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环境保护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7 03:09:50

大学生环境保护论文

大学生环境保护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公选课;教学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外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9-0110-02

公选课(即公共选修课)是指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以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教育为核心的综合素质类教育课程。公共选修课作为高等院校改革的标志成果之一,已成为高校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对高校素质教育的要求逐步提高和大学生对知识需求多元化的双重背景下,许多高校开出了一批具有时代特征和个性特色的公共选修课程,受到广大高校学生的欢迎。然而,面对公共选修课迅猛发展的局面,我们仍然可以清醒地看到,公共选修课在高校中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如学生课堂积极性不高、课程知识和社会发展关联性不高、学生作业抄袭、课程内容偏于理论等。针对这些问题,作者结合从事本校《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公共选修课的三年多教学实践与体会,谈一下在该课程中实施的一些教学改革方法,旨在为加强公选课的课程建设,提高公选课教学质量提供一些有益探索。

一、贴近社会现实,丰富教学内容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作为华南农业大学的一门公选课,除了涵括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知识外,还要紧跟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最新成果、技术和发展动态。因此,在教学内容上,教师需要关注社会环保热点问题,大幅度增加国际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方面最新的动态与进展,并将这部分内容作为每节课引导性的部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兴趣。例如,可结合美国大使馆PM2.5事件讲授大气颗粒物的基本知识;结合日本福岛核电站爆炸事件讲授核污染的防治;结合“走高效生态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讲授生态农业技术等。这样,不仅使学生能较为深入地掌握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所涉及的一般知识,又能使学生对环保的认识结合实际情况,避免流于课本理论,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对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保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深入思考。另外,针对现在学生经常使用网络的习惯,提供若干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网站如“生态环境网”、“低碳网”等供学生进行课后拓展。值得注意的是,针对学生基础知识不齐的状况,公选课应侧重于普及知识方面,但要避免讲授的知识表面化与科普化倾向,以免挫伤部分优秀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每节课都要有一些较为专业的知识,这样才能适应学生对公选课的学习期望。

二、采取多种手段,调动学生兴趣

教学方法的好坏,不仅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教学中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如讲授大气对流对污染的影响时,点燃一支香烟,置于带有隔板的倒置烧杯中,直接观察大气颗粒物在烧杯内的运动过程,把枯燥的理论形象化,学生容易理解,也提高了学习兴趣。又如,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中大量增加图片内容,每页课件均以大尺寸具有视觉冲击性的图片展示,对应文字相对减少,留给充分空间让学生去思考图片信息。同时,利用课间休息给学生观看5~10分钟视频,让学生对视频中环保问题进行讨论,对环保问题出现的根源、过程、危害等发表看法。在学生对问题有了充分认识后,老师可启发和引导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使课本理论知识内容“活”起来,进而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选修公选课的学生作业和学校活动较多,往往会出现“下课抛脑后,上课想不起”的学习状态。每次课结束后留下1道拓展题,下次上课前用5分钟时间提问,学生共同回答,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同时,课前提问也可以促使学生上课专心,课后能阅读相关资料进行知识拓展。

三、结合课外实践,增强感性认识

公选课教学既要注重知识体系,也要与实践充分结合。公选课面向多个学院多种专业的学生,由于没有相对应专业实践的支撑,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偏于理论,完全没有课程内容所对应的感性体会,常会出现教师讲的“口干舌燥”,而学生仍难以真正掌握的情况。如讲授水体污染时涉及的各种水质指标是怎么测出的?城市交通中的噪音主观感觉和测定的声音分贝数之间是怎样对应的?对此,我们在进行《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教学时,充分利用学校周围的一些污染河流和交通道路,学生自愿报名,利用周末时间携带若干简易仪器到现场进行观察测定,这明显增强了感性认识,提升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近年来,本课程的讲授过程一直进行着此种“微型实践”,这种实践教学大大调动了学生的选修兴趣。因此,课堂教学一定要充分重视实践教学,在当今大学生对实践动手能力需求日益强烈的背景下,开展一些公选课的“微型实践”可以达到进一步充实知识、提高能力和实现创新的目的。

四、改革考核方式,强化激励机制

科学、合理、鼓励创新的考核方式,有利于保证教学质量,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公选课过去一直采取期末论文考核方式,出现的问题是学生不爱思考,不重视能力培养,上课不听,下课不看,有些学生在网上下载文章应付,极易出现抄袭现象。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教改中试行了多种形式并存的考核,即课堂考勤(占10-20%)、随堂快速测验(占20-40%)、课程论文(40-60%)。课堂考勤采用签到和提问两种形式,签到保证课堂考勤的连续性和公正性,而点名提问可防止代签现象。随堂快速测验主要目的是强化巩固学生对当堂理论的掌握,一般放在当堂课程教学结束时,时间10分钟,题量控制在10个以内,题型由名词解释、判断、选择等组成,避免学生觉得作业过多而产生抵触心理。在课程论文方面,在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一半时,即鼓励学生开始写作课程论文,主题可以选择课堂上讨论的内容,以提高学生对课堂活动的参与度。通过更多和外院外专业的同学交流,为课程论文寻找多方面的观点和素材。另外,提倡学生结合《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公选课的课外实践活动进行论文写作。课程论文一方面严格控制字数,一般情况下控制在3000字以内,其目的是防止学生东拼西凑四处抄袭。另一方面,提高课程论文主题的选择标准,要求学生必须从自身感受出发,结合当前存在的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小”问题,展开讨论,谈出观点。这样的要求大大提高了课程论文的质量,学生必须亲自动手查资料,动脑构思形成观点。《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实施这些新的考核方式后,学生普遍反映较好,觉得自己环保知识和写作能力有所提高。

总之,公选课教学改革涉及多个方面,除了从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实践化及课程考核多样化等方面开展外,还需要结合学校关于公选课的管理政策,如选课人数、选课学生年级差别、开课学期等方面进行调整。同时,要充分考虑公选课的课程特点,如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应用技术类等,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公选课课程的教学改革应全方位开展,多种手段并用,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吴孔亮.高校教学改革视野下提高公共选修课质量的思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11).

[2]刘文广,杨兰柱.汽车文化,公选课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甘肃科技,2008,24(3).

[3]关勤.加强公选课建设提高公选课教学质量[J].浙江工程学院学报,2004,21(4).

[4]郭小林.改革高校课程考试制度的对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11).

[5]韩建宏,孙珏,徐开蕾,吴文彪,黄太权,张勇.讨论式教学在中医内科学临床实习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12,(02).

[6]汪殿蓓,李建华,吕环照,崔雪梅.环境生态与可持续发展,公选课的教学效果分析[J].孝感学院学报,2009,(06).

大学生环境保护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PM2.5;环境保护;环保教育

中图分类号:X-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24-0063-02

Thinking of PM2.5//Ding Ningning

Abstract Based on the connotation of PM2.5 explained, the paper points out that PM2.5 brings people harmful effects, and analyzes the improve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cognitive degree of PM2.5 the effective ways and methods.

Key words PM2.5;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green education

Author’s address Shenyang Auto Industry Institute, Shenyang, China 110141

1 引言

2012年2月29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同意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历时4年修改后,PM2.5终于写入“国标”,纳入各省市强制监测范畴。与现行的标准相比,“新国标”最大的变化在于增加了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8小时浓度限值监测指标。这也是公众对纳入国标呼声最高的两项指标。同时,2012年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写入了今年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细颗粒物(PM2.5)等项目监测,2013年在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和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开展监测,2015年覆盖所有地级以上城市[1]。

然而,近日的一份由民间环保组织“广州蓝天行动小组”的一份《广州市大学生对PM2.5的关注程度调查》显示,大学生对PM2.5的关注程度和了解程度都较低,对政府工作更是一知半解。该报告在4月期间通过网络问卷的方式调研了967名在校大学生对PM2.5的认知程度和治理建议,其中,表示知道PM2.5是一种极小的入肺微粒的还不到总的被访人数的一半,近3成的学生完全不知道PM2.5是什么。

2 何谓“PM2.5”

PM,英文全称为particulate matter(颗粒物)。科学家用PM2.5表示每立方米空气中这种颗粒的含量,这个值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

PM2.5的标准最早是由美国在1997年的时候提出来的,目前世界上很多的发达国家都把PM2.5列入一个评价空气质量的标准。PM2.5产生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

3 “PM2.5”对人体的危害性

2002年《美国医学会杂志》发表了一篇论文就曾提到,如果空气中PM2.5的浓度长期高于10 μg/m3,死亡风险就开始上升。这篇论文分析了一项长期研究中参与者的死亡率和空气污染之间的关系,发现死亡率升高与PM2.5和二氧化硫的污染有关联[2]。

虽然在自然过程中,也会产生PM2.5,但其主要来源还是人为排放。人类既直接排放PM2.5,也排放某些气体污染物,在空气中转变为PM2.5。专家认为,由细颗粒物造成的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甚至要比沙尘暴更大。粒径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会被挡在人的鼻子外面;粒径在2.5~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另外也会被鼻腔内部的绒毛阻挡,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而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直径相当于人类头发的1/20大小,不易被阻挡。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长期暴露在这种环境中,这些细颗粒物吸附的重金属物或多环芳烃等致癌物质可能导致肺部肿瘤出现。老人、小孩、心肺疾病患者以及体质较差的人,都是PM2.5污染的敏感人群。

还有一些发现,让人更加担忧。近年的一些报告显示,人类的生殖能力正在明显下降,环境污染被认为是罪魁祸首。来自波希米亚北部的一项调查,对接触高浓度PM2.5的孕妇进行了研究,发现高浓度的细颗粒物污染可能会影响胚胎的发育。更多的研究发现,大气颗粒物质的浓度与围产儿、新生儿死亡率的上升,低出生体重、宫内发育迟缓,以及先天功能缺陷具有相关性。

4 如何提高大学生对“PM2.5”的认知程度

大学生对PM2.5认知程度不高只是表面现象,这折射出大学生的环保知识贫乏,环保意识薄弱等问题。目前大学课程中缺少环境教育的课程,学生缺少获取环保知识的渠道,也少有参与环境保护志愿工作的体验,这些是导致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

环保教育是整个国家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关系到可持续发展的百年大计。环保教育必须从学校抓起,让学生明白环保知识,通过多角度、多方式地参与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自身活动中主动乐意、轻松自然地接受环保理念。

4.1 政府与学校结合,开展对PM2.5知识的宣传活动

环境保护不是某一个部门和某一个人的责任,环境保护是重要的公共事务,是关系公众切身利益的大事,群众有权参与,保护环境是为了人民群众,环境保护必须依靠群众。

大学生环境保护论文范文第3篇

为增强学生环保意识,建设和谐节约型校园,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保护环境的积极宣传者和实践者;同时,也为提高学生的实践及科技创新能力,__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决定举办__第五届大学生环保作品大赛。请各院部积极做好宣传、组织报名和参赛等相关工作。现将活动方案通知如下:

保护人类环境,倡导低碳生活,构建和谐节约型校园。

__具有正式学籍的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

作品分三类,即文章、摄影作品和环保科技制作。

1、文章,具体形式和要求如下:

本次文章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在各种社会活动中的环保实践和生态体验,参与绿色家园创建活动的经历、故事和感受,以及在保护环境、治理污染、节能减排、构建节约型校园等方面的创意、设想、调查报告和科研论文等。

(1)文章必须是以环保和构建节约型校园为主题,如学习环保知识的体会,社会调查、实践活动报告、建议等;

(2)题目自拟。题材为: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应用文、散文、杂文、言论或调查报告;

(3)文章内容健康,有现实意义;

(4)科研论文以学生本人的实践创新课题为主;

(5)文章必须用a4纸打印且题目为3号,文章内容为5号宋体字。

2、摄影作品,具体形式和要求如下:

(1)以环境保护为主题。

(2)需要具有一定的创意,具体形式不限。

(3)作品需以照片的形式上交参赛,并附有1000字以内的创意说明。

3、环保科技制作:具体形式和要求如下:

(1)可以制作各类形的模型,要求必须是实物;

(2)模型的材料不限,但必须本着节约、环保、实用、美观的思想;

(3)模型要结构合理,比例适当,具有代表性、创新性、环保性,安全性。

1、宣传与发动:

10月29日—10月31日,通过校园广播、宣传版面等形式向广大同学积极宣传此次活动。

11月1日—11月20日,利用课余做好环保调研,准备提交作品。

2、作品提交:

11月21日—11月30日,学生以系团总支为单位向大赛组委会报名提交作品,报名地点设在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团总支(a-01楼209房间)

3、评比表彰:

12月1日—12月8日,大赛组委会组织专家和相关教师对参赛作品进行评比,最终评出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和最佳创意奖若干名;在12月9日,进行总结表彰。

以个人或小组形式参赛,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按照上报方案完成作品。比赛期间,参赛者(组)可以使用相关的辅助工具,可以找相关教师进行辅导,但决不可搬用抄袭他人作品。

七、大赛组委会联系方式

办公地点:__

咨询电话:__

e-mail: __

大学生环境保护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环保素质;培养

提高高职学生环保素质的重要性

提高环保素质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在改造自然、发展生产、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存在着大量不科学、不协调的开发利用,导致环境恶化和污染加剧,2006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为536.8亿吨,二氧化硫排放量为2588.8万吨,烟尘排放量为1088.8万吨,对人民健康乃至生存造成了严重威胁。为了保证我国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环境保护法》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同志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更是明确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因此,提高全民族的环保素质,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提高环保素质是对高职学生的必然要求大学教育是培养青年人才的重要途径,是青年成才的基础,大学生是今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其所具备的素质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将产生深远影响。高校只有把环保教育融入学校的教育工作中,努力培养大学生的环保素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道德价值观,具备良好的环保意识,才能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大学生作为尚未正式步入社会的一个群体,其行为习惯、价值观等都没有真正形成,仍具有较强的可塑性。高校务必要抓住大学生这一时期可塑性强的特点,充分利用大学生在校学习的几年时间,将环保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通过多种途径塑造、培养、提高大学生的环保素质,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环境道德价值观。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已经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2008年,全国高职毕业生接近270万,其中50%以上在企业一线从事着与专业相关的工作。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高技能的学生,高素质、高技能既是培养目标,也是对高职学生的必然要求。高素质必然包括环保素质,要求学生在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注重环境保护,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积极宣传环保知识,倡导、实施各种节能减排措施,主动与各种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做斗争。高技能不仅包括对具体工作能力、工作成效的要求,也包括对环保的要求。高职学生今后主要是在各个企业的一线工作,大多数企业的主要污染往往产生于工作一线,各种节能减排措施也需要通过一线员工落实。在工作中,如果技能水平不够,不仅影响工作成效,而且也会导致更多的污染和浪费,从而与环保的要求背道而驰。相反,如果通过技能水平的不断提高,帮助企业改进生产,减少污染,不仅可以起到节能增效的作用,也可以为环境保护做出自己的贡献。

提高高职学生环保素质的途径

将环保教育融入德育工作中环保教育应当是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当代大学生环境道德水平和思想境界的重要途径。在高校的德育工作中,应增加环保教育的内容,如开设环保内容的讲座,设置环保知识选修课,组织环保类社团等,以增强大学生对环境保护的理性认识,为提高其环保意识、增强环保技能奠定思想基础。还应将环保教育融入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之中,促使大学生主动了解我国的环境形势和资源状况,激发当代大学生的时代责任感,引导他们正确认识我国经济增长、生产生活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全面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涵义,真正将环保意识内化为自身素质,承担起环保职责,自觉地抵制污染,杜绝浪费,为环保事业做出贡献。

将环保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中专业教育是高职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关键环节,应将环保教育渗透到理论教学和实验实训过程中。在讲解每一个章节、每一个知识点的时候,要注重专业知识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在讲解工艺路线选择优化、设备选型等内容时,更应以环保作为核心指标,通过这些教学手段,使高职学生在学习中养成重视环保、关注环保的良好习惯。在将环保教育贯穿于实验实训时,一要培养学生的环保技能,能正确使用各种节能减排设备和各种环保设施;二要注重实验实训的设计、规划,从源头上杜绝浪费,减少污染;三要注重三废的收集、处理,不能随意排放,污染环境;四要注重对学生技能的培养,规范操作,杜绝各种不良习惯和错误操作,指出各种错误的严重后果;五要将学校的实验实训与企业的实际生产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尽量缩短适应企业的磨合期,指导学生立足于环保进行改造设计,促进节能减排。通过这些教学手段,使高职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正确操作、合理设计、加强环保。

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学生的环保素质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文化氛围,通过环境育人、文化育人提高学生的环保素质。一方面,要加强硬环境的建设,从学院的整体布局、建筑造型、色彩、视野与建筑的协调性以及校园绿化美化、室内布置、校园卫生等方面着手进行合理设计和科学规划,创造优美的校园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提高环保意识;另一方面,要加强软环境的建设,注重通过学院的宣传标语、书报画廊、图片、板报、报告会、演讲、讲座等方式积极宣传环保知识,提倡环保行为,在校园里开展各种类型的环保活动,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使学生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环保素质。

通过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的环保素质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接触和了解社会的重要途径。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能够更正确地了解社会,了解环境,可以看清楚我国过去的生产生活方式究竟对自然环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可以加强与群众的沟通,了解老百姓对身边环境变迁的想法、对环保的认识;通过社会实践,可以广泛宣传环保知识,开展环保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通过社会实践,可以更早地将专业知识与环保事业相结合,促进环保事业发展,提高专业水平。总之,通过社会实践,可使大学生主动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环保素质,真正实现全面发展。

培养高职学生环保素质的实践探索

开设环保类课程、讲座、社团我院制药、化工、材料等系多年来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制药、生物、化工、新材料等行业培养了大量实用型人才,在人才培养工作中,我院非常重视学生的环保素质培养。为保证各个专业的学生都能具备较高的环保意识,我院在各专业的课程体系里都设置了专门讲授环保知识的课程,如《环境保护概论》等。同时,我院长期开设《环境保护》公共选修课,每学期都针对社会热点开设多个讲座,对全院学生宣传、讲授环保理念和环保知识。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环保实践能力,我院坚持开设“环境监测”、“水污染防治”等社团,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机会。

在专业课程中贯穿环保素质的培养在专业课程特别是实验实训课程中贯穿学生环保素质的培养,一直是我院的教学重点。我们坚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要求专业课程教学在涉及工艺路线、设备选型时,注重讲授环保因素的影响,并且在教案中有所体现;二是在实验实训中重视排污问题,要求将所有废液分类收集,为环保处理打好基础;三是要求学生在实验实训前对本次实验实训的物料耗用、产生污染的情况进行预估,实验实训结束后在总结报告中通过数据计算、操作步骤分析等方法提出重点针对环保的改进意见;四是要求学生对分类收集的废液提出自己的处理意见,并有选择地尝试实施;五是在完善实验实训条件时,注重结合企业实际生产,并与部分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帮助学生尽快适应企业环境,使学生在上岗前具备一定的环保素质。

通过德育、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环保素质我院一贯要求学工、宣传等部门重视学生的环保教育工作,坚持每年至少开展一次以环保为主题的专题教育活动;我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了环保因素,在校园、宿舍、实验实训室等各个场所都可以见到宣传环保的标语;我院制药系每年6月份都要组织开展“世界环保日”环保宣传活动,积极参与常州市“保护母亲河”环保实践活动,每年暑期开展的环太湖环保社会实践活动更是多次受到省市表彰,这些工作都不断地促进了我院学生环保意识的提高、环保技能的掌握、环保素质的养成。

大学生环境保护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互联网思维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6)03-0096-03

从党的十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体系规划,再到201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纲领,标志着党对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的日臻成熟,同时也表明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进程中,人类的环境道德观念及生态文明理念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以道德教育的能量改善人类的环境道德认知水平,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大学生作为我们未来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职责;对大学生进行环境道德教育将提升其综合道德素质,并有力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如何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提升大学生道德教育实效性,互联网思维带给我们诸多有益的启示。

一、生态文明建设与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前进的重要标志,反映着人与社会进步的发展历程。生态文明建设就是指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断促进和发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努力克服负面效应带来的发展阻力,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有序平稳的环境运行机制,进而取得物质、精神及制度成果的意识形态总和。2015年5月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是我国第一个具体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指出了当前我们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原则和路径要求,其中明确提出要“提高公众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由此可见,思想道德意识工作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因此也可以说,环境道德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环境道德教育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为了维护生态环境平衡发展,规范社会成员遵守一定的生态环境保护行为,进而对每个成员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纪律的社会实践活动。环境道德教育从探索人的本质出发,通过对公民的道德教育和人格塑造,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维持生态文明的心灵启迪。大学生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也是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对象,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环境道德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自然观,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和环保意识,用实际行动融入生态文明建设中,从而构建良好、和谐的生态环境。

1.开展基础自然知识教育,提升大学生环境道德水平。基础自然知识是人们正确认识自然、提高环保素质的理论前提。大学生应从学习基本的自然知识开始,真正去感受大自然的力量,尊重自然,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条件,无论是我们的衣食住行还是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都离不开大自然所提供的环境、资源和动力。广阔无垠的草原、一望无际的大海、美好壮丽的山河带给人们心灵的启迪,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享受大自然带来的精神文明过程中,一代代画家、文人就此诞生,这就是自然界对人类文明的造就。因此,在享受大自然带给人类无穷动力的同时,我们更应当意识到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严格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将自身的责任与义务融入到环境保护当中。基础自然知识能够帮助大学生以自然界一员的身份融入到生态环境保护中,用积极正确的态度去面对大自然,摆正自己的位置,用实际行动去保护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高校应通过运用自然知识的引导和灌输,拉近学生与大自然的亲近感,提高大学生敬畏自然、保护自然的道德素养,进而帮助大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环境道德教育的潜在意义。

2.开展日常生态环境伦理教育,培养大学生道德使命感。当前环境的恶化将生态文明建设推向了紧迫的日程,人们的日常生活受到严峻的环境问题影响,对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伤害。雾霾天气的来袭加重了细菌对人类的威胁,清洁的水源被浑浊的污染物取而代之。人类在享受突飞猛进的先进技术的同时,承受着环境危机带来的沉重后果。环境问题关乎自然界物种多样性的存留,与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密不可分,无时无刻不围绕在我们身边。为此,对生态环境态势的学习和研究至关重要。通过掌握一定的生态环境知识,并将其践行到解决环境问题的实践中去,在生活、学习中不断加强环保意识和自觉性,为文明社会、绿色生态打造良好的发展空间。树立大学生生态保护意识、加强对其进行环境道德教育,可以使他们真正意识到环境灾难的摧毁性,深入了解目前的生态环境形势和全球环境状况,强化其危机意识,进而增强道德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借鉴生态环境伦理的教育内容,将哲人的一些伦理观念贯穿于大学生的实际环保行动中,可以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道德使命感。

3.开展“绿色科技”教育,提升大学生环保实践能力。所谓“绿色科技”是指有益于保护生态和防治环境污染的科学技术,其宗旨是适应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通过其促进科技发展的导向作用,解决保护环境过程中所遇到的技术性难题。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绿色科技承载着遏制环境破坏、促进永续发展的重要任务。高校既是科研单位,也是教育机构,一方面必须肩负起推进绿色科技发展的职责,另一方面也应该不断开展“绿色科技”教育,提升大学生对绿色科技的认识水平,使大学生参与到绿色科技产品的研发中。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将环境道德教育不仅要作为一门基础性人文社会学科,而且应广泛渗透到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中去,通过课内、课外两个课堂,使大学生广泛接触绿色科技产品,提高对绿色科技发展的认识水平,使大学生尽可能更加自觉地参与到绿色科技产品研发的进程中;同时以高校的实验室、研究所为依托,增设更多的有关绿色科技方面的实践课程,为高校绿色科技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切实提升大学生的环保执行力和实践力。

二、当前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大学生具有较为丰富的知识储备,还具备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大学生责无旁贷,理应成为社会的表率。但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对生态危机缺乏明显的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长流水” “长明灯”现象在高校中并不鲜见;大学生环境保护的自觉意识不够强烈,缺乏对自然的尊敬与热爱之情,使用一次性餐具较为普遍,攀折花木、践踏草坪也较为普遍。由此可见,大学生的环境道德教育仍是社会道德教育和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薄弱环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学校教育重视度不够,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体系尚未形成。随着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越来越重视,面对当前中国社会生态破坏日益严重的现实,目前大部分高校意识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但是许多高校对自身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角色和责任认识模糊不清,没有意识到高校是培养具有环境道德素养大学生的主阵地,肩负着开展国民环境道德教育的重任,往往忽视了当代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这一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抓手。我国大部分高校没有形成全面系统的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体系,而是分散在大学生政治公共课、选修课和专业课程中,出现课程较为分散的现象,使得环境道德教育在许多专业课程的培养目标中无法体现其重要性和指导性。同时,大多数高校未开设环境保护公共必修课程,即使有些高校会开设公共课程,但其随意性较大,严重影响环境道德教育的深入开展。有些高校只是通过平日的宣传活动对大学生进行普及性教育,并不能真正将注意力集中在专业和课程全方位的辅导和讲授中,缺乏生态文明教育,整个环境道德教育体系处于涣散无序状态。

2. 教育普及成果不佳,方式方法陈旧,无法调动大学生的内在积极性。高校近年来在生态文明建设和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方面有较多的科学研究成果,包括大批的课题、著作、论文等,其中不乏一些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对策措施,但是高校在普及和转化这些成果方面实效性较差。学者马桂新在《环境道德建设》一书中指出,“环境教育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使受教育者在愉快学习和健康成长中获得有关环境的知识和积极参与解决环境问题的态度与技能,使受教育者学会正确判断和处理人类内部的资源分配关系及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为在全世界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而发挥潜能、做出贡献的一种新型教育科学。”但是从环境道德教育的现实来看,许多高校在进行环境道德教育时,习惯于一味灌输课本知识,而忽略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忽视了环境道德教育的趣味性和实践性,没有最终落实到大学生环境道德践行能力和道德素质的提升,没有将理论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大部分大学生尚未养成环保、自然、绿色的生活习惯和行为。在教育方式上缺乏创新性,没有真正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教学枯燥、乏味,无法调动大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无法达到预期的教育教学效果。没有充分发挥诸如大学生环保协会等大学生自组织的作用,一些高校有时也会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通过开展一些主题宣传活动,来对大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环境道德教育,虽然主题突出、场面壮观,但活动的整个过程都是由专门聘请的教师进行教授,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未能得到切实发挥,更多的是被动参与其中,有的环境道德教育活动本身存在着“喊口号、走过场”等形式主义,消解了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活动本身的内在价值,无法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大学生的主体意识逐渐弱化,使教育的作用和成效有所降低。

3.大学生环境道德自我教育薄弱,环境道德意识缺乏。受到当前社会转型期出现的道德虚无主义等不良思潮的影响,大学生在社会环境道德建设的认知上出现了偏差,滋生了诸如“道德良心麻痹症”等许多消极思想和行为,放松或忽视了环境道德的自我教育和内在学习提升,没有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作用,最终使得环境道德教育的目标和要求难以转化成为大学生环境道德的素质和品格。现如今有些大学生在面对严峻的环境问题时,缺乏真正的责任感、危机感和急迫感,生态环境保护观念的形成较为被动,尚未形成环境道德的自我陶冶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缺乏必要的认知,很难用实际行动去尊重大自然,对践行科学发展观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及本质很难领悟和掌握,生态道德规范意识模糊。另外,大学生所掌握的生态环境知识无法与环境保护行动相匹配,有时候只停留在书本知识上而缺乏行动力,甚至会将环境保护仅作为一句口号,难以付诸于实际生活的点滴,随地乱扔纸屑、大量使用一次性餐具、浪费水电资源等行为时有发生,反映出大学生自身环境道德意识的缺乏。

三、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创新

当前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问题不断显现,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但其根本原因是大学生在高校环境道德教育过程中主体地位缺失。大学生在高校环境道德教育主体地位的缺失,造成大学生参与环境道德教育的积极性不高,从而使高校环境道德教育流于形式、浮在表面,起不到真正的实效。伴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技术不断消解着传统社会的信息垄断状态,并突破了信息传播时空上的线性逻辑秩序,以信息的透明化、主体的平等化和参与的无中心化为主要特征的互联网思维的不断崛起,成为互联网技术手段在人类价值领域的现实表现,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促进人们在趋于扁平化的组织样态下参与到社会生活的各项事务中。因此,要解决大学生在高校环境道德教育过程中主体地位缺失的问题,我们应借助新兴的互联网思维,不断提升大学生参与环境道德教育的积极性,切实提升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1.强化资源意识,挖掘网络环境道德教育资源。互联网思维发端于互联网商业活动,其核心观念是在互联网这个数据平台之上,在海量信息背景下,以用户至上的观念,实现对用户简约极致的服务,通过对网络资源的最合理配置,实现对客户的吸引和利润的提升。因此,笔者认为互联网思维的精髓是资源意识,在大数据背景下,通过对信息的梳理与整合,实现资源为我所用。而在现实的网络活动中,尽管存在着大量、开放、免费的资源,但是由于缺乏资源意识,有关环境道德教育的资源得不到有效开发。在当前的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向学生灌输有关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更重要的是要将形式和理念符合大学生心理接受规律的内容融入教育过程中。因此,以互联网思维创新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就必须进一步提升利用新兴媒体挖掘环境道德教育资源的能力,将环境保护的要求与大学生的现实发展要求紧密结合,将环境保护的价值理念融入大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生活实践之中,引导大学生理解、认同并践行环保理念。因此,在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过程中强化资源意识,就要求在新兴信息传播平台上,紧紧围绕提高大学生“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的目标,对环境道德教育资源展开战略性整合,从而提升环境道德教育的投入产出比,在改善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的模式过程中,改变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手段,并不断发挥环境道德教育的价值。

2.增强“话题意识”,营造积极健康的环境道德话语体系。在互联网这个海量信息存储空间中,如何能博得眼球、脱颖而出,就必须制造话题,获得受众的青睐。因此,“话题意识”是互联网生存的必备条件之一,也是互联网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的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过程中,其教育模式主要依靠教师等教育主体在课堂或其他场合传播主流价值观,这种教育模式是典型的自上而下的单向传播模式。大学生由于缺少相应的信息反馈渠道而不能形成应有的互动,从而对这种传统教育模式失去兴趣,环境道德教育的价值也不断被弱化。以互联网为契机,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环境道德教育模式,在环境道德教育过程中不仅可以融入声音、图像等多媒体信息,也增强了大学生与教育者的互动机会,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大学生参与环境道德教育的兴趣和积极性。但是,在互联网这个开放的信息场域中,每个网络参与者都是信息的主体,造成了网络信息碎片化的特征,网络信息难免良莠不齐。因此,为了增强环境道德教育的凝聚力和环境保护价值的舆论场,环境道德教育者在互联网环境中就必须勇于发声,制造“话题”,创造积极健康的主题和主流价值议题,创作有关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红段子”,将环保价值融入新媒体的信息传播中,不断传播正能量,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环保氛围和话语体系。

3.巩固参与意识,激发大学生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互联网的开放性和匿名性创造了极好的参与环境,极大地促进了公众独立、平等、互动、交流观念。因此,在利用互联网思维,提升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主体地位的过程中,必须进一步巩固其参与意识,创造条件让大学生参与到环保实践中去。首先,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的优势,鼓励和带动其他同学参加一些类似植树造林、“地球一小时”节水节电的主题活动,利用寒暑假的时间组织大学生参观农林、环保、水利等机构,开展能源、资源调查实践活动,深入到环保工作中去亲身感受环境污染带来的现实问题。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环境保护素养,而且对教育教学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其次,校内各团体组织可以举办一些主题班会和主题活动日,调动大家积极参与其中,鼓励每一位同学准备一些主题演讲或小组讨论,以一种轻松而有序的形式进行环境道德自我教育和思考,给予大学生真情实感的表达机会,在集体中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他们保护环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都能够成长为新一代的真正的环保卫士。

参考文献:

[1]冯国锋.个体道德治理动力形成机制探析 [J].理论导刊,2015,(6).

[2]张中文.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蕴涵析论[J].理论导刊,2014,(11).

[3]张中文.现代中华民族精神培育二题[J].理论导刊,2015,(3).

[4]喻厚伟.基于集体记忆视角的当前道德现状之考察[J]. 求实, 2015,(6).

[5]李景鹏.论制度与机制[J].天津社会科学,2010,(3).

[6]王云梅,陈伟华.环境道德培育机制与路径研究[J].天津社会科学, 2010,(4).

[7]陈大文.关于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有机结合的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3).

[8]汤舒俊.两难情境下的厚德与厚黑――大学生马基雅弗利主义与道德价值观的冲突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5,(9).

[9]金文斌.大学生道德领域的焦点问题及提升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3).

大学生环境保护论文范文第6篇

1996年11月12日,自然之友――中国第一个民间环保组织的会长梁从诫教授在云南大学作了一场关于中国当前环境保护的报告。一石击起千层浪。梁教授情深意切的演讲激起了在场每位同学的强烈共鸣,脆弱的生态系统的不堪负荷和人类对大自然仍无休止的掠夺令学子们扼腕震惊。就在那一周的周六,生物系96级的四位女生利用周末时间,走向街头捡拾垃圾,也从此开始了环境保护的切身行为。

捡垃圾的活动一直坚持到了次年的五月。历时半年的活动让他们萌生了筹建一个以唤起人们环保意识为目的的学生社团。1997年3月20日,他们正式向学校有关部门递交了成立环保志愿者社团――唤青社的书面材料。一周后,唤青社获批成立。

唤青社以“倡导环境保护,节约资源,提倡可持续发展”为宗旨,本着“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以自己的行为感染他人”的信条,坚持以身作则。他们注重自我教育,不但邀请了校内外知名教授与环保专家担任社团顾问,并多次进行相关内容的讲座;他们相聚在环保沙龙中,共同探讨热点问题;他们多次组织野外活动,参观了众多动、植物的科研及保护机构;他们仍保留捡垃圾的传统。作为云南省高校第一个环保社团,他们为大学生环境意识的提高尽到了一份微薄之力。

早在社团成立之初,他们就有“立足校园,放眼社会”的视角。春天的耕耘换来了秋天的收获,他们的行动唤来了绿色的回应。如今的唤青社已发展成为有会员上千名的知名学生环保社团。唤青社一直为云南大学“社团之星”,云大社团联合会成立至今,唤青社一直被推举为主席单位。云南省多家报纸、电台、电视台都曾采访报道过唤青社及唤青社的活动,中国教育电视台还为唤青社制作过专题片。2002年因在保护黑颈鹤项目中对湿地保护的成绩被授予“福特汽车环保奖”。在2005年被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评为“全国优秀学生社团”。现在,唤青已历经十年风雨,但唤青人的初衷不改,唤青社旗帜不变。 “绿色梦想”的实现,他们一直在努力。

唤青十年大事记:

1996年11月,云南大学生物系96级四名女生第一次走上街头,捡拾行人丢弃的垃圾,此项活动一直坚持了半年。

1997年11月,组织会员到翠湖公园进行“为了红嘴鸥”的大型宣传活动,并组织喂食海鸥、捡垃圾的活动。

1998年5月,承办96-97全国大学生绿色营影展。并先后在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西南商业大厦展出。

1999年5月,与《云南信息报》合办“拯救金汁河”活动。7月至8月,“99云南大学绿色希望工程万里行”,行程8000多公里,分5条路线骑单车做环保宣传和生态调查。

2000年7月至8月,“三江唤青世纪行”,组织会员分别沿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三条路线调查及三江并流地区的天然林保护情况进行调查,取得丰富详实的第一手资料并将结果写成论文。

2001年12月,到翠湖边及学校内开展护鸥行动,向广大市民宣传保护红嘴鸥,并进行现场投食活动。

2002年7月至8月,第二届云南大学绿色营:追溯生命之源――关注保护水资源――从滇池到盘龙江之源徒步考察活动,调查滇池污染状况。

2003年11月,在云南大学本部、宿舍区、家乐福白云店、云南民族大学同时开展黑颈鹤照片义卖活动,所得资金全部交由云南昭通大山包黑颈鹤保护协会用于黑颈鹤的投食。

2004年5月开始,在云南大学学生社区开展废旧书报回收宣传活动,之后发放回收袋开展长期活动。出售书报所得资金捐助大山包贫困儿童完成学业。

大学生环境保护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互联网思维

从党的十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体系规划,再到201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纲领,标志着党对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的日臻成熟,同时也表明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进程中,人类的环境道德观念及生态文明理念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以道德教育的能量改善人类的环境道德认知水平,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大学生作为我们未来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职责;对大学生进行环境道德教育将提升其综合道德素质,并有力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如何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提升大学生道德教育实效性,互联网思维带给我们诸多有益的启示。

一、生态文明建设与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前进的重要标志,反映着人与社会进步的发展历程。生态文明建设就是指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断促进和发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努力克服负面效应带来的发展阻力,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有序平稳的环境运行机制,进而取得物质、精神及制度成果的意识形态总和。2015年5月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是我国第一个具体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指出了当前我们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原则和路径要求,其中明确提出要“提高公众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由此可见,思想道德意识工作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因此也可以说,环境道德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环境道德教育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为了维护生态环境平衡发展,规范社会成员遵守一定的生态环境保护行为,进而对每个成员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纪律的社会实践活动。环境道德教育从探索人的本质出发,通过对公民的道德教育和人格塑造,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维持生态文明的心灵启迪。大学生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也是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对象,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环境道德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自然观,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和环保意识,用实际行动融入生态文明建设中,从而构建良好、和谐的生态环境。

1.开展基础自然知识教育,提升大学生环境道德水平。

基础自然知识是人们正确认识自然、提高环保素质的理论前提。大学生应从学习基本的自然知识开始,真正去感受大自然的力量,尊重自然,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条件,无论是我们的衣食住行还是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都离不开大自然所提供的环境、资源和动力。广阔无垠的草原、一望无际的大海、美好壮丽的山河带给人们心灵的启迪,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享受大自然带来的精神文明过程中,一代代画家、文人就此诞生,这就是自然界对人类文明的造就。因此,在享受大自然带给人类无穷动力的同时,我们更应当意识到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严格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将自身的责任与义务融入到环境保护当中。基础自然知识能够帮助大学生以自然界一员的身份融入到生态环境保护中,用积极正确的态度去面对大自然,摆正自己的位置,用实际行动去保护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高校应通过运用自然知识的引导和灌输,拉近学生与大自然的亲近感,提高大学生敬畏自然、保护自然的道德素养,进而帮助大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环境道德教育的潜在意义。

2.开展日常生态环境伦理教育,培养大学生道德使命感。

当前环境的恶化将生态文明建设推向了紧迫的日程,人们的日常生活受到严峻的环境问题影响,对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伤害。雾霾天气的来袭加重了细菌对人类的威胁,清洁的水源被浑浊的污染物取而代之。人类在享受突飞猛进的先进技术的同时,承受着环境危机带来的沉重后果。环境问题关乎自然界物种多样性的存留,与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密不可分,无时无刻不围绕在我们身边。为此,对生态环境态势的学习和研究至关重要。通过掌握一定的生态环境知识,并将其践行到解决环境问题的实践中去,在生活、学习中不断加强环保意识和自觉性,为文明社会、绿色生态打造良好的发展空间。树立大学生生态保护意识、加强对其进行环境道德教育,可以使他们真正意识到环境灾难的摧毁性,深入了解目前的生态环境形势和全球环境状况,强化其危机意识,进而增强道德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借鉴生态环境伦理的教育内容,将哲人的一些伦理观念贯穿于大学生的实际环保行动中,可以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道德使命感。

3.开展“绿色科技”教育,提升大学生环保实践能力。

所谓“绿色科技”是指有益于保护生态和防治环境污染的科学技术,其宗旨是适应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通过其促进科技发展的导向作用,解决保护环境过程中所遇到的技术性难题。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绿色科技承载着遏制环境破坏、促进永续发展的重要任务。高校既是科研单位,也是教育机构,一方面必须肩负起推进绿色科技发展的职责,另一方面也应该不断开展“绿色科技”教育,提升大学生对绿色科技的认识水平,使大学生参与到绿色科技产品的研发中。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将环境道德教育不仅要作为一门基础性人文社会学科,而且应广泛渗透到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中去,通过课内、课外两个课堂,使大学生广泛接触绿色科技产品,提高对绿色科技发展的认识水平,使大学生尽可能更加自觉地参与到绿色科技产品研发的进程中;同时以高校的实验室、研究所为依托,增设更多的有关绿色科技方面的实践课程,为高校绿色科技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切实提升大学生的环保执行力和实践力。

二、当前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大学生具有较为丰富的知识储备,还具备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大学生责无旁贷,理应成为社会的表率。但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对生态危机缺乏明显的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长流水”“长明灯”现象在高校中并不鲜见;大学生环境保护的自觉意识不够强烈,缺乏对自然的尊敬与热爱之情,使用一次性餐具较为普遍,攀折花木、践踏草坪也较为普遍。由此可见,大学生的环境道德教育仍是社会道德教育和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薄弱环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学校教育重视度不够,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体系尚未形成。

随着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越来越重视,面对当前中国社会生态破坏日益严重的现实,目前大部分高校意识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但是许多高校对自身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角色和责任认识模糊不清,没有意识到高校是培养具有环境道德素养大学生的主阵地,肩负着开展国民环境道德教育的重任,往往忽视了当代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这一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抓手。我国大部分高校没有形成全面系统的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体系,而是分散在大学生政治公共课、选修课和专业课程中,出现课程较为分散的现象,使得环境道德教育在许多专业课程的培养目标中无法体现其重要性和指导性。同时,大多数高校未开设环境保护公共必修课程,即使有些高校会开设公共课程,但其随意性较大,严重影响环境道德教育的深入开展。有些高校只是通过平日的宣传活动对大学生进行普及性教育,并不能真正将注意力集中在专业和课程全方位的辅导和讲授中,缺乏生态文明教育,整个环境道德教育体系处于涣散无序状态。

2.教育普及成果不佳,方式方法陈旧,无法调动大学生的内在积极性。

高校近年来在生态文明建设和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方面有较多的科学研究成果,包括大批的课题、著作、论文等,其中不乏一些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对策措施,但是高校在普及和转化这些成果方面实效性较差。学者马桂新在《环境道德建设》一书中指出,“环境教育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使受教育者在愉快学习和健康成长中获得有关环境的知识和积极参与解决环境问题的态度与技能,使受教育者学会正确判断和处理人类内部的资源分配关系及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为在全世界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而发挥潜能、做出贡献的一种新型教育科学。”但是从环境道德教育的现实来看,许多高校在进行环境道德教育时,习惯于一味灌输课本知识,而忽略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忽视了环境道德教育的趣味性和实践性,没有最终落实到大学生环境道德践行能力和道德素质的提升,没有将理论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大部分大学生尚未养成环保、自然、绿色的生活习惯和行为。在教育方式上缺乏创新性,没有真正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教学枯燥、乏味,无法调动大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无法达到预期的教育教学效果。没有充分发挥诸如大学生环保协会等大学生自组织的作用,一些高校有时也会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通过开展一些主题宣传活动,来对大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环境道德教育,虽然主题突出、场面壮观,但活动的整个过程都是由专门聘请的教师进行教授,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未能得到切实发挥,更多的是被动参与其中,有的环境道德教育活动本身存在着“喊口号、走过场”等形式主义,消解了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活动本身的内在价值,无法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大学生的主体意识逐渐弱化,使教育的作用和成效有所降低。

3.大学生环境道德自我教育薄弱,环境道德意识缺乏。

受到当前社会转型期出现的道德虚无主义等不良思潮的影响,大学生在社会环境道德建设的认知上出现了偏差,滋生了诸如“道德良心麻痹症”等许多消极思想和行为,放松或忽视了环境道德的自我教育和内在学习提升,没有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作用,最终使得环境道德教育的目标和要求难以转化成为大学生环境道德的素质和品格。现如今有些大学生在面对严峻的环境问题时,缺乏真正的责任感、危机感和急迫感,生态环境保护观念的形成较为被动,尚未形成环境道德的自我陶冶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缺乏必要的认知,很难用实际行动去尊重大自然,对践行科学发展观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及本质很难领悟和掌握,生态道德规范意识模糊。另外,大学生所掌握的生态环境知识无法与环境保护行动相匹配,有时候只停留在书本知识上而缺乏行动力,甚至会将环境保护仅作为一句口号,难以付诸于实际生活的点滴,随地乱扔纸屑、大量使用一次性餐具、浪费水电资源等行为时有发生,反映出大学生自身环境道德意识的缺乏。

三、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创新

当前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问题不断显现,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但其根本原因是大学生在高校环境道德教育过程中主体地位缺失。大学生在高校环境道德教育主体地位的缺失,造成大学生参与环境道德教育的积极性不高,从而使高校环境道德教育流于形式、浮在表面,起不到真正的实效。伴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技术不断消解着传统社会的信息垄断状态,并突破了信息传播时空上的线性逻辑秩序,以信息的透明化、主体的平等化和参与的无中心化为主要特征的互联网思维的不断崛起,成为互联网技术手段在人类价值领域的现实表现,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促进人们在趋于扁平化的组织样态下参与到社会生活的各项事务中。因此,要解决大学生在高校环境道德教育过程中主体地位缺失的问题,我们应借助新兴的互联网思维,不断提升大学生参与环境道德教育的积极性,切实提升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1.强化资源意识,挖掘网络环境道德教育资源。

互联网思维发端于互联网商业活动,其核心观念是在互联网这个数据平台之上,在海量信息背景下,以用户至上的观念,实现对用户简约极致的服务,通过对网络资源的最合理配置,实现对客户的吸引和利润的提升。因此,笔者认为互联网思维的精髓是资源意识,在大数据背景下,通过对信息的梳理与整合,实现资源为我所用。而在现实的网络活动中,尽管存在着大量、开放、免费的资源,但是由于缺乏资源意识,有关环境道德教育的资源得不到有效开发。在当前的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向学生灌输有关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更重要的是要将形式和理念符合大学生心理接受规律的内容融入教育过程中。因此,以互联网思维创新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就必须进一步提升利用新兴媒体挖掘环境道德教育资源的能力,将环境保护的要求与大学生的现实发展要求紧密结合,将环境保护的价值理念融入大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生活实践之中,引导大学生理解、认同并践行环保理念。因此,在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过程中强化资源意识,就要求在新兴信息传播平台上,紧紧围绕提高大学生“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的目标,对环境道德教育资源展开战略性整合,从而提升环境道德教育的投入产出比,在改善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的模式过程中,改变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手段,并不断发挥环境道德教育的价值。

2.增强“话题意识”,营造积极健康的环境道德话语体系。

在互联网这个海量信息存储空间中,如何能博得眼球、脱颖而出,就必须制造话题,获得受众的青睐。因此,“话题意识”是互联网生存的必备条件之一,也是互联网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的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过程中,其教育模式主要依靠教师等教育主体在课堂或其他场合传播主流价值观,这种教育模式是典型的自上而下的单向传播模式。大学生由于缺少相应的信息反馈渠道而不能形成应有的互动,从而对这种传统教育模式失去兴趣,环境道德教育的价值也不断被弱化。以互联网为契机,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环境道德教育模式,在环境道德教育过程中不仅可以融入声音、图像等多媒体信息,也增强了大学生与教育者的互动机会,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大学生参与环境道德教育的兴趣和积极性。但是,在互联网这个开放的信息场域中,每个网络参与者都是信息的主体,造成了网络信息碎片化的特征,网络信息难免良莠不齐。因此,为了增强环境道德教育的凝聚力和环境保护价值的舆论场,环境道德教育者在互联网环境中就必须勇于发声,制造“话题”,创造积极健康的主题和主流价值议题,创作有关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红段子”,将环保价值融入新媒体的信息传播中,不断传播正能量,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环保氛围和话语体系。

3.巩固参与意识,激发大学生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互联网的开放性和匿名性创造了极好的参与环境,极大地促进了公众独立、平等、互动、交流观念。因此,在利用互联网思维,提升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主体地位的过程中,必须进一步巩固其参与意识,创造条件让大学生参与到环保实践中去。首先,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的优势,鼓励和带动其他同学参加一些类似植树造林、“地球一小时”节水节电的主题活动,利用寒暑假的时间组织大学生参观农林、环保、水利等机构,开展能源、资源调查实践活动,深入到环保工作中去亲身感受环境污染带来的现实问题。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环境保护素养,而且对教育教学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其次,校内各团体组织可以举办一些主题班会和主题活动日,调动大家积极参与其中,鼓励每一位同学准备一些主题演讲或小组讨论,以一种轻松而有序的形式进行环境道德自我教育和思考,给予大学生真情实感的表达机会,在集体中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他们保护环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都能够成长为新一代的真正的环保卫士。

参考文献:

[1]冯国锋.个体道德治理动力形成机制探析[J].理论导刊,2015,(6).

[2]张中文.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蕴涵析论[J].理论导刊,2014,(11).

[3]张中文.现代中华民族精神培育二题[J].理论导刊,2015,(3).

[4]喻厚伟.基于集体记忆视角的当前道德现状之考察[J].求实,2015,(6).

[5]李景鹏.论制度与机制[J].天津社会科学,2010,(3).

[6]王云梅,陈伟华.环境道德培育机制与路径研究[J].天津社会科学,2010,(4).

[7]陈大文.关于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有机结合的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3).

[8]汤舒俊.两难情境下的厚德与厚黑———大学生马基雅弗利主义与道德价值观的冲突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5,(9).

[9]金文斌.大学生道德领域的焦点问题及提升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3).

[10]马桂新.环境道德建设[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293.

大学生环境保护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环境;生态文明;大学生;教学方法

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城市和乡村等[1]。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和资源问题日趋严重,越来越引起党和国家的重视。党的十报告中,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十三五”的五年规划,以期实现绿色发展。2017年3月5日上午,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强调,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制定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期间,委员们就生态环境改善和污染防治等提出了提案和建议,其中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立案的提案占10.13%。很多高校面向全校所有在校学生,开设了《环境与生态文明》通识课程,以期提高大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并能付诸行动。但是,由于大多数学生没有接受系统而有效的生态文明教育且没有后期强化,学生的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意识还是很淡漠或者不能持久。针对出现的问题,为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能力,进行课程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1高校环境与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问题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十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至此,环境与生态文明教育才逐步走向台前。当年高校的环境与生态文明教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教育资源不完善

首先表现为师资的缺乏:课程内容涉及生态环境、生态破坏、环境伦理、环境与污染、环境标准与规划、可持续发展等多方面,需跨学科知识,高校此方面老师比较缺乏。第二,教材的滞后:有关环境与生态文明的教材虽说不少[2-3],但因为环境问题的快速发展,显得教材内容均有不同程度的陈旧。第三,实践教学环节欠缺:多数高校只设置了该课程的理论学时,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依靠教师讲解和PPT展示,学生不能将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效的结合,不能在实际生活中实施环境和生态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1.2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欠缺

受我国基础教育水平和家庭社会教育的局限,大学生自身的环境保护意识比较淡薄,对基本的环境与生态科学知识掌握较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机会、主动性和频率都比较低,主动保护自然的意识弱,对生活学习中身边的破坏环境的不当行径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因此,高校学生的环境与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还需努力。另外,受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影响,高校学生也存在不理智消费,如奢侈消费、超前消费、浪费型消费等扭曲的消费观念,一味追求感官刺激和享乐,不考虑资源节约,不考虑对生态环境造成的长久影响。

1.3环保规范不健全

社会设施、校园设施的环境规划和制度建设重视不够,如建筑物用材非环保材料,废弃垃圾的分类绿色回收等,如此身边的示范,也不利于高校学生环境与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

1.4片面的课程考核方式

环境与生态文明课程,多采用单一的笔试决定成绩,这种方式无法考核高校学生的生态环境意识是否提高,实际生活中的环境保护行动也无法考察。所以,不少的学生也就停留在笔试上过关拿学分,甚至对于手边的关乎环境的行为,也一如既往的忽视。鉴于此,高校必须加强《环境与生态文明》课程的教学改革,实现真正增强高校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节约资源,重视可持续发展的教学目标。

2课程教学的改进和完善

2.1师资队伍的完善和教学资源的更新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训和引进优秀的课程教师,将生态专业毕业生充实到教师队伍中,建设课程教学团队,进行优化组合,形成年龄和职称均能合理搭配的梯度团队。组织团队教师多参加研讨进修,参与到学术论坛等多种交流培训中,提高教师的生态文明教学能力。对于课程内容,需不断进行更新和丰富,补充每年发生的新事件,添加当前的新资料和数据,对于新出台的技术、方法、规范、标准、政策、法规等,均应涉及,以期丰富课程内容。

2.2树立生态文明的育人观

高校教育必须加入“生态型人才”的教育理念,将环境与生态文明教育的相关内容纳入培养方案,从实际出发,推进并不断创新,大学德育应顺应文明发展潮流,“加强以生态环境保护和人文环境优化为核心内容的生态道德教育,这成为大学德育的扩展性内容”[4]。师生共同努力,使生态文明理念成为主流的价值行为取向。在使生态文明理念成为主流的同时,应教育学生正确认识有极大争议的化工行业与生态文明的关系。化工行业给我们带来巨大利益,同时也给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负面影响。但二者的矛盾不是不可调和的。通过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引,完全可以使化工行业在良性可控的范围下有序发展,从而更进一步的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5]。

2.3教学形式多样化

环境与生态文明教学,不应固步于传统的说教为主的教育模式,否则易导致学生厌倦[6]。环境与生态文明教育,是可以实实在在的触摸感受,让学生投入到实践中,才能更好的掌握领悟关于生态的理念,增强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小组组员收集资料并展示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可以推荐学生观看一些优秀的有关环保题材的电影如《潘多拉的承诺》、《家园》等。在课外,可以开发创新课堂的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走进生产企业、公园、社区、垃圾处理厂等,利用媒体数据记录环境污染指数并进行调查和分析,学生自己观察到的环境污染问题和资源滥采滥挖及浪费、可再生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利用等等问题,通过拍照片、录像、写论文等形式,发现并总结出问题,鼓励学生与校方或当地环境部门沟通协调,以期解决一些资源环境问题,为生态文明建设献一份力量。

2.4改变课程考核方式

针对单一笔试答卷的考核方式并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环境与生态文明意识,因此,该课程采用笔试、观后感、读后感、专题报道、行为测评等多种形式,综合考核。如笔试30分,在课堂中完成,主要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等的随堂学习效果。实践环节的观后感、读后感、专题报道等占比50分,考察学生的案例分析能力、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环境与生态问题的观察认识解决等能力,这部分考核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主管能动性,从高一级的层次来思考问题。行为测评20分,此项测评主要依靠学生的互评和自评完成,比如:最后离开房间时是否切断了电源,出行时是否尽量多用自行车或公共交通,不随意丢弃废电池,刷牙时关掉水龙头,不用一次性纸杯、一次性餐具等,促使学生互相监督、自我约束,做到学以致用,把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付诸实际行动。

3结语

十报告已经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十三五”的五年规划,以期实现绿色发展。加强《环境与生态文明》课程的通识教育,提高大学生环境保护意识进而影响全体人民,应通过师资队伍的完善和教学资源的更新、树立生态文明的育人观、教学形式多样化、改变课程考核方式等多方面进行,努力培养大学生的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意识,使每个大学生都成为保护环境的志愿者和践行者,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徐红梅 单位:重庆邮电大学生物信息学院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版,第一章,第二条[S].

[2]钱易,唐孝严.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2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3]薛建明.生态文明与低碳经济社会[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

[4]熊建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192.

[5]侯玉玲.生态文明建设下的化工行业发展研究[J].山东化工,2016,45(20):191-192.

大学生环境保护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农林院校;环境类;个性化;创新型;培养模式

基金项目:2011年浙江农林大学教改项目(No:ZC1111)。

大力培养创新人才是国际中长期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是新形势下社会对高等学校提出的战略要求。由于我国科技和教育发展的基础还比较薄弱,人才培养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的严重缺乏,已经成为我国科技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为此,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必须把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凸现出来,并将其作为首要的改革目标,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建立起可提高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为国家培养大批创造性人才,以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一、创新及创新型人才的内涵

正确理解创新型人才的含义,是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创新一般包括完全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创新型人才指的是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念、深厚的基础知识、丰富的文化底蕴、强烈的问题意识、成熟的心理品质和较高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

二、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及比较

从对国外一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中笔者发现,国外高校普遍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维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既注重学术性目标的实现,又注重对应用型目标的追求。浙江农林大学是一所以农林为特色的综合型大学,近年来,在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探索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校加大了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力度,社团服务、创业团队、就业指导中心等也为学生提供了一定的实践平台。但与国外高校的一些成功案例相比,我校的培养模式还存在着不足。首先,我校高层次创新人才不足。尽管篇数逐年增多,但是高引用率论文及具有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原创性科研成果的不足,导致学生呈现出了量增质减的态势。其次,引导学生进行创新的学术氛围不够浓厚,缺乏鼓励创新的文化环境;再次,学校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有待改进。作为农林院校,我校未能很好地将专业知识和农林实践相结合,更好地服务于农业和林业,且与地方企业合作也不够充分。最后,我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相对缺乏鼓励创新的校园环境,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发挥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构建环境类个性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方法和途径

针对我校环境类创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借鉴其他学校的成功经验,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高校环境类个性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1.编制一套具有农林院校环境类专业特色的教材。针对目前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突出,且农村环保工作具有“繁杂、分散、无序、薄弱”等特点,我们应将环境类专业知识与农村的发展情况相结合,根据农村环境污染特点以及农村环境治理的实际成果,编制一系列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环境类课程教材,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随时将所学知识和农村环保实践内容相结合,进而在高校教育结束后可以更好地投身于三农服务行列。

2.建设校内外、产学研结合的师资队伍。建立以学校教师为主,聘请农村环境保护研究方向的校外专家、环保技术企业的研发和生产领域内的工程设计人员,以及市场营销管理人员联合组建一支复合型、多样性的师资队伍。同时,开设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的系统课程,指导学生进行科研实践与企业实训,共同承担环境类专业人才培养。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到农村、知名企业、政府部门挂职锻炼等多种形式,提高自身的创新教育意识,把创新创业教育与日常学生管理工作、教育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3.实施开放式实训教学模式。在实际的教学中,各高校可以聘请校外相关专家走进学校承担部分环境技术人才培养工作,并定时聘请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开展系列讲座,以讲座报告的形式向学生传授创新理念。同时,学校还应积极创造条件,安排学生到农村环保企业和研发单位进行生产和研发的训练,以及企业实训、综合论文等方面的训练。这样既加强了对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意识的提升。此外,各高校还应鼓励学生积极申请创新实验课题,参与各级创新创业大赛。近年来,我校环境类专业学生积极参加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浙江省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校级大学生科技创新等创新课题和竞赛,并取得了优良成绩。如在2012年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中,我校环境类专业学生获得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4.实施学生自主选择方向的学生发展模式。在学生的发展模式方面,建议各高校设置“一个平台、两个类型、多向选择”的人才培养方案及其课程体系。即一个理工科课程平台(学生必修的理工科基础课程平台);两类不同领域研究方向的课程系列,可按系列选择(一是以环境科学及工程为方向的基础研究与教育领域,一是以农村环境保护技术为方向的应用型领域);多项选择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意愿和今后的发展,一方面可多方向地选择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等方面的专业课程,另一方面分别进入各个科学研究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训练。在此基础上,我们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别到实训基地进行实训,以培养学生创新方面的能力和潜力,从而为今后服务农村环境保护及新农村建设方面的工作做好铺垫。

5.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及独立思考能力是我校实践教学环节改革的主要目标。环境类专业毕业生大多从事污水处理、垃圾填埋场等方面的工作,而这两个方面的工程建设除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环境类专业技术知识外,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还需要学生具备随机应变、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需加大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相应能力的培养。

此外,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还应增加学生综合性设计教学实践,使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重点培养学生在设计过程中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是环境类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包含堆肥、固化等周期长、需要设备、场地大的实验,然而,目前的实验室条件难以顺利开展此类实验,因此笔者建议把堆肥、固化等实验改为垃圾运输路线、垃圾焚烧炉、现代卫生填埋场等设计,要求学生根据理论知识,独立自主地设计工程实例中的某一环节,导师在其中仅起到引导、提出论文修改意见的作用。通过这样的实践设计,可以使学生独立并较完整地展开科研训练,并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6.推进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目前,已建成临安市环保局、临安市自来水公司以及临安伍特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等校外实习基地。通过校外实习基地实习,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实际生产情况,掌握废水处理、大气污染治理等工艺流程,还能够创造性地将所学知识综合运用于工程实际问题解决中,为学生个性的发挥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创造有利条件。

总之,高等教育质量影响着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并反映着学校的办学水平,是全社会广泛关注的教学界热点问题。为适应高等教育从传统精英型教育转入大众化教育的实际现状,浙江农林大学环境类专业通过编制一套具有农林院校环境类专业特色的教材、建设校内外产学研结合的师资队伍、实施开放式实训教学模式、实施自主选择方向的学生发展模式以及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教学改革措施,努力提高环境类专业的教学质量,为培养文化素质高、专业基础扎实、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农林特色环境类专业毕业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郭维城,肖楠,张陈.基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J].中国电力教育,2010(31).

2.彭绪娟.国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启示[J]辽宁商职学报,2007(6).

3.程鹏,彭雁,王欢.浅析对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引发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1(9).

4.何德文,柴立元,彭兵,等.特色环境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7(1).

作者简介:

大学生环境保护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环境保护 大学生 社会实践 机制研究

一、高校环境保护类社会实践活动开展趋势和意义

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逐渐向多样性、高效性,辐射不同层面,不同社会阶层发展,主要呈现出以下一些新的发展趋势:第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从“感知”实践向“参与”实践的发展;第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从片面注重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向提高整体综合素质发展;第三,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从“单向结合”向“双向结合”发展;第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从无序实践向有序实践发展。结构、形势、探究方向都较以前有创新和突破。其中,以环境保护类别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我国大力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大趋势下,作用更加突出和明显。

1.政治意义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提出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同年12月,经国家发展改革委报请国务院同意,批准武汉“1+8”城市圈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可见,国家重视环境保护是空前的。

2.经济意义

目前,我国环保工作进入了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主干线、主战场和大舞台,统筹资源、优化产业结构,高效发展,大力加强环境保护,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对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3.社会意义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生活空间和周边环境都有了很大变化。以往的以环境消耗为代价的经济形式已不适合当今人们的生活要求,通过对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倡导齐心协力共建美好家园,人和自然和谐相处。

二、环境保护类社会实践的机制及思路

1.完善组织机构

计划开展环境保护类社会实践的学校院系,首先,要成立领导小组,争取学院党政的重视和支持。其次,团委书记要亲自负责,指导学生开展活动。

2.加强队伍建设

提供人财物坚强保障,成立领导小组,制定组织形式,明确职能分工。可通过领导亲自指导、组织骨干培训、制定优惠政策,广泛吸纳在校青年融入环保队伍建设,开展相关研究、实践、宣传等公益活动。同时,委派相关职能人员参加培训,和其他环保类组织广泛交流,拓宽视野。

3.结合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

充分利用学科优势和科研平台。以环境工程学科依托,借助学校开放实验室,可以对周边环境,如居住地、河流、湖泊等地进行调研,加强节能减排等方向的研究。充分发挥学校相关专业的博士、教授的科研专长,大胆推行课外科技活动导师制,发动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参与环保调研和课题研究。

4.对接相关专业实习基地

依托环境工程等相关专业建立的环保专业实习基地,可与省市环境检测中心站、市三大污水处理厂、环保工程公司等建立长效实习基地。实习学生可对企业环境污染状况、排污情况以及改造工程项目、生活污染源进行监控和改造。

5.积极开展环保主题活动

以环保组织为主阵地,以宣传环境保护理念、普及环境科学知识、开展调研实践活动、参与环境科学研究为主要内容,深入学校、企业、车站、菜场、社区等开展环保宣教活动,讲解环保知识、发放调查问卷,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三、具体做法分析――以武汉科技学院环境与城建学院绿色环保协会为例

武汉科技学院绿色环保协会,是一个以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服务“两型”社会为宗旨,以发挥环境工程专业优势、宣传环保理念、参与学术研究、开展调研实践活动为主要内容,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以环境实习基地为平台的大学生社团。绿色环保协会自2005年成立以来,坚持在武汉及周边城市循序渐进地开展了以环保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1.了解环保知识,宣传环保理念,增强环保意识

宣传环保理念,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是环保协会的首要任务。团队通过讲解环保知识、宣读环保倡议书、填写调查问卷、环保知识问答等方式宣传了湖北省内湿地的污染情况、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保护措施、环保法律法规等。团队的系列宣教活动受到了宣教活动所在地广大市民的热情参与和一致好评。团队活动受到了中国青年网、荆楚青年网、湖北新闻网、湖北日报、长江日报等新闻媒体的报道。

2.结合专业特点,开展社会实践,理论联系实际

协会连续3个暑期组织了“走进石首,魅力天鹅洲”、“爱护水资源、保护洋澜湖”、“生态•绿色•和谐”和“提高资源利用率,倡导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4支环保社会实践团队。协会所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连续两年获得了湖北省“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奖。2007年暑假,团队积极参加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饮水当思源,呵护水源地”的湿地使者实践活动,并获得了由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水利部水资源管理司、世界自然基金会北京办事处联合颁发的2007年湿地使者行动优秀奖。这些实践活动,提高了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动手能力。

3.发挥科研优势,开展学术研究,提高理论水平

绿色环保协会长期接受武汉科技学院环境科学研究所许多专家的指导,参与环境学科的学术研究。3年来,该协会成员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先后参与科研立项课题数10项。其中,5篇文章发表在美国【SUPPLEMENTARY MATERIALS】期刊(SCI刊源)上。这些成果激励着更多的青年学生热爱环保事业,积极参与到环保活动中,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理论水平。

4.开展志愿者活动,服务“两型”社会

会员作为环保活动的志愿者,立足学校,辐射社会,做了大量志愿活动。在校内,他们定期维护草坪、义务植树、义务宣传环保知识。活动自开展以来,得到了共青团湖北省委青农部、湖北省环境保护局宣教中心、武汉市环保局宣教中心、中华环保联合会华中地区工作站等政府单位和NGO组织的大力支持和赞誉,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协会曾被评为年度湖北省优秀大学生社团。

综上所述,环境保护类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加强了专业教育。实践活动作为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实践目标设定、方案优选和实践模式进行科学、合理地制定和规划,通过这一途径,大学生的实践活动才能达到适应社会发展,为国家输送有能力、有创新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宋芳.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发展的新趋势.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

上一篇:环境与健康关系论文范文 下一篇:生态环境保护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