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生语文半期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2 12:14:21

高中学生语文半期总结

高中学生语文半期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说阅读 高中英语口语 形成性评价

一、引言

我国现行高考英语学科只侧重学生听、读、写能力的考查,而忽视了对学生说的能力的考查,对于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再加上英语教师及教育管理部门对英语口语认识不足,尤其是欠发达地区英语口语教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导致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欠缺,口语交际策略缺失。其实,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是外语学习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语言能力的重要指标,这四个方面共同构成了有机的语言整体。单纯从阅读入手而没有足够的语言表达实践的情况下,学生的听、说能力往往就显得比较薄弱,甚至连基本的口头交流都做不到。而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应该在口头和书面两个方面都具备一定的实际运用外语的能力(陈琳,2003)。

基于理论的可能和现实的需要,笔者所在学校在教学实践中开展了高中学生英语口语形成性评价研究,总结出一种高中学生英语口语形成性评价模式。

我校根据本校学生实际,通过对比其他阅读教材,选择《典范英语》8~9级作为高中阶段英语阅读教材。课题组结合《典范英语》内容,挖掘其中的口语教学素材,以口试为评价方式,以过程体验和学习策略为核心,促进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赏析,使阅读和口语教学融为一体,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

二、基于小说阅读的口语形成性评价的依据

《全日制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高中学生学习英语的评价要求有两个方面:一是终结性评价,这一评价体系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依据;二是形成性评价,这种评价体系主要依据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成长行为、表现等做出评价。这两种评价模式分别规范着教学的过程和目标。形成性评价是学生学习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推动因素,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计划实施的过程中,对计划、方案的执行情况进行的评价,其目的是为了了解动态过程的效果,及时反馈信息,及时调节,使计划、方案不断完善,以便顺利达到预期的目的(许华琼,胡中锋,2010)。

克拉申输入输出理论认为:第二语言的习得有赖于大量的语言输入信息,但是这些语言输入必须是有效的(戴明忠,2010)。也就是说,学习者一定要能够懂得输入的语言材料,如果这些语言材料过于复杂,学习者就会把注意力集中在语言的形式上,而无法集中在语言交流的意义上,这样的语言输入也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真正的目的。在高中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输入输出过程中,教师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组织学生自主阅读,质疑,释疑;引导学生理解文学作品,读后写出文学评论,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与同学合作,改编阅读过的文学作品,在文学作品的编演中,升华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傅山云,2012)。

建构主义的支架(Scaffolding)理论强调通过教师的帮助(支架)把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学生自己,最后撤去支架(何文芳,2012)。为了实现学生语言学习的目的,要坚持“做中学”的原则。教师要设计大量的活动,这些活动需要学生使用语言,但同时也有非语言技能的要求。教师设计活动时,需要根据支架理论原理,以学生的现有语言能力和非语言能力为基础,将综合复杂的活动细化和过程化,让学生体验过程的进步,获得成就的愉悦,最终能够顺利完成活动任务。

三、基于小说阅读的口语形成性评价的操作模式

《典范英语》,原名《牛津阅读树》(Oxford Reading Tree),是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套英语教材。《典范英语》(2009)共分9级,作者均为名家里手,语言鲜活生动,地道有味,深浅适宜,非常适合训练学生的口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原校长、教授戴炜栋认为:“学英语没有大量的输入产生不了语感,表达时就会缺乏外国味。只学课本远远不够,应大量接触真实自然的原文材料,尤其是文学作品,这是学好英语的有效途径。”

在实践过程中,课题组根据本校学生实际,安排学生每半学期阅读《典范英语》8~9级中的6本书,然后用2周左右时间就该6本书内容或艺术形式进行口试,总结出了《典范英语》片段表演(图1)和读后艺术赏析(图2)的口语形成性评价模式,并分别制定了相应的口试评分表(表1、表2)。

(一)片段表演的口语形成性评价

基于小说阅读的片段表演要求以小组为单位选取其中精彩片段并改编为剧本,半期、期末口试中分组做5~8分钟表演。

(二)基于小说艺术赏析的口语形成性评价

对于小说艺术赏析,要求以小组为单位选取《典范英语》系列中某一部作品进行赏析,并于半期、期末口试中做3~5分钟的ppt口头呈现。

两种模式中的小组准备和班内预演(试讲)是关键环节。在小组准备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本组确定的内容搜集相关信息,准备所需策略等。

在根据异质分组原则完成建立小组环节以后,各班即根据所拥有的资源做信息搜集和策略准备。其中,资源包括网络、书籍、家长、教师等。策略准备包括合作沟通策略、编剧策略、表演策略、服装道具策略(鼓励就地取材,不鼓励花钱租用服装道具)、书评写作策略、ppt制作策略、ppt呈现策略以及评价策略等(策略清单见图3)。然后在班内预演(试讲)环节中进行欣赏与互评,实现信息共享与优秀策略借鉴,因此也要求学生具有相应的评价反思策略。

在正式表演(演示)环节中,两个班结为对子班,师生一起欣赏和评价表演(演示),小组所得平均分即为小组每一位成员的最后得分,小组内不再区别。这样设计,可以避免学生因反复当观众而产生审美疲劳。本班学生在班内预演(试讲)环节已经欣赏过本班的表演(演示),在正式表演(演示)环节欣赏另一个班的同学的表演,可以保持好奇心和新鲜感。

四、基于小说阅读的口语形成性评价的反思

口语形成性评价的具体作用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体验学习过程

口语评价只是整个《典范英语》阅读的一个读后环节。之前的阅读输入为学生的有效准确输出提供了必要的保证。虽然评价过程中的环节目标不是特别具体,但是冒兵(2012)认为目标的价值在于定向而非定位,教学实践中模糊的、一般性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或许能够给学生的学习、探究留下更多的思维角度和发展空间。

在长达半个月的评价过程中,课题组根据建构主义学习观和形成性评价的基本理念,制定了支架式的评价过程。这个过程循序渐进地把一个综合的复杂的任务分解成若干子任务,让学生逐步完成最后任务,体验了过程中的愉悦与成就。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起到了引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体现。

(二)建构学习策略

课题实验教师的能力还不够高,无法详尽地指导学生的话剧表演和ppt演示,而只能提供策略清单,使学生提取,补充并整合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全面思考完成任务所需策略。这恰恰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主动建构学习策略的积极性。图3、图4是课题组给学生提供的策略清单。

学生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在各个方面都做得优秀,他们只有在一次次的相似任务的执行过程中才能建构相应的策略。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理想学习环境(李志厚,2010)。基于小说阅读的形成性口语评价即是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设计的真实任务。

(三)激发创造热情

张丽华和沈德立(2006)认为想象、标新立异、好奇心、学习兴趣、联想和灵感是创造性思维的有利条件。在该评价中,教师是组织者、参与者、协助者,而学生才是主体,执行者。从分组开始,学生参与协商分工、个体分头准备、整合完成、正式表演、协作评价等系列过程,其创造热情能够得以激发,创作成果得以展示。过程中的细节处理也是基于这个理念而设计的。例如,鼓励就地取材,利用现有条件做道具,不鼓励花钱租赁服装等评价标准,使学生能够创造性但合理地利用课桌椅、扫帚、背包、小黑板、投影仪等现有设施。

(四)培养合作意识

将大班学生进行重新组合,切换成多个“点”进行技能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宋慧敏,2013)。合作是完成整个评价的必要条件。没有合作,就无法完成剧本改编、欣赏文本创作、表演排练、欣赏演练、评价反思等环节。小组最后得分即为本组每位成员的得分评价模式保证了合作的有效进行。小组内有分工,有合作,分工与合作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体验到合作的成就。

基于小说阅读的高中英语口语形成性评价模式的研究也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归纳起来主要有:有准备过程的测试如何真实反映学生的即兴语言能力?如何准确判断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安排合理的评价任务?涉及的能力多,需要的策略广,教师如何有效指导学生,促进其元认知策略的发展?学生的相互评价能力如何提高?这些都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五、结语

基于文学阅读的口语形成性评价模式的设计能够保证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体现过程与方法原则。该口语评价模式实际上是在阅读小说基础上的口头评价。阅读过程中,课题组也利用《典范英语》所配录音做听力练习。最后的口头评价只是处理《典范英语》的输出方式,以此评价和促进对前面环节的输入。听说读写贯穿于整个过程中,有助于训练学生创造性运用语言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陈琳.外语学科中的辩证法[N].中国教育报,2003-06-03(3).

[2]戴明忠.克拉申“输入假说”及其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版),2010(02):80-82.

[3]陈丹丹.典范英语[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9.

[4]傅山云.高中英语文学欣赏课教学实践研究[J].英语教师,2012(11): 2-5,10.

[5]何文芳.基于“支架”理论的我国英语教学研究现状述评[J].鸡西大学学报,2012(01):90-91.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7]李志厚.变革课堂教学方式:建构主义学习理念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0.

[8]冒兵.论过程与方法课程目标的适切性[J].江苏教育研究,2012(34):7-11.

[9]宋慧敏.“小组合作学习与训练”在学科教学论中的应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12):48-50.

[10]许华琼,胡中锋.形成性评价及其反馈策略[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0(01):23-26.

高中学生语文半期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高职类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高职类高考语文科目共150分,除了作文70分以外,整个试卷中分值最高的是文言文阅读题,共28分,占总分的19%。抓好文言文阅读题的教学,让学生能拿到文言文阅读题的大部分分数,是拉开高职类高考语文成绩的关键。但是职业高中学生的文言文基础比较差,他们普遍对文言文阅读学习不感兴趣,加上大部分职业高中只在第三学年甚至第三学年的下半期才开始进行高职类高考教学,因此,采用一些适合短期教学又能收到较好效果的方法,帮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跨过掌握文言文阅读的难关是非常必要的。

众所周知,要具备良好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必须通过文言文知识的长期积累和文言文阅读语感的长期培养来实现,即使是在如上所述的高职类学生文言文基础知识较差和复习时间较短的情况下,文言文知识的积累和语感的培养仍然是做好文言文阅读题目的大前提。不同的是,正常的教学中我们常常通过四到五年的文言文教学来帮助学生积累文言文知识和培养语感,而高职类高考的文言文教学是一边做题一边积累文言文知识和培养语感,并且教学内容以文言人物传记为主。

在高职类高考的文言文教学中,做到以下几个方面,能帮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较有效地积累文言文知识和培养语感,并拿到文言文阅读题的分数。

一、阅读前准备

1.一本《古代汉语词典》。方便查询古代汉语实词。

2.古代文化常识检索。方便查询古代地名、官名、天气名称等。

3.古代官职变迁常用词表。

4.古代人称代词表。

4.高职类语文高考必须掌握的15个虚词表。

5.在笔记本上摘抄掌握得不够好的实词和典型文言句式。

二、培养文言文人物传记阅读意识阶段

以《萧何月下追韩信》第一自然段为例进行讲解。

1.指导学生初步阅读《萧何月下追韩信》第一自然段,用小横线划出里面不需要翻译的固定名词(人名、地名、官名等)。

2.再次阅读《萧何月下追韩信》第一自然段,用小双线划出里面的虚词。

3.第三次阅读《萧何月下追韩信》第一自然段,用小斜线划出单音节词。

及/项梁/渡/淮,信/仗/剑/从之,居/麾下,无所/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为/连敖。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说/之。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

4.小结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题的文段一般都能按照以上三个顺序进行解读,划小横线的固定名词和划小双线的虚词在阅读的时候可以不译。我们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除固定名词和虚词以外的实词上,尤其要注意古代汉语中实词多是以单音节的形式出现。这一阶段可以按照上述方法多划几个文段,不必翻译。方法熟悉了以后,不必严格按照初步阅读、再次阅读和第三次阅读的顺序训练,学生可以通过一次阅读同时完成三次阅读的内容。

三、文言文人物传记阅读知识积累阶段

1.按照上面的三个步骤指导学生阅读其它文言文人物传记8到10篇,用笔记本摘录经常出现的虚词、固定词组并查字典解释其意义。

2.完成以上阅读训练之后,可以开始对学生进行文言文翻译训练。强调尽量把单音节实词翻译成两个字的现代汉语词语。每个句子翻译完词语以后再进行词语组合,调整语序,添加连词,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在翻译训练中,必须让学生达成共识,即不必过于追求每个词语的准确性,而应当建立整体观,大致了解文段意思即可。用笔记本摘录文段中经常出现的实词并查字典解释其意义,摘录经常出现的文言句式归类并进行总结。

四、文言文阅读解题实战

在完成了以上准备之后,学生可以开始做文言文阅读题进行实战训练。

高职类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题一般设四个客观题和一个文言文翻译题,其中客观题的第一个小题一般考查文言文实词,第二个小题一般考查文言文虚词,第三个小题一般考查文言句式或对文段内容的理解,第四个小题考查理解和把握文段的中心思想。

在这个阶段的实战训练中,要求学生在阅读文段之前首先阅读该题目的第四个小题。如果第三个小题是理解文段内容,学生还必须在阅读完第三个小题的选项之后才开始阅读文段。文段阅读完成以后再次阅读第四个小题并完成它。第四个小题的选项通常是对全文每个段落的主要内容的概括,对学生掌握文段意思有很大的帮助。接下来可以完成其它三个小题,尽量在文段里找出选项的出处,联系前后文寻找答案。做好四个选择题,翻译文段也就水到渠成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一般能在选择题中拿到6到9分,翻译题中拿到3到7分。

高中学生语文半期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高中政治教学;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 【文献标识码】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Strategies on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Politics Teaching

(1. No. 2 Middle School of Wenjiang, Chengdu City, Chengdu 611130,China;2.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Chengdu Normal University, Chengdu 611130,China)

【Abstract】Th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olitical teaching objective in senior high school. This paper argues that in political teaching of senior high schools, we could take such mental health educational strategies as gathering head learning confidence though encouraging students’ strongpoint, cultivating their positive qualities through changing passive learning into active learning , discussing the practical skills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orrecting their psychological problems and promoting the healthy growth of all students.

【Key word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Senior high school political teaching;Educational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G633.2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经济的发展正日新月异。中国人民已解决了温饱问题,与国际水平的距离正是益缩短,高中生由于学习、生活压力的增大,其心理健康问题呈现愈来愈严重的趋势。实践证明,心理健康教育在一个学校的整个工作中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作用,是一个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取得好成绩的有力保证。站在基础教育的百花园,我们不难发现,我们当前的整个教育正处在一个巨大的变革时期,社会的高速成发展与滞后的基础教育的矛盾正急剧加大。因此,高中政治课教学不仅要承担(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且)也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在求知的道路上健康成长。下面就将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几点感悟总结于后。

一、高中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

1、心里脆弱

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高考和将来的择业压力,使得高中学生的心理压力过大,很多高中学生不满意自己的学习现状,过分追求学习成绩,没有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心理比较脆弱,不能正确将学习压力转化为学习动力,导致严重的心理障碍,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如我班(高一)一女生,家庭条件非常困难,家长和她都把学习当成出人头地的唯一出路,表现在学习上非常用功,但是效果却不甚好。因为她的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于是在看到半期考试成绩排名的当晚,对未来感到悲观绝望而割腕自杀,幸好生活老师及室友发现及时,才避免了悲剧的发生。

2、价值观歪曲

高中阶段,由于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都没有形成,缺少社会阅历,法律意识淡薄,非但不知法懂法,就连正确的是非辨别能力也差,容易出现极端自我主义的心理状态,一些初中行为习惯学习惯及学习成绩极差的学生也选择读普通高中,并把初中养成的坏习惯带到了高中,由于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跟初中有天壤之别,致使他们的学习更加困难,成天好逸恶劳,不思进取。有的甚至欺软怕恶,敲诈勒索。这些学生不懂法,极有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

3、自卑偏执

一些高中学生经常会表现出自卑偏执的心理状态,不信任别人,固持己见,人际交往能力较差,不能正确处理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过分强调自己,又过分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自尊心较强但是心里承受能力较差,容易产生孤独感和压抑感,最终形成严重的心里障碍。

4、逆反心理

高中学生处于精力旺盛的青春期,心理和生理状态逐渐成熟,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不再愿意接受教师和父母的管教,经常产生反常的行为意向和对立的情绪,并且很多高中学生有着严重的疑虑心理,缺乏正确的是非观念,往往误解教师和家长的一片苦心,表现出目空一切、怀疑一切的状态,并且对思想教育采取消极抵抗的方式。

5、嫉妒心理

一些高中学生心胸狭隘,对于别人的成功或者荣誉产生羡慕甚至敌视心里,不能理性的认识自己的不足,妒忌别人的成就,对别人要求很高,对自己要求很低,常常伴随着自卑、焦虑、猜疑、怨恨、报复等情绪,有时甚至出现恶意贬低或者打击他人的过激行为。

而当前中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现状又如何呢?

几年前报载浙江省金华市第四中学高二年级一名学生,因忍受不了学习成绩、名次和家长的压力,用榔头打死了母亲;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桥头镇中学两名中学生,因勒索钱财将一同学乱刀砍死;又如前段时间云南大学的马嘉爵事件和四川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伤人事件。以及在2007年中日青少年友好联合夏令营内蒙古自治区之行中,中国孩子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健康问题和心理素质问题,引起了社会有识之士的深深忧虑。这些材料,确实触目惊心,引起了我的深思。特别是作为政治教师和班主任的我们尤其需要深思!

事实证明,不仅要给青少年一个健康的体魄,还需要赋予他们健康的心理。社会、家庭、学校都必须伸出双手,共同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工作做出应有的努力。在学校,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除了专门开设健康课外,我认为在各科教学中,老师的有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而政治课又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学生大量的心理困扰都产生于学习过程中,理应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满意地解决。实际上各科教材中蕴藏有不少适应于心理辅导的内容素材,教学过程中还会经常出现有利于实施心理辅导的教育情景。教师只要细心挖掘、善加利用,一定可收到心理辅导的实效。

在教学中心理教育的渗透是指在常规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在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形成良好习惯的同时,注重引入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帮助学生提高教育、教学活动中各种认知技能;培养情感和人格特质。各学科教学在不同层次上涉及心理教育问题,只要对学科内容加以梳理,即能挖掘出教材中蕴含的心理教育内容。如:语文教学中通过选择典型的文学内容,可以开发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再造想像能力,通过语文教学加深学生思维的深度、广度培养学抽象思维的能力,促进情感、意志、个性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数学教学中既可以训练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也可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音乐、美术教学可以陶冶学生情感、丰富其想象力,培养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良好的审美情趣;理化教学可以培养与训练学生的观察力、灵活性、坚持性、严密性;历史和地理教学则可通过历史人物、自然国情等激发学生的高级社会情感,锤炼良好的性格;体育教学在增进学生身体健康的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协助精神、意志品质和竞争意识等。

二、高中政治课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建议

(一)通过鼓励学生闪光点增强学习自信,培养学生独立人格

成功是我们对人生不断的追求,我们正是在一次次成功的奠基下不断地走向更大的成功。但是我们的学生在当下的教育评价机制下却不断地品尝着挫败。我们用单一的分数对学生进行评价,使广大的学生在一次次的考试过后不断被比较,也不断地被比下去。于是,作为农村普通高完中的我们将面临的一大批在初升高的升学考试中被比下去的学生,他们从进校的那一天起就对自己的学习缺乏信心,更丧失了不断进取的动力。我们的高中教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闪光点,让他们找到自信,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例如:我今年新接的高三年级文科的两个班级,在政治课堂上能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聊聊无几,更多的学生对我的提问漠不关心。是我的问题太简单,学生不屑于回答,还是我的问题太难,学生不能回答?结果我发现不管我提出怎样的问题,很多学生都三缄其口,当我用强迫的方式指定学生回答时,学生的口中往往答出的都是令我满意的答案。于是我意识到不是他们不想回答,也不是他们不能回答,而是他们不敢回答,我该怎么让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答案呢?我让每位学一自己理答题思路并写出答案,于是在五花八门的答案中我极力寻找他们思维的闪光点:有的心思细腻,有的见解独特,有的逻辑缜密,有的语言精炼……我把这些闪光点大肆赞场,让学生逐渐找到自信,知道原来自己也是能干的,也是有优势的,也是很棒的。让他们牢记这么一个公式:信心+恒心=成功。自信心就是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好某一件事情的心理。有了这种心理,就有了走向成功的第一步。而与自信心相抵触的是自卑感,它是自我意识中的一种消极因素,处理不当,会影响学生自己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损坏身心健康,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绊脚石。因而,要帮助学生克服与防止自卑感的产生,培养与树立自信心。我采用一个自信训练方法,就是要求全班的同学上课时老师的提问按座位逐个顺着回答,这样每个同学都有机会回答问题。让学生在真实的学习环境中作出自信的反应。让那些想回答问题而又不敢举手的学生大胆的回答,在老师和同学的赞许下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样的话,他们会惊奇的发现“原来我行”!训练时对成绩差的学生要先易后难,逐渐进展。当学生答对时,老师对学生努力的结果给予充分肯定,使学生看到努力带来的进步。即使学生回答的不正确,也尽可能找到其闪光点,诸如:声音大,不怯场等等,以此鼓励。总之,在这个训练过程中老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获得成功,体会到成就感和自我价值感。

高三文科(8)班有一个学生,各科成绩低,他告诉我“一上课就走神”。家长反映小学老师说他是小儿多动症,一次上课抽他回答问题,他回答正确后,我在全班表扬他,“你真聪明”!下课后他找我问,“老师你为什么说我聪明,从来老师都说我笨”!我说:刚才你答得很好,只要你认真听课,成绩一定会好,不信你试一试。没想到他认真学习,结果在当学期的期中考试中,政治成绩70多分。又如:高三文科(5)班的张*同学入校成绩低,自信心不足,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动机,上课睡觉,不听课,经过我的自信训练方法近一年有意识的、循序渐进的训练到现在学会积极的举手发言,进步大,本次月考进入班级前八名,全班同学都感到很震惊,甚至他自己也告诉我“真的没想到我会考到第八名”!无数的事例告诉我们:只有学生通过努力获得成功时,学生才会相信努力在提高学习成绩中的作用。这个过程,也是成就动机训练的过程,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主导”作用。

(二)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品质

今天的社会竞争无处不在,日渐激烈。人与人之间有竞争,家庭与家庭之间有竞争,学校与学校之间有竞争,班级与班级之间有竞争,有竞争就有压力。来自社会的、家庭的、学校的、班级的、教师等诸多压力,所有的这些压力让我们把关注重点放在学生身上。我们的家长要学生好好学,我们的学校要学生认真学,我们的老师让学生拼命学,我们的社会让学生忘我的学,我们的学生在诸多力量的监督下被迫认真学习,而很少能静下心来思考我为什么要学习,我为了什么而学习?到了高中,很多学生学会了在学习上的阳奉阴违,不断地呈现出对学习的厌倦,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怎样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减轻学习负担呢?特别是针对当前高中政治教材的实际情况: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的比较少,学生感到较枯燥,所以我在教学中利用教材内容的新异性、悬疑性、差异性、不确定性,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好奇心,如:教材中讲到“企业经营者的素质”,我把每个班级分成四组,分别是市长、经理、工人和消费者,并要求他们根据自己的角色思考:企业经营者应具有怎样的素质?然后让学生从书中找出理论根据并结合实际得出结论。如此,每个学生都切实投入到自己的角色中来,不断的思考、讨论、深化认识,甚至在与别的角色的矛盾对立中真正学到那些原来靠死记硬背而完全不能运用自如的内容。在教学中,适当保留一些有趣的部分,让学生独立发现,以体味发现的喜悦,有利于保持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兴趣和热情。

(三)注重细节,探讨课堂心理健康教育的实用技巧

细节决定成败,不扫一屋何以扫天下。我们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应当抓住教育过程的诸多机遇,充分利用教育的细节,积极探讨心理健康教育的实用技巧,我们的教师能够让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政治课堂的知识教学有机融合,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大多数高中生,他们已经习惯了教师长篇累牍的说教,也将教师口中的各种道理烂熟于心,假如我们仍然一如既往的采用说教的方式非但没有效果,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抓住教育的时机,巧于把握教育的方法,更要恰当选择教育的措辞,让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做到有的放矢,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子只有你自己举,政治课内容为实在是不知道)在政治课教学中,尤其是面对高一的新生,初中政治都是开卷考试,进入高中就没有了认真学习政治的习惯,认为是“豆芽科”。心理上的不够重视,课堂上不会做笔记,课后作业一塌糊涂。起初我是简单粗暴的批评指责,发现这样的效果似甚微。于是我试着改变一些做法,课堂上多鼓励。比如,班上有个调皮的冯姓学生,一次月考他考了40分,备受打击,月考后的第一次上课非常安静,也不吵闹了,我马上抓住机会表扬一番,说他上课坐得住了,这就是进步,希望他再接再厉,第二节课我又开始让他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这样他的兴趣就被激发出来,效果非常明显:学习态度端正了,上课不再讲小话了,学习积极性也调动起来了。其次,课堂上还得多微笑,哪怕是遇到学生答不起的问题,一个眼神,一个微笑就可能激发出无穷的智慧,也可能让学生克服了害怕的心理,这样就拉进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年轻教师,社会阅历浅,没有威信,以为成天板着面孔,学生就会敬畏,其实不然,学生不仅不会掏心里话,反而跟老师筑起了一道厚厚的围墙。再次,课堂上多商量,发扬民主。学生与老师地位平等,要让他们掌握一定的话语权,才能让他们敞开心扉,畅所欲言。比如今天讲的问答题给出的范围很广,我们不应该局限于标准答案,允许学生发散思维,给他们话语权。再如,今天各科作业太多,我刚讲完三页的内容,学生说,老师,你能不能缓和一下交作业的时间嘛,明天要考数学,我们还没有复习,明天又要默写英语,还要交历史……这种情况下,我心一软,算了吧,那政治作业今天就少做两道问答题,这样学生心怀感激之心,作业的效果反而会好些,不至于敷衍了事。

(四)矫正学生心理问题,促进所有学生健康成长

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学生学业成绩、阻碍学生个性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矫正学生心理问题是目前高中教学必须解决的重点问题,教师是一份良心的职业,我们对学生的培养不能仅用数字说话,更要从学生未来发展考虑,我们不仅要培养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更要培养具有强健体魄和健康心理的真正的人,我在政治课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中都注意渗透如何成功地进行人际交往,如何应付生活中的挫折,如何调整情绪状态等等,通过渗透教育一步步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经过近一年的“自信训练法”训练,学生的自信心不断增强,对政治课的态度也由刚开始的“不喜欢”,慢慢改观,到现在都“盼望”着我的政治课,在这样的情景之下,无论教与学,效果肯定都会很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自然也能有较大提高。他们正满怀信心的准备着高考,无论是他们的行为习惯、学习态度还是学习成绩都有了普遍意义上的提高。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的自信心都有了极大的提高,他们也不再以“四类生”自居,满怀信心的投入到学习生活当中,这样的学习态度,肯定最轻松、最有效!事实证明,在政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切实可行的,这是一种能取得良好效果的教学方法。

政治课教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改善了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增进了师生关系。变化比较大的日常教学行为项目,依次是教学上有错误能接受学生的批评和指正、和蔼可亲、公平地对待班上的每一个学生、责任心特别强、经常听取意见、对学生表扬多批评少、犯了错误会道歉、鼓励发表观点等。

现代社会的发展趋于多元化,人的发展也由单一型转为多样型,所以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难度是比较大的。特别是对我而言,教育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实践经验都较欠缺,在这方面的探索毕竟才刚刚开始,这套自信训练法肯定有诸多不完善的地方,但只要我们认真学习,勇于探索,一定能把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推上新台阶,中学政治教师和班主任在这当中担负着重要的角色。我相信,有更多同仁的努力,一定能把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做的更好!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的有用之材!

参考文献:

[1]曹加明.走向成功.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11-12.

[2]吴增强.高中生心理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34-35.

[3]唐柏龄.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10:22-23.

[4]高青兰.高中政治教学法.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12:40-41.

[5]叶运生.素质教育在中国.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1:7-9.

高中学生语文半期总结范文第4篇

一、首先,学会阅读目录,宏观把握历史知识结构

历史教材中的目录不仅只是起到索引的功能,更能提示学习的内容,体现了知识的内在结构和联系。它有助于我们透彻地理解历史课本的内容,引导我们从整体上更全面地把握历史知识结构。阅读目录时要分析章与章之间,章节之间及节与节之间的关系,可以编制出历史图示,通过阅读目录可以了解一个章节之间的关系,这也理清了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之间的基本关系,构建了本章的知识体系,从宏观上掌握了历史发展的线索。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史,要我们总结隋唐时期文化繁荣的原因时,则可看中国古代史第四章目录,第一至第四节都讲述了隋唐的政治上统一和开明,第五节是这一时期的经济繁荣,第六节是民族关系(民族交往),第七节是对外交往。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目录知道了这一时期文化繁荣的原因了,而不需要去死记硬背教材上的几点内容了,通过以上事例说明,学生如果能从目录上理解历史知识结构,充分利用目录这条捷径,那么学习历史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其次,注意阅读单元(章)的引言部分

高中历史教材中每一单元的引言部分是一单元的“内容提要”,也是单元的“中心思想”,突出了重点。学习具体内容前阅读引言,可以初步了解单元的主要内容。综观引言部分可大致分为知识概要式、框架线索式、内容补充式等几种类型。阅读概要式的引言,要概括要点,分清层次。比如,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三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的覆亡。引言部分叙述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到来的客观原因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矛盾进一步激化(即引言部分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帝国主义国家为了加紧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和角逐。1904年,日俄战争在中国的东北爆发。日本将侵略势力扩张到我过东北)。主观原因是民族资产阶级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即引言中的在帝国主义列强对华投资的刺激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一些发展,但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限制与阻碍,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了开辟民族资本主义独立发展的道路,提出了清政府的革命要求。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运动在全国迅速开展起来,终于了清政府,结束了封建帝制)。阅读线索式的引言,要理清阶段,把握其阶段特征。比如中国近现代史上册第一章清朝晚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引言叙述了19世纪上半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迫切需要海外市场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先进的中国人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引言线索式地显示了这一单元历史发展的脉络,清晰明了。关于内容补充式引言,这部分类型的引言在中古史中常见。因为世界古代史现在不作为高中学生学习的要求,而中古史内容与世界古代史的横向比较只能通过在引言部分来叙述了。从而体认到古代中国作为东方的一大文明中心。引言部分清晰展示了本章的要点。为学习具体的课文指明了方向。

三、再次,要认真阅读课文的正文

教材的正文部分(楷体字部分,注:江苏省06年高考考试说明中明确了这部分是高考的考试内容)是学生获取历史知识,形成历史能力的主要来源,是阅读的重点内容。阅读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掌握知识的基本结构,读懂教材。如:历史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影响意义等,这些属于最基本的历史知识,也是形成历史概念的基本要素;历史事件的原因、经过、结果,这是分析和理解的重点部分,也是能力考查的主要区域。②理解正文的层次结构,读懂教材。理解正文的层次结构即是对正文内容进行分析、概括。阅读时分析每段所讲内容,概括其中心思想,提炼要点,并分析其与标题(章、节、目)的内在联系。笔者主张对正文部分的讲解和学习把它和语文课的讲解和学习方法上要求一样,有时甚至要逐字逐句的地去讲解,去学习。亦即我们常说的“文史不分家”要求学生学习的时候做到,一读,二写出段落大意,三得出中心思想。对一些历史事件也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三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完全用语文学科的教学方法去学习。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是行之有效的。通过这样的阅读和学习理解了历史知识及其关系,训练了分析、概括能力。③区分史实与结论,读透教材。历史知识具有具体性与规律性想结合的特点,因此历史教材的编写是史论和史料的统一,体现了史论结合的原则,阅读教材过程中要区分史实与结论,用史料说明要点,用观点统帅材料。阅读中史论结合,不仅有助于透彻理解教材,也有利于提高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对课本历史知识大胆质疑,挖掘知识内涵。读书离不开思考,而疑问不仅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动力。对没有阅读障碍的历史教材,阅读中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从无疑处求疑。通过求疑,对历史知识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化、拓展,也培养了分析、论证等思维能力。比如,中国近现代史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洋务运动。课后习题有“谈谈你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我们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就有个学生说出了很多理由(省略)大胆的提出了与教材完全不同的观点――洋务运动并没有破产也没有失败。这也符合我们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属于开放性的观点。

另外,还要注意高中历史教材中阅读课文(即教材中带星号的章节)的阅读,尽管高考说明中明确了这部分内容不列为考试内容,但作为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一个环节,有些基础的东西还是要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比如中古史第三章的第一节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的更替,第二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都是阅读内容。但是我们必须要求学生掌握这几个时期的政权更替的概况,还有这个时期的历史特征(国家分裂、民族融合),这样为我们学习第三、四节的经济与文化内容有一定的帮助,这样也不至于割断了这部分历史发展的整体性。

高中学生语文半期总结范文第5篇

案例1: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信息获取”之“网络信息检索”。

这节课的内容是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信息获取”主题中的“网络信息检索”的教学。教师首先按常规复习旧知,归纳、呈现出教材中罗列的各种信息来源所对应的不同获取方法,然后进入新课教学。①利用在网上搜索“目前世界上濒危动物华南虎的数量是多少”的问题对网络信息检索各种方法进行分析;②介绍目录与全文搜索;③学生完成三个基本实践任务和一个拓展任务,三个基本任务分别是利用“搜狐”搜索报价1500~2000元之间3G手机的型号、根据文字描述提炼关键字、运用搜索技巧搜索视频、利用在线字典查生僻字如“囧”、“撚”。教师在学生完成三个基本任务后,对如何提炼关键词以及教材中关于组合关键词的布尔运算进行讲解。课堂上,教师以为设计的实践任务能激发学生参与活动,但学生不以为然,学生心无动、情无感,只是被动地完成一个个搜索任务,学习没有了热情,课堂无活力。分析该案例,虽然教学满足内容完整清晰、教学程序规范完善、学生实践任务具有一定的趣味性等传统意义上的规范教学要求,但教学设计是以教材、教师为中心,忽视了高中学生的技术基础以及发展需求,上机实践任务也不是源自学生应用搜索技术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需要,对高中学生缺少挑战性,课堂教学缺乏思维与创造空间,学生学习不积极成必然。

上述案例反映出的学习无活力现象,在信息技术常规教学中较为常见,给笔者带来一些思考:目前受传统学科教学的影响,常规教学中强调预设、严谨的同时,弱化了课堂教学的生成与创造,甚至一些教师过于执著信息技术的工具性特点,采用“任务操作—记忆操作步骤—再巩固操作”的机械训练方式进行教学,使信息技术课堂变得单调乏味、枯燥无趣,导致学生对学习信息技术失去了兴趣,甚至产生了厌学情绪。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在现有教材内容框架下我们应该重视学情,从两方面着手打造活力课堂。其一,让学生多经历发现问题、思维受挫及处理问题的过程,少一些因“好意的替代”降低问题的思维度而使课堂表面顺畅的现象;其二,在把握学情的基础上,整合教材内容,让学生自主应用技术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

透视——活力课堂

1.设置思考空间,让学习产生活力

让我们先看案例2。这节课的内容是初中“Excel数据表的公式”教学。教师首先按常规复习旧知,创设本节课的工作情境:半期考结束,全班几十位同学的各科成绩数据已由学科老师输入到如上页图所示的Excel工作表中,现在同学们要帮助班主任罗老师统计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成绩。

按惯例,教师呈现工作情境后,会接着把Excel的公式概念写在黑板上或用PPT呈现并讲解,然后操作演示如何在H2单元格输入“=D2+F2+G2”来计算张星星同学的语、数、英三科总分,让学生模仿练习计算梁慧敏同学的语、数、英三科总分,并强调Excel公式中“=”的重要性。

然而,案例2没有按惯例设计教学,是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思维受挫及处理问题的过程,来建构知识,启迪学生的探究、创新思维。于是案例2中的教师在呈现工作情境后,先让学生探讨在图中所示的Excel表中计算语、数、英三科总分的解决方案,并参考教材中的相关内容以及学习网站上的技术指导操作完成第一项工作任务,即计算前3位同学的语、数、英三科总分。以下是学生的探究。

学生甲:在H2单元格中输入“=68+27+66”,完成张星星同学的语、数、英三科总分的计算,同法计算其他两位同学的语、数、英总分。

学生乙:将E列“信息”成绩数据移到J列,选定(D2:G2)单元格,此时(E2:E4)单元格中无数据,状态栏呈现“求和=161”,将161输入单元格H2,完成张星星同学的语、数、英三科总分的计算,同法计算其他两位同学的语、数、英总分,计算结束后再将J列“信息”成绩数据移回E列。

学生丙:在H2单元格中输入“=D2+F2+G2”,完成张星星同学的语、数、英三科总分的计算,同法计算其他两位同学的语、数、英总分。

……

学生的各种方法,着实令人欣慰。他们运用已有知识和自主学习到的Excel计算功能探索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学生乙的方法,虽然繁琐,但体现了学生稚嫩的探究能力,学生这样的“探究”,是他们自己经历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过程,是一次很有意义的实践。然而,这些实践活动还没有涉及Excel公式的本质,还不能让学生体会到Excel公式的应用价值。

于是,教师继续设置第二个探究点,提出一个问题:“如果张星星同学的语文成绩输入错误,现在要将D2单元格的数据改为:70,要怎么办?”新的问题使学生的反应更加热烈。连平时不爱动脑发言的学生都纷纷举手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上气氛很活跃,师生共同实践,分析出各种计算总分的方法在数据更新时其结果的相应变化情况,归纳出不同方法的特点、优劣,总结出Excel公式的应用价值。教学效果朝着希望的方向发展,效果很好。

我们可能会认为直接告诉学生Excel公式,并让他们模仿操作“=D2+F2+G2”,课堂教学时效明显。但从学生探究出的甲、乙、丙……解决简单问题的方法,可以看出案例2的教学效益不仅仅在于知识技能的掌握,还在于学生学会了在技术应用情景下的问题思考,理解了技术应用背后的原理,其目标不再是培养信息活动中“别人方案”的执行者,而是培养信息活动中思考问题、形成解决方案、执行方案的能力。

皮亚杰的建构学习理论认为智慧是对环境的适应,智慧的适应是一种能动的适应。因此,学生的学习是参与发现问题、处理问题,以获得更多的更真实的实践经验知识,在提高实践能力的同时提高领悟的能力。以此为理论依据,分析案例2,可以看出本案例教师关注的是学生的知识建构过程,为避免形成“余留”知识,摒弃传统学科教学的“灌输”式,让学生在开放的状态下探索各自解决问题的方案,而非教师给出的、规定的解决问题的步骤与方法,使学生的“心”随“问题”有所动,“情”随“解决方法”有所感。教学实施时不过于强调预设,把课堂生成的、学生“探究”出的各种解题方案作为进一步学习的素材,让学生发现“数据更改”对不同解题方案的影响,逐渐构建起对技术本质的认识。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课堂自然焕发生机和活力。

教学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意识地为学生设置思考空间,要求学生在技术应用时经过思考有所探索、发现,这样的教学设计许多教师也常用。例如,算法教学中,教师提供问题让学生寻求解法以及解法的优化;作品创作教学中,教师提供案例让学生反思获得技术思想与方法等等。常规技术操作教学中设置思考空间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学生独立思考,进行归纳猜想、尝试求解、发散开放、推广发现、合作讨论;也可以是教师有目的地提问,采用启发式和学生对话。

2.探索技术应用,让学习产生活力

让我们再看一个案例。案例3是高中选修模块《算法与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常规教学通常是按照教材,把教材中的概念直接加以叙述,列举相应的范例,让学生模仿编写程序片段,就完成了教学,学生没有应用知识与创作小程序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案例3中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整合教材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开展项目研究解决现实问题。设计了如下表所示的教学内容。

教学采用连排两节课的形式,首先展示示范项目程序,让学生了解示范程序的功能以及如何设计,接着学生确立自己的项目,独立或小组合作创作完成作品。学生在确立自己的项目时多以解决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为主,学生制作出许多极富创意且有意义的程序。例如,在“个人电子相册”制作研究中,创作出如“足球之美”、“柯南世界”、“小破孩漫画”等学生自己喜爱的好作品;在“简单的屏保程序”的研究中,创作出“中国足球”、“兔斯基告诉你真理”的动画、“星际迷航”等好动画作品。在“利用VB进行函数图像的绘制”研究中,有个学生居然做出模拟随机实验用于计算圆周率PI的小程序。每节课学生都热衷于设计、研究、创作,不断优化完善。在一个个作品诞生的时候,学生自然而然学会了“VB可视化编程基础、顺序结构程序、分支结构程序和循环结构程序”等课程内容,实现能设计算法编程解决简单问题的教学目标。

比较分析案例1和案例3。案例1的学生只能在教师给出的明确内容框架下完成三个搜索任务,这些搜索内容可能部分学生感兴趣,部分学生不感兴趣,甚至讨厌,而学生具有个性的、急需解决的搜索技术问题不能在课堂上得到解惑,学生自然难以投入学习热情。课堂处于教师为中心的“封闭”中,封闭的课堂学生成为“机械人”,没有了活力。然而,案例3教师给出的内容框架是一个个“类”,学生是在教师示范某“类”项目的引导下,自主创作,自主探索技术应用的真谛,学习具有个性化。课堂在“开放”的氛围中,可能有些学生由于学业基础问题作品不理想,但他们都在探索技术应用的过程中,知道为什么用这项技术、如何应用。案例3呈现出的学生作品也有力地说明了,探索技术应用的“开放”课堂,学生将焕发出勃勃生机。

感悟——生本课堂 活力教学

高中学生语文半期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教育实验;20世纪;90年代;回顾;反思

自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下半期,教育实验在欧洲兴起起,20世纪被中国的有识之士传入中国,它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当代,我国对教育实验有一个比较权威的界定:教育实验室为了解决某一教育问题,根据一定的教育理论或设想而组织安排的有计划的教育实践活动。到一定时间后,需就时间效果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得出有关实验银子的科学结论来。

一、回顾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实验研究方法

我国教育首次采用科学方法实验的肇端,当首推东南大学附属中学主任廖世承。他与1921年运用“等组法”实验,以比较道尔顿制与普通教学法之效率孰优。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育实验在我国开始快速发展并有所取得进一步的拓展与成果。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提出了“素质教育”,即把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作为培养目标,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自此以后,教育实验变以“素质教育”为主题和行动目标。具体表现在:

(一)从教育实验理论探讨上,首先,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育实验研究会多次开会研讨了教育实验的主要问题和报告了其主要成果。1987年,《教育研究》、《教育实验与研究》杂志社等单位连续六年召开学术研讨会,先后探讨了“教育实验的理论与实践”、“教育实验评价”、“教育实验设计”、“教育实验的科学化”等问题。之后,1994年在杭州大学成立了教育实验研究会并研讨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实验新思路和新方案”。1995年的研究会研讨了“教育实验的方法论问题”1998年的研究会进一步研讨了“教育实验方法论问题”并在某些方面达成共识;1999年的研究会研讨了,面向21世纪中国教育实验如何发展的问题。其次,许多专家学者在探索教育实验自身的规范性和科学性问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王汉澜主编的《教育实验学》、陈社育、柳夕浪主编的《教育实验方法》、顾明远主编的《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丛书》。

(二)从教育实验实践运动上,1990年,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办事处实施的“提高中学生学习质量联合革新计划”项目的号召,我国有59所中学开展了该项实验,并在京、湘、鄂、浙等地的中小学开展相关实验。1991年,主要在中小学教学模式、心理素质及教师素质与学生能力的关系上实验探索。1992年,对教学模式进一步实验探索,并对课程结构,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的课程结构进行实验。1993年,“离合型”课程改革实验、“和谐教育”实验、高中课程改革实验、“乡镇小学艺术教育”实验、“中小幼一体化素质教育”实验、“学导式教学法”实验等得到尝试。1994--2000年,较为著名的并被推广的教育实验是: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主持的“目标教学”实验;四川省开展的“英语立体化教学法”实验;云南省“白汉双语文教学”实验;上海市开展的“成功教育”实验;东北师范大学主持的“农村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西南师范大学主持的“GX”实验;华中师范大学主持的“小学生主体性品质培养”实验;北京朝阳区职教中心主持的“集群式模块课程”。

(三)进入21世纪后,依据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我国新一轮的教育实验发展特征有了显著的变化。其特点是:以政府推动、理论研究者带动、广大中小学教师参与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实验。教育实验转入了一个更为广泛深入的创新领域,开始对基础教育课程材料、营造生命实践的活动课程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做实验探索。

二、总结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实验研究方法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这些成果促进了我国教育理论的传播和重构,同时,使广大教育工作者在一些基本的教育观念上达成共识,即亦是教育实验为中国教育事业上总结出来的经验。主要表现在教育实验方法论问题和教育基本理论问题上的共识:

首先,肯定了教育实验方法是科学的和性质有效的,其方法论具有特殊性,主要以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三论为主,并有自己的性质、规范及科学性标准。对于新一代的的素质培养立意于主体性,并沿着学制、课程、教学、德育、评价和管理等方面形成主要课题进行实验研究。

其次,树立实验学校正确的实验观,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处理好实验与学校常规教育之间的关系,注意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实验理论和方法,为我所用武装自己。同时,加强地区性、全国性的交流,避免实验经费浪费,重复实验。

最后,在育人观、师生观、教学观上,亦达成共识。坚持“以人为本”、重视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建立民主平等的交往合作关系,实现师生共同发展。

三、反思今后我国教育实验研究方法发展的策略

(一)从教育实验方向的角度出发,要把教育实验的立足点在的中国化。立足于“中国化”就是要沿着中国的主流教育思潮,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相应的对教育实验的内容、结构进行改革发展。当代以来的中国,主流的教育思潮是“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倡导的是以人活动、需要为中心的新的教育思想,民主和科学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内容。依据此主流思潮,国家提出了“素质教育”,但是没有结合21世纪的人才环境和社会状况是无法真正做到对教育实验的创新和改革。

(二)从教育实验的管理和组织的角度出发,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实验组织机构,它由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科研部门和学校三个方面组合而成,并且要有一定的规章制度,才能得以顺利实施。教育实验是项非常复杂的科学研究活动,它必须要有各方面的资源支持和一个中介力量平衡、协调。教育实验内容大致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实验来解决教育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以致于改进实践。二是揭示或者检验教育理论的真、科学性。因此,必须加强和改进当前我国教育实验的宏观管理和调控,以求教育改革大局全面、协调发展。

(三)当代中国教育实验遇到的最大难题,不得不说是课程的改革实验,如何设计出一个现代化、多样化课程是教育实验追求的目标。我认为,应该集合各个学科的一线工作者和理论研究专家,共同提炼出学科课程的典范课堂作为课程改革的可行有益的教材和课程类型。这就要求我国今后的教育实验项目要着力于专题化上,采用各种研究方法,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借助科学技术、教育科技手段,在实验实践中创出具有个性的研究成果并能独领。

【参考文献】

[1]熊明安主编.中国当代教育实验史[M].山东出版社,2005.

高中学生语文半期总结范文第7篇

这场教育改革的实施由许多理念所支撑,如科学技术创造立国、文化立国、促进国际化、推进信息化、建立终身学习社会等,它们作为基本的国策考量都对教育改革的政策形成起了决定性作用,因此对这些理念进行逐一具体的研究都十分重要。但笔者认为,这场教育改革的展开,与新自由主义的基本理念的关系尤为密切,可以说正是1980年代新自由主义政治势力的上台,才真正使这场改革走向了深入。因此,分析和把握新自由主义对日本教育改革的影响,对于我们准确把握这场改革的实质将有重要的帮助。

为此,本文将着重分析新自由主义教育改革理念形成的基本背景,剖析该理念对教育改革措施所产生的影响,并结合日本教育界对该理念的相关讨论,对日本教育改革的新自由主义侧面做出评价。

一、新自由主义与现代化“完结”

自由主义是17至18世纪出现于欧洲的一种思想与运动,它在政治上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在经济上主张自由竞争,反对国家对经济活动的干预,拥护限制政府权力的议会制度,提倡个人的言论、思想与宗教自由。自由主义是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也是欧美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理论依据。但上述自由主义思想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发生了变化,一种更加强调社会共同利益、更加强调个人自由与社会利益的统一、更加强调国家的积极干预、更加强调平等、弱者救济与福利的现代自由主义(或称新型自由主义,NewLiberalism)取代了古典自由主义,在20世纪的相当长的时期里直接影响了欧美许多国家的社会经济政策。

当20世纪70年代现代自由主义的社会经济政策无法解决经济停滞这一社会发展基本问题的时候,新自由主义(Neo-liberalism)便作为它的反动而出现了。新自由主义在反思现代自由主义的基础上,要求恢复古典自由主义的基本主张,即最大可能地排除国家的管理与干预而将问题交由市场解决,因此,新自由主义实际上是古典自由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复兴和发展。70年代末和80年代前期,提倡新自由主义的政党在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上台执政,英国的撒切尔政府和美国的里根政府均是其中的主要代表。日本长期在政治上追随美国,因而标榜新自由主义的中曾根康弘的上台,与这种国际背景也是密不可分的,其改革的基本思路当然也与英美异曲同工。

日本的现代化是典型的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它具有外压强制、国家主导和简易速成三个最明显的特点。第一,战后日本现代化的基本方向在美国的压力和主导下确定。从1945年至1952年,日本一直置于GHQ(联合国占领军司令部)的统治之下,而GHQ则秉承美国的民主主义理念,同时利用日本国内的民主力量,一手编写了包括制定《日本国宪法》在内的确定日本战后发展方向的改革脚本,有力地摧毁了战前的军国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第二,中央政府的官僚统治发挥着重要作用,它通过层层社会组织有计划地配置各种社会资源,这种现代化模式是使日本在短时间内迅速赶上或超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个关键因素;第三,正是因为上述原因,从结果上看,日本现代化的“简易速成”特点也比较突出。即,一方面在某些显在的指标上(如人均GNP等)已居世界前列,但在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如劳动时间、男女平等等)仍与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甚至可以说日本的现代化的实现正以这些领域的非现代化为条件。

在上述三个特点中,最可以自主重复的经验是第二条,即由国家主导自上而下地推进现代化。但是,正是这一条在70年代以后遭遇到了时代的挑战。日本在70年代由于石油危机的影响开始进入了经济停顿期,长期以来励精图治的社会风气因经济萧条的影响而开始为社会“无气力”的精神风貌所取代。与此同时,日本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与西方发达国家为伍,并在某种程度上可与资本主义的头号强国美国相抗衡。无论是从经济发展速度上看还是从经济发展结果看,日本已经基本完成了长达一个世纪所追求的现代化目标。在现代化时期所实行的以国家主导为核心的现代化方式,在现代化完结的情况下能否继续适用,已经成为一个时代课题。遗憾的是,事实在两个主要方面做出了否定的回答。第一,国家主导现代化模式开始使经济发展丧失了活力,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这种旧的国家主导的现代化模式的弊端显得更加突出。继承80年代新自由主义改革任务的后继历任政府对此均有切肤之痛,如桥本首相设立的行政改革会议这样分析道:“我们在从战后废墟上重新站立起来并建设经济富足社会的过程中,实际上在不知不觉之中形成了国家总动员体制。这种体制的确曾经激发过国民的劳动积极性,也为社会带来了活力。可是,在经济成长停滞、社会日趋成熟、国民的价值观不断多样化的今天,这种体制却在助长着消极依靠的结构,加深着社会的闭塞感,成为着阻碍国民创造意识与挑战精神的重要因素(注:行政改革会议:《最终报告》,1997年12月3日。(www.kantei.go.jp/gyokaku/report-final/).);第二,70年代以来在现代自由主义影响下实施的福利国家政策加深了日本的财政危机。从1970年代后半期开始,日本的财政状况日趋恶化,到1980年度,日本发行了高达630亿美元的公债,其数额比美国、英国、西德、法国和加拿大五国发行的国债总额还高160亿美元,而且日本预算的33.5%是靠发行国债,这一比率在发达国家当中也是最高的。到1996年,这一状况一直未能得到有效的改观,仍然是发达国家当中情形最糟糕的(注:井深雄二代:《日本の教育改革》、自治体研究社,2000年,137.)。

在这种情况下,新自由主义政治势力便大力鼓吹放松政府

对社会发展各部门的种种限制,使它们能得到更加自由的发展,使它们的活力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它也要求不断改革政府自身,即精简政府机构,优化政府职能,缩减公共开支,通过各种手段甩掉包袱,实现“小政府、大社会”的目标。

二、教育现代化的完结与“不适应症候群”

新自由主义的教育理念同样在相当程度上与教育现代化的“完结”密切相关。

日本的战后教育与其经济发展具有类似的特点。第一,日本教育的理念与制度都深沉地打上了美国教育的烙樱战后日本教育是在美国的干预下确定其基本方向的,美国的高度介入一方面促进了日本教育的快速发展,但同时又使日本在吸收美国教育模式过程中存在着许多消化不良,而这些消化不良正是20世纪末日本教育改革的重要起因之一;第二,集权化的教育行政体制在日本教育现代化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尽管日本曾在美国的干预下建立了地方教育委员会制度,在教育行政的分权化方面迈出了重大的一步,但文部省(现改组为文部科学省)的“指导”对全国教育发展(甚至也包括私立部门)具有巨大的影响力,这种具有浓厚的中央集权色彩的教育行政制度既提高了日本教育的均质性,同时又使它表现出僵化的特点;第三,从结果上看,教育的发展表现出一定程度的速成性,即一方面日本教育在硬件与制度建设方面发展很快,如二战结束的第三年(1948年),日本的小学入学率即达到99.64%,初中入学率为99.27%,高中入学率在1974年就突破了90%的大关(90.8%),1973年日本的高等教育已经实现了大众化(入学率为15.4%),至1999年,高等教育距普及化只有一步之遥(入学率为49.1%)(注:文部省:《文部省平成12年版》,大藏省印刷局,2000年,38-383.)。但另一方面,日本教育在许多软性方面(如教育方法、教育内容、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等等)还需要大力改革,这些仍是教育现代化所未能完成的任务。

随着日本现代化的完结,经济界与社会各部门对教育的要求发生了变化。在现代化过程中,大企业需要规格统一、守纪律、勤奋吃苦的劳动大军,而企业的劳动与人事所采取的“年功序列制”和“终身雇用制”一方面通过传统的东方人情主义在促使工人效忠企业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但也使日本企业存在某种重态度而轻能力的倾向。日本企业的这种人才观,强化了学校教育原本具有的划一倾向。但是,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老实听话的员工已经无法担当起使企业摆脱困境的重任,相反,只有依靠那些敢想敢为、有创新精神的新型人才才可能为企业带来生机。因此,教育界只有强调个性,培养创造性的人才,才可能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

事实上,不仅经济领域与教育领域的矛盾日益突出,就在教育领域内部问题也变得日趋明显。在中等教育普及化、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情况下,学生已分明表现出多样性的趋势,但学校教育却依旧按照现代化时期的模式,按着相同的规格,在文部省的统一领导下重复着整齐划一的教育。这导致了教育问题的大面积发生。被称为教育的“不适应症候群”或“教育病理”的教育问题在现象上主要表现为逃学、校内暴力、欺侮和高中退学等几个方面。逃学(指一年当中缺席50天以上缺席)的现象自1974年开始出现上升趋势(当年的逃学数字为小学生4430人,初中生12286人),1995年的相应数字为小学生为12,781人,初中生54,060人(注:藤田英典:《教育改革—共生代の学校づくり》,若波新,1997年,189-190.)。1998年,逃学的小学生达到20724人,初中生达到85942人。可见,情形是每况愈下。再看校内暴力的情况。1970年代中后期,校内暴力现象愈加严重,特别是针对教师的暴力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关注,文部省于1982年开始对校内暴力现象展开调查,结果表明,自1980年代中期开始校内暴力增加迅速,到1998年,初中发生16917人次,高中为4895人次。欺侮的情况早在70年代中期就引起了教育界和社会各界的重视,但自1986年发生初中二年级学生自杀事件以后文部省才展开这方面的调查,1985-1986年度前半期,中小学发生欺侮的次数为155066人次,但以后则大幅度减少。但有关人士指出,这种减少除了有统计方法的原因之外,欺侮逐渐由表面转为地下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高中退学现象的详细调查始于1982年度,当年度的高中退学人数为16041人,退学率为2.3%,后来退学现象一度减少,但从1993年开始又有增加趋势,1998年度退学人数为111372人,退学率为2.6%(注:相关数字参见时事通信《内外教育》各年度相关报道.)。对此,新自由主义的教育改革观点“认为校内暴力、欺侮与逃学均属教育病理或学校病理,其原因在于过剩而压抑的学校教育的矛盾与扭曲,认为这些病理性现象乃是制度疲劳的象征,认为要对其进行根本性的修正与重整。”(注:藤田英典:《市民社会と教育-新代の教育改革·私案》,世房,2000年,167.)

虽然问题并不象大众媒体所宣传的那样严重,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相比也未必是很大的问题,但它们无疑引起了社会的关注。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受教育者的种种变化?是什么使教育制度无法应对受教育者的这些变化?新自由主义的基本回答是,这是国家掌控的过于僵化统一的现代化时期的教育无法适应日趋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所谓“后现代”时代的结果。因此,必须象使国铁等大型国营企业民营化那样改造现有的公共教育体系,使教育摆脱国家的控制和大包大揽。但正如中曾根康弘后来总结的那样,“教育改革比较国铁改革还要难1(注:中根康弘、西部@①、松井孝典、松本健一:《争教育とは何か》,文春秋,2002年.)

三、新自由主义教育理念的展开

在6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成长时期,经济界人士就开始认识到 原有的学校教育制度与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需要之间存在矛盾。1963年经济审议会提出的题为《经济发展中人力开发的问题与对策》的报告就曾对战后教育的划一化倾向进行过批判。1971年,中央教育审议会发表了题为《我国教育发展的分析评价与今后发展的检讨课题(中间报告)》,也明确地指出当前的学校教育的质的变化和量的增长已经发生矛盾。

尽管1971年的中央教育审议会把改革瞄准了战后改革所形成的整个教育体制,但就改革的主体而言,它仍十分强调国家的责任,强调改革要在国家总的规划之下有步骤地展开,强调国家教育政策的指导力。与此同时,中央教育审议会考虑到国家的财力不足这一问题,又特别强调个人对教育投入的重要意义,指出在受益者负担的原则下,个人对教育的投入有利于使受教育者根据个人的特点与需要自由地选择相应的教育。也就是说,中央教育审议会一方面在改革的主体方面即政治上强调“国家”(公)的作用,同时又在教育投入方面即经济上强调“个人”(私)的作用。在公与私这两个方面,前者被80年代的新自由主义改革派所批判,而后者则为他们所继承。

中曾根康弘当选首相以后,提出要对战后政治进行“总决算”。从这时起,新自由主义才开始真正登常中曾根对于70年代以来“雷声大,雨点斜和强调国家在教育改革中作用的中央教育审议会早已经心存不满,为了设法绕开中央教育审议会,更好地贯彻新自由主义的改革主张,1984年,中曾根跨过文部省,设立了首相直辖的教育改革咨询机构临时教育审议会(简称“临教审”),并把同意新自由主义改革主张的人任命为临教审的委员,从而达到实现其改革的目的。临教审的成立,被日本学者佐藤学看作是新自由主义改革第一阶段的标志。临教审一方面要求实现教育的“自由化”、“个性化”与“多样化”,同时批判了中央集权型的教育行政的僵化弊端,要求通过市场原理尽可能地把国家的对公共教育的管制限制到最小程度。它与70年代中央教育审议会改革的最大不同之处,即在于不是强调国家对教育改革的主导,而是强调要解除文部省对教育的控制。

针对文部省的新自由主义教育改革虽然一度遭到文部省及自民党内部一部分势力的反对,但80年代“繁荣”一时的泡沫经济解体以后,日本经济一直萎摩不振,内需不足,市场疲软,生产下降,经济增长减缓,国际竞争力减退,整个社会毫无生气,高达四、五百兆的庞大的财政赤字、臃肿的政府机构、统一僵化的社会组织、故步自封的社会风气,使人们开始形成一种社会共识,即精简机构、整合功能、裁撤冗员、削减行政预算、提高效率必须成为日本政治生活的一大主题。在这种情况下,新自由主义改革理念又重新迎得了市场,不仅经济界对此大加鼓噪,而且文部省也开始发生转变,就连日教组(日本教育工会)也放弃了从前与政府一贯对立的立常佐藤学认为,90年代中期是新自由主义教育改革的第二阶段。1995年4月,经济同友会提出了“合校论”的主张,并得到了文部大臣和日教组的支持。合校论的基本内容是将学校的功能一分为三,即“基础教室”、“自由教室”和“体验教室”。“基础教室”主要进行语言能力(语文)、逻辑思考能力(算数·数学)和日本的民族同一性(道德与日本史)的培养,合校论认为只有在这个领域,中央与地方教委才负有责任。“自由教室”进行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艺术领域的教学,可以由民间的教育机构来实施,家长可以对此进行自由选择。“体验教室”主要开展课外活动、修学旅行和举行其他各种形式的教育仪式,也由地方志愿者或文化体育机构等民间组织加以实施。合校论这样做可以使人们能够自由地选择所要接受的教育服务,并能实现不同年龄间青少年的交流,可以减少“欺侮”等教育问题的发生。“合校论”的特点是主张将公共教育最小化,将私塾等民间教育产业的作用最大化。1996年11月,第二次桥本(龙太郎)内阁提出要进行“五大改革”(即行政改革、经济结构改革、财政结构改革、金融系统改革、社会保障结构改革),后来又追加了教育改革而成为六大改革。1997年5月,以桥本龙太郎首相亲任会长的行政改革会议提出中间报告,指出“行政改革为六大改革之要”,而日本国立大学的独立行政法人化,正是行政改革的直接结果。由此可见,90年代中期日本政府的基本改革思路正是新自由主义改革主张的进一步深化。

90年代提出的教育改革思路在2000年前后得到了具体贯彻,佐藤学教授认为这时新自由主义的教育改革进入了第三阶段。2000年,新任首相小渊惠三设置了“教育改革国民会议”,它与文部省的中央教育审议会一道,继续为日本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设计蓝图。这一时期的教育改革除了在与新保守主义(日本新保守主义的基本理念是恢复旧的国家观与民族观,强调日本民族的优越性和自豪感)相结合的过程中日益强调日本民族性(如强调“心灵教育”等)之外,在进行公共教育领域的精简和引入竞争原理方面步子迈得更远。一些以前议而不决的教育改革内容(如择校)已在1999年开始试点,而文部省大力推进的新型学校——中等教育学校此时也已经设立,降低全国课程标准在日常教学中的比重而增加地方与学校自由编制的课程改革尝试也付诸实施,地方分权化的改革也在日益推进。总之,新自由主义建设“小政府”和提倡自由竞争的理念,尽管遭到不少社会人士的反对,但已经成21世纪初日本教育改革继续坚持的基本方向(注:详细分析参见佐藤学《教育改革における新自由主yì@②のレトリック》,情况出版集部《教育の可能性を@③む》所,情出版株式会社,2001年.)。

四、新自由主义教育改革措施举要

日本中小学教育的自由化不仅是一种理念,而且反映在教育改革措施的方方面面。由于有些措施过于琐碎,这里仅选取几个主要的措施来加以评述。

1.国立大学的“独立行政法人化”

2000年5月26日,文部大臣中曾根弘文正式表明99所国立大学和“大学共同利用机构”将由国立机构转为独立行政法人,这就是国立大学的“独立行政法人化”(简称“独法化”)。“独立行政法人”是一种介乎政府与民间的特殊机构,国立大学“独法化”的根本目的就是改变国立大学的性质,把它变为非国立机构,为国立大学的私有化做准备。这是一项彻头彻尾的高等教育自由化措施,是把国立大学推向市场的重要步骤。就此,笔者已经近年来进行过若干分析,在此不再详述(注:参见高益民.日本国立大学“独立行政法人化”决策过程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0,(5);高益民.日本国立大学的危机:根源与出路[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4).)。

2.“中高一贯教育”与个性化高中的推进

“中高一贯教育”是指初中与高中共6年间进行的一贯教育。它的提出,一方面是由于九年义务教育制度造成了绝大多数初中与高中的分离,从而使得部分要求在中等教育阶段接近一贯教育的学生或监护人无法选择理想的受教育 机会,导致人才培养模式的单一化局面。同时,“中高一贯教育”也在高中入学率已经达到97%的情况下,人为地将初中与高中相分离的必要性降低的结果。“中高一贯教育”于1999年开始制度化,主要有三种形态:一种称“中等教育学校”,即在一所学校一体地进行初中与高中教育;第二是“并设型”的初中与高中,即同一学校设立主体分别设立初中与高中,但是在初中升往高中的过程中不存在学力测评;第三是合作式的初中与高中,是指在公立的初中与高中之间,在课程的编制、学生与教师的人员交流方面双方进行合作,合作校在初升高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考评措施。2001年,这种中高一贯教育的学校全国已经出现22所,文部省目标是在每个高中学区至今应设置1所(或一组)这样的学校,即总数达到约500所。在推进“中高一贯教育”的同时,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文部省还要求推进高中教育的多样化,其具体措施包括设立“综合学科”和学分制高中,进一步放权以利于校本课程的建设。“综合学科”高中从1994年开始开设,到2000年已经有145所。综合学校高中既设有普通科目又设有专业科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科目。“学分制”高中在1988年即已导入定时制和通信制高中课程,1993年在全日制课程中也开始实行,至2000年全国已有332所。学分制高中的学生可以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在自己希望的时间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修那些基础必修以外的课程,因取消了学年也不存在留级,累积学分制度使不同学校间的转学更为容易方便(注:相关数字参见文部识平成12年度我が国の文教施策:文化立国に向けて》,大藏省印刷局,2000年.)。

3.自由择校的提倡

“自由择校”论早在1987年就被临教审的第三次咨询报告所提倡,其内容包括学区设置范围的扩大、指定学校方式的改变和区域外就学的灵活运用等,但由于很多人担心这种政策将导致学校差距的扩大,因此文部省曾一度采取了谨慎的态度。1996年,桥本内阁的行政改革委员会明确提出应该积极肯定在义务教育阶段中的差别,在这种情况下,文部省便于1997年要求地方教委灵活运用学区,不得使其过于僵化。1999年,东京都的品川区和日野市正式决定可以自由择校。自由择校的政策来自美国学券制等制度的启发,但是它与日本的新自由主义理念关系更为密切。新自由主义者反对战后学区制的主要理由,就是学区制一方面剥夺了学生和监护人选择学校的自由,同时也剥夺了学校选择学生的权限,而相互不能选择的师生每天却要相互面对,这是难以建立学生、教师和监护人之间相互依赖关系的根源,也是诸如学校暴力和逃学等各种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一。

4.削减教育内容,降低课程难度

1998年和1999年,文部省公布了小学、初中和高中的新《学习指导要领》,大幅度削减教育内容,降低课程难度,其指导方针是推行“轻松教育”,强调综合学习,激发儿童自主学习的动力,培养“生存能力”。文部省之所以推进这一课程改革政策,是考虑到“七、五、三”的说法,即普遍认为小学、初中和高中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度分别为70%、50%和30%,文部省认为在这种情况下,要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惟有通过国家规定最低限度而将难度更深的内容交给学生自己自由选择。在上述课改政策的指导下,全国各地的教学方法也相应地进行改革,如有关调查发现全国46个都道府县所在市区有44个市区回答教室“几乎没有”或“只剩很少”讲坛,以变教师的对学生的“指导”为“支持”(注:新社会部教育取材班《教育》,角店,2002年,86.)。削减教育内容的政策招致第一线教师的强烈反对,最主要的理由是破坏学科教育基础导致学力下降和扩大学生差距损害教育平等。

通过以上改革措施我们可以看到,新自由主义教育改革已经涉及到日本教育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它不仅停留于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等非义务教育领域,而且深入到义务教育这一完全的公共的领域之中。

新自由主义教育改革虽然从1980年即开始着手进行,但多数措施要么是仍在试点当中,要么仍作为草案在继续审议中。既然相应的成果较少,就很难对它进行正面而积极的评价。但应该指出,新自由主义教育改革要求为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乃至学校松绑,要求减弱中央教育行政的控制力量,要求引入市场原理和竞争机制,这是对长期以来日本教育僵化死板和故步自封的一种历史性反动,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日本学者黑崎勋认为,它是对“现代福利国家体制下专业官僚和专业教育者独占公共教育体制的反思”,它“不是对公共教育的缩小与解体,而是对公共教育体制的重构。”(注:黑崎《教育の政治经济学》,京都立大学出版会,2000年,101.)

但另一方面,必须看到,新自由主义理念较之平等更加强调自由。用中曾根康弘的话说就是要通过教育改革“排除恶性平等和普遍主义”(注:中根康弘、西部@①、松井孝典、松本健一《争教育とは何か》,文春秋,2002年45.)。在这种理念影响下产生的促进国立大学的民营化政策、自由择校政策、削减教育内容、降低课程难度政策,很难避免受教育者对教育产业的过大依赖,很难避免在经济有利与经济不利的子弟之间人为地造成差距,最终损害教育平等。同时,这些政策还可能带来教育上的自由放任而最终导致学力下降。

还应该着重指出,新自由主义虽然一开始就打着消除国家干预的旗号,但它不可避免地要与新保守主义势力相结合,最终走向国家权威统治,这是新自由主义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这是因为,新自由主义在消解了原有行政统合力量之后,缺少新的统合力量,它只有靠诉诸国粹主义或民族主义来加强其国家统合力量。中曾根本人也同时就是新保守主义的主要代表,他明确地说:“现行《宪法》和《教育基本法》就其制定的根源而言都是为了解体旧日本,它们规定要培养具有‘和平’、‘民主主义’、‘国际协调’和‘尊重人权’精神的人,但却毫不提及日本民族的历史、传统与家庭,不正视国家与共同体。《教育基本法》上冠冕堂皇的德目拿到巴西、阿根廷和韩国都适用,它就是要培养蒸馏水一样的人,却不是培养具有伟大魂魄和脊梁的日本人1(注:中根康弘、西部@①、松井孝典、松本健一《争教育とは何か》,文春秋,2002年11-12.)近些年来,日本教育的右倾化日趋明显,及至2002年10月中央教育审议会通过的中间报告要求大力加强爱国教育,都是新自由主义与新保守主义相结合的反映。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艹下加遇

@②原字义的繁体

上一篇:小学教务半期工作总结范文 下一篇:五年级语文半期总结范文