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5 15:13:07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论文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宏观上把握好训练题材内容,使学生对作文训练有一明确的标的。这就要求指导者积极关注生活热点话题,重视对社会焦点问题的收集和研究。例如;平常练习的题材内容可直接或间接或有所侧重或兼而有之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爱国主义;大理想;传统美德;奉献精神;弘扬正气;见义勇为;艰苦奋斗;健康心理与热爱生活;望子成龙与家庭悲剧;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市场经济与腐败现象;环保意识的增强;做人与处世;以自“我”为中心与以天下为己任等等。这些题材的设置,并非一陈不变的,可在此基础上删削,增多,也可交融。要完成此项工作,指导者一人足可胜任,但付出艰辛努力的是时却带有极大的刻板性,可适当“抛砖”(明确方法,做出示范),而“引玉”(要求学生参与进来,争做确定题材内容的先锋)题材内容一经确定,就要围绕它做好系统收集素材的工作,可完全放给学生,分任务到组别,成块状收集材料;教师只负责划分并审订材料而成册,把主动性完全交给学生。

二、拟题功底,增添作品亮色

阅卷中,改卷人对没有文题的作文是深恶痛绝的。而没有一个新颖,别致的文题,读者对于整篇文章,从心理上说,一开始就有一种慵懒,困倦的情绪。文题拟得好,对一个有一定学养,训练扎实的高中学生来说,文章已成功了大半。比较下面一组同一题材不同文题的拟定,即可看出一些端倪。

题材:热爱家乡

文题:a.我的家乡b.托起黑太阳的地方

同是写我的家乡——一块产煤的地方。两文都写煤矿工人为了家乡,祖国人民的幸福生活在暗无天日,充满险情的矿井中不辞辛劳,默默奉献的生活实况后,发肺腑之言而成文,抒写了一曲赞美煤矿工人的颂歌。但比较文题,b显然更胜一筹。如何拟题,使之更具丰富的美感效应呢?

⒈抓关键句拟定文章题目

有的文章,在确定材料后,文题的确立一时难以定夺。而作品中人物的某句话或作者直抒胸臆的语言,在文中有紧扣主题、画龙点睛、深化主题的作用,对内容而言颇具提纲挈领的核心效应,便可适当考虑以之为文章题目。80年代中期,《送你一只金凤凰》问世。作者反映的是随着党的政策好转,人民生活日益富足的社会现实。作者把如此宏大的主题放在一件极小的家庭生活矛盾中来深化。家景不好的莲姑向狭隘自私的桂嫂借春花牌自行车一用,在自行车出小毛病之后,桂嫂扬言要莲姑赔偿损失费;文中有莲姑一句气话“秋收结束,我送你一只金凤凰。”一句平淡的话,被作者别具匠心地用来做题目,却显得极有深意,把党的正确领导下,人民日渐走上幸福之路的主题深刻反映出来。

⒉依材料来拟定文题

名家作名文,离不开想象和联想两种心理活动过程。指导学生巧妙运用联想习作,是高中作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高中大部分学生常写出因思路堵塞、视野不广而就事论事、就事写事、写完了事的文章。这些联想不丰,味道不足,干巴,瘦弱的羸弱体文章,有如先天气血不足,后天有失调养的少年,蔫瘪而列丝毫生气。这是指导者的心头大忌。而联想却加强了众多事物间的联系,使众多事物抱紧成团,让材料内部体现出较强的类比性及对比度,我们从积极修辞的角度,可审视到这种类比性及对比度给文章带来浓厚的和强烈的美感效应。如余秋雨《腊梅》这篇散文,文中体现了某医院护士小姐们凭着高尚的敬业精神,以极富生活情趣的具体活动——雨中护花,雪夜护花,雪地数花等感人至深的情节,拨开了弥漫在众多身患绝症的病人心灵天空上的厚实阴云,使他们在朵朵含笑绽放的腊梅花下重新激起了对生命的强烈渴求。最后全都病愈出院。文章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的原因之一,就是把基础材料(病人在护士小姐的精心护理下病愈出院)与联想材料(梅花不屈从于恶势力,与风雪相抗争的高洁可喜之性情),通过联想结合在一起,紧扣住材料之间的类比性,围绕联想材料来拟定文题。这样拟题,从内容上讲,可以加重加厚作品内涵,使主题得以较大幅度的凸现;从修辞角度上说,这种具有类比性材料的反复叠加,本质上对主题就有鲜明的强调作用。此类文题的设置,因为它在形式上隐含了基础材料,读者对文章的内容及主旨的把握就带有较大的模糊性。也正是这种模糊性,使文题本身具有较大信息张力的同时也为读者了解全文主旨设下悬念。而从读者欣赏作品的角度来说,其思维过程为:文题——联想材料——基础材料——主题。这一过程与作者的创作思维过程恰好相反。作者看到文题后,最先关注的是联想材料、基础材料,进而涉及基础材料;读者在对文题、联想材料、基础材料进行分析感悟之后,才能叩响文章主题之门。也就是说,读者思维过程要历经一段漫长曲折的路途。从这个意义上说,围绕联想材料拟定文题,可以使主题得到深化,增添作品亮色。

三、转未知入已知领域,娴熟运笔

前文强调了平时收集素材的重要性,并提出成块状收集整理素材的方法,形成有形的战时军需。但由于近几年高考命题走向有远离现实生活热点,命题内容呈现多向化走势的特点,学生往往望题兴叹,无所适从,硬着头皮苦作,其效果不言而喻。笔者认为,作文命题的形式和内容是无形的,虽然我们加强平时积累,一定程度上让学生形成块状的知识结构体系,但面对几乎没有规律的命题形式和内容,平时的积累就变得格外疲软。此时,转未知入已领域,娴熟运笔,由“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是作文成功的关键所在。面对陌生的命题范围,难以下笔,这是现实,是必然。但我们可在不超出命题范围的情况下巧妙转换拟题,并在文中充斥进我们熟悉的素材,娴熟运笔,写成文章。如1999年全国考题要求“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作文内容范围,自拟题目,写出文章。

有不少学生从科学的角度记叙科学家不辞辛劳,终于完成人类记忆移植的发明过程,最后讴歌了这一伟大的发明创造。

这样写,固然可以,但难出佳作。试想,一些中、小城市、农村的学生,有多少人能对这一涉及科技发明的文章作淋漓尽致的发挥,但倾向于这一主旨的学生不在少数。于是,他们必然陷入握笔难书,举“脑”艰难的境遇中去。而一位考生,自拟题目《伤心儿女》,叙写三位不孝儿女,原想通过移植记忆,摸清母亲遗留下来的家底,可记忆移植之后,儿女们看到的是母亲的艰辛,母爱的伟大,母亲的忍辱负重。这样,作品就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考其原因,作者完成转未知领域入已知领的思维过程,对平时训练的“传统美德”题材中“孝”这一古老而年轻的话题进行重新审视,并取得较大成功。

【摘要】培养高中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综合能力,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中;作文教学;激发兴趣;强化积累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但是由于大部分学生“谈作文色变”,作文教学的效果不是特别理想。实践证明,无论是从提高学生作文成绩的角度,还是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角度出发,都应把作文教学放在重要的位置。笔者根据作文教学实际,谈一下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问题。

1改变认识,激发兴趣

作文在语文高考中占着非常重要的位置,这一点已经被大部分学生所认识,但是同时也有一部分人认为作文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平时的点滴积累。面对高考的渐近,一些老师和学生把时间和精力放在了语文其他方面的学习上了。孰不知,作文的分数还是直接影响着高考语文成绩。难怪有这么一句话,“得作文者得高考”,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作文教学,就应从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入手,改变重语基轻作文的认识,摆正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位置。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去指导学生的写作,以达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和作文考试成绩的教学目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同样适合高中作文教学。若想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应首先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帮助学生树立写好作文的信心,使其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高中学习任务重,时间紧,高考当然是人生一件大事,但如果一味地考虑高考,一味强调应试技巧,其结果倒不会那么尽人意。其实高中阶段,教师若能很好地为学生营造合适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让学生多了解、多接触相应的情境和美文,多观察生活,引导学生把那些对生活的情感抒发出来,其实就是很好地写作方面的历练。例如一些时评文章,教师就要抽出时间为学生播放这方面的内容,努力拓宽学生视野,增加学生见识,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辨别能力和洞察力。这样学生练起笔来就会觉得有话可说,有事可写。还有一种方法就是组织写作方面的讨论会,或举办美文展览,让学生多听、多看,以唤起学生的写作和表达方面的欲望,减少他们对写作的畏惧感。另外教师对学生的作文批改要尽量使用鼓励性语言,注意措辞,一旦发现写作比较好的作文,教师要用分数和批语来进行表扬和肯定,或当做范文在班上宣读。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进而自觉主动地投入到读写的训练当中去。

2强化积累,夯实学生的写作功底

加强高中作文教学,必须注重积累,因为积累不是一日之功,俗话说“根深才能叶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轻视了平时的语言积累,学生的写作水平的提高,就类似空中楼阁。没有词汇,没有积累,又何谈写作的提高呢?写作是一面镜子,它能折射出自己写作方面的不足和缺陷,虽然老师在作文教学时反复强调学生要进行积累或做一些美文摘抄,但要么被学生功课忙、时间紧所搪塞,要么任务型地去做些象征性的摘抄,其结果可想而知。还有一直做摘抄做得很好的学生,但不能灵活地把这些语言的精华和丰富的材料运用在写作上。究其原因是这些学生不能做到审题准,立意新,情感真实,故这就应进一步地在写作技巧上下一番功夫了。针对以上的种种,教师首先应把语言积累工作落实到实处。具体方法如下:一是让学生多诵读。可以有效利用晨读和课外活动时间进行诵读,让学生在诵读中记忆、掌握。在诵读中加强学生的词汇和美文记忆,二是扩大阅读量。学生只有阅读跟上去,才能积累丰富的素材,写作时才能被己所用。高考时间紧张,但时间挤总是会有的。但要努力实现高效。例如每周可以抽出一节课外活动让学生进行自由阅读,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搜集并整理一些美文印发给学生,鼓励学生自己协调时间来进行短暂阅读和欣赏。这样时间长了,也会收到一定效果的。三是增加学生的练笔次数,学生练得多了,自然就会熟能生巧,他可以在每次作文写作中有所感悟,有所改正,从而有所提高。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不同形式的小练笔,写篇幅短小内容精悍的日记或周记,写分析性短评,或者有意识地去背诵一些时评或短论的格式、开头和结尾等等,这些都能很好地训练学生思维,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写作水平。

3高中作文教学中,应坚持对学生进行科学指导

在高中阶段的教学中,由于学生课业负担比较重,很难在写作上花费较多的时间,因此除了老师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强化学生积累之外,教师在作文教学时应坚持对学生进行科学指导。第一高考作文不外乎记叙文、议论文、散文等各类文体的考查,因此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一定要对这几种文体进行讲解,让学生熟悉这几种构思套路,要切实做到文体规范,并且要经常性地练笔,针对学生的优点和不足要及时地进行肯定和讲解,以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第二就是指导学生在作文时,应注意审题、立意,选题,拟题和文章布局等写作技巧。这样学生在考试时就会节省很多时间,写出的文章才会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以布局谋篇为例,要注意凤头、猪肚和豹尾的写作技巧,要紧扣主题,把自己的“亮点”点亮;或以立意为例,高考时,怎样使自己的作文脱颖而出呢,就是立意首先要做到新颖,其主旨要富有正能量和一定的积极意义,不抱怨,切莫去写一些敏感的政治问题,立意的标准要富含哲理,紧扣材料,要有一定的时代感;第三就是我们常说的要注意文章层次的安排,字数的适中和书写的整洁度。

总之,高中作文教学中,除了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强化学生积累和对学生进行科学性指导外,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分类地做专题训练,以弥补学生在某些专题写作上的不足;还可以在高一高二时尽量多安排一些美文欣赏课,素材交流课,写作竞赛课,从多个角度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丰富学生素材,锻炼学生文笔,让学生从中汲取写作的养分,为提升学生写作水平做好铺垫,为学生高考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袁会建 单位:石家庄市藁城区第九中学

参考文献

[1]牛巍.高中语文的作文教学模式探析[J].快乐阅读,2013(8).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作文教学当以心理学、教育学为科学依据,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为标准,以提高实效为目标,努力改进教学理念。笔者摸索出“教师先研究后传授,学生先探究后实践,教师先整合后升华,学生先积累后创作”的有效作文教学课型。它具有科学性、程序性、创造性、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的特点。

“四先四后”作文教学法基本流程如下:

阶段一:上课前――教师搜集研究

1.教什么――宏观规划,循序渐进,让学生有顺序可遵循。

张志公先生说:“一个好的教练训练运动员是有严格的训练计划的,计划的安排是很科学的,否则就要影响运动员出成绩。”作文训练亦然,需科学规划,按一定的梯度来设计宏观训练序列。如议论文训练可规划如下:文体规范篇、结构层次篇、切题扣题篇,内容充实篇,多维开掘篇,以理服人篇,以情动人篇,论证方法篇,文化内蕴篇,修辞文采篇,文意深刻篇,构思新颖篇,关注时代篇,审题立意篇等。

2.学什么――取法乎上,激发兴趣,让学生有榜样可学习。

按教学规划,每次选一两种写作能力点作为教学重点。《易经》有云:“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要让学生形象生动地感知写作技能,非常需要有可资借鉴的优秀范例。范例从哪里来?主要源自教师用心搜集和学生推荐的相应的名家名篇、高考佳作,学生优秀文段等。此类作品有强大的震撼力和冲击力,能很快吸引学生注意,并激发其鉴赏、模仿乃至超越的兴趣。

3.教什么――理性升华,总结技巧,让教师有技法可传授。

《老子》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提高写作能力,就要让学生得道得法。对作文技法,教师不能浅尝辄止,否则只能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教师先得自己精研大量相关优秀作品,寻觅可供学习借鉴的写作技法,并用凝练的语言加以归纳。此环节需教师付出大量时间与精力,有可供借鉴的作品,有可供学习的技法,打造成精品课件或学案加以印发,才能保证切中要害,有效指导。

阶段二:课堂上――学生主动探究

4.如何教――读思体验,合作探究,让学生有问题可探究。

课前教师研究总结的成果不能在课堂上简单地灌输给学生。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教学操作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针对教学的重点和相关的优秀作品或片断,提出具有启发性和思考价值的问题,安排学生朗读、默读,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叶圣陶说:“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训练语言。”通过合作探究,让学生深刻领悟技法,掌握写作思维方式,并品尝到成功的快乐,教师再升华总结,并敦促学生做好笔记。

5.练什么――精心设题,巩固思维,让写作有重点可提升。

心理学家潘菽说过:“只有下水,才能学会游泳。”通过技法指导课,启发与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作文思维。而思维需要巩固,需根据相应的训练点及时设计有针对性的训练题目,实践技法与思维。设计题目至关重要,忌随意性,忌信手拈来。这道题目要能便于学生实践相应的写作技法。如“以情动人”篇设置题目“坚守自我”,“文化内蕴”篇设置题目“精神的殿堂”,“关注时代”篇设置题目“利益面前”等。

平时备战,完成作品的时间可以是两三天,当达到一定水平后要求则当堂限时完成,练速度,练质量,也可以两种形式相结合。

阶段三:课堂外――学生创作准备

6.写什么――搜索素材,专题阅读,让学生有材料可运用。

大部分中学生的阅读积累和材料储备较单薄。腹内枯竭,就会文思凝滞,文章质量低下。教育心理学的“积极反应法则”证明:“让学习者自觉地进入学习的准备状态,主动激发学习动机达到学习目标。”在技法指导课堂上布置了作文题,离正式行文还有一两天,这让学生有了阅读积累的目标、动机与时间、空间。学生充分调动已有的阅读库存,又积极主动地开展新的阅读,从而达到叶圣陶在《论写作教学》中指出的“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的境界。又如布置“利益面前”后,学生便大量查阅报刊、上网看新闻等,专题积累,关注现实。

阶段四:课堂上――学生迁移实践

7.怎么写――学以致用,从容成文,让学生有时间可把握。

如果要让写作效果更佳,不能一味地挤抠时间。没有时间的保障,学生就不会在心理上加以重视。诺贝尔生理学奖得主费舍尔认为,“给学生空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有空间”,才可能有想象力,才可以学以致用,开展创造。因此,大作文至少留一节正式的上课时间或自习课让学生创作。学生有了技法思维,积累了大量素材,有了较充裕的时间,就能够精心组织材料,严谨地安排结构,广阔地打开思路,从笔端流淌出富有灵性的文字。

阶段五:课堂外――教师整合典型

8.如何评――精心批改,选取典型,让学生能及时评作文。

行为主义领袖斯金纳的“信息的及时反馈”原理告诉我们:反馈越快,越及时,效果越好。学生上交作文后,教师要及时批改作文,不可拖拉。批改要带着一颗发现问题的心精选典型的段落和篇章。包括正面的优秀作品或片断和典型的问题作品或片断,不厌其烦地输入电脑,编辑、归纳与整合。并在批改作文时善于发现新的问题,以便开展下一个作文技法指导课,保持连贯性。

对于问题文,教师要先进行修改加工,能一针见血地指出存在的不足;对于较优秀的文段,教师要先进行润色,形成优秀范例,给学生以启发。并制作成讲评课件或学案,以便作文评讲课的顺利开展。

阶段六:课堂上――师生评议强化

9.如何讲――正反结合,修改评议,让教师有典型可指导。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要求:“养成多写多改、相互交流的习惯,提倡展示和评价各自的写作成果。”对于教师课前准备与思考的成果,不能简单地传授给学生。在作文讲评课上,教师组织课堂要做到:留充足时间,再次实践,把思考权、发言权、评议权交给学生;敲反面警钟,传授方法,把修改的技巧、重点、目标教给学生;展示正面作品,鉴赏取经,把优秀学生佳作、相关名作或教师下水作文印发作教学材料。让学生在作文评议的过程中充当主体,在评议修改中运用技法,巩固思维,强化能力。

阶段七:课堂外――师生总结升华

10.出成果――选准主题,打造论文,让教师有方向可升华。

此作文教学过程,融入了师生的深入思考,再进行理性升华,总结归纳,就能形成源自教学一线的实用性强的原创论文,积极投稿,得到发表,便能让更多学生受益,也能强化教师的专业功底,形成个人与学校的教研成果。

通过一个完整的作文教学流程,主要可以打造以下三类教学论文:

①作文技法指导教学论文。在阶段一中,教师畅游在名家佳作中,广泛搜集专题性的优秀篇章文段,并研究探索出行之有效、启发性强的写作技巧。加以整理,即可成为作文技法指导型的论文。

②作文升格稿教学论文。从语言、选材、结构、析理等多方面入手,把二类文升格成一类文,并打造成作文升格的论文。

③相应的写作指导教学论文。精心设计原创的针对性强的作文试题,加上多角度的审题指导,立意指津,再加上两三篇润色加工过的学生佳作,加上随文点评,即可成为写作指导类论文。

在“教师先研究后传授,学生先探究后实践,教师先整合后升华,学生先积累后创作”的有效作文教学课型模式中始终贯穿着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实践精神、精益求精精神。力争把教师打造成有实力,能研究,善指导、会升华的专业素质过硬的教师;力争把学生培养成善感知、有思维、能探究、敢实践的学生,呵护学生的悟性和灵性,尊重学生的人格与智慧,在作文的有效教学中师生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张志公.张志公自选集[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叶圣陶.叶圣陶讲作文[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8.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4]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国心理学会编.潘菽全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5]荆其诚,傅小兰.心・坐标――当代心理学大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本书集中关注和讨论新世纪课改以来在“课程理念与建构”“教材研究与应用”“课堂策略与实践”“评估”及“教师教育”等五个领域的问题。

其中,大陆语文教育研究集中于创新教学、有效教学、整体阅读、文本解读、比较阅读、人文素质、作文考试与命题、对外汉语教学等方面;香港主要研究中华文化、品德情意、口语交际、聆听测试、修辞教学、主题阅读、网上阅读、批判性思考、教师个案研究等;新加坡则研究互动教学、滚动式泛读教学、有效学习、电影教学、思维教学、公民道德教育、语言交际等。通过比较,笔者发现研究内容存在着一些差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大陆语文教育研究范围相对狭窄,主要集中于阅读与作文教学;香港及新加坡视野开阔,如香港2009年明确高中语文必修部分包括9个学习范畴,即阅读、写作、聆听、说话、文学、中华文化、品德情意、思维和语文自学。尽管我们也将听说读写及综合性学习纳入语文学习范畴,但对于聆听、说话等真正展开深入研究的并不多。

其二,大陆开展的研究比较笼统粗疏,如创新教学、有效教学等,宏观跟风研究较多;香港及新加坡的研究比较具体细致,如《大陆与香港初中语文教科书学习重点研究——阅读能力训练的角度》《语文教学语言的影响:PMI与CMI课堂策略选择的比较研究》等。

其三,大陆语文教育研究内容创新程度不高,多沿袭旧说,如《构建创新型语文教学结构》《请站在“语文”的角度关注语文教材》《比较教学法在阅读教学中的多元运用》等,而对于当代多元信息化时代语文教育的关注与探究极少;香港及新加坡既注重传统文化的学习,更关注当下的现代化语境,如《论香港中学语文新课程之单元组织——中华文化学习范畴的问题》,新加坡的《促进学生多读:主题阅读活动的组织与评估》《华文网上阅读计划的学习效能评估》等。

其实,不仅在研究内容上有区别,在研究的方法上也有所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大陆语文教育研究以质性研究为主,极少量化研究;香港及新加坡则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笔者粗略统计:本书中大陆研究者17篇论文,仅有3篇有量化研究;而香港及新加坡28篇论文中,26篇论文有量化研究。如《香港新高中课程中国语文科的品德情意教学》、新加坡学者的《认知维度“临界区域”初探—思维教学的一个反思与探索》。

第二,大陆语文教育研究多以感性的概括研究为主,香港及新加坡则注重实验研究,理性成分更多。

仔细研究香港及新加坡的语文教育论文,会发现作者往往很下功夫。如新加坡永青中学华文部的一位教师写作《让歌曲为学生插上翅膀——新加坡中学“用华语歌曲教学华文”可行性调查研究》,开展调查研究的量表就有12个,附录材料有7则,我们可以看到原生态的实验过程,也能深切体悟到研究者的反思历程。

第三,研究成果表述文体存在差别。我们的研究表述文体基本以教学论文为主,香港及新加坡的研究文体多样,不仅有教学论文,还有教学案例、调查报告、课题总结等。从选题到研究过程、研究方法、结论等,均见到清晰的研究过程。其实,我们做课题的数量是惊人的,但真正按照计划行动、观察、反思、总结的研究者极少。同时,大陆语文教育专业刊物对调查报告、课题报告的关注度也远远不够。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这脍炙人口的佳句就诞生在美丽的黄海之滨,素有“黄海明珠”美誉的东台。北宋名相晏殊、吕夷简、范仲淹等先后在此任职。著名的“晏溪书院”泽溉后世,江苏省东台中学就是在这块沃土上成长起来的百年老校。这所有着“太阳摇篮”美誉的学校始创于1905年,是江苏近代中学教育史上兴办最早的中学之一,也是江苏省首批四星高中,模范学校,文明学校和国家示范性中学。

语文教研组就是这所百年老校的一个“江苏省优秀教师集体”。

多年来,她秉承学校“让我们共同获得发展和成功”的办学理念,紧紧围绕“有特色的学校、有特点的教师、有特长的学生”的发展目标,认真实施“没有水平的管理是毫无作用的,没有思想的教学是毫无价值的,没有进取的学习是毫无希望的,没有质量的数量是毫无意义的”强校策略,努力打造有实力的教研团队。

她充满朝气与活力。全组现有39名教师,其中江苏省教授级高级教师1名,特级教师1名,高级教师21名。平均年龄只有35岁。3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占到70%。为调动广大青年教师的工作热情,教研组积极申报“盐城市青年文明号”,通过开展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引导青年党、团员教师立足教育岗位,全面育人,进德修业,为人师表,无私奉献。全组绝大多数青年教师都成为盐城市、东台市及学校教育教学的骨干力量。在他们当中,有2名同志被评为盐城市学科带头人,6名同志被评为盐城市教学能手或东台市学科带头人,还有4名盐城市教坛新秀。他们中有多人在全国及全省各级各类教学大赛中获奖,成为学校教学和科研的中坚力量。青年女教师群体还被江苏省总工会和全国总工会命名为“巾帽示范岗”。2008年,江苏省东台中学语文组被全国中语会评为“全国作文教学先进单位”。

他们创办“三人行中学语文网”,正逐步成长为在全国有影响的中学语文教学专业网站,现有会员15万多名,最高日发贴3000多,为全校甚至全省乃至全国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宽敞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他们研究理论。钻研教学,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在这个平台上,他们交流思想,交流教学成果,交流教学工作中的酸甜苦辣;在这个平台上,他们既有家一般的温馨,又有如入芝兰之室的清香。很快地,三人行中语网成为整个江苏甚至全国广大教师都热爱的一个网站,每天的点击量达数万。一大批青年教师从这里走向全市,全省,甚至全国。

他们兴办“星光文学社”,建立校园绿色作文园地,为所有师生带来全新的校园文化生活体验。经过全组老师几年的共同努力,“星光文学社”成为全国十佳文学社,培养了一批批爱好文学的青年学生,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十年来,“星光文学社”取得了许多骄人的战绩,会员的作品每年均有上百篇在全国各级各类报刊发表,数十位会员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其中周聪、崔玉等同学已有自己的专集,曹梦梅同学的小说《纯真部落》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社长王辰成,社员程、丁浩等同学的作品在国家省级大赛上获得一等奖。从2004至今,星光编辑唐大舟、社员刘学东、叶蓁连续在高考作文中获得满分,成为江苏近五十万高考大军之领唱者。2009年,社长周睿璇被评为“全国十佳文学少年”。

名师荟萃

这是一个名师荟萃的集体。

现任校长、学校党委书记王兆平是“全国模范教师”,江苏省中学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王兆平提出“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语文教学理应体现先进的价值取向,更好地追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这些年的教学实践中,他构建了“三走”即“走近作者,走进文本和走出文本”的教学模式,提出“三主”(主体、主人、主动)和“三导”(疏导、指导、诱导)的教学新思想。正因为他在教学思路、授课方法方面进行了有价值的思考和探索,带动了全校语文教师积极思考,形成了个性化的教学思想,形成了有效的群体战斗力,使得江苏省东台中学语文组历年来,在考场上,在各类竞技的赛场上,拉得出,打得响。同时,他还认真总结了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管理方面的经验,先后参加编写和主编了十二本书,近五十万字。有指导学生写作的《中学实用文》《妙笔生花――和中学生谈作文》,有教材教法研究的《新编高中语文教案》,有指导学生学习古文的《中学语文常用文言文实词训练》等。在《语文教学通讯》《语文教学与研究》等各级各类很有影响的报刊上发表了若干有创见有价值的论文。

教务处副主任徐长进是江苏省优秀班主任,江苏省爱生模范,盐城市高中语文学科带头人。徐长进的教育理念是“爱心引导教育的过程”,教学理念是“轻松学习、快乐积累、主动表达”,及时把握了现代知识更新趋势和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前沿,顺应了素质教育要求和新课程标准。他曾获“江苏省爱生模范”“江苏省优秀班主任”称号。徐长进的作文教学特色是“多阅读、多练笔、多参赛、成序列”。他坚持设置阅读课。开拓了学生视野、培养了喜欢读书的良好习惯。他坚持让学生写日记,每周要学生完成三篇日记,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日记大赛,有多名学生在全国日记大赛中获奖。他的“系列作文训练”效果好。有多名学生高考作文获得满分,并刊登在《扬子晚报》上。同时,他还组织并辅导学生参加作文大赛,每年都有几十名同学在各级各类作文大赛中获奖。

总务处副主任周鹤峰是东台市学科带头人;政教处副主任杨晓燕,硕士研究生学历,东台市高中语文学科带头人;教研组长崔荣凡是盐城市知名语文教学专家,命题专家;副组长顾权是盐城市教学能手,盐城市赛课一等奖获得者;胥照方老师是星光文学社主编,盐城市学科带头人,论文在江苏省两获一等奖。在江苏省首批教育家培养对象王兆平的率领下,他们团结协作,勤奋思考,用思想提升教学品位,用内涵彰显教学精神,用特色追求教学艺术,向更为高远的目标迈进。

共同发展

这是一个在教学科研道路上不断开拓进取的集体。

学校是盐城市高中语文学科研究基地;校长、党委书记王兆平同志主持的部级课题《普通高中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的校本实践研究》、江苏省科研课题《构架充满生命活力的学校教育生态环境的探索与研究》,以及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推进学校创新教育的研究》带动了一大批青年教师的成长,已成长为东中教育的强势品牌,广受瞩目。教研组参与研究的教师达80%以上,每学年都有大量教学论文在全国各级各类刊物发表或获奖,学生作文在全国发表以及获奖的更是数以千计。

他们开展每半月一次的校本教研活动。江苏省东台中学语文组的校本教研主要是以教学活动为载体,让生命活力与成长信息充盈我们每一堂课之中,全面促进每一个教师共同成长,共同获得发展与成功。每半月进行一次大组的教研活动。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发言人、定作课人。每次活动先由教师作汇报研讨课,并说课,其他教师评课,研讨,肯定成绩,解决问题,达到共同提高之目的。之后每位参与活动的教师发言,主要是在课程改革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与困惑、优秀教学案例、优秀教学经验和实践探索等。为教师搭建一个自主、宽松、平等的研究平台,努力让研讨会成为教师展示自己、相互交流、迅速成长的场所。

精心组织各类学术活动。一方面是请进来,近年来,我们先后邀请了省内外语文知名的学者作家多名到我校讲学。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来熏陶全组同仁不断更新,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另一方面是内部挖潜,通过举行“青蓝工程”,举办学术节(内容分为教学论坛、“红烛杯”会教、对市内外开放公开教学、专家讲座等)促进全组同志精诚合作,共同发展。全组同仁积极参与,扎实教研,坚持有思想的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为了更好地引导全组同仁树立科研意识、名师意识,全面科学地梳理、提炼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经验,积极组织教师发表研究论文,参加论文竞赛,重视了对论文的收集工作,认真实施学校关于研究成果的奖励制度。近3年省“师陶杯”论文竞赛,其中获奖论文20多篇,获奖率居盐城四星级高中之首。特别是在2008年和2010年“师陶杯”论文评选中,全校有5名同志获一等奖,在全省所有四星高中名列前茅,这其中4篇就来自语文组。

这是一个不断收获着成功的集体。近年来高考语文成绩多次夺得盐城市第一名,并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他们的努力,为学校历年来教育教学质量的大面积丰收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论文范文第6篇

夏飞原是安徽省利辛县巩店中学的一名语文教师,现在利辛县教育局督导室工作。他在农村任教的27年中,始终热爱学生,能从思想、学业、身体、心理诸方面关心学生成长。他严格要求自己,废寝忘食地工作,刻苦钻研,做到“四能”——能研(研究)、能讲(讲学)、能上(上示范课)、能写(撰写文章)。他讲究教育的科学性、实效性,注重思想教育与科学知识的结合和无形教育环境的创设,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集体、民族、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心以及自身的进取精神。他在教学上形成了以“语文课题学习”为特色的教学风格,并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成果。他在近几年的教育督导工作中也取得了可喜成绩,是教育园地里盛开的一朵鲜花。

一、 简历平凡,人生靓丽

夏飞,男,汉族,1964年8月10日生,本科学历,1983年7月参加教学工作,中学高级教师。他一直在农村任教,教学工作出色,教学方法先进,教学成绩突出,所教的每一届学生,都有人在部级学科竞赛中获奖,在作文教学方面,所辅导的学生在报刊发表作文约有400余篇。2004—2010年连续六年获得“镇级先进教师”、“优秀班主任”称号。他参加县级教研活动,多次受到领导好评,所教班级学生的升学率连续六年居全县农村中学前三名。他特别关心有特殊困难的学生,本着“对学生一辈子负责”的原则对待学生,模范履行教师职责。业余时间爱好写作,现任《中外少年》《文学与人生》《作文报》《创新作文》特约记者,任《现代农村报》、《经济日报》等报刊特约通讯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2006年10月20参加徽汉国际文化艺术中心举办的全国作家新星评选活动,被评为“全国作家新星”;2005年5月被聘请为全国中、高考命题研究中心研究员,2009年11月被聘请为《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特约编辑,2005年7月被聘请为《都市文学》特约采编创作员。2006年至今任《中小学教育》《教师时空》特约编辑,任《教育学》《教师文苑》特约评论员。2008年任全国中小学学业评价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应邀担任《语文报》《作文周刊》《现代教育报》《作文成功之路》《高考智囊》特约撰稿人,任《安徽日报·农村版》特约通讯员,创新作文网主讲名师,习习网暑假作业命题判卷特约名师,《古代汉语频道》特约专栏作者,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会员。在2006年度“金状元”杯全国中考语文命题大赛中荣获优秀奖,2006年度被评为“全国教育教学先进工作者”。

从教27年来,夏飞老师不仅能够出色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刻苦钻研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总结教育教学经验,还撰写了大量学术论文。在《中国教师报》《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语文教学研究》《黑龙江教育》《语文报》《语文学习报》《学习周报》《光明日报》《考试报》《中学文科》《现代教育报》《教育时报》《考试报》《中学生学习报》《素质教育报》《高考研究》《初中生天地》《高中生之友》《高考金刊》《新课程教学案例》《新课程导报》《语数英·小天使报》《语数外学习》《教育文汇》《学习方法报》《中华活页文选》《现代教育导报》《新语文学习》《教育故事》《新作文·教学研究》《中学语文园地》《中学语文报》《作文评点报》《作文与考试》《百家作文指导》《中学生作文指导》《高考作文智囊》《时代学习报》《中学生学习报》《数理化学习》《数学教学》《数学周报》《考试报·数学》《考试报·语文》《新课程导报》《读写算》《学子读写》等百余家报刊发表过作品3000余篇,作品集二十余部,所撰写的论文《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心理学应用》获部级论文二等奖。编写的图书有跟粤教版、人教版、苏教版必修1—5教材配套的同步教学及学生辅导资料,有初、高中的词语手册修订,单元双测,作文系列,中、高考模拟试卷。学习生活图书有《寄语不爱写作文的同学》《好成绩是教出来的吗》《高中语文全程复习优化设计》《高考必胜百师题源》《中考优化复习》《一课三练》(必修1—5三个版本)《单元双测》(必修1—5三个版本)《精编·高中语文教师教学用书》(必修1—5三个版本)、《全国中、高考满分作文点评》(2005年至2011年)等100余套册。主持编著教师教学用书6本,参与编写教师教学用书4本,曾为多家教育文化传媒公司命制原创试卷3000余套册;参与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课题研究,并发表学术论文:《建构校园文化的校本研究》。

夏飞老师所撰写的作品能紧紧把握时代脉搏,弘扬正气,憎恨邪恶,例如《蜡炬成灰泪不干》报道了一名农村教师夏跃进在拿不到工资的情况下,仍具有耐得住26年清贫生活的可贵的奉献精神,感动了教育部长;2005年,在学生学费过高的情况下,他在《现代农村报》发表了一篇通讯,以铁的事实发出“子女进学堂,父母累弯腰”的悲叹,引起了中央有关领导的重视;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农村综合性学习几乎是一片空白,夏老师的《农村是综合性学习的大课堂》的提议驱散了广大教师心中的迷雾,发表在2006年《中国教师报》上;在校长是不是应该上课的问题上,有些校长和教职工争执不下,他撰文《校长还要不要上课》发表在2006年的《现代教育报》上,做出了响亮的回答;在新世纪,有一段时间因崇拜外语而冷落汉语的现象,很多学生不够热爱汉语学习,他撰文《新世纪还要上好保卫汉语这一课》,引起了全国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在总书记提出的共建和谐社会的思想指引下,夏飞老师发表了很多符合和谐主题的文章,例如在2006年,他的《背起奶奶上大学》中的夏小艳的事迹感动了13亿中国人,先后被多家报刊选用,后又入选光明日报社出版的《我心中的和谐家庭》一书;在新课改背景下,有一种走向极端的育人现象,教师过分溺爱学生,迁就地弯下腰来与学生对话,结果并不能完全让学生的满意,夏飞老师的《坐着读书,站着上课》,为广大教师找回了尊严,提出“站着上课,是坐着读书崇敬的形象”的观点,深得全国教育工作者的认同。他的《浅议教师的三大修养》获首届中国教师教育教学论文大赛三等奖,《浅议乡村教师的流失现象》获部级论文大赛一等奖。由于成绩突出,夏飞老师的事迹与简历已入选2006年《中国劳模风采》一书。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中学作文;课程化研究;荆州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34-0044-03

一、“作文课程化研究”的背景

长期以来,语文教师总是抱怨作文教学,视作文教学为畏途。一说起教语文,人们总认为就是教阅读、学课文,甚至有老师认为,只要把教材上的课文教完了,语文教学的任务就完成了,导致作文教学“集体意识缺乏”;二是作文教学一直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没有独立、系统的教材,也没有固定的教学时间,长期处于模糊、迷茫状态。

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对作文教学缺乏一种“课程”意义上的思考与建构。由于作文教学缺乏“课程”层面的统领与建设,导致作文教学至今没有形成独立的知识体系,没有建构起独特的教学框架,没有梳理出系统有效的教学策略,甚至连基本的课时计划和操作流程都没有。这种客观存在的作文教学被弱化的现实,使得语文教学一直偏重于阅读的理解和分析,而忽视作文的指导与训练,造成了作文教学思想上的轻率、操作上的随意和理念上的盲目,导致了作文教学效率低下,学生作文能力普遍缺失的严重后果。

要突破作文教学的困境,只有在课程化视域下思考作文教学改革,全程关注学生的生命发展,全面审视学生的生活视域,深入探究作文习得的认知规律,建构一个实实在在的作文教学研究框架,才能极大地拓展作文教学的研究视野,有效改善作文课堂教学生态,进而提高作文教学的效果。

在这种背景下,荆州市开展了作文课程化研究,以期作文教学现状能够得到根本扭转。

“作文课程化”是指按照作文习得规律形成作文教学序列,并按照这个序立作文教学的内容与进程,以活动为作文教学基本形式,促进学生形成有意义的作文经验的一种教学方式。作文课程化要求在课程理论的指导下研究作文教学,其目的是追求作文教学的独立性和科学性。独立性就是要唤醒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意识,争取作文教学的合理地位,给予作文教学相应的时间保障、资源保障、制度保障;科学性是要运用现代课程理论和认知理论,探寻作文习得的基本认知规律,研制作文教学的类别层级及方式方法。通过课程化改革,使作文教学形成一个系统工程,综合解决作文教学的类别层级、方式方法、时间进程、素材内容、思维素养等诸多问题。作文课程化主要是指教学内容序列化,教学进程规范化,教学课型多样化,教学方式活动化和教学风格个性化。

二、“作文课程化研究”的探索

围绕作文课程化研究课题, 我们做了如下几点尝试。

1. 开展作文现状调查,使研究建立在教学需要的基础上

为了分析作文教学现状,我们从3个方面进行了调研:一是学生问卷调查;二是作文备课检查;三是作文教学论文评比。通过调研,我们认为,作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师重视不够,课堂用时不足,教学指导不力,学生兴趣不浓,作文积累不厚,教学质量不高。形成这种教学现状的原因主要有4个方面:教材编排缺乏合理性;课堂教学缺乏指导性;学生读写缺乏适量性;学校管理缺乏科学性。

2. 加强机制建设,为作文课程化研究创设良好氛围

针对教学现状,我们制定了作文教学的长效机制和推进策略。具体来说,我们实施了“六个一”策略,即树立一个观念,树立“大作文”教学观;抓好一支队伍,先后成立了荆州市初中、高中作文教学艺术研究小组;建立一批基地,我们在市直中学和县市区分别建立了作文教学基地,初中17所学校,高中10所学校;形成一套制度,出台了《荆州市中学语文教学指导意见》,对作文的备课、教学、批改、辅导及课时安排提出了具体要求;设计一组活动,举行作文教学专题研讨会,每年一次,每次一个专题,有序地推进作文教学研究;搭建一个平台,编写出荆州市中学作文教学地方教材,为老师广泛研究作文教学搭建平台。

3. 开展专题研究,把工作细化到作文教学过程中

一是作文备课研究。为了提高作文备课质量,我们统一作文备课的基本程序,将作文备课规范为“五步流程”:第一步,目标概说,包括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重难点;第二步,教学创意,写出教学的独特构思与设计方法;第三步,教学过程,详细写出教学的流程,体现师生互动、探究性学习、平等对话等新课程理念;第四步,板书设计;第五步,教学反思。在规范备课基础上,加强作文集体备课,集体备课两周一次,强化集体研究,发掘群体智慧,让教师在群体研究中共同提高。

二是作文序列研究。作文序列研究是就作文教学内容的系统化进行研究。我们在课程化视域下,以作文素养的基本要求为依托,以作文习得的认知规律为依据,以教材勾连为基本策略,以作文能力训练为基本点,构建了作文教学训练系统,每个年级突出一个重点。就初中而言,七年级以选材与基本技法为主,八年级以构思及提高技法为主,九年级以章法和视野拓展为主。就高中来说,高一重点训练复杂的记叙文,高二重点训练议论文,高三重点按照《考试大纲》中“发展等级”的要求进行综合训练。教学中,初中按照6个学期设计,每学期6个单元,每单元重点训练1个能力点,共设计了36个能力点;高中按照5个学期设计,每个学期6篇作文,共设计了31个能力点。每个能力点按照写作导航、例文赏读、写作实践、素材链接四个部分编写成系统的教学指导内容,形成了荆州市《初中生同步作文学案》(1至5册)和《高中作文序列训练教程》地方教材。高中一年级12个能力点如下:

(1)清韵入神听逸响 繁花落地见真纯――“触动心灵写真实”写作训练

(2)风物长宜体察细 景人还须描画工――“体验观察写细节”写作训练

(3) 选点观景凝慧眼 摹形绘象蕴真情――“描摹景物写特征”写作训练

(4) 于非常处见个性 在虚实中张精神――“凸显人物写个性”写作训练

(5) 披沙拣金成经典 探骊得珠赋美文――“精心剪材写详略”写作训练

(6) 方闻惊涛鸣急峡 又见流水绕芳坡――“跌宕起伏写波澜”写作训练

(7) 匠心独运费思量 妙手偶得却天成――“构思巧妙选角度”写作训练

(8) 写形追象贵精准 说事体物善穷形――“描写说明要准确”写作训练

(9) 山岳秀需石蕴玉 河川媚当水藏珠――“抒情议论要恰当”写作训练

(10)毫端蕴秀调柳绿 笔底生花写烟蓝――“语言表达要生动”写作训练

(11)核心情节巧设计 反转结尾细琢磨――小小说写作训练

(12)俗文三改升格调 贫女一饰成佳人――记叙文升格训练

三是作文课型研究。研究作文课型的目的不是给教师上课提供固定不变的模式,而是让老师了解作文课的体系、结构及其依据,认识不同类型的课的特殊作用,以便从教学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设计不同类型的课,提高作文教学效率。作文课型研究的是“这一类课”,而不是“这一节课”,因此它研究的是这一类课所必备的思维方向、逻辑结构、操作原理和教学策略,能够给教师作文教学实践带来方法论支撑。教学从不同的角度设计出不同类型的课,如从作文与方法的角度,设计了语言训练课、片段写作课、素材筛选课、审题指要课、思路生成课;从作文与文本的角度,设计出文本体悟课、研读领悟课、阅读迁移课、精读促写课、范式仿写课、课文改写课;从作文与生活的角度,有生活观察课、活动感知课、生活体验课、话题讨论课;从作文与思维的角度,有灵感触发课、情感陶冶课、想象训练课、思维拓展课、立意讨论课;从作文与文体的角度,有诗歌创作课、寓言写作课、童话创写课、故事新编课;从作文讲评角度,有交流赏读课、病文升格课、作文炼识课、作文修改课等。作文课型研究有效地促进了作文教学内容、结构、方法的改革,提升了作文教学研究的层次。

四是“读名著,促写作”的研究。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必须加强名著阅读。为了落实新课程语文教学目标,我们鼓励老师创造性地开展“读名著,促写作”活动。松滋市八宝中学曾芙蓉老师这样指导学生读名著,她每周拿出一节正课时间指导学生阅读,七年级上学期读《红楼梦》,七年级下学期读《三国演义》,八年级上学期读《水浒传》,八年级下学期读《西游记》。这样一来,一个学期读一部名著。学生读完一部名著完成两项作业:一是积累作品中的经典语言,完成阅读笔记;二是写一篇人物评析文章。初中三年,学生基本读完四大名著。学生得到了实惠,这种做法值得借鉴。

4. 精心组织活动,把研究推广到作文教学的课堂中

在初中,我们将180名作文教学研究成员“捆绑”在36个专题中,细分到每一册的每一个单元教学研究中,进行专题研究和协作攻关,包括学生使用的“学案”的撰写、修订,效果的监测与评估,学生优秀作品的搜集整理,以及教师使用的“教案”的编写,上竞赛课、示范课等,都与捆绑专题挂钩,这样有利于教师在较小的切口下进行精耕细作、深入研究。与此同时,我们组织教师有序开展作文教学专题研究,组织了“基于生活体验的作文教学研究”“基于文本解读的作文教学研究”“基于生命感悟的作文教学研究”“站在学生的角度教作文”和“作文教学课型研究”等专题研讨会。

在高中,我们围绕新课标实验教材,将必修模块20个作文专题分配到各个县市区和市直各中学,每个单位承担2个专题,先预赛,然后选拔优胜者参加荆州市作文课堂教学竞赛。连续3年每年举行一次作文课堂教学竞赛。竞赛结束后,每一位参赛教师按照统一要求精心编写详细的作文教案,并附上“教师下水文”和“学生习作”。最后将高中语文必修1―5模块的所有作文教案编辑出版,形成了《高中作文教案》一书,推广了荆州市作文课堂教学探索与改革的经验。

三、“作文课程化研究”的反思

多少年来,作文是学生迈不过的“坎”,是语文教师心中的“痛”。在课程化视野下思考作文教学改革,极大地拓展了作文教学研究的空间。开展作文课程化研究,我们有如下几点感受与体会:

1. 作文课程化研究给作文教学带来了4个变化

一是教师对作文教学的重视程度大大提高;二是规范了作文教学的过程,包括备课、课堂教学、作文批改等环节,增强了计划性,减少了随意而为的现象;三是加强了作文教改经验的交流,推进了作文课堂教学改革,整体提高了作文课堂教学水平。洪湖一中刘丽娟老师在湖北省高中作文课堂教学竞赛中获得一等奖A组第一名,并应邀在全国首届“三新”作文研讨会上上了示范课;四是大面积提高了中学生作文的兴趣,增加了学生的写作积累,提高了学生作文能力。

2. 怎样看待作文序列教学,有了切身体会

关于作文序列化教学,语文学界颇有争议。通过实践,我们对作文序列教学形成的认识是:

作文有序不唯序。有序不死,无序则乱。有序,但不能机械盲从。教学是一种创造性劳动,不能把某个序列当作教条去死守。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也不能用一个模式去套用老师的教学。但是,如果没有一个序,作文教学就会陷入零打碎敲甚至混乱状态。

作文有序无定序。作文有序,但无定序。大体则有,定体则无。教学要因材施教,只有把作文教学的整体要求与个人教学实际结合起来,才符合教学的特性。

作文有序贵创新。所谓创新,是指在初步形成的教学序列的基础上,不断修改、完善,使已有的序列更加合理;只有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作文有序性教学的研究才有永久的生命力。

3. 深化“作文课程化研究”过程中值得深入研究的一些问题

我们认为,要深化研究,必须重视如下几个问题:

作文教学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就像吃饭没有食欲一样,如果学生对作文产生一种“饥饿”感,作文教学就有了良好的开端。

作文教学必须与学生读书结合起来。在教育的园地里,读书是最灿烂的风景。学生读书的程度,将决定学生人生的高度。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论文范文第8篇

一、阅读教学要重视文体

不同文体的文章在表达方式、构成要素、语言风格等方面各不相同,这就决定了不同文体的文章各有特点。既然不同文体的文章各有特点,教师在教学时就必须重视文体。

(一)文体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抓手,教师只有依体而教,才能抓住重点,深入文本

教学记叙文时,教师应紧扣记叙文的文体特点,引导学生关注文章各个要素的呈现方式,欣赏事件发展过程的描写,品味细节的刻画;教学说明文,教师应该抓住说明文的文体特点,着重引导学生了解说明对象的特征,掌握说明文采用的说明顺序,明白说明文运用的说明方法;教学议论文,教师应该依照议论文的文体特点,指导学生找出文章的论点,了解作者证明论点所呈现的论据,掌握论证方法。教学实用类文本如此,教学文艺类文本亦然。譬如,教学散文时,教师应当抓住散文的文体特点,引导学生了解文本丰富的联想、想象,把握文章的取材、语言特点及表达方式;教学诗歌时,教师应扣住诗歌的文体特点,引导学生了解意象,通过意象把握意境和主旨;教学小说时,教师应紧扣小说的文体特点,引导学生把握人物形象,了解故事情节,欣赏环境描写。依体而教不仅是抓住教学重点的关键,还是准确解读文本的前提。比如,教学小说《竞选州长》,教师只有让学生知道《竞选州长》是一篇小说,明白小说与记叙文的联系与区别,才能理解小说中参加州长竞选的马克・吐温――“我”并非作者本人。假如教师没有引导学生明确小说与记叙文的区别,那么学生就会误认为小说中参加州长竞选的马克・吐温――“我”就是作者本人。笔者曾多次教学这篇课文,对此深有体会。同理,只有依体而教,让学生明白不同文体的文章有不同的表达特点,学生才不会将同是出自鲁迅的《呐喊・自序》散文中的“我”与小说《一件小事》中的“我”混为一谈。

阅读教学要做到“依体而教”,就要以“文体”为抓手,找出文本重点,以此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并准确解读文本。以教学《致橡树》为例,假如教师没有紧扣诗歌的文体特点,不顾诗歌对意象的塑造,只是泛泛地讨论“应该有怎样的爱情观”这个话题,教学就只能停留在表面。

(二)重视文体,依体而教,语文教学才会有“语文味”

当前,语文课堂教学有“人文泛化”“讨论泛滥”的趋势,特别是供人“观赏”的公开课,这一现象尤为突出。我们在“观赏”公开课时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形:无论教学什么文体的文章,执教老师总要提出几个问题,或者让学生提出几个问题,然后分组进行讨论。在讨论环节,有的学生说得天马行空,漫无边际,老师或不置可否,或一味肯定,这样的语文课堂教学很热闹,学生发言也不乏新颖之见,但都没有扣住文体特点来开展教学,缺少了“语文味”。

笔者曾听过两节公开课,一节是《雷雨》,一节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在《雷雨》一课的讨论环节,学生谈到了周朴园发不义之财不应该,而应当靠劳动致富,也谈到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性,还谈到了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终究要靠社会规范来约束人们的言行……整节课几乎不涉及戏剧的文体常识,只是一味地对社会话题进行讨论。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课的讨论环节,学生谈到了作者海子应该留什么样的发型、穿什么样的衣服,还讨论了海子应不应该自杀,整节课基本没有涉及诗歌的文体知识。类似的教学现象还有很多,比如在《背影》一课的教学中,学生讨论了“父亲”翻越铁轨是否违反了交通规则这一问题;在《孔乙己》一课的教学中,学生讨论了孔乙己应该怎样打官司的话题;在《孔雀东南飞》一课的教学中,学生讨论的是刘兰芝要怎样处理婆媳关系……不能说这些讨论毫无价值,但也不得不说学生的讨论并没有紧扣文体要素,导致教学缺乏“语文味”,其实,这些问题在政治课、历史课、班会课上都可以讨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新课改强调讨论、活动、体验,重视人文,淡化工具,而新教材的编排忽视了依据文体来组织单元,实际上,最直接的原因是教师缺乏文体意识,没有做到“依体而教”,也不懂得文体对教学内容具有规定性的道理。

(三)文体是文本的表达范式,语文教学只有“依体而教”,才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教材里文章众多,有的文章在表达形式及构成要素方面有着共同的特点和规律。比如:有一类文章主要运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有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等构成要素,这类文章属于记叙文;有一类文章主要运用了说明的表达方式,有事物的特征、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等构成要素,这类文章是说明文;有一类文章主要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有论点、论据、论证等构成要素,我们将这类文章叫做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是人们根据写作时的表达方式及文章的构成要素等得出的文体类别,尽管有的人对这种概括归纳有不同的看法,但这样的归类还是比较合乎理据的。同理,实用类文本中的各种应用文,文艺类文本的散文、诗歌、小说、戏剧等,都是人们根据其形式特点及构成要素得出的文体类别,它们揭示和反映了某些规律性的东西。既然相同文体的文章具有规律性的东西,那么语文教学就要抓住文体,依体而教,让学生掌握规律,从而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依据文体,教师可以将教材进行重新整合,比如,将以人文组织单元转变为以文体来组织单元,突出规律性,落实知识点,上出“语文味”。

二、作文教学要重视文体训练

(一)作文教学重视文体训练的必要性

1.“言之有体”是写作的一项基本要求。写文章有3项基本要求: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体。“有物”是指内容要充实,“有序”是指条理要清晰,“有体”是指文体要规范。本文只就“有体”进行具体说明。写文章主要是表达自己对生活现象的认识,然而怎样表达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有的教师认为,认识深化了,见识增长了,自然能够写出好文章,因而没有必要进行文体训练。实际上,这并不符合中小学生的作文实际。认识深化了,见识增长了,学生在写作时能够解决“有物”的问题,但未必能够有效地解决“有序”“有体”等问题。写作时要做到“有序”“有体”,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专门的文体训练。学生写作文,首先要符合文体,做到文体规范。比如:学生对某一种生活现象有了想法,并且这种想法比较成熟,要将想法表达出来,可以用记叙文的形式,也可以用议论文的形式,还可以用散文的形式……然而,无论选择哪一种形式,写出来的文章都必须符合文体规范,这是写作最基本的要求。因此,现在的中考作文、高考作文,虽然允许学生“自选文体”,但也要求“符合文体”,而要做到“符合文体”,学生必须懂得文体常识,进行文体训练。

2.学生作文存在问题与文体训练的关系。写符合文体的作文,这看起来似乎十分简单。然而,学生的作文不符合文体的现象却普遍存在,尤其是中考作文、高考作文,存在的问题尤为突出。目前,学生写作文喜欢写议论文,不爱写记叙文,按理来说,议论文总该写得还可以,可事实并非如此。学生写议论文的“范式”通常是:开头提出观点,中间堆砌事例,结尾总结呼应。这样的文章,首尾议论,中间叙述,半叙半议,纯粹的议论文套路,记叙文的表达,搞不清是什么文体。

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问题,与教师不注重对学生进行文体训练息息相关,原因有几个方面。第一,中考作文、高考作文允许学生“自选文体”,教师“掌握”了中考作文、高考作文的出题“规律”,教学上难免急功近利,因此不愿“浪费时间”进行文体训练。第二,中考、高考盲目“接轨”。如果中考、高考没有“接轨”,教师在初中阶段就对学生进行扎实的文体训练,那么学生作文存在的问题也许就不会那么严重。然而,中考、高考盲目“接轨”,导致初中作文教学“克隆”高中作文教学,也不进行文体训练。第三,多年不变的材料作文。相比无材料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的审题难度大得多,它要求学生读懂给出的材料,并在材料范围内进行立意。为了避免写作时离题,学生往往选择表达直白的议论文体进行写作。第四,阅读教学欠缺文体意识。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原则,而教师的教学往往缺乏文体意识,导致学生文体常识的欠缺。

(二)作文教学应当进行扎实有效的文体训练

1.端正认识。开展文体训练,教师首先要端正认识,意识到进行文体训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也应该让学生知道写作不只是为了分数,而应具备扎实全面的写作能力。所以,作文教学不能急功近利,教师不能满足于学生只会写一种获得高分的作文,而应进行扎实全面的文体训练,使学生会写各种文体的作文,具备较高的写作能力。再者,谁也不敢保证中考作文、高考作文永远都是“自选文体”,如果命题专家将“自选文体”变为指定文体,学生还能有效地应付考试吗?答案不言而喻。

2.依托教材。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标教材中的课文不仅按文体组织单元,而且在“表达交流”板块也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有系统的安排文体训练。比如:必修1教材至必修4教材围绕基本要求(相当于高考作文的基础等级要求),着重训练学生的记叙、描写(包括说明)、抒情、想象、议论等能力。其中,必修1教材侧重训练学生写人叙事的能力,安排有“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园丁赞歌,记叙要选好角度”“人性光辉,写人要凸显个性”“黄河九曲,写事要有点波澜”共4个训练点,每一个训练点又各有若干个题目;必修2教材着重训练学生描写、抒情、想象的能力,安排有“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直面挫折,学习描写”“美的发现,学习抒情”“想象世界,学习虚构”共4个训练点,每一个训练点又各有若干题目;必修3教材与必修4教材训练学生议论分析的能力,安排有“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学会宽容,学习选择使用论据”“善待生命,学习论证”“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解读时间,学习横向展开议论”“发现幸福,学习纵向展开议论”“确立自信,学习反驳”“善于思考,学习辩证分析”共8个训练点,每一个训练点又各有若干个题目;必修5教材围绕更高的要求(相当于高考作文的发展等级要求),着重训练学生的综合表达、充实、深刻、新颖、有文采等能力,安排有“缘事析理,学习写得深刻”“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锤炼思想,学习写得有文采”“注重创新,学习写得新颖”共4个训练点,每一个训练点又各有若干个题目。从以上可以看出,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标教材的作文训练安排得具体而有序,每一个训练点都有若干个训练题目,使得训练内容更加具体化、序列化。教材具体而有序的作文训练安排,为教师依托教材进行文体训练提供了方便,故一般而言,只要按照教材的安排进行扎实而全面的文体训练,就能够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全面提高。当然,前提是教师必须有全面训练的意识与扎实训练的行动。

3.读写结合。读写结合原本应该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然而实际上,教师对读写该不该结合却存在不同的看法。比如:有的教师认为“阅读不是写作的附庸”,语文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阅读能力;有的教师主张“表现本位”,认为语文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为旨归;有的教师认为读写结合会导致“将阅读当作写作的附庸”,读写不能结合,结合后两败俱伤……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应当读写结合,因为读写结合是全面进行文体训练、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手段。

其实,读写结合不能机械地、面面俱到地结合,而应有目标、有选择地结合。语文教材涉及各类文体,不同文体各有其表达特点,就算是同一文体,不同的文章也有不同的表达特点。这些特点,有的浅显易学,有的深奥难懂,有的符合教学目标有必要学,有的偏离教学目标没有必要学。因此,学生不可能学一篇课文就照葫芦画瓢写一篇作文,而只能选择那些浅显易学且符合教学目标的内容进行读写练习。此外,读写结合教学还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教学要具备文体意识,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课文的文体特点及表达特点,让学生在学习写作时学有依托、学有凭借;二是作文的布置、批改、讲评应尽可能地联系所学课文,让学生知道自己写作中存在的不足,明白差距,学有方向;三是借助写随笔、写日记等方式适当增加作文训练密度,保证读写结合落到实处。

比较全面地进行文体训练,主要是一个认识问题,认识到位了,办法总会有的。比如,教材按照文体组织单元并且有作文训练安排的(如人教版),教师可依托教材进行训练;教材没有按照文体组织单元(如苏教版)且没有作文训练安排的,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特点进行读写结合的教学(尽管教材没有按文体组织单元,教师应该知道每一篇课文的文体);教师也可以自己开发作文文体训练的校本教材。

福建师范大学潘新和教授认为,“一个人可以拙于叙事,但不能不精于议论”,因而主张中学生作文教学最应该进行议论文的写作训练。潘教授提出的加强议论文写作训练的理论与主张自有其合理性,但笔者认为,“精于议论”还不够,“拙于叙事”更不行,中学生作文最好是“各体都会”,实用类的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能够熟练地进行写作,文艺类的散文、诗歌、小说、戏剧(指剧本)等也能略知一二,大致能写,因为中学阶段是打基础的阶段,而打基础的阶段是需要打下各种基础的。当然,“能”与“会”是没有止境的,对中学生提出过高的要求也不切实际,这里只要求“大致能写”,基本上做到“有物”“有序”“有体”就好。何以做到“各体都会”?何以做到“大致能写”?这就需要我们进行扎实有效的文体训练。

参考文献:

[1]邓木辉.语文教学勿“无知”[j].语文教学通讯(A刊),2009(12).

[2]邓木辉.高考作文:莫让学生“猜哑谜”[j].中学语文教学,2009(6).

[3]李华平.阅读不是写作的附庸――兼评潘新和“表现本位”语文教育观[j].语文教学通讯(B刊),2015(5).

[4]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M].福建人民出版,2004.

[5]杨吉元.读写结合:一种阅读教学方法的重新审视[j].现代语文(教研版),2007(1).

[6]潘新和.写作教学应以议论文为重点――试论写作教学的文体次序[j].语文学习,2010(10).

(邓木辉,贵州省教育名师,在各级刊物发表教育教学论文180余篇,多篇发表于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学语文教学》,其中《新旧语法教学体系差异概述》《对语法教学的几点思考》《新课改呼唤高考语文题型创新》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的《中学语文教学》全文转载,研究方向:课改理论、高考语文题型改革等。)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论文范文第9篇

一、政治思想素质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始终坚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深入学习马列著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有良好的师德风范和教师素养,遵纪守法,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有极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立场坚定,特别是在反对“****功”组织的斗争中,体现出共产党员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抗击“非典”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任现职以来,一直坚持出全勤。工作积极主动,勇挑重担,顾全大局,常常超负荷地工作,始终坚持战斗在教学第一线,做到了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年被评为学校的优秀党员。

二、业务能力

(一)教学能力

1、勤勉教学,成绩突出。

作为一名教师,我始终把“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作为已任,把成为学者的教师作为自己的目标,孜孜追求。任现职以来,我要求自己不断增强业务素养,深入钻研教材,认真进行教学研究,坚持系统性、启发性、研究性的教学方法。教学中,我坚决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始终把学生的“学”放在教学的核心位置上,把学生的个性体验放在阅读教学的核心位置上,尽管职高学生基础差,但我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兴趣、特长。在教学内容和目标的实施上,不强求“齐头并进”,而是正视事实,追求“差异发展”。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我突出落实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每一节课都要设计学生参与的问题,来引导和训练学生学习。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前三分钟语文活动”,如“成语故事”“诗歌赏析”“时事评述”等,极大的刺激了学生的表现欲,在轻松之中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起了很好的导向作用。为适应新世纪的教学要求,近两年积极投身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改革中去,并取得较好的成绩。。

在任职期间,我所任的语文成绩均排在年级前列,在**年和**年参**市语文统考中获渝北区第一。

2、深入钻研,大胆创新。

任现职以来,我始终把教研放在重要的位置,把成为一个学者型的教师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不断鞭策自己,勤奋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把握语文学科最新的改革趋势,理解职业高中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积极参加教研组的备课活动,与同科组老师一起钻研教材、教法与学法,共同开发教学研究专题。任现职5年来主要研究课堂教学,研究的专题有:作文教学三步教学法、职业高中实用应用文写作指导。

主动承担校级公开课教学,**年所上的《故都的秋》得到同行好评,积极组织好课堂教学的同时,我还能积极参与指导学生开展有益的课外活动,在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大赛中屡获好成绩。其中**、**年指导学生王红、周必洪、王均参加全校普通话演讲获校

二、三等奖,**年指导柏柔羽参加征文大赛获得二等奖,**年指导学生参加区级“弘扬民族精神,建设小康社会”的征文演讲比赛,樊锐获征文一等奖,柏柔羽代表学校参加区级演讲比赛获得二等奖。

3、重视实践,总结提高。

在大胆开展教学研究进行优化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我及时总结自己的得失,坚持每年至少撰写一篇教学教育论文,从未间断。撰写的教学论文《如何预习课文》在《中学生导学报》**年11月21日(第44期)发表,论文《注意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素质??浅议职业高中语文教学的课环节》在第六届“师魂杯”全国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大赛评选中,经评委会严格评审,获三等奖,并入选《第六届“师魂杯”全国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大赛获奖作品集》,与陈利容合著的论文《心悟?口诵》获得第11届中华圣陶杯中青年教师论文大赛二等奖

4、扶持后辈,共同进步。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作为一级教师,我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认真参加备课组活动,积极承担培训青年教师的工作,任现职期间,为了能让青年教师尽快成为学校教学的主力,我主动承担培训青年教师的任务,在教学“结对子”“一帮一”活动中,积极扶持青年教师成长。在**至**学年度帮助青年教师王娅备课、上课。王娅老师在原来学校从事的是历史和地理教学,对语文教学没有经验。调入我校后,我在教学上给予了她很大的帮助,她现在已成为教学上的一把好手。

(二)教育能力

作为教师,我深深意识到,教育的过程是创造性很强,又极富挑战性的过程,不只懂教书不会育人,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我?记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对待学生坦诚而不鲁莽、关心而不骄纵、信任不包庇,因而在学生当中树立了良好的师长形象,使学生“敬而亲之”。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使我在德育管理方面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方法,管理水平也不断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勤奋努力,奉献爱心”是我当班主任的信条。担任班主任期间,我能够坚持正面教育,大胆从心理素质方面探索德育教育的触发点,关心学生,爱护学生,言传身教。对一些思想上不够成熟、自律性较差、孤僻自卑或自大狂妄等缺点的同学,我进行了细致的了解工作,从各方面关心他们,使学生觉得教师既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师长,又是一个可以与他们谈心的朋友。然后再介绍一些有针对性的书籍给他们看,教会他们如何交友和处理好人际关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鼓励他们发挥特长,向他们分析知识素养与成才的关系,引导他们关心集体,确立他们在集体中的进步作用。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外,我都一直奉行一个准则,就是在鼓励学生的同时更多地偏爱后进生,给他们以各种捕捉成功与欢乐的机会。因此,在转化差生、扭转班级学风上我做出了突出的成绩,德育工作受到学校领导的肯定。

**年我担任了春招班的班主任,这个班的学生大都是连初中都读不毕业的学生,整体素质极差,学习懒散、成绩差得惊人、纪律涣散、性格暴躁,接到这样的班,我并没有灰心,而是深入了解学生个性,发掘同学的优点,充分调动学生内心深处的积极性,狠抓学风班风,经过大家共同努力,这一班学生脱胎换骨,都有了质的改变,在第二十个教师节,我被评为学校优秀教师。

在自己的实践中,我总结出一条经验:当好一名老师,仅仅靠“嘴”和“手”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用“心”去思考,用“心”去工作,也正是这样,我才能真正体会到工作的高尚和育人的欢乐。我还及时总结德育工作的以验,撰写了《把脉开方,驱病去疾?做班主任工作的一点思考》获学校第一届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并在部级刑物《社会科学研究》上发表,《用爱撑起一片蓝天》等文章,在班主任经验交流会上作了介绍。

三、工作业绩

1、论文撰写、发表与获奖情况

我在搞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努力进行相关学科的学术探讨,积极撰写论文,常有论文在刊物上发表、在学会上交流、在评选中获奖。

**年12月,论文《把脉开方驱病去疾?做班主任工作的一点思考》在国际交流刊物、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社会科学研究》上发表(刊号:**)。

**年二月,论文《注重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素质?浅议职业高中语文教学的课堂环节》在第六届“师魂杯”全国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大赛获三等奖,同时收入《教育论文汇编》由国家出版社公开发行(刊号:**)。

**年11月21日,论文《如何预习课文》在《中学生导学报》第44期上发表(刊号:渝字(01)-109)。

**年5月,论文《心悟、口诵》荣获第11届中华圣陶杯中青年教师论文大赛二等奖,获奖名单刊登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学语文教学》(第七期上)(刊号:ISSN1002-5154)。

**年10月,论文《把脉开方驱病去疾?做班主任工作的一点思考》在第一届全校教育科研成果评审中荣获优秀论文二等奖。

2、教材的编写

本人积极支持并主动参与或指导教材的开发与编审工作。**年,参与了校本教材《实用公文写作》的编著工作。编写其中第三章“常用公文”。

四、其他方面

调入职教中心后,我积极为学校的招生工作出力,以学校利益为重,顾全大局,不谋私利,招收学生人数喜人,五年来共招收学生150多人,为学校创收近100万元。有人见我招生不少,劝我把学生往其他学校送,可以有一笔可观的收入,但我是职教中心的教师绝对不能做损公肥私的事。为了招生,那怕是生病了,只要有老师打电话来,顾不上看病吃药,双腿肿了,也顾不上休息一天。就这样,几年的暑假,我披星戴月,顶风雨,冒烈日,磨破嘴皮,把学生招进了学校。别人问我的招生经验,我告诉大家,就是嘴勤,腿勤、不怕吃苦。我为职教中心的发展壮大,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五年来,我认真履行中学一级教师职责,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从无迟到、早退,有事有病先请假。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论文范文第10篇

XXX,女,1964年11月,1982年7月毕业于江北师范学校,1988年4月取得汉语言专业大专文凭,2003年6月取的重庆教育学院汉语言教育本科学历。1999年1月取得小学高级教师资格,2001年11月被确认为中学一级教师,至今已满五年。 本人任现职以来一直从事职高语文教学工作。先后担任过二OOO级物业管理班的班主任,二OO四级模具一班和二OO四级春招班班主任,同时担任二OOO级物业管理班、旅游班;二OO一级计算机应用一班、二班、机电班;二OO三级计算机应用四班、五班、汽车维修专业三班;二OO四级网络二班、模具一班的语文教学。在教学期间工作认真负责,成绩突出。现将本人任现职以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政治思想素质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始终坚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深入学习马列著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有良好的师德风范和教师素养,遵纪守法,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有极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立场坚定,特别是在反对“”组织的斗争中,体现出共产党员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抗击“非典”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任现职以来,一直坚持出全勤。工作积极主动,勇挑重担,顾全大局,常常超负荷地工作,始终坚持战斗在教学第一线,做到了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二OO四年被评为学校的优秀党员。 二、业务能力 (一)教学能力 1、勤勉教学,成绩突出。 作为一名教师,我始终把“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作为已任,把成为学者的教师作为自己的目标,孜孜追求。任现职以来,我要求自己不断增强业务素养,深入钻研教材,认真进行教学研究,坚持系统性、启发性、研究性的教学方法。教学中,我坚决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始终把学生的“学”放在教学的核心位置上,把学生的个性体验放在阅读教学的核心位置上,尽管职高学生基础差,但我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兴趣、特长。在教学内容和目标的实施上,不强求“齐头并进”,而是正视事实,追求“差异发展”。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我突出落实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每一节课都要设计学生参与的问题,来引导和训练学生学习。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前三分钟语文活动”,如“成语故事”“诗歌赏析”“时事评述”等,极大的刺激了学生的表现欲,在轻松之中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起了很好的导向作用。为适应新世纪的教学要求,近两年积极投身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改革中去,并取得较好的成绩。。 在任职期间,我所任的语文成绩均排在年级前列,在2001年和2004年参重庆市语文统考中获渝北区第一。 2、深入钻研,大胆创新。 任现职以来,我始终把教研放在重要的位置,把成为一个学者型的教师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不断鞭策自己,勤奋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把握语文学科最新的改革趋势,理解职业高中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积极参加教研组的备课活动,与同科组老师一起钻研教材、教法与学法,共同开发教学研究专题。任现职5年来主要研究课堂教学,研究的专题有:作文教学三步教学法、职业高中实用应用文写作指导。 主动承担校级公开课教学,2001年所上的《故都的秋》得到同行好评,积极组织好课堂教学的同时,我还能积极参与指导学生开展有益的课外活动,在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大赛中屡获好成绩。其中2001、2002年指导学生王红、周必洪、王均参加全校普通话演讲获校二、三等奖,2003年指导柏柔羽参加征文大赛获得二等奖,2004年指导学生参加区级“弘扬民族精神,建设小康社会”的征文演讲比赛,樊锐获征文一等奖,柏柔羽代表学校参加区级演讲比赛获得二等奖。 3、重视实践,总结提高。 在大胆开展教学研究进行优化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我及时总结自己的得失,坚持每年至少撰写一篇教学教育论文,从未间断。撰写的教学论文《如何预习课文》在《中学生导学报》2003年11月21日(第44期)发表,论文《注意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素质——浅议职业高中语文教学的课环节》在第六届“师魂杯”全国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大赛评选中,经评委会严格评审,获三等奖,并入选《第六届“师魂杯”全国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大赛获奖作品集》,与陈利容合著的论文《心悟?口诵》获得第11届中华圣陶杯中青年教师论文大赛二等奖 4、扶持后辈,共同进步。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作为一级教师,我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认真参加备课组活动,积极承担培训青年教师的工作,任现职期间,为了能让青年教师尽快成为学校教学的主力,我主动承担培训青年教师的任务,在教学“结对子”“一帮一”活动中,积极扶持青年教师成长。在2002至2004学年度帮助青年教师王娅备课、上课。王娅老师在原来学校从事的是历史和地理教学,对语文教学没有经验。调入我校后,我在教学上给予了她很大的帮助,她现在已成为教学上的一把好手。 (二)教育能力 作为教师,我深深意识到,教育的过程是创造性很强,又极富挑战性的过程,不只懂教书不会育人,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我謹记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对待学生坦诚而不鲁莽、关心而不骄纵、信任不包庇,因而在学生当中树立了良好的师长形象,使学生“敬而亲之”。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使我在德育管理方面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方法,管理水平也不断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勤奋努力,奉献爱心”是我当班主任的信条。担任班主任期间,我能够坚持正面教育,大胆从心理素质方面探索德育教育的触发点,关心学生,爱护学生,言传身教。对一些思想上不够成熟、自律性较差、孤僻自卑或自大狂妄等缺点的同学,我进行了细致的了解工作,从各方面关心他们,使学生觉得教师既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师长,又是一个可以与他们谈心的朋友。然后再介绍一些有针对性的书籍给他们看,教会他们如何交友和处理好人际关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鼓励他们发挥特长,向他们分析知识素养与成才的关系,引导他们关心集体,确立他们在集体中的进步作用。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外,我都一直奉行一个准则,就是在鼓励学生的同时更多地偏爱后进生,给他们以各种捕捉成功与欢乐的机会。因此,在转化差生、扭转班级学风上我做出了突出的成绩,德育工作受到学校领导的肯定。 2004年我担任了春招班的班主任,这个班的学生大都是连初中都读不毕业的学生,整体素质极差,学习懒散、成绩差得惊人、纪律涣散、性格暴躁,接到这样的班,我并没有灰心,而是深入了解学生个性,发掘同学的优点,充分调动学生内心深处的积极性,狠抓学风班风,经过大家共同努力,这一班学生脱胎换骨,都有了质的改变,在第二十个教师节,我被评为学校优秀教师。 在自己的实践中,我总结出一条经验:当好一名老师,仅仅靠“嘴”和“手”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用“心”去思考,用“心”去工作,也正是这样,我才能真正体会到工作的高尚和育人的欢乐。我还及时总结德育工作的以验,撰写了《把脉开方,驱病去疾—做班主任工作的一点思考》获学校第一届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并在部级刑物《社会科学研究》上发表,《用爱撑起一片蓝天》等文章,在班主任经验交流会上作了介绍。 三、工作业绩 1、论文撰写、发表与获奖情况 我在搞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努力进行相关学科的学术探讨,积极撰写论文,常有论文在刊物上发表、在学会上交流、在评选中获奖。 2002年12月,论文《把脉开方驱病去疾—做班主任工作的一点思考》在国际交流刊物、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社会科学研究》上发表(刊号:ISSN1000-4769)。 2003年二月,论文《注重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素质—浅议职业高中语文教学的课堂环节》在第六届“师魂杯”全国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大赛获三等奖,同时收入《教育论文汇编》由国家出版社公开发行(刊号:ISBN7-80060-266-4)。 2003年11月21日,论文《如何预习课文》在《中学生导学报》第44期上发表(刊号:渝字(01)-109)。 2004年5月,论文《心悟、口诵》荣获第11届中华圣陶杯中青年教师论文大赛二等奖,获奖名单刊登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学语文教学》(第七期上)(刊号:ISSN1002-5154)。 2001年10月,论文《把脉开方驱病去疾—做班主任工作的一点思考》在第一届全校教育科研成果评审中荣获优秀论文二等奖。 2、教材的编写 本人积极支持并主动参与或指导教材的开发与编审工作。2004年,参与了校本教材《实用公文写作》的编著工作。编写其中第三章“常用公文”。 四、其他方面 调入职教中心后,我积极为学校的招生工作出力,以学校利益为重,顾全大局,不谋私利,招收学生人数喜人,五年来共招收学生150多人,为学校创收近100万元。有人见我招生不少,劝我把学生往其他学校送,可以有一笔可观的收入,但我是职教中心的教师绝对不能做损公肥私的事。为了招生,那怕是生病了,只要有老师打电话来,顾不上看病吃药,双腿肿了,也顾不上休息一天。就这样,几年的暑假,我披星戴月,顶风雨,冒烈日,磨破嘴皮,把学生招进了学校。别人问我的招生经验,我告诉大家,就是嘴勤,腿勤、不怕吃苦。我为职教中心的发展壮大,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五年来,我认真履行中学一级教师职责,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从无迟到、早退,有事有病先请假。 综上所述,认为我符合中学高级教师的任职资格。当然成绩只能代表过去,前面的路还很远,为了渝北职教中心的飞速发展,我愿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上一篇:新零售论文范文 下一篇:中职语文教育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