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的护理范文

时间:2023-02-22 02:55:17

冠心病的护理

冠心病的护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冠心病;家庭;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5.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645-01

人体血管在主动脉根部分出两条动脉,负责心脏本身的血液循环,称为冠状动脉。当脂质代谢出现异常,血液中的脂质沉着在原本的动脉内膜上,在此堆积一些类似粥样的脂类物质,并慢慢形成白色斑块,发展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为冠心病。随着斑块的增多动脉管腔狭窄甚至阻塞、心脏缺血、缺氧产生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死亡。此病40岁以上为好发人群,男性多见于女性、脑力劳动者多于体力劳动患者。在世界各个国家中,冠心病都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之一。随着内科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的不断进步、发展,冠心病患者经过有效治疗之后能保证暂时脱离生命危险,但是只要有轻微的疏忽就有可能导致不稳定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脏猝死等。冠心病患者病情稳定后需要居家长期服药治疗,因此开展家庭护理,使患者在心理、用药、生活习惯、运动等方面尤为重要。

1 饮食调理 饮食要有节制,少食多餐,不宜过饥过饱,增加心脏负担。增加优质蛋白摄入量,如肉、蛋、鱼。冠心病患者通常有高血脂、高血压、肥胖等表现,不良的饮食习惯是致病原因之一,应采用合理的膳食结构,低胆固醇、低脂肪、低热量、低盐饮食,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维生素较高的新鲜蔬菜水果,如西红柿、青菜、苹果、卷心菜。多吃粗纤维食物如海带、菌类、豆类、木耳等,少吃甜食,禁酒、戒烟,减肥,保持二便通畅。防止便秘。多喝水。

2 心理状态调理。冠心病是慢性疾病,病程长,需要长期服药治疗和预防。使患者焦虑、紧张精神负担加重。这就使患者和家属及子女保持乐观平和心态,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平时应注意陶冶性情,有时间时听音乐、看小说、养花草、练书法等。保持情绪稳定,切记急躁、激动和生闷气。培养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良好适应能力。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紧张。能正确认识自己的疾病,保持良好心态。

3 起居调理 生活起居要有规律,早睡早起,适当地午睡,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注意口腔卫生,注意劳逸结合,不要过于劳累,避免重体力劳动和突然用力,行动要平缓,如走路、上下楼梯、骑车等。积极预防和治疗老年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这些病都和冠心病密切相关。注意防寒保暖及防暑降温。不要忽视手部、面部、头部的保暖。

4 用药指导 让家属和患者学会监测心率、心律的方法,并了解冠心病的发病诱因如劳累、情绪激动、剧烈运动、饱食、用力排便等以及心肌梗死先兆。如果出现胸憋、心绞痛持续不缓解,发作频繁,程度加重并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等立即去医院或打120急救电话。要了解服用药物的名称、剂量、作用、副作用、及注意事项。严格按照医嘱服药,不能漏服或自行停药、自行减药。定期去医院复查。对自己负责就是对家庭负责。随身备好急救药品如硝酸甘油片或速效救心丸。

5 运动指导 要与患者的病情、年龄、有无运动史及个人爱好为原则。散步、打太极拳、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等。运动时心率低于120次每分,运动次数一周3-5次。每次40分钟左右。要注意循序渐进,根据自己的病情、年龄、体力及个人爱好选择运动种类及强度。运动时要量力而行。

随着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目前对于冠心病缺乏有效的治愈手段,病程迁延,给患者本人、患者家属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1)虽然现在有介入治疗、基因治疗等新技术,临床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我们应该认识到,冠心病的长期性、突发性和紧迫性的特点。对于冠心病的治疗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需要长期治疗和护理。这就更要求我们做好冠心病患者的家庭护理。目的在于提高冠心病患者坚持适合个体治疗方案的自觉性,减少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依赖性,进一步减轻患者的身心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冠心病的护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冠心病;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3-0130-02

冠心病的发病率每年都在上升,其常见的有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肌衰竭、心律失常、隐匿性冠心病,是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者痉挛导致的心肌缺血、缺氧引起的相应的病变,因缺血、缺氧程度不同,会形成不同类型的冠心病[1]。冠心病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倘若不及时救治将对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随着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用药技术的不断完善,冠心病患者的护理也得到不断加强[2]。

1临床资料 本组冠心病患者150例,其中男64例,女86例;年龄51~82岁,平均68.5岁;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制订的冠心病诊断标准。

2护理

2.1心理护理 冠心病病患在治疗过程中难免产生抑郁、焦虑、惶恐等不安情绪,另外由于药物产生的不良症状,使病患的身心健康受到极大影响。面对这些不良状况,临床护理服务人员应经常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在交流时注意使用礼貌的语言,在交流中得到患者心中所顾虑的事情,并给予详细的解释[3],多和病患进行有效的沟通,拉近病患和其家属与医护人员之间的关系,提高病患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给病患生命的尊重,并用诚恳的话语进行安慰。护理服务人员应将冠心病的治疗方法与注意事项向病患和其家属讲明,并列举一些成功治愈的案例,帮助病患解除疑虑,增强病患战胜病魔的信心,提高病患的依从性,从而使治愈率上升。

2.2饮食护理 控制每日的饮食总热量,维持热量的平衡,保持适当体重。控制脂肪及胆固醇的摄入,CHD的一级预防要求脂肪的摄入总量应占总热量的30%以下,饱和脂肪酸占总热量的9%左右,胆固醇的摄入应控制在300 mg/d以下。二级预防则要求饱和脂肪酸占总热量的7%以下,胆固醇的摄入减少到200 mg/d以下。蛋白质占总热量的12%左右,其中优质蛋白质占40%~50%。增加水果、蔬菜的摄入:水果、蔬菜中含丰富的维生素、钾、镁,其中的纤维素不但能减少胆固醇的摄入,且能防治便秘,从而减少CHD患者的心血管事件。低盐饮食:无论有无高血压,均应低盐饮食,每日的食盐量

2.3药物指导 医生要求患者进行服用的药物,护理人员一定要仔细交代给患者,包括服药的时间,种类,剂量。对于年龄较大记忆力减退的患者,护理人员可以在每次需要服药时到病房进行药物的发放,避免患者出现漏服和多服的情况[4]。同时对每种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禁忌都要告知患者以及家属,避免患者因服药后出现的一些现象而有恐慌的情绪。对于对服药有抵触情绪的患者,护理人员一定要将服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解释清楚,同时告知患者若不坚持服药以及随意减服的危害性。要求患者家属监督患者保持按时服药。

2.4健康教育 根据患者生活方式问卷调查结果,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计划,并按计划实施,同时根据个别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及健康需求在每次讲座后进行个体咨询,做到集体教育与个体指导相结合[5],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提倡合理的生活方式。可督促患者减少吸烟或戒烟,避免饮酒过量。吸烟、饮酒过量对冠心病患者危害很大。烟草中含有尼古丁,它可使动脉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还可以刺激心脏,引起心跳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加重心脏负担。过量饮酒可刺激脂肪组织分解,形成大量脂肪酸,在肝脏合成的前β脂蛋白急剧增高,进一步使血压升高。改变患者不良饮食习惯。钠盐使血管对各种外因物质的敏感性增加,引起小动脉痉挛,血管阻力增加,血压升高,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进食过多动物脂肪、胆固醇、糖和钠盐的人群易患冠心病[6]。促进患者加强运动锻炼。适当运动可增加肌肉和脂肪内蛋白的活性,激活β氧化过程,使肌肉更多摄取和利用脂肪酸及胆固醇,从而降低血胆固醇和三酰甘油[7]。

3讨论

冠心病病患通常对自己所患的疾病缺少认识,对病患的生命健康有极大的威胁。临床护理人员在病患的治疗期间应加强对病患冠心病防预知识的讲解,加强用药护理。针对病患的心理特点,制定出适合病情康复的护理方案,消除病患的不良情绪,加强病患对生活的信心,提高病患对医患人员的信任感,从而增加病患对医生的依从性。护理服务人员要从旁引导病患以正确的方式生活,帮助病患改掉不良习惯,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从而减少冠心病不良反应的发生,有效治愈、控制冠心病病患。

参考文献:

[1]郭冬梅,胡蓉,赵郑波,等.重庆地区冠心病危险因素分析[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2,31(4):350.

[2]王玉红,贾树艳,苇塘,等.冠心病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2011,16(24):186.

[3]张宏,朱光君,康德胜.舒适护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3,16(11):112.

[4]张梓涵,刘天伦,张静康.舒适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中的治疗[J]. 中国现代医生,2011,29(13):162.

[5]刘颖.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J].护理研究,2005,19(1):115-116.

[6]王展,王雪梅.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5,19(9A):1752-1753.

冠心病的护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冠心病;护理

【中图分类号】R3752【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1-0071-01

冠心病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是影响人民健康和长寿的主要疾病。据调查,我国人民疾病死亡的原因,占首位的是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而且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还有逐年上升趋势,这是值得注意的严重问题。例如北京1973年统计,冠心病死亡率每十万人中为21.7人,到了1986年上升为62人;上海1974年每十万人中为15.7人,到了1984年则上升为37.4人;就全国来说,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1957年为12.07%,占疾病死因的第五位,而1985年则上升为44.4%,上升到首位。

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动力性病变,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引起心肌缺血缺氧而造成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临术上分为无症状型,心绞痛型、心肌梗塞型,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型及原发性心脏骤停五类。

对于冠心病的护理过程我认为应当从临床护理和心理护理两方面进行,方可有效缓解、稳定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 心绞痛不稳定状态的护理要点

如果冠心病患者的心绞痛持续存在,应用扩血管药物不能缓解,ST段抬高或有酶学变化,表明其有心肌梗死的趋势,这时,部分心肌处于损伤及缺血状态,这也造成心绞痛的反复发作,这种情况为病情不稳定状态,积极治疗不稳定状态可以预防心梗的发作,降低病死率。不稳定状态患者的护理除必要的心电、血压监护外,还应注意扩血管药物的使用方法,如使用硝酸甘油制剂时,应根据患者症状,每5~10min调节静脉滴注剂量,如果要加大硝酸甘油制剂剂量,应严密监测患者的血压,以收缩压不低于90mmHg,或用药前有高血压者,血压降低不超过原平均血压的30%为宜。如果连续使用硝酸甘油制剂24h,中间应停药6~10h。心绞痛缓解24h后,可改为口服硝酸甘油制剂。因此,护理上要求严密监测血压,准确记录药物使用的时间,以配合医生用药。

2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的护理要点

静脉溶栓是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掌握溶栓后护理规律,对提高病情观察的预见性及准确性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严密心电监测。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24h内可以并发各种心律失常,3h内以室性早搏多见。前、侧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警惕快速心律失常的发生,应用利多卡因等药物治疗频发早搏及短阵室速,发生室速、室颤时立即给予电复律。下、后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注意缓慢型心律失常的发生,尤其夜间睡眠时,防止因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所致的心率减慢,必要时给予异丙肾上腺素或阿托品等药物,床旁备临时人工心脏起搏器。当血压降低而同时伴有周围循环灌注不足时,则要积极处理,防止进一步发展为心源性休克而危及生命。对于无Q性心梗,急性心肌缺血反复发作,常在原来部位转为透壁性心梗,病情观察中应注意鉴别。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溶栓伴有心衰的患者,心输出量减少是主要的护理问题,应注意减轻心脏的前、后负荷,为患者选择适当的,观察心衰的症状。当疼痛剧烈时,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护士也应注意这种非心脏症状。

3 冠心病的介入治疗的护理要点

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已成为治疗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后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和减少PTCA后再狭窄的有效方法。此方法应用于临床的人数正在迅猛增长。但由于该项技术为创伤性治疗,如处理不当可引起严重并发症,甚至可导致死亡。

3.1 急性血管闭塞的护理:急性血管闭塞是最严重的并发症,多发生在术中或术后短时间内。约60%~80%的患者发生在导管室内,18%的患者发生在术后30min至6h,24%的患者发生在术后24h内。PTCA后患者应进行心电监护,严密观察血压、心律以及心绞痛症状和心电图表现,发现异常变化应及时记录心电图,同时给予止痛、镇静治疗。

3.2 低血压的预防与护理:冠状动脉支架术前4h禁食禁水,术中失血,造影剂的高渗性利尿,补液又不够,术后易发生低血压。术前禁食时间不宜过长,以免造成血容量不足及低血糖反应。尤其老年患者、糖尿病患者更要掌握术前禁食时间。对于上午进行手术的病人,早餐可进半流食达70%~80%饱;对于手术危险性极大或极有可能发生误吸的病人可适当延长禁食水的时间,但也要采用静脉补液的方法来弥补禁食引起的血容量不足的问题。术后3h血压明显降低,主要为造影剂的影响。由于造影剂的高渗性作用使血容量增加,从而扩张肾小球动脉而增加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使尿量增加导致脱水。术后一般都通过大量饮水,促进造影剂的尽快排出,但正常体液量的维持不能单纯依靠饮水,适当的输液是必须的。24h总量应根据患者心功能状况与术中造影剂用量而定,一般造影剂200~300ml,输液1500~2000ml,而且血容量不足常在术后4h之内,因此,建议在术后4h内输液量达到24h输液总量的1/3。

3.3 拔管护理:拔管前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说明拔管的方法,拔管时护士陪伴身边,分散精力,解除思想顾虑与恐惧心理,特别是女性患者更应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取得理解与配合。保留静脉通路,备好升压、解痉、扩血管及抗心律失常等急救药品,保证急救器材到位。拔管前补充血容量,调整心率,必要时应用2%普鲁卡因局部镇痛。拔管时采用分段减压方法压迫止血;按压伤口力度以能触摸到足背动脉波动为准;两侧股动脉有伤口时,严禁同时拔管按压。拔管后30min内,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及心电图的变化,患者的面色及表情,询问患者有无头晕及恶心的感觉,以减少或避免拔管综合征的发生。

3.4 出血和血肿的观察与护理:术后密切观察患者伤口敷料、足背动脉搏动至术后24h。24h后去除敷料判断有无血肿及大小。按Christens改良法判断出血,包扎敷料上无可见血性渗出物为正常。局部未触及血肿或血肿直径

冠心病的护理范文第4篇

冠心病的发生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冠心病的康复主要通过有氧训练和再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帮助冠心病患者缓解症状、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工作、生活能力。与此同时,通过康复治疗护理,阻止病变的发展,减轻冠心病的残疾程度和复发几率。现将我科10例冠心病患者的康复护理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40~65岁,心功能Ⅱ级7例,Ⅲ级3例,10例均病情稳定,能正常工作及生活。

2 主要功能障碍

2.1 心绞痛:患者活动后,心脏负荷、氧耗增加,造成已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心肌缺血,诱发心绞痛,心绞痛的发生限制了患者的活动,影响了患者的休息,患者害怕活动后引起心绞痛而不敢活动,这种恶性循环将进一步导致患者外周循环系统和肌肉系统适应能力减退,活动能力下降。

2.2 制动的影响:长时间的制动对全身各系统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主要表现:血容量减少,回心血量增加;心脏前负荷增大,心肌耗氧量相对增加;血流量较缓慢,血液黏滞性相对增加;横膈活动降低,通气及换气功能障碍;运动能力和耐力降低等。

2.3 心功能减退:急性心肌梗死可以引起心功能衰竭,陈旧性心肌梗死可引起慢性心功能不全,心功能的减退,妨碍了患者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

2.4 心理负担加重:由于患者经常出现心绞痛、心律失常等,同时伴有一些相关的危险因素存在,患者随时有发生心肌梗死的可能。这造成患者极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出现情绪上的不稳定。此外,长期的卧床制动往往

增加患者的恐惧、焦虑和消极情绪,均不利于患者的康复。

3 功能评定方法

患者在急性期住院康复期间,主要通过血常规、心肌酶谱、血压监测、安静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等检查,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了解患者的心功能情况,康复人员可对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评定,作为判断患者活动能力的指标。随着患者活动能力的改善,可接受低水平心电运动试验,进入一期康复期,应定期进行症状限制心电运动试验,作为康复评估运动处方制定、疗效观察的依据,还要注意有关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检测(如血糖、血脂)。

4 康复治疗护理措施[1~3]

4.1 一期康复

4.1.1 临床应用适应证: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后2周以内, 生命体征稳定,无明显心绞痛,安静心率

4.1.2 康复方案:开始康复训练时,必须在康复人员监测下执行,配合心电图和血压的监护,康复治疗的主要内容是对患者加强教育、心理治疗、控制危险因素,指导患者进行床上、床边和床下日常功能活动。

4.1.3 注意事项:康复等程序应根据不同个体情况进行选择,以循序渐进地增加活动量为原则,胸痛症状一旦消失,生命体征稳定,无并发症时即可开始,如果患者在训练过程中没有不良反应,运动心率增加

4.2 二期康复

4.2.1 临床应用:适应证包括病情稳定的心肌梗死患者、劳累性心绞痛、心律失常患者,禁忌证与一期相似。

4.2.2 训练方法:室内散步、医疗体操、家庭卫生、厨房活动、园艺活动、在邻近区域购物、作业治疗,活动强度40%~50%,活动时主观劳累程度不超过13%~15%,一般活动无需医生监测。

4.2.3 注意事项:注意循序渐进,禁止过度用力,活动时不可有气喘或疲劳,所有上肢超过头顶的活动均为高强度活动,应该避免或减少。训练时要保持一定的活动量,但日常生活或工作时应采用能量节约策略,比如制定合理的工作或日常活动程序,减少不必要的动作和体力消耗等,从而尽可能提高工作和体能效率,每周需要门诊随访1次,任何不适均应暂停运动,及时就诊。

4.3 三期康复

4.3.1 临床应用:适应证:临床病情稳定者,包括陈旧性心肌梗死、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隐性冠心病、冠状动脉分流术和腔内成形术后、安装起搏器后。禁忌证:临床情况不稳定的患者,包括未控制的心力衰竭或急性心力衰竭、不稳定型或增剧型心绞痛、急性心肌炎、心包炎、心内膜炎,严重的未控制的高血压、肺水肿、全身急性炎性反应、发热、传染病、下肢功能障碍、精神疾病发作期、严重神经官能症。

4.3.2 运动处方的制定是确保冠心病患者有氧运动安全性、有效性的关键。运动方式包括有氧训练、力量训练、柔韧性训练、作业训练、医疗体操、气功等。运动强度:运动训练所规定达到的强度称之为靶强度,可用心率、心率储备、代谢当量、主观劳累计分等方式表达。靶强度与最大强度的差值是训练的安全系数。运动时间:指每次运动锻炼的时间,靶强度运动一般持续15~30分钟,在额定运动总量的前提下,训练时间与强度成反比,训练频率指每周训练的次数。多数采用每周3~5天的频率,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设定的运动训练方案见表1。

4.3.3 注意事项:遵循个体化、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兴趣性原则和全面性原则,注意周围环境因素对运动反应的影响,如寒冷或炎热气候要求对降低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定期检查和修正运动处方,避免过度训练,运动时如出现胸部不适、无力、气短、骨关节疼痛应停止运动,及时检查处理,每次训练必须包括准备活动、训练活动和结束活动。

5 心理护理

5.1 纠正不合理认知的具体方法:帮助患者了解心脏的结构,冠心病的形成原因及常见诱发因素,使患者对疾病形成正确的认识,帮助患者了解冠心病用药的一般知识,以便合理运用药物的心理效应,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生理效应,克服不利于疾病康复的依赖心理。

5.2 稳定情绪:指导患者合理自我暗示,处理好各种关系,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各种竞争,合理调整期望值,避免过大心理压力而引发消极情绪等。

5.3 实施行为矫正:首先督促患者每天记录其主观的紧张或紧迫感;其次进行放松训练,放松训练是一种启发患者通过沉思冥想、放松心身的行为训练方式,通过训练使患者达到主观的安静状态,使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逐渐产生安详和幸福的感觉,此状态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最后,教会患者降低紧张感的训练方法,如通过自我控制技术学会自控行为。自我控制技术分2个阶段:自我监督阶段,要求患者记录其紧张感在什么情况下发生以及与什么因素有关等,通过这一段时间的记录,使患者逐渐认识紧迫感对冠心病的危害性;自我强化阶段,通过自我奖励或惩罚,强化其适应行为,减弱其诱发冠心病发作的危险因素。

6 讨论

指导患者正确认识冠心病的各种危险因素,积极预防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控制体质量,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合理营养、戒烟酒及有规律的安排生活、学习和工作,适当进行有氧健身活动,消除紧张心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周围事物;定期到医院接受体格检查,对于冠心病的患者,早期应控制病情的发展,积极参加康复治疗。

参考文献:

[1] 胡大一,顼志敏.如何正确诊治高血脂[J].中国医刊,2000,35(4):25.

[2] 张正华,肖 蓬.人口老龄化和老年医疗保健[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7,13(12):706.

[3] 姜贵云.康复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69.

冠心病的护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冠心病整体护理综合康复护理

1I期康复护理

1.1康复护理目标保持现有的功能水平和防止“废用”的出现;解除焦虑和忧郁,增强信心;缩短住院天数,使患者能够适应家庭生活,并理解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和注意事项,在心理上适应疾病的发作和处理生活中的相关问题,为出院后的康复打好基础。

1.2康复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早期的心理康复护理是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康复的先导,是成功韵保障。突然的心前区疼痛、胸闷等症状使患者产生濒死感及对死亡的恐惧感,而工作人员紧张的工作氛围,监护仪的提示警铃声,陌生的环境,让其感到压抑、紧张和焦虑,此时应将患者安置在安静、舒适的环境,同时安慰患者,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减少患者的不适感,促进心脏功能的恢复。

(2)合理饮食,排便通畅心肌梗死患者在急性期进餐时宜采取半卧位,半卧位进餐能减轻心脏负荷并有助于心理及消化功能改善。鼓励患者适量摄人蔬菜、水果等含高纤维素的食物,早期活动可促进肠蠕动,增加食欲,利于排便,必要时遵医嘱适当给予缓泻剂,避免排便时过度用力而加重病情,甚至猝死。

(3)方案调整与监护严格掌握急性心肌梗死康复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康复护理计划应遵循个体化原则,根据患者年龄、体质、心梗部位、面积、病后心理反应、有无基础疾病、并发症等制订和调整方案。

(4)制订出院计划当患者能顺利达到训练目标后,在出院前应制订一个完整的家庭康复计划.以实施在家中的Ⅱ期康复。此计划应包括在家中的康复训练处方和训练注意事项,以及必要的急救知识的宣教咨询等。

2Ⅱ期康复护理

2.1康复护理目标防止心脏功能的退步,保持和进一步改善出院时的心脏功能水平;从日常生活自理逐步过渡到恢复正常的社会生活,包括家务劳动、娱乐活动等,提高生活质量;获得心理的恢复,克服忧郁、压抑和消沉的心态,使患者恢复治疗的信心;针对患者自己的危险因素改变原有的生活习惯,主动地改变患者自己的生活方式并介入所处的环境和社会。

2.2康复护理措施

(1)康复活动监测嘱患者康复活动注意循序渐进,禁止过度用力,活动时不可有气喘和疲劳,所有上肢超过头顶的活动均为高强度活动,应避免或减少。训练时要注意保持一定的活动量,可制订合理的作业和日常活动的程序,但应减少不必要的动作和体力消耗。在I期康复宣教的基础上,再次对患者和家属讲解可能发生的疾病恶化和运动造成的严重反应的主要表现以及处理方式。

(2)指导运动训练要鼓励患者终生运动,定期检查和修正运动处方,避免过度训练和竞技性运动,冠心病病人以低强度和中等强度运动训练较为安全。

(3)门诊随访患者每周需要门诊随访一次,有任何不适均应暂停活动,及时就诊。

3Ⅲ期康复护理

3.1康复护理目标在安全的前提下,巩固Ⅱ期康复成果,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表现,提高心血管功能和身体活动能力;休息或运动时心电图无变化或与以前心电图比较有改善;日常活动时不引起心绞痛发作;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控制危险因素的主动性;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的生活与工作能力。

3.2康复护理措施

(1)康复运动方案的选择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个好、疾病诊断和病期、相应的临床表现、治疗目标、心理状态和需求等,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因人而异,制订个体化的康复运动方案,循序渐进。根据患者兴趣选择训练项目,兴趣可以提高患者参与并坚持康复治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康复活动更具系统性和长期性。

(2)定期检查和修正运动处方注意周围环境因素对运动康复的影响,如寒冷和炎热气候要相对降低运动量和运动强度。避免过度训练和竞技性运动。只在感觉良好时运动。

参考文献:

[1]李树贞,赵曦光.康复护理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171-317.

[2]沈宁.病人健康教育指南.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8:392.

[3]华晴岚,梅柳蓉.对住院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现状与进展.上海护理,2005,2(5):52-54.

[4]黄素英.护理健康教育的动态及尝试.护士进修杂志,2000,15(10):785-798.

[5]王朝晖.两周康复程序在急性心肌梗塞早期康复治疗中的可行性.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0,8(1):5-6.

冠心病的护理范文第6篇

冠心病患者应给予低脂、低盐饮食。首先要降低血脂,尤其是胆固醇和甘油三脂,其有效措施除降脂药物的应用外,要科学合理的控制饮食结构。引起冠心病主要是动物脂肪或饱和脂肪,每日应减少脂肪的摄入量,使脂肪来源的热能占饮食总热能的30%,动物脂肪不超过9%,饱和脂肪能使胆固醇升高,饮食中应避免或减少饱和脂肪的摄入,如肉类、奶制品、动物内脏等。植物油为不饱和脂肪,多键不饱和脂肪能降低胆固醇,如来自植物种子的亚麻油酸或鱼类中所含的长键多链。食物中所含的胆固醇量各有不同。因此,对患者要进行科学饮食营养方面知识的宣传。可适量吃鲤、鲫鱼、瘦猪肉、鸡、鸭肉、海蜇和蛋白等,忌食动物脑组织、蛋黄、鳗鱼、动物内脏、乌贼鱼、青鱼、猪脚等等。

在合理安排饮食时,既要减少动物脂肪的摄入,又不能过多地食用不饱和脂肪。因为过多的不饱和脂肪可在体内自身氧化所产生的聚合体对细胞有破坏作用,对心肌影响更大并可引起机体早衰趋向。因此,不饱和脂肪饮食宜控制在占总热量的10%左右。一般来说,动物脂肪多属于饱和脂肪,植物脂肪多属于不饱和脂肪,但并不是所有动物脂肪都能使血脂增高,如多数鱼类脂肪具有降低脂蛋白作用,而植物油中如椰子油、棕榈油则具有升脂作用,花生油含有促进动脉硬化的因素。此外,每日中1次饱餐者,高胆固醇症及冠心病的发病率,较少量多次进餐者为高,所以,我们应每餐平均分配总热量。

人体内胆固醇过多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致病因素,以粮食蔬菜等素食的人就很少摄入胆固醇。吃奶制品、蛋类、肉类等食品多者就摄入较多的胆固醇,进食外源性胆固醇多少是一个外因条件。另外招致血胆固醇增多与动脉粥样硬化也由于机体内在因素,内源性胆固醇主要在肝脏合成,人体每天约能制造约4g胆固醇。在体内合成胆固醇的原料,可以全部是醋酸,进食大量饱和脂肪酸及患有某些肝肾代谢内分泌疾病时,血清胆固醇均可增高,此外血清胆固醇的含量还受某些因素影响,如精神刺激、情绪波动、紧张、环境改变、气温突变等。所以除给予低脂膳食,低胆固醇膳食以外,要祛除各种以上对疾病发作的不利因素,注重心理护理,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适当参加一定的体育活动,能够改善心功能,促进冠状动脉的侧支循环建立,防止过度肥胖。同时减少不良刺激,戒烟酒,避免劳累、忧虑、寒冷着凉等等,使病人情绪稳定,乐观向上,营造战胜疾病,减少疾病发作的有利内在因素。

冠心病的护理范文第7篇

【摘要】目的:探讨352例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相应护理措施?方法:对我科2012年1月~2012年12月352例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针对心理问题采取护理应对?结果:通过对不同病情冠心病患者分别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健康教育,有350例好转?结论:冠心病是一种身心疾病,不仅需要药物治疗,而且需要精心护理和健康教育,有针对性地对冠心病患者实施不同的心理护理,提高了患者自我护理保健能力,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 冠心病;心理状态;护理措施

在护理工作中,本人通过对患者及家属传授所患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护理知识,调动患者及家属积极参与医疗护理活动,认真分析患者患病后的心理反应,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1],提高了患者自我护理保健能力,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352例为2012年1月~2012年12月收入的住院患者,均符合冠心病的诊断标准[1]?病例中男219例,女133例;年龄43~92岁;

2?实施方法

收集我科2012年1月~2012年12月352例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状态,患者健康问题,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心理状态?社会背景?文化程度?生活习惯?经济状况,并查阅门诊病历,有针对性地制定护理和健康教育计划,确定健康教育方式,尽量符合个体化患者的需要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指导?如口头讲解,提问与讨论相结合;

3?实施效果

通过对我科352例冠心病患者不同心理状态的综合分析,针对不同人群,不同的心理状态,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措施,有350例好转出院?

4?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

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可由多种原因诱发,冠心病患者病前经历的负性生活事件频数及紧张值均明显高,对患者产生影响的主要是负性生活事件,最常见为家庭事件?工作事件?尤其是反复发作同时伴有性格障碍的患者,在经历负性生活事件后,产生明显的负性情绪体验,易导致疾病复发?如社会心理应激?精神紧张?吸烟酗酒?情绪波动等,经临床观察,这些患者突出的心理状态表现为焦虑?忧虑?恐惧?否认?角色紊乱等[2] .

4.1 焦虑的心理状态 老年病人的适应能力差,患病后住进陌生的医院,住院后饮食起居休息睡眠等日常生活难以适应,病人性格变得脆弱,心情不定,情绪低落?由于病人正常的生活和活动受疾病限制,需要他人照顾,对自己的价值感到怀疑,认为成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从而产生悲观?失望?自卑心理,加之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呈昼夜变化,患者对自己所患疾病能否治愈常常产生焦虑心理,特别当心律失常频繁发作时,患者顾虑重重,心神不定,焦虑不安,睡眠减少,情绪低落,使原有病情加重?

4.2 紧张恐惧的心理状态 由于年老多病,加之对疾病严重程度及疾病性质不了解,容易自我扩大疾病的严重性和受死亡的成胁,从而产生恐惧心理?常常表现为紧张状态?冠心病患者常在夜间发作或夜间症状加重,有的患者每到晚上睡觉前即开始精神紧张,有的患者看到抢救别的患者而紧张恐惧,有的患者看到一些抢救仪器及吸氧的装置精神就紧张,促使病情加重.

4.3 抑郁的心理状态 冠心病在其发生发展中,患者常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恐惧?孤独等负性情绪,其抑郁的发生率最高,抑郁往往会加重躯体症状,甚至影响疾病过程及转归?[3]多见于缓解?恢复期及老年的患者,这类患者担忧冠心病复发,担心出院后病情发作得不到医护人员的及时治疗和照顾?有的患者愿意让一直负责他的医生治疗,担心更换医生后,不了解病情而延误治疗?

4.4 否认的心理状态 有的患者不承认自己有病或病情加重,对可能发生的严重后果缺乏思想准备,相信自己的身体会抵抗所有疾病或者根本不相信以往健壮的身体会得病?

4.5 角色紊乱的心理状态 患者住院后,要承担患者角色,原有的健康人角色可能暂时或长久的丧失,有的老年患者不能顺利地进行角色转换?

4.6 对疾病有关知识的需求心理 患者对冠心病病因?治疗及用药,病情预后?应注意问题缺乏了解,对疾病发展认识不足,虽有认识却满不在乎,不能从饮食?休息等方面加以调整,从而影响治疗的效果?

5?护理措施

5.1 焦虑的护理措施 针对这样的患者,充分了解他们的个性及病情后,根据其病情及身体状态为其安排简单?轻松?有趣味性的活动,为病人制定可行的活动计划,帮助病人逐步先完成短期活动目标,使病人能接受活动无耐力的症状.并告诉病人即使增加少量的活动也可以改善精神状态和恢复自信,有利于减轻焦虑症状?

5.2 紧张恐惧的护理措施 患者入院后即以热情亲切之态度与之接触,主动介绍监护室的环境,用稳重娴熟的操作技术以取得患者的信任;告诫病人不良情绪是冠心病发作的危险因素,帮助病人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树立一些良好的观念;接受自己的现况,勇敢地面对自己所患的疾病,为患者提供疾病的有关知识,是患者认识到冠心病是可防可治的,并指导他们掌握自我调节情绪的方法,以宣泄?平息?转移等方法来调节心理平衡,控制疾病发生的因素,解除病人的心理障碍?

5.3 抑郁的护理措施 加强护士自身的素质修养,要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及熟练的操作技术,掌握必要的心理学知识,学会分析患者心理的技能,通过自己的态度?语言行为等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绪使自己在工作中心境平稳,有效地影响患者,并加强有关疾病知识的宣传教育,让患者及家属了解掌握冠心病的发生机制?治疗休养中的注意事项及自我保健自我救护等知识?出院前向患者做好疾病的健康宣教;出院后定期电话回访,了解病人的病情及心理状态,让病人有信任感及安全感,提高治疗疾病的信心?

5.4 否认的护理措施 经常陪伴在患者身旁,尽量满足患者心理方面的需求,使他们感受到护理人员给予的温暖和关怀?与病人交谈时,要认真倾听,顺着病人的思路和语言,我们应主动地?有分寸地把病情和医生的诊断告诉患者,使患者认识疾病的程度,并介绍当前冠心病研究的进展,明确指出冠心病不是不治之症,以增强患者信心,使患者认清疾病,配合治疗?

5.5 角色紊乱的护理措施 我们要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急性期应重点加强生活护理,处处要体贴入微;为患者创造一个清洁整齐舒适的修养环境,以同情?关心?尊重的态度为患者服务?紧密跟踪患者身心健康的动态变化,将心理护理贯穿到每一个护理过程中去?营造温馨?和谐的人际氛围,提倡病友之间相互帮助,相互关心,让他们在温馨和谐的人际氛围中排除“孤独”?“被遗弃”等灰暗心理,鼓励患者自尊?自强,自己处理力所能及的事情,参加病房的集体活动,逐步尝试新的行为方式,重建健康的心理,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5.6 对疾病有关知识的需求心理的护理措施 给患者讲解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一系列变化过程?介绍药物的作用与副反应以及不适症状的原因和缓解的方法,并给予详细的饮食?排便指导;主动向病人讲解治疗冠心病各阶段的注意事项,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教育?对病人及家属也应进行冠心病知识宣教,绝大多数病人及家属不懂医学知识,更不了解冠心病的有关知识,通过宣教使他们对此病有足够的认识和了解?出院前期,从药物?心理?生活?活动等方面制定详细?周密的出院指导,使病人出院后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自我护理?自我调控,以巩固疗效,防止疾病复发?

6? 体会 通过对冠心病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教会患者自我护理的知识和技术,有助于患者主动参与,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控制疾病的发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其功能恢复和心理健康,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患者及家属对护士有了信任感,缩短了护患距离,加深了护患感情,提高了患者的保健意识和生存质量,促进了护理学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占洁.急性心肌梗塞后胸痛的护理.实用护理杂志,2001,17(8):347.

[2] 张黎明.临床心理护理方法探讨.实用护理杂志,2003,9(1):49.

冠心病的护理范文第8篇

关键词:冠心病;护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8-0397-01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脏病,其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由冠状动脉器质性动脉粥样硬化或动力性血管痉挛或阻塞引起的心肌缺血低氧或心肌梗死的心脏病。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我国的冠心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随着内科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的不断进步,冠心病患者积极的治疗和护理受到重视,完善冠心病护理理论与实践已成为广大护理工作者研究的热点之一。

1 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和护理

冠心病的介入检查及治疗在临床已普遍开展,成为心血管病的重要诊断方法和主要的治疗手段,PCI术创伤小,痛苦小术后恢复快,易被病人接受。

1.1 术前护理,术前必须完善相关检查以了解患者的全身状况,对有其他器质性疾病者应该提醒医生行相关处理,以及考虑术前特殊准备,完善术前药物准备,术前访视患者,认真听取患者提出的问题和疑虑。了解其心里感受,责任护士应根据患者不同的心里情况进行健康宣教及心理 护理。以稳定患者的情绪,使其以最佳的心态接受手术,对于急症患者,应反应迅速,备除颤仪,临时起搏器,气管插管用物,确保各种抢救仪器随时处于备用状态及时正确使用。

1.2 术中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急性冠状动脉闭塞是 最严重,最常见的并发症,要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心率,心侓,血压的异常变化。注意病人的意识状态,倾听主诉,当病人胸痛加剧,心电图ST段迅速抬高,病人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血压下降等情况时,提示有冠状动脉血管闭塞,立即告知术者处理,同时给于镇静,止痛以缓解病人疼痛和紧张情绪。

2 冠心病合并感染的护理

微生物感染导致冠状动脉内皮细胞损伤并参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责任护士应做好健康宣教,保存室内空气清新,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并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勤锻炼,同时加强营养,提高自身抵抗力,避免一切可能导致感染的因素发生,一旦发现有感染的迹象,应立即就诊,进行治疗,对于胃肠,十二指肠疾患的人群,应适当补充维生素B6,,B12,叶酸及其它营养物质,以免由于上述营养物质缺乏而进一步引发冠心病。

3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

大量流行病学 资料证明糖尿病是冠心病独立且最重要的因素,冠心病合并了糖尿病,其对人们的不良影响势必要加倍,糖尿病患者冠心病发病率高,而且病情复杂,进展快,临床上必须实施针对性护理。护理任务不但是在病人住院期间提供优质护理更应教会病人疾病的有关防治知识,因此,加强健康教育尤其重要。如坚持饮食治疗,合理运动,药物治疗方法,正确自测血糖,足部护理常识,并发症处理等,指导病人外出时随身携带治疗卡及保健盒。

4 冠心病病人的心里和生活护理

冠心病病人情绪易紧张激动可使冠状动脉痉挛,加重供血不足而发病,责任护士必须随时了解患者的心里状态,性格特征,喜恶嗜好等,提供适合患者的针对性优质服务,使患者心清愉快利于疾病康复,在生活上为患者创造良好的病房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光线充足,清洁整齐,良好的环境能够让患者精神愉快,食欲增进,多吃水果,新鲜蔬菜,低盐低脂饮食,保持大便通畅,戒烟戒酒,日常护理中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如果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

冠心病病人的服药护理。

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告知其所患疾病情况及预后,使患者了解,严格按照医嘱服药的重要性,指导患者按时按量并且正确服药,及早好转。

冠心病病人因时护理。

根据冠心病昼夜及季节的不同时间表现的不同情况进行针对性护理,例如本病多于夜间发作,应加强夜间巡视,春天室内应注意定期消毒,开窗通风,夏天应注意保持室内空气凉爽,秋天应保持室内湿润,冬天应注意保暖等。

冠心病的护理范文第9篇

关键词:高血压;冠心病;护理干预;护理效果

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脏病。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功能障碍[1]。常表现为脂代谢异常沉积,动脉粥样硬化,血液运行不畅,多见于中老年患者。脂质代谢不正常,血液中的脂质沉积在光滑的动脉内膜上,造成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或是器质性病变,从而引起冠状动脉血流和心肌需求不平衡[2]。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猝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大及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高血压目前是一种最常见慢性病。将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称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3]。高血压患者在早期往往并无特殊的临床症状,在患者机体长期处于高血压时就会并发出冠心病。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高血压并发冠心病的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自愿原则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狐狸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照组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40~85岁,平均年龄(53.5±3.7)岁。观察组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43~83岁,平均年龄(55.2±2.1)岁。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血压和心电变化,记录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输液量等;严格根据医嘱用药,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一旦发现患者有异常情况,及时给予处理;保持患者皮肤干燥、清洁,住院患者病房环境干净,协助患者活动,避免发生感染。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科学的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2.1心理护理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病程一般较长,身体及心理都承受着折磨,常常会伴有焦虑、抑郁、不安的心理。护理人员需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采取适合的心理护理方案,向其讲述该病的相关知识、治疗及预后情况。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需要耐心讲解相关疾病的治疗及预后情况并帮助患者尽快熟悉医院环境,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缓解不良情绪,给予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1.2.2临床护理 时刻关注患者的血压、呼吸及心电图情况。若血压高压高于160mmHg,抵押高于100mmHg时,可口服适量降压药物治疗;若发现患者出现呼吸深慢、脉搏缓慢、血压上升,疑似颅内压增高时需及时进行降颅压处理[4];护理人员在监护过程中要时刻注意患者的临床变化,观察是否出现其他并发症,给予及时的治疗。

1.2.3饮食护理 加强饮食护理,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食用清淡、低盐、低脂、低糖、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少量多餐,严禁食用甜食、烟酒、咖啡、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1.2.4运动护理 加强运动,根据患者需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适的运动计划,改善患者的心血管功能、增强免疫力、促进血液循环。运动要循序渐进,强度要适中,不可过大。

1.2.5健康教育 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帮助其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学会一些简单的自救方法,引起患者对该病的重视程度,改正不良生活习惯。同时嘱咐患者定期进行复查,有效控制病情。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

1.4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患者收缩压

2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为7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严重危害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猝死[5]。

通过上述实验,综上所述,对于高血压并发冠心病的患者仅仅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往往是不够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科学的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是很有必要的,不仅能够有效控制血压,还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刘力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9(8):701-43.

[2]张江丽,韩清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压特点及与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7(2):142.

[3]张佳黎,田莹.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护理[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1):127.

[4]崔书军.护理干预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2):222.

冠心病的护理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冠心病 社区 家庭 护理干预 成效

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多发病、常见病。常可引起严重的冠状动脉痉挛、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衰和心律失常,甚至猝死,而这些发病又往往多在家中,因此社区家庭护理是急需而可行的方法。据统计,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已跃居首位,而冠心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严重危害着人类的身体健康,因此冠心病的社区家庭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护理人员经常主动上门为病人提供帮助指导与服务,会使患者产生亲切和信任感,从而减轻对疾病的恐惧与思想负担,减少复发与发作的机会。采取的主要护理干预措施如下。

资料与方法

做好心理护理,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社区护士每月上门1次为患者提供家庭护理、管理及指导督促服务。指导患者保持乐观情绪,心胸开朗豁达,情志舒畅,愉快生活。另外,指导患者与家人、邻居和睦相处,多进行些有意义的交谈及活动,常读书看报,开阔思路,避免劳累及情绪激动,遇事要冷静,减轻思想负担,这样有利于气血畅达,脏腑功能协调。

成立“冠心病友俱乐部”,定期组织活动:聘请专家针对冬春季节发病特点对能户外活动的冠心病人集中进行健康教育讲座、咨询、知识竞赛等,教育病人应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冬季注意保暖避免冷风刺激,不在清晨迎风跑步、骑车,活动应以10:00~11:00或15:00阳光充足时为宜。给病友间经常提供经验交流机会,互动学习,练习书画,听轻松音乐,打太极拳等。

指导合理科学饮食,进行适量运动:指导患者平时饮食一定要定时定量,禁烟酒,避免暴饮暴食,饥饱不均。宜低胆固醇、低盐低脂饮食,少吃或不吃甜食;避免进食油炸食品、鱼子、蛋黄等,多吃些鱼、豆制品、新鲜水果、蔬菜,有利于保护机体的免疫功能。坚持每天到户外吸收新鲜空气,循序渐进进行适量活动。临床实践表明,40岁以上的心脏病患者,锻炼时最高心率以不超过120次/分为宜,有心绞痛史的患者锻炼时的最高心率宜在110次/分以下。

指导患者坚持长期规范服药:冠心病患者需根据病情,遵照医嘱长期服药。为防止药物不良反应,尽量减少用药品种。在用药过程中,社区护士要帮助其学会自我监测,如出现异常随时就诊。外出时要指导患者随身携带硝酸甘油,居家时硝酸甘油放在易取之处,定位放置,家人也应知道,以便发病时及时取用;含药效果不理想或难以控制时,应尽快到医院就诊治疗。

指导患者(家属)病情发作时的应急处理方法:冠心病人居家时发生心绞痛,注意保持镇静。立即停下所有的活动,就地休息,同时含服硝酸甘油和消心痛,若症状仍不缓解,可再次含服。若连续含服3次,时间<30分钟疼痛仍未缓解,应考虑发生心肌梗死,一旦怀疑有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应立即就地抢救,稳定病人情绪,有条件时及时吸氧,待心绞痛得到控制,心率、心律、血压基本稳定后由专人陪护送医院。运转病人时,病人不可用力,尽量避免过多搬动。

结 果

经观察对照,观察组只有2例各轻度发作1次,社区医生处理后即缓解。对照组有9例发作。其中4例重度发作需立即送医院急救。

讨 论

对以上患者如果通过合理的指导、调整规律的生活,按时服药,坚持锻炼等,患者很少有复发的情况或发作也较轻;对那些出院后不注意生活规律,熬夜、吸烟、饮酒,也不能按时服药或不服药者,复发率高。所以做好冠心病的社区家庭护理对冠心病的突然发作、治疗、控制和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要为患者创造舒适安静的居住环境,使病人经常保持心情愉快,避免劳累、过饱餐、情绪激动、受寒、阴雨天气、急性微循环衰竭等常见诱因,做到服用药物定时定量,就能有效的遏制冠心病的再发,延缓病情,提高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 韩世范.冠心病患者家庭护理[J].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47.

上一篇:新生儿脐部护理范文 下一篇:消化道出血的护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