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和行为范文

时间:2023-09-21 16:45:37

管理心理和行为

管理心理和行为范文第1篇

作为现代管理科学和心理科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有机组成部分,管理心理学自!"世纪#"年代诞生至今,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不断发展完善和成熟的过程,建立起了自己的一套理论知识体系和实验研究方法,为推动人类社会管理实践活动的发展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管理心理学的知识理论体系中,仍然存在许多够成熟和不够完善之处,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缺乏一个能够统领全局、贯穿始终的理论核心。

从而使得现有管理心理学各个理论知识部分之间因缺乏必要的内在有机理论联系而显得“支离破碎”或“杂乱无章”,难以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系统的完整理论知识体系,不利于管理心理学的学习和研究,也不利于学科自身的积极健康发展,更不利于更好更有效地发挥其在现实和未来社会管理实践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及科研实践中,我们认为应把激励作为现代管理心理学的理论核心。这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

一对现行管理心理学理论知识体系中所存在的缺陷的认识分析的结果表面上看,在现有的各种管理心理学教科书和著作中,一般都把管理心理学理论划分为四个部分,即个体心理管理、群体(或团体)心理管理、组织心理管理和领导心理管理等,其理论依据是,个体构成群体,群体构成组织,而领导则在组织中发挥关键作用。这似乎给我们一种印象,即管理心理学理论体系就是围绕着由个体到群体再到组织和领导这个中心建立起来的。

其实这完全只是一种表面现象或者是一种误解。一方面它只能说明管理的组织构成,即组织是由群体组成的,群体是由个体构成的,但是它却难以或不能说明管理的心理构成,即个体心理怎样构成群体心理,群体心理又怎样构成组织心理,以及领导心理和个体、群体、组织心理之间的互动等问题,同样也不能解释说明管理中的行为构成,即由个体行为怎样构成群体行为,由群体行为又如何构成组织行为等。道理很简单,群体绝不等于个体的简单相加,组织行为也绝不是群体行为之和。而如果我们把激励作为现代管理心理学理论的核心,并把它贯穿到管理心理学的各个理论知识部分之中,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即无论是个体、群体、组织还是领导者,其心理和行为都需要激励,也正因为这样,通过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激励,才会使个体心理和行为更好地向群体转换,再通过群体心理和行为的激励使个体构成群体,只有个体和群体的行为都得到激励才有利于其向组织心理和行为转化,并最终为组织心理和行为的激励创造条件或打好基础。

而且,不仅领导者个人和集体的心理和行为需要激励,更为重要的是对于管理中的个体、群体和组织的心理和行为积极性的调动而言,领导心理和行为特点也是一个重要的激励因素。

在这里,激励不仅是调动管理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积极性的重要手段,而且是个体、群体、组织和领心理和行为之间相互转换的枢纽或重要的先决条件。

这样现行管理心理学各个理论部分之间就由人的心理和行为激励问题而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系统的整体,既有外部的组织构成,又有内部的心理和行为构成,成为一个成熟的、有自己理论特色和核心的管理心理学科,即管理心理学是以研究管理活动中有关人的心理和行为激励的有关理论和方法为核心的一门管理学分支学科和心理科学体系中一门应用学科。

另一方面,现行的管理心理学理论体系也难以明确回答为什么管理活动中只有个体行为需要激励而群体、组织和领导行为不要激励?(绝大多数的现行管理心理学教科书中只讲个体行为激励问题,或者说只在个体心理管理部分讲激励问题,而不讲群体和领导行为激励问题)或究竟怎样去激励?为什么只讲个体心理特点而不讲群体、组织和领导的心理特点?

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等等。这些问题的正确答案和研究解决都只有在我们把激励作为现代管理心理学理论核心之后,才能更好地促使人们去思考、去研究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正确有效方法。因为要调动个体、群体、组织和领导的行为积极性就必须认真研究他们各自的心理活动特点,并按照其不同的心理活动特点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方法来激励其行为,而由于群体心理和行为特点与个体的差异,以及组织和领导的不同心理和行为规律,所以不仅要研究其心理差异,而且要探讨其不同的行为激励方法。

总之,正是由于现代管理心理学理论体系中存在以上主要不足或缺陷,所以应把激励作为现代管理心理学的理论核心。

二符合管理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本质特点,和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学和管理心理学思想尽管在我国目前的各种管理心理学教科书中,关于管理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表述各不相同。如俞文钊教授认为管理心理学是研究企业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用科学的方法改进管理工作,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的一门科学。

再比如程正方把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表述为: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中人的社会心理活动及行为规律,用科学的方法改进管理工作,通过协调人际关系,满足职工需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来提高管理效率与效益的科学。但是在这些表述中却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他们都认为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活动特点和规律,都把人作为管理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那么,究竟什么是人?人及人性的实质是什么呢?管理活动中的人有什么特点呢?怎样才能在管理活动中体现出人的本质特点呢?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一系列科学论述,人是具有自我意识、思维、情感、意志等主观能动性的社会性高级动物,也就是说人作为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既不同于一般的动物,也不同于那些无生命的各种人机器。

因此在管理活动中对人的管理就决不能像对待动物和机器的管理那样,仅把人看成是一个可供驱使的工具,而要把人的主观能动性和人的心理活动特点放在一个优先需要认真加以考虑的重要地位,在管理活动中按照人的人性特点和心理规律来实施对人的科学有效的管理。

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把激励作为管理心理学理论的核心,因为在管理的诸多要素中只有人的因素或人的行为积极性是需要激励的,激励也是最能体现出管理对象的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管理活动。而且在管理活动中不仅个人的行为积极性需要激励,而且群体、组织和领导者等的行为积极性都需要充分调动,因为他们也都是管理活动中人的不同存在方式。人的行为积极性在管理活动中并不是自发的和自然而然地产生的,它往往会受到许多主客观条件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因此在管理活动中往往就要通过各种手段方法,按照人的心理活动的特点来激发、调动人的行为积极性。

心理学的大量实验研究都证明,人只有在被激励的情况下,他的心理的巨大潜能和主观能动性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和充分发挥,即工作绩效!"(能力#激励水平)。那么什么是激励?它的管理心理学本质何在呢?

所谓激励,简单的说,就是激发、调动和鼓励的意思。换句话说,就是指在管理活动中通过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来充分地或最大限度的激发、调动和鼓励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行为积极性,以更好地实现管理目标的管理活动。这里需要说明的,一是在一般的管理心理学中讲到激励主要是讲管理者对被管理者的激励,或者是仅仅把管理者如何调动被管理者的行为积极性作为激励的重点,我不完全同意这种观点。

理由是在管理活动中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实际上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整体,因此其行为积极性的调动也就应该是互为前提的,即必须同时调动双方的行为积极性,才能使其中的一方更具有行为积极性,否则,如果在管理活动中只有被管理者的行为积极性而没有管理者的积极性,或者只想要被管理者的积极性而不要或不重视管理者的行为积极性问题,那么就都是不可想象的,或者就只能是一厢情愿的。

二是关于心理与行为的关系问题,严格地说激励主要是对人的心理活动状态的激发、调动。但是,由于人的心理与行为的密切关系,即心理支配行为,行为表现心理,所以我们也就可以说管理心理学对人的心理活动的激励也就是对人行为的激励,或激励行为即激励心理,二者也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三是把激励看成是一种管理活动的问题,即我们不把激励简单地看成是管理活动中的一种手段、方法或途径,而是把它看成是管理活动本身,因为激励是一个既有主观的思想观念又有实际的实施环境、设施等的涉及诸多管理要素的复杂问题,而决不可能是简单的一种操作方法就可以解决的问题。

总之,正因为激励的以上特点即激励是对管理中人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行为积极性的激发、调动;激励是心理和和行为的统一;激励本身就是管理活动等,所以激励就成为了最符合管理心理学研究对象本质特点的一种管理活动,成为了最人性化和科学化的管理活动中对人进行有效管理,充分调动人的行为积极性的唯一正确的管理思想和方法。

把激励作为现代管理心理学理论核心也完全符合和适应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思想,即在管理活动中真正做到对人的因素的高度重视和认真研究,把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去认真对待。

换句话说,只有激励才能更好更有效地科学地实现对人的理解、尊重和发展等管理心理学研究的终级目的,即帮助我们不断地加强对管理活动中人的认识了解或理解,从而更好地尊重人,促进人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更充分地发挥和实现人的潜能、理想、个性、及人生目标价值等。把激励作为管理心理学理论的核心,正是从实际上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这种现代化管理思想,道理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只有把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的重要地位,才会认真积极地去调动激励人的行为积极性,而不可能是为了激励而激励。

三是管理心理学历史发展的必然和由管理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所决定的现代管理心理学是建立在管理学和心理学等学科发展基础上的一门综合性的边缘科学。人类的管理虽然有着一个非常悠久的历史,但是现代科学管理的思想和方法的产生却只是近一、二百年的事情,伴随着资本主义社会产业革命尤其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生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完善,形成了自己的一整套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体系。

现代管理心理学就是在管理学和心理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相结合的产物,一方面它反映了管理学为追求物质利益最大化的一种新的努力方向,另一方面它也反映了人们对管理活动中人的理解和尊重。因为在传统的管理中人只是被看成管理中的一个普通要素,是与其他要素没有多少差别的生产工具而已,而当心理学研究进入到了管理活动领域中并产生了管理心理学之后,人的要素才逐渐被放到了管理活动的核心位置,从而开始了对人及其心理活动特点的研究,并按照人的心理规律进行科学管理。

其中一个重要而明显的标志就是在管理活动中开始重视和研究人的行为激励问题,而不再把人看成是一个完全被动的管理要素。也就是说,从管理心理学的这种学科性质,我们深深认识到,只有把激励作为管理心理学理论的核心,才能更好地体现出管理活动中对人的理解和尊重,以及对人的因素的重视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

否则就会与管理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发生矛盾,即如果把人看成与其他管理要素相同的普通要素,那管理活动中就不需要激励,而如果不需要在管理活动中激励人的行为的话,那么管理科学就不需要和心理学研究相结合,管理心理学也就无从产生。实际上这也不符合管理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从历史上看,最初人们只是把心理科学研究得到的知识结果简单地运用到管理活动中去,用来解释说明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活动,从而产生了最初的工业心理学,后来随着人们对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活动特点的不断深入了解,尤其是对一些具体的管理心理问题如人事心理、组织心理、消费心理、工程心理等的科学研究,才逐步过渡到从管理的角度来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并最终产生了管理心理学,形成了一套以激励为核心和特色的理论知识体系。可见,把激励作为管理心理学理论的核心也是管理心理学历史发展的结果,因为自从有了激励的思想观念之后,才使人们认识到了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活动不同特点,也正是随着人们对管理活动中激励问题的不断深入研究,才最终形成了管理心理学自己的理论知识体系。

此外,从管理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来分析,我们也可以发现把激励作为管理心理学理论的核心有助于更好地区别其与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对象、内容和目标任务的不同,并建立起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良好的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完善的关系。如管理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二者虽然同样都研究人际关系或人群关系问题,但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目的在于探讨社会生活中人际之间的互动及其方法,而管理心理学则把建立管理中的积极人际关系看成是一种群体行为激励的措施或途径、方法等;再比如管理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二者虽都要研究管理活动中的人的心理和行为,但组织行为学是从管理的宏观角度来研究组织中的人的作用及其相应的科学管理方法,而管理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目的则在于从微观的具体操作的角度来更好更科学地激励人的行为积极性,其侧重点和研究方法等都各有不同;此外,从管理心理学与人力资源的管理与开发相比较,尽管他们都重视管理中人的因素和作用发挥,但它们的差别同样在于人力资源的管理与开发是把人作为一种珍贵的和有待不断挖掘的可持续发展的管理资源来研究,而管理心理学把人的心理和行为看成是一种需要不断激励的重要管理要素来进行深入的理论实验研究,等等。这些都说明了一点,即激励才是构建管理心理学理论的核心。超级秘书网

四有助于在社会管理实践活动中更好地发挥管理心理学理论的重要指导作用无论是从西方管理实践活动的发展还是从我国现行的管理实践来看,如果说管理实践活动最缺乏的是什么,或者说影响和制约管理实践活动水平不断提高的最大困难和障碍是什么的话,我认为就是对人的理解和尊重问题,即如何在管理活动中通过对人的研究了解来更好地理解人、尊重人、发展人和实现人等

实践证明,任何一种管理活动如果离开了这一点或缺乏这种思想观念和精神的话,就都不能顺利进行并取得好的积极的管理目标结果。而如果我们把激励作为现代管理心理学理论的核心的话,那么通过对激励问题的重视和不断深入地科学研究,以上这些困难和障碍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得到有效解决。而且也只有把激励作为现代管理心理学理论的核心,才能更好地对我国现行和未来的管理实践活动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因为现实的管理实践活动最需要的并不是对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活动的描述,而恰恰是对管理活动中人的行为激励的理论和方法等。

总之,通过对管理活动中人的行为的正确激励,可以使人们更好地沿着重视人、理解人、尊重人、发展人和实现人的正确方向开展管理活动,推动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促进管理活动实践水平的不断提高。否则,任何一种缺乏以人为本和对人行为激励的管理心理学理论都可能在今天和将来的管理实践活动中显得空洞乏力。

参考文献:

〔1〕万顺福现代管理论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张大均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3〕萧宗六学校管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4〕祁晓玲管理心理学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5〕李伯黍教育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管理心理和行为范文第2篇

领导主要职责是带领团队,通过获取竞争环境数据,分析数据,做出决策,进行计划组织,推动控制计划实施,达成团队组织的目的。领导的心理和行为在整个带领团队过程中,影响着每个环节。因此,研究领导的心理和行为对于组织能否顺利达成目标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领导;领导过程;心理与行为

1 领导的心理与行为在领导职能发挥中的作用

1.1 领导的沟通

管理学中的沟通是指将信息传递给对方,并引起你所期望的反应。管理沟通有别于大众传媒沟通,管理沟通是一种点对(有限)点的“有效”沟通。同一信息,在不同的人那里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即使在表面上高度一致的情况下,仍需沟通。而领导获得信息的渠道,多数从与市场环境的各个参与者沟通所获得,如上下游合作伙伴,同事员工,竞争对手等。60—80%的管理冲突、竞争失败、合作失败都是与沟通不良有关,有效的沟通可以化解相当多的矛盾冲突。

沟通中常见的错误心态有领导者认为我是领导,要下属主动向我汇报,或者认为我是市场中的主角,要合作伙伴主动和我沟通。但这样的沟通心理是要不得的,这样的心理导致沟通不畅,所得到的信息有限或失真,最终导致决策的原材料就不准确。所以,良好的沟通是管理的基础,良好的沟通心理和行为是进行良好沟通的基础。

1.2 领导的决策

领导最重要的决策是制度和用人,定下什么制度,使用什么样的人是领导做出决策的主要方面,是导致组织能否达成目标的关键因素。而领导在决策过程中,首先要进行沟通,并通过沟通获得决策所需要的决策基础材料。

1.2.1 确定型决策

是信息充分前提下的决策,通过充分的沟通了解,未来的多种状态已知,不同方案的结果可知,决策只须择优选择方案,决策取决于理性分析,生产决策、人事规划常常是这种类型的决策。

在确定型决策中,领导者的心理和行为常常犯的错误如下:这个决策很简单,不需要认真做功课,不需要仔细分析,一拍脑袋就决策,导致在一个非常明确的信息条件下选择了一个错误的决策结果。所以,在确定型决策下要求领导者的心理和行为必须认真静下心来“做功课”,仔细分析决策的各种因素和可能出现的各种结果,选择出一个正确的决策结果。

1.2.2 风险型决策

是即使通过了充分的沟通,但是信息还是不充分的情况下所需要做出的决策。这种决策要求争取最好的结果,同时准备应对万一发生的最坏情形。

在风险型决策中,领导者的心理和行为常犯的错误是对概率不做认真评估,一厢情愿、自欺欺人,对万一发生的最不利情形缺乏准备,甚至在绝对没有任何风险时才做决策。对于风险型决策无从下手,随意决策。所以,在风险性决策中,要求领导者的心理和行为是领导者必须仔细分析,敢于决策,勇于承担决策的责任,即对于决策可能导致的失败的结果,组织无法达成目标的结果勇担责任。

1.2.3 不确定型决策

是即使通过充分的沟通,信息仍然非常不充分,在这种信息极不充分的情况下所必须做出的决策。

在不确定型决策下,部分领导常犯如下错误:由于通过沟通无法获得确定型决策的信息条件,始终不敢决策,寄希望于再次通过沟通使目前的信息条件具备确定型决策条件后再进行决策,对面临的不确定型决策无法进行决策。这种领导的心理是瞻前顾后、畏缩不前、当断不断、怕担责任。在不确定型决策下要求领导者的心理和行为是勇敢决策,勇担责任,当断即断、勇于冒险并承担决策产生后果的责任

1.3 领导的计划、组织、控制和授权

在领导者进行决策后,对于达成组织的目标就度过了关键的一步,剩下的就是领导者在执行这个决策过程中面临的计划、组织、控制和授权过程了。

1.3.1 领导的计划、组织和控制

计划是领导者为实现组织既定目标而对未来的行动进行规划和安排的工作过程。计划是全部管理职能中最基本的职能,也是实施其他管理职能的条件。领导者为实现管理目标和计划,就必须设计和维持一种结构。在这一结构里,把为达到目标所必需的各种业务活动进行组合分类,把管理每一类业务活动所必需的职权授予工作人员,并规定上下左右的协调关系。为有效实现目标,还须不断对这个结构进行调整,这一过程即为组织。组织为管理工作提供了结构保证,它是进行人员管理、指导和领导、控制的前提。

控制是按既定目标和标准对组织的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发现偏差,采取纠正措施,使工作能按原定计划进行,或适当调整计划以达到预期目的。控制工作是一个延续不断的、反复发生的过程,其目的在于保证组织实际的活动及其成果同预期目标相一致。

菲德勒认为决定领导计划、组织和控制有效性的环境因素主要有三个:a.职位权力:一个具有明确的并且高的职位权力的领导比缺乏这种权力的领导者更容易得到他人的追随;b.任务结构:即工作任务的明确程度和部下对任务的负责程度,任务清楚,工作的质量就比较容易控制,也更容易为组织成员规定明确的工作职责;c.上下级关系:指领导者受到下级爱戴、尊敬和信任以及下级情愿追随领导者的程度。菲德勒认为领导者的行为方式应与环境类型相适应才能获得满意的效果。一般来讲,在最有利和最不利的情境下,工作任务型的领导方式比较有效;在中等状态情境下,人际关系型的领导方式比较有效。从权变理论来看,领导者的组织、计划和控制是要求领导者的心理和行为必须随具体情境而变,在不同的情形下采取不同的对策,以其成功计划、组织和控制组织,使团队按照原定的决策顺利的向前,并达成团队的目标。

1.3.2 领导的授权

领授权是领导者将权利暂时交给下级代为行使,由于领导事务繁多,很多规章制度已经明确,或者已经有决策先例,无需领导者过多决策,下级能顺利决策执行的事务,领导可授权下级行使部分决策职能。

领导在授权中容易犯的心理和行为措施是误以为授权后,就等于将责任一同授予给下级。事实上,授权不当,用人不当的后果和责任仍须由授权人向团队承担。因此,领导者需要根据授权对象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决定授权的程度:a.收集资料,由我决策;b.拿出方案,由我审核后作出决定;c.拿出方案,执行方案,有问题来找我;d.拿出方案,解决问题,把结果报告给我。下级工作能力越强,授权程度可以却高,工作任务越简单,授权程度也可以越高。

总之,随着在领导心理和行为方面研究的深入,管理心理学所揭示的领导心理和行为规律将越来越有助于领导带领整个团队顺利达成目标。管理心理学中关于领导心理和行为的研究理论将成为领导者必备的知识储备。

【参考文献】

[1]李超平.变革型领导与领导有效性之间关系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3(01)

[2]吴敏.变革型领导、心理授权与绩效的关系研究[J].软科学,2009(10)

【作者简介】

管理心理和行为范文第3篇

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是研究为达到预期目的,通过巩固和发展人的积极行为,转变和消除人的消极行为,达到变消极为积极的激励理论。根据实现人的行为改造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三个理论:强化理论。强化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B.F斯金纳于1938年在《有机体的行为》一书中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对外部环境刺激作出的反应,只要通过改变外部环境刺激就可以达到改造行为的目的。归因理论。归因理论最早是由奥地利社会心理学家海德在1958年出版的《人际关系心理学》提出。该理论认为,人的内在意识指导和推动着人的行为,通过改变人的思想认识,可以达到改变人的行为目的。挫折理论。挫折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外部环境刺激与内部的思想认识相互作用的结果,只有改变外部环境刺激和改变内部思想认识相结合,才能达到改变人的行为,变消极行为为积极行为的目的。

2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适用于高校学生管理的原因分析

高校学生管理有别于高校教学与高校科研,它是一所高校有别于其它高校的名片,是高校校风、学风形成原因的重要标志,是衡量高校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体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复杂性是由管理对象的多样性和管理内容的多样性所决定的。(1)管理对象的多样性。与以往不同,当代大学生的时代烙印是信息化,在一个信息大爆发的时代,在校大学生主动或被动地接触大量的信息,同时由于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尽相同,使学生吸收的信息内容不同,信息量也参差不齐,这就是管理对象多样化产生的原因。面对管理对象多样化,如何贯彻落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每一位高校管理者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分别从外部环境刺激、内在思想认识,以及外部环境刺激与内在思想认识相结合,三个方面相互调和,互为依托,可以针对每个学生的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合适的管理方式、方法。(2)管理内容与管理目标的多样性。与初等、中等教育不同,高等管理除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意识与学习习惯,还肩负实现大学生人生价值和大学生社会价值的双重任务,所以在管理内容上呈现出不同以往管理任务的多样性特点。面对管理内容与管理目标的多样性,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可以:通过正强化,强化与高校学生管理管理内容与管理目标相一致的学生行为;通过负强化,弱化与高校学生管理管理内容与管理目标不一致的学生行为;通过惩罚,消除与高校学生管理管理内容与管理目标相违背的学生行为;通过衰减,动态调整强化程度,使学生行为趋于合理化,最终贯彻高校学生管理内容,达到高校的学生管理目标。

3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

3.1强化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

强化理论是以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种激励理论,它有四种类型,分别为:正强化、负强化、惩罚、弱化。上述四种类型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可以综合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1)正强化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正强化是运用刺激因素,使人的某种行为得到巩固和加强,使之再发生的可能性增大的一种行为改造方式。在具体应用中可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①授予荣誉。通过开展不同管理内容的评优、评先行为,授予表现先进者荣誉称号,激励先进者保持先进性,鼓励不足者向榜样看齐。②给予奖资助。按照上级要求,结合高校学生管理需求合理设置国家奖助资金、社会奖助资金、高校奖助资金及其它奖励资助资金的评选条件,使在校大学生积极践行高校学生管理要求。③赋予职责任务。按照党员发展标准和程序,结合学生意愿发展中国共产党员,发挥党员先进性;把积极进取,有一定管理能力的学生发展成为学生干部,赋予职责任务。(2)负强化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负强化是预先告知某种不符合要求的行为或不良绩效可能引起的后果,允许被管理者通过按所要求的方式行事或避免不符合要求的行为来回避一种令人不愉快的处境。在具体应用中可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①给予处分。按照教育部21号令,制定高校学生处分管理规定,明确不良行为应受到的对应处分及学生受处分后所要承担的后果,使学生按照高校管理要求行事。②限制奖励荣誉申报。在高校荣誉奖励申报条件方面,明确有不良行为记录着限制申报,使学生尽可能避免不符合高校学生管理规定的行为发生。

3.2归因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

归因理论是海德从通俗心理学的角度提出的,该理论主要从内因与外因的两个角度,解释行为产生的原因。内外因分析法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应用较为普遍。(1)内因分析法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内因分析法用于分析经常性、持续性的学生行为,经常性的学生行为多由情绪、态度、人格、能力等因素导致。对于由于内因产生的学生行为应该从意识层面入手,综合使用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两种教育手段,加强对高校学生的管理,以实现高校管理目标。(2)外因分析法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外因分析法用于分析偶发性、一过性的学生行为,偶发性的学生行为多由外界压力、天气、情境等因素导致。对于由于外因产生的学生行为应该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不能忽视外因导致一定行为结果的客观性,也不要夸大外因导致一定行为结果的必然性。

3.3挫折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

挫折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提出,主要揭示人的动机行为受阻而未能满足需要时的心理状态,并由此而导致的行为表现,力求采取措施将消极转化为积极性、建设。挫折在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上引起的反应的强度,取决于四个方面:学生的生理条件;学生过去的生活经历,特别是以往经受挫折的情况;学生对挫折的主观判断;学生的理想信念、人生观、世界观。挫折引起的心理和行为反应可以归纳为两类,一类是积极的建设性的心理和行为,一类是消极的破坏性的心理和行为,区别对待两种不同心理,两种不同心理与行为的特点为:常见的积极建设性的行为有四种:升华、增加努力、重新解释目标、补偿;常见的消极破坏性的行为有十二种:折衷、反向行为、合理化、推诿、退缩、逃避、表同、幻想、抑制、回归、侵略、放弃。挫折是一种客观存在,在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挫折现象是经常发生的,高校管理者应该重视管理中学生的挫折问题,采取措施防止挫折心理给学生本人和学校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具体应用如下:

3.3.1积极的建设性的心理和行为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

(1)宣传普及挫折教育。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积极宣传面对挫折,持积极心态学生的心路历程,归纳学生经历与特点,普及相关知识。正确看待积极的建设性的心理和行为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作用。(2)开展“阶梯”化挫折教育。从高校学生管理层面创造条件,结合学生特点,对学生开展可行的“阶梯”化挫折教育,按照学生抗挫能力不同,逐级设置,逐级进行,最大化地提高学生抗挫能力,使之升华,提高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管理效率。

3.3.2消极的破坏性的心理和行为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

(1)消除消极因素。从影响挫折反应强度的四个方面入手,进行主观方面和客观环境方面的分类分析,帮助学生合理调整行动目标,教授学生用积极的心理与行为适应挫折,减少或消除消极因素。(2)减轻挫折感。对于持消极的破坏性的心理和行为的学生,高校管理者应改变受挫折学生对挫折情境的认识和估价,如:帮助专科学生明确同一老师教授的同一课程本科教育与专科教育所要达到的培养效果,使学生对成绩有一个合理的认识,以减轻挫折感。(3)减少挫折主观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通过培训提高学生专业化能力和技术水平,增加其实现个人目标的可能性,减少挫折的主观因素。(4)减少挫折客观因素。改变或消除易于引起学生产生挫折的环境,如合理设置学生学业测评的管理机制、改善学生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开展实践教学、技能培训使学生及早接触工作,认识工作,以减少挫折的客观因素。(5)推广心理知识,开展心理咨询,消减学生挫折心理压力。

4行为改造型激励方法在高校学生管理应用中的局限性应对方式

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正确运用强化激励手段,对巩固和增强学生行为的积极性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现实管理中影响学生的行为的内因和外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对行为的有效强化,一般只是在当事人的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产生后再施加强化,它不重视行为产生的内因,更不重视对学生积极行为的主动激发,这使得强化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故此,我们在高校管理工作中,应该把强化理论、归因理论、挫折理论结合起来应用,既要重视行为强化的有效性,也要充分考虑挫折因素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基于上述原因,在运用行为改造型激励方法时应注意以下应对方式克服局限性:

4.1运用强化激励,提高管理效能

4.1.1正确运用奖励手段应注意的原则和要求(1)奖励要公平合理,奖励的程度要与贡献相当。奖励是否客观公平,是影响奖励效应的一个关键因素。如果在组织中表现不突出,表现一般的学生受到了某种形式的奖励,而其他一大批表现较好的学生未受到奖励。这对于高校管理工作造成的消极影响远远超过实施奖励所产生的积极影响。(2)奖励的评选要坚持合理、合法、民主。坚持评选条件合理、合法,评选程序民主,有群众基础,对于保证评奖的效能有很大的意义,作用也十分明显,而且可以有效地提高奖励对学生的积极影响。(3)奖励要注意时效。奖励的时效性不仅能强化奖励的效果,同时也可以对未获奖学生的行为产生积极地影响。(4)奖励应该是具体明确的。奖励要言之有物,详细,确凿,使获奖学生明确获奖原因,提高获奖成效。同时也可以让未获奖学生找出差距,改善,提升自身的行为。(5)奖励要充分注意获奖者的需要特点。合理把握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对获奖学生的意义,应本着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的原则,根据获奖学生的需求特点,提高奖励的效能。

4.1.2正确运用批评和惩罚的手段应注意的原则和要求

在运用批评和惩罚手段时应遵循“善意、冷静、适当、一致、预防”的原则。这就要求高校管理者对于产生不当行为的学生,要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态度,实事求是地指出学生的错误,以理服人,同时在对于学生实施惩罚手段时要做到态度平和,宽严适当,一视同仁,同时实施处罚要起到教育警醒,防范未然的作用。

4.1.3重视不可预测的间歇性强化

斯金纳认为,定期的强化会失去其作用,不可预测的间歇性强化能起到更好的作用,所以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应重视适时地小规模的奖励与惩处,确保强化作用的有效性。

4.2运用挫折理论,降低挫折的消极影响

挫折教育是一把双刃剑,使用得当能对学生行为起积极作用,使用不当则会对学生行为起消极作用,在实践过程中,出现消极作用的影响要强于积极作用。这就要求高校管理者正确运用挫折理论,趋利避害,降低挫折的消极影响。(1)对形成挫折的原因进行系统分析,有效地预防挫折的发生。在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高校管理者应对学生常见的挫折类型产生原因进行深入系统地分析,自习查找产生原因,积极寻求解决措施,降低挫折的消极影响。(2)提高学生的挫折容忍力。挫折起积极作用还是起消极作用,取决于学生对挫折的反应强度。有计划、分阶段、科学合理地提高学生的挫折容忍力,有利于提高高校学生的挫折容忍力。(3)对受挫学生采取宽容的态度。对于受挫学生存在的一般性问题,高校管理者应采取宽容的态度,有利于引导受挫学生正确看待挫折,有利于降低挫折的消极影响,避免矛盾激化。(4)改变受挫学生的环境。学生受挫排除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客观条件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受挫学生的消极心理和消极行为,所以高校管理者通过改变受挫学生的环境能起到减轻或消除学生消极心理和消极行为的目的。(5)释放不良情绪,降低挫折的消极影响。挫折势必给学生带来消极的不良情绪,不良情绪的积压,会加重学生面对挫折的消极行为,而合理引导受挫学生释放不良情绪,会使受挫学生心态趋于平衡,有利于降低挫折的消极影响。

管理心理和行为范文第4篇

实施员工帮助计划的基本框架

谁来帮助?

EAP服务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因此,一是通过专业机构人员借脑引智。大多数企业是先实施外部EAP服务,将心理学知识普及到企业,将系统理念和专业工具引入企业,形成内外结合模式,最后建立内部长期EAP。二是党群干部要发挥组织和带头作用。要率先系统学习和掌握EAP服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率先获得国家认证的心理咨询师资格,让自身成为行家里手,并做好心理学理论知识的二局化和普及化,有力组织推动EAP工作。三是各级管理人员要将EAP服务融入到管理实践中。各级管理者在日常管理中尊重人的心理和行为的科学规律,践行对员工心理和行为的柔性管理,帮助员工在心理、行为上自愿自动与企业同向协调。四是促进广大员工“助人自助”。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EAP的重要法则就是“助人自助”,助人是外因,自助是内因,就是帮助员工更好地“自己帮助自己”,提高自我心理和行为管理能力。

“帮助”产生什么作用?

一是有效促进员工心理资本增值。EAP服务对员工实现了“两个帮助”,即:帮助员工化解消极心理和行为;帮助员工增进积极心理和行为。使员工的知情意内在协调,并与企业文化、管理要求、发展目标同向协调,使心理资本在实现员工自我价值和促进企业发展中不断增值。二是有效丰富管理者的管理手段。各级管理者在日常管理中主要使用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行政手段体现了以制度管人的刚性管理;经济手段体现了奖惩考核的调节性管理。而心理手段体现了引导员工自愿自动的柔性管理。以EAP理念为主的心理管理是管理者的“第三只手”,与行政手段、经济手段相辅相成。研究表明,企业为EAP投入1元,可节省管理成本5元以上。三是有利于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和组织行为。企业文化是员工对企业认知、情感、意志的心理交集。组织行为是企业文化的外在反映,与企业同向协调,提升员工心理资本和行为规范。为扭转企业的不良风气和行为、塑造积极的先锋文化和行为提供心理支持。四是有利于开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新途径。EAP服务将带来了员工的心理和行为的科学知识,对员工心理、能力、人格等有相当信度的量化测量,对人才建设、企业和谐度等测评带来了新启迪,促进了党建工作方法论从经验到科学、从定性到定量、从分散到系统的提升。

为什么是“计划”?

EAP服务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纵向而言,从培养一批掌握EAP专业知识技能的政工干部,到在管理者中宣传推广EAP服务技能,到在员工中普及EAP知识,需要有序推进;从EAP理论、外部借力,到模式二局化、应用普及化,需要一定的探索周期。横向而言,需要党群各部门从不同层面共同做好“人”的工作,从宣传文化建设上,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探索员工思想认知如何与企业同频共振;从组织建设上,以组织行为学为基础,探索如何引导员工自愿自动的行为如何与组织文化和要求同向协调;从人才建设上,以心理测量学为基础,从招聘选拔、素质测评等方面进行探索;从青年工作上,以发展心理学为基础,探索青年员工从入职到成长各阶段的特点和对策等。因此,在二局推行EAP工作,注重统筹安排、发挥党委整体合力、构建长效机制显得特别重要。

EAP试点工作的推进情况

一公司在迈向科学发展的征程上,持续的管理创新、技术革新对员工的知识、技能和心理承受能力带来一定的冲击,员工在工作环境适应和成长需求满足上面临诸多挑战。一是工程建设行业独特的工作特性,如艰苦的作业环境、工作强度高、工作时间长、兼顾家庭困难、安全生产压力大;二是个人背景因素,如价值观、认知取向、自我调适能力、家庭支持系统,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员工的认知态度和行为方式,进而对员工工作及员工队伍建设产生影响。

有效开展EAP前期探索

根据新时期企业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新特点和新要求,一公司党委紧紧围绕生产经营,立足一线,积极介入,运用心理学原理,大力探索员工帮助计划。两年多来,QQ心理热线共为公司员工提供了150余人次的在线心理援助,为来访者解决了情绪、工作压力、婚恋家庭等方面的心理困扰,起到了疏导情绪、心理支持、心理援助的作用。“心理论坛”共发贴381篇,在宣传心理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抒解员工情绪方面作用明显。共举办专题讲座12场、培训班4期,共912名员工参与。先后出版《护航舰》《润和》《员工心理健康指导工作委员会工作手册》等心理学内刊,通过宣传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减轻员工在工作、生活中的心理困扰;通过引进外部专业服务机构,为员工提供更隐秘、更专业的一对一心理咨询服务。在危机干预方面,两年多来共为员工及其家属提供心理创伤、情感危机干预6次,用专业的心理学方法为员工稳定情绪、避免应激障碍,促进企业和谐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系统实施EAP试点工作

2012年,集团公司党委明确把一公司作为试点单位以来,一公司在前期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围绕心理健康平台系统化建设、内部EAP专员队伍建设、EAP管理运行系统建设三大方面进行系统推进。本着高起点、高标准的原则,一方面,成功通过集团公司科研项目申报立项。已申报中国中铁科研立项,为EAP工作开展提供了经费保障。另一方面,借脑引智与外部专业机构开展合作。通过对北京易普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明德智胜咨询有限公司、上海睿琦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三家EAP服务机构专业水准、服务费用的比选,选择北京易普斯作为外部服务机构。委托其为公司制订EAP项目全方位解决方案,全面系统引进EAP管理模块,制订了三年分步推进计划。EAP项目启动会已于2012年9月14日在北京举办,EAP项目推进工作进入科学化、规范化的快速车道。

启动了铁路项目大战120天EAP专项支持计划

2012年10月,一公司在贵广铁路、林织铁路、大西铁路、兰新铁路4个项目中,因地处偏远、环境恶劣、条件艰苦,施工生产时间紧、压力大,容易出现士气低落、工作倦怠、抱怨增加、人际冲突等消极组织氛围和行为。一公司党委策划了“大战120天EAP专项支持计划”, 从组织氛围营造、团队士气激发、心理保健关爱三个方面,通过现场活动和远程服务两种形式,为各项目部和一线员工提供为期3个月的EAP专项服务。正在开展“风雨同行”短信关爱、“心心相系”微博互动、“开心项目部”互动活动、“家庭温馨港”支撑服务、“战地提升营”讲座培训、“贴心好助手”教练指导等系列服务活动,并通过集团公司党委宣传部在4个局指挥部全线推广。

深入推进EAP工作的探索思考

广泛开展EAP学习宣传,形成双向认知

通过开辟心理学论坛、编印心理学刊物、开展员工心态调查、专题培训讲座等多种形式,在全公司形成贯穿上下、形式多样的宣传普及格局,用EAP理念提升EAP宣传工作,从公司本部到下属各单位,营造了在公司实施EAP项目的良好氛围。通过广泛地宣传学习,形成企业和员工对EAP工作和知识的双向认知:一是形成企业对员工心理状态的系统认知。根据对EAP工作的总体策划,在建立“心理援助基础设施”中,开展团体座谈、问卷调查、员工心检等工作,系统收集、汇总、分析公司员工心理状况,形成员工心理调查报告,让各级管理者对员工心理状况形成系统认知。二是形成员工对企业开展EAP服务的温暖认知。通过编发EAP使用手册、EAP手机报、员工自助卡等多种方式,以员工喜闻乐见的现代传播方式宣传EAP知识,让员工对EAP形成正确认识,喜欢EAP服务,最后从接纳并主动寻求EAP服务。

组建专业人才队伍,形成内外互融

一公司面向全体员工公开招募志愿者,在对符合条件的应征人员进行心理素质测评、结构式访谈的基础上确定了7名公司首批EAP专员,由公司出资委派参加国家心理咨询师认证考试培训及EAP专员业务知识培训,初步搭建起公司专业人才队伍框架。公司着力让首批EAP专员在宣传和探索二局化的EAP模式中发挥先锋作用,引导他们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结合二局实际开展理论创新和宣传推广,带动更多管理人员掌握开展EAP工作知识和技能,让广大员工了解和接纳EAP;让首批EAP专员在借脑引智的内外合作上发挥桥梁作用,在与北京易普斯专业人员的共同工作中,向他们学习,创新理念,开阔视野,提升专业素质,让首批EAP专员掌握EAP专业机构的工作理念和方式,并不断内化到企业中;让首批EAP专员在实践中发挥带头作用,在组织推动EAP工作中担当主力,引领EAP工作在高起点上始终保持专业化推进。

坚持推进试点工作,让EAP工作务实见效

在一公司正式被确立为试点单位后,公司与北京易普斯开展合作,对项目进行了系统研究和统筹安排。在员工关爱、管理融合、机制创新层面上对EAP项目进行了定位,制订了“三步走”工作思路。在2012年的导入期,初步建立起一个基础、一个平台,即“心理援助基础设施”“心理资本优化平台”,为项目管理及以后的常态化开展打下基础;探索、提炼出一套经验,即公司与项目部联动的项目管理经验,总结出适合在建筑施工企业推广的模式;建立EAP项目的影响力以及使用口碑。在2013年的普及期,完善一个基础、一个平台的建设,在前期使用反馈的基础上,巩固或更新内容;推广实践项目联动的管理模式,EAP项目的覆盖范围延伸至更多项目部;培养EAP专员队伍,初步建立起EAP内部相关制度,逐步推进EAP项目与管理的融合。在2014年的深入期,基础服务的常态化使用,形成稳定的感知;EAP项目各个成熟的服务模块覆盖基层所有的员工;充分发挥内部人员的作用,实践EAP项目的“内外结合”模式,把专员管理的各项制度纳入企业管理的有关制度文件。

坚持加强理论创新,形成可复制推广的EAP模式

管理心理和行为范文第5篇

心理危机是指人们在遭遇了他们的应付能力之外或超出了他们所有的资源之外的境遇或事件时导致的心理认知、情感和行为功能失调的状况。据前人的研究总结,心理危机可以分为三类[2]:第一是境遇性危机。是指无法控制或预测的突发事件。第二是发展性危机。指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自己和环境间的变化,如父母离异、发育中的问题、成长时的家庭冲突等等;第三是存在性危机。个体在遇到人生目的、责任等重要而根本的问题不能及时果断地做出选择而产生的冲突和焦虑。这些危机的产生自然引起的是系列的心理异常的症状,诸如抑郁、焦虑、畏缩等等。而这些不良的心理状态持续发展,则很可能引发行精神崩溃及行为障碍和极端行为的产生,也就是危机事件的发生。

一、关于问题学生心理危机管理的现状

到目前为止,对于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危机问题,国内外都已经做了相当多的研究。在国外,研究者们研究和讨论的焦点主要在于引发学生心理危机的原因和心理危机的构成,更多的是具体个案和微观的研究。比如研究大学生抑郁和焦虑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大学生心情抑郁的经济、学业、人际交往等因素的影响程度。以及一些学校的心理危机干预的个案研究[3]。他们的研究对于分析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心理危机因素的分类和组成结构、应对特定心理问题的个案干预方法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具有较明显的实践效用。然而,对于高校整体的心理危机管理和预警的研究国外比较少见,这或许与高校管理制度和文化有着一定的关系。而在国内,我们除了对出现心理问题进行关注和研究之外,更多的研究者们把焦点放在了如何防止心理危机事件的出现,以及如果对可能产生的心理危机事件进行管理和预防。所以国内的研究文献中更多的是对于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研究、心理危机管理的研究以及心理危机预警系统的研究。

纵观国内有关心理危机管理和预警系统的研究,虽表面看五花八门,但实际上思路基本一致。多数是对于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种总结性结论。例如通过心理健康课程的设置,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和一般心理问题的应对办法;通过校园文化团体开展活动对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通过学生心理工作干部的反馈作用及时掌握学生心理动态;建议动员可能存在心理问题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建立学生—老师—咨询中心—校管理部门及家长沟通联系机制,等等类似的措施对于心理危机进行全方位的监控与预警。这么一种思路是各高校长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经验结晶,是一定程度上有效的心理危机管理和预警办法措施。

二、当前关于高校学生心理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虽然上述关于心理危机管理的方法途径被许多高校广泛采用,甚至成为高校标准化的一种心理危机管理模式,然而,我们认为,这些方法方式的普通适用性尚可,对于学校常规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着一定的启示和指导作用。它是适用于常规的普通学生管理的套路,但是面对危机的对象时,显得有些不足。对于高校学生心理危机管理和预警这样一个紧迫的任务而言,仍然欠缺一定的及时性、针对性,从而缺乏一定效率。对于心理危机的管理和预警,我们需要及时与准确性,所以我们需要把这项工作的范围缩小,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范围。从以往的研究中我们知道,心理危机的产生是有原因的,各种心理问题的出现都是由各种各样的因素引起,比如前面所述,经济、人际、学业……等等因素,这些因素如果在学生当中产生了问题,必然引起学生的心理危机。另外,从去年引发国人热烈讨论的“北大问题学生会商制度”事件中,虽然众多群众对于北大的做法不理解,作为高校工作者却能够深刻理解,问题学生的关注是极其重要的,北大的会商制度中需要会商的学生包括:思想偏激、学业不良、经济困难、人际困难等等系列问题学生。问题学生应该作为高校学生心理危机管理和预警的一个重要范围和对象。只有抓住问题学生这一个点和圈子,危机管理和预警机制才会更具效率性。所以,我们认为,应该从问题学生出发,研究高校学生心理危机的管理方法。问题学生从一方面可以定义为心理危机潜在群体,是心理危机管理的直接对象,我们要对高校学生的心理危机进行有效管理和预警,必须重点关注问题学生,重点研究问题学生,才能更有效的应对学生心理危机的管理和预警。笔者以为,首先应该对问题学生进分类和定义,可以将学生从经济困难、学业困难、思想偏激及心理障碍等等可能影响学生学业和生活情绪的方面的因素进行分类和定义,划分出危机管理的重点对象。其次,对问题学生进行分类建档,定期了解和掌握这些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况,对于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疏导。再次,建立困难学生的培训和辅导机制,每个学期或每个月采用不同形式的活动、讲座及其他文化活动方式进行干预影响。

对于高校学生心理危机的管理和干预,并不能以常规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路对待,而应该区别于心理健康辅导与教育,把心理危机的高危对象区分出来,以此为管理的抓手和把柄,特殊管理,优先干预,这样才能够更有效率,更及时地避免和控制危机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许志红.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研究. 教育探索. 2007.12

[2]朱斯琴. 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探析.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

[3] Victor?I.?Schwartz,?MD?. College mental health: How to provide care for students in need. Current Psychiatry. 2011.9

[4John Monahan, Ph,D. Interventions by Virginia’s Colleges to Respond to Student Mental Health Crises. Psychiatric Services. 2011.12

管理心理和行为范文第6篇

【关键词】和谐校园;心理和谐;环境因素

大学生心理和谐是和谐校园建构的重要保证。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如何培养出能适应社会的、人际的心理和谐的学生,不仅对和谐校园建设而且对整个和谐社会的建构意义重大。化解学生的心理困惑与危机,增强学生的自我调整能力,激发学生的积极的人生态度,防范校园隐形失控行为的发生,构建心理和谐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和谐校园建构的必要条件。

一、大学生心理和谐的现状与影响因素

从总体上看,大学生个性张扬,求知欲强,自我意识和自尊自信明显增强,顽强坚毅的心理品质和素质获得较大发展。但是,在部分大学生中存在程度各异的心理问题。在学业与就业压力,家庭负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诸因素的影响下,大学生的心理和谐面临考验。特别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随着高校录取人数的扩大,大学生的个体差异加大,学业和就业压力加大导致心理危机,不少学生旷课,迷恋网吧,考试不及格,不能毕业。另外,大学生生活困扰,恋爱挫折,对步入社会的恐惧等引发诸多心理不和谐问题。心理不和谐问题得不到重视并给以有效解决,将严重阻碍和谐校园的建构进程和实效。影响大学生心理和谐的因素包括:

(一)大学生自身因素

1. 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和把握未来。具体表现为对自身期望值过高与现实的冲突造成的心理失落乃至心理障碍;在个体发展过程的迷茫困惑;在专业与职业选择上的犹疑与困惑。2. 不能正确认识他人与社会,人际知觉、社会知觉差。表现为恋爱中的不适与盲从,特别是恋爱挫折导致的心理失衡现象和过激言行;在人际交往中的不适与恐惧等等。另外,高校还存在贫困生,违纪生等特殊群体,由于个体的成长经历与心理历程的影响,是心理危机的潜在高发人群。3. 心理适应能力较差,自我调节能力不高。依据生态学的理论,人的心理健康是心理生态系统各种关系的和谐。维护大学生心理生态系统的平衡,系统自身的恢复和调节是一个重要环节,在有限的范围内,该功能的大小正比于系统结构的复杂性。而现实的状况是大学生的生活圈子狭小,内容单调,独生子女的生活背景,过分的娇纵和宠爱,影响了系统的多样性发展。此外,受文化特性,个体因素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学生在遇到心理困惑时倾向于内部心理调节,求助于外部的很少。较低的心理调节能力难以应对大的突发性的应激事件,成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和谐的重要因素。

(二)社会,家庭,学校等环境因素

大学生除了在学校生活,也要和社会,家庭发生联系,社会、家庭、学校作为大学生的生存单元,对大学生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在现阶段,处于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大潮中的中国社会发育还不够完善,以欺骗和不正当竞争手段获取利润的现象依然存在,以诚信的付出为代价的社会价值观赢得了不少市场。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个人的心理极易失衡,应当加以及时有效的引导,避免行为的发生。家庭也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家庭的结构与生活质量指数更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如单亲家庭,离异家庭中的大学生由于心理历程的关系,可能会有较之其他家庭更多的心理失衡,如焦燥,不安,抑郁,敏感,多疑等。此外,学校作为大学生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中体现出来的公平、民主、平等、和谐等对大学生心理的平衡起直接的影响作用。

(三)网络的影响

网络的普及与发展给高校的文化科技信息传播起了重要的提升作用,但是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首先,学生网瘾现象突出。不少学生迷恋上网,于是逃课现象增多。网上的虚拟空间实现了某些学生在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拉大了与现实的距离,巨大的反差加剧了心理的失衡。其次,网站缺乏规范与管理。不少学生上网时沉溺于游戏,电影。网上不健康的内容,追求个人享乐的价值观随时侵袭着学生缺乏识别力、抵抗力的思想肌体。部分学生在网络与现实的困惑中迷失了自我,迷失了方向。再次,网络社会规范尚未完全形成,违反现实社会规范的网络越轨行为在大学生中表现突出。网络的特殊性拉低了大学生的道德底线,网络道德失范的存在和网络虚假信息的传播,引发了校园学习生活的不稳定,带来心理恐慌与迷惑等心理失衡问题。更有甚者,在网络道德教育滞后的条件下大学生网络犯罪行为时有发生,成为困扰大学生心理和谐的重要因素。

二、大学生的心理和谐的构建

1. 修身。社会、家庭、网络等环境要素,通过各种途径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大学生尚未完全成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多元的思想引发了大学生强烈的心理冲突。当前,作为独生子女的大学生较普遍存在追求个性与享乐,个人主义倾向严重,责任感淡漠,心理适应与调节能力较差的问题。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他人和自己的身心健康,高校必须有针对性的进行相关法制教育,开办各种法制讲座,引导大学生知法懂法守法和用法。(1) 文化素养。学生要通过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扩充知识面,提升自己的人文与科技素养和理论素养,开阔心胸,丰富思想,提升人生境界。(2)培育学生的适应能力与调节能力。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外引导,运用情景模拟等适当途径,指导学生面临困境时积极调整心态,冷静处事,提高适应能力(下转第138页)(上接第134页)和自我调整能力。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鼓励和引导学生走出校园,参与社会实践,培育学生的适应能力与调节能力。

2. 加强制度建设,提供机制保障。大学生的心理和谐除自身的适当调节外,还有赖于制度体系的制约和调整。制度建设是心理和谐的重要保障。具体来说,1.健全学生各种管理制度,为大学生的心理和谐提供制度保障。通过健全管理制度,维护学校的正常秩序,为学生心理健康与和谐提供重要保障;2. 完善校园公共管理制度,为大学生的心理和谐提供重要保证。公共管理制度的完善包括:加强民主制度建设,保障学生依法行使权利,参与民主管理;完善公共管理制度和措施加强校园管理、环境整治、公用设施、学生社区等方面的建设,保障校园的安定稳定,建立和制定应对突发事件的应对机制。3. 建立多方位的服务保障制度,包括完善贫困生资助机制,拓展资助形式;健全心理和谐教育机制,建设心理咨询中心,开设心理课程及心理测试等;落实毕业生就业指导机制,开设课程,加强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开展创业活动与职业生涯规划等。

3. 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大学时期是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和谐的校园文化在陶冶人的情操,完善人的品格,塑造理想人格方面起着积极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大学生和谐心理的塑造与培育具有重要意义。建设和谐校园文化,一要营造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包括自我和谐,师生和谐。自我和谐包括身心和谐,角色和谐,通过各种报告会,社会实践,培训班等形式引导学生解决困难,正确处理角色关系,实现自我和谐;增强教师的教书育人的责任感,真正帮助学生健康成长。二要加强校园基础设施建设,美化校园环境,为和谐心理提供祥和安定的外在环境。还要加强校园安全建设,达到物我和谐;三要加强大学精神文化建设,陶冶性情,培养情操。通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增强凝聚力与归属感,更利于和谐心理的建构。

4. 加强网络文明建设与监管工作,尽可能减少负面影响。网络只有规范有序才能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减少或杜绝负面影响,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首先,高校应重视网络道德教育,通过网络知识讲座的形式,强化网络道德教育,把其作为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建立健全校园网规章制度,规范网络行为。在高校拥有校园网的充分管理权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确保上网资料的科学性、思想性和政治性,保障信息安全,规范上网行为。再次,加大网络监管力度,形成一套网络监管机制。采取必要的技术手段,加强网络监测,打击和治理各种网络非法行为。对营业性网吧,尤其要严格规范管理,营造良好的网络氛围,维护文明的网络秩序。 【参考文献】

[1]樊富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2]张丹.关于高等学校和谐校园的几方面探讨[n].沈阳大学学报,2006,(2).

[3]汪晓萍.论大学生的心理生态环境建设[n].成都理工大学学报,2006,(4).

[4]禹晓华.大学生心理和谐的培育[n].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6,(3).

管理心理和行为范文第7篇

【关键词】和谐校园;心理和谐;环境因素

大学生心理和谐是和谐校园建构的重要保证。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如何培养出能适应社会的、人际的心理和谐的学生,不仅对和谐校园建设而且对整个和谐社会的建构意义重大。化解学生的心理困惑与危机,增强学生的自我调整能力,激发学生的积极的人生态度,防范校园隐形失控行为的发生,构建心理和谐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和谐校园建构的必要条件。

一、大学生心理和谐的现状与影响因素

从总体上看,大学生个性张扬,求知欲强,自我意识和自尊自信明显增强,顽强坚毅的心理品质和素质获得较大发展。但是,在部分大学生中存在程度各异的心理问题。在学业与就业压力,家庭负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诸因素的影响下,大学生的心理和谐面临考验。特别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随着高校录取人数的扩大,大学生的个体差异加大,学业和就业压力加大导致心理危机,不少学生旷课,迷恋网吧,考试不及格,不能毕业。另外,大学生生活困扰,恋爱挫折,对步入社会的恐惧等引发诸多心理不和谐问题。心理不和谐问题得不到重视并给以有效解决,将严重阻碍和谐校园的建构进程和实效。影响大学生心理和谐的因素包括:

(一)大学生自身因素

1.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和把握未来。具体表现为对自身期望值过高与现实的冲突造成的心理失落乃至心理障碍;在个体发展过程的迷茫困惑;在专业与职业选择上的犹疑与困惑。2.不能正确认识他人与社会,人际知觉、社会知觉差。表现为恋爱中的不适与盲从,特别是恋爱挫折导致的心理失衡现象和过激言行;在人际交往中的不适与恐惧等等。另外,高校还存在贫困生,违纪生等特殊群体,由于个体的成长经历与心理历程的影响,是心理危机的潜在高发人群。3.心理适应能力较差,自我调节能力不高。依据生态学的理论,人的心理健康是心理生态系统各种关系的和谐。维护大学生心理生态系统的平衡,系统自身的恢复和调节是一个重要环节,在有限的范围内,该功能的大小正比于系统结构的复杂性。而现实的状况是大学生的生活圈子狭小,内容单调,独生子女的生活背景,过分的娇纵和宠爱,影响了系统的多样性发展。此外,受文化特性,个体因素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学生在遇到心理困惑时倾向于内部心理调节,求助于外部的很少。较低的心理调节能力难以应对大的突发性的应激事件,成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和谐的重要因素。

(二)社会,家庭,学校等环境因素

大学生除了在学校生活,也要和社会,家庭发生联系,社会、家庭、学校作为大学生的生存单元,对大学生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在现阶段,处于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大潮中的中国社会发育还不够完善,以欺骗和不正当竞争手段获取利润的现象依然存在,以诚信的付出为代价的社会价值观赢得了不少市场。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个人的心理极易失衡,应当加以及时有效的引导,避免行为的发生。家庭也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家庭的结构与生活质量指数更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如单亲家庭,离异家庭中的大学生由于心理历程的关系,可能会有较之其他家庭更多的心理失衡,如焦燥,不安,抑郁,敏感,多疑等。此外,学校作为大学生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中体现出来的公平、民主、平等、和谐等对大学生心理的平衡起直接的影响作用。

(三)网络的影响

网络的普及与发展给高校的文化科技信息传播起了重要的提升作用,但是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首先,学生网瘾现象突出。不少学生迷恋上网,于是逃课现象增多。网上的虚拟空间实现了某些学生在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拉大了与现实的距离,巨大的反差加剧了心理的失衡。其次,网站缺乏规范与管理。不少学生上网时沉溺于游戏,电影。网上不健康的内容,追求个人享乐的价值观随时侵袭着学生缺乏识别力、抵抗力的思想肌体。部分学生在网络与现实的困惑中迷失了自我,迷失了方向。再次,网络社会规范尚未完全形成,违反现实社会规范的网络越轨行为在大学生中表现突出。网络的特殊性拉低了大学生的道德底线,网络道德失范的存在和网络虚假信息的传播,引发了校园学习生活的不稳定,带来心理恐慌与迷惑等心理失衡问题。更有甚者,在网络道德教育滞后的条件下大学生网络犯罪行为时有发生,成为困扰大学生心理和谐的重要因素。

二、大学生的心理和谐的构建

1.修身。社会、家庭、网络等环境要素,通过各种途径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大学生尚未完全成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多元的思想引发了大学生强烈的心理冲突。当前,作为独生子女的大学生较普遍存在追求个性与享乐,个人主义倾向严重,责任感淡漠,心理适应与调节能力较差的问题。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他人和自己的身心健康,高校必须有针对性的进行相关法制教育,开办各种法制讲座,引导大学生知法懂法守法和用法。(1)文化素养。学生要通过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扩充知识面,提升自己的人文与科技素养和理论素养,开阔心胸,丰富思想,提升人生境界。(2)培育学生的适应能力与调节能力。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外引导,运用情景模拟等适当途径,指导学生面临困境时积极调整心态,冷静处事,提高适应能力(下转第138页)(上接第134页)和自我调整能力。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鼓励和引导学生走出校园,参与社会实践,培育学生的适应能力与调节能力。

2.加强制度建设,提供机制保障。大学生的心理和谐除自身的适当调节外,还有赖于制度体系的制约和调整。制度建设是心理和谐的重要保障。具体来说,1.健全学生各种管理制度,为大学生的心理和谐提供制度保障。通过健全管理制度,维护学校的正常秩序,为学生心理健康与和谐提供重要保障;2.完善校园公共管理制度,为大学生的心理和谐提供重要保证。公共管理制度的完善包括:加强民主制度建设,保障学生依法行使权利,参与民主管理;完善公共管理制度和措施加强校园管理、环境整治、公用设施、学生社区等方面的建设,保障校园的安定稳定,建立和制定应对突发事件的应对机制。3.建立多方位的服务保障制度,包括完善贫困生资助机制,拓展资助形式;健全心理和谐教育机制,建设心理咨询中心,开设心理课程及心理测试等;落实毕业生就业指导机制,开设课程,加强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开展创业活动与职业生涯规划等。

3.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大学时期是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和谐的校园文化在陶冶人的情操,完善人的品格,塑造理想人格方面起着积极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大学生和谐心理的塑造与培育具有重要意义。建设和谐校园文化,一要营造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包括自我和谐,师生和谐。自我和谐包括身心和谐,角色和谐,通过各种报告会,社会实践,培训班等形式引导学生解决困难,正确处理角色关系,实现自我和谐;增强教师的教书育人的责任感,真正帮助学生健康成长。二要加强校园基础设施建设,美化校园环境,为和谐心理提供祥和安定的外在环境。还要加强校园安全建设,达到物我和谐;三要加强大学精神文化建设,陶冶性情,培养情操。通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增强凝聚力与归属感,更利于和谐心理的建构。

4.加强网络文明建设与监管工作,尽可能减少负面影响。网络只有规范有序才能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减少或杜绝负面影响,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首先,高校应重视网络道德教育,通过网络知识讲座的形式,强化网络道德教育,把其作为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建立健全校园网规章制度,规范网络行为。在高校拥有校园网的充分管理权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确保上网资料的科学性、思想性和政治性,保障信息安全,规范上网行为。再次,加大网络监管力度,形成一套网络监管机制。采取必要的技术手段,加强网络监测,打击和治理各种网络非法行为。对营业性网吧,尤其要严格规范管理,营造良好的网络氛围,维护文明的网络秩序。

【参考文献】

[1]樊富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张丹.关于高等学校和谐校园的几方面探讨[N].沈阳大学学报,2006,(2).

[3]汪晓萍.论大学生的心理生态环境建设[N].成都理工大学学报,2006,(4).

[4]禹晓华.大学生心理和谐的培育[N].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6,(3).

管理心理和行为范文第8篇

(一)柔性管理的本质

柔性管理与刚性管理相对,它是以人们的心理与行为规律为基础,以非强制方式为核心工作思路,力图通过对管理对象进行心理上的说服而不是强有力的外在约束来实现组织意志转化为被管理对象的自觉行动。柔性管理始终立足于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唤起人们的内在潜力和主动意识,彰显人的尊严与价值,关注人的社会需要、心理需要和价值诉求,并以人的自觉行动为终极管理目标。柔性管理在本质上是以人为本、以人和人的需要为中心的管理。

(二)柔性管理的主要特征

1.管理对象要以人为中心。柔性管理的对象是具体的人而不是抽象的人,始终要面对人的情感、需要、欲望、心灵和思想等。柔性管理的对象是身处各种社会关系中的人而不是孤立的人,始终要面对处于师生关系、学生与学生的关系、学校与学生的关系以及社会与学校关系中的人。同时,实施柔性管理的管理者本身也是现实的具体的人,也始终处于各种社会关系中。这就说明柔性管理在管理对象和实际操作中都离不开人,都以人为中心。正是在人由“自我主体”走向“交互主体”、在“我与它”和“我与你”Ⅵ构建的世界图景中,柔性管理才回归到人的生活世界并寻找到真正的意义。2.管理方法的多样性。柔性管理源于企业管理的需要,是随着人们的管理实践需要和管理对象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发展的。在现代社会里,互联网作为“另类的沟通渠道”,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经济、政治和社会等方面,同时也为大学生在虚拟空间里进行无缝隙交流并认识社会与自然、建立自我与他者的新联系提供了便利。在这种缺乏强有力约束机制与评价体系的虚拟世界里,大学生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都被浪潮般的信息影响和改变。每位大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都有着自身独特的思维方式、心理架构、价值取向和情感世界。因此,为了适应大学生精神、思想、心理和行为等方面的客观变化,大学生的柔性管理应在管理方法上表现出多样化。3.管理过程的稳定性与动态性。柔性管理是一个稳定性和动态性相统一的过程。一方面,管理对象的思想、心理和行为总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因此,管理者也根据不断变化的状况做出新的调整,充分把握管理对象的内在变化和内心需求,在具体的管理策略和方法上做到与时俱进,从而使柔性管理表现出动态性的特征。另一方面,为了推进管理工作,必须保持管理者队伍、机构和管理模式的相对稳定,这就使得柔性管理表现出稳定性的特征。4.管理效果的塑造性。柔性管理以人为中心,包括人的心理、情感、价值取向、行为和外在形象等多方面内容。大学生教育管理中应用柔性管理,就是要通过营造良好的教育管理生态,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人文环境,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各种组织意志转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行为,使大学生的自我形象、自我与他人的交互合作以及人—我架构、人—组织架构等均发生良性转化。因此,在管理效果上,必然表现出明显的塑造性。

二、柔性管理理论在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状况分析

(一)取得的主要经验

1.形成了关于柔性管理的基本共识。由于思想认识和办学条件的差异,各级各类高校对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理解并不一致,在具体的管理实践中所采取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策略也不尽相同,但都对柔性管理形成了基本共识。一是在深入考量刚性管理理论和实践的过程中,接触到柔性管理理论,形成了关于柔性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基本认知;二是认识到柔性管理的本质和特征、柔性管理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优势与可操作性,认识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先进管理理论和管理模式的应用;三是形成了关于柔性管理实施条件的认识。正因为有了对柔性管理的基本共识,才有了柔性管理理论在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具体运用。2.遵循了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规律。虽然各级各类高校在柔性管理理论应用于大学教育管理工作方面的实际状况存在差异,但都遵循了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规律。要关注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求,从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方面入手,通过说服和引导而非外在强力约束的方式,把外在规定转化为学生的内在接受,并外化为自觉行动,使组织意志得以实现;要关注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把柔性管理的内在驱动性、激励长效性与影响持久性结合起来,做到身教重于言教、肯定重于否定,赏识学生、宽容学生和尊重学生,在“学生—家庭—学校—社会”这一开放系统中审视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过程,通过柔性管理塑造他们共同的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3.创造了多样的柔性管理方法。教育管理对象及其心理的不可预测性与行为活动的多样性,决定了柔性管理理论必然形成多样化的管理方法。在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实践中,要积极表扬和鼓励大学生,从而形成精神激励、树立身教典型、身教与言教相结合、柔性管理和刚性管理相结合,以及师生对话等多种方法。

(二)存在的问题

1.柔性管理与刚性管理的关系不够明确。柔性管理和刚性管理关系的不明确并非源于高校或大学生本身,而是源于“大学内部的三大权力系统”的角力。在大学里,教师、大学生和行政管理者是大学校园活动的三大群体,“教师群体的权力、学生群体的权力和行政管理人员群体的权力共同构成了大学内部的三大权力系统。”Ⅵ在这三大权力系统中,直接主导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是教师权力和行政管理者权力,一旦这两者的权力过大而压缩了学生权力空间,刚性管理占优势在所难免,而当三者权力处于平衡状况或者学生权力略胜于教师权力和行政管理者权力时,柔性管理则成为主要的管理方式。为使学校保持和谐稳定的状态,当前高校大多综合运用柔性管理和刚性管理方式。2.学生的主体性观念尚未完全树立。一是大学生在思想观念上没有完全摆脱被管理者的角色,依然依赖于严格的学校纪律、规章制度以及严密的学校机构监督来约束自身,并以此督促、推动自身的成长。二是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和积极性、创造性并未得到完全展现,无法清楚地认识自身优势,没有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主人”身份,在自身知识和技能的提高、精神境界的提升和道德修养的提高等方面缺乏主动性。这都表明大学生尚未完全树立主体性观念,有待于在理清柔性管理和刚性管理关系的基础上,在推进柔性管理应用的过程中进一步推动大学生树立牢固的主体性观念。3.心理管理与行为管理存在脱节。现代社会的复杂化、价值观的多元化和生活方式的多样化,直接导致大学生心理困境的多样化和心理健康状况普遍不乐观的状况,紧张、抑郁、自卑、孤僻、嫉妒、颓废和忧虑等常见心理疾病与大学生联系在一起,而因心理疾病和精神障碍而伤害自己与他人的事件也并不少见。虽然高校意识到了这些问题,并开展了对大学生的心理管理,但相关心理管理与行为管理相脱节。一方面,教育管理者以自身的真挚情感走进大学生,与大学生增进思想、心理和情感的沟通,创造条件为大学生提供心理咨询,让大学生了解自我的心理状态,掌握自我调适和消除负面情绪的方法,形成正常心态面对人际生态环境。另一方面,教育管理者却没有在心理管理之后对他们的相关日常行为进行跟踪管理,不关心心理管理的效果、评价、反馈以及改进措施,把心理管理当成包治百病的良药,或只注重通过柔性管理来实现大学生行为的改变而忽视了对他们的心理管理。

三、进一步推进柔性管理理论在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大学生的价值观日益多元化,心理压力明显增大。过分追求学生绝对服从的刚性管理理念不但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还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必须在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引入柔性管理理论,这是新时期大学生心理行为特点对现代学校学生管理的内在要求。针对当前柔性管理理论在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状况,应当从理顺柔性管理与刚性管理关系、维护和尊重大学生权利,以及借助新媒体开拓柔性管理新平台等方面,进一步推进柔性管理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

(一)理顺柔性管理与刚性管理的关系

柔性管理与刚性管理并生。在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既没有完全的柔性管理,也没有完全的刚性管理。进一步推进柔性管理理论在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运用,首先要理顺柔性管理与刚性管理的关系。柔性管理与刚性管理是辩证统一的,只运用刚性管理而把柔性管理束之高阁,把大学生置于严格的纪律和规章制度下,不仅难以形成良好的师生沟通机制,还难以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人才;只运用柔性管理而舍弃刚性管理,让大学生在完全没有外在约束的状态下成长,不仅难以有效制止不良行为的发生,还会使得学校权利、教师权利和学生权利受到侵害,不利于良好校风学风和和谐校园的形成。因此,要坚持刚性管理的基础地位,突出柔性管理的核心地位,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的尊严和需要为本,既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又肯定人的差别;既肯定人的需求,又肯定组织目标;既肯定自我,又肯定他人,综合运用情感、心理、规章制度和法律等元素推进柔性管理理论运用于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为大学生提供可选择的目标,通过大学生的自我行为管理和自主形成的自控自律习惯,为他们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发展和完善自我创造条件,推动他们的学业进步和技能提高,以实现柔性管理的目的,达成高校的育人目标。

(二)充分尊重和维护学生权利

在大学生公民意识和权利意识不断增强的今天,尊重和维护学生权利是顺利推进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条件。只有充分尊重和维护大学生权利,才能更好地将柔性管理理论应用于教育管理工作中,而这也恰是柔性管理理论对教育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首先,管理者要主动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管理者要具备良好的知识素养,并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科学的思维方式,进而形成适应柔性管理和大学生教育管理实际的行为方式和行为素质,以较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面对大学生的各项权利,认识大学生权利和实现权利的重大意义所在,为在工作中充分尊重和维护大学生权利建立牢固的思想观念认识。其次,管理者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和情绪。这是管理者进行自我管理的核心部分,也是在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身教重于言教”的具体体现。管理者通过控制自己的情感和情绪,有利于在工作保持冷静和理智,增强亲和力;有利于走近大学生,全面深入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的权利诉求,从而在实际工作中真正做到尊重和维护大学生的权利。最后,要营造平等民主的校园氛围,为大学生全面而充分地表达权利诉求创造环境和平台。大学生享有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权利,也有相应的权利诉求,这些权利是否得到尊重、维护和顺利实现,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教育管理的成效。营造平等民主的校园氛围,有利于大学生表达权利诉求,也有利于管理者了解大学生的权利诉求。只有当大学生的权利诉求得到满足,基本权利得到尊重和维护,才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才能更好地促进柔性管理在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三)借助新媒体开拓柔性管理新平台

互联网、手机、博客和微博等不断涌现的新媒体所具有的信息海量性、互动性和个性化等特点,Ⅵ为柔性管理应用于大学生教育管理提供了更为宽广的发展空间。一方面,可以利用新媒体信息海量性的优势,构建大学生教育管理网络平台,集中发展性的管理规章制度和纪律,为柔性管理的实施建立基础。与此同时,集中柔性管理的成功案例和个人成长案例,为柔性管理走进大学生心理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新媒体的互动性,构建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互动平台,实现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相关信息的全面表达和深度沟通,为更深入地推进柔性管理提供信息资源支持。同时,要发挥新媒体的个性化特点,构建大学生表达权利诉求、心理诉求和思想诉求等合理诉求的平台,尊重和维护大学生的自由表达,为柔性管理应用于大学生教育管理找到新的突破口。

管理心理和行为范文第9篇

一、本课题研究中有关概念的界定

1、青少年期 从国内外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历史看,对于青少年期的划分,存在着诸如生物学的、认知的、情感的、教育的以及法律的等多种青少年期的界定标准。尽管各种界定标准不同,但青少年期的起止时间也比较接近。我国发展心理学界一般把青少年期界定为十一二岁至十七八岁这个年龄段,大致属于未成年期,界于小学高年级至中学教育阶段。

2、青少年异常心理和行为 指的是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由于受生理、心理、家庭、社会、教育等多方面不良因素影响而导致出现的某些超出常规,偏离或违背社会道德、纪律规范和法律规范的心理和行为。

这些异常心理和行为从程度来分,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心理和行为习惯不良程度较弱而无恶劣影响的,例如: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基础知识薄弱、学习方法不当、学习习惯不良、文化成绩较差、自信缺乏、敏感多疑、人际交往障碍、考试焦虑、冲动易怒、粗口骂人等。在中小学生中出现这第一类异常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学生通常占问题学生的大多数。

第二类是心理和行为不良程度更重,影响恶劣的,例如:上网成瘾、叛逆对抗、逃学弃学、自卑抑郁、自闭恐惧、有自杀倾向、早恋或早期、嗜烟酗酒、冷漠亲情、打架斗殴、欺凌弱小、懒惰散漫、撒谎耍赖、考试作弊、攀比炫耀、自控力差、结友不良、夜不归宿、偷窃、、吸食、身陷不良团伙不能自拔等。出现这第二类比较严重异常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学生虽然所占比例不多,但对其本人、家庭以及社会的伤害和危害则是十分严重的。

3、特别规范教育 指的是在基础教育学校常规教育的基础上开展的,结合对青少年的一般教育方法而又与之有所区别,对症施教,因势利导,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特别规范性质的、针对具体不同的异常心理和行为有效实施的教育方法和教育行为。

青少年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心理、智力和人格发育和发展的黄金时期,是人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期;同时,也是一个人生理、心理、思维、智力、行为变化极大,面临多种危机的时期。少量青少年因为年纪轻、经验少、分辨能力差等主客观原因,对各方面不良风气无法有效抵御,出现了一些异常的心理和行为,从而使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受到较严重的障碍和挫折。当前,出现以上异常心理和行为问题的人员和性质呈愈趋严重的态势,成为教育工作必须加紧研究解决的紧迫的重要问题,

二、广西青少年学生异常心理和行为问题及缘因

课题组根据课题研究计划,编制了测量量表《青少年异常心理问题调查问卷》,组织开展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所得情况如下。

1、青少年学生存在异常心理和行为问题的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43.6%的学生认为身边的青少年存在异常心理或行为问题。

困扰青少年学生的首要问题是“学习问题”,40.2%的学生觉得“学习压力大”,13.2%的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53.6%的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或“感觉前途迷茫”。

其次存在的问题在“自我适应”、“人际关系”及“情感意志”方面,42.8%的学生自我适应能力差,68.4%的学生不懂得或不善于正确处理人际关系,17.5%的学生情感意志较薄弱。

不良心理问题较多表现为:22.5%的学生“情绪不稳定”,11.3%的学生“敏感多疑”,10.3%的学生存在“自卑心理”。

不良行为问题较多表现为:8.5%的学生“懒惰散漫”,6.4%的学生“粗口骂人”,5.5%的学生“撒谎耍赖”。

2、青少年异常心理和行为问题的缘因

导致青少年异常心理和行为问题的缘因有多方面,内因是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的因素,重要外因包括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及社会因素等。

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的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青少年期是人的青春期,青春期青少年的身体虽已发育成熟,但在智慧、认识、情绪调控、社会经验等方面,仍延续儿童不成熟的水准,其在心理能力方面的发展(如记忆、判断、推理及学业成绩),与身体的发展不相平衡。青春期也称为“心理上的‘断乳期''”,青少年心理上的“断乳”也是一种危机,会给他们带来心理的不适和不安,使之经历情绪上的骚动与混乱。

在心理发展上,青少年情感丰富、强烈,但欠成熟稳定,容易冲动失衡。思维活跃,精力充沛,兴趣广泛,爱玩好动,广交朋友,但容易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意志逐步发展确立,具有一定的自觉性、坚持性、果断性、自制性,但还不完善,不稳定,行动上具有盲目性和冲动性。智力发展日趋成熟,但认识事物还缺乏全面性,不够稳定成熟。

在人格发展上,青少年的人格表现出狂飙激进、行为偏激,变幻躁动、爱走极端,闭锁文饰、“神秘莫测”的特点。幼稚偏狭、行为过激、缺乏自制,成为青少年成长和发展中的常态现象。

在家庭因素方面,有的家长不懂教育方法,与子女沟通不良;有的家庭存在家庭暴力和体罚责骂现象;有的家长亲情淡漠,对子女漠不关心;一些学生从未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温暖。

在学校因素方面,有的教师教学方法陈旧低效,师生关系僵化,致成学生学习压力大,无心向学,甚至厌学、逃学。

在社会因素方面,“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包括黄赌毒、暴力、沉迷网络游戏等”是影响青少年出现异常心理和行为问题的重要原因。

三、在基础教育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策略

(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一个方面。积极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培训,列入当地和学校师资培训计划以及在职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系列,为教师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提供必要的条件。根据本地和学校教育教学实际,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时间。统筹安排中小学专职心理辅导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到对学校的督导评估之中,加强对教师和心理咨询人员的管理,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

(二)学校要全面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立相关工作体制和工作机制。

1、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逐步建立在校长领导下,以班主任和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专职心理辅导教师的编制可从学校总编制中统筹解决。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可聘请一定数量的兼职教师或心理咨询人员。

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实际,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时间,课时可在地方课程或学校课程时间中安排。

学校在校本教研制度建设中,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强调集体备课,统一做好安排。要以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需要为主线,通过教研和科研活动,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难点,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研先行,通过带课题培训与合作研究等方式,推广优秀科研成果。建设一支自身心理健康、懂得心理学专业知识、掌握心理辅导技能和心理训练方法的教师队伍。

2、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

要创设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所要求的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心理环境。寻找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注重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表的作用,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班级、团队活动和班主任工作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要具备爱心、尊重、指导、研究、成功等必备教学素养,在教育教学中,要用科学知识调整自己心态,使自己始终处于积极乐观、平和稳定、身心健康的状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每一位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以较强的心理调节能力、先进的教学观和学生观来对学生进行正确指导,用健康的人格、美好的心灵去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灵。要改革和优化教育教学方法,融洽师生关系,对学生尤其是出现异常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学生要多一点呵护、多一点宽容、多一份热情,在一视同仁的基础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创设一个使学生心情愉快的学习生活环境。

3、采用多种途径和方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多种多样。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在小学可以以游戏和活动为主,营造乐学、合群的良好氛围;初中以活动和体验为主,在做好心理品质教育的同时,要突出品格修养的教育;高中以体验和调适为主,并提倡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服务的紧密配合。

(2)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活动课或专题讲座。包括心理训练、问题辨析、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知识讲座等,旨在普及心理健康科学常识,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注意防止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化的倾向。

(3)进行个别咨询与辅导。开设心理咨询室(或心理辅导室)、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热线信箱,还有网上咨询等,建立心理辅导系统。教师和学生通过一对一的沟通方式进行个别辅导,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直接的指导,排解心理困扰,并对有关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诊断、矫治。建立健全学生心理档案,促进学生管理的科学化。对于极个别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能够及时识别并转介到医学心理诊治部门。

(三)积极开通学校与家庭同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改善和优化家庭教育环境。

学校要综合利用各种有利因素,如通过家长会、家长座谈会、家长学校、举办家庭教育讲座等方式,指导家长转变教子观念,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营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以家长的理想、追求、品格和行为影响孩子。

社会、学校和教师对“留守少儿”、“离异家庭”、“隔代教育”、“孤儿、弃儿”等“问题家庭”的学生更要予以特别关注、关心,采取有效举措,帮助他们克服和矫正因家庭的不良影响而引起的心理和行为问题。

(四)实行传媒过滤,推进社会环境综合治理。

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特别是青少年喜爱的电影、影视和网络游戏。有关部门有责任对大众传媒进行必要的过滤,选择一些适合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影视作品,依法取缔一些非法的网吧,严厉打击暴力、色情、和等,实行社会环境综合治理。

通过以上各个层面的工作,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全社会通力合作,不懈努力,就可以促使广大青少年学生全面提高心理素质,达到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的心理健康标准,极大地预防和矫正青少年学生的异常心理和行为。

四、针对少量青少年异常心理和行为开展特别规范教育

长期的教育实践说明,由于自身、家庭、社会和教育等多方面原因,毕竟有少量青少年学生不可避免地出现比较严重的异常心理和行为问题。

基于这种情况,各地建立了一批专门以异常心理和行为问题青少年为教育对象的教育机构和学校。如:北京东方励志教育中心(广西玉林市南方文武学校)、广东省肇庆市正德青少年教育基地、湖南省长沙市塑才青少年心理辅导学校 、北京的纽特思特(中国)家庭教育支持机构等。

这些学校实行具有一定强制性的全封闭的特别规范教育,结合实际,对症施教,因势利导,创建出各具特色的比较适宜有效的教学方法或教育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和教育效益,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这些各具特色的教学方法或教育模式,影响较好的如:北京东方励志教育中心(广西玉林市南方文武学校)创建的“GXL”(即“感化、行知、乐学”)教育方法;广东肇庆正德青少年教育基地实行的“六位一体”教育模式;湖南长沙塑才青少年心理辅导学校采用的“七位一体”教学模式;纽特思特(中国)家庭教育支持机构创立的体验式家庭教育课程等。

以上多种先进教学方法或教育模式通常具有以下一些共同特点:

1、实行全封闭、准军事化教育形式,隔断不良干扰,进行强制和诱导,促使学员规范行为习惯,矫正不良行为。

2、强化心理辅导,从感化入手,实行意志体能训练和素质拓展训练,促使学员经历艰苦磨练,坚强心智毅力,健全人格发展。

3、优化教学方法,进行小班化、“家庭化”或“一对一”精心辅导,促使学生快乐学习,提高综合素养,体验成功,立志成才。

管理心理和行为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新进人员 海事角色 文化心理学

当前,实施海洋强国战略已经提上日程,涉海执法力量格局发生深刻变革,全国海事系统核编转制持续推进,海事队伍身份完成根本转变,海事发展迎来新的形势和机遇。事业的繁荣依赖人才,海事发展的关键在人。近年来,通过国家公务员招录等方式进入海事系统的新进人员在数量上呈大幅增长态势。新进人员是海事队伍的新鲜血液。如何促进新进人员尽快转入海事角色应当成为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课题。本文试以文化心理学为视角略探之。

1.文化心理学的基本理念

美国心理学会前主席布鲁纳认为,生物天性只是人类发展的下限,人类生来是未完成的动物,只有靠文化才能把自己制作完成,故只有在文化实践之中的心灵,而没有特别可以从文化脉络中抽绎而出的心灵抽象物。人类社会的生成是文化累积的结果,人类一切活动都是文化的产物。“人是文化的存在”,“人永远处于先于他而存在的文化世界中,受文化中既定的无限交织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组织模式、方式和规范的制约”,“要理解人的心理和行为,必须了解和理解文化。”

文化以及在文化中寻求意义,才是人类活动的真正原因。有学者通过对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的对比研究,认为决定人类行为习惯的不是遗传因素,而是文化因素,由此明确提出了文化决定论,强调文化对人格的决定作用。按照文化心理学观点,人的心理与行为不能独立于文化背景与内容,人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是文化和心理结构的动态表现。文化通过塑造人们的心理结构从而塑造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R. A. Shweder认为,没有一个社会文化环境的存在和人们对它的认同能独立于人们从其中捕捉与使用意义和资源的方式之外。人们捕捉和使用意义和资源的过程会影响和改变每个人的心理,而这种改变又反过来影响意义的捕捉与使用。个人所生存的文化环境是一种意向世界(Intentional World),人类不断地从其所生存的意向世界探寻意义与资源,而作为人的意向世界的社会文化环境的排列、结构与运作,也以供应意义与资源为目的。意义是相对于某一文化语境中的人来说的,它制约着人对刺激的反应或人的行为。文化不是外在地决定人的心理行为的存在,而是内在于人的觉知、理解和行动的存在。社会文化的环境和资源的存在和作用,取决于人们捕捉和运用的历程和方式。正是人建构了社会文化的世界,人也正是如此而建构了自己特定的心理行为的方式。E. E. Boesch也认为,文化是行动的场域,它既是结构,也是过程。总之,文化是内在于人的,文化与心理是相互建构的。

文化心理学把文化定义为共享的符号、概念、意义和语言学术语,认为这些符号、概念、意义和语言学术语从其产生过程看是社会的每一个个体一致建构的结果,并认为文化符号是用来组织心理现象的,这些符号以特殊的方式来表示信息、对信息分类或者标示行为反应。处于精神心理层面的文化是一套有意义的符号系统,它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潜意识中,它在无形中指引着人们的行为,因此,对于文化的了解,应着力对其背后的一套潜在的意义系统的掌握,人类的行为实际上或多或少都受这种无形的价值和观念系统的指引,这套价值和观念系统是在儿童时代就开始被灌输,甚至在于母亲怀胎之时就开始“谱入”的,它是下意识存在的,但却无时无刻不在支配人的行为,使人的行为成为有意义。所以,某种文化模式一旦建立起来,就会产生一种文化惯性力,就有一种保持下去的倾向。

从上文关于文化心理学基本理念的阐述可知,人的心理以及表现于外的行为与身处的文化环境二者之间有一种互动关系。这种互动关系既体现在文化环境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决定性影响,也彰显于人的心理和行为对文化的构建,不过,至为明显的是,文化对于人的心理和行为具有深刻的制约作用。因此,从积极意义上说,文化环境对人的心理和行为具有塑造机能。

2.新进人员转入海事角色的文化心理学解读2 . 1新进人员转入海事角色的实质

新进人员转入海事角色是指由原来并非从事海事管理和服务的角色转型为从事海事管理和服务的角色。我们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来理解新进人员转入海事角色。广义上说,新进人员转入海事角色是一种个人职业身份的转变,包括这种身份转变的过程和结果。狭义上仅指新进人员成为海事管理的执行者与海事服务的提供者这个身份转变的结果,即新进人员获得海事管理与服务的资格。如果单从狭义上理解新进人员转入海事角色,只是一种静态的观察视角,显然无从深入探讨促进这种角色转变的策略选择问题。倘若我们取其广义,则会发现这是一种动态的分析理路,很自然引出如何加快角色转变过程的问题。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新进人员转入海事角色的实质为何。文化心理学给我们的答案是,实质上,新进人员转入海事角色就是其心理和行为适应海事文化的过程,即由非海事人员逐渐转变为海事人员,从游离于海事文化环境之外的人员逐步转变为高度融入海事文化体系的人员,甚至成为海事文化的建构者和贡献源。

2 . 2新进人员转入海事角色的表现形态

既然新进人员转入海事角色的实质是其心理和行为适应海事文化的过程,那么新进人员转入海事角色必然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新进人员在心理上倾向于对海事文化表示认同。具体来说,转入海事角色的新进人员能对海事的宗旨、愿景、价值观、发展历史及现代化进程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并且有投身于其中为之贡献自己能力的主观意愿,使自我价值的实现与海事宗旨的维护、海事愿景的达成以及海事价值观的推行紧密结合起来,与海事发展的历程捆绑起来,成为命运共同体。

第二,新进人员在行为方式上体现出与海事角色要求的符合性和一致性。详言之,转入海事角色的新进人员能自觉地执行海事管理与服务有关的法律法规及规范规则,使用海事系统内特有的语言体系、符号标志,并直接或者间接抵制与海事角色要求不相符的行为模式、思维方式。

2 . 3新进人员转入海事角色的影响因素

在弄清新进人员转入海事角色的实质及其表现形态之后,我们对如何促进新进人员的角色转变就能有初步的共识,即须得充分运用海事文化的熏陶和感化作用,以期新进人员能尽快在心理和行为上适应海事角色的要求。故而,接下来我们需要确定影响新进人员能否尽快转入海事角色的具体因素,如此方能有的放矢。

2 . 3 . 1新进人员转入海事角色的需求动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将人的需求分为五种,并将其进行了等级的划分,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当人的低层次需求被满足之后,会转而寻求实现更高层次的需求。对于新进人员而言,尽管整体上看都有认同感、归属感以及自我价值增值的要求,但由于其各人资源禀赋、教育背景、生活经历、人生志趣的不同,选择进入海事系统的需求动机不可能完全一致,无论是需求内容还是需求层次都会存在差异。由此,个人需求的满足程度将会对转入海事角色的进度产生影响。

2 . 3 . 2海事文化明确性和体系化程度

海事文化作为新进人员适应性心理和行为活动的无形场域,其明确性和体系化程度将会鲜明地对新进人员转入海事角色的进度发生作用。高度明确并体系化的海事文化,意味着能够通过一定方式向新进人员清晰地展示海事宗旨、愿景、价值观及发展历程,从而促进新进人员的身份和职业认同,使新进人员能够尽快把自我实现的需求同海事管理和服务的要求有机结合,准确把握和定位自我,从而顺利承担海事角色的责任。反之,模糊不清和不成体系的海事文化,显然无助于新进人员转入海事角色,更多时候甚至会起到反作用,使得新进人员自我定位发生错位,不利于其个人发展,当然也会对海事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2 . 3 . 3开展海事文化教育的力度和时效性

尽管新进人员在心理和行为上适应海事文化是一个渐进的、潜移默化的过程,但这不代表着我们在促进新进人员转入海事角色的工作中始终处于被动状态,只能等待新进人员对海事文化的被动性接受或者海事文化对新进人员的“渗透”。相反,我们完全可以采用更为主动的方式,提升新进人员适应海事文化的积极性。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发挥海事文化的教化功能。所以,海事文化教育的力度和时效性也将影响新进人员转入海事角色的进度。当然,影响新进人员能否尽快转入海事角色的具体因素远远不止上列三项,限于篇幅及论题范畴,本文仅对上列三项因素加以讨论。

3.促进新进人员尽快转入海事角色的策略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已经知道了新进人员转入海事角色的实质、表现形态及影响因子,这样就能为我们有针对性地选择促进新进人员转入海事角色的策略提供思路。下面,本文对相关策略进行简单的不完全梳理,以供参酌。

3 . 1需求动机调查

鉴于不同新进人员可能存在的需求层次差序格局,为了便于海事管理机构的领导者及新进人员自身明确转入海事角色的需求动机,以确定新进人员在海事系统中的适当位置,进行充分的需求动机调查十分必要。需求动机调查的操作方式在实践中有诸多实证方法,其中,职业生涯规划是一种较为科学而有效的举措。

职业生涯规划能够将个人和组织相结合,在对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对其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组织性质和发展愿景,根据个人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对于初入海事系统的新进人员,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和设计,可以把自我追求的人生目标与海事发展历程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促进自身转入海事角色。3 . 2海事文化的凝练与体系化建设

海事文化的内容应当明确并且形成一个能够自足的完整体系,这样才能发挥其促进新进人员转入海事角色的思想引导和内在规化作用。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海事文化的凝练与体系化建设。目前,海事文化建设取得了相当成果,但呈现出地域性和流动性的特征,其明确性(统一性)和稳定性有待加强。为此,我们需要在整体海事系统中深化海事核心价值观大讨论,开展不同层次的海事文化建设研讨,切实优化良好的海事文化环境氛围,凝练出无地域差异、能够适应时代变化、体系化的海事文化内涵。

3 . 3推进海事文化教育

海事文化教育是促进新进人员转入海事角色的重要一环,既体现在海事管理与服务的日常工作之中,如海事系统内特有的语言体系、符号标志等面向置身其中的新进人员的一种耳濡目染式的海事文化表达;又体现在直接向新进人员灌输海事文化内容的一系列各类培训活动之中,如在新进人员初任培训中设置海事文化课程,向新进人员系统阐释海事的宗旨、愿景、价值观及发展历程。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应当注意海事文化教育的及时开展,加强对新进人员的人文关怀的供应。比如,必须及早使得新进人员拥有海事专有标识符号如海事制服和装备,从而尽快促使新进人员建立海事角色意识,达到职业荣誉感的满足,这将对促进新进人员转入海事角色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宋文里.当代文化心理学的缘起及其教育意义――美国心理学会前主席布鲁纳评述[J].民族教育研究.2010(6).

[2]李炳全.文化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3] Mattingly, C. Lutkehaus, N. C. Throop: C. J. Bruner’s Search for Meaning: A Conversation between Psychology and Anthropology. Ethos, 2008(36).

[4]丁道群.文化心理学的兴起[J].心理学探新.2002(1).

[5]刘西普.论阿Q的心理结构一种文化心理学的考察[J].学习与探索.1987(5).

[6] R.A.Shweder. Cultural psychologywhat is it?,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7]葛鲁嘉.文化心理学的多重含义与多元取向[J].阴山学刊.2010(4).

[8]庄娥霞.文化心理学中的心理咨询[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12).

[9]赵娜、宋卫芳.心理学发展的新视野――文化心理学的发展[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4).

上一篇:养猪市场研究范文 下一篇:慢病居家管理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