有首页推荐,更有腾讯网、新闻客户端、微信的联动,多产品线同时发力。搜狐、爱奇艺、乐视三家视频网站强势跟进。再加上白岩松、崔永元、罗永浩等微博大V们的鼎力支持,名人效应是这部视频迅速传播的助推器。

可见,《穹顶之下》的传播者阵容无比强大。柴静团队、人民网、腾讯视频打头阵,各大门户网站、名人和微博大V们紧随其后加力助推,而社交新媒体网民的“全民刷屏”将这段视频推向巅峰。今天,关于柴静个人和雾霾的话题还在持续发酵,甚至出现10只环保股票“涨停”的现象,在资本市场还出现了“柴静概念股”的新名词。新的传播者还在持续加入中……

二、内容制作,专业精良

《穹顶之下》是柴静用一年时间,通过现场调研、查阅文献、拜访专家、自费100万拍摄的一部长达103分钟的雾霾深度调查纪录片。该纪录片让数千万乃至上亿人再次认识到雾霾的危害,并且形象化地对雾霾的构成做了解读,通过柴静的行为来告诉我们自己可以做些什么。

视频中,柴静走访多个污染现场寻找雾霾根源,并多国实地拍摄治污经验。这次关于雾霾的调查,被认为是“非机构、非记者所做的信源最权威、信息最立体、视野最开阔、手段最丰富、最有行动感的雾霾调查”。

当然,和柴静总能引起争议、雾霾总能引起争议一样,《穹顶之下》的热议网友反应不一。抛开关于视频的一些争议不论,就视频本身而言,《穹顶之下》的确是一部制作专业精良的“大制作”。在如今的新媒体时代,每天可看的内容很多,但大多是粗制滥造的信息,像柴静这般大制作来打造这么一部片子的做法还是很少见的,仔细看看《穹顶之下》的片尾字幕,就知道它的投入有多大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众所周知的《看见》原团队,然后是罗永浩以及他的锤子团队,还有大V记者、调查记者等智囊团。同时,柴静在全片中运用的21个演讲技巧,也几乎堪称案例教学。这些元素的存在让《穹顶之下》走红成为可能。

三、社交媒体,“全民刷屏”

《穹顶之下》的走红与网络媒体密不可分。首先是视频网站,正如前文所述,《穹顶之下》上线当天就在优酷获得600万次的播放量,被点赞6万多次,24小时全网播放量近亿。截止3月1日早上9点,各大视频网站统计的《穹顶之下》数据是:腾讯视频7426万,顶4316,踩56;乐视网1063万;优酷1006万,顶12万,踩365;搜狐视频203万,顶4506,踩101;爱奇艺109万,顶18110,踩939;凤凰视频69万,顶530,踩10;土豆网63万,评论39444,合计播放9939万,顶15万,踩1471。

其次是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经过20年的发展,中国已拥有6.3亿网民,5亿微博、微信用户,每天信息发送量超过200亿条。网络彻底改变了人际之间信息传播的方式,正是众多名人们微博、微信对《穹顶之下》支持转发,名人们的粉丝开始关注和追捧,至此,《穹顶之下》如注入强心剂般爆红。

新媒体的高度信息扩散和多向互动特点给《穹顶之下》的传播搭建了一条民间通道,使《穹顶之下》避开审核程序繁琐的传统媒体,迅速在互联网走红。新媒体还发挥着及其特殊的作用,尤其是在舆论监督方面。正如视频中柴静在采访工地扬尘时工人说的一句话:“我们老板不怕你,是怕你手中的相机!”《穹顶之下》播出之后,许多大众拿起手中的相机,拍摄身边污染环境的企业照片,转发给12369的官微,或是拨打12369环保热线。因此,社交媒体,尤其是微信的病毒式传播和视频网站的传播平台促使《穹顶之下》刷爆朋友圈。

四、意见领袖,追捧助力

20世纪60年代著名的传播学奠基人拉扎斯菲尔德等人提出了社会关系论。社会关系论认为,受众都有自己的生活圈,属于不同的社会团体,团体内各成员往来关系复杂,团体成员的各种社会关系左右着他们对媒介信息的选择,从而制约着大众传播的效果[2]。在受众的媒介接触中,社会关系经常既能加强也能削弱媒介的影响。社会关系论更关注在社会群体内部中,以群体压力、群体规范或者意见领袖的作用所表现出的相同性。人际关系和意见领袖在《穹顶之下》的受众拓展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各领域的领军人物也逐渐担任起“意见领袖”的角色。大众通过意见领袖微博、微信所与分享的信息,更加快速和全面地知晓大众身边所发生的事件和变化[3]。在此次事件中,柴静及身边的名人好友们起到了意见领袖的重要作用,他们通过微博和微信平台,对《穹顶之下》进行转发和支持,与粉丝互动,将信息扩散给大众,对他们施加影响,呼吁大众关注和转发该视频,形成了信息传递的两级传播,加速了全国受众对《穹顶之下》的关注。

群体压力理论认为,群体压力能够影响受众对媒介内容的接受。人们通常会选择与自己意见相投的团体,团体对意见的认同会加强个人关于此意见的信心。因此,当身边的团体都在支持和转发《穹顶之下》时,你还没看过该视频?雾霾是什么?从哪里来?你还不知道?部分受众质疑柴静行为甚至被好友拉黑朋友圈,并遭到柴静粉丝们抨击。迫于这种群体压力之下,《穹顶之下》的受众不断扩大。

五、关注大众,追随主流

柴静、雾霾,都是大众话题,两者结合在一起碰撞出的火花不能不吸引公众视线,何况还有“穹顶之下”这样一个略带压抑的标题。微妙的是,三天后,全国两会开幕,环保也是“穹顶之下”的我们关注的最热门议题之一。《穹顶之下》上线当天就在优酷获得600万次的播放量,被点赞6万多次,24小时全网播放量近亿。雾霾、治污再次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对此,履新刚满48小时的中国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3月1日在北京回应,“我想向她表示感谢,她从公众健康的视角唤醒公众对环境的关注,我想值得我们敬佩”。

德国女传播学家伊丽莎白・诺埃勒-诺依曼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一种描述舆论形成的理论假设――“沉默的螺旋”。《穹顶之下》之所得获得如此多的关注可以用“沉默的螺旋”来合理解释。当人民网、优酷联合首发该视频时,赞美声便如约而至。大片出现,再加上意见领袖的转发支持,粉丝受众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并且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疯狂转发,这些行为都是在为肯定的声音增势,支持《穹顶之下》的观点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而对立面的观点有时候会遭到群体意见的攻击,即使有人持有反对观点,亦会保持沉默。因此,反对《穹顶之下》一方的沉默造成支持一方意见的增势。这种此消彼长循环往复的螺旋发展过程,最终促使了柴静和《穹顶之下》在互联网迅速走红。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柴静和《穹顶之下》之所以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迅速走红,是因为在“5W”传播模式中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受众和传播效果的每一个“W”要素都做了充分的思考和准备。再加上名人意见领袖的传播影响,粉丝受众的疯狂转发,新媒体的保驾护航,柴静和雾霾之间的“私人恩怨”迅速蔓延,唤醒了大众的问题意识,这其实是我们每个人与雾霾之间的“恩怨”。

环境与健康关系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铅;血液化学分析;期刊论文;儿童保健服务

【中图分类号】 R 598.11 R 19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08-1010-02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环境中重金属负荷加大,血铅升高对儿童健康的影响和维护生态环境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家长、社会和学者的关注。文献计量学是用数学和统计学的方法,定量地分析一切知识载体的交叉科学,是集数学、统计学、文献学为一体,注重量化的综合性知识体系。该文拟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2000-2008年间我国公开发表的有关儿童血铅研究论文进行分析,以了解我国儿童血铅研究的发展现状、研究范围、研究热点与重点,研究队伍状况,从而为我国儿童高血铅的预防与控制、儿童血铅升高的机理研究工作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为进一步开展儿童血铅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1 检索数据源及方法

1.1 检索数据源 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为检索数据源,检索有关儿童血铅研究论文,共474篇。

1.2 检索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以“儿童血铅”为关键词,出版年限定在2000-2008年,对此期间公开发表的儿童血铅主题研究论文,从论文的年代分布、作者状况、主题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论文的时间分布 检索出9 a间公开474篇。从表1可以看出,研究论文的时间分布具有以下特点:(1)年度分布不均衡。2007年发文最多(90篇),是2002年的4.5倍。(2)呈现明显的阶段性。前4 a(2000-2003年)处于平稳发展阶段,年均发文量为29篇;后5 a(2004-2008年)发文量迅速增长,年均发文量达71篇,是前5 a年均发文的2.5倍。

表1 2000-2008年发表儿童血铅研究构成

年份论文篇数构成比/%

2000316.5

2001347.2

2002214.4

2003316.5

20045912.4

20056112.9

20068918.8

20079019.0

20085812.2

合计474100.0

2.2 论文期刊源分布 474篇论文分布在146种公开出版的医学专业刊物上,载文量在10篇以上的期刊共有9种,见表2。这9种刊物共发表儿童血铅研究论文200篇,占发表总量的38.0%。

表2 儿童血铅论文474篇的期刊源分布

刊名论文篇数构成比/%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377.8

中国妇幼保健367.6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34.8

职业与健康204.2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173.6

中国公共卫生163.4

实用预防医学112.3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102.1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102.1

其他136种杂志29462.0

合计474100.0

2.3 论文作者所在的系统分布 按474篇论文的第一作者所在单位分为五大系统进行统计。从表3可以看出, 儿童血铅研究的主要专业队伍集中在各级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教学科研机构、妇幼保健所这4类机构,共发文387篇,占论文总量的81.64%。其中出自各级医院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243篇,占51.26%;其次为教学科研机构、妇幼保健所、企业医疗卫生系统等,共发文193篇,占40.71%。

表3 474篇儿童血铅论文第一作者所在单位分布

单位论文篇数构成比/%

各级医院15632.9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8718.4

教学科研机构7616.0

妇幼保健所6814.4

企业医疗卫生4910.3

其他388.0

2.4 论文主题内容分析 对论文主题内容进行分析,可以了解我国儿童血铅研究的重点和范围。论文篇名是对文章论述的主题内容和范围的高度概括。在分析篇名的基础上,结合论文摘要和关键词对论文主题内容作了进一步分析。见表4。从表4可以看出,儿童铅中毒研究最受关注。9 a间发表相关论文105篇,占发文总量的22.2%。

表4 儿童血铅研究论文474篇主题内容分析

主题内容论文篇数构成比/%

铅中毒研究10522.2

智力影响6213.1

学龄前儿童血铅4810.1

检测结果分析459.5

环境铅污染439.1

生长发育影响367.6

治疗护理306.3

孕妇血铅对胎儿影响255.3

流行病学调查224.6

基础研究214.4

预防控制194.0

铅与其他微量元素关系102.1

质量控制51.1

检测方法研究30.6

3 讨论

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2000-2008年的9 a间,我国儿童血铅研究表现为以下特点:首先,儿童血铅对健康影响的研究获得稳步发展,发文数量逐步增长,呈现出迅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后5 a(2004-2008年)发文量是前5 a年均发文的2.5倍,表明我国学者对儿童血铅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其次,《中国儿童保健杂志》等9种医学专业刊物构成了发表我国儿童血铅研究论文的重要阵地。第三,形成了以各级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国教学科研机构研究人员为主的研究队伍,他们是从事儿童血铅研究的主要力量。第四, 儿童血铅研究的主题内容比较广泛,论文主题涉及诸多方面。这一方面表明我国研究人员具有比较敏感的学术视野,铅中毒机理、基因多态性、血铅升高对儿童智力、神经、生长发育等的影响越来越引起医疗卫生界学者专家的广泛关注。另一方面反映出随着我国工业化建设步伐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大中小型矿山的迅速兴起,血铅升高对儿童健康的影响不断加大。

进一步分析内容显示,有关儿童铅暴露途径,WHO估计儿童铅暴露45%来源于室内外尘土,47%来源于食物,6%来源于饮水,1%来源于空气[1]。北京市研究发现,儿童每日摄入的铅90%~98.5%由胃肠道吸收,1.5%~10.0% 经呼吸道吸收[2]。儿童血铅主要受室内外环境、母亲和食品等多方面的影响,消化道是儿童吸收铅的主要途径。成人消化道铅的吸收率为5%~10%,而儿童则高达42%~53%。由于发育迅速,儿童对能量需求较大,单位体重摄入食物较成人明显为多,且儿童胃排空较成人快,在胃排空状态下,铅的吸收率会大幅度增加。另外,儿童由于呼吸系统发育尚不健全,故当吸入较大颗粒,由纤毛运动将颗粒推送到咽喉部时,不能像成人一样咯出而多吞入消化道。而铅较多积聚在离地面1m左右的大气中,距地面75~100cm处正好是儿童的呼吸带。研究发现,离地面越近,大气中铅浓度越高,如果儿童和成人处于同一程度的铅污染环境时,儿童所吸入空气铅的浓度远远高于成人。

另外,研究母婴的血铅关系论文也占一定比例。福州市195例新生儿和产妇血铅均值分别为70μg/L和72μg/L,二者呈正相关(r=0.810), 20.5%的新生儿和23.1%的产妇血铅≥100μg/L;产妇家庭住址(离街面、交通干线、工厂之间的距离)、新旧住房、家庭经济收人、产妇职业、产妇血铅水平、文化水平、染发(是否经常)和吸烟等8种高危因素对新生儿血铅水平有影响,其中产妇血铅水平及抽烟对新生儿血铅水平的影响最大[3]。婴儿血铅与母亲的血铅和乳铅密切相关,表明母体的铅可以通过乳汁影响到婴儿血铅水平[4]。铅毒性作用的机理方面的研究显示,6-氨基乙酸丙酸脱水酶(ALAD)基因多态性,儿童表现为杂合子和22型纯合子者对铅中毒的易感性增强,同样铅暴露水平携带ALAD22等位基因的纯合子个体的血铅要比ALAD21高100μg/L,因此,ALAD22是人类铅毒性遗传易感性的标志,该基因携带者是铅毒性的易感人群[5]。另外,携有等位基因B(VDRB)的个体(即VDRBB型和VDRBb型)在受到铅暴露时更容易发生高血铅和铅中毒,是铅毒性的易感和高危人群。相关研究发现VDRB确实可能是人类铅毒性遗传易感性的又一标志,该基因携带者可能是铅毒性的易感人群。

4 参考文献

[1] IPCS. Environmental health criteria 85, inorganic lead. Geneva:WHO,1993:49-50.

[2] 黄亚军,屈明.铅对健康的影响.现代预防医学,2004,31(l):95-97.

[3] 徐两蒲,刘晖,林枫,等.新生儿血铅水平和产妇因素的相关性探讨.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4,10(4):65-66.

[4] 陈桂霞,曾国章,李健.婴儿血铅与母亲血铅和乳铅等因素的相关性研究.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6,40(3): 191-198.

[5] 赵江霞,刘继文,陈燕.儿童铅中毒与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6,29(5):464-466.

(收稿日期:2010-01-20;修回日期:2010-03-05)

环境与健康关系论文范文第3篇

我国休闲农业起步于20世纪末,相应的理论研究与发展探讨也起主要集中于21世纪初,2006年后研究的论文开始大量出现。从研究内容看,主要分成两大类:基础理论研究和个案研究。具体内容归纳如(见表1):从表1看,国内关于休闲农业的研究成果偏重于理论研究,个案研究局限于描述性研究,基本处于一般性研究阶段,缺乏深入的研究和实证研究,从内容上看,对于和服务企业密切相关的服务质量研究基本处于空白领域,仅仅在部分研究成果中闪现一下。并在浙江等地方性评价标准中,以非常小的比例体现在评价项目中。因此,有关国内从知觉服务质量角度研究休闲农业营销创新的问题还处于萌芽阶段。

国外休闲农业研究现状分析

国外休闲农业起源于19世纪,历经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目前在欧美、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最为盛行(方世敏),当前国外学者对休闲农业的概念、产品和功能的开发、市场研究、可持续性发展和宏观政策等方面的研究比较充分,获得较多的研究成果。国外休闲农业的具体研究成果归纳如下:

产品和功能开发研究。A.Hjalager(1996)研究认为休闲农业是在多功能农业的基础上,由农业多样化经营形成的。乡村旅游因其规模小、特色设施、环保主义而形成富有创新性的旅游产品。但其潜力还未能充分发挥。C.Hegarty(2005)在对波兰和爱尔兰作了比较研究后认为,休闲农业产业多样性决定了休闲农业发展的潜力,但其多样性则取决于区域资源及客源市场条件。麦基(N.G.McGehee,2004)认为农场主拥有土地、经济上依赖于农场经营、休闲农业深受大众欢迎,是刺激休闲农业发展的推动因素。

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关于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国外多数学者认为虽然有诸如物价上涨的负面影响,但乡村旅游对当地经济转型与发展起了一定推动作用。文化是休闲发展的重要内容,应在保护的基础上充分挖掘。JohnTribe(2000)认为,随着旅游规模的扩大,乡村性将受到削弱。T.J.Forsyth(1995)对泰国北部的一个小山村的研究表明:旅游业不能使最贫穷的小农户致富,但它可使那些有能力通过雇佣劳动力发展旅游业的农户增加收入,发展旅游可能使农村社会进一步贫富分化,并因提高土地利用强度或环保意识的增强可能导致环境退化或环境改善。

宏观管理政策研究。在欧洲,政府扶持乡村旅游的措施主要是制定开发政策,提供人力、财政支持,设置专门管理、服务机构等。休闲农业产品的质量保证制度方面研究较多。英国约有10000个农场提供膳宿服务,但一半多的经营者未参加任何质量保证监督计划。AlizaFleischer(2005)对基于农业生产活动的乡村旅游企业与放弃农业生产活动的旅游企业的比较研究证实:基于农业生产活动的乡村旅游企业经营业绩更好。

休闲农业服务质量研究。当前国外学者在休闲农业的服务质量的研究文献较少。但已有的文献揭示了服务质量对休闲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Reichel(2000)则采Gronroos(1984)的观点,以技术质量及功能质量维度衡量服务质量,并参考Fleischer(1993)技术性及功能性二维度下之衡量问项,拟定休闲农业观光服务质量属性的问项;Akama&Kieti(2003)探讨肯亚国家公园野生动物狩猎旅行游客服务质量满意度,服务质量衡量维度采用了Parasuraman(1988)服务质量五维度,并参考SERVQUAL问项,以服务为导向,配合国家公园特殊性来拟定服务质量属性;Maryam(2003)则是探讨参与生态旅游之期望服务质量,经因子分析,将参与生态旅游者所期望的服务质量归纳出六项维度,分别为生态有形性、确实性、可靠性、反应性、同理心及有形性等方面,并将其命名为“ECOSERV”,为生态旅游服务质量建立了一个指向性的方向,其中生态有形性为生态旅游服务质量中最受游客重视的一个维度,游客对生态有形性的重视所表现的行为对环境是友善的、具有较小破坏的,该篇论文验证了应用服务质量于生态旅游研究的可行性。

其他研究。这些研究主要包括了地理位置、休闲农业分类等等方面。国外研究在早、中期基本局限在产业的界定和政策支持上,随着该产业的逐步成熟,研究重点偏向于具体经营的角度,主要还是围绕顾客,如何在一个新兴产业中嫁接成熟的服务理念,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对于从微观角度分析企业服务营销的质量问题,仅仅停留在服务质量与休闲农业的相关性分析,为对服务质量评估维度和休闲农业绩效的关系进行因果关系论证。

结论与展望

总之,国内目前研究侧重休闲农业的发展规划、定位和功能,缺乏对休闲农业实际接受者---顾客感受的研究,而国外虽然对该问题已经展开研究,并取得阶段性成果,但是研究的对象为其本国的公民和休闲农业,其研究的对象与我国的公民消费心理存在较大差异,且外部环境也不一样,且未进行深入的因果关系研究,国外的研究成果对我国休闲农业的服务创新不具有一般的指导意义。因此进一步的研究将基于国外研究方法与手段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我国实际情况,针对我国公民,以实证研究的方法研究影响休闲产业的各服务质量因素与休闲农业的发展的因果关系,提出我国休闲农业服务营销创新的路径,推动休闲农业健康发展。

环境与健康关系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银行;企业;共生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

银企之间的关系是共生的关系,共生本来是生物学中的术语,共生理论起初是一个生物学上的概念,在它发展了一个世纪以后,被拓展到社会科学的研究中来。共生不仅是一种生物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不仅是一种自然状态,也是一种可塑形态;不仅是一种生物识别机制,也是一种社会科学方法。袁纯清(2002)在其博士后论文中,将共生理论引入金融学领域,并将金融共生理论的概念分析方法应用于城市商业银行改革研究。他认为,最优的金融共生模式是连续、对称性互惠共生。

一、共生理论的引入

共生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1879年德国真菌学家德贝里首次提出“共生”的概念,并将“共生”定义为不同种属生活在一起。范明特、科勒瑞和斯哥特等生物学家发展了德贝里的共生思想,并形成了系统的共生理论。在现代生物学中,共生一般被定义为一种相互性的活体营养性联系。从20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共生理论在经济、管理等社会科学领域得到广泛运用,在大多数社会科学文献中,共生被定义为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共存共荣的状态。袁纯清(1998)尝试将生物学的共生学说创新为社会科学的共生理论。他借鉴生物学的共生概念及相关理论,通过创新和界定一系列重要概念,运用数理分析,进行哲学抽象,构建了共生理论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所必需的概念工具体系、基本逻辑框架和基本分析方法,从而将作为生物学的共生学说创新为社会科学的共生理论。袁纯清(2002)在其博士后论文中,将共生理论引入金融学领域,并将金融共生理论的概念分析方法应用于城市商业银行改革研究。他认为,最优的金融共生模式是连续、对称性互惠共生。何自力、徐学军(2006)从共生视角研究了银企共生界面的测评,并进行了实证分析。文章基于共生理论的基本原理,构建出基于共生理论进行银企关系的量化研究的技术基础,并通过实证分析对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初步检验。之后,国内学者对产业共生、企业共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二、银企共生理论构建

银企共生是企业与银行共生境中其他生物因子基于某种共生基质,通过共生界面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产生和分配共生能量而形成的一种组织间关系。

(一)银企关系共生要素的构成

1、银企共生单元。共生单元是构成共生关系的基本能量生产和交换单位,是形成共生体系的基本物质条件。在银企共生体系中,银企共生单元为银行和企业。质参量决定着银企共生单元内在性质及其变化的因素,大多情况下,它不是唯一的,而是一组,一般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只有一个质参量起主导作用,称为银企主质参量,它在共生关系的形成中具有关键作用。银行与企业都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银行的特质从其服务的角度来讲就是其所提供业务的特质,企业的特质从生产的角度来讲就是其产品的特质。银行的质参量有存款数量、各种业务服务、资本充足率、资产利润率等,从银企共生的角度,银行的主质参量界定为贷款数量;企业的质参量有企业规模、产品的性质功能、员工数量、员工学历水平等,从银企共生的角度,企业的主质参量界定为生产数量和企业利润。

2、银企共生的组织行为模式。银企共生模式是银企共生单元相互作用的方式或相互结合的形式,它既反映银企共生单元之间的作用方式,也反映作用强度;它既反映银企共生单元之间的物质信息交流关系,也反映共生单元之间的能量互换关系。从行为上可分为寄生关系、偏利共生关系和互惠共生关系,从组织程度上可分为点共生、间歇共生、连续共生和一体化共生等多种形式。同时,银企共生关系并非固定不变的,它随着共生单元性质的变化以及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3、银企共生环境。银企共生单元之间的关系,即银企共生模式是在一定的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银企共生单元以外的所有因素的总和构成了银企共生环境。银企共生关系存在的环境是多重的,不同种类的环境对共生关系的影响也是不同的。按影响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直接环境和间接环境,按影响程度的不同可分为主要环境和次要环境。银企共生环境的影响往往是通过一系列环境变量的作用来实现的。银企共生环境相对于银企共生单元和银企共生模式而言是外生的,往往也是难以抗拒的。在我国,影响银企共生的主要环境是经济法律制度环境,包括各种金融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及政策。

4、银企关系共生要素之间的关系。银企共生单元、银企共生模式、银企共生环境作为银企共系的三要素是非常重要的,银企共生关系是单元、模式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在银企共生关系的三要素中,银企共生模式是关键,银企共生单元是基础,银企共生环境是外部条件。共生模式之所以是关键,是因为它不仅反映和确定银企共生单元之间的生产和交换关系,而且反映和决定银企共生单元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或贡献,同时反映出银企共生关系对共生单元和共生环境的作用。

环境与共生体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正向环境对银企共生关系起激励和积极作用,而反向环境则对银企共生关系起抑制和消极作用,中性环境对共生关系既无积极作用也无消极作用。这种积极和消极作用是通过对引起共生过程中物质、信息和能量的生产和交换的抑制和激励来实现的。反之,共生体对环境的影响也可表现为三种类型:正向作用、中性作用和反向作用。

共生体与环境的关系用共生界面来反映。银企共生界面的动力是收益,阻力是成本。只有当动力大于阻力时,也就是收益大于成本时,银行和企业间才有可能有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流。

(二)银企共生模式选择。银企共生作为经济体系中的一部分,它的共生模式直接影响宏观经济运行,采取何种银企共生模式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发展。

首先,银行与企业要有分工。企业寻求投资机会并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实施;银行负责筹集资金,并转移给有投资机会的企业。这种专业化的分工有利于提高整体储蓄投资转换效率,并最终提高国民经济运行效率。

其次,银行与企业要有稳定的相互关系,不至于使企业在有投资机会而寻找资金来源的时候搜寻成本过高。

再次,银行与企业要共同发展。企业发展后,资产规模变大,相应的它从事投资项目的规模也要增大,需要更多的资金来源,而银行只有在资产规模变大时才能满足这种增加的资金需求。

最后,银行与企业要均匀分配共生利润。银行与厂商要共同发展,这种发展的基础是各自的资本金要增加。市场经济里,杠杆融资是有极限的,企业只有增加资本金才有可能增加融资数量的机会;同样,银行也有资本重组的要求,银行也只有增加资本金才有可能增加融资数量的机会。银企共生系统有两类模式,一类是银企共生组织模式,另一类是银企共生行为模式。银企共生组织模式侧重反映银企共生单元之间相互作用的组织方式,包括点共生、间歇共生、连续共生和一体化共生四种组织模式。银企共生行为模式侧重揭示银企共生系统的各单元之间相互作用的行为类别,包括寄生、偏利共生、非对称性互惠共生和对称性互惠共生四种行为模式。

(三)银企共生关系界面及其基本功能。银企关系的广义共生界面是银行与企业所处的整个社会、经济环境,从狭义上来讲,银企共生界面是指在这些社会经济环境中能够对银企关系的模式、效率以及稳定性等方面产生显著影响的经济法律制度,主要包括了借款贷款对象选择机制、借款贷款行为规范制度、利益分配和调节制度等,其中借款贷款对象选择制度主要是以禁止性规定的形式对禁入范围做出的规定,借款贷款行为规范制度主要是金融监管部门对风险管理的过程与结果的约束,利益分配与调节政策主要是利率政策、激励政策等。

银企共生界面作为银企共生单元相互作用的媒介,具有以下基本功能:信息传输功能、物质交流功能、利润传导功能、共生序的形成功能和分工与合作的中介功能。

银企共生界面与银企共生的共生动力机制和共生阻尼机制具有密切联系。银企共生界面在银企共生动力机制中的作用表现在,银企共生界面是共生动力机制形成和发展的先决条件。银企共生动力机制反映共生过程中共生单元之间相互激励、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内在关系。通过银企共生动力机制的作用,银企共生单元、银企共生体得到发展与进化。银企共生动力机制的核心或本质是什么条件下相互促进、什么条件下相互促退。

银企共生界面对共生阻尼机制的影响体现在银企共生界面是银企共生单元作用的通道,但这种通道的使用是有代价的,即存在银企共生单元或银企共生体系的能量损耗。能量损耗的程度即反映了共生阻尼的程度,能量损耗的过程和机制则反映共生阻尼的过程与机制。前述共生界面的特征量λ即是反映共生阻尼的程度。

为达到目标的银企连续、互惠共生模式,银企共生界面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银企共生界面必须持续稳定;(2)银企共生界面必须减少银企共生单元之间的交流阻力;(3)银企共生界面必须使银企共生利润均匀分配。银企共生界面是经济法律制度规定,它直接影响银企共生的状态。

相对于人,经济制度是可控变量,可以调整经济制度,使银企共生达到理想状态。这里可以把经济制度细分为:(1)内部制度,银企共生单元内部治理制度和组织制度;(2)外部制度,规定协调银企共生单元间的法律制度。

三、银企关系是一种共生关系

通过以上银企关系之间构建分析得出,银行与企业之间应当是一种共存的关系,具备共生关系的条件。

在实际经济运行过程中,企业是主要的资金短缺者,居民是主要的资金供给者,银行在其中起着使资金短缺者和资金供给者联系起来的中介作用,这就是银企关系的本质。

生物学中的共生是不同种属按某种物质联系而生活在一起。从经济学意义上说,经济学上的共生是经济主体之间存续性的物质联系。银行与企业这两个经济主体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依存的融资关系。现代经济体系中,银行作为经营货币商品的特殊企业,主要为企业融通资金,充当企业运行的剂,如果没有企业,银行就失去了存在的主要依据。企业的发展需要扩张资本,而通过自身积累难以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因此,银行与企业是一种唇齿相依的共生关系,它构成了金融共生关系的核心,并在此基础上,同时衍生出银行与银行之间,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共生关系。

金融共生是以银行与企业之间共生关系为核心,涵盖银行与银行之间、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共生关系的共生体系。

共生理论试图从一个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角度来探索系统之间、系统内要素之间的共生规律。银行与企业是一种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可以运用共生理论来研究这一系统中的状态和规律。在整个宏观经济中,银行与企业是最为重要的经济元素,对整个经济的贡献值占相当的比重,把银行与企业看为一个共生的共同体,可以解决当前银企之间很多矛盾,创造一个更好的经济环境,有利于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云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吴飞驰.企业的共生理论――我看见了看不见的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袁纯清.共生理论――兼论小型经济[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3]翟卫东.银行市场结构理论研究.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6.

[4]王昭凤.银企关系制度比较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1.

[5]青木昌彦,钱颖一.转轨经济中的公司治理结构――内部人控制和银行的作用.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

[6]金晓斌.现代商业银行与工商企业关系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

[7]郑跃文.银企关系论.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环境与健康关系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男性 骨密度 超声骨密度仪 骨质疏松

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06-0089-03

近几十年来,骨质疏松(osteoporosis OP)研究多针对女性,尤其是绝经后女性展开,揭示了OP除遗传、环境等因素外还和雌激素等相关因素的密切联系。为了了解成人男性人群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情况和相关因素,现就我院2010年健康体检资料进行分析,掌握情况,以便更好地提供防治意见。

1 资料来源与方法、标准

我院2010年完成健康体检77个单位计4156例,其中,行骨密度检测者1223例,现就此1223例体检者情况行分析报告。最大年龄90岁,最小年龄18岁,男805例,女418例,健康体检者来自各单位在职职工和离休、退休人员及家属人群,以在职职工人群为主。按骨密度情况分组统计分析。

1.1仪器:

韩产超声骨密度仪(Osteopro UBD 2002A)

1.1.1判定标准:跟骨测定,采用T-评分(青年成年人)和Z-评分(年龄匹配)法,超过-1.0SD为正常,-1.0SD---2.5SD为骨量减少,低于-2.5SD为骨质疏松。

1.1.2体重指数(BMI)(体重/身高m2)小于18.5为体重过低,18.5―23.9为正常,24以上为超重和肥胖。

1.1.3血压升高为收缩压≥140mmHg或(和)舒张压≥90mmHg,或者此前已诊断高血压

1.1.4血脂异常标准:TC大于6.4mmol/L(胆固醇氧化酶法),TG大于1.72mmol/L(酶法),单有或并有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大于3.1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1.29mmol/L(直接一步法)。 生化仪器为日立7080。

1.1.5血糖升高为空腹血糖大于6.1mmol/L(葡萄糖氧化酶)或此前已诊断糖尿病。生化仪器为日立7080。

1.2资料处理:

百分比、相对比,资料输入EMSP软件处理。

2 资料和分析

男性骨密度异常检出情况

骨代谢情况 男性各年龄段分组(岁)检出数及构成比

〈40 同组构成 40-49 同组构成 50-59 同组构成 60-69 同组构成 ≥70 同组构成 小计 同组构成

正常 194 59.33% 111 48.05% 46 47.42% 30 38.46% 19 26.39% 400 49.69%

减少 100 30.58% 89 38.53% 35 36.08% 21 26.92% 16 22.22% 261 32.42%

疏松 33 10.09% 31 13.42% 16(1) 16.49% 27(1) 34.61% 37 51.39% 144 17.89%

合计 327 100% 231 100% 97(1) 100% 78(1) 100% 72 100% 805 100%

随年龄增加,各组骨质疏松构成比逐渐增加,60岁-69岁是50岁-59岁的2.10倍,相比较(1),χ2=3.88,p值〈0.05,差异有显著性,60岁以后男性骨质疏松发生率突增。其余组间比较,p值〉0.05,无差异。男性骨质疏松总检出率17.89%。若与骨质减少合并计算,则骨密度异常高达50.31%。

女性骨密度异常检出情况

骨代谢情况 女性各年龄段分组(岁)检出数及构成比

〈40 同组构成 40-49 同组构成 50-59 同组构成 60-69 同组构成 ≥70 同组构成 小计 同组构成

正常 128 72.73% 77 70.00% 26 44.83% 6 13.64% 4 13.33% 241 57.66%

减少 43 24.43% 22 20.00% 15 25.86% 15 34.09% 6 20.00% 101 24.16%

疏松 5 2.84% 11(2) 10.00% 17(2) 29.31% 23 52.27% 20 66.67% 76 18.18%

合计 176 100% 110(2) 100% 58(2) 100% 44 100% 30 100% 418 100%

随年龄增加,各组骨质疏松构成比逐渐增加,50岁-59岁组是40岁-49岁组的2.93倍,相比较(2),χ2=5.90,P值〈0.025,差异有显著性,50岁以后女性骨质疏松检出率突增。其余组间比较,p值〉0.05,无差异。女性骨质疏松总检出率18.18%,若合并骨质减少计算,骨密度异常检出率为42.34%。与男性骨质疏松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值〉0.05)。

相关因素分组统计情况

性别 骨代谢情况 体重指数 血脂异常 血压异常 血糖异常 尿酸异常

〈18.5 18.5-23.9 ≥24 TG TC (TG+TC) Lor H

男 正常 9 183 208 185(6) 12(6) 45(6) 71(6) 85(7) 72(8) 161(9)

减少 6 119 136 120 10 32 51 50 49 122

疏松 8(3、4) 59(3、5) 77(5、4) 42(6) 9(6) 13(6) 28(6) 45(7) 24(8) 41(9)

女 正常 20 164 57 65(6) 6(6) 16(6) 45(6) 23(7) 15(8) 7

减少 12 62 27 28 4 10 19 23 8 6

疏松 21(3、4) 24(3、5) 31(5、4) 25(6) 6(6) 1(6) 5(6) 29(7) 4(8) 0

合计 76(3、4) 611(3、5) 536(5、4) 465 47 117 219 255 172 337

低体重和正常体重者OP(3)比较,χ2 =14.14,p值小于0.01,有显著性差异;低体重者和超重肥胖者OP(4)比较,χ2=4.73,p值小于0.05,大于0.025,差异有显著性;正常体重者和超重肥胖者OP(5)比较,χ2=5.93,p值小于0.025,大于0.01,差异有显著性。三个比较说明,OP和体重相关。骨质正常者血脂异常和OP者血脂异常(6)比较,χ2=1.94,p值大于0.05,差异无显著性。骨质正常者血压异常和OP者血压异常(7)比较,χ2=16.20,p值小于0.01,有显著性差异,说明血压异常和OP密切相关。骨质正常者血糖异常和OP者血糖异常(8)比较,χ2=0.02,p值大于0.05,差异无显著性,原因有待进一步观察。尿酸异常主要见于男性,在男性中,OP者尿酸异常和骨质正常者尿酸异常(9)比较,χ2=2.68,p值大于0.05,差异无显著性,说明尿酸异常和OP关系并不密切。

3 讨论

跟骨主要由松质骨组成,其代谢率是皮质骨的数倍,能更敏感、更准确地发现OP和预测骨折危险程度,并且易于操作,可减少人为的测量误差[1],故选跟骨测定。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OP随年龄增加而增加,骨密度异常在40岁以下就有很高的检出率,尤其以男性明显,值得临床重视。男、女两性检出率无明显差异,说明男性OP并非少见,和以往认为女性OP发病率为男性2倍以上[2]相悖,男性OP和女性一样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患病率[3],骨折病人的伤残率和病死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女性OP50岁-59岁组开始增加,与绝经相关,男性60岁-69岁组OP增加,考虑与增龄和雄激素减少相关,雄激素可能是维持男性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正常体重对骨代谢有良好作用,过低和肥胖均会造成不利影响,体脂通过对骨的机械负荷及脂肪细胞分泌的激素影响骨量[4]。本研究结果支持OP和血糖不相关,检索相关OP和糖尿病关系论文,多以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相应数量正常人群为参照研究,来揭示两者密切相关,这样选择样本,无疑使糖尿病患病率人为提高到至少50%的高度,与事实不符,结果难以令人信服。血压异常和OP的相关性,仅少数论文涉及,且结果并不一致[5、6],本研究结果支持血压异常与OP相关,P值小于0.01,两者有相似病理生理机制,高血压患者有显著骨代谢异常发生[7],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参与血压的调节,其调节因子血管紧张素Ⅰ与Ⅱ同时是调节破骨细胞骨吸收的因子之一,血管紧张素Ⅱ可调节骨重建中毛细血管增殖与成骨细胞的骨形成,动物实验表明血管紧张素Ⅱ能刺激新生鼠头盖骨成骨细胞增殖[8]。

4 小结

男性骨密度异常、骨质疏松和女性一样高发,两者机制不完全一样,但都是严重危害人群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对其发生、发展还需做更多的临床研究,以期能更好的服务于临床。早期发现和预防无疑非常关键。健康体检和超声骨密度检测不失为一早期发现、早期提示预防治疗的好方法。

参考文献

[1] 叶学松,谢建蔚,徐斌,等.定量超声骨测量技术[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1,7(4):361.

[2] 叶任高,主编.内科学[M],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69-876.

[3] 段云波,刘忠厚,吴春营,等.男性骨质疏松研究的进展[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1998,8(4):76-78.

[4] Kontogianni M D,Dafni U G ,Routsias J G ,et al.Blood leptin and adiponctin as possible mediators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and BMD in perimenopausl women [J] . J Bone Miner Res,2004,19(4):546-551.

[5] 陈主群,魏富春,刘丹妍,等.骨质疏松与代谢紊乱的相关性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5):521-523.

[6] 张秀珍,王博,宣淼,等.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压与骨质疏松的关系[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9,30(4):424-427.

[7] 张咏梅,林华.冠心病和骨质疏松[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5,11(1):266-268.

环境与健康关系论文范文第6篇

>> 中美必须致力于消除全球失衡 政协工作应致力于推进科学发展 学校应致力于形成鼓励创造的氛围 高中语文应致力于语感的养成 致力于优化义务教育学校秩序 致力于健康管理 致力于课内,实践于课外 我们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公共图书馆应致力于青少年信息素质教育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应致力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阅读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钱颖一:经济学家应致力于教育改革 致力于人性的光泽 致力于湖南和平解放 致力于在华发展 致力于中药事业的发展 诺基亚致力于Mameo系统 致力于财富的事业 致力于打造“幸福公交”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政治 > 中美应致力于优化亚太双轨格局 中美应致力于优化亚太双轨格局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乌力吉")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2014年12月17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在芝加哥出席中美商业关系论坛,他在主旨演讲中表示,中国的经济总量在变化,但发展中美关系的方针政策不会改变。图为(左二)、美国商务部长普里茨克(右二)出席论坛。

2015年2月6日,奥巴马政府了新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这是继2009年美国宣布“重返亚太”以来的第二份报告。报告把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排在第一位,把亚太地区作为美国对外政策的长期重心,并认为中美关系是对21世纪“起决定性作用”的伙伴关系之一。2月11日,主席应约同奥巴马总统通电话。双方都表达了在各领域展开务实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挑战的意愿。但相比在环境、卫生等全球挑战领域的密切协调,双方对地区问题却缺少共识,这也越来越成为制约双边关系发展的瓶颈。笔者认为,在世界权力重心东移亚太的背景下,中美应更加关注亚太格局问题,致力于优化亚太格局。

亚太“双轨”格局

经济格局的“双轨”是美国主导的世界贸易与金融体系和以中国为引擎的东亚经济增长与区域合作。二战后美国建立的世界贸易与金融体系,深刻塑造了亚太经济格局。东亚经济崛起的过程中,各国与美国的经济依存度不断加深。另一方面,随着美国自身国力以及全球形势的变化,美国发挥主导作用日益艰难。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充分暴露了美国主导经济秩序的缺陷。而每次危机后,亚太非美国经济体的合作都会发生突破性的进展,尤其是中国的作用不断升级,弥补了现行体系的不足,客观上也挑战了美国的主导地位。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后,发达市场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美国大力推进高门槛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谈判。这一制度安排通过资本开放、国有企业、劳工标准、知识产权保护等门槛,将中国排除在外,大有与中国争夺亚太经济主导权之意。但客观上又是一种迫使亚太经济体实施经济结构改革的“倒逼”机制,有其合理性和进步性,也激发了东亚国家进一步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等自贸区建设和互联互通建设。中国及周边国家主导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恰恰发挥了完善经济机制、稳定市场的作用。

安全格局的“双轨”则是美国主导的双边军事同盟体系与非美国主导的次级安全结构。冷战期间,美国构建了以美日、美韩、美澳、美泰、美菲军事同盟为支撑的双边同盟体系,同苏联阵营对抗。冷战结束后,美国军事同盟体系得以延续,但是难以覆盖整个亚太地区,也不可能完全处理好日益棘手的非传统安全问题。在此背景下,非美国主导的次级安全结构兴起,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由亚洲中小国家建立的多边安全对话与合作机制。成员不包括美国的有亚信会议等。成员包括美国的有东盟地区论坛、香格里拉对话会、东亚峰会、东盟防长扩大会议等。APEC在9.11事件后也开始涉及安全合作议题。另一类是由中国等主导的多边安全机制,比如中俄共同主导的上海合作组织,以及中国发起的六方会谈,还有湄公河跨国执法合作等,这些直接提升了中国对地区安全的影响力。

美国对包括自己在内的多边机制还比较容忍,并力争主导权,为己所用,作为双边军事同盟体系的辅助和补充;但对不包括自己的多边机制则戒心重重,尤其担心中国在多边安全合作机制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奥巴马政府2009年宣布“重返亚洲”后,通过增派军力,强化同盟体系,来应对中国崛起。美国还助长日本否认历史、改变战后国际秩序的意愿,支持菲律宾和越南在南海问题上抗衡中国。这些都加剧了中美的战略竞争和对抗。中国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提出亚洲新安全观,提出解决南海问题的“双轨思路”。这些举措既可以看作是中国的积极有为,也可以被理解为是反制美国新一波压制的反应。

总的来看,亚太经济的双轨结构和亚太安全的双轨结构并行。美国主导的一轨强,“双轨”既相互依赖,又相互补充,既互为动力,又带有竞争抗衡意味。而增加结构的互补性、减少对抗性成为中美优化亚太双轨格局的关键。

“一二三四,齐步走”

根据亚太格局的“双轨”新发展,中国已经在践行一整套优化亚太双轨格局的战略战术,可概括为“一二三四,齐步走”。

(一)建设亚太命运共同体是中国优化亚太双轨格局的战略愿景

2013年10月,主席在印尼举行的APEC会议上首次提出,“我们要牢固树立亚太命运共同体意识,形成各经济体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格局”,强调“亚太之大容得下大家共同发展”。在访问印尼时,又提出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在同年10月24~25召开的周边工作座谈会上,又强调“把中国梦同周边各国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望、同地区发展前景对接起来,让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周边国家落地生根”。在2014年5月的博鳌亚洲论坛上,总理提出推进亚洲利益共同体、亚洲命运共同体、亚洲责任共同体。在11月的北京APEC会议上,再次呼吁“坚持亚太大家庭精神和命运共同体意识”,同时首次提出“创造和实现亚太梦想”。可以说,在中国领导人的战略思维中,亚太命运共同体建设是多层次的。

(二)转动发展与安全两个轮子是中国优化亚太双轨格局的主要方向

中国注重协调发展与安全,着力构建“有利于安全的发展,有利于发展的安全”的地区框架。2014年9月在上海合作组织杜尚别峰会上说,“继续推动安全和经济两个“轮子”同步运转,全力推动朝着机制更加完善、合作更加全面、协调更加顺畅、对外更加开放的方向发展”。11月,总理在缅甸举行的第九次东亚峰会上提出“把握好政治安全和经济发展‘两个轮子一起转’的大方向”。在12月的中央外事工作会上,明确指出要“统筹发展安全两件大事”。

(三)“盘活存量”、“增加增量”、“疏通流量”是中国优化亚太双轨格局的主要思路

盘活存量指的是不把双轨视为保守与改革的对立,积极建设现存的国际治理体系,最大限度使其发挥正能量,稳定亚太命运共同体。副总理在2014年12月中美商业关系论坛的演讲中明确表示:“中国对外开放意味着我们愿意加入美国主导的世界经济体系,基本承认这些规则,也愿意在国际经济体系中发挥建设性作用。”

增加增量指的是中国发挥补充性作用,比如中国根据自身优势和亚太地区对基础建设的强大需求,提出建立更广域的亚太自贸区(FTAAP)、“一带一路”建设、亚太互联互通、东亚互联互通、大湄公河次区域互联互通等倡议;鉴于现行的国际投融资体系难以解决互联互通巨大的资金需求,中国又倡导建设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等。

疏通流量指的是畅通中美邻对话渠道,促进双轨之间的相互融合,增加双轨一体性,比如2014年7月中国首次参加美国主导的环太平洋军演、推进海空行为准则谈判等都是联通中美邻的重要举措。今年举行的东亚峰会将是惟一一次中美邻都参与的国际会议,增强互信,推进合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四)中国致力于倡导四个规范,营造合作共赢的共同体文化

一是自我克制。对中国而言,就是体仁行义,修己安人。用在优化亚太双轨格局上,“己”是中国,“人”泛指亚太国家。“修己”,指中国继续保持合乎道义的发展势头,提升崛起质量。“安人”,指保持中国与亚太国家相安无事,各得其所,各安其位,各尽其力。

二是整体适应。世界的变化是常态,需要各方不断顺势而为,进行阶段性调整,变通政策和做法,在相互适应和学习中走向合作共赢。主席在2014年亚信会议上提出了“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新安全观,体现了对亚太安全质量的责任意识。

三是矛盾管理。中国的和谐思想并不回避矛盾,矛盾管理、危机管理、冲突管理是和平发展道路的应有之义。这是中国倡议在东盟地区论坛等既有框架下,建立信任措施,推进预防性外交,设置必要的冲突及危机管理机制的意义所在。

四是共同规则。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建设和平、繁荣和开放的亚太是各方的共同事业和共同责任。规矩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不仅要看大国力量,更要看规矩本身的性质,立好规矩才能守好规矩。中国2014年提出了解决南海问题的“双轨思路”,又同步推进“南海行为准则(COC)”谈判,与东盟共同创制规矩,体现了自我克制与共同规范,既给东盟吃了定心丸,也一定程度缓解了美日等国的疑虑。

环境与健康关系论文范文第7篇

论文摘要:本文在梳理了已有对员工工作满意度研究的基础上,依据中国企业的实际和调研情况,从工作满意度定义、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绩效的关系、工作满意度测量等方面,探讨了员工工作满意度的管理,提出了工作满意度循环管理的新模式。

国外对员工满意度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已有70多年历史,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我国应依据国情,积极探索经济全球化下,适合中国企业的员工管理模式。员工工作满意度是员工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工作态度,是员工管理的重要内容。对员工而言,工作不仅是谋生手段,还是希望通过工作寻找乐趣,提高自身生活质量,完善自我,实现自我价值。正是由于管理对象的身心要求的变化与提高,客观上要求组织管理者重新定位组织的发展方向,调整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水平,实现“管”与“被管”的“双赢”,为员工、社会增加福址。本文试图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立足中国企业现状,重新审视员工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绩效的关系,探析员工工作满意度的决定因素,进而提出对员工工作满意度管理的侧重点。

一、员工工作满意度与管理

员工工作满意度的定义目前主要有四种,一是整体性定义,认为工作满意度是员工对工作本身及有关环境所持的一种态度或看法,是对其工作角色的整体情感反应。支持学者Locke认为:“对工作满意是一种愉悦的情感状态,它来自于当一个人实现了自己的工作价值时对自己工作的评价。”二是参考架构性定义,认为人的主观情感及知觉是影响人的态度和行为最重要的因素,是对一种事物的知觉与解释受自我参考架构的影响。工作满意度是多构面的,不同个体的满意和不满意原因各不相同。三是效用定义,指工作给工作者在各种层次上的需求得到的总满意程度扣除工作负效用的剩余部分,要使工作满意度最大就要使工作的边际正效用等于工作的边际负效用。四是期望型定义,认为工作满意度是一个相对变量而非绝对变量,是个体实际所得与所期望得到的之间差距的情感反应,差距越小,满意度越大。支持学者有美国心理学家Vroom,他认为员工工作满意度取决于个体期望与实际取得的期望相吻合的程度,期望未能实现便产生了不满意感,只有工作中的实际期望大于他的预期期望时,才会产生工作满意感。由此可见,满意度大小不但要看个体实际得到的,还要看个体所选的参照系。以上对员工工作满意度定义的研究主要出自一些心理学家、组织行为学家,依据的理论基础主要是马斯洛理论、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弗洛姆的期望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等。但实际上员工工作满意度是一个内涵复杂、外延广泛的概念,在不同的工作岗位、环境、条件下,影响员工工作满意度因素很多,表现的方式不一,影响的程度也有很大差异,所以,要重新认识员工工作满意度的内涵及定义。在企业,员工工作满意度应突出“工作”的性质与内容,以区别一般意义上的满意度,由工作所引起的情感变动与反应,在实际比较之中发生变化的,是个相对变量,因不同个体、不同参照系而不同,是个体对于所从事的工作的一种内心自我度量的结果。

有时工作满意度高的员工可能总的满意度很低。人的情感很复杂,很难完全被剖析,但为了把握工作满意度的内涵,便于分析,应当尽可能使问题简化、清晰。虽然一般讲‘只有员工满意,才能使顾客满意”,但实际操作往往使管理者无从下手。在实践中,对满意度的管理主要针对组织中层以上或中高级知识分子,因为,他们的工作满意度程度如何,对组织的发展影响很大,这些员工认知水平、情商比较高,能处理好工作、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的关系。管理者应把工作满意度的概念明晰简化,考虑自身时间和精力的有限性,注重员工工作满意度的实现与提高,以此来调整管理方式。

二、工作满意度与工作绩效的关系

20世纪30年代美国行为科学家梅奥进行的“霍桑实验”,以及后来,所进行的大量实证研究和理论推测,都试图找出员工工作满意度与工作绩效关系或证明两者之间有正相关的关系,但始终没有明确的结果。夏凌翔和黄希庭总结了三种主要的理论观点:一是早期的因果论。即工作满意度与工作绩效之间有比较简单的因果关系;二是近期的非因果关系论。即包括无关系论、中介变量论和调节变量论;三是重新定义概念论。

即重新定义工作满意度和绩效,以反思‘`s}’.工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绩效的关系”。本文作者比较赞成Ostroff的观点,即:不能证实工作满意度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的一个可能的原因是研究者仅仅从个体水平的分析来考虑这种关系;单从个体水平来测量绩效过于局限,因为这样很难考察到个体在反应满意或不满意时可能表现出的更广泛的行为。在实践中,拥有满意感员工的组织比没有满意感员工的组织的整体工作效率高。本文认为如果只在个体水平上研究,很难找出员工工作满意度和员工个人绩效的关系。虽然我国许多学者都做了相关的实证研究,但结果不一。

研究员工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绩效的关系,应更换视角,从组织整体水平上研究,事实上,实际的调研可以发现:员工工作满意度水平高的组织其组织绩效也高。员工工作满意度与组织绩效是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处理好两者关系就会在组织内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工作绩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企业员工的满意倾向与程度,更多地反映了企业发展的健康状况,反映企业人力资源的健康状况。国内的一些研究也逐步拓展了范围,不再紧抓住员工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绩效的关系,而是试图寻找员工工作满意度和员工忠诚度、离职率、组织承诺、企业文化等的关系。

实践中一般有两种测量员工工作满意度的方法,即单一整体评估法和工作要素总和评分法。单一整体评估法简单明了,因为满意度的内涵太广,单一整体评估法成了一种包容性更广的测量办法。不过,这种方法因只有总体得分,它可以知道企业的相对满意度水平,但无法对企业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诊断,不利于管理者改进工作。工作要素总和评分法强调用多种要素评价员工工作满意度,过程比较复杂。首先,需要确定工作中的关键维度;然后,编制调查问题;再次,根据标准量表来评价这些维度,这样做能获得更精确的评价和诊断结果,有利于企业根据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对策,提高员工的满意度。所以,为高效、快速、及时地了解企业员工工作满意度情况,可先用单一整体评估法粗略诊断,再通过工作要素总和评分法明确问题对症下药。

三、员工工作满意度管理的新模式

实践中,管理者可通过员工工作满意度的调查,掌握组织员工对其工作的满意情况及造成不满的原因,通过分析工作不满意员工的实际情况和反映来寻找相对应的激励措施,根据我国学者的有关研究,我国企业一般造成员工不满的原因排在前几位的大体是薪酬福利、工作本身、晋升和同事关系、与上级关系。在企业不同群体的表现有所区别,一般员工更注重薪酬、福利,而中层以上员工更注重工作内容及晋升等,所以,要针对具体情况分别实施管理。同时,从实际调研发现,对员工激励的难点并不是对工作不满意者而是对工作满意者或比较满意者,因为,不满意可以通过适当激励让员工满意,那么满意的员工该如何激励,其需求又是如何变化的呢?根据效用原理,一种政策或激励措施随着它的实施其效用是递减的。为保持其政策与激励的效用递增或稳定,管理就应当创新,所谓“新”可理解为超出被管理者的想象,如果员工认为他得到的大于或等于他付出的,那么他就会满意。实际上,就是要根据满意度评价结果以及员工的工作绩效和工作环境、员工个性等,制定新的工作目标,培养满意员工新的工作动机,让其对工作有新的要求,产生新的期望,导致积极行动,达到新的满意。可用图1表示这个循环过程:

对工作满意度循环管理模式应当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1.明确对员工的很设

从中国企业实际出发,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本文比较认同章凯综合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提出的人性假设,即“目标人”假设。其主要观点是:人在本质上是一种有意识、自组织的、寻求意义的观念性动物,目的性是人的行为基本特征。人生活的意义在于不断地实现心中的目标,并不断的形成新的目标。“目标人”假设有利于研究工作满意度。这种假设比“社会人”、“复杂人”更能清晰的反映人的内心需求,简化研究,使激励的目的性更强。

2.多角度、多层次培养工作动机

人的需求因人因势而不同。有针对人的动机的“需要层次论”,阿尔德福教授的ERG理论,即人有三方面的需要:生存需要;相互关系和谐的需要;成长需要。哈佛大学教授麦克利兰1969年提出的成就需要理论。这些理论实际上着重研究了翎什么去激励员工”。而弗洛姆的期望理论,斯金纳的强化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则主要研究了“怎样去激励员工”。所以,组织要综合运用这些理论从满意员工内心的需求人手,控制需求的层次,通过反馈及时对需求进行调整。同时,要根据组织目标把新的需求转化成员工的个人心理目标,激发其新的工作动机,进而导致其积极的外在行动。

3.处理好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

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组织目标会发生变化,如组织可用可持续发展代替利润最大化,以公司市场价值代替市场份额,以公司间的战略合作代替零和博弈。同时,个人的生存环境、价值观念也在发生变化,这样必然导致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的调整和不一致,二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达到新的平衡点。组织目标要主导个人心理目标,二者互相影响互相调和。所以,培养员工新的工作动机既要考虑个体特征也要结合组织实际目标。如一个员工对现在的工作比较满意,此时管理者就要激发其较高层次的需求即自我实现和成就感,使其以此为心理目标。另外,要让员工明确组织的目标,因为员工的工作价值的体现不光是个人价值的体现更是组织价值的体现。目标的设计要合理,既不能俯首而拾,又不能高不可攀,应该是通过努力是可以达到的,不努力则无法达到。

4.有效授权

对满意员工的管理是基于其较低层次的需要已经得到基本满足,此类员工将会有更高的追求,对工作有更高期望。既然管理者已帮助其设定了合适的心理目标,那就应给其足够的授权,不去干预或控制其工作过程,使其在授权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工作的效率,体验成功和控制的快乐。此时,员工的满意是主动的满意,员工将产生成就感,心理学研究表明:富有成就感的员工会常处于满足、愉快的状态,其自信心、工作效率、积极性和创造性都会提高。

5.从实际过程把握员工工作满意度的实现

实践中,企业要定期对员工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便于及时了解员工的心理状态及工作态度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激励方法。对满意的员工重新设定新的个人心理目标,并建立相应的保障措施。在管理过程中,要树立工作满意度全程管理的思想,把工作满意度管理开始于员工被雇佣之前,并一直持续到员工离职之后。全程管理员工工作满意度,可以更有效、及时地了解员工所想和所需,降低离职率,做到防患于未然。

四、结论

环境与健康关系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财务管理理论;财务基本理论;财务理论创新

新中国成立五十年来,我国财务理论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三个阶段。即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财务管理理论;有计划商品经济时期的财务管理理论;市场经济体制时期的财务管理理论。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又确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十年来,我国财务理论研究有了显著的进展:引进西方先进财务理论成效显著;系统的财务理论论著相继问世;财务理论创新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这一时期过去研究过的一些老的论题有了新的见解,同时又开辟了许多新的领域,提出许多新观点。本文择其要者作一概述。

一、财务本质问题

1992年以前,主要有四种观点:(1)资金运动论、资金关系论;(2)价值运动论、价值关系论;(3)货币关系论、货币资金运动论;(4)分配关系论。这些观点的持有者在20世纪90年代大都有进一步的阐述。近年来提出的新观点主要有:

1.本金投入收益论。郭复初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即已形成此观点,见于所著教材,90年代后期明确提出。他认为,财务活动包括筹资、投资、耗费、收入和分配,经济组织进行的本金筹集、投资、耗费(成本)三项可概括为本金的投入;收入与分配两项可概括为本金的收益,整个财务活动由本金的投入和收益两大方面构成。财务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本金的投入与收益活动,并形成特定的经济关系。

2.财权流论。伍中信(1998)从现代产权理论人手,从财权角度论述了现代财务的本质。他认为财务管理不是简单的对资金运动的管理,而是借助于资金运动的管理实现产权管理,是“价值”与“权利”的结合。不管是资金运动还是本金运动都只是一种价值的运动。如果说,“价值”是从财务活动的现象中或从“物质流”中抽象出来的带本质的东西,那么,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某种支配这一价值的“权力”则是隐藏在“价值”背后的更为抽象,更为实在地带支配能力的本质力量。现代企业财务本质可表述为财权流。

以上新老观点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财务的特征,有助于提高人们对财务的认识。笔者认为,财务本质反映财务的最一般的特征,反映财务与其他事物的根本区别和内在联系,体现人们对它的规律性的认识。它是研究财务问题的出发点,必须着力加以探讨,不可回避。至于说意见纷纭一时难以趋同,这在许多学科中都是存在的。现在各种观点已有不少互相吻合之处,我们是可以找到某些基本共同点的。

二、财务职能问题

这个问题历来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没有进行充分的探讨。尽管提出来的说法很多,但都未展开论述。过去主要论点有:(1)六职能说:筹集资金,垫支资金,增殖价值,实现价值,分配价值,财务监督。(2)五职能说:财务计划,财务组织,财务指挥,财务协调,财务控制。(3)四职能说: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近期提出的主要有:

1.四职能说:筹资,调节,分配,财务监督(郭复初,1997)。

2.三职能说:组织,调节,监督(王庆成、郭复初,2000)。

3.二职能说:资源分配(包括筹资、调节、投资、分配等具体职能),财务监督(伍中信,1998)。

笔者认为,这一问题要紧紧把握财务职能是财务本身固有功能这一特征,说明其在一定环境中所发挥的作用和功效。为此,要把财务职能同财务管理内容,如筹资、投资、分配等区别开来;要把财务职能同财务管理环节(方法),如计划、控制等区别开来。以上大部分表述中都基于财务本质而列有财务组织、财务监督等,沿着这一思路来考虑可能是比较适当的。

三、财务管理目标问题

理财目标问题在20世纪90年表了很多论著,提出了众多观点,是继财务本质之后讨论得最热烈的一个问题。其有代表性的观点是:(1)经济效益最大化;(2)利润最大化;(3)权益资本利润率最大化;(4)股东财富(股票价格)最大化;(5)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观点目前在一些论著中占显著地位,同时,分别坚持前三种观点的学者依然不在少数。90年代后期新提出了以下两个论点:

1.企业价值最大化同股东财富最大化并不是一回事。长时期来,中外许多财务学者对这两者不作区分,有的甚至强调两者完全相同,这在许多教材、专著中都有反映。荆新等(2000)的论文分析了两者的内涵,说明在质上并不相同,举例表明在相同条件下两者计算的结果会有较大差异,说明在数值上也不一定是相等的。这就澄清了长期困扰人们的一个疑点。

2.相关者利益最大化。张兆国等(1999)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物质资本的地位将相对下降,知识资本的地位则相对上升,企业不再仅仅归属于股东,而且归属于相关利益主体,如债权人、经营者、员工、顾客等。李心合(2000)指出,不同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有不同的财务利益要求,企业理财要兼顾和均衡各利益相关者的财务利益要求。

有的学者指出,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理财活动希望实现的结果,是评价企业理财活动是否合理的基本标准。笔者认为,既然这样,理财目标的研究,就既要能为企业理财指出明确的方向,又要有可操作性(可以计量,可以追溯,可以控制)。这就是在理财目标问题上形成“现实的不理想,理想的不现实”两难局面的关键所在。企业价值最大化、相关者利益最大化都有道理,但是用什么方法、用什么指标来衡量和评价却还是个问题。当然,一种理论提出来不可能企求它立即解决所有的实践问题,但需要不断为此而努力。

四、财务管理地位问题

我国企业和企业主管部门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了“财务管理中心论”,受到人们广泛重视。1995年冶金工业部刘淇部长指出,应当把财务管理放到企业管理的中心地位上来。财务管理中心地位不是人的主观意志确定的,它是企业追求效益的宗旨决定的,是市场经济运行的要求,是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要求。同年,财政部张佑才副部长在全国工交企业工作会议上强调,财务管理是企业一切管理活动的基础,也是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抓好了财务管理,就是牵住了企业管理活动的“牛鼻子”,抓管理也就抓到实处了。在全国企业管理工作会议上,当时的副总理吴邦国充分肯定了这个提法,说这是现阶段管理工作的方针。有些学者指出,法人财产权的核心是企业的财权,产权主体的实质是财务主体,企业经营者首先是一个财务管理者。有的则指出,财务管理中心论既讲了财务的地位问题,更讲了企业管理的突破口问题。它是相对于计划经济体制下以计划管理、生产管理为中心而言的,所以说,这是管理意识、管理方针的一个转变。

对此也有人提出质疑,认为人为地拔高财务管理的地位,会误导企业的全面经营管理工作的开展;在特定企业、特定时期,提出以某项管理为中心是完全可以的,但不存在一个固定的模式。笔者认为,提出以财务管理为中心,并不是要以财务管理部门或财务人员为中心,也不是指某个时期的中心工作,而是在探究抓管理从何入手的问题;并不涉及管理与生产孰轻孰重问题,而是就各种管理工作之间的配合而言的。现在有的学者提出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导向的表述,意思基本相同,也许更易于为人们理解。

五、宏观财务和国家财务问题

早在1983年,黄菊波就提出要把财务管理和经济核算提高到宏观、微观结合上研究,主张国家要对企业进行有效的财务调节和控制。他的论述对后来宏观财务研究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李敬辉(1994)认为宏观财务管理是一种宏观调控行为,是以国家财政部门为主体对企业财务活动进行的调节和控制。其对象是财务活动,即企业资金运动的全过程以及所体现的财务关系。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国民经济核算就具有这种宏观调控的性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财政部门管理企业财务活动应以间接为主,一般不直接作用于企业,而是通过制度来约束企业,通过制定覆盖全社会所有企业的财务会计制度制约和调节企业财务行为,使企业面向市场,公平竞争。

陈毓圭(1992)则认为,宏观财务是以国家为主体、国有经营资金运动为内容的,国家与企业之间的价值关系。社会主义国家除了实现一般的政权职能以外,还担负所有者组织社会再生产的职能,因而社会主义国家财政除了服务于政权需要外,还担负组织公有资金和安排社会再生产的任务。这种看法的特点是认为这种宏观财务是社会主义国家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财务问题是郭复初于1986年首先提出来的,随后在1991年、1993年分别通过论文、专著加以论述。他认为,国家财务是社会主义国家作为生产资料所有者,对国有资产生产经营单位所进行的本金投入与取得收益的经济活动及其所形成的经济关系。国家作为资产所有者在资本市场上筹措资金和通过产权市场优化资产结构就形成了财务活动;它也是国家双重身份和两权分离的产物。他还认为国有经济的财务活动具有三个层次,即国家财务、部门财务和企业财务。他强调指出,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财政统管国有经济财务,国家财务活动并未独立出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财务活动必然从原有的财政活动中独立出来,成为独立的经济活动。

持不同意见者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与企业的关系是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关系,把国家同国有企业一样都看成是运用和经营国有资金的主体,这种双主体理论是难以成立的;社会主义国家既然具有双重职能,国家财政也就具有双重性,那么国家作为资产所有者对国有资本金的管理,应属于国家财政的范畴,不属于财务的范畴。

六、资本、基金分流问题

郭复初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这一问题。他认为,国民经济中的资金可分为资本和基金。资本是各类经济组织与个人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而垫支的资金,包括国家财务资金、企业财务资金和“家庭财务资金”。基金是指国家行政组织与非企业化事业单位为实现其职能而筹集和运用的专项资金,包括财政资金、银行资金、社会保险资金、社会保障资金、社会事业资金。资本的物质内容是各种生产要素,资本运动是循环周转式的,其所形成的经济关系是产权关系和收益分配关系;基金的物质内容是各种社会消费品,基金运动是收支式的,其所形成的经济关系不是产权关系,而是对一部分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关系。他指出,资本投入收益活动及其所形成的经济关系属于财务范畴,而基金收支活动及其所形成的经济关系,不属于财务,应属于财政、社会保障、社会事业等范畴。通常所说的“行政事业财务”应称为“行政事业财政”。

把资金从其来源角度划分为资本和基金是有道理的,这样可区别这两类资金管理的思路(目标、原则、方法等)。但是,基金管理的主体仍然是社会基层单位,而不是国家;把行政事业财务划入财政范畴,则财务和财政这两门学科的划分原则是什么需作通盘考虑。

七、所有者财务、经营者财务和财务经理财务问题

干胜道(1995)首先提出所有者财务问题,同时相应提出经营者财务的概念,随后出版了相应的专著。1997年,汤谷良等进一步阐述了这个问题。有关作者指出,法人财产概念的提出,使原有集所有者、经营者、财务经理职能于一身的财务管理体制,发展成为所有者、经营者、财务经营人员分工协作的财务管理体制,所有者财务由出资人进行,以确保资本安全和资本增值为目标,着重于决定经营方针与投资筹划,它是一种监控机制,不是决策机制。经营者财务由董事长、总经理进行,以公司经营效益最大为目标,着重于财务决策和财务协调,经营者有独立进行财务活动的自。财务经理财务(财务经营人员财务)由财务经理、财务主管人员进行,以现金性收益最大为目标,着重于日常财务管理的计划、控制,较多精力用于流动资金管理,对长期筹资、投资过问较少,是操作性财务管理。

西方教材往往认为,企业财务管理就是财务经理的财务管理。上述企业财务分层管理理论的提出,是对过去狭义的财务经理财务的一个突破,既继承和弘扬了我国传统财务管理中的行之有效的经验,又建立于现代企业产权理论,体现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者与经营者的受托责任关系。这一理论的提出,是我国财务学者的一个创造,对完善我国公司财务治理结构、构建我国财务管理理论体系都有重要的意义。

八、商品经营、货币经营和资本经营问题

我国企业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提出了资本经营问题。随后我国一些财务学者根据有关企业的经验指出,现代企业经营财务在内容上应该包括商品经营财务、货币经营财务和资本经营财务。商品经营是商品、劳务的生产经营活动。货币经营是企业在资本市场、货币市场上进行证券、外汇等的经营活动。资本经营是资本所有者或其机构,以资本保值增值为目的,以价值形态经营为特征,通过资产的流动、重组和优化配置,对企业资产(资本)进行的综合经营,以促进资本的快速集聚和集中。资本经营主要有兼并收购、无偿划拨、参股联合、转让出售、债权转股权、委托经营、租赁、分立等形式。经营者理财的重点是商品经营和资本经营,货币经营主要由财务经理完成。商品经营始终是企业经营运作的基本内容,也是企业货币经营、资本经营的基础。货币经营是商品经营的补充,也是权衡商品经营和资本经营的尺度。企业不应放松本身的商品经营而主攻货币经营。资本经营是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和阶段所采取的一种战略措施,是现代企业的有效运作方式,但它也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实施时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对风险要严加防范。

我国财务理论界和实务界提出资本经营问题适应了产权制度变革和资源配置方式调整的需要,为企业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和途径,也拓宽了财务理论研究的视野和领域。

九、财务管理理论结构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一些财务学者开始比较系统地研究财务管理的理论结构(理论体系)问题。一般认为,财务管理理论包括基本理论和应用理论两大部分。就财务管理基本理论而言,目前主要有以下观点:(1)财务管理内容、财务管理原则、财务管理方法;(2)本金理论、对象理论、职能理论、假设理论;(3)本质理论、假设理论、目标理论、要素理论、程序和方法理论;(4)本质理论、主体理论、目标理论、价值理论、效率理论、责任理论、机制理论、评价理论。至于财务理论的研究起点,则有以下几种观点:(1)本质起点论(含资本起点论、本金起点论);(2)假设起点论;(3)目标起点论;(4)环境起点论;(5)产权结构起点论。

目前有关财务管理理论结构的论著不少,但认识上差别还很大,而且尚未形成较好的体系。笔者认为,当前需研究如何循着一定的标准探讨上述两个问题:(1)财务管理基本理论究竟包括哪几项。列入基本理论的必须是在学科中起核心作用的理论,不应是应用性、方法性的理论;必须是财务的范畴,不能是外在的范畴;必须是有严密逻辑关系的,不能是随意排列的。(2)财务理论研究起点究竟以哪种观点为宜。作为财务理论结构的研究起点,必须具有内生性,应该是财务活动的内在要素,不能是财务活动本体以外的事物;应该是客观存在于财务活动之中的,不能是人们主观确定的要求;应该是财务理论的原始出发点,不能是其他理论要素所派生的。此外,起点理论是列为基本理论的龙头,还是列在基本理论和应用理论之外,亦有明确的必要。

财务管理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在我国建立市场经济下的财务管理学更是为期很短,我们面临的任务很重,要走的路还很长。但是,我国财务理论建设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许多老一辈的财务学者尚在努力耕耘,壮心不已,一支优秀的中青年财务学者队伍已经形成,更是人才辈出,奋发有为。只要我们坚持不懈,锲而不舍,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建立堪与西方发达国家媲美的我国财务管理学的愿望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实现!

主要参考文献

郭复初。1997.财务通论。立信会计出版社

伍中信。1998.财权流:现代财务本质的恰当表述。财政研究,2

王庆成、郭复初。2000.财务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伍中信。1998.资源配置是现代财务的基本职能。财会月刊,6

荆新、袁淳。2000.所有者财富最大化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比较分析。财会月刊,10

张兆国等。1999.知识经济时代的财务管理创新。会计研究,3

李心合。2000.知识经济与财务创新。会计研究,10

刘淇。1995.适应新形势,转变观4念,突出财务管理的中心地位。财务与会计,9

张佑才。1995.以狠抓内部财务管理带动整个企业全面科学管理。中国财经报,04~18

吴邦国讲话:见《财务与会计》,1995.9

汤业国。1996.论企业管理的导向模式。会计研究,5

干胜道。1999.所有者财务论。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汪平。1995.财务导向论。南海出版社

李敬辉。1999.宏观财务管理概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陈毓圭。1992.宏观财务与会计准则。经济科学出版社

郭复初。1993.国家财务论。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郭复初。2001.资本基金分流与财务理论发展新思考。会计研究

干胜道。1995.所有者财务:一个全新的领域。会计研究,6

干胜道。1998.所有者财务论。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汤谷良。1997.经济者财务论——兼论现代企业财务分屋管理架构。会计研究,5;

谢志华。出资者财务论。会计研究,5

王斌。现代流转论:财务经理的财务观点。

裴伯英。1998.论现代企业财务的分权分层管理。会计研究,1

干胜道。1997.试论创建所有者财务学。财经科学,6

汤谷良、李苹莉。1998.经济者理财的矛盾及其协调。会计研究,9

谷棋、刘淑莲。1998.关于资本经营的几个问题。财会通讯,12

王化成。2000.财务管理理论结构。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冯健、伍中信。财务理论体系,载财务通论。立信会计出版社,1997

杨雄胜。2000.财务基本理论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环境与健康关系论文范文第9篇

汶川抗震救灾中传媒的表现普遍被视为传媒改革30年成就的一次大检阅。会议主题报告用“正确的抉择、重大的胜利”评价中国新闻改革取得的重大成就:实力大大增强、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努力探索体制和机制创新、新闻传播学术研究趋向繁荣、人才梯队建设初有成效。如今传媒改革遇到新闻领导体制和管理体制弊端所造成的种种障碍,反思过往、探寻未来之路,是本次会议召开的主旨。

思想解放:激荡30年

经历过思想被严酷禁锢的人更能深深体会到“解放”的含义。中国新闻改革和新闻学研究30年的亲历者之一、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童兵教授认为思想解放是中国传媒发展强大的原动力。他在题为《突破体制瓶颈深化新闻改革》的主题演讲中,回顾了1977-1981年启动改革的三次思想解放大讨论和新闻传播界的三次重要会议,提出要继续深化改革的5项举措。作为曾直接指挥传媒前行的领军人物,原广电部副部长、中央电视台台长杨伟光先生提交的论文《创新是电视事业和产业发展的动力》,回忆了中国电视从电视剧到新闻节目的创新与变革,认为要注重对“度”的把握,以求扩大正面效应减少负面效应。

改革开放初期,解放思想就可以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但改革进入“深水区”后,各种动力因素就复杂起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者郑保卫教授在《从激发人的潜能到全方位整合资源》一文中,概括了30年报业改革发展动力体系的丰富与拓展:最初,通过调动人的积极性来谋求发展;后来制度、资本、市场、技术等各种因素逐渐发挥出更加重要的作用。

华中科技大学孙旭培教授的文章《从精英主义新闻观念到无产阶级新闻自由》追溯历史源头,认为新闻观念在两条路线上发展:从弥尔顿到马克思、恩格斯的民主主义认为,言论、新闻自由是人权,应该人人都有;从柏拉图到的精英主义认为,只有部分精英可以享有言论、新闻自由。两条路线的分水岭为是否承认人人平等,于是出现社会自由和阶级自由的分野。多数人自由、实质自由的说法都是用来支撑阶级自由的理论的。

武汉大学单波教授在《西方新闻传播观念的导入与中国新闻改革》一文中认为,1992年之前的第一次思想解放,“以新闻为本位的新闻观启蒙”,解决了传媒“无新闻”的问题,具有思想“解冻”的味道;1992年之后是第二次思想解放,开始了向大众传播学的转向,带来了精神空间的拓展,解决了新闻“无业”的问题;从1997年开始的第三次思想解放是面向全球化语境下的新闻改革,进一步冲破了“所有制崇拜”。但囿于政治体制,中国传媒寻求本土化生存成了当下一个相对可行的策略;今后新闻改革将不得不直面自由的挑战。

市场化与传媒公共性

市场经济是新闻改革最重要、最根本的推动力。武汉大学罗以澄教授认为传媒业的市场化转型,是中国新闻改革30年的缩影和最核心的“板块”,它给中国新闻传媒业带来了巨大变化,同时也带来了更为严峻的生存压力以及无法回避的挑战与问题。

传媒市场化是促进还是压抑了中国公共空间的发展?两位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长江讲座教授都讨论了传媒的公共性。来自美国威斯康新-麦迪逊分校传播艺术系的潘忠党教授在题为《传媒的公共性与传媒改革的再起步》主题演讲中,认为30年的改革依赖并发挥了市场的解放力量,传媒改革步入正题就必须超越市场,以不同的目标思路和价值引导重新起步。

来自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陈韬文教授以“公共空间”为核心概念,发表《传媒市场化、权力结构与公共空间的发展:一个比较视角》的演讲,检视西欧、美国、新加坡、香港、大陆地区的公共空间形态,认为其形态变化受制于权力结构及市场化程度。民主化带来权力结构的开放,是发挥传媒市场化扩大公共空间作用的社会条件之一,也是开拓公共空间最根本的办法。河北大学白贵教授在《博客新闻评论的特征与功能》一文中认为,网络在培养民众的公共参与意识与公共精神方面功不可没,博客新闻评论的公共性体现在搭建进入公共领域的平台、实现完整的民意记录。

在国家―社会关系的理论视角下,传媒话语实践的变化,体现了公共空间与权力结构之间的互动。复旦大学孙玮教授以1978年以来中国大陆大众化报纸的演变为线索,采用话语分析的路径,认为由大众化报纸建构的社会主体经历了“读者”、“市民”、“公民”、“小资”等不同阶段的变化。但这种话语实践为社会结构中的多重力量所左右,常常出现游移和混乱,充满着很多变数。香港浸会大学郭中实教授与复旦大学陆晔教授合作的论文《报告文学的“事实演绎”:从不同历史时期的文本管窥中国知识分子与国家关系之变迁》,认为“报告文学的发展路向,从70年代末期知识分子社会角色的合法性建构开始,经过80年代中后期与国家政治权力结盟短暂触及政治体制改革,至90年代演变成知识分子将公共利益作为社会现实批判和与国家关系建构的话语基础。通过三个典型文本分析,发现在这一过程中,市场经济催生的国家―社会从高度统合到有限疏离的结构性转变对知识分子的社会作为起到重要影响”。

30年改革也投影在新闻文体的变化中。复旦大学许燕副教授的文章将新闻文体变化分为四个时期:大转型时期(1978~1982年)――多元化时期(1983~1989年)――分众化时期(1990~1998年)――网络化时期(1999~2008年),文体从新闻报道理念、文体结构布局、语言修辞风格和文体表现方式等方面都随着社会环境的迅速变化而不断变化。

改革攻坚与传媒重新定位

“事业性质、企业化管理”曾经释放了传媒的文化生产力,如今则成为传媒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深圳报业集团党委书记黄扬略的文章《走出误区,正确把握党报集团改革方向》,针对夸大“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中的企业因素、甚至主张把传媒集团划归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认识“误区”,认为要正确把握党报集团的改革方向,不能轻率地将党报集团归入企业。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张伟在《“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历史价值》一文中认为,“由于事业和企业两种完全不同性质的组织逻辑集于传媒一身,形成一种难以克服的结构性困扼,影响和阻碍了传媒产业的健康发展”。复旦大学张涛甫副教授在《中国传媒改革的风险考虑》中认为,媒体改革面临着政治风险、社会风险、市场风险,“增量改革在化解风险的同时,也在积累新的风险;需要在存量改革阶段解决结构性、系统性风险。”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社会中,中国传媒需要重新定位。上海大学张咏华教授认为,“反映我国传媒社会定位转型的企业化管理和重塑传媒市场主体的探索,需要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深化。它没有相同的现成经验可以照搬,难点的存在势所必然,曲折乃至彷徨或徘徊或许也在所难免。但是,这种转型是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经济转型的必然要求”。思考传媒重新定位的另一种视角是风险社会理论。天津师范大学殷莉副教授认为“新闻传媒在风险传播中的新闻价值取向必须符合价值理性,以公众关注的公共利益和不损害公共利益的公共兴趣为选择标准”。

公民权利、舆论监督与重构现代新闻制度

我国宪法赋予公民的三项权利,即言论出版自由、知情权和批评建议权为舆论监督提供了宪法依据。暨南大学董天策教授、林爱B副教授及河北大学乔云霞教授撰文谈到以公民权利为基础、为舆论监督提供制度保障和法治保障。复旦大学黄旦教授与瞿翌轶合作的论文认为“权力”与“权利”是考察中国语境下舆论监督的两种视角。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展江教授从公民社会的理论视角梳理了近七年来大陆的舆论监督,认为其表现出了公共领域和市场领域的双重热情。南京大学丁柏栓教授在《扩大人民民主与实施新闻舆论监督关系论》一文中认为,改变新闻舆论监督难的境况,要靠扩大人民民主。而从执政党自身建设方面来说,则需要将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监督工作作为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现代新闻制度的核心,是通过新闻自由保障公民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对公共权力的监督权。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张博树和前新闻局长钟沛璋合作的文章认为,中国传媒如今面临着重构现代新闻制度的历史任务,新闻制度的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紧密相连。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研究所所长李瞻教授在《报业制度与政治制度之关联性》一文中认为,报业制度决定于政治制度,当社会政治制度变更时,报业制度亦随之变更。华中科技大学张昆教授在《中国媒介改革的政治限度》一文中认为,现存的政治限度是:不危及社会系统的稳定、不伤害权力系统的合法性、不削弱权力对媒介的管理、不影响主流价值的传承。

数字化、媒介融合与制度整合

数字媒体技术推动了媒介融合,进而提出了制度融合的需求。广电总局副总编辑、发展改革研究中心黄勇主任发表了题为《数字化――中国广播电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的演讲。谈到目前推进数字化进程面临的困难是:定位不够清晰、用户认可度不高、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认为推动广电数字化需要政策支持与制度创新。中国传媒大学黄升民教授、周艳、王薇在《推进、发展、冲突、创新―――解析广电数字新媒体的发展演变》中认为,广电产业与其他媒体产业一样,各方利益矛盾冲突的特征是内包、长存、调适的,矛盾各方形成一个无法明言的底线,呈浑浊状态博弈前行。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胡正荣教授在《媒介融合时代的中国媒介制度整合》演讲中谈到,中国传媒面临的问题是内容单一但却渠道多元,他认为媒介制度整合的原则是:保证资源的合理分布与公平利用,信息传播的多样性,保护受众的公共利益。

新媒体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全面而具体。清华大学熊澄宇教授、吕宇翔、张铮合作的文章认为,新媒体不仅是一种技术生产力,还是一种文化生产力。它在发展中与生产关系不断出现适应―不适应―再适应的过程,从而推动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改革的不断深化。华东师范大学严三九教授则通过调查发现了上海市网络视听专业人才紧缺,进而思考新闻传播教育如何面对市场需求。上海大学吴信训教授和王建磊合作的论文则积极探索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的增值方式:运用数字存储和点播、编辑技术,使原本大多为一次性消费的新闻得到价值的重新开发和利用。

2001年,中国广告产业全面开放。武汉大学张金海教授认为,制度选择与制度安排促进了中国广告产业30年的高速发展,也导致中国广告产业的市场低集中度、外资主导倾向,以及结构不均衡等许多严重问题。全球化语境下,文章思考自由开放市场模式与产业后发的政策保护及自主发展之间、市场运作机制与以行政为主导的市场管理体制之间的关系。

文化传播与新闻传播教育

上海大学戴元光教授和郑涵教授合作的论文《建构多元的文化传播体系提高我国文化的传播能力》认为,我国文化传播体系形态进入迅速扩容和分化重组的发展阶段,文化传播的关键在于公信、多元与经济竞争力。安徽大学姜红教授检视了现代中国新闻学术思想中的进化论观念,发现存在着两种思想脉络:“渐变”式进化论和“突变”式进化论。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邱沛篁教授、上海大学李建新教授总结、回顾了30年来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和流变。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高钢教授在《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教育基础元素的构建》中则强调,在媒介融合的新形势下,构成新闻教育四大基础元素的学科架构、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和教学平台,需要在新的教育目标之下重新建构。南京大学段京肃教授基于CSSCI数据库,通过分析论文篇均引用数量发现新闻传播学科研究水平仍较低。

此外,加拿大卡尔顿(Carleton)大学凯瑟琳・麦可切尔(Catherine McKercher)教授审视了后工业社会中妇女、工作和家庭的关系。韩国庆颐大学学者李正教、金台容、朴范吉的论文介绍了如何通过视点追踪技术研究人的映像知觉习性。中央民族大学白润生教授、民族学院周德仓教授等介绍了、贵州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传播状况。复旦大学曹晋副教授的文章《边陲城市的女同健康热线研究》从女性主义视角检视了中国女同性恋者的生存困境与抗争。

环境与健康关系论文范文第10篇

医患关系是因健康需求而在诊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对相辅相成的特定关系,是医疗服务中最重要、最复杂的人际关系,主体是医患双方,现逐渐扩大为参与医疗活动的团体与求医相关社会群体的双方。医患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和生态建设的重要方面,它是医生和患者之间最基本的关系,应该是一种相互依赖、亲密合作的关系。但在现实生活中,医患关系却因多种原因变得相互对立,剑拔弩张。据中国卫生法学会统计从1997年开始,医疗纠纷以平均每年翻一番的速度发展,这正是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据上海医科大学医院管理处对全国7所医院528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医患关系比较紧张与紧张的占29.22%,比较和谐与和谐的占24.23%。数据中可窥一斑,认为医患关系紧张的比例高于认为和谐的比例,医患关系紧张趋势正在加重。党的十七大确立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之后,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诊疗水平逐步提高,特别是医疗技术显著提高,但同时,医院存在不合理收费、不合理用药、医务人员服务态度生硬、冷漠等行为在个别医务人员身上还能看到,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依然存在,导致医患矛盾产生、甚至是激化而出现一系列的不和谐现象。总体而言,医患关系正趋紧张状态。

二、影响和谐医患关系的原因分析

医患关系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存在于社会联系之中。表面上看,医患关系紧张是发生在医与患之间的,但其背后有广泛的社会背景,受到政治、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与制约。

1.制度原因是根本。“看病难,看病贵”,制度成根源。由于当前的医保制度,患者看病绝大部分报销比例较少,自付比例较高,患者把就医行为理解为消费行为,导致认识上的错误。现行的政策对于大型的综合医院给予了一定的经济支持,但医疗体制的改革滞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医院的补偿机制尚未理顺,补偿严重不足;同时大部分的医院包括基层的医疗机构都需要院方自己解决职工工资、福利等成本,以致“以药养医”和医疗服务的价格服务偏高的情况仍然存在,导致看病难、看病贵,加深了社会舆论以及老百姓对医疗行业的不满和误解。同时,医疗服务资源不足和配置不合理现象并存。

2.院方责任意识渐淡薄。医方出于生存,同时也在利益的驱动下,将医患关系物化,“开大处方”,甚至“收红包”,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责任意识淡薄。同时针对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医院未采取有利措施,对医生也疏于管理,对医护人员的医术、伦理教育欠缺。同时医院缺乏人性化施医的理念。资源出现短缺,优秀人才比例少,全科医生缺乏,医学法学复合型人才稀有,以及医疗设备的稀缺等医疗资源也成为和谐医患关系构建的瓶颈。

3.医务工作者忽视了人文关怀。作为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不能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也不能谨记人文主义的精神,在利益的驱动下,个别医务工作者甚至触犯法律;个别医务人员工作态度冷漠,对患者缺乏人文关怀,不能做到人性化的医疗服务,更加深了医患双方的误解和鸿沟;现行医疗服务行业人员素质、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医患之间缺乏信任、理解,不能换位思考,几乎没有沟通,医生为躲避责任,保护自己,采取“小病大检查”,开不必要的检查单,加深患者对医生的失望;医生在医患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医生凭借自身在医学知识技能的优势,忽视患者的知情同意权。此外,由于医患双方的立场不同,医患双方信息不对称,缺乏沟通,也是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之一,现有的服务模式也无法得到正常沟通。

4.患方医学常识需加强。患者方面由于在医患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所以一直倍受同情,在提到医患矛盾时,大家的矛头首先指向了医方。所以现实中,由于患者的期望值过高,对医学的局限性不了解等将医生神化、医术神化,认为医术万能与现实产生落差,因此,产生失望等消极情绪。根据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维权部的调查统计,由于患者对医学知识的不了解,对医疗期望值过高而引发的医疗纠纷占93.8%,希望少付医疗费用的占51.5%,无理取闹的占49.5%,对治疗不满意的占37.6%。另外,随着全民法律意识的提高,维权意识增强,更加重了医疗纠纷发生的频率。此外,现有的关于医患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的法律规范仍有漏洞,立法不健全;社会民生问题多,高房价、难就业、收入不公平等现象,加深了矛盾激发的可能;社会新闻媒体为博取眼球,追求效益,故意挑事端,进行不实报道,以点概面,对医患紧张关系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社会对医疗行业的特殊性普遍存在不理解现象等原因也成为了造成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之一。

三、从生态文明视角探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途径

中国将严肃查处医疗卫生领域乱收费,、以医谋私、收受红包、开单提成和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等违法违纪行为,严肃行业纪律。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问题一直是一个热议话题,如何建立一种和谐的医患关系需要政府、医院、医生、患者和社会的共同努力。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有很多,因此,缓解的途径也有多方面的。从生态文明视角来看,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途径主要有三点。

1.政府应加快相关制度建设。政府加快和谐社会建设的相关制度建设,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为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提供智力支持和制度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行动,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具体要求,是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根本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医患关系的战略任务与重要支撑。这就要求政府对医院要加大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保证医保制度有效运行和可持续发展。实施宏观调控扩大社保基金筹资渠道,吸收外资和私人资本进入医疗卫生行业,增强了公共医院的竞争力和运行资本。完善社会救助体系,鼓励社会办医。政府要采取切实可行、有的放矢的办法缓解医患矛盾。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服务体系,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解决看病难问题。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迎难而上,扭转公立医院运行机制上不适用公益性目标的现状,加大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力度。积极推动医疗信息生态建设。目前,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以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患者个人的就诊信息也能全面反映出来,有利于更准确、全面的诊断,也免去了患者各种不必要的检查,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缓解了医患矛盾,增进了医患互信,政府应该负起责任,尽快调动各相关机构、人员的积极性,推动信息生态建设。政府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找到医患关系紧张的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狠下决心,共建和谐医患关系。要畅通群众请求渠道,广开言路;聘请社会监督员,监督医院的医法医风;设立投诉中心,医学法律咨询中心,让患者有地方可说话;开展患者满意度调查,可效仿电信公司进行打分制,督促医方的责任的担负;改变原有的评价模式,将生态环境建设、文明环境建设纳入到考核模式,调整医院的办医目标。政府要加大生态文明道理的宣传以及和谐社会目标的宣传,积极通过舆论化解医患矛盾,鼓励换位思考;引导媒体宣传医患之间美好的情感,为医护人员创造良好的执业环境,提高其职业荣耀感。

2.医院要转变观念,树立文明意识。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要求医院要转变观念,加强管理,推进文明医院建设。医院要将自身定位为公益性质,改变原有的单一的追求经济利益为主要目标的评价体系和业绩考核,更加注重对医法医风医术口碑的考核,加强医法医风建设和医学伦理教育,尊重生命。医院是社会为民办实事的平台,是群众享受改革开放成果惠及的地方之一,不能成为追名逐利的场所,医院要真正确立自身公益性质和地位,从机制上消除或逐步消除医患之间在经济利益上的对立和冲突,真正保证“病有所医”。同时合理利用一切资源,节约资源,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也避免加重患者的负担,改变“开大处方”的现象;在医疗垃圾的处理上要遵循保护环境的原则,进行垃圾分类,减少对自然的消极影响,从而保护生态环境;院方为患者提供干净整洁的就医环境,使患者舒心。另外,政府想要构建以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医疗卫生信息化体系,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医院等医疗卫生部门的配合,所以,这些机构需要梳理大局意识和生态文明的观念,主动、积极的将自己的信息拿出来共享,推进中国卫生行业的信息互通和信息化,带动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和现代化。

3.医务工作者和患者都需要加强自身修养,提升认知水平。医患关系说到底最直接的关系就是医务工作者和患者的关系,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矛盾,都是可以调和的,不论是医务工作者还是患者,都需要学会换位思考,相互理解,更需要加强自身的修养,提升认知水平,梳理生态文明的观念。理论是实践的先导,相信做到这些,和谐的医患关系指日可待。第一,对于医务工作者来说,要积极奉行“救死扶伤”的人道使命,尊重患者,遏制商业化倾向,避免功利主义,注重细节服务,真心对待患者;加强医学伦理修养,遵守行善原则、尊重原则、不伤害原则、医疗公平原则、知情同意原则、治疗最优化原则、生命价值原则,尊重生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实行人性化的医疗服务。医者要加强理论学习,提升医疗水平,真正为患者减轻痛苦;改变原来生硬、冷漠的服务态度,与患者加强沟通,缓解医患矛盾。第二,对于患者来说,要尊重医生,信任医生,相信科学,同时也要理性对待医疗结果,改变不合理的认知观念,学会处理不良情绪,理解医生及医学,遵守生态文明的精神实质。另外,谈到“看病难”,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大医院人满为患,小的社区医院、诊所无人问津,一些感冒发热等常见问题也都往大医院跑,这也需要患方重新理性认识,科学就医。和谐医患关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生态文明建设也需要全社会的支持。

上一篇:环境与经济发展论文范文 下一篇:大学生环境保护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