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地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7 20:24:44

环境地理论文

环境地理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环境地理信息系统;教学改革;环境专业

作者简介:吕慧华(1982-),女,江苏盐城人,盐城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周峰(1985-),男,河南南阳人,盐城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江苏 盐城 224051)

基金项目:本文系盐城工学院2013年度校级教改研究项目(项目编号:77)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4-0127-02

环境地理信息系统属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在环境领域的研究分支,是利用GIS 技术对环境进行管理与研究的计算机系统。它以环境工程和环境科学为研究对象,以环境学、计算机科学、地理学为基础,与遥感、测量、数据库、数据挖掘等紧密相连,广泛应用于环境资源调查、环境评估、环境规划等领域的研究。[1-4]

环境地理信息系统作为解决众多实际环境问题的重要技术手段,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以及跨学科特点。与GIS专业学生相比,环境专业学生在计算机、地图学、地理学、测绘学、程序设计、数据库等方面知识结构不完整,若系统深入学习,将面临很大的困难。[5,6]因此,环境专业学生学习GIS课程时,其教材、教学方法、实验设计以及考核方式等都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本文根据环境地理信息系统课程特点以及环境专业学生培养目标要求,结合笔者近几年教学实践,着重探讨如何让环境专业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较快较好地掌握GIS理论与技术。

一、环境地理信息系统课程简介

环境地理信息系统是环境专业的选修课。该课程主要利用学生所学的环境学、数据库技术和GIS技术对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的进行设计开发与应用,拓展学生的应用技能。其教学目标主要为:第一,使学生熟悉GIS的基本概念;了解空间数据组织和管理的常用方法;掌握空间数据采集和输入;数据质量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内容。第二,掌握GIS空间分析的基本方法与特点,具备应用GIS解决环境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三,了解环境信息系统的结构和开发过程,并能利用所学理论进行开发设计。

GIS技术在环境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GIS在环境数据管理中的应用。例如在编制环境质量报告书中,可以运用GIS进行环境地理空间数据组织和管理,并且运用专题制图功能分析环境质量的时空变化趋势。[7]第二,GIS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例如将GIS与大气污染扩散模型相结合,可以预测在给定气象条件下污染物的空间分布,再将污染物空间分布与人口密度进行空间叠加分析,从而确定受大气污染影响的人口数目。第三,GIS在环境规划中的应用。例如在污染源分析和水源保护区划分中,可利用GIS缓冲区功能,将缓冲区与其他信息作叠置分析,以确定受污染源影响或影响水源保护的区域。第四,GIS在环境应急响应中的应用。例如在突发性水污染事故中,可以运用GIS的空间数据集成和网络分析功能与水质模拟技术相结合,对突发性水污染事故造成的污染情况进行模拟,以便能及时确定受影响的范围和对象。

二、教材建设和教学资源整合

1.教材的建设

教材是一门课程的基础。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由于涉及的相关学科众多,目前还很少有针对环境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权威教材,因此编制环境地理信息系统教材对于保证课程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教学实践发现,环境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材在内容上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GIS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主要内容为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原理和技术步骤;第二部分为专题案例,分别讲述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规划、环境管理、环境监测以及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案例。将教材分成上述两个部分,可以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教学资源整合

GIS教学资源特别丰富,要注意充分开发和利用。第一,开设教学网站,把多媒体课件、讲课录像、案例等资料放到网络上,使学生能够随时下载或在线学习。第二,建立教学资源数据库,汇总国内外比较好的地理信息系统学习资料,对Internet上的一些专业的GIS网站、论坛建立超链接,方便学生对这些网上资源进行访问,从而能获取更多的GIS信息,拓宽知识面。第三,积极与相关学科的教学及科研人员广泛联系,密切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形成强大的课程推动力和浓郁的课程文化氛围。第四,教师要引导学生在GIS课程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主动地位,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有关技术运用。

三、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

1.教学时间要安排恰当

第一,开课时间的安排:由于该门课程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计算机运用能力,同时要对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专业知识有一定的积累,因此这门课的开课时间最好设置在四年级第一学期,这样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理论课与实验课的学时比例:建议学时数为标准的40学时,其中理论课安排24学时,实验课安排16学时,理论课和实验课要交叉进行。

2.教学引导要灵活多样

案例驱动是应用型环境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引导的好方法。它是一种以项目为核心的教与学的方法,将教学过程与具体的案例充分融为一体,围绕具体的案例构建教学内容体系,组织实施教学。例如在盐都县环境功能区划图项目中,使用GIS软件的进行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的建立、缓冲区分析、叠置分析、制图等,每一个功能对应实践教学体系的一项内容,由学生独立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了解相关知识点,甚至把零散知识点有机串联起来,形成自己独有的知识体系。

3.实验课程要分级

表1 环境地理信息系统实验课程安排一览表

实验类型 实验名称 具体内容 学时分配

基础性实验 ArcGIS的基本操作 熟悉软件基本操作界面;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的建立 2

影像配准及矢量化 影像配准;定义投影;扫描矢量化;数据转换 2

拓扑检查 拓扑的创建、错误检测、错误修改和编辑等 1

地理查询 地理查询;SQL查询;查询函数的应用 1

矢量数据的空间分析 叠置分析;缓冲区分析;网络分析;空间统计分析 2

栅格数据的空间分析 重分类;栅格计算;坡度提取 2

综合性实验 ArcMap制图-地图版面设计 版面设计;地图标注;地图整饰;地图输出 2

环境监测点分布图 区域环境底图的制作,环境监测点位的标注 2

环境生态功能区划分布图 根据环境要素、环境敏感性等,对区域进行生态功能分区 2

环境地理信息系统实践中很重要的内容就是软件的应用,因此要想系统掌握应用技能,就需要把实验进行分层设置,如设置基础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具体内容见表1。基础性实验是软件基本界面和操作,学生需要了解该软件界面,掌握基本功能;综合性实验采用学生熟悉的专业课相关的案例,使得学生能够掌握使用软件工具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

四、改革考核方式

GIS是一门理论性与应用性并重的课程,它的考核内容包括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应用能力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课后作业,改革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第一,建立网络GIS教学和问答系统。通过网络GIS互动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和需求对学生进行在线辅导,帮助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对GIS的兴趣和动手建模能力。第二,设计灵活多样的课后作业。通过布置学生论文,让学生自主查询网络资料,并根据自身情况明确学习的具体内容,开阔学生视野,提高自学能力。第三,建立课程兴趣小组。对于知识掌握较好,应用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将其组成若干学习小组,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进一步提高其学习应用能力。第四,采取多样化的考核方式。除日常考试外,可选择实验、设计报告等进行综合考查,试题可以采用非唯一性答案并与专业实际紧密联系,由此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其创造力。

参考文献:

[1]蒋良群.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试验设计[J].北京测绘,2010,(4):93-94,48.

[2]高飞.应用型高校资环专业GIS课程教学方法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3,19(21):93-94.

[3]孙水裕,王孝武,王雄.浅析环境类专业“环境信息系统”课程的建设[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3):105-107.

[4]马万征,于群英,邹海明,等.环境信息系统教学改革初步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1,(22):44,49.

[5]陈建.非GIS 专业地理信息系统课程实验教学研究初探――以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为例[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5,21(6):

99-102.

[6]俞晓莹,覃事娅.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面向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

6(3):7-9.

环境地理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教学方法;中国边境地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5-0238-02

目前在地理教学中,主要是以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为主,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缺乏参与性,对所学内容也没有进行深入思考,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相脱节,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参与式教学通过课堂讨论、案例分析、情境教学、实践教学等各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证明,参与式教学是地理教学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参与式教学的内涵

参与式教学法20世纪五六十年代起源于英国,虽然最初是一些英国的社会学专家在国外进行国际援研究时,总结出来的一套社会学理论,但后来被引进到教育教学领域,在教学领域进行了实践,逐渐形成了一种教学方法。关于参与式教学方法国内研究表述不同,但侧重于一种合作式或协作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应用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成为其中的积极成分,加强教学者与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使学习者能深刻地领会和掌握所学知识,并能将这种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1]。参与式教学方法,并没有一套固定的方法和技巧,只要让所有在场的人都能“动”起来,每个人都有体验、探究、合作、表达和交流的机会,这就是“参与”[2]。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将参与式教学方法引入边境地理教学改革中,结合课程的特点和教学实际情况,对这一教学方法进行了丰富和拓展。

二、参与式教学在中国边境地理中的应用

(一)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准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提高教学效率[3]。地理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如利用语言、游戏、图像、活动、音乐等各种手段渲染气氛,制造一种符合教学需要的情境,引起心理共鸣。比较常用的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设置情境。例如,在讲授东北边境地区长白山天池的形成过程、鸭绿江形成与发展等抽象问题时,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模拟现实地理情境,使抽象的地理概念具体而形象。另外,现代信息技术因其丰富的声、色、图、文及动感、直观的效果以及形式灵活、交互性强、资源共享的特点,将各地的风俗人情、地貌、物种展现到学生眼前,学生不必“行万里路”便可将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地域特色尽收眼底,具体感悟语言文字所描摹的图景[4]。例如在讲解中朝边境时,通过观看《让边疆不再遥远》和《中朝边防纪行》,学生在进一步了解中朝边境地理环境的同时,也对边防有深刻理解,在感情上引起强烈共鸣,进一步树立驻守边防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其次,可以运用问题设置情境。爱因斯坦曾说“发现与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好奇,从而能主动积极地思索,进而发现并提出问题[5]。如在介绍土字碑时,设置人们登上防川哨所望海阁,为什么会有一种惆怅和悲愤的感情?引导学生回顾历史,了解边疆,增强学生爱国卫国的精神。

(二)研讨式教学法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研讨式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自主行为和个性特长,让学生在对已给的文字、史料、图片中去分析、讨论,从而自己去解释、验证有关问题,并且得出结论,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是学生参与教学的一种直接方式,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青睐。叶圣陶老先生也赞道:“上课令学生讨论,由教师做主席,评判人和订正人,这是很通行的办法”[6]。由于边境地理其综合性、地域性的特点,陆地边境省区地形结构、气候条件、民族、、交通条件、资源条件的差异性,为讨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话题。讨论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通常有即兴讨论、辩论、探究式讨论等方式。即兴讨论主要是在课堂讲授中,将一些跟本课程相关的开放问题穿行讨论,是课堂中最常见的讨论方式。通常讨论的内容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可以老师预设,也可以随着教学进程提出。例如在讲解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时,引导学生讨论风俗习惯的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但教学中有一些地理问题,涉及面较广、程度较深,教材与讲授不能充分满足教学要求,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可以组织课堂探究式讨论。如在每章学习结束后,布置讨论题目:某某边境地区地理环境对边防工作的影响。学生通过课上学习和课后搜集资料,再加上实习得到的体验,在课堂中陈述自己观点,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此外,对于有争议性的问题,可以组织自由辩论。例如在讲解海洋权益时,针对南海、东海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进行充分的信息沟通和共享,培养学生质疑、批判和创新精神[6]。同时教师也积累了丰富的教学资料,吸取了教学经验,实现了教学相长。

(三)网络教学法

网络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和手段,成为高校最主要的教学模式之一。网络教学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中心和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者,而教师只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使教育形式不再有地域和空间的限制的一种多样化、开放式的教学模式[7]。网络教学平台使参与式教学方法得到很好的应用。通过教学平台,教师可以充分整合文字、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制作多媒体课件放到网络,供学生共享。也可以发动学生积极参与资料的收集与加工,课件制作等,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对新知识有一定的了解[8]。通过BBS系统,达成师生互动,实现实时讨论、用户留言、作业等诸多功能,实施教学及信息反馈、交流。例如,讲解广西边境地理环境时,通过观看《中越自卫反击战》视频,在教学平台上引发学生讨论。此外,网络环境为师生学习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许多地理事物我们不能亲身经历或亲眼目睹,但网络能使我们亲眼目睹许多遥远的地理事物。在网站上可以观看各种视频,了解他乡的风土人情,轻点鼠标,各地各方面的情况尽在眼前。网络教学环境下,学生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网络自由地、有选择地学习,网络教学方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四)实践教学法

实践教学是地理课堂教学的继续,是实现地理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方法,它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上起着重要的作用[9]。开展实践教学形式多样,边境地理教学从实际情况出发,采取实际操作、第二课堂、实践调查等方法。实际操作就是在授课过程中,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动手,不仅提高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也加强了学生创造思维的训练。例如中国沿海地区这一章,由沿海地区学生组成小组,学生进行课程设计、查找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以教师身份上讲台授课。实践证明,这种授课方式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二课堂活动灵活多样,可以举行地理主题班会,组织学生辩论会,指导学生科学研究等,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效果显著。甚至有的学生将创新课题作为毕业论文加以研究,学生的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培养和提高。此外校外社会实践活动也是实践教学的重要方面,社会实践被称为“第三课堂”。由于学生来自边境各省区,对于边境地理的认知具有一定的优势,充分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开展地理研究,考察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论证地理环境对公安边防工作的影响,撰写调研报告。通过社会实践,拓宽了学生视野,缩短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

结论

参与式教学的有效开展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参与式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教育方式,而是需要多种教学方法配合使用。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教师应根据专业特点,学生情况,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此外参与式教学的效果受到教师业务水平、班级人数、考核制度、网络教学环境、教学目标等因素的影响,要用辩证的、动态的眼光重视这些因素,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华.参与式教学法的原理、形式与应用[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1,21,(6).

[2]陈向明.在参与中学习与行动—参与式方法培训指南[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姚顺.创设地理学教学情境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09,(5).

[4]窦三同.试论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0,30,(4).

[5]杨桂英.地理教学中如何实施探究式学习[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6,(11).

[6]彭勇,黄承锋.辩论式教学法在运输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10,(2).

[7]胡帅.网络新技术对教学方式的影响研究[J].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2010,6,(12).

[8]张本栋.网络对地理教学的影响研究[J].科技信息,2011,(17).

环境地理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环境地学;双语;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7-0143-02

环境地学是环境科学的分支学科,是环境科学与地学的交叉学科。作为环境科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环境地学以人类为中心的地球环境系统为对象,研究该系统中人与环境系统的相互作用。课程具有知识面广,基础与前沿、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特点。实施双语授课,依托国际学术期刊、专业网站,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最新的学科知识与进展,也可以为后期课程积累专业词汇,有助于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与科学问题研究。环境地学双语课程教学实践显示,现有教学体系从“教”与“学”两方面均有不足之处,存在教学内容缺乏层次性、教学过程推进不合理、师资队伍与学科背景不合理、课堂效率不高等问题,教学体系设计缺乏“教”与“学”的统筹兼顾。所以,有必要对环境地学双语教学的教学体系进行梳理,构建新的教学体系。

一、环境地学双语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缺乏筛选、层次不清晰。在教学内容设置上,有侧重环境科学的,也有与自然地理学接近的,各有特色。现有教材一般以地球环境系统的圈层系统为对象,按照圈层系统的发生、发展、过程,探讨人类活动与地球环境系统的关系[1,2]。有以环境介质为依据进行划分的,分为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及问题等[3,4],也有从地球系统的整体观出发,以环境变化的过程研究为重点,综合分析环境变化的区域影响,为解决当今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提供对策[5]。在现有教学中,教学内容安排上缺乏侧重点,加上学时所限,讲解流于表面,导致学生感觉学了很多东西,但又似懂非懂,学习效果偏差。

2.师资队伍配备不到位。交叉课程的特性决定了环境地学的课程内容的复杂性,任课教师除需要一定的环境科学知识外,地学背景更是不可或缺。同时,还需要具备大气、土壤、海洋、水文等学科背景,因此,形成多学科的教学梯队是非常必要的。但目前双语教学中还存在教师队伍简单的问题,甚至出现一个教师包办所有课程内容的现象,导致部分内容的讲解不到位,讲课效果不佳的现象。

3.学生学习效果不高。学生语言水平不够,是环境地学双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问题,也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这一问题在普通高校中比较突出,该类院校中生源基础相对较差,语言能力相对较低。教师在讲课过程中,与学生沟通不够,不能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上的困难,学习效果差,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效果导向的双语教学体系构建

根据环境地学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论文从教学体系的构成环节出发,探讨科学的环境地学双语教学体系。课程教学体系的设计,紧扣“教”、“学”双方,从内容、手段、过程、效果四个方面进行设计,其中,内容是根本,手段根据内容进行设计,过程与效果紧密结合,过程的设计决定了教学效果,效果的评估又通过反馈途径,促进内容的调整,形成良好的教学体系(如图1)。

1.多层次、点面结合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选择是整个课程体系设计的关键所在,直接决定了课程体系的设计方向。教学内容选择要有层次,既要涵盖课程的基本内容,又要重点突出,体现特色教学,对热点研究问题进行追踪、讨论,同时满足多个层面的要求。首先,作为课程的基本要求,从地球环境系统入手,依次介绍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等重要子系统,体现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全面性,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地球环境系统概念,从该系统的形成、圈层分异、演化入手,引入人类活动的影响,阐述人-地交互作用;同时,结合院校特色,形成课程的特色章节,选择特定圈层进行重点讲述;最后,引入热点研究话题,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和讨论的兴趣。

以海洋类高校环境科学专业32学时课程为例,课程内容设置上要尽量涵盖地球环境系统的各大圈层,讲述圈层发育、人类活动对圈层的影响,达到课程的基本要求(约占总课时的50%);其次,对海气、陆海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讨论,选择海岸带环境问题、人类活动影响,讨论近岸环境污染、渔业资源问题等问题,形成鲜明的学科特色;最后,结合学科前沿,介绍重要的地球环境问题,引导学生对科学问题进行思考。形成“基础-特色-热点”共存、多层次的课程内容体系。

2.多方法融合的教学手段。教学手段的选择直接与教学效果相关。传统的教学手段以教师讲授为主,对于教师的讲课技巧、知识背景要求非常高,在不具备这一条件的情况下,常出现教师滔滔不绝的讲课,而学生完全游离于课堂之外的现象,既影响学生学习兴趣,也打击教师授课的积极性。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由被动式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究式学习。教师授课上,可以采取讲述式与互动式交替进行,部分基础知识可以以讲述式为主,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配合PPT、视频等多种手段,配合传统的板书,对一些知识点通过板书方式进行强化。教师上课以引导为主,抛砖引玉,向学生展示研究对象的概貌,充分利用互联网、图书资料,鼓励学生搜集各种资料,拓展课程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逐步过渡到互动式、自主式学习。学生可以就课程内容的任意点进行讨论,设置一定比例讨论课,进行互动式教学,让学生参与到课程内容的讲解与讨论中。同时,向学生推荐课外阅读材料,帮助学生在教学过程前半段完成讨论课题的选择,课程后半段集中进行讨论。

3.科学、多元的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设计亦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点的接收度,不分主次、不分重点的“漫灌”式教学过程,会使得学生迷失在庞大的教学内容中,抓不住重点,进而影响学习效果。结合实际教学经验,论文提出渐进式、回环式两种教学过程设计模式。所谓渐进式的教学过程,要求教师在深入分析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整理出课程内容的脉络,整个教学过程循序渐进,理论知识的讲解由浅入深。课程内容从地球环境圈层系统的形成开始,依次进入大气、水、岩石(土壤)、生物、智慧圈层,每一部分以介绍圈层的结构、层次、过程为基础,逐步加入人类活动的影响,并引用各类前沿研究成果辅助教学。所谓回环式教学过程设计,是指巧妙利用课程内容之间的相关性,适时重复,加强知识点的掌握。通过课程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学生课堂听课之后如果不加以复习,或后续课程中不再重复出现的知识点,则会很快遗忘。地球环境系统是一个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系统,这一特点决定了本课程一些教学内容,由于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多次出现,例如大气环流与风海流,在对这部分内容进行讲授时,可以对交叉部分的内容进行梳理,适当重复,以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4.合理的师资队伍构成。教师队伍组织上,建立教学梯队,由多学科背景、多职称梯度、科研一线教师参与教学。以教学为主的教师,多具有丰富的课堂经验,主要参与基础内容部分的讲课;科研经验丰富的教师,可以参与热点话题的讨论课,结合自身课题,介绍研究方法与研究进展;高职称教师往往兼具教学与科研优势,但各项任务也相对繁重,在课程教学中以质量把关、基础内容授课为主,同时帮助培养青年教师,不断优化师资队伍;此外,根据地球系统的组成,可以在适当环节邀请大气科学、海洋科学等方面的专家进行讲座,以充实课程内容。

5.开放式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对应整个课程教学体系设置,采取开放式的课程评价方式,考核过程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国内一般院校的考核方式,平时、作业、讨论、期末考试,分别占10%、20%、20%、50%,期末考试成绩占据相当大的分量。对课程考核内容进行改革,实行开放式的课程评价方式,可增加作业、讨论课比例,降低卷面考试的成绩比例,把课程考核贯穿于整个课程学习中,尽量改正学生临考复习、突击准备的不良学习习惯,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参照10%、30%、30%(40%)、30%(20%)设置。平时成绩主要体现在出勤率;作业以两次以上为宜(32学时),作业也可形成难度梯度,包含(基础题+附加题)两个部分,兼顾基础较差的同学,同时激发优秀学生的学习兴趣;讨论课成绩包括课堂讨论中PPT汇报与课程报告两部分,同时考查学生表达与撰写两方面的能力。

三、结语

环境地学是环境科学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该课程特点决定了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多年双语教学的实践,暴露出现有双语教学体系中存在的不足。论文从教学内容筛选、教学过程设计、师资队伍配备、教学考核形式等方面提出改革建议,在教学体系设计中,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为根本目的。通过该教学体系实施,学生可以真正掌握课程知识,教师可以从教学过程中反思教学与科研工作,做到“教”、“学”相长。通过论文研究,为环境地学双语教学体系建设提供初步的改革经验,切实发挥环境地学课程的学科地位,为环境科学后续课程提供必要的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赵烨.环境地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李天杰,宁大同,薛纪渝,等.环境地学原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3]储金宇.环境地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4]郑乐平.环境地学概论[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4.

环境地理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环境研究 环境史

2001年9月,160多名学者齐聚苏格兰圣—安德鲁斯大学,举行了新成立的“欧洲环境史研究会”的第一次大会。但与会的法国和地中海国家的代表很少②。这一情况在大会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一位美国学者甚至就此做了一个专题发言,试图证明对环境问题的兴趣和有关,只是这个带马克斯·韦伯气味的说法过于牵强,难以令人信服。尤其是法国人对这次研讨会贡献甚微这件事,令许多学者感到惊讶,因为他们都以为环境史研究在法国是有传统的,特别是在他们看来,年鉴派历史学家一定曾激发过法国史学界对环境问题的研究兴趣。

这里我想对当前法国环境史的研究状况作一个介绍,这也许有助于说明为什么法国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如此之少。但在谈论晚近的发展之前,我想应该先对在法国之外流传甚广的那种把年鉴学派当作环境史先驱的观点③作一个评述,看看它是否贴切。

————————

* 这篇文章的法文本发表在《社会运动》2002年7—9月号。

② 只有1个意大利人,1个西班牙人,2个法国人与会,希腊人和葡萄牙人一个也没来,而与会的盎格鲁—萨克逊人、德国人和斯堪地纳维亚人等等,却有数十人之多。

③ 其根据可在以下著作中找到:莫斯利(S.Mosley):《世界的烟囱:煤烟污染的历史(The Chimney of the World,A History of Smoke Pollution),白马出版社,剑桥,2001,第6页;倍思(M.Bess)、西?W克(M.Cioc)和西富特(J.Sievert):“南欧环境史的编纂”("Environmental History writing in Southern Europe"),载《环境史》杂志(Environmental History)卷5,第4期,2000年10月,第545页。莫斯利的著作发展了克劳斯比(A.W.Crosby)在“环境史的过去与现状”“The Past and Present of Environmental History”,载《美国历史评论》(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卷100,第4期,1995年10月,第1177—1189页一文中提出的类似观点。

一 年鉴学派是环境史研究的先驱吗?

如果把所有涉及人与环境互动关系的研究都归于环境研究的话,那么法国环境研究的传统可以上溯到韦达尔·德·拉布拉什地理学派。这个学派首先将“环境”一词引入法国的科学词汇。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那段时间里,法国历史学家们又将这个概念引入了历史学领域,并对环境问题的研究产生了兴趣,只是他们当时不大使用“环境”这个词,而更愿意使用“境地(milieu)”一词。吕西安·费弗尔在《地球和人类进化》(1922年)一书中研究了人类社会与其所处境地的相互作用,其中很多说法都极富于现代的意味:

在作用于境地的时候,人类不可能置身于境地之外。人类在试图对境地施加作

用的同时也必然受到境地的反作用。从另一方面说,影响并制约了人类社会生存的

自然界,也不是外在于人类作用的处女地;它已经被人类深刻地影响、变更和改造

过了①。

1933年,马克·布洛赫也在他的《法兰西地貌的原始特征》一书中对这些观念表示了他的兴趣。这些年鉴学派奠基者的工作为他们的追随者们继承了下来。后来的费迪南·布罗代尔就在这方面做出过重大贡献。布罗代尔使用的也是“境地”这个词,并把这个概念和“长时段”的概念联系了起来。众所周知,他在他那个关于菲力浦二世地中海政策的论文提纲的序言中曾谈到,他是怎样转向关于菲利浦二世时代地中海世界的研究的。这篇论文的第一部分题为“境地研究(La Part du milieu)”,讨论的全是人与地中海境地的关系,其中很多论述涉及物质上的局限、气候或开发方式等问题。《15~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一书的很多章节,讨论的也是人与境地的互动以及气候、生物、食物、能源或技术等方面的问题。《法兰西的特性》一书也是如此。此外布罗代尔还大力主张发展“地理历史学”——这也是他自己创造的一个术语,为的是和传统的历史地理学相区分。历史地理学在他眼里大概具有太多的地理学的属性,和历史学的关系并不很大②。

50年代末,伊曼努埃尔·勒华拉杜里也投入了对气候史的研究③。他要写的是一部“无人的历史”,这与马克·布洛赫关于“历史可以定义为对人类过去的研究”的论断相悖,也背离了吕西安·费弗尔关于“人与境地不可分离”的观点。在《社会科学史》一书中,皮埃尔·肖努也用了很长的篇幅论述人和境地的关系。战后30年中社会史和经济史方面的重要论文,尤其是农村史方面的论文,其研究范围虽然经常是地区性的,但在研究人的问题之前,都从未忽略对“地”的研究。这里也许应该看到法国历史学家所受到的历史学和地理学的双重训练的影响:如果说这两门学科的靠拢能够造成其中一门凌驾于另一门之上的倾向的话,那么在法国历史学家的工作中得到强化的肯定是地理学方面的研究。

如果说历史学家在研究中为地理学让出了大量的地盘,那么地理学家也反过来为境地史研究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本文不可能一一列举地理学家在这方面的工作,但他们的贡献的确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性④。科学史家让一保罗·德雷阿日在他的生态学史研究中,在谈

————————

① 转引自吉耶—艾斯居雷(G.Guille—Escuret):《社会及其自然环境》(Les soci@t@s et leur natures),巴黎,A.Colin,1989年,第5页。

② 参见“地理历史学:社会、空间和时间”("G@ohistoire:la societ@,l’espace et le temps"),《历史学的抱负》(Les ambitions de l’histoire)第3章,Fallois出版社,1997年,第68—114页。

③ 勒华拉杜里(E.Le Roy Ladurie):《11世纪以来的气候史》(Histoire du climat depuis l’an mil), Flammarion出版社,coll.Champ,1983年(1967年第1版)。 .

④ 这里仅举两个重要的贡献为例:一是第昂(R.Dion)的工作,主要作品有《论法兰西地貌的形成》1934年);《法国葡萄种植和葡萄酒的历史:从起源直到19世纪》(Histoire de la vigne et du vin en France,des origines au XIXe si#cle,Paris,1959年);《鲁瓦河流域向斜谷的形成》(Histoire des lev@es du Val de Loire,Paris,1961年)。另一个是皮特(J.—R.Pitte)的工作,主要作品有《法兰西地貌史》1983年,2001年出修订增补版)。

论各学科之间的“领域冲突”问题和法国科学生态学的弱点时,就提到来自地理学方面的竞争可能是造成法国科学生态学发展迟缓的原因之一①。

1974年,年鉴杂志出版了一个题为“历史与环境”的专号②,这看起来像是一些主要发生在外界的有关环境问题的论争在史学界引起的一个回响。专号中的文章大都是外国学者写的,而且作者大都不是历史学家,而是一些地理学家、经济学家和人类学家。这些文章肯定没有让法国史学界扫兴,但也不能就此断言法国历史学从此就完全被环境问题裹挟而去了③。该专号还在“空间·经济·环境”的标题之下刊登了一些带有类似特征的书评,其中谈到的好几本书都被认为应该成为政治生态学的经典,如《包围》,《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增长的限制》或《宁要空想不要死亡))(L’Utopie ou la mort)等④。

————————

① 德雷阿日(J.—P.Del@age):《生态史:人与自然的科学》(Histoire de l’@cologie,une science de l’homme et de la nature),La D@couverte出版社,1991年,Points—Sciences出版社,1991年。

② Annales E.S.C.《经济、社会、文明年鉴》卷29,1973年3月。

③ 作者中有一个丹麦人、一个瑞士人和一个澳大利亚人。还有一个是地理学家,名叫萨什(I.Sachs),他的文章讨论的是生态发展学问题,只有一篇写西班牙地震的文章出自一位名叫樊尚(B.Vincent)的历史学家之手。

④ 作者分别是柯蒙纳(B.Commoner)、瓦尔德和杜博斯(B.ward和R.dubos)、福雷斯特(J.w. Forrester)以及杜蒙特(R.Dumont)。

与其说这一期“历史与环境”专号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倒不如说它只是一次没有前途的试验:该专号只出了一辑,再无后续。事实上,在当时法国历史学家的眼里,环境还没有被完全当作历史研究的对象。在《新史学辞典》(1978年)里,“环境”词条也只是在“历史地理学”这个词目之下被顺带地介绍了一下。在雅克·勒高夫和皮埃尔·诺拉列举的“新研究对象”里,好象也看不到环境的影子。固然,这份“新研究对象”清单上的第一条就是“气候”,但勒华拉杜里对气候史下的定义——“研究下雨或晴天的历史”——却无法为今天写环境社会史的人们所认同,因为这个定义把“人”整个地排除在研究视野之外了,而“环境”这个概念,着眼的恰恰是人与各种环境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

此外,尽管全世界都已意识到了无序发展造成的各种麻烦,但当时的经济史仍在按增长和危机(这个词在当时是增长的减缓或停滞的同义词)的思路考虑问题,并把工业革命看作人类生产方式和技术体制的一场具有重大社会和文化意义的变革,而从未考虑过——或只是肤浅地考虑过——工业革命对生态环境系统及人类健康造成的各种重大后果。比如,关于技术选择、化石资源消耗或污染的影响的研究,都还没有提上议事日程。当时很繁荣的历史人口学在研究城市超高死亡率原因的时候,更重视的是居住条件的因素而不是市民每天呼吸的受到细菌和化学污染的空气。当时的工人运动史在谈到工人斗争的社会成就时,关注的也只是劳动时间和社会保障方面的改善而不是各种“环境不公正”问题,其实工人正是环境污染的最大受害者。和当时的政界人物们一样,历史学家衡量繁荣的标准也是烟囱的高度和环境污染的程度。

因此,在二战之后的30至40年间,历史学家对环境的兴趣较之二战之前是有所不同的。而在看到了这种差异后,我们就能更好的理解,为什么20世纪末的外国环境史研究者们,会通过重读年鉴学派的著作而认定年鉴学派是环境史研究的先驱。法国历史学和地理学之间的互相渗透大概是导致这一印象的原因。确实,法国的历史学很关注“境地”的问题。但是,将关于“地”的研究和关于“人”的研究割裂开来,是不可能进行真正的“环境史”研究的,因为严格意义上的环境史,必须同时包括人和境地这两个方面。从这个意义上讲,吕西安·费弗尔可能做过一些有关环境史的先驱性的研究,然而这种研究后继乏人。在我看来,认为法国在80年代之前就有了真正的环境史的看法是很荒谬的,因为真正的环境史摈弃那种让人外在于自然界的观念模式,承认人和生物圈、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体①。从这个观点出发,环境史研究就既要考虑到自然境地的各种局限(长期以来,法国历史学家已经这样做了——至少是部分地),也要考虑到人的活动对环境带来扰乱甚至破坏(这一点则基本上被法国历史学家忽略了)。

当然我们也不能要求60年代或70年代的研究者们在当时就能预料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毕竟环境危机在70年代才刚刚开始凸显,而历史学家一般都只能关注他们所处的时代的问题。只有随着70年代环境主义意识的觉醒,以及在产生了各种生态学观念乃至政治生态学之后,那些涉及全球生态环境的历史学问题才有可能出现在学术前沿。现在看来,北欧诸国比东欧或南欧诸国显然具有更深刻更成熟的环境意识(原因尚待研究),而这种年代上的差距自然会在各国历史学家的工作中反映出来。

————————

① 瓦尔特(F.Walte)在他的“环境史研究的目的是什么?”“Une histoire de l’environnement,pourquoi faire?”,载《自然境地,社会空间》(Milieux naturel,espaces sociaux),这是一份提交给R.德洛尔的研究报告,(索邦出版社,巴黎,1997年)一文中对这个问题作了更详尽的讨论。

二 法国式的环境史研究

从80年代开始,法国的历史学开始发生变化,但这变化进行得很缓慢。在整体的欧洲历史已初现端倪的时候②,对于自己的邻国人极为关注的那些问题和争论,我们法国人好像多多少少有些超然物外。甭说和这时已经出了许多优秀的环境史著作的美国史学界③相比肩了,就是

————————

② 除了我在下面就要谈到的德洛尔和瓦尔特的《欧洲环境史》(Hostoire de l’environnement europ@en)之外,还可以举出这样一些体现了研究整体欧洲环境史的初步尝试的著作,如布林贝克姆(P. Brimbelcome)和普菲斯特(Ch.Pfister)编:《沉默的倒记时:欧洲环境史论集》(The Silent Countdown,Essays in European Environmental History),柏林,1990年;肖特(D.Schott):《欧洲的能源与城市:从前工业时代的“木柴?T乏”到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Energie und Stadt in Europa, von der vorindustrielle"Holznot"bis zur Olkrise der 1970er Jahre),斯图加特,施泰纳,1997年;伯恩哈特(Ch.Bernhardt)主编:《19—20世纪欧洲城市的环境问题》(Environmental Problems of European Cities in the 19th and 20th Century),闵斯特,瓦克斯曼,2001年;伯恩哈特和马萨—吉波(G.Massard—Guilbaud)主编:《现代恶魔:欧洲城市化与工业化社会的污染问题》(D@mon moderne. La pollution dans les soci@t@s urbaines et industrielles d’Europe),克莱蒙—费朗,PUBP,2002年;马萨—吉波、肖特和普拉特(H.Platt)主编:《城市与灾变:欧洲历史上对紧急事变的应对》(Cities and Catastrophes:Coping with Emergency in European History),彼特·朗,缅因河畔法兰克福,2002年。

③ 其中最令人兴奋的书有:塔尔(J.A.Tarr):《寻求最后的废水池:历史视野中的城市污染》(The Search for the Ultimate Sink.Urban Pollution in Historical Perspeetive),阿克伦,阿克伦大学出版社,1996年;梅洛西(M.V.Melosi):《卫生的城市:殖民时期以来美国城市的基础设施》(The Sanitary City:Urban Infrastructure in America from Colonial Times to the Present),巴尔的摩,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出版社,1999年;还有同一作者的《排废大王美国:城市、工业、能源和环境》(Effluent America.Cities,Industry,Energy and the Environment),匹茨堡,匹茨堡大学出版社,2001年;克劳农(w.Cronon):《自然的大都会:芝加哥和大西部》(Nature’s Metropolis.Chicago and the Great West),诺尔顿和诺尔顿出版社,纽约—伦敦,1991年。

和已经写出了三部环境通史的英国人①,或者和已经有了一长串环境史书目的德国人②比起来,法国人都只能自叹弗如——我们连一部自己国家的环境通史都没有。法国这时已经出现了环境地理学、环境哲学、环境心理学、环境法和环境经济学,但却还没有任何像样的环境历史学。也许有人会反驳说:法国不是也有了一部名为《环境的时代》③的大部头著作吗?但是仔细看看就知道,这只是一本讨论会论文集,而且也没有历史学家参与(除了个别的例外),这当然就很成问题。是不是法国历史学家真的对环境问题一点也不感兴趣呢?非也!实际上很多法国历史学家都对环境问题怀有浓厚兴趣,只是他们探讨这个问题的途径不仅多有不同,而且还常常很难解说清楚。

中世纪史专家罗伯特·德洛尔很早就在倡导环境史研究,这在法国史学界是比较罕见的。他曾相继对动物史④和植物史⑤发生过兴趣,而后与科林纳·贝克合编了一部名为《建设一种环境史学》的书,最近又和瑞士史学家弗朗索瓦·瓦尔特合作出版了一部《欧洲环境史》⑥。在后一部著作中,两位作者试图以基本上是一些非法国人写的环境史著作为依据(原因也就不必说了)做一个综合考察:首先探明环境问题研究兴趣的历史演变,其次考量各种自然因素在时间中发生的变化,而最终目的还是要对人类活动——如技术革命、工业革命、能源革命和城市化等等——对境地的影响作出检测。

在环境史研究方面比较活跃的团体中,有一个安德烈·科弗勒领导的森林史研究组。20年来他们作出了许多有国际影响的重大研究成果。他们的出版物不仅涉及对森林的认识、建筑材料或城市与自然界的关系等问题,还涉及有关森林的习俗问题。除了一些关于人与森林关系史的个人专著之外⑦,科弗勒还在90年代组织编写了两部有关18和19世纪环境史资料的研究指南⑧。

————————

① 如克莱普(B.W.Clapp):《工业革命以来英国环境史》(An Environmental History of Britain since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伦敦,朗曼出版社,1994年;西蒙斯(I.G.Simmons):《1l世纪以来英国环境史》(An Environmental History of the Great Britain from 1000 to the Present),爱丁堡大学出版社,2001;舍爱尔(j.Sheail):《20世纪英国环境史》(An Environmental History of Twentieth—Century Britain),巴辛斯脱克,帕尔格拉夫,2002年。除了这些通史著作之外,英国还出版了B.Luckin,T. Smout,R.Grove,P.Coates,S.Mosley……等许多人写的环境史专著。

② 限于篇幅,这里不能一一列举J.Radkau,F.J.Br$ggemeier,R.P.Sieferle等等许多人的大量作品。

③ 该书是在巴鲁埃—帕斯托尔(M.Barru@—Pastor)和贝特朗(G.Bertrand)的指导下,于2000年由 PU du Mirail出版社出版。

④ 《动物也有一部历史》(Les Animaux ont une histoire),巴黎,瑟耶出版社,1984年。

⑤ “纺织纤维和染料植物”(Fibres textiles et plantes tinctoriales),载《中世纪初期的植物环境》(L’ambiente vegetale nell’alto medieovo),斯波莱特,1990年。

⑥ 德洛尔和贝克(C.Beck)主编:《建设一种环境史学》(Pour une histoire de l’environement et des ph@nom#nes naturels),巴黎,CNRS出版社,1993年;德洛尔和瓦尔特:《欧洲环境史》(Histoire de l’environnement europ@en),巴黎,法兰西大学出版社,2001年。

⑦ 其中包括:《旧制度时代的人与树ML’Homme et l’arbre sous I’Ancien R@gime),巴黎,Economica出版社,1984;《人以林为本:17—20世纪人与森林关系史》(L’Homme aux Boix.Histoire des relations entre I’homme et la for&t,XVIIe—XXe si#cle),巴黎,法亚尔出版社,1987年。

⑧ 科弗勒(A.Covol)和罗什富尔(I.Rochefort)主编:《自然、环境和地貌:18世纪的遗产(研究资料指南)》(Nature,environnement et paysage,I’h@ritage du XVIIIe si#cle,Guide de recherches archivistiques et bibliographiques),巴黎,拉尔马丹出版社,1999年。

一些技术史学家,尤其是安德列·吉耶姆领导的技术史研究中心(隶属于国家艺术和职业中心),在环境史研究方面的表现也比较突出。吉耶姆关于法国北部水资源、技术和城市问题的先驱性著作堪称典范,许多有关技术史、城市化史、观念史和物质史的问题都在其中得到了长时段的综合性考察①。他领导的团队所研究的课题是丰富多样的,其中有:环境政策对城市土壤层的影响,有害工业的整治对巴黎地区的地貌产生的效果,公共行为、技术选择和环境局限三者之间的关系,而最受关注的还是交通或重金属污染、工业化和生态系统等等方面的问题②。

克莱蒙—费朗地区的布来斯—帕斯卡大学有两个历史研究中心——一个叫“空间与文化”史学中心(CHEC),一个叫古代文明研究中心(CRCA),它们在环境史研究方面也很活跃,出版了多种相关的著作③。这里的研究者们最近还举办了两项富有创意的活动:一是在2000年5月召开了首届关于当代城市环境研究的欧洲圆桌会议,主要讨论了污染问题,会议的成果已经出版④;二是在2001年举行了一个主题为“中世纪末以及近代南欧的公共卫生和污染净化”的讨论会,其成果也已结集出版⑤。2002年5月,他们又举办了一个关于历史分析中的空间维度问题的讨论会,其中很多内容也涉及到了环境问题。古代文明中心的考古学家们,像普罗旺斯的爱克斯大学或图尔大学的考古学家们一样,也为我们了解人的活动的空间占有问题,以及为有关土地测度或地貌形态等的问题的研究,做了许多重要的工作。

————————

① 吉耶姆:《水的时代:3世纪末至19世纪初法国北部的城市、水资源和技术》(Les Temps de l’eau.La cit@,l’eau et les techniques.Nord de la France,fin IIIe—d@but XIXe si#cles),色塞尔,尚瓦隆,1983年。

② 关于该研究中心学者们的著作,可举例若干如下:S.Barles,D.Breysse,A.Guillerm et C.Leyval主编:《城市土层》(Le Sol urbain),巴黎,Anthropos,1999年;A.Guillerme,G.Jigaudon et A.C. Lefort著:《1810年工业设施分类法对巴黎近郊地貌构造的影响(1810—1960)》("La loi de 1810 sur le classement des @tablisse—ments industriels:ses effets sur la constitution du paysage de la proche banlieue parisienne(1810—1960)"),阿尔比研讨班论文集,1999年。L.Lestel著:《1818—1996年法国的铅循环》("Les cycles de plomb en France 1818—1996"),PIREN报告,2000年;L.Lestel著:《19世纪城市环境中的工业污染》("Les pollutions industrielles g@n@r@es en milieu urbain au XIXe si#cle"),de Villepinte,2000年。

③ 主要可参看富尼埃(P.Fournier):《17—18世纪威内森伯爵领的清水浊水问题》[Eaux claires,eaux troubles dans le Comtat Venaissin(XVIIe—XVIIIe si#cles)],PU Perpignan,1999年;马萨—吉波的下面3篇论文:“面临工业危害的奥弗涅居民(1810—1914)”,载《当代研究》(Recherches contemporaines)1997年第4期;“抗议!——十九世纪法国的城市居民与环境污染问题”(" Einspruche!Stadtb&rger und Umweltschm&tzung im Frankreich des 19.jahrhunderts"),载前引伯恩哈特主编的《19~20世纪欧洲城市的环境问题》一书;“城市工业危害的整治(1800—1940)",载《二十世纪历史评论》(Vignti#me Si#ele,Revue d’histoire)第64期,1999年。

④ 伯恩哈特和马萨—吉波主编:《现代恶魔:欧洲城市化和工业化社会的污染问题》,克莱蒙—费朗, UBP出版社,2002年。

⑤ “中世纪末及近代南欧的污染整治和公共卫生”("Assanissement et salubrit@ publique en Europe m@ridionale"),载《世纪》杂志(Si#cles)2001年第14期。

至于其他著名的作品,我们还可以举出以让·马克—莫里梭和《历史与农业社会》杂志为中心的一群研究者的著作。这些研究者关注的是农村环境尤其是湿地和水资源的历史,研究的时段主要是近代和中世纪。《农村》杂志自1997年创刊以来也刊登过很多有关环境史的文章。值得二提的还有一些研究医药和健康问题的历史学家(大多都在里昂),以及格勒诺布尔大学的一些致力于自然灾害史研究的学者。

在这些引人注目的研究团体之外,其实还有许多法国历史学家在做和环境史有关的研究,限于篇幅,这里无法一一介绍了。但为数更多的可能还是这样一些学者,他们并不自以为是环境历史学家,然而却常常为环境史研究作出重要贡献——阿兰·科尔班就是其中的一位,与其说他是一个关注环境问题的历史学家,倒不如说他是一个关注感性和感觉问题的历史学家。

三 法国历史学中的环境研究需要整合

环境地理论文范文第5篇

一、人文地理学较低的学科与社会地位

尽管学科在持续地成长,人文地理学在中国的发展也有相似的境地,学科体系真正的建立是在建国后,但因众所周知的原因,在改革开放后才得以自由的发展。人文地理学不管是作为理学还是作为社会科学与其他学科在横向比较上,都不如其他学科。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历年报考地理专业人数较少,录取到地理专业的学生往往是调剂录取;(2)社会各个用人单位对地理专业学生限制。对于目前学生主要的就业渠道“考公务员”抑或企业往往都不需要地理专业的学生,地理专业的学生尤其是师范类专业的学生往往就业范围是中学教师,去城市规划部门、国土部门等相近专业工作的只占很小比例,其就业竞争的压力来自于与这些部门专业等更为贴近的学科;(3)在学科地位上,中国人文地理学是属于理学学科。但从研究领域、研究方法上面,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相去甚远,其研究成果在理学上得不到普遍认同,《地理学报》、《地理科学》等最高级别的期刊上刊载人文地理类的文章数量相对少;同时,在学科评奖上,获得“科技进步”奖项的也是自然地理的研究。而人文地理学的研究范式上还不为中国的社会科学接纳,研究成果也较少获得“哲学、社会科学”类的奖项,得不到应有的身份认同,在学科上处于尴尬的境地。

人文地理学的学科与社会地位不高的原因,与其学科特性有关系外,更主要是这门学科的学科目标在教育、研究与服务上的脱节。(1)在教育上,与中国的高考体制有很大关系。在中国的高考历史上,地理曾经不是高考学科,或主要的高考学科,近年来“3+1”的高考模式,地理才与除了语、数、外的其他学科获得同等的高考地位。即使参加高考,也是被作为文科生的高考科目进行,而大学地理专业却大多不招文科生。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形成了大学地理教育与中小学地理教育的脱离。(2)建国以来,地理学对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一门学科应有的贡献,但却在政府决策、用人上得不到深度认可。大学地理专业的开设大多数在师范大学,其目的是为中小学培养地理教师,因此造成了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的脱离。只有当三者都得到很好的发展,并能良性互动的情况下,一门学科才会有其应有的地位。

二、学科深受欧美国家的影响

中国改革开放后,大多数学生公派留学,尤其近年来以项目联合培养方式,去合作国的学校学习一年或半年。访问学者和学生的目的地不仅仅是美国,还有英国等欧洲国家,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英语国家,而非英语国家的留学人数较少。出国留学拿到博士学位回来的学者还不多,而以访学,只留学半年或一年的则较为常见。这样的结果是:以出国归来的学者掌握了西方的科学研究范式,并熟知学科研究前沿,带动了人文地理学学科发展的国际化过程,比如保继刚教授的美国留学,归国后著书《旅游地理学》,一直是人文地理学学科的标杆教材,其研究的实证范式,研究成果带动了旅游地理学的发展。在人才培养上,关于旅游会展、小企业、社区参与等方面的视觉和立意也是基于其长达三年的留学背景。但目前的情况是,大多数在校学生的出国访学,尚缺乏在本国研究的扎实基础,几乎是刚熟悉国外环境后就返回国内,也缺乏在国外进行研究的工作经验,大规模的留学现象与20世纪20至40年代相同,但难以培养成学贯中西、频繁涌现像竺可桢等地理的大师级人物,对引领地理学发展还非常有限。

三、中国人文地理学的跳跃发展

中国的人文地理学在改革开放后,对国外理论实施了很好的“拿来主义”,建立了完整的学科体系,也确立了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在欧美人文地理学六十年的发展现象,在中国的三十年的历史和现在都能发现,只不过集中程度不同。至90年代以来,学界热衷计量科学,数理分析得到广泛应用,从《地理学报》刊载论文的研究方法上就可以发现。结构主义、新文化地理学和女性主义等在近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也有,目前具有代表性的有周尚意的结构主义、李蕾蕾的新文化地理学及唐雪琼的女性主义等为视角申报的课题都获得了立项。

中国跃进式的人文地理学的繁荣,学科分支多,几乎每一分支都有追随者,有大量的人文地理学论文和成果。但不容乐观的是,堪称翘楚的研究成果还未得到国际认同;习惯于运用“舶来”的理论,而少自身的学科贡献;西方研究形成的学科话语权对中国地理学的桎梏。究其实质和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1)人文地理事象明显的丰富的区域特征,有很多的题材,学者们就某一现象的调查、描述研究都可以进行;(2)正如保继刚、朱教授(2007)分析的一样:由于更多注重的是实用性,如注重规划、战略等,而缺乏理论方面的系统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学科的发展根基。对实用层面的过分强调可能使学界忽视了一些重大理论问题,也会严重弱化地理学的特色,失去地理学的学科优势。此外,人文地理学作为社会科学科特性明显的专业,如果总是按照旧思维用自然科学的标准去要求它,过分强调数据和模型的应用,而忽视或排斥质性研究等思辨性的研究方法,可能会使学科本身的发展受到一定的束缚;(3)社会环境与教师评价机制。改革开放后,收入与生活水平、财富分配出现新的情况,高校教师工资普遍较低。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如旅游、区域发展、城市规划等方面,给高校教师带来了大量的机会,很多教师在利益推动的情况下,尽力争取项目,大量的横向课题一方面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但也耗尽了老师们的精力,削弱了老师们对科学研究的热情。更致命的是,在这种氛围下培养的学生会以评职称、做项目、挣钱为人生目标,大量有才气的学生的梦想夭折在走向人文地理学的学科殿堂的路上。同时,随着高校扩招,学生迅速增多的情况下,各高校地理院系教师队伍也在不断壮大。对评职称、和科研项目竞争也非常激烈,在学术刊物自身壮大、利益争夺的情况下,人文地理学的论文数量快速增加。但研究方法成为变“实证为虚证”、普遍缺乏第一手数据、成果贡献上有限,真知灼见者很少。这种由于评价机制引起的学科快速但不健康的发展,导致了学科的表面繁荣;(4)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来源于欧美地理学,在研究范式、研究方法、成果表述上在吸纳的同时,也主观的靠近,国内对论文的评价以SSCI为最高标准。一方面向西方人文地理学研究“看齐”,但不可否认的是:也在迎合杂志的偏好。这种结果是中国自身研究得不到正确定位。学科的发展在普遍借鉴国外的成果,并以其为评价标准下,会导致地理学自身“话语权”丧失,影响学科的健康发展。如何利用西方的表达范式,研究中国的人文地理问题,需要学者们不懈的探索。

四、雾中前行的中国人文地理学

30年来的人文地理学繁荣发展,是在吸取西方人文地理学学科发展基础上的,包括研究方法、研究范式及学科体系。但目前,全球地理学的发展也在面临着自身的学科问题,包括地理学的学科理论、研究方法、研究领域上都逐步与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等重叠,学科的边界逐步消解,学科特色逐步消失。如何走过这“喧嚣的六十年”,走入一个全新的道路是地理学面临的问题,中国人文地理学一直尾随的车灯在逐步暗淡,失去了国外地理学的领航,犹如雾中前行的车辆。但欧美人文地理学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有很多为人所不见的学科积累,而中国的人文地理学,正如学者所说,这种“舶来理论”尚未能根植于中国本土(刘云刚,2008)。所以,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面临更严重的问题。

目前,在这一混沌的格局中,也有一些学者在理性的关注地理学发展,包括人文地理学的学科发展问题,刘云刚教授提出的“中国地理的二元论”,从研究领域、人员结构等方面分析“外来的理论地理学”与“内生的区域地理学”等二元现象,制约了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也有学者提出人文地理学提出的“play with words”还是“play with number”的思考;也有学者指出通过新加坡著名地理学者Li-Likong 近来的研究,可以看出中西地理学融合背景下的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成功案例。

从目前人文地理学学科发展面临的问题看,应结合地理学的教育、研究与服务的学科目标,来发展人文地理学学科。服务需要另二者的理论支持与知识基础,并为“发现”与知识传播提供渠道,它需要“求善”的人文情怀;教育是走向人类文明的途径,并为另二者输送人才与知识储备;而研究是地理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发现,追求真理是通向文明的进程,并通过教育和服务来实现,其目标的实现需要地理学者“求真”的科学素养。因此,只有广大人文地理学者真正走入对现实社会的研究中,变目前的“虚证”为真正的“实证”,吸纳国外的理论与范式,完善研究方法或发明新方法,才能提炼学科理论,并形成中国自己的学科特色,也才能形成与国际对话的中国人文地理学。

参考文献:

[1] Ron Johnston.Sixty Years of Change in Human Geography

[2] 刘云刚,许学强.中国地理学的二元论.地理科学.2008,Vol.28No.5:587-593

环境地理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 资环专业 实践教学 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商洛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计划项目(项目编号:10jyjx01012)和商洛学院科研项目(项目编号:09SKY028)资助。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以下简称资环专业)是1998年教育部根据学科发展的新形势和社会的需要而设立的较新的本科专业[1]。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158所高校开设了该专业[2,3]。其目标是培养具有地理学、环境生态学和城市规划学的基本知识,掌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城乡建设、区域经济与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与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由培养目标就可以看出该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因此,对该专业的实践教学培养模式、规格、环节的探索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以商洛学院资环专业为例,在专业定位的基础上,探索该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研究现状

商洛学院于2009年被国家正式批准招收第一届资环专业本科生,至今已有3年的办学历史,2013年将有第一届毕业生。该专业已经确定了城市规划与设计的专业方向,设置了相对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学科体系,不断探索实践教学改革,力争使毕业生有一个良好的出路。

该专业现有在校生人数为200多人,专职教师9人,兼职教师3人。并建有资环综合实验室、自然地理综合实验室、测量与绘图学实验室、地质地貌学实验室、地图实验室等5个专业实验室,可完成大部分课程的实验与实习教学;建有商洛市城乡建设规划局《城市规划原理》和商州区牧护关镇《自然地理学》见习基地,基本能满足学生部分课程的专业见习和实训。

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1.明确实践教学专业思路

资环专业是商洛学院新建的厚基础、宽口径的理科专业,其专业的知识面相对较宽。对于“立足地方,面向全国”的商洛学院的大学生而言,该专业也有专业知识理论性强、方向不明确的问题,致使建设初期一些学生处于方向迷茫、专业知识实践能力不足的境地。为此,2009~2011年,我们多次组织相关教师赴吉隆坡建设大学、浙江万里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长安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理工大学、济南大学等高校进行专题调研和考察,学习资环专业和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与办学经验,开阔了眼界和办学思路。经过调研和全系教师充分论证,认为我院资环专业的专业方向应该定位为城乡规划与设计,并且对2009版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微调,加大了主干专业课程的设置,并且结合我院实际制定了《实验教学大纲》和《实践、实习教学大纲》,把专业逐步建设成为以实践教学为特色的专业。

2.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

依据资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学生对实践技能的要求,对实践教学的组成部分进行了设置,构建了由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社会实践和综合实践等构成的,与理论教学相协调、有明确的教学要求的实践教学体系(表1)。

由表1可以看出,实践教学体系的四个组成部分是由简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既有基础理论课程的验证性实验,又有毕业设计和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综合性实践;既有对主干专业课程的技能训练,又有相关的创新性实践;既有校内实践,又有校外见习基地的实训;并且通过社团活动、社会调查和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的专项调查等,让学生提前参与到生产实践和科研活动中来,做到实践教学与科研活动相互促进[4]。

(1)基础实践教学体系

基础实践教学主要有自然地理学实验、地质地貌学实验、遥感实验、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和测量与地图学实验与实习,这些实践课程主要是以地理科学和“3S”技术为支撑手段,通过该阶段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地理科学素养和掌握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资源、环境、城乡规划等实际问题的一般方法。

(2)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专业实践教学主要有城市规划原理实习、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实验与实习、土地调查评价实验与实习、CAD制图实验、小城镇规划实验与实习等近14门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我们与商洛市城乡建设规划局签订了合作协议,把该单位确定为资环专业的见习基地,每年带领学生进行现场观摩,并聘请该单位建筑设计院的高级工程师给学生授课。此外,我们还组织学生到商州区黑龙口镇、丹凤县等地调研小城镇土地整治规划。通过这些实习活动的开展,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丰富了他们的规划知识,使他们对专业知识的应用领域有了更好的理解,对社会的某些领域有了更深的认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社会实践教学体系

社会实践教学主要包括社团活动实践、社会调查和专业调查等。我们通过成立地理学社,每年给学生普及测量知识,激发他们主动使用测量仪器开展校园测量的热情。还通过让学生参加环保协会,组织开展环保、规划知识竞赛,以及通过图片展览、上街宣传等活动,培养学生通过参与社团活动等形式主动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同时我们还适当让学生参与一些社会调查与专业调查活动。例如,与商洛市城乡建设规划局合作,组织近50名学生分批到柞水县、洛南县、镇安县和商南县等地开展“规划把脉商洛”调研活动。通过社会实践可以使资环专业的学生运用地理、规划等知识更多地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并学会社会调查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增强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4)综合实践教学体系

环境地理论文范文第7篇

我国未来的产论文联盟业优化与升级、农业发展、高技术产业发展、国际贸易、城市化、人口健康、资源综合利用、社会可持续发展、能源结构优化、环境改善和国家安全等都需要地理科学做出积极贡献。地理科学专业旨在培养适应国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备地理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掌握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信息科学与技术等基本理论与技能,了解本学科前沿并受到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能在有关部门从事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或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人才。西华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自1986年创建以来,长期、高度重视人才培养质量与专业内涵建设,已于2000年被评为四川省惟一的地理科学专业省级本科人才培养基地,2008年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2010年被评为部级特色专业。

一、专业办学条件

该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8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4人、高级实验师1人、讲师5人;博士后3人,博士和在读博士共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2%。专任教师主要来自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和中科院的北京地理所、成都山地所、新疆地理所等,具有良好的人脉资源与学缘结构。专任教师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教授与副教授每年至少为本科生讲授一门专业基础课或主干课。近年来,专任教师先后主持或承担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四川省科技厅、教育厅和国土资源厅以及地方政府委托的科研项目23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8部,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358篇,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奖励5项,科研考核连续5年获全校理科第一名。同时,专任教师还主持或承担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9项,教学成果获省部级奖励8项。建设有四川省级重点课程1门(人文地理学),省级精品课程4门(环境保护、人文地理学、旅游学、水文学),校级精品课程3门(自然地理学、地球概论、区域分析与规划),精品课程数量位居全校前列。

该专业课程教学与科学研究所需的图书资料和仪器设备等较为充足。学校图书馆藏书230余万册,有地理类藏书近10万册,有中国期刊网、重庆维普、超星数字图书馆以及ebscohost、eco psp、ccc、isi proceeding等多种中外文电子期刊数据库。学院资料室的面积约200m2,有100余种国内外专业学术期刊和近万册藏书,每年新增图书、杂志1 000余册。专业实验室面积约5 400m2,有基础实验室28个、开放实验室23个,仪器设备总价值600余万元,万元以上大型仪器28台;有arcgis、erdas、mapgis、geostar和cass等国内外专业软件实验平台。其中,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为中央与地方共建基础实验室,丘陵地区国土资源统筹利用工程实验室为四川省教育厅高校重点实验室,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实验教学中心为四川省地理科学专业惟一的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该专业的专业实习和教育实习基地不断完善。1996年,经四川省国土局同意、省教育厅批准,由四川省国土勘测规划研究院和川东北地区58个市、县国土资源局联合成立“四川师范学院国土管理学院董事会”。董事会不仅为专业建设提供资金与智力支持,同时为学生的实习和见习等提供条件,这也是四川省地理科学专业校地合作办学的成功案例。此外,还有南充市污水处理厂、青居曲流国家地质公园、凌云山国家森林公园和嘉陵江中游阶地等近郊实习基地;乐山—峨眉山地区的部门地理野外实习基地,成都—西安—延安地区的区域地理野外实习基地;以南充市5所中学为核心,辐射四川盆地的广安、绵阳、广元、巴中、达州、德阳、乐山、眉山、内江、南充、遂宁和雅安等12个地市的70余所中学地理教育实习基地。

二、主要优势特色

教师教育是师范院校固有的优势和特色。作为四川省属重点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是四川省教育师资培养的重要基地,历来把师范专业特色建设作为提升办学实力的根基。地理科学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自然、人文各要素相互作用及其时空变化规律的科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具有区域性、综合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等特征。学科特征要求地理科学专业教育必须重视“厚基础”、“强实践”。

1.负重自强、铸魂励教,矢志不渝为基础教育服务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地理教师,必须具备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扎实的教育教学功底,必须能够结合实际、灵活自如地将专业知识应用到教学一线。课程与课堂教学是专业知识传授和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西华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最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于2008年修订、实施。为了增强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新方案将各部门自然地理学单独设课,并开设天文学概论、旅游地理学、文化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灾害地理学、数字地球导论、综合自然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环境地理学、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学、土地资源调查、土地利用规划、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土地法学、房地产估价、可持续发展导论等与中学地理教育和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紧密联系的选修课程。为了夯实学生的教育教学功底,新方案除开设教育学、心理学、普通话、书法和地理学科教学论外,还增设乡土地理教学与研究、地理素描与三板艺术、地理活动与地理教学、中学地理微格教学、中学地理新课程改革、地理教学技能训练等地理教师教育课程,还组织

转贴于论文联盟

编写《地理科学专业学生必读》供学生查阅拓展阅读书目、地理学人风采、专业期刊网站、报考研究生及地理教师职业发展等相关信息。

为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论文联盟的学习风气,除了落实新生入学教育、教学督导制、学生信息员制、期中教学检查和严格考试纪律等常规管理外,还组织大一、大二学生固定时间、固定教室上自习。大一学生参加手工绘图技能比赛,大二学生参加自然地理野外调研报告比赛,大三学生参加课堂教学技能比赛,所有学生选择性参加数字测图技能比赛、gis软件操作与二次开发技能比赛、遥感专题应用技能比赛、城市规划软件操作技能比赛、autocad软件操作技能比赛、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设计比赛等,通过各种比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核心竞争力。为了促进学生将专业知识应用到教学一线,除了选派中青年教师到中学挂职锻炼、评聘基础教育兼职教师外,还定期邀请基础教育一线名师如四川省教科所张白峡教研员、南充高中何从春高级教师、南部中学赵海特级教师、德阳二中饶萍教师(第五届全国优秀中学地理教育工作者)等给学生讲授示范课,还定期将学生带到南充市5所中学去参加教研活动、听公开课、评阅试卷等,还选派优秀本科生去顶岗实习或参加中学地理教师置换培训项目等,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真刀真枪地磨炼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

2.校地合作、科研强化,千方百计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地理学人,必须具备丰硕的实践经验、敏锐的学术思维和强烈的创新欲望。实验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拓展知识面、提升综合素质和激发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地理科学专业教育必须高度重视的关键环节。西华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已建立起由基础到综合、由验证到设计、由设计到创新,“基础验证实验—综合设计实验—创新探究实验”逐步推进,“实验—实训—实习”互为补充,“课内—课外、校内—校外、教学—科研”互相结合,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融为一体、课程教学与科学研究融为一体、专业教育与择业教育融为一体的新型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必修课非独立设课实验实践均有严谨的教学大纲及配套讲义,非独立设课实验实践占总学时9.9%;一些技术性或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如计算机地图制图、测量与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等,特别重视综合性、设计性和探究性实验,占其实验实践学时85.0%;近郊乡土地理实习、乐山—峨眉山部门地理实习、成都—西安—延安区域地理实习、地理教研论文写作等,独立设课实验实践占总学时20.3%。

作为地处非中心城市的地方性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建校65年来历经两次分合、七易校名,学校建设发展深受无区位优势、队伍不稳和投入有限等问题的困扰与制约,但西华师大人一直秉承团结一致、毫不气馁、孜孜以求、积极作为的优良传统。地理科学专业教师承蒙社会厚爱及董事会成员单位支持,已在嘉陵江中游、川东北地区、川中丘陵区、四川盆周山区的土地利用与保护、城市与区域经济、自然灾害与风险管理、数字地貌与环境信息等领域主持或承担200余项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科研项目。教师以身作则,将专业知识应用到生产实践,激发学生更加热爱所学专业。利用教师项目较多优势,鼓励学生参与地图数字化与专题制图、空间数据库建设与维护、遥感图像解译、地理信息系统开发、区域综合调查、大比例尺数字化测图等工作,通过科研工作磨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激活学生的学术思维、点燃学生的创新热情、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等。学生结合科研工作申请大学生创新科研项目、发表科研论文和撰写毕业论文等成效显著,广泛涉猎土地利用评价、旅游资源开发、地质遗迹保护、生态环境评价、区位优势分析、教育教学改革等领域。

三、未来建设思考

环境地理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文学地理;民族记忆书写;壮族女性作家

一、作家创作的文学地理学语境

文学地理学作为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借鉴地理学的人地关系理论,研究各种文学要素的地理分布、组合与变迁,描述各种文学现象的地域特点及其差异,揭示文学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这种研究,不仅为传统的文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和方法,解决了传统的文学研究所不能解决的诸多问题,丰富和深化了人们对文学家、文学作品、文学理论和各种文学现象认识和理解,展示了文学研究的诱人前景。”1 因此,文学地理学语境是基于作家及其作品与地理空间之间的联系构建起来的。在我们进行区域文学作品阅读和分析的时候,应该熟悉与了解作家生活的自然山水环境与成长的文化成因,从特定的自然地理空间与具体的作家作品之间寻找联系,并考虑这样的自然地理空间对作家的作品与他们的创作心理和艺术元素的构成产生了什么样的意义。

广西位于中国西南边疆,这里拥有得天独厚地山水自然风光,孕育了秀丽、神奇、质朴的“南疆文化”。在这块美丽的土地上,壮族作为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群体,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尤其是广西人创造的“山歌文化”,更是广西乃至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本文研究的创作主体是以岑献青、黄琼柳等为代表的壮族女性作家,20世纪80年代以来,她们的创作,为广西文坛注入了新鲜血液,她们的创作承续着对民族、文化、历史和现实的叙事,在对于本民族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审视中,通过写作使自己的民族记忆成为一个个可触可感的实体,一个个有血有肉的生命。

二、作家的籍贯地理和“民族记忆书写”

出生于崇左龙州,现定居于北京的岑献青,在桂西南左江流域生活了20多年。作为一名壮族女作家,虽身在异乡多年,作品中多是关于遥远南国山地民族的故事,她的作品在展示壮乡生活的同时,延伸到她的民族历史生活领地,表现出对女性的生存和命运独到的关注。岑献青的小说集《裂纹》记录了一群生活在广西南部左江边红土地上的女性,允丰寨中的风云变幻,突显出她们悲剧的生活和命运。作家以女性独有的细腻笔触捕捉到了壮族文化传统中落后的因素,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文学的反思和表现。在她的《裂纹》、《蝗祭》、《天孕》等作品中,岑献青以女性作家特有的对女性生活的敏感性,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描绘了壮族女性的生活场景与情感世界的悲欢离合。《裂纹》中的“野合”,让不幸的平平最终踏上了“二主一仆”的不归路,屈辱度日;《蝗祭》中的吟香的奶奶和爷爷无法自我控制的命运,如同牵在人手中的一只“玩偶”,他们都是封建买办婚姻的牺牲品;《天孕》里,两个男人为香云的母亲编织了一个充满心酸的梦,最后消失遁迹在山水之中。这些作品无不反映了在落后的婚习制度、浓郁的民族生活氛围中,传统旧观念旧势力对妇女有形或无形的压迫与伤害。在她的小说中,字里行间反映出她对壮族女性世界及其命运的深层思考,同时隐含着她对民族文化存在痼疾的忧虑与反省,对民族发展问题的艺术思考。

同时,岑献青的地域风情散文以描写左江流域的山石草木、世俗民情等文化习传为特色,桂西南边境地区的友谊关、 花山等大景观,还有家乡房前屋后的花石草木等小景物,运用“歌圩” “年粽”、 “凿齿”、 “银耳环”、 “白头翁” 和 “艾草” 等小题材,以小见大、平中见奇,从壮民族千百年来沉淀下来的具有强有力的风俗民情中,透露出的不仅仅是作者的乡土情怀,更多的是对本民族民俗文化的认同心理,当然也有对民族文化传承断裂的哀叹之情。

出生在广西柳州的黄琼柳是壮族女诗人代表人物之一。黄琼柳通过借鉴欧美现代诗歌艺术手法,抒写本民族的生活,充分展现她注重在民族文化的积淀中吸取养分。她以身为女性独特的感受力,体验着南方边地民族的精神本质和生命本真。在她的诗文中,透露出强烈的南方地域文化气息。

三、文学地理学图景下作家创作的维度

文学作品创作包含多个方面的维度,从文学地理学的角度而言,首先文学作品作为人主动参与实施的主体性精神活动,人文精神是作家赋予文学作品生命力的集中体现,是文学作品精神价值的核心,也应是作家创作首要关注的维度。其次文学创作行为的产生基于作者心理层面对文学产生的愿望,是文学作品创作的动力,影响作家创作的行为和作品创作的状态,因此可以作为作家创作的第二个维度。第三个维度是文学作品创作的方法。方法是工具,文学创作方法是作家完成文学作品的工具,方法也是规则,是作家创作过程不仅要遵循而且要在文学作品体现。就当代广西壮族女性作家而言,其创作维度与文学地理写图景密切相关,作家所处的生活环境及人文地理特点对其创作维度产生影响。

例如“歌圩”文化是壮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壮乡人民通过歌圩的形式参与社会生活的特点。以这一文化地域特点为背景,以岑献青、黄琼柳等为代表的一批广西壮族女性作家的作品体现了对社交自由的渴望,在作品中着重颂扬尊重自由、男女独立平等的人文精神;广西壮族女性作家以女性细腻的视角书写现实生活中的细节,通过作品中的人物刻画、环境描述、矛盾冲突展示作者要表达的写作愿望。岑献青早年成长于桂西南左江流域,深受当地传统文化熏陶,切身体会当地生活现状,因此当在异乡生活并进行文学创作时,会以改变当地精神与物质生活中相对落后状态的目的开展文学创作。黄琼柳关注人作为个体所具有的特点,深入人的内心展开与生命相关的描写,洞察人生活、成长的感性与理性世界,因此追求人的解放,倡导个性发展成为其创作的动力。广西壮族女性作家的作品涵盖小说、散文、诗歌等类别,注重结合民族文化特点及地理区域特点开展文学创作是其共有的创作思路,而传统文学写作手法与现代文学写作手法的综合运用是其普遍的文学创作的方法。

当代广西壮族女性作家的创作一方面受地理环境及地域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女性视角的影响。与作家籍贯地理相关的因素对民族记忆书写的影响最为突出,集中体现在对人文精神、文学作品创作的动力、文学作品创作的方法三个方面。

参考文献:

[1] 张淑云.当代广西女作家跨界写作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5).

[2] 方图欢.论文学创作的几个维度[J].美与时代(下),2016(05).

[3] 梅新林.文学地理学的学科建构[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4).

[4] 杜华平.文学地理空间的维度[J].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2014(01).

[5] 曾大兴.文学地理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3月.

[6] 欧阳可惺,王敏,邹赞.民族叙述:文化认同、记忆与建构 [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3年10月.

环境地理论文范文第9篇

摘要:近年来,边民跨境婚姻引起了众多学者和社会的关注。文章从不同研究角度对现有跨境婚姻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综述,并对跨境婚姻的后续研究领域进行展望,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跨境婚姻;边民;文献综述

跨境婚姻作为专题研究是伴随着中国边境地区的全面开放而出现的。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的陆路边疆地区成为改革开放的前沿,跨境民族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跨境婚姻也逐步引起研究者的研究兴趣。笔者认为,梳理目前有关边民跨境婚姻问题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推动这一课题研究的深入。

一、边民跨境婚姻问题研究现状

近年来,跨境婚姻作为跨境民族地区社会问题研究的专项内容,吸引了包括民族学、人类学、法学在内的多学科研究者的关注。笔者通过查阅文献以及在中国知网(CNKI)和百度、谷歌等各大网站进行搜索,发现跨境婚姻课题的研究者主要来自国内学术界,国外学者对此课题的研究极少,其主要成果如下:

(一)从人类学、民族学角度,对边境地区跨境婚姻的历史、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初步探讨。

人类学角度。传统人类学在研究跨境婚姻时更加关注两国边界线附近的民族婚嫁仪式及其象征意义,如潘艳勤《布岱人的“桥”仪式与“不落夫家”》中对布岱人“桥”仪式的研究,将民间对跨境婚姻的最初认识揭示出来;日本学者田诚之深入到越南边境岱侬社区做田野调查,对中国村屯和越南边境社区之间所存在的姻亲渊源进行研究,其成果发表在论文《越南侬族和中国壮族之间的民族关系和交流》中;我国学者周建新在中越边境地区展开了田野调查,通过与当地人访谈以及实地生活观察,收集了大量人类学的资料,初步划分出中越跨境民族的基本类型,对跨境民族形成的根源、居住情况、语言文字使用情况、国家政治认同情况等做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和平跨居”模式,以此为理论背景,对中越跨境通婚问题加以阐述。

民族学角度。从民族学角度对对跨境婚姻的研究,如周建新的《中越中老跨国民族及其族群关系研究》有一章专门研究中越中老边境跨跨境婚姻现象,描述了中越中老边境地区跨境婚姻的历史和现状,分析了跨境婚姻大量存在的内外部原因,阐述了目前边境跨境婚姻的政策法规,他还指出跨境婚姻的实质是跨境民族婚姻,并分析了跨境婚姻引发的一系列负面影响以及解决跨境婚姻问题的建议和对策;范宏贵的《同根生的民族:壮泰各族渊源与文化》则从民族渊源出发,在边境区域深入调查,对中越边境跨境婚姻的现状、形成原因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做了分析,不过较少涉及其存在的问题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等方面的探讨;柏桦、王华、熊光荣以及张鹤光等学者详尽描述了中越两国各自的边疆政策,中越跨境民族在我国云南文山州边境地区的分布情况和民族关系等,并建议对异国通婚所需的手续予以简化;罗文青在《和平与交往:广西边境地区跨国婚姻问题初探》一文中对广西边境大新、龙州、凭祥、宁明、东兴5县民族分布状况做了描述,初步探讨了产生中越跨境婚姻的具体原因、通婚形式、所带来的社会影响、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等。

(二)从社会学角度,对跨境婚姻中妇女的社会认同问题及其子女的社会化问题进行了研究。

跨境婚姻中妇女的社会认同。周建新在《中越边境跨国婚姻中女性及子女的身份困境》一文中对越南入境妇女及子女在跨境婚姻中的认同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越南妇女及子女受当地社会文化环境以及我国法律制度的排斥,在自我身份认同和国家归属等问题上存在不同程度的认同焦虑现象,进而造成他们的身份模糊,逐渐生成了模糊意识,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广西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李娟,在其硕士学位论文《女性视角的跨国民族婚姻研究》中,以中越边境地区广西大新县德天村为个案,系统分析了跨境婚姻中妇女的社会认同问题,认为跨境婚姻中的妇女由于没有进行正常的婚姻登记,难以取得中国国籍和当地户籍,从而产生国家认同、群体认同、自我身份认同三重危机。这些危机将导致其家庭功能无法正常发挥,从而给社会带来一些隐患。她认为,为使跨境婚姻女性所面临的户籍和国籍的问题得到解决,必须引入新的思维,并采取积极措施使他们的生存条件得到改善。

跨境婚姻中子女的社会化。广西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龙耀对跨境婚姻子女社会化问题的研究比较系统和深入,在他的硕士学位论文《一群特殊孩子的成长问题研究》中,以广西大新县隘江村跨境民族婚姻子女成长个案为例,分析了跨境婚姻子女社会化过程中存在着国家认同感的缺失、政治认同的冷漠、行为规范认同的冲突、语言优势和技能优势的忽略等特殊问题。他认为,跨境婚姻子女在社会化过程遇到的这些特殊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给他们创造更好的社会化条件。

(三)从法学的角度,分析了跨境婚姻面临的法律困境并就如何完善跨境婚姻法律法规进行了思考。

中越边境地区的跨境婚姻涉及婚姻法、国籍法、出入境管理法等法律法规,中国学者从法学的角度对此的研究主要有:金治泉在《中越边境跨境婚姻的现状和法律思考》一文中提出边境跨境婚姻管理的立法建议;王晖、黄家信在那坡县百省乡就中越跨境婚姻问题进行了田野调查,在论文《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徘徊的族群》中他们指出,中越跨境婚姻中无国籍越南女性是现代国家管理体制下的违法者,并对这些无国籍女人形成的原因以及她们居住、生活和生育的法律困境进行了分析;学者李碧华对2007年越南的越南人侨居国外的免签证入境的相关规定做了分析,提出逐步解决中越跨境事实非法婚姻合法化及越南入境女性的身份合法化问题;李娟的《中越边境跨国婚姻的法律思考》、龙耀、罗柳宁的《中越边境跨国婚姻问题研究》以《中国与毗邻国边民婚姻登记管理试行办法》、《广西壮族自治区中越边境地区人员入境出境暂行规定》、《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审批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分析了中越边境跨境婚姻中越南妇女办理婚姻登记和获得中国国籍的经济困境和法律困境,提出用新的思维来解决这些越南妇女的国籍问题,并采取其他相应措施改善她们的生存条件。

(四)从国际关系学的角度,论述了跨境非法婚姻移民可能引发的非传统安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暨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党晶在其毕业论文《中越边境跨境非法婚姻移民问题研究》中认为,跨境婚姻过程中出现的移民属于国际移民范畴,其中涉及中越关系、越南和中国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等各种因素,她运用国际移民、国际法学以及国际关系学等相关理论和方法,将研究视角放到全球化、区域合作和中越关系这一大背景下,借鉴社会学、人类学的方法收集资料,对中越跨境婚姻移民产生的国际国内背景以及这种婚姻移民的特点进行分析,从非传统安全的角度探讨了中越跨境通婚中的非法移民问题以及对中国边疆安全和中越关系的影响等。她认为,中越两国要共同合作,运用国际法的约束力来解决非法婚姻移民的非传统问题,通过谈判、协商与协调,使非法婚姻移民问题从单边国内法律控制向国际合作法律控制转变。

此外,云南民族大学民俗学博士、教授李列,曾经多次到云南边境地区作过民俗和婚姻方面的调查。对于如今边境存在的大量“跨境黑婚”现象,他认为,一方面是因为边民们自身的法制意识不强,但根本在于政策落后和政府主动性不够,难以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李列教授认为,要解决边境地区存在的“跨境黑婚”问题,首先国家的相关法律要给予支持,其次当地政府应该更主动一些,将现实中出现的新问题及时反馈到制定法律法规的部门,并在政策范围内主动为边民补办手续。

2010年的云南省两会上,九三学社云南省委提交了一份关于加强云南边民涉外婚姻管理的建议,希望政府相关部门对边民涉外婚姻加强关注。提案建议,应开展更深入的和全方位的调研,对云南省边民通婚现状及影响做出科学评价,作为制定政策的科学依据。具体措施有:在边民聚居区就近设置涉外婚姻登记机构;开展一次集体性清查活动,掌握我省涉外婚姻家庭具体情况;多部门齐抓共管;在涉外婚姻家庭相对集中的地区开会、开展相关法规宣传;制定涉外婚姻家庭特别措施,引导更多家庭遵纪守法。

二、结论与展望

纵观学术界对跨境婚姻的相关研究成果,其课题的发展动态和研究趋势主要呈现两个特点:

第一,研究内容上更加注重跨境婚姻问题的解决。在一批针对跨境婚姻问题的专题研究中,研究者更加侧重对中越边境跨境婚姻家庭中嫁入中国一侧的越南妇女现实处境的关注,尤其是“无国籍女人”在边缘化社会中由于身份的缺失而被再次边缘化的问题。如王晖、黄家信的《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徘徊的族群》,李娟、罗柳宁、龙耀的《人类学视野中的“无国籍女人”》等,研究者不再满足对历史的回顾和田野个案的描述,他们开始对跨境婚姻现状、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等方面进行研究,寻找其问题解决的对策。

第二,研究态度上更加突出人文关怀的思考。研究者们开始反思法律的局限性和滞后性,对法律制度中所存在的刚性特征予以扬弃,采用更具弹性的解决措施,将更多的关怀和同情赋予跨境婚姻中的弱势群体,如李碧华的《越南2004―2010年预防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计划》,罗文青的《和平与发展:广西边境地区跨国婚姻问题初探》,罗柳宁、龙耀的《中越边境跨国婚姻的流变及其思考》等,更加突出了对跨境婚姻中入境妇女的人文关怀。此外,跨境婚姻子女们所面临的社会化问题也被学者们所关注,比如龙耀、罗柳宁的《中越边境跨国婚姻子女的政治社会化》等文为后续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

综观学术界对边民跨境婚姻问题的研究成果,从各学科角度对边民跨境婚姻相关问题进行了不同程度、不同领域的探讨,为后来研究者对此问题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有益的帮助。当然,也存在一些不足,为促进此课题研究的深入,笔者有以下几方面的展望:

一是拓展研究视角。对于跨境婚姻问题的研究,前人主要从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法学的角度展开研究,笔者认为后续研究者应该进一步开阔此问题的研究视角。比如,可以运用人口学、心理学、犯罪学、妇女学、管理学、国际关系学等研究方法,拓展此课题的研究角度。

二是深化研究领域。在现有的跨境婚姻研究文献中,大多是以跨境婚姻本身为研究对象,很少将研究领域延伸到与跨境婚姻相关的其他领域。比如,由边民跨境婚姻引发的人口跨境流动问题、跨境移民问题、社会保障问题、文化认同问题、违法犯罪问题等,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有助于深化对跨境婚姻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三是扩宽研究地域。从现有的跨境婚姻研究成果看,研究者主要聚焦于中越边境地区的跨境婚姻研究,对我国与其他毗邻国边境地区的跨境婚姻研究特别少。虽然,中国与越南边境地区和中国与其他毗邻国边境地区跨境婚姻具有很多的共同性和普适性,但不同地域的跨境婚姻就具有它本身特定的、不同的地理环境、人文风俗、历史传统等特点,所侧重的方向就会有所不同。因此,扩宽研究地域,比如在中越、中缅、中老、中朝、中韩等边境地区分别展开跨境婚姻问题研究,然后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找出其普遍性和特殊性,有助于此课题研究的深入。

总之,跨境婚姻问题虽然在全国不具有普遍性,但是在边境地区具有典型性和严重性,很多的问题还有待后来者的深入研究。在以后的研究中,研究者应该更加注重对跨境婚姻群体的人文关怀,致力于推动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法律调整和政府部门的主动介入,真正有效的解决好跨境婚姻问题。

参考文献:

[1]潘艳勤.布岱人的“桥”仪式与“不落夫家”[J].广西民族大学2004年硕士论文.

[2]田诚之.中国壮族与越南侬族的民族关系与交流[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

[3]周建新.大陆东南亚跨国民族“和平跨居”文化模式分析[J].社会科学战线:民族学研究,2008(8).

[4]周建新.中越中老跨国民族及其族群关系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5]范宏贵.同根生的民族――壮泰各族渊源与文化[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0.

[6]张鹤光、熊光荣、王华.中越边界(文山段)跨境民族调查报告[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2).

[7]罗文青.和平与交往:广西边境地区跨国婚姻问题初探[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1).

[8]周建新.中越边境跨国婚姻女性及其子女的身份困境:广西大新县A村个案为例[J].思想战线,2008(4).

[9]李娟.女性视角的跨国民族婚姻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10]龙耀.一群特殊孩子的成长问题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11]金治泉.中越边民通婚的现状及法律思考[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1).

[12]王晖,黄家信.无国籍女人: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徘徊的族群[J].百色学院学报,2007(1).

[13]李碧华.游离于社会之外的群体:广西天等县中越跨境非法婚姻调查[J].东南亚纵横,2008(9).

[14]李娟,龙耀.中越边民跨国婚姻法律问题探析[J].百色学院学报,2007(1).

[15]党晶.中越边境跨国非法婚姻移民问题研究――以龙州县7个村为例[D].暨南大学,2010硕士学位论文.

[16]blog.省略/space.php?uid=29&do=blog&id=5864

[17]www.省略/Article_Show.asp?ArticleID=1774

作者简介:

[1]杨勇(1986―),男,傣族,云南楚雄人,云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助教。

[2]付耀华(1974―),男,云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3]商成(1985―),女,云南民族大学民族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

[4]周阳(1983―),男,云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环境地理论文范文第10篇

【论文关键词】中学地理;环境地理;教学

教师教育的信念有两条:一个是教育追求有效,让教师用较少的时间,得到较大的收获。另一个是教育就是激发,用榜样和实例激励,用问题和交流启发。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地理活动的开展正是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地理活动的开展是地理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手段,从课程目标上看,不是单纯从地理知识着眼,而是从学生的素质发展着眼,着力促使学生主动地发展。这个过程是学生通过自主活动、自主思考、自主实践,获得地理活动的一些体验,最终在地理活动中获得发展。 ?

1. 环境“资源有主、资源有价”内容的选择和配置

有关资源的内容也是中学地理课程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科学资源观(包括资源伦理观)的重要载体。当前中学地理课程中“资源”内容的选择主要集中在:资源的分布与特点、资源的开发利用、资源问题三大方面。这三大方面均是资源伦理教育的切入点,但切入的角度主要是“资源有限”这一维度,对“资源有价”和“资源有主”内容的关照力度明显不够,这对于完整资源伦理观念的培养是不利的。为了达成中学地理课程的预设目标——树立科学的资源观,有必要将体现“资源有主”、“资源有价”观念的内容纳入到现行的中学地理课程中,使学生在明确资源有限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认识到:自然资源是有主的,即它属于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个人,不能随意占有和使用;自然资源是有价的,应有偿使用。

从对人教版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内容分析看,对于自然价值内容的体现,其着力点还是在自然的经济价值(或资源价值)上,虽然在自然的生态价值上有所体现,但力度还有待加强,尤其是在自然的内在价值、自然价值多样性方面更是如此,这样的内容选择和配置必然影响学生正确自然价值观的形成。自然权利方面的内容就更显不足,亟待充实与完善。基于此,中学地理课程内容应适当增加有关体现自然价值和自然权利方面的内容,具体内容包括:自然除具有供人类使用的工具价值外,还具有自身的内在价值;自然除具有经济价值外,还具有其它多方面的价值;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形态都具有生存的权利,人类应尊重其它生命形态的生存权利。其中,有关自然权利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要求中学地理课程在相关内容的素材选取上力求生活化、具体化,使学生能从中自然领会到其蕴涵的道理。

2. 注重讨论,培养学生地理批判性思维能力

地理思维的批判性是指善于冷静地考虑地理问题,能有主见地分析评价地理事物,不迷信“权威”意见,不因受暗示而发生对自己原有正确判断的动摇。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往往忽视对这一地理思维品质的培养,殊不知,当今科技发达的社会里,只有具备批判性思维品质的人,才能在众多前人理论中寻找出突破口,从而脱颖而出。如在初一地理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对过去评价我国基本地理国情特点的一词“地大物博”进行讨论。我国确实地域辽阔,物产丰富。但由于人口众多,从人均考虑,联系我国的现实状况就会发现,巨大的人口包袱已使得我们的“物”再也显不出“丰”了。学生通过这一思维过程,运用已有地理知识,否定了“地大物博”这一褒义词在我国国情上的应用,是认识上的一次不小的突破。在讲授高中地理时,对一个地区工农业生产发展条件的分析,更要具有批判性的思维过程。如通过对“工业的集聚与分散”内容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现代工业考虑专业协作需要,应尽可能把专业部门和企业配置在一起,形成聚集效应。但同时又要考虑作为工业中心的大城市,在工业达到一定的密度和规模后,会出现“饱和状态”,出现争地、争水、争动力、加剧污染等问题,一些工业又不得不向外扩散,有些“轻薄短小”的新兴工业就可在新区布局。因此,同一条经济原理、布局原则,对不同企业、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经济技术条件、不同时期是有不同应用要求的。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使学生能够辩证地看待地理问题,批判性地接受知识,应用原理。从而增强识别力,提高判断的准确性。由此可见,加强讨论是培养学生地理思维批判性的好方法。

3. 利用地理现象来引导学生对地球环境变化的关注

在用自己的研究成果解释有关气候问题的时候学生很有成就感,因为大家都能比较顺利的解决世界上一些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及成因问题。但是大家似乎有意回避一个地区——副热带大陆东岸。这时教师在黑板上把副热带大陆圈了出来,并向同学质疑(此时教师的作用在于把学生的学习引向深入)。经过讨论,对于副热带大陆西岸的气候类型、成因及特点能做出正确判断和解释,但对东岸只能做出和西岸不同的判断,至于为什么不同还不能正确分析。这时,提醒学生注意,不要忘了刚才为了研究方便所做的假设——地理模型,而我们现在要解决的是实际地球表面的问题,怎么办?同学们根据先前研究的经验,想到了把地理模型还原成实际大陆,即把先前的假设,考虑地表起伏、海陆分布等因素。由于海陆热力性质不同,所以地球上气压带、风带并不成带状分布,而是被分割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接下来很顺利的进入了季风环流的研究、学习。 ?

4. 搞好环境地理教育的措施

环境学是一门涉及到自然科学与社会各部门的综合性学科。在中小学开展这一科目困难很大,目前只能把环境保护的有关内容渗透到各门相关的课程中去,与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现行的教材中一些和环境保护相关的内容,没有从环境的角度去阐述、深化,指导思想不够明确。

笔者认为,中学地理课搞好环境教育的方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是备课是要注意发掘教材中直接与间接环境教育有关的内容。教师要讲清楚自然环境的概念,还要讲解这些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让学生对防止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使环境朝着有利于人类生产、生活的方向发展,有一个初步认识和了解。学生更具体地理解人类活动同地理环境的关系,明白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意义。地理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建立起较全面的资源观、人口观和环境观。

比如,蝙蝠是扑捉蚊子的能手,在英国它已濒临灭绝的边缘。为了保持生态平衡,英国通过了一项法律,禁止扑杀蝙蝠,保护蝙蝠巢穴。违者罚款1000英镑。这就是有名的蝙蝠法律。当今之世,各国都在采取种种措施,限制人们对环境的破坏,然而人们依旧以传统的“消费心理”对环境,保护环境的法律往往效果不佳。

讲述《中学地理》生态平衡破坏时,可结合学校所在地的实际情况。如历史上的定西的区,森林、草原广布,土地肥沃,自然环境优越,为畜牧业发达的《膏腴之地》。由于人为的原因,在二三百年前,森林、草原的破坏达到了灾难性的程度,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系统失调,林草变荒漠,长期干旱多灾,三料俱缺,人们生活贫困。晚清时就已“陇中苦天下”了,定西地区成了甘肃最困难的地方。用这样的资料来说明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所造成的恶果,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

上一篇:地理毕业论文范文 下一篇:地理教育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