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设计专业考察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15 11:08:18

环境设计专业考察报告

环境设计专业考察报告范文第1篇

1.1现代环境艺术的学习与应用

感悟现代城市环境设计,了解行业的方向、特点及发展趋势,认识环境设计的现实意义是环境设计专业考察实践课程的又一重要内容。由于现代环境艺术较为集中体现在发达城市和省会中心城市。因此,该专业学生通常会在大三的第一个学期针对大中型城市的环境设计现状进行考察,例如从怀化出发,向东组织怀化-杭州-苏州-上海的路线,向北组织怀化-北京-天津的线路,向西组织怀化-成都-重庆-西安的线路,向南组织怀化-广州-深圳-香港地区。考察内容涵盖城市建筑,如公共空间、居住空间、主题空间、会展空间、流行商业空间,城市景观、园林景观,城市雕塑及公共艺术,公共设施,导视系统等典型现代环境设计实例。通过观察、测量、绘制、采集设计元素等学习过程,加深学生对于实体设计的印象和理解。

1.2艺术形式认知与设计素质提升

现代社会是一个物质、经济高度发展的社会,更是一个多元整合的强信息时代。就环境设计专业而言,不但要从本专业中获取信息,还要从其他各门类艺术中吸收营养,如从现代美术、时尚艺术、流行色、新潮设计等艺术形式里吸收信息。在大中发达城市有各种艺术类展览,组织学生参观这些设计作品的展览,可从中感受当代设计潮流、分析当今设计趋势、学习经典设计案例。例如中国设计大展、北京国际设计双年展、广州国际设计周等,这些展览专业性强,可供学习的资料全面,对毕业设计的创意能起到激发灵感的作用。再如中国美术馆、故宫博物院、苏州博物馆、上海美术馆、北京的798艺术区和上海的1933创意生活中心等等,既能从中感受缤纷多彩的现代艺术魅力,又能认识传统和现代的设计文化,提高综合鉴赏能力。

2专业考察教学指导

专业考察过程是轻松愉快的,考察课程的实际教学难度也是较高的。带队教师应根据课程要求和不同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教学指导。

2.1发现式考察指导

一方面根据考察目标,教师预先设定一些题目供学生参考,例如“公共空间园林小品表现形式调查”、“有特点地面铺装调查”“、金属装饰材料运用调查”等等,然后指导学生进行专项收集和设计分析;另一方面,在考察过程中启发学生主动发现和挖掘新的设计要素和表现形式,通过现场观测、空间体验,完成资料收集。例如在考察中,同学们发现湘西侗族建筑“三宝”壁饰艺术很有特色,柱头挂满金匾、对联,重檐下的彩绘,有龙、凤、鱼、鸟、葫芦、花草等图案,或正梁顶上塑有双龙抢宝、丹凤朝阳等浮雕。经过采访、拍摄、测量、写生,加深了对少数民族建筑的理解。

2.2研究式考察指导

在考察过程中,不是只停留在以写生或摄影记录对象的纯视觉认知形式上,而是引导学生对设计理念、设计组成、设计表现方法作深层次的探究,采用解读性、记录与分析并重的教学形式。例如:苏州博物馆,可采用一点多面的方法对建筑形式、空间组合,景观构成,材料,表皮,色彩,文化内涵等多个方面进行观察指导;还可以采用多点一面的方法,结合拙政园的案例,找到两者统一性的一面;最后通过发散式思维,做出新的设计演变、设计改造等。通过对典型案例的解构、重组及重新认识,可以加深学生对建筑实体的理解,提高在后续设计课程中的审美意识及创造能力。

2.3取经式考察指导

即以参观谈访、学科交流的形式探讨学习,获取设计经验。在考察的行程中可以组织学生到专业的设计与美术院校参观访问,与师生进行座谈、交流,学习不同院校的教学设计思路,为设计创作取得有益经验,当然还可以到校友工作的设计企业进行互动、交流。因此在专业考察出发之前,要联系好走访的院校、设计企业,安排邀请好本专业教师进行学术讲座、与学生座谈,参观设计作品、企业工作室,与相关设计人员探讨切磋。教师可以在交流中了解不同的教学形式与方法,学生可以为设计创作取得新的信息和宝贵经验。

3专业考察课程作业

环境设计专业的考察课程作业形式易多样化。除了提交一份图文并茂的考察报告外,还应结合专业要求,加入一定的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表达。在这方面,怀化学院艺术设计系做了一些实践探索,课程作业由“观测”、“表达”、“设计实践”三个步骤完成。

3.1“观测”

即观察测量对于考察对象,首先对其外观形态、色彩、材质、周边环境等方面进行观察,形成感性认识。然后使用随身携带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验证,掌握观察对象的准确尺度,获取第一手资料。如笔者指导的2012级环境设计专业考察课程,教师带领学生前往贵州镇远古城采风考察。在感受了古城的整体风貌后,辅导学生对当地典型的山地建筑进行重点观察和测量。例如,将中原四合院形式搬到山上改造成的山屋、吊脚楼、回廊等多种形式的山庄式院落。学生经过观测实践,不仅锻炼了自身在真实环境中的尺度感,还巩固了测量学知识,为后续工作奠定了基础。

3.2“表达”

即运用绘画技法、制图知识表现及还原观测对象的过程,如在镇远的考察中,学生完成“观测”任务后,便开始了写生及绘图工作。依据观测对象的实际形态、尺度、色彩绘制透视图,以采集的测量数据为基础绘制平面、立面、剖面图样,在二维图纸上较为完整的表达观测对象。同时借助摄影、文字记录进行了资料补充。这一阶段主要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细致的观察力。

3.3“设计实践”

即在完整理解考察对象的基础上,对其设计实质、传统设计元素、文化背景及设计局限性等方面作深入思考,并进行新的设计应用。例如,笔者带领学生结束考察后,分项对收集的资料进行了整理、分析,指导学生展开实验性设计。有的学生对原有建筑环境做出了设计改造;有的学生则将某些传统设计元素进行了演变并应用于新的环境中;还有的学生对镇远民居特色作了较深入的研究,并制作出大量设计图样进行说明。通过设计实践环节,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造能力,达到了专业考察课程的教学要求和高度。

4结语

实践出真知,环境设计专业考察实践教学课程,是实现理论与实践衔接的重要手段,是学生了解社会和行业状况,学习实践技能的重要环节;通过实地考察、收集设计元素,可激发学生创作灵感,提升学生专业素质和综合素养,提高设计能力,最大程度去感悟城市环境设计、感悟生活。

环境设计专业考察报告范文第2篇

关键词:环境设计;人才;实践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6-0223-01

环境设计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高校根据培养目标的定位、设计市场与用人单位对人才实践能力的要求以及专业教育自身规律等多方面因素的考虑,构建出一整套完善的教学体系,以培养实践能力强、动手能力强、市场适应能力强的新型环境设计人才。这里面不仅要强调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重要性,也不能忽略基础性与研究性的教学环节,要真正做到“教、学、研”的三位一体,才能真正立足于培养“专业素养好,动手能力强,创新潜力大”的具有综合实践能力的环境设计人才。笔者根据个人的经验,对环境设计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目标定位及途径作了如下分析与探讨。

一、环境设计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现实困境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当前社会对环境设计人才需求缺口较大,行业前景十分广阔,导致各大高校都纷纷效仿开班环境设计专业。然后由于各大院校的在教学资源、水平与生源素质参差不齐,不少学生缺乏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

不同类型或不同高校往往对于“环境艺术”专业的认识和理解不同,使其在专业定位以及课程内容设置等许多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如有的高校就把环境设计单纯得理解为“室内设计”对学生进行培养,虽然名为“环境设计”,课程内容则偏向于室内设计、装修以及美化等方面,这些都导致学生的知识面过于单一,综合素质不足,不能适应社会对环境设计人才的需求。此外,我国高校往往更加注重对基础理论知识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殊不知环境艺术专业涉及的知识面十分广阔,学生不仅要熟练掌握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如何在实践中运用这些知识。

二、环境设计人才能力培养的定位

(一)专业知识体系的建构与掌握能力

环境设计专业的知识体系包括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核心知识以及专业相关交叉学科知识。环境设计是一门多个学科相互交叉的学科,它不单单是一门艺术,还需要考虑到许多其他学科的因素。这就对环境设计人才提出了更好的要求,必须要掌握多方面的技能和知识。如美学设计需要设计人员钻研色彩学、美学、心理学等学科,而功能设计则还需要对工程、材料、施工工艺进行一定的研究。通过这些知识的系统学习,建立起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全面地了解专业内涵与外延,具备宽阔的知识面以及文化底蕴扩大对专业知识掌握的广度与深度,提升其自主学习与独立思考的能力,并能学以致用,为今后实践能力的加强提供理论指导与“能量”。

(二)良好的设计表达能力

良好的表达能力是一个优秀环境设计人员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首先要能够清晰地将自己的想法通过图纸表达出来,判断一个设计师是否优秀不只是其具有优秀的设计创意以及想法,还需要将这些创意通过图纸表达出来,设计人员应具备良好的手绘、电脑绘图和模型制作的基本功底,否则,就不能完美地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思想。其次,设计人员还必须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推销员推销实体产品不同,设计人员必须与客户交流和沟通,并推销自己的创意设计思想,相比实体产品的推销更有难度,所有需要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设计策划与创新能力

每一个环境设计实践项目都是一个系统工程,从项目背景、市场调研、设计定位,再到方案设计,都是一个设计策划与创新的过程。设计策划体现的是设计师的对专业知识的广度与深度以及综合运用能力;设计策划体现的是其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只有培养出这样的人才,才能具备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其他综合能力

除此之外,环境设计人才还应具备其他综合能力,如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充分了解消费者的心理和市场需求的洞察力、一定的求知欲和感受力,并树立正确的职业伦理观,应该不断学习,掌握新技术、思维以及工艺,并将其应用于设计当中,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而不被淘汰。

三、高校如何培养环境设计人才实践能力

(一)构建新型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新型实践教学体系,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获得实用的技能和知识。除一些通识课程和专业理论课程外,其他专业课程基本以实践环节教育为主。根据各年级、各教学阶段的能力训练的确立,将实践环节分为艺术造型基础实践,如素描、色彩、写生实践等;设计基础实践,如设计构成、设计表现实践、计算机设计实践、设计模型手工实践等;专业设计实践如专题空间设计实践、专业考察、环境工程技术实践等。不仅要加强实践性课程在总学时中的比重,更要在非实践课程中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例如在专业理论课中增加考察报告与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与项目策划等环节;在专业设计课中引进实际项目或竞赛课题,按实际规则要求与评价进行设计实践。这些是培养环境设计人才实践能力最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不仅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实践能力,还会增强他们的专业自信心与实践经验的积累。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能以培养单纯艺术人才的目的应用于设计教学,教学过程应该要有一定的偏向性以及针对性。

(二)提高专业素养,重视研究性课程学习

创造不是凭空想出来的,必须要充分了解设计的发展历程,学习前人的研究成果,使设计人才在进行实际设计时能够好走很多弯路。而研究性课程的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造性思维以及自主发展的能力。研究性课程主要是以学生自主和探究性学习作为基础,确定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研究课题,并通过小组协作的方式完成。这不仅能让学生能够更多地进行设计实践,提升实践设计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打造多元化产学研实践平台

积极打造多元化产学研实践平台,如工作室平台、创新实验中心平台、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平台,组织学生参加某一个工程的全部设计工作,让其能够充分体验设计实践;通过学校的力量多组织相关的学术讲座以及交流活动,不断扩展学生的视角,培养学生的钻研兴趣,使其能够主动进行学习提高;此外,还可以定期举办优秀设计作品展览,组织、参加国内外环境设计展览与竞赛,让学生感受到良好的设计氛围,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更加努力学习,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应用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四、结论

环境设计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不能只是停留在“知识”传授上,还需加强实践教育,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发展的培养,把增强学生文化内涵、激发创新活力与设计实践能力并重,进而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通过上述对环境设计人才的定位以及对高校培养设计人才实践能力的分析与建议,可以得出一条总体结论就是,高校的环境设计教育必须要与市场和社会相适应,以素质教育为支撑,根据市场和社会发展的不同需求,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培养的环境设计人才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才能够适应新时代对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周艳芳.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素质与能力培养[J].教育探索,2003,10:52-54.

[2]吕勤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建设的定位[J].高等建筑教育,1997,01:32-33.

[3]屈云东.环境艺术设计教育观念创新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2.

环境设计专业考察报告范文第3篇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脱胎于20世纪90年代我国最初设定的工艺美术范畴的室内装饰专业,伴随着我国社会改革和市场化的进程,社会经济、技术、文化各方面日趋发展,室内装饰专业逐渐融入了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公共艺术设计、人机工学及文化生态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实践,涉及工程、技术、经济、生态、文化等各个领域,发展成为一门内涵深广边缘综合的新型学科。目前,国内高校的环境艺术设计已经成为艺术类招生的热门专业,就业形势也随着人才市场的逐渐扩大而显得异常火热,但是在这种大的背景形势下,环境艺术设计行业却面临着人才匮乏的局面,归根结底,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实践教学方面的不够深入和缺乏实践训练,这最终导致毕业生在进入行业后,面临真实的设计项目时缺乏经验,而不知所措。据了解,目前在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环节教学中,大多数的实践平台和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时间都只能使项目设计停留在方案阶段,使其不能客观地指导设计工作。而概念创意设计教学着重强化学生基础素质的培养,通过概念创意的创新设计教学,使学生能掌握基本的设计思维与工作方法,其结果未必能够实现,但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感性思考和理性策划的能力,为其留有进入专业领域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后劲。因此,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必须立足当下,针对环境艺术设计“内涵深广边缘综合、实践性强”的专业特性,来寻求学科发展的方向与需求。

二、结合毕业设计的实践性教学课题研究

(一)课题概述。毕业设计是学生在校的最后专业训练课程,要求学生综合运用以往所学知识和技能并针对性地补充和学习实际项目所涉及的有关政策法规和技术规范,了解项目设计的过程和要求。湖北文理学院作为保康县歇马镇地方经济和文化发展服务的援助单位,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接受了歇马镇政府的邀请,承担了所在镇的21个村庄进行规划设计,课题组团队成员由带2011届毕业班的专业辅导教师组成,团队结合本次课题纳入了毕业设计的实践性课程,结合学生毕业考察和毕业设计进行展开,学生通过这一毕业课题的学习和训练,了解和掌握项目设计的基本运作,并对新农村建设中的规划原则、现行政策法规以及新农村规划设计相关政策和方法规范等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树立对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价值观,有利于今后参与同类项目实践,提高专业设计素养和实战水平。

(二)课题的目标与要求。每年毕业设计课题都因项目而有所不同,往年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方向的学生大都以虚拟训练课题为主,设计目标和对象比较模糊,设计要求也不太明确,本次的毕业设计课题作为真实项目进行开展,目标明确,并要负担责任,因此对课题设计的要求和所要达到的目标相对较高。

1.课题项目背景分析。本课题名称为“保康县歇马镇新农村规划设计”,歇马镇地处保康南部,驻足沮水河畔,背依荆山腹地,大小山头418个,其中标名大山头37座,山峦重迭,沟河纵横。东与两峪乡的大岭交界,南与兴山榛子乡的黄家垭接壤,西与马桥镇的高桥河相连,北与后坪镇大石脑毗邻。属山区热带季风气候,因地势高低不同,气温差异较大,有“高一丈、不一样,阴阳坡,差得多”之说。歇马镇地域较广,地形条件复杂,海拔较高,其旅游资源丰富,产业目前以烟叶为主,以后着力发展以九路寨为中心的旅游产业,但是21个村庄的规划各有特色。

2.设计内容和要求如下。第一,以设计村庄的自身产业特色和村庄形态特色为入手点,对所在村庄的地块环境进行实地考察和分析,对地质地貌、产业结构、基础设施条件、民居建筑的历史、形制、风格、使用状况及周边环境作进一步现场调查和资料查证,并参考国内外相关实例的成功经验,完成调研报告。第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及《村镇规划编制办法》、《保康县总体规划(修编)》(2002~2020年)等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歇马镇提供的规划资料及有关建设意见,提出对所规划村庄的具体规划设计方案,包括如下内容:村庄产业、基础设施、居民点等规划设计方案;居民点详细规划设计方案;风景区沿线的景点规划设计;近期环境改造方案(包括环境和旧建筑的改造);新建居民点的户型和效果图方案;规划编制说明。第三,以本课题为基础,挖掘和整理农村民居建筑的历史人文价值和风格特点,以探索如何通过改造使新旧结合,重新彰显出其历史风采和地域特色为命题,完成毕业论文的创作,并结题。

三、毕业设计实践教学内容与教法的创新与特色

毕业设计阶段是学生从学校进入社会或继续深造前一个重要的过渡期,因此选择合适的毕业设计课题,以及深入现场的教学方法是把握这门课程的两个关键要素,也是毕业设计教学实践的特色所在。

(一)创新特色一:教学和科研相结合解决毕业设计选题。毕业设计选题常常困扰着毕业设计的指导老师,选题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自2003年课题组申报了鄂西北新农村民居建筑模块设计的省级科研课题,课题组成员一直关注新农村建设和规划设计,自2007年开始课题组就将每年的毕业设计选题与新农村建设进行结合,课题逐步由虚拟性转向真实性,强调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2009年课题组参与第一个新农村建设规划项目,针对保康县城关镇的9个村庄进行设计实践,并关注农村快速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规划中的问题与再生话题,与湖北襄阳所处的鄂西北大环境发展的背景、社会环境以及工程实践紧密联系起来。2007~2010年历年毕业设计选题都采用真题真做的方式,确保课题的时效性和挑战性。一是教学的介入必须在项目进行前,使学生能了解村庄现状的真实情况:课题组成员的教师带领毕业班学生进入保康项目所在地,并驻扎在所在村庄,深入农户和田间地头,进行为期一周的田野调查,从产业结构、土地利用现状、村居建筑分析等方面取得了珍贵的第一手调研资料,并形成调研报告;二是选择历史价值深厚或有突破性利用的区域和乡镇为课题对象,对所在项目区域的地域特色、民俗民风、民居特色等作深入的调查和分析,有所重点地进行研究,特别是景区村庄形成的历史风貌,人文特点等作了更为详实的考证,使课题的深度和高度有所加强。三是村庄及其环境规模宜小巧适中,以便学生能集中精力深化设计,在实践过程中,选择难度较小、特色相对不明显的村庄让学生全程参与并完成规划方案的设计实践,鼓励学生组成课题小团队独立完成项目。

(二)创新特色二:深入现场的教学方法。项目进行前或早期是开展毕业设计教学的最好时机,这样学生可以针对村庄的基本现状做实地考察并撰写考察报告,到现场了解许多真实的村庄现状以及实施所面临的具体情况,并且联系县镇的政府代表、规划局、旅游局和相关技术负责人等在现场或其他同类项目带领参观和技术讲解,使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印象深刻,对他们日后快速适应工作岗位需求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通过以上谨慎的选题和现场的指导,使学生在乡镇规划设计、室内设计和环境设计、建筑保护利用等方面逐步建立起批判性视野,启发他们去思考新旧对话与共生问题。通过产学研的互动,不断建立一个将历史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教学新模式。

(三)毕业设计实践性课题研究的体会。一是通过对国内外环境艺术设计创新性教学实践的比较分析,围绕教学中针对设计创意、设计逻辑等问题展开研究,注重拓展学生的创新设计思维与方法。二是利用专题性、实践性较强的环境艺术教学课题和课程设计,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三是以跨学科为启发点、依托毕业设计等实践性课程,提出多学科交叉融合密切的综合课题,引导学生作出基于对建筑造型艺术、技术、文化、生活经验等多维因素综合思考的创新设计结果。四是通过本项目,组建一批观念活泼、创造力旺盛的教研团队,以教师为表率迸发出设计原创爆发力来影响学生。利用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针对同一课题,从不同的视角来分析研究,取长补短,全面系统地满足专业教学。

四、结语

针对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实践性教学展开创新型教学研究,通过开放型的合作教学模式,实践性教学应该是一种开放型的、师生平等的、讨论式的互动过程。注重强调学生创造力的释放和开掘,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突出跨学科(专业)的课题设计实践教学、毕业设计等环节,让学生在多角度、系统化、开放型的训练中提高自己的综合设计能力。比如,采用工作室“主题讲授+公开讨论+设计研究+成果展示”的教学与实践模式,为师生提供一个开放型的教学环境,从而能更广泛地锻炼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沟通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及评判能力。真正增强教师和学生的自主意识,充分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是人才培养教学体系的执行者。一个良好的教研团队是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鼓励教师走出课堂参与到设计实践的第一线,不断积累第一手资料以拓展视阈、更新知识,从而丰富专业教学,为真正实现“产学研”结合打下基础。

环境设计专业考察报告范文第4篇

对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思考 钱德三,Qian De-san

对中国电子商务的思考 李跃波,Li Yao-bo

辛亥革命前中国早期公司的发展概况 杨娅婕,Yang Ya-jie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策略 冉萍,Ran-ping

赴滇国外游客人数影响因素的初步定量分析 陈俊,Chen Jun

浅析森林与弘扬云南少数民族旅游文化的关系 李全敏,杨敏,Li Quan-min,Yang Min

民族符号的价值及其意义 宋坚,Song Jian

技术与艺术之外 杨泳,Yang Yong

云南史料笔记随录(二) 徐燕,朱端强,Xu Yan,Zhu Duan-qiang

圆弧平扁弹簧扁钢平面几何性质的精确计算 段维华,Duan Wei-hua

实用优化设计方法及其工程应用研究 杨朝丽,Yang Chao-li

RL电路零输入响应的研究 谢国秋,蒋天堂,Xie Guo-qiu,Jiang Tian-tang

正确处理《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课程与预算员资格证的关系 莫南明

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是高校统战工作根本任务 张立新

从""问题看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万勇

浅议素质教育的关键 张爱萍

大学生创新意识、创造潜能与创业精神 张智,郭磊魁

充实语文基础培养专业能力——秘书专业三校生教学思考 杨虹

逻辑教学思考 王建伟

中美学校体育课程的比较 周明,石刚

浅析学校体育基础教育的实质 关丽静

试论数字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 张明霞

走向知识经济的企业财务管理 吉庆华,JI Qing-hua

积极开拓我国消费信贷市场 博斌,BO Bin

旅游资源综合评价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杨朝丽,YANG Chao-li

西部开发中旅游业发展问题的探讨 蒋素梅,JIANG Su-mei

昆明旅游饭店餐饮经营发展的探讨 马继刚,MA Ji-gang

大理民俗旅游的发展 文华,WEN Hua

云南史料笔记随录(一) 朱端强,徐燕,ZHU Duan-qiang,XU Yan

试论立法过程的内在矛盾 黄泽珊,白伟,HUANG Ze-shan,BAI Wei

银行适用《合同法》应当注意的几个法律问题 周惠明,陶正洪,ZHOU Hui-ming,TAO Zheng-hong

从雍正的"火耗归公"到"收支两条线"的思考 邓先吉,DENG Xian-ji

谈谈现代武侠小说 白祖诗,BAI Zu-shi

关于广告创意——兼评《创意潮》 杨泳,YANG Yong

论云南本土建筑的文化审美功能 朱旭焰,刘丽辉,ZHU Xu-yan,LIU Li-hui

基于网络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 李海雁

结式的一种计算方法 沈艳平

关于地震和抗震缝 黄明,罗时清

建筑工程房建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研究 刘铮,王海莹,袁苏跃

高层建筑防火设计系统优化方法初探 张楠,金禾

讲学习——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做好学生工作 徐绍琼

通过理性教英语——论三校生公共外语教学 王文君

"给人以鱼,不如授之予渔"——谈重视培养"三校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殷琪

论学校健康教育的发展与对策 蒋伟铭

从传统图书馆到数字图书馆 何俐芳

高校情报用户的情报需求及校内图书情报部门服务对策 贺雪

现代图书馆功能的变化与图书馆馆员定位 杨靖伟,冯敏

正确把握"先进文化"的内涵,推动思想文化建设 李双翼,高燕宁,Li Suangyi,Gao Yanling

与时俱进,深入推进高等院校反腐败斗争 蒋天德,Jiang Tiande

马克思对自然科学唯心主义的批评——马克思当代性之一维 杨振全,Yang Zhenquang

思想的空间:"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改革的目标 李昆,Li Kun

试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诚信道德建设 华师,金辉,Hua Shi,Jin Hui

对我国入世后贸易救济制度构建的思考 王文君,Wang Wenjun

中国近代推行公司制度的阻力 杨娅婕,Yang Yajie

浅析东亚经济病夫的病因何在 余太星,Yi Taixing

试析管理中的激励手段及其应用 杨丽娟,Yang Lijuan

认真研究经济法律对策积极促进全面对外开放 雷新华,Lei Xinhua

推行电子政务革新行政方式 申斌,Shen Bin

试论基本造型元素在中国书画中的审美特征 戚国强,Qi Guoqiang

高原雪山绽放的山花新蕊——浅析普米族诗人、作家殷海涛及其作品 宋建峰,Song Jianfeng

鲁迅《过客》的表现主义色彩 宋凤英,Song Fengying

云南省高校扩招后高职高专对"三校生"教学状况的调查报告 张明清,徐燕,Xu Yan

成教大专生心理防御方式与自我和谐性发展水平的比较 张智,郭磊魁,Zhang Zhi,Guo Leikui

平面二次包络弧面蜗杆传动模糊优化研究 杨朝丽

深搅止水帷幕在超大基坑开挖中的应用 王东,沈凡,赵玮

深层水泥搅拌桩在软地基中的应用 孙光文,陈颖辉

关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周云芳

寻根溯源解读词汇 殷琪

大学生厌学现象分析及对策 山绍芬

构建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势在必行 牟军,MU Jun

从欧洲教育改革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赴欧洲学术交流考察报告 张明清,ZHANG Ming-qing

试论彝族神话与原始宗教 黄河,HUANG He

摄影艺术的价值 张超林,王雯,刘勤,ZHANG Chao-lin,WANG Wen,LIU Qing

谈印象派作品的形式与内容 王周,WANG Zhou

论《申论》的写作特征 汪莉,WANG Li

全球化与大众文化散论 余太星,YU Tai-xing

平面构成在室内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贺乐平,HE Le-ping

谈谈云南旅游纪念品存在的问题及特色开发设计 王苏昆,WANG Su-kun

试议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杨丽娟,YANG Li-juan

GIS的研究内容和发展动态 吴瑛,WU Ying

计算机辅助工程(CAE)发展现状及其应用综述 杨朝丽,YANG Chao-li

三维机械手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及仿真研究 崔婷,CUI Ting

基坑悬臂拉锚混合支护桩的应用 朱旭焰,刘清雄,李建民,ZHU Xu-yan,LIU Qing-xiong,LI Jian-min

挡土结构方案的模糊决策方法 邵小红,SHAO Xiao-hong

环境设计专业考察报告范文第5篇

摘要:本文通过对75岁左右,生活基本自理、生活状况良好、没有严重疾病的老人进行单项实地调查研究。调研资料是改造设想的首要依据,以社区为基础,根据老年人的衣食住行对老年人现有居住环境进行调研。此举具有普及性和推广意义,并可对这一类别的老人居室环境提出一系列的具体建议。

关键字:社区养老,老人的衣食住行,居住环境改造

Abstract: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75 years or so, the life basic care, life in good condition, no serious diseases of the old man in individual investigation. Research material is the primary basis for reform ideas, community based, according to the old people's basic necessities existing living environment for old people investigation. The move has the universality and popularized significance, and can be used for this kind of other old man bedroom environment put forward a series of concrete Suggestions.

Key word: community endowment, the old man of the basic necessities, living environment reconstruction

引言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老年人的居住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调查问卷显示:绝大多数的老年人愿意在长期居住的环境中度过晚年。所以,根据老年人身体状况的变化,现有的大部分功能空间设施已经不能够适应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为了保障老年人居住环境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从而对其居住环境进行改造具有迫切需求。然而在改造前对居住需求进行充分调研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观察记录与场景解读

为了了解社区老年人居住环境的真实情况,探寻75岁左右老年人的生活规律、每日的衣食住行和活动需求,在此过程中所观察到的现状和发现的问题予以分析,以考察报告的形式显现。

考察对象:南昌市经堂巷集合住宅小区

考察目标:75岁左右生活基本自理,生活状况良好,没有严重疾病的老年人

考察方式:观察法,利用照片、手绘草图及、文字、表格等做现场记录

考察时间:⒈季节:夏、秋、初冬季,

⒉时间段:早晨、上午、中午、下午、傍晚、晚上、深夜

考察内容: 老年人的衣食住行,老年人的康复、就医,老年人的娱乐

2.1 老人背景

年龄-75岁,性别-女,婚姻状况-丧偶,文化程度-文盲,职业-工人,现在状态-退休在家,现在的居住状况-与子女同住

2.2经堂巷住宅社区

房屋建筑平面,案例背景(图0)

老人衣、食、住、行的比较——夏、秋、初冬

衣(夏)——老人衣服较少,衣着朴实。这跟老人的经济状况有关,大部分衣物都是儿女日常所购。衣物都是穿了很多年的,现在新衣购置很少。(图1-2)

(秋)——秋季,早晚凉。老人穿的衣量3、4件。身体已经包裹的很严实了。老人的秋季的衣物都是缝缝补补的。(图3-4)

(初冬)——老人穿上了厚厚的袄子,人已经很笨重了,这对老人的日常生活已经有一定的影响了。(图5-6)

(图片0)

食(夏)——老人因为年龄的增长,食道和消化系统功能都逐渐衰退,特别是老人患有慢性支气管炎。一般一日三餐吃稀饭,易消化。老人吃的一些营养品也是儿女或亲朋所送。(图7-8)

(秋)——秋季老人慢性支气管炎症状加重,老人所吃的主食也具有很少的择性,偏凉性或是太辣的食物都要会少吃。使用的碗筷没有随季节变化。(图9-10)

(初冬)——冬季是老人疾病发病期,老人经常不舒服,天气越冷症状就越厉害,有的时候吃稀饭都很费劲。偏凉性和太硬不易消化的食物不能吃。稀饭要更加稀软,分量也减少了。到了冬天,热食凉的非常快,老人吃的主食要保持一定温度,这才不会引起不适。(图11-12)

住(夏)——老人居住在一层,方便出行,后院也种植了少许花草,环境相对较好。对于一个老人加一个子女的居住空间也较大,但是实际上真正能使用的面积却很小。(图13-14)

(秋)——天气的转凉,老人从夏天住的客厅转到卧室。夏天睡的小竹床收起来了,客厅也宽敞很多。老人开始睡在房里(房间床是40、50时年代防明清时期老式床,全实木,床尺寸1.2*2.0米),老人已经盖上薄被子。(图15-16)

(初冬)——床上的被子很厚了,因为房间和阳台堆砌的用品和废弃物太多,房间内有些不通风。所以在冬天的时候,老人的房间相对其他的房间更加暖和。(图17-18)

作者简介:

陶希 (1986.6--- )女,江西南昌人,系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老年住宅人性化。

行(夏)——一楼的所在位置使老人避免了爬楼的辛苦。但是一楼会相对潮湿,易使老人患上风湿、关节炎等疾病。老人的支气管炎久久好不了,多于环境潮湿有关。居室地面材料使用抛光无防滑的地砖。地面的材料有巨大隐患,给老人生活带来不便。 (图19-20)

(秋)——老人的慢性疾病加重后,吃药和看病的时间比夏天频繁,症状厉害时就去社区诊所打吊针。社区诊所位置在老人社区外约100米,病情轻微时老人一人前往。(图21-22)

(初冬)——老人发病次数频繁,社区医院已不能满足治疗需求,需前往较大医院,由儿女陪同。社区离医院大约3000米。天气好时儿女陪老人步行前往,天气差或老人症状厉害时打车前往。(图23-24)

访谈记录

老人信佛,每日给菩萨上香,而菩萨摆放的位置老人认为不合适。因为摆放在客厅,离门口较近,进家里来来回回的人看到不好,所以在盛放菩萨的柜子外面盖了薄布。老人认为要把菩萨供奉在阳台上比较合适,这样不易被生人看见,供拜也方便。

厨房水槽位置的设置太靠里,在使用时不方便。

厨房水槽上面挂杆,放置位置过高,老人基本使用不上。

厨房灶台使用时太靠近身体,并且抽油烟机功能性差,不能全部吸收油烟,老人做饭时常被油烟呛到。

厨房与客餐厅之间无门,做饭的时候大部分的油烟都会漫到客厅。

没有洗衣机,老人常常手洗。

三、根据调研发现的问题

居住环境没有任何无障碍设施设计。

在居室中没有合理的行走路径。

居室中的家具、设备及日常用品没有根据老年人的身心特点进行适当改动。

4、没有把居室与周边环境相融入。

5、社区外环境没有老年人锻炼、娱乐、交往的活动空间。

这些问题都应该根据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模式进行改进。

四、老人住宅和起居解决方案

基于以上的考察和分析,本文对这一类别老年人社区住宅环境提出以下建议:

设计者应将自己想像成一个老人,试着放慢脚步,透过老人们的眼睛观察环境,从老年人的需求尺度和心理角度考虑问题,特别注意老人在住宅环境中行走、座、卧时的行为需求。可以通过与老人同吃同住亲身体验的方法,挖掘老人的生活习惯与行为。

关注细节,对于触觉和行为需求要格外关注,在老年人手和脚所经常触及并容易感知的部位如扶手、踢脚、地面、台阶等处,利用安全、舒适和多样化的材料,培养老年人对事物的敏感和适应能力。

要考虑儿女、护工的需求,老年人因为身体的退化可能需要儿女偶尔或长期的照看,在居室区应设置供儿女休息的地方。并距离老人休息区有一定的行走距离,且能使儿女看到老年人的休息空间,以免有特殊情况发生。

色彩鲜亮的暖色设计更容易使老人辨别,如红色、橘黄、蛋黄等。这与老年人日益下降的视觉有关,鲜亮的暖色能刺激老年人的视觉,就便老人于对物体方位的辨别。

由于老年人的各个方面的感知不断下降,如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味觉。所以,应在居室设计中,尽量包含多种感知的机会,促进老年人对各个方面的感知力,以增加他们的活动能力。

提供设施和机会,让老年人有更多锻炼身体的机会,并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与其他老年人进行娱乐、交流。尤其是一些动脑益智的娱乐活动,能让老年人激发用脑能力,减少老年人脑部疾病的可能。

建议在社区中充分利用和改造街角、路边空间、设置开放的活动场地,使之社区中的老年人能共用。现在所有南昌小区中都缺少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老年户外活动区域。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在街头巷尾精心设计小型开放空间,能让老人们在社区任何角落都能找到可以安全自由地活动场所。在这里,他们可以结交新的朋友,可以寻求帮助和帮助别人。在居室内,在社区中,他们能够更好的生活。

结语

环境设计专业考察报告范文第6篇

亚洲动物基金会

在亚洲有超过10000头黑熊被囚禁在养熊场狭窄的铁笼内,被人以残忍的方法抽取胆汁用于传统医药。亚洲动物基金与政府合作,救助养熊场内的受困黑熊,致力于在亚洲彻底终止这一残忍且毫无必要的行业。“治疗无伤害”项目现正式在中国大陆启动。成都33家药店纷纷放弃所有库存的各种熊胆制品并且许诺从此不再售卖任何熊胆制品。活动当天,药房拿出库存的熊胆制品当场焚烧以示支持。

狗医生――动物疗法的力量

许多身体的疾病是由于精神紧张引起的,这一点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同。科学家相信,和动物相处一段时间可以产生巨大的良好感觉,同时也增强了人的自信和积极向上的态度。小狗可以给人独特的,而且常常是最有效的支持,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应付困难的能力。狗医生的定期探访还为所有被探访的人提供了分享经验和感受的机会。让病人有交流和抚摸的机会,而这是常规疗法所没有的。

博奇环保

博奇环保CEO白云峰曾表态:“高尔夫很不环保,我不打;明星代言环保有它的意义,不过把环保做到大学生、小朋友中间去,更靠谱儿。”

丰台区青少年创新科技大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大赛……博奇选择了“低调且可持续发展”的运营思路:高新技术永远是环保市场的重镇,“今天的获奖学生,明天就能申请专利,我相信这里面会有将来的院士”;孩子会成为企业长远战略发展的未来目标,“噱头只是一时,但孩子从小耳濡目染的理念,会伴随他很长的人生,当他的脑子里‘博奇’就等同于‘环保’时,我们的目标也就实现了”。

《商界时尚》绿色特刊

绿色生活,绿色时尚。只有当绿色成为时尚生活的主旋律时,世界才会更美好。

从江档案项目

与很多西南的小县城一样,从江这个名字不为大部分中国人所知。它位于黔东南,与湖南、广西接壤,主要有苗、侗、瑶、壮4个少数民族,其中有唱侗族大歌蜚声世界的小黄村,有号称“最后一个火部落”的岜沙原始部落,还有60年自然人口增长为零的“中国生育文化第一村”占里。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中心(CHP)2009年4月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签署了“从江档案项目(第一阶段)合作协议”。从江项目的意义在于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文化”对于发展的重要性,以提高文化敏感度的方式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强调人类文化遗产多样性对于人类的必要性,如同生物多样性对于自然的必要性一样。该项目的目标产出至少是一部电子书籍(包含影像资料),最终产出期为三年:2009~2011。目前,从江档案项目已经完成第一阶段的工作,共完成5次考察报告,制作1部宣传片《从江,心灵的天堂》,并由当地志愿者采集到了大量文字和影像资料。

柴静

来自黄河岸边的山西临汾人柴静,对于老家的环保实情勇探真相、毫不退缩。2007年9月,她采访报道的《山西:断臂治污》在央视播出,引起社会的强烈关注。她所在的《新闻调查》栏目,环境选题占到近三分之一,是同类栏目中比例最高的之一。柴静以高度的专业素养和公共精神,创造了兼具深度和人性化的环境报道方式。她所在的新闻调查团队,也因其对环境问题的高度关注而备受公众尊敬。

指绿针

2009年,“绿色和平”组织竖起了一个两米高的“指绿针”,号召中国木材企业采购绿色木材,保护危机中的原始森林和全球气候。一本《好木材好生意――绿色木材材种速查手册》的,为中国木材企业提供了负责任采购的切实指导,也向全球猖獗的非法采伐问题发出了强势的拒绝信号。

手册收录了目前国内市场上常见的近80种木材材种,并通过分析材种的产地、濒危程度、产地国家森林管理水平等具体的信息,把木材材种划分为推荐购买的、可以接受的、应避免购买的和灾难性的4个类别;另外,还通过对每一个材种的环境风险进行评估,帮助企业快速、简便地判断所采购木材的环境风险,避免破坏森林和企业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及法律风险。

两会

“我这里没有纸质版本,今年都鼓励网上申报电子版提案。”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经济学院教授郭松海在电脑上给《中国证券报》记者打开了他的提案文件夹。“低碳”不仅是今年政协委员住地的潮流,更是今年两会的热点话题。根据政协提案组目前收集上来的提案来看,已有5份提案涉及“低碳环保”相关方面的内容。

不管是否作秀,既然把低碳话题提到了两会上,那么民众是想要看到结果的。下面的两个议题是值得关注的热点:

第一、立法监管碳排放

既然普通老百姓能为自己的碳汇买单,国家政府更是有刻不容缓的责任。去年由九三学社中央提出的“关于发展低碳经济”的提案就得到国家发改委的高度认同。而在九三学社今年给中央的提案中,“关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低碳发展的建议”也赫然在列。

第二、可再生能源利用

作为“低碳经济”的一部分,可再生能源使用是大力推广的项目。中国要真正实现低碳经济,突破口在于水电开发。我国水能理论蕴藏量超过6.7亿千瓦,居世界第一位,但开发率不到30%。现阶段进一步实施水电开发是一个必然的选择和紧迫的任务。但水力发电导致的周边环境多样性遭破坏又是另一个令当局头疼的问题。这个问题的核心还是技术。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问题犹如一把双刃剑。用好了环保,用不好则适得其反。

DEF“别吃朋友!”

“别吃朋友”(DEF)是由一个叫解征的摇滚青年在5年前创办的。首次活动在2006年7月,无非是一次小规模的音乐演出。但是“它们在哭”的主题却引发了乐迷的追捧。他们年轻、张扬、热爱生活,更热爱生命。这些最原始的动为让“别吃朋友”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就这样走过了5年,他们让太多人认识到非人类的可爱与可贵。

环保法庭

自从2007年底贵阳市成立了贵阳,清镇两个环保法庭,并审理了该省第一个环境公益诉讼案件,迄今全国已经在贵州省、江苏省和云南省成立了共11个专设的环保法庭,并陆续有其他3个环境公益诉讼案件被环保法庭受理和审结,环保法庭出现3年以来,不但帮助一些NGO走向台前,出利用自身比较容易摆脱地方保护、执法人员都较为专业的特点,解决了一些具体问题,但是,环保法庭在大众认知度方面还相当薄弱。

《全民节能减排手册》

为了推动全民减排,科技部组织一些专家展开了全民节能减排的量化研究,这项研究选取了百姓生活中衣、食、住、行、用等6个方面的36项日常行为,研究了每一项日常行为指标的节能减排潜力,根据量化的结果计算,个人生活点滴中的节能减排潜力巨大,如果大家都积极参与了36项日常生活行为的年节能总量约为7700万吨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能够达到约2亿吨,根据这项研究成果,科技部编制了《全民节能减排手册――36项日常生活行为节能减排潜力量化指标》

2010上海世博会零碳馆

上海世博会零碳馆坐落在世博会浦西园区城市最佳实践区,它是采用木土化产品建造的中国第一座零碳建筑,目前零碳馆继不久前举办“天下无碳”之后第二次举办新闻会,公布了零碳馆的展示方案、零碳馆与各公益机构间的合作项目。

碳测系统是企业产品生命周期内CO2排放的计算平台,也是一个由个人或企业的节碳所减少的CO2排量来中和某个生产或社会活动所产生的碳排量的平台。

冯永锋的中国环保时事著作

《拯救云南》:数十次进入云南,调研报告中发问,一是云南的大面积生态替换,经济林替换了天然林,利弊几何?二是迪庆州的旅游发展,对自然保护与社区保护的共同冲击,会不会得不偿失?这些发生在云南,却绝不仅仅发生在云南。《不要指责环保局长――从北京看中国城市环保出路》:以北京为样本,从“问城”、“问废”、“问湿”、“问气”、“问天”、“问路”、“问荒”等8个方面进行了剖析,以探寻中国城市的环境出路。

《环保――向极端发展主义宣战》:

中国人到底是不是热爱自然的民族?为什么没有原野之友,没有祟山俱乐部?为什么中国的许多城市,没有观鸟会,没有植物组?“无论一个人是以个体面目出现还是以机构、组织的面目出现,其‘生产过程’的生态伤害力与‘消费过程’的环境污染力,都将叠加到中国脆弱的生态环境上。”

《没有大树的国家》:七八个有着悲剧色彩的故事挥之不去――无论是井冈山还是长白山,海南长臂猿还是大熊猫,云南玉狮场还是福建傅竹村,林权改革还是水电狂想,都让人心生警惕。

《边做环保边撒谎》:用传统文化的“五行”概念,考察了森林、草原、河流、湿地、城市垃圾等5个“最虚弱的点位”所面临的生态危机。“中国各类型公益组织,他们的成长过程和扩张过程,充满了社会纠偏的意义……我希望找到‘中国式环保’的理想模式,让正在空心化、弱势化的中国农村恢复元气,希望中国从传统文化身上吸取元气。”

绿色“煮意”分享会

绿色和平组织发起的颇有创意的生活美食分享会,有所不同的是,这个分享会倡导人们更多食用绿色食品和素食,避免给自己的身体和地球都造成负担。在大家一起共同实践“煮意”的同时,还会有专家对如何挑选和正确烹饪绿色食材进行指导。

谷成

谷成广为人知是因为他的“三位环保”理念,而很少有人知道在这之前他所付出的努力。上世纪80年代末,他就创建了全国第一个民营生态建筑研究所,承担国家“八五”攻关等三项课题,取得国家专利五项。在此过程中,他创立的“生态建筑新兴学科”,把住宅建筑业与种植业、养殖业有机融为一体,使住宅具有生活、生产双重功能和增收增寿的居住效果(双生楼),以充分利用土地和风能、水能、太阳能。后来,谷成自筹资金1600万元修建全国最大的民办环保科教和环保公德教育基地――中华环保园,并修建环保塔作为生态建筑新兴学科的标志,国家环保总局解振华局长亲自为环保园题词。

绿驼铃

甘肃第一个非政府环保组织“绿驼铃”的成名事件,是成立者赵中号召环保志愿者在甘肃各地寻找把垃圾和有毒物质倒进河川的工厂,公布在独立经营的全国水污染地图上,并引起跨国企业注意,赵中更由此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09年“环保英雄”中的“活跃人士”。

但内部一位理事指出,“绿驼铃”同时在做很多项目:生态农业与合作社项目、灾后重建与灾害管理项目、自然大学、绿色出行、甘肃水环境项目……水污染地图只是其中的一个小项目――他认为外国人单单挑出“污染监督者”这一条不能代表绿驼铃的工作以及发展的走向,反倒会让别人误解绿驼铃是一个纯粹的监督者,“我们是社会的有益补充”。

从涣散的民间志愿组织到环保NGO社团,“绿驼铃”一路坎坷不断,但“谨慎、努力”的第一法则正让它在中国环保语境里迎来高速发展期。

绿色生活地图

中国台湾的荒野保护协会也许并不特别出名,但说到绿色生活地地图,全世界人民都略有所知。自992年纽约的绿色生活地图项目开展以来,全世界已经有4000多个城市引进。而在中国台湾的荒野保护协会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们把绿色生活地图带入中国,同时呼吁更多的人参与维护这“张”地图。和维基百科的广泛参与性质一样,绿色生活地图也是由所有注册会员共同维护、修改和添加的。生活中的各种绿色设施、自然生态景区、环保景点都会在地图中标示出来。

大到一个国家,一个首都,小到一个社区、一个校园,都可以用绿色生活地图来呈现。不论是地图的制作者还是使用者,当地的居民或游客,都可以通过绿色生活地图,对生活环境有更多的了解。荒野协会希望能够从了解生活环境开始,让更多的人对环境产生关心与维护的意愿,进而乐于改变自己生活形态,以对土地更友善的方式生活。

绿眼睛

2000年,17岁的方明和暗访了广东野生动物贸易黑市,被一幕幕血淋淋的场景触动,是他成立“绿眼睛”的起点;19岁,他成为“中国环保组织最年轻的掌门人”。

他的案头摆着《美国市民社会研究》。在温州大学,他宣讲着这样的内容:今天的青年,应当更多地关注和参与公共事务,主动促进社会公共事务的“青年赋权”。温州在这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因为其民间经济力量活跃,社会相对更健全。

经过10年的艰苦历程,“绿眼睛”环境组织成为中国最活跃的以“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为使命的民间环保团体之一,从一个当初由十几名中学生组成的青少年环保小组成长为支持者近万人的全国性环保网络,分布在浙江、福建、广东、海南、辽宁等地。对这一切,方明和概括为:“以来自民间的力量去制衡社会上一些不公平、不正义的公共事务,尤其是环境,因为大自然自己不会说话,所以要为它们代言。”

帕客

零点咨询机构2009年曾对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武汉和成都6个城市的居民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96 6%的公众在过去一周中使用过一次性纸巾,平均

每个人每天要使用一次性纸巾10.1张。如果按一张纸巾的面积为21厘米×21厘米计算的话,把全国4亿多城市人口95天使用的纸巾全部铺开,其面积大约相当于一个北京市。

“不要纸巾,多用手帕。”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青年人中,一个叫“帕客”的新兴群体正在茁壮成长。日日随身携带的下帕是“帕客”鲜明的旗帜,手帕带领他们回到童年的记忆,带领他们走进绿色生活。“帕客”,顾名思义,是指钟情手帕追求环保的人士。“帕客”们极力推广手帕除了保护环境,还因为手帕能给人带来一些充满温情的记忆。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赫塔・米勒在获奖演讲中,曾动情讲述了自己与手帕的故事。小时候,米勒每次出门前母亲总要问:“你带手帕了吗?”如果米勒没有带,母亲就回屋子里拿出一块给她。“只有那个时候我才会走到街上去,好像带上手帕就等于妈妈也和我在一起。”在这个睿智的德国老人眼里,手帕是亲情的象征。

侯宜中

“我就是环保局的叛徒,哪有环保局内部的出来举报环保问题?”

江苏仪征官员侯宜中不是官场里左右逢源的宠儿,从人大调任至环保局,多半因为他一直对当地环保问题质疑不断。不是有意见么?那你来解决吧。废气困扰、疾病担忧、生态破坏,一系列问题成为仪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冲突的焦点。

2006年至今,侯宜中向各级领导反映仪征的环保问题已累计19次,收集各类材料20余万字。其实他清楚,他的对手并不是个别领导,而是整个只注重经济而忽略环保的政府部门。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仪征官员称,如果因治理污染而关停企业,无疑会对经济造成影响,“无论是扬州还是仪征,都不希望看到这样的结果”。作为环境保护一方代表,侯宜中表示,他也不希望化工厂关停,而是希望他们能在不扰民、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发展经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一对孪生兄弟,不能分开”。

霍岱珊

“10年来,霍岱珊以一个普通公民的力量,推动淮河治理为世人所关注,他对于环境与健康的前瞻式呼吁,也为现实所验证。他的参与验证了民间力量能够成为政府监管的重要补充。”

霍岱珊是摄影记者出身,用镜头记录历史是他的本能。1998年3月,他开始对淮河全流域进行摄影考察。出发前,他辞去了记者的职务,当时很多人对此不理解,但他自己却毅然决然。依靠乘车、徒步以及骑自行车,他完成了对淮河流域水污染的考察报告。

“我不是激进的环保主义者,而是一个行动者。我注重于环境的改变,努力把一切不可能变为可能。”这是霍岱珊对自己的评价。莲花味精的改变被霍岱珊视为一个成功的范例:莲花味精曾因污染问题饱受诟病。但是现在,莲花味精确立了循环经济的发展思路,从污水中提炼出复合肥等有用的东西,实实在在地得到了好处。

环境创业培训

环保行业的专业人才紧缺、NGO人才稀缺,而环保行业的创业在中国也还未成风气,能够创业成功的就更是少之又少。虽然中国民间组织和环保企业在近几年来已经有了一定规模,但是和国外成熟的大环境相比,中国要走的路还很长。在这种情况下,环保创业方面的专业培训显得尤为必要。

全球环境研究所(GEI)和亚洲基金会正是看准了这种情况,在2009年3月开展了第一期的环境创业培训招生,旨在通过对环境领域中存在的商业机会以及商业案例的介绍,培育新型企业家。除了报名表和个人简介之外,报名时还需要提供一份完整的创业没想。第一期中20%的学员在一年时间内已经成功创业。而第二期的创业培训也将在今年4月拉开帷幕。

将实际创业经验和环保专业知识相结合,同时提供宏观知识培训,对正在设想在环保行业大展拳脚的人来说,是最全面有效的培训方式。也就是说,真正的环境创业,需要的不光是商业运营或者环保技术专业知识,还是怎样把商业和环保概念结合得更好的培训。

“根与芽”组织

“根,在大地下舒展、蔓延,无所不在,形成坚固的基础;芽,看上去弱不禁风,然而为了得到阳光,它们能钻出坚硬的砖墙。如果我们这个星球上面临的各种问题,就像那一堵堵坚硬的砖墙,那么,全世界成千上万的年轻人就是成千上万的根与芽,可以冲破这些砖墙。你能改变世界!”――珍・古道尔(Jane Goodall)博士。

珍・古道尔博士以研究黑猩猩的行为而闻名于世。她的一生都在致力于环境保护与环境教育工作。上面的那段话道出了“根与芽”创立的原因和愿景。

北京京西学校鸭子湖湿地生态恢复项目――根与芽北京办公室将定期组织根与芽小组同学参观鸭子湖,组织各种湿地主题参观交流和自然体验活动,参加此项目的同学将学习并参与水质检测和湿地保护活动。绿色阳光行动――通过指导手册和志愿者大朋友组织的主题活动来提高中小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关爱动物种子基金――鼓励和支持根与芽小组同学提供少量的基金支持有关动物的项目来关爱动物。环保英语一以英语为母语的志愿者进入本地学校和同学们讨论环境问题,同时锻炼同学们的语言能力,提高保护环境意识。《动物福利教育手册》项目――有经验的根与芽指导老师、根与芽北京办公室和英国防止虐待动物协会共同制作。气候变化青年使者――一个针对大学生的培训项目,并撰写一本指导手册来帮助学生志愿者与社区及公司来组织有意义的项目。

金沙江决策

2009年6月11日,因云南华电鲁地拉水电有限公司、华能龙开口水电有限公司未经环评审批擅自开工,环境保护部决定暂停审批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建设项目,暂停审批华能集团和华电集团建设项目。6月25日,25家环保NGO与四五十位公民联名向环境保护部递交了对金沙江水电叫停的回应呼吁书――《金沙江开发决策须对历史负责――对环境保护部暂停审批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项目决定的回应》。

这场持久战始于2003年,针对金沙江流域内进行大规模的水电开发可能带来严重的环境和社会影响,环保NGO多次联名发表呼吁书或公开信,希望决策部门审慎决策。

由下而上的民间推动,正在成为中国特色的环保新生力,遍地开花。

康蔼黎

她是中国少有的长期从事野外工作的女性生物学家,每年七八个月在野外,在海拔高丁3000米的西部地区。“她不把这些当成困难,而是真喜欢。”研究生时期,康蔼黎师从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中国项目主任张恩迪教授,踏入了动物生态学、保护生物学研究领域,并确定了有蹄类物种的研究方向。2005年到2006年,她与WCS的首席科学家夏勒博士一行进行了多次野外动物实地考察,记录了马可波罗羊、藏羚羊等西部珍稀动物的生态实况。

2008年,康蔼黎领导WCS中国西部项目组,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高山和高原

草原生态系统,以当地旗舰物种为切入点,进行长期的科学研究、政策建议工作,并在这些基础上拓展社区的参与。

卢广

面对照片中的场景,卢广只能独自忧伤。忧伤满目疮痍、忧伤江河倒流、忧伤鸟尸遍野、忧伤看着镜头的忧伤眼神。在《关注中国污染》组照尚未公布之前,我们从来不知道,也未曾听说有哪一个村庄的人口有高达90%的癌症发病率;不知道被污染的饮用水喝起来是什么味道;不知道三级城市中工业化边缘人的内心是怎样的绝望;不知道生存还是灭亡离他们那么近。

镜头诉说了一切。这些撼人心魄的影像不是为了赢得尤金史密斯人道主义摄影奖,不是为了让卢广成为中国得到这个奖项的第一人。这些照片和二战时期人在炮火中灰飞烟灭,或者非洲行将被秃鹰吃掉的瘦弱小孩的那些照片一样,是为了让人们看见,人存于世理应生存的环境,和理应捍卫的尊严。

罗红

2009年的世界环境日来临之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公布了全球“气候英雄”大奖获奖者名单,中国摄影家、国际环保人士、好利来总裁罗红名列其中,他是亚太地区及发展中国家唯一获此殊荣的人,与他并列的四位“气候英雄”分别是:以独自划船穿越大洋的方式号召人们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罗兹・萨维奇,用上万个废弃塑料瓶建造航船的大卫・罗斯柴尔德,骑自行车穿越日本的斯科特父子,计划打捞海洋中的废旧塑料并将其分解制作成燃料的海星计划团队。

罗红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设立的总额为1000万元的环保基金,主要用于培训全球青年环保领袖,并先后支持了纳库鲁湖火烈鸟保护项目、南部非洲国家人与大象冲突解决、2008北京奥运会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环境评价报告等多个重要环保项目的开展。数年来,他奔走在世界各大洲,将非洲、北极的绝美风光拍摄下来,举办摄影展无数,更将中国小朋友带进他的环游行程:“让他们看见世界有多美,电就会发自内心地去爱护地球。”

中国儿童环保教育计划

环保只是以一种概念化的方式走进普通民众的生活中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从根上,从娃娃的教育抓起。这是人类代代更替进步的法则。中国儿童环保教育计划是由儿童环保绘画大赛升级完成的。其前身中国儿童环保绘画大赛已在中国成功举办了两届,共征集儿童环保绘画作品55万余幅,累计参与学生及教师达到380多万,被联合围环境规划署确认为全世界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的儿童环保教育活动。目前,挪威、南非、韩国、印尼、印度等已明确表示要复制推广中国儿童环保绘画大赛的成功模式。

廖晓义

廖晓义是中国第一位获得有“诺贝尔环境奖”之称的苏菲环境奖的民间环保人士。她的正式身份是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创办人兼主任。2006年,她的绿色生活理念朝着乡土文化深入。她考察了江西、四川和贵州的十几个村庄,提出并试验一种以保护乡村共同体为核心的乡村旅游模式;她拍摄了以传统生态文化为主题的纪录片《天知道》,主编了《乡土中国绿色丛书――村民环保读本》。而作为北京奥组委的环境顾问,她配合北京奥组委等机构,出台了绿色奥运生态旅游的宣言和行动指南。其中关于如何保护乡村环境和原住民利益的细则,是国际生态旅游标准在中国落地的重要一步。

在中国,廖晓义这个名字还不是那么为大众所知,但她18年的努力已经在悄悄改变我们的生活,比如“夏天26摄氏度空调节能行动”和“生活垃圾分类行动”,就是她首倡推动的。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后,廖晓义回到四川――她的出生地,想着能为灾区做点儿什么。最终她选择了非同一般的重建方式:建立以大坪村为项目点设计的“乐和家园”。“乐和家园”是一种新生活方式的实践。家园建立了村民生态协会,村民在“乐和家园”协议书上摁下手印,支持集体修建生态民居,支持建立手工刺绣、养殖、蔬菜种植等经济共同体。与通常的“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不同,廖晓义和大坪村村民尝试的是“公益+农户”的经营模式,有些像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尤努斯提出的“社会企业”模式的实践。地球村和大坪村的这场社会实验签署了15年的合作协议。现在,廖晓义长期待在大坪村,那里海拔1600米,甚至连手机信号都不太好。

现在,廖晓义希望15年后,大坪村不再是一个孤立的试验场,一个环保乌托邦。她说自己现在没以前那么焦虑和暴躁了,笑容多了。“我现在从战士变成了护士,我还不敢说自己是医生。医生在看到患重病的人时一定不是愤怒的,而是一种悲悯情怀。我现在也是,看到那些除了物质消费再无其他目标的人,只会觉得他们很可怜。面对这些人时,温和的方式更有效,做战士不行,这样别人无法接近你,容易变成孤家寡人。”

龙勇诚

在过去20多年里,龙勇诚一直在为滇金丝猴的生存奔走。

通过他的努力,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滇金丝猴保护统一战线已经初步形成:滇金丝猴分布区内的4个自然保护区和一个县林业局都把滇金丝猴群管理及野生动物保护列入其日常管理的重要议事日程;许多过去的老猎人都加入到滇金丝猴保护的行列中来了。目前,龙勇诚正在主持编写《中国金丝猴保护行动计划》,准备将滇金丝猴的“绿色旅游”发展推行起来……

“保护滇金丝猴,不只保护了这一濒危物种,至少可以保护中国约5%左右的原始森林。”在龙勇诚看来,从滇金丝猴保护事业做起,保护宝贵的原始森林“基因库”,任重道远。

马军

“41岁的马军正用带有创造性和建设性的方法来应对中国的环境污染危机,他正在用技术和信息的力量来解决中国的水危机,通过实用的、跨部门的、合作性的努力来确保中国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麦格赛奖在2009年度奖项揭晓时对马军的阐述。

作为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的创建者和负责人,马军的声名鹊起源于一个特殊的环境公益数据库――中国水污染地图:分地域标注了3.76万条污染源记录,中国各地的水质、排放情况和污染源一目了然。公众只须轻点鼠标,就能清楚了解周边是否有企业在超标排污,如果有,是哪一家企业,其超标排放的具体项目有哪些,当地环保局是否对此做出了处罚、如何处罚等。2007年,同样原理的空气污染地图诞生。

坐立不安的企业纷纷找上门,但钱物被挡在门外,被告知“知错就改”才是抹去名字的唯一途径。“环保最终还是要回到数据,这是讨论问题和探讨解决办法的依据。”学者型的马军,从耶鲁大学世界学人项目入手,将西方强调的“公众价值”成功移植到中国。

“无肉星期一”

志愿者们的理想是用行动来改变世界。他们相信蝴蝶效应,一个小的行动能产生剧变的能量。他们也一直在关注和行动。从最简单的每周吃一天素到成功

联合成都33家药店销毁熊胆制品。聚少成多,他们的意义是把自己变成了环保宣传的工具。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吃素对环保意味着什么。事实上生产一公斤牛肉,相当于一辆汽车行驶250公里的碳排放,足够一个100瓦的灯泡点亮20天。

国内音乐界人士效仿披头士乐手保罗・麦卡特尼,发起“无肉星期一”运动。每人每天少吃一口肉,每人每年少消耗0.5千克猪肉,就能节能约0.28千克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0.7千克。如果我们都吃素,就能拯救地球!

三江源生态保护协会

三江源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湿地类型最丰富的保护区,同时它也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在社会呼吁保护母亲河的同时,三江源生态保护协会为母亲河的发源地的生态保护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基本由藏民组成的三江源协会从成立之初,就致力于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项目,先后获得由中国环境新闻工作协会和香港“地球之友”颁发的第六届“地球奖”、中央电视台2006年度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社会公益奖等奖项,并且在联合国全球环境基金的会议上代表藏区在各个环境NGO组织面前发言。与此同时,在协会环保志士们的共同努力下,协会也相继完成大学生“草原部落”绿色乡村社区网络、“绿色摇篮”环境教育、气候变化与适应对策、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社区生态保护行动基金等环境保护活动。

自然大学

“这所世界上最奇怪的‘大学’能够让激情型社会成为可能。要喜欢大自然,要参与环保,光讨论、开会、培训、下决心,是没有用的,必须亲自到自然界中看,看它们的苦难,看它们的美好。”自然大学创始人冯永锋如是说。

这所虚拟的社区环保大学,旨在通过自助型人才培养的方式,使社区公众实地参与调查,为公众提供探寻自然环境、零距离直面环境问题的机会,帮助人们认识自然、观察自然,关心周围环境的变化,珍惜、欣赏和热爱自然生命,参与到治理环境污染的活动中。自然大学有两重含义:一是向大自然学习,二是在大自然中学习,且终身免费。如今,它已和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自然之友、绿家园志愿者、厦门绿拾字、南京绿色之友、天津绿色之友、兰州绿驼铃、全国大学生绿色营等多家NGO共同合作,并由中国科协全程支持。

自然大学项目第一期主题为“城市乐水行”,持续利用每个周末的时间,组织当地的环保专家,带领当地的志愿者,考察北京的水环境,记录当地的“水自然”变化轨迹。

北京有机食物安全采购点

当有机食品和环保产品无所不在的时候,许多绿色食品追随者迷茫于怎样才能找到真正的有机绿色产品,放心购买。作为消费者,在采购之前,尤其是购买有机和天然产品时,需要刨根问底,那些有实质意义的能让你做出购买决定的信息往往只能从负责生产的人那里了解到,这也就是说“小规模”是关键一小,你就能找得到负责人,有责任心、注重企业经营道德的负责人也能监管整个生产过程,从而让消费者放心。一句话,要了解谁是真正生产你每天所吃食物的人。下面列出来的所有采购点都拥有自己的农场。

德润屋:自种天然蔬菜、有机应季水果、有机五谷杂粮、茶籽粉(洗碗用)、大包装食用小苏打(可做大量家庭清洁之用)、大包装食用8度白醋(可做消毒、卫生间清洁和洗衣之用)、无患子(洗衣洗头发)、再生纸复印纸、蜂蜡蜡烛,以及一些产自我国台湾的有机或天然加工产品。

天福园:自种水果、蔬菜、花生、粮食,自养鸡鸭鹅及山羊奶牛,用自种自养产品加工一些产品比如面粉、玉米面、面条、主食、豆浆和豆腐、咸鸭蛋等。

博扬有机食品超市:有机五谷杂粮、有机干货、有机茶叶、有机油盐酱醋、有机黄酒(可饮可烧菜)、天然散养鸡蛋、环保洗涤用品、环保办公用品等。

乐活城有机健康生活馆:有机五谷杂粮、有机油盐酱醋、有机茶叶、有机蔬菜、有机水果、有机进口食品(包括德国有机婴儿奶粉)、进口环保洗涤用品等。

城市超市:有机面粉、有机杂粮、有机意大利面条、有机非精加工白糖、有机果酱、有机巧克力、烘焙辅料。

有机农庄专卖店:“有机农庄”自有品牌产品,包括有机蔬菜、有机杂粮、有机水果、有机鸡蛋;国外有机产品,包括来自德国及日本等多国的有机婴儿食品、有机果汁、有机巧克力、有机果酱、有机休闲食品、有机面粉、有机调味品、有机酒类、有机化妆品等。

点点绿专卖店:点点绿包装的有机五谷杂粮、小食品、面条、有机冲调饮料、有机蜂蜜、未经深加工的国产海盐、有机橄榄油、有机咖啡、有机白糖,以及奥地利sonnentor的一些产品比如有机草本茶。

澜沧裕岭―古茶园北京办事处:有机普洱系列(沱、砖、饼、火烧云)、有机袋泡茶系列、有机古茶系列、有机古茶花。

北京华联高级食品超市:点点绿的一些产品、青圃园的有机蔬菜、有机水果、有机食用油、有机鸡、有机鸡蛋、有机牛奶和酸奶、进口各种有机面粉和有机意大利面条等。315来故乡超市:几种有机油、有机醋(包括糙米醋和意大利红酒醋)、有机糖、有机面条、有机粉条、有机酱油和酱、有机谷物茶及有机零食等。

贞的餐厅:绿牛农场自种的玉米和麦子经石磨加工的有机玉米面和有机全麦面、自己农场种植的蔬菜、用自种花生现场加工的无盐无糖的花生酱、自己农场所产未消毒的蜂蜜、只经过巴氏消毒而未均质化的自己农场生产的牛奶。

活性污泥

拥有一百多年历史的传统塑料时代,已经遇到了终结者――活性污泥。

脏兮兮的污泥“摇身一变”,竟成了百分百可降解塑料?香港理工大学教授蔡宏花费16年时间,以“用活性污泥生产可降解塑料”的研究项目获得了2008德国纽伦堡工业发明奖“国际创意、发明及新产品展金奖”。

百分百能降解的塑料曾经只存在于手术室,如药用胶囊与塑料手术线,但造价昂贵;而市面上号称可降解的塑料制品,其实属于部分可降解,只是在塑料原料中掺杂10%至30%的淀粉、光解剂等加速塑料袋的降解。

“PHAs是一种能够百分百被降解的微生物,用PHAs制成的垃圾袋,只需要在泥土中堆埋两三个月的时间,就会神奇地化为水和二氧化碳。”十几年埋头在污泥腐臭中的蔡宏终于能自豪地预言,他发明的“从活性污泥生产可降解塑料”技术在今后几年内,可能推动全世界塑料界的“生化革命”。

番禺人

2009年9月起,当番禺拟建生活垃圾焚烧厂的消息传遍网络时,一场质疑建厂的自发签名行动也在多个受影响小区展开――环保时代,“鱼肉百姓”正在遭受越来越睿智的博弈与斡旋。

搜集类似案例的污染恶果、寻求国外先进环保经验、揭露“伪专家”的利益链、寻求与政府的和平商谈……参与的居民们不只奔着“自己免受污染”,更出谋划策为政府寻找最佳解决方案,同时,

与各路媒体共同见证政府的办公态度与方式,这是网络时代的环保新胜利。

舒勇

“这个社会就像一具肌体,我的作品像点穴手。点到了穴位上,就有反应了。我认为这是积极的,不像别人说的是乱搞。谁会拿一生的时间去乱搞?这个时代沟通成本太高,很多人是伪深刻、伪精英,我应该更肤浅点。因为肤浅,我才能更好地和大家沟通,让我的作品获得更大的能量。”舒勇这样说。

性格温和、有些斯文的舒勇,是公众眼中的“肇事者”。几乎每一件作品的诞生都伴随着非议、谩骂,甚至诅咒,无论《大地环保》还是《地球在流血》,他都以超乎寻常的方式着公众的神经,不遗余力地掀起轩然大波。

舒勇没有像更多的人一样去做一名环保志愿者。他认为,环保首先要成为一个话题,才能引起公众的关注。他因此成了一位环保话题的生产者。去年,舒勇的最新作品《生命之花》――用一对在地震遇难的双胞胎姐妹的骨灰为主要材料制作的雕塑,选择在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之际亮相。舒勇宣称这是他最环保的作品:“如果更多人选择骨灰雕塑,将生命化为一件美丽的装饰品,这将为日渐拥挤的地球节省多少土地资源?”最终还是有人接受了这盒骨灰,同样接受这一方案的,还有两位女孩的母亲。舒勇说,在四川时,女孩的母亲提出,要请他以及同行的区志航喝酒,以表示她的感谢之情,因为他们“以一种美丽的方式让她女儿们的生命再生”。

环保艺术家舒勇,用他自己的、排外的方式,来表达骨子里的反抗,同时,又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像他一样意识到,破坏生态的可耻和环境保护的重要。

阿拉善SEE

在最火暴的天涯论坛,用图片揭露你看不顺眼的污染行径,并以此收获“正义之士”应得的现金奖赏,听上去够吸引人吗?由社会企业家们组成的阿拉善SEE环保组织,携手天涯论坛,想出了这个鼓舞人心的环保招数。

“SEE污染照片奖”的公告自有一股侠气:“当破坏环境不必受严惩成为一种常态时,这种行径就必然扩张到极致。当你发现被污染的地方,请拿起你的相机拍下来。我们也欢迎大家抓拍日常生活中不环保、突破道德底线的行为,即所谓:路见不平,马上纪录。”

“第一个吃螃蟹”的总有风险,但天涯有它的好处:英雄可以匿名,但坏人却无处遁形。

《±2℃》台湾首部气候变迁纪录片

电影《2012》中的匪夷所思的灾难景象经曾深深震撼了观众们的眼睛。请注意,只是眼睛!是什么让我们忽略身边发生的灾难?

资深媒体人陈文茜站出来说:台湾必须面对真相!据台湾“中研院”各种分析数据,当马尔代夫等第一批沉没时,中国台湾嘉义的东石港、屏东的林边东港、云林的石化工业区麦寮等,有可能会一起沉没或遭海水入侵。纪录片名称之所以取名《±2qC》,正是引用全球国际机构及哥本哈根高峰会的结论:“未来人类生存必须将气温控制于关键2℃之内”。

中国台湾环保力量

在台湾,特别是中小城市,几乎每家房前屋后都有一番精致绿化:草坪、灌木带、松树……各种各样的亚热带雨林、海岸林、荆棘林、珊瑚礁植物带散列其间,共同编织着独特的台湾东岛海岸植物风情。

环保意识“入脑入心入骨髓”的台湾人笃信:珍爱环境就是呵护自己。大家尽管肤色、原籍、政见各异,在环保理念上却都惊人一致――走过了“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30年后,痛定思痛,苦心治理。

海洋生态方面,捕捞和养殖被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大量垃圾和废水在处理达标后方可排入大海;农业生态方面,农民的生活垃圾也被收集处理,耕地实行轮休,减少施用化肥、农药;城市生态方面,台湾地区自1995年起全面实施垃圾强制分类,“全分类、零废弃”的成效全球瞩目;污水处理方面,台湾地区绝大多数市、县城、小镇都有污水处理厂,且都采用BOT(市场化运作)模式,被定位为“海洋之都”的高雄,每年投入20多亿台币用于排水管网建设。

大自然保护协会

大多数对环保有概念的人都会把NGO挂在嘴边。大自然保护协会(TNC)则是全球环保NGO中最大的组织。从1951年起,TNC一直在默默地做着自然生态保护的实事。与以公众环境保护教育为主的NGO不同,TNC聚集了一批优秀的生态保护学家开展保护项目,以科学为基础、务实和非对抗是这个组织一直秉承的理念。

TNC在中国致力于寻求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更佳途径,与各级政府、相关机构及其他合作伙伴紧密合作,在加强保护地建设、重建长江生态健康、应对气候变化、支持科学决策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生态保护工作。TNC与国家林业局合作,为全国51个部级示范保护区开展保护能力培训,实现更有效的保护。

在滇西北,TNC与当地政府合作,尝试建立一种新的保护地模式――老君山一白马雪山国家公园、普达措国家公园,更有效地保护那里珍贵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学地理出身的张爽目前就任TNC中国部首席代表,他所带领的这支绿色团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了公众视线中。

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建长江生态健康

“长江流域的生态系统破坏程度之严重令人忧虑。这情况跟50年前的美国非常相似。中国在不停地建大坝,而美国在不停地拆。”大自然保护协会中国部首席代表张爽这样说道。

人们似乎很难把大坝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联系到一起。而在张爽看来,长江之于中国,就好比人体的大动脉。如果在这条主动脉上密密麻麻地打上很多隔断,想想会发生什么?阻塞!

是的,长江的生物多样性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威胁,长江中原有的数百种野生鱼类、两栖类动物的种群数量在日益减少,有些已永远消失,有些濒临灭绝。为重建长江生态健康,大自然保护协会和合作伙伴正在开出第一张“生态流处方”,期望能把这张“处方”纳入水库运行调度中,并监测生态系统的反应,根据反馈信息不断调整“生态流”,依靠这样的科学管理实现保护和开发的双赢。

环保设计展览

展览中许多立意新颖、洋溢着时尚光辉的家居用品、服装、鞋子,是10位著名大牌设计师使用废弃材料、环保材料制作的,他们在用自身的影响力来传播环保理念,倡导绿色生活方式。中国的毛竹、藤条等也是他们设计中常用的绿色材料。

这些作品来自2009年5月到2010年1月4日在纽约引起轰动的《绿色设计时尚生活》环保设计展览。所有展品在展后的拍卖所得亦将全部捐给TNC,用于自然保护项目。

世界上最大的并网发电风电基地

甘肃省酒泉市位于中国西北部,风能资源丰富,全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有较强的风力。中国规划建设的第一座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甘肃酒泉风电基地风电装机首次突破200万千瓦,并于2009年12

月25日正式并网发电。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场项目建成以后,每年可为西北电网输送清洁电力4.8亿千瓦时。

这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并网发电风电基地。同时中国正在建造6个规模相当的风电基地。在绿色和平组织勾勒的能源革命蓝图中,煤炭行业每减少1个工作机会,可再生能源行业会创造出3个新的岗位。我们面前有两种选择:要么是绿色就业和可持续发展,要么是高失业率以及生态和社会系统的破坏。

“大变活水”的魔术

一段河堤,像梯田般一层层铺展,碧草由“田”里的石缝间顽强地探出头来,织成流青溢翠的“井”字形地毯。山坡上郁郁葱葱,绿树红花,更有一片密密麻麻比人还高的冷蕨苗,咿呀转动的水车,仿佛一下子把人带到原始古朴的年代……水取自成都府南河,依次流经厌氧池、流水雕塑、兼氧池、植物塘、植物床、养鱼塘等水净化系统,或涓涓细流,或激情跌宕,变幻出多姿多彩,并发生质的变化,演绎由“浊”变“清”、由“死”变“活”的生命历程。

这是中国第一座以水为主题的城市生态景观公园,2010年将以“微缩版”现身上海世博会――自然界无声无息,却是最生机盎然的有趣课本,展示在人类面前,它曾与英国泰晤士河治理项目同获美国《地域》杂志联合评定的“环境设计奖”,以及多个国际奖项。

“为中国找水”

2009年12月15日,刚刚完成“为中国找水”的杨勇来到北京。他依旧胡子拉碴,满脸疲态,这一份生态环保报告得来不易――以中国治理荒漠化基金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横断山研究会首席科学家身份带队的杨勇,和其他地质专家、探险家等14名队员一起,考察了四川、、新疆、甘肃、山西5个西北大省区,包括昆仑、祁连两大山脉,43000公里的路,共走了143天。

他们针对昆仑山脉、祁连山脉、天山山脉及西北地区其他几大山系的冰川及冰川径流和我国内陆水系,以及五大沙漠、黄土高原等进行了地毯式考察。因为面临“北方资源性缺水,南方水质性缺水,中西部工程性缺水”的严峻困境,希望寻求缓解西北及黄河上游干旱缺水地区的水资源紧张局面的民间意见――旅游卫视由此做成15集环保纪录片,引发很多观者的惊恐,“触目惊心”成为高频词,人们陷入反思。

谢英俊

1999年中国台湾邵村地震前,谢英俊是台湾知名建筑师,收入不菲,坐拥豪宅;到2008年汶川地震后,他抵达当地再次参与“灾后重建”时,妻子离开,豪宅易主,甚至还有了高额负债――农村“生态建筑”的理想,他一做就是近20年,“这可能是我人生最大的爱好了”。

先看他的两个作品:001号是木结构,偏向传统,柴门一扇,屋内的墙体处处有梁柱突出来,且不规则,楼上楼下分别搭了火炕;002号用的是轻钢结构,屋内墙体平整简明,以混和了麦秆的泥填充,土墙干了之后,刷一层厚白灰,再抹一层水泥。房顶则使用芦苇板覆盖,上面罩一层石棉瓦。室内设计有浴室和卫生间――谢英俊把他的作品叫做“豪宅”,因为环保:尝试简单的材料与工法,并尽量从自己小区邻近范围取得生态工料,再由自己与邻居朋友换工作业,用简单、低科技、便宜、互助的方式来为自己盖出房子。

谢英俊的理念一直未变:降低建筑过程的困难。他想破解少数资本家通过控制技术所取得的垄断利益,就和微软一样,他意图开发一个山寨版的windows,人人可以下载与操作。谢英俊真的坚信,盖房子是人类天赋的基本人权。

邢诒前

家乡人称他“前老板”,父亲叫他“神经公司”,媒体谓之“鸟人老板”、“当代愚公”,“东方的唐吉诃德”、“绿色王国的孤独国王”――邢诒前,前半辈子是身家亿万的香港商人,几年前已是一贫如洗的环保志士。

1 993年,他回到阔别1 5载的家乡――海南省文昌市东路镇名人山村,儿时的记忆历历在目:遍布浓绿,参天古木林立,群鸟林间欢唱;湖泊星罗棋布,白天鹅展翅湖面,乡人劳作其间。于是,他决定重建“理想国”,决定“保护古树、恢复自然溪流湖泊、通过鸟类保护区和乡村森林公园构筑鸟类及其他珍禽异兽的家园”,梦想国度让他散尽家财,幸好个人财富在他看来,远不及生态环保所确保的可持续发展这笔“大财”,他也认为自己并不贫穷,“我的财富库存量的总和就是:保育+慈善+拼搏”。

杨欣

民间环保组织“绿色江河”的创办者杨欣有一个“大胡子”的绰号。就算在“SEE&TNC生态奖2007”颁奖礼上,他也以一头乱发和满脸络腮胡子现身,从王石手上领走了唯一的一等奖。同事易晓华说他这造型经年不改,只是这一两年白胡子、白头发更多了一些。

杨欣对自己造型的解释是:长发、长胡子是长期在高原生活最好的保护;“像羊毛一样”的头发、胡子使他更大程度上免受漫天风沙和紫外线的侵害。“绿色江河”以“青藏铁路长江源区生态保护项目”获得“SEE&TNC生态奖2007”最高奖。“绿色江河”,又被人称为“得奖专业户”:2000年“地球奖”,2001年“福特汽车环保一等奖”,2002年“母亲河奖”,2004年“志愿服务与生态建设大奖”,2005年“中国首届野生资源保护奖”,2006年“中华环境奖”、“绿色中国年度人物奖”……

笑言自己“获得过中国大部分的环保奖项”的杨欣常年待在青藏高原和可可西里,生存条件之恶劣不是普通人能够想象的。无论是作为探险者还是环保主义者,杨欣对死亡都有最直观的感受。他说:“当年的长江漂流引发轰动,不是漂流本身,而是因为太多人死去,我们还活着,就成了英雄……而可可西里,因为有了太多腥风血雨的故事,所以才能让人记住。”

“以前我总想,如果我能活过40岁,今生我就赢了。今年我46岁,已经赢了。”而对于“危险”,他回答道:“这是我的一种生活方式,已经习惯了。”

上一篇:商业地产项目考察报告范文 下一篇:装修材料考察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