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科创板申报材料范文

时间:2023-03-04 22:11:55

公司科创板申报材料

公司科创板申报材料范文第1篇

北京一家券商投行经理则忙着在河南出差,谈项目。对他们来说,IPO迟早要开,现在需要做的是为IPO积聚项目。

IPO开闸临近

IPO重启传言再起,但是对于此次的IPO重启时间的种种传言,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并未辟谣,但也未对重启时间做出明确回应。

6月底,《证监会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工作已经结束,有关部门正在对各界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梳理。

上述南方券商保荐人称,在新股发行改革征求意见稿和相关配套文件以后,IPO就会开闸,大家都普遍认为7月底到8月是一个不错的时间点。他认为,证监会是不可能明确下达通知给出一个重启时间,按照证券法,证监会没有资格暂停IPO。

记者注意到,近期证监会已经在审核上开始放行,7月5日公示的最新审核名单中,又有31家公司加入初审队伍,至此经过财报核查的IPO申报企业数量达到484家。

在6月18日的新一轮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培训会上证监会发行部主任刘春旭提到,IPO重启会在已经过会的企业中,在新办法公布后,已经履行相关责任,符合新办法要求的,即可给批文,符合要求包括:财务资料在有效期内;履行完会后事项程序;落实新意见中对发行人、股东的诚信业务、承诺等要求;无未办结事项,财务专项核查报告反馈已经落实和披露。

记者了解到,已经过会的企业正在补充半年报。已经受理还没有过会的企业,什么时候预披露虽然还没定,但都在复核,为开闸做准备。此外,中信证券、国泰君安等多家券商正在开展新股询价摸底工作。

之前有消息称,一些企业已经被通知领发行批文,但是记者询问了几位保荐人,表示还没有听到消息,不过大家对开闸时间都还很有信心。

重视信息披露

接受记者采访的保荐人纷纷表示,今后的新股发行将会更加重视信息披露。

这是6月18日,证监会副主席姚刚在北京友谊宾馆举办的证监会新一轮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培训会上给出的定调。

在培训会上,姚刚指出要放开发行节奏,以后不再人为调控了。这次不会打包发行,打包发行是行政组织发行,但自主择机不排除在首批79家出现扎堆发行的结果;第二,取消对询价的具体要求,但这是双刃剑;第三,新股发行价格放开,取消25%规则;第四,配售方式放开,给券商自主配售权,在中国大陆,这是一把双刃剑,但不要以为利益输送了就没事。

北京券商投行经理告诉记者,这次会议给他最深刻的印象是对于信息披露的深化。“说和不说就是一个分水岭,犯不着为企业遮遮掩掩,以后被发现,会严厉处罚”,姚刚的这番话对中介机构的造假行为很有冲击,这说明证监会会加大对中介机构的监管。

“通过财务专项核查,发现信披质量令人担忧,造假绝非个案,只不过情节轻重不同。”姚刚表态说,未来新股上市的一个变化是,企业开始辅导上市就要披露信息,接受社会监督,企业要经得起折腾。而目前是在得到过会申请后,才会预披露。

这表现在申报前,投行要认真阅读全套申报材料,重要部分要一字一句看,特别是拷贝的东西;只要上了网就不能再改,要改先撤材料,会里发现偷改材料,终止审核。

上述北京投行经理告诉记者,还有一个重要的变化是发审委不对持续盈利能力做实质性判断,只要符合上市条件即可,上市价值交给市场判断。尤其是创业板,将会调整对业绩的要求,减少业绩造假现象。

“新股发行将逐步由监管导向转变为披露导向。”上述投行负责人称。

受罚机构无缘首批上市

根据培训会上的要求,涉及被处罚调查的中介机构,有两条道路可以走;一是撤回申请,换中介机构,重新申报;二是中止,待回复后履行程序;限期整改的保荐机构,在调查期间暂停受理其保荐的材料,待处罚意见明确后如未暂停保荐资格,则可恢复受理其材料。

这意味着受罚的中介机构无缘IPO重启首批企业名单,涉及的券商有平安证券、国信证券、民生证券、光大证券、南京证券。

受牵连的企业分别是国信项目:苏州晶方半导体科技、思美传媒、广州天赐高新材料、东易日盛家居装饰集团;民生证券项目:广东金莱特电器、山东仙坛、金轮科创;平安证券项目:木林森、广东秋盛资源、安徽富煌钢构;光大证券项目中材节能,一共11家公司。

公司科创板申报材料范文第2篇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2月份,我县完成规上工业产值12.8亿元,同比增速为-36%。

3月份当月完成产值11.8亿元,累计完成规上工业产值24.6亿元,同比增速为-30.8%。

4月份当月完成产值17.4亿元,同比增速29.3%,当月增幅全市第二。累计完成规上工业产值42亿元,同比增速为-7.2%。除去新钢因素,我县规上工业产值四月份已经实现正增长,增速为增速3.72%。

5月份,当月完成产值18.4亿元,当月产值增速30.2%。累计完成规上产值60.4亿元,产值累计增速-21.46%,剔除新钢因素产值累计增速10.48%。1-5月份我县规上工业增加值为-0.7%,全市第五位。

二、多措并举,全力扶持企业发展

(一)加快培育创新主体

1、强化企业运营数据监测

主要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联合统计局走访所有规上企业的乡镇、园区,与主要领导进行沟通,确保规上数据应统尽统。二是加强统计业务人员培训。统计报表的单位是“千元”,不能按财务报表“万元”误统。营业收入与产值概念不同,同比增速的参考数据是去年同期数等。三是强化乡镇经济主管和统计人员的责任意识,对上报经济指数为负增长的企业实行动态监测,并作出分析,精准帮扶。不能因为规上企业任务重就不入统,规下企业是抽样就有侥幸心理。责任意识就是强化属地一把主要责任,业务分管直接责任。

2、精准服务实体企业

(1)积极发挥工业设计引领带动作用。大力开展工业设计宣传工作,并组织企业申报工业设计项目3个;组织5家企业申报省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并通过认定;组织5家企业申报省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并通过认定;申报国家空白产品2个。

(2)大力推进项目建设。组织15家企业申报省千项技术改造项目;加强“专精特新”政策指导。专精特新省级入库6家,申报市级专精特新项目8个。

3、立足研发,突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合作建设各类研发机构,支持企业建立企业技术创新中心。帮助中德汽车座椅制造有限公司、欣芮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县通达塑料机械有限公司申报了省级技术创新中心,目前,已通过市专家评审,推荐到省厅待批。

4、服务转型,大力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

根据全县企业分布情况,实行一企一策、梯度培育、差异扶持办法,深入推进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计划,推动全县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和质量双提升。截至目前,全县已推荐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1094家,组织完成复审29家,总数居全省全列,全市第一。

5、全力帮扶,突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

深入各乡镇、经济开发区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调研筛选,一是利用“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全国科技活动周以及县政协组织的三下乡活动多次组织开展科技特派员活动、科普活动。以悬挂条幅、发放彩页、现场咨询等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宣传与教育活动,现场发放《省科技管理业务一本通》2500余册。同时,利用下乡入企机会,随时随地宣讲、辅导科技创新相关知识和政策,使得企业专利意识、创新意识和参与创新积极性普遍提升,激发企业申报积极性。邀请市生产力促进中心专业人员10次,帮助30余家企业开展“一对一”培训,指导企业组织材料编写、专项审计和创新券申请等工作,全力做好高企申报服务,促进全县高新技术企业规模化、高质量增长。截至目前,已推荐符合高新技术条件的企业14家,开展申报培训28家。

(二)大力激发协同创新

我县积极落实市科技创新系列政策,今年以来,兑现科技创新各种奖励资金466万元,进一步激发了企业的自主创新热情,促使企业研发投入不断加大。企业技术创新机制逐步完善,与大学院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更为密切,一些企业拥有了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注重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推荐盛安线缆有限公司与北京科技大学合作;双花热处理厂与天津工业大学技术合作;京华塑业有限公司对接工业大学;劲华锅炉有限公司对接西安交大、北华航天大学;顺兴机械有限公司对接工业大学智能装备研究院开展校企;厚丰有机硅制品有限公司对接工业大学,并就新材料项目达成初步合作意向。截至目前,我县技术合同认定登记30余项,合同成交额6.7亿元,已完成市下达任务的95%,技术合同交易发展趋势良好。

(三)积极搭建创新平台

加强众创空间指导和评价工作,引导众创空间进一步提升创新服务能力,不断完善“创业投资+特色服务”服务体系建设,探索新的服务功能和盈利模式。重点支持县荔枝众创空间、县金丝雀众创空间创建省级众创空间。

(四)切实优化创新环境

全面落实新普惠性政策,健全科研人员分配、科技成果转化激励等机制,激发创新活力。深入实施县域创新驱动发展跃升工程,确保2020年省考核达到B类。同时,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加强柔型人才引进,采取一人一策、一事一议的方式,通过“绿色通道”评审相应职称,按特设岗位聘用,为科技创新聚智凝才。

(五)抓好科技计划项目申报管理

组织相关人员深入企业开展调研、培训和指导工作,鼓励企业积极与相关领域专家对接,严把申报材料质量关,争取获得更大支持,省市级军民协同创新专项、省级创新能力提升、省级引导资金和省级研发平台等4个项目已推荐至省科技厅,待批复。同时组织和田生物有限公司、三田电器公司两家企业申报省人民政府燕赵友谊奖。目前两家企业申报的相关材料已上报到市科技局。

三、“散乱污”企业整治和淘汰落后产能工作

(一)“散乱污”企业治理方面

持续开展“散乱污”企业排查整治工作。已召开全县“散乱污”企业排查整治工作调度会,按照会议安排,县科技工信局制定了《“散乱污”企业持续整治攻坚行动方案》并印发,方案要求各乡镇按照县供电公司提供的工业用电户清单全面进行排查,并分别填报《县“散乱污”企业排查表》、《县未涉企业排查表》及《县合规企业统计表》。经全面排查、梳理,累计排查工业用电户23614户。其中:未涉污19301户、“散乱污”企业313户、合规企业3017户、未在本辖区内983户。

(二)淘汰落后产能方面

为了更好地落实省、市、县有关淘汰落后产能通知的要求,制定了《县2020年严防“地条钢”死灰复燃工作要点的通知》,并多次下发了有关“地条钢”排查的通知,经过多次排查,我县不存在“地条钢”违规生产企业。

按照市有关部门要求,积极配合县环保等部门,完成了对物料堆治理上报工作;积极配合县金融局等有关部门,完成了对融资担保公司的监管工作;积极配合市工信局消费品科,完成了对我县盐业公司监管工作。

四、其它工作方面

(一)积极推进塑料包装厂企业改制工作

上半年为加快塑料包装厂企业改制进程,积极与县政府主要领导请示汇报该企业工作进展情况,县政府对上报的《关于县塑料包装厂整体资产由县土地储备中心出资有偿收购的请示》及《关于县塑料包装厂清算安置推进方案》进行了批复,目前按照县领导批示精神,会同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交通局、财政局等部门对该企业占地进行测量,争取早日提交县土委会议定进行土地收储手续,妥善安置职工。

(二)全力服务职工

年初按县人社局要求对全局2019年度机关、事业一般在职人员年度考核工作,被考核对象31人,确定优秀等次5人;每月为单位职工缴纳缴医疗、养老、工商保险;核对参保人员基本信息,进行保险清算;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办理了工资变动、进档、岗位津贴调整、正常晋升工作;上报审批5名退休职工;办理了2名死亡职工的丧葬手续,为其遗属办理了享受遗属补助审批手续;目前为原下岗职工办理托管(转移)手续,累计达15人。

五、下半年工作安排

下半年,将积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继续加大企业扶持力度,推动我县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

下半年将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方案,帮扶示范引领项目申报省市级技改项目,努力争取上级技改扶持资金200万元以上;努力完成新增5家以上规上企业列统任务,同时,积极组织企业家对外交流活动,组织4次外出培训活动。提升企业公共服务水平,努力实现3家以上企业服务平台建设,为企业提供项目申报服务,企业管理服务技术信息服务,融资和技术服务。

借助人造板产业协会的成立服务产业集群的发展,做好强链延链补链,引进国内知名专家对集群企业进行咨询诊断入企帮扶,加快推进集群企业转型升级。

(二)加大雄安新区对接力度

将积极工作,超前谋划,积极同雄安新区科技工信部门进行对接,进一步加强两部门之间协调联系,对雄安新区的相关产业政策进行深入研究,为把我县绿色建材产品和企业向雄安新区进行推荐奠定一定的基础。

(三)继续好“散乱污”企业整治工作

一是强化“网格化”监管重视“散乱污”反弹。每名包乡镇的副处级干部都是“散乱污”责任人,乡镇长、包村干部、村支部书记责任到村,网格到户。做到每一户企业帽子底下都能找到人。二是继续加大“地条钢”排查工作力度及时督导检查,确保我县无此类企业存在。

(四)继续加大力度宣传工作

公司科创板申报材料范文第3篇

通过重点项目的支持,提高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引领了企业的跨越发展。三年来,这些项目共获得国家创新基金2770万元的支持,引导企业投入科技开发资金12680万元,这批企业共开发出新产品143个,获专利91项,其中发明专利22项,参与制定行业、国家标准53项,新增销售收入15.96亿元、税收1.65亿元、利润2.65亿元、创汇1042万美元。

这组彰显承担项目企业技术实力的“信心数字”让人为之一振,也让企业对创新基金更多了一份期待。

创新基金是我国第一个用于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府专项基金,以资助初创期和成长初期企业的技术创新产品开发为切入点,主要支持处于种子期的技术项目。

1999年,在亚洲金融危机肆虐中国大地时,创新基金强势启动,如同一针强心剂激活了许多陷入泥潭的中小企业,缓解了中小企业的资金“缺血”。 为给成长性较高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更大的支持,2008年又设立了创新基金重点项目,围绕每年度国家和地方在经济发展领域(产业、行业)的重点需求,选择对产业和行业有影响、有带动作用的关键技术和关键创新产品进行资助。

蓦然回首,在十多年的风雨兼程之路上,创新基金助力众多科技型中小企业实现了创业梦想,也成了它们开启成功之门的金钥匙。

见证了创新基金的“魅力”,各省也竞相为所辖区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争取更多创新基金的支持,为中小企业架桥修路,为当地的创新体系培育源头活水。作为中部地区的创新主力,近年来,湖南创新基金的立项项目和资金迅速增长,不断刷新纪录。

2008年,全省立项112项、获得资助经费6118万元;

2009年,全省立项293项、获得资助经费18365万元;

2010年,全省立项359项、获得资助经费26230万元;

2011年,全省立项390项、获得资助经费27231万元;

2012年,全省立项436项、获得资助经费34435万元;

……

如今湖南的创新基金工作已跻身全国先进行列,被科技部创新基金管理中心列为创新基金项目监理验收实行省级科技主管部门负责制试点单位、创新基金项目联合评审试点单位。2012年湖南立项数和经费数均列中部第一,全国第四,仅次于浙江、上海、江苏。

在创新基金的“资”润下,湖南在电子信息、新材料、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领域,扶持了一批创新能力与市场竞争力强、发展潜力大、成长性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这些企业的创新能力正在显著提高,并日渐成为促进湖南产业结构调整、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牵引力。一些曾默默无名、蹒跚起步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也跻身创业板或叩响“新三板”的大门。截至2012年,湖南共有13家企业在创新基金的扶持下成功上市,40余家企业进入上市辅导期。

创新基金如同一颗颗希望种子,在三湘大地不断迸发力量,助推湖南科技型中小企业茁壮成长。孕育的源源不竭的创新资源和创新动力,奏响了创新型湖南建设的战略强音。

1999年,当创新基金落地湖南时,很多科技型中小企业对这种“天上掉馅饼”的事还持观望和怀疑态度,如今这股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各类创新基金项目在三湘大地“遍地开花”。作为创新基金具体组织、实施和管理的地方科技主管部门,湖南省科技厅既见证了创新基金在湖南“由点成面、带动一片”的蝶变过程,也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不断寻求管理上的突破,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湖南特色的创新基金发展之路。

创新基金是助推中小企业发展的“催化器”,许多嗷嗷待哺的中小企业都迫切希望将创新基金收入囊中,但创新基金的经费又是有限的,如何将这块蛋糕分好成了各省案头的工作重点。湖南实施创新基金以来坚持的原则是在“放大”自身创新基金 “份额” 的同时,力求将“好钢用在刀刃上”。

创新基金启动以来,湖南根据国家产业发展重点,一直致力于结合本省的资源、产业和技术特色,重点在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等领域内挖掘项目,在产业链环节上选择项目,以期“育苗造林”,打造湖南优势产业航母。2009年,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新材料三大技术领域的项目占项目总数的76.21% 。近几年,这三大技术领域依旧占有巨大份额。在一大批围绕主导产业配套的中小企业崛起后,湖南部分优势产业也在谋求新的跨越。长沙高新区因势利导,意欲打造“中国工程机械之都”,湘潭先进矿山装备产业集群2011年获批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产业集群首批试点单位……

除产业支持有倾斜外,湖南在支持企业的选择上也很“挑剔”, 重点选择极具潜力的项目进行培育。

产学研合作是将科技成果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最好方式,为此湖南将产学研结合创新项目作为优质资源库,每年从中推荐一部分企业作为创新基金支持的后备企业。目前,湖南创新基金立项项目中产学研合作项目已占40%以上。

此外,各级创新基金管理的工作人员也深入各类企业摸查情况,挖掘有潜力的企业作为创新基金资助单位。株洲市科技局计划科科长成钢表示,株洲在实施创新基金工作中实行“三个不”:基层科技管理部门未推荐的不支持、未通过现场考察的不支持、企业负责人行业信誉低的不支持。

经过严格筛选,一批企业在最需要支持的阶段脱颖而出,成为创新基金的资助对象,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创新基金的引导作用和雪中送炭的放大效应。

创新基金创立之初,还处于“养在深闺无人识”的尴尬境地,而湖南轰炸式的宣传打破了这种尴尬局面。长沙高新区经济发展局副局长肖秋良对最初创新基金的宣传记忆犹新:专门设立长沙高新区科技兴贸与产业发展网、长沙高新区政企通短信中心、长沙高新区科技计划工作QQ群等平台,并通过信件邮寄、电话通知等方式,及时为企业传递相关信息;组织工作人员深入基层,上门对创新基金指南中重点支持的项目和企业开展劝服工作,动员企业积极申报。在一系列宣传攻势下,创新基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企业对创新基金的认识也不断加深,申报的积极性和热情也越来越高。

在提高企业申报创新基金热情的同时,湖南又在申报工作动态、注意事项、条件、流程等方面积极地为企业释疑解惑。 长沙生产力促进中心2005年成为科技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服务机构,除了每年进行多场创新基金申报的宣传、动员和推介活动外,还多管齐下,组织各类项目申报辅导培训,以此提高企业项目申报水平和中心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此外,中心还到各大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展专题讲座,扩大创新基金的影响。

类似的宣传和培训在株洲也同样全面铺开,成钢告诉记者,以前是被动地等待企业申报项目,现在变被动为主动,在加大创新基金宣传力度的同时,还组织企业开展培训。在这样的互动下,科技局与企业的距离不断拉近,每年春节一过,很多科技型中小企业就会主动询问相关情况。申报创新基金俨然成为了中小企业的一种“习惯性思维”,创新基金变成了企业创新的一种符号。

2009年,湖南省科技厅在湖南省火炬创业中心的基础上组建了“湖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管理中心”,专门负责全省创新基金项目的日常管理工作。并以创新基金管理中心为主导,联合项目组织机构、服务机构及各级科技管理部门共同作业,构建 “政府部门决策和监督、专家咨询、执行机构具体运作”三位一体的工作框架,形成了多层级的创新基金管理服务体系。

“创新基金申报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而很多刚起步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并没有专职人员,不熟悉申报程序。为此,中心充分发挥了在创新基金项目申报材料编写、注册中的服务职能。”创新基金管理中心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为确保服务机构有充足的工作经费,一些市州科技局、高新区管委会还设立专项经费,用于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帮助企业申报创新基金的补助。2009年,长沙高新区出台的《创新基金服务机构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规定:“每年向每家服务机构提供5万元基本工作经费,并以各服务机构通过管委会每年推荐上报创新基金管理中心的项目15项为基数,每增加1项奖励4000元经费,同时根据创新基金管理中心批准的创新基金项目立项金额,按3‰的标准奖励相应服务机构。”

同时,为规范中介服务机构的行为,湖南制定了《科技中介机构承担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服务业务的有关要求》,杜绝中介服务机构过度包装项目申报材料、采用高额提成方式收取服务费的行为、或者打着科技部门的牌子高价收费承接业务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对创新基金申报的评审,湖南将专家评审作为重要环节,在项目评审和论证时,实行“背靠背”的专家评审方式,以此减少在项目评价上的人为干扰因素,确保申报立项过程的规范和公正。

鼓励和规范双管齐下,让多方力量参与到企业申报实施国家创新基金项目的咨询、服务、评审工作中,确保了申报项目材料最大限度符合国家规范,提高了项目申报成功率。

设立创新基金的目的绝非仅依靠它本身,更大的意义在于“借鸡生蛋”,希望利用这有限的资金吸引更多其他资金,发挥 “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目前在湖南,这种作用正在被不断放大,政府通过整合各方力量,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逐步将自身的力量衍生成政府、企业、风险投资机构和金融机构都参与的融资合力,让企业融资的雪球越滚越大。

为与国家创新基金匹配,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积极申报国家创新基金项目,2005年湖南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省级和地方专项资金,以地方基金的形式为中小企业增加了更多的政府力量,让企业有了更大的信心和勇气与风险投资机构、金融机构谈判。

“企业成功申请创新基金,再加上地方基金的支持,这本身就是对企业实力的一种认可,也让很多之前‘心动难行动’的观望金融资本敢于‘行动’起来。”肖秋良告诉记者,近年来,高新区着力建设融资平台,鼓励社会投资机构支持创新基金项目。已引进各类风险投资机构28家,发现和培育更多高成长性科技企业,为创业板市场提供上市资源,如今已有28家企业进入长沙市重点扶持上市企业名单。

此外,湖南省科技厅还设立了专门课题对获得创新基金支持过的企业进行创新能力调研和评价。省创新基金管理中心负责人表示,通过此项工作,能够发现一批高成长性的项目,采取整体打包的形式向投资机构、金融机构推荐,有效发挥创新基金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全方位的促进作用。

通过各种力量的整合,湖南创新基金的引导比达到了1∶15.1,真正发挥了 “四两拨千斤”的放大效应。

雪中送炭、如鱼得水、锦上添花、四两拨千斤……湖南许多科技型中小企业负责人如此评价创新基金的作用,他们把获得创新基金的支持当作一种荣誉和创业的动力。13年来,湖南省创新基金的实施成就了无数人才的创业梦想,激发了企业自主创新的热情,收获了一批领先行业的科技成果,培养了一群现代市场的“小巨人”。

在湖南一批知名高等院校里,拥有许多前沿的科技成果,但这些成果大部分待在实验室里鲜为人知。而创新基金的无偿资助就像一针兴奋剂,激发了科技人员的研发热情,快速有效地实现产学研结合,让一大批科技成果成功走出实验室进入市场。

2000年,中南大学首创“学科性公司制”,并出台《中南大学技术入股管理办法》和《关于落实国家以高新技术成果作价入股政策的实施办法》,以求技术向产业转移。在中南大学前校长黄伯云眼中,“如果科研人员没有研究开发和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将是学校人力资源的最大流失;如果科技成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转化和产业化,将是学校国有无形资产的最大流失;如果科技实验设备不能充分利用,将是学校国有有形资产的最大流失。”

与此同时,在高校密集的长沙高新区,已建成8个孵化器,入驻企业达一千多家。肖秋良介绍,2012年长沙高新区孵化器培育的数十家企业获得了创新基金的扶持。

在海外留学人员纷纷回国创业的背景下,长沙高新区留学人员创业园的队伍越来越庞大,企业申报创新基金的热情也居高不下。长沙三诺生物传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长沙博华科技有限公司、湖南科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奥西机电科技有限公司、长沙德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十多家由“海归”创办的企业均得到过创新基金的资助。其中,长沙三诺生物传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诺生物)2012年3月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市值近6亿元。不过在三诺生物总经理李少波心中,还有比6个亿更大、更有意义的资金——2003年度国家创新基金70万元和2009年度国家创新基金80万元。“如果没有关键时刻的国家创新基金,就没有今天的6个亿。”创新基金引起归国留学人员的广泛兴趣,也增强了他们创业的信心。

借力创新基金,湖南的创新创业氛围日渐浓厚,一个个孵化基地应运而生,一项项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一位位知识分子成长为叱咤风云的年轻企业家,一家家科技型企业脱颖而出……

湖南博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云新材)就是一个从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院成长起来的“小巨人”, “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获2004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结束了该奖项连续6年空缺的历史,打破了国外长期垄断航空制动材料市场的局面。2009年,博云新材A股在深交所发行上市,成为继山河智能之后中南大学的教授所打造出的第二家上市公司。

湖南英捷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在2001年成立之初,就成功申报了“粉末注射成形技术生产精密不锈钢、铁基、高比重合金异形零件”创新基金项目,50万元的“资”润就像一场及时雨,为企业注入了生命活力。2009年,“粉末注射成形制备异形、精密、复杂零部件”再获创新基金重点项目支持,公司成为第一批湖南省创新基金重点项目支持企业。如今,公司年产金属粉末注射成型零件2000余万件,产品远销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

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是市场中的弱势群体,而科技型中小企业还要面临技术风险,有着更多的生存和发展危机。长期以来,我国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发展的投融资体系不健全,银行的商业化运作体制使其不愿向既无抵押能力、又无担保能力的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提供资金支持,技术链与市场链的断裂导致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必须面对 “死亡之谷”。在这一阶段,很多创业者把梦揣进兜里,流着泪告别昨天。对单一创业者来说,这可能仅是个人资金的浪费,但对众多创业者来说,这些损失是无法估量的,不仅浪费大量资金、智力资源,也挫伤了创业者的激情。

为破解这一难题,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因势设立,实现了我国企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转变——由“抓大放小”到“大小并重”,帮助困境中的企业顺利跨越“死亡之谷”。

株洲三新包装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新公司)在创建之初,就凭借创新基金资助才顺利渡过难关。

2000年, 10多个下岗工人在一个小车间里庆祝三新公司成立,他们只为了一个目标:自主研制出中国第一台高档水墨印刷机。2005年公司研制出了第一台伺服传动机,用软件控制系统代替齿轮传动,大大提高了印刷的精准度,2005年该产品通过湖南省科技成果鉴定,已达到国内首创、国际同类先进水平。然而,当他们豪情满怀准备把成果转化为产品时,却陷入了资金短缺的绝境。

没有资金的注入,再好的成果也无法转化成产品,公司的发展只能是纸上谈兵。就在公司一筹莫展时,创新基金雪中送炭。2007年在株洲市科技局的帮助下,公司自主研发的“全伺服高精度瓦楞纸板印刷机”项目获得了国家创新基金45万元的无偿资助。

2009年,公司自主研发的 “一体化全伺服高精度瓦楞纸板印刷机”项目再次获得创新基金的青睐,成为第一批获批的重点项目,140万元的无偿资助给企业带来新的发展希望。

2012年公司销售收入已突破亿元大关,年销售收入15亿元的目标已写入规划。面对这喜人的成绩,三新公司副总经理孙逢翠告诉记者:“今日信心满满的三新也曾险些踏入‘死亡之谷’,要不是当年政府的大力支持,科技部门的积极引导,创新基金的扶持,公司还真走不到这一步。”

三新公司的成长经历在湖南并非个案,许多企业是在创新基金的扶持下才跨越了“死亡之谷”,驶入发展的快车道。

湘潭科创机电有限公司成立之初,负责人郭定军虽有好的项目,但缺少资金,发展困难,后来企业被引入到园区发展,申报了创新基金,顺利渡过了“死亡之谷”。

2006年获立项支持的湖南中野科技特种材料有限公司也已由当初的小企业发展成为销售收入过亿元、利税过500万元、发展势头良好的现代科技企业。

长沙蓝星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长沙高新开发区有色院技术应用有限公司等企业已成长为产值过5000万元的公司,企业规模相比立项前已增长近10倍。

……

创新基金不仅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更是对企业创新能力、发展前景的肯定,鼓励企业不断加大创新力度,提高创新能力。

株洲南方机电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方机电)就是在创新基金的鼓舞下一路创新、一路前行。

自2004年成立起,公司就坚持自主创新的理念,力求产品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为此,公司不断投入人力、物力与财力自主创新。2007年公司自主研发的“数控涨型机”获得创新基金50万元资助,2010年“数控包带机”通过湖南省科技成果鉴定,再次获得150万元创新基金的扶持。“这些资金虽然不能解决研发中遇到的全部问题,但给了我们信心和底气。”在南方机电总经理朱永隆心中,公司与创新基金的关系犹如千里马与伯乐,在伯乐的鼓舞下,千里马才能快马加鞭、一展宏图。

在创新基金的鼓舞下,公司坚定了自主创新的信心,不断研制出先进实用的系列成套数控电工装备,大大提高了我国电机生产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部分产品已成功实现出口。

在创新基金的推动下,企业不仅突破了技术难关,更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式发展。目前湖南省共有13家承担创新基金项目的中小企业在主板、创业板上市。

2012年7月,长沙开元仪器有限公司在深交所创业板成功挂牌上市,成为湖南获得过国家创新基金项目重点支持的企业中成功上市的公司之一。公司董事长罗建文说:“创新基金项目的实施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活力,促进了企业的健康稳步发展,增强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了企业自身的价值。公司的生产规模和生产能力已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关键技术领域实现了新的突破。”

科技型中小企业“始于技术、成于资本”,创新基金相当于一根撬动各方力量参与、支持科技创新及产业化的杠杆, 通过杠杆效应破解了无数中小企业的融资瓶颈。

创新项目的获批相当于给企业贴上绩优股的标签,这让各方观望金融资本从心动到行动,纷纷参与到创新及产业化的大循环中,让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长“气血丰盈”。最终,企业破茧成蝶,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据统计,2011年湖南848个处于监理状态的创新基金项目共新增到位资金613642万元,其中创新基金到位38555万元,地方政府配套资金19500万元,企业自筹资金325382万元,金融机构贷款200230万元,其他资金29975万元。创新基金的注入,给企业产品开发、生产和技术创新增添了活力,有效引导了企业、地方政府、金融机构以及社会资金投入到技术创新活动中来。

13年来,创新基金的作用不仅在于支持科研成果转化和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更重要的是通过扶持大批项目,培育造就了一支懂市场、善管理、会经营的企业家队伍,一支从单纯科研转为科研开发兼经营的科技人才队伍,一支对科研开发、企业管理和市场经营有更深理解的科技中介人才和项目管理人才队伍。这对湖南未来的发展是一笔无法估量的财富。

播散希望的种子,终将收获硕果。在政府的引导下,湖南创新基金的发展已傲首中部,位居全国前列。在创新基金的扶持下,一大批中小企业正在做大做强。但这只是湖南发展创新基金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要实现创新基金发展的新突破,任重而道远。

2005年前,湖南共有省科技厅、长沙高新区、株洲高新区、湘潭高新区等四个创新基金项目监理单位,这些单位直接对国家科技部负责,拥有项目直接推荐的资格。但此后政策调整,全国只有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高新区、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拥有创新基金项目直接推荐资格,其他地区高新区的直推资格陆续被取消,逐步纳入各省科技厅统一把关。长沙高新区作为全省创新基金发展的领头羊被取消直推资格后,损失惨重。“这样的调整,让全省的创新基金项目有了数量上的限制,以前我们的立项率占全省的60%至70%,现在只有40%”。肖秋良告诉记者,“没有直推资格,就不负责项目的验收,而上级单位对地方企业和项目不够熟悉,导致项目资助缺乏针对性。”

目前,长沙高新区正着手申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重获直推资格而努力。

因为数量上的限制,从质上取胜成了湖南未来的着力点。为保证创新基金项目的质量,湖南各市州科技部门以及部级高新区把申报创新基金项目作为工作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指定专人、设立专门机构做好项目和企业的筛选与申报辅导工作,并建立多层次严格把关的项目选择机制。“不仅要加强对项目申报材料的指导和审查,同时要加强对欲申报项目的初审,部分项目还要到企业进行实地考察,确保申报项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湖南省创新基金管理中心负责人表示,要提高项目申报的成功率,准确把握国家创新基金支持的方向很重要,为此湖南将加强对承担过国家、省、市级科技计划立项项目的跟踪,从中发现一批技术含量高的项目,使申报的项目体现湖南的优势和特色。

每年,企业申报创新基金项目的热情很高,同时也存在不重视后续监理验收工作的现象。据统计,截止2011年底,湖南因未重视监理、验收工作而无法继续实施被终止的项目有76个,占立项项目总数的5%。

“企业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难免遇到挫折和失败,但过多的失败也会使信心受到打击,对创新基金也是一种流失”。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引发了成钢这些一线人员的思考,也引起了省级主管部门的重视。

湖南下一步的工作重心不再局限于简单的项目申报组织工作,而是深入跟踪了解省内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动,加强项目各个环节的监督管理,以确保项目的实施效果。此外湖南省科技厅还要求监理服务机构深入立项企业进行现场监理,及时准确了解项目的进展情况,帮助企业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督促企业按时完成项目监理验收工作,提高项目实施成功率。

近几年,创新基金项目的金额不断提高,但与中小企业长远发展的需求相差甚远。如何引导和带动更多的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进入初创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湖南创新基金工作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

肖秋良表示,长沙高新区接下来将进一步探索科技金融改革机制,引导和鼓励银行、信用社和担保公司突破传统贷款方式的制约,逐步实现知识产权、股权、销售合同抵押以及信用保险等方式贷款投资。

创业投资作为一种新型投资形式,是推动自主创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发动机,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引擎。湖南将重点探索建立省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以此为种子基金,引导、吸收社会资金,建立创业投资基金和创新风司。健全全省创业投资体系,把科技创业企业、创业投资、创业板连接起来,在早期发现和培育更多的高成长科技企业,为创业板市场提供源源不断的上市资源。同时也通过资本市场,使一大批科技企业能够快速做大做强。

湖南创新基金项目很大程度上是支柱产业的配套项目,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本土优势和特色,湖南将继续朝着这一方向努力。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部署,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湖南结合全省实际,组织推荐湘潭先进矿山装备制造产业、株洲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长沙工程机械产业申报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以推动集群由产业链低端向高端发展,汇聚更多创新基金项目支持的中小企业。

除了在支持重点上有所倾斜,湖南创新基金辐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我们的创新基金每年也会支持一些与原产业没有关系的中小企业,帮助他们做大做强。”对当地如何扩大创新基金的覆盖面,成钢如此描述。

公司科创板申报材料范文第4篇

5月10日,建设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部际协调小组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参会的中国证监会有关负责人透露,“新三板”有望今年6月底前铺开。武汉或将成为在中国证监会统一部署下的新三板扩容试点城市的首家。

此前,有关新三板建设的讨论业已日久。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试点多年新三板市场建设将步入“快车道”,2010年也将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新三板年”。

武汉破题

即将展开的新三板扩大试点,意味着新三板市场建设的大幕正式开启。

“新三板”是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的俗称,是专门面向高成长的科技型、创新型非上市股份公司进行股权挂牌转让和定向增发融资的交易平台,前期仅在北京中关村园区内试点。

中国证监会高层人士的表态,使得武汉东湖高新区试点新三板的前景变得更加明朗。对此,消息人士告诉《鄂商》记者:“武汉成为新三板第二批首家试点城市已是铁板钉钉的事情。”

此消息人士还透露,在建立“全国性、统一监管的场外市场”的思路指导下,中国证监会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谋划布局新三板试点。第二批开展试点的还将包括成都、西安、郑州和上海等几个城市,以后批次的试点逐步扩大到全国56个高新技术开发区。

而就在5月14日,东湖开发区上市办相关负责人也透露,光谷“新三板”拟在上半年铺开,武大有机硅、海创电子等8家企业将首批挂牌。

今年年初,坊间就盛传武汉即将试点新三板。这次,中国证监会负责人和东湖开发区人士的高调表态再次佐证了这一传言并非空穴来风。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积极扩大直接融资,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扩大股权和债券融资规模,更好地满足多样化投融资需求。

从2006年的中关村开始,新三板的试点已经过去三个年头,随着2009年创业板市场顺利推出后,新三板市场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新三板的建设势在必行。

今年1月14日,中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传出,制定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扩大试点具体方案,加快场外市场建设将被作为中国证监会2010年的工作重点,这意味着新三板扩大试点的可能性加大。

对于武汉试点新三板,场外交易市场问题专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过文俊教授对记者表示:“科技部对新三板试点已经提了多年,但由于部际协调存在障碍,中关村以外的非上市公司股权代办系统试点久呼不出。武汉拔得此轮“新三板”扩大试点的头筹与东湖高新区获批第二个国家自主示范区有很大关系。”

过文俊教授是最早呼吁建设三板市场的学者之一,他认为:“武汉特别是东湖高新区应抓住新三板试点的机遇,加快构筑完善的区域性场外交易市场,为国家自主示范区的建设提供更为强大的金融支撑体系。”

2009年12月,武汉东湖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金融创新试点成为示范区七大新政之一。凭借获批创新示范区的契机,武汉新三板试点也被众多业内人士看好。

“武汉作为全国两型社会综合改革试验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有一定的优势,在人才、高校资源和高科技企业资源方面储备不少优势条件。”兴业证券武汉营业部首席分析师邹靖苑称。

尽管中国证监会尚未公布新三板试点城市和具体新三板制度,但这次武汉进入第二批试点城市的大名单毋庸置疑。

过文俊教授认为,一旦武汉获批开展试点,新三板不仅应借鉴中关村的经验,还应在发行、交易、信息披露、投资者准入门槛等相关制度方面有所创新。

只欠东风

在作为公开资本市场的主板、创业板体系基本成型后,场外交易市场建设成为构筑完善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又一重大举措。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是中国场外交易市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开闸和扩大试点被称为是对中国资本市场建设的“补课”。

2006年1月16日,科技部、中国证券业协会以及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共同在中关村科技园区启动了“中关村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代办股份报价转让试点”。园区内企业可以通过该系统实现股权交易融资。随即两家中关村科技企业世纪瑞尔和北京中科软进入该转让系统挂牌交易。与原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上柜的主要是退市企业及原STAQ、NET系统挂牌公司不同,中关村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上柜的非上市股份公司均为科技型企业,为了与前者相区别,业界将后者俗称为“新三板”。

于是,“新三板”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新三板启动试点至今,已运行将近四年时间,在中关村的运行效果良好。

据《鄂商》记者了解,新三板是由科技部和中国证券业协会两家单位一起推出的。如今,证监会已从科技部和中国证券业协会的手中接过了新三板监管权。

2009年6月,证监会组织相关方面对中关村新三板试点进行总结,并拟向全国16个重点的科技园区推广。

同年7月,中国证监会在中关村试点政策的基础上推出的新三板试点办法及相关配套规则实施,在投资者适当性、公司挂牌条件、转让结算制度、信息披露制度及股份限售制度等五方面进行了调整。至此,试点多年的新三板加快了建设的步伐,扩大试点也进入了监管部门的议事日程。

新三板的制度创新到底会以何面目示人?将在哪些城市进一步扩大试点?至今,中国证监会尚未公布明确的路线图,新三板的面容仍然显得遮遮掩掩。

对此,东湖开发区管委会上市办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对于新三板的事情都是猜测,现在没有确切消息,只有等一切东西出来以后才能明朗化。”

武汉东湖开发区对新三板觊觎已久,一直在大力申办“新三板”试点。“在中关村试点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以后,我们就启动了新三板的申报工作”,该工作人员说。

上述工作人员还向记者透露,为了推动新三板试点的获批,武汉市还成立了一个有市领导牵头的工作专班,具体申报工作由东湖开发区运作和筹备。

据东湖管委会上市办负责人透露,武汉早就完成了所有新三板试点申请申报程序,并已经开展了技术规则、券商辅导、企业培训等相关准备工作。

在预备上新三板的企业方面,科益药业、蓝星科技等4家申报材料已获中国证券业协会预备案受理。此外,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等4家已通过券商内核,同时形成了142家“新三板”后备企业梯队。在这些后备企业中,武大有机硅等企业有望成为最先进入第二批新三板试点的挂牌企业。

“我们对外宣布的有142家,实际上肯定会比这数字还要多。”东湖管委会上市办一工作人员介绍称。

众多企业翘首以盼新三板试点的热情在于:如果武汉能够试点新三板,对于武汉科技型、创新型中小企业来说,就提供了一个股权融资的新平台,企业今后通过新三板转板主板市场实现上市的通道也将更加顺畅。

而在自身基础条件方面,武汉早已具备了自己的优势。武汉市东湖高新区丰富的高科技企业资源,这是武汉的天然优势。

兴业证券邹靖苑也分析说:“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武汉有柜台交易的基础,被称为‘汉柜’。而西安、成都等地没有相关的市场交易基础,这是武汉的试点新三板的有利条件。”

尽管如此,筹谋已久的武汉却一直在新三板试点城市之外徘徊。今年3月,就在传出“新三板”正式落户武汉之前,东湖开发区就宣称将在光谷联合产权交易所试点“非上市公司股权交易”,以此作为迎接“新三板”试点的过渡性股权交易方式,并确定了首批6家公司为试点单位。

“虽然武汉是探索场外交易市场的先行者,但由于国家没有给予武汉相关政策,所以,北京、天津等后来居上。”对此,过文俊教授颇为武汉打抱不平。

在创业板、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顺利推出后,新三板就越来越成为资本市场改革关注的焦点。一直在寻求新三板试点突破口的武汉市,如今已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地方博弈

新三板开闸在即,各地高科技园区都在积极争取试点,使得这场看不见硝烟争夺战日趋白热化。而各地针对新三板的竞争早已从中关村试点以后就开始了。

资料显示,在扩大试点园区的问题上,国内大多数科技园区自2006年下半年起已开始筹备辖区企业在新三板上市的有关工作,成都、西安、武汉、广州、杭州、天津、苏州、无锡、浦东张江、重庆等高科技园区都在积极争取试点。

中关村试点新三板以来,目前仅在中关村科技园区挂过牌的企业就有60多家,已有2家已通过IPO正式登陆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据统计,去年共有4家三板公司进行了定向增资,募集资金1.77亿元,定向增资对相关公司的发展产生了明显的作用。

各大城市对新三板试点的积极争取,都是为了促进各自辖区内的中小企业融资,未来新三板更是上市资源的孵化器和蓄水池。

对此,兴业证券邹靖苑进一步分析说:“企业通过新三板使得能够在资本市场上直接融资,对促进企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同时,新三板对于各大高新区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形成一个良好的企业融资气候,如果你这个地区有新三板能够融资,而其他地区没有,你就能够吸引更多的企业落户本地。”

能上新三板融资,也许是未来高新区吸引企业进驻的新招。正因为如此,各个部级高新区所在城市为争取新三板都互不示弱。

在新三板试点申报过程中,各地政府均积极与证监会沟通协调,争取国家的优惠政策。目前,已获批综合改革实验的各大城市中,天津、武汉、重庆等城市都不同程度得到了“国家政策支持”这张通行证。

对全国性新三板试点的争夺,事实上也反映出各大城市对区域金融中心的争夺。新三板市场落户哪个城市,哪个城市的金融业肯定更容易扩张。

新三板作为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早已列入武汉市建立中部金融中心的战略规划。在不同场合,湖北省和武汉市有关领导一直强调要加大区域资本市场建设的力度,努力将武汉打造成区域性的金融中心,并把它作为经济发展的新举措之一。

武汉曾于上世纪90年代开办过柜台交易市场,当时的“汉柜”是全国第三大证券交易中心,最大的国债及国债期货交易场所,最大的资金拆借中心。武汉人对“汉柜”的记忆,或许能解释其为什么对新三板比其他城市更为渴望,这也是武汉优于其他城市的基础条件。

天津依托天津股权交易所建立了独立于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之外的全国性场外交易市场,“国家再批第三个全国性场外交易市场几无可能”,过文俊教授称。

为了与天津股权交易所竞争,中国证监会也有着自己的考量:以中关村股权待办转让系统为雏形在部级高新区扩大试点,逐步形成统一监管下覆盖全国的新三板市场。

据了解,在“建设全国统一监管的场外市场”的背景下,未来新三板市场的监管已由中国证券业协会转移至中国证监会,目前三板市场管理委员会已成立,由证监会相关领导担任主要负责人。

对此,兴业证券邹靖苑向记者分析道:“新三板作为一个全国性的统一交易平台,地方政府想单独运作肯定是不行的。从地方政府的角度考虑,肯定会向中央政府积极争取一些优惠的政策。目前新三板的市场容量虽小,但证监会对新三板肯定会有单独监管。”

地方政府图谋新三板各有自己的打算,然而在这场地方政府与国家监管部门的利益博弈中,新三板这盘棋的游戏规则制订权仍然在中国证监会手中。

公司科创板申报材料范文第5篇

当前国有广电企业借壳上市现象突出

(一)借壳上市是近年来国有广电企业上市的主要方式

第一,陕西“广电网络”开创了国有广电企业上市新方式。

2001年8月16日,隶属于陕西省广电局的陕西省广播电视信息网络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陕广电),与上市公司大股东“ST黄河科”原第一大股东黄河机器制造厂(简称黄河厂)签署股权转让协议,以划转的形式受让黄河厂持有的上市公司国有法人股(占总股本的51%),拉开了其重组序幕。同年12月17日,公司更名为“陕西广电网络传媒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2月2日,“ST黄河科”公布了2001年年报,显示该年公司靠重组实现扭亏为盈,净资产收益率达到8.46%,公司摆脱了在退市边缘挣扎多年的困境。2002年3月28日,公司摘去ST帽子,其简称由“ST黄河科”变更为“广电网络”,从而产生了中国第五家上市的国有广电企业。2006年12月27日,公司以定向增发的方式募集资金8.8亿元,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

“广电网络”此举,为有上市意愿的国有广电企业闯出了一条新路,也拉开了国有广电企业借壳上市的帷幕。

第二,借壳上市成为国有广电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主要方式。

截至2012年3月末,广电系统控股的上市公司共有10家,分别是东方明珠、中视传媒、歌华有线、电广传媒、广电网络、天威视讯、武汉塑料、光华控股、百事通和吉视传媒。

自陕西广电网络上市10年以来,有5家国有广电企业上市,除天威视讯是2008年以首次公开募股(IPO)形式实现上市外,有3家都是在2010年通过借壳的方式实现上市。2010年4月,湖北省有线电视网络通过借壳上市入主上市公司“武汉塑料”。同年6月,广东南方传媒集团通过增持股份的方式入主房地产上市公司“光华控股”。同年10月,上海“百视通”又通过借壳上市入主上市公司“广电信息”,2012年12月29日,通过一系列运作,“广电信息”正式更名为“百事通”,登陆A股市场。2011年8月18日晚间,*ST嘉瑞公告称,公司审核并通过了与华数传媒等5家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的相关议案,这也标志着华数传媒借壳上市获得了实质性进展。

(二)国有广电企业偏好借壳上市原因分析

第一,广电产业的迅速发展促使国有广电企业产生上市冲动。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广播影视业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开始进行经营性产业和公益性事业的区分,从而促进了广电产业的迅速发展。中国文化产业在国际金融危机期间逆势增长的趋势,促使国家把发展文化产业提升为一项国家战略,并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政策。这一系列有利因素,促使条件较好的国有广电企业在资本市场财富效应的刺激下,产生了上市的冲动。

第二,当地政府想要保住盈利能力差的上市公司之“壳”。

中国资本市场行政色彩浓厚,从当初的配额分配制到后来的审批制,即使是目前实行的上市审核制,也依然受“行政之手”的影响。各级地方政府都把培育上市公司作为带动本地经济发展的有力抓手,更有甚者把上市公司的数量作为本地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而行政力量推动本地企业上市带来的负面效应,就是以“圈钱为目的”的“包装上市”痕迹明显。一些企业成功上市不久就撕破了盈利能力良好的外衣,出现连续亏损的现象,甚至若不重组就要摘牌退市。这又迫使当地政府利用行政力量,对企业进行重组,以保住上市公司的“壳”留在本地。因此,相对来说算是优质资产的国有广电经营性资产,成了重组的首选对象,这也在客观上推动了其借壳上市。如2001年5月,“ST黄河科”为了保牌重组,控股股东黄河厂已与一家上海的民营企业形成了重组意向,在即将签约前,被陕西省政府紧急叫停。陕西广电在陕西省政府的支持下,在一天半的时间内紧急介入,实现了借壳上市。又如2010年4月,湖北有线在借壳 “武汉塑料”时,湖北省委省政府领导亲自出马,协调有关部门予以绿灯放行。再如2010年10月,上海“百事通”借壳 “广电信息”,也被纳入上海市委市政府进行国有资产调整战略的一部分。

第三,上市规则不明使国有广电企业IPO较为困难。

虽然在1994年就出现了第一家上市的国有广电企业东方明珠,国家对国有广电企业的上市也是呈逐步支持的态度,但长期以来并没有出台其上市的明确规定和规范。一些散见于有关文件中的规定,不是过于原则就是以禁止性内容为主,致使广电企业上市长期处于无章可循的状态。2010年8月,国家广电总局出台的《广播影视企业上市审核管理办法(试行)》,由于较为笼统,所以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政策滞后制约了国有广电企业充分借助资本市场发展的步伐,哪些业务可以上市,前置性审批的主体和程序是怎样的,广电系统持股比例等问题迟迟没有明确,形成了一些上市公司实践在前,制度约束性在后的局面。尤其是一些禁止性的规定对已上市公司没有约束力,却大大增加了有上市需求的国有广电企业IPO的难度。而2001年陕西广电网络借壳“ST黄河科”时,未经任何部门的前置性审批,就直接进入了资本市场。综上所述,这使得国有广电企业感到,借壳上市是降低沟通成本、减少审批环节的较好选择。

第四,借壳上市快捷性的特点适应了现行国有广电企业的管理体制。

现行管理体制下,国有广电企业的领导人实行任命制,企业经营的好坏与其个人经济利益没有直接关系。比较严格的任期制度和退休年龄的限制,使企业领导人内心存在短期内做出“政绩”的诉求,而把企业带进资本市场无疑是个优良选择。按照目前中国企业的上市现状,一般要5年左右,想要在任期内成功IPO,借壳上市的快捷性显而易见。

大量借壳上市现象有待突破

(一)借壳上市与IPO利弊比较

借壳上市,是非上市公司通过重组一家上市公司,注入自己的资产,并获得该上市公司的控股权,从而实现曲线上市的一种方式。其优点是速度快,上市周期短,可以简化或避免新股上市对于公司架构以及财务指标的要求,使企业通过壳资源一步到位,直接实现上市。投资者对企业的成长性并不关注,而更关心其经营的稳定性。借壳上市往往备受市场关注,会迅速提高收购方的知名度,广告效应明显。缺点是并不能马上融到资金,且要求企业拥有一定现金支付能力。另外,所需处理的资产、负债和人员关系较为复杂,容易掉入被收购对象的陷阱。

IPO是指企业按照证券市场的要求进行股份制改造,并通过一定法定程序,在证券市场发行股票,筹集发展所需资金。其特点一是上市成本较低,大股东可享有较高的发行溢价,能立即融到数额较大的资金;二是有利于企业彻底改制并理顺与大股东之间的关系,在制度上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如果采取整体上市的模式,则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力量更为充足。而其缺点一是要求严格且审批程序复杂繁琐,导致上市的周期较长;二是要求拟上市公司具有连续三年的盈利记录;三是受资本市场景气度影响较大。

(二)严格的审批制度增大了借壳上市的难度

上市公司进行资产重组是资本市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借壳上市作为一种重大的资产重组,更是对优化资源配制、调整产业结构具有积极的意义。但由于中国资本市场长期以来过于重视“融资功能”的发挥,使得一些公司把上市融资作为终极目标,造成了资产重组、借壳上市的现象屡见不鲜,也导致一些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效率低下,甚至出现以借壳上市为名操纵证券价格的行为。为改变这种状况,中国证监会出台了系列规定,规范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等行为,并在证监会发审委中设立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委员会,以投票的方式对重大资产审核进行表决,提出审核意见。

通过制度建设,监管部门对重大重组后的再融资进行了严格的限制,要求上市公司通过重组经营稳定、运行良好,达到盈利预测的水平,而且在借壳上市一年后才能申请公开发行新股或公司债券。进入上市公司的资产要求是完整经营实体,经营业务和经营资产独立、完整,在进入上市公司前已在同一实际控制人之下持续经营两年以上,在进入上市公司前实行独立核算。从这些规定可以看出,证监会对借壳上市的监管将会更加严格,借壳上市难度进一步加大,通过上市后立即实现融资的愿望更加难以实现,借壳上市的现象会逐步趋于减少。

(三)“民快国慢”的上市格局不容忽视

与大多通过借壳上市的国有广电企业不同,民营广电企业在上市过程中不但积极踊跃,且几乎都是通过IPO登陆资本市场的。先是华谊兄弟2009年10月登陆创业板,2010年浙江华策影视、乐视网也在创业板上市后大受追捧。加之小马奔腾、湖北江通动画都已进入了上市的最后冲刺阶段;还有光线传媒、同洲电子、拓维信息、金亚科技、数码视讯、东方广视、创毅视讯等诸多上市和即将上市的公司,整个广电企业上市呈现“民快国慢”的现象,值得高度关注。

民营企业进入的活跃度是一个行业景气程度的重要指标,大量的广电企业能登陆资本市场,充分说明广电行业发展前景良好。作为涉及国家文化安全的一个行业,广电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不能没有强大的“央企”,而国有广电企业却不能利用资本市场壮大自己,迅速有效地占领正在做大的市场份额,大有被民营企业超越的趋势。作为内容制作商,民营企业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会生产出更多的广播影视内容。而国有广电企业依然按部就班地发展,就一定会受制于资金瓶颈,出现“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局面,国有企业成为发展广播影视产业的主力军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有关政策建议

(一)以推动国有广电企业上市为突破口加快体制机制改革

2003年开始进行的文化体制试点改革已进入到全面深化的阶段,文化体制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而上市作为企业做大做强的一个重要手段,是这些“合格的市场主体”成为广电骨干企业的有效途径。鼓励广电企业上市,主要是对增量的加强,对原有存量的调整则较少,内部阻力也相对较小,应当成为广播影视进行体制改革、机制创新的一个抓手。如果以上市为目标进行“事转企”,则这些事业单位会直接建立以“股份制公司”为表现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而不是沿续传统经济领域中的“全民所有制企业”,这样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同时,通过扶持国有广电企业的上市,发挥其龙头作用,又将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更好更快地推动广播影视体制改革。

另外,无论上市与否,对国有广电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都是企业今后继续生存发展必须要完成的步骤。尽早完成将会获得更多的机遇和资源,对完善企业治理结构、提高企业的经营能力与竞争力都大有益处。

(二)建立上市企业资源库

由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始终受到政府的影响,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行业主管部门都把上市作为一个发展区域(行业)经济的抓手。许多地方政府都设立了推动企业上市的专门工作机构,通过行政力量积极支持本地企业登陆资本市场。以创业板为例,2008年,各地政府纷纷把推动企业上市创业板视为促进本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转型、推动新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如四川省经委上市办建立了上市后备资源库;广东的企业欲申请创业板上市,必须先经省、市金融办挑选和推荐;而深圳市上市培育办早在创业板推出前,就“发掘”出该市达到创业板上市财务基本要求的1100家企业,其中100家企业已开始实质性改制上市,35家是重点培育企业。目前来看,这些政府行为成效明显。

建议广电行政管理部门借鉴一些行业主管部门及各地的经验,尽快对国有广电企业上市进行指导。其基础性工作之一,就是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建立国有广播影视企业上市资源库。在整个行业内选择一批符合产业政策、细分市场地位领先、经营业绩成长性良好、公司治理结构规范、自身素质较好的企业作为扶持对象列入上市资源库,在行政许可或经济奖励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扶持。同时,建立沟通机制,定期邀请证监会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已上市文化公司高管、投资银行等中介机构人员,对入库企业的负责人进行业务培训,与相关部门进行信息沟通,指导企业规范运营。

(三)明确国有广电企业上市规则

明确的制度是规范行为的最佳方式,上市政策则应当在企业规划上市的过程中起到明确的指引作用。前文提到的《广播影视企业上市审核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了申报程序和有关申报材料,但对可上市的业务范围、上市公司的股权设置、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等都不明确。如“国有广电企业上市规则”等明确的规则规章的制定应被尽快提上议事日程。

建议明确国有广电企业上市的前置性审批事项应当包括IPO、再融资以及借壳上市、广电资产被上市公司并购等四类事项。对于可上市的业务,基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和满足资本市场对盈利能力这两方面的要求,建议明确:禁止电台电视台等播出机构上市,有条件地允许广告经营业务上市,鼓励节目制作业务(新闻时政类节目除外)和有线传输业务上市,鼓励电影内容制作和渠道发行等电影企业整体上市,鼓励视听新媒体业务上市。

公司科创板申报材料范文第6篇

县科技局,为县政府组成部门,同时增挂了县知识产权局的牌子,内设“三股一室”:工业科技股、农村科技股、知识产权股和办公室,现有编制16人,其中局长1名,副局长2名,纪检组长1名。“十一五”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科技部门指导下,按照“整合科技资源、提升创新能力、加速成果转化”的科技工作思路,大力实施“科技兴县”战略,狠抓产学研合作,强化技术创新,科技工作硕果累累:先后蝉联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称号,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县、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全国科普示范县、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试点县,全省丘区现代循环农业科技集成与示范试点县等荣誉。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省级创新型企业16家、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1个,全国知识产权试点企业1家、省级知识产权优势培育企业4家、部级星火龙头企业技术中心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个。承担了国、省各类科技项目96个,争取无偿科技资金支持2500余万元;评定县级以上科技成果114项。引进推广运用科技成果384项;创国家重点新产品4个、省自主创新产品4个、省政府高新技术重点产品3个,省战略性新兴产品4个。专利申请总量845件,授权专利584件。全县共建立市级以上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基地)13个,农业科技专家大院4个,组建粮油、畜禽、林木药材、水产5支科技特派员团队和农业科技110指挥中心。

二、1-5月主要科技工作

(一)狠抓落实,科技项目工作成绩斐然

1、抓好组织申报。通过及时传达本年度项目申报信息,认真研读申报指南,精心筛选可报类型,慎重确定申报企业,积极指导企业编制申报材料,细致修改申报材料,半年来,共组织企业申报省级科技项目17个。目前,大部分项目正在评审之中。

2、抓好跟踪服务。通过努力,已有锂业公司的“矿石提锂法制备高端锂产品技术研究及应用”、蜀兴种业公司的“越南杂交水稻新品种‘蜀兴6号’成果转移产业化”、宏扬公司的“废旧聚酯回收利用新技术一醇解酯交换缩聚一步法制备水溶性聚酯浆料的研发与产业化”、星达包装公司的“立式倒梯形双工作区节能烘箱”等7个项目被省科技厅立项,获得345万元无偿资金支持,其中战略性新兴产品项目2个,创新基金项目2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个,专利实施项目1个。今年已争取国省项目资金345万元,超县委、县府下达目标任务85万元。

3、抓好组织实施。多次到企业出谋划策、亲自指导。督促承担单位做好项目实施工作,确保项目按要求、按方案、按进度实施并做好结题、中期监理项目迎验工作,按照市局要求,对十一五期间立项的52个国省市项目进行了认真梳理,做好了迎检工作。

4、抓好资金监管。出台《关于加强科技项目资金监督管理的意见》,进一步规范了企业使用项目资金的行为,加大了对资金使用全过程的监督力度。转拨项目资金15批次,指导项目承担单位做好了资金的管理和使用。

(二)服务企业,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1、抓好省级科技成果和科技进步奖推荐工作。通过我局的精心编制和积极推荐,今年上半年全县已有1项科技成果通过了省级鉴定,还有3项成果也将于近期通过省级鉴定,同时我局还筛选并推荐舍得公司的“原粮汽爆熟化技术”、美丰股份的“浸没式无管板火管转化气废热锅炉技术开发应用”、隆鑫包装的“采用pet注塑白酒整体式瓶嘴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等7个项目申报了2012年度省科技进步奖,占全市申报总数的一半,创历年申报数之最。

2、抓好“大走访”服务企业行动。今年5月,我们深入到美丰、银华工业园区调研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情况,听取了企业对科技部门的服务意见和建议。通过听、查、看、问等方式,调研组详细了解了晶源电气、美青氰胺、华纺银华等企业开展国家高新技术、省级重大科技项目申报情况,征求了企业对机关业务部门、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服务态度、服务效率等情况。对科技项目资金使用、管理提出了指导性建议,并组织、指导晶源电气积极申报2012年省创新型企业,目前,已通过省厅初审。通过开展这一活动,实现了科技服务与企业真实需求的无缝对接,密切了局企关系,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良性发展。

3、抓好高新技术企业复审、申报工作。督促蜀兴种业、天成生化积极准备高新技术企业复审材料,加强与省厅的沟通衔接,蜀兴种业复审已顺利通过。同时指导晶源电气积极申报2012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目前凯越光电已申请实用新型专利15件。

(三)实施国省农业科技专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应用效果明显

1、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川中丘陵地区优质玉米产业化开发与示范”后续项目。①开展酒糟生物(多肽)饲料养殖基地建设工作。按照项目年度方案要求,先后深入到公司、公司、公司、养猪专业合作社、镇村养猪场开展酒糟生物(多肽)饲料养殖基地建设工作调研后,组织召开了酒糟生物饲料养殖基地建设工作会,全面安排布置了“发展4个酒糟生物(多肽)饲料生猪和肉牛规模养殖场(基地),力争带动养殖专业大户、生态猪业家园农户利用酒糟生物(多肽)饲料,养殖出栏生猪12万头、肉牛2万头。②组织召开项目工作推进会。先后组织召开了项目工作推进会和玉米播栽现场会,全县农技站农技专家,项目区实施乡镇分管农业领导、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参加会议,对2012年优质玉米产业化开发与示范项目推进工作作了全面动员安排,落实在瞿河、青岗、金鹤、官升、金家、风来6个乡镇建设酿酒专用优质玉米核心区500亩,亩产520公斤以上;核心示范区6万亩,亩产500公斤以上,辐射带动等20个乡镇20万亩玉米实现亩产450公斤以上高产稳产的目标。

2、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水稻示范区项目。按照项目实施方案要求,在项目首席专家——川农大任万军教授指导下,具体落实在瞿河、官升、大榆等14个乡镇组织实施,建设示范面积11万亩,亩产588公斤以上,其中高产示范核心区100亩,亩产650公斤以上,通过会上培训、现场播栽动员、邀请专家教授指导集成示范推广了水稻“针对性培育壮秧、精准化栽培、扩行壮株、薄膜覆盖”等6项标准化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3、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玉米示范区项目。今年,我县被列入十二五“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玉米示范区”,为做好玉米示范区建设工作,我们邀请项目首席专家——农业大学袁继超教授先后到瞿河乡、青岗镇等乡镇进行了专题调研,并会同县农业局研究确定了2012年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玉米示范区项目实施方案,落实了1100亩核心示范区、2万亩高产示范区,力争带动全县20万亩辐射区,夺取玉米优质高产,促进农民增收。目前,项目区玉米长势良好,示范面积落实到位,均衡增产技术集成示范和技术培训指导到位,受到了国省领导的充分肯定。

(四)强化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农业科技支撑能力不断提高

1、深化科技特派员基层创新创业行动,农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推广能力全面提高

调整优化了粮油、畜禽、果蔬、林木药材、水产5支科技特派员团队,分别对口科技联系帮扶农业科技园区(基地)28个。上半年,科技特派员分类分层次共举办科技培训30余场次,培训4多万人次,发放技术资料2万余份,引进、推广、应用新品种3个、先进成熟技术6项。科技特派员创办科技型企业2个,新建科技示范基地8个。其中水产团队特派员郭正勇投资1100万元创办的县金泉渔业有限公司在太和镇磨嘴村投资建设水产养殖基地150亩,在取得省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和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称号后,又获得了国家农业部50万元项目经费支持。

2、积极开拓现代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新体系建设,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水平全面提升

①着力构建“531”模式信息科技服务体系。去年末,我们针对当前农业技术推广手段难以满足广大农民对农业科技信息日益增长的迫切需求,按照国、省科技部门“要建立健全以农业科技推广、农村科技成果转化、农村信息服务、农民技术培训等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要求,向市局、省厅编制申报了《县农业科技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工程》项目。今年年初,项目通过审批,并获得立项,现正加紧相关设备采购和网络建设工作,待设备网络调试完成后,我县将形成五个中心平台(农业科技声讯咨询平台、农业专家共享平台、农业科技信息群发平台、远程视频诊治平台、农业科普教育平台),乡镇、村、龙头企业科技专家大院三级科技信息服务站,一支农业科技特派员专家服务队伍的“531”模式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②全力做好农业科技110“三三”科技信息服务和“新农通”信息工作。大力开展“电话专家咨询答疑、电脑专家视频语音解答、电视(电台)专家客座讲解的‘三电’全方位;科技特派员、农业技术人员、科技110工作人员‘三员’全员;产前、产中、产后的‘三环’全过程”“三三”农业科技信息服务,2012年上半年,接受接待粮油果蔬栽培、畜禽养殖、植保、政策信息等方面来电咨询和来人来访1000余人次,专家视频语音解答500余人次,组织专家到现场技术指导6次,群众满意度达到95%以上,与县广播(电台)联合举办5期“农业科技110专栏”宣传节目(包括专家客座讲解),收集整理编制入库最新技术信息300多条,促进了产业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二是借助省、市、县三级“新农通”信息服务平台,安排了1名专门信息工作人员,结合每月农时农情通过手机涉及国家政策法规、农业科技信息、农产品和农资市场行情等大量针对性的涉农信息,帮助农民解决病虫害防治等农业生产中的实际困难,在田间地头实现为农作物“问诊把脉”、给病虫害“对症下药”。上半年共相关信息50余条,其中被省级平台采用2条。

3、充分整合国省农业科技项目与新农村建设项目,特色农业产业科技示范园区、基地、示范村户建设全面推进

围绕全县发展果蔬、中药材、畜禽养殖加工等特色农产业,在深入调研、多方考察基础上,结合区域优势和现实需要,坚持按照因地制宜、逐步推进,特色鲜明、高科技含量、典型示范带动的原则,将科技富民强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星火计划等科技专项与村镇改造、农村环境建设、旅游资源开发等新农村建设项目进行整合,全面推进以“瞿河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农业科技园区“、“清见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现代农牧业科技园区”、“连翘规范化种植科技示范区”等省、市级农业科技园区、基地建设为重点的区域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基地建设,现有各类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基地28个,示范乡镇10个,示范村100个,示范户1000户,组织实施农业科技示范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科技增收项目10余个。

4、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创新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建设

坚持以县校(院所)科技合作为平台,以成果项目为纽带与大学、川农大、中科院成都生物所、省农科院、省畜牧科学研究院等高校院所通过项目、技术合作研发,专家技术指导培训,加强清见水果、现代农牧业、五斗米食品、循环经济生态农业等4个科技专家大院建设,结合民生工程实施,全面推动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在生猪、肉牛、肉鸡、肉鸭、林木、果蔬、食用菌、中药材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示范乡镇内“遍地开花”、“处处结果”,全面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迅速转化,有效解决了我县林木、果蔬、食用菌、中药材、优质干果规范种植、产品深加工问题和猪、牛、鸡、鸭等畜禽养殖以及废弃物循环利用等技术问题。

(五)全面开展农业科技科普培训活动,全民科技素质进一步提升

①大力开展三月科技之春科普活动月宣传活动。今年3月,县科技局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了2012年科技文化卫生法律“四下乡”活动,组建了8个科技专家宣传服务队,先后到镇、曹碑镇、镇、香山镇、瞿河乡等10余个乡镇,采取科普宣传车、科普挂图、科技产品展示、播放科教普法宣传光碟、发放科技法律卫生实用资料、有奖知识问答,对口技术帮扶等形式向当地群众普及科技法律知识、宣传农村先进实用技术、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活动共组织表演文艺节目2场,节目35个;开展各种技术培训讲座共5期,发放单页资料40余种,共计35万余份;发放书籍、手册30余种,共计1万5千余册,其中在瞿河金龟寺村“村民科技科普阅览室”,县科技局赠送价值3000余元涉及农村特色种植、特种养殖、卫生保健等方面实用技术、健康生活科技科普书籍和光碟;发放科普挂图10种,共计2500余份,发放科技、科普图片8种,共计3500余张;开展有奖问答400题,奖品价值1.6万余元;展出多功能微耕机等新型农机器械15台;接待群众种养、加工技术、法律法规政策、卫生保健等咨询7000余人次。

②隆重举办5月全国科技活动周科普宣传活动。5月19-25日全国科技活动周期间,以“增强科技支撑,建设创新”为主题,以“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防治地质灾害、倡导低碳生活、促进创新创造”为重点,开展了“城区集中科技科普宣传展、企业科技创新宣传培训、‘三农’科技科普宣传服务、青少年科技创新与实践、新闻媒体科技创新宣传报道”五项活动。在城区集中科技科普宣传展活动中相关部门和企业采取展板、挂图、咨询、发资料、有奖知识问答等形式,宣传展示我县科技进步与创新成果,普及人口与健康、生态与环保、安全与节能、科学健身、创新与创造等科学知识,县人民医院、县疾控中心医生进行了现场义诊,县科技局组织园丁艺术剧团举行了科技科普文艺汇演,倡导了科学、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活动中共展出科技科普展板56块,科普挂图300余份,发放各类科普资料6万余份,开展有奖知识问答200余题,发放奖品价值5000余元,接待群众咨询2000人次。

③组织科技特派员到农业科技企业、园区、基地开展技术指导服务。组织县食用菌专家科技特派员在瞿河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农业科技园区,对中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杏鲍菇工厂化生产模式-杏鲍菇制种区、养菌区、冷藏库、栽培区温湿度环境调控、杏鲍菇的高产栽培技术、包装与销售等方面进行了技术培训指导。在国省农业科技项目实施中,我局请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丰粮工程项目首席专家教授到我县青岗、瞿河等项目区乡镇举办种养殖实用技术培训讲座。

(六)以“创造、运用、保护、转化”为抓手,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深入推进

1、开展宣传活动,注重创造运用保护

一是结合3月“科普宣传月”活动,在太和镇团结社区利用社区科普画廊、宣传橱窗张贴知识产权宣传画8张(幅);并在《日报》版,以“知识产权常识”为题开辟专版,对知识产权进行了广泛和有深度的报道,提高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二是在4月“知识产权宣传周”期间,设立了专利、商标、版权、食品药品安全、质监等投诉咨询台。展出宣传展板20余块,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接待群众咨询40余起;联合县文广局等部门公开收缴侵权违法物品,销毁8000余盘(册)的非法(盗版)出版物及音像制品。三是利用5月“科技活动周”科普宣传中,印制知识产权有奖问答题100余道,发放《知识产权》常识问答手册2000余份,重点宣传了《专利法》、《商标法》、《专利实施细则》、《省专利保护条例》以及知识产权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申报专利的方法、如何保护知识产权等。四是在科技“四下乡”活动和“科技活动周”中,组织开展了知识产权进党校、社区、进乡(镇)、进学校、进企业宣传活动。活动中组织宣传人员70余人(次)、出动宣传车10辆、悬挂大幅标语8幅、展出挂图32张(幅)、发送宣传资料1万余份、接受群众专利及知识产权有关问题咨询50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现场咨询200余人次。五是鼓励青少年将科技创新成果申请专利保护。今年4月,我县青少年5项发明创造获得了第27届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奖,为引导他们保护创新成果,我局及时联系2所学校的辅导教师,建议将5件实用新型成果申请专利保护,目前专利申报资料正在准备之中,该5项专利若申报成功将彻底改写我县无中学生申报专利的历史,并极大提高我县广大青少年参与科技创新发明的积极性。

2、开展专项执法,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

在今年4月20—26日“知识产权宣传活动周”期间,我局围绕“培育知识产权文化,促进社会创新发展”的主题,组织了县文广局、县工商局、县公安局、县质监局、县药监局、县商务局等部门,对县商业流通领域美好家园、家乐福、恒通药业、华通药房、友谊书城等大中型商场涉及专利、商标、版权物品开展了联合执法专项行动。共抽查商品200余件,查处广告违法案件6件,虚假宣传案件2件,未经登记擅自户外广告4件。清查出版物和音像制品经营单位6家,取缔无牌无证非法经营音像制品的流动摊档5个、非法经营出版物的流动摊档4个,查获涉嫌盗版的音像制品5000余张、出版物3000余册。

3、加强引导转化,专利成效显著

全县1—4月共申请专利56件;授权专利56件。组织天齐锂业、、美丰股份申报了第十四届中国专利奖,其中:美丰公司的“大颗粒尿素造粒方法”成功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初评。公司顺利通过国家知识产权试点企业验收考评,组织企业申报省专利专项资金项目5个,1项获得2012第一批专利资助资金5万元支持。目前全县有效注册商标1485个,中国驰名商标3个,省著名商标7个,市知名商标24个,其中:新申报中国驰名商标2件,新申报省著名商标4件,复审省著名商标1件,新申报市知名商标6件;中国名牌产品1个,名牌产品19个。

(七)加强机关党的建设和廉政建设工作,对口帮扶和计生“三结合”工作取得新进展

1、认真做好基层组织建设年“三分类三升级”活动

今年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按照县委、县政府基层党组织开展“三分类三升级”活动要求,局党组及时召开了职工大会,制定了《县科技局党支部“三分类三升级”活动实施方案》,成立了“三分类三升级”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召开座谈会、走访群众、问卷调查、个别访谈、案例剖析、群众测评等方式形成了党建工作专题调研报告,采取群众初评、党员评议、组织自评、党员群众审议方式制定了局基层党组织分类定级评定标准、分类定级争创先进党组织目标、基层党组织管理台账并上报县委组织部,力争今年内将局党组创建成为先进(示范)党组织。

2、切实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按照县委要求,全面反思,深刻总结了党的十七大以来局党组系统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工作情况,形成了专题工作报告,编制了局惩防体系基本框架图,整理汇集历年惩防体系建设制度文件形成了局惩防体系建设基本框架制度目录。

3、开展对口帮扶和计生“三结合”工作

按照“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和全县计生“三结合”工作要求,今年县科技局对口联系帮扶金家镇老鹤村,局中层以上干部结对帮扶12户贫困户、12户计生“三结合”帮扶户。为扎实做好今年定点联系帮扶和计生“三结合”工作,促进帮扶联系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让计划生育家庭得到实惠。我们不仅签订了2012年度计生“三结合”帮扶协议书,落实了帮扶项目、建设了帮扶基地。局领导班子还经常深系点金家镇老鹤村,与金家镇党委政府一道,走访了解了生产发展情况,并会同镇、村干部召开座谈会,认真搞好项目规划,齐心协力帮助老鹤村发展经济,引领老鹤村村民走上小康致富之路,六一前夕,我们还特地为12户计生“三结合”帮扶户赠送了价值4000余元复合肥和种养殖宣传资料,并到金家一小看望了帮扶户中的留守儿童,并发放了书包、学习用品等。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科技创新力度还需加大,全县规模以上企业中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所占比例较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不多。二是政府科技投入明显低于国内发达地区,企业科技研发投入不足,社会资本对科技创新投入缺乏足够的热情,银行贷款支持科技创新缺乏成熟的运作机制。三是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建设还需积极探索并加强,特别是应加大科技成果奖励、科技创新鼓励、科技人才激励政策力度。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全县科技工作要围绕县委、县政府的总体部署,全面推进“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县”建设,努力争创“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为“打造科学发展新高地、建设宜居宜业新、共建和谐幸福新家园”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一)加大工作力度,全面推进“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县”建设

一是加强领导,狠抓落实。2012年是完成《县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县建设发展规划(2010-2012)》(以下简称《规划》)任务的最后一年,要进一步加大《规划》提出的32个优先科技工程项目实施力度,圆满完成《规划》明确的各项目标,以高标准、高质量的建设成效迎接国家验收。

二是提高认识,整体推进。进一步树立和强化依靠科技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提高对科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按照“强化管理、加强队伍、转变职能、提高能力”的要求,把科技工作贯穿于全局工作部署中。围绕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县建设,认真落实鼓励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各项政策措施,不断优化科技进步政策环境,大力营造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

(二)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积极争创“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

一是主动有为,务实推进知识产权工作。以推动《2012年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实施推进计划》实施为主线,着力提高我县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积极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法制环境、市场环境、文化环境,充分运用专利制度和专利资源,提升我县产品、企业、产业核心竞争力,做强做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成长性好、市场空间大的产品、企业、产业。2012年全县力争实现专利申请180件,专利申请量增长10%以上。

二是紧锣密鼓,抓好迎检和争创两个重点。高标准、高质量,深入细致的做好“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评审验收的顺利通过。努力争创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

(三)加速成果转化,推进项目实施,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

一是努力做好项目的申报和对接。重点围绕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重大应用项目推进和新产品研发,以、银华、美青氰胺等一批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天齐锂业、丝丽仑、宏扬等一批新材料、电子、机械制造和生物技术,、金川和水果等农产品加工技术为重点,进行产学研结合,做好项目的储备、培育、申报工作。全年要储备培育省科技支撑计划7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3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补助资金3项,科技成果转化2项,专利实施计划2项。

二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项目。以天齐锂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液相法制备纳米级磷酸铁锂新工艺技术及产业化”及“矿石提锂法制备高端锂产品技术研究及应用”、天成生化科技有限公司的“注射级肝素钠生物酶解制备新工艺及产业化”为重点,培育一批新兴产业科技项目。

三是加快推进国省科技项目的实施。以科技成果转化为中心任务,加强组织协调,狠抓跟踪服务,落实项目推进措施,继续推进“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川中丘陵地区优质玉米产业化开发与示范”、“年产5000吨电池级碳酸锂和1500吨无水氯化锂高技术产业化”等一批国、省科技项目的实施。通过技术、人才、项目、资金、基地的有机结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四)狠抓科技创新,促进产学研合作,提升企业产品竞争力

一是深入开展企业技术创新,加快构建产学研体系。全面启动创新型企业梯队建设工作,在全县主导行业和优势产业中,选择10家大中型企业和2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创新型企业活动。通过政府扶持培育,鼓励和引导企业走“专、精、特、新”的发展路子,用2到3年时间,使全县拥有部级创新企业2家,省级25家。

二是深入推进县校科技合作,积极搭建产学研平台。引导企业走产学研结合道路,鼓励企业走出去,寻求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密切合作,逐步形成以政府搭台引导,企业为主体,高校和科研院所广泛参与的产学研创新机制。2012年,力争完成企校(院所)产学研合作研发新技术、新产品10个以上,参与实施科技攻关项目5个以上。

三是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速度。扶持培育一批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行业骨干科技型企业研发机构,增强企业技术研发实力。用1—2年时间,在全县1/2以上大中型企业建立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其中建成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技术创新联盟3个。

(五)加速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着力建立多元化、社会化的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一是创新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队伍的作用。深入开展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大力实施科技特派员创业工程,扩大基层创业服务团队,不断探索科技特派员工作新机制,推进科技进村入户。今年着力在创新创业、示范推广和提升服务水平上下功夫,使科技智力和科技要素大量向农村聚集,为当地特色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二是加强农业科技服务平台建设,推进科技信息在广大农村高效传播。整合资源,加强县农业科技110指挥中心“五大平台”建设,以基层科技信息服务站(试点)“五个一标准”建设为重点,尽快将农业科技110网络覆盖到全县乡镇、村社及基地、大户,推进科技信息在广大农村的高效传播,让科技惠及千家万农户。

三是实施农业科技示范工程,加强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以实施农业科技示范工程为抓手,在全县启动生猪、蔬菜、柑橘、食用菌、中药材等优势特色产业链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构建技术链,支撑产业链,形成统筹链,促进农民增收,带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要继续加强3个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不断提升园区的科技创新、科技示范和科技带动功能,做强做大主导产业,大幅度的带动农业增效,促进农民增收。

(六)发挥人才资源优势,推进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公司科创板申报材料范文第7篇

上半年,各市区、开发区、各有关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自主创新年”活动实施方案统一部署,结合工作实际和责任分工,全力推进科技自主创新,在全社会营造了自主创新的良好氛围,全市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1-5月份,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848.4亿元,增长27.72%,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6.2%,比年初增长1.47个百分点。全市专利申请量达到1305件,同比增长43%,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289件,同比增长56%;授权专利1285件,同比增长110%;全市共取得重要科技成果18项,其中达到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的6项、国内领先12项。现将有关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进一步优化自主创新环境

1、落实创新政策。隆重召开了全市科技大会,总结了自主创新年活动,表彰奖励了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企业和个人,对自主创新年活动和自主创新工作做出安排部署,明确了任务和责任,并定期进行调度,保证了活动有效开展。文登市拿出200多万元奖金对实施品牌战略、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科技成果等科技创新方面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拿出166万元专项基金,对去年获得授权专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补助。经区对7家依靠自主创新实现快速发展的先进企业予以了表彰,鼓励和引导区内企业自主创新。积极兑现科技扶持政策,发放企业技术改造、科技成果、节能工作、品牌创建、研发中心等各项奖励资金324万元。荣成市研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规定》,设立了800万元的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并从科技创新、金融、土地等方面给予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推动中小企业快速发展。

2、加强宣传引导。市委宣传部将自主创新典型经验宣传列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年度规划,通过新闻联席会、通气会等形式,指导协调新闻媒体开展自主创新典型宣传活动。上半年以来日报社、广播电视台等刊发各类稿件300余篇,详细介绍市公路系统、经技区等自主创新先进部门、单位,以及威高集团董事长陈学利等自主创新先进个人,有力推动了全市自主创新活动的积极主动性。各市区也积极组织新闻媒体开辟专栏报道宣传自主创新典型,营造激励自主创新的良好氛围。

3、积极开展科技培训活动。经区召开无花果种植现场动员暨培训大会,培训无花果种植能手109名,新栽无花果5819.25亩,486161株。市农业局举办各类不同规模的苹果提质增效技术培训班,并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实地指导,培训技术骨干、科技示范户等130人,培训农民2200余人次;积极开展土壤健康工程宣传培训,共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37期次,培训乡镇技术人员460人次、农民9922人次,制作电视、电台现场讲座17期次,印发技术明白纸9.61万份,发放施肥建议卡10万余份,个性化服务农户209个。市妇联指导10个“巾帼星火创业就业示范基地”以农村妇女创业就业培训为重点,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共举办120期培训班,直接受训妇女6000多人次,带动妇女创业就业1000多人次。总工会共举办各类职工培训、技能比武3000多场次,提合理化建议7.5万条,创新成果610多项,创经济效益5.2亿元。农机局组织开展了农机教育培训大行动,已培训各类人员10500人次,其中管理人员300人,技术人员1500人,操作人员8000人次。林业局深入到重点户田间地头边示范、边讲解。截止目前,已到达了100多个村,印发宣传材料3000多份,培训林农2700多人。

4、积极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市委宣传部、市科技局、市科协、团市委、市总工会、市妇联、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海洋与渔业局、市卫生局、市计生委、市消防支队、市地震局、市知识产权局等部门举办了科技活动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节能宣传周等活动,向农民无偿赠送了农业种养殖方面的书籍6000余本,光盘 1200多张,科普明白纸135000多份,并进行了相关业务的科普和咨询活动。市科协还开展“讲理想、比贡献,争做科技创新能手”和“青少年科普报告百校行”等系列活动,共组织实施“金桥工程”和“厂会协作”项目12项,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防震减灾、核电安全等内容的科普知识讲座12场次,参加师生达10000多人次。

二、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创新体系

1、积极组织参加多种形式产学研合作会议。市经济合作局组织参加西洽会,达成产学研合作意向5个,1个对外投资产学研合作协议。同时围绕“三区”建设,着力推动产学研结合型项目的引进,目前共引进和在谈的高新技术项目有10个。市经信委组织参加“山东省产学研(工业设计)展洽会”,共对外技术难题需求30项,人才需求300人,共达成合作协议、意向66项。商务局、商检局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共有700多名国内外专业采购商和175家参展企业参加,吸引观众3万多人次,达成贸易协议21.8亿元。市经信委牵头组织,宣传部、财政局、科技局、经济合作局参与的第二十一届中国哈尔滨经贸洽谈会暨哈尔滨经贸合作活动周在哈尔滨成功举行,组织了40余家企业参加,推进了哈尔滨风电设备、辽机集团机械制造等11个合作项目,总投资20.5亿元,拟引进资金15亿元,签订经销合作协议、意向4.2亿元。5月份,召开了“山东荣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活动周”,共邀请28所高校、科研院所120多位专家参加,共达成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合作协议、合作意向69份。6月份,举办了“乳山产学研合作创新推进大会”,邀请中科院、大连理工等19所高校院所、50余名专家参加,共达成并签订了包括15个项目在内的10项合同,合同金额1000多万元。这些活动为区域产学研合作搭建了新平台,对于破解区域自主创新的智力瓶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具有重要意义。

2、与中科院合作模式取得重大突破。以威高集团为依托,积极与中科院探索设立“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使双方真正成为产学研合作的利益共同体。4月29日,中科院、省科技厅、市政府、威高集团共同签订了“中国科学院—威高集团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合作协议,四方决定连续每年共同出资3000万元,设立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通过整合各方的优势资源,开展全方位的人才、技术、项目合作。从而探索出一条官产学研结合的有效模式,对于进一步密切院地合作,推动我市医疗器械等产业的长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创建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上半年以来,先后以三角集团为依托,在全国发起成立了轮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拓展纤维为依托,在已创建省级联盟的基础上,积极筹备创建部级联盟;召开了“现代海水养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年会,围绕建立生态高效的海水养殖产业发展模式共同开展研究。为推动优势产业关键技术创新,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奠定了基础。

4、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对接和国际科技合作。一是组织环翠区、乳山市、文登市的数十家企业,历时三个多月,分赴西南、西北、东北、北京等地的36家高校科研院所调研,初步达成包括装备制造、新材料、汽车零部件、节能与环保、海洋产品深加工及其综合利用等领域的六十多个项目合作意向,并寻求到一系列有合作前景的产业化项目。为打造蓝色经济产业链和高端产业集群,推动科技合作的全面开展奠定了基础。二是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合作取得新进展。起草了山东省科技厅、市人民政府、威高集团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共建“中物院山东民科技园”协议书以及科技园发展规划,经过积极沟通与协调,目前签约各方已就协议条款达成初步共识。三是国际间科技合作与交流取得积极进展。6月份,巴西国家渔业部部长来我市考察,双方举行了“发展大洋渔业合作”座谈会,山东鑫发渔业集团公司、好当家集团等与巴方签订了合作意向书。此次活动对推动中方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促进中巴在渔业领域的深入合作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三、进一步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1、加大创新性人才交流力度。一是举办每周人才集市。上半年各级人才市场共开办人才集市76次。市人才市场开市55次,现场设摊单位1740家次,人才招聘信息3799条,提供工作岗位8262个,入场求职2.4万人次,达成招聘意向6727个。二是加大大型人才招聘会举办密度。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市商务局、科技局等部门和单位,组织举办了外商投资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6场大型现场人才交流活动,共有822家用人单位提供工作岗位1.7万个,2.5万人进场求职,达成就业意向9300个。三是加大网上招聘力度。组织举办了新春网络人才招聘月、春季网络人才招聘月2次大型网络招聘活动,共吸引137家企业参与,提供工作岗位3864个,求职者网上投递简历2.6万封,网站点击量350万人次。

2、加快创新型人才引进步伐。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定期开展人才需求调查,根据调查上来的我市人才需求情况,认真制定组团外出招聘人才工作方案,先后直接组织带队我市79家企业到重庆、西安、淄博、青岛等地高校举办了4次人才招聘专场,并动员组织企业参加了武汉人才市场举办的“春季硕士、博士、高职称人才双向选择大会”和北方人才市场举 办的“环渤海区域人才智力交流洽谈会”等活动。上半年,共组织219家用人单位外出引才,接待求职者2.9万人,达成引进意向4900个。全市人才服务机构共调入引进各类人才410人,硕士14人,本科215人;具有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44人。

3、开展引智项目带动产业发展。上半年全市共实施引智项目32个。其中“高模量碳纤维的国产化研究”项目列入国家独联体专项,“蓝莓栽培生产与加工关键技术”项目列入国家引智成果示范推广项目,“vsel干细胞移植的临床应用”等6个项目列入市重点引智项目。市委党校首次建立并实施党校教师到市直部门调查研学制度,已经有管理学、行政学、经济学、法学、科社部等处室的老师分别到旅游局、人力和社会保障局、中小企业局、法制办等部门展开了形式多样的调查学习活动。积极组织申报两区建设的专题,其中,匡建国教授申报的《蓝色经济区建设与发展对策研究》已经获得省委党校立项。毕明副教授申报的《提升蓝色经济区建设竞争优势研究---基于“钻石模型”的思考》获得市级重点课题立项。

四、进一步完善多元化投融资保障体系

1、深化银企对接与合作。市金融办积极建立深化银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引导银行业平稳扩大信贷投放。1月份与人民银行、中小企业局联合举办了全市银企对接会议,示范性签约累计超过169亿元,目前已落实资金100多亿元。其中,着力加大了对外贸企业、中小企业和民生领域的支持力度,签约总金额达到48亿多元,进一步优化了信贷投放结构。以防范和化解企业资金链断裂风险为目标,积极扩大“续贷过桥周转机制”覆盖面,与有关部门紧密合作,筛选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纳入支持范围,助推企业稳健经营。

2、大力推动企业上市。一是以上市资源培育为生命线,深入企业开展调研,指导拟上市企业加快股改,积极准备。先后走访了友邦汽车配件、渔翁科技、东生能源、双丰物探、远航科技、大正医疗等10多家企业,进一步充实了上市后备资源库。二是以重点企业上市为主抓手,协调推动企业加快上市步伐,先后对新北洋、俚岛海洋科技、华鹏玻璃、泓淋电子、三角轮胎等一批重点企业进行了调度。3月23日,新北洋成功在深圳交易所中小板挂牌上市,融资8.58亿元,实现了上市工作的新突破。三是以持续融资为着力点,推动上市公司再融资。目前,华东数控完成公开增发,募集资金3.5亿元;广泰空港非公开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申请获得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审核通过,正在等待发行;东安黑豹向特定对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申请获得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有条件审核通过,拟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价值约3.1亿元。

3、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大力发展股权融资,加快设立市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争取省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支持,引导社会民营资本出资,发挥好创业投资基金的作用,为种子期、成长期企业,特别是上市后备资源企业提供融资支持。积极推进小额贷款公司试点,荣成小额贷款公司获得省金融办开业批复,区域全覆盖的小额贷款公司网络正在加快形成。全力支持高区争取“新三板”试点,协调争取有关企业积极申报,争创企业融资新平台。积极探索和发展中小企业集合债、集合票据、短期融资券等融资模式,举办了全市中小企业集合债与集合票据讲座,引导中小企业扩大直接融资规模。

五、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支撑体系

1、加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机构建设。市科技局积极做好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验收工作,按“中心”验收程序,对全市9家参加验收的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进行了初审,相关材料已报省科技厅;积极跟踪省配套资金的落实,推进依托广泰公司组建的国家空港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推荐农友、华东数控、天润曲轴、泓通管材等4家企业申报了山东省第二批院士工作站;对已经获批的三角集团、威高集团和拓展纤维有限公司3家省企业重点实验室的建设计划进行了可行性论证。市经信委指导金猴等企业从建章立制入手,做好部级企业技术中心申报准备工作;新认定市级企业技术中心7家;指导金猴、山花、新北洋等企业申报山东省工业设计中心,目前金猴集团有限公司设计中心已获得山东省第一批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督导组织威高、金猴、广泰3家省重点企业技术中心通过省级验收;指导华东数控、船厂、怡和设备、奥文电机等企业组织山东省技术中心申报材料;指导山花、艺达通过山东省第七批行业技术中心认定,并分别作为主要依托单位获得山东省地毯产业聚集区和山东省家纺产业聚集区行业技术中心授牌。

2、加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管理工作。市科技局加强了对13个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管理,目前对部分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进行了验收。在市科技局网站、科技合作信息网、山东生产力促进中心网站上开辟了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专栏,加强了对社会科技创新服务的能力。市大型科学仪器及检测资源共享平台已入网仪器设备单位28家,入网仪器设备147台,涉及计算机网络、生物医药、新材料、农业等诸多领域,使仪器拥有方和仪器需求方实现了资源协作共享。

3、推进国家创新园区建设。制定了《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关于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的若干意见》和《创新园区建设考核办法》;起草了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山东省科技厅、市人民政府《关于共同推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协议书》,已报科技部、省厅征求修改意见。申报的“国家火炬计划高新区办公自动化及配套产品特色产业基地”和“先进复合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2个产业基地已获国家批复。

4、大力实施专利战略。市知识产权局在《日报》上开设专栏,介绍了全市知识产权发展情况。开展了知识产权宣传进学校、知识产权宣传进企业活动。在全国专利宣传周期间,围绕家电行业展开集中执法行动,共检查大型商场5家,商品700余件,查处3件假冒专利产品。高新 区顺利通过了“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的考核验收。文登云祥绣品有限公司和山东双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两企业与山东省知识产权局签订专利创造能力培育合同,并将根据《山东省企事业单位专利创造能力培育实施细则(试行)》的相关规定享受到有关政策扶持。在“山东省专利创造优胜市县”评选中,我市获得“发明专利申请量占申请总量比例优胜市”。

六、进一步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1、积极组织实施国家、省重点科技计划项目。经市发改委积极争取,总投资14618万元山东威高骨科材料有限公司脊柱内固定系统高技术产业化项目获省发改委批复,获得补助资金500万元;在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及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第一批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中,拓展纤维有限公司碳纤维制备及工程化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项目等5个项目名列其中,共获得2600万元国家资金支持;在省发改委下达的《中央投资项目省预算内配套资金计划》中,光威集团碳纤维千吨级生产线关键设备(氧化炉、碳化炉)国产化、高区经发局基于国产pki设备的网上统计数据安全报送系统和农友软件有限公司山东农友新农村综合信息服务试点3个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获得扶持资金共计430万元。市科技局积极组织实施高端产业科技项目、重点高新技术项目、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领域项目,组织申报省级以上计划项目,目前已有35个项目列入省级科技计划,30个项目列入部级科技计划,争取两级资金共计4718万元。市经信委推荐申报并列入山东省第一批技术创新项目96项,推荐申报并列入山东省第二批技术创新项目64项;推荐我市7家企业的技术装备项目列入山东省重点领域首台(套)技术装备及企业名单,获得专项奖励资金75万元。市科技局、财政局通过积极争取,我市被确定为山东省唯一一个新兴材料产业集群建设试点市,针对我市实际,科技局、财政局对我市新兴材料产业集群进行了专题调研,制定了《市新兴材料产业集群建设试点方案》,方案从现状到问题、从优势到特色、从规划到重点、从建议到政策等方面进行了详述和规划。同时本着“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税收贡献前景明显”的原则,经严格审查和实地考察,最终确定了一批优势项目上报省科技厅和财政厅,经评审,万丰镁业公司“富铈混合稀土镁合金材料及轮毂制品”等16个项目列入产业集群建设项目,获得扶持资金1000万元。

2、积极组织企业开展品牌创建和标准制定。市工商局指导迪沙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荣成泰祥水产食品有限公司两家企业申报中国驰名商标,目前材料已经申报到国家工商局商标局,指导海马集团有限公司申报中国驰名商标,相关材料正在准备中。指导石岛集团有限公司、文登威力工具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环山集团有限公司、山东达因海洋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等19家企业申报山东省著名商标;指导海马集团公司、黄海造船有限公司、山东华力电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27家参加山东省著名商标续展。“乳山大姜”被核准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我市地理标志商标达到6件。市质监局组织30余家企业参与申报山东名牌,组织指导10家单位参与山东省服务名牌的申报工作。“无花果”地理标志产品已获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公告,这是我市获得的第二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组织首届山东省省长质量奖获奖企业现场学习观摩活动在我市三角轮胎股份有限公司举行,来自全省130家企业的160余名代表参加了此次学习观摩活动。同时指导9家企业参与第二届省长质量奖申报工作。组织对文登工艺家纺品、荣成冷冻调理食品、荣成船舶制造等3个优质产品生产基地发展情况进行调研,形成创建经验交流材料,为我市进一步开展创建优质产品生产基地活动提供借鉴。

3、加大高新技术企业管理培育工作。市科技局、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对已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进行了摸底调研,督促企业加强规范管理,在高区、经区分别召开了高新技术企业管理培训会议,传达了国家、省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管理的最新规定。上半年为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收7000余万元。建立了高新技术企业税收管理档案,将全市80户高新技术企业按管理级次建立税收管理档案,全面掌握高新技术企业实现税款、入库税款、减免税款等情况,为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奠定管理基础。

4、推进民生科技示范工程。以低碳经济科技示范为主题的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在荣成市揭牌成立。市科技局、农业局制定并实施了《市农业现代化科技示范工程实施意见》,计划用三年时间,实现农业主推技术、主导品种到位率达到95%,增加经济效益9.3亿元。星火科技12396积极探索服务新方式,今年上半年累计为农民朋友解决各类疑难问题1600项。完成多部农村科技与应用专题教材的拍摄,并开始建设农业专题片视频素材库。市农业局实施苹果提质增效工程,在全市设立各类高标准示范园67处,其中现代苹果栽植示范园12处,实施扩量栽培技术,已经栽植或落实好即将新植的苹果面积达到2万余亩,启动改造苹果郁闭园13.6万余亩;引进、选育、示范推广优良甘薯品种18个,建设培创高产高效示范基地1处、新品种示范田4处,引进马铃薯新品种7个,建设高产优质专用小麦示范方4万亩,辐射带动示范田20万亩,建设出口花生高效栽培技术示范方3万亩;示范推广秸秆沼气技术1020户,建成沼渣沼液高效综合利用示范基地3处;建设不同规模土壤健康工程示范方483个,试验示范推广土壤健康技术;建设土壤酸化改良村级示范方30个,安排土壤酸化改良小区试验12处,进行土壤酸化改良示范。加强对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种粮大户、特色作物生产基地的测土配方施肥全程技术指导服务,推广配方肥4360余吨。

公司科创板申报材料范文第8篇

【关键词】 财务舞弊; 欺诈上市; 投资者赔偿

中图分类号:F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4)14-0019-03

2013年我国证券市场中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频发,为广大中小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投资者是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直接受害者,既然财务舞弊不可避免,如何挽回投资者的损失,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是当前我国证券市场应该重点解决的问题。文章以创业板造假第一股万福生科为例,提出从投资者赔偿的角度完善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治理,通过投资者赔偿体系的构建,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繁荣。

一、万福生科财务舞弊案例

2013年5月10日,证监会通报了万福生科财务造假及欺诈发行股票案件,指出万福生科(湖南)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福生科”)为了达到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条件,于2008年至2011年四年间虚增营业收入7.4亿元,虚增净利润1.86亿元;公司上市后半年即2012年上半年又虚增营业收入1.88亿元,四年半内虚增净利润近2亿元。通告将万福生科欺诈上市的过程展现在众多投资者面前,至此曾被袁隆平光环笼罩的万福生科成为“创业板造假第一股”。万福生科原名万福饲料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更名后,公司的业务也逐渐由饲料加工扩展到稻米深加工。同时,万福生科推出一套“循环经济”理念,该理念将一粒米变成了14种产品,从高麦芽糖浆、大米蛋白粉到精制稻米油,再到可用于化妆品和橡胶生产的稻壳灰,最后将废渣变成沼气发电,同时企业宣称拥有多项技术专利,甚至有专家预计其专利技术市值将达500亿,万福生科也被称为“一粒稻谷的传奇”。在这样的背景下,被誉为“新兴行业中优质企业”的万福生科于2011年9月27日成功登陆创业板。但是,好景不长,在成功上市不到一年的2012年9月,证监会就发现了万福生科的欺诈发行及财务造假行为。万福生科造假内部分工严密,财务总监负责总体策划,采购、销售和仓库人员各司其职,任何一笔资金进出,在生产、经营、销售和入库各个环节,都会伪造出对应的单据。据中国证监会稽查总队调查人员称:“(财务造假过程)就好比一条流水线,每个人去完成这个流水线的相应环节,直到整个造假产品出炉。”该案为创业板成立以来首例上市公司涉嫌欺诈发行股票的案件。

自2012年9月以来,由于财务数据虚假报告及欺诈上市等负面消息的陆续曝出,万福生科屡遭停牌,同时股价直线下挫。截至2013年5月16日证监会处罚公告的,万福生科的股价已跌至5.65元(复权后11.6元),对比上市首日收盘价29元,足足下跌了60%,股票市值蒸发了将近3亿元,众多中小投资者损失惨重。

二、万福生科欺诈上市引发的反思

面对“圈钱”的诱惑,有些企业铤而走险,企图通过财务造假闯关上市,这并不奇怪,但是像万福生科这样能够闯关成功并持续造假却值得业界深思。众所周知,在中国证券市场,很多企业为了IPO成功,会对经营业绩做一些粉饰,甚至有所调节。但是万福生科让投资者震惊的不是它粉饰业绩的技术有多高超,而是它造假持续时间之长,虚构利润数额之巨大,给投资者造成的损失之惨重。面对遭受重大损失进而对证券市场越来越失望的投资者,如何对财务舞弊公司进行处罚不得不引发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思考。

(一)证监会针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处罚是否有效

2013年5月14日,中国证监会了对万福生科的处罚公告,公告认为万福生科违反了《证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发行人不符合发行条件,以欺骗手段骗取发行核准”及“发行人、上市公司或者其他信息披露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披露信息,或者所披露的信息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规定,对其处以30万元罚款。此公告一经,业界一片哗然。众所周知,万福生科上市首日以每股25元的价格共发行1 700万股,募集资金4.25亿元,如今真相大白仅罚款30万元,造假成本之低出乎想象!面对万福生科如此触目惊心的造假,证监会仅仅处罚了事,人们不禁要问:对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如此处罚是否有效,能否对其他公司起到警示作用,能否重塑投资者的信心?

果不其然,继万福生科财务舞弊后,仅仅2013年5月份一个月,先后就有隆基股份、天能科技、华锐风电等12家上市公司由于信息虚假披露被证监会处罚或立案调查。众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事实表明财务舞弊与虚假信息披露在证券市场虽然不是普遍存在但也绝不仅仅是个案,那么,对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如何治理才能更大程度上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呢?显然,证监会已经的各项措施显得力不从心,对财务舞弊的预防和治理依然是证券市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创业板发审制度是否合理

万福生科上市之前就开始造假,而且造假程度极其恶劣,整个90%的收入是虚构的。依据创业板发审制度,企业IPO上市需经过层层关卡,审计、保荐、国家证监会最后把关。如此造假竟然能闯过各个关卡,发审制度有效性不得不引起质疑。而且,万福生科造假遭罚,相关责任人还将面临刑事追责,三家中介机构也被处罚,但在整个IPO链条中,占据枢纽地位的发行审核委员会,是否应对造假负责?中国政法大学时晋、曾斌认为,发审委的实质审查意味着依靠政府事前的严格审查来确保发行人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从而以政府的权力为发行者的信誉作了间接担保。因此,这种情况下,投资者普遍认为,证监会决定了IPO能否可行,是证券市场IPO环节的把关者。既然是把关者,证监会就应该对审核通过的IPO造假负责。那么,如何负责,至少应该与投资者的利益保护联系起来。2013年6月7日,《中国证监会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布,拟将新股发行的进程交由市场决定,同时针对申报材料造假等问题制定严厉处罚措施。业界普遍认为此次IPO改革坚持市场化、法制化取向,维护市场公平,切实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被视为真正意义的市场化改革。当然,结果如何,还需要市场来印证,投资者将拭目以待。

三、投资者赔偿体系的构建

投资者是证券市场的基础,保护投资者就是保护资本市场。如果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不可避免,则投资者因此遭受的损失就应该得到赔偿,投资者赔偿体系的构建是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最后一条防线。2009年10月30日创立的创业板,曾被称为中国的纳斯达克。然而,三年多过去,到2013年5月23日止,首批上市的28家创业板公司大多已跌破发行价,355家创业板公司,157家已跌破发行价,占比高达44%,219家公司股价低于上市首日,占比高达62%。虽然,引发股价下行的原因众多,但是,投资者对证券市场的信心一路下滑却是不争的事实。因此,为了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解除投资者的后顾之忧,必须逐步建立和完善投资者赔偿体系,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进行严格治理。

(一)启动上市公司退市规则,推动投资者赔偿机制

依据深交所上市公司终止上市规则,万福生科仅凭欺诈发行股票就可能构成退市条件,因此万福生科分别于2013年3月6日、22日、29日及4月8日连续四次可能被终止上市的风险提示公告。但是,万福生科至今也没有成为创业板第一只退市的股票。如果万福生科不造假,则根本不符合上市的条件,也就不可能在2011年上市,欺诈上市被发现后理应退出证券市场,这样才能体现证券市场的公平和诚信,增强投资者的信心。但是,如果万福生科退市,其中小投资者的损失又会继续扩大。因此,证监会对欺诈上市及财务舞弊企业的治理应建立在完善的赔偿机制基础上。在发现上市公司造假后,首先责令违法主体直接购回所发行的股票,将其所获得的不当利益“回吐”给投资者。财务舞弊的罪魁祸首理应赔偿投资者的损失,对于造假企业,这是最直接也最有效的经济惩罚方法。然后对造假严重的公司启动退市规则,迫使造假企业永久退出证券市场。对于如万福生科这类严重造假的上市公司,如果企业不退市,即允许如此严重的财务舞弊企业依然存活于证券市场,那么无异于鼓励更多的企业依靠欺诈获取上市资格,即使造假被发现也只不过轻微罚款了事,而造假的企业却获得了留在证券市场的资格。因此,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也为了资本市场长期的繁荣,对于那些财务舞弊严重的企业,只有启用退市规则才能净化资本市场的投资环境。当然,即使企业退市也要对投资者进行赔偿,建立在投资者保护基础上的赔偿机制是对退市机制的完善。

(二)建立相关中介机构连带赔偿制度

在万福生科欺诈上市事件中,相关第三方中介机构如保荐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不仅没有制止万福生科的“空手道”玩法,反而沆瀣一气,证监会也对相关中介机构进行了处罚。2013年9月23日证监会的处罚决定书注明:“平安证券在推荐万福生科IPO过程中,未能勤勉尽责地履行法定职责,出具的保荐书存在虚假记载,责令平安证券改正违法行为,给予警告,没收业务收入2 555万元,并处以5 110万元罚款,暂停保荐业务许可3个月。”对比罪魁祸首万福生科收到的罚单,该项处罚可谓严厉。这样的处罚能否杜绝保荐机构在IPO过程中的不尽责行为呢?其实在万福生科之前,平安证券保荐的胜景山河、海联讯也曾经相继曝出造假丑闻。平安证券保荐的上述三个项目的造假行为对市场造成很大负面影响,业界普遍认为其应该被重罚。然而,就在证监会处罚公布出来前,2013年5月10日,平安证券火速了《关于设立万福生科虚假陈述事件投资者利益补偿专项基金的公告》,表示该公司独家出资3亿元用来先行赔付投资者的损失。当然,平安证券在对投资者进行补偿之后,将有权通过法律途径向财务舞弊的责任主体万福生科进行追偿。虽然此次平安证券主动拿出3亿元申请赔付很大程度上是怕证监会撤销其保荐资格,但是,由财务造假公司的中介机构出资成立投资者损失专项赔偿基金不失为一条迅速赔偿中小投资者损失的有效途径。在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件中,虽然上市公司是主要责任者,但是虚假财务报告能够通过层层关卡提供给投资者,说明上市公司的法律、会计等中介机构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理应承担赔偿责任。因此,我国证券市场应该从法律上明确上市公司的保荐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连带赔偿责任。若中介机构不尽责必将付出巨额代价,促使中介机构进一步加强检查及验证力度以防范风险,或许能遏制上市公司的造假行为。这样在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同时,也能有效避免中介机构与上市公司的同流合污。

(三)设立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专项补偿基金

纵观我国证券市场,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频发,投资者获得赔偿的案例却屈指可数。赔偿基金的模式开创了对投资者损失快速补偿的先例,解决了投资者诉讼成本高、追偿难度大等问题。因此,设立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专项补偿基金是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一条有效途径。那么,专项补偿基金的资金应该如何筹集呢?毫无疑问,向投资者提供虚假财务信息的上市公司作为主要责任者理应承担。同时,虚假信息能够闯过层层关卡成为投资者决策的依据,为上市公司服务的保荐、会计及法律等中介机构也责无旁贷,特别是上市公司不具有赔偿能力时,这些中介机构也应该成为专项补偿基金的提供者,万福生科舞弊案就是此类。最后,如果造假企业与其中介机构都无力赔偿投资者的损失,那么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就成为投资者最后的保护伞。因为,对于财务舞弊的发生,证监会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赔偿投资者的损失便是承担责任的最好方式。当然,由财务舞弊责任人出资设立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专项基金的规定必须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下来,才能产生实效。正如证监会主席肖钢所称“资本市场是一个资金场、信息场和名利场,因而必须是法治市场,要高度依赖健全完备的法律制度体系”。只有依法构建的投资者赔偿体系才能有效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能为那些试图舞弊的企业敲响警钟。

【参考文献】

[1] 全金环,吕雯.浅谈上市公司退市对中小股东利益之保护[J].科技与企业,2013(5):216.

[2] 陈哲宇.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问题探究[J].商业经济,2013(3):111-113.

[3] 梁湛业.反思万福生科财务造假:要敬畏资本市场[J].中国经济周刊,2012(44):54-55.

[4] 中国证监会.证监会通报万福生科涉嫌欺诈发行及相关中介机构违法违规案[EB/OL],2013-05-14.

[5] 中国证监会.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EB/OL],2013-09-23.

[6] 吴永明,袁春生.法律治理、投资者保护与财务舞弊:一项基于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中国工业经济,2007(3):104-111.

公司科创板申报材料范文第9篇

一、上半年工作汇报

(一)、落实从源头上抓质量的工作方针,服务当地经济。一是进一步推进名牌战略工作。确定贵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白砂糖、广西西江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的过磷酸钙等2个产品为中国名牌产品培育对象,上述企业在6月份已通过自治区局组织的申报企业答辩,有望确保今年中国名牌产品“争二保一”的目标计划完成。加强对贵糖(集团)股份公司申报白砂糖和华润(贵港)有限公司申报华润水泥为国家免检产品的指导和帮扶,协助企业通过自治区局组织的现场核查。确定贵港市南风化肥厂、广西洁宝纸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7种产品为广西名牌产品培育对象,争取今年获得3个以上的广西名牌产品。二是进一步加强质量兴县工作。桂平市、平南县正在稳步推进质量兴市(县)工作。

(二)、围绕提升质量水平,服务企业发展。一是夯实质量管理基础,进一步完善企业质量档案。二是加强农业标准化工作,推进我市农业产业化进程。继续做好桂平市金田淮山的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的考核验收前准备工作,确定桂平优质谷、西山茶和平南县石硖龙眼、大玉余甘果、黑叶白菜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申报项目。三是夯实计量基础。全市系统检定和测试各类计量器具共1891台(件)。大中型企业强检计量器具受检率达95%以上,较好地发挥了计量工作对促进企业技术改造、节能降耗、提高经济效益、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的基础和保障作用。推进计量检测体系确认,提高企业计量保证能力。在我局的指导和帮扶下,我市的贵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西西江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等两家企业已于今年5月通过了ISO10012体系认证现场考核。开展能源计量工作,召开《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企业宣贯座谈会,积极引导企业开展节能降耗减排工作。

(三)、围绕部门职责,服务社会稳定。一是积极履行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制定食品监管工作方案。今年上半年,按照自治区局、市政府的要求,我局制定了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整治方案、食品风险隐患排查和应急资源普查工作方案,提高应对食品风险隐患事件处理能力、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整治力度,为有效预防及缓解控制和消除生产领域食品安全事件的危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人身安全发挥作用。加强食品质量安全宣传。3月中旬,我局在桂平市免费举办了两期全市食品企业宣贯《食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培训班,全市有食品生产厂家负责人100多人参加了培训学习。加强对食品小作坊的监管,切实落实好对获证食品企业的巡查、年审、回访等日常监管措施,确保食品生产企业持续保持必备的生产条件。上半年,全市检查食品小作坊共80家,对43家获证企业进行现场巡查及现场年审,对问题较突出的企业多次开展回访,促进企业严格进行整改,并对问题较严重的10多家企业进行了依法查处。抓好桂平社坡镇腐竹生产小作坊的专项整治试点的前期准备工作,进行了调研排查摸底,并制定了具体的整治方案,为开展腐竹生产整治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做好重大节日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在今年元旦春节期间,我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一次以“抓质量、保平安”为主题的农村商品市场检查整顿专项行动;“五一”黄金周期间开展了高风险食品企业检查专项行动。二是深入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上半年共受理20家企业的食品生产许可,其中已有15个企业获取食品生产许可证。对实施市场准入的食品,受理QS申报材料上报区局合格率分别达到100%。对获证企业,继续加强证后监管,保证企业生产条件符合发证要求。通过严格市场准入,获证企业生产条件、卫生环境、质量意识、质量管理都有了明显提高。三是进一步提高监督抽查的有效性。围绕农资、食品、建材、强制性认证产品和关系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产品,加大监督抽查力度,严把产品质量关。上半年,共抽查506批次产商品,对不合格产品,采取整改、处罚、培训等多种形式,加强企业自律,督促引导企业改进产品质量。四是抓源头打假,发挥打假主力军作用,全面履行整顿和规范市场的重要职责。上半年,全系统出动执法人员2347人次,以食品、农资、建材、节日市场整治为重点,组织开展了两节市场打假、农资、食品市场等专项整治活动,立案查处146起,端掉制假窝点1个。五是加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力度。组织开展了两节、安全月、黄金周安全大检查等3个检查活动,重点检查了气站、宾馆、商场、游乐设施场所等行业,确保了全市无一起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强特种设备检验工作,把好检验工作质量关,确保辖区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上半年共检验检测特种设备、安全附件907台件,其中锅炉检验236台,压力容器检验116台,电梯检验161台,起重机械检验105台,厂内机动车辆检验68台,安全阀校验221枚;检验压力管道约3.8千米。定检率达100%。

(四)、围绕政府中心工作,推动和谐社会建设。上半年,全市系统积极参与各级政府中心工作,出人出力支持城乡清洁工程、地方计生、植树和防洪工作、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今年三、四月份,桂平、平南两局各派出单位一半以上人员深入农村支持地方政府计生工作,较好地完成了政府下达的计生目标任务。今年根据市政府新农村建设工作部署,平南思旺镇古榄村是我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挂点村,局领导十分重视扶贫挂点工作,派出专人到挂点村驻村,了解村里经济和群众生活情况,积极联系有关部门,争取资金立项,有效解决其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想方设法为挂点村解决实际困难。在“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我局针对挂点村工作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慰问活动,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拿出5000多元作为慰问活动经费。为挂点村小学的每个学生捐赠一个书包,共捐赠书包260个价值3880元,解决了贫困山区儿童没有书包的状况;为挂点村小学捐赠羽毛球、乒乓球、跳绳等价值四百多元的体育用品一批、慰问金500元;为挂点村公所解决办公场地装修部分资金,改善了村公所办公条件。活动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充分肯定。

(五)、积极开展作风效能建设活动,提升质监部门形象。根据自治区局和贵港市作风效能建设活动领导小组的有关工作部署,我局开展作风效能建设活动中做到抓学习、促落实,完成作风效能建设活动中的各个阶段的工作,并结合单位工作实际和质监系统管理年要求,开展大讨论、认真查摆问题,广泛深入征求意见,扎实整改,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各项制度,制定了符合本单位实际的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三项制度实施办法。活动中,我们通过出版3期专题版板和3期专题简报来宣传活动效果,并通过举行作风效能建设签订承诺书承诺宣誓仪式活动,进一步强化职工效能意识和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质量,展示质监部门的风采。同时我们结合工作实际围绕效能工作开展了各项主题活动,组织了质监下乡服务小分队深入到各乡镇为群众服务,开展一系列的农资、建材、食品等专项整治行动保障群众合法权益,以实际行动来深化效能建设工作。

(六)、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进一步加强,逐步建立教育预防为主的长效机制。今年以来,我局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与业务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抓好各项监督制度的落实。年初,我们和各部门分别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全体干部职工分别作出书面廉政承诺;市局党组不定期召开会议,听取各部门的汇报,分析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面临的形势,研究解决纪检监察工作进展和落实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了我局党风建设的深入开展。在今年的全市“阳光热线”直播节目中,群众对我局的工作给予了较高的评价,没有提出一起涉及行风方面的问题。全系统已经初步形成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上下齐抓共管、共同促进提高的良好局面。

(七)、以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为载体,开展ISO9001贯标工作。现已完成了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修改工作,将在7月中旬进行体系试运行工作。

(八)、加强基础建设工作。为加快局办公检测大楼的建设工作,我们充实了局基建办公室人员,加强了办公检测大楼建设的有关报建、现场监督和协调工作,办公检测大楼已于5月10日正式开工,现已进入挖基阶段。桂平市局办公用地的征地工作也在稳步推进中。

(九)、局主要领导和中层领导的交流轮岗工作已全部到位,为下半年工作打下了组织基础。

二、上半年工作的存在问题

虽然上半年的工作绝大部份能够按年初的目标完成,但还存在以下不足,主要表现在(一)个别单位的部份工作进度相对较慢,下半年的工作任务还相当繁重;(二)在加强制度建设和内部管理方面还不够深入,还没有完全形成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机制;(三)科、所、队之间的配合还不够协调,服务意识、大局意识还需要继续强化;(四)基建工程遇上雨季进展缓慢。

三、下半年的主要工作

公司科创板申报材料范文第10篇

一、2010年工作总结

(一)企业科技创新活动更加活跃

今年1至9月,全市专利申请量达7822件,同比增长28.9%,授权量达7599件,比去年同期增加32.2%,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达188件,比去年同期增加13.9%。20个国外专利申请项目获得了46万元的中央补助,补助额居全省第三位。获得资助的20个项目主要涉及药剂合成方法、机电产品结构改进等。其中,浙江新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噻唑锌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浙江华海药业有限公司申报的氯吡格雷及其类似物噻吩并四氯吡啶乙酸甲酯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因符合新颖性、创造性和工业实用性原则,并具有较好的市场应用前景,分别获得8万元和5万元中央财政补助。九洲药业、开开电缆等13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专利示范企业。71家企业被认定为市级科技型企业。

(二)创新主体不断发展壮大

今年前二批我市共有46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居全省第二位。浙江三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被认定为省级创新型示范企业,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星星光电薄膜技术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大江气动电动工具研究开发中心、丰安生物制品研究开发中心等9家单位被列为2010年度第一批省级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新引进大院名校与企业共建创新载体15家,向省科技厅申报共建创新载体补助项目9个,其中中科同创、中科智能、华海药业、海昌药业等4家企业被列为考察对象。银轮股份、九洲药业等2家单位被认定为省级企业研究院。

(三)创新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

1、浙江大学台州研究院建设取得新进展。该院积极筹建以新飞跃、中捷、杰克等行业龙头企业为主体,13家缝制行业相关企事业单位组成的浙江省缝制设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致力于突破缝制设备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该院和台州博信电子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基于机器视觉的高精度晶片检测分选机”自今年6月份启动以来,经过四个月的攻关,目前样机已研制成功,计划于11月份在行业展销会上亮相,将填补国内空白。

2、中科院台州应用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中心建设取得新进展。该中心组织了中科院固体物理所10多位专家来台与30多家相关企业进行对接,有5个项目达成合作意向;邀请了中科院精细化工专业的17位专家来我市调研考察施尔畏副院长关于“布局中科院材化基地台州精细化工产业化基地项目”的指示。专家组调研了海正制药、华海制药、联化科技、海翔医药、仙君制药、车头制药等医化企业,了解了台州医化企业“十二五”期间的项目需求。近日,中科院将拨出2500万元支持与台州精细化工企业有合作关系的在台研究所建设。

3、浙江高校产学研联盟台州中心建设取得新进展。该中心拟筹建“海洋药物与海洋渔业”区创服务平台,该平台以台州的省级龙头企业为基础,以宁波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为技术依托,主要服务项目包括海洋捕捞、渔业资源与环境、水产养殖、病害防治、海洋药物等。同时,该中心还开发了企业需求和高校成果展示网站,实现企业需求信息和高校研究成果信息的双向展示。

4、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浙江分院开始运行。投资3850万元,占地15亩的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浙江分院已完成全部的工程建设,现已投入使用。

5、区域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加快建设。台州缝制设备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温岭泵与电机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和浙江省台州农业机械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等3家省级区域科技创新平台启动运行。组织台州原料药创新平台、台州休闲用品创新平台等2家单位申报省级区域创新平台。组织浙江省长三角军民两用技术推广转化研究院、玉环县绿之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2家单位申报省级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

(四)科技合作深入开展

1、积极引导企业与国防科技系统开展科技合作。组织22家企业参加了第九届中国重庆高新技术交易会暨第五届国际军民两用技术博览会,有4个项目达成合作意向。

2、继续推进校企对接活动。组织企业与中科院、浙江大学等高校院所举行了缝制设备、泵与电机等4场行业对接会。组织企业参加了浙江省(湖州)—中科院产学研合作对接活动,我市共有2个项目签约,签约金额150万元。中科院浙江省“432”科技特派员第二批工作完成,台州有5人获中科院各院所的聘书。

3、组织实施了一批国内合作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和引进国外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重大项目。申报国内合作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5项,其中有4个项目进入省厅的第一批考察(全省24个),11个项目正在申报中。申报引进国外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项目4项。去年下半年申报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项目有3项进行了答辨,1项(星星便洁宝)立项。

(五)科技项目实施申报工作取得新成绩

1、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温岭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通过专家验收;椒江、临海创建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正在申报之中。

2、科技项目申报工作出现新亮点。今年以来,全市共有58个项目入选国家火炬计划项目,总量占了全省的六分之一,列全省第二位。33个项目入选国家创新基金项目,比去年增长71.43%,获资助金额达2400万元,比去年增长136.5%,立项数和资助额均创历史新高。列入国家星火计划项目5项,国家重点新产品4项,省级新产品135项。列入省重大科技专项和优先主题项目55项,共向上争取补助经费1404万元。列入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13项、省公益性科技计划项目7项。组织申报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30项,厅市会商项目4项,已有2项目获得省级补助。

二、2011年工作思路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更是赢得后危机时期新一轮发展先机的关键之年。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2011年台州科技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市委三届十四次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四大战略”部署,探索和实现台州科技产业的新突破。总的来说就是,方向在产业,基础在企业,特色在平台。按照这一思路,2010年重点要在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创新平台建设、产业集群、军工合作等方面取得新突破。重点是抓好以下八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抓好高新技术产业的培育和提升

1、继续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自2008年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开展以来,我市有300家左右的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居全省第二。2011年,我们将在此基础上,积极引导和扶持有发展潜力的科技型企业加快创新步伐,发展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并完善培育层次梯队,争取在2011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0家,使我市的高新技术企业形成规模优势。

2、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企业。在做到高新技术企业增量的同时,进一步狠抓质的提升,通过研发平台建设,创新要素集聚,引导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不断提升高新技术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制定的相关政策,积极协调税务部门落实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政策,重点抓好企业技术开发费150%抵扣应缴纳所得税和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扶持政策的宣传培训与贯彻落实。进一步拓宽渠道,主动与上市办联系,为有条件的企业争取在创业板上市。

3、注重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大力支持新能源、生物技术、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上,结合地方条件和实际需求,培育一批具有较好研发基础、市场前景广阔、支撑未来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使之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着力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1、完善提升现有创新平台的创新水平和服务功能。争取中科院台州应用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中心、浙大台州研究院等平台的基础工程早日动工建设,不断提升科技服务水平。努力将其建设成为我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有效载体和培育与支撑产业创新的制高点。2011年要使台州中科改性工程塑料技术有限公司(中科院理化所和台州市共建)启动运行。

2、进一步优化平台布局。围绕沿海产业带建设和台州市政府确定的36个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的重点,依托产业集聚明显、要素集中突出的园区和基地,采用市县联动的方式,积极推进区域创新平台建设,力争经过一段时期的努力,使每个产业集群都有一个甚至数个创新服务平台来支撑,支撑科技型企业快速成长。2011年重点是围绕我市海洋产业发展的目标,推进海洋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促进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海洋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不断整合公共平台资源。加强引导浙大台州研究院等现有平台之间的互助合作,建立经常性的业务交流与合作机制,加快建设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合力开展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的攻关、示范和推广,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竞争力。加强引导现有平台与台州本地高校合作,让本地高校也积极参与到平台建设中来。

(三)着力深化对外科技交流合作

1、重点推进军民技术对接。使军工科技与地方经济逐步融合,形成协作配套,军民互动的发展格局,为促进我市企业和军工企业的交流合作创造良好条件。一是搭建军民结合产业的发展平台。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区)建立国防科技产业园和军民两用技术产业基地,形成军民结合发展的产业基础。二是大力发展和培育军民结合型企业。培育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技术优势、带动作用、市场竞争力强的军民结合型企业和军民双向转移项目。三是进军民结合产业技术创新。大力推进军民两用人才培养和交流,促进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加快军民结合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军民结合技术产业化进程,带动我市相关产业转型升级。2011年计划举办两场军民对接推进会,争取引进更多的军工合作项目。

2、深化校企合作对接。瞄准企业需求,采取“小团队、多层次、多批次”的形式,邀请高校院所的专家深入企业,帮助解决技术难题、转化科技成果。瞄准产业需求,采取“市县联动”的方式,有重点地举办产业技术需求对接活动。通过开展一系列科技合作活动,鼓励和引导企业积极探索建立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建立一批高水平的产学研合作创新和成果转化基地。2010年,计划分行业举办8场校企对接活动。

3、寻求国际合作。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和科研机构抓住产业大转移的有利时机,到海外建立研发基地或兼并收购国外研发机构,充分整合全球人力、技术、知识、信息、市场、资金、管理等资源,促进自主创新,开拓发展空间,提高区域创新竞争力。重点扶持在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领域和具有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领域展开国际科技合作,从台州产业发展需求出发,大力组织实施重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提升主动承接国际重大技术转移的能力。

(四)着力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浙江省试点工作

动员各方面力量支持企业创新,重点培育一批创新型龙头企业、建设一批创新型示范企业,加快形成台州创新发展的整体优势。

1、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支持行业龙头企业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的企业研究院,鼓励它们开展重大战略产品研发,带动行业技术进步,力争新兴产业中有50%以上的主要骨干企业都建有重大研发机构或研究实验室。2011年争取新建省级研发中心10家以上。

2、培育创新型龙头骨干企业。深入实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对龙头企业牵头的重大自主创新和产业化项目,加大科技资金扶持力度,重点支持。鼓励龙头企业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使每家重点企业都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研发团队和自主品牌产品。

(五)着力开展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创建

1、认真做好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创建的迎检工作。对照有关计划方案,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的创建工作进行查漏补缺,积极迎接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检查论证,争取2011年实现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的创建目标。

2、突出抓好企业知识产权工作。争取全年专利授权量达5000件以上,尤其是要提高发明专利的数量和比重。积极培育各级专利示范企业,培育省级专利示范企业2家以上。

3、加强知识产权中介机构建设。加强对知识产权中介机构的扶持力度,重点扶持专利、知识产权交易、知识产权评估、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等中介机构,建立与中小企业服务对接机制,引导中介机构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专业化、高质量的知识产权服务。

(六)着力组织实施科技项目

1、积极向上争取项目。高度关注国家、省级重大专项、重点项目,及时掌握信息,注重包装提升,努力做到争取一批、储备一批、规划一批,争取更多的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在我市布局。

2、主动设计一批项目,切实加强对技术创新的组织力度。选择一批我市产业创新发展尤其是新兴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采用公开征集、招标和重点委托等方式,组织多单位、跨学科的产学研联合攻关。积极探索鼓励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校企联盟等产学研组织实施科技计划项目的有效办法,推动更多科研单位和企业共同研发,实现成果共享。

3、建立重大项目联系人制度。重大项目由局领导联系服务,定期组织职能处室随访解决问题,常年跟踪服务,为企业研发、引才、攻关、解决技术难题、申报各类科技计划(项目)以及专利、成果申报提供服务。引导和鼓励企业与知名高校院所联合申报项目,着力提升项目申报材料质量;帮助企业认真做好与上级部门的沟通联系工作,努力提高服务的效率。

(七)着力发展民生科技

1、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重点围绕沿海开发战略,积极组织开展耐盐植物新品种以及特色海洋渔业新品种的选育,形成高效特色产业。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力争省级现代农业科技园建设有新突破,培育农业科技型企业3家以上。加强新农村科技示范点建设,深入推进科技富民强县工作。进一步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及科技特派员工作,建立完善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2、继续推进科技惠民工程。突出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及环境保护等重大课题,深入开展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的推广示范,着力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推动科技创新在我市发展循环经济中发挥积极作用。积极推动新能源、清洁能源、资源综合利用、节能降耗等技术的示范和应用。指导有条件的县(市、区)规划建设国家和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八)着力优化自主创新环境

1、积极推动科技与金融的有机结合。加快发展创业风险投资,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区)积极设立创新投资引导基金,鼓励引导民间资本投向创业风险投资,鼓励企业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特别是创业板,争取到国内外资本市场上市或收购重组上市公司。

2、强化创新人才的培育和引进。以创新平台为载体,以科技项目为引导,加快“平台、项目、人才、环境”四位一体建设,通过引进培育创新团队,吸引和集聚一批高端创新人才;通过承担科研计划项目,培育一支技术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优秀中青年骨干队伍。

3、继续推动科技创新资源集聚与培育科技中介。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高校科研机构共同参与的产学研联盟,切实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吸收消化能力,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加大培育科技中介服务业,扶持和引导科技中介向规范化、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加强科技奖励的引导作用,鼓励全社会的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上一篇:资金申报材料范文 下一篇:采油工人个人申报材料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