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周记范文

时间:2023-03-18 01:02:23

高中周记

高中周记范文第1篇

一、指导学生明确周记的意义,扫除写周记的思想障碍

我要求:(1)周记不仅是写校内、班内活动,它不等于新闻,应该触及思想深处,谈点切身体会;(2)周记是写给自己和班主任看的,学生应当充分相信自己、相信班主任,敢于敞开自己的内心世界,相信班主任在批语中也会向学生讲真心话、实在话;(3)周记不能只报喜不报忧,学生要以班级主人翁的态度参与班级管理,对班主任管理的失策、班级工作的失误和不足之处提出批评和建议,相信班主任和班干部会倾听并尊重学生的意见;(4)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讲究实效,不搞形式也不拘形式,只要说真话,有无文采皆可。

二、班主任针对学生思想实际,在批语中启迪,在谈话中开导

比如,我们班有一位平时不爱讲话的学生,由于月考成绩不理想,心情不愉快,再加上和同学发生点小别扭,他很郁闷,就把心中的怨愤和不满全都写在了周记里。语言极其偏激和尖刻,充满了对班级师生的一种偏见和误解,其中也有对我的抱怨。针对这篇周记,我认真、细致地看了好多遍,结合这位学生平时的表现,做出了这样的批语:“老师理解你的心情,也很想帮你,但是你得把心胸放宽,把心情放平,老师相信你这只是一时冲动才写出的‘不平之鸣’,我相信你会想开的,成绩肯定还会进步的!”这位学生看到批语后,在下次的周记中表示后悔和感谢,从此变得非常乐观、积极了。对于特别内向的学生,周记交流的确比谈话要好得多。

三、重视信息反馈,及时解决问题,扩大周记的作用

周记反映的问题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得不到解决,学生对周记就会产生逆反心理,从而态度消极,勉强应付,势必降低班主任的工作威信。

有的学生在周记中批评我:“您有追求,正直、善良,但个性好强,有时工作方法欠妥。”有的说:“您虽然为我们好,可是您对我们谈话的方式太直接,我们不太容易接受。”还有的说:“微笑将有利于您的工作。”这些都是给班主任的良言忠告。我及时、深刻地反省了自己,在班会上向学生公开表示:“工作中由于急于求成,一些地方可能伤了一些同学的自尊心。怎么办?老师一定坚决改正。”在劳动中,我亲自带头,与学生有说有笑,用一位学生的话说就是:“看见你笑眯眯的神情,再重的任务我也心甘情愿地去完成。”

四、“主题周记”与“主题班会”同步进行

结合一个时期的中心工作、一个典型问题、一个共同性的倾向,我要求学生围绕一个主题记周记,使大家讨论更加集中,为班主任了解学生思想倾向、进行集中教育提供客观依据。我曾就90后高中生的理想与追求问题,开展过一些主题周记写作活动。在主题班会上,大家情绪激昂,各抒己见,毫无保留地谈了自己的个性、追求、理想。一些不敢当众讲话的学生竟然也动情地发了言。

长期让学生坚持写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周记,使我把握了学生的思想动态,沟通了师生间的感情,改变了工作方式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

每当看到一些学生充满理性和智慧的周记,我都会爱不释手,这近三年的摸索也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学生的思想是丰富多彩的,作为班主任要善于搭建各种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教师如果能真正本着在教学中为每个学生服务的精神,诚心诚意地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教学相长,那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也定会获得“丰厚”的回报!

高中周记范文第2篇

创新是主旋律——浅谈少儿美术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严斌

农村小学品德学科开展社会调查探微张敏

谈中考数学复习策略康煜翔

刍议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王皓

浅谈文言文教学雷泽晶

创德育环境促幼儿发展张晓红

兴趣是学生语文学习的真正动力王富存

高中物理新课程理念的教学实施建议东方青年·教师 赵丽梅

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张宝刚

谈谈课改下高中生物之有效教学李建军

学生养成教育七字诀卿深林

阅读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观体验杨燕平

以读为本读中训练张峥

浅谈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于晓梅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景凤琴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熊爱梅

浅议提高教师思想道德素质毕艳云

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质疑谢文成

谈地理课堂教学艺术张士平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化学科学素质东方青年·教师 周国华

我的班主任工作浅谈于晓梅

校本教研直面地理高效课堂李文玲

小学班主任经验总结孙丽双

浅谈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的结合赵秋燕

学生运动损伤事件的分析与启示汤谦

新课改下的小学和谐德育之我见马刚

浅谈如何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刘斌

小班幼儿品德教育初探史书文

在品德课中体现德育思想李晓翠

追求个性发展创设活力课堂钱宪宇

谈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汪威强

一片丹心献教育李文莉

影响高中生参加体育活动因素的调查研究贾万玉

浅议小学生"倾听"素养的培养董学磊

语文课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周粉娟

自主,给学生一片天陈春裕

让情境成为你课堂的"魔法棒"杜桂萍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孟春萍

教师言语锤炼四重奏周新桂

浅谈导数在中学数学的应用唐国剑,唐福根

浅谈双语教学的现状与对策边巴卓嘎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有益尝试东方青年·教师 李兆柏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的转换张春霞

浅谈高中数学应用问题的教学吴炳友

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途径和方法马龙

初中新课改中数学教师的作用薛平涛

思想品德课五步教学法马龙

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赖运明

善于捕捉教育契机因势利导巧妙教育罗文华

初中数学新课改中教学方式初探薛平涛

正确认识以人为本推进科学发展王文霞

让学习资源,花开于语文教学的百花园曹郡蓉HtTp://

加强教学反思,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安祝怀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李玉芬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雷武

音乐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罗文波

改革体校学生的评价体系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业水平王晖

数学课堂要让学生动起来蔡启雄

浅谈数学语言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曹云

让生活走进课堂陈伟

初中英语课堂"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的探索周萍

打磨细节,向数学素养的深处漫溯张月兰

语文课堂应成为师生的乐园谢洁

关于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几点思考杜小艳

试论多媒体CAI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运用东方青年·教师 冯子微

阅读教学,贵在品读付红梅

浅谈复习课教学的策略李强

构建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王庆

管窥识字课堂——低年级科学认读的实践与探索蒋双英

谈作文教学中周记的潜移默化作用付红梅

浅谈小学语文朗读训练王小燕

关于初中小组合作学习的体会洪梅,李海江

教师转变角色"三者"谈朱长君

课文后练习要落实在课堂上张永勇

谨防评价天平失衡李慧丽

话说科学课堂点拨李戊远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东方青年·教师 刘巧玲

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四步走"李贺岩

试析师爱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张悦,李美素,李岩,张议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刘桂香

谈新课标下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刘燕

浅谈小学低段体育教学彭建平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经历教育张丽君

浅谈差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转化教育于丽薇

语文综合性学习要充分发挥学习小组势孟昭毅

高中周记范文第3篇

相对于新课程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和其它选修教材来说,这册教材篇目多,容量大,要求高,任务重,给学生在短时间内消化吸收带来了很大困难。为了更好地开展这册古诗文欣赏选修课的教学工作,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笔者在全面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逐步确立了完善古诗文欣赏选修课堂教学设计策略,丰富其课堂教学形式方法,努力让选修课堂的语文教学模式多姿多彩。

一、古诗文欣赏选修课堂教学策略

古诗文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高中古诗文选修课本所选的这些古诗文,都是古代先贤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精华中的精华。如何让它们被学生愉悦地接受,正确地理解,陶醉地欣赏,进而喜爱它,痴迷它,实现提高学生文化素养,提升学生审美境界,塑造学生健康人格,陶冶思想情操,传承中华文明,推动我国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全方位发展的战略目标,语文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是否科学、合理、充分地发挥其应有作用,是摆在高中语文教师面前的首要任务。

对于古诗文欣赏选修课堂教学,笔者认为应遵循如下四个基本策略:

一是有利于学生放开思路,发展学习个性,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古诗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古诗文从时代背景、作家思想、语言文字等诸方面都与现在的高中生生活环境、思想认识、习惯语言等有很大差距,大部分学生在生活体验上,思维活动上,认知理解上,都有较大难度。要学好它,把它当作一种兴趣爱好来培养,一种审美活动来享受,一种精神文明来传承,就不仅要让学生走近它,更要让学生带着热情与兴味去亲热它。如果按传统必修课的教学方法,学生在课堂上被动机械地读、背、分析、理解,势必很快就会产生学习疲劳、厌倦乃至厌恶感。因而教师应转变观念,尊重学生,引导学生,让他们在选修课堂上成为真正的主人翁,敢于探讨,敢于质疑,敢于表现,从而变单一、封闭、被动、消极的学习活动为多元、主动、积极的学习活动。

二是有利于学生全面系统地把握学习内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古诗文学习中的疑难困惑。新课程古诗文欣赏选修教材较之必修教材,在编排内容上具有集中性、系统性、指导性的特点,目标任务更明确,更具体。教师在整体教学设计上只要牢牢把握单元要求:探究诗歌的意旨,把握诗歌的意境,体会诗歌的声韵,理解散文的形象性,把握散文的逻辑性和抒情性,体会散文的灵活性和趣味性大的方面,再根据学生实际需求灵活选择每个篇目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方式方法、课时安排,定能收到好的学习效果。

三是有利于学生积累古诗文鉴赏方法技巧,提高他们鉴赏古诗文的知识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学生学习古诗文,除对它有热情,感兴趣,广泛地阅读一定数量的名篇,能通过教师指导点拨弄懂不理解的地方之外,掌握并积累相应的鉴赏知识和方法技能也非常重要。古诗文形象、情感、手法、语言等各有不同的知识体系、专业术语和相关鉴赏方法技巧,学生不仅要积累了解它,还要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不断提高实际鉴赏技能。因而课堂上必须着眼于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解决鉴赏问题的能力,鉴赏与训练并举,学习与动手同行。

四是有利于必修与选修的联系,课内与课外的联系,开拓学生视野,拓展学生知识面。在这册选修课本学习之前,学生已经通过高中必修课和以前的学习,形成了一定的古诗文学习基础。他们了解了一部分作家作品,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文言字词句知识,掌握了初步的鉴赏技能,为我们古诗文选修课本的学习打下了一定基础。如果教师在学习初始阶段,通过问卷调查形式,了解学生已熟悉哪些作家作品,现在最想了解哪些作家作品,而哪些古诗文鉴赏知识技巧,迫切需要老师讲授或指导等等,对于教师科学地制定课堂教学方案,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将必修课与选修课、课堂内与课堂外的古诗文学习联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巨大的知识气场和良好的学习氛围,对师生共同完成教与学的目标任务定会大有裨益。

二、古诗文欣赏选修课堂教学形式及方法

根据以上古诗文选修课堂教学设计策略,笔者在教学中周密制订教学计划,具体设计教学方案,努力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让师生在课堂上共同发挥自主性、探究性和创造性的教与学之风格,从而使课堂活动多姿多彩。

1.诵读课

诵读是古诗文学习最基本的方式方法。广泛开展诵读活动,有利于学生全身心进入古诗文营造的审美境界,和古代先贤们一起同欢共悲;有利于学生从作品整体出发,准确地把握作品的声韵美、画面美、意境美和情感美。在教学中,我把“诵读”设定为课堂活动的基点,指导学生从多视角、多层面诵读中解读作品。单元教学前,先让学生泛读整个单元作品,初步感知这一单元的基本诗文内容和学习要点。具体到每个篇目的教学,诵读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则灵活变化,避免枯燥单一。内容上既读正文,亦读注释和相关连接;形式上既有整堂诵读课,亦有其它课型的诵读渗透;方法上有个人读、小组读、男女生分开读等等。注重诵读的指导点拨,或读音节节拍,把握节奏感、音韵美,或读中品意境、品情思,针对性强,目的明确。

2.背诵课

读的终极目标是背。在教学中,我把“背”的观念一直牢牢地扎在学生心里。我告诉学生,当他们今后离开课堂,走入社会若干年之后,也许高中课堂上许多东西都淡忘了,但他们牢记的每一篇古诗文定会与他们相伴一生,影响他们一生。

3.默写课

能背不一定能写,会写。古诗文默写对学生提出了更高要求,它不仅能督促学生读和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还能规范学生文字书写,纠正过去养成的一些不良书写习惯。

4.鉴赏课

鉴赏课是古诗文选修课堂最主要的呈现形式。而学生自觉地广泛参与课堂鉴赏活动是课堂鉴赏学习的必备条件。古诗文鉴赏是一种主体性极强的情感和思维活动,创设良好的课堂鉴赏环境,营造理想的课堂鉴赏氛围,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作品,置身作品意境,调动学生已有的情感体验,与作家共鸣,同时借助联想和想象,沉入作品美好世界,得到审美享受,是我设计的古诗文选修鉴赏课堂主要方式方法。

在鉴赏活动中,如果作家构筑的生活情景是学生完全陌生的,我总是尽可能借助多媒体影视资源,让学生先感知类似生活场景,再诵读吟咏作品,进入情景,解读作品。如果作家描绘的生活情景是学生较为熟悉或者有一定感性认识的,我就会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帮助学生迅速进入作品意境,深入体会作品。

5.探究课

探究课是发挥学生自主学习潜能的最佳课型,是实践新课程理念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我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明确探究课题,根据教学实际,我确定的探究内容既包括单元教学重点问题探究,也包括具体作品细节探究,拿第一单元为例,我设计的探究对象有:每篇作品的主旨探究,诗人屈原、杜甫、陆游爱国思想探究,《湘夫人》的象征意象及楚地巫风文化探究,《拟行路难》的时代背景探究等。对一些作品某个方面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理解,可作多元解读的,我总是把它确定为探究对象,引导学生悉心揣摩,见仁见智。如《阁夜》中“天涯”的探究,“虞美人”中“朱颜”的探究,《项羽之死》中项羽形象的探究等等。二是设计合理的探究方式,在探究课上,我总是引领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小组分工合作的探究方式,由语文学习小组组长牵头组织各小组展开研讨活动,集思广益地解决每个探究课题。

6.展示课

展示课实际上是探究课的一种延展,它不仅能展示学生探究古诗文的学习成果,还能培养学生作为课堂主人翁的积极参与活动意识,对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也极有帮助。我安排的展示课一般一周一节,课外或自习布置探究任务,具体展示课堂由学生代表主持,各学习小组依次展示他们的探究成果,教师只作课前设计和课堂展示完毕后的总结。

7.讲座课

为了让学生获取更系统、更完整的古诗文专业知识,更深入地整体解读作家作品,把握课文精义,我在每个单元教学前或教学完成后都专门开设了两节讲座课,讲座的内容与课堂单元教学紧密联系,互相呼应,对深化学生所学所获,拓宽眼界,扩大知识面,提高鉴赏技能起到了很好的辅助和引导作用。讲座的形式既有教师自己主讲,亦有下载的“百家讲坛”等相关内容。配合这册古诗文选修教材,我开设的讲座课共计12课时,包括①走近名家: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②风格流派:山水田园诗、羁旅行设诗、赠友送别诗;③鉴赏知识:诗眼、意境、手法、情感。

8.写作课

在我的教学设计中,练笔与鉴赏相互结合是古诗文选修课堂教学的一大特色。在学习完一个单元或一篇作品后,我往往安排学生写周记或小作文,用来迁移拓展相关的鉴赏学习活动。这种写作形式是古诗文选修课堂活动的进一步完善与升华,有利于学生整理思路,提升认识,总结收获,是学生对作家作品一次重新认识的过程,也是学生课堂鉴赏体验由感性上升为理性的过程。配合课堂鉴赏的写作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赏析评论类,如“谈《湘夫人》的象征意象”“我看湘君”“浅析《春江花月夜》情景关系”“诗酒话人生”“项羽之我见”“论《阿房宫赋》的抒情韵味”“析《项脊轩志》的情趣与理趣”。二是读后感类,主要针对一些富有人生哲理类篇目谈学习感受,如“读《庖丁解牛》有感”。三是文体改写类,主要训练学生品味乃至重新营造作品意境的能力,如将《春江花月夜》改写为散文,将《湘夫人》改写为故事;将《夜归鹿门歌》改写为现代散文诗等。

高中周记范文第4篇

一、非常讲坛:让学生“自觉”展示形象

多年来,我的语文课一直保留着一个经典环节——“非常讲坛”,这也是学生最喜欢的一个课堂环节。每天语文课前三分钟,安排一名演讲者(全班同学按音序先后出场),站在讲台前,向大家汇报自己的观察思考与阅读成果。不同的学期,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演讲主题,诸如“告诉你一个真正的我”“我的学习制胜法宝”“高考文学名著人物品读”“古今经典诗词赏析”“说说我眼中的×××”“你所不知道的文化常识”等系列。学生兴致极高,参与积极,准备充分,表现尽力。演讲之后,一般还要随机抽点一两名同学进行现场点评,这也是很多学生乐于展现的一个平台。

由于是主题系列开放式演讲,学生多会在这一难得的展现平台,努力表达一个新颖的、成熟的、才情的自我,因而也不断有经典演讲作品呈现。例如“高考文学名著人物品读”主题系列,由于“自觉”的多样性,林黛玉的形象也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如朱雪莹同学《我喜欢林黛玉》:很多人不喜欢林妹妹,认为她矫情、娇气、小肚鸡肠、神经质,但是,我却喜欢林黛玉,因为她不似宝钗般心机深重,不似湘云般草率鲁莽,不似迎春般懦弱,不似惜春般执拗,不似妙玉般孤傲,不似熙凤般贪婪,不似可卿般妖娆,不似李纨般腐朽……她纯真、烂漫、敏感、细腻、浪漫、真诚,敢于面对自己的心,表现自己的喜怒哀乐,敢于追求自己的爱情。

而张倩同学《我眼中的林黛玉》则认为:林黛玉其实是一个性情率直、极具个性,却又偏偏多愁善感的矛盾结合体。她性格直爽,天真率直而生性孤傲,有什么说什么,因此得罪了不少人;她藐视封建礼教,诅咒八股功名的虚伪,从来不劝宝玉做官为宦,不用仕途经济一类的混账话去劝说宝玉,因而深得宝玉敬重,被宝玉视为知己。

像这样的个性化阅读汇报演讲,几乎每天都在呈现。如此,每一届学生高中三年下来,精彩演讲录都能聚成厚厚一大本,稍作排版,打印装订,制作一个漂亮的封面,一本本“非常讲坛”成果集便呈现了:《高考文学名著人物长廊》158页,15万字;《古今经典诗词赏析》105页,9.5万字;《你所不知道的文化常识》117页,11.8万字;《我的学习制胜法宝》102页,8.8万字,等等。学生毕业了,演讲录存进档案馆,供后来的学生参观、学习,也供毕业回母校的学生翻阅、回忆。更为有意义的是,高中三年,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展示,相互借鉴,收获了知识,积累了快乐,存储了幸福,增进了友谊,提升了智慧。

二、探究擂台:让学生“自觉”解读文本

我的语文课第二个让学生喜欢的环节是“探究擂台”。这是一个课堂对话与讨论的环节,主要适用于阅读教学与作文讲评。比如面对同样的文本,学生通过“自觉”式的阅读,自主领悟文章的内涵与优美,自主体验思想情感释放的快意,小组成员充分开放地对话与交流,因而便会产生“自觉”的文本解读。几乎每一篇阅读文本,都可以设置“探究擂台”环节,让学生“自觉”解读文本。

例如《雷雨》中周朴园到底是不是虚伪的,你如何看待《项链》中玛蒂尔德的虚荣心,你怎样理解《老王》中的“愧怍”,《听听那冷雨》中“冷”字的含义,《边城》中翠翠的爱情观,等等。

学习《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一文时,我曾给学生提供了如下学习目标。

1.研究作者写作这篇文章的基本意图。

2.研究作者在文本中寓含了哪些观点态度。

3.研究本文的论证结构与论证思路。

4.研究作者在写作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5.研究这篇文章的语言富有哪些意蕴。

6.研究这篇文章的观点所具备的现实意义。

7.研究教材三组图片包含的意蕴。

8.……(自主确定其他研究主题)

我要求各小组自选一项学习目标,也可依据文本自主确定其他学习目标,然后运用信息检索、分析比较、整合归纳等方法,研究相关论题,选派代表汇报研究成果。此举充分调动了学生“自觉”探究文本的兴趣,学生的汇报争先恐后。个性鲜明,兴味盎然,气氛热烈。

学习欧·亨利的小说《最后一片长春藤叶》时,为了激发学生“自觉”的探究力,我设计了如下一组问题。

深入阅读文本,小组讨论,正反探究,写下你的观点和文本依据,要求“正说正有理,反说反有据”。

1.小说的主人公,究竟是着墨很多的看藤叶的琼珊,还是着墨较少的画藤叶的贝尔曼?

2.贝尔曼一辈子作画无人欣赏,风雨夜中的最后一次作画,是否真能画出绝世真品?

3.作为青年画家的琼珊,她内心里究竟是否知道那最后一片藤叶是有人画在墙上的?

4.在肺炎来袭的日子,贝尔曼先生急病而亡,整天陪伴琼珊的苏艾却为何不曾患病?

5.琼珊的病情好转,究竟是得益于一片藤叶,还是得益于信念,还是医生的治疗?

6.小说结尾写琼珊病情好转,贝尔曼急病而亡,究竟是歌颂生得伟大还是死得光荣?

这样一组颇具挑战性的问题顿时激发出了学生内心的“自觉”欲望,他们小组分工,细读文本,搜罗证据,自觉判断,刨根问底,先是思索得一片沉静,而后又讨论得热火朝天……小组代表发言展示探究成果时,甚至当场就有别的小组成员站起来反驳,探究汇报环节演变成了一场辩论赛,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显然,学生的学习是“自觉”的:面对同样的文本,每一个学生都尽力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运用自己独特的认知方法,遵循自己思维的自觉路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追寻着自己心中的理想答案。“探究擂台”培养了学生细读文本、独立思考、合作学习、个性表达的阅读素养,点燃了学生不唯书本、敢于质疑、深入探究、创新思考的火花。

三、青春社团:让学生“自觉”体验写作

语文课堂以外,我所任教的每一届每个班学生,都会成立“一行诗社”“甲乙剧社”“1+1散文社”“读书社”“朗诵社”“辩论社”“故事社”“评论社”“影视社”等等各种文学写作社团,统称“青春社团”。这也是令几乎所有学生陶醉于其中的第二课堂。每周最后一节“社团课”,学生们各自结社,分组活动,相互交流学习心得与活动成果,或组织小型成果展示活动。那阵势,不亚于《红楼梦》中“海棠诗社”的热闹。

“一行诗社”的古典诗歌写作,张梅梅《午时小憩》:“暖冬无风戏骄阳,窗头绿竹日更长。转身披被沉睡去,犹闻枕边淡墨香。”张学芳《家》:“一湾河水两岸冬,三间小屋四季空。朝盼夕望除之夜,五人共话茅庐中。”好诗连连,不胜枚举。

“评论社”的余刘芳《作文疯云》:“为了写好作文,得到高分,我们学会了编造,希望用动人的小说将老师打动,或用美好的故事将老师感染。可是究竟哪一篇能让身为作者的自己感动呢?也许偶尔也会有些动容,但最终仍无法掀起那内心深处的波澜。”面对现实,思考深入。

“读书社”的孙天娇《觉新作揖主义下的悲剧性》:“高觉新的主要性格特点是懦弱、顺从、苟安、得过且过、逆来顺受,是一个新旧参半的人物……明明能看得见自己的悲剧性,却又只是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身陷地狱而麻木地活着。他的悲剧说明:妥协退让的‘作揖主义’是没有出路的。”颇具见地,观点独到。

为了让学生自觉地写作,我还结合文学社团活动,摸索出了一套“活写作”训练模式,即以“生活化”为背景的主体创作方式。这是一种听、说、读、思全面参与的复式训练,也是以多角度、开放性、多样式、灵活性为特征的写作导练模式。

比如以思导写、以说、以读促写、以听助写等模式,充分发挥思维对作文的直接引导功能,引导学生注重对名篇佳作的朗读、朗诵,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通过举办“朗诵会”“演讲会”“辩论会”及“朗读竞赛”等活动,促进学生作文水平提高。其次是实行周记型、日记型、竞赛型、活动型、读感型等多种训练方式,让学生自己体验生活,有感而发,写出有一定质量的“生活作文”。

多年来,我先后指导的梅飞飞、尹恋秋、周莉莉、范齐、何溪、张弛、刘静等近百名学生的优秀作文在“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江苏省高中生作文大赛、江苏省“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中荣获一、二等奖,或在国家、省市级报刊发表,梅飞飞同学还加入了省级作家协会,已经出版了《搁浅的涛声》等多部文学作品集,切身体验了“自觉”写作的幸福与快乐。

四、编导在线:让学生“自觉”实践语文

语文学习的大舞台在生活,在课外的语文天地,不论是语文运用上的言语训练、写作实践,还是语文生活中的阅读训练、创新实践,行为自身都贯穿着“自觉”的意识与“自觉”的策略。譬如聆听讲座,参观景点,观看电影,美文朗诵……不同的学生,会因其“自觉”的不同,收获到不尽相同的结果,而通过对话与交流,又会产生新的“自觉”收获。因此我在课外语文的天地里,会经常组织学生体验“自觉”的语文实践活动,这就是“编导在线”。

为了引领学生体验“自觉”的语文生活,我曾尝试让学生通过“微信”等方式给长辈、给老师、给同学表达吉祥祝语,或原创春联体验中华民族节日祝福语言之丰富内涵,或为课文人物写颁奖词模拟颁奖盛典情境,甚至放手让学生小组分工合作编写《新潮语文》课本,即参照现行教材的形式,更新语文课本的内容,精心选择另类时尚、新颖、高雅实用的鲜活素材,编写非传统型课文。于是流行歌词、照片故事、微博微信、小品广告、卡通漫画、魔术鉴赏、徽标图案、娱乐时文、QQ聊天以及微电影等等,都被学生们编进了《新潮语文》课本,令人耳目一新。这其实是学生心中“自觉”的理想教材。

根据教材特点,“编导在线”还会选择诸如《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渔父》《雷雨》《季氏将伐颛臾》这类文本,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短小生动的“课本剧”。而教《唐诗宋词选读》时,我往往会安排学生学唱一首古典诗词歌曲,例如《关雎》《枉凝眉》《月下独酌》《俏佳人》《游子吟》《蝶恋花·清明》等等,还建议小组成员分工,将所学歌曲的诗词原作及相关乐曲的音频或视频收集起来,写一段介绍兼赏析性的文字,供全班同学学习、交流、欣赏。那个学期,班上时常流行“唱诗词”“演课本”,有时还会举行“歌咏诗词”演唱比赛、课本剧表演比赛。

高中周记范文第5篇

一、用生活之水,将经典泡开。

选入语文教材的多是经典名篇,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就是因为它内涵丰富且有普遍性,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都能显示出独有的魅力。但中学生往往阅历浅,喜爱新鲜玩艺儿,对经典难以识得三味,更谈不上兴趣。他们往往热衷网络文学,喜爱情节感强的故事。如此一来,我们的教材就失去了其教化功能。所以,在日常教学中就需要将经典放进学生耳熟能详的日常生活中泡开,将其中的精髓泡出来。歌德说过:“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常青。”用长青的生活诠释灰色的理念,经典的魅力就散发出来了。

例如,《拿来主义》是鲁迅1934年的作品,在了解了文意之后,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进行解读:我们每天都面对形形的事物、事情和信息――彩发、韩剧、炒作、新科技、网上的传闻等等,应怎样去面对?在生活、工作乃至人生道路的选择上怎样运用拿来主义这一科学武器?我国近年来多次举办外国文化年,面对外国的文化应抱着什么样的态度才正确?在现代化建设中如何保留并发扬传统文化的优秀精神?这样的浸泡展开,学生一下子感同身受,课堂气氛活跃了起来,探讨渐趋深入。

弗罗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是篇翻译作品,又是篇较枯燥的理论文章,学生不愿多读。我选择了文中加点的两句话放入生活中浸泡。孩童幼稚的爱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成人成熟的爱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孩童的爱很单纯,很物质,他爱给他做饭、洗衣、唱催眠曲的保姆;他也可以爱一个路上给他糖吃的陌生人。而成熟的爱是相互的欣赏,可能是欣赏一个人的容颜,谈吐举止;也可能是欣赏一个人的个性和能力;还可能是欣赏一个人的才华和品质。前者是浅层次的外在的欣赏,也是容易消失的欣赏;后者是深层次的内在的欣赏,也是较永久固定的。可见,弗罗姆的这些语言是很有哲理的,耐人寻味的。我趁热打铁,请学生找出文中其他哲理性的语言并交流看法,而且将这些语言积累起来。学生忽然觉得手中的这篇文章变得有趣了,阅读原来是如此的美妙。

二、将生活之水引进课堂,使课堂永远保持新鲜与活力。

要将一篇篇教材的价值最大化,还应广吸博取,采集社会的、时代的,甚至是国际性的热点、焦点话题,让学生的心冲破课堂和教材的束缚,胸怀天下,胸中有丘壑,筑起一份责任意识和关注意识。正所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特别是在写作中,学生缺乏的往往不是写作技巧,而是写作的素材,是真切、深入而独到的思想认识。我安排学生写周记,就是搭建了这样一个平台,以此去关注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同学间的一次摩擦,操场上的一场球赛,菜市场里的一段对话,街头巷尾的一场议论等等。放眼身外,跳出浅陋和狭隘,抛开自我中心,就会有一份胸怀、一份责任,一份关注、一份热情。这是学习、作文、做人的基本素质。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关注会一直延续下去,塑造一个人,影响一群人。

三、将哲理名句或名著引进课堂,提升课堂的含金量。

引进名言警句、诗词歌赋、文学名作,可以提升课堂的文学品位,加大课堂容量,拓展课堂的深度,能起到画龙点睛、事半功倍的作用。

可以在新课导入时引用。如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的导语可用“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一语点破小说的精神实质。学习杜甫的《秋兴八首》运用著名评论家胡应麟的赞语“气象雄盖宇宙,法律细入毫芒”可一下子纲举目张。教学《苏武传》可用到海明威《老人与海》中的经典台词:“一个人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一语就能抓住人物的魂魄。

也可以在解读故事分析人物时三言两语穿插渗透、飞花点翠。如分析《雷雨》中周朴园的形象时,看他如何了结与侍萍的恩怨,如何处理与鲁大海的矛盾,我运用了那句:“高尚是高尚者的座右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阅读蒙田的《热爱生活》,解读“生的本质在于死”时,我联系了臧克家的诗《有的人》(“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用孔子“朝闻道夕死可矣”进一步延展,用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你回首往事时……”加以诠释。这些连珠妙语都是思想艺术的无声渗透,产生的效用细腻又惊人。

四、教学要贴近学生的心理实际,具有时代感和针对性。

现实的课堂上不乏此种场景:老师在讲台上说得天花乱坠,学生趴在课桌上昏昏欲睡,特别是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候。所以,我就想办法将老夫子们的文章与学生们的生活拉上关系。如,教学荀子的《劝学》时,我是这样诠释课文的: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提升价值。教育就是将一个自然人,一个“中绳”之“直木”变成一个社会人,一个“中规”之“曲轮”。教育使一代人胜于前一代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文明就在这样的递进中传承。虽然经受自然或社会的恶劣环境,历经“槁暴”,但受过教育使人不会退化(不复挺者)。教育还可以使我们像牛顿一样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充分发挥自身原有的资质,更好地创造出新的文明(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搞好学习,既要积累,又要坚持,还需专一。这样的解读,对学生普遍存在的学习目标不明确、厌学、浮躁,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五、善用故事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地传授课本。

课上得生动、精彩,能抓住学生的心神,还有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教师要善于将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抽象的说教形象化,而借用故事是很好的方法。诸子百家都善用故事说理,红极大江南北的“百家讲坛”主讲人之一的于丹讲《〈论语〉心得》不也善用故事将古奥的《论语》化解为家常的心灵鸡汤吗?所以,在学习“表达与交流”中的“确立自信,学会反驳”时,我用罗森塔尔的实验和一个小姑娘靠自信美丽了自己的故事诠释“自信”,点燃了学生内心的渴望,引发他们对这一作文核心话题的讨论。讲反驳的方法,无论是反证法还是归谬法都借用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深入浅出地剖析这些方法的妙处。如讲“反证法”引用了热播的电视剧《贞观长歌》中的一个故事。讲“归谬法”引用了阿凡提的几个故事。学习蒙田的《热爱生命》,讲矿工杭平矿井下生死34天的故事,讲当今许多青少年轻生自杀的案件,讲虐杀动物,讲网络杀人游戏的危害。

六、用艺术的语言点亮课堂。

语文教学的任务是引领学生学习语言,探究语言艺术。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比其他学科的教师有更高的语言素养。教学语言的艺术化可以潜移默化地熏陶学生,并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使得教学鲜活灵动起来,也更能让人心悦诚服。例如,从唐诗的教学过渡到宋词的教学可以这样言说:当诗歌随着大唐太阳的落下而渐渐黯淡,曾经的“诗余”走到前台成为了历史的主角,这就是与唐诗一样成为一代文学的宋词。走进宋词,你会发现文学的另一片天空:少了大唐的气象,多了两宋的情怀;少了整齐划一的气势,多了长短曲折的别致;少了酣酒高歌的豪迈,多了浅斟低唱的缠绵……”如此的语言营造出美好的艺术氛围和良好的学习情境。

教学《苏武传》,我为主人公设计了一段“感动中国”的颁奖辞:生与死的抉择,仅仅是短暂的激烈冲撞;而独处北海,冰天雪地,缺吃少穿,才是遥遥无期的消磨意志的酷刑。肆虐的冰雪可以作证,漫长的岁月可以作证,你是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你是留给后人的一剂灵魂净化剂,你是在历史的天空中放射出不灭光芒的一颗恒星。本课结束时,我要求学生改写《苏武传》,注意研究和丰富人物心理描写(这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几乎没有的),我也亮出了自己的一首诗《苏武啊,苏武》:“苏武/坐在圆圆的落日下/你想起长安的宫阙了吗/高高的节杖戳得太阳心痛。//苏武/当大雁从故国驮来了春天/你想起家乡的桃花了吗/冷冷的节杖被你握得火一般温暖……”

教师常常写“下水文章”,这种身先士卒是“润物细无声”的语言实践,能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心理感召。语言实践才能出语言真知。

总之,本着务实的精神把课堂教学做成文质兼美、雅俗共赏、深入浅出而具有语文特色的文化大餐,可以调养出一群有素养的学生。这就是我理解的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笔者的摸索还很粗浅,还只是个开端。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关于语文教学资源开发的百般摸索,各显神通,只为一个本质目标――求真、求善、求美。

上一篇:三年级周记范文 下一篇:国庆节周记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